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通知

2024-05-07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通知(共8篇)

篇1: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通知

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党建工作基本标准》的通知

(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党组)

为了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结合高等学校实际,特制定《普通高等学校党建工作基本标准》,现印发,请结合本地、本学校具体情况参照执行。

普通高等学校党建工作基本标准

为了加强和改善党对普通高等学校的领导,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现按照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要求,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规定,结合普通高等学校实际,制定《普通高等学校党建工作基本标准》。

一、党委对学校工作的领导

第一条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法规,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把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

第二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切实领导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改革思路清晰,奋斗目标明确,有切实可行的改革和发展规划。主动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第三条不断深化和完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了精干、高效的机构,运行机制有利于加强教师队伍、党政管理队伍和职工队伍建设,有利于吸引优秀人才、稳定骨干和有效地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在提高教师队伍、党政管理队伍和职工队伍政治、业务素质,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等方面有新的进展。

第四条能够驾驭复杂形势和正确处理突发事件,努力维护学校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二、领导班子建设

第五条重视领导班子的组织建设。按期召开党员代表大会或党员大会,审议工作,选举学校党委领导班子。党政领导成员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较高,年龄、知识、专业结构合理。

第六条重视领导班子思想理论建设。认真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有计划,有考勤,效果好。

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理论培训。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不断提高领导成员的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

第七条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有健全的议事规则。党委领导成员正确处理个人与组织、少数与多数、下级与上级的关系。设常务委员会的党的委员会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委员会全体会议。对学校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人事、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以及大额度资金使用等,坚持集体讨论决定。

第八条重视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有勤政廉洁、监督制约的严格规定和措施。领导成员敬业爱岗,艰苦奋斗;作风正派,严于律己;坚持原则,勇于负责;深入实际,联系群众;敢于抵制不正之风,坚决同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党政领导团结协调、勤奋努力、开拓进取。

第九条重视领导班子制度建设。领导班子学习、议事、监督、管理等各项制度健全,坚持领导班子成员过双重组织生活和定期(一年一次)民主评议领导干部的制度,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第十条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按照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任用干部。在干部的选拔、教育、培养、考核和监督方面职责明确,制度健全,程序规范,措施落实。校、系(处)级后备干部建设符合上级规定和要求。

三、党的总支、支部建设

第十一条党委重视总支、支部建设,责任明确。党委把总支、支部建设列入了重要工作日程;有明确的工作思路和具体的工作条规;建立了切实加强总支、支部建设的目标责任制;实行了分类指导,考核、检查措施得力。

第十二条重视系(处)级单位党组织建设。系(处)级单位党总支(党委、直属党支部)能按时换届选举,特别是认真选配好党总支(党委、直属党支部)书记。系(处)总支(党委、直属党支部)能在本单位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积极参与讨论和决定本单位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事项;支持行政负责人在其职责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

第十三条定期进行党支部改选,特别是选配好党支部书记。党支部书记政治素质要好,群众威信高,热心于党的工作。支委会团结、协调,认真做好党支部工作。注意抓好对党支部书记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

第十四条党支部委员会正确履行职责,党支部书记参与讨论决定本单位、本部门的重要问题,保证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及学校各项决定在本单位、本部门的贯彻执行;积极开展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第十五条加强和改进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以提高素质和增强党性为目标,紧紧围绕学校根本任务和中心工作,结合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实际,认真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坚持党支部学习制度、组织生活制度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积极探索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办法。共产党员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党内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表彰先进,弘扬正气,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

关心离退休教职工党员的思想和生活,经常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

第十六条积极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要求和“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加强对申请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考察工作;发展工作有计划,重点突出,特别重视在优秀学生和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

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第十七条学校党委统一领导思想政治工作。同时,积极发挥行政领导和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共同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第十八条坚持对师生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开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帮助他们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十九条结合国内外形势,围绕学校根本任务和中心工作,针对师生员工思想实际,利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注意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有稳定、精干的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特别注意加强对青年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十条学校德育体制、机构、队伍健全,适应工作需要,符合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求。积极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改革和建设,教学效果好。重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有制度,有要求,有措施。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列入教学计划,在人力、财力、场所上有保证,长期坚持,效果良好。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经常、及时。

第二十一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建设活动。在校内形成健康向上的环境气氛,舆论导向正确,校内秩序良好。

第二十二条重视德育工作队伍建设,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各项政策落实。建立了一支以专职人员为骨干、兼职人员为主体、专兼职相结合的德育工作队伍。这支队伍具有干部、教师双重身份,具有教育管理等功能。

五、组织机构和党务干部队伍建设

第二十三条党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学生工作部、统战部等工作部门健全,职能作用发挥好。党的纪律检查机构健全,认真做好党的纪律检查工作。

第二十四条重视党校建设。组织健全,办学方向明确,并有人员、设施和经费保证。

第二十五条本着精干、高效原则,按规定和条件配备党务工作干部;落实党务干部的各项政策。

六、对工会、共青团、教代会、学生会和统战工作的领导

第二十六条党委重视研究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支持并指导它们依照国家法律和各自的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

第二十七条建立了教代会制度,支持教代会正确发挥其职能作用。工会组织健全,干部素质与能力适应工作需要,在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开展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活动,开展有利于教职工自我教育和身心健康的活动等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第二十八条重视共青团工作。指导、帮助共青团搞好思想政治建设和组织建设,发挥共青团团结教育青年的作用和党的助手作用,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共青团组织开展有利于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活动。

第二十九条关心学生会、研究生会建设,党委领导成员支持并经常参加学生会、研究生会组织的重大活动。

第三十条加强对统战工作的领导,积极做好民主党派和党外知识分子的工作。

篇2: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通知

教基〔2007〕15号

各市、县(区)教育局: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指导各地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建设和管理,全面提高我省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和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文件,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我厅制定了《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现印发给你们,并提出如下要求,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安徽的需要;是实现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科学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的必然要求;是贯彻《义务教育法》,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学校之间教育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各地要切实把义务教育工作重心转到办好每一所学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目标上来。

二、本《标准》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完成国家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应具备的基本办学条件,是我省各级政府规划、设置、改造和管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重要依据和基本标准。各地要根据本标准的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完善并落实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规划,抓紧制订《标准》的实施细则或实施办法,积极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的均衡发展。各地要加强区域内教育资源的统筹规划,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推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对办学条件和管理水平未达到基本标准的学校,要制定限期改造计划,集中力量加快改造进程,尽快提高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达到《标准》的比例,争取用5年时间,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达到《标准》规定的要求。

三、《标准》的实施遵循分级负责、分步推进的原则,以县(市、区)为单位,由县级人民政府具体负责组织实施,省教育厅和各市教育局加强指导,并对实施《标准》有困难的地方予以支持和帮助。各地要切实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与中小学布局调整、薄弱学校建设、中小学危房改造、寄宿制学校建设、初中学校建设等工程结合起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要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加强学校管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实现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

四、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的评估考核制度。省组织对各市、县(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情况进行评估考核(评估考核办法另行制订),并进行表彰奖励。附件:《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 二○○七年十二月十一日

主题词:教育

学校

标准

通知

安徽省教育厅办公室

2007年12月11日印发

打印:檀 俊

校对:檀 俊

共印150份 附件:

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 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促进我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规范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根据《义务教育法》和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标准,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

本标准适用于我省义务教育公办普通中小学校,是各级政府规划、设置、建设、改造和管理普通中小学校的重要依据和基本标准。

第二章 办学条件

第三条

学校有独立的校园。生均占地面积,小学不低于22㎡,初中不低于25㎡;城市中心城区小学不低于14 ㎡,初中不低于20㎡。

第四条

学校布局、选址、规划设计、建筑标准等符合国家《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和《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试行)》、《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试行)》要求,满足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体现安全、适用、经济、美观。

学校内不得有宗教活动场所,不得铺设过境架空高压线,不得铺设过境天然气、石油等易燃、易爆、易污染管道。不得设置无线电发射、转播等各类易遭雷击的铁塔等有碍于师生身体健康和安全的设施。

学校周边环境应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得与市场、医院太平间、传染病房、高压变电配电所、易燃易爆危险品仓库、加油站为邻。与化学、生物、物理等各类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国家有关防护距离的规定。校园周边200米范围内不得有游戏机室、歌舞厅、桌球室、网吧等经营性场所。教学区的环境噪声应符合《民用隔声设计规范》。

位于交通要道、过境公路旁的学校,应设立交通安全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并设置减速设施。

第五条

农村小学规模一般不少于6个教学班,班额一般不超过46人,初级中学规模一般不少于12个教学班,班额一般不超过50人;城区小学规模一般不少于12个教学班,班额一般不超过46人,初级中学规模一般不少于12个教学班,班额一般不超过50人。

第六条

有与学校规模相适应的校舍、场地、音乐、美术、体育、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设施及教学仪器设备、图书。

(一)校舍

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不含宿舍),近期指标为:小学不低于5㎡,初级中学不低于6㎡;规划指标为:小学不低于7㎡,初级中学不低于10㎡。生均学生宿舍建筑面积(按住校生计算),小学不低于4㎡,初级中学不低于4.5㎡。

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每个教学班必须有普通教室1间。学校有实验室、多媒体网络计算机教室、音乐室、美术室、体育室、综合实践活动室、多媒体教室、图书室(馆)(包括藏书室、阅览室)、仪器及器材储存室、电子音像室、广播室、团(队)活动室、卫生室(心理辅导室)、综合档案室等。平行教学班和学生数较多的初级中学,应适当增设多媒体网络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其中12班以上初级中学按每年级增加4个平行班须增设多媒体网络计算机教室1间,多媒体教室和语言实验室也应适当增加。

中小学校应根据学校类型、规模,设置满足实验教学要求的实验室。小学须设有科学实验室或探究室(包括实验员室、准备室、仪器室、药品室等),生均使用面积不低于1.58㎡。初级中学须设有理、化、生实验室或探究室,生均使用面积不低于1.80㎡。实验室的功能、面积、间数、环境要求等执行教育部《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的标准和要求。

办公用房:学校设教师办公室、行政办公室、会议接待室等。

生活服务用房:学校须设置符合安全、卫生标准的厕所。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符合安全、卫生标准的食堂、浴室、学生宿舍、教职工休息室。

(二)运动场地、体育设施、器材

生均运动场地面积,小学每生不低于6㎡,初中不低于8㎡。市中心城区小学不低于4㎡,初中不低于6㎡。生均绿化面积,小学每生不低于0.5㎡,初中每生不低于1㎡。

小学18班以下须设2组60米或1组100米直道或环形田径场一个。小学18班以上、初中24班以下须设2组100米直道田径场一个或者250米环形田径场一个。初中24个班以上设400米环形田径场一个。小学和初级中学须按每6个班设置1个篮球场或排球场。篮球场、排球场原则上不在田径场内建设。中心城区学校确无条件的,至少须按有关标准设置篮球场两个及直道田径场一个(小学60米,初中100米)。

(三)教学仪器设备、设施

学校应根据课程标准和学校规模,配备常规教学仪器、器材及信息技术教育设备。

多媒体网络计算机教室按标准班额每人一台配备计算机,保证教学时学生单人单机。学校计算机拥有量至少达到生机比12:1;有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平台,有供教师使用的计算机。有条件的学校逐步建立校园网。

(四)图书

学校要建有藏书室、阅览室,规模较大学校建有图书馆。生均藏书,小学20册以上,初中30册以上,并有一定数量的教参资料、工具书、报刊和电子图书。每年新增图书比例不少于藏书量标准的1%。

第七条

按国家编制标准和教师任职资格规定配备教职工,无临时聘用人员。校长符合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小学校长须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职称,初中校长须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高级职称。新补充教师,小学一般具备专科及以上学历,初中一般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达到一定比例,且教师队伍年龄、学科等结构合理。

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配备具有执业医师或执业护士资格的专职卫生技术人员,配备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加强培训,提高全体教师心理辅导能力。

第三章 学校管理

第八条

学校要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第九条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负责学校全面工作。学校应按规模内设分管教学、后勤等工作机构。规模较大的学校应设学科组、年级组。机构职能和人员职责由学校规定。

第十条

学校建立健全行政议事制度,规模较大的学校要建立健全校长办公会议制度,研究决定学校重大事项。

学校须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学校发展规划、领导班子任期目标、学校章程的制定和修改、涉及教职工权益的重大事项等须提交教职工(代表)大会表决通过。

校长要依靠中国共产党的地方和学校基层组织,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校长要发挥民主党派、工会、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在学校工作中的作用。

学校须落实校务公开制度。校务公开的内容、形式、程序等须符合校务公开的有关规定。

第十一条

学校须建立健全部门岗位责任制。年级组、学科组、图书室(馆)、实验室、多媒体网络室、视听教室、卫生室、档案室及各种专用教室等都要有管理制度和责任人。

第十二条

学校按有关规定建立教职工人事管理制度,实行教师聘任制。学校聘用教师必须符合国家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

学校建立健全教职工业务考核制度,完善教职工激励机制,奖励认真履行职责的优秀教职工。

第十三条

学校应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支持、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业务培训和对外交流,保护师生的合法权利。

教职工应服从学校安排,自觉履行岗位职责,为人师表,参加政治和业务学习,按规定参加继续教育和有关教育教学活动。

第十四条

学校须按照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各项要求,建立健全财务制度,规范财务管理,合理使用经费,提高办学效益。

第十五条

学校须建立健全对校舍、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文体器材、生活设施和卫生设施、安全设施的管理制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使用效率。

第十六条

学校应当遵守有关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建立健全校内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应急机制,及时消除隐患,预防发生事故。学校实行安全工作校长负责制。学校食品卫生、设施、消防、用电等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定期组织安全检查,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财务室、档案室、食堂、宿舍、各类专用教室、传达室等有专人负责管理。组织学生参加的各种活动均有明确的安全责任人和安全防范措施,保障师生安全。寄宿制学校要加强校园治安巡逻,节假日要安排专人值班、护校。

学校应制定并落实科学规范的学生作息制度,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不少于10小时,初中学生睡眠不少于9小时。

学校应因地制宜地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培养师生自救自护能力。建立学生健康档案,组织学生定期体检。

第十七条

学校根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划定的服务区域,组织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就近免试入学,实行常态编班,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学校应规范学籍管理工作,积极推行学籍信息化管理,配备专(兼)职学籍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学生转学、休学、复学等各项管理制度,学生流失情况报告制度和动员流失学生复学责任制度。

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第四章

教育教学

第十八条

学校应当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其他各项工作均应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第十九条

教育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第二十条

学校须按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省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教学要求安排课程,组织教育教学。

学校须使用经国家或国家授权的省级教材审定部门审定的教材。

学校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

第二十一条

学校须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通过德育课程和专题教育,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开展行为规范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展法制教育,增强遵纪守法观念,预防和减少在校学生违法犯罪。

学校应在显著位置设置国旗旗杆,国旗使用要符合《国旗法》规定。学校要严格执行中小学升降国旗制度。

第二十二条

学校应重视体育和美育工作,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有关学校体育和美育工作的法规。

学校通过体育课及其他形式的体育活动增强学生的体质。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以上的体育活动时间。

学校应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设艺术(音乐、美术)课,开展课外艺术活动。其他学科应发挥各自的美育功能。美育要结合学生日常生活,提出服饰、仪表、语言、行为等审美要求,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学校应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树立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校园环境干净、整洁、美观、有序。校园文化环境注重教育性、科学性、有特色,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

第二十三条

学校应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艰苦奋斗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感情,引导小学生学会自我服务、参加家务劳动和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组织初中生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公益劳动和适当的生产劳动。

第二十四条

学校应每学年举办一次校园文化艺术、科技活动,每学年举办一次运动会。

第二十五条

学校保证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通过多种形式建立实践基地。利用当地青少年宫、科技馆(站)、文化馆(站)、图书馆(室),校外劳动基地、实践基地等校外教育和活动场所,加强对学生课外校外活动的指导,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文化体育活动、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合理安排好学生的课余时间。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竞赛、评奖活动及校外活动应遵照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六条

学校应加强与学生家庭、社区的联系,关注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工作,共同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学校应成立家长委员会,收集家长的意见、建议,方便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发挥家长学校作用,家庭和学校共同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第二十七条

每个教学班须配备班主任。班主任负责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和组织好班集体活动,要关注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了解和熟悉每个学生的特点和潜能,尊重学生人格,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做好学生综合评价工作,协助各科任教师共同教书育人。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要主动保持与家长的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和社区的表现,学校要建立和健全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的联系制度,根据需要适时进行家访,每学年到每个学生家庭访问或和家长联系不少于1次,要通过多种形式及时与家长沟通情况,共商教育孩子的有关问题。

学校应组织班主任学习培训和开展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提高班主任的素质和工作能力。定期表彰优秀班主任。

第二十八条

学校须实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以课程标准和《中小学生守则》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或《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对学生在校期间品德、智力、体质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第二十九条

学校应建立校本教研制度,组织教师集体备课以及互相听课、评课。积极探索网络教研,鼓励教研形式多样化。

第三十条

学校应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现代办学理念和管理理念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开拓创新,优化学校管理,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校品位,丰富学校内涵,培植学校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素质教育全面落实和义务教育均衡协调健康发展。第五章

第三十一条

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参照本标准执行。

第三十二条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篇3: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和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号)的有关要求,加强各级各类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工作,保障学校体育工作健康有序开展,现将《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教育部

2015年4月30日

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防范学校体育运动风险,保护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合法权益,保障学校体育工作健康、有序开展,根据《义务教育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侵权责任法》等法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学校体育运动是指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组织开展或组织参与的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体育比赛, 以及学生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自主开展的体育活动。学校体育运动风险是指学校体育运动过程中可能发生人员身体损伤的风险。体育运动伤害事故是指体育运动中发生的造成人员身体损伤后果的事故。

第三条学校应当依法积极开展学校体育运动,组织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增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组织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活动应当加强体育运动风险防控工作。

第四条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遵循预防为主、分级负责、学校落实、社会参与的原则。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机制,预防和避免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不得以减少体育活动的做法规避体育运动风险。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全日制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运动风险防控工作可参照本办法,结合实际执行。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六条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把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作为教育管理与督导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计划,制订适合本地区的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指导意见或工作方案,明确风险防控的具体内容和基本要求,指导并督促学校建立完善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机制,落实防控责任和措施。

教育督导机构应当对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进行督导检查, 检查结果作为对学校进行考核和问责的重要依据。

第七条学校应当建立校内多部门协调配合、师生员工共同参与的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机制,制订风险防控制度和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处理预案,明确教务、后勤、学生管理、体育教学等各职能部门的职责,组织和督促相关部门和人员履行职责,落实要求。

第八条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产品和质量标准选购体育器材设施,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应当要求供应商提供第三方专业机构的安全检测及评估报告。应当建立体育器材设施与场地安全台帐制度,记录采购负责人、采购时执行的标准、使用年限、安装验收、定期检查及维护情况。

学校体育器材设施应当严格按照安装要求,由供应商负责完成安装,安装完成后学校应当进行签收,签收结果记录在体育器材设施与场地安全台帐中。

由教育行政部门采购交由学校使用的体育器材设施,应当将采购安全台帐同期交付。

第九条学校应当按规定安排学生健康体检,建立学生健康档案,按照《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规定,纳入学籍档案管理。学生新入学,应当要求学生家长如实提供学生健康状况的真实信息。 转学应当转接学生健康档案。涉及学生个人隐私的,学校负有保密义务。

对不适合参与体育课或统一规定的体育锻炼的学生,学校和教师应当减少或免除其体育活动。

第十条学校应当主动公示体育运动风险防控管理制度、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处理预案等信息,接受家长和社会的监督。

第三章常规要求

第十一条教师在体育课教学、体育活动及体育训练前,应当认真检查体育器材设施及场地;体育课教学、体育活动及体育训练中,应当强化安全防范措施,对技术难度较大的动作应当按教学要求,详细分解、充分热身,并采取正确的保护与帮助。

第十二条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组织开展大型体育活动或体育比赛,应当成立安全管理机构;制订安全应急预案;检查体育器材设施及场地,设置相应安全设施及标识;设置现场急救点,安排医务人员现场值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组织学生参加跨地区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应当根据活动或比赛要求向学生及家长提供安全告知书,获得家长书面反馈意见。

大型体育活动或体育比赛需要第三方提供交通、食品、饮水、医疗等服务的,应当选择有合格资质的服务机构,依法签订规范的服务合同。

第十三条学校应当根据体育器材设施及场地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管理。具有安全风险的体育器材设施应当设立明显警示标志和安全提示。需要在教师指导和保护下才可使用的器材,使用结束后应当屏蔽保存或专门保管,不得处于学生可自由使用的状态;不便于屏蔽保存的,应当有安全提示。教师自制的体育器材,应当组织第三方专业机构或人员进行安全风险评估,评估合格后方能使用。

第十四条学校应当对体育器材设施及场地的使用安全情况进行巡查,定期进行维护,根据安全需要或相关规定及时更新和报废相应的体育器材设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第十五条学校应当利用开学教育、校园网络、家长会等进行体育安全宣传教育,普及体育安全知识,宣讲体育运动风险防控要求和措施,引导学生和家长重视理解体育运动风险防范。

第四章事故处理

第十六条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发生后,学校应当按照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处理预案要求及时实施或组织救助,并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

第十七条发生体育运动伤害事故,情形严重的,学校应当及时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属于重大伤亡事故的,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处理结束,学校应当将处理结果书面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重大伤亡事故的处理结果,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第十八条学校应当依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妥善处理体育运动伤害事故。

第十九条学校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可会同体育、医疗、司法等部门及相关方面的专业人士组建学校体育运动伤害事故仲裁小组,对事故进行公平、公正的调查,提出仲裁意见,为事故处理提供依据。

第二十条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健全学生体育运动意外伤害保险机制,通过购买校方责任保险、鼓励家长或者监护人自愿为学生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等方式,完善学校体育运动风险管理和转移机制。

第五章附则

篇4: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通知

此外,高等学校需开设不少于15门的体育项目。每节体育课须保证一定的运动强度,其中提高学生心肺功能的锻炼内容不少于30%。要将反映学生心肺功能的素质锻炼项目作为考试内容,考试分数的权重不得少于30%。毕业时,学生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处理(因病或残疾学生凭医院证明向学校提出申请并经审核通过后可准予毕业)。

金融领域当前或存在五大风险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经济学家辜胜阻认为,当前金融领域有五大风险点。第一是房地产市场“拐点”可能引发金融风险。第二是区域性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较为突出。2014年我国地方政府负有偿债责任的到期债务占债务总余额的21.89%,是偿债压力最重的一年。第三是产能过剩领域可能引发金融风险。我国39个行业中有21个行业产能利用率低于75%。“去产能过程”可能形成银行不良贷款并影响经济增长速度。第四是影子银行中的金融风险。第五则是流动性错配的结构性风险,流动性总量过多和实体经济融资贵并存。

新南威尔士州出台担保新政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政府近日公布2014-2015财政年度新州技术移民州政府担保新政,7月开始第一轮申请。

据悉,新南威尔士州将全年的4000个名额分为四轮邀请,每轮1000个名额,每一轮邀请开放4-6周,审理时间预计12周。州担保申请均通过网上申请递交,不再接受纸质材料申请。此外,今年州担保的职业清单有所增加,包括了2013/2014年所有职业SOL的清单,同时额外增加三类职业(厨师、砖匠、瓦匠)。签证申请的最低要求为雅思单科6分。通常州政府担保的都是当地紧缺的职业,申请人去到当地更易找到工作。不过,申请人移民之后,必须在担保的州内定居至少两年。

国际足联部分官员涉丑闻

英国媒体《卫报》7月4日爆出国际足联丑闻,部分官员涉嫌倒卖巴西世界杯门票,价值高达1亿美元。

巴西里约热内卢警方调查员法比奥·布拉克介绍,此次抓住倒票的黄牛党共计11人,他们倒卖的票来自于国际足联办公室和比赛场馆。这些世界杯门票一经转手,最多可以赚取票面价格8倍的黑钱。这次倒票的主犯是阿尔及利亚人默罕默德·拉明·弗法纳,拥有巴西世界杯门票及招待票。他曾下榻于有多名国际足联官员入住的科帕卡巴纳皇宫酒店,很可能就在此期间达成交易。警方称,“他的亲密朋友可能参与与国际足联官员的谈判。我们能够确认,国际足联肯定有人参与倒票。”

中国武隆景区起诉派拉蒙

中国武隆景区的岩溶地貌吸引了《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导演迈克尔·贝的目光。他选择通过数字技术,将武隆景区植入擎天柱驯服机械喷火恐龙那场戏中,以两分钟的时间展示武隆景区迷人的地貌和天坑。

但7月8日,武隆景区管理方——重庆市武隆喀斯特旅游集团起诉《变4》制片方美国派拉蒙影业公司,声称广告植入缺少“中国武隆”地标,可能让观众产生迷惑。武隆方面表示,它支付了600万元人民币的广告植入费用,在2013年还因摄制电影关闭景区5天,损失400万元人民币。英国《金融时报》指出,两周前,派拉蒙刚刚遭到了北京盘古大观的起诉。

三大运营商将主动削减营销费用

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三大运营商将主动削减营销费用,进行降本增效。根据三大运营商财报数据,2013年中国移动总运营支出为4945亿元,其中销售费用918亿元;中国联通总支出2223亿元,其中销售费用429亿元;中国电信总支出2941亿元,其中营销和一般管理费用共704亿元。三大运营商2013年营销销售费用合计2051亿元。今年三大运营商将减少营销销售费用410.2亿元,主要为手机补贴、广告补贴、促销费用等。

篇5: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通知

学基本要求的通知

各普通高校、研究生培养单位:

现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教思政厅„2011‟5号)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各校、各单位要结合•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教思政厅„2011‟1号)要求,科学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活动,确保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落到实处。请及时将有关情况和意见建议反馈我厅思政处和高校学生处。

二〇一一年八月十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

教思政厅[2011]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教育规划纲要以及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精神,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建设,进一步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我部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现印发给你们,请据此并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制定科学、系统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请将有关情况和意见建议反馈我部思想政治工作司。

附件: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教育部办公厅

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八日

附件: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造就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教思政厅„2011‟1号)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基本要求。各高校要根据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结合本校实际,制订科学、系统的教学大纲,组织实施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接受心理健康课程教育。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自我认知三个层面达到以下目标。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基本概念,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大学阶段人的心理发展特征及异常表现,掌握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

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如学习发展技能、环境适应技能、压力管理技能、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和生涯规划技能等。

自我认知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能够对自己的身体条件、心理状况、行为能力等进行客观评价,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进行自我调适或寻求帮助,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并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

二、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异常心理的表现,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能够自主地调整心理状态,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

教学内容:

1.认识心理活动的特点和实质; 2.了解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3.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4.了解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活动、案例分析

(二)大学生心理咨询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和功能、心理咨询的内容与类型,建立正确的心理咨询观念以及自助求助的意识。

教学内容:

1.心理咨询的概念和功能;

2.大学生心理咨询的意义和特点;

3.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内容与类型。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活动、角色扮演

(三)大学生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常见的大学生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了解心理疾病,懂得哪些状态可以通过自我调整或心理咨询进行解决,哪些心理疾病需要专业医疗机构诊治。

教学内容:

1.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

2.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及其应对。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

第二部分:了解自我,发展自我(一)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培养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自我发展的重要性,了解并掌握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能够识别在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及原因,并能够对其进行调适,建立自尊自信的自我意识。

教学内容:

1.自我意识概述;

2.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3.大学生自我意识偏差及其调适;

4.自我意识的评估。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心理测试、案例分析、体验活动

(二)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人格的基本知识、当代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和自我人格发展状况,掌握大学生常见人格缺陷的表现、形成原因及调适方法。

教学内容:

1.人格概述;

2.大学生的人格特征;

3.人格发展异常的表现与评估;

4.大学生人格完善的途径和调适方法。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心理测试、案例分析

第三部分: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一)大学期间生涯规划及能力发展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在大学期间需要发展的能力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大学生涯进行规划,有目的地安排自己的时间,更好适应大学生活,获得自我 发展。

教学内容:

1.大学生活的特点及生涯规划;

2.大学生能力概述及发展目标;

3.大学期间生涯规划的制定;

4.学会时间管理。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小组讨论

(二)大学生学习心理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大学学习活动的基本特点与学习心理特点,了解大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表现及成因,学会调适学习心理障碍,使自己拥有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

教学内容:

1.大学生学习特点与心理机制;

2.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及潜能开发;3.大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障碍及调适。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三)大学生情绪管理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自身的情绪特点,掌握情绪调适的方法,自主调控情绪,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教学内容:

1.情绪概述;

2.大学生情绪特点及其影响;

3.培养良好的情绪;

4.不良情绪的表现及调适。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情景表演、案例分析、团体训练

(四)大学生人际交往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人际交往的意义、特点及类型,理解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掌握基本的交往原则和技巧,了解人际关系障碍的类型及调适方法,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内容:

1.人际关系概述;

2.大学生人际交往及影响因素;

3.大学生人际交往原则及技巧;

4.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及调适。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情景表演、案例分析、团体训练

(五)大学生性心理及恋爱心理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自身性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认识大学生恋爱心理的特点,了解大学生在性心理和恋爱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形成对性心理和恋爱心理的正确认识。

教学内容:1.性心理的发展和大学生性心理的特点;

2.大学生性心理问题及调适;

3.大学生恋爱心理发展的规律特点和常见问题;

4.培养健康恋爱观和择偶观。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六)大学生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压力和挫折,了解大学生压力及挫折的主要来源,了解压力与挫折对人生的意义,学会正确管理压力和应对挫折。

教学内容:

1.压力和挫折概述;

2.大学生压力和挫折的产生与特点;3.压力和挫折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4.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心理测试、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七)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帮助大学生识别心理危机的信号,掌握初步的干预方法,预防心理危机,维护生命安全。

教学内容:

1.生命的意义;

2.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

3.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心理测试、角色扮演、小组讨论

三、课程设置与教材使用

按照•基本要求‣,各高校应当根据学生培养目标,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以下是两种课程开设方式,供设计课程体系时参考:

1.开设一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程,覆盖全体学生。

2.在第一学期开设一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程,在其他学期开设相关的公共选修课程,形成系列课程体系。有条件的可以增开与大学生素质教育、心理学专业知识有关的选修课程。

每种方式的课程内容由学校结合实际科学确定,但应包括•基本要求‣的主要教学内容。

课程教材使用优质教材。

四、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1.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既有心理知识的传授,心理活动的体验,还有心理调适技能的训练等,是集知识、体验和训练为一体的综合课程。课程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2.课程要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开展课堂互动活动,避免单向的理论灌输和知识传授。

3.课程要采用理论与体验教学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心理测试、团体训练、情境表演、角色扮演、体验活动等。

4.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各种资源,利用相关的图书资料、影视资料、心理测评工具等丰富教学手段。也可以调动社会资源,聘请有关专家,举办专题讲座等各类活动补充教学形式。

五、教学管理与条件支持

1.要把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主干教育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设置2个学分,32—36个学时。延伸教育课程可根据学生情况和需要分布在不同学期开设。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要建立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师资队伍,加强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工作,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团队教学,参与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可以聘请有关方面专家加入教学队伍,创造性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鼓励有条件的辅导员参与相应课程教学。

3.要积极创造条件,为课程教学提供必要的设备和资料,如心理测评系统、心理教育软件、音像教学资料等,配备合适的教学场所。

六、组织实施与教学评估

1.高校学生工作部门、教务部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机构及相关学科教学研究单位共同组织实施课程开设工作。

篇6: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通知

卫医政发〔2010〕7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1994年《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其配套文件公布以来,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严格执行诊所的基本标准,切实加强诊所的准入管理,对提高医疗质量和保证医疗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诊所的基本标准已不能满足准入管理的需要。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医疗服务体系,鼓励有资质的人员开办诊所,并保障诊所的医疗安全,我部组织对诊所的基本标准进行了修订,形成了《诊所基本标准》。现印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要求:

一、《诊所基本标准》是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诊所执业登记和校验的重要依据。对于申请执业登记和校验的诊所,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按照《诊所基本标准》进行现场检查。对于达不到《诊所基本标准》要求的,卫生行政部门不得予以登记和校验。因经济状况等原因,部分地区确需对《诊所基本标准》中的相关指标进行调整的,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并报我部备案。

二、《诊所基本标准》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已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但不符合《诊所基本标准》要求的诊所,应当于2010年12月31日前完成整改。逾期不符合《诊所基本标准》的,由登记机关注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三、1994年我部颁布的《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卫医发(1994)第30号)中诊所、卫生所(室)、医务室、口腔诊所、美容整形外科诊所、精神卫生诊所的基本标准同时废止。附件:诊所基本标准 二○一○年八月二日[1]

2附件编辑

诊所基本标准[1]

诊所

诊所是为患者提供门诊诊断和治疗的医疗机构,不设住院病床(产床),只提供易于诊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服务。

一、人员

(一)至少有1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经注册后在医疗、保健机构中执业满5年,身体健康的执业医师。

(二)至少有1名注册护士。

(三)设医技科室的,每医技科室至少有1名相应专业的卫生技术人员。

二、房屋

(一)建筑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

(二)至少设有诊室、治疗室、处置室。

(三)每室独立且符合卫生学布局及流程。其中治疗室、处置室的使用面积均不少于10平方米;如设观察室,其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

三、设备

(一)基本设备。

诊桌、诊椅、方盘、纱布罐、诊察凳、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压舌板、药品柜、紫外线消毒灯、污物桶、高压灭菌设备、处置台。

(二)急救设备。

氧气瓶(袋)、开口器、牙垫、口腔通气道、人工呼吸器。

(三)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其中,临床检验、消毒供应与其他合法机构签订相关服务合同,由其他机构提供服务的,可不配备化验室和消毒供应室设备。

四、具有国家统一规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制定诊所人员岗位职责。

五、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确定。[1]

口腔诊所

一、口腔综合治疗台

至少设口腔综合治疗台1台。

二、人员

(一)医师。

1.至少有1名取得口腔类别执业医师资格,经注册后在医疗、保健机构中从事口腔诊疗工作满5年,身体健康的执业医师。

2.每增设2台口腔综合治疗台,至少增加1名口腔医师。

3.设4台以上口腔综合治疗台的,至少有1名具有口腔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

(二)护士。

1.至少有1名注册护士。

2.每增加3台口腔综合治疗台,至少增加1名注册护士。

三、房屋

(一)设1台口腔综合治疗台的,建筑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设2台以上口腔综合治疗台的,每台建筑面积不少于25平方米。

(二)诊室中每口腔综合治疗台净使用面积不少于9平方米。

(三)房屋设置要符合卫生学布局及流程。

四、设备

(一)基本设备。

光固化灯、超声洁治器、空气净化设备、高压灭菌设备。

(二)急救设备。

氧气瓶(袋)、开口器、牙垫、口腔通气道、人工呼吸器。

(三)每口腔综合治疗台单元设备。

牙科治疗椅(附手术灯1个、痰盂1个、器械盘1个)1台,高速和低速牙科切割装置1套,吸唾装置1套,三用喷枪1支,医师座椅1张,病历书写桌1张,口腔检查器械1套。诊疗器械符合一人一用一消毒配置。其中,临床检验、消毒供应与其他合法机构签订相关服务合同,由其他机构提供服务的,可不配备化验室和消毒供应室设备。

五、具有国家统一规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制定诊所人员岗位职责。

六、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确定。[1]

卫生所(室)、医务室

篇7: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通知

一、成立特殊小组,专门负责该项工作

从浙江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的《基本标准》到学校后,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以蒋云良副校长为组长,体育学院、学生处、团委、教务处、院长办公室及各二级学院主要负责人为组员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学习领悟文件精神,根据文件内容逐项检查现有体育工作与文件要求的差距,然后对找到的问题再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订措施进行改进。

二、体育教学方面的改革

为了达到教育部《基本标准》的要求,湖州师范学院对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进行了改革:课堂教学中素质练习的内容与考核比重增多。大一新生体育与健康课堂中基本素质占总成绩的60%,平时表现占40%,每节课中素质练习的内容不少于30%,此次改革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素质练习的积极性,学生课外锻炼的积极性大大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明显改善。

三、体质测试工作 根据文件精神,进一步提升了大学生体质测试工作的重视程度。通过该《基本标准》的实施,学校及学生对体质测试工作的认识更近一层。学校各部门通力合作把体质测试工作作为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举措来抓。通过组委会共同研究:学生体质测试的成绩与学生的评优评奖挂钩,测试成绩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毕业。为了达到《基本标准》测试人数比例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把体质测试工作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大

一、大

二、大三在第一学期进行、大四学生在前一学年的第二学期提前进行,以免很多大四学生在外实习。加强过程监控,规范测试步骤,为了提供准确的数据,体质测试工作分工细致,责任到人,以学院40多名一线体育教师亲自操作,确保测试数据的有效和准确性,测试过程中学生有效证件的配备,学生体测成绩档案的生成,学生测试结果的反馈等工作都较往年有了很大程度的规范性。

四、加强学生课外体育锻炼

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学校有关部门定期开放学校的部分体育场馆以满足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需要。学校的燕英体育馆往年都是对外承包,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学校将其收回,对场馆的设施和环境进行改造,定期对学生进行免费开放,2015年学校将投入部分资金在学校的不同地方增加体育设施,以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体育健身锻炼,真正把学校的课外体育锻炼组织起来。

五、加强学校运动队建设

学校专业运动队建设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龙头,学校很据《基本标准》的要求对运动队管理与训练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实行教练负责制度,明确运动队训练的基本要求,教练员的基本职责,运动员选拔的基本办法等,通过一些列的改革运动队训练工作更加科学,更加科学,提升了运动队建设与管理的效率。

六、学校体育社团工作

根据《基本标准》的要求,体育学院与团委对所管理的体育社团进行了调整,对体育社团的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合理和科学。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重新开设了一些有实际效果的体育社团,社团活动开展的更加丰富多彩。

湖州师范学院落实《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措施 支撑材料

1、湖州师范学院关于落实《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加强体育工作的实施方案

2、湖州师范学院加强体育工作任务分解表

3、学校认真贯彻落实《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报道 湖州师范学院

关于落实《基本标准》,加强体育工作 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和《关于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精神,现对我校体育工作总体目标、体育课程改革、课外体育活动的实施、运动队训练竞赛管理、学生体质监测和工作条件保障等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体育工作总体目标

1.把增强学生体质和促进学生健康纳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统筹规划学校体育发展,把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和重要工作内容,全面发挥体育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2.将学校体育纳入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各项工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有效方法,学会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养成良好锻炼习惯。挖掘学校体育在学生道德教育、智力发展、身心健康、审美素养和健康生活方式形成中的多元育人功能,促进学校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体育课程改革

1、进一步优化体育课程结构。依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规定设置体育课程,开足、开好体育课程。构建结构合理的体育课程体系,促进课内外、校内外体育活动的有机组合。按照规定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不同层次、多种类型、内容丰富的体育课程,真正赋予学生选择课程内容、上课时间和任课教师的自主权。

2、深入推进体育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在遵循体育教育规律和体质健康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倡导教学方法个性化和多样化,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助活动,努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仅要注重教法的研究,更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练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制定安全预案,避免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体育课程改革实施细则》详见附件一。

三、课外体育活动实施

1、强化课外体育活动管理。创新课外体育活动管理模式,制订阳光体育运动工作方案,将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加强保障,保证每天锻炼一小时和课外体育活动制度。学校认真组织落实每年春季体育节、秋季运动会和系列学生体育比赛活动,参与体育节和运动会的学生达到50%以上。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必须为当天没有体育课的学生预留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三次课外体育锻炼,同时为参加体育选修课且考试合格者提供任意选修学分。

2、充分发挥学生体育社团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学校成立不少于20个学生体育社团,采取鼓励和支持措施定期开展活动。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为培养学生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锻炼的能力,要求学生在校期间每人参加一个及以上体育社团组织。并要求体育社团组织周周有活动、月月有安排,并建立考评奖励机制。《课外体育活动实施细则》详见附件二。

四、运动队训练和竞赛管理

1、加强学生课余训练与竞赛工作。注重培养学生体育特长,有效发挥体育特长生和学生体育骨干的示范作用,组建10支以上学生体育运动队,制定学习与训练相长、激励与约束并存的学籍管理制度,强化科学训练,不断提高体育竞赛水平,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教育和体育部门举办的体育竞赛。

2、有效激发教练员、运动员训练积极性。将各级各类课余训练竞赛纳入教学计划管理,校运动队教练员的日常训练纳入教学课时,参照学校制定的《辅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标准发放课时补贴。从事课余训练竞赛运动队的学生,参照体育选修课的管理方式,按照要求为他们提供相应的任意选修学分。

《运动队训练和竞赛管理实施细则》详见附件三。

五、学生体质监测

1.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体育学院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心,安排专门人员负责,每年对所有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测试成绩向学生反馈,并将测试结果上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形成本校学生体质健康报告。及时在校内公布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总体结果。

2、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评价。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列入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评估指标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将学生测试成绩列入学生档案,作为对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毕业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处理(因病或残疾学生,凭医院证明向学校提出申请并经审核通过后可准予毕业),毕业年级学生测试成绩及格率须达95%以上。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和研判机制,要根据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制定干预措施,切实改进体育工作。

六、工作条件保障

1、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根据工作任务,在满负荷、保质量的基础上,合理配置体育教师数量。不断加强体育教师在职培训教育工作,努力提高体育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根据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合理计算体育教师体育课程教学、课外体育活动指导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等各项体育教学工作量,计算教学工作量要与其它学科教师同等对待。

建立体育教师职称评定、岗位聘任和其它学术评价分类指导体系,根据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等不同性质的工作岗位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反映不同岗位体育教师的能力、贡献和工作特征。

2、健全学校体育工作的保障机制。根据《基本标准》的需求,将学校体育工作经费纳入学校经费预算,并逐年增长。其中,体育教学、课外群众体育活动组织、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以及低值易耗体育器材的添置等学校经常性体育维持经费,要予以保障;学校运动队建设经费要按规定予以拨付;体育场馆设施新建或翻修需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专项经费。

3、完善体育场馆设施管理。按上级有关规定规划建设体育场馆设施,配备相应的器材设备并及时更新添置。学校制定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管理、使用和维护制度,设立专门的机构由专人负责运营管理。体育场馆设施在保障体育课程使用的基础上,尽量延长开放时间,提高设施利用率。体育场馆和运动设施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应免费或优惠向学生开放。

4、强化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实行学校领导分管负责制,将体育工作列入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专题会议,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强化校体育运动委员会的指导、统筹和协调功能,下设校体育运动委员会办公室,配备专职干部和工作人员,负责各项具体工作。学校各有关部门积极协同配合,合理分工,落实责任(见附件四)。要根据学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建立健全高效的学校体育工作体制与运作机制,包括对二级学院及相关部门体育工作的考核激励及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排名等机制,保证学校体育工作可持续性提高。学校加强体育工作任务分解表 序号

项目

具体措施

责任部门

协助部门

责任人

完成时间

体育课程改革

制定《体育课程改革实施细则》

教务处

体育学院

杨建雄

11月中旬形成有关文件

落实体育必修课、选修课安排和学生人数要求

教务处

体育学院

杨建雄 12月底前

改革学校公共学生体育课程教学方法

体育学院

大学体育部

孙华勇

12月底前

课外体育活动实施

制定《课外体育活动实施细则》

校体委办公室

教务处、学生处、团委

庞国庆

11月中旬形成有关文件

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管理并纳入学校教学计划

教务处

体育学院

杨建雄

12月底前

组织落实春季体育节各项活动

团委

学生处、体育学院

谢杭

12月底前

组织落实秋季运动会和系列学生体育比赛

校体委办公室

学生处、体育学院

庞国庆

11月

组建学生体育社团并按要求开展活动

团委

学生处、体育学院

谢杭

12月底前

运动队训练和竞赛管理

制定《运动队训练和竞赛管理实施细则》

校体委办公室

教务处、体育学院

庞国庆

11月中旬形成有关文件

开展运动队课余训练与竞赛活动

校体委办公室

体育学院

庞国庆

按要求正常进行

建立教练员、运动员训练激励机制

校体委办公室

教务处

庞国庆

12月底前

学生体质监测

每年对全校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并形成报告

体育学院

大学体育部

孙华勇

按要求正常进行

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评价结果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

学生处

体育学院

范丽峰

11月底前提出方案

工作条件保障

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人事处

教务处、体育学院

刘林箭

11月底前提出方案

体育工作的保障机制建设

校体委

教务处、计划财务处、资产与后勤管理处

劳士健

12月底前

加强体育场馆设施管理

资产与后勤管理处

学生处、保卫处、工会、团委

沈振德

12月底前

建立对学院、部门体育工作的考核激励机制

校体委

校长办公室、体育学院

杜宁

12月底前

注:上述所列各项工作均需各二级学院的配合,故协助部门中未列出各二级学院,建议各二级学院指定一名学院领导作为此项工作的负责人。学校认真贯彻落实《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报道

为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教育部最近印发了《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对各高校体育工作的目标任务、体育课程的改革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实施、学生体质监测、工作条件保障等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今年暑期,我校体育学院有关负责人参加了省高校体育部(室)主任、体育学院(系)院长(主任)及骨干教师的培训会,学习讨论教育部关于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和《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等文件精神。

近日,学校专题召开各学院负责人会议,学习上级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副校长、校体委主任蒋云良主持会议,他要求各单位充分认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把我校的体育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列入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评估指标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他强调,体育学院要按照标准落实措施,提高学校体育工作管理水平,切实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他还对近期开展的大学生体质监测提出要求,做到专人负责,落实到人,密切配合,全力做好2014的大学生体测工作。

根据要求,学校已成立了体质测试工作机构,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副校长蒋云良担任,副组长由相关职能部门和体育学院负责人担任。全体学生的体质监测工作于9月16日至10月20日进行,测试项目包括有身高、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50米跑、立定跳远、1000 米跑(男)/800 米跑(女)、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等,全校17439名大学生都将进行测试。测试安排由体育学院具体负责,体育学院已召开多次会议,精心安排、规范管理,认真落实专项测试、评估和检查等工作,测试期间均安排医务人员值班。截止目前,已有近一半学生完成了测试。

篇8: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现将《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2015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供参阅。

附件: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2015年工作要点

2015年3月9日

附件:

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2015年度工作要点

2015年学校体育、卫生与健康、艺术教育和国防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会议明确要求,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每个学生都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以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和美育教学为突破口,加强制度建设,创新工作机制,切实解决学校体育、卫生与健康、艺术教育、国防教育和学生军训改革中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扎实推进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

印发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研究制定青少年校园足球“十三五”发展规划。组织申报认定首批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启动校园足球小学、初中、高中和高校四级联赛。研究制定校园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制订中小学足球教学指南和运动技能标准。组织校园足球管理干部、校长、体育教师、教练员国家级培训。建立校园足球管理工作网络信息平台。开展校园足球宣传,交流各地经验做法。召开全国校园足球工作总结、推进现场会。

二、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

1.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印发关于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研究制定青少年身心健康促进“十三五”规划。研究制订篮球、排球等项目教学指南和学生运动技能标准。组织高中体育学业水平考试等级制建设专项调研和推进试点工作。深入总结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经验,研究提出体育中考制度改革的意见。组织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交流、推广活动。

2.加强高校体育工作。召开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管理暨高校体育工作会议,推动高校体育工作改革发展。制订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管理办法。制订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组织高校体育工作巡视、督查,推进《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实施。

3.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监测评价。扎实推动学校体育《三个办法》的落实,着力健全学校体育工作评价机制。继续推进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重点加强标准测试、数据上报、逐级审核、抽查复核工作。继续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等级评估和推动各地完善学校体育年度工作报告制度。

4.完善学校体育工作管理。启动制订学生体育运动伤害保险办法。制订学生体育竞赛管理办法。组织学校体育、体育教师、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工作调研,研究制订相关制度、措施。启动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修订立项调研。

三、推进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

1.公告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汇总、分析2014年调研数据,完成调研分析报告,提出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的对策建议;会同国家体育总局等部委适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变化趋势,呼吁全社会继续关心和支持学校体育卫生工作。

2.建立大中小学相衔接的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完善以“体育与健康”课程为主要载体、相关课程有效补充的健康教育模式,制定《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指导意见,明确健康教育教学内容与学时;印发《大学生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搭建健康教育师资培养与培训平台,启动将健康教育纳入高等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的改革工作,编制健康教育师资在职培训大纲和培训教材。继续开展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健康素养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研制工作,编制中小学生健康素养评价题库。推进健康教育资源建设,编制学校健康教育数字化资源库,探索健康教育网络教学工作。

3.做好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与学生视力保护、学校预防艾滋病、结核病等工作。会同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导各地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控、食品安全、饮水安全等工作。组织开展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集中调研活动。会同国家卫生计生委完善学校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病疫情通报制度,研究制定学校预防艾滋病、结核病等相关干预措施;探索创新预防艾滋病教育模式,丰富不同学段、不同年龄学生的宣传内容和形式,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部分高校开展艾滋病防控干预试点活动;组织开展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自查工作。

4.加强学校卫生法规与制度建设。根据新颁布的《食品安全法》,修订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安全管理规定。汇总完善并印发学校卫生制度汇编,指导各地建立健全制度。

5.继续开展学校卫生队伍能力提升工作。组织开展校医队伍建设调研。举办学校卫生人员业务培训班及高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培训班。继续配合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实施“健康守护行动”,即通过配备校医室器材、培训校医、开展健康教育等,促进学生健康。

四、改进美育教学

1.进一步加强政策引领和制度建设。召开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会议,研制印发《教育部关于全面改进美育教学 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意见》,及时总结推广各地学校艺术教育改革试点的经验和成果。

2.以开齐开足艺术课为重点,抓住重点环节。深入推进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工作,开展农村学校艺术教师专项调研,召开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西片)现场推进会,开展好“结对子、种文化”活动、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传承创建,加强艺术课程信息化建设,整合各类教育教学资源,加强区域内艺术教育统筹力度,探索大中小学艺术课程开设模式。

3.建立艺术教育工作评价制度。印发《中小学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公示办法》《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办法》三个文件,启动艺术教育评价工作,组织第三方机构编制发布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4.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重点,深入做好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全国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高雅艺术进校园十周年等活动,深入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以班级为基础,推广班级合唱、校园集体舞等活动。

五、深化国防教育和学生军事训练工作改革

举办第二届军事训练营,研究制定深化学生军事训练改革意见和修订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规范军事理论教学,建设、推出本领域一批国家级课程,加强慕课、视频公开课、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方法、教学技术在军事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进一步抓好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领导干部的培训工作。

六、加强宣传引导

上一篇:德国啤酒花园餐厅市场调研报告11.1下一篇:党性修养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