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计量论文

2024-05-22

文献计量论文(共6篇)

篇1:文献计量论文

文献计量论文

【摘 要】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分析了河北省八所高校在―发表的科研论文总体情况,从发文量、高产作者情况、基金资助情况和论文被引率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对比,找出科研水平方面的差距,并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文献计量学 科研能力 高等学校

科研论文发表情况是评估、衡量学术机构及个人学术水平和科研实力的重要尺度。对高校来讲,是衡量一个高校科研能力、科研水平和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目前对科研论文分析方面的研究,国内学者做出了很多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往往以某一学科、某一高校或者某一专业方面分析科研论文,得出的结论是某个学科、某个高校或者某个专业方面的研究情况和发展趋势,对于某一地区的多个高校发表论文总体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比较少。

本研究通过对我省八所省属重点高校近5年发表论文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八所省属重点高校为河北工业大学(简称河北工大),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简称河北师大)、河北科技大学(简称河北科大)、河北医科大学(简称河北医大)、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农大),河北经贸大学(简称河北经贸)、燕山大学,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期刊数据库以及一些公开发布的官方数据为依据,时间选择从1月1日―月31日期间,对河北省八所重点高校公发表的论文,从发文量的情况、论文作者情况、论文获得基金项目资助情况、论文被引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1.八所高校基本情况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各高校最新的资料报告,河北大学现在有高级职称人数为1118人,博士点为12个,硕士学位点为133个;河北工大现有高级职称人员677人,博士点17个,硕士点56个;河北师大现有高级职称人数为854人,博士点25个,硕士点92个;河北科大现有高级职称人数为653人,硕士点50个;河北医大现有高级职称人数2058人,博士点18个,硕士点64个;河北农大现有高级职称人数为942人,博士点38个,硕士点65个;河北经贸现有高级职称人数为600人,硕士点28个;燕山大学现有高级职称人数为827人,博士点48个,硕士点156个。从高级职称人数来看,河北医大人数最多,源于河北医科大学除了学校的高级职称人数,还包含了各附属医院的职称人数,由于医学教育的特殊性,其附属医院也是其教学单位,所以人数最多。从博士点和硕士点数量来看,燕山大学数量最多,其工科实力在河北省是最强的。

2.近5年发文量情况

根据统计,2008―2012年5年期间,八所大学共发表论文是85638篇,平均每年每所大学发表论文2141篇。总体上来说从年代来看,这5年发表论文总数基本上平稳,20发表论文总数最多的一年,为18203篇,占总论文数的21.26%。从单个学校来说,河北大学5年发表论文数最多,达到3篇,占发文总数的23.56%;其次是河北医大,发文数为17471篇,占发文总数的20.40%;排名第三的是河北农大,发文数为10975篇,占发文总数的12.82%。总之,从近5年的发文量来看,河北大学、河北医大以及河北农大是河北省高校中发文量是比较多的,显示出它们雄厚的科研实力和较强的科研队伍。具体发文量见表1。

3.作者分布情况

分析作者分布情况,可以了解学科研究队伍的分布状况,也可以获知该单位结构在某些领域具备的科研实力。据统计,八所高校近5年论文涉及的作者106914人,其中人数最多的前三位是河北大学、河北医大、燕山大学,说明这一个时期三所高校学术水平高,是河北高校科研的主要力量。八所高校中,发表总数为48篇以上高产论文作者共有128人,共发表论文8530篇,占论文总数的9.96%。位于高产作者之首的单保恩共发表论文数是191篇,占高产作者论文总篇数的2.24%,发表论文总数第二和第三位的分别是刘怀军、崔炜,三位均来自河北医大。统计结果表明高产作者中以河北医大人数最多,河北医大发表48篇以上作者有39人,共发表论文2757篇,占高产作者论文总数的32.32%;其次是河北农大,高产作者33名,共发表论文2123篇,占高产作者论文总数的24.89%;河北大学20名,共发表论文1341篇,占高产作者论文总数的15.72%;燕山大学18名,共发表论文1157篇,占高产作者论文的13.56%;河北工大13名,共发表论文826篇,占高产作者论文的9.68%;河北师大4名,共发文263篇,占高产作者论文的3.08%;河北科大1名,发文63篇,占高产作者论文的0.74%,河北经贸没有。高产作者排在前20名见表2。

4.基金资助情况

基金资助论文是指由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各类基金组织和事业单位提供科研经费而产生的研究论文。它是科研活动的主要产出形式,代表着某研究领域内新动向、新趋势,具有较大的难度和较高的水准,受到研究人员的普遍关注与重视。基金论文的生产能力是衡量一个学科科研实力和水平、科研组织能力及学科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志。八所高校2008―2012年来获得基金资助论文总数为20771篇,占全部发表论文的24.25%,也就是将近四分之一的论文是获得基金资助。其中国家级基金为10367篇,占全部基金论文总数的49.91%;省部级为9973篇,占基金论文总数的48.01%;厅局级为344篇,占基金论文总数的1.66%;国际合作基金87篇,占基金论文总数的0.4%。基金项目的论文往往代表着一个研究领域内的新动向、新趋势,具有较高的难度和较高的水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它的科研创新和学科前沿动态。从国家级基金论文来看,八所高校中发论文最多为燕山大学,为2770篇,占八所高校国家级论文总数的26.72%,占其发表基金项目论文总数的60.99%,发国家级论文第二多的是河北农大,为1835篇,占国家级论文总数17.70%;排名第三的`是河北大学,发文1703篇,占国家级论文总数的16.43%;从省部级基金来看,河北大学发文数最多,为1844篇,占八所高校省部级论文总数的18.49%,发文数第二的是燕山大学为1704篇,占八所高校省部级论文总数的17.09%,排名第三的是河北农大,为1641篇,占八所高校省部级论文总数的16.45%;从厅局级基金发文来看,八所高校均相差不大,只有河北经贸大学发文最少只有2篇。从获得国际合作基金论文来,河北农大没有获取过国际合作基金,发文为0篇,其他高校都获取过国际合作基金的资助,燕山大学还获得过霍英东教育基金。总之,从基金资助情况来看,燕山大学、河北农大、河北大学三所高校在河北省高校中显示出较高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基金论文情况见表3。

5.八所高校论文被引用情况

论文被他人引用数量的多少是表明论文影响力的重要指标。论文出现比较高的引用率表明该论文在某领域往往是热点,甚至是该领域研究的先驱者,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该单位在该领域处于同行业领先地位。一般而言,论文被引用的次数越多,其对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的影响就越大,学术影响力就越强。据统计20―2012年间八所高校发表的论文中,被引用次数最高的是河北农大的1篇论文,被引用了490次;其次是河北大学的1篇论文,被引用了224次,排在第三的是河北大学的1篇文献,被引用了124次。被引频次前10名中,河北农大占4名,河北大学占4名,河北经贸一名,河北医大一名。具体见表4。

6.结束语

通过对河北省内八所重点高校所发表论文的统计分析,研究发表河北省内高校之间科研实力和学术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从总体实力来说,燕山大学、河北农大、河北大学这三所大学在省内科研明显处于领先地位,其科研实力和科研水平都要强于省内其他高校。从单个指标来看,五年发文量比较多的是河北大学、河北医大和河北农大;高产作者比较多的是河北医大、河北大学和燕山大学;获取基金资助较多的燕山大学、河北农大和河北大学;论文被引较多的是河北农大、河北大学。但是与全国同类高校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与全国重点高校相比,差距更为巨大,所以省内高校一方面要加大科研资金的投入,保障科研资金足以支持科研工作,培养实力雄厚的科研团队,另一方面大力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给他们创造非常优良的科研环境,再者就是营造和谐宽松的科研环境,做好切实有效的科研激励机制,鼓励创新,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潘宁.情报学核心期刊基金资助论文定量分析[J].情报科学,,27(1):78-82.

[2]孙育华.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8年载文、引文、作者及基金资助分析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28-32.

篇2:文献计量论文

【内容提要】我国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起步阶段、发展初期阶段和全面发展阶段;对其发展现状做了基本估计和全面分析,认为它取得了七个方面的重要进展;从科学化、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实业化、国际化等六个方面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文献计量学/发展阶段/现状/趋势

目前可获得的文献资料表明,中国大陆文献计量学相关论文最早出现在1964年,张琪玉、王恩光分别在《综合科技动态(第二分册)情报工作》的第5期上发表文章,介绍了美国编辑出版的“科学引文索引”。但文献计量学在我国的真正兴起和传播是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才开始的。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我国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基本上形成了研究、教育和实际应用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已成为图书情报与科学评价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

1我国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历程

我们根据统计资料[1][2][3],编制了(不含港、澳、台的文献数)。根据文献数量的增长变化、研究的成果和进展,以及发展的实际情况,我们将我国大陆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即起步阶段、发展初期阶段和全面发展阶段。

1979-1982年是我国文献计量学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的发展特点主要是论文数量较少,而且异常分散。这一时期只发表了149篇论文,年均文献量只有37.3篇。从内容来看,主要是翻译、介绍、吸收和引进国外的研究成果,缺乏自主性的系统研究。与国外相比,我国文献计量学的起步阶段很短,只经历短暂的4年之后便迅速进入了相对集中的发展阶段。这是我国文献计量学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

1983-1987年的五年,我国文献计量学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其主要的标志是将文献计量学搬上了大学的讲坛,开始了正式的专门教育。1983年,武汉大学为本科生、专科生开设了文献计量学课程,并编写出《文献计量学》教材。同时,这一时期的研究比较活跃,发表的论文数量增长很快,达到353篇,年均文献量为70.6篇,比上一时期增长89.3%;在内容上,既有国外研究成果的介绍和评述,又有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开展的应用性研究,或者验证文献计量学的理论和方法在中文文献方面的适用性等。

1988年以来,我国文献计量学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其主要特点是理论与应用并重,特别是在科学评价和科技管理方面的应用开始大规模地开展起来,取得了许多标志性的成果。一是在1987年,赵红州等人利用美国的SCI进行统计分析,排出了我国主要大学发表论文的名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二是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承担国家科技部的资助课题,建立“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进行更大范围、更系统的文献计量统计分析,对我国科技水平在世界上所处的地位以及主要大学、科研院所的科学生产能力和学术水平作出客观评价;三是《文献计量学》等几部专著或教材相继出版,“把文献计量学的有关知识体系化了,使文献计量学的研究由局部知识的创造进入系统知识体系的形成阶段”[4]。这一进展已经成为我国文献计量学研究和发展历程的重要标志。同时,从表来看,1988-2000年发表的论著数大幅上升,总数达到2032件,年均文献量为156.3件,是发展初期阶段的2.21倍。这些都表明我国文献计量学正处于理论研究、实际应用和专业教育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2我国文献计量学的发展现状和成就

2.1每年发表的文献数量基本稳定,并形成了本学科的核心情报源

可以看出,我国文献计量学的论文数增长较快,而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1983年比1982年增长31%,进入发展初期阶段;1988年首次突破100篇,达到118篇,比1987年增长37.2%,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1979-2000年的22年间,我国大陆共发表文献计量学论著2534篇/部(含著作),每年平均文献量达到115.2篇/部,而且1988年以来基本上处于稳定,最高的是1991年达到227篇。这表明我国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并达到了一定水平。同时,这些论文在期刊中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集中与离散规律,论文发表的期刊达到225种,图书28种,涉及的作者达1783人(含合作者)[2]。初步分析表明,我国文献计量学研究与应用的文献增长和核心作者、核心期刊的分布基本上符合文献计量学的基本规律,即文献增长按指数曲线上升;80%的论文集中分布在20%的核心期刊中,而20%的论文又高度分散在80%的一般期刊中,等等。其中,发文量在10篇以上的有39种期刊,发文数量占论文总数的70%左右;而发文50篇以上的重要核心期刊只有10种,它们依次是:图书情报工作、情报科学、情报理论与实践、情报学报、世界图书(B辑)*、情报学刊*、情报杂志、农业图书情报学刊、情报业务研究*、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为已停刊)。这些核心期刊都是文献计量学研究的重要园地,在文献计量学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有的还设有“文献计量学”专栏,如《情报学报》,发表的相关论文数量还有逐年增长的趋势。以上事实不仅说明了我国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同时也反映出它在情报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不断加强。

2.2确立并提高了文献计量学的学科地位

目前,文献计量学已被公认为国际图书情报领域内最活跃的一个分支学科,成为情报科学研究的主流,体现了当代学科定量化的趋势。1981年,White和Griffith[5]指出:“包括引文分析在内,文献计量学几乎构成了整个情报科学的一半,而且是生气勃勃的一半。”这说明国际情报学术界对文献计量学的高度重视。在这种国际背景下,随着我国文献计量学知识的普及和研究的不断深入,文献计量学也得到了国内图书情报界的普遍承认和重视,作为情报科学一个分支学科的地位已经确立,并不断得到加强,同时还逐步被社会所接受。这是一个很大的进展,标志着我国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关于这一点,可以从许多方面得到佐证:①1992年,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科委等单位联合制定的《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92)的国家标准中,正式确认了文献计量学、情报计量学、科学计量学的三级学科地位;②在最近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卷》的情报学部分,在“信息”、“情报”等大条目之后,紧接着列出的第一个分支学科就是“文献计量学”,并安排11个词条作了较详细的介绍;③一些学术刊物或检索工具开辟专栏,报道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成果和国外进展,例如《全国报刊索引》(哲社版)从1989年起不定期增设了“文献计量学”栏目,《情报学报》也从1988年起不定期设立了“文献计量学”专栏;④在情报学图书馆学专业教育中,文献计量学早在1983年就被正式列入了教学计划,成为本专业教学的必修课程,武汉大学还设立了文献计量学与情报计量学研究生方向,招收和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⑤提高了认识,成立了学术组织。通过多方面的宣传、讲授和深入研究,现在人们对文献计量学的认识有了明显提高。在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于1991年成立的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学计量学与情报计量学专业委员会,其工作范围包括: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和情报计量学;其基本任务是:确立学科发展目标和策略,制定研究规划、提供研究选题指导,组织研究分工和协作,开展学术和信息交流,宣传和推广研究成果等,这标志着我国文献计量学的发展有了学术组织保证,由分散的个体的研究逐步过渡到有组织有计划的大规模研究阶段;⑥最近几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连续资助了10多项文献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方面的研究课题,促进其研究上规模、上水平,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文献计量学的深入发展。

2.3研究范围拓宽,几个主要领域的研究取得进展

我国文献计量学研究的选题范围不断拓宽,既有理论、方法探讨,又有广泛的应用研究,以及国外研究进展的评介等。特别是其应用的范围很广,远远超出了情报学、文献学、图书馆学的范围,涉及到科学学、科技管理、科技史、人才学、预测学、未来学、历史学、社会学等许多学科领域。在具体专业学科领域的应用更广,至少有化学化工、农业科学、采矿冶金、建筑科学等50多个专业,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开展过应用研究。具体来说,我国文献计量学研究基本上包括八大主题,这些主题的重点次序是:引文分析与核心期刊、集中与分散定律、文献统计与应用、文献计量学总论、引文分析方法、在科技预测与管理中的应用、在人才评价等方面的应用、文献增长与老化率等。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文献计量学的应用研究是其内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广大研究者的重视。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除了图书情报领域的各个方面之外,还广泛应用于科学学、科技管理、预测学甚至科学技术领域当中。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将文献计量学指针用于评价科学生产率、评价科技人才、成果质量、科研机构(包括大学、研究所、科技产业公司等)乃至整个国家的科技水平与影响力等,从而使决策者能够进行有效的定量化管理。这方面的进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文献计量学冲破传统的局限,增强其渗透力和辐射力,大步进入“科技圈”;“管理圈”、“决策圈”,在更大的范围内充分发挥其作用,从而进一步得到社会各界的承认和重视。

2.4文献计量工具和研究手段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

文献计量学是一门定量性、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际应用都必须要有一定规模的资料支持。因此,我们必须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的资料来源工具和原始资料的获取渠道。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就开始编制《科学引文索引》(SCI)。这一大型索引的出版和发行,为文献计量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的有力工具,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引文分析所必需的大量资料,有效地推动了文献计量学的全面发展,被誉为文献计量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研究成果。可以说,没有SCI就没有现代的文献计量学。对于国内的情况来说也是如此。我们早就认识到,如果不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解决文献计量工具问题,我国的文献计量学就不可能提高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此,笔者特别强调“开展我国文献计量工具和手段现代化的研究是我们面临的十分紧迫的任务,应当引起国内情报学界的高度重视”[1],并提出从三个方面进行:①引进和开发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②自编《中文科学引文索引》;③开展计算机辅助的文献计量分析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这些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取得了一些进展。兰州大学图书馆靖钦恕、钱家秀研究馆员经过艰苦努力,在国内首次编制了《中文自然科学引文索引》。尽管这部索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但它仍然不失为“我国自编中文科学引文索引的可贵的先例”。计算机辅助的文献计量研究是在新的形势下实现文献计量学突破的重要途径,可用计算机辅助文献计量研究来实现文献计量学研究的规模化、模型化和现代化。特别是从1988年开始,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建立于“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同时利用美国的SCI、EI和ISTP等工具对中国学者发表的论文和被引情况进行全面的统计分析,每年发表一本统计分析报告,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公布其统计分析结果,在社会各界都引起了很大反响。此后,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研制了“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南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出版了“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光盘和网络版;清华大学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数据库也具有一定的文献统计分析功能。这些都为我国文献计量学的大规模研究和应用提供了现代化工具,大大推动了我国文献计量学的全面发展。这是我国文献计量学发展的主要标志和重要成就之一。2.5文献计量学教育起步很快,并获得了迅速发展

我国文献计量学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文献计量学研究开始后不久就很快将其搬上了大学的讲坛,正式开始了我国文献计量学的教学活动。早在1983年,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就率先把“文献计量学”列入了教学计划,为情报学、图书馆学专业的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等各个层次的学生开设了“文献计量学”、“情报计量学研究”(硕士学位课)课程,并出版了有关的教材。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23所大学开设了这一课程。武汉大学等单位还招收了这方面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教学规模和合理的层次结构。通过课程教学,既宣讲、普及了文献计量学知识和定量分析方法,又为这一学科培养了专门人才,从而推动了我国文献计量学的发展。

2.6基本形成了一支骨干研究力量

在我国文献计量学的发展过程中,来自不同学科的作者人数一直呈增长趋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文献计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一大批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加入到研究队伍中来,相继涌现出许多核心作者,为我国文献计量学的研究和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目前,一个以中青年为主的文献计量学研究队伍已经基本形成。从作者群的构成来看,他们来自许多不同的专业领域,在知识结构上各具特色和优势,其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比较好的。令人可喜的是,这些核心著者以中青年居多数。他们以其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情报意识,从不同角度对文献计量学的许多问题进行着各个方面的探索,其研究十分活跃,这是我国文献计量学研究和发展的中坚力量。据统计,在1964-2001年间,我国共有1783位作者在225种期刊上发表过文献计量学论文。这是一支人数不算少的作者队伍,且呈逐步上升的趋势,说明我国文献计量学的研究队伍已初具规模,并基本形成了一支骨干研究力量[2]。

2.7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日益加强

文献计量学与其他学科一样,其研究是一种国际性的科学活动。因此,要发展我国的文献计量学就必须重视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事实上,我国学者早就与国际学术界建立了交流关系,与国外著名的文献计量学专家Garfield、Braun、Egghe、Rousseau等都有通讯联系;每两年召开一次的国际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情报计量学研讨会从

第一届起就有国内学者赴会、参与国际交流;第9届国际信息计量学与科学计量学年会将于2003年在北京举行;在国内举办的有关国际研讨会也是两年一次,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三届,每次会议都有国外代表参加研讨和交流。国际刊物Scientometrics是发表国际文献计量学研究成果的重要学术园地,1993年我国著名科学计量学家赵红州教授被聘为该刊国际编委;《国外情报科学》、《国外图书情报工作》等刊物发表了不少文献计量学方面的译文,正式出版了《科学计量学指针》、《情报计量学引论》等译著,我国学者与美国、德国、比利时等的合作研究有的已经开始,有的正在筹划中。这些都促进了我国学者与国外专家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有利于我们吸收、借鉴国外的成果和经验,从而推动了我国文献计量学的全面发展。

3我国文献计量学的发展趋势

3.1科学化趋势

1969年,英国著名情报学家阿伦·普里查德(AlanBritchard)正式提出了“文献计量学”(bibliometrics)这一术语,以取代当时已有47年历史但却很少使用的“统计书目学”(statisticalbibliography)名称。这一术语的提出标志着文献计量学的正式诞生,真正开始从学科的角度来研究文献计量问题。在其后的30多年中,国际文献计量学获得了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图书情报领域最活跃的一个分支学科,代表着情报科学的主流方向和学科发展趋势。在这种科学化趋势的影响下,在我国文献计量学研究和发展中,我们也特别强调要提高文献计量学的科学性和精确性,要确立文献计量学的学科地位。因此,我们着力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来论述文献计量学的学科内容,从理论、方法和应用三个方面构建了文献计量学的学科结构体系。当前,文献计量学发展的科学化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继续深化和完善文献计量学的学科结构体系,使之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化水平较高的学科;二是要在更高的层次上深入研究“计量学”学科群的体系结构,包括文献计量学、情报计量学、科学计量学等“三计学”的关系问题;三是要正确处理好科学理论与实际应用的关系,只有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才会有正确的实际应用,才能合理地、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在当前文献计量学广泛应用之时,更要重视它的学科理论研究和建设,真正实现理论与应用的有机结合,这是我国文献计量学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3.2信息化趋势

所谓信息化趋势,主要是指从文献计量向信息计量发展的趋势。

正如文献与情报、文献学与情报学的关系一样,文献计量学(bibliometrics)与信息(情报)计量学(informetrics)也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6]。可以说,文献计量学是信息(情报)计量学的基础,而信息(情报)计量学则是文献计量学的发展方向。情报科学定量化研究的论文可分为4大类:①文献计量学及其应用;②情报检索理论;③情报学理论研究;④情报经济学与情报成果评价。其中有关文献计量学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在整个定量化研究工作中占有很大比例,论文数占46.6%[7]。可见,文献计量学是情报信息定量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正在朝着信息(情报)计量学的方向迈进。从计量单元来说,文献计量学已经不仅仅停留在篇、册、本为单位的文献单元的计量上,而开始深入到文献的内部对知识单元和文献的相关信息进行计量研究,如题名、主题词、关键词、词频、知识项、引文信息、著者、出版者、日期、语言、格式等都已成为计量的对象。早在1980年,日本科学技术情报中心的小森隆通过对塑料、橡胶和纤维的关键词出现次数的统计分析,成功地预测了高分子材料的产品结构及发展前景。陈光祚教授研制的电子出版物具有信息计量功能和知识项聚类功能,为文献计量学开拓了新的应用领域和发展途径。电子出版物作为一种全文数据库,它的文本中的任何知识单元甚至每个单字都是可以检索和统计的。这样,就有可能使文献计量学的计量单元从一篇篇文献而演化到文献中的各个知识单元,甚至单字一级,从而使信息计量分析成为可能,并达到新的分析深度。这是一个重要进展,表明文献计量学已经发展到文献信息计量阶段,并继续向信息计量学境界发展。

3.3网络化趋势

最近几年,在有关网络或文献中出现了两个新的英文术语,即webmetrics和cybermetrics,可以直译为“网络计量学”和“赛博计量学”(或计算机计量学)。但由于计量的对象是网上的信息或计算机控制的信息,而非“网络”或“计算机”本身,因此可以将此意译为“网络信息计量学”或“网上信息计量学”。据目前见到的文献报道,webmetrics术语是阿曼德(T.C.Almind)于1997年提出来的。1997年,阿曼德等人在《万维网上的信息计量分析:网路信息计量学的方法探讨》一文中,首次提出了webmetrics这一术语,并认为文献计量学的各种方法完全可以用于万维网上的信息计量分析[8]。关于另一个与之十分相似的术语cybermetrics,目前在因特网上已出现了以该词命名的电子期刊或学术论坛,这主要是由西班牙科学信息与文献中心(CINDOC)组织和出版的。若从它的研究对象、方法、内容和目标等方面来看,网络信息计量学是采用数学、统计学等各种定量方法,对网上信息的组织、存贮、分布、传递、相互引证和开发利用等进行定量描述和统计分析,以便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它主要是由网络技术、网络管理、信息资源管理与信息计量学等相互结合、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门交叉边缘学科,也是信息计量学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和重要的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根本目的主要是通过网上信息的计量研究,为网上信息的有序化组织和合理分布、为网络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为网络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提供必要的定量依据,从而改善网络的组织管理和信息管理,提高其管理水平,促进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充分发挥。网络信息计量学是在当前特定的科学背景和技术条件下迅速形成与发展起来的。网络信息计量学的研究成果必然会为网络管理的定量化和科学化提供理论指导和定量依据,而网络管理定量化的实践需求又会促进网络信息计量学的全面发展[9]。

3.4自动化趋势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和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我国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手段逐步从手工统计分析向计算机辅助的统计分析过渡,出现了明显的自动化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计算机辅助的文献信息计量分析的研究不断增加,取得了不少成果,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计算机辅助文献计量研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着重进行了计算机辅助文献计量软件的设计与开发工作,实现了套录资料重组建库以及多种资料统计分析功能;计算机辅助计量分析方法的建立和成熟,标志着我国信息计量研究的方法体系已基本形成,并日趋完善。特别是我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等一批数据库光盘或网络版的研究成功和出版发行,为文献信息的自动化统计和分析提供了必要的工具和条件,将大大促进自动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

3.5实业化趋势

通过对文献计量学的长期研究、教育、宣传和培训工作,人们对文献计量学的认识和接受程度明显提高,其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特别是在科技评价、科技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其研究成果和计量资料不仅可以为有关部门的管理和决策提供定量依据和支持,而且还被认为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文化水平乃至综合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法,因而受到国家有关领导部门的重视和支持。1987年,赵红州等人利用文献计量方法,排出了我国主要大学发表论文的名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并受到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领导的高度重视。国家科委专门下达资助课题,要求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进行更大范围、更系统的文献计量统计分析,对我国科技水平在世界上所处的地位以及主要大学、科研院所的科学生产能力和学术水平作出客观评价,并逐步形成制度,每年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公布有关统计结果;还有的单位在建立有关数据库的基础上,面向社会开展统计评价和分析咨询服务;有的还成立了具有法人资格的科研定量评价和统计信息咨询服务公司,发展成为信息咨询服务业的一种新的类型和形式。这一重要进展表明,我国文献计量学的某些内容和方法正在由课题研究向实业化方向发展,成为国家科技文化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实业化趋势是我国文献计量学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3.6国际化趋势

如前所述,我国文献计量学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取得了重要进展。当前,在经济全球化和网络化的推动下,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文献计量学的研究和发展也必然会呈现出国际化趋势。无论是科学研究的选题、研究目标的确立、研究方法的选择,还是研究成果的发表、交流和应用等,都必须立足世界,站在国际前沿和水平上来展开研究工作,切实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推动我国文献,计量学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邱均平.我国文献计量学的研究和发展[J].情报学报,1987,6(6):466-472.[2]大会秘书处.中国科学文献计量与评价研究学术研讨会参考资料

篇3:企业并购动因文献计量分析

一、文献回顾

本文在中国知网(CNKI)系统中搜索到关于企业并购的期刊文献共计17231篇(1994年—2016年),刊登在核心期刊的文献共计4595篇,CSSCI收录的文献共计2288篇;文献主要涉及海外并购、并购重组、协同效应、财务风险等主题。从各年文献数量来看,1994年—2009年各年文献数量出现了明显的递增趋势,并且在2008年、2009年两年达到了峰值,这或许与2008年的经济危机有关,在全球经济萧条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高速增长,中国企业也在此背景下并购了许多海外企业,也许正是这一点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使得这两年的研究量增多。而在这两年之后,文献数量则出现了明显的回落。

在并购动机方面中国知网(CNKI)系统显示文献总数分别为968篇、752篇,主要刊登期刊有《商场现代化》、《现代商业》等,核心期刊占少数,鲜有CSSCI收录。在这些文献中研究方法主要还是理论结合案例或者纯描述型分析,综述形式的文献还较少,构建模型进行研究的文献更是捉襟见肘。从文献搜索来看,目前还没有以企业并购为研究主题进行计量分析的文献,这也是本文的一个创新点。

二、国内企业并购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为更好地了解国内学者对企业并购研究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作者对国内企业并购研究文献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本文利用国内最权威的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来检索我国的企业并购研究文献,在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分别做了历年文献数量、引文量最多文献、发表最多文献的期刊、高产作者、主要研究方法、主要研究主题的图表,希望为读者呈现一个全面直观的表述。

1.历年文献数量。20世纪末,在改革开放的大潮引领之下,在企业迅速发展和崛起的经济环境中,并购动因开始引起我国学者的思考和关注。王宪榕(1999)较早意识到企业并购的动因包括“多元化经营,减少风险;企业实现优势互补;节省交易费用,降低不确定性;突破进入壁垒;借壳上市”。相应地,李占雷,李素莲(1999)也认为“降低代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实现规模经济,降低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避税考虑”是企业并购的动因。令人欣慰的是,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逐渐有中国学者开始研究企业并购的动因,并陆续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企业并购研究文献。

图1所示,国内学者对企业并购的动因的关注和研究始于1999年(这个时间处于第五次并购浪潮末期)。但是直到进入21世纪才真正出现了一波企业并购动因研究的热潮。尤其是在中国进入WTO之后,加之第6次并购浪潮的助推,2006年以后到2014年,几乎每年国内刊物上发表的并购动因研究文献数量都是在70篇以上,并在2013年达到了高峰(90篇)。近两年我国企业并购研究热潮稍显减退之势,因此国内并购动机研究文献的数量有所下降。但并购在我国经济领域中仍发挥的巨大作用,尤其是2016年1月,中国企业已经宣布计划收购66家外国公司,交易金额达680亿美元。根据Dealogic的数据,这相当于2015年全年中国公司收购外企交易总额的60%。因此学术界对于企业并购动因研究还应继续推进方可构建中国企业并购动因的理论体系。

2.高被引文献分析。作者进一步从文献影响力的视角总结了国内企业并购动因研究的高被引文献,我们可以归纳出两个明显特征。同样,高被引文献中有3篇发表于《经济研究》,显示《经济研究》在推动国内企业并购动因研究方面不遗余力,成为该研究领域的前沿“重镇”,但是,年代久远,文献偏老。结合前文对于企业并购动因研究方法的统计分析,我们认为,在国内,企业并购动因规范研究不仅在数量上占据优势,也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引用和关注。

可是高被引文献排名前三的都是2005年之前的文献,纵览整表唯有史永东,朱广印的《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并购行为的实证研究》这一篇文献发表时间距今较近。显而易见,多数研究者只是在以上几篇高引用文献中“拾人牙慧”,尤其是2008年后由于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业已出现很多新的并购动因。因此我国学者一方面应该不断汲取新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更应该转换研究问题的角度、提高发现新问题的能力。

3.发表最多文献的期刊。作者进一步统计了国内发表企业并购动机研究文章最多的前15种期刊。在我国发表企业并购动因研究的文章的期刊几乎全部集中在管理学和经济学领域,这意味着国内学者很少从事跨学科的企业并购动因研究。另外,国内关注企业并购研究的重要学术期刊较少,主要有《商业经济研究》、《财会月刊》、《财会通讯》等寥寥几个。前15种期刊中,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核心刊物的期刊仅占5.27%(即5种),而发表文章数量第一的《商业现代化》和位列第三的《现代商业》都不是核心期刊。而更加遗憾的是这排名前15的期刊中没有一个是CSSCI来源期刊。这意味着企业并购动因还没有得到国内重要期刊的足够重视。

4.主要研究机构分析。西南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以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位居高产研究机构前三甲。从统计数据来看,西南财经大学在国内企业并购动因研究领域唯马首是瞻。以西南财经大学为作者单位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企业并购动因研究文献75篇(约占文献总数的7.75%),几乎和排在第二、第三的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发表的文章总和旗鼓相当。并且,在我国从事企业并购动因研究的高校也显得比较集中。排名前15位的高校发表的企业并购动因研究文献约占国内文献总数的27.89%。这也表明企业并购动因研究在我国未能广泛开展,目前主要是部分知名高校的学者在关注这一领域。另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国内发表企业并购动因最多的前15所高校中,超过半数都是直辖市抑或是经济发达的沿海省市(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福建省)。

由此可见,目前我国的企业并购动因研究仍扎根于所在地区的制度和经济环境背景,不少研究围绕当地的企业并购案例对并购动因进行分析,研究成果也对当地的企业具有一定的参考、指导意义。

篇4:专利地图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关键词〕专利地图;词共现;文献计量;社会网络分析

〔中图分类号〕G250.2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09-0102-05

专利作为技术信息最有效的载体,囊括了全球90%以上的最新技术情报,相比一般技术刊物所提供的信息早五六年,而且内容翔实准确。通过对专利进行分析与研究,可以帮助更快地了解较先进、前沿的科技信息,为企业、科研单位等掌握领域内的最新发展和动态,制定相关的知识产权战略与科研选题等提供指导。目前主要采用专利地图的方法来分析专利,专利地图是将搜集到的专利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组织,最后绘制成易于理解的图形,这种经过信息重组的图形,被称为“专利地图”。近年来,专利地图已经成为研究的一大热点。

1 数据来源

文章以CNKI数据库为数据源,以“专利地图”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年份截至到2011年,检索时间截止于2012年5月16日。将检索数据结果导入excel,去除重复文献和不相关文献,共得到期刊论文107篇,会议论文8篇,研究生学位论文23篇,报纸文献2篇,本次研究对象主要为期刊。

2 文献计量分析

2.1 文献增长分布

分析文献的年代分布,结合各年度文献类型的分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某学科、某领域的研究发展速度和研究发展水平,同时还可以了解该学科领域的发展程度。从图1可知,国内关于专利地图的研究最早始于2002年,主要以报纸的形式报道了专利地图在日韩两国的应用,尤其是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从2005年开始,专利地图引起了国内研究热潮,文献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2005年5篇,2006年8篇,2007年11篇,2008年16篇,2009年和2010年分别28篇,2011年29篇。从2005-2011年是快速增长期,尤其是2009-2011年,发文总数共85篇,占到了10年间论文总数的58.62%,2011年发文量达到了最大值29篇。

2.2 文献来源期刊分布

研究论文的来源期刊分布是了解该领域研究的空间分布特点,掌握该领域的核心期刊群的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有利于该研究领域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进而促进该领域研究的全面、深入发展。经调查统计,112篇期刊文献共发表在56种期刊上,图书情报类期刊共发文41篇,占36.6%,拥有一定的优势,其余63.4%的文章则零散分布于其他期刊杂志上。发文量在2篇及以上的期刊见图2。

由图2可知,对于专利地图的研究,图书情报领域是主要阵地,在统计的22种期刊中有8种,且6种属于核心期刊。这22种期刊占总刊数的40.7%,共收录论文68篇,占总论文数的60.7%。这表明半数以上的论文刊载在40.7%的少数期刊里。因此,这22种期刊可视为研究专利地图的重要情报源。同时,专利地图研究领域的二八分布规律又不是特别明显,更多地研究论文零散地分布在各种期刊杂志上,尤其是科技类的期刊,因此,科技类的期刊也该作为专利地图研究的重要情报源。2.3 文献作者合作及其单位分布

表1是专利地图研究发文量分布情况。自2002年以来,255位作者共发表论文112篇,平均1篇论文由2.3位作者完成,其中37人只参与发表了1篇论文,占作者总数的33.04%;75人参与2篇及以上论文的写作,占作者总数的66.96%。由此可见,存在1/3的作者是偶尔涉足此研究领域,研究不够深入;2/3的作者对此领域的研究较深入,具有连续性。由此可见,在专利地图研究领域的研究著者以合作形式为主,这有利于促进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刘平、戚昌文,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成都分馆的张娴、肖国华分别发文5~8篇,他们针对专利地图的某个主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从这可以看出,张娴、肖国华、刘平、戚昌文等作者是该领域研究的核心人物。具体见表1。

统计发现,发表论文2篇的作者有21位,发表论文3篇的作者有7位,发表论文4篇的作者有6位,发表论文5篇的作者有2位,发表论文6篇和8篇的作者各位1位。而在发表论文两篇及以上的作者单位分布中,各单位发文量见表2。

通过统计发现,参与发文的单位共69个,其中高校单位37个,研究所单位14个,图书馆单位8个,企业单位7个。由此可见,国内对专利地图的研究单位主要集中在高校、研究所和图书馆,企业同样占据了一席之地,这也体现了专利地图应用于企业这一特点。这里选取发文量排名前10的单位进行分析。由表2可见,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在专利地图研究领域遥遥领先,发文11篇;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大连理工大学紧随其后,发文7篇和6.5篇。

2.4 文献主题分析

某学科领域文献的研究主题是把握该领域论文研究进展及框架的首要标准。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和关键词共现分析法对107篇期刊论文进行分析,一方面对专利地图的综合应用进行词共现分析,以便分析目前为止专利地图理论研究方面的情况;另一方面对专利地图在应用领域进行主题词分布分析,以期探讨专利地图在各领域的应用情况。

2.4.1 专利地图理论研究分析

论文对专利地图研究文献中应用领域以外的关键词进行处理,包括去除非实意词、归类近义词,选取出现频率大于等于5次的词进行共现分析,通过java程序比对,得到19*19关键词共现矩阵,见图3。为了更好地展现和分析关键词共现情况,利用UCINET软件对矩阵进行可视化,结果见图4。

通过UCINET软件对关键词矩阵进行K-core分析,得到图4(选择了显示共现频率出现在6及以上的进行可视化)。由图4可知,在专利地图理论研究领域的核心主题有三大方向(除“专利地图”外)。因此,在专利地图的理论研究方面,主要以专利地图基础理论研究、竞争情报分析研究、专利战略研究为主。“专利技术图”和“专利管理图”与“专利地图”的词共现频率均为10,这说明在专利地图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具备了相对扎实的理论基础。“竞争情报”、“专利情报分析”和“企业技术竞争与预测”与“专利地图”的共词频率分别为11、13和12。总的来说,专利地图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1)专利地图的基础理论研究

关于专利地图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专利地图的定义、分类等。肖国华认为[1],专利地图(Patent Map)是一种专利分析研究方法和表现形式,它对专利信息中所包含的科技、经济、法律信息进行加工剖析,通过各种便于分析解读的可视化图表形式反映蕴涵在专利数据内丰富多样和错综复杂的情报,为决策提供更直观的情报支持,尤其可用于竞争主体(国家地区、科研机构、公司企业等)间的技术动态监测。根据不同制作目的和分析侧重点,专利地图大致可分为3类:专利管理地图、专利技术地图、专利权利地图。刘平等认为[2],专利技术图与专利管理图共同组成专利地图,实现对专利信息的利用。专利管理图旨在了解某技术所处的发展阶段、该技术领域内的重要竞争国家、主要竞争公司的研发实力及该技术的热点申请领域等重要信息,以帮助企业获取市场竞争状况,寻找商业机会等,其信息要素主要来自专利文献的著录项目。而专利技术图之目的旨在从技术层面了解某专利技术的扩散情况,以确立技术开发的方向,并避开竞争对手的/专利陷阱等,以帮助企业作出技术研发决策。总之,关于专利地图的定义基本一致,其分类主要有两种:一种分为专利管理地图、专利技术地图、专利权利地图;另一种分为专利技术图、专利管理图。

(2)专利地图在竞争情报分析中的应用

张红芹、鲍志彦基于CMT三维分析框架,用专利地图的研究方法对DNA领域国内外竞争对手的识别与分析进行了实证研究,详细说明了专利地图应用于竞争情报分析的过程与方法[3]。再以DHA制备技术为例,利用专利地图技术,从竞争环境、竞争对手、竞争技术3个方面进行了实例剖析[4]。慎金花、杨锋则详细阐述了专利地图的竞争情报功能,即基于专利管理图的企业管理竞争情报功能、基于专利技术图的技术研发竞争情报功能以及基于专利权利图的法律权利竞争情报功能,并以3G关键技术MMO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5]。总之,专利地图的竞争情报分析研究分布于各个领域,并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方法与流程,主要从专利的申请量年度分布、国别分布、专利权人分布、IPC技术领域分布、技术生命周期等进行分析,识别某学科领域的技术发展与竞争对手。

(3)专利地图在知识产权战略中的应用

王珊珊、田金信提出了专利地图在战略分析与制定中应用的制作流程以及专利战略制定方法,见图5、图6[6]。总的来说,专利地图在知识产权战略中的应用主要依赖于专利情报分析,制定专利管理图、专利技术图和专利权利图,结合公司内部的资源情况,采用SWOT等企业分析方法,从而达到制定专利战略的目标。

表3是通过抽取应用领域关键词中的实意词,根据中国分类主题词表查询,并进行分类处理形成的(仅统计了二级大类中关键词词频大于等于3的类)。由表3可知,目前我国专利地图研究在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T工业技术大类”、“O数理科学与化学”、“U交通运输”这3个方面。其中,又以“T工业技术”大类为主,“TB一般工业技术”、“TN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TE石油、天然气工业”、“TK能源与动力工程”、“TP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关键词词频分别为8、7、5、5和4,均高于另外O和U两个大类的频次。分析可知,即使是3个大类,其应用研究也都有其侧重点,其中工业技术以“石油、天然气、能源”和“工程材料”的应用研究为主;而数理科学和化学以“化学”领域的研究为主;交通运输则体现为“汽车工程”方面的应用研究。总结来看,目前国内专利地图的应用研究集中在能源、工程材料、汽车工程3个方面。 3 结 论

总结来看,我国专利地图研究自2002年兴起,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从2005年开始迅速发展,发文量大量增加。通过对我国近十年来专利地图相关研究文论的统计分析,发现我国专利地图研究具有以下特点:

(1)专利地图的基础理论研究较为深入与全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不仅对专利地图的定义、分类等作了深入、系统的分析与研究,同时还对专利地图的制作方法与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为专利地图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专利地图在所有应用领域中的研究数量表现出较明显的上升趋势,涉及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多,其中在工业技术、化学和交通运输领域涉及较多,而在其他领域涉及较少,甚至没有。

(2)专利地图的应用具有较强的技术性、专业性。专利地图作为一种新型的企业情报分析工具,其制作不仅需要对专利地图知识的掌握,如专利地图的定义、分类等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还需要对专利所涉及相关领域的技术知识具有较高程度的掌握,才能最终服务于企业,为企业制定相应的知识产权战略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肖国华,熊树明,张娴.专利地图设计制作及影响因素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3):372-377.

[2]刘平,张静,戚昌文.专利技术图制作方法实证分析[J].科研管理,2006,(6):109-117.

[3]张红芹,鲍志彦.基于专利地图的竞争对手识别研究[J].情报科学,2011,(12):1825-1829.

[4]鲍志彦,张红芹.基于专利地图的竞争情报挖掘及实证研究[J].情报杂志,2011,(9):20-23.

[5]慎金花,杨锋.专利地图的竞争情报功能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0,(8):89-93.

[6]王珊珊,田金信.基于专利地图的R&D联盟专利战略制定方法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0,(6):846-852.

篇5:文献计量论文

09会计(3)班Xc09520303胡 磊

公允价值的含义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上的公允价值反映的是事物的公认价值,只要能正确反映事物现时的真实价值并被人们一致认可即称作公允价值。而狭义上的公允价值又称为公允市价、公允价格,是一种计量属性。对于它的理解,可以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进行概括。从定性上看,我国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定义公允价值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并将其列入会计计量作为计量属性,与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并列。从定量上看,公允价值是资产所带来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可见现值实际上是公允价值的数量表达,但不是所有的计量现值的属性都能作为公允价值。公允价值的本质特点是基于市场信息的评价,立足于当前的公平交易,强调计量对象当前的真实价值,因而是最贴近商品真实价值的价值量

1、关于公允价值的确认

第一,初始取得的金融资产或承担的金融负债,应当以市场交易价格作为确定其公允价值的基础。第二,企业采用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确定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应当适用合同条款和特征在实质上相同的其他金融工具的市场收益率作为折现率。第三,要有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资金,并且活跃市场中的报价应当用于确定其公允价值。所谓活跃市场中的报价通常是指从交易所、定价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经纪商等获取的到的代表了在市场交易的公平交易中实际发生的价格。第四,金融工具不存在活跃市场的,企业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确定企业的公允价值,这样采用估值技术得出的结果就会反应估值日在公平交易中可能被采用的参与交易的到价格。

2、关于公允价值的计量

公允价值计量是指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公允价值计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护产权秩序的必要手段,也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途径,它代表了会计计量体系变革的总体趋势。

公允价值计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护产权秩序的必要手段,也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途径,它代表了会计计量体系变革的总体趋势。但是由于公允价值计量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随意性,调高公允价值可能会虚增利润,调低则可能相反。并且,我国目前在公允价值计量的制度、手段等方面不够完善、会计人员的素质不高等都影响公允价值的发挥,公允价值在运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它距离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还有一定差异,仍需要进行改革与完善

3、综合评述

1967年12月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ccounting Principles Boards)发布的1967 年总括意见中要求:企业对应付债务使用现值法进行摊销。这可能是美国现有会计文稿中应用公允价值的最早记录。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先后发布了一系列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会计准则,其中最重要的是第115 号准则—对某些债务性及权益性证券投资的会计处理和第133 号准则—衍生工具和套期活动的会计处理。第133 号准则要求实体将所有衍生工具作为资产和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确认,并按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大多数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是可行的“公允价值可以在市场上查到或者参考市场上相似的工具来估计。如果没有市场信息,可以通过如现金流量贴现分析、期权或其它定价模型等其它计量技术来估计公允价值。”

2000 年2 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了第7 号概念公告—在会计计量中使用现金流量信息和现值。公告为使用未来现金流量贴现计算公允价值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操作指南。公告明确指出,在初次确认和新起点计量中使用现值的唯一目的是估计公允价值;现值计量应该能捕捉到形成市场价格(如果有的话)即公允价值的各种要素。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第107 号准则的附录C 中,阐述了公允价值信息的相关性。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信息满足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1 号“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中陈述的财务报告的第一个目标:提供对现有及潜在投资者、债权人和其它使用者在进行理性投资、信贷和类似决策时有用的信息。实体根据当前条件和预期而估计的公允价值信息有助于使用者进行预测,也有助于对他们早期的预测进行修正。此 外,在一个动态的经济环境中,利用公允价值信息可以对早期的决策不断进行重新估价。1998 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高级项目主管黛安娜·W·Willis在题为“金融资产和负债一一公允价值还是历史成本”的文章中指出,事实上没有人怀疑市价基础信息的相关性—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计量的矛盾只在会计计量应当以哪一天的市价为基础。而历史成本信息以资产取得和负债发生时的市价为基础,公允价值则建立在当前的市价基础上。因而建立在当前条件下的市场对金融工具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评价(公允价值)比过去的市价信息(历史成本)对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决策更相关。

卢永华和杨晓军认为“公允价值的本质是一种基于市场信息的评价,是市场而不是其他主体对资产或负债的认定”。他们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公允价值是指理智的双方在一个开放的、不受干扰的市场中,在平等、相互之间没有关联的情况下,自愿进行交换的价值。就目前而言,公允价值指现行市价或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葛家澍认为公允价值只有在真实发生时(即它与历史成本相等时)才是确定的,其余时候都是估计数。公允价值的估计不是基于真实的交易而是假设的交易,其估计目标是模仿市场交易的价格,如果这样的市场存在的话。

著名会计学家常勋认为“公允价值就是公允的现时价值”

谢诗芬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会计计量中的现值研究》中指出,公允价值是一种全新的复合型会计计量属性,它并非特指某一种计量属性,而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包括历史成本(历史收入)、现行成本、短期应收应付项目的可变现净值和以公允价值为计量目的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谢诗芬在其博士后出站工作报告《公允价值:国际会计前沿问题研究》中独创性地研究了公允价值的理论渊源、理论基础、概念及概念框架;系统归纳了最新的国际趋同的公允价值会计与审计方法体系,即公允价值确认、计量、报告和审计方法体系,其中重点阐释了现值计量方法体系;应用篇总结比较了中外公允价值研究应用的简史、环境、特征和经验教训,提出了在我国会计标准中正确应用公允价值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 王晓燕: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的实践与运用[J].现代商业,2009(5)

[2] 劳秦汉:进一步考量:公允价值的概念与应用[J].四川会计,2007(2)

[3] 企业会计准则实务操作指南编委会: 企业会计准则实务操作指南[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4] 葛家澍:会计计量属性的探讨[J].会计研究,2006(9)

篇6:我国文献计量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根据统计资料[2][3],我们编制了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我国文献计量学的论文数增长较快,而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1983年比1982年增长31%,进入发展初期阶段;1988年首次突破100篇,达到118篇,比1987年增长37.2%,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1979-的22年间,我国大陆共发表文献计量学论著2534篇/部(含著作),每年平均文献量达到115.2篇/部,而且1988年以来基本上处于稳定,最高的是1991年达到227篇。这表明我国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并达到了一定水平。同时,这些论文在期刊中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集中与离散规律,论文发表的期刊达到225种,图书28种,涉及的作者达1783人(含合作者)[2]。初步分析表明,我国文献计量学研究与应用的文献增长和核心作者、核心期刊的分布基本上符合文献计量学的基本规律,即文献增长按指数曲线上升;80%的论文集中分布在20%的核心期刊中,而20%的论文又高度分散在80%的一般期刊中,等等。其中,发文量在10篇以上的有39种期刊,发文数量占论文总数的70%左右;而发文50篇以上的重要核心期刊只有10种,它们依次是:图书情报工作、情报科学、情报理论与实践、情报学报、世界图书(B辑)*、情报学刊*、情报杂志、农业图书情报学刊、情报业务研究*、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为已停刊)。这些核心期刊都是文献计量学研究的重要园地,在文献计量学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有的还设有“文献计量学”专栏,如《情报学报》,发表的相关论文数量还有逐年增长的趋势。以上事实不仅说明了我国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同时也反映出它在情报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不断加强。

表2 中国文献计量学文献数量的年代分布

附图

*含《世界图书》核心期刊测定专辑中的论文

2.2 确立并提高了文献计量学的学科地位

目前,文献计量学已被公认为国际图书情报领域内最活跃的一个分支学科,成为情报科学研究的主流,体现了当代学科定量化的趋势。1981年,White和Griffith[5]指出:“包括引文分析在内,文献计量学几乎构成了整个情报科学的一半,而且是生气勃勃的.一半。”这说明国际情报学术界对文献计量学的高度重视。在这种国际背景下,随着我国文献计量学知识的普及和研究的不断深入,文献计量学也得到了国内图书情报界的普遍承认和重视,作为情报科学一个分支学科的地位已经确立,并不断得到加强,同时还逐步被社会所接受。这是一个很大的进展,标志着我国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关于这一点,可以从许多方面得到佐证:①1992年,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科委等单位联合制定的《学科分类与代码》(GB/T  13745-92)的国家标准中,正式确认了文献计量学、情报计量学、科学计量学的三级学科地位;②在最近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卷》的情报学部分,在“信息”、“情报”等大条目之后,紧接着列出的第一个分支学科就是“文献计量学”,并安排11个词条作了较详细的介绍;③一些学术刊物或检索工具开辟专栏,报道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成果和国外进展,例如《全国报刊索引》(哲社版)从1989年起不定期增设了“文献计量学”栏目,《情报学报》也从1

988年起不定期设立了“文献计量学”专栏;④在情报学图书馆学专业教育中,文献计量学早在1983年就被正式列入了教学计划,成为本专业教学的必修课程,武汉大学还设立了文献计量学与情报计量学研究生方向,招收和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⑤提高了认识,成立了学术组织。通过多方面的宣传、讲授和深入研究,现在人们对文献计量学的认识有了明显提高。在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于1991年成立的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学计量学与情报计量学专业委员会,其工作范围包括: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和情报计量学;其基本任务是:确立学科发展目标和策略,制定研究规划、提供研究选题指导,组织研究分工和协作,开展学术和信息交流,宣传和推广研究成果等,这标志着我国文献计量学的发展有了学术组织保证,由分散的个体的研究逐步过渡到有组织有计划的大规模研究阶段;⑥最近几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连续资助了10多项文献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方面的研究课题,促进其研究上规模、上水平,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文献计量学的深入发展。

2.3 研究范围拓宽,几个主要领域的研究取得进展

我国文献计量学研究的选题范围不断拓宽,既有理论、方法探讨,又有广泛的应用研究,以及国外研究进展的评介等。特别是其应用的范围很广,远远超出了情报学、文献学、图书馆学的范围,涉及到科学学、科技管理、科技史、人才学、预测学、未来学、历史学、社会学等许多学科领域。在具体专业学科领域的应用更广,至少有化学化工、农业科学、采矿冶金、建筑科学等50多个专业,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开展过应用研究。具体来说,我国文献计量学研究基本上包括八大主题,这些主题的重点次序是:引文分析与核心期刊、集中与分散定律、文献统计与应用、文献计量学总论、引文分析方法、在科技预测与管理中的应用、在人才评价等方面的应用、文献增长与老化率等。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文献计量学的应用研究是其内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广大研究者的重视。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除了图书情报领域的各个方面之外,还广泛应用于科学学、科技管理、预测学甚至科学技术领域当中。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将文献计量学指针用于评价科学生产率、评价科技人才、成果质量、科研机构(包括大学、研究所、科技产业公司等)乃至整个国家的科技水平与影响力等,从而使决策者能够进行有效的定量化管理。这方面的进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文献计量学冲破传统的局限,增强其渗透力和辐射力,大步进入“科技圈”;“管理圈”、“决策圈”,在更大的范围内充分发挥其作用,从而进一步得到社会各界的承认和重视。

2.4 文献计量工具和研究手段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

文献计量学是一门定量性、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际应用都必须要有一定规模的资料支持。因此,我们必须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的资料来源工具和原始资料的获取渠道。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就开始编制《科学引文索引》(SCI)。这一大型索引的出版和发行,为文献计量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的有力工具,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引文分析所必需的大量资料,有效地推动了文献计量学的全面发展,被誉为文献计量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研究成果。可以说,没有SCI就没有现代的文献计量学。对于国内的情况来说也是如此。我们早就认识到,如果不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解决文献计量工具问题,我国的文献计量学就不可能提高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此,笔者特别强调“开展我国文献计量工具和手段现代化的研究是我们面临的十分紧迫的任务,应当引起国内情报学界的高度重视”[1],并提出从三个方面进行:①引进和开发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②自编《中文科学引文索引》;③开展计算机辅助的文献计量分析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这些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取得了一些进展。兰州大学图书馆靖钦恕、钱家秀研究馆员经过艰苦努力,在国内首次编制了《中文自然科学引文索引》。尽管这部索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但它仍然不失为“我国自编中文科学引文索引的可贵的先例”。计算机辅助的文献计量研究是在新的形势下实现文献计量学突破的重要途径,可用计算机辅助文献计量研究来实现文献计量学研究的规模化、模型化和现代化。特别是从1988年开始,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建立于“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同时利用美国的SCI、EI和ISTP等工具对中国学者发表的论文和被引情况进行全面的统计分析,每年发表一本统计分析报告,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公布其统计分析结果,在社会各界都引起了很大反响。此后,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研制了“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南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出版了“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光盘和网络版;清华大学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数据库也具有一定的文献统计分析功能。这些都为我国文献计量学的大规模研究和应用提供了现代化工具,大大推动了我国文献计量学的全面发展。这是我国文献计量学发展的主要标志和重要成就之一。

2.5 文献计量学教育起步很快,并获得了迅速发展

我国文献计量学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文献计量学研究开始后不久就很快将其搬上了大学的讲坛,正式开始了我国文献计量学的教学活动。早在1983年,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就率先把“文献计量学”列入了教学计划,为情报学、图书馆学专业的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等各个层次的学生开设了“文献计量学”、“情报计量学研究”(硕士学位课)课程,并出版了有关的教材。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23所大学开设了这一课程。武汉大学等单位还招收了这方面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教学规模和合理的层次结构。通过课程教学,既宣讲、普及了文献计量学知识和定量分析方法,又为这一学科培养了专门人才,从而推动了我国文献计量学的发展。

2.6 基本形成了一支骨干研究力量

在我国文献计量学的发展过程中,来自不同学科的作者人数一直呈增长趋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文献计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一大批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加入到研究队伍中来,相继涌现出许多核心作者,为我国文献计量学的研究和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目前,一个以中青年为主的文献计量学研究队伍已经基本形成。从作者群的构成来看,他们来自许多不同的专业领域,在知识结构上各具特色和优势,其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比较好的。令人可喜的是,这些核心著者以中青年居多数。他们以其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情报意识,从不同角度对文献计量学的许多问题进行着各个方面的探索,其研究十分活跃,这是我国文献计量学研究和发展的中坚力量。据统计,在1964-间,我国共有1783位作者在225种期刊上发表过文献计量学论文。这是一支人数不算少的作者队伍,且呈逐步上升的趋势,说明我国文献计量学的研究队伍已初具规模,并基本形成了一支骨干研究力量[2]。

2.7 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日益加强

文献计量学与其他学科一样,其研究是一种国际性的科学活动。因此,要发展我国的文献计量学就必须重视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事实上,我国学者早就与国际学术界建立了交流关系,与国外著名的文献计量学专家Garfield、Braun、Egghe、Rousseau等都有通讯联系;每两年召开一次的国际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情

上一篇:2023年学校第一学期工会工作计划下一篇:周末英语日记带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