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运维管理制度

2024-05-06

输电线路运维管理制度(精选6篇)

篇1:输电线路运维管理制度

输电线路运维管理制度

高压输电线路担负着电网电能传输的重任,规范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是确保电网长期稳定运行的前提和保障。

输电线路巡视

一、巡视类型

(一)定期巡视:经常掌握线路各部件运行情况及沿线情况,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和威胁线路安全运行的情况。其目的在于经常掌握线路各部件运行状况及沿线情况,并搞好群众护线工作,定期巡视由专责巡线员负责,一般每周期进行一次,其它巡视由运行单位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巡视区段为全线。

(二)故障巡视:是为了查明线路发生故障(接地、跳闸)的原因,找出故障点并查明故障原因及故障情况,故障巡视应在发生故障后及时进行,一般巡视发生故障的区段或全线。

故障巡视中,巡线员应将所有的巡视区段全部巡完,不得中断或遗漏,对所发现的可能造成故障的所有物件均应搜集带回,并对故障现场情况做好详细记录,以作为事故分析的依据和参考。

(三)特殊巡视:是在气候剧烈变化(大雾、导线覆冰、大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地震、河水泛滥、森林起火等),线路过负荷和其它特殊情况时,对全线某几段或某些部件进行巡视,以发现线路的异常现象及部件的变形损害。特殊巡视根据需要及时进行,一般巡视全线、某线段或某部件。

(四)夜间、交叉和诊断性巡视:是为了检查导线的连接器的发热

或绝缘子污秽放电情况。根据运行季节特点、线路的健康情况和环境特点确定重点。巡视根据运行情况及时进行,一般巡视全线、某线段或某部件。

(五)登杆塔巡查:是为了弥补地面巡视的不足,而对杆塔上部部件的巡查。

(六)监察巡视:运维检修部及以上单位的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了解线路运行情况,检查指导巡线人员的工作。监察巡视每年至少一次,一般巡视全线或某线段。

二、巡视要求

(一)输电技术组要严格按照2013年输电线路巡视计划执行,如有其他原因推迟巡视时间,输电技术组负责人应说清原因,并尽快安排时间继续巡视。

(二)巡视检查的内容应按《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DL/T741)执行。运维检修部相关专责,应定期参加线路巡视,以了解线路运行情况并检查、指导巡视人员的工作。

(三)定期巡视在地形条件较好地段,可由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巡视人员一人进行。特殊巡视、夜间巡视、故障巡视及登杆塔检查必须由二人或二人以上进行。运行人员在巡视时应做到“四到”(走到、看到、听到、宣传到),“三准”(缺陷判断准、记录填写准、图表资料准)。

(四)线路发生故障时,不论重合是否成功,均应及时组织故障巡视,必要时需登杆塔检查。巡视中,巡线员应将所分担的巡线区段全部巡视完,不得中断或遗漏。发现故障点后应及时报告,重大事故

应设法保护现场。对发现的可能造成故障的所有物件应收集带回,并对故障现场情况做好详细记录,由工作负责人采集故障点的全方位影像图片,以作为事故分析的依据和参考。

(五)技术组依据调度中心提供的超负荷线路信息,适当调整线路巡视计划,及时开展红外测温工作。

(六)线路维护班组应根据线路地形地貌、周围环境、气象条件及气候变化等划分区域,针对不同区域调整巡视周期。对于特殊区域要加强巡视,如:易受外力破坏区、树竹速长区、偷盗多发区、采动影响区、易建房区等,巡视周期一般为半个月。

三、巡视主要内容

线路设备的运行监视、缺陷的发现,主要是采取巡视检查的方法。通过巡视检查来掌握线路运行状况及周围环境的变化,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和危及线路安全的因素,以便及时消除缺陷,预防事故的发生。巡视的主要内容有:

(一)检查沿线环境有无影响线路安全的下列情况: 1.防护区内的建筑物、易燃、易爆和腐蚀性气体; 2.防护区内的树木;

3.防护区内进行的土方挖掘、建筑工程和施工爆破; 4.防护区内架设或敷设架空电力线路、架空通信线路和各种管道及电缆;

5.线路附近修建道路、铁路、卸货场、射击场等; 6.线路附近出现的高大机械及可移动的设施; 7.线路附近污染源情况;

8.其它不正常情况:如河水泛滥、山洪、杆塔被淹、基础损坏、森林起火等。

(二)道路及桥梁:巡视使用的道路及桥梁的损坏情况;

(三)检查杆塔、拉线和基础有无下列缺陷和运行情况的变化: 1.基础表面水泥脱落、酥化或钢筋外露。

2.装配式基础的铁件、螺栓、垫铁等锈蚀严重,底座、枕条、立柱等出现歪斜、变形。塔倾斜、横担歪扭及杆塔部件锈蚀变形、缺损;

3.杆塔部件固定螺栓松动、缺螺栓或螺帽,螺栓丝扣长度不够,锚焊处裂纹、开焊、绑线断裂或松动;

4.拉线及部件锈蚀、松弛、断股抽筋、张力分配不均,缺螺栓、螺帽等,部件丢失和被破坏等现象;

5.杆塔及拉线的基础变异,周围土壤突起或沉陷,基础裂纹、损坏、下沉或上拔,护基沉塌或被冲刷;

6.基础保护帽上部塔材被埋入土或废弃物堆中,塔材锈蚀; 7.防洪设施坍塌或损坏。

8.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降,基础顶面高差超过10mm(设计有预偏的除外)。

9.回填土塌陷低于地表面或受到冲刷,一般形成0.2m3以上的无坑洞。

10.基础承土台范围内出现低洼积水现象。

11.拉线盘由于冻土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上拔或下沉现象。12.保护帽脱落、损坏,直至露出地脚螺栓。

13.拉线盘基础周围土方不能满足上拔安全条件,电杆、铁塔基础周围土方不能满足上拔、下压、倾覆安全条件。

14.基础垂直下方挖洞,用于淘砂、取矿、贮藏、居住 15.杆塔部件被盗和损坏情况;

16.杆塔倾斜、横担歪扭及部件锈蚀、变形情况;同时检查安装的鸟刺是否覆盖横担及导线上部;

17.杆塔部件的固定情况缺螺栓或螺帽、螺栓丝扣长度不够、螺栓松动、铆焊处裂纹、开焊、绑线断裂松动;

18.混凝土杆出现的裂纹及其变化、混凝土脱落、钢筋外露、脚钉缺少;

19.拉线及部件锈蚀、松动、断股、张力分配不均、缺螺栓、螺帽等;

20.杆塔及拉线基础培土情况:周围土壤突起或沉陷、基础裂纹、损伤、下沉或上拔、护基沉塌或冲刷;

21.杆塔周围杂草过高,杆塔有危及安全的鸟巢及蔓类植物附生; 22.防洪墙及设施坍塌或损坏;

(四)检查导线、地线有无下列缺陷和运行情况的变化: 1.导线、地线锈蚀、断股、损伤或闪络烧伤; 2.导线、架空地线的驰度变化;

3.导线、地线上扬、振动、舞动、脱冰跳跃等情况,4.导线、地线接续金具过热、变色、变形、滑移; 5.导线在线夹内滑动,释放线夹船体部分自挂架中脱出; 6.跳线断股、歪扭变形,跳线与杆塔空气间隙变化,跳线间扭绞;跳线舞动、摆动过大;

7.导线对地、对交叉跨越设施及对其他物体距离变化; 8.导线、地线上悬挂有异物。

(五)检查绝缘子有无下列缺陷和运行情况的变化:

1.绝缘子脏污,瓷质裂纹、破碎,钢化玻璃绝缘子爆裂,绝缘子钢帽及钢脚锈蚀,钢脚弯曲;

2.合成绝缘子伞裙破裂、烧伤,金具、均压环变形、扭曲、锈蚀等异常情况;

3.绝缘子有闪络痕迹和局部火花放电留下的痕迹; 4.绝缘子串倾斜;

6.绝缘子槽口、钢脚、锁紧销不配合,锁紧销子退出等。(六)检查金具有无下列缺陷和运行情况的变化

金具锈蚀、变形、磨损、裂纹,开口销及弹簧销缺损或脱出,特别要注意检查金具经常活动、转动部位和绝缘子串悬挂点的金具;

(七)检查防雷设施和接地装置有无下列缺陷和运行情况的变化:

1.架空地线、接地引下线、接地装置间的连接固定情况; 2.接地引下线的断股、断线、锈蚀情况; 3.接地装置严重锈蚀,埋入地下部分外露、丢失;

(八)检查附件及其他设施有无下列缺陷和运行情况的变化: 1.预绞丝滑动、断股或损伤;

2.防振锤移位、偏斜、钢丝断股、绑线松动;

3.绝缘子上方防鸟罩、防鸟刺是否发生歪斜和掉落,防鸟设施损坏、变形或缺少;

4.相位、警告牌损坏、丢失,线路名称、杆塔编号字迹不清; 5.均压环、屏蔽环锈蚀及螺栓松动、偏斜; 6.线夹脱落、连接处磨损和放电烧伤;

7.附属通信设施损坏; 8.各种检测装置缺损;

四、巡视记录的要求:

1.巡视人员要熟练掌握移动作业平台(PDA)的操作,和PMS系统录入规范,及时将当天任务上传到PMS;

2.巡视记录应该同时具备电子版,方便调出和打印; 3.在专工处应保留至少1年的巡视和缺陷记录,为后续的设备评价和检修提供依据。

输电线路缺陷管理

一、班组缺陷管理

输电技术组线路运维班组应建立本班所属线路全部缺陷的详细记录,班里应设技术资料负责人(由技术员兼任),其作用是管理班中的各种技术规程、资料、缺陷。并在每次巡视结束后,紧急缺陷要立即汇报输电技术组,对严重、一般缺陷,线路专责要在三天内将缺陷传递单交班技术员,班组技术员将缺陷传递单核对分类后,及时上报输电组技术组,并要及时跟踪缺陷。

二、技术组缺陷管理

输电技术组将上报的缺陷分类,对一般缺陷审核无误后,及时安排消缺。对疑难缺陷,输电技术组应组织有关人员到现场鉴定,提出经济合理的处理方案,同时上报公司运维检修部确定作业方案,做到“紧急缺陷不过夜,严重缺陷不过月,一般缺陷有安排”。缺陷消除后由技术组将消缺结果反馈各班组。

输电线路故障处理

一、线路事故原因查找

输电技术组在接到线路跳闸命令后,应立即组织人员按照故障巡视的要求,尽快查出故障点。

二、故障抢修

1.输电技术组工作票签发人应组织现场勘查,确定作业方案。2.对于危险性、复杂性和困难程度较大的作业项目,应编制“四措一案”并报运维检修部。

3.如需停电检修,输电技术组应上报停电申请单,经运维检修部批准后,通过事故应急抢修单或工作票的方式消除故障。

三、恢复送电

1.完工后,工作负责人(包括小组负责人)应检查线路检修地段的状况,确认在杆塔上、导线上、绝缘子串上及其他辅助设备上没有遗留的个人保安线、工具、材料等,查明全部工作人员确由杆塔上撤下后,再命令拆除工作地段所挂的接地线。接地线拆除后,应即认为线路带电,不准任何人再登杆进行工作。多个小组工作,工作负责人应得到所有小组负责人工作结束的汇报。2.工作负责人要及时采集完工后的现场图片。如果是夜间抢修,工作负责人应在次日白天检查抢修工作的质量,对于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应及时上报检修计划,务必彻底消除缺陷。

新建输电线路维护

一、输电线路投运前

1.新建输电线路验收合格后,在送电前输电技术组应安排人员对全线廊道进行排查,确保线路廊道畅通无阻。

2.新建输电线路的通道环境,尤其是树障不满足线路保护区运行要求的,属基建项目的,输电技术组应及时将树障情况上报运维检修部。

二、输电线路投运后

1.新建线路和切改区段在投运后3个月内,每月应进行1次全面巡视,之后执行正常巡视周期。

2.新建线路投运后的一个月内,要组织开展一次红外测温工作。

篇2:输电线路运维管理制度

1、引言

为提升输电线路本质安全水平,近年来,国网公司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如“六防”管理、标准化线路建设、重要输电通道风险评估、“三跨”反措等。

从全寿命周期管理的角度来看,提升线路本质安全,关键抓源头(规划、建设阶段)。

生产准备覆盖工程可研、设计、建设及竣工投产全过程。生产准备模式:归口管理、分级负责、统筹安排、逐级落实。各级运检部为生产准备的归口管理部门,各级设备状态评价中心为生产准备的技术支撑单位,运检单位为生产准备的实施主体,运检班组为生产准备的具体执行者。

近年来,各省公司生产准备管理工作日趋规范,为设备本体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但随着电网规模不断扩大,如何在现有人力资源配置基础上,持续挖掘潜力,提升生产准备工作管理水平,值得大家认真思考。下面就运维单位在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设计审查阶段应开展哪些工作?工作要点是哪些?如何落实各种要求等,与各位一起探讨一下。▲基本要求:

1.工程前期介入建立问题反馈机制。工程前期介入主要指参与工程可研、初设及施设审查,督促规划、建设部门(单位)落实各类反措要求、差异化设计和标准化线路建设要求等。运行单位要填写《工程问题工作联系单》交相关单位进行整改,重大问题报上一级运检部备案,予以协调。2.施工现场全程监管,全面记录并归档。全程介入施工:对重要环节进行旁站监督和质量抽查;全程参与验收:积极参与工程转序验收、隐蔽工程验收和中间验收。全面记录并归档:各类抽查、验收及旁站监督都要全面记录,并归档。3.做好设备材料监督、抽检和接收工作。全程参与:设备材料选型、监造、入库验收;物资抽查:配合物资、建设部门开展物资抽查;问题反馈:发现质量不合格的,做好记录并上报管理部门;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产品拒绝接收;接收保管:做好设备材料技术资料的接收与保管。

4.精心组织竣工(交接)验收,力争“零缺陷”投运。组织编制:验收工作方案、验收大纲、标准化验收卡;认真核实:验收条件(包括安装调试、三级自检、竣工预验收、反措落实等八项内容)精心组织:现场交接验收、编写验收报告、参与启动投运。

▲设计遵循的主要规范、规程和规定 ▲2015版通用设计目录

2、运维单位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的重点工作 可研规划是工程建设的前期阶段,该阶段主要任务是确定规划路径,做好杆塔、基础规划,开展导地线选项等专题论证。需要重点关注线路路径方案和工程设想两个方面,其中工程设想又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气象条件;2.导、地线选型;3.绝缘配合; 4.杆塔规划; 5.基础规划;6.防雷接地;7.附属设施(江苏涉及较少)。

2.1 线路路径方案评审重点 1)对沿线影响线路路径方案的主要障碍物(如城镇规划区、易舞动区、不良地质地带和采动区、居民区、工矿企业、油库、加油站、危险品仓库及堆场、炸药库等)收集资料是否齐全,是否作了避让,无法避让的是否提出了相应的处置措施; 2)当工程方案涉及环境敏感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等)时,要征询相应政府主管部门的意见,并取得相应的文件;3)沿线主要铁路、公路、河流、电力线等收资是否齐全,路径方案是否沿线、沿路、沿河选择,并避免重复跨越上述设施;4)新建变电站是否有兼顾近、远期的出线规划;5)新建线路原则上采用同塔双回路,对于出线段及路径狭窄地段可采用多回路;6)可研中提出的电缆区段是否合理;7)沿线主要路径协议是否已取得;8)“三跨”区段是否采用独立耐张段,交叉角不小于45 °。采用双回或多回线路跨越铁路、公路及重要输电通道时,导线宜一次性架设完毕;9)对于林区及成片树木是否采用高跨;

10)对运行线路进行改造的工程或一档内交跨多条线路的工程,需论证工程施工期间牵及线路的停电时间及停电可能性。如允许的停电时间满足不了施工要求,设计是否采取了相应的措施。11)大跨越的定义:线路跨越通航江河、湖泊或海峡等,因档距较大(在1000米以上)或杆塔较高(在100米以上),导线选项或杆塔设计需特殊考虑,且发生故障时严重影响航运或修复特别困难的耐张段。12)特别提出:路径选择应尽量减少跨越高铁(含电铁)次数。建议结合远期规划,采用双回或多回跨越,宜一次性架设完毕。

2.2 工程设想 2.2.1.气象条件评审重点1)可研推荐的气象条件(基本风速、设计复冰)是否依据充分,与周围运行线路的气象条件是否匹配; 2)结合地形地貌及运行经验,沿线是否有微气象区; 3)舞动区划分是否与舞动区域图一致。▲ 冰区分布图 ▲ 风速分布图

2.2.2.导、地线评审重点1)新建线路一般采用常规导线,可研推荐的新型导线是否适合本工程使用,沿海及大气腐蚀严重地区是否采用防腐性能良好的导线;2)增容导线一般用于改造线路,截面选择与常规导线是否匹配;3)电缆截面选择是否与架空线路匹配;4)OPGW光缆及分流地线一般采用强度高、防腐性能好的铝包钢绞线;5)OPGW是否满足短路电流热容量要求;6)500千伏及以上线路地线采用镀锌钢绞线时,标称截面宜不小于100mm2;7)大气腐蚀较严重地区(如沿海、污秽严重地区等)是否采用抗腐蚀能力强的铝包钢绞线;8)大跨越区段综合热稳定要求、导地线间应力配合、防腐蚀性能等合理选择。▲导、地线 2.2.3.绝缘配合评审重点1)根据污区分布图(2017版),沿线污源调查及设计运行经验,并考虑地区发展情况,核定划分污区等级及范围是否合理;2)确定绝缘子的型式(瓷、合成、玻璃等)及片数。▲ 污秽分布图 ▲ 合成绝缘子

2.2.4.杆塔评审重点1)原则上采用2010年国网公司杆塔通用设计,对于通用设计未包含的塔型应按通用设计的原则进行设计;2)山区线路是否采用全方位长短腿设计;3)江苏地区新建线路原则上采用同塔双回路,在通道狭窄的地区采用多回路杆塔,沿道路架设的区段采用钢管杆或窄基塔。▲ 塔型

2.2.5.基础评审重点

1)对沿线地质不良地区,设计是否采取了有效措施并进行专题论证;不良地质主要包括易塌方区、采空区、采动影响区、强酸强减区等。

2)500kV及以上输电线路工程和其它涉及环境敏感区域的110kV~220kV项目是否编制了水土保持方案。▲ 塌方区 ▲ 采空区

一般地区可选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主要有掏挖式、直柱大板式基础、挖孔桩基础等); 岩石地区可采用锚筋基础或岩石嵌固基础;

软土地基可采用直柱大板基础、桩基础或沉井基础; 运输或浇制混凝土有困难的地区,可采用装配式基础。

▲ 基础效果图

2.2.6.防雷接地评审重点是否结合雷区分布图开展了雷害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防雷设计原则?(地线防雷保护角、耦合地线、线路避雷器、接地装置等)

3、运维单位在初步设计阶段的重点工作初步设计是确定工程设计原则的重要阶段,该阶段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线路路径;2.气象条件;3.导、地线;4.绝缘配合;5.防雷和接地; 6.绝缘子串和金具;7.导线对地和交叉跨越距离;8.铁塔;9.基础;10.电缆。

3.1.线路路径评审重点 1)初设路径是否与可研路径基本一致,并在此基础上是否进行了优化设计;

2)核实设计文件中路径协议是否完整,协议一般涉及城建规划、国土、军事、文物、交通、矿产、水利、林业、必要的乡镇政府等单位。初步设计开展时间间隔一年以上,需重新核实可研设计路径协议的有效性;

3)是否避开了特大档距、连续上下山大高差等地形,以上情况如无法避让时,是否采取了差异化设计进行了加强; 4)路径两侧500m范围内是否有采石场,若有,是否签署了关闭协议;

5)对民爆仓库或堆场、鞭炮厂等易燃易爆场的安全距离是否满足《民用爆破器材工程设计安全规范》(GB50089)的要求;6)对不允许长时间停电的大型厂矿等供电线路改造工程,是否采取了与相邻线路临时搭接转供负荷等措施。

3.2 气象条件评审重点 1)基本风速、设计冰厚重现期: 110~330kV输电线路(含大跨越)重现期取30年; 500kV、750kV输电线路(含大跨越)重现期取50年;±800kV、1000kV输电线路(含大跨越)重现期取100年。2)对沿线己建线路设计、运行情况是否进行了调查,是否分析论证调查结果(包括风灾、冰灾、雷害、舞动灾害等); 3)对照舞动区分布图,线路是否避开了易舞动区?若实在无法避让时,是否采取了防舞设计?具体的防舞措施(相间间隔棒、回转式线夹、集中防震锤、失谐摆等等)是否满足相关设计规范要求?4)对于线路改造工程,特别是利用原有杆塔及原有导地线架设的,一般采用原线路的气象条件;5)对“三跨”线路,是否满足反措要求?导线验算覆冰厚度应比同区域常规线路增加10mm,地线设计验算覆冰厚度增加15mm;对历史上曾出现过超设计覆冰的地区,还应按稀有覆冰条件进行验算。

3.3 导、地线评审重点

1)导、地线选型导地线截面一般在规划可研阶段就已经选定并提供审定,初设阶段往往只论证材质必选。一般线路导线通常选用常规的、成熟的线型,如钢芯铝绞线LGJ、铝包钢芯铝绞线(JL/LB)、钢芯铝合金绞线(LHBGJ)、全铝合金绞线(LHJ)等。大跨越一般选用加强型导线(如LGJJ加强型钢芯铝绞线)。地线重点关注大气腐蚀较严重地区是否选用防腐性能强的材质?以及有OPGW光缆的线路是否选用良导体地线?如钢芯铝绞线LGJ、钢芯铝合金绞线LHBGJ、铝包钢绞线JLB等。2)沿海地区、大气腐蚀较严重地区需选择防腐型导线;3)采用增容导线时,收集的原有线路平断面定位图、导地线、杆塔等资料是否齐全,增容导线的张力、弧垂、荷载与原线路是否匹配;4)OPGW光缆外层线股110kV及以下线路应选取单丝直径2.8mm及以上的铝包钢线,220kV及以上线路应选取单丝直径3.0mm及以上的铝包钢线;5)采用新型导线时是否进行论证,是否适用于本工程的条件。

导地线应力取值1)导地线弧垂最低点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5,悬挂点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25(即2.5*0.9)。地线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导线的设计安全系数。2)在稀有风速或稀有覆冰气象条件时,弧垂最低点的最大张力不应超过导、地线拉断力的60%。悬挂点的最大张力不应超过导地线拉断力的66%。▲ 导、地线

3.4 绝缘配合评审重点 1)沿线污区等级划分是否与最新版的污区分布图相符;2)是否避开了重污区?若实在无法避让时,是否根据污秽源性质提出相应的防污措施?

粉尘类、气体类(酸碱性)、其他。具体的防污措施有:使用大爬距耐污型悬式绝缘子、合成绝缘子、瓷质(玻璃)复合绝缘子、PTV喷涂材料、增爬裙(辅助伞裙)等。3)绝缘配置是否满足“配置到位、留有裕度”的原则;4)悬垂串一般选用复合绝缘子、三伞型瓷绝缘子,耐张串一般采用普通型、双伞及三伞型瓷绝缘子,跳线串采用复合绝缘子;5)对原线路改造时,绝缘子串结构高度的选取是否兼顾了防雷、防风偏等要求。

3.5 防雷与接地评审重点 1)地线对导线保护角、导地线距离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具体的防雷措施有降低地线防雷保护角、加装避雷器、假设耦合地线、加装接地模块或离子体降低工频接地电阻等等。2)沿海及土壤腐蚀地区是否对接地装置采取了有效防腐措施,对高土圵电阻率地区是否采取了有效的降阻措施,如接地模块、等离子接地体等。3)对腐蚀较严重地区,宜推荐采用铜覆钢及不锈钢包钢的接地装置。▲ 接地模块 ▲ 等离子接地体

3.6 绝缘子串和金具评审重点 1)是否采用2011年国网通用设计绝缘子串型;

2)对各类绝缘子串型强度计算是否满足规范要求;3)绝缘子串第一金具是否加强;4)对交跨需采用双悬垂串的范围是否明确、合理; 防污秽要求:在重腐蚀环境使用的金具应适当提高防腐性能指标。5)特殊要求(如大跨越)需要另行研制或采用非标金具时,应经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防震锤 ▲ 悬垂线夹

▲ 双伞型瓷质绝缘子 ▲ 三伞型瓷质绝缘子 ▲ 玻璃绝缘子 ▲ 复合绝缘子

3.7 导线对地和交叉跨越距离 1)线路与加油站等易燃易爆库房防火间距不应小于杆塔高度加3m,如通道十分狭窄,不能满足此要求,是否采取了措施,并与相关部门有书面协议;2)220千伏及以下线路:尽量少跨民房,若实在需要跨越,要有措施;3)500kV及以上线路:设计是否提出了房屋等建(构)筑物拆迁原则;更值得关注的是:同一通道内两条甚至多条超特高压线路间“夹包房”拆迁原则;

4)集中林木跨越原则或标准,包括主要树种类型及自然生长高度,林木跨越及砍伐原则或标准。

3.8 铁塔评审重点 1)对易舞区、“三跨”区段内的杆塔是否采取了加强措施;2)对沿海及腐蚀特别严重地区铁塔是否采取了防腐措施;3)对风、冰微气象区杆塔是否采取加强措施;4)对工程提出的新塔型,是否有塔头间隙图,其气象条件、串长、空气间隙取值是否合理。5)钢管杆设计关注导地线安全系数的选取。3.9 基础评审重点 1)从地形、地质、周围环境影响、施工及政处难度等方面来评价基础选型是否合理;2)对沿海及腐蚀特别严重地区基础是否采取了防腐措施;3)对途径不良地质区、采动影响区、冻土区、强酸强碱区等特殊地段的杆塔基础是否提出了特殊设计原则?

3.10 电缆评审重点 1)电缆截面及型号选择及电缆分段是否合理;2)电缆敷设方式及预留回路是否进行了比较及论证;3)土建的建设型式。

4、运维单位在施工图设计阶段的重点工作施工图设计是初步设计之后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和工程质量的关键设计阶段,是施工的标准和依据。该阶段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线路路径;2.平断面定位图;3.杆塔明细表; 4.机电施工图;5.铁塔施工图;6.基础施工图;7.其他。

4.1 线路路径评审重点

1)线路路径选择时,应尽量减少“三跨”数量,不宜连续跨越,且不宜在一档中跨越3条及以上线路;跨越重要输电通道时不宜在杆塔顶部跨越;2)线路平行架设时,两线路平行间距是否进行风偏校验;3)四回路两端的分支塔,下层两回路上导线与上层两回路下导线电气距离是否满足规范要求,下层回路的地线引出是否合理,挂点是否己预留。

4.2平断面定位图评审重点 1)塔位与铁路、高速公路、等级公路平行或交叉时,杆塔外缘与铁路及公路水平距离是否满足规范要求。2)线路通过大片鱼圹时,杆塔位是否尽量考虑运行、检修方便;3)220kV、110kV线路跨越民房时,是否考虑了翻建高度;4)耐张段长度需满足规程要求值,对于较长的耐张段,应采取防串倒措施;5)尽量避免出现大小档、大高差,如无法避免应对杆塔采取相应加强措施。“三跨”线路跨越塔两侧档距之比不宜超过2:1;6)对处于风、冰微气象区的杆塔,其强度是否留有裕度。▲平断面定位图

4.3 杆塔明细表评审重点 1)对交跨110kV及以上电力线、铁路、高速公路、二级及以上公路,一、二级通航河流、特殊管道及成片住人房屋时,悬垂串是否采用两个单联串;2)对导、地线不允许接头档是否满足规范要求;3)对于高杆塔绝缘子片数是否满足规范加片的要求。▲ 杆塔明细表

4.4 机电施工图评审重点 1)导地线绝缘子及金具串是否采用国网2011年通用设计的串型;2)四回路杆塔上层两回路均采两个单联串,且导地线不允许接头;3)500kV新建线路悬垂串采用复合绝缘子时,均采用两个单联串;4)耐张杆塔跳线串配置是否合理?500kV及以上架空线路45 °及以上转角塔的外角侧跳线串宜使用双串绝缘子并加装重锤,15°以内的转角内外侧均应加装跳线绝缘子串;▲ 耐张串 5)绝缘子串第一金具强度应高于串内其它金具。6)对原线路进行改造时,绝缘子串第一金具与老杆塔挂线孔是否匹配,其串长与老杆塔塔头间隙是否合理;7)采用全铝合金线、碳纤维复合芯导线且采用国网通用设计塔型时,注意复核导线风偏角;8)采用倍容量导线时,复核导线张力线弧垂、荷载等设计条件是否与原线路匹配;9)“三跨”线路耐张线夹压接需进行X光透视检查。▲ EB挂板 ▲ GD耳轴挂板 ▲ 加强型悬垂线夹 ▲ 预绞丝护线条 ▲ 防滑型防振锤

▲ 释放型防振锤 4.5 铁塔评审重点 1)杆塔是否采用2010年国网杆塔通用设计塔型;2)对于“三跨”独立耐张段杆塔,是否考虑了结构重要性系数1.1,全塔是否采用防松措施;▲ 酒杯型直线塔 ▲ 干字型耐张塔 ▲ 猫头塔

3)关注导地线横担挂点与导地线串的匹配。

4.6 基础评审重点

1)为保护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山区尽可能的利用高低基础配合全方位铁塔长短腿设计。2)对于易发生水土流失、洪水冲刷、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段的杆塔基础应采取截、排水措施。

4.7 其他审查重点

篇3:对高压输电线路运维管理的研究

1 做好检修人员的管理工作

1.1 对班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高压线路的维修比较复杂, 需要很多工作人员去现场检查和维护。一般情况下, 都是将线路维护这项工作交给维修公司执行, 而公司内部会把工作细化, 将其分成多个检修班组, 由这些班组组成了高压输电线路的基础管理单位。所以, 为了提高高压输电线路的维护质量, 必须要提高班组成员的素质, 并对其进行培训, 确保其能够很好地判断输电线路的实际运行情况, 提前排查故障, 避免出现严重的损失。在培训时, 必须要将相关工作落实到位, 并制订培训计划, 完成相关备案工作。

1.2 开展群众路线

由于高压输电线路比较长, 所以, 检修班组在工作时很难全面检测所有区域的输电线路, 这时, 就需要人民群众参与到故障检测中。对于那些偏远地区、现场巡视无法顾及到的区域, 应该组织当地居民统一培训, 让其担任起护线员的职责, 协助班组工作人员完成高压输电线的看护工作。如果在看护过程中发现线路有损坏, 就必须及时汇报现场的实际情况;如果发现线路出现缺陷或故障时, 就必须将实际情况报告给检修班组的负责人, 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维护线路。人民群众的力量是非常大的, 在维护和管理高压输电线时, 应该让群众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 完善相关制度, 建立运行维护机制

2.1 建立和完善班组管理制度

2.1.1 建立岗位职责考核制度

要努力完善管理制度, 将每个人的职责落到实处。在进行班组管理时, 要根据需要建立考核制度, 利用考核提高相关成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在考核时, 可以综合多种方式, 比如巡视比赛、技能比武和技术培训等。建立岗位职责考核制度, 能够帮助班组成员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劣势, 更好地进行自我完善。

2.1.2 建立安全责任制度

高压输电线路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以, 必须要保证其安全性。班组成员要加强对可能出现事故的一些场所的管理, 班组对辖区内的高压输电线路安全负直接责任。建立安全责任制度时, 要将安全放在首位, 并规定班组成员的行为和安全责任, 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2.2 完善线路检修工作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高压线路的运行维护工作, 必须从制度出发, 做好维修计划、维修准备和维修施工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工作管理制度应该涵盖可能会遇到的所有情况, 而针对这些情况要制订相关的应急措施。在处理紧急情况时, 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流程执行。在一般情况下, 紧急抢险指的是经过紧急救援、采取了相关措施后, 恢复了供电, 减少了相关损失。

2.3 完善材料工具管理制度

高压输电线路与民用输电线路有明显的区别, 在选择维修器具时也有明显的差别。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涉及的维护点比较多, 有线路、站点和架杆, 需要很多的工器具, 只有做好工器具的管理工作, 才能够为运行维护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在管理工器具时, 必须安排质量人员校验、维护工器具, 避免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失灵的情况。如果器具失灵, 会给运行维护造成严重的影响, 甚至会影响输电网的正常运行。此外, 在工器具的采购、使用、保管和报废等方面, 需要根据相关的管理规定执行, 确保账、卡、物是一致的, 而操作人员在使用时必须严格执行相关的管理规定。

3 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的办法

3.1 根据标准作业指导书制订

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不仅仅需要定时巡视, 还需要对其进行技术方面的改进。制订标准作业指导书,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的维护方式, 这不但能够规范操作人员的工作流程, 还能够更好地维护改进后工艺的落实情况。如果仅依靠人操作, 那么很容易出现操作偏差, 而利用作业指导书, 相关人员在操作时能更好地把控操作流程。

3.2 做好生产管理系统运行流程的管理工作

生产管理系统能够全面覆盖和监控整个高压输电线路, 能够满足当前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和维护需求, 而它同样也适用于特高压输电线路。运用该系统能够做好线路巡视、故障记录、台账管理等方面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 使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全面, 以实现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和维护。

4 做好现场故障的巡视工作

4.1 与特殊巡视相结合

在了解了高压线路的基本状况后, 还应该制订巡视周期。那些人比较少的地方可以根据需要延长巡视周期, 如果线路附近有大量的居民或基建工程, 就必须要做好定期巡视工作。只有了解高压线路的实际运行情况, 才能够更好地完成工作。如果是大风或下雪天, 要及时判断可能会出现塔基下沉情况的地方, 如果条件允许, 要马上开展特殊巡视工作。此外, 在巡视时, 应将一般巡视与特殊巡视相结合, 这样能发挥出更好的效果, 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4.2 故障性巡视

针对恶劣天气等因素导致的大面积停电故障, 必须要及时进行故障性巡视工作, 并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故障点的位置, 做好重点检查工作。利用GPS定位法, 不仅能够排查那些可疑的路线, 还能够提高巡视效率。

5 结束语

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而言, 高压输电线路是非常重要的, 必须要根据实际需求做好其运行和维护工作。在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过程中, 应该根据需要建立相关的制度, 做好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 并保证设备的先进性。在日常工作中, 要做好线路巡视工作, 这样才能在出现故障时尽快进入现场抢修, 保证用电安全。此外, 随着科技的发展, 要不断提升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的科学性, 这样我国的电力事业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工业用电和生活用电都在不断增加, 所以, 必须要重视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 确保高压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 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

参考文献

[1]王亭.35 k V输电线路运维管理模式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13, 12 (07) :31-32.

[2]韦爱平.对高压输电线路运维管理的研究[J].科技与企业, 2014, 09 (02) :5, 7.

[3]郭文兵, 邓喀中.高压输电线铁塔采动损害与保护技术现状及展望[J].煤炭科学技术, 2011, 01 (08) :97-101, 106.

篇4:输电线路运维管理制度

关键词:35kV输电线路 运维管理 模式 问题 对策

当前的实际情况在于:地区性供电公司交直流输电系统的全面发展、建设,积极投入运行,使得整个国家电网电力结构的整体布局及其发展呈现出了显著的优化与变革趋势。在这样一种发展背景下,如何更加科学与合理的对输电线路进行维护与管理,已成为关系到电力网络安全性、可靠性优势实现的重要环节之一。特别是对于35kV电压等级输电线路而言,由于其在地理分布方面相当的广泛,再加上所处地区的气候多变性因素比较突出,因而传统意义上的运行维护工作模式无法满足其实际发展的需求,有待进行改善。本文即主要针对35kV输电线路运维管理模式中的现存问题及其完善措施展开详细分析与说明。

1 35kV输电线路运维管理模式现存问题分析

1.1 自然外力破坏。首先,闪电是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雷电会引起巨大的热效应、电效应和机械力,从而具有巨大的破坏力。闪电引起的传输线的闪络是跳闸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的部分区域内,这种事故具有更高的速率,高压线路运行的总跳闸次数中由雷击引起的次数约占40%-70%,在多雷、土壤电阻率高、地形复杂的地区,雷击的事故发生率较高。输电线路雷击后,可以产生雷电过电压,使设备的绝缘强度降低,甚至会损坏电子设备中的敏感设备,并沿传输线传入在变电站的电气设备中,安全造成威胁。

1.2 人为外力破坏。外部破坏是指人有意或无意造成的线路故障和大量的外部损坏,由于疏忽、故意或知识的缺乏所造成的电力故障。近年来,输电线路因人们失误而发生故障的问题正变得日益突出。例如:砍伐树木、引发大火、野蛮施工、机耕演习、爆破取石、交通事故以及放风筝等。由于传输线路长期裸露在野外领域,而且超宽、超长,有的还是在人口稠密的地区,经常发生输电线路受到人为的外力破坏的问题。这不仅影响电力公司的安全生产和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也容易造成重大安全事故,造成人身伤害。更重要的是,制约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因为可能会导致整个电网的崩溃瘫痪。

2 35kV输电线路运维管理工作模式的完善措施分析

2.1正常巡视是对故障进行查找的重点环节之一。故障定位在最后的分析过程当中,也需要依赖于人力完成。因此,需要吸纳足够的人才,将包括故障数据、故障定性分析、现场检查以及巡视重点在内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全面的剖析,使各岗位工作人员明确自身的工作任务,尽心尽责、恪尽职守,避免出现任何意义上的可疑点。在正常巡视的过程当中,除需要对线路自身的部件及重点故障进行关注以外,还需要特别留意周边环境(包括树木、建筑物、临时障碍以及绝缘体在内)等相关物体存在的故障信息,并做好相应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在此基础之上,还需要将此类故障点的状况加以记录,并将其作为后续事故分析的基础与依据。结合实践工作经验来看,若排除了所有可能故障存在可能性的条件下,应当将检验检查的范圍进一步扩大,通过内部交叉巡视以及重点区段爬杆检查的方式,使工作人员对于故障问题的观察更加仔细与有效。

2.2 包括闪电、大风以及覆冰在内的相关自然因素均是输电线路运行过程当中,不可避免的干扰性因素。为了使电能商品的传输质量得到可靠的保证,同时提高整个电力线路的防雷、绝缘水平,就要求结合不同区域的环境地理特征,采取相对应的防治措施。在此环节的工作过程当中,对于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地区而言,考虑到电阻较大,可能导致线路正常运行状态下频频出现跳闸的相关事故,因此需要予以特别关注。

在现阶段的技术条件支持下,35kV输电线路防雷电的措施是多个方面的,包括线路避雷器、避雷线的安装、耦合地线的构建等多个方面。对于正常运行状态下35kV输电线路而言,最核心的防雷措施在于:安装线路避雷器,将避雷器连接绝缘体。通过安装避雷铁绝缘体的方式,使得在雷击作用下的相关电流能够自避雷器进入相间导线当中,诱导此次区域内的电位升高,并降低绝缘子两端电位水平,进而达到避免闪络事故发生的目的。

2.3 在整个35kV输电线路运维管理的过程当中,还需要严禁出现人为破坏对线路运行维护产生的不良影响。在此过程当中,要求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输电线路运维管理工作部门需要加大与政府部门、执法机构的密切合作,重视对人为破坏问题的惩处力度,以此种方式来依法保障相关电力设施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其次,需要引导社会大众了解有关电力安全的相关法规及知识,提高对电力安全的重视程度,加强宣传包括电力法、以及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在内的相关文件标准,从而使广大群众对于维修电源线以及相关设备的意识得到更进一步的强化与提升。

3 结束语

在新时期电网管理体制的要求与作用之下,进一步提高输电线路运行维护模式工作水平,对现有模式进行适当的转变与改革,以上对于发展输电线路运行质量而言是至关重要的。电力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的工作特点,从试点单位入手确保运维管理工作转换的平稳,过渡至更加有效与可靠的工作体系当中,以此种方式,更好地为整个电网系统运行稳定性实现而服务。总而言之,本文主要针对35kV输电线路运维管理工作模式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关的应对措施展开了简要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为后续同类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杨留柱.GPS/GIS智能巡检系统在输电线路管理中的应用[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8(11):254-254.

[2]王成庆,桑蕊丽.Hibernate、Struts与Spring框架在输电线路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07(z2):39-41.

[3]关利平.MIS GIS GPS三种信息管理系统在临汾输电线路管理上的应用及前景展望[A].//电力系统安全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第八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4:573-576.

篇5:输电线路运维管理制度

一、填空题

1.为规范国家电网公司架空输电线路检修管理,依据状态检修导则,按照“()、()”的原则开展检修工作,提高线路检修工作质量和效率,特制定本规定。

2.线路检修工作分为五类:A类检修、B类检修、C类检修、D类检修、E类检修。其中A、B、C类是(),D、E类是()。

3.线路运检单位应考虑关联设备的(),编制线路检修计划),避免同一回路设备重复停电。各级运检部门对检修计划进行审核,并协调停电计划。

4.线路运检单位组织输电检修班在检修实施前根据检修内容进行()。

5.现场查勘应查看检修作业现场的设备状况、需要停电的范围、保留的带电部位、作业环境、危险点、()及()等,并作好现场查勘记录。

6.线路运检单位组织输电检修班在检修作业实施前编制符合现场实际、可操作的作业指导书,编制()、()、安全措施等。

7.对危险、复杂和难度较大的检修作业项目,应编制(),经运检部审核后报本单位分管生产领导()批准后实施。

8.输电检修班应配备符合相应电压等级、机械荷载、试验合格、数量足够的()、()和()。

9.输电检修班在检修作业前应做好(),工作负责人应确认作业人员()和()良好,保证作业人员知晓危险点和安全技术措施,确保检修项目顺利开展。

10.实施外包的检修项目应符合公司外包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并在检修作业前签订相应的外包合同和()。11.检修工作中使用的爆炸物品必须符合《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爆破安全规程》等相关规定,并应取得当地公安部门签发的()。危险化学物品的管理应符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以及公安、环保、质检等部门的要求。

12.导、地线()检修:打开线夹检查、打磨处理、单丝缠绕处理、补修预绞丝或补修管处理或(); 14.杆塔接地装置检修内容包括:接地电阻测量、()、();

15.在组织现场检修作业时,工作负责人应合理分配任务,履行(),落实()。作业人员应严格按照检修方案,执行现场标准化作业,确保现场安全和检修工艺质量。

16.检修作业人员应配合线路运维人员进行(),并对缺陷进行(),整改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运行。17.线路检修应积极采用带电作业方式,以减少线路停电检修次数,提高线()。

18.带电作业人员应从从事输电运检工作()年及以上的优秀人员中选择并保持相对稳定,从事带电作业的生产人员不宜从事()工作。

19.带电作业应在良好天气下进行。如遇雷电()、雪、雹、雨、雾等,不准进行带电作业。风力大于()级,或湿度大于()时,一般不宜进行带电作业。

20.带电作业工具应存放于通风良好,清洁干燥的专用工具房内,库房应配备()、()、()等设备。

二、单选题

1.带电作业应在良好天气下进行。如遇雷电(听见雷声、看见闪电)、雪、雹、雨、雾等,不准进行带电作业。风力大于5级,或湿度大于()时,一般不宜进行带电作业。

A、60%B、70%C、80%D、90% 2.带电作业工具应定期进行电气试验及机械试验,其试验周期为()电气试验:预防性试验每年一次,检查性试验每年一次,两次试验间隔半年。A、三个月B、六个月C、八个月D、12个月

3.对带电作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引进,应采取先论证试验,再试点、后推广的原则()。A先论证试验,再试点、后推广; B、先论证试点,再试验、后推广; C、先论证试验,再推广、后试点; D、先论证推广,再试点、后试验

4.各级运检部门应定期组织抢修队伍人员培训,熟悉抢修流程及工作要求,抢修队伍每年至少开()抢修演练 A、1次B、2次C、3次D、4次

5.省检修(分)公司、地(市)公司、县公司运检部应在抢修工作完成后()内上报抢修工作总结。A、3日8日B、4日7日C、3日7日D、4日7日

6.项目档案资料管理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形成、谁整理”的原则,在项目验收时,项目实施单位应同步做

好检修项目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并在项目验收合格后()内完成向各级单位档案部门移交。

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4个月

7.输电检修班应在检修完成后()将检修相关信息及时录入生产管理系统(PMS),确保台帐资料与现场实际相符合,涉及资产变更的应与ERP保持一致。

A、4天内B、5天内C、6天内D、7天内

8.带电作业绝缘工器具在湿度超过80﹪地区使用或移出库房超过()的,应经绝缘摇测合格后方可使用,并尽快使用移动库房或智能工具柜等设备,以防绝缘工器具重新受潮。

A二小时B、三小时C、四小时D、五小时

9.输电运维班在巡视中发现线路新增隐患及特殊区段范围发生变化时,应于每月()汇总上报线路运检单位。线路运检单位应根据设备状况、季节和天气影响以及电网运行要求等,对巡视计划及巡视周期进行调整,并在本单位运检部备案。

A、24日B、25日C、26日D、27日

10.各级评价中心应收集气象、覆冰、风偏、舞动、微风振动、杆塔倾斜、导线温度、视频等线路运行环境和状态的实时监测数据,开展数据统计与分析,编制()专题报告并报上级运检部,适时发布预警信息。

A、月度B、季度C、

11.严重缺陷指缺陷情况对线路安全运行已构成严重威胁,短期内线路尚可维持安全运行,情况虽危险,但紧急程度较危急缺陷次之的一类缺陷。此类缺陷的处理(),消除前须加强监视。

A、一般不超过1周,最多不超过1个月 B、一般不超过2周,最多不超过1个月 C、一般不超过1周,最多不超过2个月 D、一般不超过2周,最多不超过2个月

12.线路运检单位应核对缺陷性质,并组织安排缺陷的消除工作,危急缺陷应报上级运检部;上级运检部应协调、监督、指导缺陷的消除工作,缺陷在未消除之前应制定有效的设备风险管控措施;输电运维班对缺陷处理情况进行验收检查。特高压交直流线路危急缺陷应立即上报()。

A、市公司运检部B、省公司运检部C、国网运检部

13.输电运维班应每年进行污秽监测点绝缘子的污秽测量,线路运检单位汇总上报。省设备状态评价中心应结合沿线污源变化和污秽测量数据,每()年统一修订污区分布图;线路运检单位依据修订的污区分布图及时开展外绝缘校核,并报省设备状态评价中心复核。

A、1年B、2年C、3年D、4年 14.针对处于3级舞动区的线路悬垂绝缘子串的联间距不满足要求(110(66)~220kV线路不小于(),330~750kV线路不小于500mm,特高压线路不小于600mm)的,宜进行修理。

A、300mmB、350mmC、400mmD、450mm 15.加强夏季高温时段和满载、重载时段导地线弧垂测量和红外测温工作。当环境温度达到()或输送功率超过额定功率80%时,对线路重点区段和重要跨越地段应及时开展红外测温和弧垂测量,依据检测结果、环境温度和负荷情况跟踪检测。

A、20℃B、25℃C、30℃D、35℃

16.带电作业绝缘工器具在湿度超过80﹪地区使用或移出库房超过()小时的,应经绝缘摇测合格后方可使用,并尽快使用移动库房或智能工具柜等设备,以防绝缘工器具重新受潮。

A、三B、四C、五D、六

17.线路运检单位应()介入工程施工,跟踪工程进度和质量,督促问题整改,重大问题报本单位运检部协调解决。

A、按时B、提前C、全面D、适时

18.输电检修班应在抢修工作完成后()日内完成设备台帐更新、物料清点补充及资料归档等工作。A、5B、6C、7D、8 19.作业人员登杆塔前应核对停电检修线路的识别标记和()无误后,方可攀登。A、杆塔号B、标志牌C、双重名称D、线路名称

20.针对未采用明设接地的()kV及以上线路的砼杆,宜采用外敷接地引下线的措施进行修理。A、10B、66C、110D、220

三、多选题

1.针对轻、中、重冰区输电线路冰区耐张段长度分别大于()km的,宜采取增加耐张塔的方式进行改造。重要

线路结构重要性系数取1.1。

A、1B、3C、5D、10 2.对覆冰情况下导地线纵向不平衡张力不满足要求的杆塔,应采取()或开断等方式进行改造。A、更换构件B、更换杆塔C、换加强型杆塔D、增加杆塔

3.对在线路保护区或附近的()施工现场应采取装设警示牌、架设限高架(网)等措施进行修理。A、公路B、铁路C、水利D、市政 4.工程竣工投运后,()督促并核实工程缺陷、通道环境、资料档案和实物资产等问题的整改。A、省公司B、省检修(分)公司C、地(市)公司D、县公司运检部

5.针对处于采动影响区的线路,根据线路状态评估情况,应采取()等措施进行改造或修理。A、迁出采动影响区B、采用大板基础C、可调式塔脚板D、加长地脚螺栓

6.输电运维班应按实物资产管理的要求,做好()的检验、入库工作,建立实物资产台帐。A、物料B、备品备件C、仪器仪表D、专用工器具

7.线路状态巡视周期一般划分为3类,Ⅰ类线路巡视周期一般为()、Ⅱ类线路巡视周期一般为()、III类线路巡视周期一般为()。

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3至6个月 8.高山大岭、沿海滩涂地区一般为()。在大雪封山等特殊情况下,可适当延长周期,但不应超过()。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6个月

9.输电运维班在巡视中发现线路新增隐患及特殊区段范围发生变化时,应于每月25日汇总上报线路运检单位。线路运检单位应根据()、()和()以及()要求等,对巡视计划及巡视周期进行调整,并在本单位运检部备案。

A、设备状况B、季节C、天气影响D、电网运行E、地理环境

10.线路发生故障后,不论开关重合是否成功,线路运检单位均应根据()、()、行波测距、雷电定位系统、在线监测、现场巡视情况等信息初步判断故障类型,组织故障巡视。

A、设备状况B、气象环境C、天气影响D、故障录波E、地理环境

11.加强夏季高温时段和满载、重载时段导地线弧垂测量和红外测温工作。当环境温度达到()或输送功率超过额定功率()时,对线路重点区段和重要跨越地段应及时开展红外测温和弧垂测量,依据检测结果、环境温度和负荷情况跟踪检测。

A、35℃B、30℃C、70%D、80% 12.线路停电检修,工作许可人应在线路可能受电的各方面()和配合停电的线路都已停电,并挂好操作接地线后,方能发出许可工作的命令。

A.变电站B.发电厂C.环网线路D.分支线路E.用户线路

13.在工作中遇()或其他任何情况威胁到作业人员的安全时,工作负责人或专责监护人可根据情况,临时停止工作。

A.雷B.雾霾C.雨D.闷热天气E.大风

14.进行线路停电作业前,应断开危及线路停电作业,且不能采取相应安全措施的()线路(包括用户线路)的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刀闸)和熔断器。

A.低压B.分支C.交叉跨越D.平行E.同杆架设 15.()巡线应由两人进行。

A.电缆隧道B.平原C.郊区D.偏僻山区E.夜间

16.停电检修的线路如在另一回线路的上面,而又必须在该线路不停电情况下进行放松或架设导、地线以及更换绝缘子等工作时,应采取防止导、地线()的后备保护措施。

A.脱落B.损伤C.断股D.滑跑E.磨损 17.使用倒落式抱杆立、撤杆时,()应在一条直线上。A.主牵引绳B.机动绞磨C.杆塔中心D.抱杆顶E.尾绳

18、在邻近或跨越带电线路采取张力放线时,()应接地。答

A.牵引机B.张力机本体C.牵引绳D.导地线滑车E.被跨越电力线路两侧的放线滑车 19.装运()应绑扎牢固,并用绳索绞紧。A.电杆B.变压器C.线盘D.塔材E.金具

20.电能表与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配合安装时,宜停电进行。带电工作时应有防止()的安全措施。

A.电流互感器二次开路B.电流互感器二次短路C.电压互感器二次短路D.电压互感器二次开路E.电压互感器二次断路

四、简答题

1.输电线路运维管理内容? 2.输电运维班工作职责?

3.特殊时段的状态巡视基本周期有那些规定? 4.防治雷害专项工作的要求?

5.线路施工中使用的汽油、柴油、酒精等挥发性物品及氧气、乙炔气(瓶)等有那些规定? 6.检修作业项目包括那些内容? 7.输电线路抢修准备的主要内容?

篇6: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管理规范

作者:娇滴滴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78

更新时间:2009-11-29 总

1.1为了规范66KV架空输电线路的生产运行管理,使其标准化、制度化,保证全省农村电网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1.2本制度依据国家(行业)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程、规范等以及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的生产技术文件,结合生产运行经验而制定。

1.3本制度对66KV架空输电线路生产过程中的工程设计、验收、运行、缺陷管理、事故预想及处理、技术管理、设备评级等项工作以及运行维护重点工作,分别提出了具体要求或指导性意见。

1.4本制度适用于辽宁省农电系统内的66KV架空输电线路,35KV架空输电线路可参照执行。

1.5 各市农电局可根据本制度,制定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实施细则。引用标准

推荐引用文件的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

GB 50061-1997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J 233-1990

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DL 409-19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DL 5009.2-1994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DL/T 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T 5092-1999

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DL/T 741-2001

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

DL/T 626-2004

劣化盘形悬式绝缘子检测规程 紧急事故抢修杆塔技术条件(暂行)(电供[1991]4号)防盗金具通用技术标准(暂行)(电供[1991]4号)

3、设备巡视检查管理制度

3.1线路巡视的目的是为了掌握线路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和沿线情况,并为线路维护提供依据。

3.2山区、沼泽等特殊地段线路巡视、恶劣天气巡视、夜间巡视等应安排2人进行。

3.3县局主管生产的领导每年至少到送电线路巡视1天。运行单位领导每月至少到送电线路巡视1天,并每月检查一次巡线员的巡线手册,并签署意见。3.4运行维护单位必须建立线路巡视岗位责任制,每条线路都应有明确的的巡视人(巡线员)负责运行维护。

3.5送电线路定期巡视的周期为一月一次,并根据线路实际进行故障巡视、特殊巡视、夜间、交叉和诊断性巡视、监察巡视。

3.6在各种巡视中,必须明确每个巡线员的巡视范围、内容和要求,不得出现遗漏段(点)。必要时应采用登杆塔方式进行检查。3.7运行维护单位应根据线路沿线地形地貌和气候变化等具体情况加强对重污区、多雷区、重冰区、洪水冲刷区、不良地质区、导线易舞动区、易受外力破坏区等特殊区段线路和有重要跨越线路的巡视。

3.8线路巡视必须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程序.4、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4.1设备缺陷系指运行中设备发生异常情况,设备性能恶化,达不到运行标准,产生不良后果者。

4.2设备缺陷分类定义:

4.2.1紧急缺陷:指严重程度已使设备不能继续安全运行,随时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缺陷。4.2.2、重大缺陷:指缺陷比较严重,但设备仍可短期运行。4.2.3一般缺陷:对安全运行影响不大的缺陷。4.3设备缺陷规定消除时间:

4.3.1紧急缺陷:必须尽快消除(一般不超过24小时)或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进行临时处理。

4.3.2重大缺陷:应在短期(10天)内消除,消除前应加强监视。4.3.3一般缺陷:列入年、季、月工作计划内消除。4.4设备缺陷内容:

4.4.1设备本体缺陷:指组成线路本体的构件、附件、零部件,包括基础、杆塔、导地线、绝缘子、金具、拉线、爬梯、防震锤、接地装置等发生的缺陷。

4.4.2附属设施缺陷:指附加在线路本体上的各类标志牌、警告牌及各种技术监测设备(例如雷电测试、绝缘子在线监测设备、外加防雷、防鸟装置等)出现的缺陷。

4.4.3外部隐患:指外部环境变化对线路的安全运行已构成某种潜在性威胁的情况(如在防护区内兴建房屋、植树、堆物、取土、线下作业等对线路造成的影响)。

4.5设备专责人(发现人)发现紧急缺陷时,应立即向专工和有关领导汇报,运行单位组织人员迅速处理,然后由运行班登记在缺陷记录簿上;发现重大缺陷时,亦应立即向专工和有关领导汇报,并做好记录;发现一般缺陷时,应做好记录,可在春秋检或停电作业时处理。4.6缺陷处理完后,必须由设备专责人现场验收并签字,不合格时,将此缺陷单重新按缺陷处理程序办理。

4.7春秋检或停电作业中发现并已处理的缺陷不再执行缺陷单,但应统计在当月的总消除中,发现未处理的缺陷应执行缺陷单。

4.8当年的缺陷单应保存到次年的三月末。

4.9运行维护单位均应建立完整的设备缺陷管理程序,使之形成责任分明的闭环管理体系。

5、设备评级管理制度

5.1设备评级是掌握和分析线路状况,加强线路管理,有计划地提高线路健康水平的措施。5.2设备评级必须按标准进行,由设备专责人依据现场检查、对照标准、提出初步意见交班内讨论,由班长审核后报工区专责人审批,有异议时应到现场核对。

5.3设备评级分为一、二、三级,一、二级为完好设备,三级设备为不良设备。(具体办法见附录)

5.4设备评级以条为单元,分歧线路亦算一条线路。

5.5设备评级工作每年进行2次,春秋检结束后进行评级。

6、设备周期性检测管理制度 6.1设备试验是诊断设备状况的重要手段,运行维护单位必须按《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规定的周期进行检测试验。

6.2运行维护单位应按《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检测项目的要求配备充足的检测设备。6.3检测试验方法应正确可靠,检测数据真实准确,检测结果要做好记录和统计分析,检测中发现问题应做好记录,并按程序上报有关专业人员和领导,检测资料应存档保管。

7、线路特殊区段管理制度

7.1线路特殊区段是指大跨越、重污区、重冰区、多雷区、洪水冲刷区、不良地质区、导线易舞动区、易受外力破坏区、微气候区、鸟害区和跨树林区。

7.2为做好线路特殊区段管理,运行维护单位应根据沿线的地形、地貌、周围环境、气象条件及气候变化等情况划分出特殊区段,并根据不同区段的特点、运行经验,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办法和防止事故的措施。

7.3做好盐密测量工作,定期测量盐密,特殊区段的检测点要多于一般地区,以掌握污秽程度、污秽性质、绝缘子表面积污速率及气象变化规律,并绘制污秽等级图。

7.4要保证多雷地区线路接地电阻值符合规程要求,多雷地区线路接地电阻的测量周期应缩短为2-3年。

7.5运行维护单位要按《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的要求,结合不同区段运行的需要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工器具等,及时做好巡视和检测工作,并对收集的数据和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适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

8、防护区管理制度

8.1为保证线路安全运行,运行维护单位应遵照《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及《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做好线路防护区内线路的保护工作。

8.2运行维护单位应按发现的内容或情况建立外部隐患档案并设专人管理,随着外部隐患情况的变化及时予以增补或注销。

8.3发现防护区内严重、危急的外部隐患,运行维护单位除递送“影响线路安全运行整改通知书”外还必须及时上报当地政府安全监察部门备案,必要时可通过法律程序解决问题。短时间内难以处理的,运行维护单位应加强巡视和看护。

8.4巡视人员应结合巡视实际,对线路防护区内所属单位和个人存在的一般外部隐患,进行《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的宣传,发放相关的宣传材料,同时做好书面记录。8.5对防护区内的固定场地和施工单位,除进行《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的宣传外,还要与之签订保证线路安全运行责任书,同时应加强线路巡视和看护。

8.6巡视人员发现防护区内有使用吊车等大型机械时,必须及时采取适当措施予以制止,同时应加强巡视和看护。对已产生后果的,应追究其法律和经济责任。

8.7在存在外部隐患的线路杆塔上或线路附近,必须加装标志牌、警告牌或树立宣传告示。

9、运行分析和总结管理制度

9.1为掌握设备运行规律,运行单位应积极采用先进技术,不断总结经验、积累资料,保证线路安全运行。

9.2各局的生产部门每年至少组织两次运行分析会,基层单位即:线路工区(运行班)每月组织一次线路运行分析会,对线路运行状况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改进措施。9.3、运行分析的主要内容:

9.3.1、运行维护(巡视检测)工作情况分析。9.3.2、设备缺陷情况分析。9.3.3、事故及障碍情况分析。9.3.4、特殊区段运行状况分析。9.3.5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分析。

9.4运行维护单位应根据分析情况,将重要的分析会内容形成书面报告,总结经验,找出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推动各项管理制度不断完善。9.5运行维护单位应在翌年1月底前写出“输电线路专业工作总结”,并报送局生产部门。

10、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10.1运行单位必须存有有关资料,并保持完整、连续和准确,要逐步应用微机进行技术资料管理。

10.2技术资料应存放在专用的资料柜内,资料完整、准确、并与现场实际相符。

10.3运行单位要有专人负责原始资料汇总、同类资料统计、资料保存与检索,并保持资料的连续性和具有历史追朔性。

10.4要保持及时搜集大修、更改、新建投产线路的全部资料并充实到原始资料中去。

10.5运行维护单位应具有相关的标准、规程和规定等有效版本详见附录B;生产技术管理表格、记录等详见附录C。

11、设备检修管理制度

11.1为了保证设备检修不漏项,设备检修前,必须做好设备的检修计划,加强检修质量管理,保持设备处于健康状态,科学合理的安排检修时间,采用先进工艺、方法和检修工器具,努力提高检修质量,缩短检修周期。

11.2应建立健全检修作业的岗位责任制,作业质量监督检查制,并认真执行工作票制度、监护制度。

11.3运行维护单位应在每年的11月末前编制下一的计划检修项目。11.4检修计划分为:

11.4.1设备大修工作计划。11.4.2设备维修工作计划。

11.5运行维护单位应根据上级审批下达的检修计划,编制季度、月检修计划,并认真做好各项检修准备工作,严格按计划执行。

11.6各运行维护单位接到检修计划后,认真做好各项检修准备,并严格按计划执行。

11.7设备检修必须认真执行检修工艺标准及规程,切实抓好计划、准备、现场检修、交接验收、总结各个环节,检修后的检修负责人要填写检修记录,明确检修人员的检修地段、检修项目。

11.8 重大检修和大型技改项目应按工程管理程序完成工程设计。施工作业应编制安全组织技术措施,明确安全措施、施工方法和质量标准,经审批后认真实施。11.9检修作业使用的设备材料及零部件,必须选用质量合格,技术性能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11.10从事带电作业、焊接、导线压接等工作的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并持有相应资格证明的方可上岗操作。

12、事故抢修管理制度

12.1运行维护单位应建立健全事故、突发事件的抢修机制、应急机制,以保证线路事故、突发事件出现时能快速组织抢修与处理。抢修机制包括:指挥系统及人员组成,通信工具和联系方式,作业机具、车辆、抢修材料的准备等。

12.2运行维护单位应结合实际制定典型事故抢修预案,预案的确立应经本单位生产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典型事故抢修预案一经批准,应尽快贯彻落实到每个抢修人员,使其能熟悉抢修过程及所担负的岗位职责。

12.3从事送电工作的人员均有处理事故的责任,应时刻做好准备,一有事故即应迅速到位,尽快排除故障。

12.4各运行单位对发生的事故、障碍、异常均应调查清楚,并及时向局生产部门汇报。12.5事故处理必须统一指挥,明确安全注意事项,服从命令,迅速完成任务。12.6树立常备不懈的思想,随时保证车辆、人员能迅速出动,通讯畅通。12.7运行单位必须配备事故抢修用的设备、器材和通讯工具以及夜间照明设备,有专人保管、维护,并定期进行检查,使之经常处于完好的可用状态。12.8每次事故抢修结束,应召集全体人员做出总结。

13、工器具及备品备件管理制度 13.1工器具管理

13.1.1工器具应严格管理,做到不损坏、不丢失,按类别设专门库房、箱、柜、架定位存放,物品排列摆放整齐。库房内清洁、干燥,照明齐全完好。地面及门窗玻璃等要保持清洁,安全、防火等措施齐全。

13.1.2工器具应指定专责保管员,保管员和负责人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保证正常好用。成套包装的专用工具应保持完整性。

13.1.3加强工器具使用管理,保管员应建立工器具台账和使用记录簿,使用出库和用毕入库时均应做到当即登记签名,保持账、卡、物一致。

13.1.4、工器具使用中发生损坏、丢失应尽快补齐,重要工器具损坏、丢失应追究当事人责任。出入库手续不健全,发生丢失、损坏找不到责任者时,应追究保管员责任。13.2、备品备件管理

13.2.1备品备件的配备应根据本单位设备的型号、运行参数、健康状况和易损部件等情况而定,主要包括以下类别:

a、电网中重要或易损设备的事故备品或备件。b、设备维修、技术改造等配套备件。c、日常维护中消耗性设备零部件。d、特殊备件。

13.2.2备品备件应设专人保管,做到账、卡、物一致,摆放整齐,根据备品备件的特点,做好防腐、防锈措施。特殊和精密的备品备件应用特别方法保存,并定期进行特性试验,确保备品备件经常处于好用状态。

13.2.3备品备件领用时应履行相关手续,使用后及时补充。

根据设备部件的实际损坏程度,及时调整备品备件种类及数量。

14、反事故措施计划管理制度 14.1反措计划的编制依据:

14.1.1反措计划应依据有关规程、制度和标准,从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提高设备健康水平等方面进行编制。

14.1.2国网公司颁发的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25项重点要求。

14.1.3省农电局下发的“反措”方面的规定和本企业设备实际运行状况。14.1.4安全性评价后需整改的问题。

14.1.5历年事故、障碍、异常的原因分析。14.2反措计划的编制: 14.2.1反措计划由县农电局于上年年底完成编制,市局生产部门审核批准,县局按市局文件分解执行。

14.2.2编制反措计划要统筹安排,抓住重点,措施得当,内容具体。14.3反措计划的编制范围:

14.3.1不能保证安全运行的老旧、淘汰设备。

14.3.2长期带病运行,未消除缺陷和影响升级的设备。14.3.3在历次大检查中,查出的较重大缺陷的设备。14.3.4防污等级不满足安装地点的线路设备。14.4反措计划的执行:

14.4.1基层单位主管生产的领导对本单位反措计划全面负责,并定期检查反措计划的实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14.4.2反措计划批准后,由生产部门负责落实并按季度向主管生产的领导报告。14.4.3反措项目竣工后,应按分级管理的原则,由市县局组织验收。14.5、反措计划的考核:

14.5.1每季的15日前,县局生产科将本单位上季度反措计划完成情况报市局生计处。14.5.2反措项目必须按时完成,未完成的须提出书面报告说明原因。14.5.3运行单位每月5日前将上月反措计划的执行情况上报生产科。县局每季组织一次反措计划执行情况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上报市局生计处,市局每半年检查一次反措计划的执行情况。

15、防汛管理制度

15.1 各单位成立以单位负责人为组长的防汛领导小组,落实责任。15.2制定防汛值班制度,编制防汛值班表。

15.3做好汛期抢修队伍的安排工作,做到人员充足,保证通讯系统的畅通。15.4汛期增加设备巡视检查次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5.5制定防汛应急预案,遇有灾情发生,立即启动防汛应急预案。汛期前开展防汛应急预案的演练。

15.6物资供应部门要做好各类防汛物资的准备及检查工作,保障防汛物资的完好使用。15.7调度部门在汛期要密切注意气象变化,保持与当地气象部门联系,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气象情况。

15.8车管部门安排好抢修车辆。

16、专项技术工作 16.1 防治雷害工作

16.1.1 适当提高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对多雷区和易击段、重要线路,应因地制宜地制定防雷措施和计划,并认真加以实施。

16.1.2 利用雷电定位系统以及其他测雷装置,观测并记录本地区每年发生的雷暴日,并结合雷害记录绘制雷击区分布图。

16.1.3 利用雷电定位系统或采用其他测定雷电的技术,测定线路的雷击次数、对地雷击密度、击杆率及雷电流幅值等参数,并在使用(试用)中不断总结经验,稳步推广。16.1.4 对特殊加装的防雷、测雷装置(避雷器、磁钢棒、光导纤维、放电间隙等),应全部建立设备卡片并应密切监视其运行状况,及时记录雷击动作情况。同时,还要建立必要的检修、试验、轮换制度,确保装置运行的可靠性。

16.1.5 对属于线路本体的防雷设施(绝缘子、避雷线、屏蔽线、接地引下线、接地体等),按周期进行巡视和检查;遇有雷击事故,除按上条要求办理外,还应详细检查各种防雷设施损伤的情况,并进行记录(包括照相、摄像)。对损坏的部件,及时加以修复。16.1.6 接地电阻应同时满足设计规程和运行规程的要求,既要符合实测土壤电阻率的要求;又要及时进行检测和修整,保持装置的完好。测量接地电阻应采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并应考虑季节性的影响。

a)采用接地摇表测量时,通过铁塔的接地应将接地引下线与铁塔分开后进行测量;通过非预应力混凝土电杆的接地装置,应从塔顶将接地引下线脱离与避雷线的连接后再进行测量。b)采用卡钳式接地测量仪测量时,不得将接地引下线与铁塔分开进行测量,但应通过摸索和使用该接地测量仪的经验消除可能产生的误差。16.2 防治线路污闪工作 16.2.1 防治污闪工作的目标

16.2.2 各网、省电力公司及市(地)供电公司均应成立相应的防污组织,解决防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16.2.3 做好污区调查和绝缘子附盐密度测试工作,绘制合理的指导线路绝缘配置设计(包括调爬)的污区分布图,并逐步过渡到用“饱和盐密”(或最大可能盐密)绘制污区图并指导线路的绝缘配置。污区图应根据线路周围环境、污源的变化,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滚动修正。

16.2.4 对处于污区的线路,调整绝缘时应按“饱和盐密”(或最大可能盐密)一次调整到位,并留有一定的裕度。

16.2.5 绝缘子清扫应根据盐密度的变化、季节特点、环境影响、运行经验、线路绝缘配置等情况,抓住重点,合理安排;也可开展状态检测工作,以此指导绝缘子清扫,并应确保清扫的质量。

16.2.6 瓷绝缘子检零,按《劣化盘形悬式绝缘子检测规程》(DL/T626-2004)的规定办理 16.2.7 在三级及以上污秽区的线路,应尽量采用硅橡胶复合绝缘子。硅橡胶复合绝缘子应定期进行抽检试验。

16.2.8 在重度污染地区,可与环保部门配合开展对大气和线路附近污染源的监视和物理化学量的测量工作,通过分析,科学地开展防治污闪的工作。16.3 防治导线覆冰舞动工作

16.3.1 掌握导线舞动的规律和特点:导线舞动的发生,多与气候和气象条件有关。在气温为-5~1℃、风力为8~12m/s(4~6级)、导线覆冰厚度3~20mm的情况下,易发生导线舞动。导线舞动会给线路造成严重的损害,可使金具断裂,导线落地,塔材、螺丝变形、折断,出现大面积停电。

16.3.2 对导线舞动较严重的地区,生产管理部门应组织科研和技术人员成立防治导线舞动工作小组,研究本地区导线舞动形成的规律、特点,编制相应的工作制度、计划,制定防舞措施,不断总结经验。通过不断治理,使导线舞动逐渐有所抑制或将导线舞动造成的危害降至最低点

16.3.3 加强对导线舞动的观测和记录工作,并绘制出易舞线路和易舞区分布图,开展对导线舞动在线监测的研究,做到提前预防或加以根治。有条件应在每次导线舞动中测定并整理出导线的结冰厚度、形状,以及导线舞动的运动曲线、波数等数据资料。

16.3.4 处于重冰区或易于结冰的线路,可能发生断线或导线跳跃、舞动,应及时采取除冰、融冰措施避免发生线路故障,并应进行覆冰观测和检查并做好记录,依此制定反事故措施。16.3.5 北方地区在春季冰雪即将融化之前,应及时清除绝缘子串上的冰雪,防止冰闪事故的发生。

16.3.6 对已采取的防舞措施(装置),应定期进行巡视和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确保其运行状况良好。

16.3.7 导线舞动过后,应及时对导线、金具、绝缘子、杆塔组件等进行全面检查,根据缺陷类别的不同及时进行处理。

16.3.8 新建线路应尽量避开容易产生导线舞动的地区。对满足相应覆冰设计条件的线路,不应发生覆冰断线事故。16.4 防治鸟害工作

16.4.1 鸟害事故率通过研究和治理应逐年降低。

16.4.2 每年定期拆除杆塔上的鸟巢,特别是位于绝缘子上方附近的鸟巢;在鸟害事故较多的线路上加装防鸟或驱鸟、惊鸟等装置,对绝缘子串可在第一片或间隔几片使用草帽型(又称空气动力型)绝缘子,以及在复合绝缘子上适当部位加装大片伞裙以减少鸟害造成的线路闪络的几率。

16.4.3 因鸟粪造成的闪络事故,在事故发生后应及时清扫绝缘子防止再次引发事故。16.4.4 对鸟群集结地段,应通过观察和调查研究,掌握鸟类活动的规律和特点。研究和扑捉线路发生鸟害的真实过程,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鸟害的措施。16.5 大跨越段线路的管理

16.5.1 大跨越段线路是超常规设计建设的线路,应单独建立台帐和运行资料,并应单独制定现场运行规程、检修规程,其巡视与检修周期均应较普通线路缩短。

16.5.2 大跨越段线路的运行与维护工作,应指定班组或专人负责。对导线舞动、覆冰、雷击闪络、防洪设施等情况应密切进行监测并做好记录,有条件可装设自动或固定监测设备。16.5.3 为确保该段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大跨越段线路的缺陷管理,仅按两类缺陷(即:重大缺陷和紧急缺陷)管理。

16.5.4 大跨越段应定期进行导、地线振动测试(一般4~5年)。对气象、水文、雷电活动等情况应进行长期观测,做好记录和分析。每年雷雨季节到来之前,应对接地装置进行检测,如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16.5.5 每年应定期对登塔升降设备、航空警示灯、地线上穿挂的彩色警示球、照明和通讯设施等进行维护保养,使其经常处于良好状态。16.6 附加光纤线路的管理

光纤线路已成为电力系统传递信息(通信、远动、线路保护等)的重要通道,并且越来越多地加挂在输电线路上。由于光纤线路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在管理上应形成制度,明确分工及责任。

对加挂于输电线路上的其他企业(单位)的光纤,其光纤的管理方式由当事者双方共同研究确定管理办法,并应在确保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前提下签订必要的协议。16.6.1 架空地线复合光缆(OPGW光缆)的管理

架空地线复合光缆(OPGW光缆)属输电线路和通信线路两个运行单位(部门)共管设备,如双方同属一个电力(供电)公司,经双方研究同意后,可按以下原则进行管理(否则可由双方协商另外签订相关协议,明确管理办法)。

a)被加挂OPGW光缆线路的输电线路,由输电运行维护单位负责外线维护,但光纤的接续及测试工作由通信部门负责。

b)输电运行维护单位负责日常OPGW光缆的巡视、检查,并负责光缆及输电杆塔上光缆金具(耐张、直线金具、防振鞭、引下夹具、接头盒等)的检修、更换工作,并配合通信部门处理光缆线路故障。架空地线复合光缆(OPGW)遭受雷击后,应注意巡视外层铝合金线有否发生断股的情况,如果有应进行补强修复,并应考虑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

c)遇有线路更改路径或杆塔改造须要改动OPGW光缆时,输电线路运行维护单位应通知通信部门,一并做好光缆线路的变更方案。d)跨地区OPGW光缆线路,其分界点以输电线路分界面为准,并应签订分界协议,OPGW光缆维护不应出现空白点。

e)OPGW光缆运行管理应具备如下图纸资料:

(a)架设OPGW光缆的线路档距表、平面图和断面图。

(b)光缆线路用各种金具的型号、数量汇总表及备品备件统计表。

(c)OPGW光缆线路设计弧垂、实际弧垂及线路落雷等异常情况记录表。

f)每年进行输电线路年终总结时,应将OPGW光缆的最新统计及运行情况报上级生产管理部门。

g)OPGW光缆运行及维护管理的费用,有关供电公司或通信部门应给予适当的考虑。16.6.2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ADSS光缆)的管理

ADSS光缆与OPGW光缆不同,它虽然悬挂在输电杆塔上,其运行管理应归属通信部门。但如果通信部门无能力进行外线运行管理,而且双方均属同一个电力(供电)公司,也可委托输电运行维护单位代为管理,或由上级生产管理部门以文件形式加以确定,但当事双方仍须签订委托代管协议,明确双方有关责任、经济利益。以下管理原则,可供参考: 上述9.6.1条关于OPGW光缆管理的各项规定,原则上适合于ADSS光缆,但须增加如下内容:

a)输电线路运行维护单位应掌握ADSS光缆的技术特性及使用条件(竣工验收时应将有关资料移交给输电线路运行维护单位),并据此检测光缆的弧垂变化、光缆及杆塔的受力情况、光缆受电场影响情况等。

b)在巡视ADSS光缆时,应注意观察挂具和金具有无脱离或异常、光缆有否附挂异物、弧垂是否有明显变化等,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当光缆受外力破坏时,若仅有外护套破损,可采用专用的耐电蚀胶带包扎处理,处理后应注意巡视和检查。

c)运行中应注意光缆有无电蚀、老化、表面龟裂等现象,各部螺栓有否松动,发现后应及时处理。

阴雨天或空气湿度≥80%时,禁止带电安装和检修ADSS光缆。

上一篇:研究生复试外语面试自我介绍范文下一篇:珍惜我们的地球小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