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装车规程考察报告

2024-04-30

混装车规程考察报告(精选2篇)

篇1:混装车规程考察报告

现场混装炸药安全生产管理规程

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2010年9月 现场混装炸药安全生产管理规程

一 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民爆行业标准《现场混装炸药安全生产管理规程》标准制定项目,由原国防科工委科工计[2008]357号《国防科工委关于下达2008年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基础科研计划(第一批)的通知》下达民爆标技委,项目编号:M2120080202。

国家对民用爆破器材实行严格的管理,并鼓励从业单位采用提高民用爆炸物品安全性能的新技术、新产品,鼓励发展民用爆炸物品生产、配送、爆破作业一体化的经营模式,鼓励民用炸药由包装炸药向钝感型散装炸药过渡,鼓励和推广炸药现场混装作业方式。为规范工业炸药的研发、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活动,强化指导现场混装炸药的应用与研究,给我国工业炸药领域的技术进步与发展提供一个较为合适的平台,结合国内行业现状我们提出制定兵器部标准《现场混装炸药生产安全管理规程》,民爆标技委于2009年6月将计划下达至北京北方诺信科技有限公司,由我单位负责编制,兵器工业安全技术研究所等单位参加编写。主要工作过程及分工

我公司在接到编制任务后成立了标准编制小组。本标准主要由北京北方诺信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起早工作。主要参与人员有:佟彦军、孙伟博等。另外,民爆器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杨祖

一、兵器工业第217所魏新熙,北京星宇惠龙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李国仲,湖南金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志强,南京理工大学倪欧琪,葛洲坝易普力股份有限公司李宏兵,北京国科安联科技咨询有限公司曹长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邓克等参加了本标准的编制,并对标准内容提出了修改建议。

本标准编制组拟定计划为:2009年底完成标准整体框架,2010年底前完成征求意见稿。2.1 调研

调研现场混装炸药生产现状: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国内外现场混装炸药生产现状及管理方法。2.2 分析

根据国内现场混装炸药使用厂家的实际管理经验、结合国外现场混装炸药生产的管理规范,参照相关标准编写文稿。2.3 研讨

邀请行业领导和专家、科研院所、具体用户进行讨论,进一步完善本标准。

2009年11月由工信部民爆器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在湖南长沙召开了《现场混装炸药生产安全管理规程》标准研讨会,会议中各参编单位及特邀专家对《现场混装炸药生产安全管理规程》的题目、具体章节、主要内容的设置广泛交流了意见,就标准的框架达成了一致。

2010年5月由工信部民爆器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牵头,北京北方诺信科技有限公司组织各参编单位对《现场混装炸药生产安全管理规程》标准研讨稿进行了审阅,通过多次修改和完善,在原内容的基础上又引入了澳大利亚的相关标准,基本完成了征求意见稿的编写工作。2010年6月由工信部民爆器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北京北方诺信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在北京召开了《现场混装炸药生产安全管理规程》标准第二次研讨会,会上各位专家学者就《现场混装炸药生产安全管理规程》标准研讨稿中的每个章节逐条进行了深入的讨论,重点就标准中的危险性物料分项管理、设备与设施、装车、运输、混装、储存等章节的内容达成了共识,并引入了联合国的相关标准。

期间还进行了多次的电话、传真等方式的沟通和交流。

二 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标准编制原则

以中国国情为基础,充分借鉴国外现场混装炸药生产安全管理的经验和教训。

充分考虑现场混装炸药生产在生产环节、管理环节等方面的特殊性,确保现场混装炸药生产安全管理与实际生产过程特征相符合。

与现行的标准法规相协调。

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主要技术内容说明

本标准的内容是依据国家现行的相关标准和民爆行业实际情况而确定的。

本标准主要提出现场混装炸药生产涉及到的危险性物料爆炸品认可和分项管理、设备与设施、装车、运输、混装、储存、销毁、人员和应急处理的基本要求。并针对国内没有明确界定的现场混装炸药用乳化基质的认可与分项、运输、储存做了特殊的要求。

三、主要试验(或验证)情况分析

根据标准中的分项要求,使用不同厂家提供的乳化基质,按照GB14372或ST/SG/AC.10/11/Rev.5中的要求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发现不同厂家的乳化基质的安全等级不同。因此,对乳化基质进行分项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四、标准中无涉及专利知识产权问题。

五、预期社会和经济效果

本标准的制定一方面填补了国内民爆行业的此项空白,另一方面通过本标准实施将使现场混装炸药生产的管理有章可循,对于现场混装炸药的使用具有进一步的推动作用。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六、与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

本标准与同类炸药生产管理等标准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针对性强

本标准专门针对现场混装炸药的安全生产管理,考虑了许多现场混装炸药生产过程中的特点,较其它同类标准有更好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内容全面

从危险性物料的认可与分项、设备与设施到装车、运输、混装、储存的生产过程,再到销毁、人员及应急预案的规定,对现场混装炸药安全生产管理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规定。3 有所突破

结合国内外现场混装炸药的应用情况,提出了现场混装炸药用危险性物料分项管理方法,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降低了现场混装炸药用物料的管理成本。

通过危险性分项管理,将符合标准的乳化基质的安全等级定为“氧化剂”级,并以此为依据对乳化基质的罐装运输、储存做出了规定,使其进一步适应现场混装炸药安全生产管理的需要。

在吸取国外标准经验的基础上,对中小型爆破工程时现场混装炸药车随车同载一定种类、数量爆破器材进行了规定。

七、与现行法律、法规及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结合民爆产品的产业政策编制,即将淘汰产品未列入本标准中。与国家、行业现行标准和文件如:GB6722《爆破安全规程》,GB6944《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14371《危险货物运输爆炸品认可、分项程序及配装要求》,GB14372《危险货物运输爆炸品认可、分项试验方法和判据》、GB 50089《民用爆破器材工程设计安全规范》等有关条文内容基本协调一致。还参考了《澳大利亚工业炸药移动混装车实施规范》,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 试验和标准手册》第五修订版中的相关细则。

八、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

2009年11月工信部民爆器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专家对《现场混装炸药生产安全管理规程》的题目、具体章节、主要内容的设置广泛交流了意见,提出了23条建议。按照专家意见修改后,2010年5月由工信部民爆器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专家对《现场混装炸药生产安全管理规程》标准研讨稿进行了审议,提出了34条修改建议。在按照专家意见修改后,2010年6月由工信部民爆器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专家对《现场混装炸药生产安全管理规程》标准研讨稿进行了第二次审议,提出了21条修改建议。在按照专家意见修改后形成了征求意见稿。

本标准在征求意见中集中反映了以下两个问题:

一个是乳化基质安全等级如何确定;另一个是乳化基质储存量大小如何确定。

草稿拟定过程中,主要考虑了国内现场混装炸药用乳化基质的管理方法(如准格尔矿炸药厂对乳化基质的管理)。结合国外现场混装炸药使用的相关标准,确定“乳化基质按照GB 14372-2005第10章或ST/SG/AC.10/11/Rev.5中的试验系列8进行试验。通过试验系列8或第八组(a),(b),(c)试验的物料运输可按5.1级氧化性物质管理;不能通过试验系列8或第八组(a),(b),(c)试验的物料运输按爆炸品管理。”的认定与分项管理方法

乳化基质储存量的确定参照了国内外大型矿山炸药使用量和建设情况以及相关标准规定,并考虑为未来“一点建站、多点配送”的服务模式留有发展空间,确定“地面站设置乳化基质储存罐与乳化系统在同一工房内联建的,基质储存罐与制乳工序之间应有隔墙相隔,单个储存罐的储量不应超过30t,最多不宜超过2个。”和“储存区内乳化基质单个储存罐的储量不宜超过100t,成组建设时,每组储量不应超过600t。”的管理规定。

九、标准性质的建议

根据强制性条文的编写规定:强制性条文应为直接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人身健康、环境保护、能源资源节约和其他公共利益,且必须严格执行的条文。因为本标准涉及的内容中现场混装炸药车装车、危险性物料运输、现场混装,危险性物料存储、试验和销毁等方面的条文,直接涉及民用爆炸物品企业的人民生命财产及社会的安全,应严格执行。并且,本标准的强制性条文内容与现行有关设计规范的强制性条文内容保持一致。所以,本标准编制组建议本标准定为强制性。

十、贯彻标准的要求和建议

建议将标准进行宣贯,包括对现场混装炸药生产方和使用方的宣贯。炸药移动站、混装药车考察报告 根据公司领导安排我们一行五人于2010年12月15日-18日对山西惠丰特种汽车有限公司炸药生产移动站、混装炸药车的生产情况以及该公司设备在陕西华县金钼股份有限公司采矿现场使用情况进行了考察现将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生产情况 山西惠丰特种汽车有限公司是1958年建厂原长治矿山机械厂的。1990年引进美国埃列克公司技术开始生产混装炸药设备目前混装炸药制备设备有固定地面站、移动地面站生产能力有1、2、3、4万吨/年混装炸药车有乳化炸药车BCRH系列、铵油炸药车BCLH系列和重铵油炸药车BCZH系列炸药车的吨位有4、8、12、15、20吨。年产量为130辆。产品主要销售到国内采矿企业也有部分出口国外水电个工程上使用的主要有葛洲坝的易普力公司。现在易普力公司已拥有混装炸药车40多台。在水电工程上使用过混装炸药车的有水布雅、三峡、黄河小浪底、向家坝、瀑布沟等。惠丰设备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在85以上。遍布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30多家矿山。在厂内我们参观了给易普力公司生产的一套移动地面站和三台乳化炸药车还看了给汾西矿物局化工厂生产的两台铵油炸药车。

二、使用情况 在陕西华县金钼股份有限公司采矿现场我们考察了金钼公司下 2 的炸药厂。炸药厂1995年开始使用混装炸药车拥有一套固定式地面站和五辆混装炸药车目前混装炸药车使用三辆生产并装药800吨/月。设备使用情况较好故障率低。人员配备混装药车3人一名司机、两名操作工固定地面站12人。据现场炸药厂生产负责人介绍采用该套设备每吨炸药费用在60006500元之间含生产、装药、设备折旧等所有费用。根据现场钼矿使用情况调查在使用牙轮钻情况下孔径250孔深14米炮孔布置60平米/孔约7×8米装药深度7米单耗0.5kg/m3爆破效果分析岩矿颗粒均比较细碎自然情况下目测接近反滤料要求的级配有可能还偏细粉多。这一点与长河坝施工现场反滤料生产相反使用小口径大单耗生产而且达不到上述效果。是否存在炸药在不同孔径下存在炸药对岩石体做功效率或者方式不同需要论证分析。

三、许可证申办情况 据厂家人介绍办理生产许可证是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下的安全生产司但申请、报批手续复杂办理难度较大。要上混装炸药车必须核减当地同数量成品炸药的生产量。易普力公司为了扩大自己的产能收购了六家炸药厂。但也有有利的一面国家在2009年出台了关于现场混装炸药车系统跨省作业相关暂行办理程序的通知专门说明现场混装炸药车作业方式具有安全、高效、低成本的特性是国内外工业炸药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推广混装车作业方式符合行业产业政策是行业“十一五”规划的主要任务之一。去年底苗圩部长 3 在“2010年全国民爆行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也提出“在工业炸药方面逐步提高现场混装车生产能力和许可比重相应减少地面生产线能力和比重和包装炸药比重从而更有效地减少生产、销售、储存、运输等环节的危险因素提高本质安全生产水平。” 厂家推荐意见

1、由水电集团公司出面办理许可证可能要容易些

2、与现有的炸药生产厂合作利用其资质。

3、厂家会积极支持与工信部联系沟通。

四、考察意见

1、山西惠丰特种汽车有限公司是具备生产炸药移动式地面站、装药车的专业厂家其产品在水利水电工程、采矿等行业中广泛使用产品规格、功能能够满足长河坝大坝施工现场的需要。

2、在长河坝需要使用炸药猛度、爆速要求值高。炸药配方需要专门试验研究调整委托有相关研究单位设计调试。

3、根据钼矿现场使用情况看岩矿颗粒均比较细碎自然情况下目测接近反滤料要求的级配有可能还偏细粉多。这一点与施工现场反滤料生产相反使用小口径大单耗生产而且达不到上述效果。是否存在炸药爆力、猛度的差异对不同岩性、地质构造及装药偶合程度的做功效率影响需要试验论证分析。因此是有必要分析不同孔径下、不同岩性、不同装药方式对岩石体爆破效果的影响以确定不同坝料的合理钻爆设备值得进一步探讨水电站料场爆破是否再研究大口径150、200、250左右钻孔设备与常规设备50、80、90、100、120孔径设备爆破效果对比。4

4、在使用该设备前建议与当地公安部门进行充分沟通。以上是考察完后对生产使用方面的初步认识供领导决策意见参考。

五、使用混装炸药车的配置意见 电站工程主体标段石方开挖到目前剩余工程量及炸药预计用量统计表 标段 石方开挖总量 单耗预计 炸药用量吨 泄洪洞 4500000 0.85 3825 厂房 2570000 0.85 2185 大坝 26860000 0.40 12400 汇总 33930000 18410 上述单耗是按照投标条件下2岩石炸药考虑按照混装炸药可能用量要增加 泄洪洞、厂房分别为中标。我单位预计材料分统计见表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合计 炸药使用吨 718 3095 3268 2706 2219 394 12400 根据工程的情况地面站选择移动式地面站生产炸药其年产能设计为4000吨购置12-15吨2台现场混装乳化炸药装药车可满足施工强度要求。同时在施工区域内建设其配套地面仓储项目。根据调查结果针对实际分析该系统地面移动站需要配置15人高峰作业配置一般情况下7-10人其中技工4人装药时配置为3人/车司机一名装药工人2人装药效率2分钟/孔。爆破施工过程需要使用起爆弹每孔两发。重新进行爆破设计在试验的基础上选定炸药配方以满足爆破骨料级配的要求。5 考察人员 附件

1、《关于现场混装炸药车系统跨省作业相关暂行办理程序的通知》

2、苗圩部长《2010年全国民爆行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0年12月19日

篇2:混装车规程考察报告

关键词:溪洛渡 导流洞 硐室开挖 乳化炸药混装车技术 炮根 施工进度 1 混装炸药生产系统的技术优势

混装炸药生产系统主要是由混装炸药车和配套的移动式地面站两部分组成,它集原材料运输、炸药现场混制及机械化装药与一体,与常规袋装药比较,它具有效率高、质量好、工艺先进及安全可靠等优势。该系统从原材料地面站储备、半成品生产到现场混制的整个加工运输过程中都不产生成品炸药,不会发生爆炸,直至最后装入炮孔后5~10分钟经化学反应才成为无雷管感度的炸药,因此消除了传统炸药生产、运输、储存及装药过程中的不安定因素,对环境也不会造成任何污染,真正实现了炸药生产与爆破施工的本质化安全。混装车技术代表了当今世界爆破技术的发展方向,不仅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较强的实用性,更在于它取代了传统的炸药制备、储存、运输、人工装药过程及方法,而且它提高了工效、降低了成本、改善了安全、提高了爆破的质量,对洞挖效率有较大的提高。

尤其是在开挖量大、施工难度高、炸药需求量大的大型硐室群,由于受到现场仓库的库存量较小、运输距离远和运输途中的不安全等因素的影响,完全满足高强度施工作业的要求有一定的困难,而现场混装炸药车系统可以根据施工强度和使用量直接按需生产,既可以满足施工强度的要求,同时又解决了运输途中的不安全隐患,因而更能显现出混装炸药技术的快捷、安全、高效的特点。

经实际测算评估,相对于传统成品炸药爆破及作业方式,其优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1 提高了爆破作业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乳化炸药混装车实现了装药作业的机械化,其装药速率为150~200kg/min,一个孔只需装3~4分钟,而常规炸药装药一个孔通常要5~6分钟甚至更多。显然使用混装炸药车有利于缩短爆破作业周期。作业人员也相对减少,一般一次循环的装药作业只需要5到6名操作工。装药车单班作业能力为15~20t/班,一台混装车就能满足高峰期的作业强度。与传统的装药作业相比,采用混装炸药车作业所需人员减少60%左右,装药时间减少70%左右,因此大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1.2 改善了施工安全条件

乳化炸药是通过移动式地面站将原材料生产成半成品后分装在混装炸药车的料仓里,然后用混装炸药车将半成品运送到施工现场进行配制生产,现场配制完毕后用输药管装入炮孔内10分钟后才发泡形成具有雷管感度的炸药,因此在整个生产加工和运输过程中不存在意外爆炸危险。平常无须仓库储存,彻底消除了传统炸药生产、运输、储存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提高了爆破作业的安全性。1.3 降低了爆破成本

混装乳化炸药密度可随施工需要进行调整,装药计量准确,孔内为全耦合装药,装药密度较传统装药的密度大,孔装药利用率达100%,因此要达到同样的爆破效果其孔网参数要比使用常规炸药爆破的孔网参数大,延米爆破方量为传统炸药爆破方量的1.5倍左右,钻孔量可减少30%左右,降低了钻孔成本,因而总体上降低了爆破成本。1.4 提高了爆破质量

在大型硐室中,使用常规炸药爆破,随着往后爆破次数的增加根底逐渐提高,严重影响了挖渣装备的正常运作,而采用混装炸药爆破技术,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采用混装炸药装药,一方面装药密度比常规传统装药的密度大,达到全耦合装药,这样对于深孔梯段爆破,其对钻孔的利用率高,充分利用炮孔容积,保持炸药的良好抗水性;另一方面混装炸药流动性大,可以通过输药管轻松地直接送到炮孔的底部,解决了因孔内有水和岩屑致使炸药无法达到炮孔底部的困难,减少了卡孔造成的炮根与盲炮,因而爆破后底部较平整,避免了二次解炮处理,破岩质量得到合理的控制和改善,同时也提高了炮渣的挖装效率。2 混装炸药生产系统的作业流程 2.1 炸药半成品的制备

混装炸药半成品的制备是乳化炸药形成的第一步,其采用移动式地面站的炸药生产系统,对原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加工制成半成品,分别装进混装炸药车的料仓中,这样就完成了炸药半成品的制备。2.2 炸药的储存和运输

由于混装车可以实现炸药的现场制备和装药,因此平常可在混装炸药车上准备好一定量的炸药半成品,接到爆破通知后再将事先准备好的炸药半成品运送到需要爆破施工的部位。2.3 炸药的现场配置生产、装药

混装炸药车到达施工现场将半成品混制成密度符合要求、具有爆破感度的炸药后进行装药。装药过程中,根据需要随时调整密度及装药量以达到理想的爆破效果。3 硐室爆破的技术要求以及爆破方案

结合硐室线向延伸、狭长的特点,我们在溪洛渡右岸导流洞上层开挖完成以后,对于中下层的深孔梯段爆破采用两边侧墙先行预裂,然后进行中间掏槽爆破的爆破方案。边墙采用预裂孔成型,确保预裂面平整;预裂孔与主爆孔之间布置一排缓冲保护孔,距离预裂孔1.2~1.5m。溪洛渡右岸导流洞中层混装炸药装药爆破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由于混装炸药的猛度比常规炸药要大,因此我们应用微差起爆技术,采用孔外延时的非电导爆管起爆网络,有效控制单响爆破药量和起爆顺序,根据临空面、抛掷方向、飞石控制等现场实际情况灵活采用单孔单响或两孔一响的“v”型或梯形起爆,提高对被爆岩体的破碎程度,同时减小爆破振动对边坡岩体的破坏程度。底部保留一定厚度的保护层,以防破坏了地基岩石的完整性。根据围岩性质的不同,在不同的部位可适当调整布孔的孔网参数。由于使用混装炸药装药技术,其孔网参数比使用常规炸药的要大,因此每次爆破方量也就比常规炸药爆破方量要大,一般在硐室中每次爆破可以达到2500~4000m3。实践证明,该方案为简单、实用而效果最理想的方案,在地质条件好、岩石风化程度低的地带爆后爆块均匀,大块率小,底部平整,较常规炸药理想。

表1 右岸导流洞中层混装炸药装药爆破主要技术参数表

爆破孔钻孔深度

缓冲孔间排距

主爆孔间排距

预裂孔线装药密度

预裂孔孔距

11.5~12.0m

1.5×2.4m

3.7×3.0m

600~650g/m 0.8m

预裂孔、缓冲孔孔径

主爆孔孔径

单位耗药量

起爆方式

前排抵抗线

φ89mm

φ105mm

0.7~0.8kg/m3

非电雷管起爆

1.5~2.5m 4 混装炸药车在硐室群开挖施工应用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及其处理办法 4.1 大块孤石的产生

由于地质构造(如断层、节理、层理、裂隙、风化带孤石等)、炸药单耗、布孔形式、微差间隔时间、起爆网络、装药结构、堵塞质量、钻孔质量及爆破方法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常常会产生块粒较大的岩块,针对大块产生的不同原因,其处理的技术措施有: 4.1.1 在堵塞段设置辅助药包

为了充分避免炮孔堵塞段过长产生大块,考虑在堵塞段中部设置常规袋装炸药辅助药包,一方面可破碎上部大块,另一方面可通过该药包爆破后形成的压实作用减少炸药能量损失。辅助药包按公式q=kl3计算,(k取0.08~0.1kg/m3,l为堵塞长度),辅助药包位置放在堵塞段1/2~2/3处。

4.1.2 调整装药结构

主炮孔选择耦合连续装药结构,起爆弹从孔底反向起爆,周边孔及后排孔采用底部耦合装药上部不耦合装药,防止周边孔及后排孔拉裂或后冲产生大块石。4.1.3 调节炸药密度

炸药密度的大小对炸药威力有一定影响,而对猛度的影响更显著,炸药密度与体积威力成正比例关系。混装乳化炸药的密度在现场可以调节,范围为1.05~1.25g/cm3。一般在选择密度时,微新岩选择高密度,强风化岩选择低密度,周边孔、后排孔选择低密度,同一炮孔底部装高密度上部装低密度。

4.1.4 优化布孔形式和起爆网络

一般采用梅花形布孔排间起爆或距形布孔“v”形起爆,即达到宽孔距小排距布置原理,使岩石充分受到挤压而破碎。炮孔密集系数在m=2~3之间取值。4.1.5 其他措施

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降低大块率:提高炸药单耗,减小堵塞长度;缩小周边孔及后排孔与相邻主炮孔的间距;采用留碴微差挤压爆破等。4.2 孔内有溶沟溶槽或者较大的裂缝

如果发现有漏药、吃药或串药现象,说明孔内可能有溶沟溶槽或者较大的裂缝,这时切不可盲目装药对线装药密度的影响非常大,从而对整个炮区的装药质量的好坏有直接影响,影响爆破效果。这时切不可盲目装药,而应该隔断溶沟或溶槽,采用堵袋子、沙子、石子或其他充填物进行充填后再装药。4.3 底部出现炮根和贴坡

上一篇:抓牢安全生产管理下一篇:寝室风采大赛新闻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