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子李》优秀教学设计(A、B案)

2024-04-28

《刷子李》优秀教学设计(A、B案)(精选6篇)

篇1:《刷子李》优秀教学设计(A、B案)

《刷子李》教学设计A、B案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刷子李”高超的刷墙技艺,想象“刷子李”刷墙时的风采。

2.能抓住重点句段反复朗读,体会文章是怎样表现“刷子李”的技艺高超的,感受独特的语言韵味。

3.认识课文中的6个生字,摘录描写精彩的句子。学习重点

学习本文写人的写作方法,摘录描写精彩的句子。课时安排

1课时

A案

教学过程

一、扣题导入

1.出示课题。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见姓李的老师称李老师,看见姓李的会计称李会计,看见姓李的厂长称李厂长,那看见姓李的粉刷师傅,我们称什么呢?

3.可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作者为什么称河北大街一家营造厂的师傅为“刷子李”呢?请同学们结合预习,猜猜原因。

4.“刷子李”他的技艺到底有多高?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要读得流利。

1.师巡视指导。

2.检查自读情况,正音,特别注意以下几个字的读音:蘸(zhàn)和(hè)着琴音

发怔(zhèng)调(tiáo)浆 天衣无缝(fèng)

3.再读课文,画出能表现“刷子李”技艺高超的语句。

三、小组讨论,深化感悟

根据学生所画句子,顺势导入以下两个话题的讨论:

话题一:黑衣服的描写

1.文中多次写到“刷子李”的黑衣服,你们发现了几处?

2.学生交流列举。(四处)

3.教师小结:听说黑衣服──看到黑衣服──检查黑衣服──发现“小白点”。

4.出示:“最叫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白刷不要钱。”

5.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技艺高超)

6.你从哪些词体会到了他的技艺高超?

7.读一读,读出对他高超技艺的赞叹。

8.刚才我们通过对一些重点词句的品析来体会作者描写的意思,下面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小组讨论其它三处地方描写的好处。

9.小组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10.小组派代表朗读,要让同学听出“刷子李”的高超技艺,在读之前可让其他同学友情提醒,促进交流,深化感悟。

11.为什么要着重写“发现‘小白点’”?

12.指导学生读出曹小三心理的变化。

话题二:刷墙的描写(第五小节)

1.“刷子李”的粉刷本领到底有多强?课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的?

2.学生自读。

3.这一小节,有哪些令你惊叹的地方,找出来读一读,与小组成员交流交流看法。

4.小组派代表小组讨论的结果。

(1)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折得清爽。(蘸浆的手法高明,或者调浆配料方法巧妙。)

(2)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声,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动作熟练,优美。)

(3)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做的活,效果非同一般。)

5.请一生朗读,其他同学评价。

6.自由练读。

话题三:写法的妙处

1.课文是写“刷子李”的技艺高超,本该花大篇幅描写他是怎样刷墙,刷得怎样好,可为什么却花了那么多的笔墨写他的黑衣服呢?

2.学生交流。

3.教师小结:刷墙的描写是直接写他的刷墙的技艺高超,而黑衣服的描写虽然不是直接写,可从这些描写中却也让我们体会到了他的技艺高超,我们可以称这种描写为侧面描写,但无论是直接描写还是侧面描写,都是为了表现“刷子李”的技艺高超。

四、紧扣末句,总结课文

1.出示最后一小节。

2.曹小三学徒的头一天分别见到、听到?

五、课后作业

用这节课学到的方法,夸一夸身边有一技之长的人,用一段话写下来。

B案

教学过程

一、解课题,初识“刷子李”

1.出示课题“刷子李”,说说从课题中你可以看出一些什么?

可能的答案:(1)课文描写的是一个姓李的人;(2)这是一个用刷子干活的人;(3)这个人刷墙特别好,所以才叫“刷子李”……

2.刷墙特别好的,姓李人叫“刷子李”,这是一种很有趣的称呼。你还知道类似的称呼吗?

比如:做豆腐特别好的,姓王的人叫“豆腐王”,剃头特别好的,姓陈德任叫“剃刀陈”……

二、读课文,了解“刷子李”

1.自由朗读课文,认读课文中的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说说“刷子李”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学生可以自由说说初读课文后的感受,谈谈初步印象,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用课文里的话来说。

3.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最能表现“刷子李”技艺高超的句子,做好标记。

4.课堂交流,用一个词来说说“刷子李”的粉刷技艺高超到了什么程度,并在课文中找出理由。

学生可以多个词语来形容“刷子李”的粉刷技艺高超,比如:出神入化、天衣无缝、出乎意料、不可思议。

理由主要有以下这些,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调整教学顺序。教学时要把理解、朗读结合起来。

(1)“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上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

──通过动作和声音的描写,写出了“刷子李”刷墙时动作熟练优美。

(2)“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一个“天衣无缝”,一个比喻,写出了“刷子李”粉刷的墙面十分平整,质量很高。

(3)“这时候,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

──这段话可以和文章开头的一段话联系起来,理解“刷子李”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真的没有白点,不可思议。

……

5.选择最有兴趣,认为写的最好的句段有感情朗读。

三、悟语言,体会韵味

1.熟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独特的感觉。

2.通读课文,在头脑中想象“刷子李”的形象,刷墙时的样子。再和同位说一说。

四、作业

1.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背诵。

2.摘录精彩的语句。

篇2:《刷子李》优秀教学设计(A、B案)

《刷子李》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以学生自学为主。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基本上都是我牵着学生在学习,学生的主体性并未得到发挥。比如在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时,我问学生你从哪些句子感受到了刷子李的“奇”,在这里我们可以从三处感受到刷子李的“奇”,本来最好的处理方法是学生讲到哪句我就分析哪句,可是由于自己的教学经验不足,那样一来怕自己的思路会混乱,于是乎,在学生说出了这三句后,我把这三句话出示在大屏幕上,然后让学生再来读读这三句话,并把自己喜欢的那句多读几遍,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接着,我又从上到下,一句一句地展开教学。这样一来,思路是清晰了,但是学生的主体性却并未得到真正的发挥,可以说是有点顾此失彼吧!

另外由于自己的教学经验不足,在处理教材时,显得有些浮光掠影,并没重点深入。比如在品悟重点段落、重点语句时,我基本上的处理方法都是先让学生找出来,找出来后先指名读,再齐读,就这样草草而过。比如在品味“他要是给您一间屋子,单坐着,就如同升天一般美”这一句时,其实我可以问下学生“升天”是一种怎样的美感?你坐在新刷的房子里有没升天的美感呢?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悟后,然后我再指导朗读,我想这样的处理方法可能会更好!

本篇文章的语言带有浓郁的天津特色,在备课时我已注意到这一点,但是真的不知道该如何运用。听了张红老师的课后,我豁然开朗。她在总结刷子李“奇”时,对学生说:“孩子们,在天津卫这个地方,人们把在某一行当干得特别出色的人,就用他的行当加姓来称呼他,比如说刷子李。同样在天津卫,有个人叫张明三,他泥人捏得特别好,我们可以叫他------,同样在天津卫,有个人姓王的人豆腐做得特别好,我们可以叫他——”通过张老师的引领,一来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刷子李的奇,二来学生也会知道“刷子李”“泥人张”等称谓是天津卫特有的,从而体味到浓郁的天津语言。

篇3:《刷子李》优秀教学设计(A、B案)

1.学习生字, 了解课文内容。

2.感受洪水之大及当时场面。

3.抓住重点词句, 感受人物形象, 指导朗读。

教学过程

A案

一、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今天, 我们学习第16课——《桥》 (板书课题:桥) 。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指名答)

2.学习词语。

(出示:咆哮狞笑放肆没腿深拥戴清瘦沙哑揪出)

这是课文中的几个词语, 请同学们读一读。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老师把这词语分成了两排, 你们发现什么了吗? (上面一排是写洪水的, 下面一排是写老汉的。)

请在上面一排每个词语的前面, 添上“洪水”两个字读读, 你觉得这是一场怎样的洪水?

二、走近洪水, 感悟洪水的肆虐和人们的恐慌

1.这究竟是一场怎样可怕的洪水呢? (播放一段洪水的视频)

2.让我们回到课文中, 找出书上描写洪水的句子, 画下来。 (全班交流)

(随着学生的回答, 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请你们反复读读这些句子, 通过朗读告诉大家, 这的的确确是一场可怕的洪水。

现在, 选择一句你最能读好的读给大家听。

教师相机引导明确“受惊的野马”“跳舞”“狞笑”的含义。

3.多么可怕的洪水啊!你还能用别的词语或句子来形容这样的洪水吗?

4.洪水如猛兽般张开了血盆大口, 要把自然界的一切吞没。让我们一齐把声音提高, 把这样可怕的感觉读出来。 (齐读)

5.面对这样凶猛的洪水, 人们表现得怎样?请读一读文中的相关句子。 (指名读)

6.同学们, 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大家都你拥我挤地朝那窄窄的木桥拥去, 会出现怎样的后果?

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 正是老汉做出了非同寻常的举动, 挽救了全村人的性命。那么, 老汉是个怎样的人呢?

三、聚焦老汉, 体会老汉的高大形象

1.默读全文, 一边读, 一边想: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也可以在句子旁边进行批注。

2.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师生互动。

◆他像一座山。 (师: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山, 一般给人怎样的感觉?你认为这是一座怎样的山?)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 不要挤!党员排在后面!” (师:我有一个疑问:排成一队真的那么重要吗?为什么?)

◆老汉突然冲上前, 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 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师:课文的插图描绘的正是这一段的内容。请大家图文对照, 从文中找出描写老汉动作和神态的词语, 看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老汉为什么这么生气?说明老汉怎么样?)

可老汉不单是一个干部, 不单是一个党员, 他还是一个父亲。那么, 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父亲?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师相机出示老汉的最后一次喊话:老汉吼道:“少废话, 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是的, 看似无情, 看似绝情, 实际上包含了对儿子深深的爱, 只不过这种爱不是建立在简单的个人感情上, 而是先公后私, 先他人后自己。所以说, 这位老汉不仅是一位好党员、好书记, 还是一位好父亲。

3.指导朗读。让我们带着对这位老汉无限崇敬的心情齐读这部分内容。

4.小结学法:“同学们, 在这一段的学习中, 我们通过抓重点词体会到了老汉的果断, 老汉的大公无私。这种通过抓重点词语来感悟体会人物品质的学习方法, 在语文学习中是常见的, 而且是非常有益的。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多运用。”

四、回顾课题, 体会“桥”的深刻含义

1.同学们, 老汉的形象这么高大, 这么光辉, 那么课题为什么不定为“老汉”或“了不起的老汉”, 而定为“桥”呢?

(随着学生的回答。师相机揭示“桥”的含义:课题中的“桥”不仅仅是指那座窄窄的木桥, 主要指的是在危急时刻老支书用他的宝贵生命和高贵品格为群众搭建了一座生命桥, 也是一座党员与群众的连心桥!)

2.小结:同学们, 在我们的生活中, 正是由于有了这么多像老汉这样的好干部、好党员、好父亲, 在洪水面前、在非典面前、在雪灾面前、在地震面前, 才涌现出了那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B案

一、整体感知, 由题激趣

1.认读生字。提醒学生“咆哮”“狞笑”两个词语在文中的拟人手法, 注意“肆”的写法。

2.自由读文, 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看到课题“桥”想到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桥”的三种含义: (1) 指交通设施; (2) 起到沟通的作用; (3) 有一定的寓意。那么, 课题“桥”是那种意思呢?

今天, 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深入学习课文。

二、走近洪水, 感悟洪水的肆虐和人们的恐慌

1. (播放一段山洪爆发的影像) 你们觉得这山洪怎么样?

2.课文中是怎样描写雨水和洪水的?请大家认真读课文的1~5自然段, 找出描写雨水和洪水的句子, 用波浪线画下来。

3. (出示句子:黎明的时候, 雨突然大了, 像泼, 像倒。) 谁能把这句话读好?你为什么这样读?从“泼”和“倒”两个字, 你体会到什么?

4.就是因为雨水这么大, 造成了山洪爆发, 滔滔的洪水汹涌而来, 谁来找出描写洪水的句子?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山洪咆哮着, 像一群受惊的野马, 从山谷里狂奔而来, 势不可当。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5.请同学们自己认真读一读这些句子, 一边读一边体会, 这样的洪水给了你怎样的感觉?你是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感受到的? (师相机指导朗读:读到“受惊的野马”这个词时, 你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挡得住吗?“跳舞”在常人眼中, 是轻歌曼舞, 给人以美的感觉, 而这是怎样的舞呢?是死亡之舞啊!“狞笑”是一种怎样的笑声?是什么在逼近?是死亡啊!)

6.洪水如猛兽般张开了血盆大口, 要把自然界的一切吞没。让我们一齐把声音提高, 把这样可怕的感觉读出来。齐读。

7.面对这样的洪水, 人们的表现如何呢?请找一找、读一读课文中的相关句子。

8.同学们, 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大家都你拥我挤地朝那窄窄的木桥拥去, 如果任由这种慌乱的形势发展下去, 会出现怎样的后果?

这时候, 有一个人挺身而出了, 也就是课文的主人公——老汉。老汉在课文中有三次喊话,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的6~23自然段, 找出老汉的三次喊话, 读一读。

三、抓住老汉的三次喊话, 体会老汉的高大形象

1.学习老汉的第一次喊话。 (出示句子)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 不要挤!党员排在后面!”

(1) 指名读。

(2) 同学们, 在老汉的这次喊话中, 我有一个疑问:为什么老汉要大家排成一队? (师相机小结:雨大%桥窄%人慌。)

(3) 从这里可以看出老汉是怎样的一个人? (镇定果断)

(4) 老汉就是这次表现得镇定、果断吗?还可以从哪儿看出来?这是一座怎样的“山”?请谈谈你的理解。

(5) 指导朗读。让我们齐读这句话, 读出老汉的镇定和果断。

2.学习老汉的第二次喊话。 (出示句子)

老汉突然冲上前, 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 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1) 指名读。

(2) 请同学们结合课文的插图, 说说从老汉说话时的动作与神态中体会到什么?

(3) 同学们, 老汉此时为什么这么生气?

(4) 从课文中我们知道, 小伙子不光是个党员, 还是老汉的儿子。从这里又可以看出老汉是一位怎样的人?

(5) 指导朗读。让我们带着对老汉无限钦佩的心情齐读这句话。

3.学习老汉的第三次喊话。 (出示句子)

老汉吼道:“少废话, 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1) 指名读。

(2) 同学们, 我觉得读这句话时, 不能只简单地大声读, 而要揣摩一下老汉此时的心理。听老师读一读。 (师带着颤抖读)

(3) 老师读的和同学们读的有什么不一样?

(4) 同学们, 老汉的这一声吼里, 其实除了着急, 除了爱, 还有一丝愧疚, 因为他没有好好保护儿子, 而是把有生的希望的儿子揪到了死的边缘, 老汉他有一丝愧疚呀!然而他虽有愧疚, 但无后悔。

(5) 指导朗读:让我们一起来读老汉作为父亲的这一声复杂心情的“吼”吧。

4.虽然老汉把最后一次生的机会给了儿子, 但来不及了, 一个大浪, 吞没了他的儿子, 也吞没了老汉。读到这里, 在我们脑海中出现的是一位怎样的老汉?

四、回顾课题, 揭示寓意

1.同学们, 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看课题“桥”在这里的意思是什么?

2.指名答。

3.小结:是的, 同学们说得很好, 课题“桥”在这里不仅仅是指那座窄窄的木桥, 它含有深刻的寓意, 它主要指的是老支书用他的宝贵生命和高贵品格为群众搭建了一座生命桥。所以, 现在我们就明白课题为什么要定为“桥”了。

五、总结升华, 拓展延伸

1.总结:老汉虽然走了, 但他是矗立在老百姓心中的一座高大的丰碑, 也是老百姓心中一座不朽的桥梁!

篇4:《刷子李》教学设计

1.认读6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略读课文,粗知文章大意,感知人物形象,了解“刷子李”的技艺高超。

3.有感情地朗读文中描写最精彩的语句,丰富“刷子李”的形象,领悟并学习作家冯骥才独特的表达方法。

4.激发学生阅读冯骥才文章的兴趣,课外继续走近作家笔下的人物。

二、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文中描写最精彩的语句,丰富“刷子李”的形象,领悟并学习作家冯骥才独特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初识刷子李

1.同学们,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今天我们将跟随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去认识《俗世奇人》中的一位,他就是——刷子李。

2.“刷子李”是一个人的……从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3.社会上,从事粉刷这一行并且姓李的人很多,都能称之为“刷子李”吗?为什么称他为刷子李呢?

4.检测自学情况。

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指导读好轻声、儿化音。

(二)感悟文本,体会“高超”

1.《刷子李》是篇略读课文,需要同学们自己去读、去悟、去发现。请大家浏览课文,用横线画出表现刷子李技艺高超的句子,并用简洁的词句记录你的感受。

2.生自主学习。

3.汇报交流。

预设:

(1)他要是给您刷好……如同升天一般美。

能把房子刷得如仙境一般,这效果确实神奇。

(2)最让人叫绝的是……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

①两个“绝”的意思一样吗?

②同样的字在同一个句子中,表达的意思却不同,我们在理解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仔细揣摩。

4.小结:正面描写。

(三)合作探究,领悟“妙处”

1.要是我们也能有这样一位技艺高超的师傅,那该多么——

可刷子李的徒弟曹小三一开始并不这么认为,他对师傅的绝活只是——(半信半疑),他最关心的是什么?

2.小组合作学习3~11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有关“黑衣白点”的语句,想想曹小三的心理会有什么变化。

3.反馈交流。

4.曹小三学徒的第一天,这颗心从(引导看板书)“半信半疑——相信——不信——深信不疑”,真是“一波三折”。

5.让我们一起走进曹小三的内心,读出这种“一波三折”。

6.质疑:文章明明写的是刷子李,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写曹小三呢?

7.小结:这就是冯骥才先生写作上的绝妙之处。通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抓住“黑衣白点”这样的细节进行描写,就是为了让我们彻底相信——刷子李的技艺高超,同时也让一个身怀绝技的奇人变得真实可信。

(四)迁移写法,拓展延伸

1.小练笔:我们身边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长。如:有的人酷爱读书,有的人特别淘气,有的人乐于助人……请运用所学的方法,选择一个熟悉的人某方面的特点进行片段描写。

2.学生写片段。

3.反馈交流,评价。

4.小结:同学们,写人不仅可以从正面描写,也可以从侧面描写,还可以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写作中多多运用,刻画出更多生动、形象的人物。

5.谈收获。

篇5:《刷子李》的优秀教学设计

1、了解刷子李之奇,感受刷子李个性魅力。

2、了解本文的情节艺术、感受鲜明的语言特点。

3、了解我国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初步培养重视抢救中国民间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难点

了解本文的一波三折的写作艺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播放《挑战群英会》绝活表演,上课后顺势导入。检查预习情况。

二、感受刷子李之魅力

1、读课文,以的故事为题说说初读课文的第一印象。

2、了解刷子李之奇。请同学找出描写黑衣白点的句子,理清情节:

传说白点──未见白点──发现白点──揭秘白点,并选出几个关键副词:果然──居然──竟然──忽然,让学生对比、了解作者匠心之独运。在学生探讨后教师归纳:一袭黑衣衬奇绝、悠然刷浆显奇绝、一番教诲表奇绝。

3、探讨:

刷子李自订规矩的做法傻不傻。以期加深对刷子李形象的深入理解。

4、每人以第二人称的方式说一句话表达对刷子李形象的理解:

如:你是一个平凡的刷浆师傅,却刷出了一片精彩!学生发言后将其发言缀连成诗,拟诗名。

三、感悟刷子李形象意义

1、教师作一小诗,留点睛之笔请学生填补:

你从茫茫人海中走来,

朴实得如同你手中的刷子,

一袭黑衣,诠释了铮铮诺言,

一手绝活,演绎了永世精彩,

一番教诲,书写了人生传奇!

于是,我们明白了:

2、引申刷子李形象意义:

引出作者介绍,刷子李还可作为民俗文化风景来解读,初步培养学生重视抢救中国民间文化遗产的意识。

篇6:刷子李读后感优秀

《刷子李》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姓李的粉刷匠,他的技艺高超得让人叫绝,他刷过的墙面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因为传说中的刷子李太神了,以至于人们半信半疑,课文却用刷子李收的一个徒弟——曹小三亲眼目睹的经过来证实了这一事实,大大增加了刷子李技术高超的可信度。

刷子李干活时穿上一身黑,这恰恰与洁白如雪的白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白的落到黑的上面,会很扎眼,但刷子李却偏要这样,更显出了他的自信与技术高超。

刷子李“一天只刷一间屋子;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会儿,抽一袋烟,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这些都说明好活不是急急忙忙赶出来的,要想做好就得先休息好的道理。

刷子李的徒弟曹小三由于先前对师傅也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所以在跟师的第一天,不但没有好好地虚心学技术,反而处处时时在找师傅的不是,想证实师傅到底是不是确有其实。结果证明师傅的名气不是虚传,而是确确实实有着和传说中一般无二的能耐。至此,他对师傅肃然起敬,决心要跟着师傅好好学艺!

上一篇:引导学生个性解读下一篇:气瓶气体泄漏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