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作文复习

2024-05-06

高三作文复习(共9篇)

篇1:高三作文复习

高三作文总复习安排与复习策略

每位高三语文教师的高考语文复习课,尤其是作文专题复习课,都不尽相同的,对作文总复习的进度安排与迎考策略一定也有不同,但我想高考作文的复习迎考也是有规可循,有法可依的,总体要考虑科学、合理、明确、高效。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感想与做法,以就教于在座的各位专家和同行。

一、首先谈一谈作文的总复习安排。

实际上,高中作文教学应该从起始年级高一就要开始重视的,从高一年级开始,要有高中三年的作文整体教学的规划和框架,从高一上练习写作复杂记叙文,至高一下逐渐转入议论文教学,以至高二再以议论文的写作教学为主,直至高三进入作文总复习,还是以议论文的写作指导为要,同时兼顾记叙文、散文等写作教学。

一、高二的作文教学就好比是一座长桥的引桥一样,经过了很长的那么一段距离之后才走到了高三这一段桥的主体,但如果高

一、高二的引桥工程部分存在较大问题的话,高三这段桥的主体工程恐怕就有一些危险了。这样倒想回去,就会感觉到作文教学这个系统工程,其实是一环扣一环地贯穿于高中三年始终的。因此,高三作文总复习应是在高

一、高二作文达标教学基础上,进行一些规律性的总结,要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作文的升格的指导上。高三上期,可结合平时月考和市、区联考,对作文的审题、立意、选材、构思、表达等进 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与训练。高三下期,可在强化考场作文的应试技巧方面再作一些努力,从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观点、材料、结构、衔接、分论点、标点、文体、文面、情感等方面进行更细化的指导,力求在考场作文中达到才情与技巧的完美结合,从而取得理想的高考作文成绩。限于时间关系,这里我就不再作具体展开了。

二、其次,再来说说作文的具体复习策略。我以为高三作文复习主要应遵循几大原则:

1、研读课标说明,明确复习方向。

课标统率考纲、考纲决定考题,考题影响着教学。作文复习也要对照考纲和考试说明要求,要以考纲表述语为依据,进行定位解读,具体落实,举例印证。考试大纲规定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作文复习要以此为出发点,对照这两个等级的具体要求,明确复习的方向。

2、分析高考真题,确立夺分目标。

近几年,主要是上一年的高考真题,一般情况下,总是成为下一年高考复习迎考的模板,二者具有明显的继承性。

(1)材料作文一统天下。

近几年话题作文淡出江湖,命题作文重履下坡,材料作文独当一面。直至2012年全国高考17道作文题中,有16道采用了“角度自选,立意自定”的新材料作文题型。新材料作文不仅占据主导地位,而且处于绝对主打地位了。新材料作文这种命题形式,只给材料,不给题目,在材料中心方面,不为难考生,或暗示中心,或提示中心,有时 甚至列出几个明白的观点供考生选择,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因而备受青睐。

2012年高考作文题,从材料性质与内容看,17题所用的材料(包括江苏卷命题作文的材料)可分为如下八类:(1)寓言材料;(2)童话材料;(3)新闻材料;(4)诗歌材料;(5)警句材料;(6)论述材料;(7)讨论材料;(8)图画材料。这些材料有着不同的审题方法,同时增加了“拟题”一项的考查,在考查范围上比命题作文自然要更全面一些。

(2)命题要求各有侧重

新材料作文降低了审题的难度,增强了作文的开放性和自由度,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有利于学生自由地表达、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减少了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2012年的福建卷,湖南卷要求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江西卷要求写成议论文,其他都取消了对文体的限制(部分注明“除诗歌外,文体不限”)。然而在貌似开放的情况下,大多数题目的意图还是倾向于议论文,说理分析。比如山东卷要求以“孙中山的一段箴言”为材料作文,尽管题目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但实际上只有议论文才更符合题目中“感悟”两字的要求。

(3)命题题型分出显隐

从题意显隐的角度看,2012年的17道作文题可以分为三大基本题型,一是隐喻型,二是直白型,三是引申型。

①隐喻型命题 隐者,含蓄;喻者,譬喻。命题把真正要表达的概念或判断——本体,隐含在一个形象的概念或判断——譬喻体——之中叫做隐喻型命题。如湖南题中的漫画“一双手”,就是一个譬喻体。审题需要揭示这“一双手”的本体。“一双手”的本体是什么?不太容易确定。好在命题者作了提示,有“(伸出)温暖的服务”“(摊开)放飞的想象”“(张大)创造的力量”“(捧起)收获的快乐”四种意义。不过,考生审题仍然需要联系实际,选出一个合适的本体来。2012年这类譬喻加提示的作文题,还有全国大纲题“脱掉鞋子挑独苗”、天津题“小鱼不知道水是什么”、四川题“手握一滴水”、福建题“人生中的赛跑”等。这些作文题看上去有难度,但在“淡化审题难度”的大趋势下,命题者大都作了一些提示。一般情况下,在寻找与确定本体的审题过程中,实际难度是不大的。

②直白型命题

直白型命题与隐喻型命题相反,直接告知考生命题的意图或题意。如江苏题“忧与爱”实际上已经明确告诉考生题目是有密切联系的两个要素。考生审题不需要寻找其他什么意义,只要弄清“忧”与“爱”两者关系即可。再如广东题“生活的时代”,其含义也很明白。而且,命题者在材料结尾还提醒考生“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考生可以把这句话作为作文的立意。可穿越时空,将自己超越现实条件,把对生命价值的思考与追求表达出来;还可以结合现实与理想的关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再如湖北题“书信的形式”,命题者先直接陈述对两种书信形式的态度,一是用笔 写信“交流方式 是不可替代的”,二是“打电话、发短信、写邮件更便捷”,让考生选择一种写作文。同时又扩展出另一种观点“社会发展了,科技进步了,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供考生选写。这类直白型的作文题,考生一看就懂,没有多大审题障碍。

③引申型命题

引申型命题,虽然意思不隐晦难懂,但还需要派生出相关意义才符合题意。比如辽宁题“钢琴家衣着简朴”,材料结尾提示“人,要隐于音乐背后”,意思就比较清楚。人的外表与音乐相比,音乐才是要着力突出的;如果衣着太华美了,就会妨害事情的主要方面——音乐。若就此立意,拘泥于音乐,并不真正符合题意。命题最后一句——“有人想到了人生的不同方面”——提醒考生引申开去;启发考生联系工作、事业、生活等方面。要分清主次,不能以次害主。或者是做事要务实,不能浮华、浮躁;不能看表面功夫,要看真功夫。再如安徽题“将梯子横放”,应该由放梯子一事扩展到更多的这类事。又如全国课标题“修船工顺手补小洞”、北京“火车的敬礼”、重庆题“保安查冷库救人“、山东题”孙中山论成功“也是如此,不能就事论事,应当引申开去。这类引申型命题与直白型命题的不同点就在于引申。这种命题本来涵盖面较小,审题应该由小而大、由近而远的引申;直白型命题本来涵盖面比较大,如福建题“人生中的赛跑”、上海题“舍弃的微光”,审题自然不需要引申。

(4)命题内容多方涉猎

2012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题进一步贴近时代,贴近考生;题目 内容都与高中生学习,生活的认知有密切联系。

(一)生活感知,情感关注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学生积极地深人生活,正确地认识生活,及时地总结生活体验,更深刻地认识社会,以期将来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高中生在社会生活中或亲历,或目睹,或耳闻,有着自己独特的感悟与认知。适逢《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修订,2012年高考作文题有相当一部分在生活感知、关注社会方面有明显的体现。安徽题“将梯子横放”,注重引导学生感受生活、总结生活与认识生活。全国课标题“修船工顺手补小洞”与重庆题“保安查冷库救人”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能从“小事不小”的生活个案引导考生正确地感爱生活与认识生活。还有一些作文题密切关注考生的情感世界与心理世界,在感受与认知亲人之爱、爱国之情、助人之意、尽职之心、劳作之感等方面,对考生有直接引导与教育作用。如江苏题“忧与爱”体现了感人的母子情感乃至爱国情怀;全国大纲题“脱掉鞋子挑秧苗”既含有对母亲的尊敬,又含有对劳动的热爱;北京题“火车的敬礼”既有对尽职的赞扬,又有对劳动的赞颂;浙江题“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则表现出为人喝彩的高尚情怀。

(二)道德建构,审美体验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浙江题“坐在路边鼓掌的人”之中“安于平凡”的主张,对于考生在当今竞争大潮中保持一颗平凡心,建构良好的心态,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山东题“孙中山论成功”,可以说是典型的爱国教 育与挫折教育的好教材。江苏题“忧与爱”引用三段动情的诗文,以强大的感情张力对考生进行爱心教育,乃至“忧国忧民”的道德建构。四川题“手握一滴水”让考生阅读《手握一滴水》这首诗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手握”是“题眼”,即方法、谨慎和珍惜的意思,而从一滴水看到整个世界,则要把相关概念的比喻意义揭示出来。其中包含了一系列审美感受与审美认知。湖南题”一双手",无论“伸出是温暖的服务”与“摊开是放飞的想象”,或者“张大是创造的力量”与“捧起是收获的快乐”,都是典型的审美想象活动。

(三)人生关注,价值认同

一些高考作文题直接关注中学生的价值取向,注意青年追求的引领,以促进他们建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如福建题“人生中的赛跑”呈现的材料,是冯骤才《思想与心灵的片段》中的一句话,“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首先要求考生弄清楚人生路程的含义,即人生是否丰富、是否有意义;不是在于一个人走了或跑了多少路,而在于人怎样活着才有意义。其立意有“贵在生命的内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生没有休止符”“用心丈量人生之路”“生命的意义与长度无关”“生命既需要宽度,也需要长度”等。无论是哪种立意,都能让考生明确到人生的时间有限,应尽可能发挥自己的能量来实现目标和理想。上海题“舍弃的微光”、江西题“没有与拥有”与广东题“生活的时代”等,都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关注中学生的人生追求与价值认同。

(四)哲理思辩,辩证思维

无论是安徽题“将梯子横放”,还是天津题“小鱼不知道水是什么”,或者是上海题“舍弃的微光”,都包含着复杂的思辨与哲理。要理解其中的深刻含意,不仅需要演绎思维、归纳思维、类比思维,而且需要辩证思维。江西题“拥有与没有”,其材料“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拥有什么;不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要想到你没有什么”,具有鲜明的思辨性哲学意蕴,凸显了哲理的对立性、两面性,即珍惜拥有、淡泊宁静与积极进取、不断追求。同时,这也是个理性的命题,要求换一个角度思考生活。考生应该从中找到合适的角度与意义;物质(金钱、权势、名利等)缺乏与精神(善良、诚实、自信等)拥有、珍惜拥有与不断进取、安于现状与志存高远,等等。如此思考,需要系统的全面的多角度的思辩方式与辩证思维能力。

每年的高考作文,都是在继承中创新的,只有建立在上一年命题特点的基础上,我们对下一年高考作文的预测才是科学的、富有成效的。

3、回归课本内容,借鉴名篇章法

不少高三毕业班的教师,在作文总复习教学时,印发了许许多多的课外材料,包括多篇课外文章和高考满分作文,以供学生参考借鉴,但就是忽略了“回归课本,经典重读”这一环节。其实,回归课本,对学过的课文名篇写法,加以分门别类地总结和梳理,温故而知新,对指导作文能起到事半功倍、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功效。正如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课本名篇即是最好的例子,认真再揣摩这些名篇的结构、内容、写法和语言特点,从而为写作提供帮助,这是最具现实意义的。可按文体分类,①课文有不少典范的议论文章。如《六国论》、《过秦论》、《阿房宫赋》(议论部分)、《师说》、《劝学》、《伶官传序》、《拿来主义》、《我有一个梦想》、《我若为王》、《人生的境界》等课文,从审题、立意、角度、选材、结构、语言等方面,对写中规中矩的议论文都很有可借鉴之处。②写景抒情类的散文,也可把它们归为一类复习,比如《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因事说理)、《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兰亭集序》、《滕王阁序》、《赤壁赋》、《荷塘月色》、《故都的秋》、《我与地坛》等篇目,以写景状物、抒情言志为要,集中复习,比较写法,印象深刻。还有写亲情的《陈情表》、《项脊轩志》、《祭十二郎文》、《背影》等至情之文,读来感人肺腑,终生难忘,也给我们写这类文章以深刻的启示。③写人叙事类的文章,如《记念刘和珍君》、《记梁任公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苏武传》、《项羽之死》等课文,让我们对写人如何抓住特征,叙事怎样写出波澜,更有一些具体的认识和感悟。④再则,还有一些文化散文以及文艺审美的文章,如《胡同文化》、《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孔孟》、《说“木叶”》、《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与实》等篇章,向我们开放了文化艺术的天地,对提高我们写作中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都是大有裨益的。

4、掌握应试技巧,力争作文好分。

可参照本人于2012.12在《语文教学通讯》上发表的拙作《考场作文:力求才情与技巧的完善结合》一文。

5、吸纳鲜活素材,做到有备无患。

2012年高考作文命题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对生活的关注,对时代理念的呼应,这一点,必将在2013年的高考作文命题中得以坚持。需要 注意的是,我们关注生活,不仅是对自我生活的留意,更重要的是,要以自觉的主体态度关注社会、思考人生,要敏锐地发现生活中的新问题,主动学习政治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培养自己的理性思维能力,敢于表明自己的态度,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针对此趋势备考,在高考复习时,考生容易陷入“题海”。很多人希望在短期内能迅速提高写作水平,适量的写作实战练习必不可少,但最重要的是积累写作素材,才能举一反三,应对各种类型的题目。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备考时要关心身边的人和事件,要关心社会热点,要“事事关心”。试想一个只读死书、不闻窗外事的人,他能写广东卷的“希望生活的时代”、北京卷“铁路巡逻员、”四川卷“水”这些材料作文吗?语文是一门根植于现实,面向未来的综合课程。高中生生活的环境小,两点成一线(教室和卧室),这样能在考场拓展素材吗?丰富作文内容是不可能的事情。那么,可调动之物从何而来?这就要靠平时积累。对于高三学生来说,经常读报刊,如《作文素材》《读者》《意林》等杂志,则是一个比较有效的积累素材的渠道。写文章的能力,究其实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读”出来的。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写作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无形之中就能写出一篇优秀文章。

读报刊的技巧:(1)吸取最新素材、最新观点,把握时代脉博。(2)积累最新语文知识,如历史典故、名人名言、古典诗词等。(3)擅长深层挖掘素材内涵,转化成适用主题,举一反三,综合运用。

篇2:高三作文复习

2、请以“善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3、请以“一切都会过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4、请为百草园期刊写一篇前言。

5、请以“对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6、请以“品位”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提示:美丽、人生、青春、名誉、体育、艺术等)

7、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利,请以“权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8、请以“影响”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9、请以“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10、忘记就是背叛;忘记过去才能走进新天地。请以“忘记”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11、请以“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12、请以“智慧”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13、请以“发现”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14、请以“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15、请以“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16、请以“收集快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17、请以“假如让我重新选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类已迈入21世纪。科技的高度发展,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但作为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在物质生活之外,日益关注自己的精神生活,如文明修养、伦理道德、亲情友情、文学艺术,等等。

请你以“精神家园”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提示]

题目已经对“精神家园”的内容作了提示(文明修养、伦理道德、亲情友情、文学艺术,等等)。写作时不管是议论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还是阐述守住精神家园的重要,都要有具体的实例和真切的感受,不能泛泛而谈,大而化之。

参考拟题:1、守住美好的精神家园2、呐喊,不能容忍的丧失3、失去了才知道珍贵4、朋友,你可有精神家园的钥匙5、何处是家园。

题目三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乞丐每天总在想,假如我手头有两万块钱就好了。一天,他无意中发现了一只跑丢的很可爱的小狗,便把狗抱回了自己住的窑洞。

这只狗的主人是本市有名的大富翁,丢了狗后十分着急,因为这是一只纯正的进口名犬。于是他在电视台发了一则寻狗启事:如有拾到者请速还,付酬金两万元。

第二天,乞丐看到了这则启事,便迫不及待地抱着小狗准备去领取酬金。可是他发现街上出了新的启事,富翁已经将酬金改成了3万元,于是他停下脚步,转身将狗抱回了窑洞,重新拴了起来。第三天,电视上说那个富翁寻狗的酬金又涨了,第四天又涨了……直到第七天,酬金涨到了让所有市民都感到惊讶的数额时,乞丐这才跑回窑洞去抱狗。可想不到的是,那只可爱的小狗已饿死了。乞丐还是乞丐。

读了上面的故事,请你以“欲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提示]

人生在世,好多美好的东西我们不是无缘得到,只是因为期望太高:往往在刚接近一个目标时,又会突然转向另一个更高的目标。西方有位哲人说过:“人的欲望是一座火山,如不控制就会害人伤己。”这,就是话题中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具体作文时可以指出:实现目标须一步一步向上攀登,欲望一旦过了头,就成了“奢望”与“妄想”,最终只会一无所获。

题目四

阅读下列提示,按要求作文。

什么是尊严?词典上的解释是“尊贵庄严;可尊敬的身份或地位”。其实,真正的尊严绝不取决于身份和地位。尊严是高尚的人格,是一种价值观,一种自立奋斗的精神。

请你以“尊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提示]

写本题可以考虑以下几种立意:

1、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才会有尊严。

2、神圣的尊严,在捍卫正义的斗争中得到升华。

3、科学的尊严不容侵犯。

4、尊严不仅是个人价值的象征,更是民族、国家的立身之本。

5、产生尊严的是理性——对正义的执著,而不是冲动——对虚荣的追求,这是尊严

与“面子”的根本区别。只有摈弃了虚荣的“面子”,树立起真正的尊严,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才会有真正的希望。

6、针对慈善事业主办方常令受救助者陷入尴尬处境的弊病,指出“善良的原则是保持受施者的尊严”“做人的尊严是任何东西也取代不了的”。

参考拟题:1、不能容忍尊严的沦丧2、捍卫尊严3、尊严与“面子”4、伤心一跪。

题目五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当代诗人北岛在《回答》中写道:“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你是怎样认识这两句诗的,它引发你想到些什么呢?请以这两句诗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提示]

北岛的诗句,在强烈的对比中直斥了“-时代”的是非颠倒和善恶混淆,富有警世作用。不过,写此题时也可运用辩证的眼光予以分析:一方面,卑贱者得志猖狂,高尚者受辱含冤,这样的情形,古今中外不乏其例,在某个历史阶段甚至还极为突出;但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这种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正趋于减小,而且历史是公正的,时间将证明一切,卑贱者终会遭人唾骂,遗臭万年;高尚者必然流芳百世,为后人敬仰。所以,追求崇高,排斥卑贱,毫无疑问应该成为我们人生乐章的主旋律。

题目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回,日本歌伎大师勘弥扮演一位徒步旅行的百姓,正当他要上场时,一个门生提醒他:“师傅,您的鞋带松了。”他回了声“谢谢你”,然后立刻蹲下,系紧了鞋带。当他走到门生看不到的舞台入口处时,却又蹲下,把鞋带复又弄松。显然,他是想以松垮的鞋带表达一个长途旅行者的疲惫。那天,有位记者恰好看到了这一幕,戏演完后,他问勘弥:“您为什么不当场教那位门生呢?”勘弥答道:“别人的亲切必须坦率接受,要教导门生演戏的技能,机会多得是。在今天的场合,最要紧的是要以感谢之心去接受别人的亲切,并给予回报。”

勘弥的美德令人肃然起敬,感佩不已。请根据上面的材料,以“回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800字以上。

[提示]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这是动物之间的真心回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是人与人之间的热情回报。有了回报,人间荡漾着真情;有了回报,世界将无比美好。材料中勘弥大师“松”鞋带是为了艺术创作的需要,“系”鞋带则是为了坦率“接受别人的亲切,并给予回报”。他对艺术精益求精,一招一式求真求美的做法固然可贵,而善解人意、倾心回报的美德则更让人感动。

“回报”这个话题写作范围宽泛,可以写“我”怎样回报家人(或学校、社会)给予“我”的恩德;也可以写“我”付出了很多,别人是如何回报“我”的。至于文体,应依据作文选材和自身特长加以确定。

题目七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天地悠悠,过客匆匆,潮起又潮落/恩恩怨怨,生死白头,几人能看透/红尘呀滚滚,

痴痴呀情深,聚散总有时/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我在梦里把你追随/我拿青春赌明天/你用

真情换此生/岁月不知人间多少的忧伤/何不潇洒走一回……”

你会唱这首曾经风靡一时的歌曲吗?你是如何理解“潇洒”的?你对这首歌中流露出来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什么看法?你有过“潇洒走一回”的经历吗?你听说过类似的“潇洒走一回”的故事吗?

请以“潇洒”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提示]

本题写作范围宽泛,可以称之为“潇洒”的事情有很多。由于各人的生活情趣、社会地位以及现实境遇不同,“潇洒”也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比如,有的人把在灯红酒绿中一掷千金当作“潇洒”,中学生把大考以后的一次郊游当作“潇洒”,电视剧《闲人马大姐》中的马大姐则把“有时咱也打回的”称为“潇洒”…… 这里未必有对与错之分,但体现了境界的高与下。

篇3:高三复习中的作文训练

一、听写训练

这是语段练习的一种方式。由老师事先选好素材,一般选取篇幅较短、蕴含一定哲理或启示的小故事。在课堂上以较慢的语速朗读给学生听,学生听完故事后用书面形式复述故事,复述时尽量忠于故事原型,并写下自己的感悟,300字左右即可。写完后可以当堂互相交流,也可以由老师作个别点评。最后再听一遍故事,看复述与原故事的表述有何不同,如果有新认识,新收获,要及时补充。

这是一次听写训练的素材: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这是一位同学的习作:

一只蜗牛想要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它想东游泰山,经计算需要三千年的时间,于是它放弃了。它又想南下长江,可同样需要三千年的时间,它还是决定放弃。最后它老死于野草丛中。

蜗牛是一个空想家,拥有理想,却瞻前顾后,迟迟没有付出实际行动,最后孤独终老。如果它不考虑自己的年龄问题,出发去泰山、去长江,即使最终无法到达目的地,那它也可以领略沿途的风光。现实生活中,我们有着和蜗牛一样的问题,有理想,却因为外界因素的干扰而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付出实际行动,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最终碌碌无为。你若不行动,注定无结果,而行动则会拥有不同的结局。有时候,沿途的风景要比山顶的更美丽。最终的结果决定我们的心情,而实践却可以教会我们成长。

因为选取素材有针对性,所以这种训练首先可以让学生在听、写的过程中积累写作素材,记下这些有哲理的小故事。其次,学生在复述故事的过程中要组织自己的语言,让表述尽量准确生动;要积极思考,有自己的感悟与认识;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书写也要跟上。在这种思维的大调动中学生获益良多。

二、关注社会热点

我们处在信息大爆炸的社会,身边最不缺的就是各种信息。高考试卷的选材都不乏社会热点话题,教学中也要充分利用社会热点。

以下面的材料为例,说说如何教学生阅读和运用社会热点:

近日,(一组“熊孩子”在河北保定一烈士陵园对烈士墓碑不敬、还将一墓碑踢倒的照片在网上流传,)引起公众强烈谴责。为什么这个“熊孩子”没有对抗日烈士的敬重之心?

在中华民族被日寇蹂躏之时,是这些烈士视死如归、为不被亡国灭种而战,悲壮倒下,甚至尸骨无存。(后人修建烈士陵园,不仅希望慰藉烈士英魂,更希望烈士们舍身卫国的精神永世长存,让后来人瞻仰、缅怀。)然而,那个“熊孩子”却刻意毁辱烈士墓碑,又骑又踢,没有丝毫敬意,他到底是怎么想的?他的心理为何如此扭曲?

无须多言就可以想象舆论对于此事件的愤怒,“绝不宽恕”、“人肉搜索”的声音也呼啸而来!我们不支持这种极端方式,但与之相关的人必须反思!

看到一则社会热点材料,在阅读过程中,首先要找出哪些是叙述性语句。找到全部的叙述性语句,学生就能快速清晰地知道事件发生的始末,即“什么事”。材料中的叙述性语句集中在用括号标注的两处。主要说了两点:1“熊孩子”在河北保定一烈士陵园对烈士墓碑不敬、还将一墓碑踢倒。2人们修建烈士陵园的目的。

再寻找和标注议论性语句,分析这些语句议论的是什么,即“怎么看”。材料中的议论性语句用下划线做了标注。概括如下:1舆论和公众对此事的愤怒与谴责;2不理解“熊孩子”的心理扭曲;3不支持用“人肉搜索”等极端方式对待“熊孩子”;4与之相关的人必须反思。接着综合分析,概括观点。最后思考这样的材料可以用来写什么样的作文。

读完材料,我们也会想为什么“熊孩子”会做出如此荒唐的事?哪些人应该反思?反思什么?首先想到的是“熊孩子”的家长,他们是怎样教育孩子的?说起教育,学校、老师也应该反思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此外,被破坏的烈士陵园是不是也应该反思?是不是缺乏完善管理和文明参观引导才发生了这样的事?综合分析不难发现,家庭教育中普遍缺少让孩子感同身受的爱国主义教育,学校教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大多流于形式,在过分注重“奥数”、重视才艺培养的同时,常常将历史教育、社会教育抛之脑后,爱国主义教育更是被淡忘。

最后请学生思考:这样的材料可以用来写什么样的作文?大部分同学想到的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反思。这时可以继续引导:处身于历史悠久的中国,我们不需要刻意记住什么,但也无权忘记!因此也可以写“忘记”与“铭记”、“讲过去的事”等内容的作文。

三、整体训练

学生写不出作文,除了“没什么可写的”,还有“不知道怎么写”的问题。有些同学对作文有恐惧,从发试卷就开始担心作文怎么写。所以,作文的整体训练,主要训练学生如何在考场上快速构思好一篇文章。

结合下面的材料谈一谈具体的做法:

俗话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有时候,我们一次不经意的鼓励与温情,能温暖了别人孤单的心灵,回报我们一份感动;有时候,我们一次轻轻的牵手,能够帮助别人跨过难过的坎,让人真诚道谢,回报我们一份真情。

先审题,这是一则关于“回报”的材料,因此需要迅速在脑海中搜索关于“回报”的素材。比如:1船工补船的故事,这是以前作文练习时的材料;2一杯牛奶的故事,这是做过的一篇小说阅读;3自然界的回报事件,人类肆意砍伐森林,破坏植被,大自然回报给人类沙尘暴。然后构思开头和结尾,以及中间几部分的过渡与衔接,一篇作文就构思好了。

总结如下:先审题,确定材料的主要观点或倾向。然后迅速在脑海中搜索与这个观点相关的素材。一般搜索2-3个素材,正、反面素材均可,用简短的语言把素材写下来。这部分内容是作文的主体。再构思开头和结尾,想好中间的起承转合,就完成了一篇作文的整体构思。这就是“三例并列法”。

之所以用“三例”,是因为高考作文字数要求不少于800字。我们的每个例子加感悟是300字左右,三个例子加上开头和结尾,首先保证了作文能写够,能写完;再者,用“并列”的三个例子,例子之间的过渡与衔接比较好处理,降低了写作的难度,解决了学生“没啥可写的”和“不知道怎么写”的问题。说到底,这是为了解决学生的写作基础过于薄弱而采取的一种作文方法。

篇4:高三作文复习策略

一.作文训练要有序、限时

1、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高考作文复习

高考作文仅仅是高考语文中的一块内容,不可能分配到过多时间,因此时间的安排显得尤为重要。语文老师应当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作文训练的重点,制定作文复习计划。以下几点是笔者训练中的分点,也是重点。

(1)审题、立意。要想写好作文,审题、立意是关键,许多学生文笔不错,却因审题偏差或立意不够新颖有高度而不能获得高分。审题和立意分散在每次作文训练中效果不明显,笔者主张用专门的整块时间专门训练,如将2011年全国各地的高考题集合起来,逐一进行点评,并不要求学生将作文写出,而是将自己对作文题的分析和作文的大致框架写出来,就能起到很好的训练作用。

(2)着眼大局,多方位训练。经过高一、高二的学习,学生一般都能写出一定水平的作文,而想保证学生考场写作水平发挥的稳定性,并稳中求升,就要有针对地训练。笔者认为,并不是每次作文训练都需要写出完整的作文,而可以是片段的训练,如描写景色,人物对话,论证过程等。如:训练景色描写,可以先让学生对照名篇像《荷塘月色》进行模仿描写,通过模仿体会名篇的布局和遣词用句,再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写作。

(3)收集资料,做到胸中有沟壑。我们看高分高考作文,往往引经据典,妙笔生花。要想做到自己写作时能够随时罗列出名人轶事和名言警句,自然离不开平时的积累。笔者要求学生看到别人使用的典故都要进行查阅了解,争取变为自己的知识。而笔者本人也会将大量时事及一些常见的论据总结归纳打印出来,发给学生。

2、作文训练要限时

高三作文训练就是为了复习迎考,为适应考试学生就应限时完成。并且,限时完成有助于学生高度调动积极性,激发灵感,让学生习惯写作的连续性,习惯一气呵成。事实也是如此,笔者在历年的高三作文复习课上发现,如果是布置作文课后完成,一部分学生会花费大量时间翻阅资料,写完之后改了又改再交上来,这些作文质量一般较好,但是考场上不可能有条件做到;而一些学生则是在交上来之前匆忙完成,马虎了事,根本没有起到训练的效果;还有学生反映平时写作没有压力,常常构思时还会走神,1个小时没写出几段话。因此,我常常限制时间,“逼”出学生的作文来。根据高考的做题安排,学生能用来写作的时间最多也就一个小时左右,因此我制定的时限也以此为准。这样缩短了时间,学生为了能够完成任务,往往一开始就能迅速静下心来,认真看题,构思,反而常能产生思维的火花。而这样的训练也可以帮助学生自己掌控写作速度,避免考场上匆匆结束作文发现尚有时间而后悔,或是时间没把握好作文没写完就必须交卷了。

二.作文训练要与学生共进退

以往都是老师布置,学生写作,而老师自己却很少动笔。这就像老师站在岸上教学生游泳一样,不能体会学生写作时遇到的困难,不知道学生哪些地方需要老师特别指导。因此在习作课上,我常常跟学生一起写作,并尽量从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例如,2011年天津高考作文题:请从哈哈镜、望远镜、显微镜、三棱镜、反光镜中任选两种,以此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体裁不限,诗歌除外。按照笔者自己的思路,看到镜子首先想到的是这些镜子背后的寓意,而且题干中要求“任选两种”,为什么不是“一种”或是任选不限种类呢?这个“两种”又代表着什么呢?正因为笔者自己亲身体验了学生审题的过程,对于指导学生如何发掘题干内容,从何种方面思考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后来的作文批改时,我发现有的学生根本没有发现“任选两种”这几个字,而是仅以一面镜子的寓意进行阐述,而有的学生直接写了镜子的说明文,虽然不能说错,但是立意就有了高下之分,并且说明文一般都不是学生重点掌握的文体,写出来难免干涩。批改时发现的诸多问题与笔者自己审题时的思路一对比,笔者就能明白学生的问题出在哪里,应该如何指正了。

高考作文复习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完成习作或是考场作文,老师也不能隔岸观火,要参与到其中,体会学生写作的过程,从而发现问题,及时帮助学生解决。

篇5:高三语文复习作文

你看,多美。

乡村之美

放下诗书,步入田园,你用心倾听着乡村的音符,良田美池,溪水潺潺;蓝天白云,牛羊相伴。那袅袅炊烟,那点点星光,仿如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落英缤纷,那是花的王国,那是树的天堂,更是人世间的一方净土。

没有高楼林立,只有砖瓦低房,抬头便是蔚蓝广阔的天空。在那里,我们可以任意地放飞理想和希望,思绪可以像展翅高飞的雄鹰一样肆意翱翔!

没有城市的车水马龙,只是绿树环绕的乡间小道以及走在小道上的纯朴农民。幽静的小路仿如通向天堂的路途,有鸟语,有花香,更有无穷无尽的美。崎岖的小道上,有孩童的欢声笑语,有大人的谈天论地,也有青年男女的脉脉之语。

没有人世的喧哗嘈杂,只有那宁静的河,沉稳的山以及那默默无语的星光灿烂。那里的宁静让人心静,使人养性,令人回味,令人陶醉。那沉稳的山和宁静的河就像忠诚的卫士一样,默默地守卫着这片宁静的乐土。

这就是神奇美妙的乡村,令人向往。

诗之美

登上泰山,领略“一览众山小”的愉悦,燃起你心中久熄的斗志;拥抱大海,感知“海纳百川”的胸襟,摒弃你心中久藏的郁闷;步入深山,融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宁静。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东坡的浪漫飘逸,天马行空;“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的委婉细腻,似水柔情;“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杜甫的人间疾苦,笔直下波澜。

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欢天喜地;有“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畅快淋漓;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自乐……

这就是诗之美,一篇篇展露人情美之华章。

你看,多美!

篇6:高三英语作文写作复习

范文:

In the picture, a girl is riding a bicycle, but her father is on her right showing the direction, her mother is on her left with a first-aid box and behind her is her granny, who is out of breath.They are all running as they are holding the bicycle.Sweat is falling down from their foreheads.The girl is shouting, “Leave me alone, I can manage.”

篇7:高三高考复习计划作文

一、高考作文复习提纲

高考作文60分在高考语文中的分值比重超过了三分之一。而作文教学并非一蹴而就,所以我结合复习用书中知识编排体系的特点,将本学期的作文教学作了如下分解:

第一讲:高考作文完全解读

第二讲:高考作文的审题

第三讲:高考作文的立意

第四讲:高考作文的拟题

第五讲:高考作文的选材与构思

第六讲:高考作文的题记

第七讲:高考作文的开篇

第八讲:高考作文的结尾

二、高考作文复习的具体情况

目前我已经完成了五个专题的讲解:

第一讲:20高考作文完全解读

了解2007、2008年全国18套作文试题的命题形式。介绍2008高考作文试题的命题形式、命题思想和命题原则。具体解读若干典型的高考作文试题,把握高考作文的审题和立意的方法。重点解读安徽省2008年高考作文试题,点评满分作文。

第二讲:高考作文的审题

本讲的教学重点是了解高考作文的审题原则,掌握高考作文的审题方法。用了三个课时分别介绍话题作文、供料作文和命题作文的审题技巧。

第三讲:新材料作文的立意

这讲就是上次我的公开的内容。实际用了两个课时对作文的立意方法进行了介绍。

第四讲:高考作文的拟题

教学重点:高考非命题作文的拟题的方法和技巧。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题好文一半。题目会给阅卷者或好或坏的第一现象。结合2007、2008年高考作文好的标题来推介高考作文拟题的方法。

第五讲:高考议论文的结构技法

教学目标:了解议论文常见的三种结构模式:并列式、正反对照式和递进式。重点讲解并列式和正反对照式写作模式。这一次吸取第三讲的教训提前给学生印发了学习资料。结合具体的高考优秀作文讲解议论文的结构技法。

篇8:高三作文复习

1. 审题与立意

首先就今年作文阅卷而言,南师大文学院给出的说法是只要观点源于材料就不算偏题,建议同等对待各种角度的立意,不因立意决定作文档次。这种解读一定程度上考虑了今 年考生的 实际答卷 情况,避免了因审题问题造成大量不及格从而引发社会矛盾。然而,一个记叙性的材料往往会有多重意蕴,而其中必然有一些意蕴是主要的。事实上,今年大多数阅卷教师有这样一个共识:“人与自然的和谐,无心之错对他人的影响等,应是最佳立意;谈‘小大关系’降一点,谈‘细节’再稍降一点。”今年还是有最佳立意的。我们今后在高三备考作文时,丝毫不能降低对材料核心立意判断的训练要求。

2. 议论文写作思考

今年议论文写作比例较往年高且同质化严重。出现这种情况我认为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很多高三语文教师更多地选择了强化议论文教学的复习思 路;二是今年材料的意蕴之一“小细节带来大影响”本身具有很大的限制性,不利于考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展开思维写作。今年同学们例证雷同就普遍存在。谈到泰坦尼克上的望远镜、小螺丝钉、战 马的马蹄铁、胡锦涛弯腰捡国旗等素材比例很高,这反映了我们的阅读面过于狭窄。例证法很重要的就是要新颖。新颖是一个相对概念,适当规避热门素材可以让阅卷教师有眼前一亮的感受。教学、命题、考生备考三方面因素的合力产生了一个效果:今年在45分至49分这5分的区间里集中了50% 的考生。往年也会有分数趋中,但没有今年严重。议论文尤其容易进入这个区间。阅卷时,这个区间就像一个黑洞,吸纳着大量的作文。就议论文而言,要想摆脱这个黑洞,我们首先要按照高中阶段语文课堂上教授的文体知识规范写作,杜绝“以叙代议”等硬伤,这是确保站稳平均分的重要步骤。优秀的议论文必然有多重因素支撑,但我以为最重要的还是立意的角度与深度以及分析能力,不能在分析尚未深入的情况下简单堆砌材料。

3. 记叙文写作思考

今年的记叙文写作与去年相比也不尽如人意。有的记叙文记人、叙事的功力欠缺,人物不鲜活,故事没新意,描写不生动。像去年《忧与爱》阅卷时常常为一篇优秀的记叙文击节赞赏的感受没有了。

新材料作文材料意蕴丰富,我们更加要注意扣材料。记叙文虽然要求“暗合”即可,但是也并不排除明扣材料的情况。例如今年高考优秀作文《小巷深深》,最后一节是如此点题的:“那些淳朴的感情再也无处栖息了,它们躲到了小巷的深胡同里,它们躲到了人心不见天日的角落中。惟有那里的干净无扰,才能保住这人与人之间单纯的关爱。”这样的主旨段显然是紧扣材料的。优秀作文并非高深莫测,其中还是有一些规律可循的。

4. 关于阅读与素材积累

首先,同学们阅读时可重点关注或者有意识地搜集整理阅读。阅读与写作是姻亲关系,曹勇军老师主张他的学生读《杂文报》,他的学生写作个性逐渐趋向于杂文风格。其次,作文素材可以用,但阅读完整的作品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况且,作家作品中本身就包含有大量可以二次利用的作文素材。再次,从作文阅卷角度看,整体评价就是综合考虑考生的审题、构思立意、语言结构、表达方式,等等。那么,长期浸泡在作文素材中而不关注整体写作能力的考生,往往难以写出符合高考阅卷要求的好文章。最后,在高考作文这种架构下,如何处理经典素材和当下素材也是一个问题。掉书袋,言必称古固然不好; 跟着媒体人云亦云也未见高明。从我阅卷的感受看,我乐于见到那些有文化深度的、有阅读底蕴的经典素材运用和有深度的当代素材分析。这两者都同时反映出了两个优秀品质:阅读面广和思维深刻。

篇9:高三作文复习方法摭谈

一、现状分析

1.命题形式

最近几年的主要考查形式——新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除了给考生提供了一定的情景和思维方向外,还会对考生的审题、立意有所限制,有所考查。

2.评分标准

江苏高考作文的分类定等的赋分标准,把我们以往随便写写的想法彻底粉碎。可以把它简略为“立意、材料、结构、语言”四点要求。

3.考试说明

2012年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有关议论文写作,在原有的“材料丰富”的基础上,增加了“论据充实”,这应该是针对考生议论文写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的要求。

二、复习策略

1.重点强化

(1)审题训练:从前面分析的情况看,审题应该是写作训练中的重中之重,准确切中题意是我们的必达目标,如果离开了这一点,一切的努力都会付之东流。对于新材料的审题,主要抓三点:第一,从抓关键句入手(开头句、结尾句、对话句、结语句)。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第二,从分析原因入手。追查原因是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拓展思路的重要手段。一则材料,无论新闻事实或者寓言故事,总会有结果,有原因,有时一个原因可能会有多种结果,有时一个结果可能缘于多个原因,我们可以多角度分析这些原因和结果。一般说,有几个原因就有几个写作的角度。第三,从作者情感倾向入手。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

(2)文体训练:高考作文不限文体,但并不等于不要文体,考生一旦选择了某种文体,就必须按这种文体的要求规范地进行写作。比如,写议论文要以议论为主要的表达方式。议论文中也可以有记叙的成分,但它是作为论据出现的,是为说理服务的,能支撑论点即可,不必详细展开。特别强调禁止在议论文里出现大段的“讲故事”现象。

(3)结构训练:结构既是文章内容的组合构造,也是文章思路的外现,还是文章一眼就能看到的长相。所以,轻视结构的作用,忽视结构训练,是错误的认识和做法,势必会影响作文的质量。要做到结构完整、层次清晰就需要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即在动笔之前就要“整体构思,列纲定局”,做到心中有数。写作前做好“布局谋篇”,行文时自然就不会出现大的结构问题了。对此,我们重点分析了议论文范文,落实开门见山,揭示题旨;段首显示,反复强调;卒章显志,画龙点睛等最常见结构方法。

(4)语言训练:这一点我们还没有拿出来专门训练。但语言是作文评分标准中的一个重要的依据,应高度重视,只是专项训练操作起来难度较大。

2.能力培养

(1)思辨能力:面对不同的作文材料要教会学生在难中求准,在易中求深,在辩证中求创新。多角度思维、联想思维、比较思维、逆向思维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有效方法。

(2)联系历史、现实的能力:联系历史、现实是文章展开的关键。以作文材料为依托说开去,提炼出自己的观点、态度,再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也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展开文章内容。

3.素材积累

以上种种,如离开了材料积累,一切都会成为无米之炊。因此,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社会,积累典型素材。

高三学生时间紧张,因而要有选择性地关注媒体内容,了解热点资讯,民生疾苦,这是作文素材积累的一个有效途径。另外,把相关材料以讲义的形式印发给学生也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还有一个最容易被学生忽视的素材积累途径——教材,对所学过的课本里的人或事进行合理选择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途径。

素材的储备要贯穿整个复习过程,材料可以是一个个小故事,也可以是名人名言,甚至可以是歌词诗文。材料贮存多了,写作时才可以信手拈来。

三、细节保证

随着课时增加,作业训练频繁,作文批改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大问题。一篇一篇精批细改肯定不现实,随意浏览,快速打分,教师又不知道学生作文成败在何处,学生也不知自己失误在何处。对此,我们把学生作文附上评分主要标准,印发给学生小组互评。在此基础上,老师再批改,问题较为突出的则选择面批的形式。这样老师的批改速度可以有很大的提高,同时,既能让学生在评分的过程中进一步把握评分标准,又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上一篇:2017兴隆煤矿机电安全质量标准化资料清单下一篇:长征《过草地》—张爱萍 《七律》—乌兰夫 《忆秦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