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可能性.教学设计

2024-05-15

三上.可能性.教学设计(精选8篇)

篇1:三上.可能性.教学设计

教学展示周教学设计—— 蓝建春

课题

《可能性》(北师大.三年级.上册)

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教学设计时我充分考虑了三年级孩子的设计

理念 特点,以合作的方式组织教学,以自主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本着让学生学习身边的数学,学习生活中的数习的理念。设计了一定要让学生在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感悟、体会、认识、基于这样的理念,设计了一个个游戏,让学生去动手实践,感受数学知识就在身边。

1、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教学 目标 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2、经历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能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3、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具有一定的求实态度和合作意识。

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描述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硬纸盒,白和黄乒乓球各若干个,课件.教学 重难点 教学 准备

教 学 过 程

一、活动引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玩一个“真话,假话”游戏。老师说一句话,你来想一想,老师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真话用“”表示,假话用“”表示。

1、今天早上,蓝老师6:00起床。(真话也可能是假话)

2、早饭吃了50个包子。(假话,一定不可能)

3、用了10秒钟时间开车到了学校。(假话,一定不可能)

4、你们能不能说一句象老师这样的句子让同学们判断一下吗? 所以说,生活中的事情有些是可以肯定,有些是不能肯定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板书课题:可能性)

二、操作活动,体验感悟。

1、确定现象的体验。

师:我们先来进行摸球比赛。(拿出装有2个黄球的盒子)摸到黄球算男生赢,摸到白球算女生赢。(男、女生轮流摸球,师做记录)

(生质疑:不公平)师:为什么不公平?(放的全是黄球)那我们来看看是不是像他说的那样。(师把2个黄球都拿出)果然全是黄球。

师:难道一点摸到白球的机会都没有吗?(都是黄球不可能摸到白球)

师小结:全放黄球,任意摸一次,不可能摸到白球。(板书:不可能)

师:这么放不行,那我把两个黄球换成两个白球呢?

教学随笔

【利用活动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

板书:

男 女 黄球 白球

生:不行,这样任意摸一次,摸到的都是白球…… 师小结:也就是说摸到的一定是白球。(板书:一定)

2、不确定现象的体验。

师:那你们说该怎么放才公平呢?(……)那老师放一个黄球和一个白球,可以吗?(重新比赛:一生上来摸球)

师:(在他摸之前)你们认为他摸出的是什么颜色的球?一定是黄色的吗(一定是白色的吗)?那该怎么说?

师小结:球还没摸,结果无法确定,我们就得说“可能”,可能摸到白球,也可能摸到黄球。(板书:可能)

3、感悟提升。⑴师:刚才比赛时,女生最想摸到什么球?(白球)如果你是女生,为了摸到白球,这样3个盒子你会选择哪一盒子?【出示幻灯片】

第1盒:3白1黄

第2盒:2红2黄

第3盒:4白

师:为什么这么多同学选择第3个盒子呢?(都是白球,摸到的一定是白色的)有人选第一个盒子吗?(有白有黄,摸到的可能是白球)为什么不选第2个盒子呢?(没有白的,不可能摸到白球)

那男生呢?你们会选择哪一个?(第2个)这么多人都选第2个,第一个可能摸到黄球吗?(可能)那为什么不摸第一个要摸第二个呢?第2个有2个黄球,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更大。(第二个没有白球,也就是不可能摸到白球)

⑵师:现在就用你们桌面上的扑克牌来创造“一定”、“可能”、“不可能”。

(课件出示:由我来创造)①任意摸一个,一定是红星的。(2张)

师:先请同学们看清老师的要求,然后同桌商量一下,选什么花色的扑克背面朝上放在桌面上,才能让老师任意摸一个一定是红星的(师边说边出示课件要求),动手吧。

(请几组展示:我们组放了2个红星扑克牌……)老师任意摸一个一定是红星的吗?有不同放法吗?有其他不同放法吗?还有不同的吗?

师:什么样的扑克放入袋中才能让老师任意摸一个一定是红星的?

师生小结:全部放红星,老师任意摸一个一定是红色。②任意摸一个,不可能是红星的。(3张牌)师:我们来看第二个要求,(出示)商量一下,开始放吧。生展示汇报。

师:怎么放就能让老师任意摸一个,不可能是红星的呢?(只要不放红星的)

师:(选一个颜色多的袋子)这个袋子不可能摸到红方块,那可

【为学生提供摸球的结构性材料,使男女生在“输赢”的困境中诱发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促使学生主动思考、质疑、大胆猜测,并在展示直观实物的辅助下揭开“谜团”,从而在活动中体验“一定”“不可能”“可能”这三个数学概念。】

【初步渗透可能性的大小。】

能摸到什么?(抽出一种颜色)现在呢?(再抽出一种颜色)这下你们觉得呢?

③任意摸一个,可能是红星的。(4张牌)

师:来看第三题,这题还有个特别的要求,只让你们放两个小方块,想想看选哪两个小方块让老师任意摸一个,可能是红星的呢?

生1:一红一梅;生2:一红一方;生3:一红一黑。

师:为什么这三种放法都行呢?(只要放一个红方块和一个其他颜色的方块,任意摸一个,可能摸到红方块。)

师:一个要求居然有这么多的想法,老师真佩服你们!

【给学生提供“再创造”的机会,通过按要求放小方块,以实现学生对可能性相关概念的再运用。初步认识随机④老师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以一组多种花色扑克牌为例),随便摸一张牌,会出现几种可能?

三、联系生活,加深理解。

1、我们学习数学知识,要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接下来就要看看大家能不能用刚才学习的知识来说一说:这些城市的冬天下雪吗?三亚、武汉、哈尔冰【出示课件】

2、师:我们生活还有很多与可能性紧密相关的现象。【课件出示】

师:第一幅图表示什么?

师:花是不是一定是香的呢?是“一定”的,用“√”表示。“不可能”用“×”,可以用手势“×”表示,“可能”用“○”表示,可以用手势“○”。大王花 ,这种花像粪便一样臭,所以并不是所有的花都是香的,只能说是可能,用什么符号表示?下面请大家完成作业纸上的第一题。

(完成后生一起汇报)

第六题:同学们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分歧,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吗?老师专门对这个问题查找了一些资料,大家请看:中国每年出生的人口是1100万左右。把这个数据具体到天数,中国每天出生的人

事件的必然规律,感受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同时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利用与现实世界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紧密相关的画面,丰富学生对确定和不确定事件短吻鳄认识。并在描述、思考和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再次感受“一定”“不可能”“可能”。】

口是2.08万,如果精确到秒,中国大约每4秒就有一个小公民出生。

师:同学们,4秒时间有多长知道吗?哦,只是眨几下眼的功夫,我国就有1个小公民出生。你们想想看全世界那么多人每天都有人出 生吗?那么这题的答案应该是?

2、师: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一定”、“可能”、“不可能”的现象。大家一起读。(课件出示)

①明年9月10日(一定)是教师节;

②公鸡(不可能)会下蛋;

③上公共汽车(可能)有位子;

④时间(不可能)会停止;

⑤小红的身高(不可能)有10米;

⑥我们人类()搬到月球上生活。(不可能或可能)

师:最后一题老师听到了不同的答案,说说你们的想法。

小结:现在帮到月球上生活大家觉得有没有可能?但是随着科技 的发展呢?希望同学们以后好好学习,努力获取知识,长大以后把生 活中更多的不可能变成可能,老师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一切皆有可 能。【当堂巩固,四、总结拓展,作业巩固 提高课堂的效

率】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你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句话吗?

3、作业纸:学生作业

这是一节“有效”与“互动”(统计与概率领域)的课。从整节课看,较好达成了三维教学目标,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展示了课题研究对增强课堂实效的巨大作用。

“数学教学即数学活动的教学”。课中,创设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的教学情境,学生乐于动手操作,用眼观察、用脑分析,动口提出问题。合作、探究是这节课的主旋律。学生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同时提高了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通过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了学生合情推理能力。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获得数学结论。而结论的获得是多维的,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使他们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

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导入,复习了旧知识,同时也为学习新知识打下了基础。猜测摸球的结果不统一,这样设疑激发学生的内部需求,引起学生的思考,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这节课在学生会用“一定”、“可能”和“不可能”来描述身边一些事物的情况下,再初步感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探索和思考,满足学生探索的欲望,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充分发挥。

新课标指出数学学习要联系生活实际,学有用的数学。可能性问题在儿童的生活中接触还是比较多的。从转盘游戏到摇奖设计,让学生初步具有信息收集、整理、分析的能力,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验可能性。

教学反思

篇2:三上.可能性.教学设计

可能性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直观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时不确定的。

2、结合具体情境或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通过实验操作、分析推理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4、对一些简单事件的可能性进行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5、结合具体情境,能对某些事件进行推理,知道其结果。

6、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并在和同伴的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1)会借助操作活动,说出某一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还是不确定的。(2)能够将某一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一一列举出来。(3)能用“可能”“一定”“很少”“不可能”“偶尔”“经常”等词描述事件可能性的大小。(4)结合具体情境,对某个问题进行推理。

2、难点:将简单试验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一一列举出来。课时安排:2课时

摸球游戏教学目标::

1、通过“猜想——实践——验证”,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通过“猜想——实践——验证”,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教学难点: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教具准备:小黑板、布袋、一定数量的白球、黄球。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建立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一个布袋、9个白球、1个黄球(白球、黄球的大小和轻重一样)。

2、将9个球放入袋内,创设摸球游戏的情境。小组内每个人依次轮流摸球,请想一想:摸到的球可能是什么球?摸到的什么球的可能性更大些?

二、探索研究,得出结论:

1、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测,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组内的同学。

2、实践探索。(1)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摸球游戏,把每次摸得的结果记录再下表中,然后把球放回去再摸。第几次12345678910颜色

第几次1112***81920颜色

(2)统计摸球的结果,看一看;摸到什么球的次数多?摸到什么球的次数少?(3)各小组将摸球的结果进行交流,看一看是不是得到同样的结果。实际摸到的结果与原来的猜测是否吻合。初步感受到再日常生活中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三、解释和应用:

1、下面三个地方的冬天下雪吗?请用“一定”“很少”“不可能”说一说。

&,nbsp;

滨武汉

2、从下面的五个箱子里,分别摸出一个球,结果是哪个?连一连。

8白2红

可能是白球

一定是白球

0红

5白5红

一定不是白球

很可能是白球8白2红

白球的可能性很小

篇3:三上.可能性.教学设计

以下, 笔者以《蜜蜂》一课的教学为例, 来谈谈我们的一些激趣策略。

一、“趣”源于多样的质疑

课标中对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提出“学习默读,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的要求。说明文中所涉及的知识本身是学生所未知且想知的, 对于这样的内容, 最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于是, 他们会将心中的疑惑贯穿在阅读的全过程中, 成为他们自主探知的动力。

陶行知曾指出:“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 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 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 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 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我们切不可小觑质疑的力量, 它可以成为带动学生主动学习的轴心。宋代理学家朱熹也有言:“读书无疑者, 须教有疑。”这就启示我们教师要善于引发学生质疑、释疑。《蜜蜂》一课教学中, 教师就安排了几处有效的质疑。

(一) 疑在关键点

教给学生“抓关键词质疑, 整体感知文本”的阅读方法。在学生初读的基础上,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试验”这一关键词进行质疑:大家读了课文都知道了, 课文主要讲了法布尔做试验的事情。那么, 对于他的试验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吗?学生围绕这个词自主提出了三个有价值的问题“法布尔为什么要做实验?”“法布尔是怎么做试验的?”“试验最终结果怎样?”接着, 教师就引导学生带着这三个问题寻找相应段落, 通过问题与段落的一一对应, 学生对文本的脉络进行了梳理, 对文本的大意有了整体感知。这就有一“疑”牵全文的收效, 教师没有让学生进行程式化的“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而是通过引发质疑, 自然引渡到主干问题与文本内容的对号入座, 让文本的整体感知环节不再成为学生极力想回避的难关, 而是一个学生自主求知、乐于探知的轻松的学习项目。

(二) 疑在空白点

法布尔叙述的试验结果是“二十只蜜蜂中, 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 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文本对其余三只蜜蜂的去向没做交代, 可谓是留白处, 也是学生最关注的空白点。学到这里, 看到这样的试验结果, 学生表现出跃跃欲试的神色。教师立即引导“看到这个结果, 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果不其然, 学生异口同声地发问:“还有三只去哪里了呢?”“是啊, 还有三只去哪里了呢?聪明的孩子, 你能根据上文的提示和你的生活经验来大胆地推测一下吗?”

质疑是学生独立思考的结果, 也是思维的火花。有自主质疑就会有自觉探疑, 大家争先恐后, 各抒己见———“大概风太大了, 那三只蜜蜂体质差, 飞累了, 还在半路休息。”“也许这三只蜜蜂特别勤劳, 它们还在花丛中采蜜呢!”“也许它们被闷了很久后放出来, 已经晕头转向, 找不到家了。”“可能它们受了伤, 被别的蜜蜂收留, 住在它们家里去了。”“也许它们碰到老朋友还在路边聊天呢!”种种推测, 有根有据, 显现出他们对文本知识的内化能力和已知经验的活用能力。种种猜想, 有情有趣, 显现出本真、善良、美好的童真世界。这一环节, 让说明文的教学充满了童趣, 学生表达欲罢不能, 听课教师深受感染, 其实说明文也能上得这么轻松愉悦。

(三) 疑在难点

当课文学至尾声———试验的最终结论部分, 大多数教师可能以为此时应该水到渠成, 不成问题, 但细心的教师却发现文本的真正疑难之处恰在于此, 因此他们不会对结束段弱化处理, 而是安排了又一次质疑。让学生认真细读这一段———“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 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想想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提出来。

这一次质疑促使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了一次自我监控, 回顾梳理哪些已经学懂, 哪些还有不懂。学生细读、细想后提出如下问题:“什么叫本能?”“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 靠的是什么?”“为什么说,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为什么大科学家法布尔无法解释?”不问不知道, 一问不可收。没有充分的预设, 教师可能不会想到短短的一句话, 学生居然有那么多的问题。当然, 有疑问的, 也有自认为都懂了急着想要帮着释疑的。于是, 教师就趁机给学生提供展示“学术权威”的机会, 学生们解释得头头是道, 尤其是提前阅读过《昆虫记》、对蜜蜂有过一定研究的学生, 俨然一位位昆虫学家、小博士。一时间, 教学的高潮再次迭起, 质疑的、释疑的, 各得其所、各取其乐。

此三处质疑的安排, 可谓一波三折, 有效地激活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内驱力, 使阅读的兴趣从课始持续到课终, 整堂课学趣横生, 这是我们对学段目标———“学习默读,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进行周密细化、对实施策略进行优化后的良好收效。

(四) 疑在互动中

上述提到的可以说是学生与文本对话中, 一问一答、一来一往的单循环式质疑, 是可以预设的。而在学生、师生互动交流中还会出现以疑激疑、疑窦丛生的多循环式质疑, 是不可预设的, 正因为如此, 往往也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思维碰撞。在《蜜蜂》第二段“试验过程”的学习中, 教师先让学生熟悉试验步骤 (捉蜜蜂、放进纸袋、做上记号、叫女儿等在蜂窝旁、带着蜜蜂走了两里多路、打开纸袋放飞) , 之后教师发问:“老师觉得法布尔的试验步骤太复杂了, 可以去掉其中几步, 你认为哪些步骤可以去掉, 为什么?”这一问题的抛出, 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各小组马上展开激烈的讨论, 对所有的步骤进行了筛查。在随后的组与组之间的交流中, 拉开了一场唇枪舌战。以下就是其中几段精彩的辩论———

[片段一]

甲:我认为“叫女儿等在蜂窝旁”这一步可以去掉。

乙:不能, 万一蜜蜂比法布尔先回来了怎么办? (反驳)

甲:那等法布尔回来后再数蜜蜂也不迟呀! (质疑)

乙:那如果蜜蜂回来后又离开采蜜去了呢?法布尔不是看不到蜜蜂了吗?那还能数得清楚吗? (再反驳)

……

[片段二]

甲:我认为把蜜蜂装在袋子里不能去掉。因为, 这样带, 蜜蜂不会飞散了。

乙:我也觉得这一步不能去掉, 否则法布尔会被蜜蜂蜇的。 (赞同)

(教师见学生没有抓住重点来看问题, 就及时干预)

师:你们可能不知道, 法布尔生活的年代没有我们现在用的透明的塑料袋, 而是厚厚的牛皮纸袋。装在这样的袋子里蜜蜂会怎样呢?

教师边说边出示塑料袋和牛皮纸袋。

(这一干预又引发一场讨论)

丙:蜜蜂被装在厚厚的牛皮纸袋里, 看不见外面的景物。 (若有所悟)

丁:看不清外面的景物, 蜜蜂飞回家就有困难了。 (跟进说明)

陶老指出:“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 否定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 不问学生兴趣, 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 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

在生生、师生互动中, 学生会主动暴露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思考的路径, 只要教师认真倾听、关注学情, 就能及时发现学生思维的指向是否正确、是否全面。而互动中的教师“激疑”能像交通警察一样及时为其指明方向, 也能像助推器一样推动思考的深入。既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互动中因为有质疑、有激疑、有启发、有辩驳, 一个个疑点就会被击破或被扩大, 各方的讨论酣畅淋漓, 不计胜负, 只求享受思绪驰骋的快感。

二、“趣”浓于情境的体验

许多说明文的内容都比较客观、理性, 很难激发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但《蜜蜂》一课是以叙事的形式记录了一次科学试验过程, 于学生有一种亲切感, 其间也渗透着试验者的情感变化。比如, 法布尔放飞蜜蜂, 看到它们四处飞散的样子, 推测蜜蜂可能飞不到家, 心里有隐隐的担心。再比如, 当法布尔看到“二十只蜜蜂中, 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 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它们逆风而飞, 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 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心中有抑制不住的欣喜和敬佩。针对这样的文本特点, 我们确定了这样的细化目标———“通过对试验现象的推测来感受法布尔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为了达到这个目标, 教师选用推测的策略来让学生亲历法布尔试验过程中的所见所思。

师:法布尔把蜜蜂放飞后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学生找出相关句子读读)

读着这段话, 你认为蜜蜂能飞回家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结合句子、联系上文试验步骤或链接旧知大胆推测)

生:我认为不能, 因为起风了, 蜜蜂飞得很低, 可能看不见家, 而且可能飞不动。

生:我认为不能, 因为这些蜜蜂被闷了好久, 一放出来的时候都向四面飞散, 没有方向感, 可能会找不到家。

生:我也认为不能, 因为它们是被法布尔装在厚厚的纸袋里, 看不见一路上的景物, 而且被带出去两里多路, 离家很远。

……

中年级学生还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 即使孩子天生对自然界的奥秘充满好奇, 理性地分析往往也会将他们的兴趣消磨殆尽。教师关注了真实学情, 创设了一个情境, 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探索、感悟, 这种学习动力是内发的。

因此, 教师没有直接把文中大泡泡中的问题“为什么‘我’会这样推测呢”抛给学生, 让他们去分析, 而是采用角色体验的策略让学生根据文中描述的现象进行推测, 其目的就是帮助学生走进法布尔当时所处的情境, 吸引他们去认真研读句子、联系上下文, 专心发现一些现象, 认真思考一些问题, 做出合情合理的推测。这样不仅训练了学生由现象得出推理、判断的思维方式, 还能真切地体会法布尔观察认真、思维缜密、记录翔实的科学精神。更重要的是, 在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 让学生通过角色体验, 饶有兴致地亲历实践的过程, 走进语境中, 走进法布尔的发现之旅, 成为细心的发现者和大胆的探索者, 体验探究科学奥秘的快乐。

三、“趣”归于语言的习得

语言的学习也是说明文教学的一大目标。虽然说明文的语言大多平实缺乏情趣, 但细读也有可挖掘之处。《蜜蜂》一课中, 有多处呈现出法布尔真实、严谨的叙述语言。我们要做到的不光是去感悟法布尔质朴求实的文风, 更重要的是感受法布尔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也就是, 要以语言品读为载体, 达到披文入情、兼收并蓄的目的。但难就难在如何让语言的学习、情感的体会也充满情趣。下面来看看我们的教师是怎样让学生习得语言的过程变成一次“快乐之旅”的。

(一) 体验发现之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我们的教师就要创造机会, 不断地扶植和巩固学生成为发现者的愿望。

1.“洞察失误”法。教师以“听说”一词为抓手, 了解法布尔做试验的原因。出示句子:“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无论飞到哪里, 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我想做个试验。”与原句相比, 教师故意去掉了开头的“听说”一词, 引导学生去发现其中的“失误”, 培养学生洞察错误、辨别正误的能力, 提高对关键词句的敏感度。发现是学生所热衷的活动, 学生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变化, 并纷纷发表看法, 阐明“听说”一词在句中的作用, 有的从反面阐述, 有的从正面说明。从交谈中, 可见学生充分体会到法布尔“耳听为虚, 眼见为实”的求实态度。

2.“目标搜寻”法。教师以“推测”一词进行桥接, 先是让学生体验推测, 在了解了法布尔的推测后, 继而知道法布尔在观察中无时无刻不在推测, 从句子中还能找到表示他在推测的词语。学生在理解了“推测”之意后很快搜寻到了目标———“好像”“大概”“我想”这些词语, 并进行有滋有味的朗读, 读中仿佛在体验法布尔当时边看边思的痴迷样。

3.“对比”法。当读到法布尔推测的句子时, “好像”“大概”这样的词让学生感受到他对不确定的现象不敢妄下定论, 但当读到试验结果的句子时, “准确无误”“确确实实”这样的词又让学生发现法布尔的表述是那样肯定、坚决。继而教师让学生对比发现———“通过这两处语言的比较, 你对法布尔又有了什么了解?”对比品读间, 学生对法布尔其人“是即是, 非即非”的求实精神已了然于心了。

重要的是, 学生发现语言特点、感受人物情感的过程是充满寻求、探索的乐趣的, 仿佛在游戏间自然无痕地达成了目标。

(二) 体验趣味运用

说起语言的运用, 是令师生都为之揪心的事。但只要我们设计精巧, 降低难度, 相信运用也是极易体验成功的学习。

如学习法布尔来推测一下其余三只蜜蜂失踪的原因。 (具体案例已在上文提到) 教师强调用上表示推测的词语“也许、可能、大概、估计”等, 将文本语言的运用融入到有趣的推测游戏中, 不知不觉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再如学习“尽管……但……”逻辑性语言的运用, 教师将其与文本语言内化表达融合在一起。以下是练习案例。

出示句式练习:

尽管蜜蜂逆风而飞, 沿途都是些陌生的景物, 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尽管_____, 但蜜蜂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尽管_____, 但_______________。

学生结合试验过程提到的相关信息, 进行内容和形式的灵活多样的组合———

“尽管蜜蜂逆风而飞, 但……”

“尽管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 但……”

“尽管蜜蜂被闷在厚厚的纸袋里, 但……”

“尽管蜜蜂被带着走了两里多路, 但……”

这种融文本内容和形式于一体的语言实践, 不仅降低了语言表达因题材缺乏而产生的难度, 同时对文本内容进行了重新建构, 提升了学生活用语言的能力。在语言运用中, 让学生轻轻松松获取知识与能力的双利。

篇4:三上.可能性.教学设计

一、PEP三上新、旧教材比较分析

通读新版教材,并进行新、旧教材对比分析后,本人发现新版教材有如下特点(变化):

1、更加重视字母教学。原来只在三下、四上教材中断断续续的反复出现,对起始阶段学生的单词整体认读负面影响。我校早在2007年,就调整了字母教学的时间,在学习英语的第一学期要求学生认读与朗读字母,在第二学期要求学生书写过关,以便学生可以“做作业”。新版教材把字母教学安排在三年级起始教学阶段,回归到了外语学习的本真,这样能有效促进单词的快速认读能力的提高,学生中不会产生诸如elephant和eleven的读音混淆了;字母、字母音、音素三位一体,单词表中注上音标,符合国情,给不同地区的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多层次的选择。

2、重视字母、单词的书写教学。从起始年级开始学习书写,能有利于小学中低段学生对英语单词的整体感知,有效克服单词认读混淆严重的现状。从小养成规范的书写习惯。

3、强化认读要求:每个单元中都新增了字母或单词的认读版块(Read and Count; Read and match)。从教材高度,训练学生的认读能力,切实体现新课标的认读要求。

4、精简内容:每单元的编排淡化了A、B、C三部分界限,但仍保持每页的上半部分为重点内容;C部分只保留下story time部分,故事内容或多或少有所改编,个别篇幅作了替换,可读性、故事性、情境性、趣味性更强;每单元只保留或调整为一首歌曲(除第一单元,另有字母歌),原来有两首;Recycle复习单元从6页减少到4页,烦琐的评价也删了,修改后 “遇梯子上,遇蛇退后” 的游戏更符合此类的游戏趣味,更具可玩性;

5、降低难度:词汇表中的关键词突出,而且以名词为主,减少其它词类单词。词表中词汇量从125个减少到64个,对话中的有些单词只要求在句子中整体理解,暂时不要求个别理解。增加了常用表达法的中文注释,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句子的整体理解。P.49中的Let’s do中删除了show, cut, pass, make, smell的短语,增加了 open, close的短语,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数数NUMBERS贯穿六个单元中的,并在U6中小结学习。

二、使用PEP三上新教材教学建议

1、加强朗读和认读。养成开口大声朗读的习惯,现在仍有一部分学生不敢开口读给别人听。重视学生对单词和习惯表达法句子的认读(中文意思理解),这是符合国情的英语教学,不要片面理解外语的习得性输入,不要片面理解“全英文”课堂教学。重视“听磁带”和朗读背诵的有效输入。 “30+10”模式的课堂教学十分钟巩固环节中可以着重朗读等训练。

2、利用并创设高效的情景开展课堂教学。避免过多的、重复的甚至无效的游戏活动。

3、开展小组合作。通过4-6人的学习小组,在课堂上会有更多的全体学生参与听、说、朗读训练的机会;在课后,在新课上完的几天后或单元学习完成后,由学习小组组长检查过关,能有效养成学生“开口”习惯。切实减少并消除“被遗忘的角落”。

4、争取并组织好每周两次的英语早读课。组织学生领读、齐读等,有效克服“回家朗读作业”完成情况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

5、处理好字母、单词拼写、音标教学的时长、时机、深度。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和对教材、小英教学、高年级中小学衔接的理解,可以采用“先集中、后分散”或“先分散、后集中”灵活开展教学。

字母发音和书写教学是三年级第一学期的重点之重点,是学生今后可续性学习的关键和基石。当前,小学三年级学生大多参加过各类校外英语培训,教师们反映字母发音错误的面广人数多,要纠正学生的错误定势费时、费力。尽管这样,我们还是要多花时间、多花功夫,在吃透教材和把握学情的前提下,教材中每个单元只出现5-6个字母的新授内容,页面底下呈现一排26个字母表,采用“小步子、重纠音、求准确、多循环”的策略。第一单元的字母歌可以延迟教唱,可以听歌听音,暂不开口唱,以防止一些学生错误发音的反复负强化,直到纠音工作全部完成后才可以准确地唱字母歌。字母发音的纠正可以通过字母音的分解拼读来呈现,让学生清晰地听、清晰地拼读、清晰地模仿。小学生字母书写教学中的笔顺也要十分强调,特别是i,f,g,k,t,p,u等的大小写。

是否在字母教学的同时,渗透字母的音标拼读?分解字母的音素进行拼读有助于养成对单词发音的分解,从而有益于初步形成“音形对应”的单词观。新教材中,是否可以要求学生记住(一部分)单词表中单词的拼写了?什么阶段要求学生音标拼读过关?需要大家思考。小学语文在一年级的两个月里,完全掌握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并能熟练拼读,是否英语音标要比汉语拼音要难?!据了解,早在四年前,上海一些学校就已要求学生在四年级时音标及拼读过关了。

三、结束语

诚然,学科教材专家尚且能对自己所编的教材不断地进行自我否定,从而课标质量和教材质量不断更新、不断优化,新修订的 PEP三上教材更加符合儿童的学习心理,更加符合以三年级为起点的小学外语学习的规律,昭示着小学英语教学的探索之路不断走向成熟!在这样的大好背景下,我们一线教师在新课标、新教材的指引下,就没有理由不与时俱进,没有理由不更新教学观念,没有理由不改进自己的教学设计,没有理由不去追求教学质量的优化!

篇5:三上植树教学设计+反思

韩杰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36—37页“植树”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有表内乘、除法学习的基础,以及本单元前几课的学习基础上,从“植树”这一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引入新知学习,通过“平均分树苗”这一活动,引入“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口算”学习,结合分树苗的操作过程以及直观模型(点子图),借助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分步口算的方法和过程,是后续学生进一步学习三年级下册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竖式)计算方法的基础。学情分析:

1、三年级的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表内乘、除法的计算,加上本单元第一课时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第二课时两位数乘一位数积是两位数的乘法口算、第三课时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口算的学习,因此,本节课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生长点是比较高的,学习经验是丰富多样的,学习困难相对较低。

2、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能积极参与讨论,动手操作能力也较强,孩子们仍然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对于抽象的计算学习仍需要借助一些具体形象事物的支撑,如本单元所呈现的小棒、点子图等直观模型。进入三年级后,学生正逐步经历性格和习惯的转变,很容易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因此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做好引导和调控。学习目标: 知识和技能:

结合“植树”的问题情境,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口算,经历交流算法多样化过程。

过程和方法:会进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口算,结合分物的过程,借助直观模型的操作和数形结合的思想,引导学生掌握分步口算的算法、算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自主探究体验和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影响,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的知识、思想与方法,充分感受数学的魅力与乐趣。学习重难点:理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分步口算的算理,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分步口算方法。

教法建议:教学时,要让每个学生都经历动手分的过程,借助小棒模型、点子图,分一分、算一算,并尝试用横式记录每一次分的过程,再结合算式的记录过程,对应每一步分的过程,从而引导学生理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口算”分步口算中每一步的意思和口算中的算理,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探索出“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口算”的方法。独立分物之后,借助展示交流,经历交流算法的过程,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分步口算的方法和过程。在教学中,要重视口算技能的发展,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口算的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为学生口算技能的形成打好基础。同时,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素材,或选择学生身边的实例,给学生创设运用口算解决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充分经历口算的过程,形成相应的技能同时培养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学法建议:数学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课堂上要给足学生动手做的时间,在做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亲自参与学习活动、主动探索,经历实践与创新的过程,找到不同的口算方法,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口算的过程和方法。在“做”和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数学知识,累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教学准备:教师:ppt

学生:小棒、点子图 教学过程预设: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植树节到了,三年级领到了一些小树苗,请看图片,从图上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一共有36棵树苗,要平均分给3个班。使: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让大家来解决吗? 生:平均每班能分到多少棵树苗? 设计意图: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获取信息、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操作感知,交流并总结算法

师:平均每班能分到多少棵树苗呢?你能列个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说说你的想法 生:36÷3=()

1、活动一:独立探究(分一分、算一算)师:同学们看,这道题目是一个几位数除以几位数的除法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口算。师:每班平均能分到多少棵树苗呢?你能动手帮他们分一分吗?我们用小棒代替36棵树苗,用3个圆片来代替三个班级,请大家快速地动手分一分吧!出示活动要求:

1、借助小棒,自己摆一摆、分一分,并用算式记录自己每一次分的过程。

2、分完并记录算式后,和你的同桌说说分的方法和过程,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借助小棒模型经历分物的过程并用算式记录下来,在动手操作和与同桌初步交流的过程中,初步理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分步口算的算理。

2、活动二:分享展示(说一说、想一想)

师:谁愿意上来把你刚才分的过程跟大家分享一下? 生上台展示分的过程:

生:先分整捆的,第一次拿30棵,平均每个班分到10棵;第二单棵的,再把剩下的给每个班再分2棵,两次共分到12棵树苗。

师:他分得怎么样?谁和他分的是一样的哦?他分的过程可以用哪个算式记录?

生:第一次30棵分给3个班级,每班分到10棵,记录为30÷3=10;第二次把剩下的给每个班再分2棵,记录为6÷3=2;两次一共得到12棵,记录为10+2=12.师:你们同意他们的想法吗?30÷3=10、6÷3=2、10+2=12这三个算式表示的什么意思呢?对应的是我们分物过程中的哪一步呢? 生:30÷3=10表示我们第一次给每班分到了10棵树苗,6÷3=2表示我们第二次又给每班分到了2棵树苗,10+2=12表示两次两个班共分到了12棵树苗。师:他说的大家听明白了吗?谁还有不同的分法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请把你记录的口算算式展示出来,让大家猜猜你是怎么分小树苗的。生1:(展示分步口算的过程)大家能看懂我的分法吗?

生2:你是先分单棵的,每人先分到2棵,用算式记录为6÷3=2;再分整捆的,平均每个班又分到1捆也就是10棵,用算式记录为30÷3=10,两次每班共分到12棵小树苗,记录为2+10=12。是这样吗? 师:解释的分法你们同意吗?和这位同学分的一样的请举手。好的,通过同学们不同的分法,最后我们都知道了平均每个班可以分到12棵小树苗。我们一起来回答下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交流不同的分法,并用算式记录分的过程,体验到分法的多样化和算法的多样化。但对于分法不做统一规定,可以先分整捆再分单个,也可以先分单个再分整捆,都能得到平均分的结果。在交流的过程中,将分的过程与算式结合起来,理解分步口算中每一步的意思和算理,为进一步掌握算法做好铺垫。

3、活动三:独立探究,圈一圈、算一算

师:从刚才几位同学的分物过程和他们记录口算的过程中,我们知道了,可以用简单的除法算式记录我们每一次分的过程,那么,再看看这个问题:三一班有48人参加植树,如果每4个人一组的话,可以分为几组呢?谁能列个算式解决这个问题? 生:48÷4=()

师:你们能试着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吗?可以用小棒摆,也可以在你们的点子图上画一画、圈一圈。同时试着用简单的除法算式记录你们分的过程,可以吗?开始吧!(1)独立操作,教师巡视、发现学生不同的做法。(2)分享展示,探索算法。

师:刚才老师发现了同学们是这样解决问题的,(投影学生作品:点子图)你能看出他是怎么想的吗?

生:他是用48个圆圈表示48个同学,每4个圈一圈,表示每4人一组,刚好圈了12个圈,就表示可以分为12组。师:(问展示作品的学生)他解释的是你心里想的吗?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谁有不同的圈法?请你补充 生:„„

师:除了可以用小棒分一分,我们还以在点子图上画一画、圈一圈,用画图的方法也能解决这个平均分的问题是吧?那么,这几位同学圈、画的过程可以用简单的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

生:40÷4=10,84=2,10+2=12。

师: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结合刚才分、圈的过程,你能说说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算式的方法吗?

设计意图:这里从前一次直观分物的过程,过渡到用几何直观图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养成用画图来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多样化的解题方式,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四:初步练习,总结算法。师小结:看来,分物的过程我们都可以用简单的除法算式来进行记录,那么,现在不分小棒,不画点子图,你能口算除法算式的得数吗?请自己独立完成36页下面的算一算,算完后仔细观察,看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老师可以提示同学们,注意观察被除数、除数、商这三个数。30÷3 33÷3 36÷3 39÷3(1)生独立完成练习并观察算式中的规律。

(2)分享交流:除数不变,被除数每增加3,商就增加1.(3)你还能写出这样的算式吗?请你动手写一写。

(4)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除数是几,就表示每几个可以分一份,或者平均分了几份,所以被除数每增加几,就可以再分一份,所以商就多一。)

(5)那照着这样的规律,你能试着口算52÷4吗?请你先独立思考,再跟同桌说说你的想法。

(6)分享自己写的算式。

(7)师小结:看来同学们都已经能够进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了,你们又快又准的口算出了结果,能把你成功的秘诀跟大家分享一下吗?

设计意图:通过初步的练习,引导学生发现算式中隐藏的规律,为三年级下册学习两位数除

以一位数被除数首位不是除数整数倍的除法竖式做好铺垫。在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知识背景及个性差异,面对同一个数学问题,同一道口算题时,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思维方法必然会不一样,他们往往会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考角度出发,产生不同的计算法,对于这种情况,学生的口算只要合理即可,教师不宜做统一要求

三、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师:刚才老师发现同学们都特别聪明,那学了今天的知识,我们可以用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你们有信心试一试吗?

1、教材37页练一练第一题。这道题目对应着前面的问题串一,练习时可以鼓励学生独立解答,如果有困难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小棒分一分或在点子图上圈一圈,独立完成后再全班集体展示、交流。

2、练一练第2题。这道题目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画图的方法直观体会谁是谁的几“倍”,通过画图来解决实际问题;而对于“鞋比手套贵多少元”这个问题,是一年级学过的知识,学生不会有困难。这两道题目都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展示交流,发表自己的想法。

3、口算练习。练一练第3题。可以让学生以开火车大有趣形式完成此题,既激发学生兴趣,也锻炼学生的口算能力和速度。

4、练一练第4题。此题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锻炼,同时,此题开放性很强,学生在解决时可以列混合运算算式也可以列分步口算的算式,不做统一要求。而对于第三个小问题,开放性更强,买相同的物品,剩下12元钱,他可能买了什么?这道题目对于个别学生可能比较困难,教学中不应做同意要求,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尝试解决即可。

5、练一练第5题。这道题目是延续前面的问题串3,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己写一写,然后说说自己的想法即可。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进一步使学生巩固和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口算的方法,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同时培养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帮助三年级同学分树苗的过程和分小组的过程中,学习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额除法口算,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深化学生的认识。

板书设计:

植树

平均每班分到多少棵树苗? 48人参加植树,每4人一组,可以分几组? 36÷3=12(棵)48÷4=12(组)30÷3=10 40÷4=10 6÷3=2 8÷4=2 10+2=12 10+2=12 答:平均每班可以分到12棵小树苗。答:每4人一组,可以分12组。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关键在于通过动手分的过程结合分步口算的算式理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口算的算理。课堂上,通过引导学生动手分和在点子图上圈、画的学习过程,学生理解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分步口算的算理,也掌握了算法。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都得到了培养。通过新授后的练习,学生进一步掌握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因此,这样的“做数学”的学习方式,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篇6:三上东方之珠教学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表达出对课文的理解;

3.通过对课文的品读,了解香港的美丽和繁华,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品读课文意境,用自己的话说出感受。

教学难点:

了解围绕中心句展开叙述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1.播放歌曲《东方之珠》,板书课题。用“香港”和“东方之珠”说一句话。

2.回忆:课文介绍了香港的那些地方(板书: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

二.教师引导学习第二段

1.自由朗读第二段,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说说为什么。用“我从感受到”的句式表达。

2.找出介绍浅水湾的中心句。用一个词语概括浅水湾给人的感受。

3.提示:倾听——侧着头很注意地听取。用“倾听”造句。

3.指名朗读,相机指导

三.自主品读,合作交流三、四、五段

(一)出示自学提示:

1.找一找:自由朗读第3/4/5段,找出你认为重要的词语。

2.想一想:段落第一句和后面几句的关系

3.说一说:自己对海洋公园/铜锣湾/夜景的感受如何。用我从感受到的句式说出来。

4.读一读:如果要想朗读好这一段,需要读好哪些词语。

5.议一议:在小组里将自己的结果与其他成员交流,有疑问也可以问其他成员。

(二)小组交流展示,教师相机播放图片,提问难解词句,指导朗读。

四.学习写法,练习写作

仿照课文第五段的写法,围绕“一到休息日,街上就热闹起来”写一段话。

板书:

“东方之珠”

迷人的沙滩

著名的公园

繁华的街市

美丽的夜景

教学反思

《“东方之珠”》这篇课文语言文字优美,字里行间流露出东方之珠——香港的繁华与美丽,而且课文后面还配有生动形象的图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也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通过诵读课文感受到香港的繁华、美丽。但是学生对离生活较远的事物的感受比较困难,所以在教学环节中,使用相关的视频和图片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感知,因此在本节课,我准备充实的音频资料。

本课我先用了复习导入,整体感知的方式,播放乐唤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简单回顾课文大致内容,内心有一个总分的概念。接着讲授第二段,带领大家一起学习,让学生自主找出己喜欢的词语,自由说一说得到的感受,并伴随着朗读教学。最后点明本段的结构关系是“围绕中心句来写的总分结构”。随后将课堂放手交给学生,让他们以先自学,在小组交流的方式自由学习自己喜欢的段落。

但是,本课堂留下了一些缺憾:1.关于“围绕中心句”展开叙述的表达方法这个问题在表达的时候没有表达清晰,部分学生无法理解,所以有些困惑。2.在选取讲授段落的时候没有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段落,“总分”特点最突出的段落是第三段,而我选择了第二段,所以有些学生找不准中心句。

篇7:三上《文具店》教学设计

山丹县三立小学 盛秀花

教学目标:

1.结合“文具店”的具体情境,借助“元、角、分”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认、读、写的简单的小数。

2.能把几元几角几分的币值用以元作单位的小数表示,也能把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改写成几元角几分的形式。

3.感受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教学难点: 1.小数的读法。

2.建立“元、角、分”与小数之间的联系。学情分析:

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学生在商品的价签上都看到过小数,并不陌生。但这是学生第一次认识小数,与整数相比,理解小数的意义并不容易。学生虽然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小数,但对小数的读法、写法及如何将几元、几角、几分改写成小数还有些难度,对于小数的含义还不够清晰。

内容分析:

《文具店》是第八单元“认识小数”的第一课,本小节是初步认识小数。日常生活中的“元、角、分”,是小数的一种常见的、直观的、应用广泛的现实模型。所谓初步认识小数,就是主要借助元角分来认识小数,结合购物情景来应用小数。教科书选择学生熟悉的“文具店”情景,利用学生对商品标价的已有了解和实际经验,从辨认文具的价格来开始小数的初步认识,学生在与同伴的相互交流中进一步明确表示商品单价的小数与元角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元角分的背景下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利用生活中常见的货币单位:元、角、分来转换,与小数进行互化,从而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减轻了学生认知的难度,这也为学生四年级学习小数乘除法奠定了理论基础和经验。

教学方法:

教法:情境发现教学法、启发诱导教学法、自主探索教学法。

学法:学生自主观察探索,比较迁移,发现为主,教师相机引导为辅。体现“玩中学——学中玩——在合作交流中学“的新理念。

教学准备:教材、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前两天笑笑去阳光文具店购买了一些学习用品,看这是她的购物小票,大家看一看这些数我们学过吗?(课件出示 “阳光文具店”的购物小票)

2.些数我们学过吗?这些数是什么数,应该怎么读,它又表示什么意思?从而认识小数。

引出课题。(板书课题:文具店)(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笑笑购买文具的情景导入新课,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开始新的学习,初步感知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拉近新知与学生的距离。)

二、探索新知,初识小数。

(一)初识小数。

1.笔记本是多少钱?是几元几角几分? 2.填一填:填一填铅笔、直尺、钢笔的单价。3.说一说:这些小数中每个数字的含意。

4.引导学生发现并理解这些小数与元、角、分的对应关系。

5.出示卡片,让学生尝试着认读一下小数。(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通过读认价签,使学生建立小数和元角分的一一对应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

(二)互帮互学,学习小数的读法。

1.认一认:课件出示智慧老人的话:像3.15,0.50,1.06,6.66,„这样的数,都是小数。

2.读一读:

(1)领读: 3.15,0.50,6.66。

(2)出示卡片指名读一读,总结小数的读法。3.师小结: 这个小圆点就叫作“小数点”。通常把小数分成两个部分,小数点前面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后面是小数部分。小数前后两个部分的读法不同,整数部分的读法不变,小数部分和整数部分的读法不同,看见什么数就读什么数,不用读出每个数所在数位的计数单位。

(设计意图:学生已有读小数的生活经验,所以在这一环节我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合作交流学习小数的读法,教师只是适度指导和总结。)

(三)探索交流,学习小数的写法。出示智慧老人的任务卡,完成任务。

1.每人在白色上写一个小数,并和同桌读一读,之后抢答读小数。

2.想一想,钢笔的价格是多少?这个价格写成小数是多少元?并说一说这些数字表示的意思。

3.尝试写出文具盒、尺子的价格是多少?用小数表示。4.指导小数的书写方法。

5.尝试把人民币用小数表示出来。

(设计意图:由于有小数和元角分一一对应的学习经验,我放手让学生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把学生推到主动的地位,结合元角分的知识,体会小数与元角分之间的练习。)

三、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1.森林食品店开业,用所学知识帮忙解决问题。(1)请用小数为这些商品标上价格。(2)小兔想买一包饼干,要付()元()角()分。

(3)请学生根据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解答。2.购物小票上的这些数现在你们知道是什么数了吗?(小数的读法练习,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和几元几角几分之间的互化)

(设计意图:1.进一步巩固理解小数表示的含义;2.巩固学生对小数读法和写法的的理解;3.检查所有学生的掌握程度。)

四、思维拓展,能力提升。

走进数的世界,来寻找我们身边的小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小数就在我们身边,小数在我们生活中用处特别广泛。)

五、数学资料,知识升华。了解小数的历史。

六、课堂总结,深化认识。板书设计:

文具店

----认识小数 元 角 分 3.1 5元

读作:三点一五

篇8:三上.可能性.教学设计

在与文本的对话中, 我们不难发现, 大部分课文中都有“牵一发而动全篇”的切入点, 或一词, 或一句, 或一段, 或开篇, 或结尾, 或承上启下。在教学中如能找准切入点, 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矛和盾的集合》一文教学时, 如能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紧扣课文的题眼——“集合”, 以及第5自然段“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 在战场上大显神威”。这样一词、一句, 两个支点, 牵动整个文本的学习, 就能有效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 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庞然大物、大显神威”等词语。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并借助新词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学习第5自然段, 并能抓住重点句, 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体会坦克“大显神威”的具体表现。

【教学过程】

一、观看视频激兴趣——“未成曲调先有情”

1.师:喜欢看动画片吗? (生:喜欢) 这节课, 王老师要先请大家看一段动画片, 准备好了吗?

2.观看视频:《自相矛盾》。

上课伊始, 通过观看视频, 拉近学生与古代兵器的距离, 为学习“矛”“盾”二字的音、形、义打下基础, 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为学生与文本的有效对话奠定基础。

二、聚焦题眼奔主题——“文有脉络一点通”

1.师:刚刚我们看的动画片, 知道这是什么故事吗?里面提到的两种兵器是什么?

2.指导书写“矛”和“盾”。

矛:是个象形字, 矛这种兵器头上有一个开关, 这一点就是那个开关, 这里的撇可别忘了, 它就像矛头下面挂着的那一束红缨。

盾:古代作战时用来防护身体、挡御刀箭的武器。这是个会意字。盾的这一撇, 特别的长, 这样盾就大一点, 才能抵挡矛的进攻。

(田字格书写“矛”和“盾”)

3.师:“矛”和“盾”有什么作用? (板书:进攻、防守)

4.师:一个进攻, 一个防守, 真有点儿冤家路窄、针锋相对的感觉, 可是今天, 这对“冤家”再次碰在了一起, 《矛和盾的集合》这篇课文就讲述了这对“冤家”再次碰面所发生的事。 (板书课题)

5.师:你觉得“集合”是什么意思? (生自由答) 那矛和盾的“集合”会出现什么结果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教学时从题眼切入, 可以引导学生准确地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同时, 识字教学依然是三年级的教学重点, 这里运用字理识字法学习“矛”“盾”两个生字, 使学生在语境中掌握“矛”和“盾”, 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的板书示范, 也化解了字形的难点。

三、借助新词理主线——“初识庐山真面目”

1.按要求自读课文。 (出示要求)

⑴自由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⑵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矛和盾的集合出现了什么结果?

2.检查自学情况。

⑴出示词语, 认读。

防守左抵右挡难以招架

进攻庞然大物大显神威

⑵你能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吗?试着把这些词语填进这段话中。

比赛中, 面对朋友如雨点般刺来的矛, 发明家 () , 还是 () 。经过反复思考, 发明家将矛的 () 和盾的 () 合二为一, 发明了坦克, 这个 () 在战场上 () , 德国兵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自由说, 指名说)

(3) 说得真不错, 这篇课文讲的就是这样一件事。看来, 利用关键词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一种很好的办法。

字词教学是阅读教学的基础, 不可轻视。随着词汇量的增加, 学生的语言会变得生动、具体。对于新词, 不仅需要理解, 更需要学会灵活运用。抓住关键词概括全文的内容是一种概括的好方法。

四、紧扣重点细品悟——“牵一发而动全篇”

1.过渡:看来, 矛和盾的这一次交锋, 不再是自相矛盾, 而是碰撞出了“坦克”这一新鲜事物。坦克具有矛和盾的什么特点呢?你能从第5自然段中找出一句话来解答这个问题吗? (生自由读第5自然段, 找句子)

2.交流句子, 并出示:

坦克把盾的防守、矛的进攻合二为一, 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师 (出示坦克图片) :看着这幅图片, 说一说, 哪里是坦克的“矛”, 哪里是坦克的“盾”?

3.师:是呀, 坦克既能像矛那样进攻, 又能像盾那样防守, 这就是—— (合二为一) , 课题中哪个词也是这个意思呢? (板书:集合) 所以, 坦克就是矛和盾的集合。

4.师:你见识过坦克的威力吗? (生自由交流) 文中用一个词表现了坦克的威力, 就是—— (大显神威) , 生活中有没有让你感到“大显神威”的事物呢? (生自由交流) 课文中的哪些句子具体描写了坦克的“大显神威”呢?再读读第5自然段, 用笔画出有关的句子, 圈一圈关键的词语。

5.教师出示课文片段, 学生朗读。

1916年, 英军的坦克首次冲上战场。德国兵头一回见到这庞然大物, 吓得哇哇直叫, 乱成一团, 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⑴你从这段话的哪些地方感受到坦克的“大显神威”?

⑵学生交流, 教师随机指导朗读, 反馈预设。

师:哦, 你是从德国兵的害怕和失败中感受到的。你能读出德国兵的害怕吗?

师:听你朗读, 我感受到了德国兵的一点害怕。谁来朗读, 让我们更强烈地感受到德国兵的害怕?

师:读得很好!我仿佛看到了德国兵逃跑的场面, 看来坦克的确是“大显神威”呀!来, 让我们一起读读。

师:德国兵为什么会这么害怕呢? (体会“庞然大物”)

师:你觉得怎么样的事物称得上是“庞然大物”?你能读出坦克“庞然大物”的那种气势吗?

师:你觉得德国兵害怕还有别的原因吗? (体会“首次”)

师:“首次”是什么意思?这个句子中, 还有哪一个词语也是“第一次”的意思?

师:坦克第一次上战场就这么厉害, 难怪德国兵都吓得 (生自由说词语) 。谁来读出坦克第一次就这么厉害?

6.师:从德国兵的反应中, 从坦克庞大的体型中, 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坦克的神威, 现在让我们有感情地齐读, 一齐读出坦克在战场上的威猛气势。

一般来说, 文章的重点段就是教学的重点, 特别是中年级, 更应该抓住重点句段教学, 帮助学生认识句与句、层与层之间的关系, 掌握语段内部的规律, 培养学生的理解、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教学要求学生“能联系上下文, 理解词句的意思, 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本段中, 抓住“大显神威”一词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进行理解, 从而使品词、品句、品读有机地融合为一体。

五、补充板书设悬疑——“绕梁余音不绝耳”

1.师:发明家把矛的进攻和盾的防守合二为一, 发明了坦克, 这就叫做——矛和盾的集合。 (指课题, 齐读)

2.师:那发明家又是怎样把矛和盾集合在一起的呢? (板书:?) 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上一篇:街道举办第三十届田径运动会下一篇:成长话题作文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