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天窗》的教案设计

2024-05-13

西师大版《天窗》的教案设计(通用9篇)

篇1:西师大版《天窗》的教案设计

西师大版《积累与运用(五)》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巩固本单元所学生字。

2读、记俗语和优美词语,读背古诗,积累语言,丰富词汇。

3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句通顺、完整的话。

4自主阅读,主动识字,感受阅读的快乐,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词语卡片、教学挂图。

学生:字典。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字读词,复习巩固(第1题、第2题)

1第1题(读准字音)。

(1)自主练读;同桌互读互评,互相正音;推荐读,读得好的同学教读,给读得不好的同学提个醒,注意“b”和“p”、“in”和“in馈钡姆⒁羟别。“b”不送气,“p”要送气;“in”是前鼻韵,“in馈笔呛蟊窃稀

(2)读一读,比一比。每组中各个字的读音有什么不同(声调不同,字音相近,字形不同。)

(3)学生给每个生字组词语后再读,教师相机激励。

2你还认识我吗

(1)汉字娃娃结交了新朋友(组成了词语),但担心我们会忘记它们,你们会忘记吗

(2)为了证明给汉字娃娃看,咱们先练一练。

(3)谁来证明给汉字娃娃看(抽读,齐读。)

(4)分组接读。(如:一组读“一股”,另一组读“泉水”。)

二、读读记记,加强积累(第3题、第7题)

1谈话引入第3题:学好语文并不难,多积累是方法之一。水虽然柔弱,但只要它天天往下滴,就能把石头滴穿。只要我们日积月累,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学好语文。

(1)书上这两句话,有的同学可能听大人说过。谁能说给同学们听。

(2)不会说的多读几遍,把它记住,说给同桌听,回家说给家长听。

(3)你知道这两句话的意思吗

(4)在情境中运用这两句俗语。教师创设情境,学生选择运用。

(5)教师:你在生活中一定听别人说过一些有意思的话,能说给大伙听一听吗

2读读背背。

(1)教师:“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多读多记古诗,对我们学好语文很有帮助。你能背多少首白居易的诗

(2)学生互背白居易的诗。

(3)教师介绍今天要背的古诗。

(4)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古诗。

(5)师生共同讨论这首诗的意思。结合插图,让学生略知大意,不必讲得太多。

(6)鼓励学生当堂背诵这首诗。

三、读读写写,渗透方法

1读一读,写一写。(第4题)

(1)学生读词语,说说这些词语是描写什么的`。

(2)哪些词语是描写春天的哪些词语是描写夏天的先讨论,然后把它们写下来。

(3)生自己找出描写秋天和冬天的词语。

(4)分四组按春、夏、秋、冬读词语,然后交换读。

(5)用按四季分类整理的方法积累更多的词语。

2照样子写一写。(第5题)

(1)给下面的词语排列顺序。

①读小学――上幼儿园――读中学

②开花――发芽――结果

(2)事情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发生、发展的,说话也要有一定的顺序,才能听得清楚明白。读下面一组话,看哪一句好,为什么

①用音序查字法,我先找到字母,再查找音节,最后从正文里找到了要查的字。

②用音序查字法,我先查找音节,再找到字母,最后从正文里找到了要查的字。

(3)用“先……再……最后”练习说话。

四、阅读练习,激励自主

1读读玩玩。(第6题)

(1)看图激趣,老师范读。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诗歌,然后同桌互读正音。

(3)抽读。

(4)学生边打节奏边读。(也可自制快板打节奏读。)

2自主识字园地。

(1)学生自读短文,找出生字,并做上记号。

(2)字典查出生字,把音节写在四线格里。不会查的可向同学请教,也可以问老师。

(3)同桌互读短文,相互正音、评价。

(4)结合插图,说说短文的意思。

篇2:西师大版《天窗》的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9,40页例1、2、3课堂活动及练习九。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运用图形的平移、旋转和对称设计图案,掌握设计图案的基本方法。2.能力目标: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和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设计图案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教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有关图形的平移、旋转和对称;运用这些图形的变换方式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漂亮的图案,怎样设计呢?我们一起来探讨。

板书课题:设计图案

二、应用已有知识设计图案。

1.运用图形的平移设计图案。

教师:我们先来研究怎样应用图形的平移来设计图案。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第1幅图(如图)和小孩的对话框。教师:看看图中的小朋友是怎样应用图形的平移来设计图案的?

指导学生说出图中的小朋友是把图形①向右平移1格得到图形②,图形①和图形②组成新的图案A。

教师:图案A中哪个图形是图形①向右平移1格后得到的图形?

学生指图形②。

教师:按我们前面学习的平移方法,把图形①平移到图形②后,原图形①位置还有图形吗?

让学生意识到原图形①的位置没有图形了,因为这是一个图形的平移。

教师:所以图中的小女孩特别强调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学生:特别强调把图形①和图形②合起来才能组成新的图案A。教师:这就是应用图形的平移来设计图案与图形的平移不同的地方,平移后的图形要和原来的图形一起才能组成新的图案。从图形A到图形B也是这样平移的吗?

多媒体课件先演示图形②平移到图形③的过程,再把图形③与原有的图形①②组合在一起。让学生意识到,从图案A到图案B的设计过程也是一样,先将这个图形平移,然后把平移后的图形与原有图形合在一起组成一个新的图案。

教师:同学们会用图形的平移来设计图案吗?请同学们把教科书上例1的图案画完整。

学生画完后,找两个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出来,并要求学生说一说画的过程。教师:像这样的图案,我们就把它叫做连续图案。画连续图案时,我们用什么方法来画比较简便呢?

引导学生回答:在画连续图案时,我们通常用平移的方法来画。

教师:请同学们用你们掌握的方法完成练习九第1题。在做这道题之前,先想一想这道题有哪些要求?

学生:要求用图形的平移来设计图案。

教师:既然是用图形的平移来设计图案,你们准备把图中的三角形往哪个方向平移呢?每次平移多少格呢?

指导学生说出应该往右面平移,因为左边已经没有平移的位置了;至于每次平移的格数,可以是1格,也可以是2格或3格,由学生自己定,但是强调每次平移的格数必然相等。

学生理解题意后,要求学生按自己的想法设计出图案,然后抽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抽学生的作业时可以把平移1格、2格或3格的各抽1个来对比,看看每次平移多少格的图案最漂亮。

2.运用图形的旋转设计图案。

教师:刚才是用图形的平移来设计的图案,那么用图形的旋转又该怎样设计图案呢?请同学们看一看例2,和你的同桌相互说一说例2这个图案是怎样设计的?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2图。

学生相互讨论后,引导学生归纳:把图形①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图形②,图形①和图形②组成新的图案。

教师:我们把这两句话仔细分析一下,其中“把图形①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图形②”是我们原来学习的图形旋转的方法,在图案的设计中,多强调了一个什么问题?

学生:强调图形①和图形②组成新的图案。

教师:对了,和例1一样,在这里也强调变动后的图形与原有图形组成新图案。所以,我们不管是用图形的平移来设计图案,还是用图形的旋转来设计图案,都要注意哪两个问题?

指导学生归纳出要注意的两个问题是:(1)要按照前面学习的图形的平移、旋转对图形进行平移或旋转;(2)变动后的图形与原有图形组成新图案。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教师:你能看图完整地说一说这个图案的设计过程吗?

指导学生完整地说出这个图案的设计过程,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案的设计过程配合学生的回答,加深学生对图案设计的理解。

教师:请同学们用你们掌握的方法完成练习九第2题,想一想,用图形的旋转设计图案,在基本图形定为梯形的情况下,图案的样式与旋转时的什么有关?

指导学生说出图案的样式与旋转的角度有关。教师:你们可以按哪些角度进行旋转呢?

学生:可以按90°的角进行旋转,也可以旋转180°或45°。教师:按你们的想法旋转,看设计的图案哪些不一样。

学生完成图案后,分别抽取按不同角度旋转的图案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比较这些图案的相同点和不同点。3.应用图形的对称设计图案。

教师:前面我们分别学习了用图形的平移、旋转设计图案,下面我们来看一看用图形的对称怎样设计图案。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3图。

教师:能用你原来学习的知识说一说怎样用图形的对称来设计图案的吗?

指导学生说出“沿虚线画出图形的另一半。”

教师:同学们都会画图形的另一半,那么,在这个图案的设计中画图形的另一半与前面学习的画图形的另一半有哪些不同呢?

指导学生说出原来画图形的另一半只画一次,现在画图形的另一半要连续画两次。

教师:我们来看看这个图案的设计过程,请一位同学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多媒体课件演示图案的设计过程,请一位学生讲解,也就是要求学生具体说一说图案的设计过程。

教师:请同学们完成练习九第3题。学生完成后,抽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同时让学生说一说这个图案的设计过程。

三、图案欣赏。教师:我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图案设计的方法,下面我们来看一看生活中的一些图案。

多媒体课件出示第40页课堂活动中的图案。

教师:漂亮吗?你知道这些图案是怎样设计的吗?

指导学生说这些图案的设计方法,重点说出三个花边主要应用图形的平移进行设计的,脸谱主要应用了图形的对称,方巾主要应用了图形的旋转。

教师: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漂亮的图案,这些图案是怎样设计的?

学生回答略。

四、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学习你知道些什么?怎样进行图案设计? 学生回答略。

【简评:本课的设计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把学习活动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之上,强调本节课是应用前面学习的平移、旋转和对称的知识来进行图案的设计,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把前面掌握的平移、旋转和对称的方法应用于图案设计,通过知识的应用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二是强调图案设计与前面学习的内容的不同之处,是变动后的图形与原有图形组成新图案,理解了这个问题,学生才算真正掌握了图案设计的方法;三是重视讲练结合,研究一个例题就做一道相应的习题,通过习题的及时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四是分析与动手操作相结合,通过分析掌握了图案设计的方法以后,再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设计出漂亮的图案,从中获得成功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本案例由路平、欧洋提供)

设计图案(教学片断)【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9页例

1、例2。

【教学过程】

„„ 1.教学例1 教师:利用图形的平移可以设计出一些漂亮的图案。(多媒体课件出示)教师:在方格纸上的图形①是怎么样变成了最后的那一个图案?请同学们4人为一个小组讨论。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全班交流。

教师:哪一小组的同学愿意先来汇报? 抽学生汇报,指导学生说出“把图形①向右平移1格得到图形②,图形①和图形②组成新的图案A”的设计过程,如果学生只说到图形的平移,没有说出“图形①和图形②组成新的图案A”,教师则提示学生:“把图形1平移后原位置还有图形吗?因此新的图形是怎样组合的?”由此指导学生说出“图形①和图形②组成新的图案A”的图案设计方式。

交流时还要引导学生思考:图形①向右平移了几格?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小结:要数一个图形平移的格数,只要去数某个点或某条边移动的格数。

教师:像这样平移若干次后,就成了一个漂亮的花边,那你能将用平移的花边在方格纸上画出来吗?怎样画呢?请同桌的同学讨论交流一下!

指导学生讨论后得出基本的画法是:先确定几个关键的点,再将这些点按要求平移,最后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教师:请同学们按这样的方法把花边画完整。

画完后展示学生作品,并组织评价。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九第1题,要求学生先思考要把三角形每次平移几格,然后再进行图案设计。

抽学生设计好的图形在视频展示台展出,要求学生对照自己设计的图案说一说设计过程,再全班进行评比。2.教学例2 教师:刚才同学利用图形的平移完成了一组花边图案的设计,现在我们来看看利用图形的旋转是否也能设计出漂亮的图案呢?看看下面这个设计。

多媒体课件出示下图:

教师:大家认为这个图案漂亮吗?学生:漂亮!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图形①怎样变化才能变成到最后那个美丽的图案呢?

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最后全班交流。

抽学生说图案的设计过程,指导学生说出:把图形①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图形②,图形①和图形②组成新的图案。

交流时应重点解决:图形①是绕着哪一点旋转的?每次旋转的角度是多少?

小结:在旋转时我们一定要注意确定好一个点,并且围绕这个点按照一定的角度旋转。教师:同学们,那你们想不想利用图形旋转设计美丽的图案呢?请同学们完成练习九第2题。

篇3:西师大版《天窗》的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猜想——实践——验证”, 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 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 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学会用数学眼光分析、观察生活中的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摸球盒、转盘

教学设计:

一、故事引入, 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故事:《生死签》

很久以前, 有一个犯人被带到国王面前处死。这个国王喜欢抽签, 而且盒子里只有两张签, 一张是“生”, 一张是“死”, 抽到“生”就可以获救, 抽到“死”就会被杀死。请问, 如果这个犯人只抽一张结果会是什么?一定吗?

但是陷害这个犯人的官员故意把盒子里的两张签都写上了“死”字, 请问, 这时犯人只抽一张签结果会是什么?一定吗?他会抽到“生”签吗?一定抽不到也就是不可能会抽到。

通过故事,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初步了解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板书:可能性

可能 (不一定) 一定不可能

二、合作探究, 亲身体验

老师这节课为大家安排了一个摸球游戏, 让同学们共同学习和探索可能性的知识。

(1) 介绍学具, 将学生分成5个小组, 每个小组依次分得一个纸箱 (每个纸箱放置球的情况如下:球的大小和轻重一样, 第一个纸箱全部放白球, 第二个纸箱全部放黄球, 第三个纸箱放3个白球、5个黄球, 第四个纸箱放3个黄球、5个白球。第五个纸箱不放黑球) 。

(2) 介绍摸球规则:每个小组共摸球20次, 每次摸出1个球, 记录下其颜色后, 放回纸箱后, 再进行第二轮摸球。

(3) 操作体验, 小组合作进行摸球游戏并记录摸球情况。

设计意图:亲身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一定的,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并初步感受摸球可能性的大小与球数量的联系。

(4) 汇报各组的摸球情况:第一组摸到的球全部是白球;第二组摸到的全是黄球;第三组摸到黄球的次数多;第四组摸到白球的次数多;第五组没有摸到黑球。

(5) 质疑:为什么每组摸球的情况不一样呢?

(6)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猜想。

(7)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结果:第一个纸箱放的全是白球, 所以一定摸到白球;第二个纸箱放的全是黄球, 所以一定摸到黄球;第三、四个纸箱放有2种球, 所以可能摸到黄球, 也可能摸到白球;第五个纸箱没有放黑球, 所以不可能摸到黑球。

三、验证猜想, 异中求同

(1) 让各个小组打开纸箱, 看看纸箱放球情况是否符合同学们刚才的猜想。

(2) 延伸:如果第五组的同学一定要摸到黑球, 该怎么办?

如果要让摸到黑球和白球的可能性一样大, 怎么办?

设计意图:异中求同, 验证摸球可能性的大小与球数量的直接关系, 培养学生的放射性思维。

四、实际应用

(1) 试一试:1) 先让学生按题中要求进行摸球游戏活动, 然后思考题出的问题, 小组内交流。接着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2) 让学生再次经历“猜想——实践——验证”的探索过程, 进一步感受到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联系生活实际, 说说街头转奖的骗局) 。

(课本85页练一练)

(2) 分析从下面四个箱子里, 分别摸一个球, 结果是哪个?连一连。

【出示课件】学生在分析的时候可能很容易找到“一定是白球”“一定不是白球”这两个该连接的盒子, 但是对于“很可能是白球”“白球的可能性很小”会有一些争议。这里需要通过演示活动来帮助学生辨别“很可能”与“可能性很小”两者表达事情发生的程度大小。

(3) 问题:下面三个地方的冬天下雪吗?请用“一定”“很少”“不可能”说一说。

【出示课件】首先可以和学生说明:北方地区冬天比较寒冷 (冬天会下雪) , 内陆地区, 如江西省的冬天怎样? (学生回答) , 南方沿海如广西、海南等地属于亚热带气候, 冬天不太冷, 不会下雪;让学生说一说“武汉”“海南”和“哈尔滨”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 查一下这几个地方的气候特点以及各季的平均气温, 然后让学生分析“下雪”时气温的特点。再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 判断各地下雪的可能性。

(4) 说一说活动。用“一定”“不可能”“可能”说说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一步感受到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五、全课小结

篇4:西师大版《天窗》的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文中比喻句和拟人句的作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儿子那颗充满想象的童心。

3.抓住重点句子“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阳光是可以活泼的,就像孩子的一颗童心”,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重点:1.体会儿子那颗充满想象的童心。

2.体会文中比喻句和拟人句的作用。

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设疑自探

教师:请同学们尝试着补充一个句子

1.出示:冰融化以后是——()

2.抽生回答。

教师:有一个孩子是这样补充的,请你评价一下这个句子对不对?(出示:冰融化以后是——春天。)

教师:是的,冰融化以后一定是春天!世界千变万化,答案一定丰富多彩,就像这个孩子的童心一样。让我们用一颗童心去看世界,阳光

--1--

也会很活泼。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板书课题:阳光很活泼)

3.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出示生词指名读:

绯红 镶嵌

震撼 批评 蔚蓝 活泼

开阔 起伏荡漾 按捺不住

4.用小标题的形式说说课文写了哪四部分内容?(看日出、原因、画日出、结论)

5.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预设:父亲为什么要去看日出?

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阳光很活泼?这些语句好在哪里?

父亲是个画家,当他亲眼看到这么活泼的阳光时,他的感受如何?他又是如何做的?

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5.出示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以上问题,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批注阅读感悟,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6.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巡视,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解疑合探

(一)指名回答父亲看日出的原因

(二)感受阳光的活泼”

问:从课文的哪些词句可以看出阳光很活泼?

①他看见太阳微微露出一点。但很快又害羞似的闪了回去。

--2--

a再读句子,说说这句话好在哪里?

b注意带点的词语,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本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来突出阳光的活泼,特别是“闪”很有动感,也很有童趣。)

c理解以后再读句子,融入自己的体会读。

②太阳像个顽皮的小孩一样跳跃着,终于跃出了海平面,那太阳光也随着起伏荡漾。

a 再读句子,你觉得好在哪里?

b注意带点的词语,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本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来突出阳光的活泼,特别是“起伏荡漾”很有动感。)

C 理解以后再读句子,融入自己的体会读。

③那阳光真的很美,很活泼,像顽皮的小孩子,像五线谱,像风吹杨柳„„

a再读句子,你觉得好在哪里?

b 注意带点的词语,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本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来突出阳光的活泼与美丽)

c 理解以后再读句子,融入自己的体会读。

3.老师范读

4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与想象大声朗读。(赛读)

(三)感悟儿子的童心

过渡:在儿子的眼中,那阳光真的很美、很活泼,像顽皮的小孩子,像五线谱,像风吹杨柳,当父亲看到这么活泼的阳光时,他的感受如何?又是怎么做的?

--3--

课件出示:其实,当画家的他已经多次观察过日出,也画过不少日出,可他觉得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到新奇,像今天这样感到震撼,像今天这样感到“阳光真的很活泼”。

引导:父亲以前为什么没有这样的感觉?

课件出示:他按捺不住心中的兴奋,支起画架,想着那美丽的日出,想着那活泼的阳光,完成了他觉得最美丽、最得意的作品,他为这幅画起名为“阳光很活泼”。

第二天,他让儿子把画和一封信带给了老师。

信中这么写道: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阳光是可以活泼的,就像孩子的一颗童心。

(四)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过渡:带给我们温暖的阳光,同样带给我们无穷的遐想。在父亲和儿子的眼中阳光是活泼的,在你的眼中阳光是什么样的呢?

生自由回答。

师:你们眼中的阳光也是丰富多彩的。父亲的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生回答后师总结: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感受是不同的,不仅阳光如此,其他事物也是如此。我们要学会尊重别人的独特感受。

带着对这句话的理解让学生再读。

三、质疑再探

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还有没有其它的疑问?

预设:

1、第二天,父亲把画和信带给老师,老师会怎么想?怎么

--4--

说?怎么做?

2、课文按什么顺序叙述的?这样叙述有什么好处?

四、运用拓展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学生自编题:根据自己的收获和平时做过的题型给你的同桌设计一道题,看看他的学习情况。

3、学生互相解答。

4、在班级交流典型习题。

5、教师补充题

选取你喜欢的的一种事物或景物,以“ 很活泼”为题,写一段话,用上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6、教师小结:活泼的阳光,顽皮的阳光,温柔的阳光„„这些都是我们对美的感受。在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发现美,珍视对美的感受,学会尊重别人。今天我们尊重了别人,明天我们就是一个受人尊重的人。

板书设计:

22、阳光很活泼

看日出

(插叙)

世界千变万化

学会尊重别人

画日出

答案丰富多彩

篇5:西师大版《天窗》的教案设计

(六)课 型:

复习课 教材简析:

积累与运用

(六)包括六部分内容:“温故知新”“词语拾贝”“互动平台”“口语交际”“习作百花园”“自主阅读园地”。

“温故知新”体会词性的多变性。“词语拾贝”以接龙游戏的方式,提高学生积累词语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词汇量。“互动平台”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小故事蕴含着大道理。阅读作品时,要通过事物的现象,探究其中蕴含的道理,提高阅读欣赏能力;写作时,可以别开生面的选择一些材料来表达某种深刻的道理。“口语交际”围绕话题“节约从身边做起”,让学生明白节约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小养成节约的好习惯。“习作百花园”准备怎样去珍爱它。要学生回忆生活中值得自己珍爱的东西,想一想真爱的理由,说一说自己“自主阅读园地”。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疑问句“什么”“怎么样”也可以在陈述句中使用。

2、在词语接龙游戏中丰富词汇,积累语言。

3、自主阅读文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过程与方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多读、多练,让学生在阅读和练习中提高语文素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1、增强学生的节约意识,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2、引导学生学会坚强,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学情分析:

在教学这一单元时,要提高学生积累词语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词汇量。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小故事蕴含着大道理。阅读作品时,要通过事物的现象,探究其中蕴含的道理,提高阅读欣赏能力;写作时,可以别开生面的选择一些材料来表达某种深刻的道理。让学生明白节约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小养成节约的好习惯。相信孩子们会做到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运用生活中的一些典型事例来说明某种深刻的道理。难点:习作表达出真情实感。教学方法:

四环节循环教学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一循环

一、复习旧知,导入。

1、听写词语。

2、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学完了第六单元内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一下。

二、出示课时目标

完成“温故知新”“词语拾贝”“互动平台” “自主阅读园地”。

三、出示自学指导

(一)请同学们用心读温故知新上的内容,想一想这两个句子分别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

你是如何体会出来的?(2分钟后,看一看谁的感受深。)

1、生自读。

2、小组交流。

3、反馈。

我发现疑问词也可以用在陈述句里。

四、出示自学指导

(二)自由读读“词语拾趣”中的第一组词语,说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想一想第二、三、四组应该填上怎样的词语,填出来。(2分钟后,看谁填的好。)

1、生自读。

2、小组交流。

3、反馈。

4、练习。

获得→()→()→

()→()→()

→(过 程)激情

→()→()→

()→()→()

→(如果)

五、出示自学指导

(三)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对话,说说你读懂了些什么。小组交流,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应该怎样去领悟文章蕴含的深刻道理?在写作时要注意些什么?

1、生分角色朗读对话。

2、全班交流。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谈感受,说方法。

六、出示自学指导

(四)请同学们用心快速阅读短文,思考: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一边读,一边勾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旁边把你的感受写出来,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1、生自读。

2、小组内交流。

3、思考:内心的力量指的是什么?

4、联系生活谈感受,说说你怎样理解内心的顽强是不可战胜的力量,从生活中举例说明。

七、作业布置

自己和家长玩一玩词语接龙游戏。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出示学习目标 完成“口语交际”的教学

三、出示自学指导

(一)请同学们用心读口语交际的内容,以“节约从身边做起” 为题,联系生活实际,找出自己身边的浪费现象,说一说该怎样节约。

(8分钟后,比一比谁的见解最好。)

1、生自读内容。

2、小组内交流。

3、反馈。

4、师出示有关浪费行为的图片及资料。

课堂上,我把从垃圾箱里捡到的几本没用完的笔记本,吃了一半的面包,还有一个旧书包,放到讲桌上。同学们不知我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一个个睁大了眼睛,我告诉他们这是我今天一天从垃圾箱里收集到的,这个书包旧了一点,我把它刷干净了,大家看还能用吗?大家都说“能”。有的同学还说:“比我现在用的还好呢!”还有的同学说:“这也太浪费了。”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从饭店后厨拍到的剩饭剩菜的照片,看到那么多剩菜剩饭被扔掉,学生一边看,一边发出“嘘嘘”声。接着我又展示了由于开铁矿,本来是庄稼遍地的小山坡变成伤痕累累的荒山。看到这一组组画面,孩子们沉默了,原来我国的许多资源就是这样被白白的浪费了。孩子们的思维被激活了,我顺势引导学生想一想在自己的身边存在着哪些浪费的现象:

学生甲说:有的同学坐不端正,乱摇桌椅,用小刀刻桌椅,乱撕作业本。

学生乙说:有的同学旧的衣裤不穿,总爱买新的衣服,还爱买名牌衣服和鞋。例如安踏、特步、美特斯邦威等。我们正在生长阶段,个子长得很快,名牌衣服那么贵,只穿一年,过年就穿不下了,多浪费啊。

学生丙说:乔佳森早上经常吃肉饼,有时吃不了就扔掉,太浪费了。我看到佳森吐了吐舌头。是啊,身边的浪费现象真不少,这学期我们一起查找一下身边的浪费现象吧。我们应从哪些方面查找呢?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有的说:“我经常买各种零食吃,常常跟随电视广告向父母提出购买的要求。所有的零食,我都吃了个遍。如‘好丽友’、‘蘑菇力’呀。我知道这很浪费啊。”

有的说:“我的玩具特别多,不懂得爱惜,几天就弄坏了。玩够了就不要了。” 有的说:“我爸妈随便浪费水电,一起床就用电脑听歌。我妈爱干净天天洗衣、做饭、敦地、洗衣服可费水了,从来不二次利用水,她说不干净。”

四、出示小短文。平时生活如何节约 节约资源要注意生活细节,避免浪费。比如洗个手就不要把水龙头开得哗啦啦地,先开小水流湿手,搓完洗手液再稍大水冲一下就行。或者先用盆具盛了水再洗就更节约水。家电耗能大户热水器,准备洗澡时提前几分钟打开,用完了就关掉,比起从来不关要极大节约用电。还有耗电大户空调,不要开太暖或太冷,和室外温差太大非但耗电,还很不利于健康。

家庭用电都用节能灯,以及比节能灯更省电的LED灯。不用的灯就随手关掉。十几元钱买个LED太阳能手电筒,白天放在窗台就充电,晚上往桌前、床头用卡夹一卡,就成了台灯、床头灯——真正零能耗、零污染。

除了注意生活细节,统筹安排、综合利用也是节约资源的极其有效措施。比如可以在卫生间放个桶,平常洗菜、洗手的水,可以留起来冲厕。洗衣机同样耗费大量用水,一样可以把排水管连到桶里,用来冲厕或者拖地板。

平常生活很多细节,真说起来没完没了。以上只是举些例子,更重要的是一个思路。稍微留心动脑,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浪费。

第三课时

一、谈话导入

二、出示学习目标 完成“习作百花园”的教学

三、出示自学指导

(一)回忆本组课文,说说哪篇课文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中你体会到了些什么。你觉得文章哪些写作方法值得学习?

四、出示本次习作要求

我们把自己收藏的“阳光”,可以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话。一次抚摸……并为它取一个漂亮的名字,然后与同学读读,提出修改的意见。

五、习作指导

选材时应抓住以下问题思考:

1、你最珍爱的东西是什么?

2、你为什么珍爱它?

3、你是怎么珍爱它的?

4、学生写作时,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写作情况。

5、习作交流,指导修改。

对学生习作可以采用自评、他评与教师评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帮助学生汲取多方面的意见,修改自己的文章,使之更有文采,从而提高学生写作与修改的能力。

对学生习作的评价重点放在对话与交流上,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要看到学生的进步,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鼓励,以调动学生写作表达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六、出示佳作

我成长中的一件事

我虽然年龄不大,但在成长中经历的事情却不少,这些事出现在我脑海中像一张张幻灯片在放映,突然前不久发生的一件事定格在那里,令我回味无穷。

那是这学期初,我当选了小队长,我非常高兴,鼓足了劲儿要好好干。每天很早就到收作业,帮助同学干这干那。可就是组织组员做值日时,总是有些乱,老师看了也很不高兴,一段时间安排值日的事,我都有些发怵了。

有一天,我和往常一样,忙活着给组员分派值日,谁干什么,谁干什么说完后,我带头开始扫起地来,不一会儿,一个同学跑过来说:“组长啊,你让我擦黑板,上 面我够不着,再找个人吧!”,“好好,李思源,你帮着擦一下黑板”,一会儿,一个同学又跑过来说:“组长啊,你让我擦两行地,太累了,我腰都疼了”,“好 好,那你先歇会儿,待会儿,我帮你”。我还没扫完地,抬头看见有的同学手里拿着工具站在那儿正聊得欢,有的同学在刚擦完的地上跑着追着玩。正在这时,老师 走了进来,眉头紧锁。“这是干什么那,做完没有?组长呢?”,我赶忙走了过来,心里慌乱的很,汗都出来了,老师只是说了句:“能不能快点,快上课了”。我 不知所措的点着头,重新让大家赶快干。

上中午班了,我还有些回不过神儿来,坐在座位上又自责又委屈。老师站在讲台前向我招了招手,我走过去,老师问我:“今天值日怎么这么乱,事先没安排 吗?”,我说:“安排了,他们老不满意”,老师微笑着对我说:“你让谁都满意是不可能的,只要你安排合理,大家会听你的,你不妨事先把安排的值日写在纸 上,让大家看清楚,告诉大家中间不换工作,当然要考虑不能让矮个擦黑板、瘦的拖地,你试试吧”。我恍然大悟,心里像一股暖流穿过,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座位。

一个星期过去了,又轮到我们组做值日,我按照老师教的办法事先做好安排,的确这次值日干得又快又干净。干完活儿,我和组员一起兴高采烈的到操场去玩儿,阳光照在我们每个人的脸上,操场上回荡着我们的笑声,此时的我尤其开心。

看来要做好事情,还确实要讲究方法,老师的点播让我醒悟,我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困难都要好好思考,找到解决的好办法。

我成长中的一件事

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一年多了,可我仍然记忆犹新!

去年八月的一天中午放学时,学校门口,人山人海。我和几个同学骑着自行车,匆匆忙忙往家赶。

突然,身后传来小孩子的哭声。我不由自主地回头一看,离学校大门不远,一大群人在围着看。出什么事了?我调转方向往回骑,把车支在路边,拨开围观的同学,挤了进去。

一个五六岁的小姑娘,提着书包,满脸泪水,委屈地站在马路中间。“这是谁家的孩子,大热天的,家人呢?”有家长这样说着。我赶忙走过去,拉着她的小手轻轻地问:“小妹妹,谁欺负你了?”她摇摇头:“我……找不着……我妈。”

“妈妈没来接你?”小姑娘又摇了摇头:“不知道。”然后,睁大眼睛看着我。

我把她领到路边,掏出卫生纸,擦去她脸上的泪珠,“咱站在这儿,看能不能找到妈妈。”听我这么说,她瞪大了眼睛,小脑袋来回转动一阵儿,最后朝着我喃喃地说:“没有。”看她又要哭的样子,我赶紧转移话题: “小妹妹,能告诉姐姐,你叫什么名字吗?”

“我叫张洁,一年级四班。”

“妈妈可能有事脱不开身,告诉姐姐,你家在哪,姐姐送你回家,好不好?” “妈妈说不要跟陌生人走。” 她拨浪鼓似的摇着头,“我要在这儿等妈妈。” “行了,你快走吧,大家都在等你呢!”回来找我的李艳不耐烦地催促道。“噢,你们先走吧”。不知怎的,我竟头也不抬地这样回答她。李艳悻悻地走

了。

我看了看身边的张洁,又看了看手表,放学已经十五分钟,“好吧,姐姐和你一起等,好吗?”

“嗯。”她高兴了。校门口人越来越少,到后来只有我和张洁傻傻地站在路边等她的妈妈。忽然,我想起小时候,妈妈坐在床边为我讲故事,我竟不知不觉睡着了,于是微微一笑:“哎,张洁,你爱听故事吗?”她点了点头。

我学着妈妈的样子,蹲下身,给她讲起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喜洋洋和大灰狼……

小张洁完全沉浸在我的故事中了。

时间悄悄地流过。忽然有个女声呼唤——“小洁!”小张洁先是一愣,接着大喊一声“妈妈”,撇下我就跑。

她偎在妈妈身边,等不及妈妈问我是谁,就急着告诉她:“妈,姐姐陪我,还给我讲故事呢。”

妈妈不好意思地冲我笑笑,“唉,车坏在半道上了,刚修回来。同学,谢谢你照顾我们小洁。”

篇6:西师大版《天窗》的教案设计

课 型:

略读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认识南丁格尔,知道人们为什么用“提灯女神”来赞美她。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感受南丁格尔热爱护理事业,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精神品质。

2、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南丁格尔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的精神及她那独立,勇敢的高尚人格。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理解能力比较高,能够抓住课文的主要段落,句子和词语来理解课文。而且学生喜欢感人的文章,这个故事虽然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了,但读来依然可以感受到震撼心灵的力量。学习本课,学生学习兴趣会提高,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熟读课文,学习南丁格尔无私奉献和忘我的工作精神。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教学方法:

教法:四环节循环教学法 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循环

一、解释课题,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课题,大家一起读一读。

2、师:同学们,女神指的是神话传说中的女性的神。你们知道提灯女神是谁吗?(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关于南丁格尔的照片和资料)

3、教师设置悬念,导入新课:那么,人们为什么用提灯女神来赞美南丁格尔呢?她有哪些业绩让人们用“女神”这个词来赞美她。现在,我们就去读课文。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说说它们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3、认识南丁格尔,了解她不朽的业绩。

三、出示自学指导一

自语诵读课文,并画出生字,新词,借助工具书理解词义。自由朗读。

画出生字词,小组内交流。汇报学习情况。我会读:

岖 我理解:

模仿: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做。歧视:不平等的看待。英镑:英国的本位货币。崎岖;形容山路不平。震撼:震动,摇撼。卓越:非常优秀,超出一般。迄今:至今,到现在为止。

四、出示自学指导二

自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南丁格尔的哪些事情?(3分钟后汇报

1、自由诵读课文。

2、分段有感情的朗读,并勾画出你感动的句子。

3、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体会。

4、汇报展示。

南丁格尔冲破阻力,去当一名护士;

南丁格尔带领医疗护理队来到前线护理伤病员;

人们为了纪念南丁格尔,设立“护士节”、“南丁格尔奖”。第二循环

五、出示自学指导三

细读感悟南丁格尔的人格魅力。

用响亮的声音读课文,思考你认为南丁格尔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用横线画出有关语句。南丁格尔还有哪些成就让人敬仰

1、自由诵读课文。

2、画出关键句子。

3、小组内交流看法。

4、汇报。

A、可是……到医院当了一名护士。点拨:毅然决然怎样理解?

提示:此时的南丁格尔不得不让我们敬佩,谁来读出我们对她的敬意? B、南丁格尔得知这个消息……伤员们亲切地称她为“提灯女神”。提示:谁来用“不是……就是”说句话? 伤员为什么要称她为“提灯女神”?

多么形象的称呼啊!可见大家喜欢她,敬佩她,请用朗读表达出你的感受来。C、南丁格尔不仅帮助伤员解除肉体上的痛苦,还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安慰。点拨: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南丁格尔在精神上怎么安慰伤员?

5、小结过渡:

因为她卓越的成就,因为她的无私奉献,因为她伟大的人格,所以人们永远纪念她。引读课文最后一段。

六、领悟写法

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看作者是怎样来表现南丁格尔的精神的。

七、拓展延伸

其实,我们身边也有向南丁格尔这样无私奉献的人,你能介绍一下自己所知道的吗?

八、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两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28、提灯女神

冲破阻力当护士

提灯女神

卓越成就 热爱护理事业

世界瞩目 纪念

篇7:一年级数学西师大版教案

1、在实际情景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的加减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探索并掌握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3、初步经历在具体情景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时间:10课时

第一课时:小兔请客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能正确地进行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重点: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会正确计算整十数的加减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1、教师童话引入课题。创设加减法情境。

2、看课文插图。请学生说说图意。

二、新知学习。

(一)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学生回答……

生1:一共有多少个?

学生列式计算。说说你是怎么想?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3、再看图。

请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生:还剩下多少个果子?

生列式计算。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二)认识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各部分的名称。

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

三、巩固新知

1、练一练

学生独立观察图意。

自己列式计算。

全班核对。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学生计算。请学生板演。

有选择的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3、数学游戏:谁先到家。

让学生理解题意后。分组选择小动物。

如:第一组是小猴,第二组是小狗,那么第三组选择小松鼠。

依次类推。

在老师的.口令下学生自己进行速算。

其他也如此。

四、课堂。

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采松果

教学目标:

⒈让学生体会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这些加法。

⒉用加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意识。

⒊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情,以积极思考、操作实践并与同学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求原来有多少的思考过程及列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用加减法计算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⒈师:小朋友,今年小松鼠采松果大丰收啦!。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组去采松果,松鼠妈妈说:“我已经采了25个松果。”小松鼠数了数说:“哦!我采了4个松果”你想向小松鼠提什么问题呢?

学生提问,(学生提的问题已经学过就口答解决。)

⒉师:老师和你们想的一样,“一共采了多少个松子?”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⒈师;请同桌的两位小朋友扮两只小松鼠,演一演采松果的过程。想一想怎么算?同桌说说。

⒉交流汇报:通过刚才的采松果活动,你知道“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该怎么算了吗?指名学生说己的算法:

列出算式。

25+4=29

4+25=29

师问:你是怎样想的?

⒊: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知道,要求一共采了多

少个松果只要把“松鼠妈妈采来的25个”和“小松鼠采的4个”合起来。

⒋师:现在你能用响亮的声音回答老师的问题了吗?

学生自己说,同桌互说,指名说。

师;这就是我们学习的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5师:你还能提什么问题?

生: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

同桌的同学交流演示。

指名学生列式:25-4=21

师问:你是怎么想的?

指名学生说一说。

三、从生活中体验

⒈师: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实际问题。

摆一摆:小红摆25根小棒再放4根,一共有多少根小棒。请同学列式。

小明有25根小棒拿走4根。还剩多少根?

2练一练:

师引导学生逐题解答:前两题要学生说出是怎么想的,并列出算式、口答问题。

第三题学生口算

拓展练习:

想想填填的第4题:

第三课时:巩固练习

教学目标:使学生能比较熟练的掌握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和不退位的加减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回忆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和不退位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二、练习过程:

1、指名板演。其他学生自己计算。

30+5010+4060+20xx+2050+4090+10

90-7080-5070-6050-4080-6050-10

说说是怎么想的?

2、计算。

24+536-45+8325+4

52+32+5799-85+6135-2

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

核对答案。

3、看图列式。

22m6m27m

让学生仔细观察,同桌讨论。

独立列出算式,计算。

4、这样的算式你能写几个?

34+□=3□4□—4=4□

小组讨论,自己填写。

核对。我写了几个?同意吗?

5、选问题,再解答?

东东做了26朵小红花,小芳做了3朵小红花。

问题:一共做了几朵小红花?

东比小芳朵多多少朵?

小芳比东东少多少朵?

篇8:西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

1. 会认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 能在熟读剧本的同时学习表演。

3. 初步了解剧本的基本结构,学习剧本内容,知道木兰为什么替父从军,学习花木兰自信自强,报效国家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

1.会认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初步了解剧本的基本结构,学习剧本内容,知道木兰为什么替父从军,学习花木兰自信自强,报效国家的优秀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自古以来,我国涌现了很多让人们千古传颂的英雄豪杰,你能给大伙儿介绍一个吗?

2.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古代的大将军,她的名字叫花木兰。

3.小朋友,你们知道花木兰和你们刚刚说的英雄有什么不同吗?(小朋友们有没有发现你们刚刚说的英雄中女的很少?)

4.我国古代男尊女卑,男的可以当兵,女的却不能从军。那么花木兰怎么能去从军的呢?

5.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一同来学习《木兰从军》

二、初读感知

(一)练读

1.请小朋友们先自己读一遍课文,注意将生字的字音读准,读完后标好自然段。

2.与同桌轮流读一遍,注意将句子读通顺。

3.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再读一遍课文,注意要将课文读正确、流利。

(二)检查

1.出示生字词。

名字征兵胜利朝廷年龄理应说服年老多病焦急万分赫赫战功英勇善战文静俊美

2.多音字。

燕子 燕山

将军 将士

3.课文一定也能读好。

(1)齐读第一段,师评。

(2)指名读第二段,自评。

(3)指名一组读第三段,其他生评价。

(4)男生读,女生评。

4.解决问题。

小朋友们课文都读通顺了,那么刚才的那个问题能解决吗?花木兰怎么能去从军的呢?——女扮男装

三、精读第一、二自然段

(一)小朋友们真聪明,那么花木兰为什么要女扮男装去从军呢?

1.请你们自己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再说给同桌的小朋友听。

2.指名交流体会。(恩,小朋友们说的都不错。)

3.花木兰所处的南北朝时期,时局动荡,战争频繁。(经常发生战争)

4.那时侯,朝廷对老百姓发的公文或通告叫做文书。这一天,朝廷下达的一份文书张贴了出来,这是份一般的文书吗?(紧急征兵文书)

5.木兰看到这文书后,有什么感受?(焦急万分)

6.花木兰为什么会感到焦急万分?她是怎么想的?指名说,指名读,强调“焦急万分”。

7.可以不去呀,或者等过几年弟弟长大了再去呀,强调“紧急征兵”。体现爱国精神。

8.说话训练:因为……所以,花木兰要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二)花木兰此时已打定主意,替父从军,但战场上两军厮杀,充满了艰辛和危险,花木兰的家人怎么会同意她去的呢?(说服)

1.假设你是花木兰,你准备怎样说服你的家人呢?小小组中相互说。

2.老师就是花木兰的家人,指名来说服老师。

(三)就这样,花木兰为了她那年老多病的父亲,为了她那年纪尚小的弟弟,更为了她深深热爱的国家,毅然地踏上了从军之旅。齐读第二自然段。

(四)小朋友,通过你们的朗读,我看见了一个勇敢、坚毅、视国事为己任的花木兰,也明白了她为什么能受到世人的尊敬和赞赏。她不愧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女英雄,让我们一同牢牢记住她的名字——“花木兰”。

四、生字教学

1.出示生字:名、征、兵、父、病、男

2.说说如何记住这些汉字。

3.教学“疒”,范写“病”。

4.学生描红。

五、课后练习

刚才,小朋友都当了一回花木兰,展开想象,说服家人,替父从军。课后请小朋友把“木兰怎样说服家人的”几句话写下来。

篇9: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西师大版)

一、教学内容

(一)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二)唱歌《国旗国旗真美丽》

(三)欣赏《祖国,祖国我们爱您》

二、教学目标

1、在聆听、唱歌、律动活动中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威武雄壮的音乐情绪,激发对祖国、国旗的热爱之情,了解与国歌相关的常识。

2、在节奏儿歌的学习中感受节奏时值的长短,并能够通过节奏儿歌的朗读感受轻声、高位置说话的方法,为唱歌的学习作好铺垫。

3、了解唱歌的正确姿势和方法,能够初步感受用自然的声音轻声歌唱的歌唱状态,并能够在唱歌的活动中尝试。

4、在律动的活动中感受二拍子的行进感受及强弱规律。

三、教学准备:课件

四、教学时间

本单元建议用3-4课时完成。

《国旗国旗真美丽》教案设计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国旗国旗真美丽》是一首2/4拍,四乐句一段体的儿童歌曲。歌曲的旋律流畅、亲切。歌词简洁,多为一字一音,简单易唱。抒发了孩子们赞美与喜爱国旗的真挚情感。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能用赞美的感情,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国旗国旗真美丽》;初步建立音高概念,能自己创编简单动作进行歌表演。

2、通过感受和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让孩子们在音乐中,在歌唱里来感受、体验和表达对国旗的赞美和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丰富情感体验。

3、知道国旗、国歌、国徽是祖国的象征和标志,能说出我国的国名、国旗、国徽、首都及国庆节等有关祖国的小常识。教学重点:

1、在歌唱及表演过程中体验和表达对国旗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2、使学生初步具有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3、能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能用赞美的感情,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初步建立音高概念;能自己创编简单动作进行歌表演。教学难点:

歌曲的第四乐句八分音符和连音线 "×× ×× ∣ ×| X| 让我们一起来歌唱国旗,歌唱祖国!

四、小结

教师:我们今天这节课学了一首关于国旗的歌,又了解有关祖国的小知识,还看了许多关于国旗的场面,既然国旗这么神圣,这么让我们感动,那让我们用这种感情边唱伴奏把这首歌表演一次好吗?

(老师点一个孩子上来,第一遍领唱,第二遍全班齐唱。学生们在丰富的情感下从心底深情地演唱歌曲,在歌声中结束课。)

(设计意图: 回顾学习过程,赞扬孩子们的出色表现。歌曲拓展之后需要回归,故安排在最后全班同学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这首歌,进行课堂反馈,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的歌曲的掌握情况。)

第二单元:快乐的三峡娃

一、教学内容

(一)欣赏《大山里的学校》(童声齐唱)

(二)歌表演《上学啦》

(三)学唱歌《吹吹打打搬新家》

(四)欣赏《雀尕飞》(童声独唱)

二、教材分析

(一)《大山里的学校》(童声齐唱),这是一首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描绘了大山里的学校的美丽,同时也表现了大山里的孩子对学校的喜爱之情。歌曲为大调式、一段体。

(二)歌表演《上学啦》,这是一首根据民歌音调编曲、填词的歌曲,歌曲为徵调式,表现了三峡的孩子上学时的欢快心情。歌曲为单乐段,共5个乐句,第五乐句为第四乐句的扩充。

(三)歌曲《吹吹打打搬新家》是一首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歌曲,徵调式、一段体。在歌曲中穿插了川剧锣鼓经的片段,使歌曲演唱起来既风趣又活泼,具有童趣。

(四)欣赏《雀尕飞》(童声独唱)是一首歌唱三峡移民的获奖作品。歌曲为羽调式转商调式。歌曲假借雀尕的语言,描绘了三峡大坝的宏 伟美丽及三峡式程的浩大。

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领略三峡的优美风光,了解三峡式程,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2)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地方音乐的特色,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

〔二〕知识目标:通过演唱、演奏,培养学生良好的演唱、演奏习惯。〔三〕能力目标:

(1)通过聆听、画画,引导学生用色彩表现音乐。(2)通过打击乐器的学习,运用,培养学生的演奏能力。

四、教学时间:3-4课时

第一课时(主题一:欢欢喜喜进新校)

【一】教学内容:学习主题一:欢欢喜喜进新校。欣赏《大山里的学校》、歌表演《上学啦》。【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领略大山里的学校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学校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二〕知识目标:能基本演唱歌曲和随音乐表演歌曲。

〔三〕能力目标:能初步用自己的动作来表现音乐,体现上学时的高兴心情。

【三】教具准备: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三峡工程是我国一项伟大的电业工程,修好了三峡大坝,将有无数的三峡移人离开自己的家园,来到陌生的地方重建家园,他们舍小家为国家的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三峡的孩子们也离开原来的学校,来到崭新的学校读书学习,他们的心情多高兴啦。三毛也是三峡的移民,他也跟其他孩子一起,从幼儿园来到新的小学校,他看见:票亮的学校里,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校园绿树成荫,花园里开满了朵朵的鲜花。他说:这大山里的学校真好啊,我一定要在这学校里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这时,从一间教室里传来了优美的歌声,你们听: 〔二〕播放录音《大山里的学校》,让学生欣赏。

1、学生静静欣赏歌曲《大山里的学校》。

2、师:三毛听得很认真,听得露出了微笑。你们说:大山里的学校漂亮吗?在你的心目中我们的学校是一所怎样的学校?你能用自己的彩色笔(粉笔)画出来吗?

2、抽学生上黑板画一画心目中的学校,其余学生在自己的坐位上画一画。

3、教师再播放一次录音,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画再次欣赏音乐《大山里的学校》。

〔三〕歌表演《上学啦》

1、师:三毛说,大山里的学校真好,我也上学啦。于是,它每天早上早早起床,吃过早饭,背起书抱早早上学,每天都不迟到,边走边唱起歌来《上学啦》。

2、生:欣赏《上学啦》。

3、跟音乐学唱《上学啦》。

4、跟音乐随教师一起表演《上学啦》。教师在前面做示范,学生可以模仿,也可以自己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编动作。(动作不作统一要求)

5、抽学生进行表演《上学啦》,教师即时鼓励,表扬。

〔四〕小结:我们已经上学啦,要像三毛一样努力学习,学好本领,争当一个优秀的、漂亮的三峡娃,好吗?

【自评】

1、画出自己想象中的学校,充分以审美为核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利用色彩的表现能力。

2、表演《上学啦》不给统一的动作要求,旨在“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注重个性发展”,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音乐的美。第二课时(主题二:吹吹打打唱新家)【一】教学内容

复习主题一(欢欢喜喜进新校),学习第二主题(吹吹打打唱新家)。【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地方音乐的特色,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

〔二〕知识目标:能准确猜出谜语的谜底(双响筒);能跟着教师拍拍念念锣鼓经;初步学习歌曲《吹吹打打搬新家》。〔三〕能力目标:能较为准确地拍击锣鼓经。

【三】教具准备:课件、录音机、风琴、双响筒、响板、碰钟。【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音乐表演《上学啦》

1、随音乐集体表演《上学啦》。

2、随音乐抽生表演《上学啦》。〔二〕猜猜谜语

1、师:三毛也上学啦,学习很认真,一天他出去玩耍,碰见一个小朋友,这个小朋友告诉三毛“我出一个迷语,让你猜一猜,你能猜出来吗?”三毛接了迷语:“左右两个头,大嘴空对空,木棒轻轻敲,冬嗒冬嗒冬”,三毛猜了很大一天也没有猜出来,你们也来猜猜,这迷语是什么谜底吗?

2、生:这是一件乐器,是双响筒。

3、教师鼓励,加以表扬。

4、教师给学生双响筒,用木棒敲出“冬嗒冬嗒”之声,以体验双响筒音色之美。〔三〕拍念锣鼓经

1、三毛没有猜住迷语,他又说出一道锣鼓经让这个小朋友念,看念得准不准:“壮乃乙才丑乃才,壮乃乙才丑乃壮”。这个小朋友年龄太小,可怎么也念不准确,你们会念吗?

2、教师示范读出节奏。

3、师生用拍手念出锣鼓经。〔四〕学唱歌曲《吹吹打打搬新家》

1、师:三毛一边走,一边欣赏路边的花草,突然看见一大队人马过来:有的扛着家具,有的抬着家具,有的挑着家具,还有大小车子拉着家具,他们到哪里去呢,哦,原来,是在搬家,是移民搬到新居。后面,带跟着一支演唱队,唱的歌曲真好听,你们也来听听,这是唱的什么歌曲呢?

2、听录音范唱《吹吹打打搬新家》,原来,是唱的歌曲《吹吹打打搬新家》。

3、学习歌词,教师念一句学生读一句。

4、学唱歌词,教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

5、跟琴唱歌,学生随着教师的伴奏,跟琴演唱。

6、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曲伴奏并演唱。(学生自由使用打击乐器)

7、抽生检查学习的基本效果。〔五〕小结

搬新家啊,真热闹!这首歌利用川剧锣鼓经为我们增添了喜悦,希望大家今后继续努力,好好学习,争当三峡的乖娃娃。【五】板书设计 :略 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

复习主题一(欢欢喜喜进新校)和主题二(吹吹打打唱新家),儿歌练习,欣赏《雀尕飞》(童声独唱)。【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通过教学活动,进一步让学生综合领略三峡的优美风光,全面了解三峡工程,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知识目标:通过儿歌朗诵,培养学生学习朗读歌词的良好习惯。〔三〕能力目标:能利用打击乐器有节奏地朗诵儿歌。

【三】教具准备:双响筒、碰钟、响板、风琴、录音机、录音带。【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旧知识

1、歌曲表演《上学啦》。

2、拍手念念锣鼓经“壮乃乙才丑乃才,壮乃乙才丑乃壮”。

3、齐唱《吹吹打打搬新家》,并配上打击乐器。〔二〕学习儿歌

1、师:搬新家啦,这时你去干什么?(启发学生答:栽树,栽黄桷树)

2、师:我们现在就来学习一首儿歌。(看板书:三峡娃,搬新屋,拿起铲子去挖土。妈妈问他干啥子?他说要栽黄桷树。黄桷树,叶儿多,大家歇凉好舒服。)

3、教师教学生用方言朗诵儿歌,直至记忆。

4、发给学生打击乐器,打着节奏朗诵儿歌。

5、用家乡的方言来朗诵儿歌,并配上节奏。〔三〕欣赏童声独唱《雀尕飞》

1、三峡修电站,许多移民要搬家,可是雀鸟也要搬家,小雀鸟飞回来找家家,发现家家也随人们搬到了新家,找啊找啊,终于找到了小雀鸟的家家。

2、欣赏音乐《雀尕飞》。

3、师:移民搬到了新家,新家美吗?学校漂亮吗?大家想想,你能用画来表示他们的新家吗?能表现新的学校吗?

4、抽学生上黑板画出自己的新家和新学校。

〔四〕小结:小朋友们画得真漂亮,画好了新家,画好了学校,我们就要在新家安居了,我们就要到新的学校读书了,我们就会看到新的学校升起的五星红旗了。【五】板书设计 :略

第三单元:可爱的动物

一、教学内容:

(一)唱歌《有趣的的声音》

(二)欣赏《狮王》

(三)欣赏《鸟店》

二、教学目标

1、在聆听、演唱、编创活动中,体验小动物声音的区别,感受声音的长短、高低、强弱,体验和小动物一起玩耍的快乐心情。

2、在活动中尝试着编创小动物的声音,初步感受编创的方法。

3、在聆听活动中,尝试着用线条来表现对音乐的感知。

4、在活动中,与老师合作,学会聆听老师演唱的节奏,并进行节奏模仿。

5、能够在演唱中掌握正确的唱歌姿势,用自然的声音轻声歌唱。

三、教学准备:课件

三、教学时间:

本单元建议用3-4课时完成。唱歌《有趣的的声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歌唱活动中,培养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与动物和谐相处。2.通过模仿动物的声音,体会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感受X-X 和XX的时值长短。

3、能用欢快的声音和情绪演唱歌曲。

3.教学重难点:体会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感受X-X 和XX的时值长短。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律动

2、模仿动物的声音,体会音的长、短。(1)导入

(2)体会声音的长、短,感受X-X 和XX的时值长短。

3、学唱歌曲《有趣的声音》

4、表演歌曲《有趣的声音》

5、小结

第四单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一、教学内容:

一、唱歌《我有一双小小手》

二、欣赏《洗手歌》

三、唱歌《妈妈不在家》

四、欣赏《不再麻烦好妈妈》

二、教学目标

1、在欣赏、唱歌、活动中感受音乐的快乐、活泼的情绪,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培养爱劳动的良好品质。

2、能够用自然的声音,高位置地读节奏儿歌。

3、能够保持正确的歌唱姿势,用自然的声音轻声歌唱。体验不同的节奏对音乐情绪的表现作用。

4、认识双响筒、碰铃,并掌握课堂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

5、能够随音乐编创歌词和动作进行表演。

三、教学准备:课件

四、教学时间

本单元建议用4课时完成。唱歌《我有一双小小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能够用自然的声音轻声地歌唱。

2、帮助学生按照节奏正确地使用双响筒演奏。

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按照节奏正确地使用双响筒演奏。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聆听歌曲

三、学唱歌曲

四、学习使用双响筒演奏。

五、练习

六、小结

唱歌《妈妈不在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能够用自然的声音轻声地歌唱。

2、认识反复记号。

3、让学生从小懂得要学会独立生活,并力所能及地为父母分忧。教学重难点:能够用自然的声音轻声地歌唱。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聆听歌曲(课件)

三、学唱歌曲

四、巩固练习

五、小结

第五单元:我们是好朋友

一、教学内容:

(一)唱歌《走出阳台》

(二)欣赏《口哨与小狗》

(三)唱歌《好集体》

(四)欣赏《快乐的嚓嚓嚓》

二、教学目标

1、在唱歌、欣赏、活动中,感受集体的快乐,体验好朋友之间的友谊,体验小伙伴相互帮助的快乐。

2、能够保持正确的唱歌姿势,用自然的声音轻声歌唱。

3、认识铃鼓、沙球,掌握其正确的演奏方法,能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养成聆听音乐的好习惯。

5、能够用正确的方法朗读节奏儿歌,并能够对比声音的强弱。

三、教学准备:课件

四、教学时间

本单元建议用3-4课时完成。唱歌《走出阳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进行歌词的创编,感受声音的强弱对比。

2、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

3帮助学生认识铃鼓、沙球这两种打击乐器。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课件出示,聆听歌曲。

三、多种方法学唱歌曲。

四、练习

五、认识铃鼓、沙球,练习读节奏、拍节奏。

六、小结。第六单元:闹新年

一、教学内容:

(一)唱歌《过新年》

(二)律动《新年到》

(三)欣赏《娃娃舞龙灯》

(四)活动《舞龙灯》

(五)唱歌《拜年歌》

二、教学目标

1、在唱歌、欣赏、游戏活动中感受新年的欢乐气氛,了解中国新年的民俗风情。

2、认识锣、鼓,并能够用正确的方法去演奏,并为歌曲伴奏。

3、保持正确的歌唱姿势,用自然的声音演唱。

4、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保持聆听的注意力,能够用形体动作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5、在活动中乐于与同学合作共同表演。

三、教学准备:课件

四、教学时间

本单元建议用4课时完成。唱歌《过新年》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过新年》,初步掌握歌曲中强弱的对比。

二、课时: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过年吗?

师:过年中你们最喜欢的事情是什么?

师:那么我们今天学习一首过年的歌曲《过新年》。二,学习歌曲

1、出示课件,先听两遍歌曲,使学生感受欢快、活泼的气氛。

2、教师作简单说明,歌词中的“咚咚呛,是模仿锣鼓点节奏的衬词。

3、教师分句教唱歌词。

4、教师分句弹奏旋律,学生唱歌词。

5、在有衬词的地方,按教科书上的要求,拍手。注意,此处的拍手,不是与节奏同步,有的小节一拍一下,有的小节只拍一下。但要注意,最后一句第二小节的第二拍休止。

6、歌曲第三乐句与第四乐句是由两个分别重复的分句组成,教师可在此处设计力度的对比。“鞭炮声声锣鼓响”力度稍强,“咚呛咚咚呛”力度稍弱;“唱歌跳舞多欢畅”力度稍强,而“咚呛咚咚呛”力度稍弱。也可与此相反,让学生比较两种设计有何不同。

7、在教师帮助下,在歌曲过门处,用打击乐器模仿锣鼓点伴奏。

8、拍手打节奏,演唱歌曲。

上一篇:三合教育实践活动整改方案下一篇:元旦游园活动策划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