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西行走过白银散文随笔

2024-05-25

一个人的西行走过白银散文随笔(精选3篇)

篇1:一个人的西行走过白银散文随笔

一个人的西行走过白银散文随笔

也是不经意间,也算是路过吧,一片荒凉的白银,甘肃省白银市。来到这里看不到“白银”,唯有一眼望不到头的黄土丘,偶尔能看到裸露的碎石。从兰州一路向北,没有太多可以调节视线的其他颜色,除了一个连着一个的黄土堆,还是一个连着一个的黄土堆。要说他寸草不生吧,这样的表述缺又不准确,仔细看来,黄土上似乎还有不起眼的小草堆,有点像是海拔较高地方的.高山草甸,但他却没有一点绿意。如不仔细分辨,也许真的会错过。应该我来的季节不对吧,虽然已经是4月下旬。

白银是全国唯一一个以贵金属命名的城市。白银市因白银而生,走在白银的大街小巷,却无从感觉他与白银的联系。除了“白银”这样的字眼以外,不知道从哪里去感受他他与贵金属白银的联系。莫非白银无银,但查阅相关资料,白银却是有银,而且还有铜,只是希望不要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说道这里不由想起前几天看报纸上的一篇“拯救个旧”的报道,也许我想的太远了。

也想一直往北走,已是力不从心,也是时间不允许,就到此为止吧。前边也许还是无边无际的黄土山丘,前面却是是一眼望不到头的黄土山丘,随然我不曾亲历,但自然界是有规律的,对地理略知一二的我的推断也许是对的。

篇2:一个人的西行走过白银散文随笔

西宁从外观看,似乎比兰州大气些。在市区行走,感觉不到兰州那种压抑感,兰州的压抑来自于市区两边光秃秃的高山,可以说,在兰州市区任何一个地方,只要你抬头远望,目光怎么都能落到那些黄土覆盖的山丘上,无形中给人感觉像是走在牢笼中。说的有些夸张了,但确有如此之感受。拿兰州和西宁做对比,是因为他们同为西北地区的省会城市,且相邻,距离仅有200公里,且有湟水河相连,地理历史颇有相似之处。

西宁也是有历史的古城,光西宁这名字就有近千年的历史。它源于宋朝,一直延续至今,从未改变,这比十三朝古都西安的名字都要早很多年。西安的名字源于明朝的西安府,至今也不过600余年。要说西宁的历史,却没有太多的历史文化古迹留给后人。工作间隙,抽出半小时时间去青海省博物馆看看,其实我还想花更多的时间去研究下西宁乃至青海省的历史文化,但整个博物馆也就两个大厅,一个民俗文化厅,一个历史发展厅,面积也就几百平米。一个省级博物馆也就这么大,想必这与其历史文化底蕴有关,没有太多的历史可以去追述,如此之大也就足够。也许还有另外一种原因吧,这里流传下来的.更多是宗教文化、民俗文化,而不是历史文化,侧重点不一样而已。

西宁的地理位置也非常重要,是自古以来是由甘入藏的必经之路。从兰州去青藏高原,必定先沿湟水谷底西进,与现在的青藏线基本平行,先到西宁后再走唐蕃古道便可以到青南高原和拉*萨。且说要进西宁,先要过一个叫做峡口的地方。也许是佛祖的旨意,也许是湟水的成就,给西宁竖起了一个天然的东大门,这就是峡口。峡口地处西宁市区最东边,它以东地方时较为宽阔的湟水谷底,它的西边就是平坦的西宁市区,而就在峡口这个地方,两岸高山压过来,仅留一狭窄河道给湟水通过,如果不是现在人类科技发达,筑路技术先进,估计进入西宁还是件难事。

篇3:一个人的西行走过白银散文随笔

高中时, 无意看了《歌舞中国》, 我了解到有一种影片叫纪录片。年少的我在观看完了《歌舞中国》之后, 我的理解是:纪录片就好比文学作品中的记叙文, 并且手法就是平铺直叙, 不同的只是, 记叙文用文字, 而纪录片是用镜头、用画面, 表现事实而已。我甚至天真地认为, 纪录片太简单, 写一篇记事或是记人的记叙文, 把它用画面表现出来, 就是纪录片。那时候, 我认为纪录片就是简单的山水原色, 简约的图像元素拼接, 简朴的画面组合, 简洁的记录方式。

“大道至简”—— 一个厚重的声音仿佛在提醒着我。是的, 这看似“简单”的背后一定蕴藏着深厚的文化精髓和深奥的哲学思想……

研一上学期, 我们开设了纪录片课程, 有了可以系统的了解纪录片的机会, 自己如同一块干涸的海绵, 贪婪的吸收着关于纪录片所有的水分。

《北方的那努克》、《持摄像机的人》、《北京的风大吗?》这些纪录片的东西碎片化的存在于我的思维。所谓的风格、流派等等都丝毫没有关注, 我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有底色的, 一切事情都是有底线的, 自己就是井底之蛙, 对记录片的认识处在原生态——

山就是原色的山, 水就是原味的水。

二、看山不是山, 看水不是水

一个人想进步的源泉来自一个身边偶像的树立。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 纪录片老师精湛的艺术鉴赏力、渊博的学识水平和对纪录片独具慧眼、精辟透彻的研究和讲解给了我前进的动力和方向。课堂上, 老师那种知性的表达, 折射着诗意的光芒;腹有诗书自然外溢的高贵优雅, 严谨治学悠然飘逸的人格魅力, 将我深深吸引进纪录片的神圣王国。

一天下午, 也许缘于皮格马利翁效应, 促使我再次观赏《歌舞中国》, 那山水般的影片风格在我的眼前弥漫开来。用一种纪实而又非传统的纪录片拍摄手法, 记录了一群热爱舞蹈的热血青年, 用踢踏舞、爵士乐在新旧上海的场景中, 搭起了沉浮与现实与理想中的梦工厂……再次看《歌舞中国》我感受到的是不同的三代人对信念和理想产生的巨大冲突, 展现了小人物伟大和卑微两重情怀, 也反应了大时代变迁时人们的爆发力和激情四射的活力——纪录片真美。

纪录片课程即将结束, 正感叹学习时光的短暂, 老师拿出杀手锏, 施展大手笔——鼓励我们大胆实践——创作记录片。

也许, 世界真正前行的力量来自那些肯打破规则和世俗的人。似乎是过了那段对一切都言听计从的年龄, 我也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开始重温课堂老师笔记, 深入挖掘记录片的内涵, 于是, 对记录片有了全新的认识——

看山不是山, 看水不是水。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老师“一分钟, 不剪辑”的作业要求, 让每个人都忧心惶惶, 担心自己没有能力完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面对所在小组确定的“一个人的迷笛”这个题目, 我开始思考自己曾经学过的那些关于纪录片的知识。是弗拉哈迪的“观察、介入”?是吉加·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理论”?还是约翰·格里尔逊的“画面+解说+音乐”?我开始迷茫了, 继而翻书、上网、求解。质疑、修改、求同。就这样, 一遍又一遍, 思维碰撞, 逐步推进着小组作业。

最后, 我们共形成了两个选题, 其一是关于迷笛现场的, 主要是记录当代青年的青春蓬勃的朝气;其二是关于一个普通学生的, 主要是记录曾经辉煌的学子在面对人生不同境遇而产生的不同选择问题。然而我们自认为完美的策划呈现在两位老师面前时, 似乎不堪一击。而同时, 又传来“北京迷笛取消”的消息更是给整个小组最致命的打击。于是紧急讨论更改方案, 拍摄内容在否定之否定中改了又改。

拍摄内容确定了, 可是策划案依旧没有着落。作为小组策划和文案的我日夜兼程, 焦急不堪。因为通过这段时间与组内同学们的切磋交流学习, 发现自己对纪录片的认识研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陷入了看山不是山, 看水不是水的境地。

回想自己曾经“老师说的都对, 自认为都会”是多么天真幼稚。而当下, 混沌初开的我, 充电已迫在眉睫。我先是复习了上学期老师讲课时我所做的所有笔记, 然后又开始认真看老师上学作为案例讲解的纪录片, 我在尝试着为小组的纪录片寻找一个学习的模板。在大量的学习和思考之后, 我认识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纪录片所反映的真髓的理解有差异, 每个导演对画面拍摄的把控也一定不同, 所以, 达到的效果肯定差异很大。怎么办?继续学习, 继续挖掘, 我找到获奖纪录片《三十二》, 深入研究。那水墨般的山水下, 老人安静平和的述说着人生的苦难, 仿佛在讲述着一个听来的故事, 那种述说距离感的把控, 那种画面平衡力的协调, 那种导演执行力的操纵让我感受到一位“慰安妇”平凡人生不平凡的经历……可是获奖名片《三十二》跟我们的片子《一个人的迷笛》又有什么关联呢?

都是平凡的小人物, 都是遇到了人生或大或小的境遇变化, 都是世界大背景下小人物的命运呈现。想到了这些, 我似乎豁然开朗——《一个人的迷笛》也应该是这样的, 有常态生活的展现, 有生活惯性、节奏被突然打破时, 面临重新选择的迷茫和困惑。

的确,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我们的纪录片《一个人的迷笛》可以这样展现:以“乔的爱好”与“迷笛的发展史”两条暗线, 汇集成“乔与迷笛的情怨”一条主线。通过“乔”对“迷笛”的痴迷情缘, 潜心期盼, 到“迷笛”远“乔”而去, 乔先不信, 继而无奈、无助、无解的愁绪, 展现面对当今世界大环境下突如其来的“变故”, “乔”等“小人物”的三种心理:一是自怨自艾, 指责愤慨, 放弃理想。二是墨守成规, 观望等待, 祈盼“变故”峰回路转。三是调整心态, 重整旗鼓, 顺势而为, 借力发展。以“乔”为缩影, 折射出当代青少年在“大数据”、“快节奏”的生态环境下, 常常要直面的种种压力和重重障碍。片尾开放式结局, 给了人们更多想象和思考的空间。整片格调鞭人奋发上进, 催人自醒自新。

好像万丈高楼竣工一般, 在一个不眠之夜, 《一个人的迷笛》策划案搞定了。

记忆中的山和水嗬, 可谓旧貌新颜。

三、看山是山, 看水是水

拍摄、剪辑, 再拍摄、再剪辑, 经过反复修改, 我们创作的纪录片终于诞生了, 心情惴惴等待着指导老师的检阅。

“太棒了!”这一句来自老师内心的赞美, 成就感油然而生, 冰释了之前所有的劳累、困惑和焦躁。第一次举起相机大街小巷的找素材, 第一次经历痛苦的选题、策划、构思、拍摄、剪辑等等一连串的工作, 最后看到了作品。

是的, 我们的片子没有定格、移焦, 可是交叉叙事、延时摄影依旧清楚的表现了关于迷笛、关于青春的一切, 还记得老师犀利的点评, 还记得我们面对问题紧皱的眉头, 还记得小组讨论意见不合的剑拔弩张, 还记得为了讨论有点滴进展而欢欣鼓舞, 更记得老师对我们片子的包容和看完我们片子时欣慰的目光……这一切的一切都成为了我们成长中最美好的记忆。

人本是人, 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 无须精心去处世。生命在一瞬间又回到了两手空空的状态。我好像也回到了刚刚认识纪录片的那个自己。还是想安静的坐在教室里, 听老师讲有关纪录片的知识。

心静则万物莫不自得。通过实践和创作, 我对记录片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若问《一个人的迷笛》的观感——

上一篇:办公楼搬迁仪式主持词下一篇:交通运输教案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