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漫记读书笔记

2024-04-08

西行漫记读书笔记(共5篇)

篇1:西行漫记读书笔记

《西行漫记》(《红星照耀中国》)为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末深入苏区采访后所著,在当时曾经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成为了一代西方人了解红色中国的重要途经。《西行漫记》记录了斯诺在苏区的观察与所思所想,描绘了了他所认识的毛主席、朱德等红色领袖,记录了西安事变这一中国抗战的重大转折点。

《西行漫记》与当下类似著作最大的不同,在于强烈的令人难忘的热情。在字里行间,作者无不始终流露出对记录表现苏区真实情况,向世界介绍真正的红色中国的巨大热忱。而这样的写作热情如今是很少见的,因而也使得这本书散发出浓浓的理想主义气息,具有一种鼓舞人心的浪漫色彩。

如果这本书有的只是热情,那么它也不可能在世界范围产生巨大的影响。作为新闻记者,斯诺在写作时尽力保持一种冷静客观的态度去记录、去描绘,而且事实上,他也确实做到了。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作为一个美国人,斯诺在看待当时中国发生的深刻变革时,从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深层次结构两个维度上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和思考。作者不是简单呈现了他所看到的事实,而是对产生这种种现实的土地上的人以及他们的历史进行了梳理分析。其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各种问题的分析可谓是深刻、中肯的。

《西行漫记》中出现了许多的人物形象,不仅有斯诺接触过的毛、朱等红色领袖,更多的是许多默默无名的红军战士和苏区老百姓。斯诺动情地记录了这些普通人各不相同的个人命运,而通过这些普通的红军战士,苏区百姓的经历,读者能够明白当时中国人所遭受到的剥削和苦难并不只是如今教课书上的字句,而是一个个真真切切的血淋淋的悲剧。通过这本书,我们能够对当时中国之所以选择红军选择共产党的历史时代背景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几十年过去了,《西行漫记》依然是值得一读的,这本书能够带领我们回到那充满革命浪漫主义(真正的)的时代,引导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时代和我们时代的人生价值。也许更有意义的是,引发我们对于在这本书出版几十年后中国命运天翻地覆的转变的思考。

篇2:西行漫记读书笔记

从埃德加斯诺的四个月西北红色旅行,看到另一个侧面中国共产党是怎样领导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更大的胜利。第一次从一个美国人的作品里了解到一段珍贵的历史。

“一天午夜,我登上了一列破败不堪的火车,身上有点不舒服,可是心里却非常兴奋。我所以兴奋,是因为摆在我面前的这次旅行是要去探索一个跟紫禁城的中世纪壮丽豪华在时间上相隔千百年、空间相距千百里的地方:我是到“红色中国”去。我所以“有点不舒服”,是因为我身上注射了凡是能够弄到的一切预防针。用微生物的眼睛来看一下我的血液,就可以发现一支令人毛骨悚然的队伍;在我的臂部和腿部注射了天花、伤寒、霍乱、斑疹伤寒和鼠疫的病菌。这五种病在当时的西北都是流行病。此外,最近还流传着令人吃惊的消息,说淋巴腺鼠疫正在陕西省蔓延开来,陕西省是地球上少数几处流行这种风土病的地方之一。”(二.去西安的慢车)

再次可以看出斯诺怀着一颗好奇的心来到中国红军前线进行报道,在此之前他做足了预防准备,可以你得知抗战前线的恶劣环境,各种疾病的传播,及红军连最基本的流行病都没有办法根治的艰苦条件。

“这时,那花白胡子忽然抬起他那温和的脸孔,十分心平气和地说出一句惊人的话来:“杀得不够!”我们两人听了都不禁目瞪口呆地望着他。”(二.去西安的慢车)来自在火车上偶遇的老者一句愤恨,使斯诺惊叹抗战深入到中国每一个百姓内心,对于敌人的愤恨深入到每个百姓的骨子里,一位面貌安详却突然道出此语,前后老人行为的差异展现出对于敌人愤怒是多么大。

在《西行漫记》中,除了共产党领袖的故事,作者还特地描写了许多形形色色的黎民百姓。从斯诺火车上偶遇的老者,到飞夺泸定桥的敢死队队员,还有穿得破破烂烂、头上拖着辫子的农民,这些普通人的群像组成了红区真实鲜活的生活画卷。对于不了解红区的人来说,普通人在红区的生活状态,更能真实反映红区的状况,也更为可信。同时通过对这些小人物生存状况的描绘,作者在开篇提出的问题也一一得到了解答。对斯诺而言,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反映主题,只是西方记者惯用的新闻表现手法。但他笔下普通人的群像和生活状态,却在无意之中为后来的史学家们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了一个社会史学的视角。在斯诺笔下的那些小人物,看似不加拣析全部写出,但从他们的身上,却反映出当时人们的精神状态,折射出当时思想、道德趋向的光芒。这些人可能彼此互不熟识,只是凭借当时共同的社会舞台才得以彼此联系。但通过对他们群体经验的描述,却可以清晰展现出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如何由显入微地悄然推动着历史前进的脚步。

与此同时,对于那些在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大人物,他们的言语和行为,他们的思想,也籍由这些小人物的环绕,获得了更加人性的衡量尺度。如此的叙述形态,恰好在某种角度上符合了历史的要求。它的意义,在于和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相互渗透、相互参照,为历史研究提供了多维度、多方位的视角。与同时期其他的同类作品比较,斯诺的《西行漫记》是第一本打破国民党新闻封锁,向世界报导中国革命真相的书。美国新闻记者白修德说:“斯诺对中国共产党的发现和描述,与哥伦布对美洲大陆的发现一样,是震撼世界的成就。”正是这种唯一性和特殊性,使得《西行漫记》的成功在必然性之外,还蒙上了一层偶然性的神秘色彩。与此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昔日的历史与今日的感动。

篇3:《西行漫记》读书笔记

关键字:《西行漫记》;埃德加·斯诺;毛泽东;共产党

作者简介:王慧敏(1988—)女,汉族,山西省晋城市人,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阅毕,掩卷而思,斯诺之笔触,既有新闻记者独特之视角,亦存观察家严密之逻辑;既有对小事件、小人物之微妙感悟,亦存对大事件、大格局之精辟解读;既有对共产党人、共产党政策、共产党根据地之全情投入,亦存对革命者、革命政策、革命建设之审慎剖析。言之凿凿,情之切切,其言如星星之火,照亮了所有关注中国革命者的眼睛。

从来以为新闻记者大都感性至上,简单临摹事实,未曾想过新闻记者还能对世事、事物有如此这般精准的拿捏,无论是角度、深度、高度还是广度。从来没有想过残酷卓绝的革命生活,也能让人为之动容,为之动情,为之沉思。无论是黄土、沟壑、虱子、蚊帐、硝烟、呐喊、时间、空间……

大到毛泽东对全球政治外交的精辟见解,抗日战争的著名论断、共产党的基本政策,小到部队的纪律规定,党员和民众的言语神态,根据地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斯诺以他独到的观察视角和出众的纪实文学技巧呈现了正在成长中的陕北苏区的一副丰满生动的3D影像,让读者如同穿越到几十年前烽烟四起的中华大地,生机勃勃的黄土高原,无不感到身临其境而为之动容。

在斯诺笔下,看似对人物的简单、平淡、无奇、随意甚至是无厘头的描述,却蕴藏着作者独具匠心的表现艺术,如此妥贴精准。比如书中作者对毛泽东夜晚在灯前认真摆弄飞蛾,接受采访时松下裤带搜寻虱子等场景的白描将毛泽东的豪爽和真性情展现的淋漓尽致。如此写实性的记录不仅仅将作为苏维埃领袖的毛泽东表现的平易近人,而且将共产党人真实,真性情的一面毫无保留的展现在全世界关注中国革命的读者面前,可谓功德无量。

踏着斯诺的足迹,红军从建立到发展到壮大的历程一幕幕呈现在世界眼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领导人的成长足迹如画轴般徐徐展开。透过斯诺的笔尖,我们亲历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共产党陕北根据地,领教了为人民浴血奋战的红军,领略了与人民打成一片的优秀中国共产党领袖的风采,见识了原则性与灵活性完美统一的共产党的革命政策。他们是一群一心一意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而不断拼搏坚持奋斗的年轻人,他们骨髓中充满民族危难关头一定会爆发出来的昂扬斗志,他们代表着中国未来的希望。

某种意义上而言,《西行漫记》真正的作者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革命青年以及根据地所有的革命战士、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他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使得《西行漫记》更加丰富多彩。正如斯诺在序言中所言:“我所要做的,只是把我和共产党员同在一起的这些日子所见所闻以及所学习的一切,作一番公平的、客观的无党派之见的报告”。正是由于斯诺从一个旁观者的位置对红军的真实情况作了客观公正的报道,才使得《西行漫记》一经出版就轰动全世界,成为不朽之篇章。

在斯诺笔下,毛泽东一方面是一位颇有天才的军事家和战略家,另一方面也具有中国农民与生俱来的质朴纯真,率性自然。他是把马列主义理论同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实际相结合的典范。无论是在革命初期的五次反围剿斗争中,还是长征中,毛泽东都表现出出众的领导能力和指挥能力。此外,出生于农民家庭的毛泽东与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作为广大农民的代言人,他对人民大众,特别是对农民的迫切要求做了恰到好处的综合和表达。这也是其革命斗争能屡屡化险为夷,步步为营,逐步走向胜利的根本动力所在。谈到毛泽东的质朴纯真,率性自然,就不能不提到毛泽东只身走在苏区的大街小巷,亲切地跟人攀谈,毫不顾忌自己的生命安全,那份自信,那份豪气,那份不羁着实让人肃然起敬。毛泽东的堂堂正正,光明磊落正是中国共产党人随意、亲切、充满真性情的集中体现。

斯诺犹如一位冷静的摄影师,对准20世纪30年代陕北地区的点点滴滴,所见所闻一一按下快门,并在世界舞台上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举办了一场震烁环宇的摄影展。这在国共双方宣传与反宣传的斗争中,无异于一声惊雷,向世界各国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对时局,对战争的立场和政策。为日后中国共产党抗战,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苏区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景象深深感染了作者,正如《西行漫记》的英文名字(《红星照耀中国》)所言,中国共产党正如一颗冉冉升起的红星,必将照亮全中国。

我们有理由相信,斯诺留给我们的远不止一副革命岁月的粗糙勾勒,远不止一副副革命者时而清晰时而模糊的面庞,远不止对时局,对各国犬牙交错的外交政策鞭辟入里的挖掘。精致的永远不是艺术品,定格永恒的永远不是照片,恒久绵长的永远不是斑驳的印记,模糊的回忆。唯有透过这幅宏大的历史画卷留给人们关于历史,关于民族,关于人民,关于人性的思考,关于伦理的社会实验的成果才是值得后人津津乐道,认真咀嚼,永远品鉴的陈年佳酿。波澜壮阔的人民革命历史,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终将证明:斯诺的《西行漫记》将永垂史册。

参考文献:

[1]李银波.斯诺与30年代社会主义运动——斯诺采访“红色中国”的动因探索[J].新闻大学.1998(01)

[2](美)斯诺(E.Snow)著,董乐山译.西行漫记[M].三联书店,1979

[3]孙华.《西行漫记》的传播对中共领导的抗日战争及中美关系的影响[J].出版发行研究.2009(06)

[4]尹均生,龚举善.试论《西行漫记》的生命意念与人类意味[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8(03)

[5]张小鼎.《西行漫记》在中国——《红星照耀中国》几个重要中译本的流传和影响[J].出版史料.2006(01)

篇4:西行漫记读书笔记

聂宏杰

写在前面的话

在北京大学的未名湖畔长眠着一位“中国人的美国朋友”,他就是世界著名的新闻记者——埃德加·斯诺。

提起斯诺就不得不提他的极具代表性的著作《西行漫记:红星照耀中国》。叶剑英元帅之所以称他是“中国人的美国朋友”,原因在于他不仅是第一位进入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做采访的外国记者,而且在当时国民党极力诋毁中国红军的背景下客观的报导了苏区红军生动鲜活的景象,向美国乃至整个西方国家介绍了中国红军。当他踏进红区时就力求不带偏见的记录他所看到听到的一切,而他也确实做到了,《西行漫记》就是最好的证明。

《西行漫记》这本书以极强的纪实性和小说般精彩的故事而震惊国内外,被翻译成十余种语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奋发向上。同时它又是研究当时中国红军不可不读的极具历史价值的文献,其中记载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林伯渠等国家领导人的真实故事,同时也描写了当时红区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等人物的生活情节。正如作者所言“从字面上讲起来,这一本书是我写的,这是真的。可是从最实际主义的意义来讲,这些故事却是中国革命青年们所创造,所写下的。”

离基层越近,离真理就越近。斯诺深入基层,并从基层走出,带着对苏区人们生活的真实认识。他既写了红军领导们的故事,又客观地写了当时人民对共产党的看法。人民爱红军,因为他们不胡乱杀人、不欺负老百姓,与人民打成一片,而且纪律严明、作风严谨;但人们也“恨”红军,因为他们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吃掉农民好多了粮食,虽然他们都付了钱,但是农民的粮食有限,这样一来过冬的粮食就不够了,而春节公社又不好好卖给农民粮食。

读书笔记 ㈠

“我在中国的七年中间,关于中国红军、苏维埃和共产主义运动,人们提出过很多很多问题。热心的党人是能够向你提供一套现成的答案的,可是这些答案始终很难令人满意。他们是怎么知道的呢?他们可从来没有到过红色中国呀。

关心东方政治及其瞬息万变的历史的人,都有这样一些感到兴趣未获解答的问题: 中国的红军是不是一批自觉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者,服从并遵守一个统一的纲领,受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指挥的呢?如果是的,那么那个纲领是什么?中国共产党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们的领导人是谁?他们的来历如何?”(摘自 “第一篇 :探寻红色中国”)我想,正是因为斯诺这种疑问与质疑的精神,才使他能够冲破重重阻挠,最终进入红区,获得第一手材料,才写下了《西行漫记》这本震惊海内外的新闻著作吧。将来从事新闻工作的我一定要学会质疑,并积极寻找答案。

㈡ “那个孩子压根儿不理我。几分钟后,我又招呼另外一个孩子,结果也是一样。”“那个少年先锋队员大胆地看着我。‘不要紧,’他说,‘你不用为了这样一件事情感谢一个同志!’。我想,这些孩子还真了不起。我从来没有在中国儿童中间看到过这样高度的个人自尊。”(“第二篇中 ‘造反者’ ”)

国学大师梁启超曾说过“少年强则中国强”。从这些孩子的身上我看到了中国革命的希望。身为祖国的下一代,我们也应该勇于批判损害我们祖国利益的,有损国家尊严的行为,心怀高度的自尊,为祖国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这次战役中所进行的一年惊人的抵抗,尽管红军否认,但我怀疑对农民想必进行了相当程度的剥削。”(“第五篇 :长征”)

这句话说明斯诺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具有基本的素养,保证真实地记录新闻素材。在当时的年代,能够做到真正的公正与客观实为不易,而且能够批判性的看待自己听到的话。我是一名光荣的国防生,我想将来在军队里工作,必须要具备斯诺这种批判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认清形势,真正促进我国国防事业的发展。

“虽然还只在8月底。我把棉袄裹紧。在演出中途,我突然奇怪地发现彭德怀却已脱了棉衣。这时我才看到他已把棉衣披在坐在他身旁的一个小号手身上。”

这个细节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伟大领导人温和的一面,这种关心下属的作风不仅能够增进上下级之间的感情,而且使整个军队更加有凝聚力,也就更加有战斗力。

读后感想

篇5:西行漫记读书报告

刘文杰

书架上的《西行漫记》(三联书店1979年版)是从父亲那里继承来的一堆泛黄的旧书中的其中一本,如果不来读研修班的课程,估计它还会一直埋没下去。截止今天,因为要重写读书笔记,诚实的说我看了三遍。

谈到写读后感的第一感受,我能想到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发现自己的无知。

小时候其实学了很多“革命舆论”范式的历史知识,近年来又颇偏爱“现代”范式的百家争鸣杂论,有时也会受到“民族-国家”范式影响,对历史和现状的认知一直处于摇摆的状态中。不客气地说混乱的世界观其实是信仰“短缺”的真实反映。《西行漫记》是一个不带任何偏见的西方新闻人士,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独自深入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显得很神秘、被围困,被从物质到信息都严重打压的充满危险的内战区域,去了解一个真实存在的不同于主流社会的中国的红色区域,并带回了让全世界感到震惊的客观报道。说实在的,这本书还引发了我上网去到处找寻尼泊尔毛派信息的热忱,多么相似的政治和革命环境。

读这部书,我首先要反省的就是自己对于那段光辉岁月的无知,对国家民族历史中重要的那部分内容越是了解越是震撼。斯诺所写的时代和那些鲜活的人物让我们任何时候想起来都肃然起敬,有那么多大无畏的男男女女,为了真理,为了中国的未来,用生命和鲜血缔造了一个充满信仰和充满希望的苏维埃政权。我们延续了他们的历史,却丢失了他们的理想,或者把他们的理想变成了我们自己理解的模样,这也是现在很多年青人对被扭曲的红色理想不屑和排斥的最主要的原因。重读本书,通过本书去了解先烈们在那样的艰难困苦条件下所坚持的一切,我感到对历史认识不足是一种惭愧!这种惭愧不仅现在读这本书的人应该有,我们的很多国家机器也都应该反省自己对红色革命和红色理想的理解。

多读本书的另一好处是能够更深的理解此后中国革命的胜利及新中国的建立,那确实是理想主义者从理想到实践,并走向成功的历史过程。

书中关于长征的描写仅是一小部分,但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这部分。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就是斯诺所言的六千英里的长征,其实是中共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战略转移(或者说是被迫寻求生存的奇迹)。斯诺希望后人能永远铭记长征,并断言“总有一天有人会把这部激

动人心的远征史诗全部写下来”。后来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实现了斯诺的愿望,写下了《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

《西行漫记》是第一本正面反映长征意义的著作,从书中描写可以真切的体会到红军把这次“激动人心的远征”变成了一次武装巡回宣传。它体现了共产主义信仰的强大力量和革命者非凡的心理素质。

当年那些艰难行进的红军战士们可能没有料到,他们的举动举世瞩目。很多外国人先是抱着好奇甚至怀疑的态度来看待这个事件,但通过本书了解了长征,理解了中国共产党,成为长征的崇拜者。

“长征”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基础词汇,就是现在,社会建设进程中的每一步,国人都习惯将之比喻成“长征”;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还衍生出了很多相关的词汇,如“新的长征”,“新长征突击手”,“新长征路上”。在今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重走长征路”活动期间,我真的很想报名参加,直接影响我的就是《西行漫记》。当然,考虑到要养家糊口,要完成学业,也只能放弃了。

抛开知识的角度,从写作的技巧来说,读到第三遍,我不得不佩服本书章节安排的妙处,以及循序渐进的引导方式和无处不在的负责任的写实内容,能够引导我这种“快餐文化”的爱好者兴致勃勃的阅读下去。如,书的开篇提到了:

“中华天朝的红军在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度的腹地进行着战斗,九年以来一直遭到铜墙铁壁一样严密的新闻封锁而与世隔绝。千千万万敌军所组成的一道活动长城时刻包围着他们。他们的地区比西藏还要难以进入。自从一九二七年„„还没有一个人自告奋勇,穿过那道长城,再回来报道他的经历。”

因为重重困难,因为没有作者可以获得真实信息的渠道,作者和读到这里的读者面对“一些未获解答的问题”:

“中国的红军是不是一批自觉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者,服从并遵守一个统一的纲领,受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指挥的呢?„„究竟谁是谁非?还是不管哪一方都是对的?„„中国共产党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们有没有一个彻底的社会主义经济纲领?„„是什么样的希

望,什么样的目标,什么样的理想,使他们成为顽强到令人难以置信的战士的呢?„„他们的领导人是谁?„„共产党怎样穿衣?怎样吃饭?怎样娱乐?怎样恋爱?怎样工作?他们的婚姻法是怎样的?”

带着这些同样的疑问我自觉自愿地读完全书,并记下了很多答案。这些答案对于填充我空虚的那部分历史知识的好处不再赘述。我同时受到的启发是,为什么那些每天绞尽脑汁控制舆论宣传的中宣部的先生们不能够学学这其中的技巧?为什么每天急切的想让全国人民了解的“真理”会受到年青人的排斥?为什么每年我党花费巨资要挽留住的下一代更多的转向了“奋青”的行列?除了历史条件不同,除了斯诺笔下的那些坚定的信仰者不断逝去所带来的感召力的下降,我们的宣传技巧是否需要表现的更有智慧,我们的行为是否需要更有表率作用!总之,不论是舆论宣传,还是政府政治公关,从这本书中可以借鉴的地方希望能够挖掘挖掘!

关于本书,可以写的地方很多,但我想总结的是,不论对我们的父辈,还是我们这一代,以及我们的下一代来说,这本书都可以称得上是良师益友,值得我们在迷茫的时候再次阅读。篇二:读书笔记(西行漫记)题目:西行漫记读书笔记

毛概读书笔记

所读书籍:西行漫记/[美]埃德加·斯诺著 董乐山译

北京:东方出版社,2011.11(重印)

本书主要讲美国记者斯诺因想探索红色中国这一谜题,当时红军遭受到了9年的新闻封锁,外界对它的了解基本上是通过国民党的报纸或者其他外国记者的报道,但是国民党的报纸“真实”的东西太少了。斯诺深入红军地区,带着“红军怎样生活,怎么样战斗,怎么样发展经济等问题”穿越“白色地区”,到达保安,对红军的一些领导人物(像毛泽东,朱德,彭德怀)进行采访,以及自己亲自去前线红军那里体验红军真正的生活,写出了当时红军的真正生活方式与现状,最后,斯诺从保安回到“白色”地区,讲述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最后写到关于战争、阶级的宏观理论。

我看完这本书后,我感觉它弥补了我很多盲点。我原先对当时情况的了解一般是基于电视和网络,但是凭心而论电视把当时的共产党刻画的过于完美了,网络上虚假的东西太多了。所以这本书让我更加的了解到了当时红军的情况。斯诺开始抱着“弄清事实,即使拿一个外国人的脑袋去冒一下险”(p9)也是值得的,虽然斯诺自己也说不相信其他一些报纸对红区的报道,但是他在写到“去西安的慢车”那一章时也讲到“我身上注射了凡是能弄到的一切预防针”(p11),这从一定角度上也可以映射出即使当时很多人也知道很多报道对红区的报告都是不对的,但基本上还是抱着一种“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斯诺到达红区采访很多红军领导人时,在刚描述他们时会经常讲到他们的首级被悬赏多少钱,但是他们仍然“大胆悠闲”的活动。而在第十一篇“回答保安”最后写到;“总司令的驾到同我记忆犹新的场面——毛泽东、徐海东、林彪、彭德怀毫不在乎地走在红色中国的一条街上——截然不同,令人难忘。而且总司令并没有人悬赏他首级。”(p404)可能斯诺当时因为总司令的驾到差点丢失了装有他在红区调查的所有资料的包,描写蒋介石的驾到可能略有夸大,但是两相比较真是像所写的那样说明了“谁真的害怕人民,谁信任人民。”

斯诺在描写当时的经历时对我印象较深的就是红军的长征了,我之前所知道的长征只是红军长途跋涉,决然想不到在那么长远的路线上还有那么多潜在的危险,特别是在描写过大渡河与大草原时,我自己的感觉就是红军当时就是在不断的创造奇迹,奇迹般的抢船渡河与抢夺了泸定桥,书上也说“四川军对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饭碗,这些青年是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p193),确实,书中也多次提到红军的意志力与团结,在那种时候,没有这些意志力与团结力是没有办法创造奇迹的。

书中谈到了当时红军发展教育与经济的方式,我之前对这方面真是了解特别少,尤其是对红军的教育情况,我之前甚至个人认为红军的教育程度都是在参军

之前。本书的描写对我之前的错误认识有了很大改正。是在“红星在西北”篇中斯诺主要讲述了红军的教育与经济,在写到红军经济情况的时候,给我影响最深的是描写55岁的财政人民委员时,书中这样写到“身上穿着一套褪色的制服,红星帽的帽檐软垂,慈蔼的眼睛上戴着一副眼镜,一只腿架已经断了,是用一根绳子系在耳朵上的。这就是财政人民委员。”(p231)这里财政人民委员的形象似乎与我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反映出当时红军经济情况是比较差的,但是战士们都保持着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如今这种现象真少见。红军教育的重点主要在政治方面——甚至最小的儿童初识字时也是通过简单的革命口号来学的。这说明共产党是讲究实际的。红军也是相当年轻的,在“在保安”那一篇时写到了红军大学,“红军大学自称有一个班的学员全是老战士,平均年龄27岁,平均每人有八年的作战经验,受过三次伤”(p99),我们可以看出红军很多战士都是特别年轻但是参军时间不短,经历的作战也不少,在“战争与和平”的红小鬼篇幅中,那个“小红军”甚至是11岁就参军的,并且还经历了长征。我们从这些方面可以从侧面体会到红军的外部情况。

书中花了较大篇幅描写领导人毛泽东,在毛泽东自述自己童年的时候,在与父亲吵架的经历中他曾写到“我从这件事情认识到,我如果公开反抗,保卫自己的权利,我父亲就软了下来;可是如果我仍然温顺驯服,他反而打骂我更厉害。”(p122)我感觉毛泽东之后的很多做法与观点都与他童年的感悟是分不开的。日本对中国的影响与毛父对他的影响何其相似。“他的实际影响是通过在政治局的支配地位发挥出来的,因为政治局有着决定党政军政策的大权。”(p73),“有些人可能以为他有点粗俗,然而他把天真质朴的奇怪品质同锐利的机智和老练的世故结合了起来”(p74)等语句说明了毛泽东在中央的影响力,但是他的影响并不完全通过职位表现出来(军委会主席也好,政治局主席也好),而是由其个人的巨大感召力聚拢将士,从而拥有领导地位。他是“伟大领袖”,即使他本人否认或说未意识到,苏区的个人崇拜已经开始了。毛泽东农民出身所裹挟的性情,伴随着他的革命经历,带给中共乃至中国不可磨灭的影响。“我记得有一次谈话的时候,看见他心不在焉地松开了裤带,搜寻着什么寄身物”(p78)从这一描写中我更加体会到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毛泽东“放荡不羁”的形象。书中在描写彭德怀时,主要是针对为什么当红军这一问题,“我必须承认彭德怀给我的印象很深。他的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很使我喜欢,这是中国人中不可多得的品质”(p270)可以看出彭德怀的诚然的性格。彭德怀在自述最后说到:“这可以说明一个人是怎么变成‘赤匪’的!”(p278),用笼统的话来概括就是被压迫的无法忍受时去参加革命的。从他们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猜想到当时底层人民的生活现状。在写朱德的时候,“毛泽东是这一斗争的冷静的政治头脑,朱德是它的热烈的心,以行动赋予了它生命。共产党所以能够对红军保持严密的控制,朱德对“文职”领导的忠诚和服从,是原因之一。”“朱德没有任何政治野心,他能接受命令,因此也能发布命令——这是革命军队的领导的一个很有价值的因素。”(p366)自我感觉斯诺把朱德和中国人想象的过于理想化与脸谱化。与毛泽东相比,在很长时期内,朱德的政治经历都比毛泽东丰富,朱德留洋多年,是极富有魅力的领袖人物。他比毛泽东大七岁,可以说是一位革命“前辈”。朱德在党内军中的地位与威望,也是毛泽东所无法企及的。毛泽东后来攀升至权利顶峰,并得到朱德的支持,虽然有朱德谦逊个性的缘由,但是我自己认为更多的可能还是政治斗争和审时度势所决定。但无论如何,朱德的确比较谦虚,只是感觉描写的有点夸张。在写到周恩来时,可能因为斯诺与周恩来接触少,写的比

较少,但是从“他显然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p49)我们可以看出周恩来的确是中共内气质独然不同的人,像一个未解之谜。你喜欢红军吗?这是斯诺在文中经常问一个问题。他问两个十多岁的小孩,他问一个13岁的“红小鬼”,他问政治课上的士兵,他问农民。这个很简单的疑问句,是否也在拷问那些想当然就有正确答案的记者呢?就像那两个孩子——“他们两人显然都从来没有想到过会有人不喜欢红军的”。是的,如果不喜欢,一个 13岁的孩子不会跟着他的军队走6000公里,他很奇怪:“这种不可置信的战斗友谊是怎么产生的?是用什么连结在一起的?它的力量来自什么地方?”。很多人回答他这一问题的时候都说“红军是穷人的军队”“红军帮我们打地主”,的确百姓是红军的一股很大的力量。甚至国民党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但是国民党政府确实通过杀害老百姓来减弱这股力量,我自己认为当时国民政府如果在民间进行反共宣传并且善待百姓比杀害有用处多了。或许这符合蒋介石的性格,就像书中在描写西安事变时,蒋介石即使被抓,在被问到:“你为什么不打日本而下令打红军?时,他回答“我是中国人民的领袖,我代表国家,我认为我的政策是正确的”。(p412)我感觉蒋介石还是有点独裁的,他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了。也从侧面反映出百姓喜欢红军的原因。

书中也提到了红军指挥员的情况,就像我们经常讲的战争中,红军军官习惯说的是“弟兄们,跟我来!”而不是说“弟兄们,向前冲!”(p264),并且据统计,红军军官的伤亡率往往高达百分之五十。这一件事就说明了为什么没红军同拥有极大优势的敌人作战的能力了。读完本书后,让我对当时的领导人有了更加准确的理解,知道了当时红军的生活现状。下面我讲一下自己对这本书写法上的看法。

这本书可以说是斯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顺序写的,文笔写的非常客观,写到自己的主观感受时往往会加上“我认为”,写到一些自己不怎么确认的东西也会加上“共产党自称”等语句。而且可能因为斯诺是一名美国记者,他在采访时甚至问出“你结过几次婚?”等问题,我感觉当时如果是一名中国记者,这些问题肯定是隐而不谈的,但是就是因为他的这种“不懂就问”的思想,才真正让我们了解到了许多真实的东西。不过书中也有略有不足的地方,他在写到“红小鬼”篇幅的时候他把季邦写进书中的时候写到:“在那个时候以前,我根本没有想把季邦写进这部不平常的书里来,但经他这样一说,我在这件事情上就别无选择,他就走了进来同将总司令并排站在遗弃了,尽管有失历史的尊严。”(p345)我个人认为把一个红军小兵与蒋介石齐名没什么损历史的尊严,而且斯诺当时就说这是一本不平凡的书是表示他绝对相信红军能够胜出吗?既然这样,他在离开保安的时候为什么会产生“也许我是看到他们(指红军)活着的最后一个外国人了”的想法呢。在这一点上我感觉斯诺写的太过了。还有就是在写毛泽东时,“他(指毛泽东)年轻的时候,就有强烈的自由主义的和人道主义的倾向,从理想转到现实主义的过渡只能是在哲学上开始的。??阶级仇恨对他来说大概基本上是他的哲学体系中的一种理性的产物,而不是本能的冲动。”(p76,77)我从别的地方了解到毛泽东是一个信仰教条的人,意志坚定,缺乏理性。这或许是书中的一个小错误(也可能是我的了解有误)。不过就全书来讲,这是一本写的很不错的书。篇三:《西行漫记: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

聂宏杰:《西行漫记: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

聂宏杰

写在前面的话

在北京大学的未名湖畔长眠着一位“中国人的美国朋友”,他就是世界著名的新闻记者——埃德加·斯诺。

提起斯诺就不得不提他的极具代表性的著作《西行漫记:红星照耀中国》。叶剑英元帅之所以称他是“中国人的美国朋友”,原因在于他不仅是第一位进入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做采访的外国记者,而且在当时国民党极力诋毁中国红军的背景下客观的报导了苏区红军生动鲜活的景象,向美国乃至整个西方国家介绍了中国红军。当他踏进红区时就力求不带偏见的记录他所看到听到的一切,而他也确实做到了,《西行漫记》就是最好的证明。

《西行漫记》这本书以极强的纪实性和小说般精彩的故事而震惊国内外,被翻译成十余种语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奋发向上。同时它又是研究当时中国红军不可不读的极具历史价值的文献,其中记载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林伯渠等国家领导人的真实故事,同时也描写了当时红区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等人物的生活情节。正如作者所言“从字面上讲起来,这一本书是我写的,这是真的。可是从最实际主义的意义来讲,这些故事却是中国革命青年们所创造,所写下的。”

离基层越近,离真理就越近。斯诺深入基层,并从基层走出,带着对苏区人们生活的真实认识。他既写了红军领导们的故事,又客观地写了当时人民对共产党的看法。人民爱红军,因为他们不胡乱杀人、不欺负老百姓,与人民打成一片,而且纪律严明、作风严谨;但人们也“恨”红军,因为他们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吃掉农民好多了粮食,虽然他们都付了钱,但是农民的粮食有限,这样一来过冬的粮食就不够了,而春节公社又不好好卖给农民粮食。

读书笔记

“我在中国的七年中间,关于中国红军、苏维埃和共产主义运动,人们提出过很多很多问题。热心的党人是能够向你提供一套现成的答案的,可是这些答案始终很难令人满意。他们是怎么知道的呢?他们可从来没有到过红色中国呀。

关心东方政治及其瞬息万变的历史的人,都有这样一些感到兴趣未获解答的问题:

中国的红军是不是一批自觉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者,服从并遵守一个统一的纲领,受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指挥的呢?如果是的,那么那个纲领是什么?中国共产党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们的领导人是谁?他们的来历如何?”(摘自 “第一篇 :探寻红色中国”)我想,正是因为斯诺这种疑问与质疑的精神,才使他能够冲破重重阻挠,最终进入红区,获得第一手材料,才写下了《西行漫记》这本震惊海内外的新闻著作吧。将来从事新闻工作的我一定要学会质疑,并积极寻找答案。

“那个孩子压根儿不理我。几分钟后,我又招呼另外一个孩子,结果也是一样。”“那个少年先锋队员大胆地看着我。‘不要紧,’他说,‘你不用为了这样一件事情感谢一个同志!’。我想,这些孩子还真了不起。我从来没有在中国儿童中间看到过这样高度的个人自尊。”(“第二篇中 ‘造反者’ ”)国学大师梁启超曾说过“少年强则中国强”。从这些孩子的身上我看到了中国革命的希望。身为祖国的下一代,我们也应该勇于批判损害我们祖国利益的,有损国家尊严的行为,心怀高度的自尊,为祖国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㈢

“这次战役中所进行的一年惊人的抵抗,尽管红军否认,但我怀疑对农民想必进

行了相当程度的剥削。”(“第五篇 :长征”)

这句话说明斯诺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具有基本的素养,保证真实地记录新闻素材。在当时的年代,能够做到真正的公正与客观实为不易,而且能够批判性的看待自己听到的话。我是一名光荣的国防生,我想将来在军队里工作,必须要具备斯诺这种批判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认清形势,真正促进我国国防事业的发展。

“虽然还只在8月底。我把棉袄裹紧。在演出中途,我突然奇怪地发现彭德怀却已脱了棉衣。这时我才看到他已把棉衣披在坐在他身旁的一个小号手身上。”

这个细节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伟大领导人温和的一面,这种关心下属的作风不仅能够增进上下级之间的感情,而且使整个军队更加有凝聚力,也就更加有战斗力。

读后感想

我很庆幸我是一名国防生,大学毕业后我就可以真正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这本书不仅使我看到了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与优良作风,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了战士的生活的丰富多彩,以及军营里家一般的温暖。这使我改变了以前所认为的军队生活很枯燥的想法,也使我更加憧憬未来的军旅生活。篇四:《西行漫记》读书报告 《西行漫记》读书报告

张鹏杰

这样一本经典著作,读起来的确让人觉得如饮甘醴。条理清晰的叙事,生动幽默的细节描写,鲜明亲切的人物形象,重要事件和政策的全面解读,全面地展现了延安时期中国红军的生存状态,真实地记录了中共中央的重要决策内容。这些显而易见的优点可以说已经被人们评论了无数次。我看的是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本,书后附录了汪文汉先生名为《<西行漫记>为何畅销不衰》的评论。文章从内容的真实性、叙事的内在逻辑、高超的艺术描写等方面进行详尽而客观的评述,全面地概括了这本书的特点。而我要再接着这些方面做评述的话,不仅是一种剽窃,更有着难以忍受的无聊。所以我觉得自己要在读书报告中做出点儿新意的话,就是不得不利用汪先生写评论所未能涵盖的这后面20多年的历史发展作为参照。但是我自己并不是对当代的事情有多少深刻了解,更多的其实只能是自己对眼下生活的这个时代一些不成型的牢骚。不过这却已经是我能做到的最好了。

我最初选这本书的时候其实挺无奈。在推荐的五本书中,王树增的《长征》本来是我最感兴趣的。高三时在《中国青年报》上曾读到对这本书的推荐,还擅自把属于班级的这张报纸藏为己有,但这将近两年的时间并没有让我真正去领略这本书的风采。多少次在书店里遇见,却只是轻轻拿起,翻两页后又放回架上。原因很多,没有读书的心情是最主要的一个。来到大学,图书馆给了我方便的读书机会,学院给了我很多的读书时间,但是书之多,让它在这个学期才被提上“读书日程”,而好书难借,又让我失去了拜读机会。《西行漫记》,是因为宿舍同学刚好买了放在书架上,才被我再次拿起。

说这段选书经历并非为了字数而扯淡,我觉得自己这段经历在这个时代或许有着一定的代表性。现在的青年读书很少,哪怕是我们这些大学生。对我们来说,时间其实并不是障碍,关键是缺乏读书的习惯和沉静的心态。读书习惯没有养成是由中学的教育所致,而大学时间充裕的环境中不能静心读书,却是环境所致。

当我们开始有些能力和心智拿起书来认真阅读时,我们被单纯的考试压力所覆盖。而且没有任何人可以给我额外读书的辅导,所以我自己高中三年的理科生活真的是被淹没在无涯无际的题海之中。读书,在我而言,还没有形成习惯便已经被扼杀在摇篮里。来到大学里面,我们的时间被大量解放,但是我们的心思却不能摆脱周围环境的影响。社会上的浮躁风气对高校的影响已经相当严重,跟好多其他高校的同学交流时,他们已经很少有人拿起一两本经典著作来读。尤其是理工科的同学,大学基本是高中生活的延续,作业仍然铺天盖地,各种社工又纷至沓来。人文精神、读书氛围在学分绩面前都变的无关紧要。

从这种意义上来讲,我是很庆幸自己读了文科的。从题海中跳出来,虽然不能完全进入读书的状态,但是却可以弥补以前的缺失,来尽力填补。而这一年来的效果也是相当地明显。《西行漫记》便是一个不错的检测标准。

这本书大一第一学期就读过一次,但那是我刚刚开始认真读书,面对陌生的书中环境(历

史常识的欠缺),连其中的幽默之处都不能领会。(现在想想,似乎当时所欣赏的恐怕就只是些精短的美文吧!)所以当时读起来觉得是毫无吸引人之处。甚至于在这次拿起来读之前,我还是有点担心的。但真的认真看了几十页后,我便不自觉地被书中的描写和幽默所吸引。每到幽默之处,甚至会哑然失笑,引来图书馆里周围人好奇的眼神。这种读书经历对我来说,为数不多。所以这次重读,对自己而言实在是读书效果的极大鼓励。

每本书都有其历史时代性,但是很多书还是能够超越时代留存下来,继续为人们所喜爱。《西行漫记》最辉煌的年代无疑已经过去了。无数青年受它影响而纷纷投身革命的年代已经远去,但是作为历史的忠实记录,作为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期的革命逸史或称野史,它所拥有的可靠历料和独特的观察视角,具有历史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该书本身同样是优秀的报道文学典范,书中所运用的叙事的、描写的各种手法和技巧,都是值得我们当代的文字工作者学习的。看了这样的著作,才觉得我们现在的记者文字驾驭能力远远不够;读了这样的报道,才觉得我们现在有些出版物实在难以入目。抛开一切现实意义,即便当作小说、散文,它也算得上经典!

曾经让我一口气读完的一本书是范敬宜范爷爷的《敬宜笔记续编》,那是偶然间翻到的,但拿到手中后真的是不忍放下。书中都是些短篇,是范爷爷在《新民晚报》专栏文章结集而成。正如有人评价,这些随笔短文写得“随而不恣,短而不薄,直而不露”,让人读来轻松而意味悠远。之后专门看了很多对范爷爷这本书的评价,才真切地了解到要写出好文章所需要的深厚功底!记得一篇评论中写到,“如果现在的记者能够学到范老十分之一的功力,就肯定能做得很好”。这才觉得读书积淀之真正含义。《西行漫记》也是这样一本令人沉醉的书,没有一定的功底也是万万不能的。

在我看来,《西行漫记》中事实出现的幽默感是其作品价值和作家涵养一种重要体现。这恐怕是斯诺所独有,别人难以学习的。其中很多幽默之处或许对于我们这个一板一眼做文章的中国人看来,是不屑于学习的。但是这种幽默背后所显示出的一种谦虚和真挚坦率,却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虽然汪先生的评论中也提到了,但是我还是想在这里提一下。读书报告最核心的是要写出自己心里想到的,感受最深的。即使前面有很多人已经谈过,但是并不能阻碍我再次赞叹。而且我觉得自己并不是单纯地重复前人的感慨。文章中显示的诚意和坦率,其实也正是当代报道缺乏的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报纸之所以难读,它所提倡的“倒金字塔”模式是要负责任的。干巴巴的新闻事实的确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这的确符合了新闻传播信息的理念。但是这样的新闻是不“友好”的,人们所不容易接受的。缺乏个性的报道只能是存在于少量版面,大量的个性化的视点才应该成为报纸的主角。除了少数情报人员,估计很少人会对那些看着千篇一律的报道感兴趣!严肃的报纸却不应该是整张纸一个脸色!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电视新闻中。越来越多的个性主持人、评论员抓住了人们的眼球,而一些呆板的新闻报道则江河日下。这是符合人们欣赏规律的,曾在李希光老师的课堂上听到过这种说法,现代生活中的人们回到家打开报纸或电视时,并不是强烈地希望看到什么新 闻,而是希望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放松和休息。在这种情况下,呆板的新闻显然是没有市场的。鲜明的个性报道,坦率的人格显露,让新闻像奥普拉的脱口秀一样让人觉得是在和朋友进行亲切的对话,自然会成为更多人的选择。当然,这样的理论容易走极端而导致媒体过分娱乐化,一些人为追求高收视率而发表惊世骇俗的评论,这就背离了坦诚的原意,自然也是不值得提倡的。

或许这样的变化不只体现在文学和媒体方面。新史学或许也能纳入这样的一个框架中来。我试着归纳一下这种大的发展趋势,即从专业化、机械化的研究、创作模式,向着贴近人类本性、突出作者个性的模式发展。

新史学将历史研究从大堆大堆的历史材料中解放出来,而进入了一种以阐发历史规律、发现历史价值,用哲学思维来反观历史的创造性工作阶段。这使得人们能够超越史料研究的基础性工作之上,而得出具有个人思想性的、反思性的、能够为普通人所真切感受的结论。或许可以这样比喻,早期的历史学是孔子作《春秋》,但是并不一定有孔子做到的在《春秋》中寓意褒贬,新史学可以认为是后世人们为《春秋》立传的阶段,但这种立传并不一定不如原著。《春秋》精要而专业化地做到表面的不置可否,但难以理解其中大义;“春秋三传”做出的解读却是让人易于接受。

这样的一篇读书报告不知道符合不符合老师的作业要求。不过在我看来读书报告是不应该有固定的模式的,否则太容易千篇一律了。很多模式化的东西正是阻碍我们创新思维的东西。篇五:西行漫记.读书报告

西行漫记读书笔记

这学期上了近代史纲要这门课。在课上老师用翔实的资料和生动的语言,并且用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讲课的方式,使这门看似无聊的课变得非常有趣。而在老师的推荐下,我也读了西行漫记的一部分,并写成了这一份读书报告。首先西行漫记是斯诺在中国的时候写得一本介绍中国红色政权的一本书。斯诺经常被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这是因为他作为一个外国记者,对中国共产党的英勇斗争愿意作公正的了解。他不畏艰险,排除各种阻挠,在1936年六月至十月,在后来被称为陕甘宁边区的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向全世界作了真实的报道,扩大了中国革命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这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意义重大。

我在看了西行漫记的第五章时最有感触,因此我的这篇文章就主要谈谈我看西行漫记后关于第五章的一些感想与对这段历史的回顾。第五章的名字是长征过程,顾名思义这就是关于红军的整个长征过程。

斯诺的对于长征的这一段描述是虽然并不是他亲身经历的,但是也是在他通过在红军中各个长征的亲历者系统地采访以后而形成的叙述,因而也是可信度比较高的。称为研究长征的重要史料。而书中的很多东西也是我以前一直不知道的。

在长征的叙述中他首先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开始。事实上蒋介石的第五次围剿时候动用了大量的军队,大约有九十多万。这次的围剿中蒋介石用上了一个成本很大但是效果也很好的新战略。那就是:通过一系列的优势以及外界源源不断的补给来对共军实施严厉的经济封锁。他的攻防战术旨在减小红军机动灵活的优势而加大他们资源匮乏的劣势。而当时红军的境况也确实是很恶劣,兵力、枪支弹药手榴弹等的供应的是很有限的。虽然南京方面在交战数月以来并没有给红军以致命的一击,但是根据地在军事与经济的双重打击下已经越来越难以支撑了。红军方面和农民的伤亡都很大。最终不得已,红军决定撤退,转移到另一个新的根据地去。这就是长征的背景。

长征开始得又神速又机密。在八九万人的红军主力行军了大约七天以后敌军司令部才明白过来所发生地一切。而由于红军在农民中的威望,很多农民也都跟着进行了长征。

对于长征中的各种困难与各种战斗与战役以及在长征中统计出来的各种超出人们想象的伟大数字我在着里就不予以赘述了,因为这方面的资料是比较多的,平时我们接触的,了解的也比较多。

长征中值得一说的就是在长征过程中对于革命的宣传。这一点在斯诺的书中也提到了。斯诺的书中说道:“在某种意义上,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确实,我对这个观点表示深切的赞同。在红军的长征中红军让各地的农民都见识到了什么是红军。他们在所经过的途中,在战斗的间歇他们开群众大会,不断地号召群众来奋起抵抗。而且最关键的就是红军在他们进行长征的同时还不断地打土豪,分田地,将官僚,大地主和税吏的财产分给广大的贫苦大众。西行漫记中有很多关于这方面实例的叙述。而这对于广大农民来说才使他们真需要的,因为他们世世代代都受到地主的剥削,受到官吏的压榨。虽然他们可能不懂红军的纲领和各种目标,但是他们确实是发自内心地拥护红军而不是害怕红军。而红军的政策也扬名于各地,甚至还有被压迫的农民专程派一帮人过来请红军绕道过去帮他们解放他们的地区。我想这恐怕不是那些在围追堵截,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服务的国民党军队所能做到的吧。

红军在长征途中对于革命的宣传还不止于此,在少数民族中红军也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如彝族就是一个典型。彝族天生就痛恨汉人,但是红军用它与彝族的共同利益与目标,以及红军的真诚赢得了彝族人的信任,甚至都有彝族人参加了红军。正是由于这种种的原因,使得红军在长征路上不断地得到了支持,千千万万的红军倒在了漫长艰苦的征途上,但是又有成千上万的人——农民、学徒、国民党逃兵,工人,等一切受剥削的人加入了进去。这也许就是长征的一个特殊的作用。

上一篇:初一语文作文乡情500字范文下一篇:张庆黎讲话体会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