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思想通论

2024-04-22

《孝经》思想通论(通用6篇)

篇1:《孝经》思想通论

《孝经》思想精华通论

从<孝经>中提取出孔子道德思想的精华,给以新的`理解和领会,为当今的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作 者:李庆之 作者单位:鞍山师范学院教育技能教研部,辽宁,鞍山,114005刊 名:鞍山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SHAN NORMAL UNIVERSITY年,卷(期):4(4)分类号:B82关键词:孔子 孝 道德传统 公理性

篇2:《孝经》思想通论

摘要:当今社会,小到个人和企业,大到政府和整个社会,都普遍遭受到信任危机,诚信问题已非常严峻。然而,曾几何时,诚信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在《论语》中更是着重强调了诚信思想,认为诚信是为人之本,交友之道,立国之基。为了重建诚信体系,不仅需要重拾传统美德,更要健全法制,建立惩罚机制,让不讲诚信的人或单位付出沉重的代价,只有法制和道德齐头并进,才能有效解决整个社会的信任危机。关键词:诚信 论语 重建 法制 当代意义

一、当代严峻的诚信问题

现如今,翻开报纸或打开网络,关于诚信缺失的各种报道层出不穷。比如,某地的XXX 遭遇到网络诈骗损失数千元;某高校的教授论文涉嫌造假;英语四级考试或者考研试题遭泄露;政府对某次公共事件进行辟谣反遭怀疑;某家大型企业销售假冒伪劣产品······ 信任危机已经蔓延到各个行业,甚至于整个社会,近年来频发的食品安全事故更是推波助澜,使整个社会的诚信缺失问题暴露无遗。双汇“瘦肉精”事件,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毒大米,染色馒头,毒豆芽,皮鞋胶囊,皮鞋酸奶··· 这些食品安全事故无不严重危害到公众安全,公众已经如惊弓之鸟,只能自嘲“已经百毒不侵”了。我们不禁要问,这些无良企业将诚信置于何处? 更糟糕的是,现在整个政府的公信力受到严重质疑,这和一些政府官员在发生事故时肆意隐瞒、欺骗公众有很大关系。譬如“躲猫猫”事件,明明是犯人在监狱内受到狱霸殴打致死,政府偏偏解释成犯人在玩躲猫猫时不慎死亡,如此荒唐的理由将公众智商视为何物。又譬如7.23动车事故,发生了这么严重的动车事故,政府第一反应不是救人,查清事故原因,而是急着就地掩埋车头,破坏事故现场,引发公众无数猜疑,至今官方公布的事故原因仍难以取得民众信任,令人觉得避重就轻。如果一个国家的民众连政府都不能相信,试问他们还能相信谁?如果一个社会从企业到政府都不讲诚信,那么这个社会真可以说得上是病入膏肓了。面对如此严峻的诚信缺失问题,如果不反思其根源,想要根治怕也是无能为力了。

曾几何时,我们骄傲地宣称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儒家思想中诚信更是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孔子老先生要是死而复生,穿越到21世纪,来到今日之中国,看到此等景象,怕是要被气得急火攻心,一命呜呼了。然而,想要解决今日中国之诚信缺失问题,我们还不得不回归传统,回归思想根源,向孔子老先生“取取经”。

二、《论语》中诚信思想的主要内容

生活在春秋时期的孔子,针对当时礼崩乐坏、诚信缺失的社会现实,不仅在社会生活中以身作则,大力倡导诚实守信。而且对诚信思想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据统计,在《论语》一书中,“信”一字被提到达38次之多,除了少数“信”属虚词之外,其余多属实词,做“诚信,信用”或“相信,信任”讲。这两层意思其实是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一是从行为主体的角度讲,要诚实无欺,信守诺言;二是从行为接受者的角度讲,要相信他人,对人信任,两层相辅相成,只有自己做到诚实守信,才能取得他人的信任;为了使他人信任自己,自己必须要诚实守信。孔子对于诚信问题非常重视,《论语》20篇文章中,16篇提到诚信。《论语》中的诚信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诚信是为人之本。人的本性存在是人的本质存在,人的本质价值的实现是人的最高价值的实现。人真实无妄、诚实守信,是为了实现自身的承诺而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严格履行道德义务的表现。这种以人之道来实现人的本质价值的行为,足以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从而使人能立身于天地之间。正心于人的道德生活。正由于此,孔子一再告诫其弟子。诚信是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1,小车无軏2,其何以行之哉?”(《为政》)[1]“輗”与“軏”分别是大车,小车上的关键部件,缺少了这两个部件,车就无法行走,孔子借此说明人如果没有诚信,将在社会上寸步难行。对于“诚信”的意义,《论语》中反复提及。诸如:“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吾日三省吾心,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在孔子的思想中,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态度。离开诚信,言行不符合真实无妄的本性,无论何人,在社会上都势必难以立足。其次,诚信是交往之道。诚实守信是沟通人际关系、促进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与理解的精神纽带,孔子把它视为与人交往的一条基本准则。他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强调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诚信”的品质,才能受到他人的尊重,要求“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认为“信则任焉”。其弟子子夏也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中就有一项是“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凡此种种,都表明孔子对人际交往中诚信的高度重视。孔子曾说:“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强调只有诚实守信,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孔子在大力倡导诚信道德的同时,还对那些欺诈,狂妄,不讲信用的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狂而不直,侗而不愿,倥倥而不信,吾不知之矣。”(《泰伯》)輗:古代大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

軏:古代小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最后,诚信是立国之基。人要讲诚信,治国更离不开诚信。诚如《左传》所云,诚信乃为“国之宝”。对于诚信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意义,孔子将其提到相当的高度,认为一个国家可以“去食”、“去兵”,但不能“去信”。他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认为诚信是一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保证。孔子有句名言:“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强调诚信是政府取信于民的根本途径。“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学而》),治理一个大的国家,就要对政事严肃认真,并且守信用。对老百姓诚实,才能取信于民,得到百姓的真心爱戴和拥护,有了百姓的拥护和信任,才能政令通畅。所以在子贡问政的时候,孔子回答“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进一步问:“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孔子回答说:“去兵。”子贡又问,在“食”和“信”二者之间“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孔子回答说:“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颜渊》)在孔子的心目中,人总是要死的,但是如果没有百姓对执政者的信任,国家就不可能存在了,即使有再多的粮食和军队也无济于事。在治国之道中,孔子是将诚信放在兵强马壮与丰衣足食之上的,为政的关键在于诚实守信。孔子对诚信的政治价值的重视,在此表露无遗。

三、如何重建诚信体系

在当代社会,道德与法制相互支撑扶持,缺一不可。诚信作为一种社会道德,长久渗透到人们内心深处的,成为人们的思想基础和思维方式,从而指导人们的行为。法制是国家统治阶级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国家权力建立的用意维护本阶级专政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以规定当事人权力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从目的的角度来看,道德和法制是一致的,都是通过制约人类的行为往利于社会生活有序的方向发展,确保社会成员的“相对自由”,实现社会和谐。

一方面,应该呼吁人们重拾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首先,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诚实守信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表彰一些诚实守信的道德楷模;其次,政府应该以身作则,取信于民,而不应该在发生事故时刻意隐瞒欺骗民众,古时商鞅变法立木取信的故事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而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则应该时时给政府敲响警钟;最后,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应该认识到只有诚信才能帮助我们取得长久的成功,靠一时投机取巧,欺骗他人最后只能让自己自食苦果。

更重要的是,应该健全法制,增加不诚信的犯罪成本。光靠道德宣传或许能产生几个道德楷模,但难以重建整个社会的诚信体系,只有让不诚信的个人或单位付出沉重的犯罪成本,才能给整个社会敲响警钟。美国的世界500强企业之一安然公司2001年爆发了财务报告造假的丑闻,引起了美国社会极大的震动,安然公司也自食恶果,不仅受到了政府的严厉惩罚,公司主要高层被判刑,而且也失去了公众的信任,一个强大的公司在短时间内迅速崩塌,导致破产。反观中国,企业不诚信的代价是极小的,多次发生牛奶安全事故的蒙牛公司依然稳坐奶业三强的位置,用皮鞋造胶囊的企业依旧嚣张跋扈,很多食品安全事故的责任人仍然逍遥法外。试问,如果不诚信的代价如此之小,如何能起到震慑的作用?又如何能够解决诚信缺失的问题?更何谈要重建诚信体系了。只有建立健全法制,加大不诚信犯罪行为的处罚力度,让不诚信的个人或单位受到应得的惩罚,才能警示后来者,减少不诚信行为的发生,久而久之,才能让公众产生诚实守信的自觉性,也才有可能重建整个社会的诚信体系。

参考文献:

[1]《论语》 [ 2 ] 涂爱荣,《论语中的信得思想及其现代启示》,湖北武汉,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8月,第四期

篇3:《孝经》思想通论

1.1《孝经》文化思想概述

《孝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孝文化的系统专著,《孝经》的文化思想集中体现了中国孝文化的主要思想内涵,是阐述孝文化的代表作。《孝经》文化思想是中国传统孝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孝文化思想在《孝经》中得到充分、全面的展现。

《孝经》在开始第一章的内容中,孔子就对孝道作了总体的论述。孔子首先问他的弟子曾参,孔子说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这句话的实际上孔子是指出了先王“至德要道”的目的和功用。随后,孔子又为曾参作了讲解:“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主要意思是说:人的身体,人的生命都是父母所给予,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对自己的父母有半点的不敬和伤害,这就是最基本的孝道。一个人在社会上生活,也就是立身于世,从报答自己的父母开始,然后,进入社会,必须经过报效国家和社会的过程,最后才能树立起自己的道德品格。《孝经》言孝,是将孝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或层次。一为爱惜自己身体,保护自己生命,以继承父母的志向和事业。二是修德学道,增长才智,服务社会,报效国家。三是立功于生时,扬名于后世。孝行由近至远,由卑至高,有始有终,始者近者于孝子自身言之,身体发肤之所以不敢毁伤,是敬父母之生养。

1.2 高校生命教育内涵概述

生命教育涵盖了三个层次:第一是认知层次,就是教育个体要认识和了解身体及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学会与他人相处的,懂得自己和他人生命的重要性;第二是实践层次,这个层次个体要具备有维护自身和他人生命的知识能力,还要能够真正去在行动中爱惜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爱惜他人的生命,不践踏自己和别人,不做出伤天害理的事,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第三是情感层次,这个层次主要是要建立人的道德品格,体现人文关怀、社会关怀和正义关怀,同时,还能够不断地自我省思,提升生命的质量,懂得欣赏和热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就是要与学生的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结合起来,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全面发展。让学生学会“珍爱自己、尊重他人”,勇敢面对逆境,用不懈的奋斗来实现生命的价值。对大学生实施生命教育,就是要让大学生不但要了解人的自然生命,更要理解生命的珍贵和不易,从而懂得尊重生命、关爱和善待生命,更要明白生命价值的重要性,通过自我完善,获取生命的意义,建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面对生存和死亡,在此过程中得到生命的真谛。

1.3《孝经》文化思想与生命教育的联系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生命教育的内涵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思想的内涵有着惊人地相同之处。《孝经》从认识个体生命的本源出发,树立生命的责任意识,明确生命的价值,在伦理规范中指导生命的行为,把人的生命、生存的价值、生活的行为用“孝”贯穿在一起,实现人生命的完整、完满。《孝经》所传播的文化思想正好可以让大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珍贵,教育他们要怀有自爱之心,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价值,自觉体会人的社会责任,而责任意识产生之根基源于大学生主体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自觉意识,只有当他们能清晰地、正确地认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时,才能明确自己的社会角色和社会价值,并在此基础上产生履行社会责任的强大动力,能够认真而不是敷衍地、自觉而不是被动地去完成自己应当承担的任务。

《孝经》的所说的“孝”不是简单的“养亲敬亲”的情感,而是从一个家庭最基本的亲情出发,把人和人之间的关爱之情、责任之心,延伸到整个社会和整个国家,把个人与父母之间的亲情,个人与朋友,与社会各人,还有夫妻之间等关系结合起来,这就充分阐述出了,个体生命存在的重要内涵,这对高校生命教育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2《孝经》文化思想对高校生命教育的作用

2.1《孝经》的文化思想可以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理性认识生命

一个人从小到大,他的父母付出很多,社会也将为他付出很多,个体没有理由不珍惜生命。故珍惜自我生命、重视肉体生命的价值,是生命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正与《孝经》中的思想是相一致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在《孝经》看来,身体不仅是自己的,更是父母所给予的,每一个人都不能擅自毁伤。从我们呱呱坠地,来到这个世界,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父母的爱便伴随着我们成长。我们的生命源于父母,我们的健康成长也离不开父母的悉心照顾,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谆谆教导。

大学期间是大学生的确立人生观的重要时期,大学生存在着做事很容易冲动,不计后果,对长远利益和自己生命的意义缺乏深刻的思考的状况。当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很容易产生悲观情绪,也会突然失去思考,这样,他们就会钻牛角尖,想到用极端的方式去解决。但是,他们根本就没有认识到,草率的结束生命不是解脱,而是更大的悲剧,对自己,对家庭,甚至对社会都是一个悲剧,都是伤害。当代大学自我意识强,往往认为一切都是自己,凡事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对亲人,对家庭,对社会都缺少考虑。其实这种想法是极其自私和不负责任的。如果漠视生命,选择轻生会给社会留下种种遗憾,会给家人和亲友带来无尽的悲痛和思念,这是人自私的表现。《孝经》文化思想不仅可以教育大学生要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且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个人责任感,树立理性的生命价值观。

2.2《孝经》的文化思想可以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强化生命的责任意识

既然自己的生命是父母的给予,要对自己和父母负责任。在《孝经》这部作品中,一个“孝”字,就能统摄父母与儿女之间的关系,兄弟之间的关系,上级与下级的关系,还有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甚至还能统摄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孝”的思想内涵对人的影响是重大的,能影响人的一生。在这里,“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既是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要求和培养目标,也是作为子女应该履行的义务和责任。

生命是一种责任,责任意识产生之根基源于大学生主体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自觉意识。所以要引导大学生对社会负责,首先要启发他们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对自己的事业负责、对自己的情感负责,由己及人,由近及远。对自己的亲人负责,对周围人负责,再升华到对社会、对民族负责。在这里,责任已不再是抽象、空洞的口号,它已具体化到生活的每一个层次、每一个领域、每一个行为中。《孝经》中的文化思想启发了大学生要担当生活的主体,学会负责生命每一天。生命因承担和履行着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而显得亮丽、充实和富有意义。

2.3《孝经》的文化思想可以把高校生命教育的内容充实和具体形象化

目前,从高校的生命教育内容来看,抽象化、理想化色彩较浓。那么,如何将这一抽象的社会理性意识变得具体呢?如何让受教育者能够认识到生命教育的内涵呢?这就是我们生命教育的难点,生命教育就是要具体落实到人格品质、心理动力和行为规范之中。《孝经》云:“夫孝,始于事亲”,可见孝的基本含义是事亲,即规范父子关系。这一基本含义,是儒家先哲和先秦诸子的共识。孟子云:“孝子之至,莫大于尊亲。”墨子也说:“孝,利亲也。”为人子怎样事亲才算孝呢?“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孝经》之十)这一观点与孔子在《论语》中所言孝的观点是一致的:“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孝,不仅要好好赡养养,还有要给父母好的生活,而且还要时时要尊敬父母。父母病了,要尽心尽力照顾父母,要为父母分忧,要做到无微不至。而自己,就要做到则尽量不生病,更不能打架斗殴、狂饮暴食、耽于淫乐,无谓地伤害身体,免得父母为之忧心,懂的好好爱惜自己。这就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孝经》把本来作为维系家庭伦理观的孝道推向社会。所主张的“广敬”、“博爱”,就是要求每个人对待别人的父母、兄弟、姐妹,要像对待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一样,这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群体意识。这些思想内容正好具体、形象的充实到生命教育中,使生命教育的内容更生动、具体,更具有人性化。所以,《孝经》的文化思想正好填补了生命教育中空洞、抽象、脱离实际的不足,能真正从人的身体本身出发,形象、具体地充实生命教育的内容,使生命教育有更充实的教育内涵和文化载体。

参考文献

[1]高锦泉.大学生生命教育初探[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篇4:《孝经》的孝道思想探析

关键词:《孝经》;孝道思想;探析

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孝道是处理好代际关系的重要依据,有助于建设和谐家庭。《孝经》是儒家关于孝道理论的经典著作,是儒家根据其传习的孝道理论编纂而成的,是探析《孝经》孝道思想的重要理论依据。

一、孝道的理论依据

儒家学者认为道德中最根本的就是孝道,孝道是践行其他道德的基础。

1.孝道是道德之本。《孝经》在开篇的第一章明确指出孝道是其他道德的根本,其他的品行教化是孝行衍生出来的,也就是说,孝道是教育的始端,是道德的根本。由此可见,《孝经》认为孝道是最重要的品质。《孝经》强调孝道的重要地位,目的是导人向善,让人尽孝,给世人树立正确的孝道信仰,帮助其更好地践行孝道。

2.行孝是天经地义。《孝经》不仅将孝道作为最好的道德,还强调行孝是天经地义的。《孝经》中提到孝道就像天地运行一样,是固定的规律和法则,天地的运行就是人们行孝的法则。只要能够效仿天地永恒不变的运转法则,就能够顺应民意,从而治理天下。可见《孝经》将孝道上升到了“天道”的层次,将孝道说成是不能违背的法则。《孝经》将孝道说成是“天道”,并不是说孝道是天地规律,而是一种比喻,即天地的运行离不开“天道”,做人也离不开行孝。

3.孝行是人之本性。《孝经》除了指出行孝为天经地义之外,还从人性的方面对其进行了论证。《孝经》中说,天地间的生灵万物中,人是最为高贵的,人的各种品质中,孝行是最伟大、最宝贵的。父子之间的关系体现了人类的本性,因此父子之间能够相互关心,相互亲爱,因此孝道在人性上是合理的。所以说孝道是合乎人性的,父母子女之间具有天生的亲情,是人的本性体现。

二、孝道的宗旨

《孝经》虽然论述孝道,但是其宗旨却是以孝道为基础谈论忠心,旨在达到“以孝治国”的目的。《孝经》指出孝道和教化可以作为治国的基础,并提出应当以刑法维护孝道,达到“以孝治天下”的目的。

1.以孝治国。《孝经》中说,先代帝王能够让天下人归顺,百姓安居乐业,人们不管是卑贱还是尊贵,互相之间都没有怨气,这是因为先帝具有最高尚的品质和道德。所谓最高尚的品质和道德就是指孝道,《孝经》指出孝道具有社会政治功能。《孝经》中还提到,天子和诸侯如果都能以孝道为治理天下的准则,那么就能够获取人们的欢心,国家就能安定团结。《孝经》既提倡以孝治家,还提倡以孝治国。

2.推行孝道。《孝经》认为孝道是道德的根本,也是道德规范的基础,同样是道德教化的中心。《孝经》认为,推行孝道能够有效地教化天下,让天下人忠心,从而达到治国的目的。因此《孝经》提出对百姓推行孝道,以求达到治天下的目的。《孝经》中提到,民众如果能够像尊敬父亲一样尊重自己的君主,那么天下就能够太平。因此要教化民众尊敬自己的父母、兄长,民众能够像尊重自己的父母、兄长一样尊重他人,天下就能太平。

3.制定法律。《孝经》不仅强调要用孝道积极教化民众,还要用法律来保证孝道的推行,而这一切都是为了保证“以孝治国”。用法律来维护孝道的推行是《孝经》最鲜明的特点。《孝经》中指出,犯罪有三千多种,其中最重的罪就是不孝,威胁君主、诽谤圣人和非议行孝之人是三种不孝的体现,这三种不孝是天下大乱的根本原因。因此,要用法律法规来保证孝道推行,维护国家的安定。

三、孝道的规范

《孝经》中的孝道规范系统十分庞大,总体上可以分为最基本的“事亲”和孝道延伸出来的“事君”和“立身”两大部分。

1.事亲。事亲即孝敬父母,这是孝道最基本的含义,是为人子女最基本的义务。《孝经》认为善事父母应当做到对父母恭敬、供奉饮食,应当表现出照顾父母的快乐,父母生病的时候应当表现出忧虑,父母亡故的时候应当表现出悲哀。《孝经》也指出孝敬父母不能一味地听从父母,如果父母做出违背义理的事,应当加以制止,这才是孝道的体现。

2.事君,立身。“事君”“立身”是孝道的延伸,“事君”要求君子在朝为政的时候要忠心为国、贡献良策,退隐归元后应当补救君主过失。君主的命令是正确的,就要遵照执行;如果命令是错误的,就要劝谏补救。可见,对君主不能一味臣服,帮助君主治理好国家,必要时积极劝谏,才是孝道的体现。“立身”是说人要建立功业、光宗耀祖,首先要爱惜自己的生命,这是孝道的体现。在建功立业的同时,要积德行善,不能为恶,要谨言慎行,尊敬老人。

总之,《孝经》是儒家经典中关于孝道的著作,《孝经》中的孝道思想不仅是保证家庭和谐的重要依据,同样是治理国家的根本保证。学习《孝经》,有助于帮助建立和恢复孝道,维护家庭的和谐,保证国家的安定团结。

参考文献:

[1]梅良勇,张方玉.《孝经》的家庭伦理思想研究[J].学海,2000 (5).

[2]朱明勋,戴萍波.清代《孝经》研究论要[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3).

[3]谭宝刚,李朝晖.中国古代儒家孝道观浅探[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1(S2).

篇5:《孝经》思想通论

孝道思想是儒家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一直处于“百善孝为先”的首要地位, 对国人性格心理和道德规范以及整个中国历史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 传统中国文化可称为孝道文化, 传统中国社会更是奠基于孝道上的社会。由于历代儒学之士皆大力宣扬孝道观念, 关于孝道的论述比比皆是, 再加上封建统治者屡屡推行“以孝治天下”, 孝道政治大行其道, 以至于曾国藩曾说“读尽天下书, 无非是一个‘孝’字”;著名学者黎鸣也在《中国人性分析报告》中指出, 中国人最主要的生活习俗是孝敬父母, “孝”是唯一显示中国人的精神的真诚之处, 中国就是靠“孝”支撑了两千多年的文明。从《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古代启蒙书籍中的孝道教化, 到岳父、文天祥、邓世昌等众多仁人志士的“精忠报国”, 再到皇帝儒士集注《孝经》、选官任贤“举孝廉”、严刑厉法惩“不孝”等等, 孝道思想几乎渗透到整个封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影响到其中的每个成员。

几千年来, 孝道思想在塑造国民性格、维系家庭和谐和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而对孝道思想影响最为重大和深远的, 当首推秦汉之际由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 (清代纪昀《四库全书总目》) 编纂而成的《孝经》和元代郭居敬撰辑的《二十四孝》。从古至今, 只要人们讨论起孝子孝心、孝行孝道, 大抵都会对《孝经》中的“夫孝, 天之经也, 地之义也, 民之行也”、“夫孝, 德之本也, 教之所由生也”等至理名言推崇备至, 还会对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枕温衾”、孟宗“哭竹生笋”等《二十四孝》中的孝子孝行赞叹不已。《孝经》被看作是“孔子述作, 垂范将来”的经典, 是我国古代孝道思想的总纲, 在唐代即被尊为儒家经书, 南宋以后被列为《十三经》之一, 其所宣扬的“忠孝”思想形成了我国传统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和基本道德规范, 被人们冠之以“人伦的至理”。《二十四孝》则是对《孝经》经义配以案例进行阐发的民间读本, 是对普通民众进行孝道教育的普及性教材, 其产生后还被后人配以图画诗歌、刻为石刻铭文、编成说唱材料而在民间广泛流传, 所选孝子也被誉为“几千年孝道的典型人物”。

《孝经》在形式上是孔子和曾子师生二人的对话经整理而成, 在内容上则以“孝”为中心集中阐述了儒家的孝道观念, 认为“孝”是天规民行、天经地义之事:“夫孝, 天之经也, 地之义也, 民之行也”;认为“孝”是诸德之本:“夫孝, 德之本也, 教之所由生也”, “人之行, 莫大于孝”;还认为“不孝”是最大的罪过:“五刑之属三千, 而罪莫大于不孝”。《孝经》还移孝作忠, 认为“忠”是“孝”的升华, 首次把孝亲与忠君联系起来:“君子之事亲孝, 故忠可移于君”, “夫孝, 始于事亲, 中于事君, 终于立身”。总之, 庶民用“孝”可以修身理家, 统治者用“孝”可以“治国平天下”, “孝”甚至无所不能:“孝悌之至, 通于神明, 光于四海, 无所不通”。《孝经》主张把“孝”贯穿于人生的始终, “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 不敢毁伤, 孝之始也。立身行道, 扬名于后世, 以显父母, 孝之终也”, 并提出了“居则致其敬, 养则致其乐, 病则致其忧, 丧则致其哀, 祭则致其严”等五个方面行孝的具体要求。此外, 《孝经》还详细规定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等不同等级的人行孝的不同内容。综而观之, “孝”既鲜明地体现了儒家“敬而已矣”的“礼”, 又突出地体现了其“亲亲”和“爱人”思想的“仁”, 确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最高道德准则。事实上, 儒家正是把“孝”作为“修身齐家”的基础, 并以孝劝忠, 从而达到“治国平天下”的最高政治目的——封建“忠孝一体”的思想即出于此, 孝道政治化也从此开始。

由于儒家的孝道观迎合了普通百姓“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父慈子孝”、“家和业兴”等人生需要, “以孝治天下”又适应了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稳定统治的需要, 所以在历代儒家学者和封建帝王的倡导推动之下, 孝悌观念作为一种最基本的社会道德原则, 几千年来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传统社会之中, 并合力促成了在民间更具影响力的《二十四孝》的产生。《二十四孝》集中了从唐尧时期到北宋年代的二十四个孝子竭诚孝亲的典型故事, 包括虞舜“孝感动天”、汉文帝“亲尝汤药”、曾参“啮指心痛”、闵损“单衣顺母”等等。这些孝子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 他们不仅都是《孝经》经义的忠实实践者, 而且多数的帝王、卿大夫和儒学弟子还是“孝”的“传道士”和“卫道士”, 为社会各类成员树立了孝行榜样, 成为历代孝道教化的典范。

《孝经》与《二十四孝》是理论与实践、根源与果实的关系:《孝经》是《二十四孝》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根据, 《二十四孝》则是《孝经》的具体实践和成功范例。尽管《孝经》和《二十四孝》中有很多糟粕, 充斥着因果报应、天赐神助、蒙昧愚蠢等封建迷信的色彩和荒诞残暴的内容, 但其中也确有精华之处, 也有很多可信、可敬甚至可学的地方, 尤其是“忠孝一体”的国家观念和竭心尽力为父母排忧解难的真情实意, 已浸透入历代中国人的血脉之中, 成为孜孜以求、建功立业者的精神支柱和广大老百姓津津乐道、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孝经》与《二十四孝》在中国封建社会互为因果、相辅相成, 具体而深刻地体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价值观和伦理内涵, 成为中国古代“孝道”的集大成者和经典案例。

新近发布的《二十四孝》是对《孝经》和古《二十四孝》的扬弃, 是在古《二十四孝》基础上的创新。新《二十四孝》的内容集中体现在“居则致其敬, 养则致其乐”两个方面, 既继承了中国传统孝道思想中最关键的因素和最合理的内核, 又摒弃了夹杂其中的糟粕成分和政治化倾向, 更加科学合理和富有人性化。新《二十四孝》语言平易, 标准具体, 与时俱进, 非常贴近现代人的生活, 如“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支持单身父母再婚”等内容, 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 儒家孝道思想最基本和核心的涵义就是“善事父母”, 最重要的就是子女能发自内心地关爱父母, 对其“敬”爱有加;不仅要在物质上赡养亲人, 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抚慰亲人, 使其“乐”享天年。孔子曾强调说:“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至于犬马, 皆能有养, 不敬, 何以别乎?”此言正指明了行孝的关键所在, 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似乎更有针对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我国绝大多数人已丰衣足食, 供养父母的吃、穿、用等物品也基本不成问题, 但不能“善事父母”、对父母予以尊重并使其心情愉快的问题则在不少人身上相当突出。究其主要原因, 一方面是这些人对中国传统的孝道思想学习的不好、继承的不够, 没有弄清楚行孝的关键所在;另一方面也与缺少新时期行孝的范式有关, 不知道该如何行孝——总不至于再全拿古《二十四孝》的模式去行孝, 况且也无仿效的“条件”和可能了。诚然, 随着社会的变革、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文化事业的昌明, 我们现在的物质条件、社会关系、生活方式、科技文化以及道德观念等都已与封建时代大为不同, 新时期的孝道观念和行孝方式也必须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新时期要求父母与子女在政治、法律和人格上相互平等、独立, 行孝不只强调子女应对父母关爱、遵从父母的决定, 还更多提倡互尊互爱, 对父母也不能像庚黔娄 (尝粪忧心) 、郭巨 (埋儿奉母) 一样丧失人格、侵犯人权。绝大多数人也不会再去相信虞舜 (孝感动天) 、董永 (卖身葬父) 等惊天动地的神话故事, 也不用像仲由 (百里负米) 、吴猛 (恣蚊饱血) 那样艰难痛苦地生活, 更不会效仿王祥“卧冰求鲤”、丁兰“刻木事亲”等迷信愚昧的荒诞之举;取而代之的是注重“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等日常小事。还有“移孝作忠”的“忠君”思想也被扬弃为忠于人民、报效祖国之志。因此, 新《二十四孝》是一脉相承传统孝道思想的合理内核并应运而生的, 且简洁易懂、简便易行。由于现代社会生活的繁杂忙碌和人们各自修养与处境的不同, 新《二十四孝》倡导的孝行标准并非人人都能全部做到, 它只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 其积极意义就在于引导和提示人们, 无论怎样都要多多关爱自己的父母, 设身处地地为父母着想, 使他们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颐养天年, 不一定非要拘泥于各种条条框框之中。这也正是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的传统孝道思想的关键因所在。

总之, 孝道思想是中华文明的一支奇葩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它不仅带给人们情感的寄托和终极的关怀, 也促进了中国家庭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更塑造了中华民族爱国爱家、孝亲敬老、广施博爱、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要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家的孝道思想,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使尊老孝亲、博爱互助的优良传统在当今时代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吴崇恕, 李守义.《二十四孝》与《孝经》的关系及其扬弃[J].孝感学院学报, 2004, 24 (4) :10-13.

[2]兰辉耀.《孝经》的孝道思想探析[J].孝感学院学报, 2012, 32 (1) :12-16.

篇6:《孝经》之孝道思想探究

关键词:孝经;孝道;探究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5-0164-02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国人最为注重的伦理道德,也是中国人最为重视的个人品行,是做人的根本。“孝”上面是“老”,下面是一个“子”,从其字面意思来看,就是父母高于、大于子女。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就是子女对于父母的尊敬、关爱、顺从和赡养。儒家的思想家有很多关于孝的讨论和说教,例如在《论语》中,就有多处专门讨论了“孝”的问题。由于面对的教育对象不同,孔子对于孝的解释也是因人而异,如“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无违”,“三年无改于父道,可谓孝矣”等。古人对于孝道的教育也是极为重视,例如《全相二十四孝诗选》就是把不同时代、情景下发生的有关于孝的故事编辑成册,作为孝道教育的通俗读物;《三字经》中“养不教、父之过”的说法也是众人皆知,因而子女是否孝顺,不仅关乎晚辈的品行问题,更关乎长辈的教育是否严格到位,子女不孝,父母也觉脸上无光。

然而对于孝道的教育在中国近现代的历史上出现了一段插曲。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整个中华民族都处于风雨飘摇中,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社会上正常的生活和秩序被打乱了,保家卫国、复兴中华成为国人的主要任务,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把孝道的教育放在了次要的位置。甚至在近代文化反传统的潮流下,孝道被认为是封建残余而被很多人抛弃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受特殊政治环境的影响,全社会对于孝道的教育并没有大力开展实行。一直到改革开放以后,人们才开始重新谈论孝道、重视孝道教育,学界对于“孝”的思想的研究也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学界发表的有关于“孝”思想的文章急剧增加。

经过改革开放将近四十年的发展,全社会的物质财富极大地丰富,老百姓吃穿住行的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国家也已走上了正常的发展轨道,整个宏观的社会环境进入一种和平和稳定时期,国人普遍重视孝道教育,上至国家,下到个人,又一次将孝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加以实践。

我们重视孝的德行,重视孝道教育,就要研究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思想。而要深入研究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孝思想,就一定不能错过《孝经》这部最受世人重视的典籍。

一、《孝经》之孝的重要意义

虽然《孝经》的篇幅不是很长,可是包含的思想和价值却十分巨大。为什么要重视孝道,孝道究竟有什么重要意义呢?这是研究孝思想的首要问题。在《孝经》中,孔子从多个方面论述了孝的重要意义。

1.孝为德之本。在《孝经》开宗明义的第一章,孔子就指出:“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以此来强调孝的重要性,这句话的意思是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其他教养产生的基础和源泉。道是德的内涵,德就是道的外在表现。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演变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人作为万物之灵,生活在这个地球上,想要获得良好的生活环境并且正常地发展进步,就必须要遵守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固有的规律,这就是要求人们成为有德之人。想要成为有德行的人,第一条就是要懂孝道,行孝道。

道德的类型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家庭道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等。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家庭中,家庭就是社会的最小构成单位,是社会的基础,因而家庭的和谐稳定关系着全社会的和谐稳定。古人云:家和万事兴。要想家庭和谐美满,就必须要重视家庭道德的建设,作为德之本的孝道就是家庭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

2.人之行,莫大于孝。在儒家的伦理体系中,对于个人的品性要求是很多的,例如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孝、悌等。在这些道德准则中,孔子认为孝是最重要和最伟大的。《孝经·圣治》云:“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这是孔子对曾子“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之问的回答。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社会关系的起点就是与父母的关系。父母恩也是生而为人最重要的恩情,儿女年幼时要依靠父母的养育,等父母年老之时自然要赡养父母,以尽孝道。因此在个人的成长中,也就必须要把孝德作为首要的修持。

3.教民亲爱,莫善于孝。仁者,爱人,这是孔子对于仁的一种解释。“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孝经·广要道》),意思是教育老百姓爱人,就要从孝道教育开始。大同社会一直是孔子最为理想的社会形态,在大同社会里“人不独亲其亲”(《礼记·礼运》),首先从亲近自己的父母亲人开始,推己及人,去亲近热爱天下之人。

4.以孝治天下,则天下和平。天下和平是为任何时代的执政者和普通的老百姓所祈求的,这是世间人共同的愿望。那么,如何才能达到天下和平的理想之境地?这就要涉及治国理政之术了。在中国的古代,在治国理政方面,最有代表的两派是法家和儒家,法家主张“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用现代语言表述就是依法管理国家。而儒家提出以德治国,例如“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从古至今的统治者,都是德法并举,刚柔相济,以期达到一种平衡,这样才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孔子认为,孝治是德治的基础,也是德治的开端。在《孝经·孝治》章中,孔子详细论述了以孝治国进而达到天下和平的过程。他认为孝治是一个系列,治理天下的帝王要以礼相待小国的使臣;治理一國的诸侯,不会侮辱鳏寡之人;治理采邑的士大夫能够礼待家内的仆人。这样,天下、国家、普通家庭都能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结果自然是“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

二、《孝经》之孝的内容

孔子不仅说明了孝道的重要性,而且较为全面地提出一些具体的行孝的行为规则,这些行为规则就是孝道的内容,这是孝道思想的主体部分。

1.爱护身体为孝道的开始,成就功名为孝道的终点。孔子认为孝道有一种逻辑先后的顺序,要尽孝道,逻辑起点是要有健全的身体条件,所以作为儿女的自然要爱护身体,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经·开宗明义》)有了健康的身体条件才能做其他诸如赡养父母的事情。“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开宗明义》)所谓孝之终,并不是指时间上的终点,而是指逻辑上的终点,意思就是子女通过个人的努力,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在社会上获得好名声,这样父母就觉得脸上有光,内心感到自豪,这是孝道的最高点,或者说是最圆满、最成功的行孝。

2.在物质上供养父母。在孝的行为规范中,最基本和最基础的就是为父母提供必需的生活资料。《孝经·庶人》曰:“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在古代农业社会,要想取得足够的生活资料,就必须要观天时、察地利以安排好农事活动。同时还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勤俭节约。孔子认为能养父母乃是庶人之孝,但是这种孝行没有终点,超越时空,永恒存在。而且这种孝行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的,如果人们顾虑自己做不到,那是不可能的事。“养则致其乐”,这是在能养的基础上的一个更高的要求,即要求我们乐于赡养,我们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照顾赡养父母是我们的福分。

3.以爱敬之心侍奉父母。孔子认为除了能在物质上供养父母,而且还要在供养父母的过程中表达出子女的爱护和恭敬之心。例如在《论语》中,孔子在回答子游关于孝的问题时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在孝经中,孔子强调“爱敬尽于事亲”(《孝经·天子》)和“居则致其敬”(《孝经·纪孝行》),这说明要以亲爱之心和尊敬之心侍奉父母长辈。“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孝经·广致德》)意思是用孝道教育老百姓,天下做父亲的都可以受到尊敬。在这里,孝和敬是等同的,有孝的因就产生敬的果。一般而言,物质上的供养是绝大多数子女都可以做到的,但是爱敬之心却很难及时地表达,普通的子女甚至会忽视这一点。在父母年迈之时,倘若及时奉献一份亲爱和尊敬之心,那么父母就会感觉到作为长辈的尊严和荣耀,则善莫大焉。

4.劝谏父母的不义行为。在传统的观念里,孝子该是无条件顺从于父母之命,如《弟子规》中所说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但在《孝经》中,孔子做了否定的回答。曾子问孔子说:“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孝经·谏诤》)面对这一问题,孔子认为一味地顺从父母之命,还远远不够孝的标准。真正的孝是在面对父母的不义行为时,能够极力地劝谏父母,所谓:“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诤于父。”(《孝经·谏诤》)为什么子女一定要劝谏父母的不义行为呢?这就涉及劝谏的重要作用了。孔子在《孝经·谏诤》中详细论述了诤谏的重要作用,他认为从天子到普通的老百姓,身边都要有“谏臣”,父母身边有能够直言劝谏的儿女,就不会有不义的行为。

5.以哀伤和肃穆的态度办理父母的丧葬事宜。“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孝经·丧亲》)孔子认为,在父母在世时能够以爱敬之心赡养,父母去世后,能够以悲痛严肃的态度办理丧事,这才算尽完了孝道。丧葬之事是极为重要的环节,当父母去世后,孝子一定是悲伤不已的,葬礼的举行也要严格按照礼仪要求进行。孔子提出了一些孝子面对丧葬事宜时很具体的行为准则,例如父母去世后,孝子要“哭不■,禮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孝经·丧亲》)以此来表达哀戚之情。除了重视丧葬事宜之外,孔子还特别强调在特定的时令要认真举行祭祀仪式,以表达哀思之情,这种祭祀活动也是一种后世子孙表达对先前祖先敬仰之情的有效的渠道。

三、《孝经》之孝道的当代审视

在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今天,我们再来审视《孝经》时,应该从以下几点出发:首先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方法论,我们不能全部肯定,也不能全部否定。应该看到,从主要方面来看,《孝经》还是这个时代不可或缺的经典和教育资源,我们应该充分肯定《孝经》的时代价值和意义。孔子的孝道智慧产生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晚期,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受到历代思想家和统治者的重视,作为最重要的文献资料加以研究并且落实于对普通老百姓的道德教育中,这足以说明《孝经》的重要地位和价值。经过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演变,虽然整个社会的性质、结构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是《孝经》的价值和意义并不会因此而减弱,特别是面对当前中国严重的道德问题时,重新阅读和研究《孝经》就有了非常直接的现实意义。同时,我们也要分析《孝经》中不合时宜的内容和观念,要有鉴别地加以剔除,把《孝经》的精华和价值追求以及一些具体的行为规范融合到当代的社会生活中,发挥基本的行为导向功能。其次,在《孝经》中,孔子虽然着重讨论了孝道的意义以及一些行为规范,可是孔子总是把孝与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具体地讲就是把子女对于父母的孝延伸到大臣对于君王的忠,在他看来这是很自然的逻辑延伸。但是在当代社会,这种延伸显然是多余的。一方面封建的王朝国家的时代已经结束,民族国家的观念深入人心,需要效忠的对象也已经没有了;另一方面是在当代社会,国家管理者属于公务员系统,这个系统有着自己独立的职业道德规定,它和家庭的孝道是完全没有关系的。所以我们要注重提炼《孝经》的家庭孝道思想,而排除由孝及忠的思想认识。

参考文献:

[1]胡平生,陈美兰.礼记·孝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孝经》思想通论】相关文章:

读孝经有感04-09

孝经教案设计04-23

百孝经歌词范文05-18

孝经全文及译文04-09

读孝经有感1000字09-20

孝经读书心得600字04-10

读孝经有感500字04-22

孝经读后感优秀04-25

孝经的观后感04-29

孝经心得体会安晓娜04-11

上一篇:2017年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计划下一篇:“配音大赛”初赛活动总结(牛丽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