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冬天里走出来的人美文随笔

2024-04-15

从冬天里走出来的人美文随笔(精选5篇)

篇1:从冬天里走出来的人美文随笔

舒活筋骨,精神饱满

想借天的脚步走向未来的.境

一直深陷冬天

光线暗淡,身体倦缩

走出来了,就大步流星飞舞起来

或许今年会有好的派头

见到了暖阳,就犹如见到了福星

见到了,就犹如见到了菩萨

篇2:从冬天里走出来的人美文随笔

在场的志愿者都沉默了,屋子里的一切都瞬间石化,没有眼泪,没有声响,仿佛一切都不存在了,只剩下了凝滞在喉咙里不能下咽的空气.2015年,有一次回河北老家,我向舅舅汇报这些年来的成绩,告诉他,我获得了“‘5?12’灾后恢复重建先进个人”,是全国唯一获奖的心理咨询师,还获得过“中华慈善奖”,去中南海汇报过工作。

舅舅高兴良久,问道:“你是因为什么获得了那么高的奖?”我心里咯噔一下,开始惶恐,从脑海里搜寻很久,硬着头皮说:“我和同事们创立了一套新的救灾观念与方法,民政部都请我讲过课呢。”本以为可以蒙混过关,没想到舅舅继续追问具体细节与内容,我只好回答:“我们的方法就是,发生灾难后,激发每个人的内生力量……重塑希望,重立生命方针……”

舅舅思考和微笑的表情在脸上定格,他起身回到里屋,捧出来一张泛黄的老照片,是1966年河北邢台发生地震时的场景,周恩来总理在讲话,身边围绕着上百村民,他指着一个小到看不见的人头说:“这个是我。”又接着说:“你还没出生时,总理就给出了灾后重建16字方针,‘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发展生产,重建家园’。这些东西不能算是你发明的。”

那一刹那,我从舅舅的喉咙里仿佛听到了母亲的声音。有一种感觉告诉我,母亲从未离开过我,她一直在守护着我。

从地震中走出来的人

1966年春天,河北邢台接连发生了两次地震,先是3月8日的隆尧县,6.8级,后是3月22日的宁晋县,7.2级。灾难导致了17633个村庄受灾,8064人遇难。

4月1日,周恩来总理乘直升机来到邢台市束鹿县王口镇,这是他第三次到灾区视察,也就是这一次,他给出了灾后重建16字方针:“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发展生产,重建家园。”

这16个字,指导了王口镇之后10年的灾后重建。

10年后的1976年,周恩来辞世。那一年的河北,又发生了更为严重的唐山大地震,一夜之间,20多万人在地震中罹难,河北再一次进入了旷日持久的灾后重建中。而此时,在邢台地震的废墟上,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0年“文革”,全国的经济发展几近停滞,但王口镇却发展成为水电齐备、规划整齐、绿荫环绕的富饶村庄。那不是大量善款堆积的结果,事实上,那个年代几乎没有慈善机构,即使有也都因为政治形势而处于停摆状态,所以邢台灾区绝非如汶川震后一样,得到600多亿元善款的支撑,可以迅速重新站起来。

王口镇经济的“高速”发展,完全得益于在这片废墟上激发出来的原生力量。王口镇有一个自己人创的口号,被村民们喊了10年:“干到大年二十九,吃了饺子就动手。”村庄里的每个人都十年如一日地饱含着希望与力量,真正理解并践行了那句“自力更生”。他们认为,重建家园是自己的事情,要依靠自己的双手,而不是政府和解放军。多年的互助重建,让村民学会了通心的本领,一家有事,十家来帮,无须召唤,也不用分工,默契与信任带来了高效的行动。

在当年的救援队伍中,有一名年轻的女医生,名叫张瑞芬,是王口镇雷家庄人。紧急救援阶段,张瑞芬连续3天未离开岗位,两次累到晕倒,稍作休整又重新投入救援。紧急救援结束后,她躺在安置棚里,一个人静静地思考着一个艰难的人生决定:她从小体弱,先天不足并患有多种疾病,学医时,老师曾告诫她生育会有生命危险,所以她已经做好了不婚不育的人生打算。经历了这场地震,面对不期而至的坍塌与伤亡,亲历了生与死的瞬间转换,恐惧和迷茫让张瑞芬不得不再一次思考有关人生的问题:如果每个人都终究要死亡,用不婚育换取的“长寿”是否会存有缺憾?是否会缺乏色彩?

此前,生的本能让张瑞芬选择了有缺憾的人生,而此时,躺在坍塌的废墟上,距离死亡如此靠近时,她才能体验到那种遗憾有多强烈,那是另一种更深的恐惧,这种恐惧超越了对死亡的害怕。

初春的河北还处在天寒地冻之中,张瑞芬却想出了一身汗,裹在棉被里昏昏地睡着了,醒来后她做出了决定:婚嫁并生育,哪怕会因此而殒命。

经过几年的精心治疗和准备,张瑞芬于1974年5月12日下午生下一名男婴,那天恰是5月的第二个周日,母亲节。后来5年里,她又生下了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

我不知道,读到这里,你是否已经在替她担心,或者你已经在祈祷她老师的诊断是错的,如果你能共情于此,我要合十感恩。但奇迹没有发生,她老师的诊断是正确的,她终究还是因为生育而去世了,在长子十几岁的时候。

后来,张瑞芬的这名长子成了一名老师,在大学里教授心理学。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7天后,男孩到达灾区,成为了一名志愿者,专门援助那些在地震中失去了孩子的母亲,这一去就是8年,至今他仍在帮助她们。这个男孩,就是我。

祝哥和叶姐的故事

下面我要讲第二个故事。

祝哥和叶姐是一对患难夫妻,都没有读过太多书,日子过得清苦,总觉得自己生活在社会的角落里。两人大概都40岁左右的时候,生了一个女儿,取名祝心雨,从此两人把全部心思都投入孩子身上,希望女儿以后不要走自己的老路,要读书,要转一转家庭的命运。

从女儿咿呀学语开始,祝哥就把仅会的几首唐诗读给她听。女儿与书很是结缘,只要有书看就会安静下来。为此,本不富裕的祝哥一家把大部分收入都花在了孩子的教育上。

6岁时,女儿上学了,是班里最小的一个,也是受到老师表扬最多的一个。每次家长会,叶姐和祝哥都会抢着去开。祝哥说:“觉得有面子,有光彩,腰杆都比以往挺直了。”这个家庭从女儿身上看到了希望,那是极远处的一束光,虽然还不能驱散脚下的黑暗,但已经开始让他们寻找到生活的方向,他们甚至开始讨论女儿是读清华还是北大。

就在祝哥和叶姐沉浸在憧憬之中时,不幸发生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地震夺走了总共5335名中小学生的生命,他们的女儿也在其中。地震发生后,祝哥不顾余震和众人的阻挡,只身从废墟的空隙中钻了下去,掏出了两名学生,后来成功救活。可是女儿被阻挡在了另一方空间里,祝哥在废墟下能听到女儿的呼救,就大声地喊话。“爸爸,我不怕”女儿说。“孩子你等着,我出去找工具想办法!”祝哥说。

丢下一句“你等着,我会来救你的”,祝哥便从空隙间钻出了废墟。这时候,救援的官兵到了,开始劝离家长,并向家长保证一定会救出孩子。为了维持好救援秩序,救援官兵用人墙把家长阻挡在学校外,祝哥再没能进入废墟。

3天后,祝哥被通知去殡仪馆认领尸体,几百个孩子的尸体躺了一地。他找到了他的女儿,身上没有一点儿外伤,脸是酱紫色的,死于窒息。

女儿没了,祝哥和叶姐的魂儿也没了,两人的生活仅剩下了活着。叶姐的眼睛总是空空的,变成了一个祥林嫂;祝哥天天喝得烂醉,板房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酒瓶。我想和他聊聊,他眯着眼睛问我,“有酒吗?没酒免谈”。我忙从背包里拿出一桶散酒。那一夜,我们喝了很多,哭着抱在一起。我发誓要留下来帮他,他一边哭一边笑,说,“不值得。心理咨询师来过很多了,没人能医得了我的病”。

之后,祝哥和叶姐开始上访,他们认定女儿就读学校的教学楼是豆腐渣工程,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可是每次上访的结果都一样,要么被一顿暴打,要么被隔离,没有任何进展。有一次祝哥又喝多了,我哭着劝他:“明知不会有结果,明知会挨打,你为啥还是要去上访?”祝哥也哭着说:“打吧!最好往死里打,心里还舒服些,我对不起女儿啊!”

后来,我果真留下来了,相处久了,心理学的一些方法开始慢慢地发挥作用。情绪稍微平复一些后的祝哥和叶姐开始考虑再次生育,用他们的话说就是“要把女儿再生回来”。那年祝哥47岁,叶姐42岁。

然而不幸再次降临。一次体检回来,祝哥和叶姐都沉默了:叶姐双侧输卵管堵塞,整体身心状况不佳,莫说怀不上,就算能够怀上,生育也存在极大风险。但是,叶姐的母性已经被唤醒,她变得无所顾忌,甚至疯狂。她先是服用了两个月的西药,不灵;又吃了几个月的中药,还是不灵;然后去寻找民间秘方,没用;实在不行了,就去做了试管婴儿,没有成功;半年后再去做,又失败……

祝哥和叶姐在这样的奔波中度过了两年多的时光,叶姐已经被折腾得不成样子,没有一丝力气再做任何挣扎。那一夜,我和祝哥又喝多了,祝哥对我说:“去帮你姐抱个孩子吧,我担心她会疯掉!”在场的志愿者都沉默了,屋子里的一切都瞬间石化,没有眼泪,没有声响,仿佛一切都不存在了,只剩下了凝滞在喉咙里不能下咽的空气。

那一夜,我体验到了人类哀伤的极点,那种感觉我把它叫作哀灭。

我没能帮叶姐领养来一个孩子,但我请求了另一个同命的母亲,她让自己再生育的孩子认叶姐做了干娘。

3个月后,叶姐自然怀孕。10个月后,孩子平安生了下来,被祝哥和叶姐取名祝叶安澜。

2014年春天,叶姐和祝哥因为生活的窘迫而离婚了。自“5?12”震后,祝哥的生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失女之哀痛、求子之艰难、养育之心酸,都满满地砸在这个汉子的肩头。可他没有被压垮,祝叶安澜出生后,祝哥加入“一天公益”志愿者团队,成为了一名灾后救援志愿者。2013年,祝哥参加了雅安“4?20”地震震后救援,2014年,又参加了云南鲁甸“8?03”震后救援。祝哥每次救灾的任务就是给学生做木头房子,木头房子已经成了“一天公益”救灾的标志性建筑。

帮助别人也是拯救自己

因为“5?12”灾难而成为志愿者的,不止祝哥一人。接下来,我想讲讲蒋玲的故事。

汶川地震那年,蒋玲22岁,灾难让她失去了13位亲人,包括她的母亲和刚出生67天的儿子。我经常不知道怎样描述她的伤痛,她既是一个失去了孩子的母亲,又是一个失去了母亲的孩子。

地震时,蒋玲的母亲抱着她的孩子在外散步,被崩塌的山体深埋200多米。正在午休的蒋玲从四楼被抛出来,五层的楼房瞬间塌成一层,而她竟然奇迹般地毫发无损,成了整栋大楼唯一的幸存者。

苏醒过来的蒋玲从尸体堆中一步一步走出。她发疯似的去寻找儿子和母亲,没有任何结果。蒋玲预想了很多种可能:或许他们被堵在堰塞湖上游了,或许被直升机救走了,或许已经在哪个医院里……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的幻想都一一破灭。蒋玲开始彻夜痛哭,白天就发烧,有时自言自语,有时又昏睡过去。

蒋玲的父亲在交通局工作,丈夫在电网公司上班,都身在抢险救灾的重要岗位,地震发生后,整天奔波于大山深处,无法顾及到她。痛苦和孤独,让蒋玲陷入了绝望,开始有了自杀的冲动。

后来蒋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自杀是需要勇气的。一个朋友割腕,当时我就在她身边,她刀下去的时候我都没有反应,直到血流出来了我才反应过来,一把把刀夺下。当时我觉得很正常,而且想法跟她一样,我也不想活啊。”

那次事件之后,蒋玲开始去寻求心理援助,却没有多大改善。一次,蒋玲和父亲、丈夫发生了强烈的冲突,她歇斯底里地吼道:“为什么死的是他们,不是你们?”两个男人低头无言。冲出帐篷,游荡在街上,蒋玲拿出电话,翻看着一个又一个熟悉的名字,却不知道打电话给谁。名字和号码都还在,人却没了,这种空旷感让蒋玲恐惧得发疯。

我们的心理援助站建立在都江堰,但接到了大量来自北川的求助电话。那年9月的一天,一通北川的电话打进来,是蒋玲,那是我们第一次通话,职业的敏感让我觉察到她或许正在危险的边缘。那次通话长达130多分钟,而事后我也知道了,当时的蒋玲正是握着一把刀拨通了我的电话。那个时候,我手里已经有20多例准备自杀的个案。

几天后,蒋玲从北川来到都江堰,状态比我想象的还要糟糕,脸色黑瘦酱紫,经常会飘出一丝莫名的微笑,诡异而恐怖。在最初的几天里,她几乎是不睡觉的。

篇3:从地震中走出来的人

2015年,有一次回河北老家,我向舅舅汇报这些年来的成绩,告诉他,我获得了“‘5·12’灾后恢复重建先进个人”,是全国唯一获奖的心理咨询师,还获得过“中华慈善奖”,去中南海汇报过工作。

舅舅高兴良久,问道:“你是因为什么获得了那么高的奖?”我心里咯噔一下,开始惶恐,从脑海里搜寻很久,硬着头皮说:“我和同事们创立了一套新的救灾观念与方法,民政部都请我讲过课呢。”本以为可以蒙混过关,没想到舅舅继续追问具体细节与内容,我只好回答:“我们的方法就是,发生灾难后,激发每个人的内生力量……重塑希望,重立生命方针……”

舅舅思考和微笑的表情在脸上定格,他起身回到里屋,捧出来一张泛黄的老照片,是1966年河北邢台发生地震时的场景,周恩来总理在讲话,身边围绕着上百村民,他指着一个小到看不见的人头说:“这个是我。”又接着说:“你还没出生时,总理就给出了灾后重建16字方针,‘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发展生产,重建家园’。这些东西不能算是你发明的。”

那一刹那,我从舅舅的喉咙里仿佛听到了母亲的声音。有一种感觉告诉我,母亲从未离开过我,她一直在守护着我。

从地震中走出来的人

1966年春天,河北邢台接连发生了两次地震,先是3月8日的隆尧县,6.8级,后是3月22日的宁晋县,7.2级。灾难导致了17633个村庄受灾,8064人遇难。

4月1日,周恩来总理乘直升机来到邢台市束鹿县王口镇,这是他第三次到灾区视察,也就是这一次,他给出了灾后重建16字方针:“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发展生产,重建家园。”

这16个字,指导了王口镇之后10年的灾后重建。

10年后的1976年,周恩来辞世。那一年的河北,又发生了更为严重的唐山大地震,一夜之间,20多万人在地震中罹难,河北再一次进入了旷日持久的灾后重建中。而此时,在邢台地震的废墟上,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0年“文革”,全国的经济发展几近停滞,但王口镇却发展成为水电齐备、规划整齐、绿荫环绕的富饶村庄。那不是大量善款堆积的结果,事实上,那个年代几乎没有慈善机构,即使有也都因为政治形势而处于停摆状态,所以邢台灾区绝非如汶川震后一样,得到600多亿元善款的支撑,可以迅速重新站起来。

王口镇经济的“高速”发展,完全得益于在这片废墟上激发出来的原生力量。王口镇有一个自己人创的口号,被村民们喊了10年:“干到大年二十九,吃了饺子就动手。”村庄里的每个人都十年如一日地饱含着希望与力量,真正理解并践行了那句“自力更生”。他们认为,重建家园是自己的事情,要依靠自己的双手,而不是政府和解放军。多年的互助重建,让村民学会了通心的本领,一家有事,十家来帮,无须召唤,也不用分工,默契与信任带来了高效的行动。

在当年的救援队伍中,有一名年轻的女医生,名叫张瑞芬,是王口镇雷家庄人。紧急救援阶段,张瑞芬连续3天未离开岗位,两次累到晕倒,稍作休整又重新投入救援。紧急救援结束后,她躺在安置棚里,一个人静静地思考着一个艰难的人生决定:她从小体弱,先天不足并患有多种疾病,学医时,老师曾告诫她生育会有生命危险,所以她已经做好了不婚不育的人生打算。经历了这场地震,面对不期而至的坍塌与伤亡,亲历了生与死的瞬间转换,恐惧和迷茫让张瑞芬不得不再一次思考有关人生的问题:如果每个人都终究要死亡,用不婚育换取的“长寿”是否会存有缺憾?是否会缺乏色彩?

此前,生的本能让张瑞芬选择了有缺憾的人生,而此时,躺在坍塌的废墟上,距离死亡如此靠近时,她才能体验到那种遗憾有多强烈,那是另一种更深的恐惧,这种恐惧超越了对死亡的害怕。

初春的河北还处在天寒地冻之中,张瑞芬却想出了一身汗,裹在棉被里昏昏地睡着了,醒来后她做出了决定:婚嫁并生育,哪怕会因此而殒命。

经过几年的精心治疗和准备,张瑞芬于1974年5月12日下午生下一名男婴,那天恰是5月的第二个周日,母亲节。后来5年里,她又生下了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

我不知道,读到这里,你是否已经在替她担心,或者你已经在祈祷她老师的诊断是错的,如果你能共情于此,我要合十感恩。但奇迹没有发生,她老师的诊断是正确的,她终究还是因为生育而去世了,在长子十几岁的时候。

后来,张瑞芬的这名长子成了一名老师,在大学里教授心理学。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7天后,男孩到达灾区,成为了一名志愿者,专门援助那些在地震中失去了孩子的母亲,这一去就是8年,至今他仍在帮助她们。这个男孩,就是我。

祝哥和叶姐的故事

下面我要讲第二个故事。

祝哥和叶姐是一对患难夫妻,都没有读过太多书,日子过得清苦,总觉得自己生活在社会的角落里。两人大概都40岁左右的时候,生了一个女儿,取名祝心雨,从此两人把全部心思都投入孩子身上,希望女儿以后不要走自己的老路,要读书,要转一转家庭的命运。

从女儿咿呀学语开始,祝哥就把仅会的几首唐诗读给她听。女儿与书很是结缘,只要有书看就会安静下来。为此,本不富裕的祝哥一家把大部分收入都花在了孩子的教育上。

6岁时,女儿上学了,是班里最小的一个,也是受到老师表扬最多的一个。每次家长会,叶姐和祝哥都会抢着去开。祝哥说:“觉得有面子,有光彩,腰杆都比以往挺直了。”这个家庭从女儿身上看到了希望,那是极远处的一束光,虽然还不能驱散脚下的黑暗,但已经开始让他们寻找到生活的方向,他们甚至开始讨论女儿是读清华还是北大。

就在祝哥和叶姐沉浸在憧憬之中时,不幸发生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地震夺走了总共5335名中小学生的生命,他们的女儿也在其中。地震发生后,祝哥不顾余震和众人的阻挡,只身从废墟的空隙中钻了下去,掏出了两名学生,后来成功救活。可是女儿被阻挡在了另一方空间里,祝哥在废墟下能听到女儿的呼救,就大声地喊话。“爸爸,我不怕”女儿说。“孩子你等着,我出去找工具想办法!”祝哥说。

nlc202309090455

丢下一句“你等着,我会来救你的”,祝哥便从空隙间钻出了废墟。这时候,救援的官兵到了,开始劝离家长,并向家长保证一定会救出孩子。为了维持好救援秩序,救援官兵用人墙把家长阻挡在学校外,祝哥再没能进入废墟。

3天后,祝哥被通知去殡仪馆认领尸体,几百个孩子的尸体躺了一地。他找到了他的女儿,身上没有一点儿外伤,脸是酱紫色的,死于窒息。

女儿没了,祝哥和叶姐的魂儿也没了,两人的生活仅剩下了活着。叶姐的眼睛总是空空的,变成了一个祥林嫂;祝哥天天喝得烂醉,板房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酒瓶。我想和他聊聊,他眯着眼睛问我,“有酒吗?没酒免谈”。我忙从背包里拿出一桶散酒。那一夜,我们喝了很多,哭着抱在一起。我发誓要留下来帮他,他一边哭一边笑,说,“不值得。心理咨询师来过很多了,没人能医得了我的病”。

之后,祝哥和叶姐开始上访,他们认定女儿就读学校的教学楼是豆腐渣工程,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可是每次上访的结果都一样,要么被一顿暴打,要么被隔离,没有任何进展。有一次祝哥又喝多了,我哭着劝他:“明知不会有结果,明知会挨打,你为啥还是要去上访?”祝哥也哭着说:“打吧!最好往死里打,心里还舒服些,我对不起女儿啊!”

后来,我果真留下来了,相处久了,心理学的一些方法开始慢慢地发挥作用。情绪稍微平复一些后的祝哥和叶姐开始考虑再次生育,用他们的话说就是“要把女儿再生回来”。那年祝哥47岁,叶姐42岁。

然而不幸再次降临。一次体检回来,祝哥和叶姐都沉默了:叶姐双侧输卵管堵塞,整体身心状况不佳,莫说怀不上,就算能够怀上,生育也存在极大风险。但是,叶姐的母性已经被唤醒,她变得无所顾忌,甚至疯狂。她先是服用了两个月的西药,不灵;又吃了几个月的中药,还是不灵;然后去寻找民间秘方,没用;实在不行了,就去做了试管婴儿,没有成功;半年后再去做,又失败……

祝哥和叶姐在这样的奔波中度过了两年多的时光,叶姐已经被折腾得不成样子,没有一丝力气再做任何挣扎。那一夜,我和祝哥又喝多了,祝哥对我说:“去帮你姐抱个孩子吧,我担心她会疯掉!”在场的志愿者都沉默了,屋子里的一切都瞬间石化,没有眼泪,没有声响,仿佛一切都不存在了,只剩下了凝滞在喉咙里不能下咽的空气。

那一夜,我体验到了人类哀伤的极点,那种感觉我把它叫作哀灭。

我没能帮叶姐领养来一个孩子,但我请求了另一个同命的母亲,她让自己再生育的孩子认叶姐做了干娘。

3个月后,叶姐自然怀孕。10个月后,孩子平安生了下来,被祝哥和叶姐取名祝叶安澜。

2014年春天,叶姐和祝哥因为生活的窘迫而离婚了。自“5·12”震后,祝哥的生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失女之哀痛、求子之艰难、养育之心酸,都满满地砸在这个汉子的肩头。可他没有被压垮,祝叶安澜出生后,祝哥加入“一天公益”志愿者团队,成为了一名灾后救援志愿者。2013年,祝哥参加了雅安“4·20”地震震后救援,2014年,又参加了云南鲁甸“8·03”震后救援。祝哥每次救灾的任务就是给学生做木头房子,木头房子已经成了“一天公益”救灾的标志性建筑。

帮助别人也是拯救自己

因为“5·12”灾难而成为志愿者的,不止祝哥一人。接下来,我想讲讲蒋玲的故事。

汶川地震那年,蒋玲22岁,灾难让她失去了13位亲人,包括她的母亲和刚出生67天的儿子。我经常不知道怎样描述她的伤痛,她既是一个失去了孩子的母亲,又是一个失去了母亲的孩子。

地震时,蒋玲的母亲抱着她的孩子在外散步,被崩塌的山体深埋200多米。正在午休的蒋玲从四楼被抛出来,五层的楼房瞬间塌成一层,而她竟然奇迹般地毫发无损,成了整栋大楼唯一的幸存者。

苏醒过来的蒋玲从尸体堆中一步一步走出。她发疯似的去寻找儿子和母亲,没有任何结果。蒋玲预想了很多种可能:或许他们被堵在堰塞湖上游了,或许被直升机救走了,或许已经在哪个医院里……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的幻想都一一破灭。蒋玲开始彻夜痛哭,白天就发烧,有时自言自语,有时又昏睡过去。

蒋玲的父亲在交通局工作,丈夫在电网公司上班,都身在抢险救灾的重要岗位,地震发生后,整天奔波于大山深处,无法顾及到她。痛苦和孤独,让蒋玲陷入了绝望,开始有了自杀的冲动。

后来蒋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自杀是需要勇气的。一个朋友割腕,当时我就在她身边,她刀下去的时候我都没有反应,直到血流出来了我才反应过来,一把把刀夺下。当时我觉得很正常,而且想法跟她一样,我也不想活啊。”

那次事件之后,蒋玲开始去寻求心理援助,却没有多大改善。一次,蒋玲和父亲、丈夫发生了强烈的冲突,她歇斯底里地吼道:“为什么死的是他们,不是你们?”两个男人低头无言。冲出帐篷,游荡在街上,蒋玲拿出电话,翻看着一个又一个熟悉的名字,却不知道打电话给谁。名字和号码都还在,人却没了,这种空旷感让蒋玲恐惧得发疯。

我们的心理援助站建立在都江堰,但接到了大量来自北川的求助电话。那年9月的一天,一通北川的电话打进来,是蒋玲,那是我们第一次通话,职业的敏感让我觉察到她或许正在危险的边缘。那次通话长达130多分钟,而事后我也知道了,当时的蒋玲正是握着一把刀拨通了我的电话。那个时候,我手里已经有20多例准备自杀的个案。

几天后,蒋玲从北川来到都江堰,状态比我想象的还要糟糕,脸色黑瘦酱紫,经常会飘出一丝莫名的微笑,诡异而恐怖。在最初的几天里,她几乎是不睡觉的。

我读书的时候,心理学的教科书上说“人生第一压力事件是丧偶”。那是西方的教科书,我坚信,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人生第一压力事件一定是丧子。对于许多的中国母亲,生命的全部价值就是培养子女,孩子没了,她的生命就会变空,她们将不知道为何而活。我知道,像蒋玲这样的丧子母亲,疗愈她的心理创伤固然重要,但还远远不够,她必须找到一个活下去的生命支撑。

nlc202309090455

救援的前4个月里,我每天的睡眠都不足5小时,连续的劳累让体能持续下降,我终于还是病倒了,起不了床。我倒下了,其他志愿者要补位,团队就显得更加忙碌,照料我的任务自然落在了蒋玲头上。我的病好后,却意外地发现,蒋玲的状况竟然好了许多。

面对越来越多的求助者,身心俱疲的我卸下了硬汉的伪装。我和蒋玲有了一次深聊,这次对话,我不再是她的治疗师,而成为了她的求助者。我坦言,我的能量已经耗竭,我已经无能为力再持续工作下去,需要她的帮助。蒋玲很快便想出了主意:“建立一个妈妈之家,让丧子母亲们相互帮助。”

于是,我向管委会打了报告,很快就批下来一排板房,我们打通了其中的三间,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与布置。没过多久,“妈妈之家”就聚拢来30多位在地震中丧子的母亲,共同的遭遇、同样的伤痛,她们很快便建立起了信任。蒋玲也因此成为了一名志愿者,每天从早到晚地忙碌着。

事实证明,最忙碌的阶段,也是蒋玲自己心理状态恢复最快的时期。后来她总结:“把心思都放在自己身上的时候,痛苦就会放大十倍;把心思花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心就会安宁十倍。”那一刻,我已经认定她是一名卓越的心理援助师。

再后来,我又创建了帐篷学校和“亲子教育中心”等心理援助机构。帐篷学校创建的时间是在地震发生后一年左右。

根据国际上的灾后心理援助经验,儿童、老人、残障人,都是应当进行特别关注的高危人群。我观察到地震后儿童的明显变化:很多劫后余生的孩子,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年龄好像一下子变小了。

这种现象的专业术语叫做‘退行’(Regression),指人们在严重创伤、受到挫折或面临焦虑、应激等状态时,放弃已经学到的比较成熟的适应技巧或方式,而退行到使用早期生活阶段的某种行为方式,以满足自己的某些欲望。根据我的经验,“退行”现象是孩子们缺乏安全感的表现,于是,我决定开办帐篷学校,帮助孩子恢复震前的生活。

事实上,“妈妈之家”的再生育计划也有一些问题,例如母亲们如果再生育失败怎么办?生下的孩子不满意怎么办?

2012年,我们成立了“亲子教育中心”,为的就是解决再生育之后的问题,让母亲们与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相处,一方面母亲要摆脱对死去的孩子的沉溺,另一方面,孩子们也需要解放出来,与更多的同龄人相处、交流。

以上就是我做的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

篇4:从碉楼里走出来的功夫王散文

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慕名采访了“创易功夫”的始创人关奕俊。这位文武双全的侨乡青年,其文雅的谈吐中,始终流露出他对心爱的武术事业的执着追求,而他的人生经历也充满了不少传奇色彩。关奕俊,1970年出生于开平市百合镇,1993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经济系经济管理专业,曾在开平市某金融单位任职,担任过中层领导干部。近年来他谋求新的发展空间,潜心致力“创易功夫”和“创易文化”的发展和研究,被誉为侨乡开平一颗熠熠生辉的武林高手,现是开平市武术协会永远荣誉主席、开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会长、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高级专家、理事。目前,关奕俊已有7万多名创易功夫弟子,5万多名创易瑜伽学徒。其创易功夫弟子遍及中、美、加、英、法、意大利、俄罗斯、澳大利亚、葡萄牙、西班牙、缅甸、芬兰、日本、韩国、阿联酋等国家。

他从小就是个武术迷

近年来,在开平立园等旅游景点新开设了“关奕俊创易功夫展览厅”,有关创易功夫的图片和传奇故事,将在各方游客欣赏的目光中,走出开平,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创易功夫”源于侨乡开平。

关奕俊的家乡百合镇,一向有崇尚武术的传统,因为镇里的大部分人都姓关,所以很多村子都供奉圣祖关羽神像,村民喜欢挥舞青龙偃月刀练习关公刀法,以求强身健体。在他们的潜移默化下,关奕俊从小就与青龙偃月刀结下了不解之缘。还在“咿呀”学语时,关奕俊就像模像样地拿着棍子比划着练武。刚学会走路,一有机会,他就乐悠悠地跟随穿街过巷的武术队跑来跑去,仿佛他也是其中的正式一员。到他三四岁的时候,他父母只要发现他不见了,就会到有人练武的地方去找,准能在那里找到正看得目不转睛、如痴如醉的小奕俊。他五岁那年,有一次,一个大人舞狮舞得累了,就把狮头交给正在身旁观看的关奕俊,跟他开玩笑说:“来,小家伙,让你举一会过过瘾吧。”关奕俊听后,真的接过狮头举起来,竟把比大几倍的狮头舞得像模像样,与锣鼓声的节拍十分默契,令众人刮目相看,好评如潮。

篇5:从杂货店里走出来的数学家范文

目标:

知识: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认识2个生字,主动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能力:理解课文容

情感:激励学生从小刻苦学习,执着追求。

重、难点:体会华罗庚刻苦、勤奋、顽强的学习精神。

教法:读中感悟

教具:凑集的华罗庚资料

流程:

一、读题质疑,导入新课,汇报资料。

二、初步感知、了解大意。

三、自主阅读,体会。

1.读课文介绍华罗庚的部分,读了这部分你知道了什么?

2.读喜爱算数,顽强学习的部分,写了华罗庚的几件事?默读,并画出感受最深的地方。

3.华罗庚的人生经历,使你认识到了什么?

四、积累内化:

1.根据华罗庚的故事写一篇读后感。

2.自渎课文中的相关文章。

五、迁移练习:

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六、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交流自己了解的科学家的成长故事,谈谈感受。

板书设计:

中学时代 “孙子定理”

华罗庚在上海被夜校老师训斥

自学成材

失学回家,坚持自学成为数学家

上一篇:眼球教学设计下一篇:凤来仪花园创省级文明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