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志读后感

2024-04-08

鹰志读后感(通用12篇)

篇1:鹰志读后感

一个夏日午后,我悠闲的看着一本杂志,突然间,一篇名为《鹰志》的文章跳入了我的眼帘。鹰志,何为鹰志?带着疑问我读完了全文。

哦,原来鹰志是“弱肉强食”。他们为了生存,不惜吃掉自己的兄弟姐妹,或许我们会认为他们很残忍,可是,换个角度想想,若他们不这样做,最终被饿死的将是所有的鹰,这样看来“弱肉强食”是迫于无奈。在社会中生存又何不是这样?若没有一定的勇气,若没有付出一定的代价,又怎么能成为强者?虽然现在的我只是一个即将毕业的中学生,但我知道社会也有“弱肉强食”的法规,若想在以后成为社会中的强者,现在的我必须磨练自己,以致于以后出了社会不会说“这个社会太残忍了!”要想有伟大的事业,从小就得像鹰一样懂得“弱肉强食”的法规。

哦,原来鹰志是在挣扎中飞翔。幼时的他们已被父母折去翅膀,在挣扎中飞翔,在飞翔中长出坚硬如铁,更具有能量的新翅膀。逆境让人害怕,让人不知所措。难道逆境只有缺点吗?不不不,逆境也是一把双刃剑。逆境同样可以使人成长,使人变得更坚强!就像鹰一样,在挣扎中的他们是痛苦的,可是正因为挣扎,让他们有了坚硬的翅膀。所以,如果哪一天我们处于逆境中,我们是不是应该微笑着去面对?告诉自己这是逆境,这同样也是使人成长,使人变坚强的最佳时期!

哦,原来鹰志是恐吓他者,I卫自己的利益。生活中的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即使内心充满了恐惧也要在表面上怔住对方,不能让对方感到自己很懦弱,不是吗?

哦,原来鹰志是在痛苦中获得新生。它告诉我们要想有收获必需得先付出代价。黑鹰坠落观后感《老鹰的再生》读后感老鹰与小鸡读后感。

篇2:鹰志读后感

母鹰会认真的把卵孵化成一只只小鹰,但不久后母鹰便会减少食物,让小鹰们互相争食,优胜劣汰,导致“弱肉强食”的结果,这才是鹰生下来的第一关。第二关便是飞翔。母亲为了防止小鹰学会爬行,就对它们进行“魔鬼”训练,因为爬行是鹰的耻辱。母鹰把小鹰训练的能飞起来时,就会把它们的翅膀一大半折断,把小鹰们推下悬崖,让它们在挣扎和疼痛中飞起来。

从小鹰的那一次次的挣扎中,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社会就像小鹰们的一次次争食,有知识、有才华的人才能站得比别人更高,看得比别人更远。在天空中翱翔的鹰就像我们生活中的成功人士,它们的背后有着不同寻常的经历。

成功总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悲剧就在鹰四十岁的时候发生了。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鹰的喙上结了一层又长又弯的茧,双爪开始老化,双翅上羽毛堆积使翅膀在天空中不能轻盈的飞行。在这个时候鹰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等死,二是经历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让自己获得重生。如果选择重生可能会被饿死或疼死,所以重生也有危险,可鹰还是会去跟生命挑战,让自己在天空中的时间更长一些。

篇3:巧学读后感

习作课上笔者首先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提示, 了解什么是读后感以及写读后感的作用。让学生明确什么是读后感, “读”是基础, 只有仔细阅读, 认真地思考, 深入地感悟, 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到文章的思想感情, 读出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才能有感而发, 才能写好读后感。“感”是重点, 要着重写自己的感受, 而不是过多地重复作品内容。其次引导学生赏析范文。看一看这篇范文是如何写好读后感的, 全班进行交流, 学生读后总结出来了作者写原文的内容只有一段, 而写自己的感受却写了两个自然段, 说明写读后感要以“感”为主。还有的学生发现作者结合了前些年香港的拍卖会来写, 引用相关的资料写读后感更有说服力。

这一篇范文虽然让学生对读后感有了初步了解, 但还是不能让学生对读后感有充分的认识, 到写的时候, 难说不能运用自如。最后我布置学生周末在家阅读有关读后感的范文, 并写读书笔记。周一回校后我没有收上来面批, 而是做了一个特殊的游戏。

二游戏法

游戏第一步, 请拿出一张纸写出你周末在家阅读的读后感文章的题目, 并思考你从这些范文中学到了哪些写读后感的方法, 三分钟思考后交流。刚开始几个学生交流的都是读书的内容, 我想在写作中肯定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我及时纠正“读”是基础, “感”是重点, 之后学生就开始交流写作方法。学生结合自己所读内容概括出写读后感的方法, 每概括出一种学生就到黑板上写出。最后学生概括出六种写作方法。我不得不佩服学生们的学习思考能力, 他们竟然概括出了六种方法。 (1) 张××发言:“我读的是《太阳请假的时候》读后感, 作者用讽刺幽默的语言从太阳请假联系到人们的请假, 批判了当前的不良风气, 用到了联系生活实际的写作方法。” (2) 高××发言:“我读的是《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 作者先用精练的语言感慨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然后又选取了给读者留下印象最深的鲁滨逊在孤岛上这一部分写自己的感受。我学到了可以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还可以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写读后感。” (3) 王×发言:“我读的是《在艰苦风暴中诞生》读后感, 作者先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然后用了一个过渡段, 过渡到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 最后写出了自己的感受。我学到了写读后感时可以用过渡段或过渡句由写书的内容过渡到写感受, 还可以联系当时的写作背景更好地理解作者当时的情感。 (4) 潘×发言:“我读的是《简爱》读后感, 作者读《简爱》和中国的《红楼梦》作比较。我学到了找同类作品作比较的方法写读后感。”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交谈着, 在轻松的氛围中, 学生把写好读后感的方法铭记于心, 结合例文运用自如。

游戏第二步, 你打算写哪本书的读后感, 打算怎么写, 用哪些方法, 请写出来。做好这些准备之后, 学生选择一本读过的最喜欢的书开始动笔习作。

其结果在预料之中, 全班绝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读后感的写作方法, 能比较清楚完整地写出自己的读书感受, 并能运用到上述的一种或几种写作方法。只有几个学生还是存在习作内容“读”的多, “感”受少。这与以往的读后感习作教学相比, 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习作教学需要教师扎实地一步步做好引导, 帮助学生建立充足的感受、经验, 学生才能写出好习作。

三摘录几篇学生作品片段

盖××:读完《蓝色的海豚岛》这本书, 我感到阿申人的可恶, 对卡拉娜的怜悯。卡拉娜的作为令我惊叹, 她居然能够独自生活十八年, 如果以现代的小女孩来对比的话, 那可想而知。十八年的生活对我们来说是十分遥远的, 我想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自己亲身经历过后, 有感而发。我对卡拉娜有怜悯, 更多的却是赞叹。卡拉娜太了不起了, 以十八年的生活作为磨炼, 创造了第二个“鲁滨逊漂流记”, 这更显出了卡拉娜的勇敢。

盖××:读《孩子们的秘密乐园》。这本书从一开始读, 美丽的文字就宛如一股甘甜的泉水流入我的心田, 而且写的恰恰是我们的心里话, 恰恰是我们对动物的热爱, 让我们感受到亲切, 像和一个朋友在谈心。

苟××: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现在许多孩子的家庭条件优越, 所以得不到磨炼的机会, 一个人要想有成就, 首先就要磨炼, 然后要接受各种考验, 要具备不屈不挠的精神。正如爱迪生那句名言所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篇4:《论语》读后感

《论语》中有一句话是: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叛)矣夫!”意思是:孔子说:“君子要广泛地学习一切知识,并且用礼来约束自己,这样就可以不背离君子之道了。”为了帮助孩子理解,下面还有一个小故事,讲的是有一个小孩很放纵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大家都以为他没出息。一天,他听见有人对自己家的孩子说:“你不要和他玩,他仗着自己家有钱不读书,别跟他学坏了。”他听了后收到深深的警醒,觉得很有道理,从此发奋读书,做了一个有用的人。

是啊,我们要从小严格约束自己,广泛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能放纵自己。我不由地想起了我自己。这个暑假,我没有能好好管理自己的学习,每次都是在妈妈的再三提醒下做作业、看书。我又想到,我的一个姐姐在常熟市重点中学1200名学生的入学考试中考到了第2名,而她的妈妈却向来不太管孩子的学习,我对姐姐的聪明刻苦佩服不已。而妈妈却说,姐姐能取得好成绩,都是靠自己的勤奋与自觉。她没有参加任何辅导班,妈妈也只让她自己学习,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姐姐自己抓重点、做练习,取得了全市第二名的优秀成绩。我想,如果我也像姐姐一样学习,我会不会也会有她那么好的成绩呢?

故事里的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远近闻名的学者,姐姐通过自己的勤奋、自觉取得好成绩,而我却仍然事事靠老师、靠家长,总希望别人推着自己前进。可现在我明白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我们不能靠老师、靠家长,只能靠我自己、靠我的努力、靠我的勤奋。我要像故事中的孩子一样,及时改正错误,自我约束,奋发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篇5:《鹰志》读后感

为了生存,鹰从小就有了十分残酷的锻炼。为了让鹰宝宝懂得身边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界,鹰妈妈在鹰宝宝刚出生几个星期后,就将他们的食物减少,鹰宝宝们也只能相互残杀,强者把弱者吃掉。这点让我知道,亲兄弟也是会产生竞争的,谁也不能让谁。

鹰的寿命也是所有鸟类之中最长的,可以活到70岁的高龄,其中也是有奥秘的…每当鹰活到40岁时,它的喙、羽毛、爪子都变老了。但是,它们没有对生命低头,在飞行的过程中,它会一次又一次撞击悬崖,知道把自己长满老茧的喙撞开,撞掉了,才会满嘴流血,忍着剧痛等待新的长出。

等到新喙长出来后,它立刻进行第二道工序,用新喙把双爪上的老趾甲一个个拔掉,那同样又是一次血淋淋的更新。很快,新的趾甲变长了出来,它一刻不曾停息,又开始了第三道工序,用自己锋利的趾甲将羽毛全部扯掉,用不了多久,就会长出更强壮的翅膀。它的这个决定是无比痛苦的,但它却用150天的时间让它获得新生。

它的这个决定十分危险,很有可能被饿死或痛死,但它依旧勇于向自己挑战,让自己在死亡的边缘获得再生。

篇6:《鹰志》读后感

重复读了几遍《鹰志》,我有很多感想,既然想了,就作个记录吧,方便以后自己看见可以激励一下自己,顺便跟大家分享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面对很多大自然的生物甚至人类,有时候逆境为求生存的时候可以发挥一种很奥妙的力量,就是一种天生蕴藏在心里面的一种潜意识,这种力量发挥出来甚至专门研究力学的科学家都无办法去计算它有多么庞大,因为最终还是以解决那时候的实际问题为基准的。

有很多人就因为出生太好了,或者生活中没什么压力,身在福中不知福,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没有自律性,任由懒惰操控自我,常常东不成西不就,然后抱怨生活,抱怨那些打击你给你痛苦的人,例如有人讽刺你,蔑视你,嘲笑你,嫉妒你,诬陷你,咒骂你,歧视你,贬你,欺负你,指责你,在背后说你坏话远离你等等这些,有多少人会对自己的行为思想作一个反省呢?我相信很多人遇到这些问题都会对生活越来越没信心,对身边的人越来越失去信任,越来越感觉身边很多事情很多人都不如意,不顺心,然后经过一个恶性循环,有些人过得了的变得更加的无所谓,得过且过,常常以酒精麻痹自己,不再追求什么生活品味,想当年心中默默许下的以后对生活充满期望的愿望,早已经被这些人那些事所敲得支离破碎,有的人已经被社会所丑化蒙蔽自己的良心,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以前经常在朋友面前说起你的梦想,早已经被他们不负责任的话语所吹得烟消云散,或许偶尔想起那个梦想,稍作分享,别人都会劝你不要那么天真了,你那样子,还谈梦想?再经过自己守旧没开发没充电没更新没进化的脑袋思考过后,觉得好像也是千里之外,不可思议的事情呢,随之一个有梦想的人就被一个曾经拥有过梦想然后又是被人打击了之后的人所打击了,这样就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昨晚我看了一部电影实在很感动太受启发了,名字叫做《当幸福来敲门》,里面有一句话,这句话深深的触动了我,由内心深处传递出来一种滂湃的血流蔓延到全身各个部位。他说:如果你心里面有一个梦想,你要保护好它,有些人因为他做了这样的事不成功或者听了别人做了也不成功,所以他也告诉你,你的也不会成功。但是,你必须努力捍卫好自己的梦想,你要坚信你会成功的,因为那是你的梦想,不是别人的!

朋友,坚信自己,你是上帝创造的,别人也是上帝创造的,别人都可以为什么你不可以呢?虽然你不是含着金钥匙出身,但最起码你也是一个健全的人吧,残疾人都可以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他的梦想都可以实现,难道你是一个正常人就不能为自己以后过上更好的生活而奋斗一把吗?其实生活有很多东西的都是迫出来的,想当年不是为了高考日夜复习早早起来夜夜才睡吗?想当年做体育生的时候不是经常要顶着肌肉的过度劳累天天训练吗,为了挑战超越不是比别人做多很多别人不做的训练吗?很多老板刚开始创业的时候不是早出晚归,困难重重么?

真的当生活未走到尽头的时候很多事情都没想过,但未到不代表它们不会来,其实每个人都有苦难(所谓的霉运),这些东西一直潜伏在我们身边,但当尽头真的有天悄悄来临的时候你已经没招架之力了,陷入了困境的你就只有惶恐,无助和失落,与其等船慢慢漂到一个荒岛的岸边,不如直接扬帆向梦想启航?像鹰一样不要等死,要自己把握自己生存的方法,主动积极的去争取,去获得本来就应该属于你的东西,这个世界很残酷,但是又很美好,如果你对生活好一点,你就不能在获得你想要的东西,你要求生活多一点,它会给予你更多的东西。虽然有时候要求多一点,自己会累一点,苦一点,痛一点,没关系,有人像鹰那样累吗?有它那种狠狠地磕在岩石上连皮带肉磕掉了自己的喙,然后满嘴鲜血飞回洞穴等新喙长出来后把双爪上的老趾甲一个个拔掉。等新的趾甲长出来把身上旧的羽毛全部扯掉那种血淋淋的苦那样痛吗?如果有朋友经历过的话,那么恭喜,你很快就是一只可以飞上成功顶峰的鹰了。

像鹰一样,虽然它出生不久就没有了父母亲的疼爱,但父母亲的出发点让他更早的学会自立,令它早点茁壮成长吗,不经历多一点,人是很难进步的,不对自己懒惰狠心一点,很快懒惰就腐蚀了你全身,要想成功要做好战胜懒惰的打算,有刻意找苦去受的打算,因为想要吃甜,必须吃苦,这句话是没有错的,你们身边都有好多大大小小的成功的长辈,你可以请教一下他,以前他们所熬过的苦,稍微有点成绩的,他背后都有讲不完的历史故事,如果你遇到一个侥幸成功的人的时候,虽然你暂时是很羡慕他,但你不会崇拜他很久的,因为很快他以后的行为就得不到你认同,没有失败做垫脚石,当他再往上爬很容易踩空跌到无底洞的深渊,不能因为我们以前侥幸过,所以我们以后继续守株待兔等待它的出现,而是我们必须懂得弱肉强食的道理,如果你不改变自己,社会将会把你的生活改变,而学习力是一个人成长最关键的催化剂,有这样一句话:你可以不学习,但你的对手不会。虽然你现在从事的工作很稳定,但以后未必,因为有比你更强的人加入,虽然你现在的生意看起来不错,但以后未必,因为有更多比你强的人跟你竞争,虽然你现在没什么生活压力,衣食无忧但以后说不定,因为以后你要承担的东西更多,你需要一种力量去撑,这个就是学习力!以前总感觉学习是被迫出来的,辛苦的,我老爸以前经常跟我说:你学习学到的知识也不就是你的吗?我又不能抢走你的知识。现在出到社会终于明白这个学习的道理,所以我想告诉我的朋友,有梦想的朋友,有想法的朋友,不甘生活平凡的朋友,现在如果你还年轻,如果你还四肢健全的话,请你多点学习,只有这样你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有能力继续不断往上爬,才能得到你想得到的,精神上的,物质上的,要付出才有收获,以前付出了现在还没收获到你想要的,没关系,继续努力,很快生活就给予更多你还没想到的更好的东西!

篇7:鹰志读后感

鹰和我们真是天壤之别,当我们正在妈妈怀里嗷嗷待哺时,它们早已学会了飞翔;当我们还在抱怨家长的自己要求太高时,是否想想鹰的妈妈,它们在小鹰刚出生时,就让小鹰学会飞翔,让它们互相残杀,使它们成为强者;当我们受到一点皮肉伤时,就心疼不已,可是鹰在重获新生时,忍受了多么大的痛苦,可它们还是选择新生,因为它们渴望在天空中飞翔。

读完这篇文章,我不禁惊叹,一只小鹰,却有如此大,如此高远的理想,它们每天都在为这个理想奋斗。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我以后要做一个像鹰一样,顽强、坚强、有恒心、有毅力、不怕苦、不怕累,朝着自己梦想努力的人。

篇8:《论语》读后感

细读《论语》,会发现当中的每个句子都饱含着智慧。孔子在教学中十分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劝勉世人必须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学习事物,切莫不懂装懂。他也十分赞赏善于思考的学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们学习与思考有着密切的关系。一味的学习但却不思考其中道理的人,将不会领悟到书中的含义;只凭空想却不认真学习的人,也不会有所收获。因此,学习与思考要紧密配合,才能有好的结果。

孔子乃是大众公认的孝子。他不仅关爱人民,也非常孝顺长辈。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即孔子说:当他的父母还存活时,要经常观察他们的志向;当他的父母离世时,要考察他们的行为,如果他对父母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就可以说尽到孝了。子曰:“今之孝者,谓之有养。至于犬马,皆为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孝顺不只是让父母在物质上享受,而是让父母得到心灵上的安慰。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意思是孔子说:孩子在家就要孝顺父母,出外必须谦虚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说话谨慎且诚实,广泛的关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卫灵公·第十五篇》。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劝勉世人凡事都必须沉得住气,以免因小失大。是的,忍是一种眼光,是一种胸怀,是一种领悟,是人生的技巧,更是一种智慧。现实生活中,人在面对难题时,都会咬紧牙根,以免酿成大错。能忍的人,往往才是最后的胜利者;不能忍的人,往往最后都不能成大业。因此,我们必须学会能忍则忍,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我们因为能忍别人不能忍的,才能成就别人不能成就的。只要我们学会忍耐,便能够走向成功,何乐而不为?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阅读完《论语》后,使我对至圣先师孔子充满敬意和佩服。我也立志要视孔子为榜样,他像一位谆谆善诱,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老师,教会了我许多待人处事的大道理。纵然《论语》经历了两千多个春秋,但仍能深深地烙印在世人的脑海里,像太阳一般,在茫茫人海中,闪着无穷的光辉!

篇9:励志文章:鹰志

鹰出生时至少是双胞胎,多的可达三四胞胎。母鹰产卵后,耐心地把它们孵化成小鹰,细心照顾它们。但过不了多久,母鹰便减少它们的食物,驱使它们互相争食,甚至让其中的强者吃掉弱者。母鹰和父鹰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其一,优胜劣汰,因为只有强者才可以在恶劣的大自然中生存下去;其二,让小鹰从小就明白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若不心狠残忍,便无生存机会。

一只幼鹰出生六七天后,母鹰为了防止它学会爬行,会对它进行残酷的训练,让它生命的第一反应就是飞翔,而不是爬行。等小鹰能飞起身子了,母鹰就会把它们翅膀中的大部分骨骼折断,然后从高处向下推去。小鹰虽然因折断了翅膀中的骨骼而浑身剧痛,但它必须挣扎着飞翔,否则就会被摔死。挣扎使它们的翅膀得到了供血,在短时间内便可痊愈,而痊愈后的翅膀将刚硬如铁,更具力量。

大多数人以为,小鹰出生后应该由母鹰哺喂,但事实并非如此。它们刚出生没几天,母鹰就会给它们断食,不让它们在自己温暖的怀抱里睡觉。饥饿的小鹰会发出一声声哀鸣,那种尖利、刚烈之音,似乎是从它们喉咙中飞出的一把把利刃。母鹰听到小鹰的叫声,便从巢中一跃而起,马上给它们吃的东西。它知道,能在绝望中不倒下,愤怒并发出这种声音,说明它有在绝望中进发力量的能力,由此也证明它就是真正的鹰了。还有的小鹰长到了可以爬行的时候,母鹰就把它推到巢边,让它向悬崖下张望。()岩壁布满荆棘,有棱角尖利的岩石,还有深不见底的河流和尖叫着跑来跑去的土拨鼠。母鹰长鸣一声,用力将小鹰推了出去,小鹰哀叫着,身体在空中飘来飘去。母鹰将小鹰推向崖谷的同时,振翅而起,飞向山后面去了。小鹰在坠落中想攀住树枝和藤蔓,但都没有,眼看就要落地了,它突然在挣扎中展开了双翅,盘旋出一个漂亮的弧线向上飞起。

鹰的生存中充满很多游戏规则。鹰时常会对捕获的猎物抓而又放,放而又抓,一直到将它们折腾得筋疲力尽为止。鹰有时会毫励志名言名人名言无惧色地扑向比它大数倍的动物,追逐和吓唬它们;有时还会从巢中兴奋地飞到空中追逐飞行的昆虫,学习这些飞行物进攻和逃避进攻的方法,以增加自己的捕食技巧。天气好的时候,鹰会在天空中翱翔翻飞,速度疾如箭矢,令人惊叹。

除了在天空中飞翔时可以被目睹外,人是看不到鹰的具体生活的。大多数鸟儿都喜欢阳光、草地、鲜花和河流,喜欢从中寻找快乐,享受幸福。但鹰却不,它们总是待在光线昏暗的山林里,或隐身于洞穴中,不管外面发生了怎样的热闹,它们从来都不会伸出头张望。

鹰对死亡决绝的态度同样令人惊叹。鹰不会等死,它感到自己快不行了的时候,就飞到悬崖中,在岩壁上一头把自己撞死。一位牧民曾见到鹰自戕的一幕,它去抓一只猎物,没想到那只猎物反而死死咬住它不放。它向天空中飞去,数次想把那只猎物甩开,但都未能遂愿。它长鸣一声,向悬崖一头撞去。随即,它和那只猎物双双坠入悬崖。

鹰的寿命与其他鸟类相比可谓最长,它可以活到70岁。而要维持如此长的寿命,它就必须在40岁时为自己的生命做出一个重要的决定。这个决定是无比痛苦的,但却可以用150 天左右的时间让它的生命获得新生。首先,它会在飞翔中突然撞向悬崖,把结着老茧的喙狠狠地磕在岩石上。它会用上很大的力气,一下子便把老化的像连皮带肉磕掉了。它满嘴流着血飞回洞穴,忍着剧痛等待新像长出。

新喙终于长了出来,它立刻进行第二道工序,用新喙把双爪上的老趾甲一个个拔掉。那同样又是一次血淋淋的更新。不久,新的趾甲长出来,它紧接着进行第三道工序,用新的趾甲把旧的羽毛扯掉,再等一段时间,新的羽毛又长出来了。经过这一系列疼痛的更新,鹰才可以再次在蓝天上飞翔,并收获30年的生命岁月。

它的这一系列生命更新充满了危险,极有可能使自己被疼死或饿死,但它依旧勇于向自己挑战,勇于让自己在死亡的边缘获得再生。

篇10:《鹰志》阅读答案

②有很多小鹰在翅膀中的大部分骨骼被折断后,没有挣扎着飞翔起来,便坠落到山谷中摔成了一朵朵血淋淋的骇人之花。

③还有的小鹰长到了可以爬行的时候,母鹰就把它推到巢边,让它向悬崖下张望。崖下的冷风和暗淡的光线使它浑身发抖,想缩回身子进入母鹰的怀抱。这时候母鹰突然从巢中飞出,在崖边上下起伏,让身躯画出漂亮的弧线。母鹰是为了让小鹰看看飞翔是怎样的。作为一只鹰,是不应该恐惧悬崖和黑暗的。

④母鹰盘旋一会儿后,回到巢中,用身体将小鹰一点一点向巢外推去。小鹰吓得缩紧了身子,岩壁布满荆棘,有棱角尖利的岩石,还有深不见底的河流和尖叫着跑来跑去的土拨鼠。母鹰长鸣一声,用力将小鹰推了出去,小鹰哀叫着,身体在空中飘来飘去。天气虽未入秋,小鹰却像一片飘零的叶片,要过早地落到崖底去。母鹰将小鹰推向崖谷的同时,振翅而起,飞向山后面去了。小鹰在坠落中想攀住树枝和藤蔓,但都没有成功。眼看就要落地了,它突然在挣扎中展开了双翅,盘旋出一条漂亮的弧线,向上飞起。

⑤它缓缓地向上飞行,最后落在山顶的一块石头上。崖谷依然幽暗而无声,小鹰看着深崖,好像刚刚才认识它似的,久久没有转动一下头颅。后来,小鹰发出一声鸣叫,从石头上向远处飞去。天空高远,阳光炽烈,它慢慢变成了一个小黑点。

⑥鹰的生存中充满很多游戏规则。鹰时常会对捕获的猎物抓而又放,放而又抓,一直到将它们折腾得筋疲力尽。鹰有时会毫无惧色地扑向比它大数倍的动物,追逐和吓唬它们,以此验证自己的胆量;有时还会从巢中兴奋地飞到空中追逐飞行的昆虫,学习这些飞行小动物进攻和逃避进攻的方法,以增强自己的捕食技巧。天气好的时候,鹰会在天空中翱翔、翻飞,速度疾如箭矢,令人惊叹。大多数鸟儿都喜欢阳光、草地、鲜花和河流,喜欢从中寻找快乐,享受幸福。鹰却不,它们总是待在光线昏暗的山林里,或隐身于洞穴中,不管外面怎样热闹,它们从来都不会张望。

⑦鹰不会等死,它感到自己快不行了的时候,就飞到悬崖中,在岩壁上把自己撞死。悬崖深不见底,所以谁也不会见到鹰的尸骨。

⑧鹰的寿命与其他鸟类相比可谓最长,它可以活到七十岁。而要维持如此长的寿命,它就必须在四十岁时为自己的生命做出一个重要的决定。这个决定是无比痛苦的,却可以让它的生命获得新生。原来,在高空飞翔、在荒野中抓捕猎物的鹰到四十岁左右时,它那尖利的双爪便开始老化,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伸展自如地抓捕猎物;它的喙上也已经结上一层又长又弯的茧,一动便可碰到胸膛,对进食阻碍很大;最让它痛心的是,双翅上的羽毛也厚厚地堆积在一起,使它不能再像以往一样在天空中轻盈地飞翔。

⑨ 这时候,它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要么等死,要么经过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让生命获得新生。

⑩ 鹰都会选择让生命新生。首先,它会在飞翔中突然撞向悬崖,把结茧的喙狠狠地磕在岩石上。它会用很大的力气,一下子便把老化的喙和嘴巴连皮带肉磕掉。它满嘴流着血飞回洞穴,忍着剧痛等待新喙长出。

⑾新喙终于长了出来,它立刻进行第二道工序,用新喙把双爪上的老趾甲一个个拔掉。那同样又是一次血淋淋的更新。不久,新的趾甲长出来了,它紧接着进行第三道工序,用新的趾甲把旧的羽毛扯掉,再等五个月,新的羽毛又长出来了。只有经过这一系列残酷的更新,鹰才可以再次在蓝天上飞翔,并收获三十年的生命。

⑿它的这一系列生命更新充满了危险,极有可能使自己疼死或饿死,但它依旧勇于向自己挑战,勇于让自己在死亡的边缘获得再生。(摘自《散文》20xx年第10期,有删改)

小题1:本文让我们对雄鹰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第⑾段写道:“只有经过这一系列残酷的更新,鹰才可以再次在蓝天上飞翔。”“这一系列”的“更新”具体指哪些?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3分)

小题2:文章第①段说,“等小鹰能飞起来了,母鹰就会把它们翅膀中的大部分骨骼折断,然后把它们从高处推下去”。揣摩一下母鹰此时的心理,试将其心理活动写在下面。(3分)

小题3:认真阅读下列各句,体会作者在加点词语里所蕴含的情感。(4分)

(1)有很多小鹰在翅膀中的大部分骨骼被折断后,没有挣扎着飞翔起来,便坠落到山谷中摔成了一朵朵血淋淋的骇人之花。

(2)眼看就要落地了,它突然在挣扎中展开了双翅,盘旋出一条漂亮的弧线,向上飞起。

小题4:文章题目为《鹰志》,可第⑥段中写了大多数鸟儿喜欢寻找欢乐,享受幸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一、在岩石上磕掉老喙,让其长出新喙;二、用新喙拔掉老趾甲,让其长出新趾甲;三、用新趾甲扯掉旧羽毛,让其长出新羽毛。

小题1:例:孩子呀,虽然我的做法有点残忍,但在这弱肉强食的环境中我迫不得已呀!我要让你记住:只有强者才可以在这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下去。

小题1:①震撼 ②赞叹

小题1:通过其他鸟与鹰的对比,衬托出了鹰坚守孤独、磨炼意志而能长久搏击天空的志向。点拨:扣住“坚守孤独”或“磨炼意志”即可。

篇11:《兄弟》读后感

第一次接触余华的作品是他的成名作《十八岁出门远行》,第一次读就觉得文字朴实但情节却太悬乎,多读两次,试着将自己作品的场景中,才发觉别有洞天。余华有时被称为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所以经常看到他发微博“抱怨”这“抱怨”那,总以一种极其讽刺的文字发泄或许也是警醒。

后来,再一次偶然的情况下,我在地摊上看到厚厚的一本余华作品集,花了20块钱将这本盗版买回来。首先读的是《活着》,读了十多页才发现跟自己喜欢的一部电视剧《福贵》的情节很相似,再一看,主人公名字都一样,百度一下才发觉《福贵》是根据《活着》改编。考虑到对观众的影响,还是删改了许多,毕竟,“文革”那段历史没人敢去“深究”。甚至,主写“文革”的电视剧也屈指可数。后来,《活着》被张艺谋拍成了电影。前些天,看到新闻说又在北京被拍成了话剧。余华后来在微博里说一些作品被改的不满,他带讽刺的引用了拍话剧那个导演的一句话“话剧《活着》以一种天马行空的方式忠于原著”,但他肯定了袁泉饰演家珍的真诚。

回到《兄弟》上来,看完了上部,可以说是非常感人。李兰丈夫死了,宋凡平妻子死了,各带一个儿子,两个命运如此相似的人,带着各自的“拖油瓶”,在世俗的鄙视下,走到了一起,李光头和宋钢两个性格如此不相容的人也竟然情同手足。宋凡平和李兰的爱情,借一句话来说就是:李光头这样的传奇(后来的巨富之路)在中国比比皆是,而宋凡平和李兰的爱情绝无仅有。所以很少写爱情的余华自认为在《兄弟》中,他写下了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爱情。每个人的爱情,都必定与时代相连。余华说:“文革”那个时代给人们留下的印象,似乎一直是夫妇父母之间的背叛和出卖,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那个年代,很多家庭是空前团结的,就像我的小说里一样,有一男一女,他们互相需要,相依为命,缺了对方就活不下去了,这样的爱情非常实,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只有这样的爱情才能永远,像我们现在这样的年代,谁缺了谁都没啥大不了,是不可能产生美好永久的爱情的。”有人说,世界上有两种爱情最深刻,一种是相濡以沫,一种是相忘江湖。无疑,余华笔下的爱情属于前者。 然而,在一切都看似完美的时候,“文革”袭来,一切都变了,宋凡平被当成地主被批斗,为了去上海接李兰出院,宋凡平“逃跑”了,然而在车站,却被六个带着红袖章的人活活打死,摆在路上。李兰回来,得知宋凡平死了,六年没洗头,因为在刘镇,丈夫死了应该一个月不洗头,没有人知道李兰对宋凡平的爱有多深。七年后,李兰也死去了。李光头和宋钢成了两个孤儿,宋钢答应过李兰,他会好好照顾李光头,剩最后一碗饭了让李光头吃,剩最后一件衣服让李光头穿。。。。。。李光头也对宋钢说过,“即使天翻地覆慨而慷了,你也还是我兄弟”。他们是兄弟,仍然是,一直是。后来,宋钢和林红结婚了,那个李光头日思夜想的女人,李光头和宋钢从此恩断义绝,可是两个人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永远把对方当兄弟。一想起儿时的悲惨,以及后来一家人的欢乐,依然想着对方,记忆还在,感情就还在。小说中有个情节就是李光头在县政府大门口“静坐示威”,穷困潦倒,被认为是收破烂的,宋钢看到了他,将林红给他的他舍不得花的钱和粮票给李光头,李光头竟然理所当然地接过钱。读到这里,我没觉得李光头有多无赖,而是深深地被他和宋钢之间的这种感情打动,他们的默契已经不需要拘束,不需要客气,理所当然才是他们兄弟情谊的体现。我也为自己生活中有这样的兄弟感到幸福。

篇12:读后感二则

——读《发条橙》有感

有人非要把《发条橙》与《麦田》和《洛丽塔》联系在一起,认为他们都是涉及青春的狂躁色泽的。但,我认为《发条橙》不是这样,至少和它的封面不一样(有意思的是,我所买的这三本书封面都是黄色的)。

“下面玩什么花样呢,嗯?”这句话贯穿了全书始终,以至于我对这句话已经有了莫名恐惧。它总是毫无征兆地出现在篇章开头,并且跟下文并无联系。就好像除了叙述者亚历克斯之外,还有什么形式的存在将这句话加入了书中。

那么,有什么花样呢?

作恶,扭曲的行善,作恶。一切的行为,一切世事都被称作花样。这是主人公诡异的人生观,这个人生观一直存在,就算是他经受极端治疗后。无论是处于极恶的状态下,亦或是处于扭曲的善下,在他看来这个世界都是花样,这不是玩世不恭,这是一种精神变态。

这个世界根本没什么花样。全书明媚鲜血之后的东西就和这个世界一样简单,便是一个人,和他的善与恶。

我是秉持“性恶说”的,黑格尔曾说:“人们以为,当他们说人性本善的这句话时,他们就说出了一种很伟大的思想;但他们忘记了,当人们说人性本恶这句话时,是说出了一种更伟大的思想。”而《发条橙》的更伟大之处在于它表达了“如果恶不能被接受为一种可能性,那么善就是无意义的。”人选择向善或停留在原始的恶是他本人的自由,人选择了恶,在某个方面也许要比被迫接受善更美妙,这就是书中所问的“上帝是想要善呢?还是向善的选择呢?”的答案。

全书有一个设定我揣摩了很久,便是那个和主人公同名的作家亚历克斯处在极恶状态下砸了他的家,奸杀了他的妻子,却在扭曲的善的状态下回到了这里。并且,他的居所名字叫“家”,主人公之前也毁掉了自己的家,出狱后再寻找自己的家。最重要的是,这个作家便是书中《发条橙》的作者,而在主人公恢复恶之后,作家便再未出现过。或许这个作家便是主人公心里虚构的守护者形象。

作者安东尼·伯吉斯这样认为他写的结尾:“我们的小亚历克斯长大了。”也许是一瞬间的成长使主人公明白,再没什么花样可玩了。在做尽了恶之后开始厌恶了,这是一种成长?或许作者认为,成长是从一个年幼的恶魔逐渐生长成为一个有善良外表的人,若是强行逼迫年幼的恶魔向善,只会连同人的属性一同消灭。

我们都曾是盖茨比

——读《了不起的盖茨比》有感

我后悔先看了电影。以致于真正读起书来想象力被禁锢得厉害,越读也越觉得二零一三年版电影拍得太流于表面与形式,莱昂纳多饰演的盖茨比,要比原著中的讨好太多,也就失去了原著中的一种“若即若离”的魅力。

是的,书中描写的那个“爵士时代”从里到外都散发这种“若即若离”的光芒。那个夜夜笙歌的宅邸可以瞬间人去楼空,在盖茨比衬衫堆中痛哭的黛熙还是关上了房间的灯然后远走高飞,以及尼克和乔丹的苍白脆弱的暧昧,无不折射出那个时代人心的冷漠和人性的浮华。所以在我看来梅朵的悲剧是必然,盖茨比的悲剧也是必然,因为一个悲剧的时代从来不能使幸福的芽达到平衡悲剧的高度。

我认为,盖茨比的悲剧在于,他把黛熙幻想得太过美好,可这也正是成就他伟大的原因,他的幻想,给了他一直等待看到一个更好的黛熙的理由。那灯塔的绿光从来都不只是象征着黛熙,而更可能是盖茨比一个醒不来的梦,梦总在那里,似乎触手可及,却又远在天边。那绿灯光照亮的是一个破碎的美国梦,梦外是一个浮华寒冷的时代。

然而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有为情所困的人,都有为爱而堆砌幻想的盖茨比,我们每个人都曾由于主观的一厢情愿而拒绝去看(哪怕是一眼)事情的本质。了不起的不只是盖茨比,还有每个痴心追寻幻想的人,所以,悲哀的也不仅是盖茨比,被情感遮蔽双眼,既是人类的伟大之处,也是人类的悲哀之处。

这样看来,在一部伟大的作品中总能发掘出一些每个时代都共存有的情怀。站在现在看大洋彼岸一个世纪前的浮华,总会想起负手遥望绿光的盖茨比,总要想起,了不起的菲兹杰拉德。

上一篇: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历史典故下一篇:作业改革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