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语文18苏州园林

2024-04-20

八上语文18苏州园林(共6篇)

篇1:八上语文18苏州园林

八年级上册诗词赏析

野望(唐)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请从动静和写景顺序的角度赏析“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这两联诗句。

写薄暮中所见景物。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跃了起来。这宛如一幅山家晚秋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2.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描写萧瑟怡静的景色而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诗人惆怅、孤寂的情怀。

黄鹤楼(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赏析“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描绘出了一副绚丽的大江景色。汉阳一带绿树掩映,江水交汇,在明丽的阳光下,看上去分外清晰;江面上,只见一丘沙洲隆起于江心,这就是鹦鹉洲了。眼望着大自然的美景,不由得勾起了诗人的思念之情。2.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诗人描述登临黄鹤楼的所见所感,抒发了诗人的思想愁绪。

使至塞上(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

①这句描绘出了诗人进入边塞后所看到奇特壮丽的塞外风光。②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景象中有线条、有构图、有色彩。

③“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直”字,表现了它的刚劲、坚毅之美;“长”字,表达出黄河横贯其间给人雄浑的感觉;“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2.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描绘塞外壮阔奇丽的景象及到达边塞访问的情况,表达了诗人出使边塞的悲壮情怀和难以排遣的孤寂之情。

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怎样理解“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①勾勒出一幅气势雄浑的万里长江图。

②“随”字将群山与平野位置的逐渐变换、推移,生动再现出来,给人以空间的流动感。③“入”字写出远处水天相接,仿佛江水流入原野,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④蕴含着诗人喜悦的心情和蓬勃的朝气。

/ 4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通过对出蜀至荆门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对故乡无限爱恋的真挚感情。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赏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①“莺争暖树”“燕啄春泥”写出了一种充 满活力的动态美。

②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结构对称,节奏鲜明。

③热情地赞美了早春无限生机的大自然,表达了诗人无限喜悦的心情。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通过描绘一幅色彩明丽、春意盎然、充满生机的西湖早春图,抒发了诗人愉悦的心情和对西湖的无比热爱之情。

饮酒·其五(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爱菊,寄予菊花以高洁的情致,菊花几乎成了陶渊明的化身。“东篱”则象征了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见”是无意之中看见,它把诗人的视线无意中与南山相对接的情状,不动声色而又极其传神的表现出来,陶渊明以其高洁的情怀、悠然的情趣会心于南山,物我两忘,怡然自乐。2.从诗中可以看出陶渊明具有怎样的思想?

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远离世俗、悠然自得的心境,反映出他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和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

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赏析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两句移情于物,因感时伤怀,思家之苦,即便是站在花前,也无心观赏,反而对花溅泪;即使听到悦耳的鸟鸣,也无意倾听,反而会因鸟鸣而惊心。这就是“以乐衬哀”的反衬手法。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描写安史之乱中长安的荒凉景象,抒发了作者忧国思家的感情。

雁门太守行(唐)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赏析名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黑云压城城欲摧”用比喻和夸张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甲光向日金鳞开”写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描绘悲壮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 4

赤 壁(唐)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赏析名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作者借史倾吐胸中的抑郁之气。诗人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也定会有所作为,反映出作者抑郁不平的心境。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赤壁之战的评述,抒发诗人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抑郁不平的人生感慨。

渔家傲(宋)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1.试赏析“谩”字的妙处。

“谩”字,流露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词人现实中知音难遇,欲诉无门,唯有通过这种幻想的形式,才能尽情地抒发胸中的愤懑。2.全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梦境的描述,抒发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烦闷的心情,表现了作者对自由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

庭中有奇树(汉)《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1.赏析名句“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花虽美,却不能相赠,更增思念之苦。“盈”字暗示女主人公手持花枝,站立了很久,任花香盈袖,愁绪百结。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写由树及叶,由叶及花,由花及采,由采及送,由送及思的情景,表达了一个女子对远行的心上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龟虽寿(东汉末年)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赏析名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诗人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旁,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壮志。笔力遒劲,韵律沉雄,蕴含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以神龟、螣蛇、老骥为喻,表明万物生死的自然规律,人应该利用有限之年,建功立业,表现了诗人自强不息是进取精神和热爱生活的乐观精神。

赠从弟(其二)(魏晋)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赏析名句“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两个“一何”强调诗人感受的强烈。第一个突出了风的迅疾凶猛,第二个突出了青松的雄健挺拔,合起来表现了松柏顽强的生命力。

/ 4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描写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状态,表达了诗人对堂弟的劝勉之意和自己坚贞自守的品格。

梁甫行(魏)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墅。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1.赏析名句“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以狐狸、兔子的行踪侧面烘托出海民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海民生活的凄楚。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描写海民的贫困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浣溪沙 晏殊(北宋)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赏析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融情于景,伤春的情怀融入花开花落、燕去燕来等自然景物中,含有淡淡的忧伤。对仗工整,声韵和谐,寓意深婉。2.全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描写词人听词饮酒的闲适生活和对暮春残景的叹惋惆怅,舒服了春光易逝、繁 华易尽的“闲愁”。

采桑子(宋)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1.赏析名句“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以动衬静,以景结情,使得西湖水面愈显得幽静,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审美想象空间,更表现出词人对如同水鸟一样自由自在的生活的追求。2.全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描写泛舟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词人美好的心境、惬意的情怀。

相见欢(宋)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1.赏析名句“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几时收”既是词人渴望早日恢复中原心事的表露,也是对南宋朝廷不图恢复的愤懑和斥责。“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用拟人化得手法,寄托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对中原人民的深切怀念。

2.全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描写登楼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词人强烈的亡国之痛和深厚的爱国精神。

如梦令(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1.赏析名句“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两个“争渡”表达了词人急于从迷途中找到出路的焦灼心情,水鸟惊飞,又给词人意外喜悦。

2.全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词人追忆一次十分有趣的郊游,表达了她青春年少时的情趣和心境。

/ 4

篇2:八上语文18苏州园林

九一八事变

时间:1931年9月18日

经过: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翻屋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中国守军不战而退,军政大员四散逃避。结果:日军占领沈阳,相机占领东北三省,短短四个多月,东北100多万平方千米锦绣河山,全部论于敌手。

影响: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中国人民在东北地区的抗战:

东北各族民众与为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侵略。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36年初,东北各抗日部队开始改编为由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

华北危机: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妄图是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国民政府对日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

一二九运动:

时间:1935年12月9日 领导人:中国共产党

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

意义: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的新高潮。西安事变:

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根本)。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蒋介石顽固坚持内战政策。

经过: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

和平解决的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七七事变

时间:1937年7月7日

影响: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结果:赵登禹、佟麟阁将军壮烈殉国,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失陷。

第二次国共合作

建立: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意义: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日军调集30万兵力,进攻上海,中国出动70万军队,一次次打退了日军的进攻。

篇3:八上语文18苏州园林

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芦花荡》较为标准的出处注释应为:孙犁著.孙犁文集第一卷.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

课本的出处注释一向不标明卷次, 给学生的感觉就是某某的文章出自《某某文集》, 如此简单的逻辑已成了编者们的定势。课文删除了原文的小标题“——白洋淀纪事之二”, 只是在出处注释里加了条不伦不类的说明。

原文: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 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窠里躲避炮火去了。

课文: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 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

“窠”被编者们巧笔一挥, 便删去了, 连让它与孩子们打个照面的机会都没有。我们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为何编者们对“窠”存在如此偏见, 竟到了“闻”之不爽, 见之“动手”的地步?《芦花荡》虽写于1945年的延安, 但孙犁的叙述和描写语言却不是当时延安有些作家所追求的口语化, 而是较为精练的个性化书面语, 是“五四”后所形成的白话文语言。显然, “窠”字更贴切实际些。

第三篇课文《蜡烛》出处, 课文原注为:“选自《阅读和欣赏》 (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 ”《阅读和欣赏》是北京出版社出的一个系列图书, 1985年就出了十多种, 诸如《阅读和欣赏外国文学部分五》《阅读和欣赏现代文学部分四》《阅读和欣赏古典文学九》……仔细查阅北京出版社八十年代出版的全套《阅读和欣赏外国文学部分》 (一七) , 居然没有发现茅盾翻译的这篇《蜡烛》! (我们能收集到的《蜡烛》一文最初的出处为:宋云彬朱文叔蒋仲仁等编。初级中学语文课本第三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50) 专家学者做学问“严谨”到这种程度, 人们还能说些什么呢。

第四篇课文《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选自《雨果文集》第11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年版。文集上标注的是“程曾厚选编”, 课本的注释为“程曾厚译”。

当我们把《亲爱的爸爸妈妈》 (原题为“亲爱的爸爸妈妈——三百个孩子最后的呼唤”) 一文校对完, 我们出离愤怒了!可敬的编者们, 竟然将南京大屠杀的史实删除了!

原文:我不由想起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也在当年日军集体屠杀中国人的地点。馆外一大片石子。每颗石子象征一位牺牲者。馆内陈列着日军屠杀的证据、文件、照片、报纸。一个生锈的铁皮水桶, 日军用来在尸体上浇汽油。年老的母亲没找到儿子尸体, 却找到这个水桶。日军在一个月内强奸两万多妇女, 有十几岁的女孩, 也有老妇人——她们在照片上全是赤裸裸的。一个叫季秀英的年轻女子, 练过气功;日军威胁强奸未成, 刺了37刀, 以为她死了。有人发现她鼻孔冒血泡, 才把她救活。两个日本兵比赛杀人, 谁先杀死100人谁就是赢家。两人分头杀、杀、杀, 都杀了100人。但是没人知道谁先达到100人的目标。再杀150吧!日军在南京杀死24万人。

课文:我不由想起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也建在当年日军集体屠杀中国人的地点。馆外一大片石子, 每颗石子象征一位牺牲者。馆内陈列着日军屠杀的证据、文件、照片、报纸。

此刻, 我终于明白, 当我向学生展示日本鬼子凌虐、残杀中国人民的痛苦、血腥图片时, 为何学生的表情是冷漠的, 是木然的, 是不屑的。没有同情、没有愤慨、没有奋起, 甚至, 面对中国老百姓遇到鬼子时惊慌失措、惶恐万分的扭曲表情, 不少中国的新生代, 笑了……原来, 这一切让人痛心疾首、可恨可悲的事不得不说是我们可敬的编者们的功劳———多少年来, 多少这样的史实在他们的大笔一挥之下, 被抹杀?!多少年来, 正由于他们对这些残酷事实的讳莫如深、避而不谈造就了多少道德底线被淹没的青少年?!国足参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事件、赵薇“军旗裙事件”……这些依旧还在上演的事实, 难道不是我们中国教育的悲哀?

怪不得作者聂华苓说:“中国人所展现的只是一座冰冷的纪念馆, 没有感情, 没有未来的信息。”也正因为聂华苓说出了编者们内心的恐慌, 他们把这句话也从文中删掉了。

原文:这是历史事实。但是, 多少中国人记得呢?多少世界上的人知道呢?中国人所展现的只是一座冰冷的纪念馆, 没有感情, 没有未来的信息。人, 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 不能忘记。

“华苓!”莫马指着山路边两座墓碑, “你看这两个孩子!”纪念会已散。我们正顺着人潮淋着雨往回走。“男孩、女孩, 一对小情人, 就在这儿被纳粹杀死了。”

墓前两把血红的鲜花, 在雨中闪闪发光。

课文:这是历史事实。但是, 多少人记得呢?世界上多少人知道呢?人, 是健忘的。不记仇, 很对。但是, 不能忘记。

其中, 特指——“中国人”被改成了“人”, 是的, 很对——这是一个要忘记自己也是忘记历史的中国人的人的所做所为。同时, 与那对“小情人”有关的描述也被删了。是的, 也很对——对于这么“有伤风化”的史实, 怎么可能写进中学教科书呢?建议这些专家、学者们去观礼一下英国八岁男孩的临终婚礼吧:

英国8岁男孩里斯·弗莱明从2004年起不幸患上白血病, 在与病魔斗争4年后, 7月初他的生命终于走到尽头。令人意外的是, 里斯在弥留之际的最后心愿竟然是——与他最要好的女同学艾琳娜·普斯格罗夫“结婚”。

……

在婚礼上, 艾琳娜的母亲汉娜充当主持婚礼的“牧师”, 在她的指引下, 艾琳娜与躺在病床上的“新郎”里斯共同宣读结婚誓词, 并互相交换婚戒。在婚礼的最后, 这对“新人”甚至领到了一张“结婚证书”!婚礼结束后, 里斯显得快乐极了, 并对母亲罗莱妮说:“现在我可以安心地走了。”7月5日——就在“婚礼”第二天, 小里斯含笑离开了人世。

——《重庆晚报》2008.07.23

《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朝花夕拾》集子里面的一篇, 我们在山区的初中, 尚能找到鲁迅著作的原始版本, 不知编者们为何要注个“选自《鲁迅全集》”, 典型的简单思维定势, 给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就是某某大家的文章出自《某某全集》, 甚为荒谬可笑!

比照初始版本:鲁迅著.朝花夕拾.北新书局, 1927, 全文仅做了两处删改。

依照编者们的出处, 《背影》应选自:朱自清著朱乔森编朱自清散文全集上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课本的注释不仅省略了编者, 连“上集”都省略了。编者们长期辛苦劳作, 眼睛不好使, 连出版年份也看错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

《背影》原载1925年11月22日出版的《文学周报》第200期。1928年10月, 作者将其与另外14篇散文结集由开明书店出版时, 就以“背影”命名, 《背影》一文位居首篇。

综观现代教材, 《背影》删改22处, 其中标点13处, 字词9处。都不过无足轻重, 删改后亦不能见之更胜一筹。

《台阶》选自1988年第6期的《上海文学》, 作者李森祥, 名不见经传, 在编者们看来, 他的文章自然可以随意删改。以下是被删除的一个大段:

“父亲光着很宽大的背脊, 一个夏天就这样光着背脊。太阳把他的皮肤烧磨得如牛皮般厚实, 油腻腻的, 仿佛是涂了一层蜡。然而, 却并不光滑, 上面结满了芝麻般的痱子。痒起来时父亲就把光背靠在门框上擦, 啵、啵、啵, 父亲一下下擦得很有力很响。结果把那些痱子都擦破了, 痱子便淌着黄水, 也流着汗。黄水与汗流到他那块洗白了的围腰上, 围腰很宽很长, 手摸着, 竟能触摸到一粒粒的汗斑。那汗斑仿佛是用油漆刷上去的, 很硬实。父亲说是菜油汗, 菜油吃多了的缘故。可我们家为了造屋, 经常空锅子烧菜, 哪有多少菜油好吃。”

课题组老师把这一段念给学生听的时候, 不少人发出了“啧啧啧”的声音, 有人说“这让人感到变态”, 又有人说“这有点恶心”……课题组的老师在讨论原稿的时候, 大都感慨万千:《台阶》的辛酸, 是90后的学生们所无法感知的!有的老师潸然泪下:“我想起了我的父亲……”

我们开始难过, 不明白编者们为何会把这一段精致入微的刻画荼毒在笔下?!怪不得现在的学生越来越缺乏社会的体验了。

《老王》写于1984年3月, 作者杨绛, 原载于《随笔》1985年第1期, 编者们摆脱不了他们的定式思维, 出处注释按惯例为“选自《杨绛散文》”。

在研读《老王》这篇课文的时候, 我们不由而然的想到了鲁迅的《一件小事》, “矫情”二字涌上心头, 再联想到某对夫妇在文革中惬意地苟活——清楚地知道什么话可以长说, 什么话可以短说, 什么话根本不能说;也知道什么事能光明正大做, 什么事只能遮遮掩掩做, 什么事绝对不能做;更知道什么人可以成为“密友”, 什么人只能“君子之交淡如水”, 什么人只能“避之唯恐不及”。真是彻底地心寒!

《信客》原载于《散文世界》1989年第8期, 课文注释为:选自《秋雨散文》 (浙江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 有删节。

本文篇幅长, 所以, 惜墨如金的编者们删掉了对“信客”这项职业的详细描述, 不知道余秋雨先生会做何感想?

原文:说到几个城市里的路线时十分艰难, 不断在纸上画出图样。

课文:说到城里几条路线时十分艰难, 不断在纸上画出图样。

稍微有点语文头脑的人都知道, 以上两句话, 意思是有差别的。原句的定语是“几个城市里的”, 课文是“城里几条”。而我在被删的段落里, 找到了编辑删改错误的证据——“他们又不集中在一个城市, 因此信客的生意不大, 却很费脚力”。

《中国石拱桥》原载1962年3月4日《人民日报》第5版, 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后, 茅老先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好好补充、修改了一番;编者们居然还是不满意, “也有改动”。反响到底如何呢?据了解, 自《中国石拱桥》入选中学语文教材以来, 就有不少老师, 甚至学生给茅以升先生写信提出各种疑难问题。其中的质疑不再一一阐述, 但是通过茅以升先生的回信, 我明白了质疑不断的原因。“关于‘中国石拱桥’, ……由于几次再版, 提法不同, 以致引起解释上的不同理解。……几次版本不同, 于是产生了疑问。……” (引自《江苏大学学报》1981年03期) 课文亦注解:“……后经作者补充、修改, 编者也有改动。”

确实, 对照原文, 从课文中我已经看不出原貌了。结构的变化是天翻地覆的, 段落、字句的删减更是不在话下。结果, 很多原文本来详尽的资料, 在修改过程中, 失了真, 甚至成了不解之谜。

而其中最失败的修改, 莫过于最后一段了。

原文:为什么我国石拱桥会有这样长远的光辉历史呢?首先, 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 往往离桥不远就有石山, 从就地取材说, 用石造桥是非常自然的。其次, 我国对石料制作的各种工艺, 有极其丰富的经验, ……再其次, 我国对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长期的优良传统, 不但式样多、强度高, 而且用料省, 结构巧, 暗合科学理论;尽管当时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但像这样积累来的经验, 在世界上无疑是先进的, 上述的赵州桥就是一例。又如福州万寿桥的大桥附近, 有一小桥, 也是石拱造成, 其拱圈极薄, 而且拱顶离路面也很近, 但已行车几百年之久, 并且近年还走载重大汽车和坦克车, 竟然丝毫无损, 这难道不是高度造诣的科学产物吗?

课文: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 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课文中把“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作为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首要原因。然而, 埃及的金字塔, 巴比伦的空中花园, 印度的泰姬陵……不都显示着那里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吗?恐怕, 只要稍微不大迷信权威的人都会提出这样的质疑:别国人民同样勤劳智慧, 但他们国家的石拱桥为何却不同样地辉煌?无疑, 把“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作为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首要原因是牵强附会、贻笑大方的。茅以升无愧是桥梁建筑方面的专家, 哪怕原文存在着语句不够通顺, 连接不够紧密的缺点, 但其叙述却是贴切而实际的。

《桥之美》原载《旅游天地》1984年第2期, 编者们沿袭××的作品出自××文集的思维定势, 给它加了一条注释:“选自《吴冠中人生小品》 (花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一方面, 他们垄断了优越的工作、研究资源, 另一方面, 他们的表现相当的不专业, 让我们这群山区的教师“汗颜”。

原文:美术工作者大都喜欢桥, 我每到一地总要寻桥。桥, 它美!

课文:美术工作者大都喜欢桥, 我每到一地总要寻桥。桥, 多么美!

“它美”是如此强烈真挚的赞叹。“多么美”又是多么俗气得呛人心脾的感叹!

《苏州园林》刊载于《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 原题为“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 由于简单思维的惯性, 编者直接将文题删改为“苏州园林”。

原句:或者是重峦叠嶂, 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 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 胸中有丘壑, 才能使游览者远望的时候仿佛观赏宋元工笔云山或者倪云林的小品, 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

课文:或者是重峦叠嶂, 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 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 胸中有丘壑, 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

删去“宋元工笔云山”, “倪云林的小品”, 也许编者们是过于担心国民素质偏低无法理解吧。

《故宫博物院》原载《地理知识》1979年第11期, 原题为“古代艺术的宝库———故宫博物院”。早已被编者删改得面目全非。我们认为, 能够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文本, 必须具备一定的经典性, 被删改得体无完肤的东西, 是不适合入选教材的。

课文的第二段非常突兀, 一下子就冒出了“紫禁城”, 翻阅了原文, 才知道是编者把第二段、第三段调换了位置。原文的结构还是不错的, 很像一篇导游的解说词, 来到了故宫门前才开始正式的解说。编者们习惯了总分的八股模式, 先总说, 再分说, 破坏了整篇行文的自然和谐。

原文:四角和望柱下面伸出一千多个圆雕白玉石龙头。龙嘴里都有一个小圆洞, 是台基的排水管道, 下大雨的时候, 水从龙头溜出来, 就像是千百条龙在喷水, 这是我国古典建筑中科学与艺术完美的结合。

课文:四角和望柱下面伸出一千多个圆雕鳌头, 嘴里都有一个小圆洞, 是台基的排水管道。

“白玉石龙头”变成了“圆雕鳌头”, 饶有趣味的排水描写也被删除, 果真适应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这种裹脚布似的课文, 实属老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行列。

故宫之所以能称得上“博物院”, 一定离不开它的珍藏吧。编者们彻底地删掉了原文的后半部分——有关“文物宝库”的介绍, 按他们的逻辑, 这篇课文的题目应该进一步精简为“故宫”——“博物院”已经被删除啦!

《说“屏”》的课文出处为:“《陈从周散文》 (花城出版社1999) ”, 我们能找到的较早版本是:陈从周著帝青集同济大学出版社1987.01。

《陈从周散文》中除了《说“屏”》, 还有《说“帘”》《说“影”》, 细细品读发现, 多引用古诗词是这三篇散文的共同特征。

《说“帘”》中有“碧楼帘影不透愁, 还是去年今日意”“重帘不卷留香住”“垂帘无个事, 抱膝看屏山”“百尺虾须上玉钩”……《说“影”》中有“花落鸟啼春寂寂, 树如人立影亭亭”“花影压重帘”“云破月来花弄影”……文章不仅散发着浓浓的诗意, 更增添了无尽的韵味。相比第四单元另几篇枯燥无味, 缺乏情趣的文章, 《说“屏”》实属精品之作。然而, 作者却在《说“屏”》中做了如下删改。

原文:在古代皇家的宫廷中, 屏就用的更普遍了。“屏山几曲篆烟微, 闲庭柳絮飞”、“曲曲屏山, 夜凉独自甚愁绪”、“画屏闲展湖山翠”, 这些皆在屏上做文章, 描绘出了建筑美。

课文:在古代皇家的宫廷中, 屏就用的更普遍了。

作者精当地引用古代诗文介绍屏风的有关知识, 开阔了学生视野不说, 还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这是何乐而不为的事情?

原句:“屏”有室内室外之分。

课文: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

明显地, 这是两句意思截然不同的话。再仔细分析该段, 作者先描述了“院子或天井中”的屏, 再描述了“厅上”的屏, 一出一里, 一外一内, 与该段起始句“‘屏’有室内室外之分”是相吻合的。无疑, 改句是编者们随意篡改, 并没有真正用心领会作者意图的证据所在。

《大自然的语言》是编者们不辞劳苦, 依照竺可桢发表在《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一文进行改写的。

对照原文, 编者进行了大量的删减。结果, 不少重要的说明没有保留尚且不谈, 更让人难过的是导致了前后意思的不连贯。“老师我看不懂!”是不少学生对该课的评价, 而此种消极评价又是学生对该课文不甚感兴趣的根源。

原文:物主要是指生物 (动物和植物) , 候就是我国古代人民所称的气和候。在二千多年以前, 我国古代人民就把一年四季寒暑的变换分成所谓二十四节气, 把在寒暑的影响下所出现的自然现象分为七十二候。

以上是对“物”和“候”下的定义, 编者删除了。在我看来, 给初中学生所陌生的知识下定义是非常有必要的, 不仅可以让学生更明白、晓畅地了解该事物, 更可以加强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

《奇妙的克隆》原载《中学科技》1997年第4期, 很长一段时间, 人教版的教材都注释为《中学科技》1996年第11期 (人民教育出版社网上的电子教材依然这么挂着) , 害得我们浪费了8块钱的科研经费, 从孔夫子旧书网买来了1996年第11期的《中学科技》, 怎么翻也找不着谈老的《奇妙的克隆》。事后, 很是怀疑编者们知错能改的态度, 便毅然致函《中学科技》上海编辑部。意料之外, 在这个杂志商业化的年代, 我们很快收到了编辑部的回函, 确定了该文首发《中学科技》1997年第4期, 编辑部还一并邮来了原文的复印件, 让我们好是感动。

原文:今年2月27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公布了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威尔莫特等人的研究成果:经过247次失败之后, 他们在去年7月得到了一只名为“多利”的克隆雌性小绵羊。

课文:1997年英国《自然》杂志公布了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威尔莫特等人的研究成果:经过247次失败之后, 他们在1996年得到了一只名为“多利”的克隆雌性小绵羊。

既然知道是1997年英国《自然》杂志公布的克隆羊, 还特地注明此文发表于1996年, 至今仍将错误挂诸于网站, 怕是想娱乐大众吧。

《阿莫西夫短文两篇》选自《新疆域关于生命、地球、空间和宇宙的更多的新发现》, 作者为艾萨克·阿莫西夫。这本书还出了续集, 有些文章是艾萨克·阿莫西夫和珍妮特·阿莫西夫合作撰写的。课本先是将书名删略为《新疆域》, 然后很不负责任地截取作者们的姓作为作者。

《恐龙无处不在》的原题为“恐龙无处不有”, 从其中的两处修改, 我发现了我们编者们科学知识的贫乏以及严谨学术态度的缺失。

原文:但1986年在南极确实发现了这种古老两栖动物化石的遗骸。

课文:但1986年在南极确实发现了这种古老的动物的化石。

在编者们看来, 化石就是指保存在各地质历史时期岩层中的生物的遗骸, 所以原文中“遗骸”不过是画蛇添足的一笔, 删除理所当然。然而, 殊不知, 从生物学角度来讲, 化石不仅包括了生物的遗骸, 也包括了生物的遗迹。原文中的“遗骸”无疑是特殊强调, 将遗迹排除在外。谁是真正的画蛇添足者, 便一目了然。

原文:30年前, 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

课文:几十年前, 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

随着年限的增加, 原文中的数字是要不断地叠加的。然而, 编者们却巧妙地用“几十”替换。真是妙!

《生物入侵者》原载《环球》杂志1998年第12期, 原题为“生物入侵者——生态环境中的‘非法移民’”, 署名“梅涛”。课文没有注明出处与作者, 无法想象编者们从哪里搞来了这篇文章。

原文:许多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将“生物入侵者”带来的威胁归咎于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 理由是许多“生物入侵者”正是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达到“偷渡”目的的。

课文:许多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将“生物入侵者”的增多归咎于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 事实上许多“生物入侵者”正是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达到“偷渡”目的的。

课文还特地给“归咎”加了条注解:归罪。原文是将生物入侵者带来的“威胁”归罪, 课文是将生物入侵者的“增多”归罪。最注重“常识”的编者们这次没有了常识:增多, 不一定有罪;威胁, 那可是一定有罪。“事实上”来了个转折, 好像不支持专家们的观点, 而这个“事实”, 恰恰是专家们的“理由”。

《落日的幻觉》原载《科学与生活》1982年第6期, 略有改动。有位老师习惯了编者们的常识思维, 特地著文一篇跟编者们较真, 读来饶有趣味:

究竟是“幻觉”还是“错觉”?只需弄清这两个词的含义就非常明白了。请看《现代汉语词典》对这两个词的解释:

【幻觉】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 没有外在刺激而出现的虚假感觉。

【错觉】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

篇4:八上语文18苏州园林

[关键词]英国园林;中国园林;文化交流;东学西渐;社会影响

[中图分类号]S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007(2015)02-0060-07

自16世纪的文艺复兴起,欧洲文明广泛吸收东方文明,尤其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并逐步向近代社会迈进。伴随着航海时代的来临,中国的商品如陶瓷、丝绸、漆器和茶叶源源不断地运往欧洲。一时间,从欧洲贵族至平民都对中国物品非常喜爱,几近痴迷。随后,中国的陶瓷、室内装饰、服装和建筑等文化符号引发了欧洲持续百年的“中国热”(Chinoiserie,中国热;法语为Chi-nese-esque,意为“中国式的”)。其中,中国的园林艺术深受以英国和法国为主的欧洲国家的关注,以单体和曲线形式存在的中国式园林在欧洲各国的土地上被大量模仿和实践。从十七世纪初开始,英国社会受到启蒙时代(Ageof Enlightenment)理性与现实生活哲学观的影响,对蕴含孔孟儒学、道教哲学的中式园林艺术十分推崇,来自中国的园林艺术逐渐唤醒了英国民众对自然和原始景观的热爱,并转变了英式造园的观念。中国园林的不规则曲线被造园师推崇为反对几何式花园最常用的武器。到18世纪下半页,英国园林在发展的进程中融合了中国和欧洲古典造园艺术的特点,形成了蕴含自然风景的园林风格。本文通过研究史料文献和造园实例,深入挖掘中国园林文化在英国造园转型过程中的作用,并为中国文化和造园艺术影响中的西方造园发展研究提供文献参考。

一、思辨:17-18世纪中英之间的交流

(一)文化交流引发“中国热”

17-18世纪,欧洲商船从中国运回大量商品,旅居传教的教士同时带回大批报告、书信札记、游历日记和见闻,此类有关中国的社会制度、农业、工商业、文学艺术、历史的著述为欧洲开启了中国文化之门。中国古代的经典书籍被译成拉丁文、葡萄牙语、西班牙语和英语,书中描绘的“仁政德治”和“民贵君轻”思想、官僚的科举选拔制度与欧洲的官位世袭、贵族特权截然相反,使英国的新兴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产生了极高的认同感。门多萨(Juan Gonzalez de Mendoza,1545-1618)在《大中华帝国志》中记录了中国宏伟、奇特的建筑,并宣称使用了特殊的材料制成;官员府邸里的花园,草木繁盛并使用了水景,十分精致。这本关于中国的著作引起了英国文艺界的关注,在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拉雷吉(Walter Raleigh,1554-1618)和海勒(Peter Heylin,1599-1662)等学者出版的著作中被广为引用。书中对中国介绍详尽,但门多萨本人并未到过中国,内容主要来自其他传教士的游记或假想。

进入18世纪,欧洲人的注意力转移到随后风靡英国的中国造园艺术。德国人菲舍尔·埃尔拉赫(Fischer Von Erlach)的《建筑简史》(En-twurf Einer Historischen Architektur)介绍了中国古典造园艺术中的垒山技艺和太湖石的造景手法。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Matteo Ripa,1682-1746)绘制多幅以承德避暑山庄为题材的“三十六景雕刻版画”,1742年,他将这些珍稀的中国园林图像资料带回英国伦敦。版画中对于园林和建筑的描绘将一直以来大家只能通过文字描述而揣摩的中国园林升级为可视的图像。法国传教士王致诚(Jean Denis Attiret,1702-1768),曾作为乾隆的皇家画师,在圆明园工作和生活三年。他称赞园中的景色虽然全部是由人工完成的,但却似“由自天成”,他描述中国园林的特点是并非严格的按照中轴对称,从尺度上寻求体验的和谐,完全不同于法国的古典主义造园风格。他以艺术家的敏锐嗅觉体悟到中国园林的美学内涵:源于自然,注重重塑自然界中的万物和谐,空间与尺度柔和,且不失游赏趣味。他与友人的书信随后在法国出版,受到了英国学者们的欢迎,推动了英国园林的设计革命,对日后英国自然风景园的倡导者伯灵顿伯爵和肯特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修正了欧洲学者和设计师从文字和插图中臆想的中国园林形象。

(二)经济利益驱使下的英国“中国热”浪潮

英国凭借强大的航运和海上的霸主地位,逐渐在商业竞争中占得先机。167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商船抵达中国台湾。随后,从十八世纪初,以广州(当时称为“Canton”)作为长期的通商口岸。对于中国商品的追求,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航海贸易的发展,而光鲜绚丽且制作精美的中国商品,为中国的工艺美术和园林艺术在英国的传播铺平了道路。随着各式器物以及中国文化典籍的早期传人,“中国风格”逐渐在普通英国民众中广为流行,英国文人同样热衷于追求“中国式”的设计和装饰艺术,并精心描绘形成具有异国情调的时尚风潮。

一方面,中国艺术在18世纪广泛渗透于欧洲洛可可(Rococo)艺术的形成过程中,从制作精致的家具、室内装饰到风景园林各个领域,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保留了巴洛克风格的复杂形象和精细图纹,并逐步与中国艺术中不对称特征和元素相融合。这种新颖的艺术风格以其不对称的轻快纤细曲线著称,相对于欧洲其他国家庄严、豪华、宏伟的巴洛克艺术,洛可可艺术则打破了艺术上的对称、均衡、朴实的规律。英国的造园活动是欧洲洛可可时代的最后成就与表现形态,山水、园林、建筑等皆受到洛可可艺术的影响,弯曲溪流、弯曲的小路和高大遮阴的乔木,无处不透漏着中国艺术中所强调的含蓄、典雅和纤细之风,似乎很符合英国人领会的中式园林的内涵。

另一方面,旨在通商而繁荣的航海线路的开辟,使得英国学者得以有机会亲临中国,直接面对中国的造园艺术。在1740年至1749年期间,英国著名的造园师和中式园林实践者钱伯斯爵士(Sir.William Chambers,1723-1796)曾随着东印度公司的商船三次到访中国的广州,并参观、学习中国的建筑、室内装饰和古典造园的相关知识。在1772年出版的《论东方园林》(ADissertation on Oriental Gardening)中,钱伯斯爵士毫无保留地表达了对中国园林艺术的赞美:“中国人设计的园林艺术是无与伦比的。欧洲人在艺术方面无法与东方的绚烂成就相媲美,只能像对太阳那样尽量吸收它的光辉而已”。1757年,他以广州的千佛塔和南京大报恩塔为原型,在英国的丘园(Kew Garden)中设计了中国式塔。他的著作和作品进一步深化了英国人对中国园林艺术的认知和兴趣,广泛地影响了英国和法国的学者和造园师,园林设计增加中式构筑物一时间成为当时造园的时尚,英国掀起了仿造中国园林的高潮。

二、形变:“中国热”促进英国造园的转型

(一)早期的英国园林

英国的造园艺术并未游离于欧洲大陆之外,从中世纪开始,欧洲各国长期处于封建王朝和教会的统治之下,封建王朝的世袭和等级制度、贵族特权、相互间的权利交融导致客观交流十分频繁,使得英国造园被欧洲主流造园风格同化。在英国,早期的造园活动受到意大利、法国和荷兰造园的影响,但是,此类封建世袭式的造园风格,并未被英国社会完全接受。

15世纪末,英国园林以植物种植为主,其设计灵感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花园,但保留了英国农业社会中盛行的花田,从事造园工作的大多是农学家和医生,具有重培育和医药研究的功能而轻观赏,这从根本上决定了英国园林与意大利造园的区别。注重大尺度、规划和中轴对称的法国造园风格在十七世纪被介绍到英国。安德烈·莫莱(Andre Mollet,1600-1665)和亨利·怀斯(Henry Wise 1653-1738)等设计师的作品结合了英法园林精髓的佳作,林荫大道作为中轴线,两侧结园中延续传统几何图案的花坛。由于英国独特的岛国地理环境和长期以畜牧为主的封建农业国家的性质,使得英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自然审美趣味得以保留,为日后重理性和几何布局的古典造园形式转变为自然风景园林保留了原始的动力。

随后,英国造园逐渐融入荷兰造园元素,如水景、果园、用于灌溉的水渠、造型复杂的植物雕塑和深入农田的林荫道等,宏大尺度的花坛和农田通过轴线连接,巧妙地引入了反映农业生产的农耕元素。同时,欧洲各国兴起塑造风景的造园风格,两者正巧迎合了英国社会对于自然的口味。再者,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作为新生代的园林主人,必然对造园的内容、形式和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古典造园所体现的园主人身份和社会地位的重要意义,逐渐被观赏和游玩所替代,参与群体也逐渐扩大。作为一种新需求思潮之下的鉴赏,英国园林需要一定的实践模型和审美理论作为支撑。中国园林艺术中“自然”和“原野”的内涵在“中国热”的浪潮中被英国社会所接纳和推崇,并开始潜移默化地影响英国园林。

(二)“中国热”影响下的英国造园

在英国社会极力追求中国艺术的同时,知识界则将目光转向了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研究。到访过中国的传教士和学者们开始在英国传播汉学,并相继出版一系列汉学著作的英文译本。英译的汉学著作和写实的中国风景画成为了学者心目中理想环境的范本。加之,英国社会早已厌倦了当时欧洲盛行的法国、意大利和荷兰式的规则、几何、中轴对称的造园风格,英国社会开始寻求突破古典园林的束缚,改变审美观念,致使英国学术界对于中国文化和艺术表现出愈加浓厚的兴趣。哲学家、诗人和学者们纷纷撰文批评时下流行的规则式园林,并以园林艺术作为载体,尝试描绘他们向往的园林模式,呼吁“回归自然”。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认为事物的“公用”和“功能”的作用高于形式,规则式的园林仅仅是在整理树木的外部形态,方形或矩形的水池看上去死气沉沉,毫无乐趣。他呼吁造园应该以偶然性和出人意料的意境美博得人们的喜爱,并倡导人们走出“对称的”园子,走进乡野,接近乡土植被。他的这些美学思想后来逐渐渗透到建筑与造园的思想中,促进了英国造园艺术的转型。

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追寻艺术形态的本源加深了中国热在英国的影响力,并不断向更深层次延伸。十七世纪末,英国新兴的农业资产阶级和贵族逐步在政坛中掌权,启蒙思想激励了他们对乡村、荒野的向往。农业开发使得新兴阶层在积累物质基础的同时愈发亲近自然。中国园林艺术中广泛应用的“源于自然”的不规则曲线,正好与资产阶级冲破封建皇权、挑战等级制度的雄心不谋而合。十八世纪初,富裕的新兴资产阶级开始独立出资雇佣造园师,打造他们想象中的“自然花园”。他们为中国园林的意境美、淳朴的向往“自然”的体验与思考著书立说,为构建英国园林形式变迁的理论基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英国社会对中国造园艺术的讨论

英国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和文艺评论家威廉·坦普爵士(Sir. William Temple,1628-1699)是英国第一个饶有兴趣讨论中国园林的学者。他在1692年出版的《论伊壁鸠鲁的花园》(Uponthe Gardens of Epicurus)一文中将中式园林的不对称、不规则的美与欧洲整齐对称的造园手法进行对比,还使用“Sharawadgi”一词来描述“好的,或者值得赞赏”的中国园林。这个新颖的英文词汇被造园师推崇为反对几何式花园最常用的武器,被普遍认为是英国自然风景园林最原始的促进因素。威廉·坦普爵士认为英国园林需要改变,这种变化不应该仅仅是形式上的,而精心设计的“不规则”正好符合变化方向。随后,他在私人别墅的外围(MoorPark,Farnham)率先采用了类似的曲线设计。

他的观点得到英国文艺评论界的响应。约翰·洛克的学生,哲学家沙夫茨伯里伯爵三世(3rd Earl of Shaftesbury,1671-1713)赞同道:“‘和谐’和‘自然’是艺术最终所追寻的;圆形、曲线和未经雕琢的荒野都可以呈现在园林设计中。”随后,诗人艾迪生(Joseph Addison,1672-1719)在1712年发表的《庭院的欢乐》中赞同园林的美应该等同于“自然”的美。他欣赏中国园林艺术,坚信中国人在造园的过程中,善于再造“自然”,而且他认为英国本土的造园师应该学习中国的造园艺术,尝试运用原始、不规则的、富有野趣的假山、长满青苔的洞穴和律动的瀑布等元素取代以往规则、对称的草坪和植物雕塑,产生妙趣横生的视觉效果。他同时呼吁,英国的风景园林行业应该开展中国园林的实践。1713年,诗人蒲伯(Alexander Pope,1688-1744)撰文批评流行的过度装饰且造型复杂的植物雕塑,呼吁造园需要“追随自然”,并称赞中国园林是“赏心悦目”的,园中的设计重现了“艺术的原野”。

英国学者齐声对中国园林持有的肯定态度,成为了文艺界寻求传统艺术形式转型的动力,建筑师和造园师则开始思考从造园手法和布局上探索“最好的园林”形式,中国园林显然是个不错的研究实例。1715年,造园师斯威泽(StephenSwitzer,1682-1745)在《贵族、绅士和造园乐趣》(Nobleman,Gentleman,and Gardener's Recrea-tion)中提出将“自然”带回园林,在传统造园中引入乡野和森林,开阔游人的视野,弱化花园和自然之间的边界;设计师应该注重造园美学和经济实用相结合,缩减规则式园林高昂的维护费用。1719年,他在蒲伯别墅(Villa inTwickenham)的改造中尝试打造自然式园林。他在全园的尺度上,去掉中轴线和规则的花园设计,增加植物造景、假山、曲线的道路和水体的比例,使得园内的设计贴近诗歌中宣扬的理想环境。

(四)英国自然风景园的兴起

步入18世纪之后,中国园林艺术中宣扬的“自然和原始”思想经过英国诗人和文艺评论家笔下的再次创造和提炼,逐渐被描述为接近古代完美环境的典范。此时英国主流社会的审美观趋于大众化,且不断向本土文化中爱好大自然的传统靠近。求新求变、突破边界,与自然界互动的设计得到大众的认可。那些与主流阶层有直接联系的文化学者或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权贵,如学者、诗人、哲学家和政治家都亲自参与到自家庄园或花园的改造中来。这样,受中国园林艺术影响,英语开创了自然式风景园林造园风格,将英国园林从欧洲古典的几何式园林艺术中解放出来,引领了欧洲不规则式园林的新风尚。

从18世纪20年代开始,英国传统园林开始向自然风景园过渡,抛弃轴线设计代表着英国园林的普遍性改革。造园师布里奇曼和肯特(Charles Bridgeman, 1690-1738; William Kent,1685-1748)成为扭转几何布局的先锋。他们打破规则式园林中的生硬直线,尝试用柔软的曲线软化传统园林和乡村的边界,利用英国起伏的地形地貌作为背景,延长视线,将封闭的园林延伸到自然界中;为降低建筑体量和数量,用单个的中式亭、台、楼阁、庙宇和其他园林建筑作为视觉的焦点,代替中轴线的设计。

布里奇曼在斯托园(Stowe Landscape Gar-den)中率先“背离”传统,实施了蒲伯和斯威泽的设计理念。他试图在设计中打破几何式规则园林的布局方式,用交叉的林荫路作为主路,蜿蜒曲折的支路、湖岸、河流和茂密的树丛富有层次,配合起伏的地形和地貌,在三维空间里还原场地的自然特征(Genius of the Place)。他受到中国园林中“挡”与“障”哲学的启发,创造了哈哈墙(Ha-ha):在草坪斜坡上设计了一个下沉式的挡土墙和水沟,防止野生动物或家畜跨越进入花园。去除了封闭的围墙,将游人的视野由园内延伸至外围的森林,消除了两者间的界限,将园林拥入自然的怀抱。

肯特深受布里奇曼的影响,在设计中又融合了自然风景画的写意和构图技巧。他热衷于从自然美景中提炼造园的线条,并宣称“自然痛恨直线”(Nature Abhors Straight Lines),强调造园师的工作是创造冲破墙壁包围的风景画。在他和布里奇曼合作的项目中,包括克莱蒙特别墅、奇斯威克园、罗山别墅和斯托园(Claremont,Chiswick House.Rousham and Stowe.)等都不断地诠释自然的原始和野性,在林荫路之间创造蛇形(Serpentine Style)开敞空间,赋予水渠、河流和湖岸自然的曲线。他注重造园的画面感,借用风景画的透视和光影来搭配园中的雕像、中式亭、寺庙和洞穴,还原伊甸园的古典气息,将文明世界中的园林和自然界融为一体。

十八世纪晚期至十九世纪初,英国的自然风景园日趋成熟,布朗(Lancelot Brown,1716-1783)无疑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传统园林经过他“轻描淡写”式的雕琢,几乎丧失了所有的人工痕迹和几何布局,在园林中呈现出自然的韵味。在布伦海姆皇宫(Blenheim Palace)花园的改造中,他使用开放的草坪替代怀斯的勒诺特式花坛。将几棵一簇或单棵的乔木随机布置在波浪式的长曲线上。草坪的地形起伏错落,以建筑为起点缓缓下降至湖面,同时,游人的视线可随远处的森林逐渐上升,草坪、树木、天空和湖中的倒影,将自然收入园中并转化成如画的风景。

三、中国和英国造园艺术的异同

造园艺术是时代的产物,中国和英国远隔重洋,两者造园艺术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涉及国家的社会文化、政治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等错综复杂的因素。宗教改革后,英国脱离了罗马教会的控制,在国家体制和社会经济层面上远离了欧洲大陆,虽然此类隔离并未影响中国文化传人英国,亦未影响社会各界研究和了解中国的热情,但毕竟相对于法国、意大利和荷兰等国接收到的中国信息,还是十分有限的。

在这样的条件下,英国园林却在中国潜移默化的文化影响中思考求变,在学者和造园师的共同努力下,结合本土气候条件和国土景观等自然因素,完善了当时的自然景观,实现了从古典主义园林到浪漫主义园林风格的转变,形成了自然风景式园林,这是欧洲美学和造园领域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影响极为深刻。深究这场革命的深层含义,其所代表的不仅仅是园林形式或者外在的不同,更多的是蕴含着英国社会化的哲学思考、社会主导阶层的改革和文化转型等内在因素。这场“不经意间的自然”替代“美在比例与和谐”的革命,是代表启蒙思想的唯物主义冲破皇权天赋的封建社会桎梏的决心,是反对园林所代表的封建君主和贵族奢华生活和特权地位的行动,也代表着园林艺术大众化、市民化的发展趋势。

篇5:八上语文18苏州园林

◇教材分析◇

《苏州园林》是一篇介绍园林建筑艺术的说明文。作者叶圣陶以其精练的语言、严谨的结构,抓住苏州园林的艺术特点,条分缕析地做了全面、深刻的介绍。文章高度概括了苏州园林在建筑上的成就,称其为“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然后,详细介绍了园林建筑布局,写得情文并茂,趣味盎然。本文与其他说明文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不是像导游词一样的平面介绍,也不是呆板严肃的结构剖析,而是把一幅幅精美的画面展示在读者面前,让读者如临其境!学习这样的作品,既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又可以丰富关于园林建筑艺术方面的知识,获得美的享受。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清文章结构、说明顺序,概括苏州园林的主要特征。2.分析本文的结构特点。3.掌握文章运用的说明方法。4.品味说明语言的多样性。【过程与方法】

1.在教学导入时,提供一些苏州园林的图片或影像资料,帮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文化拓展,深化学生对园林建筑艺术的认识。

3.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依据课文行文思路及内容要点,设置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然后师生达成共识。

4.研讨法。对于说明方法的选择、运用,由学生互动研讨解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略中国园林的建筑美,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2.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3.感受写作大师的语言美,增强热爱母语的感情。

◇学情分析◇

1.重点:(1)体会苏州园林的美,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2)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理清文章说明的顺序。

2.难点:学习课文对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俗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作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苏州园林,因其独特的园林艺术而名闻天下。〔放多媒体,展示并欣赏有代表性的苏州园林部分图景〕

如果我们能去游览一番,定会终身难忘,可惜条件有限,今天我们就先通过学习叶圣陶老先生的这篇《苏州园林》,来领略苏州园林的风采。

二、预习成果展示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圣陶,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有早期小说《潘先生在难中》,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作者叶圣陶是苏州人,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因此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本文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我们把它作为一篇说明文来学习。

2.检测生字词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池沼(zhǎo)

轩榭(xuānxiè)

丘壑(hè)....嶙峋(línxún)镂空(lòu)斟酌(zhēnzhuó).....(2)理解重点词语的词义。

标本:在同一类事物中可以作为代表的范例。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方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自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重峦叠嶂:重重叠叠的山峦。

三、学习新课

步骤一:初读课文,概括说明特征

1.从第一自然段中找出最能说明苏州园林地位的词语,并说说自己的理解。明确:标本。“标本”的意思是同一类事物中可以作为代表的事物,它表明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可以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2.这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被说明事物——苏州园林的总体特点是什么? 明确:第二自然段中“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是贯穿全文的中心,也是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

步骤二:再读课文,明确说明结构

1.阅读课文,划分结构层次,概括大意,理清全文思路。

明确:第一部分(第1~2段):概括说明苏州园林的地位及特点。第二部分(第3~9段):分类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第三部分(第10段):尾声,回味无穷。

2.课文第二自然段,作者围绕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写了哪几层内容? 明确:四层内容:(1)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2)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3)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4)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3.分组讨论:课文第三、四、五、六自然段内容与第二自然段是什么关系? 明确:第二自然段是总说,第三、四、五、六自然段是分说。每一段与前面的一个“讲究”相照应,具体说明苏州园林某一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图画美。上述四方面是重点,作者详细说明。

4.课文第七、八、九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这三段从园林角落的布置,门和窗以及色彩方面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这些是局部介绍,属非重点,所以写得简略。

5.请总结一下这篇文章在结构上的特点。明确:本文结构上的特点是先总后分。文章先总括苏州园林的特点,再从各方面分别加以说明,总说、分说相结合,既突出了被说明事物的特点,文章结构又显得清楚,这种写法值得借鉴。

7.根据上面的分析,你能指出本文的说明顺序吗? 明确:本文是按照逻辑顺序来组织全文的。步骤三:研读课文,理解文章难点

文中多次提到绘画,把绘画和园林建筑联系起来,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或以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试从课文中找出几处例子加以简要说明。明确:①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②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③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④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⑤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⑥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教师小结:①②句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以中国的审美观为依据,画龙点睛地发表议论,透过景物表象,找出内在规律。③④⑤句是作者随手摘取的几幅小景,以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给人似曾相识的审美感觉。⑥句虽未点明绘画原理,但作者的分析说明却完全符合传统的画论,这样的布局同国画采用“以大观小”的画法、“尺幅之中具千里之势”的道理是一样的。

四、课堂小结

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作者到过的不过十多处。通过周密的观察,从个别中概括出一般,抓住了苏州园林不同中的共同点,进而围绕这个中心,把各种景物综合分成几个类型和方面,分别加以介绍和说明,做到了以一统百。这种先总说再分说的写法值得我们学习。

五、布置作业

1.回顾之前所学的有关说明方法的知识,看看本文都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2.看一看有关古典园林的图片、纪录片,自己总结后,与同学交流。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结束时,老师叫大家回顾之前所学的有关说明方法的知识,分析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不知同学们完成得怎么样了?这节课我们就先来探究下本文的说明方法。

二、学习新课

步骤一:研读课文,把握说明方法

1.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

明确:举例子:①“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②“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作比较:①“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②“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打比方:“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引用:“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摹状貌:“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步骤二:揣摩语言,品味表达效果

1.本文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请以第五自然段为例简要说明。

明确:三种。第1句是说明,说明花草树木映衬方面的图画美。第2句是描写,描写了俯下的高树枝和仰起的低树枝,相映成趣的情景,富有动态,给人以层次感。第4句“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是议论,阐明这样栽种的艺术效果。

2.还能找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例子吗? 明确:如第七自然段中的描写,第一自然段中的议论,既增强文章的生动性、趣味性,又对苏州园林做了画龙点睛的评价。

3.朗读下面的句子,小组讨论括号内的问题。

(1)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后半句能否改为“谁就不该错过苏州园林”?)

明确:不能,原句突出了“苏州园林”。

(2)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去掉“一切”“决不”,可以吗?)明确:不可以。“一切”“决不”表示十分肯定的意思,强调苏州园林的总特点。

(3)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明确:“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

(4)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去掉“往往”好不好?)明确:不好。去掉“往往”,使表达失去了分寸。原句强调“大多是这样,但又不全是”这一层意思。

(5)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栽、蔓延、补”这几个动词用得好,为什么?)明确:这几个动词恰当形象地写出设计者和匠师们的精心布局,化静为动,化单调为多彩。这个例子体现了本文语言的精练。

三、课堂小结

在叶圣陶老先生的带领下,我们周游了苏州的著名园林,领略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勤劳,同时掌握了一些说明文的知识。在领略苏州园林艺术美的同时,要借鉴作者说明的技巧,力求学以致用。

四、布置作业

1.请同学们用所学知识介绍一下自己的居室或我们的学校。要求运用空间顺序,两种以上的说明方法。

2.完成《课时A计划》相关题目。附:【板书设计】

总体特征:完美的图画

分述

◇课后反思◇ 可取之处:通过反复诵读和重点词句赏析,学生体会到了文章的语言美。学生基本能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提高了说明文的阅读能力,能初步写说明文。

篇6:八上语文18苏州园林

【预习提示】

学生准备有关作者及苏州园林的资料,整理说明文的相关知识。【课程标准】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教育特点”的这段阐述充分说明:在新课程改革中的语文课堂,学生是主体,教学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如何端正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学生逐步自主建构对语言文化的审美能力,形成高雅的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

1.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美;学习本文围绕说明对象的特征,先总后分,由整体到局部、条理清晰地说明事物的写作方法。

2.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领略苏州园林的建筑美,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的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2.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教学难点】

1.理解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

2.找出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评价任务】

1.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

2.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培养学生按照事物自身规律组织材料,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能力。

3.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提高阅读说明文的能力,初步学写说明文。4.感受建筑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一句话大家肯定不陌生——桂林山水甲天下。谁能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学生回答)在课前,同学们了解了园林,在园林界还有这样一句话: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我们可以想象苏州园林的美丽,今天我们将跟随作家叶圣陶,一同去游览苏州园林。

二、快速阅读,整体感知

(一)展示预习成果,梳理基础知识(预习检测)。学习任务:梳理基础知识。(学生自主完成)1.生字词。2.作家作品。

(二)学生精读课文,概括每段大意,划分结构层次。

(先同桌之间交流,再小组内部交流,最后全班交流,教师可作必要的点拨指导)明确:

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概括说明苏州园林的地位及特点。第二部分(3~9):分类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艺术美。

第三部分(10):文章的结尾,留有余地,使人不断回味、思索和向往。(三)理清说明顺序。

1.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明确: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2.作者是如何抓住中心构思全篇,安排全文结构的?

(小组讨论,推荐两名同学用自己的话介绍文章的说明顺序,其他同学补充评价)明确:文章采用总分式结构展开。先总括苏州园林从整体上呈现出的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作者先介绍了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中的地位,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了苏州园林的特点,即“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然后,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和每个角落的构图

美、门窗的图案美、园内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这个特点。

3.第四段的说明顺序有哪些特点?

明确:本段先写假山堆叠的艺术,或重峦叠嶂,或竹木掩映,游人远望有观赏古代名画的美感,攀登则有如身在山中的感觉。次写池沼和其他景物的配合,或河上两桥相望,各呈异彩;或石头花草随意点缀,锦上添花。最后写池沼中还有亭亭玉立的荷花,活泼戏耍的游鱼,充满生气。“图画美”贯穿整个段落。

三、分析说明方法,体会语言特点

1.本文采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请在文中找出例句。

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圈点勾画,独立分析,然后小组内交流看法,最后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整理归纳。

明确:

①“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分类别

②“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作比较 ③“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引用

④“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举例子

⑤“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列数字 2.揣摩语句,理解语句的丰富内涵,体会本文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多媒体展示:

(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2)“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后半句能否改为“谁就不该错过苏州园林”?

(3)“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这句话中去掉“一切”“决不”,可以吗?

(4)“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

(5)“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这个描写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学生朗读句子,分组讨论交流。

明确:(1)“标本”原指保持实物原样或经过加工整理,供教学、研究用的动物、植物、矿物等的样品。这里是典范、样本的意思。这个词非常简练地说明了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各地园林的广泛影响。

(2)不能。原句突出了苏州园林。

(3)不能去掉。“一切”“决不”表示十分肯定的意思,强调了苏州园林的总体特点。(4)“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的愉悦感,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

(5)这个句子写出了藤萝争春的情景,烘托了园林盎然的生机。

四、难点探究

文中多次提到绘画,把绘画和园林建筑联系起来,用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或以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试从课文中找出几处例子简要说明。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圈点勾画。学生讨论,师生共同完成。

明确:①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②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③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④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⑤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⑥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

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①②句用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以中国的审美观为依据,画龙点睛地发表议论,透过景物表象,寻找内在规律。③④⑤句是作者随手摘取的几幅小景,以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给人似曾相识的审美感觉。⑥句虽未点明绘画原理,但作者的分析说明却完全符合传统的画论,这样的布局同国画采用“以大观小”的画法、尺幅之中具千里之势的道理是一样的。

五、课堂小结

本文介绍了苏州园林艺术的整体特征,说明顺序合理,说明方法得当,既突出了被说明事物的特点,结构又显得清楚有序,实为一篇难得的好文章,显示了叶圣陶先生驾驭复杂事物的非凡笔力。在领略苏州园林艺术美的同时,借鉴作者的说明技巧,力求学以致用。

六、作业布置

1.我是小导游:为苏州园林写一篇导游词。

2.请用一段文字介绍你所在班级的室内布置情况,要求说明有条理,至少运用两种说明方法。

【板书设计】



亭台轩榭的布局美假山池沼的配合美

大处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美苏州园林分说近景远景的层次美

角落美

门窗美

细部注意

色彩美

结尾留有余地—— 不止这些——引人回味

地位和影响:标本总说

上一篇:【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国贸认知实习报告下一篇:直立式插花公开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