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水灾受灾情况报告

2024-05-07

学校水灾受灾情况报告(共12篇)

篇1:学校水灾受灾情况报告

据外媒报道,马来西亚此前雨势持续恶化,虽然天空已放晴,但南砂区的水灾情况严重,民防局数据显示,截至当地时间22日下午5时,39间疏散中心全面运作,共有1786户家庭被水灾影响,受灾人数多达7327人。

另一方面,马来西亚教育部长马哈基尔卡力日前也表示,若雨势持续恶化,砂教育局及校长有权力决定是否关闭学校,一切视水灾情况决定。

截至当地时间22日下午4时,全砂有32间学校被水灾影响,当中有18间学校被逼暂时关闭。

据悉,受影响的学生人数多达9746人、教师有905名,还有184名非教职员。除此之外,有9间学校被充当临时疏散中心。

【相关阅读】

篇2:学校水灾受灾情况报告

根据社会事业部和征拆支队领导安排,7月20,21两天,我们一行四人到护潭乡政府,湘竹村委会、湘竹村留本等组受灾现场就6月24日水灾的受灾情况进行调查走访,基本情况如下:

受6月23,24日持续强降雨影响,护潭乡湘竹等8个村的部分农作物被淹,淹没时间最长的达7、8天,全部受灾面积5354亩,其中最严重的湘竹村受灾面积1937.94亩(受灾情况详见附表1)。湘竹村各村民组中,留本组因处于下游,地势较低,受灾最严重,全组270.4亩蔬菜,66.44亩水稻,20亩鱼塘全部被淹,淹没时间长达7天,所有农作物全部绝收。长塘、长江、和平、同心、新建等5个组与留本组相邻,共有497.3亩蔬菜,153亩水稻基本绝收。上竹、下竹、团结、五星、沙坪等5个村民组438.25亩蔬菜,132.6亩水稻有不同程度的受灾,其中400亩位于二级撇洪渠以南。原湘潭酒厂下岗职工李希租用竹山、五星组42.5亩农田种植苗木,其中23.9亩银杏、红豆杉、桂花等苗木被淹,受损严重。

永红、富强、渔业等3个村有部分水田,菜地与湘竹村邻近,受灾情况较轻,有不同程度的损失(受灾情况详见附表2)。

社会事业部:赵永龙赵少戈

篇3:学校水灾受灾情况报告

特大、强烈地震给灾区人民带来极大灾难, 使灾区人民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害。那么, 灾区基础教育信息化设备设施有没有受到损害?受到多大损害?

我们以两次成为重灾县的宝兴县为对象, 对地震重灾区 (县、市) 基础教育信息化设备设施受灾受损情况进行了专题专项调研。

一、宝兴县基础教育基本状况

宝兴县现有高级中学1所, 教学班级12个, 学生545人, 专任教师40人;有初级中学4所, 教学班级49个, 学生1 814人, 专任教师191人;有小学12所, 教学班级109个, 学生3 051人, 专任教师338人;有小学教学点21所, 教学班级46个, 学生267人, 专任教师91人。全县总计有各级各类中小学校38所, 教学班级216个, 学生5 677人, 专任教师660人。

二、调研范围、对象

调研了宝兴县基础教育各级各类中小学38所, 即高级中学1所、初级中学4所、小学12所和小学教学点21所, 占到全县基础教育学校的100%;实地到校调查了高级中学1所、初级中学4所、小学12所和小学教学点5所, 共计22所, 占到全县基础教育学校的57.89%。

三、调研内容

宝兴县基础教育信息化设备设施装备建设及其地震受灾受损状况。

四、调研方式

采用了查阅装备档案等文献资料, 学校自查, 到学校实地走访、察看等方式进行调研。

五、调研基本情况

1.教育信息化设备设施装备建设情况

(1) 2008年5月12日 (汶川地震) 前

1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教室的装备建设

a.电子备课室

1所中学、1所小学各组建了1间共2间电子备课室, 装备计算机40台。

b.学生计算机网络教室

5所中学、12所小学、5所教学点计22所中小学组建了23间学生计算机网络教室, 装备学生用计算机410台。

2多媒体教学系统

1所中学、1所小学各组建了1间共2间多媒体教室, 装备了2套多媒体教学系统。

3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

2004年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项目, 装备、建设了模式一项目学校21所、模式二项目学校18所。

2007年, 装备、建设了模式三项目学校5所。

4教育城域网 (互联网) 接入

具备条件的教育主管部门、15所中小学校共16个单位通过电信宽带接入雅安市教育城域网, 通过雅安市教育城域网接入了互联网。

(2) 2008年5月12日 (汶川地震) —2013年4月20日 (芦山地震)

1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教室的装备建设

3所小学接受捐赠组建3间学生计算机网络教室, 装备学生计算机70台;

1所中学、1所小学接受港澳援建, 各组建了1间共2间计算机网络教室, 装备学生计算机87台。

2多媒体教学系统

1所学校接受援助, 组建了多媒体教室1间, 装备了多媒体教学系统1套。

3数字化教室即班班通建设

1所中学、1所小学接受捐赠, 装备数字化教室即班班通设备23套, 建成了数字化教室23间;

2所小学使用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项目装备数字化教室即班班通设备28套, 建成了数字化教室28间。

4互联网网络接入

5所学校通过移动等网络宽带接入了互联网。

综上所述, 2013年4月20日即芦山4.20地震前, 宝兴县中小学总计装备计算机607台, 组建计算机网络教室30间;装备多媒体教学系统3套, 组建了多媒体教室3间;装备、建设三种模式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学校44所;4所中小学装备数字化教室即班班通设备51套, 建成了数字化教室51间;教育主管部门、20所中小学校共21个单位通过电信、移动宽带接入了雅安市教育城域网、互联网。

宝兴县作为偏远山区县, 虽然基础教育信息化设备设施装备建设离标准、实际需求尚有差距, 但教育主管部门、各级各类学校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等各级政府关于基础教育信息化方针政策、会议精神与要求, 按照国家、省市部署, 通过各种渠道筹措经费, 努力加强教育信息化设备设施装备、建设, 适时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 保证了教育信息化发展基本与其他区 (县、市) 同步。2008年前, 小学 (含小学教学点) 三年级以上、初级中学一年级、高级中学一年级即按要求开设了信息技术必修课, 基本普及了信息技术教育;2013年前, 具备条件的中小学基本实现了“校校通”。

2.教育信息化设备设施受灾受损情况

(1) 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教室

现有完好无损的计算机87台、计算机网络教室2间。计算机受损520台, 受损率85.67%;计算机网络教室受损28间, 受损率93.33%。

(2) 多媒体教学系统

现有完好能用的多媒体教学系统1套, 损坏2套, 受损率66.67%。

(3)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设备

23所远程教育模式二、模式三项目学校资源接收系统受损, 计算机教室也不能正常使用, 受损100%;10所模式一项目学校播放设备损坏, 受损率47.62%。

(4) 互联网络

有18所学校互联网络线路不同程度受损, 受损率85.71%。

(5) 数字化教室即班班通设备

数字化教室即班班通设备受损28套, 受损率54.90%。

从受损情况看出, 地震重灾区 (县、市) 基础教育信息化设备设施不但同样遭受损害, 而且受损情况非常严重。

五、受灾受损原因

地震重灾区 (县、市) 基础教育信息化设备设施遭受巨大损失, 特大、强烈地震当然是直接原因, 但以下一些因素也不可忽视, 也是比较重要的原因。

1.功能用房不稳固、不安全

汶川地震前, 学校用房自20世纪50年代始各年代的都有, 还有个别新中国成立前修建的, 用房老、旧。房屋基本是砖木 (瓦) 、砖混结构, 楼层面为预制板, 结构简单。功能用房又多是其中陈旧、破损房屋修缮、改造而成, 其牢靠、稳固程度与抗震性可想而知!特大、强烈地震来临, 房屋或破损或坍塌, 掉落的瓦砾、砖 (木) 块、泥灰等造成设备设施损坏。这种情形造成的损坏约占50%。

2.抢救、维护不及时

汶川、芦山地震后, 余震不断。尤其在汶川地震时, 房屋严重破漏, 房屋结构又不牢固, 出于人身安全考虑, 不能及时进入功能室抢救、维护设备, 致使设备在地震时、余震中进一步摔落或淋雨、浸湿、受潮而损坏。抢救、维护不及时造成的损坏约占到10%。

3.设备本身质量与安装方式的问题

部分设备放置不稳固, 突如其来的地震使设备倒下、掉落而摔坏, 如计算机设备、远程教育播放设备等。地震致使一些设备、系统线路、零件松动、脱落而损坏, 如学校互联网络、远程教育资源接收系统、墙面上的“班班通”设备等。室外设备如远程教育接收天线, 由于长期安放在室外, 固定部件经过日晒雨淋而锈蚀;拆除房屋时, 天线一般在屋顶, 又固定在厚重水泥基座上, 不便拆卸、搬迁造成损坏。这样造成的损坏约占10%。

4.没有适宜存放场所

特大、强烈地震, 学校大量用房受损, 绝大多数用房拆除重 (迁) 建或维修加固。学校信息化设备只有拆卸后另找场所放置。由于房屋紧缺, 放置场所不但难寻而且都很狭小、简陋;学校用房重 (迁) 建或维修加固一般需要一至两年时间, 其间, 信息化设备没有良好的存放场所, 也得不到保养、维护, 造成二次损坏。因为没有适宜场所存放设备造成的损坏约占到30%。

5.防 (抗) 震意识淡薄

2008年时, 由于人们都没有经历过地震, 2013年时, 人们也不会料到强烈地震又会发生!特大、强烈地震突如其来, 使得人们惊慌失措、手忙脚乱, 学校首先顾及的往往是师生安全, 考虑的是上课、师生吃住等日常生活所需的用房、粮食、衣被等物品, 对信息化设备设施的防 (抗) 震意识基本没有, 防 (抗) 震意识比较淡薄, 对信息化设备设施的救护自然也就比较迟缓。

六、启示

地震及其造成大量损失的原因给了我们不少启示。从中也可以看出, 即使遭遇特大、强烈地震, 如果有必要的防范措施, 信息化设备设施损失程度是可以大大降低的。

信息化设备设施往往都比较先进、现代, 技术含量高, 是比较贵重且不可或缺的教育技术装备, 各级各类学校应有抗震救灾意识与必要的抗震救灾措施。

1.制定抗震救灾预案

学校一般都有诸如师生安全、应急避难等的预案, 应在此基础上, 结合学校实际, 制定切实可行、行之有效、完备的抗震救灾预案。这些预案应将信息化设备设施救护作为重要内容包含在其中, 或者制定信息化设备设施专项抗震救灾预案, 这在地震多发、常发区尤为必要、重要。地震一旦发生, 学校按预案组织抗震救灾, 可有效降低信息化设备设施损失。

2.成立组织机构, 组建抗震救灾队伍

在制定预案基础上, 成立信息化设备设施抗震救灾组织机构, 建立必要的制度, 组建抗震救灾队伍, 落实相关人员, 对人员进行适当的分工。一旦地震发生, 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 学校组织机构随即响应, 相关人员立即行动, 按预案及时投入抗震救灾, 让信息化设备设施遇“震”时有组织、有人员及时救护。

3.注重宣讲教育, 举行救灾演练

地震尤其是特大、强烈地震, 造成的灾害是非常严重的, 对人们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对于地震的发生, 以现有的技术水平又难以预测。学校应将相关常识或列入选修课程, 或通过讲座等形式宣讲教育, 让师生对地震及其灾害有一定了解、认识, 增强地震防范意识, 树立科学抗震救灾思想。

学校定期、不定期举行地震应急避险演练, 主要是针对师生人身安危。同时, 也可以举行信息化设备设施抗震救灾应急演练, 让师生知晓当地震发生时如何镇定冷静地按预案有序、有效地救护信息化设备设施。

4.信息化功能用房须坚固牢靠、抗震防灾

因为房屋的因素导致信息化设备设施损坏的比重是很大的,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害, 信息化功能用房必须坚固、牢靠, 能够抗震防灾。信息化功能用房要严格按照相关建筑规范建造, 其结构、质量、抗震防灾性能应与学生教室同等标准, 信息化功能用房不能由陈旧、破损房屋修缮、改造而成。

5.设备放置安全稳固, 应有一定防震性

设备安装、放置应安全稳定、规范标准, 易于拆卸、挪动, 同时要养成良好习惯, 随时检查设备的放置是否稳固, 预防突发或意外情况造成摔打、碰撞损坏。

设备、设施的设计、制造应有防震性能, 国家可把设备抗震性能作为设计、制造必备性能指标之一。

6.注意及时抢救、维护

地震发生时, 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 应及时抢救、维护设备, 避免因为余震或人为因素造成不必要或更大的二次损坏、损失。

7.营建良好的暂存场所

篇4:片区学校教学情况督导调研报告

教学工作督导是一项常态性工作,每学期开学都会开展一轮,期复一期,老问题在递减,新问题有叠加。现就本次督导发现的问题进行如下分析,以期促进整改。

一、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制度执行不严。个别学校常规检查制度执行较差。主要表现在:教学常规检查定等不够严肃,优秀比例过高,个别学校仅有个别教师的定等为良好,其余全为优秀,名不副实;检查不够全面,重语数课程轻其他课程,重备课轻作业批改等其他常规,在“三开”的“开好”上缺实招;记载不够详实,重量轻质现象仍然存在,有简单的数字记载,缺评价评语,缺教师要确认签字,为今后的检查结果与考核挂钩等应用埋下不和谐隐患。

2、备课要求不明。片区实施电子备课(或是集体备课)的初衷是减轻教师的重复劳动、提升备课的质量,但绝不能成为教师偷懒的工具。一是授课教师、授课时间等栏目填写不全;二是缺乏修改,没有再备和温课;三是个别教师备课应付,用旧电子教案(过去打印件)和开学就备完近一期的课时。四是学校电子备课用纸(表格模板)设计不合理、不细致、不全面,为教师应付提供了方便。

3、作业批改不细。本次开学检查,部分教师的作业批改存在粗枝大叶现象,精批细改落实较差,多个班级学生作业本封面信息栏目填写不全,学生作业习惯要求不严,训练不够,纠错订正不及时,以致教学信息反馈差。

4、功能室管理不实。部分学校功能室管理不到位,存在清洁不彻底、上架不规范、使用较差、记录不全、维护不落实等老生常谈的问题。

5、安全意识不强。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整改要坚持常抓不懈,但个别学校在“细节”上仍然重视不够,虽然开学排查整改和师生教育上作出了较大努力,仍存在食堂从业人员校本培训少,要求不细不严情况;存在食堂物品摆放不整洁不规范情况;存在校园安全标示、警示不明了不更新情况;存在学校人人都是安全管理员、全员参与安全管理意识不强情况,“一岗双责”不够明确和落实。

6、教学管理不细。个别学校或部门计划存在大而空的现象,实施步骤、保障措施、活动安排等操作性缺失;大课制模式教学、学生德育、小课题研究等具体工作落实不深入,学校特色打造缺乏细致深入研究和推进。校园环境卫生有死角;花圃修枝剪叶、杂草清理不彻底;教职工办公桌和学生课桌物品摆放不整齐整洁。

二、片区学校教学督导问题的整改措施

1、加強对教学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明确校长是学校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教管中心教研员要充分发挥在教学管理、教师业务指导和推进教学改革工作中的职能作用,用新的规范加强学校日常教学管理,推动新课程改革深入发展,发现和培养。优秀教师典型,推广优秀教学成果。

2、从改变烦琐的常规做起,给教师留出自主成长的时间和空间。教师除了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以外,还需要有自己支配的时间来读书、反思和学习。减少烦琐的常规,是解放教师的有效途径。所以,教管中心在细化管理措施的时候适当做减法,考虑哪些工作可以降低要求,哪些工作可以减少环节,哪些工作教师可以不做,使教师有更多的精力做好课堂教学、教育研究这些本职工作。

3、进一步强化校本教研管理,完善学校的小课题研究管理体系。要努力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诉求出发,反思以小课题为载体的学校科研,探索“校本教研课题化,教研活动主题化”的有效途径,在新课程实施背景下提出校本研究制度,走向教师本位研究。

4、让教师有职业幸福感,唤起教师的工作热情。教管中心在制定学校校本教研方案时,要变管理为服务,导向引领透彻,资源提供到位,而目标、内容和行动要建立系统,使不同类型的教师更好地寻找到自己专业发展的合理定位和努力目标,从根本上促进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层次水平的教师专业的自主优化发展。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新课程背景下的优质课、微课、优秀教案、优秀教学案例、教学基本功、教学能手等评比活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6、加强骨干教师培养,鼓励广大青年教师改革创新。启动名师工程,对处在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的教师给予不同的专业评价,并逐步构建比较完整的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系统,使不同类型的教师更好地寻找到自己专业发展的合理定位和努力目标,从根本上促进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层次水平的教师专业的自主优化发展。

7、强化安全工作的一岗双责,做到“四落实、三坚持、两做好、一养成”。从0开始,保持0目标。教育、培训、三防、上级文件执行落实;坚持月考核制、常规的专题落实、坚持排查整改,做好预案演练、值班值守,努力培养学生的安全行为习惯。

督导是为了规范办学,推进工作,问题虽是个别现象,但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只有敢于面问题,认真研究剖析,积极增添措施,不断整改完善,才能真正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篇5:受灾情况报告

尊敬的区教育局及中心学校领导:

2013年4月18日下午4点30分左右,一场突如其来的夹杂着冰雹的暴风雨袭击了我镇,当时风力达到9-10级,只见树倒枝折、瓦片横飞。我校受灾特别严重。我校领导当即向教育局和中心学校领导电话汇报了灾情。并组织学校行政人员进行了安全排查,对危险区域进行了暂时警示处理。

4月19日上午,局领导到我校查看了受灾情况。

经初步统计;有教学楼,储藏用房,厨房,厕所大约500平方米的屋面受损。

学校至少50米围墙受雨水冲刷,已经明显倾斜,摇摇欲坠。

学校铁门、不锈钢旗杆被狂风刮倒,都已经断裂变形。以上设施如不及时修缮,将危及师生的生命安全。要得到修缮,需要维修资金30000余元,我校无力解决。特写此报告,希望上级领导解决我校的实际困难。

金凤山学校

篇6:受灾情况的报告

×××镇太阳村为积极响应县政府促进农民自主创业,推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村委会支持鼓励村里有为青年陈星组建了×××县×××蔬菜专业合作社,带来广大村民从事种植大棚蔬菜。于20xx年建设了20个蔬菜大棚,共占地近30亩,每个大棚投资近2万元。在村支两委的支持和鼓励下社员积极性空前高涨,呈现出喜人的发展态势。

大棚种植主要以反季节辣椒、茄子、韩国萝卜等蔬菜为主,预计棚产效益在10000元左右,目前蔬菜长势喜人,丰收在望,合作社准备于20xx年继续投资建设20个蔬菜大棚。但是,春节期间气温骤降等因素,蔬菜生长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20xx年2月2日,突如其来的大风(风级估计在七级左右)将××××××合作社×××镇基地蔬菜大棚大面积摧毁,大棚内辣椒、茄子等蔬菜全部被冻毁,造成了20余万元的经济损失。在灾情发生后,县农委、镇政府和村支两委相关领导冒着大风到达受灾现场指导作业,合作社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剩余蔬菜大棚进行防牢加固,挽回了不必要的损失。

×××县×××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xx年,现有社员60人,主要从事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服务等。合作社抢抓机遇,充分利用×××镇优越的土地资源,积极流转农村土地,组织建设蔬菜大棚,提高农村土地的产值和产出,引领农民发家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面对灾情合作社社员们没有灰心,村支两委也没有灰心,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的思想没有动摇。合作社积极组织重建工作,决心把蔬菜大棚产业培育壮大,把新农村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起来。为了扶持和鼓励×××镇太阳村×××合作社大棚蔬菜种植产业的大力发展,现向镇政府申请菜农受灾补助资金,望予以批准。

×××县×××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

篇7:乡镇受灾情况报告

一、农业受灾情况。农作物受灾面积27万亩,成灾面积21万亩,绝收面积4.15万亩,经济损失29928万元;蔬菜大棚受灾2681栋、6006亩,其中棚体倒塌189亩,部分倒塌1584亩,过水7187亩,绝收面积3017亩,直接经济损失2831万元;冲兑耕地20612亩,水冲沙压33353亩,直接经济损失52804万元;鸡棚受灾328个,猪棚受灾701个,牛棚受灾192个,经济损失1290万元;林业受灾2426亩,直接经济损失551万。全县农业牧业直接经济损失87404万元。

二、交通设施受灾情况。水毁路基10米;冲毁涵洞282座,桥梁240座;客运路线停运17条,停运车辆25辆,水灾给交通业带来直接经济损失7291万元。

三、工业设施受灾情况。损坏输电线路22993米,经济损失645万元;损坏通讯线路12497米,经济损失97万元;鹿茸保健品产业园损坏作业道8条,安民铸造产业园损坏作业道6条;停产工矿企业22个,直接经济损失4000万元。

四、农田水利设施受灾情况。堤防决口490处、114320米;损坏堤防486处、159270米;冲毁护岸490处,毁坏水闸8座、灌溉设施590处,冲毁方塘34座、机电井195眼、损坏机电泵站61座、基本饮水井5处;西丰城区5处水源地不同程度受到损坏,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9100万元。

五、房屋受灾情况。全县受灾1070户,倒塌房屋109.5间,损坏房屋2032.5间;交易中心一楼和地下室被淹。直接经济损失1676万元。

六、城区供水管网3.2公里被水毁,导致县城8万人饮水困难,直接经济损失1500万元。城区部分地下水管网排水不畅,造成城区内解放路西段、寇河带状公园、县医院北侧三个地段约3.3万平方米路段积水,甚至出现倒灌现象。

七、卫生系统受灾情况。营厂乡卫生院部分房顶倒塌,县医院一楼进水,大型CT、CR设备全部被淹。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

篇8:学校水灾受灾情况报告

关键词: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调研 管理机构

课 题:本文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课题组的研究成果。

工学结合是利用学校、企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在学生学习期间将学校常规学习和校外顶岗工作结合起来,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为导向,是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素质”培训的一种教育方式。

一、工学结合实践调查概况

1.调查时间

2014年9月至10月。

2.调查目的

一是调查工学结合对学生学业和工作的影响;二是调查对工学结合实施过程的管理与考核;三是调查学校、企业和学生对工学结合的满意度。

3.调查对象及范围

本次调查对象是笔者学校2010级、2011级和2012级高职、中职电子工程系的学生。走访调查的企业既有本地的扬州川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扬州德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也有合作时间较长的苏州金刚石电机有限公司,以及新近合作的上海中芯国际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4.调查方法

通过学生个别访谈、走访企业以及下发统计问卷等形式进行调查,访谈时结合集体访谈和个人深度访谈穿插进行。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58份,回收率为91.6%,其中有效问卷为422份,回收问卷有效率为92%。

5.课题调查背景

2006年,教育部专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明确指出职业院校要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2014年10月,《江苏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颁布,其在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快转变职业教育发展方式中着重提出“促进职业教育与行业、产业、企业深度融合”。

本调查是笔者学校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工作的一部分,通过此次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校企合作,进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准备工作,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学生毕业能上岗,上岗能适应岗位要求,成为社会和企业欢迎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二、调查内容

1.工学结合对学生学业和工作影响的调查

有76%的家长支持学生参加“工学结合”等社会实践活动,有24%的家长不支持。支持的家长中有15%的家长由学生自己选择,极个别的学生要看待遇情况决定是否“工学结合”。

有71.7%的学生认为“工学结合”的经历对择业和创业方面有帮助,有18.9%的学生认为帮助一般。超过50%的学生认为通过“工学结合”使他们认识到适应能力和敬业精神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其次是协作精神和诚实守信,最后是创新能力。

2.工学结合实施中过程性管理与考核的调查

从企业的角度,超过50%的企业认为需要驻厂教师协助管理,有37.5%的企业认为有没有驻厂教师无所谓。从学生的角度,有43%的学生认为很需要在学校就提前进行职业指导的培训,有31.3%的学生认为提前培训效果一般;有42%的学生认为驻厂指导老师很有必要,有27%的学生认为一般,有20%的学生认为靠自己才能解决大部分问题。学校与企业之间大都没有共同成立实习管理委员会,但企业员工和部门领导经常指导工作、交流等等。

3.学校、企业和学生对工学结合满意度的调查

在企业薪资福利方面,大部分学生认为在上海大型企业“工学结合”期间和工厂员工待遇一样,理想的起薪值是5000~6000元;在苏州外资企业实习的学生认为“工学结合”期间薪资福利偏少,理想的起薪值是2000~3500元;扬州本地台资企业的学生普遍认为薪资偏少,福利待遇几乎没有,理想的起薪值是2000元左右。

三、问题与原因分析

1.在工学结合教育理念上不够重视

学校、家长在理念认识上的不足导致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仍存在侧重理论教学的现象,专业课程较多,无法保证有足够的时间给结合岗位实践的职业能力训练。同时,学生和家长也比较认同传统的学校教育,对职业学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缺乏理解,甚至认为“工学结合”是让学生充当廉价劳动力,对工学结合的实施不同程度地出现抵触情绪。

2.工学结合关系中合作企业不够积极

“工学结合”的合作企业在与学校的合作上深入不够,合作时间较短,难以持久。究其原因,首先是很多企业用人从自身利益出发,在特定时期解决“用工难、用工荒”问题,没有将“工学结合”作为培养企业所需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其次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谋求利益最大化,而企业的生产经营规律和学校的教学规律之间又存在一定的差异,企业担心接收学生开展“工学结合”会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和企业管理效率。

3.工学结合过程中对学生缺乏引导

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一是“学”与“工”的脱节,具体表现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虽然从职业岗位的需求出发分析工作过程和岗位能力,但尚未针对具体的工作流程,没有具有本校特色和符合企业生产实际的校本课程,导致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的脱节。二是“工”与“学”脱节,表现为学生在工学结合中从事的工作与所学的专业关联度不大,有时虽然有一定的关联,但仅仅是专业中某些技能的简单重复,无法使学生做到“学”的认知在“工”时实践,“工”的体验在“学”时升华,偏离了工学结合的宗旨和目的。

四、对策与措施建议

1.转变教育理念,完善校内管理制度

首先,在日常教学中要向学生渗透工学结合的意义和内容,在专业思想、就业择业观念、职业生涯规划等教育中开展全程、全员、全方位的思想教育。主动与家长沟通,通过家访和家长一日开放活动等宣传工学结合的目的意义和工作内容,争取家长的支持。

其次,完善学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度保障体系,对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等进行改革与创新,营造有利于实施工学结合的制度环境。

2.切实推进产学融合的进程,加大校企合作实践的探索力度

首先,政府要明确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以及校企合作的制度。制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鼓励性政策,在企业建立学校的实训基地,提高企业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积极性。

其次,高职院校要成立教育集团,如笔者学校的光伏职教集团整合行业协会和企业资源。本着“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以产教研一体求得行业企业的积极支持,以服务地方经济求得工学结合的可持续发展。

3.持续强化教学模式改革,保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质量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要把“学”与“工”的有机结合、深度融合体现在教学课程安排、实习实训项目设置上,切实以职业岗位群必备素质和能力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

实施工学结合是完善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手段,以形成“认知实训+课程实训”的在校实践性教学体系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校外实践性教学体系。实训实习的内容以专业课程为主,兼顾企业的实际情况,不能仅仅局限在某类型企业,而缺乏行业的广泛性。制定“双师”素质的培训计划和管理制度,坚持顶岗挂职的具体要求和考核方法,确保提高专业教师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篇9:关于台风受灾情况报告

一、农林牧渔业损失13250万元

全区农作物受灾面积51.3万亩,其中粮食作物受灾43.5万亩,农作物成灾面积48.3万亩,由于晚造水稻处于扬花期,对水稻损失较大;经济作物损失7800万元;畜禽死亡0.1万头(只);损毁栏舍面积1.6万平方米;受损林业9.5万亩; 水产养殖受灾面积0.45万亩。直接经济损失13250万元。

二、工业、交通运输业损失4650万元

停产工矿企业19个;公路中断10条次;电网损毁严重,供电中断18条次;通讯中断12条次。公路路基滑坡及塌方15处3500立方米,损坏路面4.0千米。直接经济损失合计4650万元。

三、水利损失6270万元

台风回南风大,风暴潮增水达1.8米,海堤决堤2处50米;损坏堤防25处,长1.3千米;损坏护岸32处;损坏水闸8座;冲毁塘坝16处;损坏机电泵站5处;损坏水文测站6处;损坏灌溉设施13处;水利通讯设施损坏8个。直接经济损失合计6270万元。

篇10:车拉九年制学校地震受灾情况汇报

县教育局

2013年7月22日上午7时45分,在甘肃省岷县、漳县交界处发生6.6级地震。车拉学区境内有强烈震感,学区房屋带来了极大的损失。现汇报如下:

车拉学区受灾情况:

地震灾害造成新教学楼不规则裂缝,受灾面700多平米,悬檐震落脱落多处。旧教学楼裂缝多处,受灾面达600多平米,多处有瓷砖掉落,地面塌陷60多平方。学区校门墙体严重裂缝,房屋倒塌3间,危房69间,无法入住,共计受灾面1660多平方米,经济损失达146万元。

代家庄小学受灾情况:

教学楼多处裂缝,受灾面达500多平米,校门墙体严重裂缝。悬檐有两处掉落。房屋倒塌4间,危房25间,共计受灾面达500多平方米,经济损失达100万元。

好地坪小学受灾情况:平房多处不规则裂缝,瓷砖掉落。危房21间,受灾面达423平方米,校门坍塌,护坡及围墙塌陷200平方米,经济损失达37.38万元。

车拉九年制学校

篇11:“9.6”公司受灾情况报告

区农发局:

2009年9月6日凌晨,一场特大暴雨再一次袭击了我公司在建的祖代种鸭良繁基地,由于短时间降雨量过大,加之现灌溉渠排洪能力有限,急速而来的洪水瞬间翻过灌溉渠向我公司在建工地四周漫延,基地成为一片海洋,现将受灾情况作一汇报:

灾情发生后,9月6日上午,**政府、区农发局、水务局、***村委等相关政府及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到了灾情现场,详细了解受灾及损失情况,并就灾后沟渠治理作出相应部署安排。我公司也积极采取排洪措施努力将灾害损失减少,保证工程进度,争取早日投产。经现场查看统计,这次洪灾再次给我公司造成了在建280m圈舍人行道硬化的混泥土路面部分沉陷,未硬化的路面的沙石被冲走,路旁的绿化带全部被淹,化粪池垮塌,填满淤泥,种鸭运动场部分沉陷等,造成直接损失达257332.4元。

附件:2009年9月6日富丽洋公司受灾情况表

篇12:学校水灾受灾情况报告

【关键词】中职学校 教师资格认证制度 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7B-0018-03

教育发展实践证明,在教师资格认证工作中,建立独立的中职学校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是时代和社会所需,也是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途径之一。有鉴于此,为了加强教师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提升教师职业道德,课题组成员对相关中职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归纳、分析,以对建立独立的中职学校教师资格认证制度起指导和借鉴作用。

一、调查方法及对象

本次调研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通过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以及统计分析等方式进行。课题组成员在查阅相关文献和教师资格认证政策制度的基础上,确定调查对象,并设计调查表(仅在中职学校范围)和调查问卷。选择了南宁市7所中职学校(其中包括3所民办职校)、1所含师范类和非师范类的综合性大学广西民族大学作为调查对象,分别设计了中职学校校级领导、中职学校教师、师范类和非师范类大学毕业生共三大类问卷。共发放问卷348份,经过整理和筛选,剔除回答不完整以及回答一致的无效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36份,有效率为96.6%。其中大学毕业生176份,收回有效问卷168份,师范类毕业生78份,非师范类毕业生90份,有效率为95.5%;中职学校共发放问卷172份,收回有效问卷168份,中职公办学校领导23份,专业教师75份;民办学校领导9份,专业教师61份,有效率为97.7%。

二、调查结果的分析

(一)中职学校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经统计,以上7所中职学校2013年教职工总人数为109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79人,管理人员55人,其他人员160人。为了解中职学校教师基本情况,课题组设计的调查表内容分为八大项,33个小项,主要涉及职工结构、学历构成、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教师资格证和职业资格证等内容。数据汇总主要情况如表1所示。

从这次调查结果来看,中职学校教职工总数在增加,尤其是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在不断增大。从职工结构来看,“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的71.9%,兼职教师占28.2%。从学历构成来看,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全体教职工总数的74.7%,其中研究生学历达到5%。从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情况分析,各职校新进教师必须全部上岗培训,开始注重教师专业化培训、企业实践、为企业和周边社区服务,更能体现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的是开始重视培训兼职教师的理论知识。从教师资格证来看,拥有教师资格证的总数为900人,占年末教职工总数比例的82.2%。因为南宁市的职校基本上从普通中学转化而来,所以普通中学教师资格证所占比例达48.33%,差不多占了一半。中职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比例占51.1%,另外拥有高校教师资格证的教师占0.5%。从职业资格证来看,公办中职学校比较重视培养“双师型”教师,民办学校因为教师流动性比较大,在职业资格证方面要求不是很严格。但总的来说,获得中级证书的中职教师比例占了61.1%,能获得高级证书的教师占17.5%。如果按教职工总人数来计算,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总数仅占42%,比例有待提高。

(二)中职学校问卷调查情况

1.针对校级领导的调查问卷情况。本次中职学校校级领导问卷调查中,在对现有教师资格认证制度进行了解时,77.8%的校级领导认为现有的教师资格终身制缺乏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54.2%的校级领导认为中职学校教师制度建设滞后,缺少对中职学校教师实践能力的具体规定。在怎样发挥中职学校教师在职培训的作用的调查中,87.5%的校级领导强调实行培训制度化,每5年在师资培训中心分别进修一次;加强校企合作,定期去企业进行技术实践,参加企业培训;将教师在职培训与教师资格、职称评定、地位待遇相联系。在询问中职学校教师应有几年以上的实践工作经验时,50%的校级领导认为应有3-4年的企业实践工作经验,45.8%的校级领导认为应有1-2年,4.2%的校级领导认为要有5-6年的实践工作经验。95.8%的校级领导认为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专业课教师以及实习指导教师都应具备实践教学能力,只有4.2%的校级领导持相反意见。在讨论是否可实行多样化的教师资格证,100%的校级领导赞成设置从企业聘请的兼职教师特殊资格证,另有20%-30%的校级领导还希望设置因师资短缺问题的临时教师资格证以及从外国聘请的“外籍教师资格证”。100%的校级领导认为职校专业教师短缺的原因是专业教师福利待遇低宁肯进企业。在询问对教师资格认证标准的看法时,83.3%的校级领导认为教师资格专业标准(专业信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是最重要的。假设在我国中职学校实行独立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只有25%的校级领导认为改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主要途径排在最前面的应是建构多元教师资格评鉴系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完善教师资格评价标准,强调教学的专业性;建立教师资格认证的配套制度与措施。

在征求“作为中职学校校长,您对我国中职学校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建设有何具体建议”的问题中,笔者将建议归纳为以下几点:(1)具有高中教师资格证应转为中职学校教师资格证(确认),对部分企业工作有丰富经验专业教师适当降低认证标准。(2)希望上级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中职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工作,有专门的机构及人员管理,重视落实该项工作,形成制度,纳入法规管理。(3)应注重教师专业性的因素、实践能力、生产经验。(4)当前中职学校教师中普遍存在的两个突出的问题:由文化课教师转型的教师实操能力不足或欠缺;从企业行业聘请的人员普遍欠缺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和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欠缺,所以尽管实际操作能力不错,但表达能力,教学的基本规律、方法的短板导致他们的上课吸引力不够。这两个方面都应引以重视。

2.针对中职教师的调查问卷情况。在所设计的中职教师调查问卷中,20-30岁的教师占18.5%,31-40岁的教师占55.6%,41-50岁的教师占22.2%,51岁以上的占3.7%。参加工作10年以上的教师占33.3%,11-20年的占44.4%,21-30年以上的占20.4%,31年以上的占1.9%。1.9%教师拥有硕士学历,90.7%的教师拥有大学本科学历,7.4%拥有大专学历,学历都达到中专以上的水平。拥有高级教师或高级讲师职称的教师占20.4%,中级或讲师职称占50%,初级职称占22.2%,无职称的教师占7.4%。在问及是否支持在中职学校建立独立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方面,77.8%的教师表示全力支持,1.9%表示不支持,14.8%表示无所谓。“双师型”教师占53.7%,但在“双师型”教师中,只有27.8%具备在企业工作的经历。38.9%认为自己的专业特长得到充分发挥,58.5%认为发挥仅一般,5.6%认为难以充分发挥。88.9%肯定学校经常选派一些专业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近三年参加过三次以上培训的教师达50%,其中31.5%认为效果很大;参加1-2次以上的教师占42.6%,其中13%认为效果很大。中职学校教师认为专业教师短缺的最主要原因是专业教师福利待遇低,他们宁肯进企业;其次是学历资格标准的限制和继续教育培训的缺乏。74.1%的中职学校教师认为资格认证低效具体表现在教师资格认证方式不能有效审核教师的教育教学素质与能力,24%的中职学校教师认为教师资格认证标准不能有效反映中职学校教师的专业性,1.9%的中职学校教师认为现有的教师资格证书缺乏有效的预测效果。77.8%的教师同意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应与定期的专业培训、教学考评、修满教育课程的学分以及评职称挂钩,并以此促进教师的成长;同时50%以上的教师认为,当所在单位有着同样资历层次的教师拿到比自己高的工资奖金时,都表示替他们高兴,并表示自己会更加努力。75.9%的教师赞成在中职学校建立兼职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其中31.5%的教师说明自己所在学校是通过从企业引进高级技术工人、技师、高级技师,从企业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吸纳企事业单位的专家或能工巧匠等方式引进兼职教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六章“职业教育”中,第十四条提出“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据此征询是否国家采取法律法规等措施实施中职学校教师资格制度,结果显示85.2%的教师赞成,11.1%的教师持不赞成态度,还有3.7%的教师认为无所谓。如果在我国中职学校实行独立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只有37%的教师认为需从教学标准、专业知识、职业道德和社会交往能力方面考虑,且多数不赞同从社会交往能力去认证教师资格。

在征求“作为中职学校教师,您对我国中职学校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建设有何具体建议”的问题中,笔者归纳为以下几点:(1)增加中职教师资格认证考试条件,如专业能力、企业工作经验、专业操作技能能力。(2)明确教师资格有效日期,设置期限为5年,再重新确认教师资格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3)增加教师工资等福利待遇,与教师的职称评定、职位升迁相结合,提高社会对中职教师的认同度。(4)建立中职教师资格认证破例制度,一是针对专业技能高(如持有高工或高级技师)但学历未达标本科或中专高龄的教师;二是针对非师范类专业但中职学校又特别缺乏的专业教师;三是针对从企业行业聘请的专家或高级技师等。

(三)师范类、非师范类大学毕业生调查基本情况

在所设计的师范类、非师范类准大学毕业生调查问卷中,调查对象女生占绝大多数,共计142人,占总人数的84.5%,男生仅占15.5%。经调查,在这些即将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中,近一半的学生没有考取任何教师资格证,获得普通中学教师资格证的学生占30.4%,仅6.6%学生的考取中职学校教师资格证。89.8%学生认为校领导重视学生去考教师资格证,因为学生参加教师资格认证考试培训时间基本上是1-3个月,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校领导对大四学生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采取不干预的态度。51.1%的学生报考教师资格证的目的是热爱教师这门职业,38.1%的学生是为了增加就业砝码。以上调查表明,教师资格证对大学生就业影响比较大。

在我国,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基本上是教育学考试、心理学考试以及普通话测试,笔试、普通话测试过关后,再进行一次课堂教学和体检过关即可获得教师资格证,但这种考试方式过于笼统,既没有时间限制,更不利于中职学校选拔专业教师。在这次问卷调查中,64.3%的学生认可现有的教师资格认证方式,只有1%的学生持不支持态度,可见学生对教师资格认证的意义暂时还没有一定深度的认识。教师资格证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起点,51.7%的大学生赞同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更具体化,需涵盖职业道德专业化、学科知识专业化、教育教学知识专业化、教育教学实践这四个方面的内容。针对我国现有的教师资格证终身格局,61.9%的学生希望打破终身格局,赞成逐步推行5年一周期的教师资格定期登记。在涉及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理解这个问题中,根据我国中职学校的实际情况,所给的四个答案都可入选,因此学生仅从字面上即可找出答案,但如真的想成为中职学校的教师,那么“既具有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又具有技师(或其他高级专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能力的专业教师”则是最佳答案。68.8%的学生认为中职学校有必要设置教师专业标准,并且认为教师专业标准是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基础和依据,能为职业教育教师的培训项目和课程开发提供依据,能促进职校教师专业化成长。由此看出,大学生对中职学校教师资格认证的认识虽不成熟,但从某些方面反映出大学生对中职学校教师应有的水准还是有着很清晰的概念。

三、调查结论及建议

(一)制定中职学校教师资格认定标准应以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为基础

从调研可知,中职学校教师应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相应的文凭学历,具备承担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具有较高的普通话水平、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具有一定的职业经历或经验和能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专业素质。针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首先,不管教师如何分类,任何教师都应具备职业教育特性,必须掌握所教班级的相关行业专业基本知识和行业专业能力。其次,中职学校缺乏专业教师,在学历方面可以适当降低要求,在专业能力认定方面可以提高要求。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是中职学校教师资格认定标准的关键,这样可以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价值取向。另外,中职学校教师资格证认证制度强调专业能力固然重要,但还应重视教师师德等基本要求,如加强教育心理学、教育教学常规等方面的培养。

(二)明确中职学校教师的任职资格应以培养“双师型”教师为主线

中职学校教师应是集理论、技能、师范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中职学校教师任职资格包括入职资格和专业技术资格。一方面,根据我国中职学校实际情况,入职资格可灵活放宽,可引进中职学校毕业留校、高职院校或者非师范类普通高校毕业的专业教师以及从行业企业聘用的兼职教师,先缓解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短缺的现象,再通过教师资格考证培训、考试和考核去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另一方面,应严格审核中职学校教师的专业技术资格。按照高级讲师、讲师、助理讲师以及高级实习指导教师、中级实习指导教师和初级实习指导教师的评定要求,达到合格才能给予中职学校教师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促进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的队伍建设。

(三)完善中职学校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是教师评聘、绩效实施的前提

1.更新中职学校教师资格。我国部分中职学校是普通高中或者普通初中转化而来,其中大部分教师仍持有当初的普通中学教师的教师资格证书,这既不利于教师在职业教育教学岗位的成功转型,也对成功转型教师今后的职称评定和任职产生影响。另外,职业学校教师资格推行5年一周期定期注册,应打破教师终身制。

2.教师资格认证与教师评聘一体化。以往教师评聘一致的做法偏离了择优聘任的目标,不能体现公平竞争的原则。终身教育观以及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完善中职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如对教师资格证书采取年限政策、按照中职学校生师比增加中职学校教师的人事编制等。笔者建议,建立教师资格认证与教师评聘统一的社会机构,提高教师资格证书的含金量和职业教育工作质量。

3.制定“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根据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历程,在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的基础上,鼓励教师考取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即先实行“双证书”资格标准。“双师型”教师不仅要成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方面的专家,还要成为职业道德的表率,因此“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除要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外,还要有行业企业的从业经历,这样才能提高中职生对教师教学的认可度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建立中职学校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有益于培养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益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也有益于教师的评聘机制建设。通过中职学校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渠道,中职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一定会有一个质的变化,这样就更易实现中职学校教师个人的全面发展和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查吉德.职业教育教师资格制度研究[R].北京:教育部、财政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之“职业教育教师资格制度研究”课题组,2009:44

[2]曹茂甲.我国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制度研究评述[J].职教通讯,2012(13)

上一篇:怀念周总理下一篇:小学美术小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