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远中学心得体会

2024-04-23

偏远中学心得体会(精选9篇)

篇1:偏远中学心得体会

偏远农村中学的现状

偏远地区一直是现代社会的代码,不但经济落后,且在文化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一些农村地区,虽然九年教育已经普及了,但学生在学校真的学习了九年的知识吗,记得在2003年的时候,我在一所农村中学任教,那时的学校有800多学生,每个班都有60来名学生,可以说在当时做为一个农村中学的教师很荣耀,在2008年的时候,已经和当地的小学合并成了一个学校,当时的学生太少了,从800多到不足80多,学校的生存迫在眉睫不得不合并,这其中存在着很多的原因。

第一: 农村中学的教育质量一直上不来,当时的学校经历了十来年的时间,几乎没有考上市种点高中的,由于当时的教学条件比较差,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比较短,有一些住宿生学校根本解决不了问题,教学师资比较薄弱,在当时学校的代课教师比较多,没有好的经验并且有的还很不稳定,今年教了,明年走了,或者学校不用了,导致了教学质量下降。第二;农村中学流失的学生比较严重,有一些条件好一点的都到县里或市里上学了,成绩好一点的城里的学校抢着要,学习好的走了,基础差的学生根本带动不了班级的整体学习气氛,还有的就是从城里学校回来的学生,他们大多数是呆够了,或者是学校不收了,回来后没有给农村中学带来好的学风,带着一部分学生走下坡路,学校又不得不收,农村中学的整体命运收到了挑战。

第三,农村中学的家长不重视孩子的教育,没有良好的教育方式,农忙时不管,农闲时也不管,没有真正的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很少有孩子检查孩子的作业,也很少与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学生没美好,都是教师的错,家庭教育很缺失。第四,有的教师看到学生越来越少,不能安身立命的工作,给自己寻找出路,往城里调工作成为他们主要的工作,没有良好的心态去对待学生,没有把教学当成自己的中心任务来抓。

其实还有很多的原因导致农村中学纯在不下去的原因,在我们这个地区也有发展比较好的中学,他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可以可城里了学生去比拼,领导主抓教学,教师积极上进形成了良好的氛围,大家有劲往一块使,即使有多捣蛋的学生,老师都来多关心,多照顾,教师们夜以继日的工作,整天的和学生在一起,虽然很累,我们保住了学校,得到了当地老百姓对我们的信任,有很多人都说,我们学校的教师是最累了,最有责任心的,能成为这样的一名教师感觉到很骄傲。

就近入学现在又被提倡了,我想孩子没有家长的照顾与帮助,单凭教师一方面的努力也是不够的,现在有很多的家长也明白了此道理,整治青春期的孩子,他们需要的家长的爱护,教师的帮助,社会的支持,我想农村中学的明天一定比今天强得多,这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

篇2:偏远中学心得体会

董月辉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在一个全球化特征日益明显的今天,英语学习的地位早已经被人们所了解和确定。英语听力,作为信息输入的功能,在学生参与竞争,适应社会和自我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现代学生应该必备的技能之一,而且,近几年来,中考分数比例也逐年加大,占总分数的20%.但是地处偏远地区的中学生由于存在没有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和所处环境的原因,所以多数学生出现了在听力能力方面远远低于其他能力,同时也暴露了他们语音辨别能力差,语流的连贯能力弱,词义的语境判断差等等问题.怎样才能提高听力呢?根据我的教学经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养成听的习惯:虽然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外语学习环境仍然没有多大的改善,大家都知道没有语言环境想把语言学好,它的困难该有多大.所以要鼓励学生养成平时多听得习惯,我在平时就注意上网寻找适合我的学生听的英语材料,下载下来,然后再放到学生的MP3中,让他们只要有时间就听,听不懂没有关系,哪怕就是感受一下英语的语流,语速也好.最终的目的是创造语言环境,如果恰巧碰到他们喜爱的英文歌曲,他们就会更加喜欢听,喜欢学了.而且有的听力材料, 还可以补充他们的词汇和日常用语.2.加强基础训练,逐步提高听力能力,减少听力障碍: 教师应抓住基础部分,主要是指识记大量的词汇、能够进行标准的发音以及懂得一些基本的语法知识,这在英语的听力中是很有必要的。词汇量大,在听的过程中学生就能避免或减少听的阻碍,标准的发音,可以让大家准确地理解所听内容含义,积累一定量的语法知识,就能理解说话人的意图.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创造听力环境,做到节节有听力,堂堂有练习.3.探索听力创新教学: 听力教学,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必须拥有丰富的词汇量,而且记单词时,必须边写边读出声,口笔并用,磨炼耳朵。由于英语是以重音之间的距离决定一句话的时间的,说的时候词与词之间产生了连续和失爆等变化,因此必须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在语流中的连续、失去爆破等现象。这样才能听懂流利自然的本色英语。

4.充分调动非智力因素的策略:

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引导学生最好的老师。

②减轻学生的焦急情绪。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包括诸多方面,其中动机、意志和焦虑是影响一个外语学习者的重要心理品质。动机是一种内部驱动力或发动力,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深刻影响着学生英语听力的学习。动机高尚者,能闯鸡起舞;动机不端正者,易委靡不振。听力的提高绝非一蹴而就,只有那些意志坚定的人,才能在崎岖小路上辛勤跋涉,排除一切险阻

③激励学生的自信心: 能培育和发展学生自信心的教学是成功的教学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教师是否悉心培育和保护学生的自信心,是检验教师是否有一颗不变爱心的试金石。学生英语学习自信心的树立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单单是学生的事,帮助学生树立英语学习的自信心是我们英语教师的责任。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评价所形成的稳定的内心体验,它是一种强大的内部动力,能激励人们积极行动,追求一定的目标,坚持不懈地去实现自认为可达到的成就。随着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学生将逐步形成稳定的态度倾向。

4.培养学生掌握听力技巧:①明确训练目标:首先要激发学生“听”的欲望,培养兴趣是一个主动积极地对信息进行认识加工的心理语言。要激发学生听的欲望,得让学生明白听懂英语有什么好处。一方面让学生明白,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我们不仅要阅读英语书刊、资料,也需要用英语口头交流信息。另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听是学好英语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初一开始,就树立起一定要听懂的强烈愿望。

②学会预测 :⑴根据标题预测,标题是文章的主线,全文都是围绕它来展开叙述的,我们可以通过理解标题来预测文章的内容可能涉及的范围⑵.根据题目预测,通过分析试题尸体选项来预测可能提到的问题,并充分利用其所含信息,对文章内容进行预测,从而缩小听力理解的目标范围,提高解题命中率⑶根据句子重音,语调及语气预测.巨资重音是指语流中落在某些词上的重音,他们大多都是实义词,当特别需要强调时,说话者会有意识的使用重音,音调是说话者说话时有意识的呻吟的升降,⑷根据句法结构预测⑸根据关键词和上下文进行预测⑹根据主题句进行预

③培养正确听的习惯。教师在进行听力训练之前,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看题干和选项,明确听力任务,带着任务去听材料,使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尽快寻找到主要的语言信息。在听力训练起始阶段,可以边听边做一些笔录,记录下人名、地名、时间、数字等信息,以便在答题时有所参考。在此基础上再过渡到用脑去记忆。要注意进行听力微技能的训练,抓文章的开头与结尾的句子,想方设法捕捉主题和关键语句。对于一些含蓄的问题,要利用自己的想象与经验去理解、猜测、推理,并注意英语的背景知识与习惯用法。在必要时用排除法来剔除不可能成立的答案。

5.多媒体与听力训练的整合: 多媒体实现了图、文、声、像、影合一,它具有形象化、多样化、生动化的特点,有利于语言教学:它重点突出,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设备的功能把听、说的主动权交到学生的手里,总控制台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从提供有声材料的服务而转向引导、督促和帮助的作用,这就给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操练时间。教师把一字一句的理解的检查工作留给学生,而集中精力进行培养语感方面的检查.多媒体的综合训练的功能使学生自己也可以大规模地参与检查,通过检查别人的复述、对话和叙述来鉴别错误,进而提高自己对听力、口语训练材料的记忆和理解。通过声音、影象等来传递信息,多媒体教学在提供逼真语言环境的同时,把听、说、读、写、译等语言训练的几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综合训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为英语教学提供了现代化的优越设备。利用多媒体创造言语交际情景就能弥补直接经验的不足,使英语课变的更加生动活泼,更加富有刺激性和竞争性,使学生在听力、口语的诸项训练中逐渐克服掉畏难情绪,使学生英语听力、口语相应地提高,逐渐趋于正常,最终使教学达到最优化。

综上所述, 学习英语听力必须努力掌握基础知识, 多听多练, 并在勤练中寻找技巧。如此持之以恒,相信学生的英语听力一定会取得更大进步。

篇3:偏远中学心得体会

一、提高少数民族农村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现代化要求学生具有准确、敏捷、有效的口语交际能力。”现代交通的发展, 使人们的交际突破了空间的限制, 但方言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妨碍着不同地区人们的交际。因而说一口规范的普通话, 是现代交际的通行证。然而, 我们历来重课内使用普通话, 轻课外使用普通话, 重书面语言规范化, 轻口头语言规范化, 这显然不利于形成学生口语交际的规范性。尤其在我们彝家地区, 彝语仍然是我们校园学生交际的主要语言。甚至有少许教师在教学中也要结合彝语给学生上课, 有部分学生仍用彝语在课堂上回答问题, 不懂的地方向教师请教时也用彝语, 同学之间仍用彝语进行交流, 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由此, 我们必须推广普通话, 把推广普通话工作做到班里, 创设一种以说普通话为荣的环境。鼓励学生不论上课发言, 还是课后交谈, 一律使用普通话。这就为学生提供了随时随地进行普通话训练的机会。在说话中帮助他们纠正语音, 培养说话的语调和语感, 让他们交谈自然大方, 并养成口语交际的习惯。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 要让学生开口说话, 就必须充分激发兴趣, 引起说话的欲望, 树立自信心, 让他们大胆地说, 自由地说。为此, 学校和教师应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 使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合作交流, 在轻松的语境中主动积极地进行口语交际。比如, 学校团委或学生会应不定时地举行演讲比赛, 诗歌朗诵比赛, 辩论赛或举行竞选演讲等等, 并借此锻炼能力, 可练语调, 练胆量, 练姿态, 练大脑的应变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美国著名的演说家卡耐基说:“向一群人作即席演讲, 其实不过是在客厅里对朋友即兴讲话的扩大而已。”如果练到这一步, 学生不就走向自由独立运用口语的境界吗?

二、用欣赏、激励的方法让学生充满自信

成功学的创始人拿破仑·希尔说:“自信, 是所有奇迹的根基, 是所有科学法则无法分析的玄妙神迹的发源地。”莎士比亚也说:“自信是走向成功之路的第一步, 缺乏自信是失败的主要原因。”人有了自信, 才会冷静地面对困难挫折;有了自信, 才有足够的勇气克服阻碍, 克服卑怯;有了自信, 才会虚心讨教、诚恳学习、扬长避短。可以说, 自信是一切成功的基础。那么, 用什么方法能让学生充满自信呢, 最好莫过于欣赏、鼓励了。有的老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在学生成绩差、反应较慢时, 总是对这些学生采取轻慢的态度, 认为他们已无可救药, 于是就对他们不闻不问。殊不知, 这严重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他们会想, 连老师都认为他们不行了, 他们还有什么希望呢, 于是, 他们就会破罐子破摔, 越滑越远, 就更不用说提高学习的兴趣了。

其实, 再糟糕的孩子也不会一无是处, 只要老师积极发掘, 就会发现所有的孩子都是金子。去年我班上的几个农村孩子, 作文句子不通顺, 错别字连篇;汉语拼音够不上小学生水平。可是我在作文和周记评语中总是用充满希望的语言鼓励他们, 并支持他们多读书, 多练笔, 一个学期下来, 这几个学生跃居班上中等水平。鼓励的作用是巨大的。学生有了自信, 他才会有兴趣去钻研相关的问题, 否则, 很多学生就当逃兵了。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

在农村初中, 孩子们是比较单纯的, 尤其是近年来, 农村留守儿童进入了初中, 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农村的家庭教育几乎为零, 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得他们在成长中出现了许多缺陷, 农村初中教师必须与孩子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而融洽的师生关系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能促进师生的互动。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师生之间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 同时也伴随着心灵的接触, 情感的交流。

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积极配合你的教学, 在良好的教学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 达到预定的目的。反之, 如果师生关系紧张, 甚至对立的情况下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 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因此,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得好:“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与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虽然激发语文学习兴趣并非朝夕之间便可达到, 但只要我们能正视学生的实际, 从语文教育的特点出发, 积极探索教学捷径, 努力发掘有利因素, 就一定能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兴趣。

摘要:兴趣是学习一切知识的动力之源, 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绩, 教师就必须学会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今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初中学生厌学现象普遍存在。因此,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了当务之急。

篇4:偏远山区农村中学作文教学之我见

[关键词]偏远山区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生活素材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10036

偏远山区农村中学的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落后,对外界认识不多,可阅读的书籍少,作文水平较低。如何紧密结合农村实际,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多年从事山区语文教学,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指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样的文字。”农村学生从小接触到大自然,对农村的自然风光有着真切的认识和真挚的情感。上山放牛赶羊、砍柴割草,下河摸鱼捉虾,到山箐翻螃蟹等都能给他们带来深切的感受。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把这些经历详细地记录下来。农村学生或多或少都能做些家务、农活,把这些记录下来,也是不错的素材。这样从身边的小事着手,从身边的人与物入手, 就有话可说,对自己了解的人、事、物容易写得生动具体,有了这些素材,写出来的文章就不会虚假空洞了。

二、重视阅读

阅读是作文的基础,作文是阅读的继续和深入。古人曰:“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读写训练结合点,将读写训练落到实处。

1.摘抄好词好句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个人阅读量的多少、知识面的宽窄,与他的写作能力是密切相关的。“读书破万卷”,对山区农村学生来说很难做到,山区有部分学生课外阅读几乎为零。农村教学条件这几年有所改善,学校图书室有了一部分图书供学生阅读,但很多学生多年来养成不读书的习惯和意识,他们不愿意借书来读,在这种情况下要提高作文水平就成了一种奢谈。我要求学生每周必须读一篇文章,然后摘抄好词二十个,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十句,上交给教师检查。刚开始,学生很不情愿,但坚持一段时间后,他们发现自己也能在作文中恰当地运用一些好词好句。

如写父爱、母爱时学生能用上下面这些好词好句:

父爱是一把伞,为我遮风挡雨;父亲是一件棉衣,为我抵御严寒。然而面对失败和挫折,父爱是一瓶良药,治好我失落的心;面对赞扬和奉承,父爱是一个锥子,刺破我那虚无的梦;面对烦恼和忧愁,父爱是一阵清风,吹去我那杂乱的思绪。

母爱是船,载着我们少年走向成熟;母爱是月亮,我们是一颗颗星星,用她的光照亮了我们。

2.课堂读作文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了让学生有源源不断的写作活水,我要求学生在课外每人准备一篇文章,语文课时抽2-3分钟轮流上讲台朗读,每节课安排一个学生,对读得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学生表现很积极,准备非常认真。一段时间后,我又根据课文内容来安排,如学习朱德的《我的母亲》、林莉的《小巷深处》后,安排学生找关于父爱、母爱的文章来读;学习《苏州园林》、《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后,则安排学生找一些说明文来读。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也使学生的文体知识得到巩固,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是大有益处的。

3.仿写

茅盾先生说过:“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高尔基也说过,对初学写作者来说,不在讀书和模仿中写些什么,就很难有什么创造。可见仿写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学完课文后,我常常让学生根据这一单元的结构形式、写作手法进行仿写训练。比如,在学完《苏州园林》一课后,让学生根据课文总分总的结构仿写说明文,学会写中心句,先总说后分说的写法。再如,在学完《提醒幸福》一课后,我让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进行仿写训练,可以大胆想象。我给出以下例句让学生仿写:“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收获;幸福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回忆;幸福更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追求。”

有的学生仿写:“幸福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幸福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恬淡;幸福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幸福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节。”还有的仿写:“幸福是远出家门时母亲手中那根细细的棉线,幸福是比赛获胜后额上滚烫的汗水,幸福是得到夸奖后脸上的欢笑,幸福是依偎在父亲怀里的温暖。”

这样做既体现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让学生通过仿写训练进一步复习和巩固了所学知识,并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为以后的写作打下基础。

作文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又是一个非常艰辛的过程,语文教师任重道远。

篇5:参观偏远学校心得体会

本周四我们丁河镇2012年上岗的20多位教师在中心校谢校长的带领下,参观了本镇比较偏远的四所小学:寺山小学、古峪小学、木瓜小学和黄草小学,虽然是短短的一上午时间,可那种感动之情却让我的心直到现在也久久不能平静。

从毕业的代课到如今正式步入教师的队伍中已有6年了,我很喜欢教师这个行业,我一直立志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但是在知道我分在了丁河简村小学时,我很失落,为什么不是回车、五里桥这些离家近点的地方,从小到大我都没怎么离开过父母,离家远什么都需要自己弄,心里觉得很委屈,在来到了学校之后,学校又给我这个英语专业毕业的分了我从未教过的数学,心里上觉得很不平衡,因此这一年都是在摸索中进行着我的数学教学工作,尽管我努力了,可现实的确很骨感,成绩可想而知,并不理想。

在周四这天我们第一站到了寺山小学,看到他们一个班才十几个学生,心里很羡慕,觉得在那里教学也挺好的,就是有点远。怀着这样的心情晕着车坐了很久才到古峪小学,当听说那里的陈俊德老师一个人坚守一个学校35年时,我的心里有了一种说不出的滋味,看到了关于最美老师的光盘时,我的眼眶湿了,这是一种多么崇高的敬业精神啊,如果要我一个人在那里呆一年我都不知道我能不能坚持。后来我们又到了木瓜小学,听到那里的美女校长在那里呆了15年,把一个女人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了那里,我的心里震撼了,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奉献啊!后来我们又步行到了黄草小学,在那里收到了李校长的热情款待,看到那里的优美教学环境,尽管那里离丁河那么远,可老师们一点都没有抱怨,依然一如既往的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我的心里深深的被感动了,以往的想法是多么幼稚啊,还想着自己分得地方不好,可跟这些老师们比比,我比他们幸福了多少啊,我真的很自责,我这一年真的是浪费了,在那么好的地理位置,我却没有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教好数学课,看看那些老师们哪一个不是为了自己的责任在那样的环境中一坚持就是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跟他们比我太渺小了,我决心今年要努力想学校的优秀教师学习怎样教数学,教好它,把自己过去一年欠教育事业的努力给赶回来,在今后几年有机会的话我一定要去黄草小学支教。

篇6:偏远中学心得体会

培训的第一天,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苏向荣教授就给我们来了一个开门红,他讲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从浅显易懂的例子入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我们慢慢了解了教学的基本方法以及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是我们对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赵晓霞教授的《基于课标的语文教学与案例分析》从宏观的层面给我们讲解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意义,同时又从课程设计过程层面给我们提出:教学设计必须把握课程的核心素养,为我们将后的教育教学指明了方向。石义堂教授的《语文说课、议课与反思》带我们真正走进了课堂,指导我们怎样去设计一堂课、怎样去评价一堂课、怎样去反思一堂课,面对面手把手的指导,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了专家引领的风范,收益匪浅。最精彩的还要算李向龙校长的关于《乡村小规模学校改进经验分享与交流》,一个规模和我们一样大小,教师和学生人数与我们差不多的农村学校,无论从校长管理、教育教学、教师培养、文化建设等方面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听之颇感震惊,由衷佩服。培训期间,影响最深的还要数水挂庄小学的全体师生们,在康校长的带领下,他们学校有一批团结向上的领导班子,无论从日常教学,还是从外出研讨,总是那么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每个老师都是上课能手,每个老师都是磨课研课说课的强将,成为我以后学习和效仿的榜样。最可贵的是水挂庄小学的那一群孩子们,天真可爱,讨人喜欢。孩子们在课堂上认认真真的听讲,积极抢答,争先恐后的精神深深得感染了我。尤其是孩子们的社团活动,成为此次培训到一个亮点,美丽的扎染艺术,吸引着每个老师的眼球,引来啧啧称赞;

精彩的中国功夫,耍的有模有样,展现了少年的中国梦;

绚丽多彩的色彩画,展现了孩子稚嫩和善良的心灵;

端庄秀气的毛笔字,一笔一划,堂堂正正,传承者中华文化;

紧张激烈的篮球比赛,演绎着孩子们青春的活力......水挂庄小学的社团活动精彩纷呈,引人入胜,对我以后的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学习的榜样,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这次培训中令我最难忘的还属高院长了,背着背包,提着电脑,带领我们走在求知的道路上,成为我们小规模学校发展的领路人。几年前,高院长带着我们这些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校长去广元,去平凉,一起学习,一起研讨,一起参观,现在还清楚的记得我们坐在范家小学长亭里研讨的情景。现在,高院长又一次把我们带到了西北师范大学的讲堂,他总是那么兢兢业业,严肃认真,为了我们的培训呕心沥血。也是最值得我们感谢的人。

篇7:偏远中学心得体会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中学语文课堂引入了直观而丰富的多媒体技术表现形式, 学生不应该仅仅成为多媒体技术的观众, 还成为了参与者。课堂教学面临着重大变革,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提高学生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将成为新世纪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在网络化的学习环境中, 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教学进行整合, 对于深化中学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1]。

计算机具有强大的功能, 如可以方便地接受外界输入的照片、图像、声音等信息, 并且可以很容易地加以编辑、存储和输出。根据计算机的这些特点, 可以将一些离现实生活已经比较遥远的文学, 运用多媒体音像技术, 形象直观地加以展现, 使学生始终处在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中, 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但是如果仅仅把多媒体作为一种形象化、直观化教学的手段, 作为学生欣赏图片音乐的途径, 那么教学中的多媒体运用就显得过于呆板了。如果大胆地让学生运用多媒体技术并参与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就变得内容丰富了。它改变了以往的教学环境, 把生动逼真的动画图像, 清晰的文字注解和优美的声音集于一体, 将学生带进一个声、像、图、文并茂的新天地, 大大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质量[2]。

2. 信息技术辅助中学语文教学的特点与优势

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 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 改善了教与学的效果, 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践表明: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 将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教学相整合, 对于深化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优势[3,4]。恰当地使用多媒体,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拓宽信息渠道, 充实了课堂教学的内容;运用信息技术构建的网络环境, 解决了教学中存在的难题;在作文教学中运用信息网络改善了师生交流的环境。信息技术优于其它任何教学媒体的最显著特点是交互性, 能及时地反馈信息, 实现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 营造协作式学习氛围。

3. 偏远中学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辅助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既然利用信息技术辅助中学语文教学成为了一个选择的方式, 那么就非常有必要对如何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辅助中学语文教学进行研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 可以利用的信息技术主要有office套件的PPT、Flash、Authorware等。

在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中, 语文多媒体课件是语文课堂目标的载体, 每个语文多媒体课件, 蕴含着课堂教学的具体目标, 承载着实现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体现目标实现的具体材料, 通过多媒体课件具体地体现出教学目标的层次, 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 把学生引向语文教学的目的地。

但是在偏远的乡镇中学, 由于基础设施等软硬件的条件所限, 在乡镇中学全面开展信息技术辅助语文教学存在各种各样的限制性因素, 下面我们就这些限制性因素进行分析。

(1) 校舍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开展信息技术辅助语文教学的校舍等基本条件较差。

(2) 由于地方财政的支持力度不够, 购买开展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硬件设备, 如网络设备、电脑、投影设备等资金不足, 导致多媒体教室的建设落后, 有的偏远乡镇中学只能购买到非常少的电脑等设备, 甚至还有一些中学购买二手电脑作为多媒体教室的电脑, 即便可以购买电脑也只能购买非常少的电脑, 但是对于一个中学那么多的学生和教师来说, 这简直是杯水车薪, 起不来实质的作用, 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有的乡镇中学虽然建设了简单的多媒体教室, 但是没有连互联网, 学生只能在局域网内学习, 学习内容单薄, 不能在更大的空间内学习。

(3) 教师和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到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语文教学的优势, 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也对信息技术辅助语文教学不够重视。

(4) 教师对网络信息技术等不甚了解, 妨碍了对多媒体技术的充分利用。

(5) 教师不能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为多媒体教学服务, 比如, 不能制作符合实际的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只能采用已有的课件。

(6) 学生由于信息技术知识的薄弱, 对多媒体开展语文辅助教学存在一定的障碍。

(7) 由于中学学生数量相对于偏远中学非常少的电脑来说, 人数非常多, 每个学生可以接触到电脑的机会不是太多, 实践非常少, 并且中学有那么多的课程都需要开展一些多媒体教学, 利用对媒体网络开展语文教学的机会就更少了。

4. 偏远中学开展信息技术辅助语文教学对策

传统课堂教学经过几千年的发展, 已经形成了其在学生情感的引导以及人格培养、课堂互动等方面明显的优势[5]。而多媒体教学具有生动、直观、互动等优点,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传统课堂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特点, 趋利避害, 尤其在偏远的中学, 全面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存在各种各样限制性因素。但不能因为开展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存在障碍就认为开展信息技术辅助语文教学完全不具有可行性, 成为不开展辅助教学的借口。

为了在偏远的中学也能尽最大可能地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多媒体语文教学, 可以在如下的几个方面下工夫:

(1) 找出偏远中学与其他中学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的差距, 尽可能地得到地方财政或其他资金的支持, 并且充分利用这些资金, 把有限的资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比如多媒体教室的建设。

(2) 由于学校电脑等设备相对较少, 合理安排, 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 让这些设备得到充分利用, 不要让设备处于闲置状态。比如晚上、周末等也开放多媒体教室, 尽可能地让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

(3) 由于学校设备有限, 并且购买资金有限, 可以考虑利用一些其他学校或者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淘汰下来的电脑设备, 利用这些设备来建设辅助教学的基础设施, 这些淘汰的电脑设备对于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也不是什么问题, 也可以充分利用。如果不能得到利用免费淘汰电脑的机会, 也可以考虑购买一些二手电脑来建设这些基础设施。

(4) 开展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方面的培训, 充分认识信息技术辅助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方法和技巧, 让语文教师到其他中学去做经验的交流和学习, 学习其他偏远中学或者其他中学利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的经验和教训。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 应当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 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为教学服务, 结合传统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特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汤!.语文教学信息化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初探.教育科研, 2010年11期.

[2]潘月友.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运用.http://www.labahua.com/lunwen/kechengzhenghe/15232932.html

[3]俎艳香.浅谈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教学的整合[J].科技创新导报, 2009年第20期.

[4]姜秀林.中学语文与信息技术学科的整合[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8年第5期.

篇8:偏远中学心得体会

一、偏远山区的英语教学现状

1.山区的留守孩子少了父母的陪伴和提醒

现如今,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对孩子的前途未来还是充满期待的。这里多数家长外出打工,为的就是培养出一个大学生。可问题也就出现了,很多的孩子从小失去父母的陪伴,虽然有爷爷奶奶在身边保证温饱,可思想的引导和学习的检查一直是空着的。尤其是在孩子们叛逆和无助的时候,一句点醒的话都听不到。而家长也真的辛苦,一年四季地打工,春节了,也为了省路费不回家。虽然表面看起来山区缺的就是钱,可实际最缺的是家庭的温暖和人生的指向。另外家长也有认识上的误区,感觉孩子只要交给了学校就万事大吉。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的身影和声音才是孩子出头的良方密匙。语文是母语,学生多少还会点,相比之下,英语的情況就真的不妙了——高中了,学生不知音素英标,更不懂语法和句子结构;偶尔背下的几个单词也是张冠李戴地用。他们说初中考的听力也是听过后老师直接告诉的答案。他们真的不懂英语是何物,更不要谈学习方法了。

2.山区的地理条件限制了办学的集中性

最好的班级配备是一个班45人左右,可山区的情况就不是这样了。班里的孩子说,他在镇上,初中时一个班80人左右,有个位置就不错了;与此相反的情况更多,那就是一班里人数太少,一个班才七八个孩子,因为村落零散,村之间相隔太远,所以很难组建学校,孩子们要走很远的山路才能到达学校,学校里也没几个人,有时一个老师要上三个年级的课。我班有个学生的妹妹,整整读了三个初一后学校才建了初二年级,孩子们自己都把书本背下来了,还没有新老师来教他们新的知识。班里人太多和太少都是因为地理条件导致的,这些都对学习形成了很大的障碍。班级人数多的,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的机会就少,教师难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这会使有的学生产生被冷落、受歧视的感觉,从而会产生消极、厌学的情绪,最终会放弃学习;人数太少的,教师所授的班级太多,必然会加大其工作量,又加上专业英语教师极度缺乏,这样也必然会影响到教学质量,对后续的高中教育也就带来很大的难度。

3.缺乏师资力量,教学模式简单陈旧

山区的教育环境大家可想而知,也就是些山里出来的老教师们坚守岗位,几十年如一日地忘我劳累,汗水流了不少,可外边的新课程教育理念,他们哪里跟得上。我也去听过几位老教师的课,他们上课的步骤大体上就是:听老师读课文-翻译课文-背单词-抄写课文,这四个步骤就是学习英语的全部。很显然,教学的特点就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的方法,教学模式简单陈旧,学生一直是被动被灌输知识的对象,很少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气氛一点都不活跃,知识讲解也很难到位,学生用汉语在学英语,教学效果很差。

二、针对上述情况的策略

针对以上所提到的山区英语的教育现状,想要改变和提升的难度是相当大的,好在政府引进了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目前情况有了很好的改善,我和我的同事们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查阅了大量的英语教学资料,也借鉴了一些先进地区的相关经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解决上述问题。

1.建立家校通,成立家长委员会,认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

我们和电信联通公司合作,建立家校互通,让家长们全面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每周都汇报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变化,让家长常到学校来对孩子表示祝贺和鼓励;同时,我们也成立了家长委员会,每月一次的家长会,让孩子们和家长坐在一起,科任老师分组交流每个孩子在学科上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孩子们有了家长的鼓励和督促,学习积极性明显地提高。当然每次开家长会时,我们也不忘宣传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还让家长看到孩子们自编自导的英语短剧,英语歌唱比赛,演讲比赛,让他们看到孩子们在活动中的成长和进步。这样,学生的学习便由以前的被动变为主动,由乏味学习到趣味学习,学习热情和动力提高了,当然学习效果和成绩就有很大的提升,这同时也调动了老师们的积极性,提高了家长的参与度,整个教学和社会家庭都那么和谐。

2.从音标入手,建立英语学习的基础体系

校长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是:用三年时间,重新打造一个中学生。虽是高中英语了,学生一直都是用汉语在学英语,记忆词汇的难度相当大。高一开始,我们就从最基本的音素音标开始,重新建立英语的基础体系,过程是艰辛的,但收获也是颇丰的。高一阶段,我们除了完成相关的课本教学知识外,我们还教完了英语的语音知识,十大词类知识和基本句型句式以及时态语态和非谓语用法等。在学习过程中,他们自己见证了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学习信心有了很大的提升,到了高二下学期,部分同学已经让英语成了自己的优势科目,让我们很是欣慰和感慨。

3.加大师资建设,培养优秀的教学团队

越是到高级阶段的学习,越是看老师的专业素养了。以前的山区教育条件受到很大的限制,绝大部分的老师课多,脱不开身,无力于自身的专业提升。要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至少要有一桶水。新时期的教学资源很丰富,网络也很发达,老师们可以随时在网上学习新课程的教育理念,看视频上发达地区的教学现场,也有了每学期一次的外出学习和观摩,老师们既了解英语学科最新的发展水平,及时吸收了新的信息,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学的专业素养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提高了,有了优秀的教学团队,山区的教育教学呈现出勃勃生机。

篇9:偏远中学心得体会

一、西部偏远山区农村中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1重视学生文化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现代学校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智力的发展,而且还要时时关注他们没有成熟的内心世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然而,由于西部偏远山区农村中学教育条件差、教育观念落后,学校对待学生的成绩“一丝不苟”,“管”学生的思想“避重就轻”:“和风”变成了“狂风”,“暴雨”取代了“细雨”。

2重视阶段性工作,忽视系统性管理

学校的整体管理,受时间、空间、环境、工作重点和上级各有关部门要求的影响,阶段性特点很明显。西部偏远山区农村中学由于缺乏教育专家,管理人员大多按照上级的安排进行工作,缺乏针对本校实际的系统教育教学安排,缺乏校本教育教学研究,学校管理工作处于“一阵风”状态,缺乏系统性和稳定性。

3重视“精英教育”,忽视大面积学生整体的发展

西部偏远山区对农村学校现行的考核机制,也是以“及格率、优生率、升学率”为主要指标,学校及学校各班级为了保证上级和学校下达的各项指标的完成,长期进行着“精英教育”,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成了对“精英”的评价,忽视了大面积学生整体的发展。

4重视学校的教学质量,忽视学校教育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

没有教育理念指导的教学改革是盲目、低效的。要坚持教学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坚持素质教育的理念,学校还必须进行以校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西部偏远山区农村虽然一些学校提出以“学教和谐、因人施教、发展个性、提高素质”作为建立和实施教育教学工作的思路、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但缺乏从民族文化传统出发、从问题出发,通过教师共同研究达到解决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教育教学研究机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教学质量的问题。

5重视管理,忽视育人的环境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西部偏远山区的教育也在不断发展中,但由于各种原因,这里的农村学校仍然感到办学的艰难,特别是受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等就业环境的影响,山区农村学生“读书无用”的风气又有所抬头,学生辍学情况严重,学习兴趣不浓,缺乏学习的信心,使学校德育工作“难上加难”。迫使一些学校忙于应付流失的学生,忽视育人的校园文化建设。

二、西部偏远山区农村中学的有效管理策略

1用现代教育理念办学是新时期有效管理农村中学的前提

由于缺乏现代教育理念,西部偏远山区农村中学在以应付考试为目的价值观支配下,把知识的传授作为学校教育的任务目标,素质教育流于形式。所以,改变只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旧教育观念是他们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学校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农村中学是培养农村人才的摇篮,必须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作为教育目标;必须以引导学生创新动机的产生、创造潜能的发挥为中心;必须以培养创新意识,推进素质教育为办学理念。

2努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是新时期有效管理农村中学的关键

(1)提高教学过程优化水平,促成有效教学。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不只是精心备课,不只是关注怎样传授知识、训练能力、提高素质,还必须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设计教学,使教学过程呈现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和谐状态,使每一个环节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转变角色,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一些偏远山区农村中学根据课程改革的新要求,进行了教改实验,确定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实验中学校制定了方案,教研组制定了计划,除了备课组普遍开展此项活动外,还从教研组选出教师进行课程观摩,并把课后讨论的焦点集中在“是否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是否达到了最优化”。

(2)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提高学生的发展水平。几年来,实验学校在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广阔空间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实行了弹性教育、研究性学习。弹性教育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贯穿在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教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在作业、考试等方面都有不同要求,学生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一步步前进。为解决学生发展怎样得到更多时间、更大空间的问题,学校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弹性教育实施意见,在强调学好基础学科的同时,更多地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选修课程,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3)提高教学与科研的整合水平,推进学校的科研发展。学校提倡开展针对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教学科研,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使学科教学与学科研究得到和谐整合。

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的研究是为了更好地教学,因而教师就能更自觉更积极地投入到教学科研之中。结合各门学科特点,学校要求教师努力探索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的有机整合,努力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同教学改革与手段革新融为一体,不仅要求教师能够制作使用课件,还要求教师从一般的课件制作使用到进入网络环境下教学。

3努力抓过程管理是新时期有效管理农村中学的保障

(1)强化备课组活动,凸现合作精神。要求备课组集中研究备课和研究教学计划实施,集思广益,加强交流,同时又提倡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教学个性和优势,努力展现自身的教学风格。为此,教改中制定备课组管理制度,要求教研组按制度加强检查,包括教学进度计划、选修课实施方案、综合实践活动课安排、备课组专题活动记录等等。期末评选出优秀备课组,以不断推进备课组的工作。

(2)加强检查和反思,及时反馈调控。在实验学校强调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精细化,不降低要求和掩盖问题。查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有具体的时间安排和详细的要求。同时,各教研组的计划、各备课组教学进度都进入网络,相互检查、监督,做到全方位检查,彻底摸清教学情况。同时发扬教学民主,征求学生、家长、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意见,认真反思教学过程,及时反馈与调控,不断完善。

(3)全面分析和评价,落实改进措施。为了达到准确有效的目的,构建了对课堂教学及教学效果的组内互评、专家评和领导评三级评价模式。通过民主评价,不仅仅找出存在的问题,更在于取长补短,相互提高。三级评价各有侧重,又互相联系。这些评价及时反馈,有助于从整体上推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努力抓好教学科研是有效管理农村中学带动教学质量全面提高的动力

(1)开展校本培训,打下坚实基础。为了提高教师的科研素质,学校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开展校本培训。首先是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提高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其次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使计算机成为教师教学科研的有力助手。学校还应开设英语培训班,为开展双语教学打好基础,提高教师对外交流及查阅外文资料的能力。

(2)利用网络资源,开辟教育论坛,资源共享。为进一步推动教师的科研工作,学校可在校园网上开辟教育论坛,教师围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这一主题,广泛深入地开展讨论,在这样的交流中,教师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更为深刻,对实践的指导也将更为有力。

(3)开展专题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主张教师通过科研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尤其是课堂教学的专题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再到实践中探索,使教学与研究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莫雷,教育心理学,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王本陆,课程与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上一篇:一周计划范文下一篇:内部管理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