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三年工作规划

2024-04-10

镇三年工作规划(共5篇)

篇1:镇三年工作规划

白潭镇2008—2010年食品安全工作

总结

三年来,我镇食品安全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食安办的正确领导与支持下,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以创建食品安全示范乡镇为载体,以确保全镇人民饮食安全为目标,按照“统一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调、各方联动”的食品安全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切实加强监管,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实现了全镇的食品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领导高度重视,突出示范创建,明确食品安工作思路

食品安全是关系到全镇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大事,镇党委、政府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扎实开展食品安全工作。一是建立领导组织。成立了以镇长任组长的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全镇中心校和32个行政村确定一名食品质量安全协管员和一名信息员,配合做好全镇食品安全的日常监管和信息报送工作。二是明确工作思路。我镇专门召开食品安全示范乡镇创建工作会议,研究制定了示范创建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我镇食品安全工作总思路:“坚持一个目标,落实两项责任,完善三个机制,强化四个环节,抓好八项工作”。坚持一个目标就是 1

保障全镇广大人民群众饮食安全。落实两项责任就是落实政府负总责和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完善三个机制就是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重大事故应急处理机制、企业自律约束机制。强化四个环节就是食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环节的监管。抓好八项工作就是目标管理、综合评价、信用体系、专项整治、监管网络、信息工作、宣传教育、综合监督。使全镇食品安全监管效能不断提高,食品生产经营秩序明显好转,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得到有力保障,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二、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一)强化食品种植养殖环节的监管。一是发挥农民合作组织的自律作用。全面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快建立农民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发挥自律作用。三年来,我镇先后扶持成立了迎丰、鑫茂等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6家和顺发牧业、群发牧业、康利禽业等畜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8家,他们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经营管理模式,严格利益共享安全制度,推进了全镇种养殖业的健康蓬勃发展。截止2010年底,全镇发展保护地蔬菜种植面积大3000亩,蔬菜种植总面积达20000亩;全镇年生猪出栏达25万头。二是加强科技服务。加强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扎实开展生产技术服务,提高科学种植养殖水平,降低风险。三年

来,我镇专门聘请一名农业技术人员,加强对蔬菜种植农户的品种选购、生产管理技术服务,群众亩均获益8000元;同时,我镇进一步健全动物检疫防治监管网络,提高了畜牧养殖户的效益。三是建立健全农产品安全管理机制。加强产地产品检测,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探索基地准出、场地挂钩制度,建立产销区对接机制,规范农产品安全管理。四是抓好农产品市场准入管理。对含有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兽药及其他化学物质的,一律不得上市销售。五是建立食品安全应急预案。我镇学校、面粉加工企业等全部建立了食品安全应急机制,先后12次开展食品安全应急培训,三年来没有发生一起食品安全事故。

(二)强化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一是切实落实好区域监管责任制,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日常监管,确保责任到人,措施到位。二是抓好重点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对食品生产企业和销售单位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三年来,我镇组织食品安全部门,先后对6家面粉加工企业进行常规和突击检查80次;以手足口病防治为载体,对生猪养殖场和散养户集中整治68次。三是加强生猪定点屠宰和酒类生产企业的管理,建立生猪屠宰管理日志,严格检疫手续、肉类屠宰责任人动态监管台账。

(三)强化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一是严把食品经营主

体准入关,坚持依法登记注册和取缔无照经营,对全镇食品加工,经营户建立台帐和档案,掌握他们的生产、经营和销售情况,做到了食品安全生产心中有数。二是全面加强食品安全日常监管。按照“监管责任落实,监管重心下移”的要求,推进基层监管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以食品质量监管和规范经营行为为重点,严格食品市场准入管理;以“六查六看”为主要内容,加强食品市场巡查工作。三是认真组织开展“农村食品市场整顿”活动,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大对农村食品市场的整治力度;加强农村消费维权网络建设,及时受理和处理农民消费者投诉、申诉和举报,切实保障农村食品市场消费安全。

(四)强化食品消费环节的监管。一是采取有力措施推进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实施,全镇餐饮业、食堂等消费环节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实施率达到100%。二是进一步在餐饮业和学校食堂推行食品卫生原料进货台帐动态管理和学校管理员监管食品卫生制度,做到有监督有记录,提高餐饮业、学校食品卫生管理水平和防范食品卫生安全事故的能力。三是特加强小餐饮店的卫生监督管理,督促其建立食品卫生管理制度,改善卫生条件并逐步达到量化分级管理的要求,我镇做到对厨师进行动态管理,配训以学校为主体的厨师卫生知识培训6次。

(五)加强对畜禽屠宰的监管。我镇专门指定了生猪肉

类屠宰场,建立健全了生猪来源、宰前、屠宰检疫和肉质检验、质量安全追溯制度。

三、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增强食品安全监管能力

(一)建立并落实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镇政府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主要领导是本行政区和本系统食品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具体责任人。实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食品安全运行机制。2008年以来,镇人民政府每年与各食品生产、经营和销售单位签定了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把食品安全监管的各项任务和责任逐级进行分解。做到年初有布置,半年有督查,年终有考核,奖惩过硬。对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并导致严重后果的,依法依纪追究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二)组织抓好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围绕群众反映强烈、危害大的食品安全问题和隐患,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整治要以面粉、猪肉、蔬菜、水果、食用油、饮料、儿童食品、奶制品、水产品等食品为重点品种,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消费为重点环节,农村和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区域,各类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小作坊、小餐馆、生猪屠宰厂(场)等为重点场所。充分利用技术监测、行政处罚、法律制裁以及舆论监督等综合手段,使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行为得到有效遏制。推动行政执法和司法查处有机结合,增进区域间、部门间的联系配合,强化行政执法与纪

检监察、司法查处的有机衔接,加大综合执法、联合执法力度,强化对专项整治的督查督办力度,对涉嫌违法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2008年,我们根据群众举报,依法取缔1家私营收购病死猪站点,对当事人进行从严处理.(三)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培训力度。充分利用广播、标语、宣传单、宣传栏等媒体,开展以“关注食品安全,构建和谐白潭”为主题的食品安全宣传活动。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月、“食品安全诚信行”、食品安全科普宣传等活动,确定一个学校、一个企业、一个行政村作为示范点开展食品安全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活动,掀起全镇食品安全宣传新高潮。采取多种形式,结合工作的重点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培训村级食品安全协管员和信息员,不断提高农村食品安全监管队伍的业务水平。三年来,我镇共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6次,张贴标语4800余条、发放宣传单12万份、设立流动板报36块次;培训食品安全协管员和信息员560人次。

(四)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建立乡镇食品安全监管协调机制,进一步落实镇政府牵头抓农村食品安全工作责任。要在总结已构建镇村食品安全监督网络基础上不断进行完善,着重指导其发挥运行规范、反映灵敏、处置及时、监管到位的作用,切实保障农村群众饮食安全。

篇2:镇三年工作规划

2003年—2006年,是梨林镇发展较快的时期之一,也是各项改革整体推进、新旧体制转换更替、建设与发展等各种矛盾集中显露、复杂交织的特殊时期。三年来,我镇党委、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六大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

围绕“环境立镇、工业兴镇、农业富镇”三大战略,突出发展主题,凸现工业主导,凝心聚力,开拓奋进,确保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态势,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一、三年来工作回顾

三年来,我镇党委、政府始终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指导思想,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应对经济体制转型、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重大考验;正确处理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妥善化解了经济社会发展中带来的诸多矛盾和问题;顺利完成了“十五”计划,实施了“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为我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三年来,我们始终把发展经济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思发展、谋发展,千方百计抓发展,调动力量促发展。2005年,全镇实现限额以上工业总产值2650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11700万元;完成招商引资9040万元,经济运行呈现出速度快、质量高、结构优化、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2005年,全镇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3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20元,人均现金收入达到4840元;来自畜牧业的人均纯收入和现金收入分别达到900元和2050元。

(二)招商引资力度空前。三年来,我镇坚持把开展“招商引资年”、“项目建设年”活动作为首要任务来抓,依托我镇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整合招商资源,创新招商方法,内引外联,多招并举,强势推进。三年来,全镇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3项,总投资近6亿元。其中500万元以上的项目18项,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5项。时尚地板、源诚皮业、捷瑞工艺品、海天化工、恒兴化工、红源肉制品、塑料包装等一大批合资、合作、独资项目落户梨林。同时,我们也注重把现有企业做大做强,先后完成了荣昌公司1万锭技改项目、鑫兴公司细纱机技改项目、源诚皮业工艺设备技改项目等。通过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全镇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以年均28的速度快速增长,累计达到2.5亿元,逐步形成了以化工、纺织、皮革、建筑建材、农产品深加工为重点的经济发展新格局。

(三)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夯实。三年来,我们采取政府引导、市场拉动、典型带动、政策推动等措施,确立标准化、生态化发展方向,狠抓了蔬菜、食用菌、生态养殖、林果四大板块经济。目前,我镇无公害基地达到4家,无公害农产品达到2个,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达到50个;经济作物总面积由4000亩扩大到2005年的9900亩;普通塑料大棚由167座发展到现在的370座;规模养殖区由22个发展到现在的82个,规模饲养量由25万头(匹、只)增加到60万头(匹、只);完成造林绿化2000亩,新植林网65处,植树14.8万株;开发沁河滩区新增良田1200亩;新增沼气池316座;新修硬化渠道3.5万米;完成20个村的农村自来水工程;新修复修30公里长的乡村两级地方道路;基础地位得到不断巩固,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为构筑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优势。

(四)小城镇面貌逐步显现。我镇立足镇区,全面完成了小城镇规划编制工作,城镇开发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三年来,我们共计投资3000多万元,完善了镇区一大批基础设施。目前,已建成和在建项目建筑面积达12000平方米。先后实施了梨林一中宿舍楼、绿色文化广场、商贸楼、集贸市场、加油站、卫生院妇幼保健楼、供电所、荣昌宿舍楼、司法所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形成了功能完备、环境改善的小城镇格局,镇区综合承载能力明显提高。

(五)党建工作水平有了新的提高。三年来,我们以争创“五好乡镇党委”、“五好村党支部”为目标,以“三级联创”为载体,紧紧围绕发展大局,大力加强了全镇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认真组织了村级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积极开展了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广泛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使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廉政建设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三年来,我们狠抓了党建阵地建设,建立健全了党建目标责任制、领导、部门联系农村党建工作和科级领导为基层党组织讲课等制度,做到了组织活动正常化、经常化。加大农村党员干部的培训力度,举办村干部培训班12场(次),参训人数达400余人(次),建立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点34个(村),为党员先进性的发挥搭建了平台;发展党员167名,为党组织输送了新鲜血液;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规定,抓好干部思想作风、工作纪律和党纪、法

律法规教育;加强对责任制落实情况的检查,着力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氛围,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严肃党的纪律,认真查处各类违纪违规案件,三年来,共受理举报案件46起,查处党员干部违纪案件18起,处理违纪党员16人。

(六)社会各项事业和谐发展。三年来,我们注重各项社会事业的同步发展,全力构建和谐社会。加强科技信息的推广应用,共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54期,培训6000人次。农村基础教育得到进一步巩固,2005年“两基”工作通过了省市验收,全镇中小学教学设施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有线电视用户发展到1300户,全镇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100。计划生育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轨道,依法行政能力不断加强,利益导向作用日益明显,群众执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不断提高,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日趋完善。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加强,卫生院门诊大楼、业务办公楼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达90以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稳步推进,涌现市级文明单位(村)8个、县级文明单位(村)15个;顺利完成了“四五”普法工作,全面加强了“严打”整治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了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斗争,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此外,民族宗教、工会、妇联、团委、老干部等其它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新的成绩。

二、三年来的主要经验

一是坚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这是梨林镇几年来工作攻坚克难的有效法宝。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大法宝。我镇之所以这几年经济发展、事业兴旺、社会稳定、干群融洽,关键一条是我们重视加强了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做到教育在先,凡党委政府重要决策出台后,都要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就政策措施向广大干部群众作好宣传解释工作,以取得干部群众的最大理解和支持,确保了我镇各项工作的顺利落实。

二是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这是梨林镇这几年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活力源泉。可以说,这三年是梨林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最快、农村面貌变化最大的三年。成绩的取得关键是我们坚持发展的观点,积极开拓新思路、新方法,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前进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特别这几年我们针对项目建设和产业培育发展现状,重新调整了发展战略,提出了“环境立镇、工业兴镇、农业富镇”的工作思路,并加以实施,使我镇经济和社会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

三是坚持强化工作制度建设。这是梨林镇这几年工作得以蓬勃发展的保证。三年多来,我镇领导班子能够团结协调、攻坚克难,关键是重视各项制度建设的结果。我镇建立健全了村级目标管理考核、机关干部岗位目标考核等制度,使镇村干部在工作上、行为上有章可循。同时不断强化监督机制,从制度上防止干部违规行为的发生,源头上杜绝干部腐败现象,避免了工作上的不协调性,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工作存在的问题

全面总结过去,审视当前工作,可以看到,内外部发展环境的新变化,给我们带来了新挑战、新课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财政增收乏力。一方面由于宏观形势的变化和市场紧缩,纺织企业效益欠佳;另一方面是农业税收全部免征。作为我镇税收结构中比重较大的税源优势急剧下降,资金紧缺仍然困扰着各项事业的建设和发展。

二是招商引资困难。由于受原有土地规划牵制,目前可用于工业开发的土地资源极其有限,直接影响了全镇招商引资工作的成效,制约了经济实力的发展壮大。

三是群众观念守旧。在困难比较多的情况下,项目能够成功引进来,十分不易,但面临着群众“惜地”思想的制约,项目推进难、落地难,成为当前经济发展中较为严峻的问题。

四是社会事业滞后。农村道路、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与广大群众的期望存在较大差距。

四、今后五年的工作计划

“十一五”期间,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全面构建小康社会的重要五年。我镇党委、政府在未来五年将会站在战略高度,以更加敏锐的政治头脑、更加宽广的战略眼光、更加紧迫的历史责任、更加务实的发展理念,居安思危、乘势而上,努力开创我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新局面。

今后五年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为目标,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主线,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实施“环境立镇、工业兴镇、农业富镇”三大战略,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落实责任,形成合力,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速经济转型步伐,全力打造生态梨林、人文梨林、平安梨林、富裕梨林、和谐梨林,努力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方工业总产值达到29800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300万元;农业总产值达1853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285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20000元;城镇化率达到52%以上;恩格尔系数控制在24.3%以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5平方米以上;百户电话拥有率达到100%;大学入学率达到25%以上;每千人医生数达到2.8人以上;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1;人口自然增长率4.5‰以下;刑事犯罪率0.1以下;农民对村务公开满意度达到100%。

为实现既定目标,今后五年,我们将切实抓好几方面的工作。

(一)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建设富有特色农业区

按照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竞争力、确保粮食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继续深入推进农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发展壮大畜牧、特色种植等主导产业为重点,进一步优化布局结构,形成区位特色农业区。

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产业,突出抓好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建设沿新济路、207国道为重点的无公害蔬菜产业带。做大做强做优畜牧产业。围绕奶牛、生猪、蛋鸡三大优势畜禽品种,按照动物防疫和环境保护要求,在全镇推行标准化养殖区和规模养殖场,实行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继续领跑全市畜牧养殖业。同时,要围绕特色主导产业,通过扩张规模、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培养企业家队伍等措施,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以及储藏、保鲜、包装和运销业,加快培育壮大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快建设一批辐射面广、吞吐量大的农产品物流中心。

(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兴镇战略步伐

加快信息化在经济领域的应用,注重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推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

按照“集约发展、效益优先”的原则,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我镇工业布局。“十一五”期间,着重服务好和规划好“三大工业园区、一个商贸市场”。服务好全市沿获轵路,以东江为基点的“东南工业园”建设;以荣昌公司、兴达公司为起点向东延伸,建设“纺织工业园”;沿207国道和新济路两侧用于工业园区建设;以镇区集贸市场为中心,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市场功能,形成承东启西、通达南北的商品集散地。

依托我镇工业现有设备及规模优势,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十一五”期间,以项目对接、合资合作方式招商引资,新增4万锭精梳棉纱生产规模,使纺织业总量达到10万锭,形成豫西北地区规模较大的纺织园;充分利用农副产品资源,建成一家年产加工能力2万吨冷鲜肉制品企业;同时,建立招商引资长效机制,采取环境招商、政策招商、资源招商、项目招商等渠道和形式,通过强力招商引资,制定优惠政策,创建合作平台,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服务水平,鼓励和吸引企业民间资本、外来资金投入工业,争取更多更大规模的项目落户我镇。“十一五”期间,要争取到10—15个较大规模的项目;产值超亿元企业要达到3—5家,以工业化带动我镇经济长足发展。

(三)发挥城镇聚集带动作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完善小城镇建设体系。坚持小城镇与农村协调发展,形成经济支撑有力、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健全、人居环境优美、发展协调有序的现代小城镇体系,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大幅度提高城镇人口比重。2010年,使镇区居民占到全镇总人数的30左右,把梨林镇区建成“都市村庄”,积极申报“中州名镇”和“全省重点小城镇”。

搞好镇区规划、建设和管理。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能运转。坚持规划先行,多样化发展,突出镇区的经济和文化特色,塑造镇区形象,提高镇区品位。加强镇区基础设施建设、商贸楼建设、住宅建设和环境建设。完善镇区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创新镇区管理体制,不断提高镇区管理水平。

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十一五”期间,全镇新农村建设将统筹安排,分批实施,以点带面,稳步推进。要围绕当前群众“医食住行”难问题,积极争取建设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农村水、电、路、通讯设施等基础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2010年,所有村级道路全部实现水泥(沥青)路面;所有群众要吃上安全、清洁的自来水;所有村都拥有文化大院、体育健身等基础设施;有线电视覆盖率实现“村村通”;贯彻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有条件的村建立连锁超市。同时,积极探索农村基础设施产权改革,对农村的各类公益事业,通过承包、参股、拍卖等方式实现市场化运作,以实现有效维护和正常运营。

(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得到更多的实惠,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举措,我们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各项社会事业办实办好。

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巩固提高“两基”成果,着力做好“两免一补”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控制学生辍学率。继续加强中小学周边环境治理,规范引导民办教育,减少危及学校安全的事故发生。支持学校强化内部管理,深化教育综合配套改革,为全镇教育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加强卫生事业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着力抓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和应急救治能力;广泛开展卫生知识普及教育活动;建立完善食品、药品监督供应体系,保证群众用药安全;积极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切实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的覆盖率。

切实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总量控制在确定目标之内,确保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大力提倡优生优育,明显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大力开展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优质服务;建立“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工作新机制。出生率控制在10‰以内,二孩政策生育率达到84以上,期内出生二孩率控制在32以下。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群众法律意识,营造学法、懂法、守法的良好环境。全面落实信访联席会议制度,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继续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保持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重点抓好防洪、交通、企业安全,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此外,高度重视人大、老干部、共青团、民族宗教、妇联和武装等工作,积极创造条件,落实相关政策,充分发挥他们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五)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快速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1、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保持先进性。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有效手段,要坚持用党的先进科学的理论武装全体党员。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继续加强对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教育,使他们自觉增强作为一名党员的使命感、荣誉感和责任感,真正树立党员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的新形象。

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强化战斗力。加大对干部的教育力度,进一步夯实执政基础,巩固执政地位。一是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党委中心学习组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依法行政,实践操作的能力。其次,加强机关内部管理。通过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奖罚分明的考核制度,进一步理顺各层关系,调动机关干部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提高执政效率。三是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重点要抓好村两委班子建设,特别是对村党支部书记要强化主心骨作用,为推进农村各项工作奠定扎实的组织基础。

3、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筑牢强基础。不断优化村两委班子结构,提高班子的整体素质,增强班子的凝聚力,提高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要教育广大党员增强党的意识和党员意识,始终牢记共产党员的责任,以自身的先锋模范作用影响和带动广大群众,使广大群众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带头人,执行政策的明白人,社会稳定的维护人,文明新风的倡导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同时,要探索搞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切实加强各村党建工作,全面提升各村党建水平。对个别处于“软、散、瘫”状态的基层党组织,要进行重点整顿,限期改变面貌。要坚持和完善学习制度、调查研究制度、联系群众制度,民主决策制度,公开办事制度和村级管理等各项制度。

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树立好形象。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不懈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新路子、新办法。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健全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冶理腐败现象;从严执纪,加大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的工作力度,严肃党的各项纪律;深入开展纠风和执法监察工作,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强机关内部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措施,严肃财务管理,形成靠制度管人管事的有效机制,进一步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

五、工作建议

一、建议市委、市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在今后五年创新思路方法,切实解决项目用地难问题。要突破资金和土地这两大项目建设瓶颈,为乡镇招商引资工作创建良好的发展环境。在农业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上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和土地综合利用规划情况上报后的尽快批复,进一步解除外来项目和农业小区规划用地上的后顾之忧。

二、建议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招商队伍,充分授权,大胆放手。近几年,市委、市政府在招商引资上下了很大功夫,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存在诸如增速慢、乡镇间不平衡等问题。造成这种局面,固然有招商条件、宏观环境等客观原因,但主要还是人的因素。因此,必须善于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发挥直接参与者的最大潜能,力争用二到三年时间,引来几个行业内地位举足轻重的大企业集团。要通过广泛选拔,集中招聘,打破条条框框限制,充实人员、壮大队伍,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人才齐备、个体素质高、能运筹、善攻关、擅交际、懂经济、会算帐、肯吃苦的招商队伍,实现人员的优化组合,真正承担起我市对外招商引资重任。

三、新农村建设应“五个”目标全面发展,不能片面追求“村容整洁”。在新农村的建设上,虽然“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之一,但我们不能片面的搞成新村庄建设,只注重农村的房子是否整齐划一,道路是否宽敞,街道是否干净等表面的东西。由于新村庄建设主要是硬件方面的东西,容易“看得见,摸得着”,效果立竿见影,所以在新农村建设上应避免过度热衷于新村庄建设而急功近利,把新农村建设搞成大拆大建,片面追求“村容整洁”。要把村容建设与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与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民主管理结合起来,做到治理村容村貌中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农民增加收入,促进“五个”目标全面发展。

中共梨林镇委员会

梨林镇人民政府

篇3:工作这三年

>选择

20世纪末高校扩招所带来的弊端, 在2006年毕业生就业时已经显现无遗了。拜连续坚挺的GDP增长所赐, 这一年走出校门的同学们都确实找到了一份工作, 无论这份工作的薪水到底怎样。不过越来越多的人不得不放弃留在北京、上海的希望, 转而去二线城市, 或者干脆响应国家号召, 赶赴西部。

一名普通的文科生在就业时通常有两条大路:一条指向仕途, 一条就是去赚钱。经济形势是如此之好, 以致于我很容易就被身边同龄人的高薪童话蛊惑了, 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公务员考试, 确定了去企业的志向。在信心满满地立下志向后, 没有想到竟然就是半年的等待, 因为很少有一家企业会冒险接受一个学的据说是“科学哲学”的文科硕士。直到蓝色光标的面试到来。

古人说好事成双, 竟然是真的。就在蓝色光标的Offer到来的同一天, 另一份国资委相关的工作Offer也姗姗来迟。一个是如朝阳一样的公关行业;一个是收入可观的金融行业, 2006年正是国资委登上各个媒体频率最高的时候, 要在1-2年内完成的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 为国资转让相关的公司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会。

最后选择蓝标, 说白了就是因为初生牛犊梦想在一个年轻的领域, 创立一番自己的事业。这个时候, 我24岁, 有点老, 不过还好。

>第一年

2006年年中, 股市和房市一改以往含蓄的增长方式, 开始和中国经济一同粗犷上扬。在外国的本国的、国家的私人的资本急速聚集的一年, 我开始了作为一名真正公关新人的最基础的工作。在每天阅读客户技术资料的时候, 我习惯于做一些美妙的假设, 比如如果我不读硕士就参加工作的话, 现在我应该会拿着一份让人羡慕的薪水并踏实地期待年底丰厚的分红。

但实际却是另外一种情况。同时进入公司的同事什么专业的都有, 大多比我年轻, 每天在一起做着同样的事情。我的直属领导比我年轻, 每天要考虑的事情除了怎么应付客户的要求, 还包括怎么“培养”我。我领导的领导, 根本不会直接和我对话, 30不到。项目的客户总监只有28岁, 看到所有的人都很客气, 包括我。

接下来的故事接近俗套。一个有志青年, 不甘心在逆境中沉沦, 于是拼命工作, 每天加班, 把公司当家, 把家当旅馆。虽然结果并不是该青年进士及第, 光宗耀祖。但到2006年年底, 我在公司里面倒也树立起了勤奋、踏实的个人口碑。用老板的话说:“能力是一回事, 态度是一回事。能力不行可以培养, 态度不行可就只能放弃了。”

2006年5月进入公司开始试用期工作, 在世界杯结束的时候, 我也正式签署了我第一份正式的劳工合同。说真的, 不希望这一辈子签太多这个玩意。接下来的半年, 我的工作开始与路由器、交换机、IPTV、网络安全等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的名词发生联系。同时, 一周要阅读包括《第一财经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中国经营报》四份财经类媒体的IT和通信版面, 天天都被3G发牌的新闻搞得热血沸腾, 哪里知道真正瓜熟蒂落还要到三年之后。

2006年, 在客户一份份超华尔街预期的财报中逐渐走完。那个时候, 我们媒体沟通90%的工作还限制在平面媒体上, 虽然每天都在使用Email、MSN, 阅读新浪、网易、Nytimes, 可与网络媒体的合作还限于到了活动的时候, 邀请几个门户网站的编辑来应个景, 报告的时候都不好意思把网络报道的拷屏给放进去。一切都在不久之后改变, 互联网让公关这个本身就新兴的行业更加充满趣味和挑战。

>奥运前

若干年以后, 人们提到2007年的时候, 大概都会用“奥运之前那一年”来代指。在这个“前奥运年”, 我被调入了公司最重要的项目之一, 服务客户恰为北京奥运会的主赞助商。

变化客户之快, 几乎没有给我任何适应的时间。假设老板的判断是正确的, 那我就应该能够胜任现在的工作, 能够同时承担客户端、媒介端和财务端的工作。于是乎, 下班时间再推迟一些, 由传统的广告公关公司下班时间直接升级为“四大”下班时间。

“奥运”是2007年的主旋律, 中国经济和中国人民一同怀揣着“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梦想, 飞速发展, 连续第5年实现GDP两位数增长。“全民炒股”成为事实, 在实体经济泡沫的催生之下, 中国股市出现了罕见的暴涨。中国股民完全放弃了中国消费者素有的理性思维, 在股市上赚回了一辆又一辆奥迪。当然, 这些以数字形式存在的奥迪不久又从账户里开走了。

2007年, “全民娱乐”的概念深入人心, 湖南卫视在超女之后, 又力推“快乐男生”, 陈楚生、张洁、舒醒、吉杰, 这些外表俊朗、充满个性的青年走入了我们的生活。“展示自我, 想唱就唱”也成为中国青年一代的最大洞察。

工作上的事情, 并不如火如荼。工作的第二个年头, 明显感觉到公司给的指导和发展空间都让自己的经验和业务水平得到了缓慢的提升。然而, 事情并非一帆风顺。新客户是个急性子, 重压之下容易爆发。这是每一个公关从业人员必须面对的问题, 你几乎无法碰上总是宽容的客户。

有办法解决么?现在为止, 没有找到。除了宽容、理解、忍耐, 最重要的办法, 那就是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如果你是个乐观主义者, 且相信“一切皆有可能”的话, 请相信业务水平的提升能赢得客户对你的尊敬。

>奥运走了, 危机来了

“轻轻地你走了, 正如你轻轻地来。你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盼望、等待了7年的奥运会, 竟然只消磨了大家短短18天的时光。光环褪去, 人们才清楚地意识到, 好日子结束了。在工作的第三个年头, 我经历到了我的前辈所没有经历到的一件事情——全球化下的经济危机。

客户已经不怕自己的财报达不到华尔街的预期了, 所有的企业几乎都在亏损, 而且华尔街自身难保。当我们拿着提案走进客户的办公室, 告诉他们, 我们建议你

做这样一个品牌活动时, 客户可能会告诉我们:“你走错门了, 报项目, 请上建设部。”所有的公司都在追求销售, 他们觉得在经济高峰期所扔出去的大量市场推广费用该到回报的时候了, 如果可以, 公关、广告的帅哥、美女们, 请你们来帮我卖产品。

不知道在中国的PR百科全书中, 有没有任何一种公关的传播效果是以销售驱动为衡量标准的。如果没有, 那就必须由我们这一代人来书写了。老板在群发的邮件里面管这种公关叫做销售驱动型PR, 他告诉我们销售是可以通过公关手段来促进的。那好吧, 让我们真刀真枪来点实在的东西。

2008年底, 我们已经不知道离开网络以后的公共关系是否还名副其实。最新发布的统计表明, 中国有3亿网民, 购物前90%以上会从网络获取信息。传统网站、BBS、SNS, 网络公关的通路越来越多, 形式也越来越花哨。由于网络的特殊性, 网络公关的评估与网络广告殊途同归。这也带出了在网络推广方面, 哪种手段的性价比更高的问题。

2008年本该是精彩的一年, 可惜有了地震。我3月底前往西藏开始负责火炬登珠峰项目的传播工作, 5月中返回北京前, 在拉萨因为汶川地震滞留2天。大地震吸引了中国社会的所有注意力, 也削弱了奥运赞助厂商的推广力度。7月, 我进入奥运村, 担任运动员村网吧运营经理, 认识了一群有理想、有追求的运动员们。从奥运村回到公司上班不久, 雷曼兄弟破产, 宣告世界性的经济衰退正式到来。

三年时光荏苒, 回想起来收获自然很大。希望经济危机快些过去, 我在这里期待着下一个春天的到来。

篇4:镇三送工作总结

某某镇地处石城县城,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辖9个居委会,27个村委会,453个村民小组(街道)。总户数21625户,总人口9.8万人,占全县人口的28.6%,其中贫困户有6201户。

自全市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活动以来,琴江镇“三送”活动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力弘扬中央苏区精神,突出“”,使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在“三送”工作中得到了有效宣传,群众反映迫切的民生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干群关系在“三送”工作中更加融洽,中心工作在“三送”工作中得到有力推动,全镇政通人和,经济节节攀升,全镇人民在为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富裕幸福五力新琴江而努力奋斗。一、三送活动的主要做法和主要成效

为了高效推动“三送”活动的开展。我镇成立了镇“三送”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实施“三送”活动以来,我镇抽调了78名干部,结合29个县直单位397名干部,组建了36个工作组进驻36个村居,确保全镇每个村居都有工作组覆盖,每个村组都有干部包组,每个贫困户都有干部帮扶。为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全镇共张贴宣传标语480余条,悬挂横幅144条,出宣传栏144次,开展政策宣讲场次434次,编印简报24期。通过广泛的宣传活动,极大地强化了“三送”活动的舆论氛围,使“三送”活动家喻户晓,人尽皆知,使党和国家的政策,省、市、县重要会议精神在一线、在基层得到广泛传播。

(一)实施“三大机制”,高效推动“三送”活动的开展。一是工作调度机制。采取两级调度工作机制,一方面镇“三送”办每周定期召开一次全体驻村(居)“三送”工作队队长参与的调度会,传达上级主要指示精神,强调布置本月全镇“三送”活动主要工作,梳理全镇“三送”活动中群众反应强烈的棘手问题、突出难题。通过采取

听汇报、谈经验、说想法的形式,全面掌握全镇“三送”活动动态,做到了然于胸。另外,遇有紧急任务时,还灵活召开“三送”组长工作会议,提高“三送”活动的机动性和干部应对突发事件、突发情况的能力,使“三送”活动真正落到实处,真正成为惠民、利民工程。二是民情处理机制。在全镇范围内大力推行“上下联动,以村为主”民情处理机制,全面完善“民情台账”,充分发挥村“两委”在“三送”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做好民情家访工作,将群众反应的问题分级处理,村里能够解决的由村里及时解决落实,村里不能解决的及时上报镇里,由镇里解决,镇里不能解决的及时上报县级相关部门,并跟踪做好后续工作,确保群众的合理诉求得到落实。同时,会及时督促属于村级层面处理的问题的落实情况,对于不按时处理的问题,通过下发督办函,启动劝勉谈话等形式推动工作的开展。另外镇“三送”活动领导小组还及时组织各工作队队长和镇政府各站所等职能部门召开问题交办会,集思广益,分级督促落实,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目前共收集到“三送”民情1条,已销户,完结率达90%。三是严格督查机制。采取一月一督查,平时灵活明察暗访的形式推动全镇“三送”活动的开展。镇“三送”活动领导小组成立3个督查组,分片对全镇36个驻村(居)“三送”工作组进行全面督查,督促按照县委“三送”办要求做好三送活动的常规动作,严肃工作纪律和工作制度。对于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督促相关工作组及时改进,确保不拖后腿,跟上全镇“三送”活动步伐。同时通过开展优秀民情日记评比等活动,表彰先进,形成全镇范围内创先争优,赶超先进的良好工作氛围。

(二)围绕“三大结合”,把握“三送”活动的主线。一是与中心工作相结合。将“三送”活动与当前工作紧密结合,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做好当前的各项工作,特别是抓好当前的农业、农村工作,社会维稳,安全生产工作。通过“三送”活动促进征地拆迁、防暑抗旱、违章建房、计划生育、森林防火、“一大四小”等工作的开展。把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根主线,实现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切实解

决制约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发展农业主导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路子。大力引导群众发展烟业、蔬菜、养殖等特色产业,“三送”干部在帮理产业发展思路、帮扶群众创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二是与提升干部的服务能力相结合。以“五进农家五同步” 工作机制为平台,提升干部的服务能力,帮助群众办理更多的好事实事,解决更多的生产、生活难题,促进干群关系更加和谐、融洽。通过这一平台工作组将群众最需解决的生产、生活难题第一时间收集上来,尤其是涉及村组众多群众的饮水、技术、环境等民生问题,报镇“三送”工作领导小组分类处理,通过民政补助、帮跑部门筹资、村民集资等方式解决;就业创业帮带,即帮促群众增收为目标,帮助群众就业和农民创业等方式,全面提升“三送”干部和村“两委”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三是与干部的“三治”工作相结合。响应市委市政府“治庸、治懒、治散”活动号召,全面提升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换届以来,镇党委组织开展了“三比三看”活动,抓作风、提能力、树典型,即:比业绩,看服务和落实能力的强与弱;比纪律,看工作主动性的高与低;比品性,看群众满意度的好与差。通过以“三送”主线,以“三治”为重点的各项主题活动的开展,强化了干部作风建设,密切了干群关系,留在了农户心中“永远的工作队伍”。

(三)突出“三大工程”,提升“三送”活动的成效。一是突出产业建设工程。各驻村(居)“三送”活动工作组以“服务生产发展,服务生活改善为宗旨,帮助各村(居)谋划产业发展规划,制定未来三年工作重点。始终坚持发展新产业,全力打造特色产业”。在加快蔬菜、烟叶、生猪、水产、鸡禽五大产业建设的同时,突出抓好特色产业建设,尤其是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古樟村老党员温红华成立“昌茂大棚蔬菜合作社”,基地占地面积约216亩,新建高标准蔬菜大棚200座,总投资约560万元,预计生产蔬菜6000万斤远销至东南沿海,社员的收入也达到年均5万,直(间)接受益群众达数百人,极大的带动了古樟村经济的发展;长天村党员温扬坤利用上课时学习到的生猪养殖技术,在本村建起了猪舍,办起了生猪养殖场,目前已有

生猪总数近千头,年收入达百万元,同时还吸纳了十八名本村就业困难户作为猪场员工,以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二是突出民生工程。着力推进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各方面事业。通过“三送”活动,切实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着重解决困难群众低保,教育发展等存在的问题。通过开展走访慰问,修路修桥,帮建公益项目等方式,改善民生,提升村民生活质量,让村民活的有尊严。截止到目前,“三送”干部累计帮助各村居筹得项目资金186.3万元;累计为群众办理各类实事好事960件;走访农户19936户,慰问困难群众1600户,发放大米1800多袋,油300桶,慰问金58.33万余元;共为村、组硬化道路11662米;修建水利设施3处,解决人畜饮水3210人次;开展文化、科技卫生等“三下乡”96人次。三是突出社会和谐工程。群众利益无小事,“三送”工作组高度重视化解群众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工作。通过开展大走访活动,开展摸排工作,将群众反映的矛盾及时收集,并主动去化解,理顺群众情绪,共建和谐家园。一年来,共排查各种矛盾、纠纷173件,协调处理各种矛盾、纠纷112件,接访信访案件42件,解决信访件42件。一年来“三送”活动的开展极大的和谐了干群关系、邻里关系,稳定了民心,为建设宜居宜业富裕幸福五力新琴江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二、精品示范店 1,办驻某某村工作队

某某村距县城8公里,全村26个村小组544户2533人,23名党员。该村以“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为抓手,深入推进“五进农家”系列活动,实现经济社会 “五个同步”发展,着力打造省市有影响力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和统筹城乡发展样板区。

(一)社区服务进农家,组织引领与自我管理同步提升 在村党支部指导下,以村落社区理事会和大畲村志愿者协会为架构建立村落社区服务中心;下设立党员服务、产业发展、公益事业、环境卫生管理、文明新风、爱心帮扶六个服务站,充分发挥志愿者和服务站作用。推行党员“先锋创绩”制度,设置旅游资源保护、景区

管理维护、环境卫生保洁、游览秩序维护、义务导游服务、森林资源管理等6个岗位,党员挂牌上岗“亮身份”,切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老党员张从发,担任卫生维护岗,尽心尽责,为维护新村点和景区环境卫生发挥了积极作用,去年底被评为全县优秀农村保洁员。党员尹维荣和入党积极份子张运仔牵头筹建柴基坝至吉东公路,1个月时间自发筹资10余万元;张盛勤担任森林资源管理岗,带领5名护林队员全天侯巡视管护,辖区两年没有发生一起森林火灾和盗砍林木现象。

(二)文明新风进农家,素质提升与移风易俗同步推进 组织编印发放强农惠农政策资料小手册、发放通俗易懂的法律常识读本,利用党支部远程教育平台,组织收看法律知识讲座,引导群众学法、懂法、用法,转变观念,服从旅游总体规划,积极主动征地、拆迁,支持配合重点工程建设。开展文明和谐家庭、好邻居、好夫妻、好媳妇等评选活动,倡导移风易俗。开展“建宜居某某新村、做文明某某村民”主题教育,组织接受旅游接待文明礼仪知识培训,充分体现客家人热情大方、诚信开明的良好形象。完成游客服务中心、百亩荷花园、某某公园等重大项目近10个;总计完成征地、拆迁4万多㎡。置换安置黄家、下新小组91户群众418人,拆迁房屋12130㎡。预备党员黄运保带头拆迁了刚建几年的砖混住房,示范引导实现和谐拆迁、平稳拆迁。通天寨顺利通过4A级景区评审,年接待游客超过5万人次。

(三)致富技术进农家,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同步发展 合理规划区域产业发展规划。依托新村部,标准化配备农民培训分校,邀请相关部门根据群众意向,适时送教进村;组织乡村旅游产业特色村学习参观开拓眼界;及时收集发布企业招工用工信息,搭建转移就业平台,深入开展党员“双带”致富活动和产业大户带一般户结对帮扶活动。建成260亩荷花观光园,329个物种莲花池,引进400多个观赏品种。发展小屋、吉东、荣和三个百亩现代烟叶产业基地;流转862亩山地种植经济林。区域内土菜馆、旅游住宿、特色木雕、个性化旅游纪念品加工等旅游三产逐步兴起。

(四)村庄整治进农家,人居环境与生态环境同步改善 按照“现代产业园、地质公园、农民新家园、客家民俗风情园”四园于一体的总体目标定位,大力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三清、六改”环境整治,整个旅游新村建成后将超过150户,并且全部推广白墙黛瓦、回廊圆柱、燕尾马头墙新房型。因地制宜搞好四旁村庄绿化美化,开展垃圾分类无害处理知识培训,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定期组织环境卫生整治,对接县城垃圾处置体系,实现垃圾终端无害处置。

(五)扶贫济困进农家,普惠于民与特惠于困同步落实 接苏区振兴发展,列为全县首批扶贫连片开发试点村。争取800多万元资金,全面启动路堤合一工程、吉东公路、某某小学迁建、吉东农田灌溉、人畜饮水工程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民生工程。发挥爱心帮扶服务站作用,建立留守老人活动中心和留守孩之家。建立贫困户分户台帐,按低保户、五保户、扶贫低保户、扶贫户四大类分清类别,落实干部定向帮扶。整合深山移民补助资金、农村危房改造项目、“两红”人员危房改造资金、灾后重建资金及单位赞助资金,在大畲吉东建设农村困难公寓,将极度破旧危房户进行就地安置。提供帮扶慰问资金16万元,扶持47户土坯房住房进行危房改造,为211户群众联系办理信用贷款460多万元。

2、县司法局驻长乐村工作队

长乐村客家源移民社区按照“三送”工作全覆盖常态化要求,通过成了立“一组三会一中心”,实施“强基安民、创业富民、宜居益民、怡心育民、牵手暖民”五项工程,切实把社区建设成农村社区党建(“三送”)示范点。

(一)成立社区党小组,充分发挥党小组引导和党员带头作用,实施“强基安民”工程

成立移民社区党小组。将社区内居住的长乐村、桐坪村的党员组织起来,成立移民社区党小组,负责组织引导整个社区开展活动,建

立社区“三会”、“一中心”向社区党小组以及社区党小组向村“两委”报告工作制度,确保社区党小组的组织引导作用落到实处。同时,在开展社区党员中“定区入会,助政惠民”活动,根据党员特长选择安排到“三会”和便民服务中心去联系社区居民开展各项服务。

(二)成立社区理事会,充分发挥自我管理组织的服务监管作用,实施“宜居益民”工程

社区理事会由客家源小区、怡然居小区、某某街3个分会组成,建立“三会”章程,主要负责社区内日常事务管理,公共事务提议、组织实施并参与决策。具体抓好绿化美化居民房前屋后、社区周边、206国道沿路的环境,以及战备路至怡然居、怡然居至客家源通道环境,并将整个区域垃圾转运、处置纳入县城垃圾处理体系一体化运行;修建客家源、怡然居两小区四周的水泥排水沟和客家源至怡然居的水泥排洪渠;完善社区群众休闲场所,拓宽怡然居休闲活动场所,砌好活动场所挡土墙,添置健身器材;在怡然居、客家源广场各安装一个太阳能路灯,完善长乐街路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社区品位。

(三)成立创业就业互助会,充分发挥致富能手的示范引领作用,实施“创业富民”工程

就业创业互助会主要负责为社区居民提供就业信息、向就业机构推介就业人才,为社区居民或外来客商在当地创业联系、联络和协调相关事宜。就业创业互助会下设养殖协会、白莲协会和小微企业联合会,培植种养示范户带动居民发展生产,推动移民社区产业发展;引进服装、鞋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推进社区居民就业。具体任务是依托当地自然资源和种植传统,通过土地、资金、技术服务,建立100亩集中连片的高产白莲种植示范基地、300亩集中连片的烤烟种植示范基地2-3个,培植存栏5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示范户、存笼5000羽以上家禽养殖大户2-3户,培植种植20亩以上烤烟、白莲种植户5户以上;通过引进的小微企业,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新助推就业50人以上。

(四)成立文明新风倡导会,充分发挥文体爱好者在乡风文明建

设中的宣教作用,实施“怡心育民”工程

文明新风倡导会主要负责传承乡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倡导文明新风。一是在客家源主要通道外墙设立客家文化展示专栏,集中展示客家文化、民俗风情;在怡然居主道路两侧设立“新农村、新农民、新生活”系列宣传图片,浓厚文明和谐社区氛围。二是在怡然居至村部的道路两旁,建设象形烟叶、莲叶、油茶的文化墙,展示灯彩文化、莲乡文化、红色文化和“三送”成果。三是组建社区农民业余剧团,添置必要的服装、道具,聘请专业老师指导,编排反映移民社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谐共处为主题的灯彩小戏,开展经常性地演出,丰富社区群众文化生活。

(五)组建移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各群体的和谐共建作用,实施“牵手暖民”工程

篇5:石瓮镇三转工作汇报

县纪委: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纪委三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纪检监察机关“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三转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安排部署,进一步强化执纪监督,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心工作,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及时成了由镇党委书记挂帅的“三转”工作领导小组,对镇纪委一班人工作任务进行了重新梳理分工,退出了原来参与的一些中心工作议事机构,充实了镇纪委工作人员,使纪检监察回归主业,扎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办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的简要报告如下:

一是着力转变职能,更加清晰的找准定位。在机构、编制总数不变的情况下,设立了监察室,配备了监察室主任、纪检专干,及时清理规范议事协调机构,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镇纪委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进行清理规范,将不该牵头、不该参与的事项均不再参与,突出抓好主业,履行监督职能。目前,我镇纪委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已减少至6个。

二是着力转变方式,更加科学的推进工作。在坚持服务全镇大局前提下,将自身角色定位从直接参与转移到全程监督,把服务方式体现在履行监督职能上。积极转变监督检查方式。今年以来,围绕“四风”整治、干部纪律、会风会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等项工作专项督查,对发现问题一律从严从快查处。同时,积极转变案件管理方式,坚决落实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坚持向县纪委报告的规定。

三是着力转变作风,更加严格的律己为先。坚持按照“打铁还需自身硬”、“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的要求,督促镇全体干部持续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纪委出台的“六个严禁”。强化干部监督管理,坚持带头纠正“四风”,干部工作责任心进一步增强,综合素质明显提升,干部工作作风显著改进。

上一篇:小学生我的老师作文400字下一篇:最新2021父亲节手抄报一等奖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