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失格》读后感

2024-05-01

《人间失格》读后感(精选6篇)

篇1:《人间失格》读后感

之前在蒋方舟的《东京一年》里有匆匆带过一笔,她说太宰治年幼时眼睛就看到了空虚,耳朵就听见了死亡的诱人笛声,发觉人生长梦本没有意义,于是年纪轻轻就写下了《人间失格》,同时一次次起身准备自杀,终于成功。

没有刻意去读这本书,只是蒋方舟的这段话却在我心底偷偷扎下了根。直到发现实验室书柜橱窗里安静躺着这本书的时候,我内心的渴望才又被唤起。

这本书是沉重压抑的,我却抱着休闲轻松的心态去读,甚至有时候还会一阵发笑,这真是对这本被称作文学金字塔之巅著作的亵渎,我不由地怀疑自己真的没有同情心并对别人不幸的遭遇幸灾乐祸吗?仔细思忖,我觉得那时那地我可能也会像书中那群笨女人一样前赴后继地扑向他,不为情色只为彼此心中的温柔善良。

可是今时今日,我思考更多的是,是什么让太宰治变成这个样子的?

小叶生活在一个富裕的家庭,锦衣玉食,群佣环绕,从小就爱看书,在这样的一个家庭却没能让他生活的快乐。因为太过于少年老成,也可能是从小就很聪明的缘故,小叶早早就看透了人情的虚伪,因此也变得更虚伪。这种虚伪和圆滑世故不同,小叶从小就懂得博众人笑,并且从不敢与人辩论,胆小懦弱的唯人是从。就连父亲问他想要什么礼物,他也唯唯诺诺的笑着不敢回答,后来意识到这样使父亲生气了,竟夜里睡不着觉偷偷去改礼物本子上父亲原想给他买的礼物。我想他父亲可能根本不是因为这个生气吧,可能是怒其不争或是想要而不敢说而生气,再或者真是他猜对了父亲的意思。

因为小叶的善良或是搞怪装傻,佣人在他面前也从不设防,堂而皇之的议论他父亲,而在他父亲面前又表现的卑躬屈膝阿谀奉承,这些让他看到人性的丑陋,但他不会去告密的。同样他自己也是戴着一副虚假的面具面对世人的悲戚。这也是一种消极避世吧,没想到竟发生在一个几岁的孩童身上。这也为小叶日后的人生造成悲剧,日日夜夜流连于烈酒与女人之间。

小叶人生的转折点是在家庭没落后吧,那时他开始沉沦虚度,沉眠于酒池肉林。他小时候是那么聪明功课不努力也可以考到最好,只是惧怕人类而变得妥协、盲目、虚度。作者说他自身的孤独气味成为日后被女人乘虚而入的诱因之一。如此看来作者并不喜欢他们,但是秉持一向讨好众人的本性,仍然心有厌恶的接纳她们,以致于他的妻子被人侵犯他也视若无睹,选择逃避。

当然,小叶的女人缘确实不错,这也是让我读的老是发笑的原因之一,还有就是他那沉重的思想包袱,在我看来也是滑稽的,我能理解他但是不敢苟同。在我看来,或者小叶作者本人也是很不理解的是,只要和他接触过的女性都为他沉沦。有愿意陪他殉情的,结果他活了下来,不过完结此文后,作者最终还是和人殉情而死。那些可爱的笨女人,也是深受生活的折磨,想从小叶身上寻找慰藉,殊不知小叶早已对一切皆感麻木,只是需要她们的钱财苟活。这是我的认知,但从作者眼里他是被乘虚而入的。

不可否认,作者还是有点本事的,他还是懂得利用自身吸引女性的优势,来为自己谋福利的。作者长得应该是帅的,不然不会使这么多女人所折服。他的老婆也是他撩来的,虽然那是他惯性的撩妹技能。为了获得药店老板娘的药物,他出卖自己的色相,他用肉体换取自己所需,这里可以知道他并不是个疯子。可是因为他不会和人辩论而被人误为疯子关进疯人院。接回到老家后,他被哥哥安置在一间茅屋和一位六十岁的丑女佣作伴,两三年里这位老女佣曾多次以怪异的方式侵犯他。这三年后他才27岁。活的如此窝囊不堪,或许死亡真的于他是最好的解脱。

篇2:《人间失格》读后感

“因为怯懦,所以逃避生命,以不抵抗在最黑暗的沉沦中生出骄傲。因为骄傲,所以不选择生,所以拒斥粗鄙的乐观主义”,从挂着失真的笑讨好所有人的童年,到挣扎于金钱与爱日渐绝望而倦怠的青年,叶藏于安乐时创作绝望之诗,于不如意时写出生之喜悦,直率地可爱,却又冷漠地可怕。他如是剖析:“我一直对人类畏葸不已,并因这种畏葸而战栗,对作为人类一员的自我的言行也没有自信,因此只好将独自一人的懊恼深藏在胸中的小盒子里,将精神上的忧郁和过敏密闭起来,伪装成天真无邪的乐天外表,使自己一步一步地彻底变成了一个滑稽逗笑的畸形人”。叶藏不仅伤害自己,还伤害了爱着自己的人,这样的人只能说是个畜生。他的人生就是一个由人堕落成畜生的过程。可是,他真的只是个畜生而已吗?

亦若文末,曾经的京桥酒吧老板娘所说:“我们所认识的阿叶,又诚实又乖巧,要是不喝酒的话,不,即使是喝酒……也是一个神一样的好孩子呐。”叶藏弥漫着厌世的怯懦的心底,也曾埋着一种奇异的温柔。可他为什么会堕落成畜生呢?因为他不能合群?因为他交友不慎?或许真正的原因在于他“没有自我”,他完全没有自己的想法,对待生活只是随波逐流,任何事情他只要遇到一点点困难就会放弃,他没有克服困难的自我意志和勇气。兴许同叶藏一般,怯懦的灵魂在历经原生的伤痛、曲折的成长、漫长的昏暗后,幸福与不幸福都不再存在,唯一可以视为真理的,仅是一切都将过去。

庆幸的是,我们所生活的是一个幸福可盼、有人可爱、法律可依和真理可循的强大的社会,可是格格不入的丧失人依然存在,谁又没有经历过在痛苦中挣扎的时刻。

所有可选择的,被选择的,合起来,便指向了一个人的生命轨迹。为轨迹奠基的,是面对人生的态度。存在即有意义,不论何种际遇,都必有其须经历的因缘。与其凝望着深渊,不如怀抱温柔,明媚地活着。

篇3:读太宰治的《人间失格》

但作为一部自传式作品, 太宰治真的认为主人公“丧失了为人的资格”吗?或者说, 主题“人间失格”在这本著作中的定义是否跟我们在日常语境中的理解一致呢?实际上, 现代脚本作家野岛伸思创作的同名却不同质的电视剧《人间失格》, 却以校园暴力为主题, 切实地揭示着“丧失为人资格”的罪恶, 作者的好恶也表现得十分明显———像这样赤裸裸的不为社会道德所认可的邪恶行为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人间失格”, 也是中国人常说的骂人话:“不是人”。如此相较, 便可见得太宰治的《人间失格》显然不是以这种浅显标准来构筑主题的, 原因很简单, 大庭叶藏是个自认无法理解人类正常感情的边缘人, 没有好恶, 没有善恶, 避免与他人正面冲突, 那么就不存在一般意义上的“人间失格”, 主人公和太宰治也并非一个一般意义上的“人间失格”者。那么, 该作为什么始终充斥着巨大的自我厌恶感, 说着“我一直过着充满耻辱的生活”?耻辱的到底是谁?

我认为《人间失格》是日本的《狂人日记》。即从一个边缘者、多余人的角度去审视社会百态, 以非常人的眼光去揣度常人的喜怒哀乐, 于是, 很多常态下自然而然约定俗成的事情, 在这里显示了一种真实又奇特的样貌。按照伊藤整和平野谦1945年对私小说的分类, 《人间失格》属于表达生存的危机感的“破灭型”[2], 所以太宰治不会像鲁迅那样作出“疗救”的口号, 但在展露生活常态的可怖面上, 却是一致的内涵。比如, 在手札之一开头描绘的阴森压抑的吃饭场面。吃饭为什么会成为毛骨悚然的事情?因为在一个保守传统的大家族中, 吃饭近乎一个机械的仪式, 毫无生气。这显然来自太宰治的幼年体验, 大家族的严谨刻板, 父兄的威严, 使得自身敏感的作者对父权体制产生了强烈的不认同 (这也导致了另一个后果, “母爱的缺失使他在和别的女性交往的时候都力求在他人身上寻找他渴望的母爱”[3], 笔下也不乏圣母式的女性形象) , 然而这种潜意识中的不认同是大逆不道的、甚至连他自己也无法接受。他笔下的主人公也是同样, 一方面浸淫着传统道德, 一方面又恐惧着这刻板压抑的一切, 所以在自我认同上产生了严重的矛盾分裂, “理性思维与非理性行为在不断脱节拉锯自责”[4], 这便是日后人格崩盘的种子。

书中的主人公叶藏既不能理解女人心的浅薄, 也不断被朋友利用, 却认为妥协退让才是活下去的方法, 甚至为了混迹世间, 学习人性的种种卑劣。第一手札描写的三张照片可说是其一生的缩影。从强颜欢笑到矫饰轻薄, 最后是面无表情的“死相”, 正是叶藏极力迎合社会却最终失败的一生。叙述者“我”对三张照片的评价毫不客气———古怪, 令人生厌。这无疑是站在社会一般人的角度去评价叶藏;也可以说是太宰治分裂出来一个“正常”的人格来痛斥自己。这种自虐式的叙述却很难读出讽刺的意味, 反倒情真意切得令人同情。接下来的第二手札则是叶藏对自己“罪孽”的陈述。幼年叶藏的本性曾与人类最丑恶的七宗罪之一———欺骗发生了第一次冲击。父亲的演讲会上, 男佣们背地里批评演讲枯燥无味, 一转身又为了讨好主人而赞不绝口。叶藏目睹了这一“可恨罪愆”, 为人类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心口不一而惊异, 同时又认为这必是活下去的“妙谛”。他是个与常识社会格格不入的“外人”, 故而他对人类种种常态的评述就显得分外客观有力。从中我们窥见了人之所以为人所必需的一切, 而这一切竟并非我们在典籍中宣扬的仁义道德, 反而是我们阳奉阴违的罪恶。种种罪恶、欺瞒堆砌起来的人性, 才是世间常态。让身在局中不知局的我们无地自容的事实, 这层纸窗户, 让“外人”叶藏戳穿了。

结合太宰治的性格和日本以委婉为上的文化, 便更能理解为什么叶藏——太宰治在这个社会中无法立足。日本社会是一个以“容我考虑”“我很乐意, 不过……”等冗长的词组、句式来代替一个简单的“不”字的社会, 在正常日本人看来, 这不是欺骗虚伪, 只是必须遵守的礼节罢了。如果不遵守, 就会被说成是“变”———奇怪。“变”在日本是个分量很重的贬义词, 表明将对方从常识、常理社会中划分出去。太宰治显然不擅长拿捏这其中的“度”, “极度的自尊心和容易受伤的感受性构成了太宰治一生的性格基调”。师长井伏鳟二曾邀他来自家作客, 左等右等不至, 开门却见太宰在门外徘徊, 为找不到进去的契机而苦恼。不能理解并掌握虚伪的社交模式, 太宰治的笨拙正如叶藏, 而这种笨拙不能被世间谅解, 使得他的文章充满了青涩的自怨自艾。第一手札中“我”对叶藏的自虐式批评, 是太宰治在用那个常识的理想的社会的人格来批评自己, 其中辛酸无奈可想而知。

叶藏最终丧失了为人的资格, 不在于他欺骗堕落等行为, 而在于没有将这些行为当作常态, 自然而然地做下去。自省一直折磨着他, 而真实的自我如那张妖怪自画像一样不能示人。本来凭借着与一位纯洁女性的婚姻而暂得一安乐窝的主人公, 最后被妻子通奸这致命打击彻底摧毁。“这也不失为人间景象之一。这也是人类的面目之一。大可不必大惊小怪。”———好一句讽刺。妻子的纯洁成为罪恶———这是常态;朋友弃他不顾———这是常态;丈夫忍气吞声———这也是常态。个体在与社会“常态”的碰撞中彻底粉碎, 成为了一个完全脱离社会的精神病患者。他如同一张白纸似的孩子, 在成为一个成熟的社会人过程中夭折了。正如太宰治。

为没有沦为芸芸众生而感到失败, 为无法理解人性的复杂与卑劣而感到失格, 为向社会提出种种质问得不到解答而感到绝望。《人间失格》是反讽的。失格的并非叶藏, 而是整个社会。错的不是我, 而是这个世界。心灵如孩童般倔强敏感的太宰治, 在《人间失格》中留下了对社会怨屈的暗语。

作品的最后, 也是在叶藏主观式叙述结束后, 第一次出现了真正生活在常态中的第三者, 对叶藏做出了意味深长的评语:

“‘都是他的父亲不好。’她漫不经心地说道, ‘我们所认识的阿叶, 又诚实又乖巧, 要是不喝酒的话, 不, 即使是喝酒……也是一个神一样的好孩子呐。’”

重读中我恍然大悟, 自认人间失格的他, 恰恰可以说是一个超凡脱俗的赤子。

参考文献

[1]林克勤, 环境影响创作主体催化文风——柳永与太宰治指比较研究[J].外国语文, 2009 (6) :94-95.

[2]焦欣波, 太宰治战后文学小说的自杀意识[J].海南大学学报, 2008 (3) :311.

[3]王勤, 论太宰治的自我破坏精神[J].时代文学, 2009 (4) :56.

篇4:讨好与人间失格

做咨询后,越来越深地明白,讨好习惯的根源是我们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浓烈的被抛弃感,集体主义与儒家文化,或许只是这种集体无意识之树上所结的果子。

浓烈的被抛弃感产生的源头,首先是糟糕的母婴关系——我这样写绝非是想让妈妈们承担一切责任。没有被母爱点亮的孩子,不敢再求感觉上的链接或情感上的亲密,转成了求形式上的认可。

一位来访者,生命的底色是对母亲的怕。他的母亲并不严厉,他若做错什么,妈妈不会惩罚他。然而,他就是怕,他将母亲的每一句话都当做圣旨一样,如果有意无意违背了,就会觉得将大祸临头。觉知这一切,他明白,他怕的是被妈妈抛弃,就好像是违背妈妈的任何一句话妈妈都会不要他。

但他严重的被抛弃感事实上似乎不成立。妈妈一直在他身边,但他觉得妈妈像机器人,感觉全关闭了,一切话都从头脑说出。感受层面的链接无从建立,只能寻求语言层面的链接。所以他拼命捕捉妈妈的话语,将妈妈的每一句话当圣旨,是为了在语言层面上与妈妈保持链接。一旦违背了妈妈的话语,这个链接就断了,所以觉得被抛弃了。

沉到这种怕里,他有了一个意象:一个小球在追一个大球,小球绝对不能停下来,不断地围着大球转,必须打点起十二分的精神,因为担心稍不留神大球就不见了。小球是他,大球是妈妈。表面的真相是妈妈不会抛弃他,并且根本离不开他,但感受上的真相是他就是有可怕的被抛弃感,时刻都要围着妈妈转,将妈妈的随时可能破裂的衣角抓住。

这种意象体现在他人生中的每一个角落。大学的宿舍,六个人,他一定是最后一个入睡,因为必须所有的人都酣然入睡后他才能放松下来。只要有一个人没睡着,这个人就是大球,稍不留神就会离他而去。因为这种紧张,中学时他知道同一年级每个人的性格,而讽刺的是他又超级宅——讨好每个人太累,所以宅。

这位来访者的被抛弃感,我想或许在神州大地的每一个村落、每一个城市的角落都存在。要么是真实的被抛弃,譬如数以千万计的留守儿童,而城市里的孩子则普遍由老人或者感情淡漠的父母带。

《人间失格》,日本小说家太宰治直刺人心的准自传,描绘这种心理说:“我想到一个办法,就是用滑稽的言行讨好别人。那是我对人类最后的求爱……我靠滑稽这条细线,维系着与人类的联系。表面上,我总是笑脸迎人,可心里头,却是拼死拼活,在凶多吉少、千钧一发的高难度下,汗流浃背地为人类提供最周详的服务。

……

而且,无论我被家人怎样责怪,也从不还嘴。哪怕只是戏言,于我也如晴天霹雳,令我为之疯狂,哪里还谈得上还嘴……只要被人批评,我就觉得对方说得一点儿都没错,是我自己想法有误。因此我总是黯然接受外界的攻击,内心却承受着疯狂的恐惧。”

太宰治说的“疯狂的恐惧”,就是对被抛弃的恐惧。这种恐惧压倒一切,他为了避免这种恐惧可以付出一切,讨好算什么,滑稽又算什么,只要不被抛弃就可以。

一个“孤儿”,当做好人时能得到关注,那他自然会对此形成超级执著。中国式的图景,譬如传销、成功学等等,都有这样的一个底色在:无数有严重被抛弃创伤的人,拼命去抓住一点什么,以此形成一种存在感。但同时,只要一孤独一安静,就会感到要命的空虚。

希望我们能改变这一图景。从理论上,最有效的办法是构建一种良好的母婴关系。但真实的解决方案,是每个人自己的覺醒。要不得的是意识到妈妈对婴儿的致命影响,于是指责她为婴儿的一切问题负责,相反,真正需要做的是爱护她,给她宽松有爱的环境,她有了爱,就可以更好地传递爱。

所以切记一点:自己的觉醒就够难了,逼别人觉醒更难。并且,你觉醒了,会带来整个家庭的转变。

篇5:《人间失格》读后感

孩童时的懦弱,不辩解,一步步放大,变成大人时,自私,胆怯,缺乏责任感,生活充满绝望,更加放荡,更加自私,堕入无边的黑暗。

貌似真的是只有小孩子是最幸福的,以前读小学,初中,高中,每天最烦的就是有写不完的作业,虽然父母对我的学习从来不加以干扰,相比较其他人,学习生活也未必那么艰辛,但是大量的作业,习题,还是觉得非常单调,枯燥。

到现在,大学时光接近尾声,有些人工作有些人继续学习,才发现我们现在,学习再也不是唯一,好怀念当初那种单纯的日子。

但是回过头看看父母,看看正值壮年的那些人,又为了生活,为了孩子,付出了更多,责任也更重。想起妈妈感冒了也不吃药,总说挨着挨着就好了,可是我一感冒,就赶紧带我买药吃药打针,父母真的不易。

现在的我或许能理解父母的辛劳,但是站在我现在的角度真的很难能想到,我会为了一个人去生孩子,去养孩子,去付出我的一切。每每说到这里,我妈就笑了,说句你以后就知道了。好害怕,希望我一直不知道,我想一直做我爸妈的宝宝。

篇6:人间失格读后感

《人间失格》是日本作家太宰治的作品,太宰治也是日本无赖派文学最高代表,在日本文坛与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并列战后文学的巅峰人物。无赖派文学用戏谑的态度来表现日本二战战败后社会的混乱与凄凉,揭示了战后日本社会的某些本质。太宰治在自己人生最后的那些日子里,写下了这篇几乎是以自己一生经历为背景的名著,这就是《人间失格》。

太宰治的一生,在那个战乱的年代或许很平常,而在现在看来是带些传奇色彩的,他一生历史上有记载的自杀次数是五次,每次都是与不同的女人一起,最后39岁那年死于自杀。

《人间失格》的意思是:丧失为人的资格。故事从三张泛黄的照片开始记载,全书共分序曲、后记以及三篇手札构成,主人公叶藏以第一人称进行叙述,整本书都是以一种消极颓废的态度来进行讲述的,但是这种风格意外的受到了现在许多年轻人的好评。主人公出身贵族家庭,父亲当时权倾一时,而他自己长相俊美,对人温和,说话幽默,读书认真,成绩优秀……但是,这仅仅是他的外壳而已,小的时候,他和许多议员听爸爸的演讲,大家都说:“这次演讲太棒了”“这次演讲很成功”之类的话,而在散会回家的时候却纷纷改口说:“真是无聊透顶”“他讲的糟透了”当时年幼的主人公不明白为什么人类会这样。

主人公的家族是庞大的,每次吃饭的时候一家人都要正襟危坐在一张桌子上面,他一直在思索,为什么人一定要分成三餐规矩的坐在一起吃饭,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仪式,大家每日三次在固定的时刻聚在房间中,连饭菜也井然有序的摆着,即使根本不想吃,都必须安静的低垂着头咀嚼着饭。主人公看似是天之骄子,但是他对人类越来越不理解,对人类越来越害怕,越来越感到恐慌和害怕。于是他想到了一点,在生活中扮一个令人发笑的丑角,以逗别人为乐来排解自己心中的不安。虽然我对人类极度恐怖,但总不能对他们死心。“我可以借着逗笑这一根细线稍微与人类联系起来。虽然表面是不断地制造笑脸迎人,但应该说内心是拼死命的,汗流浃背、冷汗直流地对其服务。”那是自己对人类最后的求爱。

再到后来,主人公以优异的成绩考到了理想的学校,但是他没有任何开心,因为他仍然没有一点理解人类。在新的班级他认识了一个家庭贫困但是游手好闲的男生,他在那个男生那里学会了酒、烟和妓女。过上了颓废的日子,他的长相在女人中却很受欢迎,女人都认为他是忧郁的、能保守恋爱秘密的人,家里给他的钱毕竟是有限的,他没有钱了就伸手向女人去要,他周旋于几个女人之间,在一天夜里他决定和一个艺妓去跳海殉情,结果是那女人死了,而他却被救了。他以‘协助自杀罪’被带到了警局。这时他的父亲知道了他的所作所为,与他断绝了父子关系,把他囚禁在一个阁楼上面,防止他再次自杀,这导致了他对人类的绝望,被关了一年之后,他逃了出来,靠着画漫画为生,所画的漫画不仅刊登在小孩子杂志上,也刊登在车站贩卖的粗鲁、卑猥的杂志中。到后来为了赚酒钱,不得不靠临摹春宫图为生。开始靠着女人的接济活着,他再次受不了这种生活,抛弃了那个女人,跑到了另一个女孩那里,后来他们结了婚,结婚之后,纯洁的妻子却因为信任而遭到玷污让他彻底崩溃,与一个跛脚的老板娘在一起,换取大量的吗啡。最后大庭叶藏这个一个丧失为人资格的人完全凭感情行事,一步步由病弱,无力走向堕落的人生,从沉湎药物,买春,自杀到完全不

理解他人,同时恐惧弃绝世界,最终被送进精神病院。直到有一天他吐了血,发现自己命不久矣……

上一篇:市茶叶深加工产业报告下一篇:再等一个晴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