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三大王”作文

2024-04-08

善良的“三大王”作文(精选14篇)

篇1:善良的“三大王”作文

善良的“三大王”作文

老会哭鼻子的,当别人遇到困难会及时给予帮助的,打字神速的,他们都会是谁呢?他们就是我们班小海、小杜、辰辰同学。

1、“哭鼻子大王”

我们班的小海之所以被大家称为“哭鼻子大王”,是因为只要把他的东西弄坏了,或者不听取他的意见,他就会哇哇哇地哭起来。这时候要是你在碰他一根毛,他就会像一个点燃导火线的一样发起脾气来。他虽然有一些缺点,不过他还有许多优点。比如有一次,我考差了,他马上拿出餐巾纸跑过来递给我,并且安慰了我。除此之外,小杨还读过许多历史故事,他给大家讲起科学课外知识来,那可是一套套的。

2、“热心肠大王”

我们班的小杜就是有名的暖男,他最喜欢帮助别人。在冬天的时候,有些女生都不敢碰那冰冷的水,可是等着她们做值日呀!没水怎么行。每次这时候,小杜同学肯定会跑过来,他把女生的抹布很利索的搅干。记得还有一次,我不小心忘带饭盒了。中午大家排队打饭,我正着急,小杜已经跑到食堂帮我借了一个回来。类似这样的事真是数也数不尽。有这样的同学真棒!我们以后要向他学习。

3、“信息大王”

再来说说我们班的“信息大王”吧。星期三是我们的`信息课,每当这时候,辰辰同学都非常地兴奋,好像有什么大喜事一样。老师一讲完上课内容,他的手指就飞快地在键盘上打起字来,你甚至看不清他手指敲键盘的位子,那速度真是惊人!他还很体谅一些女孩子,大家东西掉了,他会很主动地帮忙捡起来。我们全班对他都佩服得不得了,这可是真的,不信你可以来我们班看看。

这就是我们班的善良“三大王”。相信你肯定很喜欢热心肠的小杜,也很佩服打字神速的辰辰,也喜欢主动安慰别人,还知道许多知识的小海。我们班还有好多好多有才的同学,下次又机会我在慢慢介绍给大家。

篇2:善良的“三大王”作文

关于善良的作文:让善良开花

作者/蒲静

“哼,就爱表现,自作多情,没人会理你的!”

她,一个相貌平平,中等身材的女生。第一眼看见她就给人一种不可一世和爱表现的感觉。

这不,才开学,教室里乱糟糟的,劳动委员让大家打扫卫生,大家你推我,我推你,都不愿意打扫。我也躲得远远的,心想:傻子才会干呢!

突然一个熟悉的背影走向那又脏又臭的卫生工具存放处,麻利地干了起来。哦,又是她,不一会儿,教室变了个样,老师表扬了她。而她呢,笑得跟花似的`,挺直了背,庄严地将全班每一个角落扫描了一遍,好像想让全班知道是她做的似的。

不一会儿,她又主动帮老师抱作业,擦黑板,收拾讲台,还累得满头大汗。

又是一个晴朗的早上。我一个人悠闲地在街上游荡,欣赏着含苞欲放的花朵,品尝着阵阵的芳香,吟听着欢快的乌叫声……

这时一个戴墨镜的老头儿,拄着拐杖一下子把我撞倒了,差点四脚朝天。我费了好大的劲才从地上爬了起来,而他呢,没道歉不说还走了。我又向前走了不久,就看见前面围了一群人,我仔细一听,原来一个盲人摔倒了,大家都不敢去扶,我一看:不正是撞我那老头儿吗?活该!

这时,那个熟悉的背影又出现在我眼前,她俯下身子,小心地扶起那老头儿,人们纷纷称赞。我想,哼,又是她,又爱表现。这年头骗子太多了,赖上你活该。

我来到小卖部,挑选了很久,可刚要买时,一摸口袋, “糟了,我钱呢?”不见了,怎么办,仿佛所有目光都焦聚在我的身上,我不知所措, “我帮你付吧!记住还我哟!”一个甜美的声音打破了尴尬局面……

有一种花开在心里:它是一支歌,悠扬悦耳;它是一首诗,真挚感人;它是一幅画,形象逼真;它是一行字,传达心声。每个人的心灵都有一片精神的沃土,那么让我们播下善良的种子,享受善良的花,收获善良的果吧!

简评

本文讲述了一歌乐于助人的小姑娘的种种善攀,将“我”与“她”形成鲜明对比。文章合理剪辑材料,以“我”的见闻感受为线索,将事件集中在“才开学”和“一个晴朗的早上”,两段情景中,并用“突然”、 一会儿”、 “这时”等词语提示,脉络清晰,情节自然真实,结尾画龙点睛。

(指导老师:唐艳)

篇3:小学作文教学的三大软肋

内容层面:生活概念化

新课标提出, 习作教学要从内容入手, 要求学生自我体验生活, 从中发现生活的真善美, 激发出对生活的热情, 进而“我手写我心”, 表达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但事实是, 小学作文写的不是自己的生活感受, 其作文内容被概念化。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着这样的现象, 很重要的原因是, 教师对学生写作内容即学生的生活缺乏足够的关注和尊重, 只是以自身生活体验为准则, 圈定学生习作内容范围, 对与自身的生活体验不相符的学生生活内容加以否定, 因而造成学生习作内容的严重流失, 习作内容单一概念化。比如写《我的元宵节》, 就是写元宵节传统“吃汤圆, 齐团圆”, 另加佛山市元宵节地方特色“看花灯”。元宵节就被教师概念化了, 老师理直气壮地要求学生写“吃元宵, 齐团圆”和“看花灯”。另外, 学生的生活受制于家长的安排, 家长很少思考孩子心里想怎样安排自己的元宵节, 学生自主生活空间狭小。诚然, “吃元宵, 齐团圆”和“看花灯”值得写, 但学生毕竟生活阅历肤浅, 对文化传统丰富的内涵理解表层化, 且难以融入自我的情感, 被动写“吃元宵, 齐团圆”和“看花灯”肯定会概念化, 味同嚼蜡。

那么, 如何避免小学作文教学中习作内容的生活概念化问题呢?诚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生活就如泉源, 文章犹如溪水, 泉源丰盛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笔者认为, 现在学生并不缺少生活, 只是缺少自主参与能引起自己情感反应的生活。因而, 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生活。学生由于年龄和心理特点与老师不同, 生活阅历和体验也与老师不同, 所以, 对于生活中的认识也与老师不尽一致。正是因为这些不同, 许多在老师心目中觉得有意义的、值得一写的重要事情, 在我们的教学对象———学生眼里, 却可能不以为然。同样, 许多在学生心目中觉得有趣的、非常重要的急于抒写的心情, 在我们老师眼里, 又是那样不值一提。当这种矛盾出现的时候, 正是需要我们老师调整自己的观点, 尊重学生的生活。尊重了学生的生活, 等于疏通了学生写作内容输出管道, 学生笔端才能源源不断地涌现鲜活的富有情趣的生活内容。老师不仅要尊重学生的生活, 还要关注学生的生活, 老师必须走近, 走进学生的心灵天地,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审视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每个人,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自主解读生活。这样, 学生写作内容必然多元别样, 自我情感的抒发才会丰富精彩。再以写《我的元宵节》为例, 老师必须先放下自己作为一个成年人赋予元宵佳节团圆意蕴这一定势心理, 从孩子的实际生活出发, 来看看孩子们怎么过元宵节的。过元宵时, 孩子一般听从家长的安排度过这一天, 而这个安排更多的是按传统的习俗来制定的。我们可以想到, 元宵节的这些活动, 并不是学生自己喜闻乐见的一些活动, 对于这些安排, 学生更多的是被动的接受。由此, 老师要求学生写《我的元宵节》, 并写出那种“团圆”的意蕴, 显然是不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的。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一定要学生写的话, 学生只有把大人们安排好的节日活动概念式地写出来。与其这样, 不如变换思维, 老师可以把习作内容和要求作相应的修正——写一份有关元宵节的调查研究报告。可搜集各地元宵节的习俗, 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元宵习俗。访问自己的祖辈、父辈是怎样过元宵、看花灯的。这样的话, 学生习作内容一定精彩纷呈。

审美层面:情感高尚化

小学作文教学中的第二大软肋就是情感高尚化。老师对习作中蕴含的审美情感缺乏鉴赏品析, 漠视情感的丰富性, 而是热衷为情感贴上单一的“高尚”的标签, 要求习作中非写出可歌可颂的高尚情感不可。还是以写《我的元宵节》为例, 老师要求学生写吃汤圆那就非写出传统文化中的“团圆”的情感不可, 写看花灯就非写出“顺利”的情感不可, 看到看花灯的人多非要写出大家的生活富裕, 社会繁荣等等。罗素曾说:“参差多态, 乃是幸福的本源。”, 同样, 人的情感之美往往在于其多元交织, 多元交织的情感冲击能产生情感的张力;文章之美很大程度在于丰富多元的情感表达。老师的这种“高尚”情结固然很美, 可这种单一的情感消散了文章情感的丰富之美, 更是削足适履, 使得学生情感抒发仅剩一孔, 极大地限制了学生情感的抒发。

笔者认为, 只有尊重学生的精神世界, 把每一堂习作指导课都看做是学生的生命成长的课堂, 感悟生命中每一份情感律动。具体到底该怎样把握呢?如在指导《我的元宵节》习作训练时, 可能会看到一些抒写自己真实但却不一定高尚情感的文章。比如有学生写元宵节那天也正是表妹生日, 于是趁着大家放假, 几个表姐表妹表哥表弟在一起包汤圆时互相以辣椒汤圆来彼此捉弄;最后个个中招, 狼狈收场。在这个过程中, 传递出的是一种放松、兴奋的心情。再比如有同学写和家人一起去看花灯由于人太多太拥挤而感觉非常烦躁。也有的写元宵节这一天父母双双外出旅游而让自己呆在外婆家让自己感到很不开心。还有, 比如写自己在元宵节的晚上批发些气球来卖, 小赚了一笔, 暗自高兴的心情……这些心情的抒写, 因其真实而让读者在字里行间中强烈地感受到小作者那颗鲜活的少年之心。但如果我们固守我们那份“高尚”情结, 就有许多人失去了被欣赏的机会。每个人都有倾吐情感的必要, 被漠视的次数多了, 学生开始“无知无觉”, 这便是我们常常遭遇的学生无话可写的现象。如何让学生找到倾吐情感的欲望, 很简单, 关注并珍视他们的情感。

语言层面:文字的程式化

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第三大软肋则是文字的程式化。最常见的一种模式是在习作指导时, 先出示例文让学生总结出语言表达的特点, 然后再指导学生根据语言的这些特点来表达。另一个常见的模式是在习作指导时, 先回顾例文, 总结出写作方法, 然后再按照这些方法进行语言训练。

在这两个模式中, 学生都是先在老师的引导下总结出语言特点, 如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啊, 比喻、拟人、排比句的运用啊等等。接着让学生在自己语言表达中一一按这个模式去训练。如果学生一时说得不符合要求, 再由老师组织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以此一步步使语言表达更具特色。在《我的元宵节》的语言训练中, 有包汤圆时的动作、神态描写, 有吃汤圆的动作、神态描写, 还有晚上看花灯时形容人多的场景描写, 还有元宵节晚饭上的语言描写等等。但这些训练都从语言技巧出发的语言训练, 包汤圆的动作是大同小异的, 人多的场景都大概是人山人海式的, 这并没有融入孩子们情感的表述, 使语言表达出现了严重的程式化现象。

的确, 习作教学的重要任务是语言训练。但语言表达不仅仅是语言技巧, 而更应该是语言技巧与语言所要表达的情感的结合体。没有承载情感的语言是苍白的、无力的。

笔者认为, 语言训练中的情感承载是解决文字程式化现象最根本的途径。同一个元宵节每一个人都过得不一样, 只有融入个人的真实情感, 那么元宵节的每一个情节才能带上了个性化的色彩。心情兴奋, 看到那如潮的人流那快乐的热闹场景, 看到的人脸上都笑靥如花;若是无奈被家长带上的, 又遭遇上人山人海, 那肯定不是热闹, 而是不堪忍受的烦乱;看到每个人都是那么匆忙, 甚至还可以闻到有些臭哄哄的气息。心情开心, 看到维持秩序的警察心中总不免被他们那坚守岗位的热忱所敬佩, 看到的是他们高大的身影。自己没守秩序时, 又刚好遇上警察, 恐怕看到是他们的狰狞可怕的脸……

篇4:突破作文教学的三大误区

误区一,单一文体程序控制。

现行中学语文课本基本上是按照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文体单元模式编排,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即是按照这种单一的文体程序分学段实施控制。这样,学生在小学至初一学段主要是读写记叙文,到初二、初三主要是读写说明文、议论文,结果造成了学生作文不能适应现实生活的需要,作文形式、作文内容呆板、单调的奇怪现象。

误区二,听说读写单行。

听说读写是相对独立又有密切联系的四种语文能力。语文教师受到应试思维的干扰,只看到它们的相对独立性,而看不到它们密切的内在联系,更谈不上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听说教学设计,少数老师也只是把听说教学看成是阅读教学的“边角料”。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又不能娴熟地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这时,课文“写作特点”的归纳又成了阅读教学的“边角料”。听说读写“我行我素”,各走各的路。写作教学的重担就这样无情地落在了两周一次的“作文课”上了。

误区三,作文写作与作文修改分离。

(写作与修改分离是作文教学的另一误区。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生写,老师改;一是“写”与“改”相隔时间久远。传统作文教学模式的结果只会是老师太苛求,学生盯分数;或者是“无可奈何本交去,似曾相识文归来”。

如何突破作文教学中的这些误区?笔者认为,可从如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构建立体交叉的作文教学体系

事实上单一文体程序控制的作文教学,既不能适应现实生活的需要,又不利于学生认识能力如观察、思维、想象、内部言语诸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的持续發展。因此,作文教学必须突破这一误区。一是在小学高年级,初中低年级综合进行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及应用文的写作训练,建立“作文模式”,如可在同一学段让学生练习写作简单记叙文(一人一事),简短的说明文(说明实物),小议论文等,避免老师把“写作特点”的教学当作阅读教学的“边角料”,将作文教学落到实处。同时,教师要花大气力指导课外阅读,让学生在博览中积累知识,陶冶性情,感受祖国的语言文字,做好作文储备工作。

二、写作、修改两不误

有人说作文是写出来的,也有人说作文是改出来的。其实,这两面种说法都有失偏颇。作文既是写出来的又是改出来的。既会写又能改方是“文章能手”。故此,作文教学首先应改变现行教学中学生写、老师改的“定势”,把作文修改的权力还给学生。叶圣陶先生当年指点子女写作时,有两条原则,一是“写的时候要写自己的话”;二是“写定之后自己用心改。”《语文标准》特别提出了各学段写作的次数、字数的量化要求。笔者认为,作文教学中,教师还应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增加修改次数的量化指标。这又可分为指令性和指导性指标两类?对大部分学生,要求按指令指标自改或互改,而对另一部分学生,则可适当减少指令性作文修改次数,而适当增加指导性修改量次。其实,教师修改学生作文宜采用“启发式”,摒弃精批细致的批改方式。这样,把写作、修改的权力全交还给学生,可避免教师批语“空对空”的现象,又能克服因老师批改不及时而造成学生对作文“淡忘”的情况,让学生在写作、修改中体悟作文的道理。三是教师应逐渐改变作文评价模式,变“甄别”、“选拔”式作文评价模式为重发展、显个性式评价方式,让学生建立起“写作自信”,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写作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篇5:善良的“三大王”作文

善良就像一颗种子,一旦播种就会发芽,最后结出善良的果实。

“嘿,早上好。”

我坐在保安室里,看着一边说话一边推门而入的人。我不知道他的姓名,我对他的过去毫无知晓,不知道为什么这些年来,他J门时总是对我说早上好,离怨こ时,总是对我说再见。他是工厂的员工,我只是工厂的一名保安员。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只能点头微笑,以作回应。

几年前我被这家工厂聘请做保安员。我刚来没多久,也看到了他来到工厂。从那时起,他便开始了每天的问候。我所在的工厂只是一家肉类冷冻加工厂,员工很多,我有时也会记不清谁跟谁。也就是因为员工很多,每天进出的人总是不计其数。唯独他,也只有他,每天对我说“早上好”“再见”。时间证明了一个人对一个人的依赖性、习惯性,如果每天重复的事在某一天里突然就没有发生了,那就会刺激到人的思想。

“嘿,还没下班呢?我先走了,再见啊。”

如同我等待的那样。每天下午下班时,他也会如同往常一样与我道别。我看着他渐行渐远的背影,不禁想到是什么原因让他每天这样与我问候、和我道别。时_滴滴答答的声音在沉静的岁月里形成了一首优美的乐曲,一点一点敲打着我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早上好啊,今天天气不错啊!”

“是啊,今天这么早就来了?”

他黑黑的`皮肤在初升的朝阳下显得格外光亮。

今天的时间似乎走得特别快,时针穿过六点,绕到八点。夏天的黑夜总是来得特e晚,而今天却来得有些块。我走出保安室,心枰评地跳着,比平常快了许多。焦虑不安的我,还等着他的道别。寂寥的苍穹也盖不住星河盈动的璀璨。我转过头,时针已经指向了H点。别想了,快去看看。我随着心里的声音拿起钥匙冲向了工厂加工楼。没有,找完了所有的角落,都没有。他会在哪里呢?冷冻库。对,冷冻库。当我赶到的时候,他蜷缩在角落,神志不清……

这件事情之后,许多人都来问过我同样的一个问题:你是怎么知道他出事了?并且还救了他?我笑而不语,后来去医院看望他的时候,他也问我怎么知道他被困在冷藏室里。我缓缓地说:“因为我们有一个约定。”这个约定陪伴着我们,一直到永远。

篇6:善良的“三大王”作文

在我小时候,跟随爸爸妈妈来到这片树林里,高大的树,清澈的水,温暖的阳光,各种适宜的条件使我们居住在了这里,度过了一年又一年。渐渐的,我长大了,要离开爸爸妈妈去寻找新生活了,于是在看看这里的景物,站在小时时候经常玩耍的大石头旁。最后,一步三回头的离开。现在,我老了,想回到故乡看看,便同孩子们告别,独自来到这片树林。

一路上,不仅要躲避虎豹,还要关注一些自然危险,吃尽了苦头,来到这里,看到的却是一片荒芜,往日高大的树木如今全部成为了矮小的树墩,清澈的河流也因树木的减少而消失,花草、小动物被迫远走他乡。我傻眼了,这是我家吗?我试图找到证明它们不是的证据,但我看到了那块石头--我小时候经常站在上面玩耍。我沉默了,心中却是雷云翻滚,我不能相信,我要找出是谁把这里破坏的,我顺着痕迹来到一片空地,一座大房子坐在那里,旁边是......旁边全部都是树木!我震惊得说不出话来,我认得这房子,是人类的,人类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以前的他们可不是这样。正在我思索的时候从屋里走出来一个小孩,看见我就尖叫道:“呀!兔子,好可爱,我喜欢,爸爸,你把它抓来我玩!”我一听,立刻掉头就跑,现在的孩子为什么也这么狠心?我的族人都被他们抓走吃了或做了没有自由的宠物,我可不能被抓了,于是飞快地逃离了这座屋子,直到再也听不见脚步声我才停下,心有余悸的拍拍心口说:“幸好我跑得快。”不过,看到昔日的乐园变成如此模样,心里着实不太好受。

走着走着,来到了一座城市,里面车水马龙,我站在马路边,看见如此多的人类,叹了口气,扭头离开了,边走边想:现在的人们,善良和环保意识哪里去了呢?不禁又想起家园的样子,越想越伤心,一口气跑回那块石头旁,头靠在上面,不禁又伤感起来,爸爸妈妈怎么样了?我们以后会无家可归,最后沦为人类的食物、宠物吗?回到家,把此事告诉儿女们,他们也很伤心,都希望人们要关爱动物。又是一个夜晚,我做了一个梦,梦中,那美丽的家园又回来了,各种动物聚在一起,庆祝家园的回归,人类改变了习惯认识,保护环境,善待动物,地球又成为了天堂。

篇7:善良的奶奶作文

前几天,我看了一本书叫《奶奶的手》,故事是这样的,父亲在一家小公司工作,很辛苦地赚钱养家,为了替父亲分担生活压力,奶奶上山挖野菜,整理好到集市上卖,以此补贴家用。有一天,发生了一件让我措手不及的事,星期六,学生必须把家长带到学校,商量小学升初中的事。别的同学无所谓,而我,能来学校的只有奶奶,可奶奶,寒酸的衣服,微驼的背……最要命的,是奶奶那脏兮兮的手。第二天下午,老师让同学通知我到教务处,我看见老师紧紧地握着奶奶的手。原来,奶奶清楚孙女的心思,于是老人家不停地用漂白剂洗手,还用钢丝球擦手,血都流出来了。

其实,长辈们是为了孩子日夜操劳,渐渐失去他们原有的美丽和悠闲。读完这本书,我也想起了我的奶奶,我对奶奶的印象很模糊,因为,在我很小的时候,奶奶就去世了。但从以前的照片中,我仍然能看到她带着微笑替我洗澡。每次提到爷爷奶奶,我总是挺心酸的,因为还没来得及报答他们,他们就先走了。爷爷奶奶走了,还有父母。父母为了我,付出了很多很多,为我做的一切比珠宝钻石还要珍贵,我会牢记在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报答他们。

感恩是为了回报一个人对自己的帮助,让我们一起感恩我们的亲人吧!

篇8:提高高考作文的三大要素

关键词:高考作文,要素,材料

高尔基曾说, 写文章最难的是开头, 它如同在音乐上一样, 全曲的音调就是它给予的。一篇优秀作文的开头, 犹如一次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 很讲究闪亮登场, 要紧紧抓住观众的心, 从而使其欲罢不能, 才能使其为之叹服。

我国元代的乔梦符说, 文章开头要像“凤头”。“凤头”是说作品的开头要像凤凰的头那样秀气、漂亮。古人作文对此特为推崇, 笔者认为, 抓好以下三大要素, 就能如愿打造精美之“凤头”。

第一要素:要明

好的开头, 要一下子让读者知道你要说什么, 也就是让读者了解你的论点式话题, 最好三言两语就点明文章的基本观点或话题。李涂在《文章精义》里说:“文字起句发意最好。”总之, 要让读者知道你在谈哪方面的问题, 开篇知其旨意。

如, 2009年高考四川卷满分作文《熟悉》的开头:

由于熟悉, 在文学上, 你“腹有诗书气自华”;由于熟悉, 在军事上, 你可“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由于熟悉, 在治国上, 你可“上安百姓, 下治家国”;由于熟悉, 在技艺上, 你可“匠心独运, 独树一帜。”

作者在文章开头, 就明确中心“熟悉”。这样精美“凤头”已然形成。

第二要素:要简

简明是明朗的保证, 也就是指文章开头要切题快, 表达主题鲜明, 给代印象突出, 最好三两句成段, 引出论点或话题。

例如, 2009年高考安徽卷材料作文“弯道超越”, 满分作文《赢在弯道》的开头:

对于一个赛车手, 弯道既是争分夺秒的前哨, 也是颠覆赛车的险滩。然而, 杰出的车手, 往往赢在弯道。

对于人的一生, 弯道犹如一片泥泞而充满危险的沼泽, 如果逾越过去, 前面就是光明大道。然而, 成功的人士, 往往赢在弯道。

此文作者就很好地处理了原材料, 开头简明地由车手的赛场技巧, 引申到智者的人生选择, 快捷自然地揭示了主旨。

又如, 2010年高考佳作的《细节+细节=成功》的开头:

细节如炎炎夏日中的一丝凉风, 寒风中的一缕阳光, 漆黑夜空中的一点星光。细节引领着我们走向成功。注重细节, 就掌握了成功的主动权。注意细节, 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这个开篇紧扣材料, 通过对注重细节的往事材料的解析引出中心论点。片言明旨, 摄人魂魄。

第三要素:要美

只有美, 才能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好的开头, 有如春云初展, 鲜花含露, 叫人一见钟情。”文章开头的美, 主要指技巧美, 富有文采, 如“用修辞”“用典故”等等。形式美是内容美的保证, 二者相辅相成。

如, 2008年高考上海春招卷优秀作文《细微深处》的开头: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这传诵千古的诗篇在细微深处传达出那腔思乡情怀。

本开头引用张籍这首描写细节来抒发乡情的诗歌, 引出了题旨, 又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艺术色彩, 十分精当。

又如, 2009年高考湖南卷满分作文《踮起脚尖》的开头:

踮起脚尖, 感初阳掠过草地, 拾起珠玑, 那是天外的暖意;

踮起脚尖, 看蝶翅轻拍花朵, 曼舞飞扬, 那是生命的活力。

踮起脚尖的人生异相精彩!

这个开头借助拟人、排比, 揭示了作文的本质内涵, 表意充分, 气势充沛, 使议论的语言产生了具体生动、形象传神的魅力。

篇9:善良的“三大王”作文

上个月哲学课讲苏格拉底,关于正义和善的问题,苏格拉底絮叨了缠绕在正义和善上面的各种可能,感觉没办法给“善良”下一个公认的定义,不同情况、不同的人,具体到正义与善良,结论匪夷所思。既然每个人对善良的定义存在差异,是不是可以说,善良不能自己给自己定义,而是他人对你的定义。

前些日子在美国辛辛那提动物园,四岁男孩掉进一个叫哈兰贝的大猩猩家里,在人兽相持经历了紧张的10分钟之后,动物园救人心切,射杀了17岁的哈兰贝。看到这条新闻,第一个反应就是,为什么不用麻醉枪?难道没有其他办法既救下孩子,又留下哈兰贝一条命?在美国替哈兰贝喊冤的不在少数,哈同学在家里生活得好好的,然后你突然毫无征兆、不打招呼闯进来,哈同学还不知道怎么接待不速之客,就被人开枪打死了,然后哈同学的死还印证了人对人的善良。那么没有招惹谁的哈兰贝的正义怎么说呢?感觉比六月飞雪还冤,这算不算人对大猩猩的不善良?这种对人的善意和对动物的恶,中间的公道在那里?何况大猩猩还是最接近人类智力、情感,和我们非常相似的动物。

人对人的善良,也是很麻烦。美国两党选总统,两党候选人不但都碰上自身的道德麻烦,还因为双方对善恶的理解不同、定义不同、使用不同,把人民分为两部分,对一部分人是善良的做法和用心,对另外一部分人是绝对的恶行和敌视。回国后在北京读暑课,碰上暴雨,没地方吃饭,第一反应叫外卖,转念一想,自己觉得危险啊洪灾啊之类的,难道淋在别人头上不是一回事吗?晚饭将就着吃的泡面,为自己心存的善念还感谢了自己。前两天刷微博,看到自己遇暴雨那天,一个外卖小哥因为晚餐送晚了,被叫外卖的骂到头上,还把饭扔到地上,小哥特别落寞地走了。不知道那天那份外卖小哥挣了多少,不知道那天暴雨小哥在路上狼狈成了什么样子,也不知道叫外卖的爷因为有多少钱气粗成这种样子。这个社会里你可能比别人挣得多住得好,但你不能就此具有了侮辱歧视别人的资格;你可能不打算做一个善良的人,但你用一份恶来回报善良就说不过去。

大一加入的社团俄勒冈中国青年慈善领袖会,来俄勒冈大学之前就知道这个社团,一进校门就果断拿下,不仅为了能交到朋友,更重要的是想圆自己从小就有的慈善梦,说慈善有点大了,就是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吧。做慈善真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要做的和别人不一样,要加入美国元素,从方案策划开始,到可行性分析,目标确定、到步骤实施,一直不能停下,风险度啊难度啊对接程度啊自然就高许多,中间各种各样的难,小挫折不断,做事情的必经之路吧。有一年,社团和国内合作策划了一年的一个项目,没有做成,结果很多人指责,甚至还传出社团里男女关系混乱的谣言,做慈善压力是蛮大的。虽不是专业慈善组织,不成熟,但一群很用心很有想法的人在努力碰撞出一些火花、百折不挠。可以的话,想找机会选一节关于非营利性慈善组织的课来读,归拢一下自己的零碎想法。

每年暑假慈善社团在国内都有一个慈善项目,今年夏天项目是环保。俄勒冈大学有个很著名的社团叫“零浪费”,专门负责学校全部垃圾分类回收,从早先社团开始,如今已经变成了一家不小的公司,每年回收率高达55%,全部是规规矩矩一板一眼的回收。我们和他们合作,确定今年暑期的慈善项目,是给我上的中国小学(山大附小)安放分类回收的垃圾桶,同时夹带一些垃圾分类知识讲解,以及校园内部一些小的环保细节,重点在环保启蒙吧。暑期一回到济南,整个活动的国内部分就开始忙活,约见了我母校的校长和负责的老师,仔细规划了活动进程,和相关的新闻单位进行沟通,希望他们给点曝光支持,还要考虑环保活动后续的效应效果等等,进入实施阶段还得忙一阵子。垃圾场可能还没有做好接受分类垃圾的准备,比较头痛的事。

其实,善良就是你在小事情的一些善意、一些用心。前面讲到的“零浪费”,每学期的期末都在收集学生遗弃不要的旧家具、衣物文具、电器设备以及运动器械等等,然后捐给需要帮助的家庭;每年还弄一个“地球周”,栽树种花什么的。俄勒冈有一个大学联盟,所有学校都在里面,一个学校有了事情,其他学校都会尽自己所能来帮忙。去年10月,俄勒冈州西南部的乌姆普夸社区学院发生了枪击案,造成10人遇难、20人受伤。我们学校立马改了所有社交软件的头像,改为一个黄色底加黑丝带,那段时间的所有橄榄球比赛,橄榄球队队员的头盔上面都有这个标志,甚至比赛前还要为他们默哀一分钟。这种善良的联动特别能打动人。

最后,议论一下老爹的善良。老爹有句话:做人头一条得善良,学着做一个善良的人不吃亏。好早就给我灌输,耳濡目染,如果在我身上找很明显的优点,善良应该排里面吧。只是,这个暑假回国有个很深的感触,我也是看在心里。二十五年如一日每天往奶奶家跑的老爹,最近遇到一个大问题,暑期后因为工作调整,老爹要去离奶奶家非常远的新校区工作,据说还是重用,没有办法的老爹,甚至有要辞职的念头。奶奶很老了,老爹也在变老,就在前两天一颗门牙已经光荣下岗了。按部就班每天过生活的老爹,要照顾好工作,要照顾好老爹认为需要照顾的各种人,却没有时间照顾自己,尤其没有时间照料自己那个不算俗气的阅读爱好。五十几岁了,天天和时间抢,做每一件事都在抢,老爹算计每块时间的焦虑做派,我和老妈既深受其害,又很无奈。

之前听到过一句话,在学会爱别人之前,先要学会爱自己。是不是先有对自己的善良,才有对别人的善良,否则看上去很不真实,很奇怪,在不难为自己的情况下给予他人善良,才是件特别开心的事呢。说重一些,对自己不善良的人,也可以称之为善良的人吗?

——爱你的小疯丫头

小丫头:

梳理了一下丫头的信,丫头信里说到了四个方面的善良:人对人的,人对动物的,人对环境的和人对自己的。给老爹许多启发,苏格拉底在判断正义和善良时很绕,丫头对善良的理解和指向很明确很干脆。

nlc202309090726

善良使自己快乐。去年,丫头和哥哥一次性捐了700余册图书,给菏泽一个村办中、小学一体学校,人家学校为此建成了一个有模有样的图书室。丫头曾经翻阅涂鸦的那些童话寓言集、小百科全书、中外名著系列以及绘画音乐剪纸手工制作正在被更多的稚童翻阅涂鸦,或许当中的一本书开启和改变了当中一个孩子的人生,由此从这个小图书室起步走向辉煌,就像丫头当年读这些书走进自己的今天那样。花多少钱才可以买到这么开心的事情呢,关爱他人比呵护自己来得加倍开心,因为分享使快乐荡漾成为一个涟漪。所以,善良首先是快乐的,有的人一生不快乐,恐怕和生活中没有加入善良的元素有关,快乐是不经意而来的,不是刻意求来的,那个不经意就是善良的元素。

善良是他人在你身上读出来的,从中读出厚道、优雅和爱,自己秀是一时,他人读是一世。善良不是一个概念,不是一种姿态、一场好看的行为,居高临下没有善良。丫头哲学课上那个苏格拉底,有个孙辈学生叫亚里士多德,他说生活是“做合于自身中最高贵部分的事情”,悲悯情怀、恬淡、宽容、谦卑、接纳,懂得让一步说话做事,这些品行叫人亲近、使人高贵,会有一种自己成为自己的幸运。马云,百度百科称他为企业家慈善家,他在听他的销售人员上培训课时,发现老师在讲如何把梳子不声不响地卖给和尚,马云大怒,授课老师的饭碗肯定砸了。其实马云知道,这不仅是个如何善良真诚对待客户的问题,这首先是个善良对待自己企业的问题。马云厉害,他梳子不卖了,但包揽了所有和尚脑袋的市场,“和尚们”在马云那儿读出了厚道,以后马云卖什么,“和尚们”哪还会有二话。

善意是一些很具体、很细碎的片段,是由我们生活中一连串小事组成的。暖心窝子的话、有日头的微笑、无意中一个搀扶的举动,就像丫头这些日子包括生日那天,在医院姥姥的病床前忙前忙后一样。哲学有一发问:如何才能有意义、有德性地活着,“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中国孟子也有一句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有能力时就帮助他人,没有能力时就施善于己。今天的人们越来越不会善待自己,比如对自己的节制就是一种对自己的善良,节制是对自己的一种解放,把自我从没有尽头的欲望需求中解放出来,对食物没有节制就是对身体的施恶,对需要没有节制就是对精神的虐杀;再比如,努力做到“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也是对自己的善良,人们老是忘记自己是自己的一切原因,坏心情不得意时,功课不走字儿时,想一想自己哪儿出了毛病,有时候拿走那个惹事的原因是个很容易的动作。

法国画家保罗·高更,印象派三个师爷之一,和梵高比肩。有一天,高更做腻了5个孩子的家长,抛妻别子,跑到南太平洋一个叫塔希提的岛上,追逐自己的艺术理想。除了穷困潦倒和客死他乡之外,他身后还留下拿出一张就能叫卖到3亿美元的画和如日中天的名气,英国作家毛姆根据高更的故事写的《月亮和六便士》至今还是文学经典。细究生活中的高更,打架斗殴放荡不羁,和诸多未成年少女有过麻烦,即便对朋友对情人,也是翻脸无情、用完即扔,梵高割掉自己耳朵的那件事高更也难辞其咎,“最接近天堂的”塔希提岛上的主教,对高更的评价也不算友好,把他看做“上帝和一切道德的敌人”。在岛上高更确实干了不少让他的传记作者难以启齿的事情,高更的品行和他画的品行是有相当距离的,看高更的《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你会觉得自己这样琢磨高更很不好意思很小人,他画岛上土著毛利人那些作品,厚道祥和、纯净真挚、超凡脱俗,画上我们看到了博大宽容,人上我们看到了猥琐自私。

高更是善良的吗?抛家弃子是一件令人心寒齿冷的事,是大不善良。没有看到那个嫁给高更的丹麦妻子是什么心路历程,只是知道她带着5个孩子生活的不易,其中有一个在高更离家后早逝,高更在婚姻家庭中的冷酷刻薄、寡情薄意令人瞠目结舌,艺术奇迹后面掩饰不住做人的不齿。高更艺术家的伟大,和垫在他脚下的家庭的艰辛与受辱是无法分开的。不顾一切的自我,以文明为罪恶,寻找自然的善和美,是许多大师的纯粹性情,有艺术的纯粹而没有做人的纯粹,有艺术家而没有男人没有丈夫没有父亲。他在对一个天才负责,在追求自己的生命意义,但我们找不到他作为普通人的本分。许多人会问,如果高更照应了妻儿老小的幸福,世界绘画史上还会有不朽的高更吗?如果我们纠缠一个道德的高更,还会有一个艺术的高更吗?只是,老爹从高更那些理想与抒情的精美画面里隐约看到了无耻与谎言。

丫头提到对自己的善良,老爹想到杨子和墨子。在中国,人们常常把先秦时期“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的杨朱,和春秋末期“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的墨翟放在一起议论。前一个,在自己身上拔一根寒毛,就可以对天下人有所帮助,而杨朱不打算这么做,他计较的是天下人享有尊贵之前我得先照顾好自己的尊贵,是“贵己”思想;后一个,让天下人弄秃了脑袋,也心甘情愿,为了大家的尊贵,墨翟宁愿奉送自己的尊贵,是“兼爱”思想。不同的平台,好像各有各的道理。 善良有不同的角度、施善有不同的结果、善意有不同的方式,《圣经》里亚伯拉罕为施爱于上帝而杀子献祭,这大概是宗教信仰的角度(中国春秋时期的齐国有过烹子献餐的丑恶,那就是邀宠献媚的角度了);最近河北邢台洪水中舍妻女先救母亲而遭妻子鄙视的落魄男人,这大概是“人之行,莫大于孝”的儒家思想的角度;保罗·高更算是事业的艺术的角度吗?丫头说的美国动物园黑猩猩被射杀,算是人类的角度吗?

万幸的是,上帝在最后一刻制止了亚伯拉罕的行为,洪水中的妻女也自救成功,高更身后有了大师级的名分和遗产。如果后果是相反的,我们又如何去评价他们最初善与恶的动机?我们如何使用和表现自己的善与恶呢?何况今天的世界,如此多暴力如此多的恐怖,借以善良和爱的名义招摇昭示,手段惨烈而信仰高大,把善良引入非此即彼、非你即我、非有即无的因果对应之中。不能把善良作为棍子横在前面要求他人,善良既不是盯视下的作为,也不能把善良给做过剩了,做超前了,做变味了,患上道德躁狂症,以非黑即白的判决,给善良排队,抢占道德制高点。如果说文化使人脱离了兽性,那么善良使人性优雅而高贵,拒绝与恶同谋,是人性的一个底线,尽其所能制止恶,从不默认默从到拍案而起,拍案而起是极少数人的勇气和作为,他们使人敬畏。大多数人是视而不见、见怪不怪。

在善良的作为上,老爹同丫头比可谓相形见绌,丫头有声有色做了好些事。善良是可以传染的,是有穿透力的,聚拢过来,扩散出去,从丫头到老爹老妈到更多的人。丫头提醒得对,以拧巴自己为代价的善意善良,是不自然的,甚至是做作的,这么做得有个度,用自己搭建一个善良的平台,那是上帝所为。对自己的善待如同对自己的承诺,老爹会认真过滤这个问题的。另外,老爹贪吃文字的嗜好不算得好,很花工夫的嗜好,试着戒过戒不掉,幸好老爹的嗜好很少。

——爱你的老爹

篇10:善良的奶奶作文

记得我小时候那时,我正在学走路,没走几步就摔倒在地上,吓得我都哭了。是她跟我说:“不怕,我的琪琪,加油你可以的。”自从听了这句话后,我决心要学会走路,虽然很难但我要坚持,经过我的努力后,我终于学会走路了。

还有一次,是我六岁的那时候,我的期末考试试卷考了99分,我骄傲得不得了,回家后,我傲慢的把试卷放得高高的给她看,可她脸上一丝微笑的没有,不知怎么了,她跟我说:“琪琪,不要骄傲,虚心什么事都能成,自满什么事都是九空,知道吗?”听了她的劝告,我把这个毛病给改了。

篇11:善良的天使作文

记得有一次,我语文书上的词语忘解释了,老师让我补上去。我一个一个地问其他同学借书,可都不同意。当我问到她时,她体贴地问我:“我书上的字小,你看不清吧?”“当然不会,我眼睛好得很!”我满怀希望的说。“哦,那好,我这就拿给你。”说着,她从桌肚里把书拿出来,用双手递给了我。抄完之后,我去把书还给她。我说:“谢啦。”“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说着,她用双手接过书本,笑了笑,才转过头去。这时的班级,有的人在打架,有的人在乱叫,还有的人在奔跑追逐……

还有一次,我忘带笔袋了。我第一个就想起了她,十分顺利,马上借到了。放学时,我发现少了块橡皮,就去向她道歉。本以为她会生气,可结果恰恰相反。她笑着说:“一块橡皮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自己再去买一块就好了。”

篇12:作文“善良的妈妈”

今天一大早,我就被妈妈叫起来,我揉揉眼睛,妈妈说:“快起来!快起来!”我问:“怎么了?这么早,有什么事呀?”妈妈说:“看,这是我刚才在早市上买早餐时捡的。”“哇!好大一串钥匙呀!”钥匙闪闪发光,大概有二三十个。妈妈说:“我准备去早市捡钥匙的地方等失主,他一定会来找的!所以我来叫上你,一起去。”

到了早市上,虽然是冬天,但是还是人山人海,叫卖的、讨价的、喧哗的,挺热闹。妈妈领我到了一颗大树下,“这就是我见钥匙的地方。”我想:失主真是太粗心了,这么大串钥匙还能丢,真是“丢蛋鸡”。妈妈在大树下等,我呢,闲的没事,就到处乱转,一会看看这,一会看看那,妈妈说:“别跑远了”其实,我很想溜回家,人家还没睡醒呢,就把人家叫出来,大冷的天,在树下站着,嗨,真无聊。过了一会儿,我耳朵都冻红了,说:“妈,我好冷,我们可以回去吗?”“再等等,如果失主找不到钥匙,那该有多着急呀!”我一看妈妈,脸都冻红了,我问妈妈:“你冷吗?”“有点儿。”“那我们回去吧,好冻哦。”“不行”妈妈坚定的说,“如果我们走了,钥匙怎么办?”“放这呗。”“这怎么行呢?”“要不,交给警察。”“你还要去找警察啊,还不如在这等呢。”有过了十分钟,我说:“妈,可能丢钥匙的失主现在还没发现钥匙丢了,我们回去吧。”可妈妈还是不同意,这时,远

处有一位高个子叔叔跑了过来,边跑,边停下来给路人说话,可路人的回答全是摇头,我心里一想,这不就会是失主吧。我跑过去,一看,这叔叔满头大汗,嘴里喘着粗气,好像很累的样子。我问:“叔叔,您是不是丢了一大串钥匙?”“对呀,你知道它在哪吗?”我点点头,“我妈妈捡到一串,您看看是不是?”

叔叔跑了过去,妈妈给他看钥匙。“啊,正是这串,哎呀,都怪我太粗心了!太谢谢您了!”“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以后可得注意点,万一落在坏人手里,那可就不好办了。”“是,是,我一定会注意的,谢谢您!”他说,他是一家超市的仓库管理员,这钥匙是很重要的。给我们讲完,又在说了声谢谢,然后又说“我还要上班,我先走了,谢谢,再见!再见!”妈妈朝他挥挥手。

篇13:善良的人

这是我到神经外科的第四天, 也是科室成立的第四天, 来的第一例重症病人。

病人昏迷, 已经明显的听到鼾声呼吸音, 双侧瞳孔已经散大, 在铺床的当儿, 我问刘旺娥的老伴, 为什么会病的这么重才来, 老头已经明显的六神无主, 语无伦次, 我大致明白了经过, 该病人一年前已经发生过一次脑出血, 在太和医院住了3个月, 回家后还在进行肢体功能锻炼, 因为没有按时服药又发病了。老头说他的两个儿子都在外打工, 明天才能赶回来。

可是, 这个病人今天要手术, 如果不做手术命在旦夕, 做了手术也许预后不是太好, 但是尚可保命。

老头急慌慌地给远处的儿子打电话, 问该怎么办, 儿子的回答是先手术, 他们尽快赶回来。

老头因为六神无主, 一会跑来问个这, 一会又问个那, 然后又诚惶诚恐地对我说, 让我不要嫌烦, 他实在是急得脑袋里啥都记不住了, 所以才会一遍遍地问我。我说没关系, 你有事直接来问就是。

术后第一天, 两个儿子都赶回来了, 这是两个地道的农民的儿子, 在建筑工地干活。凭着我多年的工作经验猜测, 刘旺娥的病恢复不会太好, 然而, 两个儿子的回答很坚定, 不论如何也要给妈治病, 治到啥样是啥样。

脑出血的病人治疗花费很大, 对于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来说, 坚持治疗的确需要毅力。

手术后的那一个星期, 病人持续高热, 生命体征极不稳定, 心率一忽就冒到170多次, 呼吸40多次, 经过一次次的抢救终于转危为安。中途, 因为低蛋白血症, 需要输注人血白蛋白, 他的儿子没有迟疑, 医生说买多少就买多少。

快过年的时候, 刘旺娥已经在医院呆了近3个月, 虽然还是昏迷状态, 但是生命体征已经平稳, 他们想回家去过年, 医生给他们办理了出院。他们说年后还来的。

我们都以为他们说的不是真话, 因为3个多月已经花掉几十万, 即使有合作医疗报销, 自理部分也不少。

过了正月十五的那个星期一, 早上我一上班, 护士就向我汇报, 刘旺娥又来住院了, 我们都惊叹他们一家人的执着。这种疾病很多人最后因为疗效不好, 经济负担不起选择了放弃, 而唯有她的两个儿子, 一直在坚持。

我有时在想, 这是怎样的一个母亲, 让她的儿子对治疗一直不放弃, 即便治疗结果有可能是傻或者是瘫。有空的时候, 和他们聊天得知, 他们一家人, 都是靠母亲的勤劳操持。他们的父亲也是身体一直不好, 经常吃药, 还不能干重活, 家里的重担都落在母亲身上。这是一个脾气很好的女人, 即使很辛苦也不打骂她的孩子, 所以现在母亲病了, 儿子无论如何也要坚持治疗。

多年的工作, 在亲情的体会中, 这是最深刻的一个。

我对他们的印象深刻并不仅仅来自儿子对母亲的孝心。还有一重感动是对我们医护人员的尊重, 这是我愿意用文字来描述的原因。

在住院的那段时间里, 他们极少麻烦我们, 只要有一点事来找, 老头一定是满脸的诚惶诚恐, 说, 看你们都忙, 实在不好意思麻烦你们。他们的态度即使真的来麻烦我们又怎能忍心拒绝?做完雾化或者中频, 如果机器护士没来得及收, 他们一定会及时送到护士站, 送东西来的时候老头总不忘补上一句:我晓得, 你们忙!

病人一直都是鼻饲, 在病人有一点点意识的时候, 医生建议从嘴里尝试喂饭, 因为病人的吞咽功能不好, 经常有饭从嘴角流到床上, 因此床单看起来不干净, 护士要给他换, 他说, 隔天再换, 天天喂饭天天脏老是换麻烦你们要不得。于是我把换药柜里的外层一次性包布找来拿给他, 让他每次喂饭的时候围在脖子上, 老头又是忙着说感谢。有一天早上我看电视线上搭了一块包布, 就说不能搭在那, 有管理要求的, 湿的, 电线上也不安全, 老头一把扯下来塞在床角里, 说我拧的很干的不会滴水, 洗洗还能用的, 我说这包布我们这每天都有, 你用脏了扔掉, 我再给你拿, 万一我忘了你来找我要。老头说, 洗洗还能用, 扔了怪糟蹋的。

这个善良的老人, 为了给老伴治病估计把家里的钱花得所剩无几了, 现在是能省的尽量省着用, 老头说能有钱治病除了儿子打工的一部分, 还有一部分是村里征地的补偿钱。

篇14:谈多媒体辅助作文教学的三大优势

多媒体辅助作文教学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创造直观动态情境,唤起学生感情共呜

多媒体辅助作文教学通过创设直观动态情境,唤起学生真切的感受和感情的共鸣,从而激发学生认识、交流或自我表现等高层次的需要,为写作打下良好基础。

例如:一次作文课的训练内容为:

1.起始文字:“国旗,我们向你敬礼!”

2.根据提供的起始段文字,另起一段,用150字记叙升旗过程。

3.动笔前先看北京奥运会录像资料:

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团决赛赛场。在紧张激烈的决赛中,李小鹏、杨威、黄旭、陈一冰、邹凯、肖钦这六名中国体操的悍将经过顽强拼搏,终于战胜了美国体操队和日本体操队,获得了男子团体冠军。

鲜艳的五星红缓缓地在赛场上空升起,铿锵有力的国歌声回荡在赛场的上空,运动员潸然而下的泪水,在灯光的照耀下格外晶莹……

此刻,爱国主义已经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国旗也不仅是一个纸质的标志,升旗仪式也不再是一个稍纵即逝的过程,滚烫的爱国之情和自豪的感觉涌入体内,学生已经积蓄了一腔肺腑之言。此时,教师安排学生沿着起始文字:“国旗,我们向你敬礼!”当堂作文,大部分学生都一气呵成。

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这里表现为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直观动态情境,为学生的体验活动提供一个真实情境。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接受了大密度的充满悬念和紧张感的信息,而且这些紧张拼搏的信息都紧扣着一个心愿:为伟大祖国夺取荣耀。这就极大地激起了学生的内心感怀和表达冲动。

二、创造迁移思考情境,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对作文教学有一定的启示。维果茨基认为学生在原有知识水平上,通过进一步的创造和发挥,发现并掌握新的知识。学生创造和发挥原有知识的过程,就是“最近发展区”。

多媒体辅助作文教学可以创设迁移思考情境,在已有的知识水平上进行创造。例如:一次作文课的训练内容是:仿照《孔乙己》的肖像描写来为一个熟识的农民画像。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孔乙己画像,并同时配上原文朗诵录音:他身材很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指名朗读,比较优劣,教师略加指点:这段描写形神兼备,抓住了“长衫”这一典型细节,穿长衫是科举时代读书人的特征形象,而孔乙己的长衫却“又脏又破”,一个穷困潦倒的迂腐的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形象出现我们眼前。接着,教师放映自己的一张照片,让学生观察后完成小作文《我们这个时代的读书人》。看到熟悉的面孔出现在屏幕上,学生的积极情感被有效地调动起来,因为已有范例在前,学生很容易刻画出一个生动而具体的形象。

在这节课上,学生的学习和写作活动大致经历了四个过程:初见照片(此时学生往往遭遇“知识空白”)→接触“范例”(建构与“原有知识”的联系)→深入理解(扩大知识结构空间)→创造性写作(在“原有知识水平”上的突破)。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这里表现为为学生提供一个“范例”,为学生的“发展”搭桥。由于学生的起点高(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又从“范例”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更容易产生质的飞跃,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三、创造想象联想情境,激发学生的想力

想象是创造的前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作文能力训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多媒体作文辅助教学可以创设想象、联想情境,让学生插上想象、联想的翅膀,去作一番心灵的游历,充分感受美的魅力。

上一篇:普速铁路信号维护规则下一篇:小班音乐公开课洗手帕教案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