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公开课600字作文

2024-04-26

上公开课600字作文(通用9篇)

篇1:上公开课600字作文

今天,我们10班和郭老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要知道,那可是全江宁区的老师来听课,200多名教师来听课呢!

早上,刘老师把我们带到报告厅。到了那里,我看到了好多名教师,然后又看看郭老师,郭老师好像有点小紧张,不停地在讲台那边转悠。当郭老师走到我们组前面,我给了郭老师一个微笑,老师似乎也看到了我向她微笑,也给了我一个微笑。

当我们还在吵闹当中,郭老师说了一声“起立”,我们就“刷”的一下站了起来,给老师打过招呼以后,就开始我们今天的课程—找规律。

开始,老师说要请一位同学上来听写。我心想:不得了喽!语文要听写,英语要听写,数学也要听写?!那还得了?正当我胡思乱想时,郭老师叫中了顾琳珺的名字,使我一下子回过神儿来……原来呀,所谓的听写,就是听写数字!看来啊,我的猜想错了。郭老师开始报:“6、8、6、8……”同学们一下子活跃起来:有的.知道答案的同学早已报出了下一个数字,还有同学在那说好简单哦等等。简直是五花八门!

好了,听写听完了,郭老师问我们怎么知道答案的,同学们一下子“呼”地一下手全举起来了,包括我也不例外。可惜的是,郭老师没有叫中我的名字。“没有关系,机会多这是!”我安慰着自己。然后,老师又把“找规律”三个字吸在了黑板上。可是,老天爷似乎要考研郭老师,偏偏就是吸不上去!无奈,郭老师只好从她带的包里拿出吸铁石,这才制服了不听话的“找规律”纸条……

接着,老师又摆出了新的纸条,可它们也和郭老师作对,全部都不肯吸在黑板上,不过,最后还是被郭老师制服了。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接着,老师又提出了几个问题,我都举手了,可是老师偏偏不喊我,只有一题,老师喊我的,但我不记得是哪题了。原本我回答是对的,可能是因为200多名教师在后面,有点小紧张,所以语言表达不清楚,所以就回答错了……

上公开课真好玩,也让我们10班出了名,真高兴!以后有机会,我还要上公开课!

篇2:上公开课600字作文

不久后,老师的一声令下将我们带到母校。已经好久都没有回母校了。一听这下课铃,没变;一闻这花草,没变;一看这墙上的涂鸦,没变,一切都没变,只不过顶层的教室里空荡荡的,是少了我们啊!我们来到“公开教室”里,领导们拿着笔记本和笔已经早早地坐在椅子上等我们。我们有序地坐在规定的座位上,老师可是说过:进了教室便不许再说话。所以,我们便翻开书、拿好笔,再复习自己做过的笔记。老师与别班老师不一样,我们老师是让我们自己去预习课文,读句子并写体会,到时候公开课,老师抽你回答问题就自己想办法。

开始上课了,我立即就坐立不安了起来。毕竟后面好几双眼睛都盯着你,换做是你的话,你肯定也会紧张。我还看见老师在黑板上写字的时候,手都在抖呢!嘻嘻!在此之前,老师还抽过很多同学起来回答问题,但我从不敢站起来回答问题,因为是公开课,害怕说错了自己都不好意思的。突然,老师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顿时肃然无声,我想:这下老师就尴尬了,我又想举手帮老师,可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让我左右为难啊!于是,老师机灵一动便说:“那我先请一位同学再来读读这一段话,让其他同学体会。”这就是我的老师,若不是他机灵一动,才逃过此劫,不然那种难以应付的场面怎么得了。

篇3:不妨在常态课基础上打磨公开课

常态课不加修饰,浑然天成,一节课或许出现跌跌撞撞、磕磕绊绊的意外,甚至发生断链,思维的复杂性、创造的曲折性暴露无遗,这样的课堂给学生的启发无疑是深刻的。在日常教学中,常态课扎扎实实进行训练,不乏智慧的碰撞,精彩的生成,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大有裨益。

再说公开课。公开课是执教者精雕细琢、反复打磨、精心创新的结果,体现教者的基本风格和教学艺术。毋庸置疑,公开课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然而,一些级别较高的大型比赛类公开课似乎有点另类,赛前往往反复加工,多次演练,赛时采用奇异或者不同寻常的手段表演,假戏真唱。课堂上显得一帆风顺、热热闹闹,教者尽显其能;教学设计上面面俱到,“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课外拓展”一应俱全。整个过程可谓行云流水,堪称完美,毫无瑕疵。然而,学生却是被牵着鼻子走,雾里看花,收获甚微。究其原因,是一些非语文的活动、非语文的东西充斥课堂,五花八门的资料补充、眼花缭乱的课件展示、纷繁复杂的活动样式,使得学生疲于应付,穷于应答,以致于学习效率低下。

其实,语文教师理应弄清楚两个基本问题:什么叫语文?语文教学究竟要干什么?对此,叶圣陶先生早已作了精辟概括:“平时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上的叫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语文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听说读写的本领。”由此可知,语文课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要在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培育健全人格、促进和谐发展上下力气。因此,语文公开课应以常态课为基础,认真做好属于语文课分内的事,以语文的方式行走在语文的路上。语文课要凸现语文的个性,以学生为主体,老老实实咬文嚼字,踏踏实实圈点批注,扎扎实实品读感悟,实实在在练笔写作,真正地体现语文味——读味、品味、写味。总之,语文公开课无论怎样设计,一个最根本的东西不能改变,那就是以课本为例子,指导学生在学习母语上下功夫,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语文教学日常研究活动中,我们不妨这样做:一个备课组进行集体备课后,其中一位教师进行二次备课后在班级先行试教,同年级教师听课。听课以后,备课组在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学生活动的安排等方面,进行一番必要的推敲斟酌,尽可能地“消灭不足”或“查漏补缺”。其他教师再结合本班学情修改教学设计,精心打磨,从而上出富有特色、更具效益的语文公开课。这样,初听者受益,常听者有得。类似的系列公开课既有原生态的,又有创造性的,可能更具研究价值,更有借鉴意义。事实上,教学设计不断反思不断修改的过程,对青年教师无疑起到了示范作用,对老教师亦有推陈出新之功效。果真如此,再上其他类型的公开课,或许会少走许多弯路。

篇4:渴望上公开课等

刘祥

也许是年过不惑的缘故,只感觉心中的激情开始一天天远逝。课堂,慢慢地成了一种可以闭了眼睛完成的技术活儿,于是我想,我是不是需要上一些公开课了,因为公开课能使我变得赋有激情。

从工作的第三个年头算起,已无法统计上了多少节公开课。我是一个个性孤傲的人,公开课,并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帮助,总喜欢在夜深听课的人越多,课就上得越出彩;听课的级别越高,课也上得越成功。

其实,生活中,我是那种十分木讷的人,只有在老朋友面前,才能找到言说的话题。但我却唯独不怕公人静的时候,将教科书握在手中,一遍遍地诵读,一点点地找寻心中的触动。很多时候,以为已经设计得很完善了,才放下书,熄了灯休息。但也许是刚躺下,又会有灵感突然从心灵中的某个角落涌出来,一下子便充盈了我的整个大脑。我便又异常兴奋地从床上跃起,拿了笔迅速记录下这灵光一现的东西,记完了,把笔一扔,继续睡觉。

或许我的骨子里存在着一种“人来疯”的基因。每次公开课,我的神经细胞总能高度兴奋起来,课堂上,能说出日常教学中无法说出的话,能联想出平日里无法想到的事。我从不畏惧听课的人,无论台下有多少人听课,他们又是什么样的身份,这些都只能是激发出我的兴奋点的要素,而不会构成我的怯懦。

所以,很多同事说我是属于那种表演型的教师。开课,甚至有点公开课的癖好。但凡有此类任务,别人总喜欢推脱,我则心安理得地接受,如果不是因为我有一点中国人的内敛,或许还会主动去争取。

更换了工作环境后,公开课的机会少了很多,心中的斗志和热情也随之淡化了很多。课堂,早已驾轻就熟,如何才能让教师的生涯重新精彩起来呢?对我而言,也许公开课就是最好的调节武器了。

不开设公开课的日子,波澜不惊中流淌着经验与因循的杂质。尽管也在摸索也在变革,却似乎总少了些能动,少了些激情。于是,我开始理解那些名师们四下奔走上课的原因了。世人多感觉名师们是在捞钱,我却认为,他们是在这奔走授课中,激发着自己的生命潜能。

人,总不能也不应该浑浑噩噩地行走在职业的河岸上,与其做个看客,何如自己到风浪中搏击。找寻到让生命始终奋发的灵感,这难道不是一种有价值的存在方式吗?所以,我渴望公开课。

公开课,我不试讲

张晓东

2005年9月,我报名参加阿城市北四区乡镇物理公开课比赛。可自报名后就再无任何消息,具体日程安排、比赛要求等等一无所知,忙于毕业班教学工作的我,逐渐将这件事忘到脑后了。

10月20日,我刚上完第二节课,校长急匆匆来找我:“你马上到料甸中学去参加公开课。”“公开课?”我猛然想起开学初在教研会上报名参加公开课的事情来。“咱们学校的网络出问题了,所以没接到通知,原定的是你上第三节,肯定是不赶趟儿了。如果你去,我给教研员打电话,给你调到第四节。”校长也挺着急。去不去呢?我拿不定主意。不去吧,失去了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去吧,我又没任何准备,真讲砸了,丢人不小。“去吧,我相信你!”校长的话给了我勇气,还算自信的我攥紧了拳头:我行!

当我赶到料甸中学的时候,第三节课已经上了35分钟,留给我的准备时间只有25分钟,我向相关的人员询问了一下比赛的要求,就开始进行准备了。

11点零5分,我准时站在了熟悉而又陌生的讲台上。至今我仍然清晰地记得当时我的开场白: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因为点特殊原因,我迟到了,对不起!(鞠躬),坦诚地讲,这节课我没有任何准备,也正因如此,你们将看到最真实的我,相信不会让你们失望!听课老师和全体同学带着谅解,更多是鼓励和期盼的掌声给了我无穷的力量,我全身心投入,尽情享受课堂教学和并不熟悉的学生带给我的内心深处的快乐。激情焕发的我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机智也油然而生:当一名学生很突然地问我:“老师,飞机上升靠的是什么力?”我感到自己一下子拿不准,于是,微笑着说:“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有没有哪位同学在课外阅读中看到过这方面的知识,试着说一说。”有三名学生举起了手,我依次听着他们的答案,同时在努力地进行回忆和思考。在对这三名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后,我准确地进行了补充和解释。就在那一刻,我真切地看到教研员老师嘴角的微笑。我取得了那次比赛中唯一的一个一等奖,在掌声响起的时候,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充实和快意。

经历了这次记忆深处的公开课,我有了自己的公开课法则:公开课,我不试讲。

获奖也是痛

刘平友

下午,校长宣布了本次“中青年比教”成绩,我有幸成为了40700获奖者。我获奖了,但我的心情却异常的沉重。

本次“中青年比教”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写教学设计,第二步是借班上课。前者成绩为40%,后者成绩为60%,最后按成绩总和确定名次。

在教学设计比赛中,学校的要求是教师不允许带任何参考书籍。我想,这是个不错的建议,能真正检验出教师的实践与理论水平。我响应学校的号召,只带了一支笔。当我到达考场时,发现学校教导处有两位老师在讲台边坐着,我猜他们是监考老师。也是,既然是比赛,就得有人监考,以便让大家感到公平合理。

比赛开始了,同事们都忙起来,我也在整理着自己的思路。忽然,有位关系不错的同事递给我一本低学段的教案。我看了看,摇摇头。因为,我的考题是写高学段课文教学设计,与她给的教案不符。我在遗憾的同时,又发现有些同事在翻找着教案,既羡慕又妒忌。我能跟监考老师说吗?不可能!任何考试都有人作弊,只是看监考老师的作用了。可惜,监考老师并没有注意考场的情况,只是偶尔地朝考场望一望。我调整了一下情绪,知道只有自己努力了。

后来,我去校长室办事,校长问我,写教学设计有人抄吗?我迟疑了一下,还是说“没有”。我很清楚,说别人在抄,又怎能证明自己清白呢?我总不能跟校长说,你去现场看看吧?只是委屈了我们这些“手无寸铁”的教师!

其实,抄在某种程度上肯定有优势,比如课文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教学目标的提出,等等。好在我自己准备了一套方案,并把它熟记心中。这样,不管什么课程,我都以不变应万变,以完成教学设计撰写任务。我还在教学过程上花了点工夫,给每一步都写上设计理由,做到规范。我想,这或许能让评委“另眼相看”吧!

当然,本次最大的亮点还是在教师借班教学上。教学评委实行外校评委与本校学生评委相结合原则。这些学生评委都是从高年级推荐上来的,并经过短期培训后上岗的。能让学生给教师上课打分目前还是我们学校的一项改革措施,也是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但是,大概还是学生太小,学校只是使用了折中的方

法,把他们打分当成了一种参考。我忽然明白,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还不能与我们成人划等号。这多少又让我有些失望!孩子喜欢的,并不一定就是我们评委称道的,那么成绩不理想便也成了自然。

我一直在告诫自己,不要太在乎结果,不要太受外界的影响,但是当结果出来后,我心中还是隐隐生痛。这主要还是我没有取得理想的名次!虽然说比起大部分没有获奖的教师来说,我能接受。但我更多的是在想,这样的教学比教,其中值得商榷的地方不是很多吗?诸如教学设计撰写怎样才能做到更规范、更合理些?监考老师应该怎样才能起到监督的作用?诸如教师借班教学的学生评委,学校应该赋予他们什么样的职责?我始终认为教师要多参加教学比教,在教学比教中成长起来,但这样的教学比教又常常打击了很多教师的积极性,不能不让人心痛!

酸酸甜甜就是我

程言峰

我总是一无所有

也许是命运的安排吧,不甘平庸的我,师范毕业之后,就掉进了“苦海”——被分配到全县最有名的穷乡去任教。

“就把贫穷当做磨炼自己的一笔财富吧!”我这样傻傻地想。于是总是想着去上公开课——校级的公开课是不用争取的。当时教师的工资经常拖欠不发,大家都认为,只有傻耄才会去想着上公开课。

于是,带着这股傻劲,我和我的公开课在本乡内整整“转悠”了五年。我纳闷了,为什么县里年年都有课堂教学竞赛,而我们乡却从不参加?

“傻孩子,人家是富乡,要投影有投影,要录音机有录音机。而咱们呢,找块小黑板都得到别的校去借。还竞赛什么,不比也就败了。”老教师语重心长地说。

“小程,别做那美梦了。别的乡每逢竞赛,年年花钱请名人名家辅导,县里的一群,市里的一拨。那公开课,一说是经过‘大家’辅导过的,哪个评委不给面子?叫人到咱这里来,你让人空手回去,给人喝西北风吗?”曾经的乡级骨干教师似乎看破了“红尘”。

我不信这个邪,找到了乡里,说我想参加县里的竞赛——没有人阻拦我!

我心中一阵阵感激,没有人阻拦,不就是对我莫大的支持吗?穷,有什么可怕的?!我又不是没有双手和头脑的人。

顺利地报了名,我参加了初赛。出人意料的是,很多乡镇的老选手纷纷落马,最后只有我和富乡的3名选手参加复赛。

要到那个富乡参加竞赛了,我激动地彻夜未眠。

还清楚地记得那个冬天的清晨,我左手提着大大小小的三块小黑板,右手抱着鼓鼓囊囊的自制教具,艰难地步行了四五里的山路去104国道边,等待过路的公共汽车。寒风无情地吹打着我的脸,我冻得直打哆嗦……无人陪伴,但是我的心里却是热乎乎的。

富乡的陪听老师为我鼓掌,班上的同学给我献上了新年的贺卡……自我感觉,公开课上得非常成功!

“用这些学生,能上成这样的课,你太了不起了!”在富乡任教的我的同学向我祝贺,并向我悄悄透露“你的公开课所用的班级是经过‘特殊处理’的——是各班的后进生组合成的临时班级。”

我出了一身冷汗。幸亏,我备课充分,没出什么漏子!

自我感觉良好,我回到本乡,焦急地等待着决赛的消息。

下达决赛通知的日子到了,我到乡里去询问。

“你知道,和你同台上课的老师是谁吗?”乡里的负责老师问。

我摇摇头,说实在的,我并不清楚。

“是县教研室贾主任的侄子……”我听出来了,主任似乎话里有话。

“可是,在E课现场,评委当着众多听课人点评的时候,说我的课要比他的课好得多,而且评委们还具体谈了几点理由呢。”我疑惑。

“年轻人哪——”负责人点了一支烟,接着说“我也当过评委。实话跟你说吧,当着众多人说的话,那是证明评委学术专业实力和水平的,是给普通老师听的。至于最后的评选结果,是证明评委处世社交能力的,是给学校领导听的……”

我哭了,怪不得当初领导们不去阻拦我参赛,是想让事实来证明一切啊!

我被无条件“PK”了,我发誓:再也不参加任何公开课了!

我有我的滋味

岁月匆匆,一晃10多年过去了。回首往事,那一种不甘心又泛上了心头。

你超过别人一点点,引起的是别人的嫉妒;你如果超过别人一大截,引起将是别人的羡慕!于是,重整旗鼓,那股傻劲又重新回到了我的身边。

我阅读大量专著,不放过任何一次公开课的机会。为了想出一个巧妙的环节,我常常食不甘味,夜不安寝;为了查实一段相关的资料,我常常翻箱倒柜,阅遍储存的所有书籍。有时候,冥冥中,总觉得有一种最佳的方案在某处等着我,可却总是百思不得其解,真是“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有时候,那些苦苦寻觅的方案,却在偶然中跃入脑际,算得上“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如今,我的课堂教学已经获得市级一等奖,也发表了二三十篇教育教学论文。我就是这样在奔波中收获着……

公开课,酸酸甜甜!无论多么辛苦,只要不懈奋斗,你就会发现——我有我的滋味!

评价岂能这样荒唐

刘泳美

记得,那是2001年秋,我们县里举行教学技能大赛,首先各个片区要进行初赛。

那次初赛公开课的题目是《狼》,一篇自读课文,要求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本来,我是教初三的,可《狼》是初一的课文,学校本来是安排另外一位同事参赛的。可是,他年纪大、资历深,也许对这种类型的所谓的大赛见得多了,所以百般不情愿。最后,教研组长只好把任务安排到我身上,我只能欣然接受。

那天一大早,我和我们的办公室主任出发了。按道理,本来应该由教务处主任或分管教学的副校长陪我去参赛的。由于主办方学校离我们学校路途较远,又只能骑摩托车去,办公室主任又比教务处主任年轻,所以,“活该倒霉”的只有我们两个年轻人。

说是“活该倒霉”,其实,尽管学校不是非常重视,我对这次比赛还是挺在乎的。为了这次公开课,我足足准备了一个星期。因为,这是我大学毕业4年来第一次参加这么大型的比赛。说实话,我很想借助这次比赛崭露头角。一接到任务,我就认真准备。从课堂教学步骤的设计、教案说案的书写和定稿,到其它有可能会出现的“突发事件”,我都虚心地与教研组的成员讨论过。为保险起见,我还在本校试讲过,大家都认为上得不错。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到了主办学校,我和办公室主任还得赶紧了解参赛对手。通过了解,其它三所参赛学校派出的都是“新手”。而我还算是“老手”,心里不禁一阵窃喜。

比赛中,有两所学校的参赛老师临阵怯场,没有比较明显的教学思路,几乎上得一塌糊涂。这样,第一名其实只能在主办方的参赛老师和我之中产生。而那位老师其实也上得不太好,他的教案里设计了好几个教学步骤,可是他只讲解完了字词,理清了课文故事的情节就下课了。另外,课堂设计也比较呆板,学生的参与热情不高,课堂气氛冷冷清清。

赛课结束后,按照比赛规程,接下来是评课。评课过程中,各校的教研组长客观地评价了各位参赛老师的授课情况,同时对各位参赛老师提出了一些实质性的建议。

由于县里的教研员迟到,他只听了包括我和主办方参赛老师在内的三位老师的课。按照老套路,他也分别指出了我们三位老师授课中的优点和不足。最后他指出,三位老师中,我的课还是比较老到,课堂设计较为合理,教学思路也清晰,虽说借班上课,但是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师生互动做得较好。

听到这里,我在心里想,这一等奖我是拿定了。

正在这时,主办方校长来了,他并没有参与听课。坐下之后,他首先说了一些诸如大家辛苦了,我们学校比较偏僻,住宿条件、吃饭条件差,大家委屈了之类的客套话,然后问教研员,他们学校的参赛老师上得怎么样。

教研员自然是客套地回答:“上得还不错。”

这位校长呵呵地笑了两声,说:“那这样吧,我们学校的参赛老师第一名,其它学校的都算第二名,你们看怎么样?我想,其它学校的老师应该也上得不错吧?”

他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谁还敢有异议?县教研员的脸也是一阵红一阵白的,最终也还是没有表态。

听到这话,我简直不敢相信,竟然会有这样荒唐的评课结果。到了这一刻,我才明白,参加这次公开赛课的确是我活该倒霉!

篇5:上公开课作文400字

今天上午,班主任王老师告诉我们:“下午要在我们班抽取一部分成绩较好的同学,去阶梯教室听一堂我们学校的公开课。同学们都十分期待,希望早点上这堂公开课。

终于挨到了下午,同学们在王老师的带领下,迫不及待地往阶梯教室里跑。

我们先找好了位置坐下来,教室前面坐的都是从各班来的学生,后面则是来听课的老师。

这堂课老师给我们讲的是第二十五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一单元都是讲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画卷,而这一篇课文讲的便是德国小街上最普通的风景,但是却包含有深意。

老师在讲台上,操纵着电脑,电脑上立即闪出一张五彩缤纷的图片。图片上有美丽的黑色森林、高大的建筑、童话般的天鹅堡……

正当我们陶醉在这些美丽的景色中时,老师突然说:“虽然课文中的景色不像这些景色那样美丽,但有着人生哲理。”然后,老师便让同学们找出课文中的那道风景。

这道风景就是:人们都把花种在窗户外,供别人欣赏;而自己走在大街上时,也可以欣赏别人家的花。老师说:“这一道小小的风景就包含着一个很深刻的人生哲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美好的.境界是值得我们用心去学习的。”

我们一边听老师讲课,一边积极地思考。我们的心始终都跟着老师讲课的进度,随老师一起跌宕起伏,流转不定。

篇6:上公开课600字作文

进了阶梯教室,我马上就看到了后面坐着的那一排排听课老师,不由心里一紧,等会我答错了咋办?站起来说不出话咋办?一不小心有小动作咋办?要不然不举算了,不行,不可以!我组逆转排名的机会就是这节公开课!我是绝对不会放过这种白给的机会的!可是……

即使我已经很努力地让自己不紧张,但眼睛还是喜欢往听课老师那边瞟。

课堂很快就进行到合学部分了,对于这次问题我十分有把握,也已经下定决心要举手了。在合学的时候,我的手心已经出了汗,拿着书的手微微颤抖,我既希望老师点我,又不希望老师点我。我暗暗祈福,希望自己不会出错。

结果,老师没有点我,我有点失望又有点庆幸。

展学的补充是直接自己起立回答,可第一个回答的同学说了一大堆话,我双手握住同桌的靠背,时刻准备站起来。哎呦!他真的说得好慢啊!他突然又不说话了,我一看,唉?机会来啦!可当我准备站起来的时候,他又开始说了,好烦啦,这不是吊人的胃口吗?我无奈地靠在靠背上。

终于说完了!我刚站起来,嘴都还没张,老师又发话了,我太难了……

第一个合学展示的同学终于下台了!我也不知道哪来的自信,总觉得老师一定会点我!果然,不出我意料,老师点我啦,哈哈哈哈……

我尽量不让自己笑出声。到我了,终于到我了!我的心一蹦一蹦地跳,我时不时瞟一下听课老师,又赶紧将视线挪回来。

我看向全班同学的时候,我就是个真真正正的老师!从那个从来都不回答问题的女生,到了现在站在讲台上的这个女生,我的眼里仿佛有光!

篇7:上公开课600字作文

回顾编纂工作的历史沿革,了解民法典的时代需求。回首整个编纂历程,从1954年首次起草后历经多次条件受限到今天的完成定稿,中国的民法典编纂之路走了整整66年,前后跨越了革命战争年代,新中国成立以后,改革开放时期到如今的社会主义新时代,是结合当今国情实际,经过诸多律法改编而形成的顺应民心的综合法典。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障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励政府依法行政、推动政府治理水平提升;树立法治大国形象、提升国际法治话语权,是中国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实现制度优势向国家治理效能转化的宝典大法。政治学家傅达林说:“民法是一个时代的结晶,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智慧成果。我国民法典既吸收借鉴世界法律文化的优秀成果,又传承彰显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优秀基因,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整个立法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和坚定的文化自信。”

读懂“以人民为中心”的深刻内涵,感悟民法典的民生需求。民法典涵盖面广,涉及诸多条例均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最大亮点为人格权独立篇重点阐述保护人格权和维护人格尊严。此外,合同篇关于租赁合同的完善解决了稳定租赁关系、规范租赁市场秩序、保障承租人的居住利益,侵权责任篇重点完善高楼抛物致人损害的责任,保障了“头顶上的安全”,婚姻家庭篇30天离婚冷静期的加设给离婚来了个缓冲,还有,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明确禁止高利放贷,高空抛物坠物难题等……民法典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推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促进社会和谐有序。

篇8:如何才能上出高质量的体育公开课

一、选择课的类型

上课之前一定要确定好课的类型, 这是上课的选题, 是第一步, 笔者认为选用综合课型好一点, 因为它具有一定的优点, 内容的选择性大, 教学方法灵活, 教学手段多样化。

二、对全体学生要了解透

我们上课面对的是全体学生, 所以, 了解学生是了解课的中心, 上课或者教学设计时就会更有针对性, 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来确定他们的学习任务, 更有针对性地确定重点和难点, 以便选择更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三、组织教学方案的设计要合理

在组织课堂教学时, 所采取的组织教学方法要符合学生的人体活动规律, 也要符合学生的心理活动与动作技能的形成的规律。这样做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按顺序学习, 学习起来才能更舒服, 以调动学生的自觉性, 有效地利用身体的各种感官,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队形调动要合理, 不要做无谓的调动, 尽量要节省时间还要有利于学习, 讲解示范的位置选择要恰当, 让所有学生便于观察, 能有效地预防与纠正错误动作, 另外还要有利于加深对技术动作的理解。

四、教材要做到心中有数

对于教材要做到熟悉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作用, 认真钻研教材, 了解教材的性质与特点, 能把不同的教材相互搭配, 让两个教材之间相互帮助, 有利于技术的生成, 促进两动作之间技术的正迁移。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的把握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环节, 在教学时, 只要突破了难点, 把重点呈现给学生, 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对于教材的先后顺序我们要关注, 比如新旧教材的教学顺序是什么样的, 先学难的动作还是先学容易的动作, 是先学习运动量大的教材还是先学习运动量小的教材, 还是搭配学习等等, 都要考虑到。教材的目的和任务要明确, 只有确定了教学任务才能更好地确实教学目的。教材的保护与帮助也是在钻研教学时所准备的。比如, 有的教材不需要保护与帮助, 如跑;也有的教材在初步学习时一定要有保护与帮助, 比如技术, 给学生以信心, 帮助其更好地学习, 克服学生的恐惧心理。

五、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在新课程改革以来有了更多的余地。各种教学方法更适应了教学的需要。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等具体情况来确定, 讲解、示范和练习三者教学方法要综合地选择, 讲解要精练, 不仅要讲清动作要领和方法, 还要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和鼓励性, 引起学生的兴趣。动作的示范要准确而且优美, 能准确地显示动作的结构与关键点, 还要优美大方, 给学生以美感。在练习方法的选择上要多样化、趣味性和科学性。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所学习的内容, 更好地帮助其学习。

六、运动负荷的大小要适中

在设计运动负荷时, 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与个体差异, 关注到每个学生的生理机能活动变化和适应性规律, 运动负荷要由小到大进行。运动负荷要考虑到课的类型、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教材特点、学生体质状况、场地器材、季节气候等实际情况, 把课的练习密度设计好, 还要注意课的时间分配等。在课上, 我们还要密切地观察学生, 比如学生出汗多少、面色如何, 他们的呼吸是否急促、他们的情绪变化如何等。通过这些, 我们了解他们的运动负荷是多大、学生是否能承担得起。如果运动负荷过小, 则适当的增加;如果过大则减小之, 及时进行有效的调节。

七、合理布置场地器材

场地器材是上好体育课的前题条件, 所以, 我们在上课前对场地器材要做好充分的考虑。比如说, 场地不要过于分散, 这样不利于掌控学生的学习, 场地要相对集中, 这样才有利于教师进行队形的调动与对学生的指导。器材的选择不要过多, 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又不能太小而减小了练习密度, 要保证学生的练习时间。在上公开课前, 要事先把场地画好, 器材摆好, 有利于更顺利地上好课, 课前准备要充分, 才能保证体育教学顺利进行。

八、正确处理突发事件

再好的设计也只是个预设, 而这的生成是不可预测的。所以, 我们在设计体育教学时, 要想到可能会遇到的事情, 对教学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偶发事件, 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当我们遇到偶发事件时, 我们的头脑冷静, 思维要敏捷、灵活, 应变能力要强,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我们还可以利用这些突发事件进行教学。要抓住现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把握有利时机, 迅速作出正确判断。对已发生的偶发事件不要限制, 要因势利导, 将不利因素减少到最小或转化为有利因素, 确保教学能按计划顺利实施, 实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程智.公开课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教学研究形式——从我两次上全国性公开课的体悟谈公开课的效应[J].中国学校体育.2006 (12)

[2]李文强.“乱”班上体育公开课好[J].体育教学.2010 (01)

[3]徐浩明.试析公开课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利弊[J].浙江师大学报 (自然科学版) .1997 (01)

[4]黄聪.规则中的自由:“放羊式教学”潜在的理念与运用[J].体育学刊.2011 (02)

篇9:怎样上高中语文公开课

公开课是基础教育单位或教学研究部门组织的,教师践行教研活动的常规形式。其出发点,对于教师而言,是考察其教育教学水平、课堂掌控能力、知识探索精神;对于教学基本单位而言,是实现教学经验的共享、促进全体教师专业发展、创造独特的校园课堂文化。公开课作为诠释个人教育理念的一种有效形式广泛的为教学研讨或教学技能展示方面所应用。可以说,每一个身在其中的老师都需要参加公开课,也许有人会说,现在的公开课已经变味,变成了给前来听课的专家、领导和同行的表演课,但是,身在一线教学岗位,公开课是避免不了的,与其抱怨,不如仔细分析如何能上好一节公开课。笔者刚刚参加了一次公开的说课和一次公开的课堂教学,说课和上课之间相隔了一周,因此笔者在说课思路的基础上对最终公开课教学设计进行了修改,通过这一过程和修改的几个点,可以反应出公开课教学侧重的是什么。以下是说课稿和上课稿。

二、《项脊轩志》说课稿

(一)说教材

《项脊轩志》是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无定格,贵在鲜活”专题单元的第四篇文章。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是:感受古文中的生活气息与情趣。大纲对于选修课程——古代散文的要求是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初步把握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本文注释完备,意脉流畅,是明代散文大家归有光的代表作,文章紧扣项脊轩来写,又用或喜或悲的感情作为贯穿全文的意脉,将生活琐碎事串为一个整体,善于撷取生活中的细节和场面来表现人物。其中,也体现了古代士子理想失落的悲情。

(二)说学情

学生经过高中一年半的学习,已基本掌握翻译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结合注释,学生可以完成疏通文意的任务,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已具备对世态人情的理解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教学目标

(1)了解“志”这一文体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特征。

(2)理解本文“事细而情深”的写作特点,体会作者复杂的情感。

(3)探究归有光怀志而不得的精神世界。

2.教学重点

理解本文“事细而情深”的写作特点,体会作者复杂的情感。

3.教学难点

探究归有光怀志而不得的精神世界。

(四)说教法、学法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态度、习惯,鼓励学生想象、质疑、发现、创新。因此,本课所使用的教法和学法有:1、情景教学法;2、诵读法;3、导读法;4、学生自主学习法;5、讨论法;6、多媒体教学法。

(五)说教具

多媒体设备

(六)说教学过程

1.导入

一日,天寒,爇火煮荸荠熟,婢削之盈瓯,予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魏孺人笑之。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饭,即饭,目眶冉冉动。孺人又指予以为笑。《寒花葬志》

2.感知全文,理清思路

(1)被称为明代散文第一人的归有光,自然是一位读书人,请找出体现作者读书人身份的句子。

(2)这位喜爱读书的古代士子读书的环境如何呢?

(3)小组讨论,归纳总结项脊轩的特征。

(4)找出项脊轩发生变迁的句子。

教师小结:一轩之变的背后是作者境遇的变化,但不变的是项脊轩对于作者的意义:心灵的港湾

板书:闭

3.深入研读,咀嚼真情

(1)破落的小木板房常人难以忍受,而身在其中的士子归有光感受如何呢?

(2)小组讨论,明确喜与悲的原因

板书

喜:珊珊可爱

悲:异爨、先妣、先大母、吾妻死

作者是如何表现书斋外的人事变迁引起他的内心复杂情感变化的

教师举例分析作者对母亲回忆的部分,学生寻例赏析。

讨论本段人称的变化:先大母—大母;先妣—而母—娘

教师小结:志的文体特征

板书:喜、悲

探讨发掘,精读文本

在项脊轩外,关怀过他的亲人相继离世,他对离世的亲人有着深深的思念,除此之外,还能不能发现其他情感。

板书:思

研读第二段,朗读归有光回忆祖母的部分

研读祖母三次不同语气的语言,教师对朗读的语气、语调、语速给予指导

A.一读:感知读

结合古代科举考试的历史事实,分析归有光“长号不自禁”的原因

B.二读:理解读

学生展示归有光生平,结合生平,说一说你理解的归有光怀的“志”是什么。

C.三读:体会读

教师补充展示作者相关资料。

活动设计:以作者的口吻设计三句话,对文中祖母的话给予回应。

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

板书:闱、恧

作业布置:延伸阅读《寒花葬志》全文,赏析本文最后两段。

说板书设计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项脊轩志》是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无定格,贵在鲜活”专题单元的第四篇文章。

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是:感受古文中的生活气息与情趣。大纲对于选修课程中古代散文的要求是,积累文言知识,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初步把握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本文注释完备,意脉流畅,是明代散文大家归有光的代表作,文章紧扣项脊轩内外的人与事来写,悲喜情感清晰地贯穿全文,善于拮取琐事来表现丰富的情感。

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高中一年半的学习,已基本掌握翻译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结合注释,学生可以完成疏通文意的任务,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已具备对世态人情的理解能力。笔者在课前安排学生预习,并请同学写下令自己疑惑不解的问题,教学主要围绕学生比较集中的几个问题展开。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古汉语常见的第一人称、第二人称代词及其用法。

2.理解本文“事细而情深”的写作特点,体会作者复杂的情感。

3.体会结尾“以景作结”的妙处。

(二)教学重点

理解本文“事细而情深”的写作特点,体会作者复杂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

体会结尾“以景作结”的妙处。

四、教法与学法

情景教学法、诵读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简笔画

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导入

“你画我猜”——绘制课文内四样体现本文主要情感的事物,请学生来猜,从而点明课文主要人、事、物。

请用文中的话来回答,项脊轩共有几兴几废,点明修葺前后的特点。

使用本人独创的“拨云见日”读法,朗读相关章节,教师做指导,明确作者对项脊轩的感情。

板书:怡然自得

作者对项脊轩如此钟爱,宁愿修葺也不愿废弃,可为什么在倒数第二段中出现了“室坏不修”这样的字眼。(承上启下,引出“喜”“悲”之情的分析)

2.琐事深情,深入分析

.喜:读书赏景之乐、琴瑟和鸣之乐

悲:异爨、母亡、祖母亡、妻亡

板书:喜悲

赏析“家有老妪……余泣,妪亦泣。”

(1)回忆一件琐事,抒发对亡母的思念之情

(2)“先妣”—“而母”—“娘”称谓的变化背后,反映的是情感细微差异

(3)“而母”的“而”之外,本文中还有那些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余—余稍为修葺

吾—吾妻归宁

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第二人称:而—而母立于兹

汝—汝姊在我怀

若—久不见若影

乃—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补充)

注意:

人称词

句子成分主语宾语定语

我√√√

余√√√

吾√×√

而、乃不能做宾语(含否定句),一般也不做主语,常见于做定语。文中“而母”做主语的是“母”,“而”做定语。

除了“悲”情还有什么情,文中是如何表现的。

(1)对亡故亲人的思念之情

(2)对祖母殷切希望落空的愧疚之情

(3)对自身功业无成的愤懑之情

板书:恧

3.以景作结,探究讨论

文章写到倒数第二段,轩中人、轩中事已写尽,为何还要赘述最后一段,可否删去。

教师总结,从泣到号到无言,有年龄增长后的沉稳深沉,更有历经生活磨砺后的沉默内敛,感慨遂深,下笔遂简。

庭有枇杷树——孤独

吾妻死之年——丧妻

手植 —— 物是人非

今已 —— 时光流逝

板书:物是人非

展示苏轼《江城子》,体会“以景作结”的妙处。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 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4.教师小结

天地间最可动情的不是山崩地裂英雄挺身而出,而是浸润在日常生活中的琐事。《项脊轩志》借一轩而寄三世,凭一斋而怀三人,流芳世间的正是它用琐事而表达深情的写法,所谓平淡朴实的语言最显力量,本文字里行间无雕无饰的生活小事,正显出作者对家人的一腔深情。而结尾处,令人过目不忘“亭亭如盖”的枇杷树,更是文章深沉所在。全文形散神聚,写尽书斋往事,怀尽书斋中人,也将作者胸中情感渗透其中。

5.作业布置

课后阅读归有光《寒花葬志》,进一步体会作者“事细而情深”的写作特点,并运用这种写法,写写自己的生活往事。

6.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评价标准

想要上好一节公开课,首先我们要看现行的是标准是什么。目前比较流行的几大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如下。

辽宁师范大学罗明基教授在《教学论教程》中,对一堂好的公开课提出是以下六个要求:一、明确的教学目的;二、内容正确;三、方法得当,四、是组织得当;五、师生积极性高;六、教师要有全面扎实的基本功。

以北京师范大学安文铸教授为代表的整体性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这个标准认为一节好的公开课,应该是受学生欢迎的,也就是说能充分运用教学策略,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思维状态。

在由钟启泉、崔允淳、张华等教授编写的《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解读)一书中,由教育部组织的课程改革专家对教师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做了详细的描述,现在主流的对于公开课教学评价大多依据此书。第一,一从教学目标上来说,要求教师把全班学生都培养成推理缜密、思想方法与行为方式以及社会价值观念,都有助于学习的学习者;第二,教师要为学生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第三,教师要为学生管理学习环境营造,学习学科必要的时间空间和资源;第四,要促进教学,教师要从教学当中将学习活动化难为易。

而随着近来对有效教学、课堂教学效率的越来越重视,一节课上所表现的教师本身的教学素养和学生学到了什么这两点,就成为评价一节公开课的重要标准。

操作方法

明确了评价标准,我们就可以有一些具体的做法了。比较两篇教案的思路,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点。

1.教学目标具体化。

一节课四十或四十五分钟,有且只能达到1到2个教学目标,其中一个作为教学的重点,另一个作为教学的难点,超过三个以上,这节课的主要精力就会分散。如以上两篇设计,说课设置了三个目标——(1)了解“志”这一文体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特征。(2)理解本文“事细而情深”的写作特点,体会作者复杂的情感。(3)探究归有光怀志而不得的精神世界。而在最终的教学设计上,保留了原先的第二条——理解本文“事细而情深”的写作特点,体会作者复杂的情感。改原来的两个目标为了解古汉语常见的第一人称、第二人称代词及其用法和体会结尾“以景作结”的妙处。

教学目标进行这样的修改,有两个原因。一来文言文教学,如果它单独作为一节公开课的话,必须要和其他的文体区分开,那么关于文言的知识是不可回避的,所以最后的定稿当中将文言的“言”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提出。二来,一篇一个好的公开课应该有亮点,这个亮点应该是很多人关注同时又能体现授课教师风格的一个点。而《项脊轩志》,作为一篇写情很出色的文章,所表现情的手法无非是两个也就是教学目标二和三中表现出来的用细节写情,和情到深处不写情而用景来作结,这两个作为教学的重难点之后,目标非常突出清晰。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让整个一节课环节非常紧凑。如果按说课稿中的教学目标来实施教学,一节课其实不足以涵盖说课的目标,目标达成不了绝对是公开课的大忌。

2.对导入的重视。

听课人也好,学生也好,见到的第一面其实都是导入部分,导入不需要夸张,但是要注意两点,第一,要切合文章的中心,最好能够通过导入串联起全文;第二,要有新意,让评委和学生会心一笑,对整个公开课产生期待。以本文为例,第一次导入设计的是用《寒花葬志》进行导入,设计意图是为了突出“事细而情深”的写作特点,突出教学重点。但实际操作中发现没法实施。因为《寒花葬志》虽然也是归有光的作品,但是同学们没有学过不熟悉,那要么要提前预习,要么要在课堂上当堂讲解,反而占用了整体学习时间,所以在最后上课过程中被抛弃。最后的教学设计中采用的是“你画我猜”这个方法,也就是让学生画课文中的事物学生猜,主题其实是梳理课文,突出细节描写,和作品的思想内容紧密相关,而且通过黑板上所展示的事物,在教学过程当中就可以串联文章内容,也不显得突兀,也不需要额外再花时间。

3.教学方法的选用。

教法千变万化,在文章内容整体性有保障的前提下,可以突出一两个新颖的教学方法。如本文的教学设计,实际授课过程当中,笔者就采用了独创的朗读法,这个朗读法相比较说课稿中较为泛泛的诵读,内容更集中,形式更新颖,且更结合教学的实际,令学生和听课人都有了眼前一亮的感觉。

4.现场的师生互动。

无论哪种评价标准,都很关注良好的师生互动。那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教师一定要仔细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三点。

(1)内容不要太深奥,要切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脱离了学生的实际,互动显得很虚假,且很难精彩。笔者在最终的教学设计时考虑到,学生自己都有亲情友情的经历,也都有过对情感的体会,立足于其共存的点,有利于激发共情。

(2)讨论设定要适时。讨论环节设计在课上到接近三十分钟的时候,此时学生对文章基本内容情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谈感悟的时候不会偏离课文。然后再展示一篇学生所熟悉的课文,有利于他们对这种写法的进行理性的总结,从而达到升华的目的。

(3)教师要对所讨论互动的内容,有较为深刻的把握。这是为了在公开课当中体现出师生互动的质量。因为教师需要对学生发言作出总结,这个时候听课人就会关注总结教师本身的教学素养,从而做出评价。所以在最终的教学设计中,笔者设计了关于“以景作结”的讨论,这个讨论经过实践证明开展得不错。

其他需要注意的还有,肢体动作的恰当运用,教学语言干脆利落,板书设计的精巧等等,篇幅所限,也就不一一赘述了。作为一线教师,公开课是必须面对的,因此,注意总结反思,会让每一节公开课真正成为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实践场。

上一篇:哆啦a梦伴我同行小学作文下一篇:柳江小学食品安全教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