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水共治社会实践报告

2024-05-01

五水共治社会实践报告(共8篇)

篇1:五水共治社会实践报告

“五水共治、共治吾水”寒假实践报告

姓名:江

班级:高二(11)班

一、实践时间:2月15日

二、实践者:江 恒

高二(11)班

三、实践地点:定阳社区桑园小区

四、实践报告:

假期来了,我从繁忙的学业中抽离出来却不愿挥霍自己的时间。一片叶子属于一个季节,年轻的莘莘学子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我决定走出家门,做一次社会实践。寒假期间的社会实践是学校教育向课堂之外的一种延伸,有助于在校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实践也是学生学习知识,锻炼身体的有效途径……

在寒假期间,为了迎接春节,美化小区环境卫生,很荣幸在2月15日参加了定阳社区开展的“五水共治、美化环境”卫生实践活动。那天,天气很寒冷,即便有阳光普照,也敌不过冬风的萧瑟。我和社区的工作人员还有很多党员一起在桑园小区内进行了一次卫生打扫活动。为了美化环境,大家的活动积极性很高,扫的扫,捡的捡,特别是那几个年近七十的老党员干得很起劲。把绿化带内的垃圾和卫生死角全部打扫干净,花了我们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小区环境状况焕然一新。

开展五水共治活动以来,我居住的桑园小区环境有明显提升。原小区存在环境卫生乱差问题十分严重。在县委县政府领导重视下,对桑园小区内所有楼道铺设排污管道,路面环境,如:照明系统、绿化等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在定阳社区领导的管理下,加强了五水共治的宣传,并提高了小区内居民爱卫生意识,开展了“我爱我家,人人爱卫生”、“五水共治、人人参与”的活动,组织了广大的党员,居民打扫卫生活动,营造了小区居民不乱扔垃圾,不乱排污的良好氛围。共同为建设文明、和谐、低碳、绿化、环保的社会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然而,当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少部分居民的热爱环境意识淡薄,破坏绿化带,随地乱扔垃圾等现象,仍有发生。五水共治是一条任重道远的路,需要你我他的长期共同努力……

参加本次社会实路,让我见识到了课本之外的另一个世界。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让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在实践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体现了自身的社会价值。

篇2:五水共治社会实践报告

为深入了解温州地区“五水共治”工作的推进情况,捕捉典型案例,寻找特色亮点,同时研究“五水共治”与产业集聚转型升级的倒逼机制,厘清全省大力推进治水工作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脉络,浙江大学博士生会报告团组织经济学院、法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博士研究生一行9人组成“五水共治”调研团队,在鹿城区、平阳县和瓯海区开展为期4天的社会实践调研,主要形式包括水利局座谈会、走访企业、水文环境监测和居民调查问卷。来自研干讲习所的博士生学员潘伟康、虞璐、方若霖、陈小梅作为实践团成员参与其中。

8月24日下午,团队抵达鹿城区,就近走访了南塘河。作为“五水共治”的重点治理河道,这里的水文环境令人向往。迎着渐渐微醺的暮色,团队一行来到河畔,感受千年河道和古街相互映衬的美景,“印象南塘”的舞台留下一串串水乡文化记忆,而这些记忆的保留和传承得益于鹿城区“五水共治”打造“浙南水乡梦”的多项保障措施。对于此次调研,队员们充满了期待。

8月25日,团队赴温州市水利局,与李红建副局长、白荣亮处长就工业水、农业用水、居民用水治理情况和经验开展深入学习和探讨。李副局长向大家介绍了“五水共治”的渊源和温州治水的总体情况,并用“治水群众观”和“治水政绩观”表达了水利部门对治水工作常抓不懈的决心和信心。调研团队成员对李副局长的发言深有感触,表示聆听政府专业人士的娓娓道来受益匪浅,同时也清晰了调研思路:企业、工业园区、河道、社区全方位推进才能把握关键。

8月26日,调研团队抵达平阳县,走访了宋埠镇滨海新区电镀园区海源污水处理厂、浙江屹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和鳌江口安信码头。海源污水处理厂主要集中处理平阳县金属制品加工园区约30家电镀企业产生的电镀废水,含铬废水、含镍废水、含氰废水、混排废水等七类废水分别由不同的工艺处理,达标后再进行二次处理才可排放入海。海源污水处理厂自投入运行后,有效削减了废水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解决当前较突出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大大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同时为五水共治中的“治污水”做出了巨大贡献。调研团队成员在污水处理厂进水和出水口采集了水样,后期将回到浙江大学环境修复与生态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对水质进行检测和评估,同时与工程技术人员就污水处理试剂配方进行了交流,提出了提高治污能力的具体建议。“五水共治”正在倒逼产业升级,实现良性循环,较为典型的是浙江屹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曾经是高污染高能耗企业,通过“机器换人”引进全自动化生产线,实现了绿色生产和智能化、集约化转型。在鳌江口安信码头,调研团队采访了鳌江口环保局张局长,张局长介绍,从1995年起鳌江承载着太多工业污水、沿岸居民生活污水以及农业生产污水,水质始终是劣五类,基本不具备河流功能。但近年平阳县治水办引进河道生态修复技术等,该段河道水域已经提升水质到三类水。同时鳌江口北岸墨城水闸改扩建,极大增强了排洪涝功能。鳌江,作为浙江省八大河流之一,逐渐成为“五水共治”工作的风向标。通过实地走访,队员们感受到治水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号召和领导,更离不开企业的贯彻执行和支持配合。在温州,政府以治水倒逼产业转型升级,走出了一条具有温州特色的治水新路子。

在与平阳县水利局工作人员的座谈中,队员们针对取缔造成污染畜禽养殖户与达到畜禽养殖农业指标产生的矛盾,提出延长畜禽养殖产业链,畜禽粪便等农业固体废弃物蚯蚓处理技术,该技术工艺简便,成本低,能获得优质有机肥和高蛋白饲料,不产生二次废物,不会造成二次环境污染。该技术已在江苏省太仓市生态高值农业技术综合示范工程得到应用,并达到农业固液废弃物循环增效再利用的良好效果。同时,博士生报告团成员在交流中介绍到浙大环资学院杨肖娥教授团队拥有尾水高效深度处理生态工程关键技术,拥有高度净化尾水的复合人工生态系统构建及稳定化管理的关键技术;在临安污水处理厂周边青山湖淹没区内建设了六万吨/日立尾水深度处理生态工程技术集成示范工程。通过收获花卉、牧草、水生植物等,不仅去除水体中营养盐与污染物,而且可以获得部分经济效益,体现循环经济特色。双方均对日后浙大与温州地方发展的合作表示期待。

在瓯海区,调研团队拜访了欧江区水利局周主任,周主任向队员们介绍了瓯海区较为典型的治水工程,并带领调研团队参观了森马集团承包治理河段和西向排洪工程主河段。森马集团作为温州民营企业的.杰出代表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不仅向治水基金捐资1000万元,主动承担森马集团新桥旧工业区、娄桥新工业区以及未来森马学校周边河流的清淤等工作。在副总裁黄剑忠带领下,调研团队前往森马集团清淤示范河段,对比治理前的照片,河水中原本布满的浮萍和垃圾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清新荷塘,河段的末端还设置了景观瀑布,过去河道的死角也变得灵动起来,周边的环境得到显著的改善,为民企参与治水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在周主任的帮助下,调研团队联系上瓯海区西向排洪工程主河段指挥部陈主任,陈主任第一时间来到工程现场与调研团队进行交流。据陈主任介绍,排涝水是“五水共治”其中之一,再加上温州地属沿海港口城市,雨量充沛,因此排涝显得尤为重要。西向排洪工程就是温州城市防洪排涝的关键工程。据西排工程瓯海段指挥部负责人陈敏介绍,自该工程建成运行以来,瓯海区的排洪工作达到了显著的效果,并经受住多次台风考验。此外,西排工程附带建设了仙河亲水休闲公园,功能定位为亲水和休闲,治水的同时改善了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既为河道的护堤,又作为市民的健身、休闲场所,成为欧江区西部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五水共治”的实施过程中政府的主导作用不可或缺,五水共治让城市建设越来越美好。政府企业携手打造“美丽浙南”,深深印刻在每一位队员的脑海里。

篇3:关于“五水共治”工作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五水共治”,清淤,治水,水岸同治

“五水共治”是浙江省委省政府“以治水为突破口,推动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方略,是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重大举措。各地通过一系列举措,有序推进“五水共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五水共治”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困难

(一)全民参与氛围不浓。目前,“五水共治”工作政府层面、部门和乡镇街道层面都已轰轰烈烈进行部署与落实,但一些地方村居、企业主动参与治水的为数不多,出现“政府部署干、群众边上看”、“政府前面清、群众后面丢”等现象,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尚未发挥好。

(二)源头治理工作力度不够。基层治水工作往往跟着上级考核指标走,上级部门考核“垃圾河”“黑臭河”,基层就花大力气抓河面保洁、河岸绿化、河岸驳坎,对“截污纳管”等源头治理工作投入不够,对关键的水质改善、生态修复等工作不愿真抓实干;二是抓“大”放“小”。河道治理工作应该“大小”统筹兼顾,而不偏废一方,但目前一些主干河流的整治得到了充分重视,而很多主干河的支河以及小河小溪却成了被遗忘的角落。一些山区小溪、城镇河沟,被各种各样的生活垃圾覆盖,触目惊心。

(三)截污纳管存在薄弱环节。污水收集管网工程由于是线性工程,牵涉面广、区域跨度大,施工难度大。

(四)后续长效管理机制不健全。日常执法监管力度不够,涉水执法工作难以协调推进,非法排污、非法侵占河道等情况屡禁不止,治水成果得不到有效巩固。

二、先进地方在“五水共治”工作中的经验做法

(一)是突出科学清淤,坚持问题治水。以村为主体,实行“一河一项、一项一审批、一项一监管”建设管理机制,通过围堰排水、水力冲挖、管线排泥等流程深入开展清淤工作。同时,对清理出来的淤泥进行科学处置,就近向农民租地作为堆场堆放淤泥,对无污染的淤泥作为培土增肥稻田;其余的引进淤泥改性(固化)处理技术进行处理。对“五水共治”中碰到的问题,实施“两长制”克难攻坚,对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采取“乡镇(街道)点上破解、分管(联片)市领导片上协调、市委市政府专题会议面上会诊”的方法予以解决落实,并首创“五水共治”总督察长制度,通过下发督办的方式进行指导和全程督办,促使相应问题得到整改落实。

(二)狠抓截污控源,强化源头治水。创新建立“8+X”协调机制(由环保、农业、水利、市政、市场监管、组织部、公安、综合执法等8个部门组成治污联动协调小组,“X”代表相关的部门或乡镇(街道)),实行“三同治、八首治”,进行精准突破、强力推进。注重抓好污水收集管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餐饮隔油设施等建设,并抓好养殖场关闭拆除工作。同时,狠抓环境执法,严打违法行为,严厉查处涉刑环境案件。通过系列治理举措,该地河道水环境质量明显提升。

(三)重视水岸同治,开展全民治水。在全面落实“河长制”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民间动员活动,进行水岸同治、全域全员治水。如成立民兵治水兵团,对暗河暗沟进行治理;开展“百企联百村、合力治污水”活动,发动企业商会捐资治水;村居沿河岸树立“护河公约”“护河治水禁约”等标牌;成立市民监督团、老协治水巡逻队等民间组织深入一线参与治水等等。同时,还引入民间资本参与治水并取得显著成效,如一县级市的溪河治理,引入民间资本3亿多元,现已建成3A级景区,2015年国庆期间日最高游客量达7万人次,成为民间治水典范。

三、关于五水共治工作的几点想法

(一)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全民参与。要因地制宜,开展针对性宣传。在城区,要充分利用新闻、网络媒体及围挡、灯箱、公交站点等户外广告传媒,大力宣传“五水共治”的决策部署和进展成效,努力营造“五水共治”和全民治水的社会氛围。在农村地区,要通过“五水共治”政策宣讲、巡回演讲、文艺演出、发放“五水共治”宣传手册等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普及治水知识,提高环保意识。同时,做好舆论引导,从有利于推动工作的角度,以事实为依据,加大对典型案例的曝光力度,以反面典型教育、引导群众。

(二)突出源头治理,提高治水效益。要合理确定远近期工作重点,科学、系统地制定治理时间表和路线图,点面结合抓重点,以工业污水、城镇生活污水和农村面源污染为重点,大力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截污纳管和农村污水净化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把工业、生活污水与垃圾消灭在源头。

(三)把好关键环节,推进截污纳管。要把截污纳管率是否达到要求作为工程验收的重要前提,把好接管入户签字关,切实提高截污纳管率。对城镇污水收集管网设施,应加快研究组建二、三级泵站及管网市政设施管护专门机构及人员,确保二、三级管网的良好运作。对已经建成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及收集系统,应政策打包将其运营管理权限推向市场,通过政府向市场购买服务来降低维护成本,解决因村居无技术力量导致的污水处理设施维护不到位问题。

篇4:打响“五水共治”攻坚战战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水美,古今闻名。然而近些年,像芦茨村这样溪流清澈的美景变得越来越稀少,黑河、臭河、垃圾河在浙江随处可见。优良的水环境,不但要靠保护,还要靠治理。

2013年11月浙江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要以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为突破口倒逼转型升级。浙江省省长李强表示,今年将全面开展水环境治理工作,坚决消灭垃圾河,铁腕整治黑河、臭河,全力推进防洪排涝、城乡供水重点工程建设,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大力推行节约用水。“五水共治”吹响了浙江大规模治水行动的新号角。

【练一练】

(1) 浙江省委提出,要以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为突破口倒逼转型升级。这表明

①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维护人民利益

②中国共产党履行管理职能,以人为本

③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自觉接受监督

④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核心,执政为民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

(2) “五水共治”好比五个手指头,治污水是大拇指,摆在第一位;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分别是其他四指,分工有别,和而不同,捏起来就形成一个拳头。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这说明

①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②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④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参考答案】【练一练】

(1) 浙江省委提出,要以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为突破口倒逼转型升级。这表明

①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维护人民利益

②中国共产党履行管理职能,以人为本

③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自觉接受监督

④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核心,执政为民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

(2) “五水共治”好比五个手指头,治污水是大拇指,摆在第一位;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分别是其他四指,分工有别,和而不同,捏起来就形成一个拳头。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这说明

①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②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④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参考答案】

篇5:五水共治社会调查报告

一、生态环境及污染治理状况

1、概况。xx村地处xx东部,紧邻xx市,20XX年由原xx镇xx村和xx村合并而成,辖区面积2、5平方公里,所辖5个自然村,xxx户,xxxx人。柑橘种植业为村主导产业,三分之二劳动力外出务工,打工和柑橘种植为村民主要经济来源,年人均收入5400元。村主要干道实现了硬化和亮化。

2、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无地下排污管道,生活污水大部分直排明排;排污沟不畅,阴沟水发黑发臭,路面可见污水;生活垃圾实行“户集、村收、乡运”, 有垃圾筒28个,保洁人员2名,垃圾堆放点(垃圾坎)2个,路边、门前屋后有零星垃圾,河道池塘旁、河道里、垃圾坎附近有成堆成片建筑及生活垃圾。

3、工业企业。有电器、纺织、食品加工、机械加工、纸板箱生产企业6家,无废水废渣污染, 1家企业通过环保审批。

4、农业面源。耕地面积1146亩,以柑橘种植为主,单家独户管理,未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及病虫害统防统治,年使用化肥 1214吨、农药2300公斤,油菜种植面积115亩,秸秆就地还田107亩,年使用农膜1240公斤,回收利用665公斤。养猪大户4户、散户1户、养牛户1户, 1户建沼气池40立方、1户建贮液池8立方,存栏猪586头、牛4头,无其它畜禽规模养殖。

5、河道、水域。水域面积106亩,包括石梁溪1、5公里和10个池塘61亩,河道及山塘堤岸进行了部分护岸护坡衬砌 ,河道水质较清,池塘水质浑浊或黑臭,未落实河道、池塘保洁措施,8个池塘承包给村民养鱼,承包期至20XX年底,3个池塘用猪粪喂鱼。454户农户用上了城市管网延伸的自来水。制砂已停。

6、村民满意度、参与度。回收的303份农村生态环境状况调查问卷显示:⑴对村里整体环境质量满意的41户,占13、5%;较满意的166户,占54、8%;不满意的99户,占32、6%。⑵认为影响本村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是生活污水污染的220户,占72、6%;生活垃圾污染的106户,占35%;畜禽养殖业污染的80户,占26、4%;水产养殖业污染的25户,占0、8%。⑶村里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经常参加的33户,占10、9%;偶尔参加的81户,占26、7%;从未参加及不关心的189户,占62、4%。

二、环境污染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xx村生活环境有了较大改观:村主干道实现了硬化和亮化,生活垃圾实行了集中处理,畜禽养殖明显减少,河道及山塘堤岸进行了部分衬砌,92%农户用上了城市管网延伸的自来水。但在调查中发现,xx村生活环境现状依然不容乐观,与农民群众的期望及“共建生态家园”要求仍然有差距,主要有:

1、农村生活污水和人畜粪便直排明排问题。

可以明显直观感觉污染是沟堵、水脏、气臭,直观感觉不到是造成水、大气深度污染。出现农村生活污水和人畜粪便直排明排问题根源是: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及治理滞后,地下排污管道空白,农户绝大部分没有三格式化粪池,更没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大多数养猪户没有猪粪便处理设施。村民也切身体会到了生活污水污染的严重性,61%的农户提出生活污水污染是本村重点需要治理的。

2、生活垃圾治理不到位问题。

主要原因是农民卫生意识不强存在乱丢乱倒垃圾情况、保洁人员偏少且保洁责任不明确、垃圾中转站垃圾随意露天堆放并清运不及时、河道池塘阴沟陈年垃圾得不到清理。据家住垃圾收集堆放点附近的农户反映:垃圾坎垃圾两三天才来运一次,最长的有时甚至一个星期也不来拉,特别是夏天臭气冲天,苍蝇都飞到家里,还有在垃圾坎露天焚烧垃圾现象。附近农户强烈要求将现垃圾坎搬掉,建在离住户远一点地方。全村49%农户提出将生活垃圾污染治理作为下一步重点。

3、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问题。

4户养猪大户,只有1户建有沼气池对猪粪便进行生态处理,而猪舍又建在农户聚集区内,周围到处弥漫着猪粪便挥发出的恶臭。村内池塘也因承包给村民用猪粪养鱼,池塘水质变黑发臭。究其原因:

⑴是养猪是个微利行业,养猪户不愿投资建设治理设施;

②是猪粪喂鱼可节省养鱼成本;

⑶是农户碍于情面不愿直面反对养猪或用猪粪喂鱼;

⑷是没有出台相应约束规范畜禽、水产养殖污染治理规定或对规定执行监督不力。生态环境状况调查中,相当部分农户提出:村庄内应禁止养猪、停止池塘承包或实行生态养鱼。

三、“共建生态家园”建议及对策

1、加强宣传。

长期以来,由于对农村环保宣传教育的力度不够,农民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已经养成了许多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不良生产、生活习惯,对自身破坏或影响环境的行为缺乏自我约束,因而必须加强宣传力度,使农民朋友知道自身有哪些给环境造成污染的不良习惯、清楚环境污染的危害性、了解已经出台的污染治理相关规章、明白 “共建生态家园”需全民参与且是一件利国利民利己的大好事,使村干部充分认识到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紧迫性,从而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关心保护环境、全民参与环境治理的氛围。

2、加大投入。

首先生活污水污染治理,建标准的化粪池、埋设地下排污管道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其次生活垃圾污染治理,由于资金缺乏因而配备保洁人员少、给保洁人员工资低、垃圾中转站设施简陋,从而导致垃圾清运不及时不彻底,污染治理不到位;第三作为主导产业的柑橘种植,依然是单家独户各自管理,由于政府未采取相应配套鼓励扶持政策,未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及病虫害统防统治管理,一定程度也加大了农药化肥对环境的污染;第四村次干道及支道硬化,村民要求十分强烈,同样需要资金投入;此外为增加村集体收入而承包鱼塘导致的水质污染等,都是源于村集体经济薄弱以及政府对农村环保投入严重不足。为此,一方面要千方百计发展村集体经济,更重要的另一方面必须加大对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

3、明确责任。

“共建生态家园”是个系统工程,按照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要求,紧紧围绕建设水净、天蓝、地绿、景美的“生态家园”总目标,必须明确责任,上下齐心。作为政府层面,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共建生态家园”体制机制、出台污染治理规章、强化对环境污染的督查处罚力度、研究制定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扶持政策、开展环境污染治理技术指导、搞好村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对河道流域实行统一集中整治。

作为村基层组织,必须切实履行好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职责,充分认识开展“共建生态家园”重要性,定期组织环境卫生大整治、完善村规民约规范村民卫生行为、发挥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在“共建生态家园”行动中的带头作用、提出本村环境污染治理措施及相关建议、多渠道筹措资金改善本村生活环境质量、落实上级出台的各项环境治理规定、加强池塘管理。

篇6:五水共治的社会调查报告

一、关于“五水共治”

1.五水共治简介:

五水共治是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五项。这是一个大目标、大思路。这是浙江省政府近期推出的大政方针,是推进浙江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关键之策。

浙江是著名水乡,水是生产之基,生态之要,生命之源。五水共治是一石多鸟的举措,既扩投资又促转型,既优环境更惠民生。

水文化的价值在于它让人们懂得热爱水、珍惜水、节约水;进行五水共治,是平安浙江建设的题中之义,直接关系平安稳定、关乎人水和谐。可治理自来水、江水、河水等水流的污染问题。

2.实行“五水共治”的成果:

8月9日,第九届横渡钱塘江游泳比赛成功举办。钱塘江畔江风习习,随着人群中一阵阵呼喊,25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游泳爱好者纷纷跃入江中。江水涌动,劈波斩浪,这个清晨,属于这些“泳者”。

“要通过治水,进一步治出转型升级的新成效,治出面向未来的新优势,治出浙江发展的好局面,治出我们自信、自觉、自强的精气神,以抓治水促转型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浙江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夏宝龙说,要通过“五水共治”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自从我省开展“五水共治”工作以来,省内多条河道经过系统治理,变得愈发清澈,臭河、垃圾河在慢慢消失,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群众跃入江河中戏水游泳,共享治水后带来的各种欢乐。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五水共治”的成果正在浙江这片土地上慢慢显现。

二、关于贴沙河

贴沙河作为杭州城内的.千年古河、护城河,开凿于公元861年,主要用以宣泄钱塘江潮水,护卫杭城。古时候因泥沙聚集于河滩上,曾与相邻几条河流统称沙河,俗称“贴沙河”。

19沪杭铁路贴沙河东面贯城而入,人们设立火车站在清泰门内,同时拆了城门及城墙一段,所以贴沙河河道现在位于市区。经过千余年的变迁,今天其河道南起侯潮门板桥,北至艮山闸,全长6257米。

自1931年清泰门自来水厂建成后,贴沙河成为水源保护区,但只能供应1天。近年来,人民政府对贴沙河实施了全面整治,投资人民币数亿元,采取截污分流、驳坎河岸、疏浚淤泥,引水荡腐、绿化两岸、强化管理等措举。现在的贴沙河河水清澈、驳坎整齐、堤柳成行、树影婆娑。同时由于贴沙河西岸的城东公园的建成,两岸更是呈现一片绿地如茵,自营红实,花坛藤架,兀石雕塑的美景,是杭州市民又一游乐休闲的好地方。

三、关于古新河

古新河是杭州唯一一条源自西湖的河,起于少年宫广场东侧的圣塘闸,向北穿越环城西路、环城北路后,至左家桥折向东去注入运河,全长3800米,河宽20米。旧时也有把圣塘闸至环城北路混堂桥段称桃花港或桃花河的。

历史上的古新河主要有两大功用:泄水、护城。每当汛期遇到大雨,西湖水位高涨,此时圣塘闸开启,高出古新河水位五六米的西湖水穿涵洞,奔涌而出,发出隆隆声响,一时间,古新河水位猛涨,浪击岸壁,犹如钱江大潮,颇为壮观,古人把这一景观称为“陡门春涨”,为旧时“湖墅八景”之一。现在的古新河仍然担当着调控西湖水位的作用。

每次走在古新河边,总是对它的名称很好奇,怎么又是“古”又是“新”的?经查资料,发现这个名称可能与张士诚有关。

元朝末年,张士诚筑杭州城,西城墙至钱塘门后,继续向北,延伸到长板巷(今潮王路北面)。又在城墙外修护城河。从查到的资料看,当时圣塘闸至武林门段的河道(桃花河)已经有了,而武林门以北的河道则是张士诚命人新挖的。为了区别于已有的桃花河,当时的老百姓把这条新挖的护城河取名新河。新中国成立后,考虑到桃花河和新河其实属同一条河,遂重新命名为“古新河”,取的是古代开挖的“新河”之意。

·调查目的·

近两年来“五水共治”这四个字出现的频率可谓越来越高,不仅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也成了政府部门的工作重点,甚至我们试卷上的题目也逃不过这个热点。那我们这次研究调查目的如下:

1、了解“五水共治”在杭城内几条河流的实行情况;

2、调查人们对“五水共治的”了解程度;

3、找出并了解导致前几年浙江河水污染的原因;

4、为有关部门提出整治方法。

·调查方式·

此次调查我们采用问卷调查加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五水共治”进行调查,具体实施方式及人员如下:

1、问卷调查

实施人员:设计调查问卷:张郦缘何雨安

分发问卷:何雨安张郦缘

具体实施方式:①设计调查问卷

②班级内和市民间发放问卷,积极回收已完成的调查问卷。(具体调查问卷见附录)

2、实地调查

实施人员:何雨安张郦缘

具体实施方式:在杭城内选择了多个个地点进行实地的调查,记录河内河岸环境以及市民对河水的保护意识,并用照片的形式进行记录。

·调查问卷·

1、您知道浙江近年来开始实行的“五水共治”吗?

a.知道

b.不知道

c.知道一点儿,但不清楚

2、您知道“五水共治”是哪五项吗?

a.清楚地知道

b.知道一点儿,但不清楚

c.不知道

3、您在近段时间有感觉到周边河道环境的改善吗?

a.有

b.没有

c.没注意

4、您参与过一些倡导“五水共治”的活动或类似保护水源环境的活动吗?

a.有

b.没有

5、您在近段时间可曾看到有人频繁在一些保护河源上游泳或钓鱼?

a.有

b.没有

·调查过程·

——古新河

在调查完了杭州著名的贴沙河后,我们把目光转到了比较不为人知的古新河。我们调查的古新河处于桃花河弄一段,环境也算可以,可供环西小区很多居民休闲,前几个月在河岸还看见有工作人员把一些植被放进网格中再放进河水里,同时环西小区的社区中心也设在河岸。

古新河并不比贴沙河宽,但可能是处于居民区旁,河畔钓鱼的人很多,这与贴沙河对钓鱼的明令禁止不同。同时古新河相对于贴沙河没有那么清澈,河水的清澈程度相差很多,在网上搜索关于杭州古新河的资料时,可以发现很多古新河河水遭污染的新闻,而且这些新闻都在20左右集中出现。可见,“五水共治”在近几年的得到了有效的推广。

这次我们并没有看见什么好心的人捞死鱼这种事,出人意料的是在这条河左右我们却看见了很多有关“五水共治”的介绍与宣传。可以深切的感觉到“五水共治”在市民中的影响。

——贴沙河

我们调查的贴沙河位于体育场路与环城东路交叉口附近,河岸两边绿树成荫,环境优美,走在九曲桥上,还可以享受到习习凉风,为人们吹散酷暑的炎热与工作一天的疲惫。贴沙河作为杭州的水源保护区,河水清澈,微风拂过,碧波荡漾,是难得的美景,为旁边的居民提供了天然的休闲场所。比起古新河来,这里的环境更宜人。

同时贴沙河的沿河处竖起了许多“禁止游泳”“禁止垂钓”“保护水源”的标牌,但在沿河的绿柳下仍有附近居民在垂钓,甚至还有人在河内游泳。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在这方面的管理。

但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好的现象,在九曲桥上我们看到了一条很大的死鱼,正想抱怨没有人处理这种事,过会儿就看到了有人在打捞鱼,我们本以为他们是专门捞死鱼维护河水环境的,但他们捞鱼的工具太不专业让我们产生了怀疑,后来才了解到他们是桥梁工作人员,捞鱼完全出于好心。让我们感觉到了无限的“正能量”啊,也不乏有爱护水源,保护环境的人存在.

但与古新河不同的是我们没有看到任何关于“五水共治”的宣传,可同样“保护水源”等标语也不少见。

总体来说,两相比较之下,贴沙河的环境比较好,但对“五水共治”的宣传较少,希望能做出改变。

本次的调查总体来讲进行得很顺利,在调查的过程中也让我们自己了解到了更多关于“五水共治”的知识,同样我们也发现了市民及有关部门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下一一列出:

1、加强在有关河域禁止钓鱼与游泳的宣传,并指出其危害性,进行严格管理。在贴沙河畔明确写着禁止钓鱼、游泳,但仍有人在做,他们都没有意识到这样做的危险,有关部门应该在这方面加强管理。

2、明确有关河域是否能钓鱼的行为。我们在古新河畔看到了有很多人在钓鱼,但河畔并没有任何标志允许或禁止钓鱼,古新河近年来的环境并不是很好,若作为保护水源,市民应禁止在古新河钓鱼,有关部门应加强在这方面的处理。

3、“五水共治”的意识并没有在广大市民心中扎根。我们随机调查了25个市民,他们中很多人都不知道或不清楚“五水共治”的存在,反而一些中高考生为了考试对“五水共治”相当的熟悉,有关部门应加强在这方面的宣传。

篇7:社会实践 五水共治

——2014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响应校团委的暑期实践活动,我选择了“聚焦美丽绍兴”这一考察体验活动,通过时政评论、参观、网上查询资料等方式,了解了绍兴五水共治的相关信息,深刻认识到了政府为了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而所做的努力。

绍兴是以水而闻名的,绍兴名人也应水而出众:因为水,有了曹娥抛香瓜救父的动人事迹;因为水,有了文人笔下的鉴湖“碧水青天两奇绝”;因为水,有了„„所以可以说,水是绍兴的灵魂!

然而,正是这水,也曾困扰了绍兴城。过去,绍兴的传统产业所占比重较高,纺织印染、医药化工等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产业使得河水发臭,垃圾漂浮,鱼虾绝迹„„

绍兴,作为全国水利现代化试点城市,2013年以来按照浙江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的决策部署,积极“重构绍兴产业,重建绍兴水城”,积极推进综合治水,决心从古韵水乡升级为现代水城。

下图是治污水的路径图。

绍兴大力推进“五水共治”和“重构重建”,这是城市发展的战略需要,是转型升级的发展需要,更是群众期盼的现实需要。近期出台的《绍兴市城市发展战略纲要》明确了绍兴“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南生态宜居水城、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这是绍兴首次将水城定位写入发展战略。绍兴地域空间和环境容量有限,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重构产业和重建水城只有共同完成转型,才能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目前,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的绍兴,已进入工业化后期,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水乡百姓们衣食无忧、住行不愁,于是,生态环境特别是水环境的改善成了他们最大的期盼。为此,绍兴将倾力打造“水清岸绿、城水相融、人水相亲”的宜居宜业宜游现代水城。

篇8:五水共治社会实践报告

关键词:五水共治,金融支持,优化对策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 嘉兴经济发展成就有目共睹, 其发展水平突飞猛进, 但嘉兴的水污染情况较为严重, 据《嘉兴市2014 年环境状况公报》显示, 2014 年嘉兴市67 个市控地表水断面监测结果中, Ⅳ类、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分别有20 个、30 个和16 个, 各占29.8%、44.8%和23.9%。由此可见, 水体环境与人和谐发展的矛盾较为突出, 治水迫在眉睫。2013 年浙江省委作出了“五水共治”的重大决策部署, 以此为契机, 嘉兴市先后出台了相关文件, 推动了“五水共治”工作科学有序展开。而治水的成功实施不仅离不开金融机构的大量资金支持, 更需要金融机构和金融政策的引导。

有鉴于此, 本文就嘉兴市“五水共治”实施中的金融支持情况展开调查研究, 发现目前嘉兴市“五水共治”存在金融支持不足的现状, 即投资主体较少、融资规模较小、融资方式不多, 甚至还存在一定的偿付风险等问题。针对以上难题, 本文拟从拓展新型投融资渠道出发, 提出合理的金融支持优化对策, 帮助嘉兴市“五水共治”项目顺利、有效、更好地开展。

1 嘉兴市“五水共治”中金融支持现状

自2013 年浙江省委作出的“五水共治”的重大决策部署以来, 嘉兴市政府于2014 年制定了《嘉兴市治污水三年行动计划 (2014-2016) 》。“行动计划”颁布以来, 嘉兴市政府相继推出了治理污水, “五水共治”等一系列政策, 人民银行嘉兴支行也出台了《关于嘉兴金融助力“五水共治”的实施意见》。在政策带动下, 嘉兴各金融机构参与水污染的积极性显著提高, 其金融支持规模不断增大。以下就嘉兴市“五水共治”中金融支持现状进行简要概述:

1.1 人民银行对“五水共治”提供极大的引导和便利

2014 年, 人民银行嘉兴支行出台了《关于嘉兴金融助力“五水共治”的实施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 这是全省第一个金融助力“五水共治”意见。《意见》表明, 我市各金融机构对“五水共治”建设项目实行优先受理、优先调查评估、优先排摸资金规模, 全年力争新增“五水共治”项目融资规模400 亿元。人民银行的政策和方案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支持治水项目, 进而带动社会资金的投入。

1.2 金融机构支持“五水共治”的资金规模不断增强

一方面, 金融机构在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贷款总量大幅提高, 截至2014 年11 月底, 嘉兴银行业支持“五水共治”贷款余额达到251.7 亿元, 贷款新增165.7 亿元;另一方面, 银行通过组织银团贷款、承销债务融资工具等表外融资对污水治理支持的资金规模不断提高。截至2014 年底, 嘉兴银行共支持嘉兴市范围内“五水共治”项目和客户21 个, 授信总额10 亿元, 提供融资额6.44 亿元。金融机构的资金投入, 为治水项目的实施, 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1.3 政府和民间资本合作模式已初步展开

政府和民间资本合作模式是指政府和民间资本为建设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而建立的长期合作关系和制度安排。2015 年3 月嘉兴市成立了“嘉兴市PPP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小组”, 整体统筹推进引入民间资本工作。目前已上报了嘉兴港区“五水共治”项目、海宁市城市防洪工程等多个政府与民间资本合作的“五水共治”项目, 并已进入初步开展阶段。推广运用政府和民间资本合作模式, 有利于拓宽民间资本投资渠道, 推动“五水共治”的有效实施。

2 嘉兴市“五水共治”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随着嘉兴市政府对污水治理的高度重视, 嘉兴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性有所提高, 但就目前而言, 现有的金融支持体系仍存在诸多问题及潜在的风险, 难以充分发挥金融在“五水共治”项目中的支持作用。以下就主要问题进行简要介绍:

2.1 投资主体较少

“五水共治”项目资金来源的主体还仅局限在政府、人民银行及部分金融机构, 其他企业的参与度仍不高。一方面, 银行业金融机构依然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其他金融机构参与的并不多, 保险、信托、租赁等金融机构的服务领域仍然以传统金融领域为主, 缺少污水治理方面针对性的金融服务。另一方面, 目前银行的信贷资金更倾向于投向热点优势行业, 企业即便愿意开展也难以融到足够的资金。此外, 我国的金融体系和市场结构仍不完善, 能满足资金需要的三大政策性银行未将“五水共治”划为重点扶持的对象, 使大量中小型金融机构有心无力。

2.2 融资规模较小

截至2014 年底, 嘉兴市市银行业共支持“五水共治”项目183 个, 累计授信余额143.38 亿元, 信贷支持251 笔, 余额102.62 亿元。截止10 月底, 累计投入项目建设资金124 亿元, 相较于温州市的银行业捐款2178.39 万元, 温州银行授信80 亿元, 信贷支持149.26 亿元, 嘉兴市“五水共治”的融资规模仍然偏小。“五水共治”项目是个长期投资项目, 且在短期内很难收到投资回报, 这和金融机构要求满足短期流动性和获得即时投资利润的经营目标相悖, 抑制了银行对项目贷款的发放;其次, “五水共治”涉及传统“两剩一高”行业, 但由于绿色信贷政策的制约或较高的授信准入门槛, 使得相关企业无法获得足够的信贷资金,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金融对项目的支持力度。

2.3 融资方式不多

金融支持仍旧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占据主导地位, 资本市场融资的规模不大, 直接融资手段不多, 致使项目融资成本偏高;其次, 缺乏市场机制的引导和政策的支持, 社会资金无法找到合适的投资方向和渠道, 大量资金闲置;此外, 我国的绿色信贷产品创新不足, 品种单一, 缺乏对环保型企业和个人客户的优惠性措施, 我国绿色信贷产品的研发较少。新型融资工具的使用率低, 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对融资渠道的拓展。

2.4 资金投入存在偿付风险

首先, “五水共治”项目本身具有较大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 投资回报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金融机构面临较大的贷款风险;其次, 金融机构缺乏符合污水治理风险特点的产品规划, 金融创新产品较少, 易导致各环节挪用和资金动向不明等管理风险;再次, “五水共治”中多为民生类纯公益项目, 营业收入较少, 还款来源主要依靠财政拨款, 而财政资金拨款周期长, 且与还款周期存在严重的期限错配, 部分项目只能借新还旧, 使得还款来源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此外,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也增加了金融机构信贷风险。

3 “五水共治”金融支持创新优化对策

鉴于上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针对嘉兴市“五水共治”治理存在的金融支持问题, 拟从如下三个角度来提出创新优化对策, 来进一步优化金融支持, 完善“五水共治”的治理。

3.1 政府—企业角度

PPP模式, 即政府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合作的一种融资模式, 双方分摊利益和风险, 充分利用双方的优势, 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和满足社会需求。PPP模式是时下很多公共基础建设项目采用的方式, 将该方式运用到“五水共治”项目中, 将会大有裨益。以下是笔者对“五水共治”中完善PPP模式的一些建议:

3.1.1 政府方面

激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放期限长、利率低的无追索权或有限追索权贷款, 项目有良好的人流量支持, 能够保证稳定的收益, 政府部门也可以给予适当的补偿;申请亚洲开发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的政策性贷款, 充分利用政策性贷款的优势;通过项目的稳定收益吸引养老、社保、保险等倾向于获得长期稳定收益的资金投资;建立城市产业开发基金进行投资;此外, 浙江省经济较发达, 金融深化程度较高, 可以设立地方PPP基金。

3.1.2 企业方面

进行资产证券化, 用项目未来的现金流或者特许经营权为保证进行融资。项目属于公共基础设施项目, 受众面比较广, 而且需求弹性较小, 价格稳定, 未来的现金流通过调查可以进行估计, 吸引银行等金融机构投资, 也可以委托非银业务部门参与产品的设计、推广和承销;采用融资租赁的方法获取部分固定资产, 减少企业成本, 出租方可将该债券转让给银行, 获取稳定收益, 让银行进行追索;企业将部分闲置资金委托金融机构投资, 获取资本增值收益。

3.2 企业—金融机构角度

“五水共治”的“加减乘除法”在温州已取得初步成功, 相应的在嘉兴, 合理运用该方法也能取得较好的成果。通过增加信贷规模, 以嘉兴银行为主的本地银行可以增加对“五水共治”项目的捐款, 同时增加相关企业的授信额度。其次, 顺势推出创新的信贷产品, 采取银团贷款模式可以有效支持项目融资, 同时, 信托贷款也不失为一个重要的融资渠道。此外, 企业可以将获取的收入及财政拨款委托专业金融机构进行投资, 在保证本金的基础上, 增加企业的收入, 提高企业的实力。运用“加减乘除法”可以促使金融机构与企业互相监督与配合, 推进污水治理工作。

3.3 政府—企业—金融机构角度

嘉兴市在全国率先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 实行总量控制型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为进一步发挥该制度的优势, 一方面, 嘉兴市政府可以通过实行排污权抵押贷款机制, 积极引导金融机构为中小投资企业量身定做排污权抵押贷款产品, 将排污权作为抵押品, 进行抵押贷款, 以缓解中小投资主体的资金短缺压力, 从而有利于排污权交易的开展;另一方面, 加强采取排污权公开竞价方式。当前, 我市的排污权交易主要是实行政府主导价, 但从发展趋势看, 排污权竞价将是充分体现排污权价值的一个有效途径;再次, 进一步完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行为中的COD排放指标租赁工作, 此举既能盘活排污指标, 又能充分利用闲置资源, 并调动企业参与污染减排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边立明, 简迎辉, 徐丹.综合利用水利公私合作 (PPP) 项目运作模式和投资人选择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水利, 2013, 16:50-52.

[2]陈清.县域尺度下水污染生态补偿金融支持研究[J].经营与管理, 2014 (2) :78-81.

[3]李金珊, 沈楠.浙江省污水治理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4, 06:59-65.

[4]李文哲, 贾宁.对排污权抵押贷款风险控制的思考[J].浙江金融, 2014, 04:51-53.

上一篇:裕隆公司信访稳定工作机制不断创新下一篇:作文 夜半婴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