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机制分析

2024-04-15

我国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机制分析(精选6篇)

篇1:我国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机制分析

我国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机制分析

李小云 唐丽霞 张雪

[内容提要]财政扶贫资金的治理关系到扶贫效率和效果,目前已经有很多研究开始关注因为管理问题带来的扶贫资金投入效果不善,但对于扶贫资金治理中其他环节,如投入、分配、拨付和使用所产生的扶贫资金投入效果和效率的研究很少,但恰恰是这些环节中出现的制度上的缺陷更容易造成扶贫资金出现目标瞄准偏离,从而直接影响到贫困农户参与和受益于我国的扶贫投资。本文尝试全方位分析我国目前财政扶贫资金运行情况和效果。[关键词]财政扶贫资金,瞄准,偏离,治理结构

财政扶贫资金的治理涉及到财政扶贫资金的投入、管理、分配、拨付和使用等各个方面,财政扶贫资金只有在这几个方面都做到、合理、公平和公正,才能有效地提高其扶贫效率。虽然近些年有很多学者关注扶贫效果,并且对扶贫效果不善的原因进行了很多研究,但从资金治理的角度来看,大部分研究仍然是将讨论的焦点放在了资金的管理环节,比较一致的观点是认为项目和资金管理问题也是我国政府扶贫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成为影响扶贫效果的重要因素。夏英(1994)的研究指出:由于项目管理方面制度不全、监控不力,导致大量资金的外溢;或者是由于甄别受益贫困户的工作不力或方法不当,导致了目标组认证错误,致使扶贫资金流向偏离目标,从而发生“目标转换”问题。康晓光(1995)认为,许多部委、部门参加意味着配套资金短缺变得更加突出,很多项目不能完成,项目资金过于分散,难以产生影响。项目资金使用的监督也变得更加复杂,有的项目资金被转移。汪三贵(1997)在研究中发现,1993年财政拨款55.4亿元,占扶贫资金的1/2。然而财政拨款的75.2%用于贫困县财政补贴、维持行政事业费开支和职工工资,即将近2/3的总扶贫资金没有落实到贫困户的生产与交换环节中。因此扶贫资金被贫困地方政府挪作他用,直接抵达贫困户比例低。李含琳等(1998)认为,同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相比较,20世纪90年代初反贫困的资本供给是比较充足的,但由于管理和体制方面的原因,扶贫资金的使用效果不十分理想。扶贫资金管理体制机构庞大,手续繁杂,管理层次、环节多,扶贫资金经常被截留挪用,造成扶贫资金的低效率。扶贫资金的来源和管理分散,多头管理,并且在资金的分配过程中平均分散使用,难以形成效益,大大降低了扶贫资金的使用效果。扶贫贷款的期限与生产周期不相适应、资金被用于非贫困户和地区、扶贫贷款财政化现象严重,都使其很难发挥脱贫的作用。吴国宝(1997)等指出,由于扶贫是由地方政府具体管理实施的,因而地方政府在目标上可能与中央政府设定的目标相冲突,加之体制的各种弊端、官僚主义、寻租腐败等,从而可能出现扶贫资金不用于扶贫的现象。

一、我国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和管理机制及影响

我国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和管理机制的典型特点是分项投入、多头管理。虽然说我国政府有组织的大规模的专项扶贫行动开始于1986年,但实际上早在1980年政府就设立了“支援不发达地区资金”,专门支持老革命根据地、少数民族地区、边缘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当年的资金规模为5亿元;1982年设立了“三西农业建设专项补助资金”,每年投入资金2亿元;并且也开始以实物形式来进行以工代赈扶贫活动。随着市场化经济改革的逐渐展开,经济增长对减缓贫困的影响日趋减弱,继续采用以往增长为主、辅以适当救济的反贫困战略已经很难有效地对减缓贫困发生积极的作用。基于这种形势,国家成立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开始了专项扶贫活动,所采取的扶贫模式为开发式扶贫。在财税政策方面,继续执行前述的各项资金扶持政策,并扩大了资金的规模。在“八七”扶贫攻坚阶段,国家又增设了“新增财政扶贫资金”,同时将以工代赈资金原有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按比例承担改由中央财政专项拨款,并扩大了资金规模。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财政扶贫资金主要包括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新增财政扶贫资金、“二西”农业建设专项补助资金(以下简称“三西”扶贫资金)、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以工代赈资金。通常将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和新增财政扶贫资金统称为财政发展资金。

从总体上来说,中央财政扶贫资金是国家为解决少数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巩固温饱成果,提高贫困人口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加强贫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逐步改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落后状况,为达到小康水平创造条件而设立的专项扶贫资金,但具体来看,每项资金的用途都有自己的投向重点(见表1)。资金的多部门管理虽然可以鼓励政府各部门都能积极地参与到扶贫工作中,但是却带来资金管理成本的增加和效果的降低,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和沟通机制,各部门在资金管理和使用方面都从本部门利益出发制定了相应的管理规定和程序,从而造成了实际中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上的混乱,同时也给资金的监测工作带来了很多的不便。

根据财政部统计数据,1986~2003年,我国政府共投入扶贫资金2383.6亿元,其中以以工代赈资金、财政发展资金、三西扶贫资金及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为主的财政扶贫资金为1039.6亿元,占到扶贫资金总量的43.6%。虽然从绝对数量上看,我国中央财政扶贫资金每年都在增加,但从财政扶贫资金占全国GDP的比重波动图可以看出,中央政府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强度间波动较大,1988~1990年投入强度最低,1994尽管是“八七”扶贫攻坚开始年,但1994~1996年政府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强度逐年下降,1996~2000年略有上升,而到了2000年以后又开始略下降。从整条波动曲线来看,我国政府的扶贫投入强度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两点:(1)官方报道的我国的贫困发生率以喜人的成绩逐年下降,国家扶贫资金的投入强度也就有可能相应地下降;(2)目前对实际扶贫资金的最佳需求量与规模还缺少科学的测算与估计,也就是说,政府扶贫资金投入规模的客观依据还不存在。

二、我国财政扶贫资金的分配机制及影响

1978年以后,农村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贫困问题,农村贫困从广泛的普遍贫困状态过渡为特征性和结构性贫困,农村贫困人口在分布上更加集中,因此1986年开始的开发式扶贫开始以贫困县为瞄准单元来分配国家财政扶贫资金。由于在国家层面直接向贫困县分配资金缺乏可操作性,并且同时由于我国财政扶贫资金省级负责制的实施,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的分配原则为:(1)中央财政扶贫资金按照因素法分配到各个省区,考虑因素分别是贫困人口数、地方财力、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GDP四项指标数据和政策调整因素。(2)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全部直接用到国家确定的扶贫开发重点县(以下简称重点县)*和各省区确定的贫困县(或贫困乡村),至少70%中央扶贫资金用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这些规定无疑为规范我国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因素法使扶贫资金的分配方法更明确,按因素法分配财政扶贫资金是力图为扶贫资金的公平分配提供政策依据。但是财政扶贫资金的无偿性质使地方政府有获得无偿资金的巨大努力,同时也形成了地方政府为获得无偿资金的博弈行为。理论上讲,如果因素法依据的各因素的方法很明确、透明,那么地方政府的努力将会是无效的,博弈也是无结果的;反之就为地方政府的努力与博弈留有很大的空间与余地。但实际工作中,我国还没有形成一套公开、透明和可操作的基础数据的收集方法、具体标准、计算影响因子的方法,使得因素法分配仍然停留在口号的层面,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方案,其作用也就很难真正发挥。

中央下达给各省区的扶贫资金必须全部用到贫困县的规定,试图从政策层面杜绝层层挪用财政扶贫资金的做法,减少扶贫资金目标偏离的机会。至少70%的扶贫资金要用到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政策本身考虑了贫困人口在重点县和非重点县不平衡分布的实际情况,隐含的假定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与非重点县对财政扶贫资金的实际需求强烈程度比值为7:3。这一方面为更高程度地瞄准贫困人口提供了机会,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减少扶贫资金的层层挪用与流失、减少扶贫资金目标偏离提供了政策保障。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扶贫资金在重点县和非重点县之间的分配并没有严格按照规定的比例进行,2001~2003年的财政扶贫资金流向上看,大约只有60%的资金是流向重点县的(见表2)。

这种目标偏离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去解释:(1)假设“至少70%的财政扶贫资金用到重点县”的规定本身是合理的,那么这种偏离至少可以说明为保证财政扶贫资金准确瞄准的监管不力,财政资金使用的约束性不强,以及制度保证不完善。从某种程度上说,扶贫资金层层下拨、层层管理所形成的多元化的权利资源可能会诱发项目寻租,从而导致目标偏离。(2)这一目标偏离至少从一定程度上暗示了“70%的扶贫资金用于重点县”的某种不合理性。如果以贫困人口分布作为决定财政扶贫资金分配比重的主要依据,那么2001年重点县覆盖了全国61.9%的贫困人口,应该规定至少60%的财政扶贫资金用于重点县。因此,如果按照70%的分配要求分配扶贫资金,会有许多分布在非重点县的贫困人口不能公平地受益于国家财政扶贫资金的扶持。

三、我国财政扶贫资金的拨付机制及影响

在中央一级,资金的分配是从每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国家财政预算开始的。根据规定,财政扶贫资金必须在预算通过后的1个月内下拨到各省区财政厅。地方各级财政在收到上一级财政下达的财政扶贫资金后,应尽快与扶贫办、计委(以工代赈办)衔接项目计划,分批下达资金。首批下达时间不得超过1个月,比例不得低于80%。当年计划的项目和资金应该在财政之前完成和拨付。财政扶贫资金的拨付规定考虑了贫困人口需求项目生产的季节性与市场的变化性,从政策上限制了延迟拨付的可能。但实际中发现,从中央到省区的拨付都能按时,但从省再到市、县的拨付就有延迟的现象。2004年8月份笔者调查时,有的县2003年的资金还没有完全到位。迟到的资金影响了扶贫资金的及时有效使用,降低了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

财政扶贫资金迟到的主要原因是行政层层拨付的制度,使得经手机构实际上无形中把经手权变成了控制权,形成了一种无形的权力资源。权力资源的利用会弱化资金分配的公平与合理性,也同时为县级单位最大化获取财政无偿扶贫资金的目标提供了博弈的机会,这也是各地出现“跑项目、争资金”的主要原因。跑项目、争资金不管是多么隐蔽的形式都增加了获得资金的交易成本,这一交易成本相当大,而这些成本最终都来自于扶贫资金,会极大地降低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据非正式调查,每年每个县扶贫办的非项目活动经费超出行政开支达3~8万元,如果按照3万元的最低数估算,全国592个重点县每年就会有1776万扶贫资金被“挪用”,占2002年重点县财政扶贫资金总量的0.5%;如果按照8万元的最高数估计,每年会有4736万元被“挪用”,占2002年重点县财政扶贫资金总量的1.3%。以上分析说明了:(1)目前保证财政扶贫资金及时足额到位的拨付方式缺乏高效率的技术措施;(2)目前的行政层层拨付资金方式本身效率很低且不合理。

四、我国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机制及影响

我国财政扶贫资金在使用上有几个特点:(1)明确规定了资金的投向,这种规定在实际中的反应就是财政扶贫资金投向重点,从产业上看以农业为主,从项目类型上来看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1998~2002年的5年间的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的平均投向,农业占40.8%,占22.5%,其中还有约6%左右是投向农副产品加工业,用于农村文教卫生和科技培训的社会服务约为5%,用于包括道路、农田水利、人畜饮水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约占22.8%,而用于其他方面的约占到9%。(2)资金使用上必须以项目为承载,即通常说的“资金跟着项目走”。中央对财政扶贫资金使用上的这两点规定的根本目的是想从制度层面上为扶贫资金不被挪用提供制度保证,从而降低扶贫资金的目标偏离。但是在实践中这种规定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并且还对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产生了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扶贫资金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贫困农户的需求,排斥了真正的贫困农户受益于扶贫干预。

由于中央对财政扶贫资金用途有严格的限制,地方政府则把这部分扶贫资金的用途限制在更小的范围内,如村路、沼气池—猪圈一改厕三位一体、人畜饮水、小水窖、灌溉小水窖及少量的技术培训。而实际上,我国农村贫困问题非常复杂,剩余贫困人口面临的生存环境差异巨大,贫困人口的需求也是千差万别,这种差别不仅体现在省区间,即便在同一个县内也十分普遍,因此采取这种一刀切的扶贫方式很难适应贫困问题的多样性特点和满足贫困人口的不同需求,这也就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扶贫资金的使用偏离贫困人口的实际需求,从而也无形中降低扶贫资金的使用效果。

在某省2个县的8个贫困村农户扶贫需求与扶贫项目对接情况。村民的第一需求是道路修建,这和其大石山区的贫困特征密切相关,排在第二至九位的是提供盖房子方面的支持、养殖业、提供补助、发展沼气、解决人畜饮水、进行科技培训、解决通讯问题和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将农户需求与两县扶贫资金投向作比较,不难发现,农户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需求基本上能够得到满足,如道路建设、沼气池、人畜饮水和农田水利建设,但是对于住房改造、发展养殖业和教育补助等具有明显的个体性特征的需求基本上没有涉及。

“资金跟着项目走”从制度设计上是为了避免财政扶贫资金被截留和挪用,从而保证财政扶贫资金的专款专用。但是在实际操作上,扶贫部门为了降低扶贫项目的实施成本和利于监测,从而在项目选择时考虑的重点是:(1)项目有一定的规模;(2)以扶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重点。“项目有一定的规模”的审批偏好,往往使多样性、分散性及小规模性的贫困人口需求因为不能满足这一偏好而被筛选掉,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扶贫资金的目标偏离。同时实际中具有一定规模的项目多是更能使非贫困人口受益的项目,如大规模修建需要农产配套资金的沼气池多是把难以支付配套资金的最贫困的农户排除在外,更多受益者是有能力支付配套资金的相对富裕农产。而如果不需要配套资金,只是把有限的扶贫资金用来扶持真正的贫困户,让富裕农户自费修建沼气池,可能的结果是沼气池的规模(数量)短期内不会很大,达不到审批偏好的“有一定规模的项目”。“以扶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重点”的项目审批偏好,考虑到了项目的覆盖度与受益范围,能使更多的人口得到扶贫资金的扶持,但是对商品生产程度低、收入来源缺乏的农产,有限的扶贫资金只便利了他们的生活,而不能增加其持续发展、摆脱贫困的经济收入来源。也就是说,扶贫资金的使用偏离了最贫困人口的实际需求。

从表5中可以看出,在XX县6项扶贫项目覆盖贫困农户比重平均仅为18%,除了沼气池—猪圈—改厕三位一体项目覆盖51%的贫困户与贫困人口外,其他扶贫项目对贫困农户及贫困人口的覆盖度都很低,最低的易地开发项目只有6%。

利用参与式评价工具对一些到村的具体扶贫项目进行受益群体分析,其结果同样也表明贫困户受益比重要远远低于中等户和富裕户,贫困户受益比重仅为16%,中等户为51%,富裕农产为33%,详细情况见表6。出现这种情况的核心原因是一旦扶贫资金的投入转为项目机制以后就面临着项目成本与扶贫资金投入缺口的问题,地方政府往往会把不足的部分以农户提供配套资金的形式转嫁到目标群体身上。

五、简短结论

1.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类型多样,资金数量可观,充分反映了我国政府解决贫困问题的决心和努力,但是资金分散到各个部门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和信息交流平台,从而造成了扶贫资金管理上的不一致性和使用上的重复性,带来了扶贫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为资金的有效监测带来了诸多的不便。

2.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的分配根本上仍然遵循着以重点县为基本单元的县级瞄准,但实际上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在重点县的投入比重远小于“至少70%”的目标规定,大约仅为60%左右。

3.财政扶贫资金在各层次的拨付时间有明确的规定,中央到省区的拨付都能按时到位,但从省到市、县的拨付就有延迟的现象,这种延迟势必导致扶贫资金使用效率的降低。

4.依托项目进行日标瞄准长期以来受到了研究者的质疑。一方面,对扶贫项目的类型限制使得扶贫项目并不能适应我国农村贫困问题的复杂性特点和农户需求的多样性,项目的选择受到了管理方便与农户需求分散这一矛盾的制约而无法做到准确瞄准,从而造成了我国扶贫资金不能准确瞄准穷人的结果;另一方面,对于项目的资金配套要求和技术要求也为排斥穷人受益、鼓励富人参与提供了合理性,从而造成了扶贫资源在目标群体瞄准上的偏离,研究表明,扶贫项目对贫困群体的覆盖率只有16%,而对中等户与富裕户的覆盖率分别为51%和33%。

文章来源:《农业经济问题》 2007年 第10期

篇2:我国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机制分析

党的十八提出,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贫困地区,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的“瓶颈”在于贫困地区能否脱贫致富。本文结合淳安县这几年来在扶贫工作中的实际,就当前扶贫资金的投入、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如何建立扶贫资金投入新机制作一些研究和探讨。

淳安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特定的区位环境因素,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社会经济发展缓慢,是全省25个经济欠发达县之一,也是杭州市的重点帮扶县。近年来,省、市、县等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我县的扶贫工作,投入了大量的扶贫帮困资金,建立和完善扶贫资金投入和使用管理制度等措施,有力地推进了该县扶贫工作的蓬勃开展和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本文还对几年来扶贫资金投入机制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建立有效的扶贫资金管理新机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农村 扶贫 资金管理 调研 关于淳安县扶贫资金管理现状调研与对策思考

党的十八提出,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贫困地区,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的“瓶颈”在于贫困地区能否脱贫致富。没有贫困地区、贫困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扶贫资金是各级政府根据国家扶贫开发的有关方针、政策,专门安排用于贫困地区改善贫困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农民收入水平,促进经济和和社会全面发展的专项资金。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发展和各项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研究建立有效的扶贫资金投入新机制,对进一步发挥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快贫困地区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淳安县这几年来在扶贫工作中的实际,就当前扶贫资金的投入、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如何建立扶贫资金投入新机制作一些研究和探讨。

一、淳安县扶贫开发工作的现状

淳安县地处浙西山区,县域面积4427平方公里,地形地貌呈“八山半田分半水”的特点,被誉为“天下第一秀水”的千岛湖就坐落在该县境内,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特定的区位环境因素,该县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农民人均纯收入偏低,是全省25个经济欠发达县之一,也是杭州市的重点帮扶县。近年来,省、市、县等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我县的扶贫工作,投入了大量的扶贫帮困资金,并广泛发动企业、机关部门进行定向结对帮扶,几年来,通过政府、社会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建立和完善扶贫资金投入和使用管理制度等措施,有力地推进了该县扶贫工作的蓬勃开展和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 快速发展。

(一)建立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为主的多层次扶贫体系

几年来,省、市、县各级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贫政策和措施,并强调要不断加大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先后在淳安县实施了扶贫攻坚、帮扶奔小康扶贫计划和“49100”扶贫工程、联乡结村、新一轮联乡结村、“百团联百乡千企结千村”集团帮扶等扶贫工程,仅2010年以来,该县就受益于省、市、县各级政府财政扶贫资金和帮扶单位挂钩结对扶贫资金3.5亿元,这些资金的投入,有效地推动该县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2012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418元,较2009年6511元增加了2907元,增幅为44.6%,并在扶贫的实际工作中,初步建立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方式多样和自力更生为主的多层次扶贫体系。具体表现在:

1、扶贫主体呈现出既有各级政府财政投资,又有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渠道特点。自国家实施扶贫攻坚计划以来,我省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贫政策和措施,如省委、省政府2001年出台的欠发达县扶持政策中规定了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下山脱贫、机耕路建设等一系列扶持措施,2003年又提出了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我县严家、王阜、宋村和横沿四个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乡镇被列入了扶持范围。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百团联百乡千企结千村”集团帮扶工程将我县的20个乡镇列入的扶持范围,并安排了由20位市领导、135个市级帮扶单位组成的20个帮扶集团与之进行结对帮扶,县委、县政府在此基础上也进一步加大了帮扶力度,除每年在预算中安排一定数额的扶贫专资金外,相应建立了由县领导牵头、县级机关部门、县级企业 参与的集团帮扶乡村制度,加强对所农村扶贫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切实加大扶贫力度。

2、扶贫方式呈现出包含帮助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条件、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等方式的多元化特点。自我县实施大规模的扶贫工作以来,扶贫战略已经历了由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的转变,针对贫困村的实际采取不同的扶贫方式,通过改善农业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条件,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经济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

3、被帮扶乡村农民的观念呈现出珍惜机遇、自力更生为主的特点。几年来,全县广大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能紧紧抓住全社会加大帮扶力度的大好机遇,大力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埋头苦干,狠抓帮扶项目。据统计,自2010年以来,全县共新建及改扩建贫困乡村公路513公里,建桥75座,修建防洪堤6.8千米、浇筑渠道15.4千米。安装及改造自来水128处,解决饮水困难6.7万人。帮扶建校15所,建设科技文化中心36个,培训农民实用农业技术和就业技能4.5万人次。下山移民1285户、4051人。

(二)建立并不断完善了扶贫资金管理制度,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

淳安县属杭州市唯一的省定经济欠发达县,近年来,随着国家扶贫力度的不断加大,浙江省、杭州市也通过各级政府、部门和大型企业对该县的进行集团式的扶贫,不断加大扶贫资金的投入力度,2010年以来,该县就吸纳各项扶贫资金达3.5亿元,管理好扶贫资金,充分发挥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不仅关系到整个扶贫工作的成败,更关系到各级政府、部门在广大贫困地区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淳安县从开始就注重扶 贫资金管理中的制度建设,先后出台了扶贫资金项目申报、资金使用报帐拨付制、县乡两级开设扶贫资金专户、专帐核算扶贫资金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强对各贫困地区扶贫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工作,每年组成工作组对各乡镇的扶贫资金帐目、项目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过并督促其加以整改,从而保证扶贫资金的专款专用,最大程度地发挥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淳安县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淳安县几年来在上级政府和帮扶单位的帮助支持下,紧紧依靠贫困地区广大群众,通过不懈努力,扶贫工作取得了实质上的成效,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深入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种植业、养殖业、来料加工业得到蓬勃发展,经济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农业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总结几年来的扶贫工作,特别是投入机制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一)扶贫理念上重经济、物资扶贫轻思想、精神扶贫

淳安县开始大规模扶贫以来,采取了政府财政帮扶、政府部门帮扶、社会集团帮扶等扶贫政策,累计投入了大量的扶贫专项资金,这些资金的投入,对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基本生产条件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不难发现,现行的扶贫政策和措施,对经济、物质的投入非常重视,而对精神思想方面的扶贫却大打折扣,我们知道,贫困是一种社会综合现象,贫困地区群众大多生活在资源相对缺乏、生产和生活等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差的地方,他们受教育程度低,知识很少,技能很差,活动能力很低;他们缺乏参与的机会,缺乏表达的机会,没有人注意他们,这些外在因素,很容易使他们感到悲观、孤僻,进而产生恋乡情结、安于现状和依赖思想等思想观念,贫困地区的老百姓之所以穷,客观上“穷”在自然环境上,主观上却“穷”在思想观念上,这是脱贫的最大障碍,所以,我们面临的贫困地区,不单是物质的匮乏,而更严重的还在于沉积于灵魂深处的思想贫困,而思想精神上的贫困是比物质贫困更长期、更深重、更顽固、更难以根除的痼疾。为此,我们要将经济、物质投入扶贫与思想、精神扶贫并重。

(二)扶贫方式上重基础设施建设轻人力资源的开发

从淳安县多年的扶贫实践可以发现,扶贫资金的分配都是以项目为依据和载体的,而扶贫项目大多是侧重于自然资源开发,以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开发性农业为主,在人力资源开发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素质帮扶上投入很少,据2011年淳安县扶贫统计监测数据显示,全县12285.34万元扶贫资金中,用于农民培训提高技能、素质方面的资金只有135万元,占资金总额的1.4%。贫困地区群众之所以贫困,很重要的原因是人口素质相对较低,人口整体素质的偏低,一方面导致接受新事物、科技能力弱,自我发展能力差;另一方面也造成劳动力转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明显反差。为此,扶贫工作不能见物不见人、见钱不见人,钱物固然重要,但没有掌握一定生产技术和致富技能的人,扶贫工作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扶贫要以人为本,从根本上提高人的素质才是解决贫困问题最重要的措施,一定要改变贫困地区群众自身的素质,只有真正发挥出他们自身的能动性,他们才能真正脱贫,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三)扶贫思路上重项目上的浅层次扶贫轻整体式的深层次扶贫 淳安县现有乡镇23个,425个行政村,据2011年淳安县扶贫统计监测数据显示,全县2011年的12285.34万元扶贫资金实施的477个项目,其中3258.4万元331个项目涉及村,平均每个项目受益扶贫资金 9.8万元,从上述资金分布可知,该县的扶贫项目分布广,项目小,补助的资金少,资金安排分散,虽然这对那些原区位环境相对较好,农村、农业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条件相对不错的地区确实起到了很好的帮扶效果。但是这样的扶贫思路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弊端。

1、对特定区位环境的贫困地区扶贫作用有限。我国的大规模扶贫工作开展已有多年了,至今仍没有摆脱贫困的群众大多都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的环境中,对这样的村庄来说,如要彻底改变其农村、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以弥补自然条件的不足,需要大手笔的资金投入,只有几万元的投入那肯定是杯水车薪,而贫困地区本身不论是乡镇财政还是村级集体经济都承受不了这么大的项目配套资金,因此,起不到很好的扶贫作用。

2、容易造成扶贫资金浪费现象。对于这些特定区位环境的贫困村,虽然每年都能将这些村列入扶贫计划予以项目扶持,但由于其特定的区位环境和恶劣的自然条件,不可能达到彻底脱贫的目的,相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趋完善,资源配臵的不断优化,这些地区只能会和区位环境优势明显的村差距进一步拉大,要实现其最终彻底脱贫的目的,使这些地区的群众达到富裕的小康生活,则必须采取整体、彻底的扶贫措施,如全村异地搬迁开发扶贫,这样原来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将难以发挥作用,造成投入的部分资金的浪费,得不偿失。

(四)资金分配多头交叉分配,难以形成合力

目前的财政扶贫资金分配体制是,发改委、扶贫办、民政局等很多部门都掌握一定的资金分配权,具体分配一般是由乡镇申报项目,由各扶贫部门对分管的项目进行筛选后提出资金分配方案,并分别报上级部门审批后下达资金分配计划,在财政扶贫资金多部门管理体制下,自然 就形成了各扶贫部门多头分配资金、各有要求、各自规划的格局,参与项目和资金管理的各部门之间尚未形成一个各方面都能接受的分工合作框架,也缺乏必要的信息交流。结对帮扶资金还存在着多部门重复投资的问题,即面对同一个乡镇或村的多个帮扶企业或部门,同时对同一个项目进行扶持,这样就可能造成一些小项目资金结余而被移作他用,而有些资金需求量较大,而又是贫困地区急需的项目却无人投资的局面。

三、建立有效的扶贫资金管理新机制的意见和建议

(一)以人为本,加大投入,全面提高贫困群众的综合素质,增强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贫困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多种原因造成的。解决贫困问题,必须从多方面入手,而最重要的还是要以人为本,转变贫困群众的思想观念,树立和激发其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贫困群众的综合素质,增强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把扶贫工作与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选拔那些文化素质相对较高,掌握一定生产致富技能,年富力强和致富能力强的农民担任村干部,发挥其领头雁的作用,通过他们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来影响进而逐步转变其他贫困群众的思想观念,激发他们的进取精神。乡、村两级干部要主动、经常性地和贫困农户开展谈心活动,向他们宣传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了解贫困群众的想法和需求,让他们切实感受到政府的关怀。支持发展开发电视的接收和插转设施建设,使更多的贫困群众有机会接触外部的信息和观念。

2、要加大投入,全面开展贫困群众的致富技能培训,在具体培训内容上,首先要根据当地自然资源和市场需求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采取激励政策鼓励农业生产经营企业采用“公司+农户”、“基地+农户”的经营形式,这方面淳安县有很好的基础,如县茧丝绸公司、千岛湖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等目前都采取了这样的经营方式,作为政府要积极加以引导和推广,要使以我县特产诸如山核桃、山茱萸、竹笋等为加工原料的乡镇个私企业都参与到其中来。其次要把劳动力培训和转移相结合,通过建立劳动力培训示范基地,积极推行订单式培训,将专项技能培训与吸纳订单相结合,即不是培训后就了事,而是实现定向输出,这样既可以保证培训的实效,又能避免农民工没有技能就盲目涌向城市。第三,要结合市场要求,积极开展农户来料加工业的技能培训。总之,要加大资金投入,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贫困农户的技能培训工作,从而增强贫困群众的致富手段,扩大致富渠道。

(二)不断完善扶贫资金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1、建立更加合理的资金分配协调机制。在继续发挥分管部门管理优势的基础上,重点是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使各项资金能够相互配合,发挥最大的效益。而要做到资金的协调使用,最关键的是要形成统一的发展和项目规划,并建立统一的项目库。规定各部门都必须在统一的项目库中选择和实施项目,这样既避免项目的多头申报、重复建设,也避免有些项目无人投资。

2、进一步完善资金拨付的报帐机制。在县财政、各乡镇财政所开设了扶贫资金专户并实行全面报帐拨付资金制的基础上,认真研究资金报帐程序、报帐依据的科学性和严密性,既要做到保证扶贫项目的顺利实施,又要防止项目申报单位弄虚作假的行为,而要做到这点,扶贫资金报帐制就必须和项目实施的跟综问效机制相结合,和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机制相结合,和项目资金拨付前的公示制相结合。

(三)进一步完善财政扶贫资金的投入机制,加大对重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

普降细雨式的资金投入机制,难以最大化发挥资金的扶贫效率,要切实改进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机制。

1、县级政府应加大对扶贫资金的整合使用力度,优化资金资源配臵,不搞扶贫资金上的平均分配,对那些能最大程度改变贫困地区面貌的重点项目,而所在乡镇财政或村级集体经济较薄弱,没有投资能力的情况下,应加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宁可当年扶持的项目少一些,也要使资金形成合力,确保扶贫项目实施一个,见效一个,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率。当年因财政扶贫资金不足,扶贫项目无法都安排,可以逐年、逐步、逐个地加以解决。

2、应加大对重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一般来说,重点贫困地区是指自然条件较恶劣、经济资源较少,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扶贫难度较大的地区,按照党的十八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应该加大对这些地区的扶贫力度,而不是在扶贫资金分配上普降细雨,只选择那些村集体经济较强、扶贫资金投资额小的地方和项目,而那些真正需要政府扶贫的地方却得不到投资或因为扶持力度太小达不到扶贫目的。

(四)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异地开发扶贫步伐

对于那些生活在不具备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贫困群众,要在坚持群众自愿的基础上,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异地开发实施步伐。通过政府和社会各界多年的扶贫工作,至今还非常贫苦的群众大多生活在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的高山、深山之中,这些村庄的地理位臵偏僻、交通落后、信息闭塞,如淳安县的天坪村、板桥村和老山村都属于这样的贫困村,村庄坐落在海拔900米以上的山顶上,这种地方如要彻底改变基 础设施条件,如通村油路建设、饮水工程、通讯设施等等,需投入的资金量是巨大的,与其投入大量的资金来改善这些地方的基础设施,不如用这些资金对贫困群众实施异地移民,使得通过扶贫资金的投入能彻底改善这部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最后实现全面小康生活。

在实施异地开发扶贫的同时,要始终坚持和支持农村小集镇建设相结合。在实施异地搬迁时,要尽可能说服并安排那些当地经济资源严重不足的贫困农户搬迁至集镇建设基础较好的地区,一是要以支持并加强集镇建设为依托,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培育第二和第三产业,扩充劳动力容纳能力,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二是要制订并完善相关的政策配套措施,包括异地搬迁农户的住房政策、子女上学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医疗政策、就业政策等等,在配套政策的落实中政府要予以支持,可考虑采取一定的形式给予直接补贴政策,以帮助他们度过暂时的困难。参考文献

篇3:我国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机制分析

(一) 资金来源与构成。

山东省省级林业建设资金从来源看, 省级财政专项主要包括植树造林资金、全国森林城市创建补助、湿地项目资金、贫困林场扶贫资金、自然保护区经费、农村中小学绿化资金、森林公安转移支付资金、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省级青少年绿化基地资金、森林防火资金、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补助资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省科技推广资金等。

(二) 资金规模。

2001—2013年, 山东省省级林业投资总计达30.26亿元 (不含森林植被恢复费等非税收入) , 其中“十五”期间省级资金财政投入达4.44亿元, “十一五”期间省级资金财政投入达11.09亿元, 较“十五”增长149.75%, “十二五”期间, 截至目前省级投资达14.73亿元, 已经超过“十一五”期间的投资总量。具体情况详见表1。

单位:万元

二、省级财政投入、部门预算和财务管理的经验与做法

(一) 规划先行, 扎实做好林业投入基础工作

林业规划是林业发展的先导, 是做好各项计财工作的基础。近几年, 为全面推进我省林业事业的发展, 我们本着预则立、不预则废的工作理念, 注重各类规划的编制。先后编制了森林防火“十二五”规划、美国白蛾和松材线虫病防控规划、国有林场扶贫资金“十二五”规划、苗木花卉产业振兴发展规划、核桃产业振兴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林业发展规划、水系绿化规划和森林公安发展规划等多项规划。林业发展规划的编制执行, 有力地支持了绿色山东建设, 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二) 积极协调, 努力拓展筹集资金渠道

筹集资金, 政策是保障, 规划是基础, 协调是手段。一是加强林业系统内部的沟通协调。在年初预算编制和资金争取过程中, 厅内部有关处室认真做好规划实施的对接和研究, 全面了解政策依据, 实事求是地提出预算, 确保基础性、专业性工作扎实细致。二是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多年来, 我们积极与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和单位做好沟通协调工作, 为争取预算资金大幅度提高赢得了主动。2011年应该说是我省省级资金增长的转折年, 争取的省级财政资金比2010年增长了48.86%。实施了苗木花卉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和核桃产业振兴发展规划等多个专项规划, 其中2011年现代农业发展资金项目争取省级资金5000万元, 到2013年达到8300万元, 其他还新增了农村中小学绿化、湿地补助、自然保护区补助、国家级森林城市创建经费、森林公安转移支付资金等项目。近几年来, 我们积极争取拓宽林业资金的渠道, 我省林业资金总量呈稳步增长的趋势。今年与省级财政协调准备明年启动森林保险工作。另外, 按照郭树清省长的多次指示, 我们正准备启动山东省五年大造林行动, 这些项目的实施, 必将大幅增加财政对林业的投入。

(三) 强化监管, 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1. 加强资金分配管理, 提前介入资金管理链条,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省级林业财政专项资金在项目运作过程中, 每项专项资金都制定了相应的资金管理办法, 并依据各项资金管理办法进行资金分配管理。首先按照每年的林业工作重点, 会同有关业务处室, 拟定项目建设初步方案或拟定通知、申报指南等, 提出资金分配方案。然后商省财政厅达成一致意见后下达, 同时按照项目管理程序要求, 通过申报、专家论证等确定项目, 省林业厅会同省财政厅下发项目计划, 由省财政厅下达资金。

2. 加强制度建设, 做到有章可循。

制定和修订了《绿化山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山东省林业科技推广资金管理办法》、《山东省林业科技推广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山东省林业局机关支出报销管理办法》和《山东省林业厅公务卡结算管理办法》等, 为资金管理和财务监管提供了有力依据, 为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3. 加强内部控制, 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 厉行勤俭节约, 创建节约型机关, 我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财务管理, 切实控制“三公”经费支出。一是单位内部建立经费审核报告单制度, 严格控制经费申请和支出。要求各单位严格按照经费申请内容列支经费, 并要求提出项目的支出进度计划, 确保资金发挥应有的效益。二是推进公务卡使用, 控制现金提取和使用。严格按照国家和省财政要求, 认真执行公务卡强制消费目录, 推进公务卡使用, 减少现金使用, 充分发挥财务监管的作用, 严格控制公务消费活动。三是加强日常管理, 严格控制支出。重点加强对会议、接待、车辆等的管理。精简会议, 倡导多会合一, 从严控制会议规格、规模和时间, 提高会议质量和效率, 切实降低会议费用;接待工作坚持有利公务、简化礼仪、务实节俭、杜绝浪费等原则, 规范公务接待程序, 降低公务接待费用;积极探索节约公车运行维护费的新途径, 减少公车费用支出等。同时, 为便于财务控制和监督, 厅机关和各事业单位全部安装了财务报销审核平台, 通过这个平台对各单位财务活动实行网络监控。四是加强人员培训, 提高财务水平。注重对财务人员的培训, 尤其是加强财经法律法规的学习, 不断提升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提高公证能力和执法能力, 切实发挥财务监管作用, 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 山东林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加强。但是当前的林业发展水平与全省人民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依然有很大差距。我省森林总量偏小, 现有林地面积4969万亩, 活立木总蓄积12 360.74万m3。全省林木绿化率20.23%, 林木绿化率居全国第22位。全省人均森林面积不足0.4亩, 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我省森林资源保护的压力不断增大, 林业发展和保护的任务非常艰巨。

目前中央财政对林业已形成比较完善的资金投入体系, 尤其是近几年先后实施了良种补贴、造林补贴、森林抚育、森林公安转移支付等一系列强林育林的政策, 为林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保障。从我省情况看, 国家林业局对我省的林业发展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资金投入不断增长, 但总体上来看中央财政林业投入对我省的投入范围和力度还不足。同时, 省级财政投入机制还存在缺位。虽然近几年省级财政在生态效益补偿、植树造林、森林公安转移支付、有害生物防治、贫困林场、森林防火、湿地和自然保护区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资金投入政策, 但是省级财政对林业建设投入政策和力度还远远不能满足完成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我省林业发展总体目标需求。在良种补贴和森林抚育等方面还没有建立省级投入机制。

四、对完善林业资金财政投入机制的意见和建议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 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基本国策, 对林业工作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 也为我省林业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山东, 林业建设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必须创新思路, 加快发展。根据我省林业生态建设的发展现状、实际需求和空间条件, 郭树清省长多次指示, 全省开展绿化山东五年大造林行动。建设目标是:到2017年, 全省有林地面积达到5249万亩, 林木绿化率达到26.58%, 完成荒山及裸露山地造林, 路网绿化, 沿海、沿河及沿输水干渠绿化, 农田林网建设, 沙化荒漠化土地造林和城乡绿化美化六个方面建设任务。规划五年完成造林面积1261.7万亩, 年均252.3万亩。规划总投资286.4亿元。

篇4:我国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机制分析

【关键词】财政教育资金 结构优化 经济转轨 转移支付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5-0-02

教育对经济增长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已为世界各国社会经济所公认。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教育财政投入还比较低,这一点不仅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而且也已引起理论界的关注与反响。

1 我国财政教育资金投入问题研究综述

1.1 我国财政教育资金在投入总量与结构上存在的问题

相关研究者认为,现阶段我国财政教育资金在投入总量与结构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财政教育投入虽然有了明显增加,但投入总量仍然不足。

其次,我国目前的财政教育投资在结构上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表现在基础义务教育方面,政府财政投入比重过低,影响了基础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二是表现在高等教育方面,企业和社会团体投资比例过低,来自个人的家庭投资比例过高,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三是表现在对教育领域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的投入比例方面,我国对教育领域的公用经费投入的比例偏低,不利于提高我国教育质量。最后,现行的财政教育投入分配机制不尽合理。从国际上看,中央和地方对教育的财政投资分担比例一般为60:40;而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对教育的财政投资分担比例平均为37:63。特别是在社会受益最明显的小学义务教育投入方面,80%以上的财政投入是由地方财政,中央对小学义务教育投入的比例不足20%。这种政府间的财力与教育支出责任的非对称性,必然会由于县乡财政困难而影响政府对基础义务教育的财政收入。

1.2 我国财政教育资金在支出结构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我国财政教育资金在义务教育支出结构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这方面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义务教育重要的战略地位同小份额的资源配给的矛盾日益凸现,分配失衡成为主要矛盾。二是地区及城乡义务教育差距不断加大——第一,沿海发达地区同中西部不发达地区之间差异明显。第二,城乡之间义务教育的投入存在明显差距。三是农民义务教育负担重。

其次,我国财政教育资金在高等教育支出结构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

突出表现在:一是财政压力巨大,高等教育经费不足。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经费严重不足,这主要源于中国总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在中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教育经费不足以至影响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问题日显突出。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中国每年教育经费占当年GNP的比例,各年都在2%左右,总是占世界各国的倒数第十几位。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教育经费一般占GNP的5-7%,而与中国经济水平相当的发展中国家,教育经费一般占GNP的4%左右。如要按人均教育经费算,中国更少得可怜。具体到高等教育经费,约占教育总财政投入的20%左右。因此中国高等教育财政性经费在国家总教育经费不足以及高等教育经费占总教育经费比例不高的双重作用下显得捉襟见肘。二是高等教育经费的主渠道薄弱、结构不合理。三是财政性教育经费事权、财权不统一。中国财政性教育经费的预算管理,长期处于事权和财权分离的状态,教育经费的预算未能单独立项。造成一系列问题:一是教育经费预算数量相对弹性较大,缺乏透明度。二是教育发展和政府对教育的拨款脱节。三是教育部门无权行使有效的宏观管理权与调控权,造成教育资源浪费。四是对多元化筹措教育资金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2 转型期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策略

基于上述各方面的研究情况并考虑到现阶段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为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采取如下几方面的策略应是有着相当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的。

2.1 继续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资倾斜,加大对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

要解决教育资源总量的短缺,首先要从量上加大投入。教育是准公共物品,由国家来承担主要投资责任是理所当然的。长期以来,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太少,该承诺增加的教育投入一直没有完全兑现,历史欠债太多,造成转型期教育资源的短缺。不管是从战略高度来考虑,还是参照国外发达和不发达国家对教育的支持程度其次,要加大对基础教育投资的倾斜力度。一方面,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资金投入一直较多,而且高等教育比基础教育更容易融资;另一方面,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基石,基础教育的良性发展是我国教育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保证,基础教育更需要国家和政府强有力的全方位的支持。再次,要加大对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财政转移力度。地区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造成教育巨大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缩小教育的不均衡,从中央政府来看,加大财政转移力度是见效最快的举措。特别是对义务教育,不仅要彻底改造好学校办学条件,确保教师的工资福利,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培训、进修,提高教师综合素质,而且,还要减轻、减免学生的杂费,让他们能享受国民最基本的教育权利。从目前中央政府的财力上看,完全有能力解决。不是“能为不能为”的问题,而是“愿为不愿为”的问题。

2.2 要解放思想,积极扶植和培育教育市场的形成

在肯定国家、政府是教育投资主体地位的同时,必须广开思路、大胆创新、积极探讨教育市场的可能空间和限度。单靠国家加大对教育投入来解决教育的供需矛盾、教育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是不现实的。即使我们可以充分发挥计划配置各种优势,避免出现计划失灵,解决了教育均衡和教育供给短缺等问题,但那样的均衡、公平只能是低层次、低水准的,其供需的平衡也是以压抑需求方法达到的,并不能真正满足社会个体多元化的教育需求的。因此,在转型期,要实现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化,政府应该担当起“有为”和“无为”双重角色。凡是有可能通过市场化解决的,政府必须大胆放手,尽可能创造有利于市场机制发挥的各种条件;凡是无法通过市场化、社会不愿投资的地方,政府就要坚决接手,弥补市场失灵带来的不足。通过市场调节,可吸引社会大量资源投入教育,快速增大教育资源总量,政府则有更充裕的财力投入到教育发展最需要最紧缺的地方,使计划调节更加有效。转型期,政府在扶植培育教育市场方面,应着重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要建立和健全适应教育市场的各种规则和秩序;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打破目前“双轨”聘任制,鼓励人才充分流动,同时,建立教职工社会保障体系;鼓励学校办学主体多元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积极拓宽教育融资的渠道;积极扶植非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的发展,并在政策、财力上给予一定的支持,使其享受与公办学校相一致的待遇;要加快学校产权制度的改革,明晰学校的产权界定,使学校成为市场主体;要进一步实现教育收费自主性,充分发挥价格机制的作用;要大力发展教育市场的中间组织机构。

3 转型期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实证分析:以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为例

资源配置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作为一类十分紧缺的高等教育资源,对其实行优化配置是高等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核心问题。

我国高等学校的经费投入,可概括为“一主三辅”机制,即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学生缴费、学校创收、社会资助三个方面为辅的特征。在政府投入方面。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且投入增加力度强于对普通中学的投入。以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增长为例:1998年全国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为6775.19元,2000年为9201.24元,增长率为6.29%,高于普通初中(4.75%)和普通高中(1.6%)的增长率,然而,迅速发展的高等教育事业也给国家财政带来较大的负担。国家对高教的投入远远满足不了发展的需求。1995年高教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41%,1996年为2.46%,1997年为2.49%,1998年达2.55%,但仍低于世界5.2%的平均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4%的平均水平。投入不足是高校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全国2000所高校,财政投入每年只有440亿元,平均每校2200万元经费。1990年代以来,高校经费有一定的增长,但被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展,物价的持续上涨所抵消,生均经费仍只相当于1980年代的水平。在学生缴费方面,解放后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中,我国高等教育实行免费政策。1989年全日制普通高校实行交费上学制度以来,本科生缴纳学费的全国平均水平已从最初的100~300元/年提高到2004年的3000~5000元/年,上涨幅度很快(2000年的收费标准比1994年上涨了4—6倍)。这一标准占普通高校生均培养成本的(不含基建费用)不足30%,如果按全部成本计算,则比例更低。研究生教育的收费问题至今尚未解决。显然,我国高等教育成本中由个人分担的比重偏低,即收费标准偏低。但是,由于参照国际上许多国家高等教育的学费占全部教育成本的25%左右的标准,同时考虑到学生生活成本占家庭收入比重、学费占GDP的比例、居民人均储蓄、居民人均总收入及其增长速度与收费标准增长之比等经济指标,可以发现,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学杂费水平,已经达到一般居民个人及家庭承受能力的较高值,在此基础上如果要在短期内进一步大幅度提高学费,将是非常困难的。在学校创收方面,主要形式包括:校办产业、为社会提供教育服务、为社会提供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咨询服务等,不同类型高校的创收渠道存在差别。在社会资助方面,这从总体上来看,我国企业投资教育、社会捐赠教育的热情并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目前阶段只能作为学校发展所需经费的辅助来源。

国家对高等教育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是现阶段高等教育资源的主要来源,支撑着庞大高教系统的运行。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加大了对高校的投入,使高等教育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没有国家的资源投入就没有中国高等教育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国家对高等教育要求的提高,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在计划经济体制时代形成的教育资源分配和使用原则已越来越多地暴露出弊端,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高教改革的深入发展,制约了高校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

首先,教育资源的配置应切实体现以效益为主的原则。国家对高等学校的经费拨款有多项,但比例最大的是对学校经常性费用的拨款(俗称“维持费”)。这项拨款主要是根据在校生和教职工人数,而忽视学校的教育质量高低和整体办学效益的好坏。学校大、人数多就可以争取到较多的拨款,也有理由申请更多的基建费用。所以,有的学校不顾自己的师资和设施条件以及社会的真实需求,盲目设置专业和扩大招生,导致专业重复设置、学校不适当的“升格”,甚至争先恐后地设立新的高等院校。这样做,带来的是教育投资分散、教学质量低、规模效益差等不良后果,为优化高教结构造成新的困难。仅以规模大小和师生的多少配置教育资源,看似“公平”,实际上是以牺牲效益为前提。所以,教育资源的配置应切实体现以效益为主的原则。

其次,应该重视教育资源的静态价值,更应重视资源的动态效果。目前,教育行政部门在配置观念上的主要问题,是就资源本身的价值与需求相比较,决定把资源配备给哪个学校。一旦分配下去,资源就落户在一家、“静止”在一家,很少考虑怎样使资源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为更多的需求者服务。尽管都说高校的资源可以共享,但因为人、财、物一旦分配给谁也就归谁所有,法规上或制度上并没有保证他人的使用权利。在资源的占有和使用上,应该是以能“为我所用”而感到满足,不以“为我所有”为目的。目前,我国高校的资源在总体上讲相当紧张,但是在不同的高校中,资源状况具有较大的差异从而出现某些大学的某些方面资源短缺,在另外方面却有剩余。如果在分配上冲破“静止价值”观念,着眼于资源的“动态效果”,对大型教学科研仪器的购置或需要大笔投资建立的设施,不仅仅是从一个学校考虑,而是从一个区域或几所学校的共同需求来考虑,资源的利用率就会高得多。

最后,应坚持形成多渠道筹资的合理格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进行了比较成功的变革,集中表现在改变由政府作为单一投资主体的体制,试图形成由国家、社会、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教育培养经费的多渠道投资体制。这一改革方向正确,也已经取得相当成效。1999-2001年间,我国高校在扩大招生的同时,也同时推进了成本分担机制的建立。如政府拨款从1998年的342.6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613.3亿元,增幅达近80%;但政府高等教育拨款占普通高校总收入的比例却从62.9%下降至52.6%。而与此同时,学校自筹收入增幅强劲,从1998年的202.2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553.3亿元,增长了1.7倍;占普通高校总投入比例也相应地从39.1%跃升至47.4%,成为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半壁江山。通过各种渠道筹措足够的经费一直是高等教育界长期探索的难题。尽管多渠道的高等教育资源投入格局已经基本形成,但是,离形成理想格局差距仍然很大。从政府投入角度看,尽管政府投入占高校经费总额的比例不算低,但是,如果从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占GDP的比例看,我国仍然处于世界的较低水准。这一现象至少说明了两点:一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投入总量还比较低;二是从结构看,除了政府的投入不足外,个人的分担机制也未健全,而社会分担的部分最为欠缺。这也说明,进一步完善多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的格局,除了政府要增加投入外,还要完善个人的分担机制,而重点是要形成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机制。当前,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奋斗目标,原有学校的办学规模要扩大,人员要增加,设备要更新,专业要调整,这种高等教育的超常规发展,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激活高等教育投入机制,保证高等教育发展所需的经费来源。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2] 郭培源.关于中国职业教育面临的困境与改革对策建议[J].教育发展研究,2007(24):19-22.

[3] 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5.

[4] 缪明贤.中国教育捐集资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1995.

[5] 王善迈.教育投入与产出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

篇5:我国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机制分析

资金支出进度的建议

为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扶贫资金“资金保障要实,做到投入实、资金实、到位实,精打细算,用活用好,用在关键,用出效益”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加快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支出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按照中央精准扶贫要求,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支出进度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围绕加快资金实际支出和促进资金精准使用的目标,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区分责任,较真碰硬的原则,现将专项扶贫资金支出较慢情况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

一、专项资金支出较慢原因分析

近三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加大组织协调力度。通过项目实施,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财政专项资金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持、农村危房改造等各项针对贫困村、贫困户的扶贫项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是扶贫项目零星、资金投放分散。有为数不少的乡镇单位,想帮助贫困户脱贫,但又没有好的成熟项目,靠关系、人情上项目要资金,资金量较少,资金投放相对零散,分散的资金使扶贫项目的开发难以形成规模,致使扶贫开发项目效益低下。二是项目资金到位后,项目主管单位确定项目时间间隔过长,且确定项目后部分项目前期手续复杂,办理时间过长,影响施工进度,导致形成沉淀资金。项目牵头单位只注重分配资金,不注重项目推进及实施进度的管理,众多项目进度缓慢,没有发挥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影响扶贫资金的支付进度。项目完成后项目主管单位不积极组织验收,也是支出进度缓慢的原因。

三是财政扶贫资金监管不到位。财政部门只注重报账单位原始票据的合规性、合法性、真实性的审核。由于扶贫项目多,涉及范围广,实施时间长短不一,资金投放相对零散,纵向县、乡、村以至户,横向各项资金安排如养殖、种殖、基础设施等,加之财政人员过少在精力上顾此失彼,忙于事务性、程序性的工作,没有时间或者只有极少时间深入基层进行调查、核实。监管不力,给弄虚作假者造成可乘之机,套取后挪作他用的行为偶有发生。

四是认识引导、技术培训滞后。好多扶贫项目上马后,大大远离了最初的想法,无法实现效益。完成不了验收,导致项目中断无法进行。

二、为了加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效益,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已经汇报给了县委、县政府。县委、县政府已经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扶贫领导小组,集中解决上述问题。

(一)7月14日政府第五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并决定将扶贫资金县级报帐制改为拨付财政所支付,充分发挥财政所职能。并下发了《长白县财政局关于加强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的指导意见》,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加强扶贫资金管理,提高扶贫项目启动预拨资金比例,促进项目早投产、早见效。

(二)每月县扶贫办、项目主管部门会同财政局向县委、县政府汇报扶贫项目实施进度,扶贫办、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加强项目督查,加快实施进度,尽早进行项目验收,做到完工一批、验收一批,确保扶贫资金及时拨付。

(三)督促扶贫办、主管部门建立项目库,提前一年研究项目的可行性,加快项目确定,资金到位后立即实施。并简化项目前期手续,履顺项目实施流程。

(三)扶贫办、项目主管部门、项目乡镇、项目村、项目实施单位等部门工作,在扶贫项目实施过程中特事特办,确保扶贫项目进展加快。对乡镇一把手、主管领导、项目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项目申报、管理及法律法规的定期培训。

篇6:财政扶贫资金自查报告

财政扶贫资金自查报告1

按照都财发【20xx】79号文件和20xx年8月6日扶贫资金专项清理工作会议要求,我镇认真开展了扶贫资金专项清理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根据相关要求,我镇及时召开了扶贫资金专项清理工作会议,研究布置了我镇专项清理工作,组建了清理工作小组,由镇长罗健勇同志任组长,副镇长郑恩昌同志任副组长,相关科室为成员具体负责涉农资金专项清理工作。

二、政策执行、项目推进和资金管理情况

我镇认真执行扶贫资金政策,强化了公开公示工作,严格按照项目和范围使用资金;

根据都江堰农村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都扶贫办[20xx]5号)《关于认真做好20xx年市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文件精神,我镇龙凤村被列入都江堰市20xx—20xx年贫困村并启动帮扶。为充分发挥农村扶贫开发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认真选准、选好龙凤村20xx年农村扶贫开发项目,该村于20xx年6月14日在村委会召开了村民议事会议,共有龙凤村议事会成员19人参会。在广泛听取该村干部、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议事会决定:利用20xx年市级财政扶贫村专项资金对村3、4组的道路路面进行铺设、垮塌处进行浆砌保坎,以方便村民出行和车辆通行,也为下一步农业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

严格按照扶贫资金管理办法使用资金,无截留、挤占、挪用资金问题,无滞留和资金使用率低等问题;没有多头申报、虚假冒领、套取资金的问题

三、具体工作做法

1、梳理扶贫专项资金:扶贫资金共5万元(财政已支付2。5万元),涉及龙凤村3、4组的道路路面铺设,垮塌处浆砌保坎项目,长约1。5公里,宽4米。该项目工程现已全面完工。待市上验收合格后,划拨余下2。5万元扶贫资金。

2、对照项目进行检查:工作小组按照实施的项目到村组进行检查:一是查看公示公开和档案管理情况,二是查看项目实施进度情况,三是查看项目后期管理情况。

四、下一步工作。

通过自查,我镇扶贫专项资金严格按照相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行管理,无违规使用扶贫资金。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完善管理制度,强化公示和公开工作,以保障扶贫资金效益的最大发挥。

财政扶贫资金自查报告2

按照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关于开展扶贫专项资金督查工作的通知》的文件要求,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开展扶贫专项资金自查自纠,现将工作开展的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20xx年省级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中,涉及我乡的有晏如村5、7组环境提升工程,项目资金为30万。项目严格按照要求规定实施开展,目前项目已经验收完工,工程款已支付27万元,还有3万质量保证金未支付。

(二)贫困村产业扶持资金方面,根据《市农业局关于开展农业产业扶贫基金存在问题对照检查和整改落实的通知》文件要求,我乡积极开展产业扶贫基金存在问题自查,并整改落实相关问题,现就存在问题和整改落实的情况做如下报告。

1、存在的主要问题

政策上宣传不够到位。我乡没有把农业产业扶贫基金的相关使用管理办法及时完全的给贫困户宣传,导致部分贫困户对农业产业扶贫基金没有概念,不知道这个惠民政策。我乡农业产业扶贫资金使用范围超过方案规定的范围,直接将资金投入国资公司。

2、整改落实情况

在经过前一阶段的自查和对照检查后,及时的发现了我乡产业扶贫基金使用存在问题,并及时整改。(一)在政策宣传上加大力度,在贫困村中利用村村通广播不定时的给老百姓宣传相关惠民政策。

3、使用方面,及时与国资公司联系沟通,退还了全部的产业扶贫资金到贫困村的账户上。下一步要严格的按照《省贫困村农业产业扶贫基金使用管理办法》上的要求使用该资金。

(三)20xx年建档立卡贫困户D级危房补助资金使用方面,我乡本15户D级危房改造户目前已经验收完工,补助资金共计31.2万元已全数兑现给贫困户。

(四)20xx年建档立卡贫困户C级危房维修加固资金使用方面,我乡今年共计上报了131户C级危房改造贫困户,目前131户贫困户的C级危房维修加固已经验收完工,补助资金共计44万元整,目前已经按照工程造价兑付43.7932万元,剩余20xx元正在协调用于比较困难的贫困户的维修加固费。

二、存在问题

(一)资金支出进度不到位。目前,我乡除D级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已经100%支付完外,C级危房维修加固资金和晏如5、7组环境提升工程款还未支付完全。

(二)票据管理不规范。我乡因财务人员有所变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票据管理上还没有完全按照要求规范化,C级危房维修加固资金和D级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缺少验收清单等档案资料。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晏如5、7组环境提升工程质量保证金在12月底前完成兑付。并做好结余资金管理工作。

(二)D级危房改造资金做好票据、验收资料的管理,按照要求规范化。

(三)C级危房维修加固结余资金及时协调兑付完全,并做好票据、工程验收资料的归档。

财政扶贫资金自查报告3

根据xxx省扶贫开发办公室、xxx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xx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考评工作的通知》(x开办发[20xx]222号)文件精神的要求,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扶贫、财政相关人员组成的考评小组,对20xx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绩效进行全面考评自查,现将考评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脱贫攻坚成效总体情况

20xx年,按照省、市委有关要求,我们把扶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号工程”,坚持思想向扶贫看齐,政策向扶贫倾斜,资金向扶贫聚集,项目向扶贫靠拢,力量向扶贫集中,举全区之力、集各方之智向贫困发起总攻,贫困乡村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群众收入持续增加,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准扶贫取得显著成效。预计到20xx年底,全区扶贫对象人均纯收入达到9364元,贫困村总数由12个减少到2个,贫困人口脱贫141户449人,未脱贫215户688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2%。

1.加强动态管理,做好脱贫攻坚基础工作。

依据“4342”脱贫验收责任体系,严把脱贫纳入退出关,对我区在全省建档立卡系统中标注为20xx-20xx的脱贫人口,按照家庭收入“十不算”和“三保障”方面“十不脱”核查标准,以验收办法为依据,以国家第三方评估和交叉检查发现的问题为导向,共清理核查出不达标的脱贫人口49户192人,新纳入建档立卡87户168人。在此基础上,对清查出的不达标脱贫人口和新增的贫困人口,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督促乡村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和帮扶单位,帮助其及时制定脱贫增收计划和具体措施,既“输血”又“造血”,坚持从根子上解决贫困问题,在培育可持续发展产业上下功夫,有效提高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直至其稳定脱贫。

2.注重输血造血,持续加大脱贫产业培育。

脱贫的核心在增收,增收的根本在产业。为此,我们把培育富民产业摆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首位,加大扶贫产业培育力度,深入挖掘贫困村资源禀赋,通过贷款贴息、资金补助和政策引导,稳固传统特色小产业规模。利用沿山沿滩地域特点,种植各类中药材0.78万亩,种植旱地谷子1.3万亩,种植大豆、大麦、扁豆等小杂粮4.88万亩,特色种植面积达2.5万亩。发展食用菌工厂化经营。把发展食用菌产业带作为实施扶贫战略、增加贫困户收入和推进贫困村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措施来抓,建成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基地4个,基地规模达665亩,带动农户零星种植面积285亩。壮大设施农业高效经济。在贫困村和有贫困人口的非贫困村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新建钢屋架大棚150座,新建日光温室100座,使全区沿山沿滩贫困片带设施蔬菜种植总规模达到了2500亩,促进了沿山冷凉灌区传统低产产业向高效优质产业的发展。积极开展贫困村集体经济提升工程试点,以入股分红的形式,投入资金760万元,在9个村开展试点工作,在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同时,不断增加贫困农户收入。培育壮大金花寨、银花寨、天霖、昌祺等专业合作社,吸纳更多贫困农户加入合作组织,形成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农户发展产业的产业扶贫新格局,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逐步增强。

3.补齐基础短板,提升基础设施配套水平。

在实施精准扶贫、实现滴灌到户的同时,我们把项目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强有力引擎,坚持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实际问题与其他农户普遍受益相结合,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协调各有关行业部门,修编完成贫困村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利配套、乡村道路、住房改造等规划,整合资金,加大投入,推进贫困乡村全面发展,实现了富民政策漫灌到村、人人受益,12个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道路硬化、安全饮水、村级卫生室、乡村幼儿园、中心义务教学点、农用动力电覆盖率等指标均达到脱贫标准。在保障贫困村项目资金的基础上,今年突出加大对有贫困人口的32个非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力度,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重点支持有贫困人口的非贫困村改造基础设施、整治村容村貌、培育富民产业和改善民生环境,有效解决了有贫困人口的非贫困村基础设施薄弱、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

4.提升能力素质,增强贫困人口内生动力。

为深入实施精准扶贫致富带头人创业培训工程,推进全区精准扶贫“七个一批”清单式管理工作和落实贫困户退出必须“有增收渠道”等要求,按照农牧、人社、商务等部门行业标准,摸排确定全区沿祁连山浅山区贫困片带有培训愿望和培训需求的7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其中:劳动技能培训20人,电子商务培训10人,设施农业食用菌培训40人),采取现场教学、基地实习、严格考核、颁发证书、后期扶持的培训方式,配合市扶贫办抓好贫困户产业脱贫培训试点工作。继续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和“菜单式”产业技术培训工作,全区培训职业技能型贫困人口235人,培训种植、养殖、农机等方面的实用技能型贫困人口4190人(次),让贫困户真正掌握了发展产业的实用技术和务工技能,贫困户致富能力逐步提高,为全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提供了智力支撑和技能保障。

5.整合涉农资金,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

继续加大扶贫资金的投入力度,积极争取中央、省、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163万元,其中:中央“三西”专项资金1116万元,省级配套资金309万元,市级财政资金738万元,同时,严格落实精准扶贫“五个倾斜”资金筹措方案,按照区财政增量的15%和区财政盘活存量资金50%用于扶贫开发的要求,安排区级扶贫财政资金1414万元,实施各类项目56个,重点支持支持贫困村和祁连山北坡浅山区贫困片带非贫困村建设断头路、小型水利、设施农业、畜禽养殖等产业及贫困户危房改造等群众最关切、最需解决的生产生活设施。严格落实省委办公厅《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实施意见》,统筹整合使用其他财政涉农资金634万元,其中:水利发展资金省级配套269万元、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示范和规模化畜禽养殖省级资金30万元、农业综合开发省级资金335万元,支持贫困村和祁连山北坡浅山区贫困片带非贫困村发展,促进祁连山北坡浅山贫困片带均衡发展。

6.优化帮扶力量,促进帮扶工作取得成效。

进一步调整优化帮扶力量和布局,对各乡镇一般贫困户进行一次全面摸底调查,对不符合帮扶条件的一般贫困户和已有稳定脱贫的一般贫困户的帮扶干部进行调整,集中力量,推进帮扶行动和脱贫攻坚在目标任务、帮扶力量、资金项目、培训资源等四个方面的“融合联动”。进一步调整和充实驻村帮扶工作队力量,组建18个帮扶小组,分别派驻18个乡镇,切实加强帮扶工作队力量。加强驻村帮扶工作队日常管理,10月份调整纳入驻村工作队员31名,使驻村工作队员总数增加到109人,并加强工作指导和业务培训,认真落实“召回问责”制度,加大群众满意度考核权重,积极表彰驻村帮扶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干部。

二、主要考评指标自评情况

根据“xxx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指标评分表”,按照省财政厅和省扶贫办的统一考核计算方法,逐项对照我区20xx年扶贫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自评打分,自评分为87分,总体绩效优良,扶贫效果明显。各个具体量化指标的考核和计算打分情况如下。

(一)资金投入(10分):自评得分10分。

1.县本级预算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幅:20xx年,省上安排我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共1587.88万元,20xx年,省上安排我区财政专项1425万元,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幅-10.3%;20xx区财政预算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共1417万元,20xx年区财政安排我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414万元,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幅-0.3%;20xx项基本预算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大于审计安排扶贫资金增幅。

2.县本级地方财政收入增量部分用于预算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比例

20xx年,我区本级地方财政收入增量2733万元,其中用于资金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414万元万元,占本级财政收入增量的15.01%。

(二)项目支出进度(15分):自评得分20分。

1.项目资金结转结余率:截止目前,结转结余1年内资金1188万元,结转结余率31.80%,预计12月底各项目资金支出后,结转结余率将低于8%,该项指标自评的7分;结转结余1-2年内资金134万元(包括质量保证金和项目管理费18万元、质量保证金47.5万元、项目结余资金14.697万元,),结转结余率8%,该项指标自评的2分;不存在结转结余2年以上的资金,自评的2分。

2、上一资金拨付情况。截止20xx年12月15日,上一结转结余资金支出进度从16%,减低到8%,扣除质量保证金和项目管理费18万元、质量保证金47.5万元、项目结余资金14.697万元,实际结转结余32.8万元,结转结余率2%。自评得满分(2分)。

(三)资金监管(自评得分20分)

1.信息公开和公告公示制建设和执行情况:我区按照省、市要求,在项目计划下达后,我区对资金分配及使用情况、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内容、投资构成、项目实施单位、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监督电话等主要内容通过区政府政务网、xxx在线、省政府政务公开网、乡、村公示栏等向社会公布,项目资金等情况按要求公开村数占使用扶贫资金的总村数的100%;到村到户项目在村务公开栏予以公开,并特别将项目所扶持贫困户名单予以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2.县级监管责任落实情况:20xx年以来,我区继续加大财政扶贫资金监管力度,结合全省开展的“三纠三促”专项行动,进一步靠实了监管责任,并制定下发了《xxx区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细则》,纪委、财政、扶贫等部门分别组织专项检查对扶贫资金进行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并要求相关单位限时整改。同时,及时对12137扶贫监督举报电话反映的问题进行核查查处。开展检查的乡、村数占项目安排的乡、村数比例为100%。

3.扶贫项目资金录入情况:按照全国扶贫开发业务信息子系统要求,我们及时将20xx年扶贫项目资金录入了系统,信息数据及时准确。

(四)资金使用成效(自评得分45分)

1.统筹整合资金使用成效。为进一步加强整合涉农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根据《x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实施意见》(甘政办发〔20xx〕100号)精神,我区成立了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财政局,制定了《xxx区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和《xxx区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实施方案》,并对相关的整合资金单位及乡镇人员进行了培训。20xx年,全区计划中整合资金3095万元;已整合资金3095万元,其中,省级资金943万元,市级资金738万元,县级配套资金1414万元,占计划整合资金3095万元的100%,共实施各类项目27个,至目前,各个项目都已经基本完成。通过整合项目的实施,为脱贫工作注入了资金活力,完善一批基础设施、发展一批特色产业、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带动一批贫困群众脱贫,极大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2.贫困人口减少:xxx区总人口52.3万,其中农业人口32.45万, 20xx年,省上核定我区贫困村12个,建档立卡贫困户387户、1321人。到20xx年底,全区扶贫对象人均纯收入达到9364元,贫困村总数由12个减少到2个,贫困人口脱贫141户449人,未脱贫215户688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2%。全面完成年初制定脱贫200人减贫计划。该项指标自评得满分(10分)。

3.精准使用情况。为更好发挥扶贫资金效益,我区在资金和项目安排过程中,将“突出对象精准”和“突出补齐短板”作为重点原则,对照脱贫验收标准,重点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对列入当年脱贫计划的贫困户优先扶持,充分享受扶贫政策;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中住危房、患大病以及残疾人、计生户、两女户、单亲家庭,给予重点扶持。对照贫困村退出验收标准,实施贫困村提升工程,通过培育发展村集体经济实力,完善村内道路、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20xx年,我区共安排到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为3649.8万元,其中,安排到贫困村和有贫困人口的非贫困村资金为1642.4万元,占总资金量的42.66%;安排到贫困户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为2207.4万元,占总扶贫资金的60.48%。20xx年安排到贫困村和贫困户的资金比例为100% 。

(五)项目管理(自评得分10分)

1.项目论证分析情况:20xx,我区财政扶贫资金项目计划按照省市区扶贫部门相关要求,通过群众参与、乡村审核、行业评估、民主决策选择,经个乡镇上报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在组织各行业部门及有关专家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筛选可行性较强的项目,由区级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和政府常务会研究决定后,审批下达并安排实施,并通过乡村政务公开栏等形式公告公示等程序。批复项目可行性论证充分、前期准备工作扎实。

2.项目库建设和定期更新:20xx年,我区严格按照《xxx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县级项目库建设管理暂行办法》中的具体要求,对项目库进行维护和更新,及时进行立项、筛选、申报。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每季度更新一次,项目库建设完整、规范,库内项目到村到户并定期更新。

3、项目调项审批:20xx,我区严格执行《xxx省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实施办法》规定,虽不具备建设条件的项目,按照群众参与、民主决策、公开公示的要求进行。项目实施行政村在经村民大会讨论后上报乡镇政府,乡镇党委会议研究决定后上报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研究讨论决定后下达变更批复,并在县、乡、村三级进行公示。

(六)加减分指标(自评得分3分)

1.机制创新:一是建立扶贫资金监管机制,完善了xxx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报账审批程序,加强了扶贫资金的监管使用,确保了资金安全。二是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方式,及时规避了在项目资金监管中出现的问题。确定专门的项目招投标代理机构,要求达到公开招投标规定的项目,均由专门的项目招投标代理招标,不但规范了招投标的手续,而且方便了群众。公开招聘项目监理机构,聘请专业监理机构对所有扶贫项目进行监理,保证了扶贫项目的质量。聘请财务代理机构,聘请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代理财务工作,并定期邀请专业会计对扶贫项目报账资料进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了扶贫资金的安全。三是积极探索资产收益性扶贫方式,今年安排10个项目,直接带动贫困户150多户增收,扶贫方式进一步精准,贫困户稳定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

2.违规违纪情况:20xx年项目正在实施,经多次检查审计,没有违规违纪情况。

(七)试评价指标

1.到县资金安排到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比例:xxx区20xx年共安排财政扶贫资金3649.8万元,其中,中央财政发展资金1116万元,省级发展资金382万元(省级财政扶贫资金309万元、国有贫困林场50万元、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经费6万元、精准扶贫专项贷款贴息资金17万元),市级盘活存量资金738万元(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大满安阳)200万元、市级少数民族发展资金60万元、贫困村养殖业发展专项400万元、贫困村专项扶贫资金78万元),区级财政配套资金410万元,区级盘活存量资金1003.8万元。20xx年,我区分两批共下达扶贫资金3621万元,共安排各类项目56个。其中直接安排到户资金2207.4万元,占资金总量的60.48%。

考核自评综合结论:按照《财政专项扶贫绩效评价量化指标表》考评指标体系自查后,得出xxx区20xx扶贫开发工作量化计分为“101分”。

三、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经验、存在问题和改进建议

1、严格扶贫项目资金管理。

一年来,我区认真贯彻《国家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和《xxx省财政扶贫资金报帐制实施细则》,严格执行财政扶贫资金“国库集中支付、专帐管理、专款专用”和“县级报帐制管理制度”。在实施扶贫开发项目中,严格按照省市批准下达的扶贫项目计划拨付使用资金,坚决杜绝随意改变资金用途、扣减项目资金等现象发生。

2、坚持扶贫项目择优选定。

在确定扶贫开发项目中,严格按照中央和省上有关政策,瞄准贫困村、贫困户,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严把项目审定、申报关。在项目村确定上,通过公平、公开竞选,择优选定村级班子战斗力强、群众积极性高、开发条件相对成熟的村,杜绝人情关系“定项目”或“优亲厚友”等问题发生,确保扶贫项目符合村情民意,资金投向精准合理,有效调动了项目村和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扶贫开发项目建设的积极性。

3、落实项目资金公开公示制度。

要求项目乡镇、项目村在项目实施前后,必须将项目名称、扶持对象、资金来源、补助标准、资金使用等情况,通过乡、村“政务公开栏”、“村务公开栏”或召开村民大会进行公开、公示。所有扶贫项目的实施及资金使用必须有群众代表参与规划、参与决策、参与管理,项目知晓率达到90%以上,确保了农村基层民主管理与决策管理等各项制度的落实,实现了8个精准。

4、加强扶贫项目资金管理。

认真落实扶贫项目资金“报帐制”、“审计制”和“跟踪检查”等管理制度,要求乡、村必须严格项目资金管理,报帐必须持有正规票据,由项目乡镇严格把关审核,报区扶贫办审定签字后,再报区财政局进行支付报帐。区扶贫办和财政局,定期对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同时邀请区审计局对全年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有效防止了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等违纪违规问题的发生,确保了财政扶贫资金的安全高效运行。

5、认真抓好资金安全教育。

有效利用全区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各类扶贫项目资金检查、项目验收等时机,广泛宣传中央、省市扶贫政策,加强扶贫资金安全使用及监管教育,明确扶贫资金用途和使用管理办法,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以任何理由截留、挪用、浪费扶贫资金,牢固树立“扶贫资金高压线”意识,认真管好用好扶贫项目资金。

我区扶贫开发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一是富民产业支撑贫困村增收的能力还不强。我区贫困村虽然建立起了各具特色的富民产业,但贫困村富民增收产业刚刚建立,还不够稳固,产业链条有待进一步完善,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加之农产品的销路还不稳定,致使富民产业支撑力不强,需要我们在壮大规模、提升效益上持续用力。二是扶贫资金报账率低。我区财政扶贫专项资金不多,每年也就1000多万元左右,但因项目调研论证、立项、设计、招投标等原因,项目实施过程较长,加之不少项目建设季节性很强,当年根本无法完成,扶贫资金无法报账,致使扶贫资金报账率低。三是扶贫方式还需进一步创新。虽然我们对贫困户帮扶进行了一些如保险扶贫、资产收益型扶贫等方式的探索,但从总体情况来看,扶贫方式仍然单一,需进一步拓宽。

针对上述问题,我区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创新工作机制,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财政扶贫资金自查报告4

根据xxx区财政局《关于xxx区开展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检查的通知》(区财发〔20××〕49号)文件精神,我乡认真开展了20××-20××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自查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程、种植、养殖类项目

(一)项目实施情况

xxx乡20××年工程类扶贫项目共实施5个,投资164万元,种植类项目2个,投资26.96万元;20××年工程类项目共实施8个,投资332.87,养殖类项目1个,投资10万元,以上项目已经全部完成建设内容,并完成报账。

(二)项目前期准备

根据相关文件要求,我乡财政专项扶贫项目实施之前,广泛听取贫困村村干部、群众意见,并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实地察看,科学论证。同时,乡领导高度重视财政扶贫项目,根据相关要求,及时召开扶贫项目会议,讨论研究决定实施的扶贫项目,优先支持基础工作好的贫困村和减贫效果好的项目,组建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书记任组长,乡长、副书记、副乡长任副组长,相关科室成员具体负责项目工作。

(二)政策执行、项目推进

我乡认真执行扶贫资金政策,强化了公开公示工作,严格按照项目和范围使用资金。项目计划编制完善,监管主体责任、监管内容明确,执行项目台账管理、法人责任制、工程监理制和资金使用报告制,并按规定进行立项、组织实施、政府采购及招投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乡领导多次组织相关人员到项目实施地查看工程进度,并指出工程进行中存在的问题,要求限期整改。

(三)项目报账

项目完成后,乡领导组织工作小组按照实施的项目到村组进行乡级自验:一是查看公示公开和档案管理情况,二是查看项目完成质量,三是查看项目后期管理情况。自验合格后,乡申请区扶贫领导小组进行项目验收,验收合格后,区级报账。

经自查,工程、种植、养殖类项目严格按照扶贫资金管理办法使用资金,无截留、挤占、挪用、贪污资金问题,无滞留和资金使用率低等问题;没有多头申报、虚假冒领、套取资金的问题。

二、农民资金互助专业合作社

(一)村级互助资金全覆盖目标任务落实情况

20××-20××年年底共统筹资金204.46万元,其中财政拨付201万元,占98%(20××年109万,20××年92万),成立农民资金互助专业合作社6个,相关资金拨付已全部到账,合作社运行良好。xxx乡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社员总户数802户,其中贫困户入社社员499户,占贫困户户数的60.6%。农户累计借款户数250户,借款金额74.3万元,其中贫困户89户,借款金额74.3万元,协会运行期间已到期还款农户82户,还款金额50.8万元,收取占用费3.028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乡在互助资金试点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与上级领导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不足,经自查主要表现在:

一是我乡扶贫互助协会运行存在部分行政村资金滞留在账面,未发挥效益。

二是组织机构不健全。扶贫互助协会缺乏专业的会计、管理人员,出现记账不规范、部分协会工作进展缓慢。

三是群众存在思想顾虑。小农思想仍比较严重,观望较多,入社积极性不高。四是扶贫互助协会资金放贷存在风险,农户申请借款时理事会对该农户信用、还款能力等各方面进行评估合格后对其进行放贷,但在借款到期通知还款时,由于多种原因造成农户无法按期还款,这对扶贫互助协会资金正常运行造成影响。

(三)整改措施

一是加强宣传力度,鼓励社员借款,提高互助资金使用率。针对该问题,我们利用春耕时节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之际的有利时机,深入田间地头,结对宣传动员,鼓励农户使用互助资金购买农业生产资料,让更多农户切实感受到入社带来的实惠,从而确保互助资金效益充分发挥,进而提高扶贫互助协会的资金使用率。

二是加强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协会管理水平。为了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提高发展水平,推进又好又快的发展步伐,我乡已经在4月6日对扶贫互助协会理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财务人员成员进行互助资金管理培训,乡财务室业务人员就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对各村财务负责人进行了现场讲解,保证资金安全运行,健康发展。

三是严格按照章程规定的借款回收手续进行借款回收。借款人借款到期一个月前,由理事会向借款人通知本金和占用费数额。借款人必须按期还款,对无法按期归还借款的,由本协会理事会启动担保人承保措施追回资金,必要时可启动司法程序。

三、精准扶贫贷款

20××年xxx乡共确定建档立卡扶贫对象824户2812人,其中xxx、崖渠、中山、新安4个贫困村有扶贫对象512户1817人。自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作开展以来,我乡严格按照《xxx区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作实施细则》要求,开展此项工作。我乡制定了《xxx市xxx区xxx乡人民政府关于xxx乡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作安排》。根据程序安排,我乡精准扶贫专项贷款贫困户申请工作分别在20××年9月和11月进行了两次,共计发放专项贷款720户3600万元。参加龙头企业入股分红的共计99户,每年每户享受企业分红4000元,共享受3

年。经自查,我乡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作严格按照扶贫资金管理办法使用资金,无截留、挤占、挪用、贪污资金问题,无滞留和资金使用率低等问题;没有多头申报、虚假冒领、套取资金的问题。

四、两后生培训

xxx乡20××年两后生培训补助345人,51.75万元;20××年补助182人,27.3万元,xxx乡两后生培训总计补助79.05万元,全部发放到农户一折通,不存在违规情况。

通过对各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自查,我乡20××-20××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严格按照相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行管理,无违规使用扶贫资金情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乡将继续完善管理制度,强化公示和公开工作,以保障扶贫资金效益的最大发挥。

财政扶贫资金自查报告5

省扶贫办:

根据省扶贫办《关于对全省20xx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的安排意见》(陕扶办发[20xx]48号)要求,我市高度重视,及时研究贯彻意见,并印发了《关于对20xx财政扶贫项目资金计划执行和管理使用情况检查的通知》,对全市20xx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自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在县区完成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市办组成4个检查组,分别由办领导带队,于8月20日—29日,对全市20xx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检查以听取县区工作汇报、实地查看建设项目、查阅档案资料和帐务、走访贫困户等方式进行,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纠正和整改.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xx财政扶贫资金计划下达情况

20xx年省上共下达我市财政扶贫资金计划项目192个,财政扶贫资金18610.955万元,其中:整村推进连片开发项目村55个,财政扶贫资金5300万元;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1个,财政扶贫资金365万元;扶贫移民搬迁9790户36273人,财政扶贫资金6280万元;移民基础设施项目49个,财政扶贫资金835万元;产业直补项目6个,财政扶贫资金480万元;灾后重建项目3个,财政扶贫资金84万元;互助资金项目34个,财政扶贫资金585万元;绩效考评奖励项目5个,财政扶贫资金270万元;实用技术培训项目12个,财政扶贫资金278万元;残疾人扶贫项目6个,财政扶贫资金12万元;洋县公益彩票项目1个,财政扶贫资金1500万元;小额贷款贴息资金530万元,项目贷款贴息资金596.925万元;“雨露计划”培训经费771.53万元,洋县试点49万元;贫困大学生资助819人,财政扶贫资金343.5万元;“两项制度衔接”经费104万元(市县62万元,西乡试点42万元);扶贫项目管理费227万元.全市20xx财政扶贫项目资金计划按照中省要求在规定时限内全部下达到县区.

二、资金使用及报帐情况

截止今年7月底,全市共拨付使用财政扶贫资金15781.3万元,占资金计划总额的84.8%,完成报帐12301.12万元,占资金计划总额的66.1%.其中:整村推进连片开发项目使用资金3864万元,占72.9%,报帐2830.29万元,占53.4%;贫困村基础设施项目使用资金334万元,占91.5%,报帐324万元,占88.8%;移民搬迁使用资金6280万元,占100%,报帐4365.5万元,占69.5%;移民基础设施项目使用资金618万元,占74%,报帐410万元,占49.1%;产业直补到户443.73万元,占92.4%,报帐443.73万元,占92.4%;灾后重建项目使用资金84万元,报帐84万元,分别占100%;互助资金项目到村585万元,占100%,报帐455万元,占77.8%;绩效考评奖励项目使用资金226万元,占83.7%,报帐215万元,占79.6%;实用技术培训使用资金245.21万元,占88.2%,报帐242.91万元,占87.4%;小额贷款贴息511.75万元,占96.6%,报帐511.75万元,占96.6%;项目贷款贴息556.73万元,占93.3%,报帐556.73万元,占93.3%;残疾人项目使用资金10万元,占83.3%,报帐10万元,占83.3%;洋县公益彩票项目使用资金715万元,占47.7%,报帐560万元,占37.3%;“雨露计划”培训费使用612.12万元,报账612.12万元,分别占79.3%;洋县试点使用、报帐49万元,分别占100%;贫困大学生资助343.5万元,报帐343.5万元,分别占100%;“两项制度衔接”使用资金98万元(市县56万元,西乡试点42万元),报帐98万元,分别占94.2%;扶贫项目管理费使用205.3万元,占90.4%,报帐189.6万元,占83.5%.

三、项目建设成效

全市20xx扶贫开发项目,共新修和改扩建村组道路233.46公里,其中硬化水泥路105.8公里,建桥68座,建人畜饮水工程31处,解决安全饮水7856人,改造农电线路93.5公里,解决用电困难3350人,新修基本农田491亩,建河堤4586米;实施农户改厨2222户,改厕1822户,改圈1404户,粉刷房屋3452户,硬化庭院1892户,建沼气池593口,建村“两委”活动室11个,卫生室15个,文化广场7个;建集中移民安置点182个,实施扶贫移民搬迁10022万户37203人,新建房屋31341间;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25个,项目覆盖农户4.99万户,小额信贷扶持贫困户6685户;建村级互助资金协会34个,发展会员2735户;产业开发扶持贫困户新建产业大棚47个,发展经济园林6789亩,干鲜果10411亩,蔬菜2470亩,中药材5107亩,食用菌287万袋,牲畜1.95万头;实施农村科技实用技术培训13.2万人次,雨露计划培训就业3406人,资助贫困大学生人819人.20xx年,全市实现贫困人口脱贫8.12万人.

四、主要措施

1、严格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一年来,我市认真贯彻《国家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和《陕西省财政扶贫资金报帐制实施细则》,严格执行财政扶贫资金“专户储存、专帐管理、专款专用”和“县级报帐制管理制度”.在实施扶贫开发项目中,严格按照省市批准下达的扶贫项目计划拨付使用资金,坚决杜绝随意改变资金用途、扣减项目资金等现象发生.

2、认真抓好资金安全教育.有效利用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县区扶贫办主任会议和市县各类扶贫项目资金检查、项目验收等时机,广泛宣传中省扶贫政策,加强扶贫资金安全使用及监管教育,明确扶贫资金用途和使用管理办法,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以任何理由截留、挪用、浪费扶贫资金,牢固树立“扶贫资金高压线”意识,认真管好用好扶贫项目资金.

3、坚持扶贫项目择优选定.在确定扶贫开发项目中,市县严格按照中省有关政策及要求,坚持瞄准贫困原则,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按照参与式方法,严把项目审定、申报关.在项目村确定上,通过公平、公开竞选,择优选定村级班子战斗力强、群众积极性高、开发条件相对成熟的村,并优先启动建设,坚决杜绝人情关系“定项目”或“优亲厚友”等问题发生,确保扶贫项目符合村情民意,资金投向合理,有效调动了项目村和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扶贫开发项目建设的积极性.

4、落实项目资金公开公示制度.要求县区及项目镇村在项目实施前后,必须将项目名称、扶持对象、资金来源、补助标准、资金使用等情况,通过市县政府信息网站、扶贫信息网站及镇村“政务公开栏”、“村务公开栏”或召开村民大会进行公开、公示.所有扶贫项目的实施及资金使用必须有群众代表参与规划、参与决策、参与管理,项目知晓率达到90%以上,确保了农村基层民主管理与决策管理等各项制度的落实.

5、严格扶贫项目资金检查和审计.认真落实扶贫项目资金“报帐制”、“审计制”和“跟踪检查”等管理制度,要求县、镇、村必须严格项目资金管理,报帐必须持有正规票据,由项目镇严格把关审核,报县扶贫办审定签字后,再报县财政局进行报帐核销.市县扶贫办和财政局,定期对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今年7—8月,市审计局用1个多月时间,对全市20xx、20xx两个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市县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顺利通过了市级专项审计.同时,坚持每年邀请市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扶贫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视察监督;市县纪检、监察、财政等部门每年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一次联合执法监察,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有效防止了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等违纪违规问题的发生,确保了财政扶贫资金的安全高效运行.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省上下达扶贫项目资金计划时间较晚,加之个别县区扶贫办与财政局沟通联系不紧密,特别是扶贫部门缺乏工作主动性,致使部分扶贫项目资金拨付到位不及时;二是个别县在申报项目计划时,对项目可行性调查不够,造成上级项目计划下达后难以实施而被动调整和重新报批计划,直接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三是个别县区对整村推进等项目建设指导督促力度不够,项目进度迟缓,已建成项目资金结算报帐进度慢,项目管护责任不到位,总结不及时,档案资料管理不规范、不完善;四是个别县区、镇对互助资金项目村监管不够,政策宣传不到位,致使项目村入会率、借款率低,个别协会对群众借款把关不严,将互助资金用于建房、子女上学等,违背了互助资金用于扶持农户发展产业的政策要求;五是个别镇村对扶贫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公开公示制度落实的还不够好,群众知晓率尚待进一步提高;六是个别县镇扶贫办财务人员变动频繁,经办人员业务能力有限,加之培训工作跟不上,使县镇财务资料管理尚不太规范.

六、整改措施

1.认真搞好整改工作.结合这次扶贫专项资金检查,针对存在问题,市办检查组采取发现问题,及时指出,限期纠正的办法,对项目实施单位提出严格要求,并分别在县区检查反馈会议上提出了整改意见.8月31日,李彦海主任组织召开主任办公会议,对县区及项目单位在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以市办名义下发了《通报》,要求县区针对问题逐项进行整改.同时要求各级扶贫部门,特别是扶贫办主要领导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认真履行指导、监督、监管责任,不断完善和健全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制度,规范运作程序,确保扶贫项目资金安全运行,发挥效益.

2.加快项目实施进度.一是要加强对扶贫开发项目的指导和监管,督促县区和项目单位严格执行项目计划,加快整村推进等项目实施进度,确保年底前全面完成整村推进项目计划任务.二是督促县区不断完善和规范项目资金报账资料,加快项目资金核销、拨付和报账进度,确保项目建设有续推进.三是加大互助资金政策宣传,做好干部群众的思想发动工作,规范资金用途及运作程序,强化管理措施,努力提高项目村的入会率和借款率.

3.强化项目资金管理.一是建立健全扶贫项目资金公开公示制度,广泛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二是不断完善项目资金管理制度,把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工作作为目标考核的重要指标,纳入对县区扶贫目标考评范围.三是加强对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使用的监管,坚持定期或不定期对扶贫项目资金进行全面检查和重点抽查,及时发现和解决财政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四是有效发挥财政、纪检、监察、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把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使用与绩效考评、反腐倡廉及部门任务、责任、权力有机结合,强化资金检查、监督和审计,确保扶贫资金安全运行.

4.严格项目资金管理责任追究制.认真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在扶贫规划的制定、资金的落实、项目的实施、完工项目检查验收等每一个环节负起责任.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同时加大对违纪违规使用扶贫资金问题的查处力度,对违反规定挤占挪用、损失浪费,骗取、套取扶贫资金的行为,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责任人员的责任,以严肃财经法纪,确保扶贫资金封闭管理,安全使用.

上一篇: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临床定点培训医院管理办法(试行草案)下一篇:一年级家长会年级组长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