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文件

2024-04-24

工业和信息化部文件(共10篇)

篇1:工业和信息化部文件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信息名址服务管理中心文件

信管中心【2014】1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移动互联网品牌及商标保护

相关工作的实施意见

各信息名址注册服务商及相关应用服务机构:

商标以及品牌作为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是开拓、占领和巩固市场的营销利器,对商标的保护实际上就是对企业市场竞争信誉的保护。因此,商标能否得到有效保护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生产经营的成败。当前市场竞争已进入品牌竞争白热化阶段,企业必须加大商标保护力度,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据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年底,我国手机用户数量已达12亿部,使用手机上网用户已突破5亿,移动互联网应用已深入到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信息名址作为企业移动互联网品牌及商标保护的重要元素,已经被越来越多企业用户认可并接受,多数企业已将信息名址纳入移动互联网品牌及商标保护范围,并积极开展相关保护性注册工作。但经我中心调研发现,由于各地移动互联网发展、普及进度差异,目前仍有部分企业用户对信息名址移动互联网品牌资源认识不足,存在被他人恶意抢注的风险。为此,我中心就进一步加强企业移动互联网品牌及商标保护相关工作,提出实施意见,具体如下:

一、进一步贯彻传达《短信名址服务总体技术要求》通信标准发布会议精神。做到切合实际、深入透彻、适时创新,以实现广泛周知。

二、采取更多直接方式,深入宣讲企业移动互联网品牌及商标保护的重要性。有针对性地对企业开展宣讲工作,利用相关数据及公开资料分析移动互联网品牌及商标保护的重要性,强化企业移动互联网品牌及商标保护意识。

三、灵活创新宣讲形式,积极运用不同方法如互联网、印刷品、视频等,扩大宣传面,使企业用户通过多种方式了解移动互联网品牌及商标保护相关信息。

四、规范引导信息名址注册,严格按照信息名址相关注册规则提出合理建议。认真核验有关注册资料,规范引导信息名址注册,有条不紊地全面落实企业移动互联网品牌及商标保护工作。

五、本意见从2014年3月15日起实施。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信息名址服务管理中心

二〇一四年三月十二日

篇2:工业和信息化部文件

工信部电管〔2009〕68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2008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我国电信改革重组进展顺利,电信市场全业务经营全面展开,3G和TD发展快速推进,我国电信业总体呈现科学规范、蓬勃向上的快速发展态势。但最近一段时期以来,一些地方电信企业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一系列规范电信市场秩序的文件精神,肆意破坏通信设施,阻碍互联互通,恶意诋毁、排挤竞争对手等,严重影响了电信网络安全畅通,扰乱电信市场秩序,侵害广大电信用户的合法权益。为遏制当前电信市场上各种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落实部下发的有关规范电信市场秩序的文件精神,确保电信市场规范有序发展,现提出如下要求:

一、营造和谐竞争环境,加快推动TD发展

当前,营造和谐的电信市场竞争和发展环境,对于提升电信行业整体形象,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电信企业要站在全行业高度,充分认识通信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环境,依法从事经营活动、自觉规范经营行为、公平合理开展竞争、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共同维护电信市场竞争秩序。各电信企业集团总部要切实做好对下属企业的考核、管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企业开展经营和市场竞争,维护电信行业良好的社会形象,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要按照国家加快推动TD发展的总体要求,集中精力落实TD-SCDMA网络建设和业务发展规划,全力以赴搞好TD-SCDMA网络建设,鼓励和支持各地移动公司积极发展TD-SCDMA业务。现阶段各地移动公司应按照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特别规定事项要求,加快发展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业务,可以经营利用TD-SCDMA网络开展的无线宽带接入业务(含无线局域网热点覆盖)、与TD-SCDMA相关的网络元素出租出售等国内通信设施服务业务。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根据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的授权,可以经营3.5GHz、26GHz无线接入业务、有线宽带接入业务,以及与TD-SCDMA无关的网络元素出租出售等国内通信设施服务业务。2010年底前后,部将组织对TD-SCDMA发展指标和电信市场竞争格局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视情对相关政策进行调整。

二、依法严处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市场竞争秩序

(一)严肃查处破坏通信设施、阻碍互联互通行为

针对个别地区电信企业在竞争中出现破坏通信线缆、盗窃基站设备、侵占通信设施、造成肢体冲突等恶性事件,各通信管理局要依据《关于进一步加强电信市场监管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3]75号)和《关于加强依法治理电信市场的若干规定》(信部政[2003]453号)等相关规定,加大对破坏和侵占通信设施、影响互联互通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要快速反应,及时取证,督办解决,避免问题积压、扩散、升级。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予以通报批评或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要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各电信企业要高度重视,加强自律和对下属企业的监督、教育。要通过创新业务、完善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等手段提升市场竞争力,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手段设置网络障碍,影响用户正常通信。对实施违法、违规行为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各电信企业要严肃处理,不可姑息。

(二)规范终端固定的移动电话设备的使用和业务开展行为

所有终端固定的移动电话设备在进网使用前,都应当取得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证和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证,粘贴进网许可标志,并严格按照部批准终端进网规定的范围使用。对于未取得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证或超出许可证规定范围违规提供终端固定移动电话设备的,各通信管理局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第七十六条规定进行处理。电信企业违反规定发展终端固定的移动电话用户,各通信管理局要责令纠正,情节严重的,予以通报批评。

(三)依法查处收机收卡、诋毁竞争对手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针对一些企业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收购竞争对手终端设备、SIM卡以及手机电池等,进行不正当竞争的,各通信管理局要按照《关于规范当前电信市场秩序的意见》(工信部电管[2009]225号)精神坚决纠正,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第七十二条规定给予相应处罚,并予以通报批评。

针对一些企业采取诋毁竞争对手、对比宣传等手段,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在网络覆盖、网络性能、服务功能、资费价格以及手机终端发射功率等方面捏造事实或传播虚假误导信息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各通信管理局要按照《关于规范当前电信市场秩序的意见》精神坚决纠正,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第七十二条规定给予相应处罚,并予以通报批评。

三、严格执行网间结算政策,保障网间通信质量

当前,个别地区的电信企业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出现网间主叫号码传送不规范,并引发了网间结算争议。还有部分电信企业因为网间结算存在分歧而延误网间扩容,导致网间通信质量下降,影响用户通信。

各电信企业要严格执行网间结算政策,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恶意逃避、套取网间结算费用。对于目前尚未互联的业务,互联双方要积极协商,做好网间互通的研究、准备工作。对于已经互联但存在结算争议的业务,互联双方要以行业发展和用户利益为重,优先采取扩容等有效措施,保障网间通信畅通,不得以结算为由拖延网间扩容,影响网间通信质量。

各通信管理局要依照《公用电信网间互联管理规定》(信息产业部第9号令)、《公用电信网间互联结算及中继费用分摊办法》(信部电[2003]454号)等规定,监督各电信企业做好网间结算、网间扩容等工作,保障网间通信畅通。

四、规范电信企业定价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利益

(一)严格履行电信资费审批备案程序

各电信企业要进一步加强内部资费管理,严格履行电信资费审批备案程序规定,不得在未履行相关程序的情况下在市场上宣传、实施资费方案。对于在《关于进一步加强电信资费监管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信部联清[2004]204号)中涉及的资费方案,各省级电信企业在履行审批备案程序时,须同时提供其集团公司的书面意见。

各通信管理局要进一步加强资费审批备案程序的管理和监督,对未履行程序的,要依据相关管理文件的规定,责令企业改正,情节严重的,可以责令停业整顿。

(二)规范资费方案设计

各电信企业和通信管理局要按照《关于规范电信资费方案管理的指导意见》(信部清[2008]81号)规定,规范电信资费方案管理,资费方案应简单清晰、通俗易懂,进一步维护好消费者合法权益;继续控制好资费方案数量。

(三)明确捆绑业务资费要求

各电信企业捆绑电信业务进行销售的前提是,必须另外提供包内各单项业务单独的资费方案,供用户选择。捆绑业务资费方案应通俗易懂,计算简单,并分别列出必须消费的总费用、套餐包内各业务的通信量和包外各业务的单价,便于消费者分析、比较、选择和使用。

(四)全面准确开展资费宣传

资费宣传应全面准确,尽量简化资费结构,不应模糊使用条件、夸大优惠幅度。不得出现名不符实、易引起用户误解的宣传。

五、切实提高认识,维护国家网络信息安全

电信企业是维护国家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力量,要深刻理解当前信息化发展和企业转型赋予电信企业的新的网络信息安全责任,强化管理,实现发展和安全同步。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按照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切实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机构,完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严格落实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责任;切实加强对网络接入、网元出租等重点业务和薄弱环节的管理,加强对合作伙伴的资质审查,做好业务开展过程中的网络信息安全监督落实,严厉打击利用基础电信网络从事非法国际电信经营等行为;实施网络信息安全评估制度,企业要在新产品开发和业务上线各环节同步配套网络信息安全保障措施,明确应急处置流程和责任人;切实加大投入,同步建设与企业网络覆盖、业务发展和用户规模相适应的网络信息安全技术保障手段。要高度重视移动互联网发展可能引发的新的网络信息安全隐患,抓住当前3G网络建设的时机,做好相关配套工作建设。

篇3:工业和信息化部文件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0]22号)精神,促进农机工业健康有序协调发展,更好地为农业生产和农业现代化服务,结合农机工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我部制定了《农机工业发展政策策》》,,现现予以公告。

附附件:农机工业发展政策

2011年8月17日

农机工业发展政策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更好地发挥我国农机工业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构建竞争有序、发展协调、增长持续的现代农机工业,满足我国现代化农业对农机日益增长的需求,特制定农机工业发展政策。本政策所指农机主要包括农用动力机械、农田建设机械、土壤耕作机械、种植和施肥机械、植物保护机械、农田排灌机械、作物收获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畜牧业机械等。

第1章政策目标

第1条建立市场配置资源和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机制,推进农机工业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促进农机工业健康平稳运行。

第2条从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业机械化对农机的需求出发,加快先进适用、市场急需、质量稳定可靠、技术领先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促进农机工业的振兴。

第3条对关系公共利益和人身安全的农业机械生产企业,实行行业准入管理,整顿行业秩序,淘汰落后产能,抑制低水平重复建设。

第4条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兼并重组,加快集团化、集约化进程。以产业链为纽带,构建符合国情、布局合理、专业化协作、集中度高的产业格局,形成以大型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相配套的产业体系和产业集群。

第5条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培育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突破和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开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农机产品,增强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6条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机品牌,建立现代农机流通体系和完善的农机售后服务网络,形成产业综合竞争优势。

第2章技术政策

第7条鼓励研发适合国情、先进适用、与农艺相结合的农业机械,支持引进、消化吸收新型高效农业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增强产品开发和制造能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推动农机工业创新发展。

第8条积极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在农机产品的应用,大幅提升农机产品自动化技术水平。

第9条优先支持研究粮棉油糖作物全程作业装备技术,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经济作物、农产品加工、健康养殖、生物质综合利用等装备技术。持续支持研究节能减排、资源节约、本质安全与高效利用技术,为农业资源的高效安全利用和降本增效提供装备技术支撑。

第10条鼓励和支持发动机、电控、传动、液压等关键零部件的开发、制造,增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零部件企业要主动参与主机厂的产品开发,加快进入国际农机零部件采购体系。对关键零部件制造在技术引进、技术改造、融资以及兼并重组等方面予以支持。

第11条加强农机特殊型材、耐磨材料、表面工程技术等研究。加快推进新型金属结构材料、新型非金属材料和新型复合材料技术,以及功能性、智能化、仿生等复合材料在农机工业的应用。

第12条支持企业广泛应用柔性生产技术、现代监测技术、数字化技术、清洁生产技术、虚拟制造技术、网络制造技术等现代制造和管理技术进行技术改造,提升农机工业制造水平。

第13条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国情并与国际接轨的农机标准体系,推进农机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

第14条规范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工作。积极开展农机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作,加强先进适用技术和新产品的推广应用。

第15条完善农机制造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农机产品质量跟踪追溯制度,加强质量管理。

第16条建立高耗能、高排放、低性能、安全性差的落后农机产品淘汰和老旧农机产品更新制度,制定发布淘汰产品目录,推进产品升级换代。

第3章产品开发

第17条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市场发展需要,组织制定重大农机产品及关键零部件开发导向目录,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和企业研发。

第18条加大对国家工程(技术)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等农机科研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强产学研结合,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科研院所建设拖拉机、多功能收割机等重点农机产品开发中心及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中心。

第19条以财政性资金投入为导向,企业资金投入为主体,社会资金积极参与,组织开展重大产品技术的开发。鼓励发展适合农业生产的新型、高效、节能、环保、安全型农机产品。优先发展大型拖拉机及其配套机具、大型高效联合收割机等大宗粮食和优势经济作物生产全过程用成套装备,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型农用动力机械、保护性耕作机械、种肥药精准施用装备、农作物秸秆和牧草饲料储运机械、农田基本建设机械、新型节水灌溉等装备,以及农产品加工成套设备。

第20条积极开展老旧农机回收再制造工作,推进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农机回收再制造试点工作,研究出台相关鼓励扶持政策。

第4章组织结构

第21条推动农机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依托现有产业布局,结合国内农业机械化发展需求,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逐步形成布局合理、适合国情、专业化协作、产业集中度较高的产业新格局。

第22条鼓励和引导农机制造企业优化产权结构,建立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强化农机制造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

第23条鼓励符合本产业政策的农机工业科技创新联盟等组织建设。

第24条鼓励农机制造企业向集团化方向发展,在市场竞争和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基础上,通过兼并、收购、重组等方式,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大型企业集团。

第25条支持中小型农机制造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零部件企业,进入国际农机零部件采购体系,参与国际竞争。

第5章准入管理

第26条工业和信息化部依据职责对关系公共利益、人身安全的农业机械生产企业实施准入管理。

第27条准入条件包括生产企业应具备必要的生产条件、开发设计能力、产品技术要求、质量保证体系、安全生产和节能环保、销售和售后服务等方面的要求。

第28条省级工业主管部门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组织本行政区域内准入管理的有关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根据企业自愿申请,委托具备条件的中介机构承担准入条件审查工作。符合准入条件的企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公告的形式向社会公布。

第29条对公告企业,国家和地方各有关部门及金融机构应优先给予相关政策支持。通过政策引导,提升我国农机工业的整体水平。

第30条境外产业资本、金融资本并购境内农机重要生产企业并取得实际控制权,应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并购安全审查。

第6章市场建设

第31条在国内市场销售自产农机产品的国内外企业,要严格按照《农业机械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建立完善的销售和售后服务体系,确保用户合法权益。

第32条生产和销售企业要加强与用户的联系,做好用户操作培训和农机保养等工作,不断提高农机产品售后服务水平。

第33条建立健全制造企业营销网络和专业流通企业销售网络相结合的农机市场体系。鼓励农机制造企业与金融、服务贸易等企业合作,创新营销方式和服务理念,形成多种机制和多种方式的市场营销格局,促进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的共同发展。

第34条生产企业要定期向社会公布其授权和取消授权的销售或维修企业名单。对停产机型要向社会公告,并保证在国家规定期限内提供合格的零部件用于售后服务和维修。

第35条进一步加强农机生产供应链的监督管理,完善配套零部件质量抽查制度,工业主管部门要定期公布检测结果,为市场提供质量可靠的零部件供应信息。

第36条禁止销售国家明令禁止的机型;禁止伪造或冒用他人商标、产品合格证销售农机具;禁止经销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农机具和零配件。

第37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利用行政权力干涉市场,操纵市场,设置市场障碍,破坏市场机制,限制非本地农机企业生产的农机产品参与公平市场竞争的行为。

第38条建立农机召回制度。对于因设计或制造方面的原因存在缺陷,不符合有关法规、标准,有可能导致安全及环保问题的农机实行产品召回制度。

第39条农机企业要进一步强化品牌意识,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扩大企业品牌的社会影响,提升品牌价值,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鼓励和支持农机生产企业创建国内优质品牌和国际知名品牌。

第40条行业组织要积极推进品牌发展战略、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和行业自律,提升行业竞争力,将培育品牌工作纳入行业服务中,促使品牌培育工作健康有序进行。

第7章金融财税政策

第41条国家技术改造投资对农机工业技术改造给予倾斜和重点支持,鼓励农机生产企业加大在增加品种、质量升级、节能降耗、环保治理等方面的技术改造。

第42条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采取上市和发行债券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拓宽直接融资渠道。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向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投资。

第43条对企业兼并、收购、重组予以政策支持。

第44条鼓励金融机构向符合产业政策的农机工业项目提供信贷支持,充分发挥融资担保机构的作用,为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服务。

第45条中央财政应综合运用财税杠杆,对农机工业实施稳定的倾斜政策,农机产品继续适用13%增值税税率。

第46条符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的农机制造企业,按15%的优惠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第47条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支持农机工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科技成果产业化以及技术和智力引进;国家扶持中小企业专项资金积极支持农机工业发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向农机工业倾斜。

第48条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用于科学研究和试验设计的费用,可以视为日常生产费用,在税前扣除;对开发产品所需的科研设施建设和实验研究等投资,凡符合国家有关税收规定的,可在所得税前列支。

第49条对国家支持发展的新型、大功率农机产品确有必要进口的关键零部件、原材料,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生产的农机产品,在规定范围内免征关税。

第8章进出口管理

第50条进口的农机具及零部件应不低于我国同类产品技术标准,并依法检验合格。

第51条对可能造成环境污染,或可能带来安全隐患的老旧农机具进口采取限制性措施;禁止不符合我国技术标准的老旧农机具进口,进口老旧农机具必须经国家质检机构或其授权的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口。

第52条经营出口农机及零部件企业,应遵守进口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满足其对产品技术标准和维修服务的要求。

第53条健全相关风险基金、信用担保、投融资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农机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力开拓国际市场。

第9章其他

第54条以提升人才素质为核心,以健全培养、吸引和用好农机工业人才机制为保障,积极探索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紧缺专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推动农机工业经营管理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全面跃升。

第55条农机工业的行业组织、社会团体等机构要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意识,做好农机产品的供销、农机工业运行情况监测,提出行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积极组织参与国际间交流活动,在政府与企业间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农机工业发展。

篇4:欢迎工业和信息化部

无论对于信息化和信息产业,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都是一个重大的标志性、历史性事件。

我国信息产业萌发于1956年,一直到1998年3月成立信息产业部,长期以来信息产业被视为电子工业的一个分枝。文革前形成的国产机系列在改革开放以后被丢弃。在当时全球信息产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1982年国务院成立了电子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导小组,当时的万里副总理任组长。1983年与IBM PC兼容的长城0520微型计算机投产,是我国信息产业能够有资格被称之为产业的开端和标志。1984年,国务院成立电子工业振兴领导小组,当时的李鹏副总理任组长。

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时,撤销了所有工业部门,如电力工业部、冶金工业部、煤炭工业部、化学工业部、机械工业部等。在这个大背景下,惟独在原电子部和邮电部的基础上新组建了信息产业部。10年以后,2008年,信息产业的字样在国务院的部委的名单中消失了。

从1956年开始,国家和社会贤达都看到信息产业是巨大的朝阳产业,是我国工业未来的希望之所在,一直在不懈地努力,优先配置资源,推动其发展和壮大。到2008年,52年的艰苦努力修成正果,信息产业已成为对GDP贡献最大的产业。不论在全球还是在中国,信息产业不再是昨天的朝阳产业,已经发展成与能源、冶金一样的成熟产业。国家不再设信息产业部正逢其时。

我国信息化的源头是1992年由原电子部牵头,在全国组织实施涉及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金桥、金卡和金关工程。1996年,国务院成立了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当时的邹家华副总理任组长,办事机构设在当时的电子工业部。1997年首次召开了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提出了我国信息化建设的24字方针。2001年,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从信息产业部独立出来,组建了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国信办),协调国家的信息化工作。2002年,党的十六大上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思路。

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从1992年开始,经过16年发展,推进信息化从当年信息产业界一家的大声疾呼,发展成社会各界的共识,演变成一场伟大的社会进步运动,已经成为关系国家民族前途和命运的战略制高点。信息化三个字因此被赫然列在国务院部委序列的称谓中。

信息化是一篇极大的文章。顺应历史潮流,《计算机世界》已经转型,应该为推动我国信息化进程努力做出自已的贡献。

欢迎大部制,工业和信息化部很好、很强大!

篇5:工业和信息化部文件

【法规编号】 237532 什么是编号? 【正

文】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办理开采黄金矿产批准书有关问题的通知

为进一步加强黄金行业管理,做好办理开采黄金矿产批准书行政许可工作,近日,我部办公厅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经贸委、黄金行业主管部门下发了做好办理开采黄金矿产批准书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如下:

一、根据《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国务院令[1998]第241号)、《国务院关于对黄金矿产实行保护性开采的通知》(国发[1988]75号)、《办理开采黄金矿产批准书管理规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 第6号)的要求,开采黄金矿产需经国家黄金行业主管部门批准,取得《开采黄金矿产批准书》后,根据有关规定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办理采矿登记手续。未取得《开采黄金矿产批准书》开采黄金矿产的均为非法开采。

二、申请开采黄金矿产应符合黄金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国家有关投资项目核准、安全、环保、土地等管理规定的要求,具有与开采金矿资源相适应的资质条件。申请人报送的材料应符合《办理开采黄金矿产批准书管理规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 第6号)的要求。

三、申报程序:开采申请人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开采申请并填写《开采黄金矿产申请书》;县级以上黄金行业管理部门逐级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分别在申请书的表格上签署意见;省级黄金行业管理部门向工业和信息化部上报初审意见的文件并报送有关材料;工业和信息化部在规定时限内做出是否批准申请人开采黄金矿产的决定。

四、过去已按照有关规定取得开采黄金矿产批准书的黄金生产企业,在有效期内的,仍然有效;企业改制或超过有效期的,应重新办理。现有黄金生产企业重新办理开采黄金矿产批准书的申报材料、程序与前述的要求一致,其中确认目前矿山保有金矿资源储量的文件可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或省级黄金行业管理部门出具。

五、开采黄金矿产申请人应在申请文件中如实说明企业具有的资源、资金、技术、生产管理及相应人员等情况;开采黄金矿产申请书可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下载,也可领取由我部统一印制的申请书。

篇6:南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文件

宛工信【2011】141号

——————————————————

南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关于做好装备工业首届网上博览会参展工作的通知

各县市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产业集聚区,有关装备工业企业:

近期,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委托装备工业信息网举办2011年第一届装备工业企业及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本届博览会以“河南装备,装备中国”为主题,利用先进互联网信息技术面向全国开展互联网大型展览活动,具有展出时间长、展商容量大、参加人数广、数据易于统计和计算等特点,突破实地展会的时间、交通、投入成本等环节的限制和约束,展示更详细的产品介绍、项目合作意图及先进的技术优势和研究成果。为展示南阳装备工业发展的整体形象,提高装备工业企业的知名度,促进国内外装备工业企业间交流合作及 1

产品购销,帮助企业融通资金,推动装备制造企业由传统营销模式向信息化营销模式转变,引领装备制造业共同发展,根据省厅工作安排,经研究,我市拟支持和鼓励各县市区、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和装备工业企业网上独立参展。请各县市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装备产业集聚区和装备工业企业明确负责人员,积极参与并配合装备工业信息网做好本地区装备工业发展整体形象展和企业参展工作。

网博会具体业务事项请登录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网站装备工业信息网查询。

联络人及电话:

省工信厅装备工业处程玉辉0371-65509871 市工信局原材料和装备工业科胡春东0377-63175055

***

装备工业信息网站孙中涛0371-60313361

***

南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篇7:工业和信息化部文件

工信部节[2010]58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有关中央企业,相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水泥行业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实现水泥行业可持续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水泥行业节能减排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水泥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意义

水泥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材料产业,也是主要的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行业之一。2009年全国水泥总产量16.5亿吨,水泥行业能源消耗总量约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5%,颗粒物排放量约占工业排放总量的30%左右。

“十一五”以来,水泥行业按照国家节能减排总体要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推广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2009年新型干法水泥产量比重达到70%;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余热发电技术等一批技术和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水泥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吨水泥综合能耗明显降低,颗粒物排放总量不断减少,年消纳、利用各类工业废弃物超过4亿吨。

但是,水泥行业能源资源消耗高、环境负荷重的局面还未得到根本改变,节能减排仍有很多突出的问题亟待解决:

单位产品能耗、排放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仍有差距。水泥行业工艺水平参差不齐,技术装备差距较大,行业整体能效水平不高。污染物和颗粒物排放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落后产能还占一定比重,节能减排技术和装备推广力度不够。东西部地区淘汰落后产能差异较大,部分企业未达到国家能耗和环保相关标准要求。立磨、辊压磨等高效粉磨技术和变频调速技术没有得到充分应用。目前大约有300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未建成低温余热发电系统。

水泥行业消纳废弃物的潜力未得到充分发挥。水泥行业对工业废物的利用主要集中在混合材的使用上,重点是粉煤灰和矿渣,处置利用手段比较单一,利用新型干法水泥工艺及回转窑无害化、资源化协同处理工业可燃废弃物、生活垃圾及污泥技术等尚处于起步阶段。

水泥行业节能减排管理水平需进一步提高。水泥行业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还有待建立和完善。现有的节能减排标准和规范还不完善,也未得到认真实施。相当多的企业节能减排管理职能机构不健全。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双重约束。水泥行业作为我国主要的高能耗、高排放产业,是工业领域节能减排的重点和难点,其节能减排效果对完成我国能源消耗目标、工业可持续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已成为水泥行业面临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执行产业政策,以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为目标。加快科技进步,大力推广应用先进节能减排技术、工艺、装备;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推行清洁生产;加强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强化科学管理,努力构建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水泥行业,促进水泥行业节约、清洁、低碳和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目标

到“十二五”末,全国水泥生产平均可比熟料综合能耗小于114千克标准煤/吨,水泥综合能耗小于93千克标准煤/吨。水泥颗粒物排放在2009年基础上降低50%,氮氧化物在2009年基础上降低25%,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进一步下降。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上普遍应用余热发电、高效粉磨技术、电机变频等技术,重点水泥企业加快建设能源管理中心。大城市周边的水泥企业基本形成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和城市污泥的能力,使水泥工业转变为兼顾污染物处置的新兴环保产业。

三、重点任务

(三)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执行国家水泥工业产业政策,执行等量或超量淘汰落后产能的原则,防止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完成近期内淘汰落后产能的预定目标。严格执行《水泥行业准入条件》,指导水泥生产企业合理布局。积极推动企业联合重组,鼓励延长产业链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加快科技进步,提高水泥生产的能效水平。采用大型立磨、辊压机等代替传统的球磨机。优化预分解窑炉工艺设计,形成高能效窑炉设备系列,支持新型节能型窑炉技术的研究和创新。继续开发推广应用水泥窑余热发电技术。支持采用高压变频调速和高效电机等节能技术措施,实现水泥生产能耗的显著下降。

(五)大力推行清洁生产,降低污染物排放。加大水泥行业先进、适用清洁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研发烟气有害组分减排技术,重点研究氮氧化物减排控制技术,推广高效袋式除尘技术。加强生产过程中粉尘无组织排放的控制,推广设备降噪新技术,显著降低噪声污染。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到2015年大中型企业完成一轮审核。完善清洁生产评价体系,提高清洁生产水平。

(六)推动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提高水泥生产的信息化水平。支持产学研结合开发生产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技术,开发能源、资源消耗信息化管理和分析系统。研究、推广和应用矿山开采信息管理和优化开采方案,努力实现矿山开采的零排放。研究、推广和应用生产过程集散控制系统、水泥生料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熟料生产线专家系统等信息化技术,实现生产技术水平的大幅度提升。重点推广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用3-5年时间,加快推动大中型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

(七)加快研发低碳技术,逐步降低单位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大力支持工业废渣的再利用,减少水泥生产的过程排放,加强水泥熟料低温煅烧技术研究。开展水泥生产二氧化碳分离、应用技术及其碳捕集、封存的可行性研究。逐步建立水泥行业碳排放的基础数据库,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逐步实现水泥行业二氧化碳排放水平的降低。

(八)鼓励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继续鼓励水泥生产企业对矿渣、粉煤灰、副产石膏等大宗工业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推动废弃物替代燃料的技术开发和应用,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进行废弃物(包括一些危险废弃物)的协同处置。鼓励利用水泥窑炉处置市政污泥和城市生活垃圾,建立一批处置污泥和生活垃圾的示范生产企业,加强与市政部门有关政策协调。加强矿山资源的综合利用,充分有效使用低品位石灰石,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

(九)积极开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企业创建活动。选择一批有代表性的先进水泥企业,积极开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创建试点工作,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建设一批典型示范企业,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水泥企业统计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积极总结先进典型经验,加强经验交流和推广,研究制定鼓励“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企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推进全行业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转变。

(十)实施水泥行业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以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为牵引,大幅度提高水泥行业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排放。实施低温余热发电、高效粉磨、高压变频、能源管理中心建设等节能改造工程,形成年节约750万吨标准煤的能力。实施电改袋除尘改造和有害气体排放控制治理工程,有效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实施消纳工业废弃物和协同处置市政污泥及生活垃圾工程,实现年处理能力约4200万吨。(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具体建设内容见附件。)

四、政策措施

(十一)加强监督管理。各级工业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企业重点用能设备、排放设备、计量器具配备、能源利用、目标责任考核等工作的监督管理,建立和完善水泥行业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定期组织相关分析,开展预测预警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水泥工业产业政策,严格执行水泥行业准入条件。加快研究制订水泥行业改扩建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具体办法,从严控制水泥企业盲目扩张。定期公告落后产能企业名单,进一步完善落后产能退出的资金补贴政策机制,加大政策执行力度。

(十二)建立完善节能减排新机制和优惠政策。鼓励专业节能服务公司为水泥企业提供能源审计、节能减排工程服务、合同能源管理、节能项目融资等一系列节能减排技术应用服务。引导水泥企业积极参与有序用电、科学用电等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降低环境污染,实现系统节能。积极研究有利于支持水泥行业利用废弃物的优惠政策,完善废弃物管理体系,理顺废弃物来源渠道,鼓励废弃物收集和处理的专业化,促进水泥行业废弃物预处理产业的发展。

(十三)完善节能减排标准体系。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和专业标准化委员会的作用,制修订水泥行业节能减排的技术标准,建立较完善的限额标准体系、检测标准体系、审核和认证标准体系。推动制定水泥行业二氧化碳计算统计系列标准、水泥窑等主要耗能设备效率测定与评价标准,不断完善水泥行业资源综合利用标准体系。加强对行业能效对标活动的指导,鼓励行业协会在现有能效对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企业能效对标工作的技术指导,完善细化水泥行业能效对标指南等技术文件,通过开展行业对标推广活动,提高水泥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

(十四)积极鼓励水泥行业技术创新。推动国家级水泥工业节能减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建立跨部门、跨行业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针对我国水泥行业在节能环保方面存在的突出技术问题,加大技术改造和新技术研发资金投入,开展行业共性、关键性支撑技术的研发与工程应用。鼓励装备制造骨干企业提升制造水平,实现高效、节能、环保水泥生产线装备的国产化、大型化,带动水泥产业的升级和技术进步。在水泥成套技术装备出口退税方面加大支持和引导力度。

(十五)明确节能减排主体,加强企业能力建设。要进一步明确生产企业是节能减排的主体,充分发挥企业的积极性。企业要强化节能减排管理制度建设,设立能源管理负责人,明确岗位责任和目标考核要求。依据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在行业中积极开展试点工作,逐步提升行业及企业能源管理能力。依据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能源计量在线检测、分析工作,提高企业的能效管理水平。

篇8:工业和信息化部文件

2008年,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9%, 增速同比回落5.6个百分点。其中, 1季度增长16.2%, 2季度增长15.9%, 3季度增长13%, 4季度增长6.4%。12月, 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 增速比11月回升0.3个百分点, 同比回落11.7个百分点。

轻工业增速回落慢于重工业, 年底重工业增速有所回升。全年轻、重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3%和13.2%, 增速比2007年回落4个和6.4个百分点。12月, 轻工业增长8.1%, 比11月减缓2个百分点;重工业增长4.7%, 回升1.3个百分点。

工业产品出口下滑。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出口交货值80 844亿元, 同比增长10.8%, 增幅同比回落10.7个百分点。进入第4季度, 工业产品出口下滑趋势更加明显, 11、12月出口交货值分别下降5.2%和8.8%。

多数地区生产增势减缓。全国27个省份生产增速有不同程度回落, 山东、广东、江苏和浙江等工业大省增速同比分别减缓7个、5.5个、4.7个和7.8个百分点。东、中和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长11.6%、15.8%和15%, 增速分别回落6.2个、5个和4.6个百分点。

产销衔接基本正常。全国工业产品销售率97.7%, 同比降低0.4个百分点。其中, 轻、重工业产销率分别为97.4%和97.8%, 同比降低0.3个和0.4个百分点。

篇9: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 苗圩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 朱宏任

5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披露了2014年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作的四个重点方向:“进一步营造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环境,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进一步落实中小企业信息化规划,组织实施中小企业两化融合能力提升行动和信息化推进工程;进一步发挥中小企业信息化优势,大力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努力实现中小企业两化融合的发展目标。”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 周子学

4月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周子学出席中国车联网产业高峰论坛时指出:“随着互联网应用深入到各行各业,互联网精神开始对行业思维产生深远影响。互联网精神是创新生产方式、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思想指引。新形势下,应积极适应生产力发展和生产方式变革的要求,在充分继承工业化思维优点的基础上,积极转变传统的生产运作模式,充分发扬互联网精神,不断创新企业商业模式,不断整合产业链,不断细化产业分工,促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副局长 魏传忠

篇10: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

为促进高层次人才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主办的《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2018)全国秋季巡回招聘会》定于2018年10月26日在南京大学举办。

一、大会基本内容:

1、举办时间:2018年10月26日(9:00-12:00)周五 南京大学

2、举办地点:具体地点待定,敬请关注通知。

3、会议主题: ①“中国博士专区”

②“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专区(硕博)

二、大会主要亮点和收益: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2018)全国秋季巡回招聘会是为全国各地顶尖高校的优秀学子量身定制的专场招聘会。

在这里,你将获得全国各地政府、各省市高校、科研院所及知名企业相关领导交流学习的机会,各单位将邀您领略其魅力所在,相关领导也将在现场答疑解惑,同时也可以率先掌握全国范围内人才政策、就业创业政策,以及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和公共服务环境,为你的未来之路奠定基础,让你不虚此行!

在这里,有两大专区供您选择:

1、“中国博士专区”:涉及理学类、工学类、经管类、医学类、文史类、综合类。(详见大会涉及方向)

2、“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专区(硕博):参会单位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重点领域全国知名企业。

三、大会报名方式:  请将简历发送至指定邮箱

简历接收邮箱:gxrc10@miitec.org.cn(简历通过审核后会收到电子版邀请函)(注意:简历请以附件的形式发送,附件名称:姓名+学校+专业+学历+参加场次)咨询热线:010-68207423 咨询QQ: 1932377693 咨询QQ群:812110247 官网: 工信人才网:

(请登录工信人才网注册个人会员,随时关注各场次参会单位招聘信息) 微信报名入口:(活动设立了官方微信群,大家可加微信*** 备注:学校-专业-姓名-学历,邀请进群了解参会单位信息)

四、大会参会方式:

 出示电子版邀请函即可入场

简历通过审核进入人才库并且收到邮件回复的人员即可参加。

五、大会涉及专业方向:

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车辆工程等专业、土木工程专业、自动化、信息安全管理技术及相关专业、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光电信息工程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等专业、网络通信或移动通信、电气工程、集成电路设计、控制科学与工程、模式识别与图像处理、电路与系统、计算机原理、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网络实战、微分动力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等专业、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交通运输(铁路运输、城市交通和水运与港口等专业方向)专业、英语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等专业、化工、生物、经济及电子商务、艺术设计、机电及智能制造、增材制造技术(3D打印)专业、桥梁与隧道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城市规划与设计、结构工程、统计学、企业管理、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机械设计制造、机械电子工程、教育技术学、教育学、基础教育学、微生物学、中药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数学/应用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概率统计、计算机数学、光伏科学与工程、光电材料与器件、光学诊断与光电检测、光纤技术、大气污染治理、凝聚态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理论物理、光学、电子信息、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物理化学、药理学、药物化学、生物医学工程、地理学、电子科技、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法学、建筑学(含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学)、经济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数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药学、哲学、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子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智能交通管理、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电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精密仪器及机械、导航、制导与控制、集成电路工程、控制工程、高级制造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工程力学、工业工程、光学工程、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通信与信息系统、网络空间安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政治社会问题研究、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科技考古、考古技术、功能高分子材料、材料的成型加工与改性、凝聚态理论、功能材料、光学工程(光谱成像、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区域经济学、劳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技术经济及管理、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科学、原生生物学、地理信息系统与软件开发、软件理论与方法、服务计算与云计算、移动开发技术、软件服务工程、智能机器人、大数据技术、现当代文学、计算机智能机器人、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加工)、材电子仪器专业、仪器科学与技术、生物材料、交通医学、医学电子及系统工程、微生物药学、化工过程机械、化学工程(反应工程、分离工程,林 产化工、资源、环境化工方向)、金属材料设计制备与应用、功能材料、能源材料、食品加工与安全、生物工程、制造及自动化、仪器仪表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艺术学(工业设计方向)、交通运输工程(汽车方向)、电子信息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信息安全、地球探测与信息、数字媒体、环境科学与工程类、风景园林、采矿工程、地质工程、岩土工程、建筑设计或技术、计量测试、安全评价、矿物加工工程、遗传学、植物学、植物遗传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投资学、西方经济学、贸易经济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交通运输、政治学与行政学、数字图像处理、算法、摄影测量与遥感、中药学、水产养殖、机器人系统集成及智能化、数字电路、检测与转换技术、数据结构、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水声工程、海洋地质、视频科学与工程、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高等教育学等专业……

本次活动主要面向全国各地高校的2019届硕博毕业生,欢迎各位踊跃报名!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

中心简介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是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成立、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登记、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从事人才培养、人才交流、国际合作、智力引进、人力资源服务、人才领域研究咨询等方面工作的机构。

上一篇:4s店收银年终总结下一篇:从现在开始的童话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