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医科大学“十一五”改革发展规划

2024-05-22

哈尔滨医科大学“十一五”改革发展规划(通用6篇)

篇1:哈尔滨医科大学“十一五”改革发展规划

“十一五”改革发展规划

(讨论稿)

二OO六年六月

一、“十五”期间工作总结

(一)目标完成情况…………………………………………………………1

(二)取得的成绩……………………………………………………………1

(三)存在的问题和难点……………………………………………………9

二、“十一五”规划内容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定位…………………………………………………11

(二)规划目标………………………………………………………………12

1、优化学科结构,创建高层次学科地位和学术水平…………………12

2、适应社会需求,培养高素质创造性医学人才………………………13

3、培养和吸引优秀人才,建设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14

4、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14

5、坚持科技创新,实现课题和成果的同步增长………………………15

6、推进技术革新,实现医疗工作规模化发展…………………………16

7、畅通国际渠道,开拓实质性合作新局面……………………………16

8、加速校园建设步伐,实现基本建设的有序增长……………………17

9、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全面提高…………17

(三)主要任务和重要工作…………………………………………………18

三、实现目标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执政能力,发挥党员先进性……………………………………18

(二)实施学科战略…………………………………………………………18

(三)实施人才战略…………………………………………………………19

(四)实施品牌战略…………………………………………………………19

(五)实施服务战略…………………………………………………………20

(六)实施国际化战略………………………………………………………20

(七)加强民主建设,创建和谐氛围………………………………………21

一、“十五”期间工作总结

(一)目标完成情况

学校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科教兴国战略指引下,五年来,认真执行“十五规划”,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素质教育,确保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全面推进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在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医疗、管理及基本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确定的建设目标基本上完成。

(二)取得的成绩

1、院系建设趋于完善,办学规模适度扩大

根据学校办学实际和发展需要,先后成立药学院、护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生物信息学系和研究生学院;鸡西分校迁至大庆,大庆校区一期工程如期完成,为学校的快速发展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五”末期,校本部研究生在校生人数达到2086人,其中博士生509名、硕士生1577名;普通教育在校学生5496人,其中七年制各专业学生463人;年招生计划稳定在1200人左右,招生来源地区由原来的15个省、市、自治区扩展到22个省、市、自治区,并全部实施远程网上录取;成人教育在校学生2365人,其中脱产成人教育1323人。大庆校区在校生6937人,其中全日制普通教育本科生979人、专科生3760人;普通专科专业由8个增至23个,相继增设护理学、医学检验、精神医学、中药学、康复医学5个本科专业;口腔医学、护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3个学科开展了硕士研究生教育,办学层次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2、学科建设日益壮大,办校实力不断增强

“211工程”学科建设项目资金、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金和学校自筹资金的投入,较大地改善了学科条件,少数实验室装备已具有国际水平,部分实验室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11工程”“十五”建设项目基本完成。

学科布局比较合理,基本适应教学、科研、医疗等工作的需要。学校重点学科建设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其中部分已具有相当实力和明显特色。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医学遗传学、流行病学、麻醉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药理学等学科的总体水平达到国内同类学科前列。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科再次获得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个二级学科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

新建临床医学和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使学校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4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47个。

建立了生物信息系和神经生物学等学科,注重这些学科学术梯队和实验室的建设,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学科研究方向稳定、研究工作有很大进展。“十五”以来,全校承担国家级课题的数量有较大增加,学科覆盖面扩大,研究成果质量和层次提高,某些研究领域已接近或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有的已达国内领先水平或与世界水平接轨。

各学科学术交流比较活跃,学术影响亦日益扩大。

3、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继续提高

学校以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学科建设的根本,加大培养与吸引人才的力度,使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等更趋合理,涌现一批优秀人才。教师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全国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2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95人。9名教授荣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朱大岭、王铜、赵世光等10余名长期在国外留学人员回校担当重任。朱大岭、张凤民、李文志、孙学英等四人先后被聘为省属高校特聘教授。聘任十余名海外专家、学者为博士生指导教师,为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做出了积极贡献。

研究生导师队伍不断壮大,新遴选博士生导师105人(其中海外学人14人、外单位知名专家3人),使我校博士生导师数增加到目前的193人。现有硕士生导师508人。

部分教师成长为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有19位教师先后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霍英东青年教师奖、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中青年专家、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学名师等资助或奖励。

4、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学校分别于2002年和2004年接受教育部、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我校试办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进行评估,获得了优秀的成绩,并被批准为正式理科基地。

2005年本科教育教学水平评估工作成绩显著,被教育部评为“优秀”学校。

继续与南开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培养七年制基础医学专业和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2003年的国家教育部组织的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教学工作评估中,获得优秀成绩,特别是七年制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考核均获得了优异成绩。

经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获得了开展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公共卫生硕士(MPH)专业学位和从香港、澳门、台湾人士中招收研究生的权力,开辟了研究生培养的新途径。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实施了“中期考核”制度和“硕博连读”制度,拓宽了研究生培养渠道。创建了哈医大-4 哈药集团有限公司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

在2003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中,生理学倪江教授培养的博士生李庆雷,其撰写的学位论文获得提名奖,标志着我校博士生培养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

根据学校发展定位和社会人才需求,调整专业结构,改善专业布局,增设了法学和生物技术等2个本科专业,取消了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技术专业。目前设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生物技术、法学、护理学、药学和公共事业管理等11个本科专业。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预防医学和医学影像学专业继续被省教育厅列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

统筹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继续医学教育的关系,建立起多元化的培养模式。稳定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规模,建立起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2001年成为卫生部远程医学教育应用试点单位。

学校建设精品课程20门,其中11门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医学遗传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卫生法学和神经病学等4门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深化教学改革,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改善课程结构,初步建立了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综合实验教学体系。普通教育增设了临床病理学、临床药理学、临床病理生理学和临床免疫学等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课程。

主编国家规划教材28部、副主编国家规划教材27部;《医学遗传学》荣获国家级一等奖;在2005年全国高等学校医药优秀教材评比中,2部教材获得一等奖,6部教材获得三等奖。主编并发行卫生部规划医学视听教材55部。

被批准立项的省级以上教育研究课题147项;获得省级以上教育成果奖43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6项。

积极探讨以问题为中心、学讨式、学导式和案例教学法。承担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在理科基地七年制基础医学专业学生中进行PBL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积累了宝贵的PBL教学实践经验,荣获黑龙江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成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建立大学生就业网,2004年成功举办首届毕业生供需洽谈会。2001年至2005年平均一次性就业率达90.8%,在全省高校中名列前茅。

建立了校、院两级教学督导组织,建立健全了教学督导工作制度,充分发挥了“督教、督学、督管”作用,出版《教学督导信息》44期,反馈教学信息单2020份,写出教学督研究报告37份,对促进学风建设、提升教学质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5、科技创新工作全面展开,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成果显著 随着学校各学科不断发展,部分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某些研究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最佳靶点的研究、中国不同民族永生细胞库的建立与中华民族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同种原位心脏移植的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实体瘤的细胞遗传学研究、系列性脾保留性手术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全反式维甲酸与三氧化二砷治疗恶性血液疾病的分子机制研究等研究领域都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我校重点研究项目。

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77项,其中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1项为合作项目),实现黑龙江省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零”的突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3项,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10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4项。在教育部统计的2000年至2004年1000多所高校中,获得教育部奖励的130所院校的排名我校名列第27位(以获得5个一等奖项目数统计;以获得项目总数统计排名我校则名列第20位)。

科研课题连续实现突破。“十五”期间,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889项,其中“973”前期研究专项1项、“973”子课题2项、“863”子课题 3项、“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引导项目1项、“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子课题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2项(面上项目126项)。中标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量由2001年的22项上升至2005年的36项,资助金额由2001年的366.5万元增长到740万元,尤其是附属三院、四院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取得历史性的突破。并连续实现国家“863”课题、“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国家十五攻关科技项目、老工业基地项目等重要项目“零”的突破,使学校的整体实力不断攀升。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于2003年建立,2004年顺利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论证和验收;建立了卫生部细胞移植重点实验室;与哈药集团合作成立了“哈尔滨医科大学—哈药集团生物医药研发中心”;成立1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2001年和2003年先后建立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科研工作站2个,现进站与出站博士后367人,其中获得国家博士后基金资助 54人,获黑龙江省政府博士后基金资助274人。获黑龙江省优秀博士后2人,获中国优秀博士后1人。

组织成立了哈尔滨市科普教育基地,获得2002、2004年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学术活动组织奖。

组织多次国内外大型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至我校讲学、访问;同时发挥我校学术资源和人才优势,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活动,并与兄弟院校进行学术交流,活跃了学校的科研学术氛围,扩大了学校科技影响力。

地病中心以科学研究为依托,在全国性地方病病情监测防治工作中,特别是在克山病、地氟病、大骨节病、地方性砷中毒等疾病的调研指导、技术咨询等防治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提供报告,为国家制订地方病防治措施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6、新技术形成特色,医疗服务质量效益同步增长

各附属医院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医德医风建设不断加强,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床位周转率、使用率和门诊量连创历史新高。姜洪池、周晋荣获首届“中国医师奖”,徐秀玉、张岂凡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院长”,李秋洁荣获南丁格尔奖。

2004年接收哈尔滨铁路中心医院组建附属第四医院并挂牌成立;接收哈尔滨铁路肿瘤医院并入附属第三医院。2005年接收大庆市人民医院作为附属第五医院,进行自主管理和经营。

附属医院的规模空前发展,平均开放床位由“九五”末期的2932张,发展到4788张,业务总收入翻了一番。

医疗技术水平进一步发展,同种异体移植成为医疗工作特色之一,心脏移植、肝脾移植、细胞移植等达到较高水平。先后成功实施了世界首例同种异体全前臂移植和双前臂移植,开展的手移植数量导居世界首位。心脏移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防治“非典”工作中成绩突出,学校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抗击非典先进集体,徐秀玉同志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抗击非典先进个人。

7、实施合作办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快速发展

先后同美国、日本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所院校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并广泛开展交流与合作。2001年与俄罗斯一流医学院建立合作关系。与澳大利亚拉筹波大学联合培养卫生事业管理研究生班得到教育部认可。先后开展了与澳大利亚、俄罗斯、英国等国五所高校在护理学、公共事业管理、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药学等本科专业的合作办学。成功主办“国际大学网络高级管理者研讨会”、“国际药理学进展研讨会”、“胆管损伤专题研讨暨中外专家论文报告会”等多个国际性会议,进一步提高了学校的学术声望和地位。

8、搭建发展平台,公共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增长

“十五”期间,学校基本建设总体规模为近66万平方米,投资总额25亿元。重点建设了校园网三期工程、药学院与药物开发研究中心、公共卫生学院楼、学生宿舍楼、学生食堂楼、教职工宿舍楼等项目,完成了学校电增容和锅炉房的扩容工作以及附属一院口腔医学院、附属二院外科大楼及研究生公寓和家属宿舍、附属三院放疗影像中心楼和外科楼等建设项目。一院门诊保健大楼主体封顶;学校体育馆、图书馆工程如期开工。改造实验室,建立了机能学、病原学、生物技术和药学实验中心,建立了国内一流的恒温尸体保存库;新建54座计算机实验室和多功能教室10个、56座的多媒体语音室5个、实验教学中心7个,临床技能训练室27个,一、二院各投入专项经费500余万元,购置了系列智能化模拟病人,并建立了标准化病人队伍。

积极稳妥、实事求是地完成了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合理利用后勤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9、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卓有成效

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及党员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发挥着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作用。先后有四位副校长及一名工会主席任职,并成功完成机关正处级干部竞争上岗工作和干部交流工作。

先后开展了“三讲”教育和“回头看”活动,学习、宣传、贯彻好“十六大”精神和新党章以及《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实效;积极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工作,通过警示教育活动,增强了领导干部反腐倡廉意识,建立了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建立了哈医大领导干部廉政谈话、诫勉谈话制度。学校于2003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2005年被评为国家级文明单位。学校党委成为我省唯一的2001年和2003年连续两次被评为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的高校党委。至此,学校已连续四次被评为全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十次参加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并提供经验材料。

注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学生中积极分子2525人,占学生总数的45.9%;学生中党员446人,占学生总数8.1%。

(三)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1、师资队伍和学科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随着学校投入的增加,学科建设发展很快;同时,通过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师资队伍的壮大也见成效,并取得了较好成果。目前,我校真正的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群还不多,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数量不多;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学科、学术带头人数量不多,部分学科环境条件及实验室硬件设施建设水平不能完全适应学科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为更好适应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师资和学科的建设步子仍需加大,投入力度亦需加强。

2、教学改革要不断深化

改革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取得成效,先后在部分专业课程中开展了“学导(讨)式”、“病例讨论式”、“PBL”、“读书报告”等方法,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取得了较好效果。但经验的交流不够,还应广泛开展,双语教学的层面亦应不断扩大。根据社会需求,先后调整了部分课程设置,但还需具有前瞻性,要主动探索一些前沿热点专业,争创条件,争办专业。

3、教学条件仍待继续改善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招生规模的扩大,学校投入了大量财力改善办学条件,使学校面貌和办学条件有了较大的改观,教学条件及基础设施有所改善。但仍存在实验设备陈旧的问题、教学设施的老化的问题、学生室外活动场所紧缺的问题等等,在实验室建设和基本办学条件保障方面还需要加大投入。学校综合图书馆、综合体育馆及体育运动场等建设项目需尽快建设完成。

4、对外交流合作需向深度发展

学校对外交流合作发展迅速,国际往来频繁,但国际友好校在学校建设中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为实现“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大学”的办学目标,尚需进一步扩大学校在国际上,尤其是在北美和欧洲的知名度,需开展更广泛的国际科研合作及人才培养和交流;同时,留学生教育体系亟待建立和完善,留学生教育工作步伐需加快。

5、管理改革要继续完善 经过近80年的发展建设,学校形成了独特的管理模式,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但随着社会的转型,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教育教学观念的变化,学校在管理上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有些规章制度内容陈旧、落后,未能做到与时俱进;有些工作尚待建立规章或明确职责,消除管理“盲区”;有些管理制度“刚性”有余,“弹性”不足,缺乏人文关怀;有些工作虽有制度,但贯彻落实不够,缺少有效的监督和保障等。为适应新形势,实现学校快速发展,亟待完善的有效的管理体系。

二、“十一五”规划内容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定位

1、指导思想

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以学科建设为根本,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和长学制医学教育,适应国家及区域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成为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和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重要基地,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认真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国家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

●坚持可持续发展,以社会需求为依据,以教育资源定规模,实现办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协调发展。

●落实“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工作方针,巩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树立“质量第一”的办学观念,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培养具有良好职业态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素质全面的医学人才。

●构建教育创新和科技创新体系,发挥学科建设的基础作用和师资队伍的主导作用,形成办学特色和优势,增强教学、科研、医疗服务的综合实力。

2、发展定位

类型定位:医药院校。以医学教育为主,文理医结合,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

功能定位:教学研究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教学、科研、医疗工作统一协调发展。

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和长学制医学教育,办好继续医学教育,积极推进留学生教育。

学科结构定位:医学学科为重点,生物学科为支撑,医、药、管、文、理协调发展。服务面向定位:立足本省,服务全国,面向世界,主要为区域及全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与改革服务。

培养模式定位:科学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突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等人才培养特点。以医学通识教育为基础,学科培养为优势,构建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以专业教育为本位,构建学生应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核心,构建学生终身学习和继续发展的潜能。

(二)规划目标

1、优化学科结构,创建高层次学科地位和学术水平

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保持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科的国家重点学科地位,努力使遗传学、麻醉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药理学、外科学(普外)达到国家级重点学科水平。

省级重点学科建设:保持现有省级重点学科的优势,拟再建设3—5个达到省级重点学科水平的学科;从接近省级重点学科水平的学科中,选定和建设5—8个校级重点学科。

重点实验室建设:以重点学科为依托,拟建设1—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4—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5—20个校级重点实验室。

加强博士授权点建设:在加强现有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的基础上,力争再建设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8个。

调整专业结构,拓展新兴学科领域:加强药学、公共管理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建设;积极扶植生物科学等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加强法学等薄弱学科建设;形成多学科门类、结构布局合理的学科群体,增强学校的发展活力和竞争能力。

构建素质优良的学术梯队:继续实施“十百千人才工程”计划,在学科带头人中培养10名左右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学术大师、教学名师、医学名家,带动相关学科达到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水平;培养100名优秀学术带头人,带动一批学科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培养1000名学术骨干,使之成为各学科的中坚力量。

2、适应社会需求,培养高素质创造性医学人才

适度扩大研究生的招生规模,2010年力争在校硕士生稳定在4000人、在校博士生达660人,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稳定普通教育办学规模。到2010年,普通教育本科在校生7000人,其中,长学制和理科基地学生1000人。省外生源超过50%,生源地区覆盖全国80%;逐步扩大对外办学和与国外联合办学。

根据社会需求调整成人教育的布局,构建规范有序的继续教育体系,发挥省内的示范作用和中心基地作用,积极和创造性地将成人学历教育向继续医学教育转型。力争申报并确立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3-5个。

研究和探索法学、生物技术等新专业的教学模式,积极申办卫生心理学专业,努力办出专业特色。加强重点专业建设,增列1~2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

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力争再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4至6门,省级精品课程8至10门,校级精品课程20门。建立网络化课程建设与评估平台,争取将所有医学主干课程纳入,建起网络课程。

总结和评估长学制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坚持精英教育的人才培养思路,保持和发展专业优势和水平,申办与国际接轨的长学制高等医学教育,继续发挥长学制教育的示范作用,推动教学改革和各专业的发展。

研究与医学教育国际标准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能力且有较大发展潜能的医学人才。研究和推广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开设人际沟通、循证医学等新课程,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沟通与交流的能力。

3、培养和吸引优秀人才,建设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教师队伍规模:专任教师与学生生师比实现9:1,专任教师总数达到800人左右。

教师年龄结构:专任教师各年龄段人数均衡,平均年龄在45周岁左右。教师学历结构:专任教师具有博硕士学位达80以上,其中博士学位达到40%以上。

教师职务结构:专任教师中高级职务教师占50%以上,中、初级职务均衡。

教师学缘结构和专业结构:经外校培养的教师应不少于专任教师总数的30%,适度扩大医学相关专业人员和复合型人才的比例。

加强基础与临床相结合,促进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创新体系的建立。制定引进人才及本校人才的支持计划。

4、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符合时代特点、贴近学生实际的思想教育活动,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渠道,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规律,形成一套完整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模式。

加强大学生党团组织建设,推荐品学兼优的团员加入党组织,实现“低年级班有党员、高年级班有党支部”的工作目标。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与网络思想教育相结合;巩固社会实践活动成果,与教学计划相结合;完善学生公寓的职能,与思想教育和文化建设相结合。,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科学化规范化地管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行为。积极筹建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学生活动中心及学生就业网络视频洽谈室。

办好大学生勤工助学中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发挥服务学生的职能,及时解决学生的生活困难、心理困惑和就业问题,力争本科生就业率保持在90%水平。

加强人文、外语和计算机教学。调整人文课程门数和学时;聘请校内外名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重视外语实际应用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与水平;加快计算机教学内容的改革,实现计算机能力连续培养。

5、坚持科技创新,实现课题和成果的同步增长

突出我校科技发展目标,围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科技需求,确定科技发展重点,统筹考虑近、中、远期目标,注意与我省和国家科技发展“十一五”计划相衔接。

构建科技创新体系,突出优势学科,带动并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学科群体,以从根本上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大力加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开拓医学科技发展新领域。强化自主创新,形成我校自身科技优势。坚持自主研究、开发与引进相结合,切实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开发,重视原始性创新,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充分发挥创新人才在科技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创造和优化科技人才引进、使用的环境和机制,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潜能。扶持一批交叉性、创新性科研项目和学术骨干;建设一批省级以上的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平台;培养一批有国际国内竞争力的创新型学科带头人。

基础研究在多个领域达到或超过国内先进水平,某些领域要达到或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加强常见病、多发病、重大疾病的机制研究及临床救治方面新技术研究,带动我省医疗卫生保健事业总体上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继续保持和加大对预防医学和地方病学研究的支持;在生物制药和产业化发展方面要提倡和加大创新药的研究与开发力度,积极推进学校与医药企业合作,力争在产、学、研方面有所作为。

打造品牌,吸引资金,建设发展“哈医大药业集团”,成立“哈医大生命医药科技园”,为开发医药项目提供孵化基地。积极参与“老工业基地改造”,继续申请改造老工业基地高新技术发展专项资金。

加强科研管理及指标评价,建立从申报、结题、论文等级到知识产权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6、推进技术革新,实现医疗工作规模化发展

整合黑龙江省医疗市场,组建多元化、多结构的医疗机构。附属医院床位总数达到6000张左右,满足教学和医疗服务的需要。15-20个临床专科医疗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5-6个临床学科整体水平在国内领先;6-8项高新医疗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3-5个临床学科接近国家重点学科水平。

实现医德医风的根本好转,创建以病人为中心,医术精湛、设备精良、流程合理的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现代化医院和临床教学、医学科研基地。

7、畅通国际渠道,开拓实质性合作新局面

努力与现有的国际友好姊妹校进一步全面开展更广泛的实质性交流,利用对方良好的教育资源,建立起稳固的技术合作,为学校的基本建设和师资培训争取20-30项国外资助项目。

充分发挥已聘任的国外名誉教授、顾问教授和客座教授的宣传作用,一方面引进更多的国际前沿的科研技术为我所用,联合开展科研合作项目和指导博士研究生;另一方面利用这些外籍人士进一步扩大学校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计划聘请50名左右在国际医学领域有较大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为我校的客座教授。

新建姊妹校10所,尤其是注重与世界知名大学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成立国际交流学院,建立正规的留学生教育体系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发挥学校俄语优势及地域优势,开展与俄罗斯的交流合作。

8、加速校园建设步伐,实现基本建设的有序增长

学校基本建设总体规模为57万平方米,投资总额23亿元。

重点建设校综合图书馆、综合体育馆及体育运动场等项目。做好第一临床医学院门诊保健大楼、第二临床医学院现代化门诊医技楼、第三临床医学院放疗影像中心楼的建设工程、大庆校区二期工程。

进一步做好校园绿化、彩化工程,改善职工、学生居住环境。

9、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全面提高

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机制,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健全和完善科学规范的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机制,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用人环境。加大干部培训的力度,重视后备干部的培养工作,关心管理干部的成长。

紧密结合中心工作,不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好党委的政治核心、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进一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积极推进人才工作,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加强“两课”教学,做好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

进一步加强校、院教代会制度建设,大力推进教代会为主渠道的校务公开工作。

(三)主要任务和重要工作

1、重点学科建设要向高层次发展,特别是国家级重点学科数量要有新增。

2、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形势紧迫,要加紧培养院士及一流专家、名师。

3、科研大课题、重大成果奖励数量层次要稳定提升,再攀新高。

三、实现目标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执政能力,发挥党员先进性

加强党的工作,建设民主政治,加强党团的组织建设,积极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各级干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驾驭教育改革和实现发展的能力。坚持科学决策,不断总结经验,扎实推进工作落实。加强学习型班子建设,提高全体党员、职工素质。

(二)实施学科战略 优化学科结构,提高学科水平。继续坚持以学术梯队建设为核心,以提高学术水平为关键,以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将学科建设与博士点和硕士点建设、重点专业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精品课程建设等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优化学科结构,凝炼学科特色,发展学科优势,提高学科整体水平。

继续在已批准设岗的国家和省重点学科招聘特聘教授,吸引知名学者前来工作。配齐重点学科带头人;对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要本着“精选、培养、重用、厚待”的原则,加速其成长成为能参与国际、国内竞争的科技攻坚骨干。

(三)实施人才战略

全方位、多渠道实施人才战略,全面提高教职员工整体素质,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做到名师强校,名医兴院。

以吸引和培养学科带头人以及后备带头人为重点,以整体教师队伍素质全面提高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教学、科研、医疗三支队伍建设并举,调整结构、内涵发展,造就一支德才兼备、整体优化、能担重任的师资队伍。

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投入力度,主动寻求、吸引优秀海外学人和国内知名专家来校任教;采取兼职、联合、互派等多种形式,实施柔性人才流动政策,使优秀智力成果为我校所用。结合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废除教师职务终身制,实施教师职务聘任制。

(四)实施品牌战略 坚持哈尔滨医科大学精英型人才培养模式,发挥优良传统,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历届毕业生,均能以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评价在社会上继续享有较高声誉,创造哈尔滨医科大学的教学工作品牌。

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学生为主体,素质教育为重点,教学质量为生命线,长学制教育为特色,不断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并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熟练的临床实践技能、批判性思维、创新性研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实现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加速教学管理科学化、现代化和规范化进程,建设国内一流的育人环境,营造浓厚的文化、学术氛围。

增加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建立教学各环节质量标准,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五)实施服务战略

加速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争取标志性成果,为“科教兴省”和“北药开发”服务。

以重大技术创新和产业化为依托,提高创新能力,发展高新科技,实现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以促进医学水平升级和解决医学重大技术问题为主攻方向,坚持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相结合,通过对医学重点技术问题联合攻关,做出创造性工作,力争在有优势的领域实现技术跨跃式发展。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不断实施医疗新技术革新,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积极为区域及全国卫生事业提供优质服务。

(六)实施国际化战略

拓宽办学思路,优化教育过程,探索长学制医学教育模式,积极申办与国际接轨的长学制高等医学教育。继续加强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南开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等兄弟院校的教学、科研及开发合作;积极开展与国外大学联合办学。继续扩大对外交流,加强国际科技项目和人才培养项目的合作,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考察、讲学、研修等,提高学校学术水平和声望。

搞好合作办学和智力引进工作。大力推动来校留学生和对外教学工作,充分发挥学校的区域优势、学科优势和语言优势,注重数量和层次。

(七)加强民主建设,创建和谐氛围

重视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建设,优化教育环境,促进协调发展。以民主管理为载体,坚持校务公开,发挥教代会的作用,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愿望,为学校发展建设献计献策。

统筹教育宣传工作,加大舆论的引导力度,创造优良的社会环境;切实加强内部管理,加大教育行政部门对师生的服务力度,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稳定管理机制。

篇2:哈尔滨医科大学“十一五”改革发展规划

关键词:高考改革

统一考试为主多元化多样化选拔

对高考改革,我省的教育“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将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内容,进一步探索、建立以统一考试为主,多元化考试和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

据悉,这一高考改革的方向,旨在推进素质教育。省教育厅表示,将积极探索改革现行考试评价制度,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在小学升初中方面,实行就近免试入学制度;在高中招生方面,探索初中毕业生素质综合评价与学业考试相结合的改革。

关键词:升学

2010年高中生锐减326.8万人

2010年高中阶段学龄人口为242.4万人,比2005年减少326.8万人,锐减135%;与此同时,“十一五”期间我省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00万人以上,这意味着今后我省学生上大学有望更加容易。

“十一五”期间我省高等教育学龄人口将处于高峰期,不过高中阶段学龄人口逐步减少,2010年为242.4万人,比2005年减少326.8万人;而高等教育学龄人口在2008年达到960.9万人峰顶后开始下降,2010年下降到782.1万人。此外,全省小学学龄人口将平稳增长,2010年达到482.9万人,比2005年增长40万人。初中学龄人口在大幅度下降之后有所回升,回升中略有波动,2010年达到280.2万人,仍比2005年减少12.5万人。

根据我省教育“十一五”规划,在这五年中我省将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5%。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00万人以上,毛入学率达到26%;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160万人左右,其中在校研究生5万人左右。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占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的一半左右。

关键词:继续教育

每年技能培训千万人次

学校教学将不再局限于本校学生,继续教育成为又一热点。我省中等职业学校和各类培训机构将大力开展实用技术、就业技能培训,争劝十一五”期间每年培训1000万人次以上。

据了解,我省将积极推进办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形式和其他各种教育形式相结合,形成灵活、多样化的办学模式。未能继续升学的初中、高中毕业生以及未能就业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和下岗、转岗人员,都能接受到更高层次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

关键词:国际知名大学

5至10年建成3至5所国际知名大学

省教育厅在教育“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将用5至10年的时间,使我省的3至5所高校成为国际上知名的大学。

我省明确提出,高等教育将实施三大计划。首先是名校发展计划,建设若干所知名的高校:用5至10年的时间,使3至5所高校成为国际上知名的大学,10所在国内本科教育领域有较大影响的大学,20所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的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能力的高职高专院校。

关键词:择优聘任

全面推行人员聘用制度

踏上讲台并不意味着可以做一辈子教师。“十一五”期间我省学校将全面推行人员聘用制度,对教职工择优聘任、合同管理。

“十一五”阶段,我省将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人员聘用制度。科学设置学校机构和岗位,优化编制管理,按照“精干、高效”的要求,扩大教学人员的比例。

篇3:哈尔滨医科大学“十一五”改革发展规划

五年间, 齐齐哈尔市圆满地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各项指标。全市累计生产水泥827万吨, 散装水泥360.8万吨, 其中2010年生产水泥239万吨, 散装水泥133万吨, 比2005年分别增长224%、426%。水泥散装率达到55%, 散装水泥使用率达到47%。在全市水泥生产总量扩张的情况下, 保持了散装量与散装率同步提升的良好势头。全市累计生产预拌混凝土150万立方米, 累计用散60万吨。其中:2010年生产预拌混凝土55万立方米, 使用散装水泥23万吨。

五年间, 散装水泥设施逐步从粗放型、简陋型转向集约型、规模化。统计显示, 五年来全市散装水泥发放能力增加140万吨, 总发散能力达到260万吨以上。散装水泥运输能力大幅提高。目前, 全市共有散装水泥专用汽车90辆, 年装载量达到260万吨;流动罐638个, 固定接收库29座, 中转库58座, 发放库62座。推广散装水泥还带动了预拌混凝土及相关物流配送等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全市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由5家发展到现在的10家, 共有混凝土搅拌车80辆, 混凝土泵车13辆, 预拌混凝土生产能力达290万立方米。

“十一五”期间, 发展散装水泥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五年间, 使用散装水泥比使用袋装水泥减少水泥损失16.2万吨, 节约包装用纸使用的优质木材11.9万立方米, 节约标准煤5.53万吨, 节电2597万度, 减少粉尘排放14.5万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1.9万吨, 减少二氧化硫排放682吨, 使用预拌混凝土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9.9万吨。

篇4:哈尔滨医科大学“十一五”改革发展规划

宣传多年的“先富论”也被“共同富裕”的主调所替代,而规划中添加的更多关注民生、体现民意的表述,则是为了在改革和发展成果中利益兼顾,让各个层次的老百姓切身获得经济发展的实际利益。

“十一五”规划充分顾及了中国经济社会进入“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的双重现实,着眼于解决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环境消耗过大、城乡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社会贫富分化等攸关根本的难点问题,被认为是一次规划制定理念的重大调整和历史跨越。

“十一五”规划确立国内生产总值年均要增长7.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要比2000年翻一番。同时,要更加强调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将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作为重要前提,首次明确提出了单位GDP能耗要比“十五”期末降低20%等约束性指标。除经济指标外,“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中还有更多涉及人民生活、群众利益、人的全面发展等领域的内容,包括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若干方面。这正体现了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十一五”规划深刻认识到以往那种重速度、轻质量,重经济、轻社会的发展方式的不可持续性,在确立规划目标时更偏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更偏重人文和社会领域的发展。一方面,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然的內生要求;而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又从外部强化了这种转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形成了一种倒逼机制。

毋庸讳言,中国经济之所以一度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压之下“很受伤”,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30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模式是一种以生产要素低成本为依托、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体的出口导向型经济。“调结构”正是对科学发展观具体而微的落实与诠释。

以危机為契机,“十一五”后半期以来,我国在产业结构上,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培育和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已确定了7个重点加快推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区域经济结构上,加快推进产业梯度转移,大手笔重构经济版图(接连有10余个区域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目前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为中国经济下一步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也要看到,仍有一些地方为片面追求“保增长”的即期效应,容忍甚至鼓励一些技术水平低、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的落后项目上马。

“十一五”期间,在教育上,国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城乡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实施;医疗卫生方面,历经3年酝酿、争论的“新医改”方案公布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已覆盖全国城乡12亿以上的人口;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筹备就绪;住房保障方面,针对部分城市房价过高、增长过快的情况,中央出台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并正式启动保障性安居工程;居民收入方面,2006年至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均高于“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年均增长5%的目标。

篇5:哈尔滨医科大学“十一五”改革发展规划

——新疆教育事业“十一五”改革发展成就综述

时光荏苒,岁月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一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进一步加大教育工作力度,工作重心、注意力时刻没有离开过教育,解决了一批长期困扰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大了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力度,加快解决了乡村教师的住宿问题;采取自治区财政补贴等办法,解决了长期困扰教师的绩效工资和阳光工资补贴问题;出台政策,启动解决了长期以来沉淀的已离岗农村代课教师这个全国性的难题,先于其他省区启动自治区免费师范生培养计划;过全面调研对双语教育进行了科学规划,提出了因地制宜、加快推进的措施;在全国率先大幅度提高农村寄宿学生生活补助标准,设立自治区人民政府高校学生助学金,使更多的贫困学生享有更多的国家资助,以保证完成学业。一年来的成绩表明,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使对新疆教育事业进入崭新的重要发展阶段。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赞美天山的诗句。回首“十一五”新疆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跨越发展的新疆教育就象一轮璀璨的明月,从天山之巅冉冉升起。

翻开“十一五”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规划,一组组数字显得格外抢眼,一张张图表令人心情激动,一个个成果让人兴奋不已。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区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十一五”取得的成就,使得自治区教育事业迈入新的发展阶段。2009年,新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并已通过国家验收;普通高中教育和学前教育得到稳步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双语教育推进步伐加快、力度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稳步推进;教师培养培训工作不断加强,教师队伍素质得到明显提高;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效明显。

“十一五”教育规划实施以来,全区各类教育的总体水平和质量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基本实现了规划确定的目标。“十一五”,新疆教育实现了跨越发展,翻开了崭新篇章。

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

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翻开5年前确定的规划目标,可以看到,“十一五”伊始,自治区确立了完成“两基”攻坚任务,普九人口覆盖率接近100%,小学、初中学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8%的目标。经过5年艰苦努力,这一目标已经实现。

2009年9月,国家督导团庄重宣布,新疆实现“两基”目标,这意味着新疆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创造历史的同时,无疑为自治区基础教育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坚持“两基”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自治区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力度,边远贫困地区学校布局趋于合理,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全区所有农村中小学生享受免学费、免教科书,95%的农村寄宿中小学生享受生活补助,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达到8.9亿元;城市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部分城市低收入家庭学生同时享受免费教科书,16.8万名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子女享受公用经费补助,真正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全面免费,使人民群众充分享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果。2009年9月,我区以良好成绩通过国家验收,提前一年全面实现了“两基”攻坚规划目标,成为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标志性成就。

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积极探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普通高中课程建设与管理,努力提高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促进中小学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幼儿教育机构数量和在园人数的增长均位全国前列,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51.58%。特殊教育学校建设与师资培训进展顺利,全区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86.38%。

“十一五”期间,“两基”攻坚目标如期实现,“两基”人口覆盖率达100%。2005年至2010年,随着校点布局调整的力度加大,全区小学校数由5209所,减少到3598所,校均在校生规模由411人,增长到538人,增幅为30.9%。初中校数由1405所,减少到1160所,校均在校生规模由823人,增长到864人,增幅为5%,校均在校生

规模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校均在校生规模的上升,意味着自治区小学的办学效益得到提高。

截至2010年底,全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由98.80%提高到99.78%,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由87.72%提高到97.15%,学龄人口入学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因人口出生率下降,小学在校生规模由214.4万人减少到193.6万人,净减了9.7%;初中在校生规模由120万人减少到100.3万人,净减了16.4%;小学、初中在校生总规模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010年,全区有小学专任教师13.4万人,有初中专任教师8.4万人,小学、初中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为99.70%和99.33%。

如今,走在天山南北的农村,可以看到面貌一新的校园,随着办学条件的极大改善,农村中小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环境里接受教育,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一年比一年高。

普高和职高实现协调发展——

办学规模扩大质量得到极大提高

“十一五”,自治区确立了“协调发展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学龄人口毛入学率达到65%,其中南疆四地州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50%左右”的目标。5年过去了,这一目标是否实现了呢?

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获悉的数据表明:“十一五”期间,全区高中阶段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普通高中稳步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走出低谷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

自治区进一步加大了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扶持力度。统筹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实施了内初班毕业生分流职业教育计划,协调东西部、南北疆之间的中职联合招生、合作办学,中职招生比例逐年提高,高中阶段普职招生比达到57:43。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职教资源进一步优化,建立了第一、二、三产业和石油石化四大职教园区,4所高职院校进入国家示范性高职行列,20所中等职业学校成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实施各类教师专项培训,“双师型”教师数量不断增加,整体素质有了

一定的提升。指导职业院校和农牧民文化技术学校组织实施农民致富技能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等各类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得到加强,服务经济社会能力全面提升。

2005年至2010年,普通高中校数由503所减少到385所,净减了23%,校均规模由771人,增长到1088人,增幅达41.1%;普通高中在校生由38.7万人增长到41.9万人,净增7.9%。

到2010年底,全区中等职业学校由237所(含技工学校)增加到249所,净增5.1%,校均规模由599人,增长到1137人,增幅达89.8%;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由14.2万人增长到28.3万人,净增近1倍,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占高中阶段在校生的比例由26.8%提高到40.24%。

全区高中阶段学龄人口毛入学率提高到69.14%,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的比例由57.04%提高到82.97%,提高了26个百分点;其中南疆四地州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的比例由25.90%提高到56.15%,提高了30.25个百分点,2010年乌昌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对口招收南疆初中毕业生9030人。全区有普通高中专任教师3万人,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1万人,普通高中、普通中专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达89.29%和85.78%。

高等教育发展实现新目标——

发展的重心转移到内涵上来

“十一五”,自治区确立了“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心转移到提高质量上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5%左右”的目标。经过5年改革和发展,这一目标得以实现。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全区高等教育实现了由快速发展转向稳步、协调发展阶段。2005年至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由31所增长到32所,在校研究生由6938人增长到12675人,在校普通本专科生由18.18万人增长25.12万人,研究生、普通本专科生分别净增83.69%和38.17%。

18—22周岁接受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由18.6%提高到24.99%。

有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8所,含普通高校的成人本专科在校生达5.28万人。近三年,全区高校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3376项,获得科研经费2.67亿元,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服务社会的能力显著提高。

近年来,自治区始终坚持“把握节奏,控制规模,突出内涵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方针,推动高等教育稳步发展。从2005年起实施高校生均拨款新机制,高校事业费拨款累计净增10亿元;2009年、2010年共安排6亿元资金用于化解高校贷款债务,解决了高校发展的后顾之忧。通过开展高等教育教学成果、教学名师、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开创了高等教育质量建设新局面。深入推进 “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和“援疆学科建设计划”,自治区11所本科院校和1所专科院校得到内地高校的全面对口支援。“自治区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专业建设计划”深入实施,大幅度提升高校紧缺人才培养能力。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成效,产生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领军型人才,全区普通高校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已占专任教师的33.55%。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能力显著提高。

自治区采取措施,积极推进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全区普通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的规模由2005年的846人,2010年增加到2167人,净增了1.5倍,其中接受学历教育的留学生由516人增加到1071人。启动了汉语国际推广中亚基地项目,在周边国家建成了4所孔子学院,各种形式的国际交流活动逐年增加。

双语教育稳步推进——

实现双语教学工作向纵深发展

“十一五”期间,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全区坚持从幼儿抓起、从教师抓起,“双语”教学规模成几十倍增长,多元发展的良好格局已经形成。

经过5年发展,自治区学前三年少数民族接受双语教育和民考汉的在园幼儿达37.16万人,占学前三年少数民族幼儿的56.5%、占学

前两年少数民族幼儿的77.6%。全区开展双语教学和民汉合设的中小学由2005年的754所,2010年增加到1376所,净增了82.5%;接受双语和民考汉教育的少数民族中小学在校生由20.4万人增加到82.71万人,净增了近3倍。2010年,全区少数民族接受双语教育和民考汉教育的学前和中小学在校生共计119.87万人,占少数民族学前和中小学在校生的48%,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育得到有效推进。区内初中班从2004年创办以来,在校生规模达15000人。疆内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确立了逐步推进少数民族学生接受汉语授课的目标。

自治区坚持从学前抓起、从教师抓起,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培养民汉兼通人才。自2004年以来,自治区相继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学工作的意见》,加快推进双语教学工作蓬勃发展。经过十年的努力,截至2010年,我区已有双语中小学(含职高)、幼儿园7021所,双语班2.94万个,接受双语教学中小学少数民族学生达到59.23万人,占中小学少数民族在校生数的28.5%;少数民族双语幼儿达到32.3万人;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师达到4.94万人。自治区坚持以学前双语教学为重点,推进实施“少数民族双语幼儿园建设工程”,已完成建设1695所农村学前双语幼儿园,加快了农村学前双语教育的发展。

按照以“培养、培训并重”和“多渠道并举”的方针,大力加强双语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实施两期《国家支援新疆汉语教师工作方案》、《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程》,完成1.32万名教师的培训;从2006年起,专门为南北疆七地州培养近9000名学前“双语”教师;2007年起,累计招收2000名农村双语教师特培生,这些举措有效缓解了我区农村合格“双语”教师短缺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通过实施“少数民族农村双语幼儿园建设工程”,扶持2237所学前双语幼儿园建设,有力推动了学前教育的发展。全区幼儿园数由2005年的1077所,2010年增加到2563所,净增了1.3倍,在园幼儿由29.3万人增长到57.9万人,净增了1倍,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由30.14%提高到59.59%,提高了29.45个百分点。

2005年至2010年,全区特殊教育学校由10所增加到13所,接受特殊教育的在校生由人4961人增加到8057人,净增了62.4%。

2000年国家举办了内地新疆高中班,目前,办班城市已达36个、办班学校66所,已累计招生3.6万人,在校生已达到2.2万人。从2004年起,自治区参照内高班模式开办新疆区内初中班,目前在校生已达1.5万人,2007年又举办了区内高中班,目前在校生2200余人。2010年,内高班、内初班农牧民子女录取比例分别达到74.4%和90%,进一步满足了农牧民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近年来,自治区累计选派600余名干部和教师赴内地学校协助做好内地新疆学生管理工作,先后组织6期内高班、协作预科院校德育思政专题培训。每年组织专家宣讲团赴内地协作计划预科基地和内高班学校宣讲和专题培训,使内地新疆学生的全面育人效果得到提升。

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培养力度进一步加大。通过内地高校协作计划已累计招收培养少数民族本、专科生3.1万余人。自2007年开始,启动实施了“农村基层中小学‘双语’教师特培计划”、“高中起点专科层次的医学学历教育特培计划”、“民语言高层次专门人才特培计划”,每年招生2700名免费生。

2005年至2010年,内地新疆高中班办班城市由25个增加到36个,办班学校由35所增加到66所,招生规模、在校生规模分别增加到6378人和22290人,招生规模净增了1倍、在校生规模净增了1.8倍。内地高校支援新疆协作计划的年招生规模由3000人增加到6000人,净增了1倍。

教师队伍建设素质提高——

双语教师紧缺的矛盾得到了有效缓解

自治区始终坚持政治家办教育的方针不动摇,坚持抓好教育管理干部的培养培训工作。自治区先后分别了启动两轮中小学书记校长全员培训工作,累计开展了近4万人次的教育管理干部集中培训。每年组织选派各类教育管理干部挂职锻炼、进修培训,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

“十一五”,自治区确立了“以双语教师培训为重点,以师德教育和‘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培训为目标”的保障措施。“十一五”期间,在中央的支持下,全区共完成各类教师培训达21万人次,中小学接受继续教育培训的教师占85%。以培养、培训双语教师为重点,招聘双语特岗教师12223人,招收免费师范生6000人,“送教下乡”培训教师9000人,培训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师4.96万人,双语教师紧缺的矛盾得到了有效缓解。

2010年,全区小学、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9.70%、99.33%。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由2005年的77.29%、70.23%,2010年提高到89.29%、85.78%,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43.44%。普通高校教师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比例由2005年19.11%,2010年提高到40.34%,其中本科院校提高到53.34%,各类教师的学历层次进一步提高。

自治区积极开展中小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多渠道开展国家和自治区级培训,自治区层面的年培训规模近6万人,同时各地还广泛开展地区级培训和校本培训,为促进各族教师专业化成长创造了条件。

通过多渠道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启动教师储备编制计划和小学双语教师增编计划,4年共招聘农村“特岗”教师1.1万名;实行由自治区定向招聘农村中小学教师机制,严把教师“入口”关;2010年启动年规模6000人的疆内免费师范教育计划;深入推进对口支教和大学生实习支教计划,实习支教每年选派规模已达5000名。这些举措极大地加强了教师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全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教师学历层次稳步上升。

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培养力度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步伐加快,促进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少数民族教师的整体素质。加快了农村双语教师培养步伐。有力缓解了目前自治区中小学双语教师紧缺的状况,提高了双语教师的整体素质,深得各族群众拥护。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果显著——

切实维护了教育系统安全稳定

“十一五”期间,全区教育系统通过举办分管教育工作的地县领导、高等学校系处干部、中小学校长及班主任、德育教师等各类培训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通过开展整顿校园及周边环境秩序、净化讲台、清理教材等专项治理工作,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管理。各类学校坚持党委(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将民族团结教育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坚持不懈地开展了争优创先、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等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贯穿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各个环节,使各级各类学校的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有效推进,进一步维护了教育系统的稳定。

大力加强党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安全稳定。进一步健全党建工作机构,加强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推进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党建工作。坚持开展中小学、中职学校德育示范学校、达标学校评估验收工作。目前,自治区已有169所中小学德育示范学校和达标学校。实施自治区高校思政理论课重点课程建设工程,不断加强思政教育研究与实践。全方位、全覆盖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广泛开展各类体育、音乐、美术类教学活动,促进形成全面育人的良好氛围。始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指导思想,在全区教育系统深入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反渗透斗争集中教育活动,进一步筑牢师生员工的思想防线。

坚持不懈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坚持不懈地开展了 “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和“五观”教育。不断深化中小学德育课程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把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和反对民族分裂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各族师生的精神面貌健康向上。举办各类培训班,提高了各级领导和职能部门管理教育工作的政策水平,逐步形成了各级党委、政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学校,以及社会各界重视德育,狠抓德育的良好氛围。

多年来,各类学校始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指导思想,深入开展了整顿校园秩序、净化讲台、加强了政治思想课程教材的建设与管理,深入开展了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主题教育,广大师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不断提高,保持了教育系统的稳定,在促进民族团结和保证边疆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一五”确立的“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的工作目标经过5年努力,已经实现。

加大教育投入—— 实施多项教育事业发展保障工程

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需要教育经费投入做保障。“十一五”开始,自治区确立了“教育事业费拨款依法做到‘三个增长’,到2010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自治区国内生产总值(GDP)4%”的保障措施。为实现这一目标,自治区采取了多项措施,确保目标实现。

据了解,按照《教育法》“三个增长”的要求,全区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格局已经形成,教育事业费拨款实现了“三个增长”。

一是教育经费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支出的增长,全区地方财政支出由2005年的519.02亿元,2009年增加到1346.9亿元,年均增幅为26.9%,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由98.23亿元增加到256.05亿元,年均增幅为27.1%,教育经费支出高于地方财政支出的0.2个百分点。

二是生均教育经费支出要逐年有所增长,全区预算内生均教育事业费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普通高校分别提高了50.3、66.8、40.5和11.1个百分点。

三是公用经费逐年有所增长,全区公用教育事业支出总额由15.22亿元增长到70.59亿元,年均增幅为46.7%,公用教育事业费占预算内教育经费的比例由21.46%提高到34.42%。全区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自治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2005年3.91%提高到2009年的6.06%,超过占自治区国内生产总值(GDP)4%的目标,各类教育的投入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十一五”期间,教育基本建设投入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在中央和自治区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实施“学前双语幼儿园建设”、“中小学

校舍抗震加固建设”、“中小学校舍安全建设”、“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建设”、“民汉合校建设”、“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特殊教育学校建设”、“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高等教育211工程三期建设”等一系列重大工程,2006年至2010年各类学校累计完成教育基本建设投资166.87亿元,全区各类学校校舍建筑总面积由3006.9万平方米增长到4248.8万平方米,净增1241.9万平方米,净增长41.3%。

其中,普通高等学校校舍建筑面积净增251.4万平方米,净增长38.6%;成人高等学校净增2.3万平方米,净增长1.8%;中等职业学校净增112.5万平方米,净增长48.9%;普通中学净增324.2万平方米,净增长31.3%;小学净增149.3万平方米,净增长18.0%;幼儿园净增400.2万平方米,净增长308.6%;特殊教育学校净增2万平方米,净增长43.48%。有86个县(市)的6000多所农村中小学(含校点)实现了远程教育“三种模式”的覆盖。全区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根本改善。

自治区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十一五”教育规划的重点任务基本完成,教育规划的主要目标全面实现。“十一五”确立的“以办好让党和政府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不动摇,坚持以德育为首,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推进双语教学,完成‘两基’攻坚任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努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工作目标全部实现。

“十一五”是全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各类教育事业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并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标志着新疆教育正迈向科学跨越、后发赶超的新阶段。

展望“十二五”——

步伐坚定迈向新征程

有了“十一五”取得的辉煌成就,展望“十二五”,自治区教育发展的步伐将更加坚定地迈向新征程。

2011年1月2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了《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据了解,自治区

确定的教育发展总体目标:到2020年,教育发展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位居西部前列,教育支撑自治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能力全面增强。

自治区确定的具体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80%左右,学前两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0%;义务教育进一步巩固提高,基本实现均衡发展;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加快普及,毛入学率达到90%左右;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普及水平进一步提高;扫除青壮年文盲;继续教育参与率大幅提升;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年提高到11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0年提高到13年。

为此,“十二五”期间,自治区将以实现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普及水平、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普及双语教育、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坚持教育改革创新为战略重点来全面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自治区从九个方面确立了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确立了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目标;双语教育确立了基本普及各学段双语教育的目标;学前教育确立了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目标;义务教育确立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高中阶段教育确立了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职业教育确立了加强能力建设和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目标;高等教育确立了深化培养模式改革和加强学科建设的目标;特殊教育确立了加快推进各学段特殊教育的目标;继续教育确立了建立灵活开放终身学习体系的目标。

按照分阶段、分步骤实施的原则,新疆确定了自治区、各地(州、市)和县(市、区)实施的任务,提出了需要配套的政策措施。确保自治区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保持在4%以上,并随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进一步提高。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提供公共教育服务职责,完善各级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保障学校办学经费的稳定来源和增长。制定并逐步完善各级各类学校人均经费基本标准和人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

篇6:哈尔滨医科大学“十一五”改革发展规划

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在分析我国资源综合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2010年资源综合利用目标、重点领域、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这是我国 “十一五”期间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也是引导投资及决策重大项目的依据。

“九五”以来,在国家政策引导和扶持下,我国资源综合利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缓解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05年,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和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30%和35%左右;黑色金属共伴生的30多种矿产中,有20多种得到了综合利用;有色金属共伴生矿产70%以上的成分得到了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 56.1%。2005年,我国回收利用废钢铁6909万吨,废纸3500多万吨,废塑料1096万吨,钢、有色金属、纸浆等产品近三分之一左右的原料来自再生资源,已成为资源供给的重要渠道之一。

《指导意见》提出了到2010年: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与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在2005年的基础上各提高5个百分点,分别达到35%和4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其中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达到75%,煤矸石达到70%。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提高到65%,木材综合利用率由目前60%左右提高到70%左右的发展目标。《指导意见》确定了以大宗短缺资源、战略性资源和贵重资源综合利用,以排放量大、存放量大、资源化潜力大的废弃物的大宗利用和高效利用,以构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和提高再生资源产业整体水平为重点来确定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发展领域。为了发挥指导、示范作用,在重点领域范围内,《指导意见》提出了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工程、大宗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工程、再生金属加工产业化工程、废旧家电废旧轮胎等再生资源产业化工程、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示范工程、农业废弃物和木材综合利用工程等六大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工程。

上一篇:大班音乐教学总结下一篇:更新传统备课方式,提高英语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