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与端午节的故事

2024-04-10

伍子胥与端午节的故事(通用7篇)

篇1:伍子胥与端午节的故事

伍子胥祖父伍举、父亲伍奢、兄伍尚俱是楚国忠臣。春秋初年,楚庄王励精图治,扩张国力,曾一度取得中原霸主的地位。传至平王时,由于荒淫残暴,国势日衰。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楚平王怀疑太子“外交诸侯,将入为乱”,遂迁怒于太子太傅伍奢,将伍奢、伍尚杀害,伍子胥逃往吴国,发誓必倾覆楚国,以报杀亲之仇。

伍子胥入吴后,了解到吴公子姬光想推翻吴王僚而自立。伍子胥为了利用姬光和吴的力量攻打楚国,报父兄之仇,便帮助姬光刺杀了吴王僚,自立为王。这就是吴王阖闾。阖闾登位后,任伍子胥为行人(掌朝觐聘问之官),协助其管理国家大事。

任命另一个从楚国逃亡出来的贵族伯何大夫。又举荐深通兵学的大军事家、齐国人孙武为将。为了巩固和扩大吴国的统治,伍子胥向吴王进以“安君理民”、强国兴霸之道,阖闾采纳了他的建议,委托伍子胥筑城郭,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自此,吴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逐渐得到加强,阖闾图谋大举攻楚。

根据吴与周边各国的强弱形势及利害关系,与孙武等制定先西破强楚,以解除对吴之最大威胁,继南服越国以除心腹之患的争霸方略。周敬王八年(前512),伍子胥鼓动吴王出兵攻楚。

他针对楚国执政者众而不和,且互相推诿的弱点,提出分吴军为三部轮番击楚,以诱楚全军出战,彼出则归,彼归则出,“亟肆以罢(疲)之,多方以误之”(《左传:昭公三十年》),待楚军疲敝,再大举进攻,必能克敌制胜。阖闾采纳了他的建议,于次年先后出兵攻占了楚国的夷(即城父)、潜(今安徽霍山东北)、六(今安徽六安北),进而围弦(今河南潢川西南),袭扰楚国达6年之久,迫楚军被动应战,疲于奔命,实力大为削弱,为大举攻楚创造了有利条件。

吴随即展开大举攻楚的准备,争取与楚有矛盾的蔡、唐两国作为吴的盟国,使楚北方门户洞开,为尔后避开楚军防守正面实施突袭创造了条件。又出兵攻越,给楚造成吴不会大举攻楚的假象,并施反间于楚,使楚不用知兵善战的子期,而用贪鄙无能的子常为帅。

公元前5冬,吴王阖闾亲率其弟夫概和伍子胥、孙武、伯旱龋出兵沿淮水攻楚。由楚防备薄弱的东北部实施大纵深战略突袭,直捣楚腹地。吴军以灵活机动的战法,击败楚军主力于柏举(今湖北麻城东北,一说今汉川北),并展开追击,长驱攻入楚都郢(今荆沙江陵西北),终成破楚之功(见柏举之战)。由于怀有强烈的个人复仇愿望,在楚未能安抚民心,激起楚国上下反对,致使吴军难以立足。

周景王二十四年(前4),越王允常死,其子勾践继承王位。吴国乘机攻越。越军利用吴军的疏忽,采取偷袭战术打败吴军于d李(今浙江嘉兴西南),斩伤阖闾的脚大姆指,阖闾重伤身亡,将死时嘱太子夫差勿忘越杀父之仇。

夫差继承王位后,任命伍子胥为相国,伯何太宰,积极训练军队,重振吴国军事力量。二十六年,吴国为报前仇,出动精兵在夫椒(今江苏太湖中椒山)大败越军。越王勾践派人向吴王求和,吴王夫差将要应允,伍子胥表示反对。

他说;“勾践能亲而务施,施不失人,亲不弃劳。与我同壤,而世为仇雠,于是乎克而复取,将又存之,违天而长寇仇。后虽悔之,不可食已。”但吴王争霸中原心切,遂不听伍子胥劝阻,与越国达成和议。准许越国成为吴国的属国,囚禁勾践和大夫范蠡3年。伍子胥悲愤地说:“越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意谓吴国宫室将因越军破坏变为池沼)”

周敬王三十六年(前484年),夫差闻齐景公死,齐国内乱,大臣争宠,就要发兵攻齐,伍子胥劝谏说:“吴有越腹心之疾,臣闻勾践食不重味,与百姓同苦乐。此人不死,必为国患。愿王释齐先越。”但夫差认为越已臣服,已构不成威胁,因而执意率军攻齐。

结果,败齐师于艾陵(今山东莱芜东北,一说在今山东泰安东南),夫差更加骄傲自负。在吴国攻齐的4年中,越王勾践用子贡之谋,一面率越军助吴,以示忠心,一面以重金贿赂太宰伯海使伯涸谖馔趺媲拔越王说好话。

从吴王及列士皆有馈遗,吴人皆喜,唯伍子胥对此深为忧虑,再次规劝夫差说:“夫越腹心之病,今信其浮词诈伪而贪齐。破齐,犹臂石田,无所用之。……愿王释齐而先越,若不然,后将悔之无及。”但吴王受了伯旱奶羲簦不仅不信任伍子胥的计谋,反而怀疑伍子胥有贰心,遂赐剑命其自裁。

伍子胥仰天长叹道:“嗟呼!谗臣为乱矣,王乃反诛我!”又对舍人说:“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抉吾眼悬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史记:伍子胥列传》)语毕自刎而死。吴王闻之大怒,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革,浮之江中,吴人怜之,为立祠于江上,命名叫胥山。PS:人们为了纪念伍子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浙江上虞人民要迎涛而上,迎接“伍君”,而所谓“伍君”便是伍子胥。

其后,果不出伍子胥所料,夫差争霸心切,于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十五年)率全国精锐部队北上黄池(在今河南封丘西南)会盟,与晋争长。越王勾越伺机调集四万九千大军分两路,一路断吴归路,一路直捣吴都。又经笠泽之战(水名,在今苏州南,自太湖东至海,南与吴淞江平行)和对姑苏的长期围困,遂置吴国于死地。夫差请和,越不许,夫差终于自杀。自杀前,以袂掩面,说:“吾无面目以见子胥也!”

篇2:伍子胥与端午节的故事

伍子胥家族在楚国很有名。先祖伍举是直言楚庄王有功劳的楚国名臣,其父伍奢是楚太子建的老师。

公元前522年,伍子胥因父亲伍奢、兄伍尚及全家100多人被楚平王所杀,而避难逃奔吴国。

后结识吴公子光,并帮助公子光夺得王位,是为吴王阖闾。为使吴国能内可守御,外可应敌,他建议吴王阖闾“先立城郭,设守备,实仓禀,治兵革”,并受命亲自选择吴国都城城址。

他“相土尝水”、“象天法地”,最后选定城址,合理规划,建造了阖闾大城。也就是今天的苏州城。

伍子胥具有雄才大略,又深得吴王阖闾信任。他忠心耿耿帮助吴王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吴国国力达到了鼎盛之势。

吴王阉闾去世后,他继续辅佐夫差即位,帮助吴国打败越国。伍子胥分析吴越两国由于自然条件的因素,二者只能存其一,所以他主张一定要灭掉越国。

但是吴王夫差自矜功伐,听信伯谗言,允许越国保全下来。并将伍子胥赐死。

五月初五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投入大江。伍子胥死后三年,吴国被越所灭,夫差掩面自杀,吴国百姓更加怀念国之柱石伍子胥。

千百年来江浙一带相传伍子胥死后忠魂不灭化为涛神,端午节即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以上就是有关端午节的故事《纪念伍子胥》,相信大家有所了解了,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篇3:伍子胥与端午节的故事

《哈姆雷特》与《史记·伍子胥列传》是中西两部经典的以复仇为主题的文学作品。从其不同的复仇过程, 我们看到哈姆雷特因为伦理背后强大的宗教思想而深思熟虑, 行动迟缓, 性格上表现为延宕。伍子胥因为儒家伦理对血亲复仇的张扬而意志坚决、不失时机的、残忍的报了仇。

一、分析两部作品分别体现的宗教伦理与儒家伦理

哈姆雷特复仇过程中最突出的个性特征是延宕。正如他经典的对白“生存还是毁灭, 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暴虐的毒箭, 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生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他们扫清, 这两种行为哪种更高贵?”[1]哈姆雷特虽然受到了文艺复兴新思想的影响, 但是这并不与他有宗教信仰相冲突。文艺复兴正处于宗教改革时期,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的导言中说这是个伟大的时代, 德国人称之为宗教改革, 法国人称之为文艺复兴, 意大利人称之为五百年代。文艺复兴反对与批判的是黑暗的教会统治与让人窒息的教规, 并不是宗教信仰。在《哈姆雷特》中蕴含的伦理思想背后正是强大的宗教。这部剧是莎剧中宗教色彩最浓的一部。根据裘克安注释的那本统计, 全剧共有39处引用或提到《圣经》, 其中28处出自哈姆雷特之口。该剧的开头是以谈论宗教中鬼魂与耶稣基督开始的。一幕四场, 哈姆雷特看到鬼魂向他走来, 他表现了自己的宗教意识, “天使保佑我们。不管你是个善良的鬼魂或是万恶的妖魔。不管你带来的是天上的和风还是地狱风, 不管你的来意好坏, 因为你的形象是这样引起我的怀疑, 我要对你说话。”[2]我们看到, 首先哈姆雷特是相信有鬼魂的但是对于鬼魂的话他需要进一步证实。第二, 在威登堡留学的哈姆雷特忽闻父亲去世, 叔叔匆忙继位又娶了新寡的母亲。面对这样的现实, 他心中有着巨大的悲痛, 于是他产生过自杀的想法。“但愿这样一个太坚实的肉体会溶解、消散、化为一堆露水!或者那永生的真神未曾制定过禁止自杀的律法!” (一幕二场) [3]哈姆雷特不能自杀是出于他的基督教信仰。因为基督教是反对自杀的, 也就是“永生的真神曾制定了禁止自杀的律法”。而他悲伤至极想自杀仍是出于宗教信仰。他清楚地意识到朝廷的腐败与黑暗, 他恨他的叔父, 更恨他的母亲。而最重要的是母亲与叔父的婚姻是乱伦的结合。“按照英国传统的法律法规, 寡妇与前夫的弟弟结合为乱伦, 是禁止的”。[4]这种婚姻是违背西方的宗教伦理的, 乱伦是非常可耻的。这种宗教伦理观点始出于《圣经》。第三, 哈姆雷特已知道克劳狄斯是他的杀父仇人, 但是当看到正在祷告的克劳狄斯, 哈姆雷特犹豫了, 他放弃了这次复仇的绝好机会。“不, 那还要考虑一下:一个恶人杀死我的父亲, 我, 他的独生子却把他送上天堂。啊, 这简直是以恩抱怨了……现在他正在洗涤他的灵魂, 要是我在这时结果了他的生命, 那么天国之路是为他开放的, 这样还算复仇吗?不!”[5]在最后的抉择上他遵循的是宗教的信条, 以致错过机遇。叔父以及母亲的背信弃义, 乱伦行为, 朝廷的黑暗与腐败, 这些违反伦理的行为都是以基督教的价值尺度为出发点的。西方的伦理与宗教是分不开的, 换句话说西方伦理其实是一种宗教伦理。

《史记·伍子胥列传》中, 伍子胥的父亲伍奢为楚平王太子建的太傅, 少傅为费无忌。伍奢因无忌谗言于太子, 劝谏平王而遭迫害。伍奢的大儿子伍尚仁孝而自投落网, 小儿子伍子胥刚毅凶狠又能忍受耻辱, 没有束手就擒。伍子胥逃到宋, 到了郑, 最后逃往吴, 途中忍受丧亲的痛苦, 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伍子胥未至吴而疾, 止中道, 乞食。”[6]伍子胥为父兄复仇, 可谓背负雪耻。儒家伦理对血亲复仇是张扬的。所以伍子胥的复仇是正义的。孔子认为“父为子隐, 子为父隐, 直在其中矣。”[7]父子为了亲情可以相互隐匿违反国法的, 犯罪行为, 这是伦理意义上的“直”。符合道德原则的“孝”, 法只不过体现“孝”的表现, 一切以道德为评判标准。在儒家思想里“孝”为最大, 忠是以孝为基础的。“夫孝, 天之经也, 地之义也, 民之行也。”[8]在儒家伦理中伍子胥因孝复仇实属合理, 他与其父因“忠”于君主, 受小人谗言遭被害而放弃生命也是符合儒家伦理的。

二、从地理坏境、社会结构解析中西伦理观不同的原因

中华民族起源于黄河流域, 地理环境险峻, 山区面积占了大部分。人们形成了一个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隔绝机制并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我们的祖先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形成了自给自足、封闭的小农经济模式。长达22个世纪的封建社会, 导致小农经济日趋稳固。这种经济模式必然导致中华民族形成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家族主义。儒家思想的出现总结与延续了中国的传统, 适应了中华民族的心理。它讲究以血缘为纽带的人伦关系, 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强调孝、忠、亲、义等人伦关系的重要性, 并形成了自己的伦理体系。

西方的策源地为古希腊和罗马, 地处半岛, 三面环海, 岛屿多, 湖泊多, 地势平坦。这种疆域狭小、濒临海的地理特征形成的是以个人为主体、以业缘为纽带的灵活的经济生产方式。西方奴隶制的产生是以瓦解家庭为前提的。在古希腊的社会结构中, 自由民个人与城邦群体的关系远远高于家族内部成员关系。近代资产阶级更是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看成是一种金钱关系。西方文明社会以劳动奴隶制作为国家的基本制度, 这样就形成了家国分离、以国代家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所以家庭伦理在西方处于伦理思想中的次要位置。西方主张个人主义, 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 个人利益的得失, 尊重个人意志。这种文化发源于《圣经》文化, 并随着历史长河的发展基督教成为了西方人的精神支柱与信仰, 是他们内心的源泉与给养。

结语

中西方社会, 中国更注重伦理, 西方更注重宗教。中国伦理从属于儒家思想, 在社会的发展中慢慢形成了以儒家为主导的儒家伦理。西方的伦理则从属于宗教, 所以实质是一种基督教伦理。《哈姆雷特》体现了西方伦理背后的浓厚的宗教思想, 这也是导致哈姆雷特延宕的深层原因。《史记·伍子胥列传》体现了深厚的儒家伦理思想, 这使伍子胥的复仇有了合理性与正义性的依据。

伦理是种精神, 是具有普遍价值导向意义的道德意识与价值观念。无论在中国与西方, 伦理对社会都起着巨大的调节、约束、净化作用并引导人们走上更高的精神层次。所以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重视伦理与建构完善的伦理观都至关重要与迫不及待的。

参考文献

[1][2][3][5]莎士比亚.《哈姆雷特》[M].曾冲明.长征出版社, 2007年1月.

[4]梁国营.试论哈姆雷特的延宕[J].河北大学学报.

[6]司马迁.《史记》第六十六卷[M].中国三峡出版社, 2009.

[7]《论语·子路》[M].中华书局, 2006年12月.

篇4:端午节与伍子胥

就拿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粽子来说,它是米制食品,应该产生于稻米作物发达的地区。苏州地处长江以南,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和日照都很充足,是种植水稻的好地方。据中外考古学家认定,以苏州为代表的中国太湖流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稻米故乡之一。

人们说“粥”是中国饮食的开篇之作,有了陶罐便有了粥。那粽子很可能是继粥之后的第二项发明。

陶罐是人类第一件炊具,它被誉为人类饮食文化的催生婆。因为在陶罐中煮饭很难,容易损坏陶罐,如果把米包裹起来煮就可放较多的水,米熟了陶罐中的水还可以不被煮干,这样陶罐也不容易损坏。

也许这就是粽子产生的直接原因。粽子显然比粥更进了一步,它容易存放、携带,吃起来方便、耐饥。人们是在生活、生产实践中发明了粽子,应该说这才是粽子的起源,也是人类智慧的产物,是历史事件让吃粽子有了特定的含义。

东汉蔡邕在《琴操》中所记载,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介子推。介子推是晋国人,晋国是现在的山西,山西虽然不是稻米的生产地,但不能说就没有粽子文化。黍是中原的旱粮,把这些旱粮包裹起来煮来吃,因而,也有人认为“角黍”是粽子的雏形。“角黍”是以其形和原料来命名。在纪念介子推的寒食节吃“角黍”是完全有可能的事,也不能予以否定。

但是为什么把这包裹稻米的食物称为粽子?又命名为“端午粽” 和“端午节” ?其中隐含着“端不能忘姓伍的祖宗”。

这姓伍的祖宗,当然是指二千多年前吴越春秋时期吴国的伍子胥,人们在五月五日以吃粽子、赛龙舟来纪念他。伍子胥确实是苏州城的祖宗,是造福苏州人民的祖宗。在苏州用伍子胥来命名的,有城门、街道、河流、庙宇,还有许许多多的传说。

伍子胥本是楚国人,他是伍奢的次子,因楚王杀害了伍奢和伍奢的长子,伍子胥就逃到吴国。伍子胥刚从楚奔吴时,吴还是个僻处东南一隅的小国。他帮助公子光夺得王位——即吴王阖闾,又向阖闾提出建议:“欲安君治民,兴霸成王,从近制远者,必先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 随即他“相土尝水,象天法地” ,在公元前514年造起了著名的阖闾城,即今之苏州城。

伍子胥还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夫差即位以后,伍子胥又辅佐他实现了称雄东南、争霸中原的伟业。吴国军队直捣楚国郢都,又俘虏了越王——勾践。

伍子胥还六次向吴王阖闾推荐孙武,如果没有伍子胥的推荐,孙武的《孙子兵法》也难以完成。

但他的结局十分悲惨。因为他刚正不阿,敢于直言,失去了吴王的欢心,最后竟落到被逼自杀的地步,还将他的尸体抛入江中。最后,吴国的命运如伍子胥预言的一样,越王勾践举兵灭了吴国。

面对这样一位伟大的战略家、谋略家,给苏州人民带来福祉的伟人,苏州人能不纪念他吗?但国已亡,老百姓便用五月五日这一特殊的日子,以约定俗成的活动来纪念他。

泰伯、仲雍奔吴后,吴地才开始用周历记年。因为泰伯、仲雍是周太王的儿子,他们是周朝人,就把周历带到苏州。周历是根据太阳历法,即现在的农历的冬至为岁首,冬至是大年初一。如果说伍子胥是在那时的五月五日逝世,也不可能是现在的五月初五,所以用这一天来纪念伍子胥,只是用“五”的音,而不是这一天发生了什么事件。

记录屈原与“端午节”的最早文字记载,是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但与吴均同朝代的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讲竞渡来源时说:“邯郸淳斯又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关屈平。” 宗懔这样表述完全是为了更正吴均的错误说法。

闻一多先生很早便对端午节的起源作了研究,他列举了七十多种民间传说的著作,说明端午节的起源确早于屈原,认为它源发于长江下游的吴越民族祭龙图腾的活动,随着吴越文化与长江中游文化的交流,传到中原,再传到别的地方。

那为什么会有唐末诗人文秀的《端午》诗,有“万古传闻为屈原”的诗句呢?我们可以从历史事件中来分析这一传说的历史成因。

吴国后来被越国灭亡后,越国又被楚国灭亡。秦始皇统一后又被刘邦灭亡,刘邦也为楚国人。楚国人怎么会忘记伍子胥为父报仇,指挥吴国军队直捣楚国郢都,鞭尸楚王的历史呢? 对楚国而言,伍子胥是叛逆者、卖国贼,为报家仇而卖其国的小人。因此在楚地吃粽子、竞龙舟来纪念伍子胥,楚人是不可能接受的。

屈原忍辱屈耻而忠君爱国,为此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所以楚国人认为屈原伟大,应该纪念屈原。这样也可能多了一种说法。

这一种传说,最符合我们中国忠君爱国的儒家思想,屈原的献身精神是为中国人最为崇敬而赞道的行为,很容易为大家所接受,这就是“万古传闻为屈原”的社会基础。

苏州的一位历史考古学家诸汉文说:“任何一个历史工作者或一个严肃对待历史的人,都不应该随便否定历史的传说,而是应该抓住历史传说中的合理内涵去追踪历史的真实。”

苏州的粽子文化不但很悠久,而且还很深厚。

篇5:端午节传说伍子胥

伍子胥雕像。伍子胥和吴越春秋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一起,永远留在了中国人的记忆中。民间传说中,他死后成为了涛神。在吴越故地,人们将端午节作为祭奠他的日子。

伍子胥,名员,春秋时期楚国人。根据历朝官修地方志书记载,其出生地位于现在的湖北省谷城县冷集镇常家营村。但是也有湖北监利县之说。

伍子胥家族在楚国很有名。先祖伍举是直言楚庄王有功劳的楚国名臣,其父伍奢是楚太子建的老师。公元前522年,伍子胥因父亲伍奢、兄伍尚及全家100多人被楚平王所杀,而避难逃奔吴国。后结识吴公子光,并帮助公子光夺得王位,是为吴王阖闾。为使吴国能内可守御,外可应敌,他建议吴王阖闾“先立城郭,设守备,实仓禀,治兵革”,并受命亲自选择吴国都城城址。他“相土尝水”、“象天法地”,最后选定城址,合理规划,建造了阖闾大城。也就是今天的苏州城。

我们或许无法知道,对伍子胥来说,吴国究竟是什么?是帮他复仇的工具,还是个实现抱负的舞台?我们只能从青史中看到,伍子胥为了吴国倾尽了自己的心力。可即便如此,他也逃不出为人臣者的悲剧命运。五月初五,这一日他永远告别了对他至关重要的吴国,沉入了滚滚的江涛……

伍子胥具有雄才大略,又深得吴王阖闾信任。他忠心耿耿帮助吴王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吴国国力达到了鼎盛之势。吴王阉闾去世后,他继续辅佐夫差即位,帮助吴国打败越国。伍子胥分析吴越两国由于自然条件的因素,二者只能存其一,所以他主张一定要灭掉越国。但是吴王夫差自矜功伐,听信伯噽谗言,允许越国保全下来。并将伍子胥赐死。五月初五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投入大江。伍子胥死后三年,吴国被越所灭,夫差掩面自杀,吴国百姓更加怀念国之柱石伍子胥。千百年来江浙一带相传伍子胥死后忠魂不灭化为涛神,端午节即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书法作品,临曹娥碑。碑文上记载了浙江百姓们在五月初五纪念涛神伍子胥的情景。也许没人想得到,对悲剧人物伍子胥的纪念活动又引出了另一个关于端午节的悲剧传说。

端午节的龙舟竞渡起源于纪念伍子胥,其主要依据是东汉邯郸淳在《曹娥碑》上说,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浙江上虞人民要迎涛而上,迎接“伍君”,而所谓“伍君”便是伍子胥。因为千年来,屈原名气太大,中原一带的人们渐渐把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而对纪念伍子胥之说,除了江浙一带,不为人知。

初,“伍子胥起源说”的苏州端午节进入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胥门是2500多年前伍子胥修筑的古城墙,至今仍保存完好。今年苏州市仍将在胥门外举行公祭伍子胥活动。

古迹胥门穿越数千年,至今屹立不倒。或许,他是要为伍子胥留下些永恒的记忆。如今,每逢端午节,苏州人们还会聚集在胥门之外,祭奠那位皓首苍髯的忠臣——伍子胥。

端午的主要活动是龙舟竞渡.竞渡活动早在原始社会已在太湖流域盛行,是“龙图腾祭”的一种表现.自伍子胥被谗杀后,龙舟竞渡被赋予人物纪念意义和节日的固定化,这在“曹娥碑”、“荆楚岁时纪”、“清嘉录”等古人著作中都有明确的说明.伍子胥是春秋时人,早于屈原二百多年.且端午的其他习俗如“斗百草”、“吃粽子”等均来源于吴地.

端午节习俗 除了吃粽子还吃啥

端午节时,我国江汉平原的人民必食黄鳝佳肴,他们认为“端午黄鳝赛人参”。

吃黄鳝 我国江汉平原每逢端午节时,还必食黄鳝。黄鳝又名鳝鱼、长鱼等。端午时节的黄鳝,圆肥丰满,肉嫩鲜美,营养丰富,不仅食味好,而且具有滋补功能。因此,民间有“端午黄鳝赛人参”之说。

我国很多地区有在端午节吃蛋的风俗。茶叶蛋、盐水蛋、大蒜蛋都是端午节的风味佳肴。

吃茶蛋 江西南昌地区,端午节要煮茶蛋和盐水蛋吃。蛋有鸡蛋、鸭蛋、鹅蛋。蛋壳涂上红色,用五颜六色的网袋装着,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为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无事。

吃大蒜蛋 河南、浙江等省农村每逢端午节这天,家里的主妇起得特别早,将事先准备好的大蒜和鸡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有的地方,还在煮大蒜和鸡蛋时放几片艾叶。早餐食大蒜、鸡蛋、烙油馍,这种食法据说可避“五毒”,有益健康。

朝鲜族同胞在制作打糕。端午节也是朝鲜族人民的节日,打糕是他们最主要的端午食品。

吃打糕 端午节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人民隆重的节日。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将艾蒿与糯米饭,放置于独木凿成的大木槽里,用长柄木棰打制而成的米糕。这种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节日的气氛。

篇6:端午节的习俗与故事

因为火神爷不相信人世间就没有好人了,就变化成一个老汉摔倒在路上,看有没有人来扶一把,他躺了很久,果然没人扶。正在火神爷非常失望的时候,过来了一个年轻人将火神爷扶起,嘘寒问暖。火神爷非常感动,认为其余所有的人都应该烧死,就这个年轻人应该活下来。于是就向年轻人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并将玉皇大帝要降灾难给人间的事也说了出来。他要年轻人在自家门上挂一个大红灯笼,就可以将他一家保留下来。

年轻人非常感动,回家后就将此事告诉老婆。老婆一想,我娘家的父母亲应当搭救一下吧,就将此事告诉了自己的父母亲。结果,每个人的老婆都有娘家,一下子全天下的人家在正月十五日晚上挂上了大红灯笼。

话说火神爷这天晚上准备停当,出南天门拨开云头一看,家家有灯笼,也不知道那个年轻人是哪一家,不好放火,就驾着云晃悠了一圈,回去跟玉帝交差,说火灾已经降下去了。玉皇大帝派千里眼去看,千里眼出南天门一看,整个人间通红通红的,于是向玉帝回话说整个人间已经是一片火海了。

过了一段时间,玉皇大帝发现火神爷骗了自己,非常生气,就要惩罚火神爷,火神爷只好将事情的原委经过以实相告。玉皇大帝见情有可原,就赦免了火神爷的罪过,说晚上放火看不清楚,责令火神爷五月五日白天二次降灾。

这火神爷心地善良,还是放心不下那个年轻人,就托梦给他,要他五月五日的早上在家门上插上一些柳树枝,并一再叮嘱不要告诉任何人,就可以在放火的时候将年轻人一家保留下来。年轻人醒来不知道这个梦是真是假,就稀里糊涂地和老婆商量,老婆说不管真假,等那天到了先砍些柳树枝插上再说。因为上次挂大红灯笼的事情,这老婆就把这事情偷偷地告诉了娘家父母。还是和上次一样,每个人的老婆都有娘家,连锁反应,等到五月五日早上,家家户户的门上都是柳树枝。

五月五日这天早上,火神爷想着可能只有少年一家插柳树枝,可以放心地放火降灾了,可是拨开云头一看,家家户户都插上了柳树枝。无奈,和上次一样,火神爷还是不忍心将年轻人一家也烧死,就又驾云晃悠了一圈,回去向玉皇大帝交差。玉皇大帝继续派千里眼检查。千里眼出南天门一看,只见到处柳树成荫,因为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千里眼以为火已经烧过了,就回去跟玉皇大帝说,这次放火放得彻底,烧光之后,已经柳树都长起来了。

这事终究让玉皇大帝发现了,就将火神爷贬下凡间。人们为了感谢火神爷的仁慈恩德,就立庙祭祀,并将正月十五日挂灯笼和五月五日在门上插柳树枝作为习俗流传下来了。

篇7:屈原与端午节的故事

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于是选择以死明志,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

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上一篇:书永远的朋友作文1000字下一篇:企业管理,应该有中国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