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分泌物检查的方法学进展

2024-05-02

阴道分泌物检查的方法学进展(精选6篇)

篇1:阴道分泌物检查的方法学进展

阴道分泌物检查的方法学进展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624-01

随着生活生平不断提升,女性对自身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阴道分泌物检查也在快速发展,一些传统检查方法已不能适应患者的要求,我院也新引进了一批新的仪器和采用更为有效的实验方法,笔者拟对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的进展做简要阐述。阴道分泌物检查用于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细菌性阴道病、肿瘤、其它病原体的诊断及雌激素水平的判断,同时还对女性泌尿生殖道疾病的诊断治疗有重要意义[1]。

1标本的采集

标本采集直接关系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我院就此给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分发了标本采集手册。以前我院主要依靠临床医生刮取标本置于玻片上及时送检,送检过程中的温度不能有效的控制,经及时纠正后,采集标本的工具改为盐水浸湿的棉拭子,目前许多商家提供有特制采集刷,大大提高了标本采集合格率。滴虫和霉菌的检出应注意季节的关系,高温季节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因为滴虫一般在25-42℃环境温度中能够运动生长繁殖,因此标本采集后一定要采取简便的保温措施尽快送检以提高检出率[4]。

2阴道清洁度的研究

阴道分泌物作盐水涂片,主要依靠白细胞、上皮细胞、阴道杆菌及杂菌的多少划分清洁度。传统的划分清洁度的实验方法已不能准确的为临床医生提供依据,所以我院对于阴道分泌物清洁度的划分,综合考虑受检者的年龄、生理、阴道正常菌群、寄生虫、炎症细胞等因素。应用流式细胞学方法(FCM)探索阴道分泌物快速定量分析,从阴道清洁度传统方法(TM)和流式细胞学方法(FCM)对比中探讨阴道分泌物清洁度流式细胞学检验的可行性、分级标准和参考范围,为阴道微生态学研究、临床阴道疾病诊断和亚健康预警研究提供快速、定量分析。通过此方法建立的清洁度分析较现行传统方法,具有快速、定量、更客观、更准确的特点,重复性好,能更好地指导临床并为阴道微生态的研究提供了分析手段。

3线索细胞的研究

显微镜观察寻找到线索细胞是诊断细菌性阴道病的重要指标。白带常规镜检线索细胞、简便、快捷、价廉,适用于门诊检查室和基层医院。传统认为在原来自带常规检查中加人线索细胞检查可使一些常见妇科疾病的诊断率大大增加,漏减率大大减少。将线索细胞纳入白带常规检查中,可为患者节省时间和费用,为临床诊治提供了准确、便捷的参考依据,使得白带常规检查提高一个层次。临床检查线索细胞常用盐水涂片直接镜检法,但革兰染色成像法中检查线索细胞的阳性率高于湿片法。前者简单、快速但较易误认与漏检,后者准确但较费时。我院采用NaOH处理阴道分泌物,通过观察细菌从上皮细胞中释放的现象来检查线索细胞,并同时做革兰染色进行对照。观察视野时采取两人同时进行显微镜观察,此法NaOH消化了白细胞及各种杂质,视野清晰,细菌从线索细胞上释放下来的现象能得以较清楚地观察;退化、变性的上皮细胞由于其颗粒是细胞本身的一部分,加入NaOH后不会从上皮细胞上释放下来,易于与线索细胞区别。菌释试验的阳性结果具有动态效果,与盐水涂片直接镜检相比能提高线索细胞的检出率,减少误认与漏检。在检查完线索细胞后可用于检查霉菌、纤毛菌等,尤其是在大批量妇科体检时能明显提高工作效率。

4盐水稀释法的改进

阴道分泌物检验常用生理盐水稀释涂片,可见到运动之滴虫,但气温较低时,尤其在冬季,或标本放置时间过长,原虫活动性降低,不易检出,临床上我们习惯将标本稍加温后镜检效果也不明显。我科采用盐水稀酸稀碱三步法,加酸后虫体胀大呈圆形或长圆形,虫体内为粗细均匀的颗粒,有的仍可见到鞭毛。加酸同时将红细胞破坏,使白细胞清晰易见,提高了观察清晰度的速度。三步法加碱后迅速溶解涂片中的白细胞,上皮细胞等有形成份,低倍镜检,发现菌丝样物,或高倍镜检见单个或成群卵圆形、无色透明的孢子,从而准确报告霉菌,三步法较单纯盐水稀释法步骤增多,但并不繁琐,使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且试剂价格便宜,并大大的降低了漏诊率。目前我院已经淘汰了生理盐水稀释法而将盐水稀酸稀碱三步法进行阴道分泌物定为我科常规检验。

5染色方法的研究改进

目前的染色方法很多,白带常规检查加做革兰染色后的标本,因滴虫个体较大且有特定结构易于辨认,虫体内可见粗细均匀的颗粒,甚至能清晰观察到鞭毛,提高了阳性检出率。染色后的霉菌呈革兰阳性,芽生孢子及假菌丝的形态均典型突出,特别是标本中霉菌量少又有脓细胞,上皮细胞、粘液丝等有形成份的掩盖,革兰染色后不易与其它污染物相混淆,因而提高了霉菌诊断率。染色后的标本对于清洁度更容易判断,还可进一步了解阴道内正常菌群与病原菌的数量及分布状况.特别有助于对淋病奈瑟氏菌的检查,给临床提供更准确检查结果。采用卫生部推广的妇科白带涂片多项检查快速染色技术(CTB),与生理盐水涂片法和革兰染色对比,具有检测项目多,方法简便,病原体形态清晰,检出率高,不需特殊设备,可重复读片,快速等优点,是白带中病原体检测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6质量控制

为了提高阴道疾病实验室诊断的整体水平,我科通过现场阴道分泌物瑞特染色和/或革兰染色后进行质量考核,将染色良好的涂片送周边医院临检室进行交流比对,我科是四川省资阳市临床质量分中心。建立了以瑞特染色或革兰染色处理白带标本的一般质量控制体系。此法可以进行快速多项目检查,设备和技术条件要求不高,成本低,易普及;尤其冬春季节查滴虫不受保温措施的限制,可同时检查核异质细胞、肿瘤细胞及线索细胞,判定清洁度,阳性检出率较高,有利于阴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滴虫、霉菌及细菌性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为了提高其阳性诊断率,确定致病体。目前我科依开展PCR检测淋菌、使用单抗检查滴虫,建立荧光染色及培养法等方法,不断提高阴道分泌物检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ZK(#〗盛瑞鑫,刘淑文.白带常规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意义[J].中国性科学,2009,18(2):33

[2]陈广福.浅议阴道分泌物常规检验[J].航空航天医药,2008,19(4):249-251

[3]罗俐莺.白带常规镜检漏诊原因分析[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8,6(10):48

[4]李崇剑,许凯声.6803例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结果分析[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0,15(1):56

篇2:阴道分泌物检查的方法学进展

1 材料与方法

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取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是最常用、最方便、最有效的实验检查方法。对疑为淋球菌感染者也可涂片经革兰氏染色镜检初筛。从阴道壁后穹窿处或宫颈取分泌物, 涂于干净的载玻片上, 用显微镜观察阴道分泌物涂片, 按阴道杆菌、白细胞 (WBC) 及杂菌的多少来判定阴道清洁度, 共分4度:Ⅰ°:有大量阴道杆菌及上皮细胞, 无杂菌、白细胞, 视野干净, 是正常分泌物。Ⅱ°:阴道杆菌及上皮细胞中量, 少量白细胞及杂菌, 仍属于正常阴道分泌物。Ⅲ°:少许阴道杆菌及鳞状上皮, 较多杂菌及白细胞, 提示有较轻的阴道炎症。Ⅳ°:无阴道杆菌, 只有少许上皮细胞, 有大量白细胞及杂菌。提示有相对较重的阴道炎症, 如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Ⅰ~Ⅱ°属正常, Ⅲ~Ⅳ°为异常白带, 表示阴道炎症。根据多视野观察到白细胞 (脓细胞) , 上皮细胞、乳杆菌、杂菌多少, 将阴道清洁度分为Ⅰ~Ⅳ°, 以反映阴道自洁程°。将阴道分泌物直接涂片, 以10%KOH溶解蛋白并清除标本中的脓细胞及其他成份而不破坏菌丝和孢子, 显微镜下观察到略带淡绿色折光的假菌丝和成群的卵圆形芽孢, 可认为假丝酵母菌感染。直接涂片检到活动的滴虫虫体, 为滴虫感染的重要证据。

2 结果

被检人数600人中, 清洁度Ⅲ°, 112人, 占18.7%。清洁度Ⅳ°, 153人, 占25.5%;滴虫性阴道炎31人, 占5.2%;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78人, 占13%;非特异性阴道炎156人, 占26%, 清洁度异常265人, 占被检人数的44%。在这些阴道炎的病原诊断中应及时准确报告, 对疾病的临床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 讨论

3.1 阴道炎的发病原因及分类正常情况下阴道内有细菌寄居, 在菌群平衡下不致发病。

当阴道内的生态环境因PH、激素、月经周期、妊娠、阴道冲洗、全身或局部用药、情绪、生殖道手术消毒剂等多种因素影响, 破坏了阴道环境而使阴道发生炎性改变。

通过对妇女阴道分泌物的检查表明, 患各种阴道炎的人数占被检人数的44%。根据病原体的种类及发病原因, 大致分为三类: (1) 滴虫性阴道炎:是由阴道毛滴虫感染引起的, 阴道毛滴虫在阴道PH (5.5-6.0) 环境时, 易于生存繁殖, 能消耗或吞噬阴道细胞内的糖原, 阻碍乳酸形成, 改变了阴道酸碱度。滴虫主要寄生在女性的阴道内, 也可存在于尿道、尿道旁腺、膀胱和前庭下腺等。其传播方式:直接传播, 即通过性交传播;间接传播, 公共用具滴虫污染, 如公用浴巾、毛巾、马桶、游泳衣;医源性传播, 通过污染的器械及敷料传播。临床主要症状是白带增多, 成稀薄泡沫状, 灰黄色或黄绿色, 有腥味, 合并细菌感染呈脓性。白带刺激阴道外阴引起阴道灼热感, 外阴瘙痒, 泌尿道感染时有尿频、尿痛, 有时可见血尿。 (2) 外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含珠菌阴道炎) :由假丝酵母菌感染引起, 当阴道内p H值<4.5, 阴道内糖原增多, 酸性增强时, 局部细胞免疫力下降, 适合于假丝酵母菌的繁殖引起炎症。故本病多见于孕妇, 糖尿病患者, 接收大量雌激素治疗者或长期应用抗生素者。假丝酵母菌除了寄生于阴道内以外, 还存在于人的口腔, 肠道黏膜, 其传播方式与滴虫性阴道炎相同。临床主要症状为白带增多、瘙痒。瘙痒程度可以从轻微的瘙痒到难以忍受的奇痒, 伴有阴道烧灼感、尿频、尿痛、性交痛, 典型者白带呈凝乳状或豆渣状, 合并细菌感染呈脓状。 (3) 非特异性阴道炎:主要是脓细胞 (白细胞) 增多, 无其它病原体, 其临床表现和其他阴道炎相似。

3.2 阴道炎的预防措施:

阴道炎严重影响了妇女的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 影响着他们身体健康。农村妇女患阴道炎的人数之多, 说明对常见的预防知识了解的还很少, 没有自我保护意识。因此, 建议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 各级政府、医疗部门, 特别是基层卫生部门要高度重视妇女常见病; (2) 加大妇女病预防知识的宣传力度, 做到家喻户晓; (3) 由于阴道炎的发生是由阴道生态环境被破坏造成的, 因此尽量避免致病因素的发生, 尤其是经期、妊娠期卫生。提高肌体的防御功能, 禁止滥用抗生素, 维持阴道正常生态环境, 定期给妇女上卫生保健课, 分批分期办培训班; (4) 定期定点做好妇女病的普查工作, 及时反馈信息; (5) 社区卫生服务部门应走家串户, 上门服务, 宣传卫生保健知识, 做到有病早发现、早治疗, 使妇女们能够认识阴道炎的危害性, 最终达到减少妇女发病率的目的。

篇3:阴道分泌物检查的方法学进展

【关键词】:阴道分泌物;直接镜检;常规检查;细菌性阴道病检测

【中图分类号】R711.7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1-0081-01

阴道分泌物主要是由女性生殖系统的阴道壁漏出液与脱落的上皮细胞组成,此外还有部分宫颈黏液、子宫内膜液、输卵管及卵巢分泌液,总称阴道分泌物,俗名“白带”。各种病原菌引发的妇女阴道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妇女和婴儿健康的危险因素,特别是细菌和真菌是引起阴道炎、宫颈炎的主要致病菌。为了解妇女阴道病的感染情况,笔者对我院258例门诊、住院患者阴道、宫颈分泌物进行涂片镜检和BV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07年1月至4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和住院接诊的258例妇女阴道分泌物检查,年龄19岁~69岁。

1.2 材料 由郑州安图绿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细菌性阴道病快速检测卡,革兰染液是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自配生理盐水。

1.3 方法 由妇科医生按常规取患者阴道或宫颈分泌物湿片看滴虫、真菌、阴道清洁度,涂片革兰染色检查淋球菌,细菌性阴道病检测按试剂盒说明严格操作。

2 结果 见表1。

3 讨论

通过对258例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结果分析,主要以细菌性和真菌性阴道炎的发病为主,其次是滴虫性阴道炎,对临床的治疗和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检出的结果中,真菌性阴道炎感染明显高于滴虫性阴道炎。据调查,在真菌性阴道炎患者中有47例合并其它慢性疾病,其中还有长期滥用抗生素病史,由此引起菌群失调,破坏阴道自净,以致反复出现阴道的真菌感染较难治愈,值得引起临床的重视[1]。结果中BV的阳性率较高为29.46%,可见妇女阴道病中由细菌引发较为普遍,也是目前造成输卵管炎、盆腔炎、不孕症、泌尿系感染、胎儿感染、早产、羊水感染及新生儿黄疸、妊娠并发症等发病率增高的一个危险因素,严重危害母婴健康[2]。阴道清洁度与卵巢机能、病原体侵袭等因素有关,阴道炎时,病原菌或寄生原虫消耗了上皮细胞的糖原,阻碍了阴道杆菌的酵解作用,阴道pH值上升,阴道杆菌逐步减少甚至消失,致病菌得以大量繁殖,阴道清洁度变差[3]。阴道杆菌的生长又与卵巢机能有关,检查过程中还发现45岁~60岁妇女因缺乏雌激素的作用,阴道鳞状上皮细胞菲薄,细胞内糖原减少或缺乏,阴道内的阴道杆菌减少以至缺乏,pH值升高,故阴道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降低,容易遭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引发BV。滴虫性阴道炎有下降趋势,可能与公共卫生和个人卫生的提高有明显的关系。此外,支原体、衣原体、和其它致病菌引发的阴道炎所占的比例也不少,值得加强防治。另外,检出淋球菌的仅占2.71%,由于区域性、病程过久、涂片误差等原因,建议采用培养的方法来提高淋菌的检出率。

参考文献

[1]杨帆,宋蔚.妇科门诊细菌阴道病情况调查[J].中华皮肤杂志,1991.24:314.

[2]吴晓凤,张淑芬.1043例阴道分泌物快速诊断价值及相关讨论[J].陕西医学检验杂志,2005,15(增刊):136-137.

篇4:阴道分泌物检查的方法学进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期间, 来本院进行妇科检查的妇女99例, 年龄18~55岁, 阴道分泌物由妇产科医生采集, 采用消毒棉拭子自阴道深部或阴道穹隆后部, 宫颈签处取材, 制成涂片直接送检。

1.2 检验方法

染色检查:取阴道分泌物直接涂片、固定、进行快速妇科白带染色多项检查, 1张涂片可以进行快速多项检查, 设备或技术条件不高、成本低、易普及, 可同时检查10个项目, 包括滴虫、真菌、淋菌、核异质细胞、肿瘤细胞及线索细胞、判定清洁度, 阳性检出率高, 特别是大大提高了滴虫的检出率。

2 结果

送检99份标本, 检出阴道真菌感染率40.4% (40/99) , 阴道滴虫7.07% (7/99) , 阴道加特纳菌18.18% (18/99) , 淋病奈瑟菌3.03% (3/99) , 混合感染7.07% (7/99) 。

3 讨论

阴道炎是妇科较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 它可由真菌、阴道滴虫、阴道加特纳菌、淋菌奈瑟氏菌及其他非特异因素引起, 阴道炎常伴有分泌物增多、瘙痒等症状, 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在生理情况下, 女性生殖系统具有自然保护功能, 因为阴道中存在阴道杆菌, 它能保持阴道处于酸性的环境。将阴道分泌物加人生理盐水后做成涂片, 用高倍镜检查, 主要依靠白细胞、上皮细胞、阴道杆菌与杂菌的多少来划分清洁度。

3.1 原虫

引起阴道感染的原虫主要是阴道毛滴虫, 可致滴虫性阴道炎。阴道毛滴虫生长繁殖的适宜温度为25~42℃, 故在检验对应注意保温, 方可观察到阴道毛滴虫的活动。阴道分泌物中查到毛滴虫是诊断滴虫性阴道炎的依据, 近年来采用阴道毛滴虫单抗制备的胶乳免疫凝聚法试剂盒, 可提高滴虫性明道炎的诊断率。在阴道分泌物中见到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时, 提示患有阿米巴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患者亩外阴灼热病、瘙痒, 阴道分泌物呈稀脓性或泡沫状。阿米巴性阴道炎:在阴道分泌物中可见到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时, 提示患有阿米巴性阴道炎。

3.2 真菌

阴道真菌有时在阴道中存在, 但并无害处, 常在阴道抵抗力减低时容易发病。阴道真菌多为白色假丝酵母菌, 偶见阴道纤毛菌、放线茵等。采用悬滴法于低倍镜下可见到白色假丝酵母菌的卵圆形袍子和假苗丝。

取阴道分泌物涂片并行革兰染色后油镜观察, 可见到卵圆形革兰阳性孢子或假菌丝, 成链状及分支状即为真菌性阴道炎。

3.3 淋病奈瑟茵

淋病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较高的性传播疾病之一, 国内统计约占性病门诊患者的40%。人类是淋病奈瑟茵唯一的宿主, 在性关系紊乱的情况下可造成在人群中的广泛传染及流行。淋病奈瑟菌的检查首先采用涂片法, 宫颈管内分泌物涂片的阳性率最高, 为100%;阴道上1/3部分为84%;阴道口处为35%。一般需将宫颈表面的脓液拭去, 用棉拭于插入官颈管1cm深处停留10~30s、旋转1周取出, 将分泌物涂在玻片上, 革兰染色后油镜检查, 找革兰阴性双球菌。

淋病在临床上多出现急性症状, 少数慢性过程。因淋病亲瑟菌对各种理化因子的抵抗力弱, 涂片法可被漏诊, 必要时可进行淋病奈瑟菌培养, 此方法除可明确诊断外, 还有利于菌株的分型和药物敏感试验。

3.4 阴道加德纳茵

阴道加德纳菌和某些厌氧菌共同引起的细菌性阴道病亦属于性传播疾病之一, 该菌还能以非性行为方式传播, 患者阴道分泌物传播。患者阴道分泌物革兰染色后, 可染成革兰阳性的小杆菌, 大小为 (1.5~2.5) um×0.5um, 具有多形性, 呈杆状或球杆状, 阴道分泌物p H值常>4.5, 胺试验阳性。寻找阴道分泌物中的线索细胞, 是诊断加德纳菌性阴道病的重要指标。线索纲胞为阴道鳞状上皮细胞新附多数加德纳菌所致, 生理盐水涂片可见该细胞边缘旱锯齿状。

该菌除引起的阴道病外, 尚可引起早产、产褥热、新生儿败血症、绒毛膜羊膜炎、产后败血症和脓毒血症等。除可对阴道加德纳菌进行形态学鉴别外, 还可进行阴道菌群检查, 由于细菌性阴道病时乳酸杆菌减少, 加德纳菌等厌氧菌增加, 可计算乳酸杆菌和加德纳菌的数量变化, 作为本病的诊断参考依据。

3.5 衣原体

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是目前很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 国外报道生殖道的感染率为108%。由于感染后元特异症状, 易造成该病的流行, 引起急性阴道炎和宫颈炎。衣原体感染的白带为脓性熟液, 但与细菌感染的脓性白带不同。取脓性分泌物涂片并行姬姆萨染色, 有时可见到细胞内包涵体, 但阳性率很低。

由于衣原体感染后无特异症状, 易造成该病的流行, 引起急性阴道炎和宫颈炎。一旦明确诊断, 即应由专科医师进行认真治疗。

参考文献

[1]马玉楠.细菌性阴道病及其诊断[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0 (5) .

篇5:阴道分泌物检查的方法学进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检查并确诊为妇科疾病的120例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50例, 观察组7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19~58岁, 平均 (34.3±2.1) 岁;体重43~72 kg, 平均 (58.2±2.1) kg;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者12例, 高中19例, 大专及以上者19例;其中子宫肌瘤18例, 功能性子宫出血15例, 盆腔炎3例, 卵巢囊肿2例, 异位妊娠6例, 流产6例, 其中22例患者合并阴道炎。观察组患者年龄20~56岁, 平均 (33.6±1.9) 岁;体重42~71 kg, 平均 (57.3±1.6) kg;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者16例, 高中32例, 大专及以上者22例;其中子宫肌瘤患者22例, 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18例, 盆腔炎患者5例, 卵巢囊肿患者3例, 异位妊娠患者8例, 流产14例, 其中合并阴道炎患者3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严格按照排尿先后顺序, 将尿液分为前段、中段与后段, 基于对前段与后端尿液标本可能在操作过程中被污染的考虑, 在实施常规尿液检查时, 一般将患者的中段尿液作为检查的标本。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尿液检查方案。采集患者的中段尿液标本。首先应用肥皂水与清水擦拭患者的外阴部位, 将患者尿液的前段部分排出, 收集中段尿液后置入无菌容器中待测, 取尿量的50%即可。观察组患者则在责任护士的陪同下, 使用浓度为0.02%的呋喃西林溶液清洗患者的会阴部位, 擦拭完毕后, 将棉球放入患者的阴道口, 督促患者自主排尿, 同样放弃其前段尿液, 取中段尿液放置于无菌容器中待测, 尿量同对照组。使用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器实施检测, 记录两组患者尿液样本中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及蛋白质的检出率。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尿液样本中白细胞与红细胞的检出率比较

行常规尿液检查的对照组患者白细胞 (±~+++) 检出率为46.00%, 红细胞 (±~+++) 检出率为90.00%;观察组患者白细胞 (±~+) 检出率为5.71%, 红细胞 (±~+++) 检出率为28.57%。对照组患者的红细胞、白细胞检出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尿液样本中上皮细胞与蛋白质的检出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尿液标本上皮细胞与蛋白质的检出率均为0, 对照组患者尿液样本中上皮细胞与蛋白质的检出率分别为4.00%、22.00%。对照组患者尿液样本中上皮细胞 (+) 与蛋白质 (±~+++) 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2。

例 (%)

例 (%)

3 讨论

在临床上, 化验检查对各类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较强的指导作用。伴随着现代医疗科技的快速发展, 实验室检查项目也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 其中化验检查是临床诊断与治疗的关键辅助工具[5,6]。对泌尿系统疾病与糖尿病检查来说, 尿常规检查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对泌尿系统感染、胆道阻塞、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结石等疾病均具备较好的诊断价值, 起到预报性的作用[7,8]。但在尿常规检测中, 样本采集的合格率将对检测的准确率产生直接的影响。在样本采集过程中, 若因相关人员操作不当, 导致尿液样本采集出现误差, 将可能对临床检测结果造成直接影响, 导致误诊, 延误患者的治疗时机, 同时可能对其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9]。由于女性生理结构相对来说比较复杂, 解剖特点存在一定的差异, 其阴道、尿道、肛门等部位相邻, 因此, 阴道分泌物同样可能造成尿液污染[10,11]。一般而言, 在尿常规检测中, 污染物并不会对尿常规检查构成造成较大程度的干扰, 但部分污染物同样可能对尿常规检验的产生干扰, 影响检查结果, 造成误诊。若尿液样本被患者经血污染, 致使红细胞尿现象的产生, 将可能对疾病的分析与判断造成影响, 在潜血状态下, 人体每毫升血液中完整红细胞的血量约为515个, 且血红蛋白的浓度高达150 620μg/ml, 导致尿常规实验检查结果呈阳性[12]。同时若所采集的尿液样本受到阴道分泌物污染, 造成碱性尿, 在高比重、高缓冲尿液的状态下, 同样可能引起尿蛋白假阳性的检测结果。在被污染尿液中, 硝酸盐与革兰阴性杆菌作用后转化为亚硝酸盐, 进而导致检查结果呈阳性[13]。因此, 在对女性患者实施尿常规检验时, 必须严格遵循尿液样本采集的规范操作, 确保样本能够合乎规范要求。

在本组研究中, 在责任护士指导下, 抑制阴道分泌物流出, 并做好会阴清洁工作的观察组患者尿液中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与蛋白质的检出率均明显少于使用常规尿液检查的对照组患者,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由此可知, 在抑制患者阴道分泌物流出后, 实施标准化的尿液取样处理, 能够确保样本采集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对提高诊断准确率有积极的意义。因此, 在对女性患者实施尿常规检测时, 为确保取样合格, 降低误诊率, 提高检验准确率。首先, 在取样过程中, 必须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 做好严格的阴道分泌抑制处理, 防止血液、白带等阴道分泌物混入患者的尿液中, 避免对检查结果产生干扰。有相关报道提示, 部分医师在确定尿常规检查结果有误后, 可能会辅助应用抗生素进行预防, 不仅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 同时可能导致患者产生负面的心理情绪, 影响疾病的治疗[14]。因此, 医院检验科必须高度重视患者的尿液取样处理, 相关卫生部门同样需加强对正确取样的监督与培训, 告知义务人员掌握标准化的尿液采集、取样方法的临床意义, 并讲述尿常规检查的基本原理。督促专业程度较高的医务代表人员对医生与护理人员展开培训, 示范如何正确采集患者的尿液样本, 避免阴道分泌物污染, 并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操作, 在医务人员的监督与指导下进行尿液样本的合格采集, 以提高医务人员的操作水平, 优化尿液标本采集的合格率。

摘要:目的:探讨与研究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检查结果的影响, 分析其处理对策与途径。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检查并确诊为妇科疾病的120例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7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尿液采集方式实施检查, 观察组患者则在责任护士的指导下, 在阻止阴道分泌物流出后, 实施尿液采集检查,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尿液采集与检验结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白细胞检出率为46.00%, 红细胞检出率为90.00%;观察组患者白细胞检出率为5.71%, 红细胞检出率为28.57%。对照组患者的红细胞、白细胞检出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尿液标本上皮细胞与蛋白质的检出率均为0, 对照组患者尿液样本中上皮细胞与蛋白质的检出率分别为4.00%、22.00%。对照组尿液样本中上皮细胞与蛋白质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阴道分泌物对常规尿液检测的结果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导致检测假阳性率上升, 为进一步提高尿检的准确率, 需严格遵循尿液样本采集的规范操作, 加强对相关医师的采集培训, 以提高尿液采集的合格率, 提升诊断的准确性。

篇6:阴道分泌物检查的方法学进展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

2009年5~11月本院妇科门诊患者100例, 年龄为20~40岁。

1.2 检测方法

按妇科常规棉签旋转式 (用无菌棉签取阴道后壁上1/3的分泌物, 停留15s, 使棉签充分吸收分泌物) 取妇女阴道分泌物行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

2 结果

100例妇科门诊患者中共检出BV患者31例, 占31%, 患者线索细胞检出率100%。100例患者分泌物涂片中线索细胞阳性者, 白细胞<10个的>70%, >11个的占23%, 说明白细胞多数不增加。100例分泌物涂片中线索细胞阳性者正常菌群即乳酸杆菌和上皮细胞密度降低, 而非BV患者二者多数不减少。对31例细菌性阴道病的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发现其中阴道加德纳菌占优势者为90%, 以弯曲弧菌形态菌占优势者为5%。

3 讨论

BV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 国内报道中在健康妇女中BV的患病率为18.9%, 在妇科门诊中有异常分泌物患者为43.3%, 在性乱人群中为36.7%, 在孕妇中患病率为12.5%。特征是阴道生态环境的改变, 阴道菌群紊乱, 阴道乳酸杆菌优势被高浓度的阴道加德纳杆菌、各种厌氧菌及人型支原体取代而且可增加艾滋病、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等性病的易感性, 据报道育龄妇女中BV的发病率为10%~41%[1], 本组资料中BV发病率与报道的基本一致为31%。

线索细胞的检出是诊断细菌性阴道病的主要诊断依据, 阴道加德纳菌大量增多, 黏附在阴道上皮细胞表面, 使细胞溶解, 边缘呈锯齿状, 模糊不清, 形成BV所特有的线索细胞, 线索细胞是细菌性阴道病菌群分化后的产物, 是诊断BV的主要指标, 本文31例患者中都检出线索细胞。

阴道的微生物与宿主、外界环境保持一种动态平衡, 每一位健康妇女菌群, 其种类、数量、比例相对来说都是一定的。熊德鑫统计40例健康育龄妇女的阴道正常菌群, 其乳酸杆菌占92.5%。本文的31例BV患者中其乳酸杆菌均呈不同程度的减少, 甚至缺如。这说明, 细菌性阴道病患者中, 其阴道分泌物中乳酸杆菌急剧下降, 是又一重要特征。取而代之的多为阴道加德纳形态菌, 其次是弯曲弧菌形态菌, 而非BV患者的阴道涂片中, 乳酸杆菌仍为优势菌, 仅可见少数短杆菌 (加德纳菌) 。

BV严重危害了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 对BV进行系统性筛查和治疗, 可明显降低与之相当疾病的危险性。阴道分泌物涂片镜检为专业医生诊断BV提供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于秀梅, 翁梨驹, 宋学红.细菌性阴道病76例临床分析.中华妇产科杂志, 1996, 31 (4) :230.

上一篇:成语听写大会总决赛下一篇:双 电 源 协 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