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经济三年发展规划

2024-04-27

集体经济三年发展规划(精选6篇)

篇1:集体经济三年发展规划

***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

根据区委组织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发展实际,特制定***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三年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抢抓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继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努力提高村级组织的服务能力,带动整个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带领群众走上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的兴乡富民之路。

二、发展目标

从2017年到2019年,力争有集体经济收益的村,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提升,无集体经济收益的村,找到符合村级实际的发展路子,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全面消灭村集体经济空白村,使全乡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普遍达到3万元以上。

三、发展途径

以市场为导向,创新思路,科学发展,从村级经济基础、区位特点、资源条件等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探索多种发展模式和实现形式。

1.盘活集体资产。对村集体所有的关闭企业、闲置房屋和校舍、机械设备以及水利水电工程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设备、场(土)地等集体资产,通过发包、租赁、参股、联营、合资、合作等方式加以开发利用,增加集体收入。各级财政对村投入资金发展村级公益事业所形成的公益性设施,纳入村集体资产范围。

2.利用集体资源。对无偿占用、低价发包的村集体耕地、水面、林场、未利用土地等集体资源进行认真核查,通过自主经营或公开竞标的方式转让、出租集体资源,充分发挥资源效益,增加集体收入。充分利用荒山、荒坡、荒滩、荒水及路边、水边、田边、村边等集体“四荒四边”空闲地,发展林业、种植业、养殖业等,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利用率,增加集体收入。鼓励村集体结合美好乡村建设、农村环境卫生治理、村庄整治和河道疏浚等,开发利用集体水土资源。

3.推进土地流转。鼓励村集体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在依法、自愿、有偿、规范的前提下,集中连片流转土地,加强服务、指导,增加集体收入。也可在改善农业基础条件的基础上引入现代农业项目,统一对外发包,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土地效益,增加集体收入。

4.集约经营土地。大力推进土地整治,利用“空心村”整治、旧村改造腾出的土地,通过土地复垦和综合开发利用,增加集体收入。对于土地整治出来的新增耕地,在确保群众利益的前提下,确权到村集体并进行经营。

5.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结合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改造等农业项目,大力发展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化项目,积极兴办一批高效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2 观光农业示范项目,建设生产、加工和经营服务设施,带动农民发展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成“一村一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把农民增收和集体增效结合起来,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

6.兴办经济实体。鼓励村集体发挥自身优势,运用各种有利条件,积极创造和把握机遇,发展农业企业,兴办种植养殖型、加工增值型等各类经济实体,通过经营收益、入股分红等途径,增加集体收入。抓住美丽乡村建设、承接城镇开发、企业投资办厂等机遇,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兴办专业市场、标准厂房、商业门面、仓储中心等物业项目,通过自主经营、发包经营、联合经营等形式,发展物业经济。村集体可以在城镇街道、人口集聚区或工业集中区异地购置商品房、写字楼、门面房等经营性固定资产,通过异地置业,增加集体收入。

7.开展服务创收。鼓励村集体结合产业发展的需要,领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农资销售点和产业服务公司等合作组织,为村民提供农资供应、农产品购销、科技指导、商标使用、信息提供、电商销售等服务;鼓励村集体兴办运输队、装卸队、农机服务公司、劳动力服务公司、物业公司等配套服务业,为企业、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提供生产经营性服务;鼓励村集体创办综合服务社、便民服务店等,开展家政、环卫、养老、商贸、道路养护、绿化管护等服务和金融、保险、广电、通信等代理服务,增加集体收入。

8.鼓励招商引资。鼓励村集体发挥自身优势为预留地、开发 3 区、工业集中区招商引资,企业投产后所实现税收的地方留成部分,每年按一定的比例返还给村,增加集体收入。鼓励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回乡创业,村集体可通过为企业提供招工等服务,增加集体收入。

9.发展乡村旅游。依托*****等景点景区、服务产业辐射带动作用,实施“*****”旅游新村建设,大力引导农民发展乡村旅游。积极推进旅游配套设施建设,通过发展餐饮、住宿、停车场、文化体育、休闲观光等服务项目,增加村集体收入。保护和开发****、***历史文化、特色文化资源,通过发展特色旅游发展村集体经济。

四、实施步骤

全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总体规划三年(2017年-2019年),分步骤、分阶段实施。

1.谋划部署阶段(2017年1月—2017年7月)。加大宣传力度,研究制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总体规划和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清查,搞好调查摸底,分村确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

2.整体推进阶段(2017年8月—2019年10月)。全面实施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建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台账,搞好督办检查,通报进展,交流经验,整体推进。通过1-3年的努力,基本消除集体经济“无收入村”,力争使全乡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其中,2017年,力争实现30%的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2018年,力争60%的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50%的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2019 4 年,100%的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80%以上的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

3.总结验收阶段(2019年11月—2019年12月)。全面完成村集体经济三年发展规划,进一步巩固提高发展成果。11月前,各村先自行安排验收,抓好档案收集整理,做好总结经验,成果展示等工作;12月底,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对各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工作进行全面验收,搞好经验总结推广,迎接上级检查验收。

四、保障措施

(一)政策扶持

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通过贴息、以奖代补、税收减免等措施,带动金融和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农村,并积极推进涉农资金整合、结对帮扶和人才培养。

1.加大财政投入。从2017年起,每年安排专项资金,以区级财政为主导,乡财政配合,重点帮扶一批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对新增加、可持续、集体控股的增收项目,各村事先申报(贫困村、美丽乡村示范村要优先申报),经审核验收合格后,以贷款贴息的方式进行补助;乡财政将拿出部分资金用于奖补集体经济发展先进村和先进个人。(具体贷款贴息、以奖代补办法另行制定)

2.优惠政策支持。各涉农部门要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支持和帮助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对涉及发展村集体经济的乡级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予以免收。各级扶贫资金,符合规定的可结合实施整村推进安排一定比例用于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村发展 5 集体经济。积极争取商业银行配合,适当提高涉农信贷规模,支持村级集体发展多种形式、多种层次、多种途径的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经济实体。

3.开展结对帮扶。实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结对帮扶制度,乡乡班子成员每人确定1个村作为联系点,加强帮扶指导;乡直结对共建单位、选派干部、大学生村官,要把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作为工作重点,认真制定发展计划,从资金、项目、人才、规划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扶。探索开展村企联建、强村与弱村联建等方式,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和经济强村帮助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4.加强人才培养。切实加强村干部选拔培养和管理。强化对村党干部教育培训,每年要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一次普遍轮训,村要依托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等进行经常性培训,农业、人社、科技、扶贫、林业、水利等部门各类涉农涉经涉技培训都要向农村倾斜,加大对农村党员群众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能力。

(二)监督管理

1.严格“三资”管理。乡统一组织对所辖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进行全面彻底清理登记,确保不漏登、不错登,并分村健全台账,规范日常管理。要进一步明确资产、资源经营使用权限,完善乡“三资”代理程序,对村集体经济收入和使用,要严格执行财经管理制度、审批程序和权限,确保管理规范、账目清楚、资产安全,防止“三资”流失。积极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确保村集体“三资”保值增值。

2.强化民主监督。严格实行农村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认真落实“四议两公开”,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规范民主理财行为,对财务收支活动实行民主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村级集体经济民主决策机制,确保村级集体经济增收节支、健康发展,保障群众真正享受发展成果。

3.加强经济审计。切实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建立村“两委”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定期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开展集体经济项目审计,推进村级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保障集体资产的安全。对在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和案件线索,纪检等部门依法依纪严肃处理。

(三)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乡成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召开2次以上例会,研究部署全乡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各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乡党政办),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开展,乡******兼任办公室主任。乡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村党组织负责人主动抓,形成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2.形成工作合力。由乡组织办牵头,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紧密协作。乡组织办负责指导、协调、考评、督查等面上工作;农服中心主要负责“三资”管理、指导和监督、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专项审计;财政所主要负责资金拨付保障;民政办主要负责加强村民自治、村务公开等;国土所主要负责土地流转、发展 7 村集体经济用地保障等;林业水土站主要负责林权确认、转让,林场、林地采伐、开发,水利工程的实施、监督、保障等。有关乡直单位要立足自身职能,加大服务和帮扶力度,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3.强化督查考核。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纳入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和党建责任制考核体系。乡将加强指导督促,指导各村制定发展集体经济三年规划和目标任务,并与各村签订责任书。要把此项工作作为党建目标责任制、村两委班子考核和全乡经济工作会议表彰的参考依据之一。乡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办公室要加强跟踪督查,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篇2:集体经济三年发展规划

三年规划方案

村级集体经济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农民共同富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为了壮大我村集体经济,能够“有钱办事”,针对我村实际,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本村概况

茂盛村位于银川市兴庆区掌政镇银通路以东8公里处,距银川市主城区4公里左右,东依汉延渠、北邻汉佐村、西邻燕鸽村和新水桥村、南靠杨家寨村,占地面积约7公里。现有人口2600人左右,外来人口约2000人,辖9个村民小组,9个功能党小组,共有党员86人;茂盛村地理位置优势突出,土地资源有一定规模,在册土地面积4000余亩,有蔬菜大棚1100余栋,以银通路为界:东侧为茂盛蔬菜园区,西侧为管护蔬菜园区,于2006年建成,已有20余年历史。如今茂盛村以设施温棚、花卉、采摘为特色的产业发展特色明显。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村企合作探索了“支部+企业+基地”的发展模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属于资源依托+产业带动型。

二、目标任务

通过样板工程建设,招商引资、带动周边村民改造温棚和种植品种,使全村集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集体经济逐年增加,形成较强的经济发展后劲,建立充满活力的集体经济自我发展机制,不断满足我村基层建设、服务和管理的支出需要,力争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30万左右。

三、实现措施

1.搞特色种植,发展采摘旅游业。茂盛村地理位置位于银川市东边,毗邻杨家寨村、燕鸽村、新水桥村,兼具自然与人文风光,交通便利,现有茂盛园区、官湖园区两大蔬菜种植园区,可以掌政镇旅游特色小镇和新水桥北边新建成的国际鲜花港为依托,搞特色种植,种植花卉、精品蔬菜和草莓,发展特色采摘旅游业,借周边项目之东风发展好自己。前期进行样板区建设,进行特色种植前期示范,然后每年根据发展状况和村集体收入进行适当调节种植品种和种植面积。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茂盛村以种植业为主,水是重要资源,茂盛村两大园区,茂盛园区和官湖园区的两大主渠,砌护好之后将会大大方便菜农的淌水灌溉,因此建议投入资金进行砌护。茂盛村1-7队是蔬菜种植区,还有几条园区道路没有硬化,巷道年久破坏,车辆出入不便,因此建议投入资金进行道路硬化。既解决农民灌溉难、运输难得问题,也为外来企业收购农产品创造了便利条件。

3.建设新式温棚。茂盛村种植蔬菜年代久远,很多温棚已经破旧和老化,严重影响种植效果。旧式温棚的墙坯、棉被、卷帘机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且旧式温棚的采光、水分收集、风口等功能都有所退化,还易患病虫害、黄头病,建议投入资金建设一批新式温棚。

4.秸秆还田。一方面茂盛村近几年种植蔬菜患黄头病严重,另一方面大气污染较严重,而秸秆焚烧已成为茂盛村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尽管村委会一直在大量宣传,让村民意识到焚烧秸秆造成大气污染的危害性。但茂盛村的村民以种植蔬菜为主,还有部分农户种植小麦,到冬天会有大量的秸秆,如果不焚烧则会严重影响来年的种植。而麦柴、玉米杆、晒干的蔬菜秧和野草等含农作物所需的养分,都可以作为种植原料,秸秆还田可以高效解决这一问题,农民的秸秆不仅不用焚烧,还有了更大的利用价值,既可以防止秸秆燃烧污染环境,同时这种种植方法还有抗病菌、增产量、长势好、预防土壤板结等效果,这样秸秆可以充分利用也减少了焚烧带来的空气污染,可谓一举两得,所以应大力推广秸秆还田,从根本上杜绝焚烧,需要场地配套机械粉碎。

5.文化大院的建设。由于我村基础薄弱、农民文化素质较低,因此,思想教育和文化建设一直以来都是难度比较大的一大难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为更好满足我村农民文化生活需要,提高村民文化素养,推动我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改善我村群众文化基础设施条件,建设文化大院应该提上日程,坚持因地制宜、就地改造的原则,充分利用我村村部现有设施进行改造和改建。茂盛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可以为群众提供便利的文化活动场所,改善基层群众文化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村民提供卫生、科技、法律、信息、信访、保障、教育等服务,为民免费发布致富信息、村务及财务信息、重大疫情报告等情况;一个完整的文化阵地便于召集党员集中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以丰富党员的组织生活,增强党员群众的凝聚力,更好的为群众服务,做到村务和财务透明化,让更多的老百姓监督。充分利用现有舞蹈队进行文化宣传,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

建设内容

5.1.室内文化活动中心。

室内文化活动中心主要包括:村民办事大厅50m2、农家书屋60 m2、党建活动室60 m2、妇女之家30m2、棋牌室20m2、小饭桌50 m2、厨房30 m2、卫生间10 m2。

5.2.辅助设施:院内文化墙3面、宣传栏5个、活动式舞台1个、音响设备1套、电子屏2个等。

5.3.文化中心内部设施:

(1)为民服务大厅:柜台、电脑、打印机、办事指南等相关室内装饰设备;

(2)农家书屋:书报架、书柜、图书、电子阅览设备、书桌、椅子;

(3)党建活动室:桌椅、电脑、投影仪、电子屏、音响设备、党务宣传展示板等;

(4)妇女之家:检查床、电脑、桌椅、柜子、宣传展板、办事指南等;

(5)棋牌室:各种棋具各一套、乒乓球设备一套、篮球2个、室内健身器材2套;

(6)便民饭桌:餐桌10张、椅子40把;(7)厨房:厨房设备1套;(8)卫生间:卫生间设备1套。

6、利用闲置土地建设营养温棚。为增加农民收入,计划在银通路东侧,北京路北侧,金家渠西侧茂盛村五队的50亩左右土地建双面带棉被空心棚25栋,每栋占地2亩,每栋空心棚造价约7万元,供共需资125万元,现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80万项目资金。

7、调整种植结构,改善单一种植。茂盛村村民种植西红柿多年,西红柿也给村民带来丰厚收入,但近几年黄头病的危害,有的农户种植西红柿几乎绝产;现计划引导农民种植嫁接黄瓜、嫁接茄子、嫁接辣椒、芹菜等,在全村范围内挑选种植优秀农户给予一定数量的种苗补助,以此鼓励更多农户加入种植,扩大种植范围,增加农民收入;本项措施计划投资10万元,资金来源为政府种苗补贴。

8、发展近郊高效生态农业。计划在银通路西侧,茂盛一队大拐弯处占地40亩,兴建茂盛近郊高效农业生态园,园内集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规划(1)瓜果蔬菜种植(2)旅游采摘(3)餐饮(4)蔬菜集散(5)冷链保鲜(6)休闲娱乐,设置陶艺馆、怀旧乐园、农耕体验园、磨豆腐等参与性娱乐项目。(7)建冬暖大棚5栋,空心棚5栋,整个园区按照绿色食品的生产标准进行种植。

把茂盛近郊高效农业生态园发展成高效生态观光旅游产业,带动农民增收,扩大村民就业范围,壮大集体资金。具体项目投资预算如下:

建设现代化高效温棚10栋,每栋投资17.5万元,合计175万; 流转村民土地36亩,每亩4.1万元,合计147.6万元; 建设看护耳房5栋,每栋2万元,合计造价10万元; 电力配套设施、道路硬化共15万元。其中:电力配套设施5万元;道路硬化10万元。

其他费用,约12.4万元。

项目总投资:360万元,其中申请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260万,村民集资入股资金100万。

篇3:集体经济三年发展规划

1、建立旅游文化传统工艺美术展示厅。

抓住东山传统工艺美术在省第五届“争艳杯”工艺美术大赛和2009年海峡两岸 (福建漳州) 花博会中, 取得佳绩这一契机, 建立旅游文化传统工艺美术展示厅。同时, 积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工艺旅游品, 扶持建立东山县工艺美术专业市场的发展, 促进东山县旅游工艺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 积极培育工艺美术产业类的旅游点, 发展文化旅游市场, 推进工艺美术产业的繁荣。

2、实施政策扶持。

制定扶持工艺美术特色传统产业发展的政策性规定和人才培养办法, 制定《中共东山县委、县政府关于鼓励我县传统工艺美术行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3、成立“东山县工艺美术协会”, 培养造就高技能人才。

为加快东山县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队伍建设, 发挥二轻联社丰富的管理经验, 以漳州市轻工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为操作平台, 进一步推进工艺美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推荐市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名人荣誉称号的评定。

4、组织举办“工艺美术精品大赛”, 鼓励发掘抢救、研究创新传统工艺美术精品。

5、培育6家工艺美术企业, 政府在政策上予以扶持。

篇4:集体经济三年发展规划

本刊就产品特点、基金管理人综合实力等方面对该基金的国际投资团队进行了专访。

问:目前,鹏华基金国际业务的总体战略是什么?

毕国强:为更好地满足投资者全球资产配置的需要,鹏华基金一直将国际业务作为公司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早在2007年就开始筹建国际投资团队,积极进行国际投资研究。三年磨一剑,鹏华环球发现基金的推出,标志着鹏华基金国际业务正式启航。为了这一天,鹏华国际投资团队进行了全面的准备。

国内基金行业全面国际化是监管层和业界的一致共识。未来行业发展的主题是立足国内,布局海外。鹏华基金国际业务未来10年的发展目标是依托国内资源,建立专注于国际新兴市场的投资团队;建立有鹏华特色的投资理念、系统、制度和流程,以提高投资业绩为目的,成为具有一定品牌影响力的全球新兴市场投资专家。

从业务发展的角度看,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稳步发展,更多的海外资金寻求到中国投资,可以通过发展国际业务依托自身有利条件吸引海外资金投资中国。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外汇储备和居民储蓄的增加,国内机构和个人也会寻求全球范围内的资产配置,对投资海外市场的需求也会加大,鹏华国际业务将成为国内资金走出去的重要渠道。

在全球基金行业竞争激烈,行业集中度日益加强的背景下,鹏华基金国际业务的发展将依托自身在境内市场的领先优势,一方面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国家对基金业的政策扶持,抓住时机,拓展新业务。利用对中国及周边地区市场投资配置需求逐步增强的有利契机,依托人民币国际化的长期发展趋势,提前布局境外人民币投资管理业务。鹏华基金国际业务将依托中国内地财富增长,积极利用自身的地缘优势,在对中国香港地区和海外市场近距离调研的基础上,根据鹏华基金的投研特点,开发有特色的差异化产品。借助QDII等形式,通过多元化产品创新和多方位市场覆盖,满足境内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对全球资产配置的需求。

问:人民币升值对QDII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为应对可能的汇率风险,有没有考虑汇率投资策略?

李海涛:从纯粹汇率变动的角度考虑,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对QDII的影响是双方面的。一方面,人民币对于美元在未来的1~2年内有升值的压力,对回报会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近年来世界其他地区的货币对于人民币的变动呈现出涨跌互现态势。截至7月27日,2010年来日元对人民币升值6.3%,加元对人民币升值1.3%;3年来日元对人民币升值24.8%,瑞士法郎对人民币升值3.5%。

汇率变动的影响还包括投资标的价值的变化。一国货币贬值之后,往往会刺激国际上对于其产品的需求,有利于其本国出口行业的发展,进而带动相关产业和公司的发展,这种变化会最终反映到公司和行业股价上,从而提升投资者的收益。截至7月27日,2010年来欧元对美元贬值9.2%,对人民币贬值9.9%,但欧元的贬值大幅度刺激了一些欧洲产品的出口。汇率的变动对于QDII既有汇率方面影响,同时也包括了复杂的投资标的价值影响。

鹏华环球发现基金的投资区域遍布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投资币种不限于美元。汇率变动,包括人民币升值,对环球发现的影响是双方面的。鹏华环球发现基金以自下而上的方式为主,选取综合表现优异的基金管理公司和第三方基金进行研究和投资,并注重资产有效配置和风险分散,力争取得持续稳定的业绩回报。为应对可能的汇率风险,深入考察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变化,在必要时,考虑采取稳妥、渐进的方式对汇率风险进行规避,但不会进行短期频繁的汇率操作。

问:鹏华环球发现的投资流程包括哪些环节?

裘韬:本基金的投资研究流程主要有如下环节。

初始筛选在对基金资产类别和基准进行分类后,根据初筛标准首先进行定性过滤,其次进行定量过滤,淘汰投资业绩偏后,资产规模过小,管理时间过短的基金。通过初步筛选的入选备选基金清单。

基金研究通过定量、定性分析对经过初步筛选的基金进行深入研究;依据各个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打分加权相加后进行排序。

实地调研在基金研究评分排序的基础上,有重点地对列入短名单的基金进行实地调研。

基金库的建立和管理对短名单中实地调研合格的基金,由研究员发起,投研人员参与讨论,决定入库。对表现下滑的指标进行分析和跟踪考核,如有必要进行实地调研,观察期内仍不能满足投资标准的,经投资例会讨论决定出库。

组合构建和管理

根据宏观环境、行业走势以及市场基本面分析,基金经理对组合进行构建和再平衡,同时采用相关风险控制指标对风险进行監控。

问:鹏华环球发现挑选的基金有什么特性?

聂毅翔:鹏华环球发现基金池中的每一只基金不仅具有自己的个性,而且还都具有如下共性:基金管理公司资产管理规模在100亿美元以上,基金具有连续5年以上历史业绩,基金管理团队经验丰富,平均投资经验在10年以上,中长期投资业绩优异、稳定、持续,具有较强风险控制能力和经验。坚持自下而上、清晰透明的投资流程,投资风格稳定,不漂移。

鹏华环球发现属于投资全球市场的基金中的基金,为证券投资基金中的中高风险品种。长期平均的风险和预期收益高于货币型基金、债券基金、混合型基金,低于投资单一市场的股票型基金。

链接FOF知多少

FOF(Fund of Funds),基金中的基金,是一种主要投资于其他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其投资范围主要限于其他基金,通过持有其他证券投资基金而间接持有股票、债券等资产。它凭借专业的投资机构和科学的基金分析及评价系统,能更有效地从品种繁多、获利能力参差不齐的基金中找出优势品种,最大限度地帮助投资者规避风险,获取收益。

从国外情况来看,FOF正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类型也日益多样化,投资于共同基金、对;中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的FOF是当今FOF的3大主要模式。FOFE经出现在全球几乎所有的证券市场在全球市场管理6000亿美元资产,是Hedge Funds最大的投资者。

FOF体系主要有4大类,银行发行的FOF、证券公司发行的FOF私募系列FOF、信托系FOF,具有如下特点。

1FOF是“一篮子”基金组合,通过专业机构的二次精选,能有效降低非系统性风险。

2FOF凭借所投资基金管理人的高专业水准间接投资于成长性好的股票,债券,降低挑选单只股票或债券的难度,帮助投资者优化投资效果。在行情好时,收益会低于股票型基金,但高于货币型或债券型基金。

篇5:村经济发展三年总结汇报

一、基本情况

(一)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全市共有村集体经济组织1783个(不含社区居委会),20__年全市村集体经济总收入65596万元,总支出58111万元,净收益7485万元,拥有固定资产158102万元,村均88.7万元。债务总额86947万元,村均负债48.8万元。20__年全市村集体经济有经营收益的村842个,占村总数的47.2%,其中:经营收益在3万元以下333个,3-5万元118个,5-10万元211个,10-20万元99个,20-50万元59个,50-100万元10个,100万元以上12个。无集体经营收益的村941个,占村总数的52.8%。

(二)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①经营收入5526万元,占8.4%;②发包及上交收入4663万元,占7.1%;③投资收益751万元,占0.1%;④财政等有关部门补助收入29607万元,占45.1%;⑤其他收入25050万元,占38.2%。

(三)村级集体经济主要支出:①经营支出4248万元,占7.2%;②管理费用21209万元,占36.5%,其中办公费用4202万元,村组干部报酬7691万元;③其他支出32654万元,占56.2%,其中公益性支出24654万元。

二、主要做法与成效

近年来,我市各级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制定出台了加快和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意见措施,鼓励各村立足村情实际,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找准集体经济的项目源和增长点,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着力打造出一批“实力强、特色明、管理好”的经济强村。

(一)盘活集体资产增收。近年来,我市各级通过全面开展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摸清集体资产家底,盘活存量资源,开展承包租赁经营,使集体资源发挥效益,实现保值增值。如20__年连城县新泉镇新泉村通过清产核资,将一处被私人长期占用的沿街仓库300㎡重新追回,并通过公开招投标重新发包,每年可增加集体收入近万元。永定县龙潭镇龙潭村将新村部4-6楼出租,用于经营宾馆住宿,将闲置的旧村部店面出租,每年可获租金收入25万元。下洋镇思贤村将村集体土地租赁给私人企业主做煤炭运输中转站,每年可获租金收入25万元。

(二)开发集体资源增收。我市一些村在多年的实践探索中,注重发挥地区特色和资源优势,通过合理开发运作,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激活了村集体经济活力。一是创建特色产业基地求发展。充分利用耕地、山地资源,开发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如武平县东留乡黄坊村投资60万元,搭建花卉钢架大棚种植基地15亩,租给花卉种植大户,每年创收9万元。二是开发特色资源求发展。部分村利用水利资源丰富的优势,或发展小水电,或建设鱼塘等发包租赁给企业或农户,也为村集体带来了可观收入。如武平县中赤乡、下坝乡等乡镇利用丰富的水利资源,在沿河投资建设了30多座小水电站,由所在村里收取一定的管理费,增加了村财收入。永定县高陂镇西陂村投资小型水电站,每年有9万元分红收入。漳平市南洋镇梧溪村、官田乡下浙村等村通过水资源入股开发水电项目,每年按股份分红均有2-10万元不等的固定村财收入。

(三)搞活资本经营增收。近年来,随着我市城市化、城镇化的推进,一些村因土地被大量征用,土地征用补偿费骤增,如何用好、用活这些货币资金,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是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关键。对此,我市部分村充分发挥资金优势,开展资本经营,通过投资购买房产,搞景区开发等,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的保值增值,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如新罗区西陂镇大洋村科学利用征地补偿费,投资兴建大洋酒家、西湖人家、大洋宾馆等项目,每年增加村财收入200余万元。永定县凤城镇大园社区将移民集体补偿款在县城南门街购置店面3个,每年有租金收入6万多元。武平县平川镇城南村利用集体资金,投资兴办了中强建材有限公司、旭林木业有限公司两家集体企业,租赁经营一家加油站,每年固定收入达90万元。

(四)发展休闲旅游增收。近年来,我市部分村紧紧抓住市政府大力推广的以福建土楼—永定景区等为代表的“客家之旅”,冠豸山、龙硿洞、九鹏溪等为代表的“绿色之旅”,古田会议会址为代表的“红色之旅”和“游在龙岩”和“吃在闽西”的机遇,通过开发农家乐、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等,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新罗区龙门镇洋畲村与香港青城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对村内旅游资源进行总体规划开发,着力打造休闲度假、乡村生活体验、自然景观游览和原始森林探险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区,20__年村集体收入达158万元。永定县充分利用世界文化遗产“永定客家土楼”,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每年为土楼景区周边村带来不菲的门票分成收入。如20__年永定湖坑镇洪坑村土楼景区门票分成收入68万元,下洋初溪村更达80万元。

(五)发展物业经济增收。近年来,我市一些城郊村利用区位优势,采取物业开发、租赁经营等形式,使村级集体经济整体上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这些村利用闲置房产和整理取得的建设用地,通过改造或新建厂房、仓库、民工公寓、停车场、专业市场等出租给企业或村户,收取承租费,也为村集体增加了一笔可观的收入。如武平县平川镇兴南村、岩前镇灵岩村等15个村,在县城或集镇建设办公楼、店面,每年获取几万到二三十万不等的物业经营收入;中山镇三联村投入10万元资金与中山镇政府合作建设岩前工业园区标准厂房,每年增加收益近万元。漳平市双洋镇东洋村在村集体林权改革中,利用拍卖集体林木所得的资金,在沿街(路)兴建村部综合楼,一楼作为店面,二、三楼作为办公,全部出租,每年有5万多元的租金收入。

(六)兴办服务项目增收。一些有企业入驻的村,充分发挥村“两委”干部作用,在征地拆迁、矛盾纠纷处理等方面积极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问题,企业每年给予村一定资金作为村级办公经费。如永定县龙潭镇联中村是福建闽福建材有限公司所在地,该企业每年给联中村10万元办公经费。福建塔牌集团有限公司落户武平县岩前镇灵岩村、峰贵村,每年给两个村协管费分别为30万元和20万元。

(七)帮扶带动助增收。从20__年开始,省、市、县三级先后选派了3批驻村干部到重点贫困村任职,实施帮扶工程。20__年,我市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开展“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活动的通知精神,在全市开展干部“联乡挂村帮户”活动。各挂钩部门、干部帮助挂钩村选优配强村级班子,选好领头人,建好新班子,清发展思路,制订发展规划,扶持地方特色产业,壮大村财收入。同时,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多渠道为挂钩村筹措资金,在引进实施生产性项目上下功夫,拓宽增收门路,促进集体经济和农村产业发展。据统计,“联乡挂村帮户”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共落实发展帮扶资金2312万元,落实扶持政策789项,落实支持项目183个。实践证明,各级帮扶工程对加快欠发达地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促进地区间平衡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帮扶,开发了一批集体经济项目,既挖掘了资源潜力,又推动了集体经济的发展。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市村集体经济发展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从总体上看,全市村集体经济整体实力还比较薄弱,造血功能差,发展后劲不足,发展中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基础薄弱,先天不足。在落实家庭承包责任制和开展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我市绝大多数村只强调“分”的一面,而忽视了“统”的作用,不仅没有保留集体经营的土地、山林,而且把一些适宜集体统一经营的项目也平均分包到户,甚至把积累的集体资产也拆分殆尽,村集体经济从此退回到近乎空白的境地,失去了发展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重新发展集体经济自然困难重重,特别是地理位置偏僻、既无资源可供开发利用,又无人才资金等优势的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就更加艰难。调研中,不少村干部对此意见极大。

(二)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大。从全市各村集体经济现状来看,城镇周边地区比山区地区发展快、实力强;交通方便、资源丰富村比地理位置偏僻、资源匮乏的村收入高,村级班子强的地方比班子弱的地方发展快。村集体经济发展区域之间也不平衡,现有集体经济收入总量近40%集中在新罗区。同时,村集体经济组织间收入差距大。20__年全市村集体经济总收入65596万元,村均36.7万元,67%的村收入在30万元以下,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1%的村收入超过50万元,收入差距大,呈两极分化现象。

(三)增收渠道狭窄,来源单一。多数村集体经济来源渠道单一,对上级政策补助的依赖性较为突出。一些靠自然资源有限开发的村,随着对生态自然要求的进一步控制,收入来源渠道正在逐步萎缩,增收后劲严重不足。20__年全市村集体经营收益10940万元,仅占集体总收入的16.7%;财政等有关部门补助收入29607万元,占45.1%;征地补偿费等其他收入25050万元,占38.2%。不少村依靠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补助,维持运转,勉强度日。

(四)刚性支出逐年攀升,负担沉重。调研中,不少村干部反映村级公共事务负担重,村级非生产支出大,特别是报刊杂志订阅费用负担沉重;一些上级支持农村的财政项目,没有足额安排项目资金,村集体为了争取资金,只好举债上项目。20__年全市村级管理费用21209万元,占总支出的36.5%,公益性支出24747万元,占42.6%。负债总额86947万元,村均48.8万元。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按照“村容整洁”的要求,在现有刚性支出基础上,村集体必然还要增加更多保洁、路灯、巡逻等方面开支,收支矛盾将更为明显,一旦入不敷出,必然举债负担,给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背上沉重包袱。

(五)资产经营不善、资金使用不当现象仍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一些村级集体资源、固定资产承包租赁合同不规范,承包租赁费偏低,造成了村集体资产的流失;一些村把城镇建设、过境公路等征用的土地补偿费全面分发到户,村集体却分文未提取,“分光用光”现象相当普遍。部分村尚未很好地执行有关财务管理和民主监督的规定,财务透明度不强;部分村干部民主理财意识不强,开支随意性较大,存在“寅吃卯粮”现象。

四、影响发展的主要原因

(一)发展环境的差异是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客观原因。从调研情况看,凡临近城镇、集镇、近郊的村庄,得益于优越区域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丰富的信息资源和较为先进的生产经营理念,村集体经济较为强壮,一、二、三产业健康发展,特别是二、三产业发展较好。而位于山区、稻区的村,地处偏僻,村落分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观念陈旧,级集体经济一般比较薄弱,甚至是空白村。

(二)村级集体积累困难是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村级集体积累是农村集体经济生产和服务的物质基础,是不断增加农业投入和进行公益事业建设的重要保证。从调研情况看,受国家宏观经济的调控、严格的用地政策和农村税费改革的影响,我市各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土地征用和“三提五统”的局面消失,农民的应交款拖而不决,钢性支出的不断攀升,冲抵了积累,坐吃山空。

(三)干部群众思想认识上的差异是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观原因。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认识不到位,思想不重视。部分村干部怕麻烦受气,不用心;农民群众对村组织发展集体经济不放心,对集体丧失信心,甚至出现只要权益、不要义务、不愿出钱出力、不闻不问的现象。这些思想认识上的差异性,严重制约了集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四)部分村干部群众盲目的攀比心理,阻碍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步伐。从调研情况看,农民群众对村级组织的要求以及对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呼声越来越高,不断对村干部施加压力,使村干部都抱着“别人都在搞,自己若不搞,对不起老百姓”的态度,不顾所在村的经济承载能力,盲目跟风,举债建设,从而进一步增加了村级组织的负担,也制约了村级集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五、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对策与建议

(一)发挥区域优势,合理利用当地农村资源。发展农村经济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合理有效地利用当地农村资源,把资源优势切实转化为产业优势,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防止一哄而起,套用一个模式。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近郊和边远农村,应根据各村经济基础、资源禀赋、干部农民素质等各方面实际,发挥优势,挖掘潜力,优化结构,扬长避短。各地应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弄清本地区的优势、劣势,根据本地区的特色进行调整,走有特色的资源型路子。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城镇郊区和边远农村,平原地区和山区等在经济基础、资源禀赋、农民素质等各方面都有差别,应根据自身优势、潜力来调整结构,从而扬长避短,实现结构优化。

(二)创新管理模式,管好用活村级集体资产。一是盘活资产经营。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充分挖掘、整合闲置或低效使用的办公用房、老校舍、仓库等各类集体资产,通过厂房、机器设备、鱼塘、闲置土地等集体资产出租或入股经营的方式,搞活存量资产,发包和租赁经营,以存量换增量。试行对区域位置优越的宅基地实行有偿选位,探索开展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渠道。二是构筑资产增值机制。要积极实行集体资产以价值形态为主的管理办法,把土地等资源性资产作为经营性资产来运作,促使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要管好土地征用补偿费,严禁乱支滥用。三是强化监管管理。加快健全和落实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推进民主管理进程。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中心的监管职能,建立“群众民主监督、会计核算监督、上级审计监督、电子网络监督”四位一体的监督机制,着力构建“管理规范、监督有力、运行高效、富有活力”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保证村级集体的正当收入不流失,不断提高村集体资产的利用率。

(三)加大扶持力度,助推集体经济发展。一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整合财政和各部门支农惠农资金,采取补助或奖励的办法,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倾斜,加大扶持力度,并吸引带动社会资金参与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以省、市、县新一轮扶贫开发规划实施为契机,对贫困村予以重点扶持,村实行“整村推进”式扶贫开发,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二要加大部门帮扶力度。结合开展“联乡挂村帮户”、“四下基层”活动,采取领导挂钩联系、部门结对帮扶、党员干部驻村任职等方式,帮助结对帮扶村搞好班子建设、发展规划、技能培训等关键性工作。结合第四批省、市、县下派党员干部驻村任职工作,选派党员干部到部分村任第一书记,为帮联村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是鼓励企业投资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鼓励企业自愿结对,合作开发,实现双赢。结对企业可以与村合作盘活存量资产,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依法兴办经营服务设施。

(四)优化发展环境,夯实集体经济发展基础。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多予少取”的方针,来推动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一是落实村级发展用地机制。土地是现阶段农村ZUI重要、ZUI基本的生产资料。要维持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必须赋予村级一定数量的土地经营权,确保村级通过土地经营获取稳定的收入。探索建立土地征用留用地政策,村集体土地被征用的,按批准征用土地面积的5%—10%作为村级发展留用地,用于发展二、三产业。二是多渠道化解村级债务。要采取积极的举措化解村级债务,减轻村级债务负担。兴办村级企业的债务,可在核实情况的基础上,采用债务剥离给企业的办法。为兴办教育,电力设施形成的债务,可根据产权的变化,用划转的办法去剥离债务;有债权的村,在金融、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加大清收债权力度,加快偿还的速度。三是增加对村级组织的支持力度。要在税收、用地、用电、综合项目开发等方面,给村级组织以扶持。要加大政府转移支付的力度,把村级管理、优抚的支出列入转移支付的范围。四是建立对集体经济薄弱村的财政补助制度。按照省里的标准,对年收入在5万元以下的村由省财政给予一定资金补助。市里也可以出台相应的政策,对经济薄弱村也给予一定扶持,作为村级组织正常运转保障机制的一项重要内容,用于村干部补贴和村组织日常管理开支。

篇6:集体经济三年发展规划

平邑县人民政府

今后三年,是我县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攻坚时期。按照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提报县域经济跨越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与重点的通知》要求,现将我县今后三年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原则、任务目标和发展重点汇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以富民强县、社会和谐为出发点,以打造鲁南地区经济强县、全国知名的旅游大县、古今文化相辉映的文化名县、环境优美的生态宜居县“四县”为目标,着力加快发展速度、膨胀经济总量、调整经济结构、深化改革开放、建设生态文明、保障改善民生,实现县域经济新一轮的跨越发展。

二、计划目标

到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85亿元,与2010年相比年递增20%;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65亿元,年递增30%;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0亿元,年递增30.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88亿元,年递增25%;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25亿元,年递增

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

达到24430元和11570元,年递增分别19%和20%。

三、发展原则

----坚持转型发展。扎实推进大城建、大项目、大旅游建设,加快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增长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和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切实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坚持创新发展。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再创科学发展体制机制新优势。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提高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竞争力。

----坚持和谐发展。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立足点,加快提高教育水平,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切实保障人民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使发展成果惠及全县人民。

四、发展重点

(一)科学规划布局,打造七大园区。按照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突出、资源互补、衔接配套、协调发展的原则,对县域进行科学规划布局,形成资源共享、要素流动、产业集聚的区域发展格局,着力打造七大产业园区。

1、平邑经济开发区。围绕“经济新区、工业新区、城市新区”的目标,进一步完善开发区总体规划,启动开发区二期扩区建设,规划扩区面积2平方公里。着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到2013年,建成产值达到136亿元的全省最具活力的开发区之一。

2、城东中小项目聚集区。在平邑县城以东,温水镇以西,规划建设占地13平方公里的中小项目聚集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配套政策,改善环境,完善设施,吸引民间资本金进驻,搞活民营经济。到2013年,建成集工业、商贸物流等功能于一体的中小项目聚集区。

3、中国(地方)国际罐头城。立足现有基础,结合小城镇建设,按照“优化布局、完善功能、构筑特色、形成优势”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污水处理、仓储物流等配套设施。重点完成投资4000万元的赵霞物流园、投资2200万元的岳庄水厂和投资3000万元的燃气管道建设,进一步提高罐头城的配套承载能力。

4、中国国际石材城。进一步完善国际石材城建设规划,投资1.5亿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规范石材企业的开采和加工秩序,石材加工企业做到废水“零排放”,废料和废渣等固体废物统一清运、集中规范处置并综合利用。坚持扶优扶强、引大引强、兼并重组、淘汰落后原则,重点完成投资20亿元、占地2000亩的北方石材营销市场建设,推进石材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全面提升石材产业的管理水平。

5、中国(仲村)棉纺手套城。按照小商品大市场、小资本大聚集的发展思路,以仲村镇为中心投资5000万元建设占地2000亩的中国棉纺手套城。到2013年,建成产业链较为完整、市场竞争和产业扩张能力较强的棉纺手套产业集群,把仲村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集研发、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中国棉纺手套城。

6、中国优质天然石膏加工基地。以万庄石膏工业园为依托,向东延伸,将柏林、卞桥、资邱石膏工业园联结起来,形成具有较强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的东西带状石膏工业走廊。以北新建材、金信公司等企业为依托,提高石膏加工规模,提升产品科技含量。

7、中国金银花种植加工营销基地。以流峪、郑城、白彦、临涧等乡镇为依托,加快金银花GAP生产基地建设。投资8000万元在郑城镇建设大型金银花等中药材交易市场,投资1亿元在流峪镇建设金银花中药材博物馆及物流城,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构建物流信息平台、物流配送中心和电子商务网络。

(二)突出招大引强,膨胀经济实力。把招商引资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坚持招大引强、招高引新不动摇,充分挖掘我县资源、产业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推介宣传,瞄准先进发达地区,盯着国内外大企业、大财团,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力争新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争取到2013年,引进投资过5亿元的项目30个以上,过10亿元的项目10个,过20亿元的3个。

(三)突出提质增效,发展现代农业。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以促进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为重点,强化政策、科技、基础设施等支撑,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培育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优质农产品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以北部乡镇为重点,大力发展黄桃、葡萄、蓝莓、大蒜、马铃薯、西瓜等优质高效经济作物;以南部乡镇为重点,大力发展花生、中药材、大樱桃等优质高效经济作物。大力推进以金银花、果品、蔬菜、黄烟等为重点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积极争创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加大农业标准化实施力度,加快建立县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到2013年,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15个。健全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50家以

上。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产品转化升值,重点发展温水大蒜、保太土豆、武台黄桃、白彦樱桃、资邱西瓜等农产品批发市场。

(四)突出优化升级,发展新型工业。今后三年,我县将把实施好“三四五”工业提升工程做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点:培育壮大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等三大新兴产业,做优做强机械、化工、造纸、黄金等四大优势产业,规范提升罐头、石膏、石材、手套、金银花等五大特色产业。争取到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40家,新增利税过亿元的骨干企业20家以上,过10亿元的骨干企业2家以上,产值过50亿元的产业集群5个,其中过百亿元的3个。

1、培植壮大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依托市政府在我县巨皇太阳能公司建立的“临沂市光伏工程研究中心”,投资6000万元完成光伏跟踪系统产业化,重点研发太阳能光伏电站、照明灯具和移动空调等系列产品,进一步延伸光伏产业链条。中药材产业:发挥我县金银花之乡的资源优势,积极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大型制药集团联合,完成投资2亿元的岐黄金银花制药生产线、投资1.2亿元的晟银中药材提取生产线、投资2000万元的振兴中药材饮片加工生产线、投资3000万元的宝健金银花中药材生产线项目,使金银花中药材达到中药现代化、国际化。新材料产业:抓住国家推广发展环保新材料的机遇,以传统的石膏、石材、水泥等产业为依托,通过技术改造,提高生产线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重点做好投资7亿元的中联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和投资3亿元的绿源公司超高水新型充填材料生产线项目建设。

2、做优做强传统产业。机械产业:以临工汽车桥箱有限公司

为重点,强化科技创新,加大技术装备投入,信息化技术开发新产品,向成型设备生产过渡。依托北汽福田、雷沃重工搞好产品配套开发,完成投资5亿元的年产100万台微型汽车变速器项目和投资4000万元的大型联合收割机驱动桥总成项目。同时发展精工齿轮、华盛铸造和益康齿轮等配套企业。打造国内一流的汽车变速箱、农业收获装备生产配套基地。2013年,全县机械产业实现产值45亿元。化工产业:以天宝化工有限公司为重点,发挥行业市场专卖和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合的优势,开发高精度延期雷管、系列专用炸药等新产品。加强与西班牙马克西姆集团的合作,完成投资8亿元的工业雷管和水胶炸药生产线项目、混装车基地。以丰源公司为重点,开发氨醇和精细化工下游产品。2013年,全县化工产业实现产值20亿元。造纸产业:依托金太阳、汇丰、威凯瑞等龙头企业,带动造纸产业规模化、集聚化发展。完成投资6000万元的北京城建集团无碳复写纸生产线、投资6000万元的鲁宁纸业高档铜版纸生产线、投资7000万元的金太阳纸业无碳卷筒纸生产线项目,重点发展中高档铜版纸、铜版卡、无碳纸,提高产品科技附加值,增强行业竞争力。2013年,各类纸加工产品达到22万吨,造纸产业实现产值25亿元。黄金产业:以归来庄矿业为重点,在巩固黄金规模生产的同时,继续勘探寻找新矿源,扩大生产规模。抓好规划期内投资1亿元的探矿项目。以归来庄矿业现有金外产业为依托,形成以黄金采选为主,多业并举的大型产业集团。2013年,黄金产业实现产值15亿元。

3、规范提升特色产业。罐头产业:支持鼓励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联合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促进产业规模的整合扩张。重点完成总投资3亿元的康发食品、玉泉玻璃、奇伟食品、中海食品、家家旺食品、亿家乐食品、万利来食品等企业的改扩建工程,着力打造高科技、名品牌罐头(食品)生产基地,提升中国(地方)国际罐头城的产业规模和知名度。争取到2013年,罐头产业集群产值达到120亿元;石膏产业:充分发挥重点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引导企业依靠科技创新,提高石膏产品的科技含量,着重发展高纯度石膏粉、自流平石膏等一系列新产品,努力打造中国石膏生态环境示范区。重点完成总投资2亿元的拜尔建材、皇华建材、万佳建材、平大贸易等企业的高档石膏产品生产线项目。争取到2013年,石膏产业集群产值达到106亿元;石材产业:加快石材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由开采加工当地石材为主向加工进口石材、出口销售的战略转型。力促石材企业整合提升,加快技术改造、产品研发和品牌建设步伐,推进石材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重点完成总投资1.2亿元的汇东石材、顺强石材、长春石材等企业的石材加工生产线项目。争取到2013年,石材产业集群产值达到103亿元;手套产业:规范棉纺、合线生产经营秩序,全面提升手套企业的管理水平。通过重点项目引进与建设、技术改造,提高产业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推动棉纺手套产业集群的成长与壮大。争取到2013年,手套产业集群产值突破50亿元;金银花产业:通过扩大种植面积,推广烘烤干燥技术,提高金银花的产量与质量。依托郑城、流峪两个主要的种植基地,引进培育一批现代化的金银花深加工企业。争取到2013年,金银花产业集群产值突破50亿元。

(五)突出总量提升,壮大第三产业。发挥我县区位、资源等优势,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新兴服务业,以“拓领域、扩总量、上规模”为方向,突出文化旅游、商贸物流、金融保险、房地产四个重点,通过规划引导、项目支撑、政策扶持推进服务业规模扩大、层次提升、结构优化。

1、突出发展文化旅游业。把旅游业作为服务业发展的龙头,牢固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发展理念,以景点提升、市场开拓为重点,营造大环境,发展大旅游,培育大产业。一是整合旅游资源。依托蒙山、天宇自然博物馆、九间棚、归来庄矿业地质公园四大景区,进一步加大景区建设力度,提升景区档次。重点完成投资5000万元的蒙山温泉开发、投资5000万元的东蒙书院和投资3000万元竹林生态园建设,打造一批富有趣味性、娱乐性、休闲性的精品景点景区。二是拓宽融资途径。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旅游产业,重点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参与我县旅游资源开发,培育多元化旅游市场主体,提升我县旅游开发建设水平。三是加强宣传营销。创新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坚持“政府做形象,企业做市场”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政企联手、部门联合、上下联动”的市场营销机制。积极与周边县市联合建立跨区域的旅游营销联合体,着力打造沂蒙山核心旅游线、山海圣人旅游线、福寿文化旅游线,把平邑融入全省旅游大框架。到2013年,建成5A级景区1处、4A级景区3处、3A级景区3处、年接待游客量突破31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40亿元。

2、活跃提升商贸流通业。大力发展现代流通,加快传统行业升级,进一步增强城市消费功能、商务服务功能和集聚辐射功能。按照商业网点规划,实施“五个一”工程:构建一个商业格局,建设一处综合市场,提升一批特色街区,改建一批农贸市场,扶持一批商业龙头。重点完成投资2.2亿元的平邑商贸城、投资1.2亿元的华百购物中心综合楼、投资8000万元的金桥商贸城扩建等项目

充分发挥我县四市交界处的优势,大力发展期货贸易、配送代理、连锁经营等现代物流方式,全方位提升物流业发展水平。加快盛安物流园、朝霞物流园、金银花物流港等园区建设,扶持鼓励物流企业上等级上规模,争取到2013年,培育1-2家国家2A级物流企业,建成临沂西部物流节点城市,鼓励、支持工业企业主辅分离,通过剥离整合企业内部业务,推进二、三产业分离,引导工业企业调整业务流程,发展服务外包,支持引导仓储、运输企业改造提升,着力培育第三方物流。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家电下乡工程”,依托供销系统的“一网两平台”,积极促进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建设,大力发展中小型物流企业。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推动“农超对接”,建设从鲜活农产品采集地到超市之间的冷链物流系统和快速检测系统。鼓励兴办各类农产品流通组织、中介组织和“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济组织、3、积极发展金融保险业。加快金融主体建设,到2013年,引进2-5家金融企业在平邑设立分支机构。支持农村信用社筹建农村合作银行或农村商业银行。加快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等新型地方金融机构的发展。继续完善信用担保体系,推动金融产品创新,科学规划县内金融网点布局,提升金融服务水平。鼓励金融机构争取上级业务部门授信授权,扩大信贷总量,优化信贷增量。到2013年,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8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21亿元。鼓励支持保险业组织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管理创新,增加保险品种,扩大保险范围。大力支持农村金融服务网络建设,搞好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开展,加快农村服务环境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尽快形成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

4、稳定发展房地产业。制定住房保障规划,完善住房保障政策,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居民家庭住房问题。调整优化住房供给结构,着重开发建设中低价位、中小套型的普通商品住房,尽快形成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和普通商品住房“三位一体”的住房供应体系。挖掘房地产开发潜力和居民购买能力,巩固我县房地产业良好发展态势。重点完成投资3亿元的福宽置业城市综合体、投资6亿元的美丽家园、投资1.7亿元的滨水雅园、投资2.6亿元的邑博园和投资1.3亿元明德花园等房地产开发项目。

(六)突出城乡一体,发展镇域经济。按照“旧城提升改造、新城跨越发展、建设魅力城市”的思路,投资20亿元,完成旧城城中村改造工程。投资3.5亿元,实施“跨河”发展战略,启动浚东新区建设。用3-5年时间,把浚东新区建成集行政办公、旅游休闲、服务功能配套、居住为一体的标志性城区。到2013年,县城建成面积、人口分别增长20%以上。进一步健全完善小城镇建设体系规划,加大对乡镇驻地特别是中心镇的扶持力度,积极争取开展“镇级市”建设试点,更好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建立健全乡镇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和中心村集中的机制,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小城镇建设体系。按照建设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小城市、人口规模达到5万人以上的目标定位,加强地方、白彦、仲村、郑城等中心镇建设,加大城镇建设投入,完善功能配套,实现率先发展。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以地方镇的罐头加工、卞桥镇、柏林镇、保太镇的石膏加工、仲村镇的手套加工、铜石镇、临涧镇等乡镇的矿产开发、资邱镇、武台镇等乡镇的生态农业、果蔬种植为重点,大力发展

乡镇主导产业和特色经济,形成“一镇一品”的规模竞争优势,壮大镇域经济实力,建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新型小城镇。积极争取开展“镇级市”建设试点,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到2013年,驻地人口万人以上的重点镇发展到10个以上,城镇化率达到44.5%。

上一篇:幼儿教师终考核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聚奎中学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