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麻雀的家园优美散文

2024-05-21

寻找麻雀的家园优美散文(共11篇)

篇1:寻找麻雀的家园优美散文

小城的七月,温度虽然不是很高,可整天闷在水泥砖块编织的“鸟笼”似的房子里,让人烦燥不安。住在顶楼的我,更是让躁热折磨得苦不堪言,只好扒在窗前让风吹走心中的不快。

站在窗前,这时最让人羡慕的地方就是路边的树下。树上不时跳跃着一群群麻雀,看着它们在高楼间穿梭,心里感叹,这些大自然的小精灵们,为冷冰冰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带来无限生机。正在我充满遐想时,一个声音突然说:晚上它们住哪儿呀?不知什么时候,女儿已站在了我的旁边,正用手指着鸟儿问我。

女儿的问题我一时答不上来。在我儿时的记忆里,麻雀的家和村里的房子是分不开的,村里房子的墙大多是用泥土垒成,在这过程中,墙上留下了不少拳头大小的“墙眼”,这是冲墙时支撑墙板的木杆留下的洞,这些“墙眼”就成了麻雀的“家”。当然,在这里是不可能有“墙眼”可供它们居住的,所以,我也不知道这些穿行于高楼间的麻雀住在哪里。只好抱歉地说,我也不知道,有时间我们去找找看。

于是,某日的晚饭后,带着女儿离开家,出去寻找麻雀的家园,更重要的是,想去寻找一片清凉。

太阳即将下山,但它把今日的最后一丝光亮投射到地面时,还是让人有些受不了,我们把自己放进路边建筑物的阴影中,才稍微感到一丝凉意。无独有偶,一群麻雀也似乎和我们一样正追逐着这一抹阴凉。

平时没怎么注意,这里的麻雀还真不少,七八只一群,十几只一群,熟练地穿行高楼间。细细观察,它们大都往一个方向飞,看准了它们飞落的方向,我们便跟了去。小城并不大,在七拐八弯绕过几栋楼之后,我们进了一个小院。不大的院子里,两棵小叶榕手牵手立在院中,四周被一米多高的杜鹃围着,是一个休闲的好所在。

比起我见过的榕树来,这两棵实在不算大,也就三层楼房那么高,一抱围粗。太阳把自己的最后一分光散散的洒在树上,光线被晃动的树叶反射过来很刺眼。麻雀们三五成群在树顶盘旋,寻找着自己歇脚的地方。

它们或高或低的飞着,对这里一点都不陌生。开始时,来的鸟儿并不多,三三两两的在四周的房顶和树梢之间来回巡视,刚停一会儿就起飞了。慢慢的,越聚越多,四周小楼上全都停满了,一排排,一队队,很是整齐。它们歪着头互相看着,一会儿又飞向树梢。这时,空中、树梢、房顶全是麻雀,少说也有上万只。嘴里喳喳喳喳叫个不停,叫声连成一片,有排山倒海之势,又很纯,更像高山里的溪流,沉而脆,连绵不绝。时不时忽地飞一圈,声音高了起来,如小溪遇到了高坎,哗的一声过后,又恢复了原来的节奏。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鸟儿们先后找到了自己的“地盘”落了下去,随着鸟儿的增多,树梢的枝条慢慢往下弯,正如秋天里被压弯腰的稻穗,只不过穗上结的不是谷粒,而是喳喳叫的麻雀。夕阳的余辉里,麻雀们也成了金黄。看得我们父女俩都呆了,半天没说话。

在这遍地高楼的小城里,还有长势如此好的两棵树,不得不佩服小院主人的耐心。榕树下围了花坛,花坛中栽满了杜鹃,中央还有石桌凳,地上的鸟粪被打扫得很干净,看得出他们对这里鸟儿很是爱护。小院里有两栋楼,一栋是办公楼,另一栋是住宿楼,很显然这是某个单位的办公场所,只是刚才进门时没注意,出门时我特意看了一眼:漾濞县审计局,大门上的名字很显眼。心里为鸟儿们感谢他们为这些城市里的小精灵提供了一个美好的家园。

小学时读过巴金老先生的《鸟的天堂》,对里面群鸟云集的描写印象很深,虽然生活在大山里,鸟儿见过不少,可真还没目睹过那么多鸟在一起。没想到,亲眼看到“鸟的天堂”是在这高楼林立的小城里,但愿它们能在这里永远栖息下去,为看惯冰冷建筑的眼球增添些许色彩,也为行色匆匆的人们停下脚,找一个最好的理由。

从麻雀的家回来,女儿对我说,她好想做一只麻雀,住在树上,又不热,还可以到处飞。我顿了下说,做麻雀真好(我不敢把前几年人们到处拿着枪打鸟的情形告诉她)。

那晚女儿睡得特别香,破例没有在睡梦中都喊热,脸上还露出甜甜的笑,大概是梦见自己真的变成了麻雀。

篇2:寻找麻雀的家园优美散文

早上,我醒来的时候,便听到窗外叽叽喳喳的一片,是麻雀的声音。这声音杂而不乱,像极了孩子们玩耍时开心的嬉笑声。其实,我是被它们吵醒的。在这偏于城市生活的小康乡村,已经很少有人饲养家禽了,在这边我是听不到在家乡时每天天蒙蒙亮就亮开嗓子的雄鸡的声音的,而麻雀却填补了这一空白。告诉你,若是想睡个懒觉,门儿都没有。

揉着惺忪的睡眼推开窗户,我看到了这群小家伙。

它们异常活跃,在地上蹦蹦跳跳,有的成双成对,有的三五成群,人从阳台上鸟瞰下去,地上纯粹就是密密麻麻的一片,仿若两军交战一样。不过它们可不是在厮杀,完全是在觅食。倘若有人靠近了它们,便齐刷刷“噗”的一声飞起来啦。一会儿,在不远的树枝上,或电线上,或窗口的铁架子上,你又可以见到它们的身影,每一只,都像是复制出来的,灰灰的羽毛,圆圆的脑袋,翘翘的尾巴,灰白的腹部,那句“口头禅”依然是“叽叽喳喳”,好像在说:“嘿嘿,笨蛋,有本事就来抓我呀!”

虽是如此,但它们也不会就此有丝毫松懈,那双滴溜溜的眼睛一只在注视着你,若果你有什么举动,它们会再次飞到另一个地方。等你走开后,它们还会再飞回来,像是往天空扔出一团揉皱了的纸团似的,这大概是地上的残羹败炙在吸引着它们。

在这之前,它们只不过是单独的一只或两只出现在地上,若是看到一粒米绝不会一个“人”吃独食,而是立马欢呼雀跃叽叽喳喳呼朋引伴。在附近活动的同伴们循着声音,翙翙地飞来了,不一会儿,地上又成了密密麻麻的一片。乍一看,只不过是一个个黑黑的在地上活动着的小点儿,若不是集体聚集到了一起,你恐怕很难发现它们。

这让我不由想到了孩提时捕鸟的情节。

在地上支一个竹筛,筛子下面撒些秕谷,然后取一根系了绳子的小棒支起筛子边缘,人拉着绳子的另一端,藏于隐蔽一隅,待麻雀进入筛子啄食,迅速拉动绳子。哇塞,那时筛子下边不定能罩住多少只麻雀呢!于是乎,就可以美美的吃上一顿了。而这,和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捕捉麻雀的情景是相宜的。

但是现在,是没有人会这么干了,或者说,大家根本就不懂这种捕鸟方式,更或者,即便有人知道,也不会付诸行动,因为着实勾不起人的一丁点儿兴趣来。现在的孩子,钟情于玩具,于是乎,麻雀便铺天盖地数不胜数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倒剩饭剩菜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倒是给麻雀们提供了很好的美食资源。

小家伙们吃饱喝足后,或聊天,或吹牛,或打情骂俏,或追逐打闹,好不快活。总之,它们几乎每时每刻都会有自己的事情可干。而娱乐活动一旦结束,也就是日上三竿,它们便开始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了。这个季节,它们忙着筑巢,繁衍后代。在我们暂居的村子,几乎每座房子的墙壁凿来输送太阳能热水的`洞孔里,差不多都居住着一对麻雀夫妻。嘿嘿,还真是给它们提供了一个既安全又温馨的小家哩。

而那些“早恋”的小家伙,还真是迅速呢,我在阳台上锻炼的时候,分明听到了它们的孩子在某个洞孔里嗷嗷待哺的啾啾声。做父母的,总不会走得太远,因为放心不下自己的孩子们。于是在听到孩子们的呼唤后,立马就出现在巢穴的周围了,而且嘴里还叼着虫子呢。这回可把孩子们高兴坏了,你也啾啾,我也啾啾,它也啾啾,好像是在说:“妈妈,这条虫子给我吧!”另一个则开始不服气了,高声道:“不要给它,那是我的,妈妈!”还有一个说道:“妈妈,他们都不是好孩子,每天依着自己个大欺负我,你还是把那条虫子给我吧,等我长大了,有力气了,它们就再也不敢对我放肆了!”至于妈妈最后把虫子分给了谁,我就不得而知了,总之,当妈妈的一定是经过好一番斟酌才下的决定的。我只看到,那只灰灰的家伙,过了一会儿,“扑棱”一下,从巢里飞了出来,一转弯就消失在了墙棱处。随即,巢里面便归于平静了。

然而这个时候,那只麻雀又出现了,嘴里同样叼着食物,和刚才一样,环视一下四周后,便钻进了巢穴,于是那些小宝宝们又开始了七嘴八舌的啾啾。我在想,怎么这家伙这么迅速,刚刚才出去的,一下子就又飞回来了,而且飞回来的方位正和它飞出去时相反,再快它也不能这么快啊?哦,对了,想起来了,麻雀属于雌雄轮流孵卵的鸟类,大概喂食小宝宝们的责任亦是如此。嗯,一定是这样子的,因为麻雀在我心中从来都是那种尽职尽责的鸟类。

日暮西山夕阳西下,它们又成群结队出现在行道树上,叽叽喳喳窜来窜去,实在是高兴得不行,大概像得了西川的刘备。然而,我是知道的,千叶茂树里,是有很多很多虫子的。

篇3:《黑板》:寻找失去的精神家园

传奇的伊朗女导演萨米拉•马赫马巴夫

本片的女导演萨米拉•马克哈尔巴夫只有20岁, 而影片却体现了她年龄不太相符的残酷与深刻, 堪称是当今世界上最年轻也是最具有传奇色彩的女导演。

萨米拉的父亲是伊朗著名导演莫汉森•马克哈尔巴夫, 7岁时她就出演了父亲执导的影片《Bicycleran》, 16岁就成为父亲的拍摄助手。18岁就拍摄出了倍受国际影坛推崇的处女作《苹果》 (The Apple) 一片。《苹果》承继伊朗影片朴素写实风格, 纪录了在伊朗某山村里, 两个女孩遭到父亲禁闭的生活状况。一位法国影评家曾这样说过:有些影片是记录真实的, 而有一些影片是改变现实的, 而《苹果》就属于后者。影片改变两个女孩的命运, 他们得到了很多人的关心和帮助。

《黑板》是萨米拉•马克哈尔巴夫的第二部作品。作品的背景是两伊战争, 这场战争历时七年又十一个月, 是20世纪最长的战争之一。在这样战争的背景下, 《黑板》用朴实的电影语言, 表现出年轻的萨米拉对处于水深火热的底层两伊人民生存状态的深层关照。影评继承了萨米拉处女作的纪录风格, 以其强烈的写实风格, 讲述了几个乡村教师在伊朗库尔德地区遭到轰炸后, 出发去寻找学生的故事, 该片同样在国际上引起轰动。

教师与黑板

故事的主体是多位被战火赶出学校的教师身背黑板不断地寻找学生, 试图教给他们写字与知识, 其中两位教师在旅途中分别遇上两群人, 他们是分别失去家人的关怀、靠偷运私货维持生计到处流浪的小孩和逃难的、试图越过边境回到祖国回到家乡的老人。战争剥夺了教师教书的权利, 也剥夺了这些人学习的权利, 而这些教师就是要出发去寻找学生, 试图给他们传授知识和经验。教师们每个人身上都背着一块沉重的黑板, 从光影分明的大山转角处慢慢走来, 就像一群朝圣的教徒, 不过他们并不是去朝圣, 而是去传道授业。经过长途跋涉之后, 虽然教师们都已经疲惫不堪, 几天来的努力也都告败, 但他们还是一往无前, 执着地寻找着。

在这些教师身上, 带有中世纪启蒙主义者的影子。他们的天职就是传道, 天职决定了他们必须在这场灾难性的战争中去呼吁, 用自己的言行来感化在战争中迷失的人们。他们就像是来到这些在战争中受苦受难的人们身边的救世真主, 在人们艰难跋涉的旅途中陪伴着他们。这些教师仅有的只是黑板, 黑板就成为他们救世的道具。他们要用黑板来教人们读书和写字, 甚至是从学会写自己的名字开始, 开始认识自己。黑板实际上代表着这些教师的身份, 也是在这场战争中他们区别于其他人的唯一特征。更深层次地讲, 导演的用意就是以黑板作为他们的隐喻, 导演在接受关于这部影片的一次访谈中就说过:这部影片无疑是有我无意识的含义在其中, 具有隐喻的因素。

然而, 如果以为这些背着黑板的教师能够真正挽救人们的话, 那就大错特错。事实上, 两个教师的黑板在后来都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塞德唯一能够用来娶一个妻子的嫁妆只有黑板, 塞德不得以献出自己的黑板来阻挡枪火的袭击!黑板能够救他们四个人的命, 但未必能够救其他人的命!在与即将回到伊拉克的妻子离异的时候, 迫于民族与国籍的不同, 塞德被迫实现诺言, 将黑板送给了那位女子!从此他失去了黑板, 失去了唯一借以谋生的东西!黑板还是帮助跌断腿的小孩护腿的夹板, 黑板在教给孩子知识的时候, 却不可避免地目注他们在枪火中倒下!他们失去了黑板, 也迷失了自己的方向。这是战争带给他们的黑色幽默。

寻找精神的家园

无论是电影《苹果》还是《黑板》, 导演总是在她的影片中深情关注着社会底层那些受苦受难的人们, 在《黑板》中尤其明显。触及到战争的实质问题, 观影者从这些教师身上除了看到普通劳动者勤劳朴素的美德之外, 还有失去家园后的飘零感, 以及他们在飘零过程中坚忍不拔的精神和被战争决定了的悲哀甚至有些无奈的命运。

影片中的孩子是在炮火中长大的孤儿, 他们自发组成一个群体, 为在战争中求生, 不但要每天冒着失足的危险负重走山路, 还要冒着被射杀的危险穿越国境线。为了在士兵的眼皮底下偷渡, 他们甚至把自己伪装成山羊, 跟着大群山羊一起爬过国境线。从小失去了父母的他们, 缺乏父母的抚养和教导, 偶尔在旅途中遇上一名诚心教他们读书的教师, 却不敢轻易信任。这群孩子已经步入歧途, 命运无法改变。但是他们还努力寻求知识, 寻求对这个陌生而恐怖的世界的理解, 不断地用自己的故事来阐述人生。

影片的结局无疑是一个悲剧, 在教师捧起双手喝羊奶的那一刻, 摔断腿的少年哈亚正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可就在这一刻, 枪声响起, 少年的身体和黑板一起滑落, 生命之花随风而逝, 令人叹息。这是影片对战争的残酷性的无声控诉, 战争剥夺了孩子们的生命, 剥夺了孩子们受教育的权利。而硝烟弥漫的战火毁掉的岂止是这群孩子, 是这群孩子背后所代表的整个国家和民族的下一代。

小孩倒下的那一瞬间, 给教师带来的是莫大的震惊, 但他又无能为力。知识可以安慰这些经历沧桑的孩子孤寂的灵魂, 却无法挽救他们的命运。也许对孩子而言, 生存才是首要的问题, 因为战争时刻威胁着他们的生存!他们是迷惘的一代, 是被毁灭的一代!

相对来说, 在逃难回乡的老人身上, 则更多蕴涵着历史的沧桑和对前途的执着追求, 也深刻体现着人们灵魂中对精神家园的寻找。老人们在17年两伊战争中从祖国伊拉克越过边境逃难到了伊朗, 但他们依然想回到祖国, 回到故乡。归途中, 他们迷失了方向, 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 但是他们有一个既定的目标:就是找到边境, 找到回到家园的路。“他们就像是寻找生他养他的地方的鱼群” (导演语) , 他们要回到自己的故乡去, 在故土生在故土死。与四处授业的教师和流浪的孩子相比, 老人们似乎更明确自己的前进方向, 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 以及对精神家园执着的追求。

这部电影以写实的笔触, 描绘着一个徘徊在希望与绝望之间的世界。影片中的种种对比, 使那种文明即将被野蛮毁灭, 民族看不到未来的压抑深入人心。同时, 它又以柔嫩的笔触, 刻画着人们内心深处的散发着光芒的人性。影片对人性的高度关注, 刺痛了观影者心中最柔软的部分, 也让人反思苦难究竟源于何处。

这部影片让我想起马其顿共和国导演曼彻夫斯基的《暴雨将至》, 主人公柯克和这群老人一样, 都执著地想回归家园。对于在战争中颠沛流离的人们来说, 有什么能比家园更能让灵魂安宁的呢!同样是知识分子, 《暴雨将至》的男主人公柯克为了家园的安宁牺牲在自己人的枪口下, 肉体虽亡, 精神永存!而《黑板》中的教师, 他们的努力却只能止于民族与信仰的界限, 因为他们连自身都难保。这场惨烈的战争, 其实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 被葬送掉的不仅是个体的生命, 还有一个民族的文明与希望。

《黑板》是萨米拉·马克哈尔巴夫的第二部作品。作品的背景是两伊战争, 这场战争历时七年又十一个月, 是20世纪最长的战争之一。在这样战争的背景下, 《黑板》用朴实的电影语言, 表现出年轻的萨米拉对处于水深火热的底层两伊人民生存状态的深层关照。

篇4:寻找精神的家园

关键词:残雪 柳铮米琳 爱情与厮守 城市与乡村 精神家园

残雪于20世纪80年代走上文坛,以《黄泥街》、《苍老的浮云》等作品引起读者和评论界的关注。因其作品的现代先锋意识和先锋形式,成为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先锋小说”流派举足轻重的作家。残雪发表于《红岩》2015年第4期的小说《刘铮老师和米琳》描写了一份难于厮守的爱情,寄予了作者对爱情、对城市与乡村、对人类精神家园的追寻的困惑与思考。

小说里的爱情离合和家园追寻是一个寓言。刘铮和米琳邂逅于都市里的歌剧院,他们素不相识,年龄相差十多岁,因为欣赏京剧《尤三姐》座位相邻而产生了对戏剧人物的交流,在短暂的交流过程中两个人彼此欣赏、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突然而至的爱情,发展神速,确实也与当今快节奏的生活相匹配,等戏剧散场两个人已经成为知音和恋人,米琳已经挎上了刘铮老师的胳膊。这种一见钟情,既是中国传统式的爱情的延续(张生与崔莺莺,梁山伯与祝英台,白娘子与许仙均为一见钟情又一波三折),也是现代观念和快节奏生活中男女情爱常有的模式。但接下来残雪没有给我们营造一个男欢女爱生死不渝或者爱恨情仇的故事,而展现的却是男女主人公有爱不能厮守的“撕裂”之痛。

这里首先是职业和爱情的撕裂,柳铮老师热爱自己的教师职业,每天忙于工作,没有太多的时间陪伴米琳。而陷于爱情的米琳是性情中人,典型的都市浪漫女孩儿,在生活中一旦遇到所爱,对爱有一种热烈的渴求,希望天天和心爱的人厮守在一起,可柳铮老师为师的责任不能满足米琳的情感需求,为了节省柳铮老师下班之后去见米琳奔波在路上所花费的时间,工作比较悠闲的米琳等候在柳老师的住处,即便如此,柳铮老师还是因为工作的需要很难抽出更多的时间去谈情说爱和陪伴米琳。于是米琳痛下决心为一场无法厮守的爱情主动提出了分手。显然,分手不是因为不爱,不是因为其中哪一个人的移情别恋,而是米琳受不了相爱不能相见相伴带来的感情痛苦。這场爱情和分手在两个人的内心都留下了巨大创伤,米琳“受到了重大的打击,整整一个月里头完完全全失去了睡眠”,甚至还自残过。多亏母亲及时发现才保住一条命。而柳铮在米琳走后确确实实“感到自己的一生完了”,成了一个没有灵感的机器人,半年之后才一点一点缓过神来“恢复了对生活的感觉”。可见这场爱情爱得多深,对男女主人公的伤害多大!为了疗伤,米琳追随母亲去了乡村。优雅博爱善解人意的母亲对女儿失恋的痛苦看在眼里痛在心上,主动找到柳铮牵线搭桥,使两个为感情折磨的年轻人再度牵手。但横亘在相爱的两个人之间的藩篱依然没有解除,注定了这份爱的沉重与一波三折。

男女主人公的第二重困难在于从小在城市生活的米琳开始不适应城市生活。不仅恐惧人群(精神上对都市对人群活动有了不适应),更为糟糕的是开始失眠(身体上产生了严重的不适应),但为了爱情和厮守,辞掉工作的米琳追随柳铮生活在都市,以为生活在爱人身边,爱情可以疗治精神和身体的不适应。但失眠的困扰越来越严重,神思恍惚甚至有时忘了回家的路。以至于她对自己的精神状态产生了强烈的质疑。苦恼中的米琳去探望从都市迁居到乡下安享爱情和晚年生活的母亲和舒伯,不经意间发现在远离喧嚣的僻静乡村找到了内心的安静,能够踏踏实实睡个安稳觉。米琳看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也是我们当今随处可见的现实:都市人向往乡村,希望过一种远离喧嚣、相对安宁、回归自然的乡居生活,但乡村里人却向往繁华热闹、色彩缤纷的都市生活,纷纷逃离乡村奔向他们渴望的都市,乡村被冷落荒置,留守者寥寥。于是米琳在热烈爱情与能使她安眠的“休憩家园”两者之间产生了两难抉择,城市有她的爱情和爱人,但城市也会使她饱受失眠之苦;乡下有宁静的环境,淳朴的村民,更有让她安然入睡的天地自然,只是少了亲密爱人和丰富的物质,鱼和熊掌不能兼得,何去何从?其实这正是摆在现代人面前的困境。不同人群对城与乡有了不同抉择,母亲和舒伯是注重精神享受的前辈,他们想过一种超越物质享受的宁静浪漫相依相伴的生活,因此他们的逃离都市是一种主动择取,而眷恋爱情和城市的米琳是因为失眠困扰不得不频频造访乡村,显然这是一种有别于母亲的被动选择。为了爱情,米琳尝试着留在都市,但只要回到都市,失眠就如影随形而且越来越严重,以至于不能正常生活。她的回归乡土有着太多的无奈。此时的米琳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徘徊挣扎。城里有她喜欢的市容,有车水马龙的街道,有鳞次栉比的商店和琳琅满目的商品,更重要的是有她的亲密爱人。她不想离开从小生活过的城市和爱人,但失眠的困扰身体的不适又使她不得不一次次离开都市居于乡下。

城里人对乡土的态度体现在母亲和米琳两代人身上。母亲为了心中的那份安宁和爱情,主动选择了乡居生活。米琳为了身体不得不选择乡村生活。她们选择乡村与乡下人向往城市向往现代化生活的态度形成了强烈反差,胆子大的、混得好的都举家迁往城市或者外省,村子里只有少量的留守者,一部分是眷恋乡土乡居生活,一部分是无法走出去的无奈者,他们被时代“留置”在了乡村,伴随着他们乡居生活的是被快速行进的时代列车“甩下”的无奈,无法以一种享受乡村生活的姿态面对现实。何处是人类快乐生活的家园?是走还是留?是作为现代先锋小说家残雪的思考与诘问。此中隐含着作家对人类精神家园的探求。

当然村里还有坚守者,比如阿勤和她的伙伴双玉,比如侠客猎人阿迅。村里的孩子要么去了邻省条件和教学质量更好的学校读书,要么跑出去打工,阿琴和双玉是唯一留在村里的孩子,立志永远留在村里。她们性格淳朴沉稳,刚毅独立,在米琳看来她们身上有一种通灵的气质。此时的米琳才逐渐发现了乡村的美,才开始真正从心里爱上古朴宁静的乡村,乡居生活使她快乐,使她忘记了烦恼,每天种菜、浇地、养鸭、打草喂鱼的生活改变了她的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这里不仅可以神奇地治疗她的失眠,还是她快乐的栖居地和精神的家园。

nlc202309040048

乡村如此厚重沉稳,乡村给人的安宁和快乐使她逐渐忘记了都市的喧闹和带来的恐惧感,最后米琳张罗起一个图书室,这片天地是自己的灵魂栖息地,也希望给美丽而精神文化生活贫瘠的乡村带来文明与改变。

但这一切,在残雪那里只是一个寓言,一种象征。

残雪曾经说过:“我写的不是外在的东西,都是挖掘潜意识的小说。……我写的所有的题材都是灵魂的故事”①这篇作品是现代人关于爱情、关于理想家园的一个寓言。这个寓言,是一个象征,米琳面对的困惑与探求象征着人类爱与生存的艰难、焦虑与探寻。

在柳铮老师那里,不能轻易割舍的事业与爱情是一对矛盾。一见钟情的爱情没有错,为爱付出、为爱坚守更没有错。柳铮老师因为“工作繁忙,事业上有野心,热爱本职工作”而没有时间陪伴爱人,不是不爱,是爱与工作产生了矛盾。这样的矛盾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屡见不鲜。农耕文明时代,长别离的夫妻大有人在,看看流传至今的大量的思妇诗、闺怨诗可见一斑。关键是时代不同了,现代人对情感的需求远不是农耕时代可比的,已经由传统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发展成“不求天长地久,只需一朝拥有”。于是有了爱得越深越有怨言的“新怨妇”的抽刀断水、断腕求生。米琳决意放弃爱情的临别一咬,爱人的手上血肉模糊,自己的心上撕心裂肺!如何解决或者缓解爱情与家庭与事业的矛盾是摆在每个人面前需要解决又没有完美答案的难题!残雪通过一个爱情和追寻的寓言揭示了现代人生存的一个困境。

在米琳那里,爱情与厮守不能兼得使她痛楚,都市与乡村不能兼容使她游离,爱情与乡村不能共有使她迷失。取舍哪一个都是一个艰难的选择。米琳曾经依恋爱情、依恋都市,但二者都使她身心俱疲,在宁静的乡村,厚重的大地、淳朴的乡情、宁静的环境使她逐渐康复起来,米琳爱上乡村是逐渐的不自觉的。在这里她找到了踏实安稳的生活和感觉,找到了喧闹都市、丰富物质、浪漫爱情无法填补的充实和快乐,这种回归和认同显然不是一时冲动的产物。在此,残雪实际上探求的是一种人类真正快乐生活的方式和精神的栖息地以及灵魂的家园。

当然,面对日益异化的都市人生,具有“都市恐惧症”的人也可能越来越多,真正适合人类生存的最好方式是什么、在哪里?很多作家开始质疑和探求,似乎与时代向现代化迈进的步伐有些背道而驰,但一个有良知和洞察力的作家应该肩负起探询的责任。乡村图书室可以建起來,但有人来吗?能坚守多久?潜在的读者群在哪里?一个人的坚守还是一群人的坚守?欣喜地发现米琳“重生”的柳铮不得不再次回到喧闹的都市,在繁忙中忘却“孤独”和担忧,爱向何处去,图书馆向何处去,作者并没有给读者一个美好或者灰暗沮丧的答案,也给了读者想象的空间。

当然,作为一个有关“爱情”“都市与乡村”的寓言,我们不能苛求作者细节的完美无瑕,先锋小说家的“先锋”姿态不仅体现在作品主题的现代性、超前性,也体现在小说结构“形式”的创新和细节的不拘常态的“先锋”上。细品我们会发现,执着于人类精神家园探索的残雪在细节上有些疏漏或者过于“空中楼阁”。比如,米琳刚回到自己的住处,正沉浸在剧院偶遇、一见钟情、街头漫步之后的兴奋之际,母亲给女儿米琳打来电话问候女儿是否过得快乐,情感兴奋中的米琳知道此时母亲和舒伯在床上,“她妈最喜欢在自己做爱时打电话给女儿”的情节就有点离奇了,这篇小说在写到两代人的爱情时,用笔很干净也很唯美,不见现代主义小说常见的“肉欲”的渲染,但这个细节却有些游离。且不说这种爱好是否可信,且不说母亲和舒伯的黄昏恋多么温情浪漫,且不说已经退休之后的母亲心态多么年轻,单看看这位一直独身、无儿无女、直到遇到母亲才发疯似的爱上母亲并走进情感生活的舒伯将近70岁的年龄,也觉得残雪的这个细节过于天马行空。这样的疏漏也成为小说的“白璧微瑕”吧。

注释

① 残雪.只要有凳子和笔就能写——访作家残雪[N].中华读书报,2002-2-27.

篇5:燕子麻雀稻草人优美散文

剑川的秋天,是从稻草人开始的。

夏秋的交替在城里,在钢筋水泥里,没有明显的划痕。阳光一样的灼热,夜晚一样的沉闷,雨过天就蓝。无论是视觉还是感觉上,都没有大的区别。

城外就不一样了,秋天一到,稻谷就开始扬花。麻雀熟知夏秋的交替变化规律,以及与它们的意义,或早或晚地来吸取稻谷的乳汁,被麻雀吸过乳汁的谷子不会饱满,就成秕谷了。秕谷过多,也就意味着收成减少,于是稻草人就出现在稻田里了。先是某家女主人惊呼:麻雀已经吸我们谷子了!很快就有一个稻草人出现在她家的稻田里,然后是两个,三个,很多个。花花绿绿地站在大片的稻田里当着稻田的警察。麻雀初见全副武装的稻草人,先是心生恐慌,飞得远远的。然而,稻草人就是稻草人。麻雀见稻草人永远是那个样子,也就试探性地在稻草人身边飞来飞去,最后居然落在稻草人肩膀上,叽叽喳喳地欢闹,大胆地去吸取稻谷的乳汁了。稻草人就成了秋天的一个象征,一个醒目的提示。

燕子不知道何时开始,就在电线上成串成串的集中,它们不像麻雀一样叽叽喳喳的欢闹。它们在电线上错落有致排列着,轻声细语,呢呢喃喃,婉约而亲和。偶尔有一两只像是组织者或领导,忽高忽低飞到这儿或那儿传递着它们的,我们听不懂的信息。它们像是在做着一种迁徙前的告别,或是一种文人的笔会。也许在为即将要去的.新家激动,却带着即将分别的感伤,就如白族民歌中唱的那样,去了前方心牵后,都是留念和不舍。

是应该留念的,剑川这个地方,人们对燕子特别友好。燕子来了,这个地方到处飘洒着温暖、和谐、祥和、欢乐;燕子去了,这个地方也一直传承着一种坚韧、忠贞、勤劳、积极。

秋天的脚步声很快,燕子走了,稻谷的乳汁也逐渐变硬,一晃眼又变成了黄澄澄的谷子。等中秋一过,它们将在欢乐的笑声里告别田野,以另外的姿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稻草人则在某一角落,静静地观看着这一切。

麻雀是不离开这个地方的,它们曾在这个地方消失过,又在人们的期待欢喜中出现。如今,它们已和这个地方融洽默契,人们在稻子不成熟的时候用稻草人吓唬它们,也会在秋收后把饱满的谷子给它们吃呢!晨光初照,在古城的小道上走着,就不断有它们的欢声笑语,它们喜欢和人玩游戏,你近了它们也不让开,就在能抓住它们的时候,又呼的一声飞到墙头了。它们将在墙头屋角,和这个地方一起,闹腾着走过冬天。

篇6:家园优美散文

在我们的灵魂深处,家是避风的港湾,家是永远的牵挂!那里有祖辈的足迹,父亲的背影,母亲的叮咛,乡亲的渴望!

由此,我想起孟郊《游子吟》中的诗句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如果说父爱如山,就像没有花期的无花果,结满了累累硕果,给人以无尽的膂力和勇气;那么,母亲的爱,就是浩淼澎湃的大海,是鼓浪屿的琴声,是精卫填海,是杜鹃啼血……让我们在艰苦的岁月里,学会坚强地生活!回眸曾经走过的路,无数三百六十五个风雨兼程的日出月落,我们无时不在追忆、徘徊、奋进,去寻求本真的宿命;无时不在沉默、呼喊与奔跑中,诠释着家园给我们的`一切!

“志在林泉,胸怀廊庙。”意思是:居轩冕之中,不可无山林的气味;处林泉之下,须要怀社稷的经纶。”如果说六十年前我们的祖辈还在黑暗中泅渡,寻找着生命的绳索。那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一个带着浓浓四川口音的老人,满怀深情地说:“富民政策,要得!”党的光辉,如春风化雨,祖国的大江南北,新春的犁铧翻开尘封的土地,农人们播下了第一粒责任田里的种子。“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斗转星移,天堑变通途。沧桑的家园,如雨后春笋般改天换地,展现出迷人的风采。

金秋的风啊,吹开十里稻香,南来北往的大雁,捎来远方的消息,还有广袤田园的芳菲!

“大行德广,福泽天下。”五十六个民族兄弟姐妹,心手相连,亲如一家,走过阴霾的岁月,沐浴着盛世和风,描绘着幸福的生活。老人的闲适,大人的纵歌,孩子的欢笑,蓝天白云下,灿烂的阳光照耀着恬静的村庄,还有什么比这样的时光更幸福、更甜蜜!“肝胆相照著华章,风雨千秋写诗魂。”无论是在血雨腥风的沉沦岁月,还是在水深火热的艰难日子,生死与共的信念没有变,众志成城、信守诺言的信念没有变,永远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更没有变!堂堂正正做人,挺直脊梁,承接着各种血与火的考验,忍受着世俗妒嫉的目光,还有无休止的伤害与掠夺!但是,我们的母亲,依然坦荡胸襟,以海纳百川的气度,笑迎五湖四海的朋友;以苍松翠竹的风骨,彰显出民族的气节。让一次次的盛会,展示出华夏五千年的灿烂与辉煌!让东方的文明流光溢彩!让诚信礼仪征服人们的信赖!让宽容与理解去化解世人的歧视!

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烙满沧桑痕迹的祖国大地,处处龙腾虎跃,呈现出勃勃生机。人们唱着《春天的故事》,迎着新时代的曙光,抒写着一个又一个传奇的神话,谁主沉浮,神箭笑傲苍穹!让祖**亲再一次告诉世界:巨龙已经腾飞,但是,我们绝不称霸!

在离太阳最近的地方——香格里拉,各民族兄弟姐妹亲如一家。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建设着美丽的家园,这里的人们和睦相处,团结友爱,人与人、人与自然、各教派之间,构成一幅斑斓的七彩画卷,和谐、安详、宁静,演绎着香格里拉永恒的主题!无时无刻,我们都有一个深深的感念,那就是——感恩母亲!感恩我们的家园!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曾经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和权利说不呢?“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母亲给了我们所能拥有的一切,在我们有限的生命中,能为她做些什么!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从淡泊名利到宁静致远,从呀呀学语到长大成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与一次次的超越自我分不开,我们的血脉,忠贞不渝地与祖**亲,紧紧地连在一起!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社会,组成了美丽的家园,倦鸟归林,游子思乡。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祖国——就是我们至亲至敬的家园!

因为您的崛起,我们豪情高涨!因为您的腾飞,我们意气风发!

篇7:寻找春天的优美散文(推荐)

因此我决定出去寻找春天。

正月十六的早上太阳不算明媚,一股烟气笼罩着大地,没有风,空气里没有了冬的冰冷,微润的气息扑上双颊。院子里梧桐树上的喜鹊,房檐下的麻雀,不停地叽喳鸣叫着,好像在提醒我可以去找春天了。我终于按捺不住向往春天的激动,走出屋子,来到院子里,期盼可以寻到春天的讯息。

先来到楼前的菜地里,我信步慢走,唯恐遗漏掉要寻找的颜色。一畦畦的菠菜已经绿了,这是菜地里最扎眼的绿色。蒜苗也绿了三四片叶子,颜色虽然有些暗淡却也昭示着,生命在突破了冰冻的禁锢想要努力生长。只有荠菜,一身紫衣,间或出现在菜地里,有的已经开出白色小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摇头晃脑的东张西望着,微笑着。这是我寻到的第一抹春天的色彩。

来到通向花池的夹道间,背阴的地方立春后的雪还没有融化。

海棠树、柿子树,依然萧条沉默,直枝枝条条都没有变颜色,看不出与冬天有何区别。观赏松的枝叶疲乏的绿色里略带微黄,小树顶上偶现一些雪白的点缀,我伸出手指轻轻捏起,原来是夜来的寒霜凝聚。

玉兰树在那里亭亭玉立,身姿挺拔俊秀,颗颗花苞的外面被一层毛茸茸的外壳紧紧包裹着,经历了一冬的严厉考验,剥开它,也就看到了淡黄色的柔软,这就是春天要开的花瓣了,那醉倒众人的花苞还在娇羞着蓄势待发。

再看月季,它的叶茎开始泛起微红,折断它你会看到骨芯是一丝水嫩嫩的淡绿,枝条上的叶苞是那样的娇羞矜持,另一边的蔷薇也如月季一样,只等春姑娘的一声令下,它们便会显出自己的颜色,为春天增光添彩,把大地打扮的五彩缤纷了。

是啊,我或许寻找春天的时机有些早,只有残忍地抽丝剥茧般的行动,才能看到我想要的颜色,而我只剥了两种苞芽:月季和玉兰,就适时停止了,盼着它们早点绽蕾,也不枉我寻找春天的一片热情。

篇8:守望美丽家园优美散文

我们的族辈来自农村,小小乡村就是我们童年的梦想之地和美丽家园。追随驴友的脚印,我们游走在小小乡村里。

走进乡村,脚踏整洁的小路,耳闻鸟儿呢喃和清清溪水的叮咚欢唱,眼观满院绿色的一幢幢农家别墅,那自然整洁的美丽乡村就在玲珑的小桥、流水中守望着书写着江南的绿色生态家园。

放眼望去,春天的乡村,田野里五彩缤纷。那一朵朵梨花,像一群群活泼可爱的孩子,探头探脑,按捺不住春的呼唤,绽放出团团洁白云絮;那一片片桃林艳若新娘,正轻盈舒展着枝条,在树梢执镜梳妆,竞相展示着欢快而美丽的身姿,枝头缀满了粉红色的喜气,让整个村庄都弥漫着洋洋喜气;那一望无际的黄色油菜花,轻歌曼舞,似排山倒海之势,不由分说,成了乡村春天的主角。成群的蜜蜂翻飞在花间,你来我往,妙趣横生。

徜徉在田野上,那些各色小花悄无声息绽放着,青蛙在花丛中跳着蹩脚的舞步,开心地与花儿玩着捉迷藏,时而有成群结队的鸟群此起彼伏的欢歌笑语相伴,青蛙王子就更大胆地跳跃着,去挑战新的阵地。

成群的燕子飞翔在多彩的田野,这是一幅多么漂亮的动感画面,那挥汗忙碌的农民理所当然就成了田野上的画家,他们用锄当笔,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绘着自己的美好心愿。

富有诗情画意的乡村,就像珍珠洒落在缱绻的自然景色上,在大自然的赤橙黄绿青蓝紫里演绎着浓郁的乡村生活。

走进静致美丽的乡村,看到那些漂亮的别墅半隐在树林里,时髦的宝马车歇息在桃梨丛中时,感叹这里山水生态美,但更令人欣喜的是村里文化氛围也特别浓厚,展现了一系列人文美,令人刮目相看。

村里干净整洁,新建的村委办公大楼不比机关单位的办公楼逊色,欧式建筑风格的村舍整齐划一,路灯遍布全村各个角落,村庄的道路硬化、绿化、亮化。还建起了新公园,公园里有一系列健身活动器材和羽毛球场。还建有集教育、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的三星级文化俱乐部,还有标准的篮球场。

清晨和黄昏,我们在干净的公园和广场上可以看到妇女们舞木兰扇、跳排舞,男人们下棋、打球、健身,老人们则在温暖的阳光下安逸地打牌、看报,孩子们放学后有的在阅览室安静地读书,有的在田野撒开大脚丫忙着捉蝴蝶、知了,也有在花园般美丽的家门口淘气玩耍。村民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让城里人好生羡慕,羡慕村民有花园般美丽的住宅,羡慕村民被绿色的自然世界所包围。这里处处散发着自然的色和香,也处处释放着浓郁的城镇气息,彻头彻尾改变了以前旧民谣里 “坐在路廊头,蹲在树脚下,念念白搭等天暗,娶个媳妇比登天难”的旧村貌形象。

如今村村通公路,彻底改变了“一山又一山,出门就爬山,隔山能对话,相见走半日”的交通落后形象。村民可以在自家门口等车进城,自家的土特产、鲜货,随时可以运到集市,再也不像以前那样起早贪黑挑着偏担忙赶路。

如今村村不仅配置了保洁员,还增加了许多垃圾桶。村里家家讲卫生、搞清洁,并做到对垃圾实行日产日清和无害化处理,还对条条小溪的水面进行杂物清理。这样一来,家家户户的庭院干净整齐,条条道路整洁畅通,清澈如镜的小溪处处洋溢着江南水乡的娇媚。

行走在诗情画意的田野里,不知不觉思念起外婆和奶奶。如果她们还健在的话,好好享受一下现在的美好乡村生活,那该多么幸福!外婆和奶奶家都住在乡村,低矮的平房很陈旧,墙都是用石头砌的,田间地头的农作物也没有现在这样丰富鲜亮,所以留在记忆中那个年代的乡村就是一张黑白照片,黑黑的土地上一穷二白。

随着经济改革,乡村的日子越来越红火,那陈旧的矮屋早已翻盖成崭新的楼房,田间地头不仅农作物越来越丰富,还随着季节变化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那些绿色农产品倍受大家欢迎,那些古朴有特色的建筑成为旅游风景地,许多乡村建起了休闲、娱乐的农家乐。现在的乡村门庭若市,是它的富有和特色吸引城里的人们络绎不绝地走进它,了解它。

站在绿油油的稻田里,看着稻田的守望者―――稻草人,为赶走稻谷的天敌,为保护和守望自己的`绿色家园,始终风雨不移地矗立着。我想,我们也要做保护和捍卫绿色家园的守望者,懂得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爱护地球母亲的自然资源,懂得保护恢复绿色的自然原始生态。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自然原始的生态环境遭受了一定的影响和破坏,政府部门已深层领悟“人与天地相应,人与草木同归”的内涵关系,家乡的人们已经开始保护山秀水清的绿色家园,许多农田恢复农耕,人们开始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优良的品种进行种植。

小小乡村一年四季变换着不同的色彩和味道,它的无限魅力对山外的人充满巨大诱惑。你看,节假日人来人往,欢歌笑语,来买土特产、来品尝八大碗、来看古建筑、来采桑、来摘草莓、杨梅……小小乡村出落得格外山秀水清美丽整洁,处处充满和谐的爱。自然绿色生态随处相伴,鸟语花香的景色处处耳闻目睹。

游走在这美丽的家园里,自然生态的绿色美和住宅环境的人文美深深吸引和感动着我,让我不舍离去,我想神仙居住之地也不会如此美。一步一回首,照相机没电了,只好遗憾作别。我会经常来走走看看,看看走走。守望着自己美丽的家园乃是一大幸福。

篇9:寻找我的人生根蒂优美散文

屋里,我养成了庄稼人的乡土生活习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种夏忙,秋收冬藏。年复一年,种植谷物,养殖禽畜,纺纱,制鞋,他们总有忙不完的事。这屋里,我感受到了先祖受到的敬仰与追崇,过年过节,酿酒,炸豆腐,做馃子,包粑粑,焚香化纸,充满了诚挚。他们祈求安稳的现世,充满敬意,这更让人感动。我也领略了农村人婚丧嫁取等习俗的亲和。

母亲或说或唱的故事、古谚和童谣,让我秉承了清白勤俭的家风。那劝人为善的故事,让我体会到其中的良苦用心,有“张公百忍”家训式的故事,有巧做“红心萝卜九道菜”的传说。更多是教我如何做人的古谚语,“相骂无好言,相打无好拳”,“日里待客不穷,夜里做贼不富”......,有一故事,说我们周边村一个本有“真命天子”的人,能耐如何了得,但由于做人不厚道,“看见黄金不识宝,拿着姑娘喊大嫂”,最后身首异处。最烦恼的是她教我换算那十六两称,“一六二五,二一二五,......”,这毫无用处,近乎无聊,但也让的理解了“一推六二五”这个成语的真义。从这些心口相传的民俗中获得的教养,在学校教育中无法猎涉到,读到的民间文学也没有母亲讲得那样有感染力。“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是民俗的力量。

这“四水屋”屋梁下的燕子让我充满敬意。燕子“不吃你家米,不吃你家谷,只借你家梁下做个屋”。家人不允许惊动它们,认为会给屋子带来好运,哪怕它们破坏卫生,甚至有时把粪拉在碗里,也不能掏窝赶走它们。那时我总想不通,“偷钱偷米养姑娘”的麻雀可以捕杀,其肉用臭牡丹叶子裹着煨着吃,而这燕子不小心从巢中掉下来,也不能拿来喂养,否则一冒犯,脑袋就会长癞子。这无非因为燕子是一种益鸟,与人格外的亲近.,而奉为神灵,对万物充满了敬畏。日前人知道,像麻雀一样的所有物类都是大自然生物链中的重要一环,即便侵犯人类利益也一样受到尊重与保护。

那天井下,还有我飘飘然的,是堂屋右壁上那奖状。奖状使我有了优待,“晴耕雨读”的家教,让我也想凭此“跳农门”。安静时,我就在堂屋的“八仙桌”上做功课,练字;人杂时,我就要到楼上去看书。其实我看的写的都是学的教材,没有鲜活的儿童读物,就连练字也没有一本法贴。我这只天井下青蛙,感受的只是阴凉。家族长老告诉我,我的父亲有位爷爷读书十分了得,轻轻年纪就中了秀才,家里为他建了一座高高读书的楼阁,整天与书为伴,好好地考“顶子”,连吃的饭也是吊上去的。可惜他没有图得功名,反而早早地夭折了。

花开水流,岁月无声。一不经意四十多年过去了。我勤勤恳恳,平平静静,没有野心,没有怨气,波澜不惊地教书育人。正正直直地做人,毫无卑屈地做事,虽无富贵,也贫贱骄人。这也许是利益于乡风民俗的熏陶与浸润。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我何不审视昨日的自我,更加满怀激情地融入今日这沸腾的大海,风云齐汇的高空,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回馈给我生命的乡土人间,回报给我生机的都市社会。

篇10:寻找心中的净土瓦尔登湖优美散文

有一个故事,一个渔夫整日以打渔为生,每天只打很少的够吃一天的鱼便在海边悠闲地晒太阳,一天一个有钱人见到他在懒洋洋地晒太阳便过去批评渔夫好吃懒做,有钱人说:“你怎么不去搞水产养殖?过几年那可以赚多少钱啊!”渔夫说:“赚那么多钱干什么?”有钱人说:“这样的话就可以不用每天出海打渔了!”渔夫问:“不出海打渔了那我每天干什么?”有钱人显得很骄傲的说:“你就可以整天很悠闲的晒太阳了!”渔夫说:“我现在不就在很悠闲的晒太阳么?”有钱人语塞。芸芸众生,世间万象,我们经常无法在纷繁复杂、灯红酒绿中看清自己真正需要的归宿。

百六十余年前,一个叫大卫梭罗的美国人选择在瓦尔登湖畔独自幽居。三年中,他建造了自己的小屋,一边渔猎,一边沉思;一边耕耘,一边写作,最后诞生了一部深深影响了一代人伟大的散文集《瓦尔登湖》。

“我隐居在林中,因为我希望活得从容,只和生命中最本质的东西周旋,看我究竟能否领略其中的奥秘。以免待我将死之时,才发现我原来听天由命,我想深入生命,以摄取精华,我想藉此坚忍不拔与精心简朴的方式,剔除生活中的一切累赘,以大刀阔斧的方法,摘取生命之核,显其最根本之面目。生命如无核之果,我也将此显露给世人,如能通过体验而获正果,也可将其福音带给世人。” 梭罗如是说。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雪域;冰雪淅淅、孤舟独钓的寒江;群山葱葱、紫雾腾腾的山林,想一想都让人心醉!可是,能无忧无虑地过这种生活的人真能存在么?现在已无真正的隐士。《瓦尔登湖》的作者大卫梭罗也只是过了三年的山林生活便又重新入世,即便是如此,这段经历也是弥足珍贵,试问有谁能花三年的光阴来尝试这种简朴生活并能够富有情趣地刻录下自己的心迹?梭罗并不是一位隐士,而是一个生命的探险者,他不是为了逃避生活,而是想以一种赤裸裸的姿态去直面生活,走进生活的深处,为人们提供生命的真信息。在《瓦尔登湖》的第一章中,梭罗就已经向读者说明,他在瓦尔登湖的隐居生活是为了证明一个观点,即人类真正的生活必需品通过简单的劳动就可以轻易地获得。在书中,他这样说明自己来到瓦尔登湖的意图:“我隐居在林中,因为我希望活得从容,只和生命中最本质的东西周旋,看我究竟能否领略其中的奥秘。以免待我将死之时,才发现我原来听天由命,我想深入生命,以摄取精华,我想藉此坚忍不拔与精心简朴的方式,剔除生活中的一切累赘,以大刀阔斧的方法,摘取生命之核,显其最根本的面目。生命如无核之果,我也将此显露给世人,如能通过体验而获正果,也可将其福音带给世人。”在书中,梭罗还从经济角度详实地记录了他在隐居期间的所有经济记录,他用他记录的数字证明了简朴的生活方式——个人隐居生活的实际可操作性,他试图鼓励人们要简化生活,将时间腾出来来深入生命,品味人生。他通过自己的生活实验,告诉世人不要被繁纷复杂的生活所迷惑,从而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和意义。他说:“假如人们能过宇宙法则规定的简朴生活,就不会有那么的焦虑来扰乱内心的宁静。”而他短暂的一生也证实了这一观点。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梭罗,他的思想比我们走得深远,他超越了感官的愉悦让思维的触觉深入生命和自然的内核,让灵魂找到了一个依托的所在,同时将自己的内心对生命的种种感受,提纯为一种精神一种智慧,他勤奋著书,创作了二十多部思想性的随笔来润濡千千万万读者的寂寞心灵,让人们从中获得生活的勇气和智慧。特别是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读着《瓦尔登湖》,会感觉心情恬静下来,觉得他的文字“语语惊人,字字闪光,沁人肺腑,动人衷肠。”(最初译者徐迟语),会让我们自然而然地联想起归隐田园“南山种豆”、“东篱采菊”的东方自然之子陶渊明,他自耕自作,观照自然和生命的本身,让生命和自然相融,同样也曾给我们以最直接最真实的启示。这是自然之子的伟大之处,也是所有伟大心灵的非凡之处,他们的光芒总是辐射人间,让许多在尘世漂泊的灵魂找到安宁的家园,不至于在纷争的名利场中迷失自己,不致于被泛滥的物质异化而丧失了人性的本真。

同学们,尽管我们不能够像梭罗那样去体味孤寂的山林生活,尽管瓦尔登湖已经永远的消失,但这些都不能阻碍我们在自己的内心里拥有一泓清澈的瓦尔登湖,时刻都能让心灵得到淘涤,按梭罗所说,到你自己的内心探险去吧!

“无土时代”,我们的生命根植何处?

语文科组 冯素梅

电影《天下无贼》在全国公开上映引起社会轰动,相信不少人能对片中明星如数家珍,但不知有多少人知道原著作者是谁。电影是根据赵本夫的中篇小说改编而成的。

和《天下无贼》的通俗感人不一样,赵本夫在《天下无贼》之后创作的长篇小说新作《无土时代》则关注着人类在“无土时代”里的生命状况和生存意识,里面凝缩了很多的思考,如果联系现实细细品味,它的醇厚和繁复会让人陷入深深的忧虑。

《无土时代》叙写了现代城市从钢筋水泥、霓虹闪闪的现代都市到乡土化、纯净化、原始化的变迁。小说故事情节曲折,内容新奇、环环相扣,同时在城市和乡村之间交替描写。小说面对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城市的发展,探讨着人们面对高楼与土地所作出的选择:太多的人一生奋斗的目标不过是抹去一身的土气,而又有太多的人居于高楼却喜欢自然的气息。它讲述了既冷峻而又严酷、既滚烫而又炽热的.现实生活,展现了当代民众对土地的执著与眷恋,带给人们巨大的心灵震憾,反映了现代社会人类焦躁的城市生活和美好的田园追求,揭示了当代中国城乡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作品带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它是人类对生活、对土地的一种渴求和向往。作品通过对主人公石陀的讲述,展示出作家独特的审美追求和价值理念,反思着城市乃至整个人类的发展和生存问题。

经济的快速发展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城市和乡村究竟发生了哪些深刻的变化?《无土时代》的描述触目惊心:城市里到处是高楼大厦水泥路面,城市人讨厌春秋四季风霜雨雪,已经完全忘却了头顶上的天空和太阳,紧紧挤在“城市”的套子里走向迷失。农民挤进了城市的各个角落,村里留下的房屋无人收拾日渐倒塌,土地荒芜一片破败;除了村长,草儿洼的所有男性都离开了农村,留守的女性欲望压抑性情全变,城市里的男性农民流连暗娼发泄欲望。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都呈现出强烈的“荒原”景象。

小说用“无土时代”来命名,在很大程度上揭露了现代文明的工业废墟和城市社会浓烈硝烟,反映出在这个物质文化极其繁荣的社会背景里,城市人的生活、情感发生着畸变和扭曲。同样,在现代文明急剧扩张的“无土时代”里,仍然居住着这样一群人:他们热爱土地、眷恋自然,他们同样在城市里居住,但是城市的发展变迁让他们意识到自我精神的空虚和失落,他们每时每刻都在寻找自我生存的根基。为此,著名评论家王干对该小说作出了深情的发问和评述:“是谁在都市里播种麦子?是谁在城里怀念庄稼?他们莫非是城市社会的破坏者?他们难道是是现代文明的掘墓人?”

很显然,“无土时代”中的“土”已不仅仅是实指意义上的土地,而是指足以承载人们生存的生命之源,精神之基。显然是作为一种根本性的哲学层面的价值观来演绎的,它成为小说中许多人生命行为或潜或显的动因。

篇11:寻找麻雀的家园优美散文

什么时候,那留在雪地上的几行脚印深深地烙在心上,那些落在雪地脚印上的阳光闪着幽微的寂寞的光;什么时候,那墙上的一抹斜阳,像印章一样深深地印在生命深处。不经意间,那一片飘落的树叶成了我命中的物件,那几片飘逝的流云,曾经停留在屋檐下鸣叫的小鸟,那一瞬间闪过的一个念头,已经构成我们生命的一部分。这些很平常的东西,如今因为回忆变得富有诗意了。曾经走过的路上的树木还静静地站在那里,每一处走过的路上总是洒满记忆的苔藓。过去的日子无论多么平淡,一旦变成回忆,就让人难以忘怀,不是因为过去日子有多好,而是我们现在对过去的日子的心情有多浓厚。

要从平淡的生活中品出味道,就要有一颗诗心。诗人的伟大不是别的,就是因为他们有一颗诗心,有了诗心,花草树木都活了,都有了诗意,许多时候我们错误的认为只有诗人才有诗心,其实,平常人也有诗心,只是不善于表达。曹雪芹有一颗诗心,因此,一部红楼梦就是一部诗。要从平常日子品出味道,需要有一颗慈悲心,慈悲心就是佛心,就是道心。整个红楼梦就是一颗佛心开出来的花朵,红楼梦的主人公只有一个,你就是贾宝玉,大观园就是众多女子都是因为他而存在。他不仅仅是爱,更主要的是慈悲。他所处的环境地位让他想帮助那些如水一样的女子,给他们和自己一样的生活。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贾宝玉才有那么多不入流的想法看法。

我佩服古人,他们用滋味,品味来理解诗文。作家是从平常生活品尝出味道,形成诗歌,评论家再从诗歌中品尝出诗歌味道。理解诗人的心胸。我们从平常的生活中品出味道来,我们的人生才会富有诗意。诗意的人生不是别的,而是品尝出来的。没有诗意的内心世界,也就没有诗意的人生。

品味生活,还需要拉开距离,给想象一点空间。两个人在一起,时间长了也就索然无味了,一旦分开了,失去了,也就能从回忆中感受到彼此的温柔。两个初恋的人,开始爱的死去活来,但是,结婚后,用不了几年,那种感情逐渐淡了。我们拥有的不是最好的。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不是碗里的不好,而是锅里的更能激发起人的欲望。钱钟书在《围城》里说,城里的人想突围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人在城外总想象城里有多好,及至进了城,和城市的距离近了,对城里的一切了如指掌,想象的空间随之消失,失望不满也就产生了。这时候,我们会想到另一个城里去看看,设想另一个更好。婚姻是如此,人生也是如此。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因为未来留给人们的永远是不确定的。有巨大的想象的空间,我们才不断进取,不断追求。给心留一点空间,我们的人生才不会枯燥乏味,我们的爱情才会光鲜亮丽。

上一篇:三八妇女节美容讲座活动方案5则范文下一篇:程序性知识的教学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