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的观察日记小学500字

2024-04-08

麻雀的观察日记小学500字(精选18篇)

篇1:麻雀的观察日记小学500字

在我们南方,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娇小、可爱、灵巧的小麻雀,听到它们那“叽叽啾啾”悦耳的叫声。每当我写作业时抬头向外望去,都可以看到几只可爱的麻雀在天台上欢快地跳着。

麻雀的身子小巧玲珑,全身是灰褐色的;尾巴总是向上翘着;头上是一片烟色的翎毛,像盖着一小块方巾;脖子上有一圈白色的毛,像戴着一条银色的项圈,分外醒目;一双黑色的玛瑙似的眼睛小小的,像两颗黑色的宝石,虽然小,但显得灵敏有神,眼珠子骨碌碌地转来转去,总是机警地张望四面八方;嫩黄色的嘴巴又小又尖,总是发出“叽叽啾啾”动听的叫声;细细的爪子又短又小,能立在电线上和细细的树枝上。

麻雀活动的时候,总是三只一群五只一伙的在一起,轻盈地跳跃着,小巧玲珑的身影在闪动。它们有时瞪着圆圆的小眼睛,巡视四方,好像在觅食;有时在草地上啄来啄去,好像在吃着找来的食物;有时高叫几声就撒开翅膀勾起脖子,用嘴去啄肚皮上的羽毛;有时从这棵树上飞到那棵树上……飞行的时候,它那小小的身姿勇猛、娇健,活像一架又一架微型驱逐机,在强劲的气浪中以不同的姿态上下翻滚。

小麻雀飞累了,就会停在树枝或电线上,一边休息一边唱歌,仿佛觉得唱歌可以让自己更轻松。

这就是可爱的小麻雀,我很喜欢它们,你们呢?

篇2:麻雀的观察日记小学500字

正当麻雀想把它往嘴里送时,一只更大更肥的毛虫懒洋洋地从孔里钻出来,麻雀“叽”地一声丢下快到口的食物,跳过去想啄它,谁知从砖块边沿又探出一只千足虫的脑袋。麻雀又改变了主意,径直向千足虫啄去。就这样,砖块上的虫子轮流爬来爬去,麻雀不知如何是好,不停更换目标,却始终没有收获。

突然,不知从哪儿冒出一只全身布满棕色斑纹的鸟,一飞上花坛,就胡乱地往虫子身上啄去,虫子见势不妙,慌不择路地逃窜。可是为时已晚,没几下工夫,就独吞了两只毛虫。

麻雀更不知所措了,东张张西瞅瞅,一只硕大的毛虫屁颠屁颠地从它身上爬过。麻雀探头往后望,发现毛虫正慢悠悠地在它的翅膀上“挠痒痒”呢,它刚想去啄,忽然眼睛的余光瞟到了腿旁的砖块上也有一条毛虫。它左右为难,嘴巴不听使唤,本想去啄翅膀上的毛虫,心里又想着腿旁的毛虫,一犹豫,啄偏了,毛虫没啄到,反而啄到了自己的翅膀,一个趔趄,往砖块旁退去,“咕咕……嘎嘎……咕咕”,掉在了仙人掌上……

篇3:麻雀的观察日记小学500字

分析现在的作文教学, 不难发现,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怎样写”, 而忽视了“写什么”。于是把主要精力花在给学生讲一些“审题”、“拟提纲”、“怎样开头和结尾”等习作技巧方面, 而不去引导学生收集习作素材。这样的教学, 很有可能会出现无话可说的局面。学生写作文, 是要他们将自己的生活通过评议与文字表达出来。离开生活这个素材, 就如同加工产品没有原料一样。因此, 在这样的情况下, 学生的作文就无话可说, 甚至感到头痛。针对这种情况,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学生写好作文:

(一) 必须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

在习作课上, 曾给学生讲过这样一句话:“其实用心来写作文是快乐的, 做生活的有心人, 你会发现, 作文原来如此有趣。”因为写作文是件很轻松的事, 只要自己“用心”去写作文, 只要是你眼中所看到的, 你心中所想的, 哪怕是你的手曾碰过的, 你都可以把它描写下来。这样, 就算是一根柱子, 一块橡皮, 一丝灰尘, 都逃不出你的手心!“做生活的有心人。”时时刻刻都注视着生活, 观察生活的点点滴滴, 把你身边所发生的事都记叙下来, 一段短小的情景, 一句温暖的话语, 一个信任的眼神, 都可以做为你笔下的宝藏, 用心来写作文, 是轻松快乐的。心想到了什么, 手就记下什么!习作, 真的如此有趣, 试试吧!经过对学生循循善诱的教育, 学生对写作充满了信心。

(二) 要培养学生积累习作的素材, 从身边的小事中慢慢积累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人这些总结, 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积累”在习作中的重要性。学生阅历不深, 阅读面窄, 肚子里的东西少得可怜。那么, 怎样才能更好地积累素材呢?要求每个学生都有《积累、运用本》, 坚持写观察日记, 并坚持不懈, 除此之外, 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学什么, 写什么。

课文是学生积累习作的最好素材, 每学一课, 都让学生把课中的优美句子摘录下来, 这些闪光的诗句、语句不仅要求写下来, 而且要求学生会背, 同时也要求按不同类型的体裁仿写课文。

2. 看什么, 写什么。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学生每天的课外书、电影电视、与他人的谈话, 都是积累习作素材、写观察日记的良好途径。例如: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就可以写《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或《我最喜欢的一篇文章》, 从看过的影视节目中写《我最爱看的影片》或《我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等等。总而言之, 无论看什么, 写什么, 一定要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 才能写出具体的内容来。

3. 干什么, 写什么。

学校组织大扫除, 就让学生写大扫除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今天值日, 就让学生写出今天是怎样值日的, 心里是怎么想的;“六·一”节快到了, 该怎样以实际的行动迎接“六·一”儿童节等。这样学生就感到有写不完的内容, 由课本知识走向生活, 题材不断扩展, 内容也从学校、家庭延伸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从根本上解决了习作的源头问题。

(三) 评优激励, 激发创新动机

一个人的情绪越低, 注意力也就越分散, 任务也就完成得越糟糕, 进而陷入更为低落的情绪中。在作文教学中, 要变批评为评优。评优的实质就是激励。就作文教学而言, 激励应贯穿在习作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而在作文的批改和讲评环节尤其需要激励, 教师应通过高分、给予鼓励性评语、提供“发表”机会等激励形式, 让学生树立“我能写”、“我能写好”的自信心, 从而激发学生新的创新动机, 使作文教学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四) 放胆表达, 拓展创新思维动空间

作文教学中, 应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 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鼓励自由表达, 有创意的表达。让他们自由表达, 就是教师提供一种或几种习作的范围, 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命题, 自己选材立意, 不限体裁, 不规定字数、时间, 学生爱写什么就写什么, 爱怎么写就怎么写, 让学生的习作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 这时, 学生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例如《海边的我》、《我想飞》、《我的未来》、《我的理想》……写出了学生想象中的意境, 表达了他们对未来生活的幢憬。值得一提的是, 鼓励学生放胆表达, 不是说就可以不需要教师进行习作方法的指导, 而是说学生刚进入习作状态, 教师不宜用太多的框框束缚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在习作时考虑较多的不是写作的方法, 而是学生自己的思想, 自己的情感, 自己的生活。至于教师的写法指导应在学生完成习作初稿之后, 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五) 培养学生习作技巧, 把课本知识引入生活

培养学生写出高质量的作文, 就必须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 用心去发现, 这样才能把课本知识引入生活。例如写事的记叙文, 要注意给学生交代清楚记叙文的六要素, 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及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写作顺序方面, 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 也可以按时间的先后顺序, 或者倒叙顺序来写, 不过, 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写人为主的文章要遵循写人的表达方式来要求学生, 要注意人物的肖像描写、动作行为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等。写景状物的文章, 要注意静态与动态的描写。观察人、事、景、物要有一定的观察点, 或由近到远, 或由远到近, 或由下到上, 或由上到下, 或按一定的空间位置, 或不同地点的转换, 来观察。

教师还应积极鼓励学生要写出有自己特色的文章来, 即要写出人人心中有, 但人人笔下无的文章。吃别人嚼过的东西, 就感到不香。例如有个学生学过写景状物的文章后, 她用书上描写的方法, 来观察现实生活中的景物, 她在《雨后的葡萄》这篇文中这样写道:“雨后的葡萄真是美丽啊!叶子遮着一串串葡萄, 在雨水中舒展着, 有的静静地躺在碧绿的藤上, 像一位穿着草绿颜色的衣裙、戴着浅绿帽子的少女睡在荷叶上;有的悬挂在空中;还有的被一片片又嫩又绿的叶子遮盖着, 似乎是一位娇嫩的小姑娘害羞地躲藏在叶子下面。一串串的铜铃上留着一粒似珍珠的水珠, 在太阳光的照射下, 似珍珠发出刺眼的光芒, 使人想摘下一串尝一尝。我摘下了一粒, 剥掉皮, 拿在手中, 就像冰凉的软球, 放在嘴里, 滑而不腻。太阳发出的光芒照在雨后的葡萄上……”

通过要求中高年级学生坚持写《积累与运用》的实践, 学生也摆正了积累与运用的关系, 积累的目的是为了运用, 运用是积累的升华。只有这两者紧密地结合起来, 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用心去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景, 就能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 把以前“要我写”变为“我要写”的自觉行为。现在, 绝大部分同学每天写观察日记, 有个别同学要求自己写两篇观察日记, 一学期就写了200篇左右的日记, 他们从不同体裁、不同类别, 多角度多方位地写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实践证明, 坚持写观察日记, 是提高习作的一种有效方式。

篇4:麻雀的观察日记小学500字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文;四年级;观察日记

【中图分类号】G434

互联网已非常普及,微电影、微信、微博已得到广泛应用,2013年国家首次进行了微课程大赛,此后,以微课为代表的教学改革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国内中小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微课也得到大力的推广和应用,小学语文观察日记中应用微课,可以大大提升小学生观察日记的写作能力。

1 微课在小学语文观察日记中的应用优势

1.1创设微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最大特点是年龄小,还处于典型的形象思维阶段,心理发展和思维变化非常的活跃,他们思想不稳定,天性好奇,好动,善于模仿,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大部分的小学生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依赖学习兴趣的。小学生在这一时期,各方面的发展尚未定型,因此可塑性比较强,也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期。为此,在小学语文的观察日记中,针对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充分利用学生洞察力、想象力等因素,通过观看短小精悍的微课,充分調动学生多方面的感官,激发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语文学习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设计“黄豆发芽”这一课的课外学习内容时,我提前一个月自己做了实验,将黄豆在水里逐渐发芽了成长的过程用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来,再用视频转换器转换成一段视频,配上文字和教师的解说词,这种类型的微视频,极大地激起了孩子们自己动手做做看的兴趣,引导孩子们自己去培育黄豆。

1.2通过观察日记的形式,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语文的学习博大精深,很多内容并不是语言能够表述清楚的,因此,在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深刻的体会、各抒己见,一定要让学生将自己的不同见解表达出来。学生的思维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在微课的帮助下,学生在互动中相互学习、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并在教师的引导下,真正体会学无止境的内涵。在微课的帮助下,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的交流。很多的书籍和图片在观察日记课程中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它们不仅能够为课前学习提供很多前瞻性的知识引导,驱使孩子们带着各种知识性的疑问去观察,并驱使他们在观察中自我解决问题,而且能够极大地激发孩子们的观察热情。例如:在设计“观察蚯蚓” 一课的课前内容时,教师以经典绘本《蚯蚓日记》为载体,在网络上下载了以蚯蚓的身份讲述故事,带领学生走进蚯蚓的世界,使学生在故事情境中了解了蚯蚓的外貌特点和生活习性,引导他们自己去观察,这样更富有实效性。

1.3通过课前搜索资料,鼓励学生充分的发现自我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大部分语文教师都忽视了对学生探索精神与创造力的开发,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思想,在教学中对学生的闪光点必须进行鼓励、肯定、尊重,不歧视他们的创造性。微课形象生动,再加上教师的旁征博引,会更增加说服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与求知欲。要写好观察日记,首先要对所观察的物体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教师在设计课前作业单时,往往会有针对性地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或者其他途径搜集有关这个物体的一些具体资料,在搜集资料中,学生会对这个事物产生一定的认识,有助于“翻转课堂”的开展。例如在“孵甲鱼”这个话题上,教师首先让孩子们去搜集关于甲鱼繁殖的资料,孩子们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关于甲鱼的知识,有的甚至学到了不少甲鱼繁殖的技巧,为写好观察日记提供了打下了坚实的现实基础。

2小学四年级语文观察日记的应用方法

作为观察日记,“观察”是重点。传统课堂中,教师的讲解是放在首位的,通过教师的讲解,再引导学生有侧重地去观察。在“翻转课堂”中,教师有意识地将观察力的培养融于课前学习的途径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2.1方法一:有目的地引导观察

孩子在观察中往往目的不明确,只凭自己的兴趣观察。如要培养孩子较强的观察力,就必须有目的地加以引导。在观察之前,教师在课前学习的任务单上要明确地告诉他观察的任务,尤其是不易引起孩子注意的地方。可以给孩子一些指点,让他集中注意力,以达到良好的观察效果。例如在设计“种黑豆”这一课程时,教师在课前学习单上明确了观察任务:

(1)黑豆发芽后,请你观察黑豆叶子形态的变化。

(2)黑豆叶子颜色的变化。

(3)请你摸一摸,随着黑豆叶子的长大,叶子在触觉上有什么变化等。

2.2方法二:有顺序、多感官地观察

在观察目的已经明确的情况下,如果观察的顺序不对,也会影响观察的效果。所以教师在制作教学视频时,时常根据事物的不同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比如: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外到里,从整体到部分地引导孩子去观察。并且还有意识地抓住观察的重点,使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比如可以摸摸黄豆苗的叶子是光滑还是粗糙,用鼻子闻一闻是否有味道等等。

2.3 方法三:有对比性地观察

对比观察能够帮助孩子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点[3]。比如在“黄豆发芽”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做的教学视频是以黄豆种在水里作为示范,然后观察它的生长过程。但是教师在课前学习任务栏里也告诉学生,黄豆在水里和土里都能发芽,可以同时在水里和土里都种下黄豆做对比观察。在观察中,孩子会发现水里的豆子先发芽,而种在土里的黄豆则在浇过几次水后才长出叶子;孩子还会发现水里长出黄豆的茎是细细的,而长在土里的比较粗,叶子也更绿一点。通过对比观察,不仅使孩子充分了解相同(不同)的物体在不同(相同)的条件下有着不同的表现形态,而且能使孩细致地观察物体,并保持他们的好奇心,提高他们的观察力。

3小学四年级语文观察日记的具体案例分析

3.1案例1:花盛开的观察

基于小学四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对周围花开的好奇,可以采用微课的形式来进行观察日记的创作。首先,选择学生喜欢的一种花来进行实际的观察,通过展示一个个具体的微课视频,这些视频主要包括发芽、开花到凋谢的整个过程。

3.2案例2:蜗牛的观察

对于蜗牛的观察,孩子们平时可能都有见过,但是没有具体的观察,而且观察起来也比较耗时,需要有耐心;还有在实际的观察过程中,蜗牛的一些微小动作并不能完全表现出来。通过微课的形式,学生们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观察到很多信息,并且通过视频的指导性观察,学生也具有一定的目的性。还可以针对蜗牛的各个部位进行相应的观察,包括一些肉眼所看不清的一些部位。比如在爬行的过程中,蜗牛肌肉的收缩以及它的表面的粘液等信息。这样可以更全面的让孩子们去观察蜗牛,以此同时还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的兴趣。在观察蜗牛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比如:蜗牛的触角为什么会伸缩呢,那个触角是不是它们的眼睛呢,它没有脚为什么能够行动呢…通过观察无疑在潜移默化的调动着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观察结束以后,通过让学生互相讨论的形式,进行比较性分享、交流,最终使观察效果得到极致的发挥。

3.3 人物的观察

基于现阶段孩子们的观察力的局限性,在对人物观察的过程中缺乏全面的分析观察能力,在对人物的外貌描写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例如某个人的长相、穿着等等。但是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缺乏一定的目的性,观察面相对来说比较发散。由于对于人物的观察就存在孩子们的身边,这样能够调动起孩子们的兴趣。而微课就可以引导学生的观察,它包括观察的人物的个性特点、内在气质等方面,还可以针对具体需要注意的地方引起学生的注意,通过观察任务的形式,达到预期的观察目的。人物的观察是比较复杂的,这就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还可以通过对比的方式来进行,例如比较人物的做事态度,通过微课视频展现几个人的打扫卫生的态度,有的人随便打扫一下,有的人则是非常仔细。通过这样的对比,能够生动的刻画出人物的行为态度,便于学生进行对比性的观察,其效果得到了明确的体现。诸如此类事例举不胜举,孩子们的优秀不靠语文教师课堂上几十分钟的全力以赴,也非读破一本薄薄的语文书所致。基于微课这一模式的观察就是一种能点燃孩子思维火花的方法,极大的提高了观察的质量。

4 结语

基于微课的在四年级观察日记中的实践让笔者切实体会到了以儿童为中心,自主地进行学习的优势,他们不但自主学习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写作水平,甚至在为人处世上都有了意外的收获。然而,作为一种新的课堂模式,必然还有着很多不够完善的地方,譬如儿童信息技术能力的欠缺以及生与生之间在班级互动上的一些不平衡现象等等。但是,随着课改的推进和深入,相信我们必然能够解决越来越多的难题,基于微课的学习,在中国本土的实践将会日趋完善。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人与实施,必须让微课在小学语文中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使微课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教师一定要摆脱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积极学习教学技术,在课堂上、课

前、课后充分利用微课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学习的引导,让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闪光添彩。

参考文献:

[1]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04).

[2] 曾贞,反转教学的特征、实践及问题[J].中国电化教育.2012(07).

[3] 吴雅琴,王晓东. 现代教学媒体促进高等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探讨——从教学设计角度出发[J].中国校外教育.2010(24).

[4] Peggy A.Ertmer,Timothy J.Newby,盛群力.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下)——从教学设计的视角比较其关键特征[J].电化教育研究. 2004(04).

[5] 張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03).

[6] 程小克,周景萍. 浅谈多媒体与教学的关系[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10).

[7] 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01).

篇5:麻雀的观察日记怎么写150字

今天,爷爷抓了一只小麻雀。这只小麻雀可漂亮了,一双圆溜溜的小眼睛长在脑袋的两侧。那尖尖的小嘴,啄起人来痒痒的。全身披这褐色里又夹一点黄色的羽毛,还挺漂亮。一双扁扁的小脚,支撑着小身体,走起路来一跳一跳的,可还玩了。我看见小麻雀在笼子里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好像在说:“快放我出去,快放我出去。”我对妈妈说:“妈妈,我们放了这只小麻雀吧。”妈妈把笼子打开,我轻轻的拿着小麻雀,走到门外,对它说:“小麻雀,你自己回家吧,不要让爸爸妈妈等着急了,以后不要让别人再抓到你了。”说完我慢慢的松开了手,小麻雀飞向了碧蓝碧蓝的天空,好像对我说:“谢谢你小朋友。”我喜欢小麻雀,小麻雀是我的好朋友。

篇6:观察日记小学三年级500字

今天,老师给我们留了一个小作业,观察一个事物的变化,我观察的是豆芽。种豆芽其实很简单,步骤首先是拿一个杯子,取一张纸放在杯子里,然后放上几粒绿豆,加上没过绿豆的水,放在太阳下面,过去10至20分钟之后,豆子涨的鼓鼓的,好像喝水喝饱了,胖乎乎的。第一天,绿豆脱下自己的绿衣服,自己的小苗也在奋力往上生长,似乎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它们纷纷脱掉自己的外衣,开始了宝贵生命的旅程。

10月31日星期天晴

第二天,小苗生长的速度非常快,长长的,没有一点弯曲,笔直的像一个军人一样挺拔,小苗足足有两厘米呢我还发现了它的一个秘密,绿豆中间有一个小缝,豆芽就是从那里面生长出来的,看着是多么的有趣啊!接下来的.时间我给豆芽洗澡、换水,继续观察它的生长过程。晚上下课回来,我惊奇的发现它又长高了两三厘米,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喜悦。

11月1日星期一晴

篇7:麻雀的观察日记小学500字

妈妈很黏爸爸,只要爸爸回来了,妈妈就会抱着爸爸,然后用那种肉麻的昵称来叫我爸爸;如果很长时间不能相见,她就用那撒娇的语气,跟爸爸煲电话粥。完全无视我的存在!啧!啧!想想都觉得我妈妈幼稚。

有一天中午,我放学回家。走到家门口,我已经设计好该怎么霸气出场。我从口袋里拿出钥匙开门,门开了,然后我霸气一踢,叫道:“本公主驾到,赶紧请安!”

没有一个人理我。正纳闷,老妈从厨房里走出来,拿着一把切菜的刀,怒气冲冲地走过来,凶巴巴地说:“你有病啊!把门踹坏了你赔?赶紧去客厅!”听完妈妈的唠叨,我闷闷不乐地坐在沙发上,开始写作业。

过了一会儿爸爸回来了。老爸还是和往常一样,先把杯子放下,然后去洗手间。从洗手间来到客厅,坐在沙发上。今天怎么啦?老爸回来,老妈还没有一点动静?

哈哈!老爸在沙发上还没有一分钟,老妈就急速朝老爸狂奔过来,边跑边说:“小刘刘,你回来了!”然后一把抱着老爸,猝不及防地给老爸一个亲亲,寸步不离。

看到这样的画面,我翻了个白眼,用手做了个遮挡的姿势说:“哎!老妈!这画面不忍直视啊!”她转过脸来对我一吼:“那你走开!去房间读书!”我的脸色一下就白了。

篇8:课堂观察日记

地点:新洲小学

授课教师:李玲丽老师

上课内容: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9课《七颗钻石》

观察者:郑丽华

今天上午, 在新洲小学六楼的大礼堂里正在进行新洲小学“立足实际, 提高质量”的教学展示暨校长杯教学大赛活动。比赛进行到第二天, 我第二节课观摩了李玲丽老师执教的三年级下册第19 课《七颗钻石》, 进行了近距离的观测。这位年轻的女教师虽工作还不满两年, 但综合素质很好, 学历高, 研究生毕业。课上, 她教态亲切而自然, 整个教学过程推进得非常顺利, 她的整个教学过程及相关课件的呈现让人眼前一亮。

上课伊始, 教学的第一环节是导入环节。李老师通过复习生字词, 激发想象, 引领学生进入课文。老师首先提出问题:“孩子们, 当有人遇到困难的时候, 你能伸出援助之手吗?你能给予真诚的帮助, 献上一份爱心吗?今天, 让我们继续走进这个生动的童话故事, 去感受人间真情。”接着, 李老师先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学生齐读词语后, 老师亲切地夸奖读得真好。这时, 老师抛出另一个问题:“钻石在你们心目中有什么含义, 代表了什么?”学生纷纷举手回答:纯洁、珍贵、宝贵、晶莹等, 老师随即板书。老师再层层导入:“那么这个故事里的七颗钻石, 又有什么含义呢?让我们走进课文。”老师自然而然地引入了新课。

教学的第二环节是理解课文, 让学生感知想象, 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环节。教师请四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其他同学一边认真听, 一边思考:你从中体会到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学生分别自由说“有趣、感人、神奇”等。老师深入一层问:“接下来水罐还在变, 请同学们拿起笔, 快速浏览, 找到后面水罐发生神奇变化的句子。”学生找到句子后举手回答, 课件出示后来水罐全部变化的句子, 学生反复读一读这些神奇的句子。“一起小声地读一读, 读出水罐神奇变化的味道。”逐渐归纳出:变成金的, 由金的变成了七颗钻石和水流, 最后变成了七颗星星。老师逐渐形成板书:满———银———金———钻石、水流———星星。

教学的第三环节是感悟环节, 主要是让学生自读自悟, 小组合作交流。

李老师紧接着说:“再次回到课文, 找找水罐发生这些神奇变化的原因?”学生找出第一次水罐发生变化的原因的句子, 用波浪线画出来。“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说一说。”学生自由地小声地读一读, 找出原因。同桌互相讨论, 交流原因。“小姑娘找到水后, 心情怎么样?” (喜出望外) “为什么会喜出望外?” (生板书:救妈妈) 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小姑娘爱妈妈, 有孝心。 (生板书:孝心、孝顺)

接下来是小组合作学习: (1) 找到后面几次水罐发生变化的原因的句子, 用波浪线画出来; (2) 读一读这些句子; (3) 相互交流自己的体会; (4) 进行汇报:学生纷纷举手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师一一指名上台板书赞美小姑娘的词语; (5) 指导品词品句:请大家一起读读母亲的话, 读出母爱的伟大。母亲把水罐递给了小姑娘, 正当小姑娘要喝的时候, 进来了一个过路人, 小姑娘是怎样做的?小姑娘为什么“咽了一口唾沫”? (她很口渴, 想喝水) 小姑娘把生命之水给了一个陌生的过路人, 你体会到什么?是呀, 这种爱更加无私、更伟大!引导读:水罐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 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 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此时学生对全文的内容有了全面的理解, 能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深刻地体会到爱心的神奇力量。

教学的第四环节是扩展环节———让学生展开想象续说故事。孩子们, 有了这股巨大的水流, 大地还会像课文开头见到的那样吗?那会怎么样?学生仿造说第一段话。

教学的第五环节是探究环节。李老师问:故事的题目为什么是《七颗钻石》?通过探究, 学生弄清楚是因为钻石象征着小姑娘纯洁、晶莹剔透的心灵。老师此时总结:孩子们, 这个故事充满了浓浓的爱, 因为爱, 让我们的世界更美好;因为爱, 让我们的生活更温暖。希望大家都能做一个有着钻石般美好心灵的孩子。

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交流环节。李老师通过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让学生在这首充满浓浓爱心的乐曲中联系身边的实际, 寻找感人的事例, 让教育主题得到升华。

“在我们生活中, 有没有这样的实例呢?有, 就在这段时间, 我们学校二 (6) 班的吴泽晏不幸患病, 我们全校师生, 还有社会各界人士, 都纷纷为其伸出援手, 让人感受到了一股股的暖流。除了募捐, 生活中还有许多充满爱心的实例, 让我们一起品味感受一下。”有了老师亲历其境的描述, 再通过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课件同时出示一系列的爱心图画, 在歌声的渲染下, 孩子们的内心被一幕幕感人的事例所感动, 在心里思索:打算怎样做一个有爱心的人。让学生学会关心别人, 用爱心对待生活。师生在音乐的伴奏下结束了这堂课。

课堂诊断报告

李玲丽老师和我是同在四年级组, 同一个办公室的。作为一名高学历的年轻语文教师, 李老师虚心好学、刻苦钻研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佩服。在比赛之前, 我亲眼目睹了李老师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认真备课, 悉心研究教材, 反复请教年级组长胡青青老师和特级教师郑冬梅老师。她最后一次是在我任教的班级试讲, 我听完试讲之后感觉她整个教学流程虽然完成得完整、流畅, 但缺乏一根主心骨, 其教学的重难点没有突破, 旋即给她提出了一些建议。她也特别谦虚好学, 虚心请教, 对不懂的问题一定要弄懂, 而且当天晚上自己就琢磨到深夜一点多, 努力把课备得更好、更精准。今天她能展现给大家一节这么精彩的比赛课, 使我不得不赞叹她进步的神速。

从这节课的课前准备来看, 李老师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包括让学生学习生字词, 熟读课文, 了解课文的基本脉络;精心制作反映课文主要内容的课件, 查找相应的配乐音频, 提前搜集体现学生爱心事迹的一张张真实的照片。课上, 李老师能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渲染学习气氛, 带领学生进入神奇的童话世界。李老师这节课能抓住教学的重难点, 引导学生品读语句, 使学生能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能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为课文“补白”。

从本节课的教学策略来看:这是一篇通俗易懂的童话故事, 三年级学生已经阅读了大量童话, 对童话很感兴趣。根据教材这一特点,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出发点就是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课堂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形式互相交流, 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习、讨论的全部放到小组中进行, 从而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李老师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在对语言文字充分理解感悟的基础上, 培养大胆想象的能力, 同时知道要做一个有爱心的人。由于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 他们对知识的把握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引, 学生对课文内容虽容易把握, 但对情感的体验不是很深, 因此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情境, 方能更好地实现预期目标。这篇童话的情节发展又是出人意料、充满神奇色彩。李老师的导入设计就抓住了本篇童话的特点, 引导学生说说故事神奇在哪里, 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也使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抓住本文情节发展的特点。

篇9:如何培养小学生观察日记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观察日记

写作能力是一种书面表达能力,它反映着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层次和生活积累沉淀。对于小学生而言,语言基础薄弱,对事物的观察仅仅停留在表面,觉得无事可写,无话可说,这已是一种普遍现象了。观察日记是锻炼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课程,能有效地提高小学生思想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因此,观察日记对小学生写作能力培养至关重要。经过本人日常教学和大量研究,认为應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提高小学生观察日记的写作能力。

一、培养写作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对某件事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呢?第一,要注重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积累写作素材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培养学生养成热爱阅读的习惯。作为教师要认真选定阅读教材,要以课本为基础,同时适当增加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中外名著,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如果我们每天都指导学生去鉴赏品位,让他们畅所欲言,说说哪些词语句子用的好,好在哪里,并且做好摘抄笔记自制书签等,如一句名言、一段描写、一段论述,哪怕一段歌词甚至一个公式、读书心得等,这样日积月累日久天长,写作之“水”就会越蓄越多。在阅读书本知识的同时,我们也可以做一些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尝试。如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定期办黑板报、班报、文摘等,引导学生主动阅读,收集精美文章,提高学生责任感的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第二,教会学生勤写勤练。纸上得来终觉浅,得知此事须躬行。大量地阅读积累,是更好的写作。在增加阅读量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多做笔记,将每天发生的事情做简要记述。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倘若我们平时能按照这样去做,平时多记日记,多写片段,让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为此,在平时作文教学中,我强调每位学生每天至少练笔一次,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笔头熟了,素材也丰富了,有些内容还运用到作文中去,从而减轻了写作的难度。第三,要注意鼓励学生。教师在批改学生日记时,要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给予表扬。不足之处则用委婉的话指出,还介绍一些修改的具体方法。要用谈心式、讨论式的语气,让学生从教师评语的字里行间感受到老师的殷切期望和一片爱心。大量的实例证明,肯定学生的努力,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二、传授观察方法

如果平时不注意培养观察能力,对周围的人和事都不熟悉,学生就没有写作的“材料”,就不会进入“文思泉涌”的境界,这样“灵感”之泉也就会枯竭的。因此,引导学生注重观察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首要条件。指导学生观察生活,老师要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不断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小学生观察日记主要由写人、写景、写物、写事四类组成,要在平时讲课时,教会学生四类写作的观察要点。观察不同的事物要有不同的侧重,观察人物就要注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及心理;观察动物就要注意动物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观察景物就要注意景物的特点;目睹一件事要注意记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无论观察什么,最后都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观察除了不同事物的侧重点外,还要有观察技巧,一是观察要抓住事物的特点、突出重点。观察景物要做长时间观察,看清楚、看仔细,把特殊的地方写具体,才会让人印象深刻。如三年级课文《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原本是写金色的草地,却突出描写了蒲公英张开合拢后草地的颜色变化,让人读了之后对广阔草地和蒲公英印象深刻。二是观察要有顺序,写出来才层次清楚。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里,或先中间再两边。比如描写花朵,先从花蕊再到花瓣再到花的整体形状,从外到里描写,给人以清晰的感觉。三是观察要有点有面,边看边想。不论什么景观和事物,首先要对整体、全貌有详细的了解,然后才能抓住其中一点或几点进行观察。这样写出来才形象、具体,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特别要注意借景抒情,山川景观、动物植物本身没有什么情,然而我们人,却因经历不同,认识、爱好有别,所以看事物也自然有了感情色彩。所以写日记要把观察时的真情实感写出来,这样的观察日记才新颖有趣。

教育家叶圣陶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这句比喻形象地点出了写作内容与生活的关系,写作内容的“新鲜血液”得于生活的供应。要想让学生主动发现生活中的写作题材,必须引导学生带有感情的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这也是让学生脱离干巴巴写作,有意识、自主写作的必然要求。

三、提高写作技巧

提高孩子的写作技巧,这好像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一直以来都困扰着众多的学生和家长。尤其是小学生,写作是一个新的东西,是升入小学后必须要掌握的一项学习技能。大家都觉得,要提高写作的能力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尤其是小学生家长,对于帮孩子提高写作技巧方面,是很盲目的。

提高小学生写作技巧,笔者认为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指导学生选题立意,就是确定写作中心思想。写之前要确定谁是中心,谁是陪衬,文章要说明什么问题、什么道理。通过教师和家长的指导,提高学生写作的目的性和针对性,避免言之无物的问题发生。二是教会学生多种写作体裁的写作特点,以小学生而言,主要教会他们记叙文、议论文的写作特点。教会他们断句、划分段落、中心局等写作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写作的层次感和逻辑性。三是传授学生适当的修辞方法。一篇文章是平淡无奇,还是生动鲜活,区别在于是否灵活地运用描写、比喻、拟人等等这些修辞手法。“公园里有许多花。”已经可以说明问题了,但对比“公园里百花齐放,花瓣柔嫩可爱,颜色鲜艳欲滴。”和“公园里有许多花,像一个个年轻的小姑娘在跳舞,互相展示着美丽的身姿。”来说,明显还是后者要好得多。

四、学会改日记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好文章一半在起草,一半在修改。修改是写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是提高小学生观察日记质量的有效方法。在日常写作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作为写作主体修改文章。除了教师修改外,还有三种修改途径:一是学生自己修改,要求学生多读几遍,读后想一想是不是把确立的中心思想表达出来了、句子是不是通顺、有没有错别字、有没有前后内容冲突等等;二是家长修改,家长在检查作业时,看一看是否突出重点、详略得当等等;三是学生互改,学生互改时可以看到同样的题目,别人文章与自己的不同之处,从而学习到别人的长处,发现自己的不足,起到互相学习的促进作用。教师也可以抽取优秀的观察日记,给学生们读一读,最后由教师引导,让学生们发现文章的可取之处,得打着共同学习提高的目的。

只要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和阅读积累的习惯,再加上教师的善于启发、巧于点拨、及时激励,我相信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定会提高。

观察日记是小学生练习写作水平的第一道关,如何培养小学生观察日记的写作能力,就要从小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观察能力、写作技巧、文章修改水平以及对生活实践等方面进行培养,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让学生乐于写,勤于写,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最深、最真的感受,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

课题名称:小学中年级学生如何写观察日记策略研究

篇10:蚂蚁观察小学生日记500字

中午,我和好朋友任思语吃完饭后,就跑出去玩。地上有一群小蚂蚁,不远处有一只比蚂蚁大好几倍的死苍蝇,只见小蚂蚁们的触角这只碰碰那只,那只碰碰这只,真有意思!不知道的`人一定以为它们在跳舞呢!让我来告诉你吧:这是蚂蚁在互相传递消息,用它们特有的方法告诉对方现在有什么新情况。遇到了这只“巨型苍蝇”,当然要多叫几个好朋友来帮忙口罗!。蚂蚁们商量好之后,就开始行动了。它们分配得真好,四五只抬前面,其他的在后面,还有一名指挥哩!真是“蚁”多力量大。经过小蚂蚁们的努力,“巨型苍蝇”被搬进了小屋。我通过细心观察,发现蚂蚁的“手臂”似乎特别有力,能搬动比自己身体大得多的东西,可能是有什么秘密武器吧!

我把没喝完的牛奶倒了几滴在地上,蚂蚁“走”过来,闻了闻,就“走”开了,看来它的嗅觉挺好,知道牛奶不适合它。

我又拿来一个一次性的塑料杯子,透明的,把杯底朝上,罩住了两只蚂蚁。过了片刻,我把杯子拿出来,蚂蚁抬头望望天,还是继续向“小屋子”走去。我再一次罩住那两只蚂蚁,并用手盖住杯子,使它们什么也看不见,又把杯子拿出来。它们可昏了头,这儿走走,那儿转转,迷失了方向。经过反复实验,得到的都是同一个答案:蚂蚁是靠蓝天、白云和周围的事物来辨别方向的!

篇11:小学生蚂蚱观察日记500字

因为有了爸爸妈妈告诉我的要领,我捉起蚂蚱来倍感轻松,不过一刻钟左右,我就捉了有八、九只蚂蚱,这时爸爸妈妈也跑步归来,我们便慢慢走回了家。回到家后,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电脑,上网查找关于蚂蚱的种种资料。

翻到关于蚂蚱的资料,首先映入我眼帘也最让我吃惊的是这么一句话,“蝗虫又名‘草螟’、‘蝈蚂’、‘蚱蚂’、‘蚂蚱’等,人们常说的蚂蚱只是蝗虫的幼虫,并不是单独的物种。”看到这句话,我不禁惊呆了,一想起我的手曾和蝗虫的幼虫亲密地接触过,我就觉得有点恶心,但我还是把查找出的资料继续看了下去。资料上说蝗虫全身通常为绿色、灰色、褐色或黑褐色,头大,触角短;脚发达,尤其后腿的肌肉强劲有力,外骨骼坚硬,这个特点使蝗虫成为了跳跃专家,虽然幼虫只能跳跃,但成虫可以飞行,有时也可以跳跃。蝗虫大多以植物为食物,它们比较喜欢吃肥厚的叶子,比如甘薯、空心菜、白菜等,大多数是作物的重要害虫。蝗虫数量极多,生命力顽强,能栖息在各种场所,在山区、森林、低洼地区、半干旱区、草原分布最多,在严重干旱时可能会大量爆发,对自然界和人类形成灾害,也就是所谓的蝗灾。

篇12:蜗牛观察记小学生日记500字

20xx年10月2日 星期六 天气:阴

今天,我刚开始出门,就看见了一只蜗牛。它的头上顶着一对触角。身上还背了一个家,我想:我用手指去碰它一下,看看它会怎么样。我充满好奇的用手指碰了一下。它就把触角收回了。只要再碰一下,它就会把身子收到壳里。我想,它应该不会再出来了!我走开了一小会工夫,我再去看蜗牛的时候,他已经出来了。我看着蜗牛的一举一动,它的速度很慢,一分钟只能爬2分米左右。蜗牛跟乌龟是朋友呀!它们都有一个特点,都走的非常慢。而且,背上都有一个小小的家都胆小。一碰,就缩进去。

20xx年10月3日 星期一 天气:晴

第二天,我再去观察,它已经爬到了河的边沿。因为蜗牛走过的地方总会有银白色的细细的.一条线。我就跟着这一条线,道它在这儿。蜗牛特别的怕盐,只要一碰到盐就会溶解成了水。有一次我拿着一包盐在蜗牛面前晃来晃去。因为我想做一个实验来验证这是不是真的。我拿出一点点的盐,把它放上去,过了一会儿。我再去看这只蜗牛已经没了,在那里只是一滩很稠的液体。我楞了一下,过了一会我反应过来,我相信蜗牛是怕盐的。而且,一碰到,过不了多久,就会变成一种液体。

20xx年10月4 星期二 天气:阴

第三天傍晚,太阳还有光芒,我出去找蜗牛,我找来找去,没有找到蜗牛。我就问妈妈,妈妈说白天中午、下午、傍晚,很少见到蜗牛。因为蜗牛怕光,只有晚上的时候蜗牛才肯偷偷的出来,阴天也肯出来。

篇13:麻雀的观察日记小学500字

关键词:脐带异常,脐带绕颈

脐带是母体与胎儿血气交换的必由通道, 也是胎儿获得营养物质的重要桥梁。脐带绕颈松弛, 不影响脐带血循环者, 并不危及胎儿, 但绕颈过紧可使脐血管受压, 致血循环受阻或胎儿颈静脉受压, 使胎儿脑组织缺血、缺氧, 造成宫内窘迫甚至死胎、死产或新生儿窒息。这种现象多半发生于分娩期, 如同时伴有脐带过短或相对过短, 往往在产程中影响先露下降, 导致产程延长, 加重胎儿缺氧, 危及胎儿。脐带异常包括: 脐带过长或过短、脐带扭曲或缠绕、脐带打结或受压、脐带脱垂或破裂以及脐带畸形等, 其中以脐带绕颈及随产程进展而相对变短、狭窄或受压引起胎儿窘迫等更为常见。脐带异常, 特别是绕颈可导致第一产程与第二产程延长, 剖宫产与阴道助产比例增大, 胎儿窘迫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增高。回顾性研究我院2002~2004年期间脐带绕颈500例, 分析脐带异常对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对围产儿的影响, 以便为新生儿提供最大的安全保障。

我院妇产科2002年1月~2004年12月期间出生1 980例新生儿的脐带状况, 500例脐带异常分类情况、年龄分布及其对新生儿出生情况、生产方式的影响综合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产科出生1 980例新生儿中脐带异常500例 (25.25%) 。按ICD编码, 共有脐带绕颈等9种脐带异常情况, 重点观察与分析脐带绕颈对产程进展、胎儿宫内窘迫、Apgar评分、分娩方式等的影响。

1.2 产妇年龄、胎次与孕周

本组脐带异常500例, 产妇年龄最小者16岁, 年龄最大者40岁, 平均年龄28.0岁;胎次一般为1~3胎, 仅2例4胎, 在36~42周临产458例 (91.6%) 。

1.3 方法

随机抽取同期胎儿脐带正常500例作对照, 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500例脐带异常分类

类型:绕颈440例 (88%) ;打结2例 (0.4%) ;过长8例 (1.6%) ;扭转3例 (0.6%) ;绕脚4例 (0.8%) ;绕颈并受压4例 (0.8%) ;绕肩1例 (0.2%) ;过短40例 (8%) ;绕手2例 (0.4%) 。

2.2 脐带异常及脐带绕颈的发生率

本组1 980例产妇脐带异常500例 (32.89%) ;脐带绕颈440例 (22.22%) , 明显高于Starder统计的20%~25%及Kam Eastman所统计的21%。本组脐带过短40例, 为脐带异常第二位 (8%) 。其它类型脐带异常病例数较少, 未予计算其发生率。本文仅重点讨论脐带绕颈的有关情况。

2.3 脐带绕颈周数

在440例脐带绕颈中:1周346例 (78.6%) ;2周84例 (19.1%) ;3周以上10例 (2.3%) 。

2.4 脐带绕颈与新生儿Apgar评分

观察组胎儿宫内窘迫105例, 产后新生儿窒息96例;对照组胎儿宫内窘迫13例, 产后新生儿窒息1例, 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 , 提示脐带绕颈与胎儿窘迫有极显著相关。本组轻度窒息87例, 均治愈。重度窒息18例 (17.14%, 18/105) 明显高于对照组 (7.6%, 1/13) 。

2.5 分娩状况

本组500例脐带异常患者剖宫产260例, 占52%, 阴道自然分娩240例, 占48%;剖宫产组多为第一产程延长、急性胎儿窘迫或珍贵儿, 其中1例, 因未做产前检查, 入院时间晚, 重度胎儿窘迫, 产后死亡。2例重度胎儿窘迫, 拒绝行剖宫产, 坚持阴道自然分娩, 1例新生儿产后死亡, 1例放弃治疗。

3 讨论

3.1 定期产前检查

本组病例产妇年龄、胎次、孕周与文献报导相近。但从统计资料看, 定期进行产前检查, 尤其是B型超声检查及早发现脐带异常, 并及时到医院待产或临床者, 婴儿所受影响较小。

3.2 脐带异常的常见类型

脐带绕颈440例 (440/500, 88%) , 居首位, 其次为脐带过短或过长。其它类型则较少见, 提示应重视脐带绕颈这一常见脐带异常类型及防治其对胎儿影响的研究。

3.3 对于脐带绕颈的诊断

以往多凭借第二产程长短、胎头衔接及有无胎盘早剥等。近年来, 由于脐血流图、彩色超声多普勒B型超声诊断的应用, 尤其是产前B型超声诊断的应用, 大大提高了脐带绕颈诊断率。本组产前检查诊断为脐带异常多系B型超声诊断所提供。

3.4 本组脐带异常发生的因素

本组脐带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国内、外统计资料, 笔者认为与以下情况有关。 (1) 我院社区外来人员较多, 86%以上为外来工, 不少产妇自我保健意识差, 又由于经济等方面的原因, 未定期到医院进行产前检查。 (2) 由于外来人员多, 计划生育管理出现死角, 高龄产妇及未婚先孕、孕产次高等多种现象较为突出, 与脐带异常发生率较高不无关系。

3.5 脐带绕颈对胎儿及产程的影响

脐带绕颈明显影响胎头衔接与第一、二产程, 同时与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增高也有一定关系。

3.6 脐带绕颈对新生儿Apgar评分及分娩方式的关系

由于脐带在产程中被牵拉过紧, 使胎盘血循环受阻, 引起胎儿窘迫, 从而导致羊水粪染及新生儿低评分;说明脐带绕颈与剖宫产、产钳或胎吸助产有明显关系。本组病例剖宫产例数增高一方面与脐带绕颈有明显关系, 另外也不排除其他因素及珍贵胎儿因素的影响。

3.7 脐带绕颈对围产儿的影响

脐带绕颈虽不能有效预防, 但早期诊断至为重要。本组440例均做过1次以上产前检查, 经B超证实存在脐带异常, 其中418例 (418/440, 95%) 至预产期时即来院待产或临产时即来院分娩, 由于在产程中得到重点监护并及时选择适宜的分娩方式, 围产儿无一例死亡。

参考文献

[1]王菊远, 李晓东, 冯桂军.产前胎心变异减速对围产儿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J)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5, 19 (1) :42-43.

[2]祝彼得.脐带的正常解剖结构和先天异常 (J)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0, 16 (5) :227.

[3]陈蓉, 赵丽伟, 孙晓波.脐带绕颈1 028例临床分析 (J)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5, 18 (5) :13.

[4]廖伟琼, 朱慧明.264例围生儿死因分析 (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0, 16:574-575.

篇14:日记的形式 留心的观察

6《蚯蚓的日记》

[美]朵琳·克罗宁/文

哈利·布里斯/图

陈宏淑译

少年儿童出版社

老师讲图画:

今天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条小蚯蚓,书中记录了小蚯蚓在学校、家庭和朋友之间的生活点滴,还传递了有关不同生物和地球的相关知识,它的名字叫《蚯蚓的日记》。日记就是把每天所遇(yu)到的和所做的事情记录下来,还可以写上你对这些事情的感受。比如小蚯蚓在4月15日这天是这样记录的:今天我忘记带午餐(can),肚子实在太饿了,只好吃回家功课。老师叫我写十次“我以后不吃回家功课”。写完以后,我把那张纸也吃了。读完以后我们有没有哈哈大笑呢?是不是就像平日里犯错的我们呢?

接下来老师教大家写日记的格式吧:在第一行先写上日期、星期几和天气,例:6月26日星期五晴。然后我们换一行开始写正文,正文的格式和作文一样。有时我们也可以给日记加上一个小标题。听了老师的介绍,你们是不是也跃(yue)跃欲试了呢?那么就从今天开始,养成天天记日记的好习惯吧。

在这里,老师还要传授(shou)一个写好日记的诀窍(qiao),那就是留心观察生活。在这本书里,5月1日那篇日记就非常有意思:爷爷教过我们,礼貌非常重要。所以今天我对遇到的第一只蚂蚁说“”早安”。队伍里还有六百只蚂蚁。我在那里站了一整天。读完这一段,我们仿佛看到小蚯蚓在路边不停地说着“早安”、“你好”,让人忍俊不禁。如果我们对周围的一切事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天长日久,观察和分析生活的能力就愈(yu)来愈强了,文章也就会写得越来越棒。

我的续编故事:

8月25日

星期二

天气:晴

江苏省昆山国际学校一(6)班

顾高鸣

我最喜欢放风筝了。每天,我都要缠(chan)着妈妈去城市广场放风筝。

今天晚饭后,我们又来到了城市广场,天空中已经飞着各种各样的风筝了,我急忙让妈妈把我们的奥特曼风筝放上天去。可妈妈神秘(mi)地说:“放风筝?放风筝有什么劲呀,放月亮才好玩呀!”

“啊?月亮那么大,那么远,怎么放呀?”我很好奇,追着妈妈问。妈妈告诉我:“你可以找一根绳(sh~ng)子,像风筝线的绳子一样长,一头粘上胶水.把它一扔,一头就粘在月亮上,粘住了以后你就可以放月亮了,她会像风筝一样跟着你,你停她也停,你跑她也跑,如果你喜欢的话还可以把她拉下来陪着你睡觉!”“可是这么大的月亮,怎么拉得动呀?”我着急地问。妈妈笑了笑,说:“拉下来的时候月亮会变小的。”变小后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呢,我好想看一看,摸一摸.亲一亲!

我连忙抬头,可是月亮不见了!“妈妈,月亮到哪里去了?”我急得快哭了。妈妈告诉我,世界上只有一个月亮,每个小朋友都很喜欢她,可能她已经到了另外—个小朋友家了,等会儿那个小朋友玩好了,就会回到天上的。

真想看看月亮的样子,如时她能陪我睡觉,那该多好呀!

老师评作文

读完小作者的这篇日记,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想象力丰富:月亮像风筝一样,可以放到天上,也能拉下来搂在怀里。月亮成了小作者最珍爱的玩具,小作者对如何去放风筝以及月亮的变化进行了仔细的观察。

仔细观察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插上想象的翅膀(chibang),再及时记录下来,就是一篇非常好的日记。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我们的写作能力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我也写作文

篇15:小麻雀500字_小学五年级作文

多么可怜的一只小麻雀呀,它耷拉着脑袋,眼睛黯然无光,羽毛肮脏不堪像快病倒似的,它的脚上呀!系了条细线,系得好深好深,都陷进肉里了!我急忙从奇奇手中捧过小麻雀,它团作一团,用惊恐的眼神望着我。我轻轻地抚摸它的羽毛,温柔地看着它,然后我就想法解它脚上的结,可系得太深了,根本解不开,用剪刀又怕伤到它,于是我用缝衣针,一点一点地往外挑,小麻雀很安静地看着我,眼里已没有了恐惧。皇天不负有心人,几分钟后,我终于将那根线挑断了。可奇怪的是小麻雀仍然没有精神。

妈妈正好回家,她看见小麻雀那憔悴的样子,赶忙吩咐道:快,快去找些水来。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我立刻端了一碗水出来。让小麻雀伸进碗里去喝,不行,会呛到;那用针管吸了水往小麻雀嘴里倒,不行,会伤到它终于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用手指蘸一下水,然后把手指垂直着,这样在指尖便会形成水滴,小水滴滴到小麻雀的嘴上,它的嘴张了一下,水便进入了它的身体,一滴,一滴,又一滴

麻雀精神多了,它拍了拍翅膀,四处张望,看看妈妈,看看哥哥,再看看我,从它的眼眸里,我们看到的是激动,是感谢。

篇16:观察麻雀日记

星期天早上,我和妈妈吃过午饭到后楼下去散步,回家的时候,忽然看见一只小麻雀停在我家的车库前。我想肯定捉不到,但是妈妈说要试一试。于是,我蹑手蹑脚地向小麻雀走去。小麻雀要飞走,但它怎么也爬不起来,我看准时机,就伸出一只手,一扑!扑了个空,它却飞到一旁。

我看这麻雀很机灵,肯定捉不到它。妈妈说:“小麻雀刚出生不久,还不太会飞,我想应该能捉住它的。”于是,我向小麻雀跑去。我飞快地伸出手,但是小麻雀还是逃脱了。我并不泄气,还是去捉,这时候妈妈也打起精神,跟在我后面。妈妈看见小麻雀飞了一会儿,掉了下来,兴奋地说:“现在它飞不动了,我们赶快去捉!”我赶忙扑了上去,妈妈也扑了上去,说时迟,那时快,妈妈敏捷地一把抓住了它的腿。可是小麻雀一边惊恐地尖叫着,一边拼命地啄妈妈的手。一开始,它拼命往外飞,可是不行,后来又往妈妈手里缩。我看见它那着急的模样,忍不住哈哈大笑。

我终于有一只小麻雀了。给它做一个窝,给它买面包渣,给它……等它长大后,我就将它放回它真正的家----蓝天。

篇17:观察麻雀日记

一个雨后的上午,我到妈妈单位写作业,刚走到四楼妈妈办公室的走廊里,就看到一只小麻雀在飞。

一看有人,小麻雀更惊慌,扑拉着翅膀想飞出去。可走廊上全部是封闭的玻璃窗,它飞不出去只能在玻璃窗上撞来撞去。我想帮它,可一时之间也不知怎么帮,不一会它撞到一扇窗户上晕过去了。妈妈急忙从办公室里拿了一根细绳把它的脚绑起来,另一头系在窗子上。在它醒来之前,我近距离的细细观察小麻雀。它的身体很小很轻,只有我拳头的一半大,浑身棕色的羽毛,一对美丽的翅膀合拢着,一双绿豆大小的眼睛半闭半睁,两只细细的爪子,每只都有三个小指头,一个尖尖的小嘴紧闭着。

不一会儿,它醒过来了。飞着扑啦到这儿,扑啦到那儿,很不老实。妈妈赶紧把它轻轻握在手里,解开它脚上的细绳儿,拉开窗户把麻雀放走了。我想它回家后会告诉它的家人:“我今天躲雨飞进了一个很奇妙的房间,怎么也飞不出来,后来被人搭救……”

篇18:《与众不同的麻雀》教学

一、课前活动,建立故事之间的联系

(师生互相问好后,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看图猜故事”。第一组是课外的哪吒闹海、孙悟空大闹天宫、葫芦兄弟故事,第二组是课内的司马光砸缸、乌鸦喝水、聪明的小白兔故事。之后,引导学生总结各组中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略。)

师:你们真了不起,都猜对了!还想不想猜?请看———(出示图片)

生:毛毛虫的故事。

师:这个人是谁?

生:法布尔。

师:这个故事的题目,我们一起读一读。

生:(读)毛毛虫的故事。

师:很好,在这个故事中,还有一句话。(出示)你为大家读。

生:(读)在那么多毛毛虫当中,只要有一只稍与众不同,或许它们就会避免死亡的命运。

师:真不错。《毛毛虫的故事》是“与众不同”这一板块的第一篇课文。今天,我们来学习这一板块的第二篇课文。这两篇课文之间会有什么联系呢?接下来我们就去看一看。你们准备好上课了吗?

生:准备好了!

二、朗读课题,听读课文

师:上课。跟老师一起读课题。预备———读。

生:(读)与众不同的麻雀。

师:跟老师读:与众不同的麻雀。

生(读):与众不同的麻雀。

师:真好,下面请大家把书打开。看课文,认真听老师读课文。听准字音,注意停顿。

(师朗读课文,生认真听读。)

师:这个故事有趣吗?

生:有趣。

三、学习第 1 自然段,理解并运用“七嘴八舌”

师:接下来,我们先来读一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大家继续认真倾听,看他能不能把课文读得正确。谁先来试试?

(一生读第1自然段)

师:读得很认真!你再读一读“七嘴八舌”这个词。

(生跟读两遍)

师:这次读对了。谁还能读?一边听他读一边看课文第一幅插图。指一指,哪些是一群迎风站立的小麻雀,哪一只是和大家站得相反的小麻雀。开始读吧。

(一生读第1自然段)

师:请坐,读得真好!小麻雀们(指图片)都在这里,谁到前面把它们摆放在相应的位置上?其他同学注意,一边看他摆,一边想一想他摆得对不对。

(一生摆小麻雀图片,其他学生看。)

师:你给大家指一指,哪些是一群迎风站立的小麻雀?

生:(指图片)这三只是迎风站立的小麻雀,这只是反着站的小麻雀。

师:很好。我们看这里。这个故事讲的就是一群迎风站立的小麻雀和一只与众不同的小麻雀之间的事。我们接着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得更好。谁来试一试?

(一生读第1自然段)

师:读得真好!看一看,如果你就是这群麻雀中的一员,你怎么读这句话呢?(出示:我们全都是迎风站立,为什么只有你跟我们站得相反?)它的标点是———

生:问号。

师:带问号的句子就是疑问句。要读出什么语气?

生:疑问的语气。

师:听听老师怎么读。

(师范读)

师:听清了吗?谁来试试?看模仿得像不像。

(一生模仿教师读)

师:掌声鼓励。听老师读。

(师再范读,该生再次模仿教师读。)

师:谁还想读?

(一生模仿教师读)

师:这一回谁还能读?跟老师读得不一样,带着你自己的体会去读。就这句话,自己大声地练一练。开始。

(生练读)

师:好,看一看,这么多只小麻雀,他说,他也说,他也说……他们都来说这一只站得相反的小麻雀,用第一句话中的一个词,是什么?

生:七嘴八舌。

师:读。

(生跟读两遍)

四、学习第 2 自然段,理解并运用“没有妨碍”

师:面对大家七嘴八舌的指责,小麻雀说什么了呢?谁为大家读一读第2自然段?(一生读)

师:非常好!这一段中有两个生字,你们说,我来写。看一看是哪两个字。

生:妨碍。

师:第一个字,是———

生:妨。

师:举起小手,跟老师书空。

(师写,生书空。)

师:读。

生:妨。

师:第二个字是———

生:碍。

师:对了。

(师写,生书空。)

师:读。

生:碍。

师:我们看看这个字 (指“妨”),谁能用最简单的办法记住它?

生:“妨”就是“消防车”的“妨”。

师:“消防车”的“防”不是这个“妨”,你再想一想。用最简单的办法来记一记这个字。

生:就是女字旁加一个“方”。

师:对,女字旁加一个“方”,就念“妨”。“加一加”是我们识记生字的好方法。读。

(生跟读两遍)

师:我们看看这个字,读。

生:碍。

师:“碍”和我们学过的一个字很像。

生:“得”字。

师:对。请仔细观察,这两字有什么不同呢?

生:偏旁不同。“碍”是石字旁,“得”是双人旁。

师:很好,你很善于发现。我们看看这个“碍”字。一个人在路上行走,突然遇到了一块大石头挡住了去路。大石头多碍事呀!所以这个“碍”字就用石字旁。读。

(生跟读两遍)

师 :它们两个 放在一起还可以组成一个词,一起读,妨碍。

(生跟读两遍)

师:再来读一读句子,争取读得更好。请刚才朗读的同学再朗读一次,争取比刚才读得更有感情。

(生再读)

师:有进步,给他掌声鼓励鼓励。(生鼓掌)看一看,这一句是不是带了感叹号?所以要读出感叹的语气。跟老师读。(生跟读)谁来试试?(一生读)我们齐读。(生齐读)

师:面对大家七嘴八舌的指责,小麻雀说自己没有妨碍大家。读,没有妨碍。

生:(读)没有妨碍。

师:我们看这里(指插图),这只小麻雀为什么说它没有妨碍大家呢?仔细观察。

生:因为它只不过是跟它们站反了方向。

师:对呀,站得很远,也没有阻挡或阻拦着它们呀。没有阻挡,没有挡住,这就叫———

生:(读)没有妨碍。

师:对了,再读。

生:没有妨碍。

师:我们一起把这句话再读一读。预备———读。

(生齐读)

五、学习第 3 自然段,理解“与众不同”“一致谴责”

师:我们继续读课文第3自然段。谁来给大家读一读?

(一生读)

师:你读得很认真。我们来看一看,这一自然段中有三个生字,你们说,我来写。第一个字是———

生:谴。

师:举起小手。(师写,生书空。)注意看,这个字笔画比较多。读。

(生跟读两遍)

师:第二个字是———

生:责。

(师写,生书空。)

师:读。

(生跟读两遍)

师:还有一个字是———

生:毫。

师:读。

生:(读)毫。

师:我们看一看这个字,(指“谴”)它是什么偏旁?

生:言字旁。

师:请你猜一猜,“谴”跟什么有关?

生:“谴”字跟说话有关。

师:对。“谴”这个字就表示用语言去责备别人,所以它用言字旁。读。

(生跟读两遍)

师:责,谁能给它组个词?

生:责,谴责;责,负责;责,责怪。

师:它们两个也能组成一个词,就像他说的那样。我们一起读:谴责。

(生跟读两遍)

师:(指“毫”) 看看这个字。读。

生:(读)毫。

师:同学们经常用的直尺上最小的一格是多少,知道吗?

生:1毫米。

师:对了。“毫米”的“毫”就是这个“毫”。我们把它放到句子中读。

(生齐读句子)

师:“丝毫”,就表示像一毫米那样,只有一点点,极少,极小。学习了生字,我们再来读读第3自然段。这次争取比刚才读得更好。谁来试试?

(一生读)

师:读得真好,很正确。我们看一看课文中的这一句话,(出示)读。

生(读):和我们大家不一样。

师:再读。

生:(读)和我们大家不一样。

师:这是课题中的一个词,读。

生:(读)与众不同。

师:再读。

生:(读)与众不同。

师:请你上下对照,看看有什么发现。

生:都是指不一样。

师 : 就是它们 的意思是———

生:相同的。

师:他很善于发现。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词语中的这个“与”就 是上面的 ———(生 :“和”。)“众”的意思就是上面的———(生:“大家”。)对。“不同”的意思就是———(生:“不一样”。)“与众不同”,在文中的意思就是指———(生:“和我们大家不一样”。)

师:它还是一个成语。跟老师再读。

(生跟读两遍)

师:它就是指跟多数的不一样。再读,与众不同。

(生再跟读两遍)

师: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话,把它读得更有感情。谁来?

(生读句子)

师:读得真好!我听出来了,他呀,是在指责这只小麻雀,但是他读的语气不太够。我们看看这里 (指图片中的一只麻雀),如果你就是这一群麻雀中的一员,你观察一下它的表情。它的眼睛怎么样?

生:它斜着眼看那只小麻雀。

师:多好呀!它的眉毛呢?

生:扬上去了。

师:看看它的翅膀。

生:也是指着那只小麻雀的。

师:我们能不能带上表情和动作再来读一读这句话?你就是这只小麻雀,老师给你戴上好不好?(给学生戴上小麻雀头饰)用带有动作和表情的朗读来表达你的感受。大家看看他能不能读好。

(学生带着动作和表情读句子,师评价。再指名读,师评价。略。)

师:都起立,咱们合作读。我来演这只与众不同的小麻雀,你们就是这一群小麻雀。

(师生合作读)

师:挺厉害的,眉毛都竖起来了,还指着我。咱们再来试试。

(师生再次合作读)

师:你们都来谴责,就是文中的哪个词?你们都来谴责我。

生:一致。

师:对了。齐读。

生:(读)一致谴责。

师:再读。

生:(读)一致谴责。

师:跟老师读,一致谴责。

(生跟读两遍)

师:那只小麻雀是怎么做的呢?齐读最后一句话。

(生读句子)

师:没有丝毫改变,也可以说成是———

生:丝毫未变。

师:再读。

(生跟读三遍)

六、学习第 4 自然段,发现汉字书写规律,练习写字

师:我们接着读课文的下一个自然段。谁给大家读一读?

(一生读第4自然段)

师:读得真好,很正确!这一自然段中有三个生字,你们说。

生:继。

师:看老师把它写在这里。(范写“继”)读。

(生跟读两遍)

师:第二个字是什么?

生:续。

师:看老师写,举起小手。(范写“续”,生书空。)读。

生:(读)续。

师:再读。

生:(读)续。

师:最后一个字是———

生:刮。

师:读。

生:(读)刮。

师:我们看看前两个字,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它们可以组成一个词。

师:对了,读。

生:(读)继续。

师:再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生:它们都是绞丝旁。

师:非常好!带有绞丝旁的字,都跟丝线有关。“继续”就表示像丝线一样连下去,延长下去。读。

(生跟读两遍)

师:再看看这个字,谁来给它组个词?

生:刮胡子。

师:就是这个“刮”。一起读。

(生跟读两遍)

师:我们把它放在句子中,读这句话。

(生读句子)

师:同学们看看屏幕,“刮”这个字是要求我们会写的。它是什么结构?

生:左右结构。

师:左边是一个———(生:“舌”。)右边是一个———(生:立刀旁。)

师:还有两个字也是左右结构的,也要求我们会写,第一个字是———

生:悄。

师:“悄”是什么偏旁?

生:竖心旁。

师:还有一个字读———

生:救。

师:请你仔细观察,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但是在书写时却不一样。看看屏幕,谁能说一说哪里不一样?

生:“刮”字左大右小。

师:是左宽右窄。他很善于发现!快给他掌声鼓励鼓励。(生鼓掌)接着说,“悄”字是———

生:“悄”字左窄右宽。

师:很好!“救”呢?

生:两边都是一样的。

师:这就叫———

生:左右等宽。

师:真善于观察。下面大家看屏幕(出示:刮),跟老师书空。我们汉字的书写要讲究一招一式,请你们认真观察,特别注意老师写这个字时每一笔的笔画走势:左宽右窄,横写得稍长。请大家拿出学习单,拿出铅笔,将这三个字每个字写一个,注意它们在结构上要有所不同。开始。

(生书写,师巡视指导并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头正,肩平,背直,足安。)

师:写好了你就坐直。好,先写到这里。看看这位同学写的。(投影出示学生作品,教师评价。略。)

七、学习第 5、6、7 自然段,感知课文内容

师:故事后来又发生了什么?看第5、6、7三个自然段,谁来给大家读一读?(指名三位学生分别读第5、6、7自然段)其他同学注意一边听一边思考: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开始。

(生读)

师:谁来说一说,后来发生什么了?

生:后来,有一只猫悄悄地来到树丛后面,想抓那几只小麻雀,可是那几只小麻雀迎风站立没有看到。那只站得和它们相反的小麻雀及时看见了,大叫:“猫来啦!猫来啦!快逃!”小麻雀们都飞走了。是那只与众不同的小麻雀救了大家。

师:对啦,就是它救了大家。说得真好!一起读。

生(读):救了大家。

师:再读。

生:(读)救了大家。

师:跟老师读一读这些词语。(出示)

与众不同七嘴八舌没有妨碍一致谴责丝毫未变救了大家

(生齐读)

师:这个故事讲的就是一只与众不同的小麻雀,因为和大家站得相反,所以遭到一群小麻雀七嘴八舌的一致谴责,可是它认为自己并没有妨碍到大家,所以它丝毫未变。最后,就是这只小麻雀救了大家。

八、整体回顾,建立联系

师:我们看一看题目。“与众不同”这一板块,一共有三篇课文。第一篇《毛毛虫的故事》让我们知道了:在那么多的毛毛虫当中,只要有一只稍与众不同,或许它们就会避免死亡的命运。今天,我们又读了第二篇课文《与众不同的麻雀》,把表格里的句子给大家读一读(出示),预备———读。

生(读):是那只与众不同的小麻雀救了大家一命。

师:读了这篇课文之后,你有哪些想法呢?分享给大家。

生:我的想法是,如果有一只与众不同的毛毛虫找到食物了,就可以避免死亡的命运。

师:这是你的理解,挺好,尤其对第一个故事有想法。我们一起看看这两句话,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它们都有“与众不同”这四个字。

师:对,我们一起把这个词再读一遍。

生:(读)与众不同。

师:但是在第一个故事中,有一只这样与众不同的毛毛虫吗?

生:没有。

师:所以它们都———

生:死了。

师 : 可是第二 个故事中———

生:第二个故事中有一只与众不同 的小麻雀 ,它救了大家。

师:说得真好!我们把这两句话再来读一读。

(生读表格中的两句话)

师:这一板块,还有一篇课文是———

生:小老鼠去旅行。

师:读。

生(读):小老鼠去旅行。

师:其实在生活当中,只要我们没有妨碍大家,没有影响大家,我们就可以稍与众不同,就可以稍有创新,这样,我们或许就会有更多的收获。相信,我们读了《小老鼠去旅行》这个故事以后,还会有更多想法和感受。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教后反思

一、把握年段重点,牢记“教什么”

低段语文教学的重点是“识字、写字、朗读、学词”,这句话已明确回答了低段语文教学“教什么”的问题。陆游曾这样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直以来,在教学实践中我始终牢记并着力践行。

在本节课的识字教学过程中,我力求遵循汉字的构字规律,特别注意引导学生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授课时教什么、不教什么,尺度把握非常重要。正所谓“过犹不及”,教师讲得过多,学生不一定能完全理解消化,徒然浪费时间;教师放得太多,学生又很难对汉字形成科学系统的认识。例如:“妨”是形声字,但如果教师想要讲清其为什么是形声字,这就很难,同时,教师也没有必要让学生天马行空地发挥想象来识记,因此像这样的字,只要引导学生用“加一加”或“换偏旁”的方法记住就可以了。再如:“谴”字是形声字,可是这个学段的学生并不认识声旁“遣”,那教师就应该把识记重点放在形旁上,引导学生发现言字旁的字与人说话或口语表达有关就可以了。如此,则化繁为简。

在写字教学这一环节中,我主要选择两个方面的内容来组织教学。首先,我将左右结构的字进行归类对比,引导学生发现汉字书写的规律。如像“刮”这样带有立刀旁的字,书写时要 注意左宽 右窄 ;像“悄”这样带有竖心旁的字,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而“救”字在书写时要注意左右等宽。第二,在重点指导书写“刮”字时,我进行了适当夸张的动作示范,要求学生细心观察每一笔的笔画走势,使学生明白书写汉字要讲求“招式”,注重“气韵”, 深入体会 起笔、运笔、收笔的感觉。“归类对比”实为内化,“动作示范”犹如外显,让内化与外显有机结合,教学则会显得章法齐备,有的放矢。

本篇课文是一则饶有趣味的童话故事。本节课中,朗读贯穿学习始终,教师要在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的基础上,着重对课文中人物对话里的感叹句和疑问句进行指导,做到佳句不厌百回读,使学生在具体的故事情境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培养语感,积累语言。

另外,词语教学也丝毫不容忽视。本节课中,笔者指导学生重点学习了这些词语:“七嘴八舌”“没有妨碍”“与众不同”“一致谴责”“丝毫未变”。这些词语中,有的是由本课生字带出的,有的是对理解课文有帮助的,而这些词语又构成了一条线索,能够贯穿故事情节,并起到“一引其纲,万目皆张”的作用。

二、基于学生发展,明确“怎么教”

评价一节课是否有实效的核心标准,应该是看学生在课堂上是否得到了语言的发展。为此,本节课在教学方法上力求突显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激情对话

教师的情感能够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喜爱。因此,我努力争取在课前活动、范读、提问、讲解、小结等各个环节中富有激情地讲授,并且尽力做到张弛有度,营造出师生之间兴致盎然的对话氛围,让教师与学生在“是课非课”的聊天方式中进行教学活动。

(二)引导发现

本节课中,我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你有什么发现?”这种提问方式,旨在让学生感受到不断发现的喜悦,感受到发现后的成功体验,切身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与收获。

(三)关注语用

在词语教学时,我都是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体会其具体含义,并在师生对话中将其恰当运用。这样的方式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当堂运用文中的词语和文本与教师对话,这是本节课让我最感欣慰的。

教学评析

《与众不同的麻雀》是长春版二年级下册第十一板块的第二篇课文,其板块主题是“与众不同”,意在引导学生学习多角度看问题,感受“与众不同”的创新意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这篇课文是一则童话故事,以“一群麻雀”和“一只小麻雀”的对话为主要情节,简单而富有趣味。

钟老师执教这节课的最大亮点,在于将识字、理解词语、读懂句子和段落,融合在“读课文”这样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之中。在朗读的过程中,分散识字难点,简化理解程序,使学生逐步明白:读懂课文,要以识字、理解词语为前提。钟老师将“识字、理解词语”的意义渗透在教学过程中,使教学更有目标。识字、理解词语是理解课文的手段,在识字与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既能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又有助于对课文所表达感情的理解,二者相辅相成。钟老师将二者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巧妙融合,值得称道。

一、随文识字,分散识字难点,强化识字效果

识字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多年来,我们已经习惯于集中识字这种模式化的教学方式。但是,怎样识字效果会更好?钟老师的课堂给我们带来另一种思考:随文识字,分散难点,方法更多样,学生学习更轻松。

1.板书代替板贴,识字有温度

这篇课文要求认识的生字一共有8个:“妨”“碍”“谴”“责”“毫”“继”“续”“刮”。课堂上钟老师随着课文的学习逐步呈现并相机板书,既分散了识字难点,又以自己漂亮的板书代替了冰冷的板贴,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学生进行了汉字美的熏陶。我们还看到钟老师将识字与理解词语完美结合,在板书的同时强化了理解,真正做到了一举多得。

2. 回忆已知,识字有技巧

随文识字时,钟老师注意调动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来不断强化识字方法———“加一加”来记忆“妨”,“比一比”来记忆“碍”,“想一想”来记忆“谴”……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不断唤醒已有的识字经验,并且在分享中寻找最佳识字方法,使识字成为一种技能。且这种识字建立在一年级学习基础之上,又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真正体现了教学的有序性。

二、词语理解,方法多样,强化词语积累

“学习用结合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了解‘与众不同、七嘴八舌、一致谴责、没有妨碍’等词语的意思”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也是最大的亮点。课堂上,钟老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将复杂的词语理解巧妙转化,使学生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轻松完成了对词语的理解,为学习运用做好了铺垫。

1.借助工具,使理解更直观

“丝毫”与“没有妨碍”两个词语的理解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于是,钟老师选择了“直尺”与“插图”这些直观形象的工具来化解学习难点。学生在直尺上找到毫米,认识毫米的过程也是感知“丝毫”的学习过程,这种建立在直观感受基础上的理解,既易于学生接受,又巧妙地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联系;理解“没有妨碍”时,钟老师在学生上黑板板贴小麻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通过体会麻雀之间的位置关系来直观感受“没有妨碍”的具体含义。这些学习工具的介入,巧妙化解了学习难点,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

2.借助文本,使理解更具体

“与众不同”这个词语对于学生来说是学习难点,钟老师没有在上课之初让学生去理解,而是放在了课文学习过程中,将课文中的“和我们大家不一样”与课题中的“与众不同”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去发现。学生在对比中一下子就明白了这个词语的意思,从而向学生渗透了一种词语理解的方法,为中年级理解词语做好了铺垫。这样处理核心词语,既有时机的选择,又有方法的渗透,还有思维能力的训练,可谓一举多得。

3.借助表演,使理解更形象

理解“一致谴责”时,钟老师选用了更适合低年级学生的词语理解方法———表演。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进行朗读体验,在朗读中通过表情与声音的变化逐步使学生感受“谴责”的意思,再通过大家的“集体谴责”感受“一致”的含义。这个环节将朗读与理解、朗读与积累、朗读与感受巧妙结合,真正实现了以理解语言为前提的积累与运用。

三、单元整合,对比思考,突出主题思想

主题思想应该渗透在日常教学之中,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归类意识,提高其思辨能力。这篇课文的教学中,钟老师始终强化一种归类意识。上课之前的游戏环节———看 图猜故事,钟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建立故事之间的联系:司马光砸缸、乌鸦喝水、聪明的小白兔故事来自课内,他们遇到问题都能想办法解决;哪吒闹海、孙悟空大闹天宫、葫芦兄弟故事出自课外,主人公个个本领高强,都是勇敢和正义的化身。这种发现与总结为学生学习本课做好了铺垫。因此,在课堂上,我们会看到《与众不同的麻雀》与《毛毛虫的故事》《小老鼠去旅行》的比较,会看到“与众不同”这个主题的升华。这种比较水到渠成,这种渗透润物无声,学生在比较中逐步培养了一种思辨能力,逐步形成了一种“比较”的思维习惯。

此外,钟老师的课堂情意浓浓,始终在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在一次次发现中不断丰富了学生语言的积累,不断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这种“发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如果说这堂课有值得思考与改进的地方,我个人认为是写字的讲评环节还可以更高效。钟老师在写字教学这一环节中,主要选择两个方面内容来教学。首先,将左右结构的字进行归类对比,引导学生发现汉字书写的规律。第二,在指导写“刮”字时,进行了适当夸张的动作示范,引导学生发现汉字书写要讲究一招一式,体会起笔、运笔、收笔的感觉。钟老师的设计意图非常明确,但是在课堂的讲评环节上还可以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应该让学生根据指导重点从“结构”与“笔画”两方面进行自我评价,以学生的评价代替教师的评价会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帮助学生把教师的指导重点变成自己的学习重点;其次,在评价结束后应该留给学生修改的时间,有指导,有评价,有修改,“教什么”与“评什么”有机结合,学生才会在评价中进一步规范书写,真正将写字落到实处。

上一篇:装修清单表有哪些?购买装修材料注意事项下一篇:司马迁《史记》读后感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