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科主要操作及其相关知识

2024-04-08

胸外科主要操作及其相关知识(通用4篇)

篇1:胸外科主要操作及其相关知识

气管切开术

1、适应症:

1)喉阻塞

部分 III 度(炎症性排外)及 IV 度

2)下呼吸道阻塞

如昏迷、呼吸肌无力,喉肌麻痹等危重病人

3)4)5)严重的颈部外伤而影响呼吸道通畅者

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者(长时间机械通气者)预防性气管切开

头颈部如喉、下咽及口咽等手术前

2、术前准备

1)物品准备:气管切开包、气管套管、吸引器、手术照明灯。垂危病人应做好其他准备。

2)3)医患沟通:必要的解释及签署手术同意书。

儿童或严重呼吸道阻塞者,应预先做气管内插管,如果不是紧急手术,应先备皮。

3、操作步骤

1.体位:一般取仰卧位,肩下垫一小枕,头后仰,使气管接近皮肤,暴露明显,以利于手术,助手坐于头侧,以固定头部,保持正中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巾。2.麻醉:采用局麻。沿颈前正中上自甲状软骨下缘下至胸骨上窝,以1%奴夫卡因浸润麻醉,对于昏迷,危重或窒息病人,若病人已无知觉也可不予麻醉。

3.切口:多采用直切口,自甲状软骨下缘至接近胸骨上窝处,沿颈前正中线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

4.分离气管前组织:用血管钳沿中线分离胸骨舌骨肌及胸骨甲状肌,暴露甲状腺峡部,若峡部过宽,可在其下缘稍加分离,用小钩将峡部向上牵引,必要时也可将峡部夹持切断缝扎,以便暴露气管。分离过程中,两个拉钩用力应均匀,使手术野始终保持在中线,并经常以手指探查环状软骨及气管,是否保持在正中位臵。

5.切开气管:确定气管后,一般于第2~4气管环处,用尖刀片自下向上挑开2个气管环(切开4~5环者为低位气管切开术),刀尖勿插入过深,以免刺伤气管后壁和食管前壁,引起气管食管瘘。可在气管前壁上切除部分软骨环,以防切口过小,放管时将气管壁压进气管内,造成气管狭窄。

6.插入气管套管:以弯钳或气管切口扩张器,撑开气管切口,插入大小适合,带有管蕊的气管套管,插入外管后,立即取出管蕊,放入内管,吸净分泌物,并检查有无出血。

7.创口处理:气管套管上的带子系于颈部,打成死结以牢固固定。切口一般不予缝合,以免引起皮下气肿。最后用一块开口纱布垫于伤口与套管之间。

4、并发症

(1)心跳呼吸停止:可能为迷走神经反射。

(2)皮下气肿: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与气管前软组织分离过多,气管切口外短内长或皮肤切口缝合过紧有关。

(3)气胸及纵膈气肿:在暴露气管时,向下分离过多、过深,损伤胸膜后,可引起气胸。右侧胸膜顶位臵较高,儿童尤甚。手术中过多分离气管前筋膜,气体沿气管前筋膜进入纵隔,形成纵隔气肿。

(4)出血

(5)拔管困难:手术部位过高,损伤环状软骨,术后可引起声门下狭窄。气管切口太小,臵入气管套管时将管壁压入气管;术后感染,肉芽组织增生均可造成气管狭窄。气管套管型号偏大。患者主观因素,害怕拔管。

(6)气管食管瘘:少见。在喉源性呼吸困难时,由于气管内呈负压状态,气管后壁及食管前壁向气管腔内突出,切开气管前壁时可损伤到后壁。

(7)伤口感染 :

(8)气管插管移位:早期插管移位或过早更换插管有引起通气障碍的危险。术后5—7天各层筋膜可以愈着在一起,此时更换气管插管是安全的。

(9)咽障碍:与气管切开有关的主要吞咽问题是误吸。

5、术后处理

(1)床边设备:应备有氧气、吸引器、气管切开器械、导尿管及急救药品,(2)保持套管通畅:应经常吸痰,每日定时清洗内管,煮沸消毒数次。术后一周内不宜更换外管,以免因气管前软组织尚未形成窦道,使插管困难而造成意外。(3)保持下呼吸道通畅:室内保持适当温度(22°C左右)和湿度(相对湿度90%以上),可用地上泼水、蒸气吸入,定时通过气管套管滴入少许生理盐水,0.05%糜蛋白酶等,以稀释痰液,便于咳出。

(4)防止伤口感染:由于痰液污染,术后伤口易于感染,故至少每日换药一次。如已发生感染,可酌情给以抗生素。

(5)防止外管脱出:要经常注意套管是否在气管内,若套管脱出,又未及时发现,可引起窒息。套管太短,固定带子过松,气管切口过低,颈部肿胀或开口纱布过厚等。均可导致外管脱出。

(6)拔管:俟喉阻塞或下呼吸道分泌物解除,全身情况好转后,即可考虑拔管。拔管前先堵管1~2昼夜,如病人在活动、睡眠时无呼吸困难,可在上午时间拔管。创口一般不必缝合,只须用蝶形胶布拉拢创缘,数天可自行愈合。长期带管者,由于切开部位上皮长入瘘孔内与气管粘膜愈合,形成瘘道,故应行瘘孔修补术。

胸腔闭式引流术

一、适应证:

1、中、大量气胸,开放性气胸,张力性气胸;

2、胸腔穿刺术治疗下肺无法复张者;

3、需要使用机械通气或人工通气的气胸或血气胸者;

4、拔出胸腔引流管后气胸或血气胸复发者;

5、剖胸手术

二、禁忌证: 结核性脓胸。

三、操作方法:

1、定位:气胸引流一般在锁骨中线第二肋间隙,血胸在腋中线和腋后线间第6或7间隙。

2、常规消毒铺巾,局部浸润麻醉。

3、切口:切开皮肤,钝性分离肌层,经肋骨上缘植入带有测孔的胸腔引流管。引流管的侧孔应深入胸腔内2-3cm。

4、固定引流管:缝合皮肤切口,并固定引流管,以免滑脱。切口以消毒纱布覆盖,并以胶布固定。

四、注意事项:

1.插管部位,或切开部位,一定要准确无误。

2.局麻时必须使胸膜得到充分浸润,不但可减轻疼痛,而且可避免胸膜休克。

3.插管前,必须以注射针穿刺抽吸,证明气腔或液腔的存在。

4.插管深度要事先标记好。

5.插管后,引流管立即与水封瓶连接,并证实引流管通畅无阻。否则应调整引流管位臵或深度。

6.引流液体时,一次不应超过1000ml,以免肺复张后肺水肿。

7.引流管必须与皮肤垂直固定,以免皮肤压迫坏死。

8.引流瓶内消毒水,每天更换一次。更换引流瓶时,必须用二把血管钳夹住胸腔引流管,方可开启引流瓶盖。

9.每天记录引流量及性质。

10.使用负压吸引装臵时,吸引器不可开得过大,只要调节管有气泡溢出即可。

5、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拔管

(1)拔管指证

①生命体征稳定。

②引流瓶内无气体溢出。

③引流液体很少,液体清亮,24小时内引流量<100ml.④听诊余肺呼吸音清晰,胸片示伤侧肺复张良好即可拔管。

(2)方法步骤:先清洁皮肤,及引流管近皮肤段,剪断固定丝线后,嘱病人深吸气后摒住,以8层凡士林油纱布堵塞伤口,迅速拔出引流管,并以宽胶布封贴敷料,以免拔管后,外界空气漏入,再造成气胸。

气胸:

一、基本概述:

根据脏层胸膜破口的情况及其发生后对胸腔内压力的影响,将自发性气胸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闭合性气胸(单纯性)

在呼气肺回缩时,或因有浆液渗出物使脏层胸膜破口自行封闭,不再有空气漏入胸膜腔。胸膜腔内测压显示压力有所增高,抽气后,压力下降而不复升,说明破口不再漏气。胸膜腔内残余气体将自行吸收,胸膜腔内压力即可维持负压,肺亦随之逐渐复张。

2、张力性气胸(高压性)

胸膜破口形成活瓣性阻塞,吸气时开启,空气漏入胸膜腔;呼气时关闭,胸膜腔内气体不能再经破口返回呼吸道而排出体外。其结果是胸膜腔内气体愈积愈多,形成高压,使肺脏受压,呼吸困难,纵隔推向健侧,循环也受到障碍,需要紧急排气以缓解症状。若患侧胸膜腔内压力升高,抽气至负压后,不久又恢复正压,应安装持续胸膜腔排气装臵。

3、开放性气胸(交通性)

因两层胸膜间有粘连和牵拉,使破口持续开启,吸气和呼气时,空气自由进出胸膜腔。患侧胸膜腔内压力为0上下,抽气后观察数分钟,压力并不降低。

二、临床表现:

1、闭合性气胸:少量气胸时无症状或仅有轻度气促 ;大量气胸时出现胸闷、气急、呼吸困难。

2、开放性气胸:患者出现气促、呼吸困难、紫绀、以致休克,呼吸时可闻及气体进出胸膜腔的吸吮样声音。

3、张力性气胸:是可迅速致死的危急重症。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紫绀及休克,病人有濒死感。

三、急救处理要点:

1小量积气:不需处理;○2大量积气:胸穿抽气;

1、闭合性气胸:○使用抗生素胸腔穿刺术治疗下肺无法复张者可选用胸腔闭式引流。○防治感染。

1闭合伤口,变开放气胸为闭合2、开放性气胸:○胸(多层油纱布加棉垫,在伤员呼气末封盖吸允伤口,加压包扎);○3吸氧,输血,补液,纠正休腔穿刺抽气减压,暂时解除呼吸困难。○4 清创缝合伤口,破伤风抗毒素肌注;○5 闭式胸腔引流。○6 预克;○防感染。

1可用粗针头行胸膜腔穿刺暂时减压,并可连接 一

3、张力性气胸:○

2末端剪有小口的、起到单向活瓣作用的塑料袋、或气球、胶指套。○3必要时开胸手术;○4预防感染及其他对症处理。胸腔闭式引流术;○

血胸

一、基本概述:

(1)胸膜腔积血又称血胸。(2)按积血量的多少可分为:

出血量

胸部X片 少量

<500ml

膈肋角消失;

中量

500-1000ml

上界可达肺门平面 ; 大量

>1000ml

上界达肺门平面以上

可达胸膜腔顶。

(3)进行性胸内出血征象:

1脉搏逐渐增快,血压持续下降 ○2输血或补液后血压不回升,或升高后又下降 ○3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呈进行性下降 ○4胸腔穿刺无血,但X线示阴影继续增大 ○5闭式引流后,引流血量持续3小时每小时超过 5ml/Kg/h(200 ml/h)○

二、急救处理要点:

1、非进行性血胸: 1量少者可自行吸收○2中大量血胸:早期胸穿抽出积血,促肺膨胀,胸内○

3当a 穿刺无法抽净积血,症状不缓解;

注射抗生素,预防感染。○b 血液粘稠抽出困难;c 怀疑合并感染时考虑行胸腔闭式引流。

2、进行性血胸:

1、输血补液纠正休克

2、及时剖胸探查:

a 结扎,修补出血血管

b 缝合肺裂伤或行肺叶切除

肋骨骨折

一、基本概述: 1、1~3肋较少发生骨折;4~7肋最常发生骨折;8~10肋不易发生骨折;11~12肋较少发生骨折。

1单纯肋骨骨折;○2多根多处肋骨骨折。

2、临床分类:○

二、临床表现:

1、单纯肋骨骨折:

1二痛一响:疼痛,压痛,骨擦感(响)○,合并血气胸的表现。

2、多根多处肋骨骨折:

1二痛一响;○2胸廓扁平或内陷;○3反常呼吸(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后,局○部胸壁因失去肋骨的支撑作用而软化,吸气时软化区胸壁内陷,呼气时软4呼吸困难;○5休克表现。化区胸壁向外凸出,又称连枷胸);○

二、急救处理要点: 肋骨骨折治疗原则:

1镇痛 ○2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3固定胸廓 ○

4、防治并发症 ○

1、闭合性单处肋骨骨折:

多不需特殊处理,可采用多条带条胸布或弹性胸带固定胸廓。

2、闭合性多根多处肋骨骨折:

胸壁软化范围大、反常呼吸运动明显的连枷胸病人,需在伤侧胸壁放臵牵引支架,在体表用毛巾钳或导入不锈钢丝,抓持住游离段肋骨,并固定于牵引支架上,消除胸壁反常呼吸运动。

3、开放性肋骨骨折:

伤口彻底清创,用不锈钢丝固定肋骨断端。如胸膜腔已破,需做胸膜腔引流术,术后预防感染。

篇2:胸外科主要操作及其相关知识

腹腔镜囊肿去顶术

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

篇3:胸外科主要操作及其相关知识

1 操作前准备工作的注意事项

(1) 安全工器具合格齐备, 照明、通讯工具、录音电话功能正常。

(2) 充分了解系统的运行方式, 如一次回路运行接线、电源和负荷分布、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运行情况, 并与调度核对无误。

(3) 检查核对监控系统图、五防机 (模拟图板) 与现场实际运行方式相一致。

(4) 倒闸操作是否会影响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运行, 在倒闸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引起保护或自动装置误动或失去正确配合, 要提前采取措施或将其停用。

(5) 在电气设备送电前, 必须收回并检查有关工作票, 拆除临时接地线或拉开接地刀闸, 取下标示牌, 并认真检查隔离开关和断路器是否在断开位置。

(6) 现场值班负责人根据停电计划的工作量及每个值班员的技术水平、心理和身体状况合理安排操作人员。对于重要的、复杂的倒闸操作, 站长、值班长应组织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危险点分析, 做好事故预想, 由对设备比较熟悉的值班员操作, 值班长或站长监护。

(7) 根据停电计划或调度下达的操作命令票, 提前准备好操作票。

(8) 由操作人正确填写操作票, 并由监护人和值班负责人审核签名, 操作人在填写操作票的过程中如有不清楚的问题, 应向监护人或值班调度员询问清楚, 不得带有疑问操作, 确保操作票正确无误。

(9) 操作人、监护人对操作范围和内容必须清楚无误, 彻底了解操作的目的和意图。

(10) 倒闸操作尽量避免在交接班、高峰负荷, 恶劣天气时进行。

2 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1 倒闸操作中的主要注意事项

(1) 进行电气设备倒闸操作, 必须思想集中, 态度严肃认真, 并严格按照标准化操作进行。

(2) 发现所下操作命令将直接威胁人身或设备安全时, 应拒绝执行, 同时将拒绝执行命令的理由及改正命令的建议, 向发令人及本单位领导报告。

(3) 进行倒闸操作时, 必须穿全棉工作服, 戴安全帽和绝缘手套, 如必须在雨天操作室外高压设备, 则绝缘杆上应有防雨罩, 穿绝缘靴;接地网接地电阻不合格时, 也应穿绝缘靴。雷电时禁止进行就地倒闸操作。

(4) 操作票必须严格按顺序执行, 逐项打勾, 严禁跳项和漏项, 严禁擅自更改操作票内容及操作顺序。

(5) 严格执行操作监护制度, 禁止监护人代替操作人操作。

(6) 操作中发生疑问或发现电气防误闭锁装置动作时, 应立即停止操作, 报告值班负责人, 查明原因后, 再决定是否继续操作。

(7) 防止走错间隔。变电站户内高压设备, 如断路器、电压互感器等间隔, 应在柜前柜后醒目位置标出设备名称和编号, 且前后保持一致, 防止走错间隔。

(8) 防止误拉、合断路器及隔离开关。倒闸操作发令、接令要正确、清楚;操作前正确填写、严格审查操作票;操作中严格执行监护人唱票、操作人复诵制度, 认真核对设备编号。

(9) 防止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加强监护, 对号检查, 防止走错间隔;拉合隔离开关前, 现场检查断路器在断开位置;倒母线及拉合母线隔离开关, 必须保证母联断路器在合闸位置, 同时断开母联断路器控制电源, 防止跳闸;隔离开关要加装电气防误操作闭锁装置。

(10) 防止带电挂 (合) 地线 (接地刀闸) 。断路器、隔离开关拉闸后, 必须检查实际位置是否拉开, 以免回路电源未切断;进行设备三相验电, 查看带电显示器指示是否有电, 及时发现带电回路并查明原因;正确判断正常带电与感应电的区别, 防止误把带电当静电;隔离开关拉开后, 若一侧带电, 一侧不带电, 应防止将有电一侧的接地刀闸合上, 造成短路。

(11) 防止带地线 (接地刀闸) 合闸。加强地线的管理, 按编号使用地线;装、拆地线要做好记录;禁止任何人不经值班人员同意, 在设备上私自装、拆地线, 挪动地线的位置;设备送电前, 值班人员应到现场进行仔细检查, 掌握地线的实际情况;设备检修后, 仔细检查设备上有无工具、仪器、梯子、临时地线等遗留物件, 防止送电后接地短路。

(1 2) 严格解锁钥匙管理及使用批准程序, 防误装置解锁工具应单独封存管理, 防误装置及电气设备出现异常要求解锁操作时, 应由防误装置专责人到现场核实无误, 确认需要解锁操作, 经专责人同意并签字后, 由值班员汇报当值调度员, 方可解锁操作。

2.2 一次设备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1) 变压器在充电状态下及停、送电操作时, 必须将其中性点接地开关合上。

(2) 断路器检修时必须断开断路器操作电源, 弹簧机构应释放弹簧储能, 以免检修时引起人员伤亡。

(3) 断路器控制箱内具有远近控切换小开关的断路器, 切换开关正常应置于“远控”位置, 断路器正常操作时禁止近控合断路器。

(4) 运行中的断路器由于某种原因造成油断路器严重缺油, SF6断路器气体压力或操作压力异常并低于规定值时, 严禁对其进行解锁操作。

(5) 操作隔离开关时要站好位置, 操作人和监护人应站在操动机构的正前方, 不得站在隔离开关两侧及导线连接方向, 防止发生绝缘子断裂砸伤事故。

(6) 手动合上隔离开关时动作要果断在合闸终了的一段行程中不要用力过猛以免发生冲击而损坏瓷件。

(7) 高压开关柜内手车开关拉出后, 隔离带电部位的挡板必须可靠封住, 禁止开启, 并设置“止步, 高压危险”标示牌。

(8) 电容器的投切必须按调度指令执行, 电容器开关断开后5min内不允许送电电容器禁止使用刀闸切合, 电容器停电后必须经过充分放电后才能进行工作。

(9) 验电时逐相验电, 户内验电不准进入设备间隔内, 户外不准登上设备构架, 6 k V~3 5k V开关柜不具备验电条件时, 应检查开关柜线路带电指示灯情况。对于无法直接验电的电气设备, 应进行间接验电, 通过设备的机械指示位置、电气指示、带电显示装置、仪表及各种遥测、遥信等信号的变化来判断, 应有两个及以上的指示, 且所有指示均已同时发生对应变化, 才能确认该设备已无电。

(10) 装、拆接地线时要戴绝缘手套。装设接地线时, 先接接地端、后接导体端, 拆除时的顺序与此相反。装、拆高压熔断器应戴护目眼镜和绝缘手套, 必要时使用绝缘夹钳, 站在绝缘垫或绝缘台上操作。

(11) 对于可能反送电或带电的部位, 必须做好防范措施, 如双电源线路刀闸、所用变、电压互感器等。对母线及线路装设接地线时, 应防止感应电压及反送电。双电源配电设备要设置醒目的双电源警示标志。

(12) 操作低压设备, 如切换站用变后, 应检查站内主变冷却器、直流系统充电机、UPS装置、保护小室空调等低压设备运行是否正常。

2.3 二次设备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1) 用于充电的母联、分段或旁路断路器的充电保护, 只有在给设备充电时投入, 充电完毕后退出运行。

(2) 倒母线必须保证母联开关在运行状态, 母联开关的操作电源必须断开。

(3) 操作电压互感器刀闸时应注意检查刀闸的辅助接点是否接通或打开, 避免造成保护失去电压而误动。

(4) 两段母线的电压互感器, 二次需要并列时, 必须先合上母联开关, 一次先并列后, 二次再并列。

(5) 在进行电压互感器停电操作时, 应先停二次, 再停一次;送电时顺序与此相反。两台电压互感器中一台停电备用, 必须将停电的电压互感器高、低压两侧断开, 防止反送电。

(6) 涉及二次运行方式的切换开关, 如母差固定联接方式切换开关、备用电源自投切换开关、电压互感器二次并列开关等在操作后, 应检查相应的指示灯或信号, 以确认方式正确。

(7) 操作保护压板时应认真核对保护盘面、压板名称, 操作时要动作灵巧, 压板连接要可靠。

(8) 对于随运行方式的改变需倒换二次回路时, 一定要先接入一种方式, 再退出原方式, 或者先短接二次回路, 连接新方式后, 再退出原方式及短接回路, 目的是防止TA二次回路开路。

(9) 电气设备停电后, 应将有关保护停用, 更改继电保护定值时, 必须停用相应保护装置的出口压板。

(1 0) 二次设备的重要按钮在正常运行中, 应做好防勿碰的安全措施。

(11) 对运行中的保护装置, 要停用直流电源时, 应先停用保护出口连接片, 再停用直流回路, 恢复时次序相反。

(12) 取下直流控制熔断器时, 应先取正极, 后取负极。装上直流控制熔断器时, 应先装负极, 后装正极。装、取熔断器应迅速, 不得连续地接通和断开。

3 结语

开展倒闸操作危险点分析及控制, 是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 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举措。通过开展倒闸操作危险点分析及控制, 目的在于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标准化作业程序,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强化员工操作规范, 提高变电运行安全管理水平, 从而达到零违章、零事故的安全根本目标, 保证整个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9.

[2]河南省电力公司.河南省电力公司防止人身和误操作事故工作措施[Z], 2011.

[3]钱振华.电气设备倒闸操作技术问答[M].4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9.

篇4:胸外科主要操作及其相关知识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主要隐患;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P393.08

计算机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有重要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在为广大群众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很多安全隐患。计算机网络技术最大的特点是开放性,让大家获得相关知识以外,网络系统的安全不容乐观。人们在应用过程中会存在不规范的行为,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受到黑客的攻击,导致计算机安全系统受到威胁,进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减少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隐患,需要明确隐患存在的原因,从多个方面对此进行分析,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保证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

1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隐患

针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的重要性,需要工作人员在实践中明确隐患的类型及影响因素,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更改方案。以下将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隐患进行分析。

1.1 木法和病毒入侵

随着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不断发展,木马和病毒成为当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首要隐患,也被称为非法入侵。非法入侵是以代码为媒介,如果代码程序发生变更,木马程序和网络病毒进入计算机系统中,改变系统的应用程序和操作方式,进而达到毁坏系统的目的[1]。此外木马和病毒具有较强的损坏性、传染性,一旦病毒侵入,会导致病毒大量繁殖,普通的杀毒软件根本无济于事,进而导致计算机系统处于瘫痪的状态。如果计算机应用系统不能按照既定的程序进行,影响计算机系统相关功能的发挥。计算机病毒的类型趋于多样性,包括:网络病毒、文件病毒等,病毒的程序方式类似的,很难辨别病毒的类型,增加了系统的安全隐患。

1.2 非法访问网站

由于网站的类型趋于多样性,需要对不同的应用程序进行方位,但是由于部分程序有访问权限,工作人员采用非法访问网站的形式获取资料。所谓非法访问指的是访问者利用软件病毒,肆意攻击的形式窥探他人的隐私,借助攻击口令的辅助作用,对他人的密码和资料进行非法窃取。很多黑客获取资料的手段高超,获取信息后将信息毁坏[2]。有需要者将信息资料进行修改,或者有意的安装病毒性软件,导致网络系统瘫痪,无法进行信息的传递和应用。

1.3 网络系统自身的安全隐患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家对网络的需求量越来越多。由于计算机网络系统是个开放性和虚拟的空间,人们对网络使用具有平等权,可以随便在互联网上发布相关信息和获取相关信息。其次由于网络信息具有共享性,大家可以在空间内使用信息资料。随着应用网络技术的人不断增多,网络环境愈发复杂,导致网络系统本身存在安全隐患。如果操作不当,会导致数据连接和资料的使用不够精细,进而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3]。

1.4 网络诈骗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为大家带来便利的同时,自身也存在一定问题,对系统的安全造成影响。在信息技术的指导下,互联网技术最大的特点是互通性,大家可以在世界各地使用互联网,但是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问题也随之而来。网络虚假诈骗成为安全隐患的主要因素,由于网络系统的特殊性,给很多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利用技术的指导性作用进行诈骗或者散播虚假消息。当前诈骗技术主要应用在网络购物平台及手机短信的形式散播虚假信息,导致广大网民上当受骗,利益受损。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很多网民无法准确辨认信息的真伪,容易受到利益的诱发,进而造成经济损失。

2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管理措施

针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对网民的影响,需要根据实际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保证计算机网络安全。以下将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管理措施进行分析。

2.1 及时升级杀毒软件

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中,病毒是首要隐患,需要管理人员及时升级杀毒软件。基于病毒对网络系统安全的影响,需要从根本上杜绝病毒的侵袭,防止病毒的传播。首先需要选择安全性能好的查毒软件,由于信息技术在趋于多样性,普通的杀毒软件根本无法达到杀毒的作用,需要让杀毒软件实现远程安装的功能,定期对保护系统和杀毒软件进行升级。用户需要加强对网络技术的使用的管理,设置密码和访问权限,在运行程序和获取信息实践中,通过相关操作设定程序,只有具备访问权限的人可以进行访问。其次杀毒软件具备自动报警的功能,当遭到非法入侵时需要第一时间报警,进而保证数据的安全[4]。

2.2 加强计算机网络的访问设置

在进行网络访问过程中,经常存在信息非法占有的情况,因此需要及时维护系统的安全。在访问控制过程中,需要重视网络监控的重要性。很多病毒都是从服务器入侵的,管理人员要设置网络监控体系,锁定相关程序。网络信息是共享的,上网人数逐渐增多,需要对安全隐患的页面进行控制,对目录及程序进行有效的控制,及时对窗口进行安全检查,防止非法入侵,盗取信息,保证网络系统的外部安全性。

2.3 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

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的类型较多,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管理预案。首先需要对网络管理人员的责任进行细化,将监控责任及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如果出现问题要追究到个人,进而提升大家的工作责任感。如果网络安全隐患出现,管理者需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给上级部门,采取有效的方式处理问题,进而减少经济损失。为了避免安全隐患问题再次出现,需要根据实际要求制定应急预案,将其应用到实践中,起到保護和控制作用,进而提升网络系统的安全性[5]。

2.4 加强防火墙的使用

在计算机技术应用过程中,设置防火墙是最为有效的措施。防火墙主要是由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共同组成的,可以在使用过程中构建一层保护屏障,对所有的数据进行有效的监测。设置防火墙,所有的数据和信息和传播和应用过程中,都需要经过安全软件的监测,限制了黑客对信息的获取,进而增加了网络信息的安全性。防火墙是安全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信息和应用程序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3 结束语

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各个领域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为大家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为了减少安全隐患,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需要从实际出发,了解安全隐患的类型及生成条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进而保证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基于网络系统的重要性,需要提升大家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重视度,规范网民的行为,为大家提供良好的上网氛围。

参考文献:

[1]孙海玲,王万里.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及有效维护措施分析[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2(10):90-93.

[2]刘德金,刘青,李晓丹.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分析及其防范措施的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02):290-294.

[4]孙海玲.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及有效维护措施分析[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2(01):29-34.

[5]冯有宝,李宏宇,张焕丽.浅析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几点思考[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3(01):390-395.

[6]龚伏廷.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探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01):390-395.

[7]叶娟.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几点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3(01):40-43.

上一篇:雨夜抒怀杂文随笔下一篇:浅谈如何发展水利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