垒球体育公开课教学设计

2024-05-02

垒球体育公开课教学设计(共14篇)

篇1:垒球体育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材

投掷:原地侧向投掷垒球

1、  认知目标:通过创设活跃、欢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学习活动中掌握原地投掷的方法

2、  技能目标:通过教师的引导式教学,使学生在游戏和自我练习中学会原地侧向投掷技能和方法,发展上肢力量和身体的协调性。

3、  情感目标: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交往能力及在活动主动参与,树立自己的信心,同时让学生在练习中养成“自立、自控、自律”的行为习惯。

过程

内容

教师活动

时间

学生活动

次数

1、  师生问好

2、  教师语言导入课中

3、  队列练习:稍息、立正等

3

学生两路纵队进入场地(师生逐个击掌)

 

1、  教师引导学生以“棒”为主材,发挥你的想象力,自我创造一些“棒”的玩法。

2、  教师提示练习的注意事项

3、  根据学生练习的实际情况,教师组织学生做两人趣味性练习:

(1)       击剑

(2)       “棒”打对方腿部

8

1、  自创动作练习

2、  根据教师引导自由选择几种玩“棒”的平衡练习和抛接练习

3、  两人趣味练习:

(1)两人自由搭配一组,只许碰对方的肩部、胸部。

(2)积极地打和躲闪对方

戏:

1、  教师语言引导学生进入游戏情境

2、  教师讲解游戏方法规则

3、  组织学生把“棒”变成球

4、组织学生分两队在场内进行游戏

 

要点:1、学生活动限制在场内进行游戏

2、要求学生在打雪仗时不要忘了记了“创设雪景”

 

1、  教师示范原地侧向投掷垒球的动作,指导学生原地练习

2、  组织男女两组学生面对面站立

3、  指导投掷垒球练习,提示学生找出投的最远的方法

4、  集合,学生示范,引导学生讨论:怎样才能投的远,光用手用力和手脚同时用力哪个投得远?

5、  继续提高动作练习

6、  自锻自测:

用刚才掌握的投掷方法进行分组自测,了解目前自身的投掷水平

要求:

(1)       相互轮流投掷或捡球

(2)       注意安全

 

原地侧向投掷垒球

女生○○○○

男生____

1、  严格投掷次序女生掷球(不拣球)——绕行男生队伍后——男生掷球(男、女生同时拣球,同时男女生交换场地)

2、  观察示范集体讨论。寻求掷远的方法

3、  学生继续提高动作练习

4、  学生分组进行自测,收集自己的感受

×     15M  20  25 30

×

○   10M  15  20  20

3

4

1

2

2

3

放松练习(音伴)

1、  教师指导学生放松

2、  教师即兴表演

3、  教师小结,齐喊口号

4、  师生告别,回收器材

 

1、  学生跟教师做手臂放松

2、  学生观看,引起轻松的笑声

3、  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齐喊:相信自己耶!(做个非常自信的动作)

4、  师生告别回收器材

1

1、  平整场地一块

2、  每人自制一根“棒”

3、  每人一个垒球

4、  16面小红旗

5、  录音机

 

篇2:垒球体育公开课教学设计

国际交流学院 0809114024 周荃

转眼间,我的大二生活即将进入尾声,两年的体育课学习也将告一段落。在这两年的学习中,我体会到了运动的意义不在于谁输谁赢,而在于享受运动本身的乐趣。

本学期我选修的是垒球课,垒球是一种以两支队伍交替击球和接球的比赛项目,它于1996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比赛时每队各有9名队员上场;比赛共分7局,以累计得分来判定比赛的胜负;如果7局比赛之后两队打平,就将进入附加赛,直到有一方获胜为止。垒球运动脱胎于棒球,是一种类似于攻占堡垒、一棒击球的球类运动,其使用的场地和棒球运动类似。垒球运动共分两种,快速垒球和慢速垒球,奥运会垒球比赛就是采用快速垒球的规则。

棒垒球运动对身体素质有较高要求,因此最适于青年运动。它需要脑力与体力紧密结合,对心理素质的锻炼和培养能起良好作用。这项运动还具有浓厚的游戏性,在激烈的对抗中强调协调配合。垒球运动对于发展参加者的灵敏、柔韧、速度、力量、耐力等素质,尤其对培养勇敢顽强,机智灵敏,坚毅果断,团结一致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精神具有很好作用。其内涵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充满生机活力,机警灵活,自信又信任他人,勇于承担责任,又乐于助人,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协同一致,为共同的目的而奉献。作为一项既具观赏性、趣味性,又能培养种种良好素质和团队精神的运动,垒球运动成为当今世界最为风行的运动之一,美国、古巴、日本等国还将它作为国球。但由于种种原因, 垒球运动在我国开展的并不普及, 群众基础较为薄弱。

篇3:浅谈体育公开课与常态课教学

每门学科, 每位教师每年都要举行公开课, 这在每年的考核中是必需的。但许多教师对公开课的看法不一而足。体育公开课与常态课的教学被有些教师视为是不相融的两种教学形式, 认为公开课是给大家看的, 没有实用意义, 而常态课才是真正的体育课。另一些教师认为, 公开课来源于常态课却又高于常态课, 是常态课的最高形式, 公开课对常态课有指导意义, 而常态课是公开课的基础, 二者能相互融合。

笔者认为, 公开课与常态课可以缩小差距, 公开课应该向常态课靠拢, 而常态课则可以向公开课看齐。那么, 如何让体育公开课与常态课相互融合, 甚至合二为一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来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以期与大家交流。

一体育课堂中, 师生的合作要和谐自然

说到合作, 大家立即会想到两种不同的情形。在公开课上, 教师与学生合作得天衣无缝, 而在常态课上却很难看到师生合作的景象。笔者在一节公开课上看到这样一种师生合作的场景:“同学们, 下面进行分组练习, 大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到适合自己的场地去……”同学们有序地分开并有序地练习。注意观察后发现居然每个组的人数都相等, 难道纯属巧合, 学生这么配合老师?再看另一堂公开课:“同学们, 下面我们开始学习山羊分腿腾越, 哪位同学给大家演示一下?”一位同学出来, 动作娴熟, 博得同学们的掌声鼓励。可是, 在学习过程中, 发现其他同学也是这么熟练地完成动作。这一点也不像新授课, 学生真的能这么快掌握这个动作吗?而在常态的体育课上, 笔者发现大多数的教师与学生合作都是要费一番周折的, 甚至根本就没有合作的镜头。这就是公开课与常态课的两极分化现象。一个“过于好”, 另一个却“不甚理想”, 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可取的。体育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应该是自然的, 顺理成章的, 每一次新的合作都要有一个学生适应的过程, 合作有成功更有失败, 在失败中才能体现合作成功的价值所在, 事先安排的合作是虚假的没有实际意义。而常态课中的“没有合作”更是不应该出现的, 体育课上没有合作是一种教育的缺失。

二要安排好场地器材

公开课与常态课在场地、器材的取舍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公开课上, 教师想方设法地动用大量器材。在一节教学滚翻技巧公开课上, 笔者见到垫子摞在一起约有一人高, 另外还有其他器材一大堆, 可想而知, 光搬运的时间就要花费不少。而在常态体育课上却又是另一番景象:很少使用体育器材, 只是“一个哨子几个球”, 甚至不用体育器材的现象也屡屡可见。有的体育课确实不用到体育器材也无可厚非, 但每课体育课都不用体育器材不免有点过分。

这种不合理的现象一定要得到控制才行, 但细细观察又会发现, 体育教师又走向了另一个误区。例如, 在一节公开课上, 一位教师只拿了几个沙包和四块面板, 上面是上课内容的图片。课上得很漂亮, 听课者对其大加赞扬, 特别是在体育器材方面, 教师们一致认为在器材上没有造成浪费, 便于携带, 没有给体育教学造成负面影响。其实不然, 仔细观察后不难发现, 教师为了制作这四个面板是颇费工夫的, 要取照, 要冲印, 要制作这一过程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完成的, 而且价格也很高昂, 上完这节公开课这四个面板也就用不到了, 造成时间与金钱的浪费。所以, 在器材的使用上, 要注意器材的实用性与循环使用性, 规格档次不要太高, 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才是最重要的。

三让学生在课上都能学到各种体育知识和技能

现行的许多体育课上, 学生是学不到什么知识与技术的, 这话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常态课上, 由于学校对体育教学不重视, 教师态度不端正, 对学生的体育活动放任自流, 有的学生在体育课上看书、闲聊。但在公开课上总应该有所得吧, 其实也不尽然, 大多数教师的公开课都是表演课, 学生要学的内容早在以前就排练好了, 只不过是在公开课上重新表演一下罢了。这两种情况, 学生学不到什么就不足为奇了。如果以这样的公开课方式贯穿整个学年的教学时中还可能有期末时的学生成绩吗?显然这两点之间是矛盾的。所以说, 无论是常态课还是公开课, 要能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至关重要。公开课要做到让学生学到真正的知识, 就要实实在在地去教学生, 把学生作为公开课的主体, 而不是让公开课来展示教师, 教师课讲得再好, 学生什么都没有学到, 这节课失败无疑。如果在常态体育教学中, 教师能有这样的教学态度, 能有这种敬业精神, 把整个学年的常态体育课都上得那么认真, 完成教学任务, 达到教学目标是轻而易举的。

四课堂教学应追求简单与高效

大家在看公开课的时候, 都有一种紧张的感觉, 上课的前前后后都很慎重, 看课之后还有一种激烈的评课。特别是授课的教师, 在上课时为了尽可能地表现自己, 为了把课上得无一遗漏而忙前忙后, 唯恐漏了自己设计的每一点, 也唯恐评课的教师看不到自己的长处。有的教师把表面上看似完美的体育课上得不伦不类, 从课的开始就上成了课的重点, 到课的结束也不敢懈怠, 致使看不到课的重点是什么, 目标是什么。这样的教师始终没有弄明白“面面俱到”的课堂教学看似完整却很容易迷失方向。常态的体育课需要简单、实用、高效。课堂组织简单实用, 内容不要过于繁杂;教学过程需要简单实用;教学方法也要简单实用。常态的教学需要突出重点, 而教学重点的确立则需要教者从学生成长的角度深入地理解与把握教材。

五结束语

总之, 公开课与常态课都是体育教学中的一部分, 把公开课与常态课孤立起来看是不符合学理的。常态课有它自身的优点, 教师们要以端正的心态去接纳它, 不要仅仅看到它的缺点, 还要看到它的优点, 并且有效地利用公开课的优点来弥补常态课的缺点, 用公开课的理念指导常态课, 用常态课的优点作为公开课的基础, 使公开课与常态课有机结合, 共同发挥自身的优势, 把体育教学搞上去。

篇4:垒球体育公开课教学设计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育;软式垒球

当前,国内中学已经进入了深化和巩固素质教育改革成果的关键阶段。新的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于中学体育教育改革提出了全新的任务和要求,大力推动中学体育教育模式改革已经势在必行。在推进中学体育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很多体育教师面临着同样的疑惑,那就是在既没有固定教材、又受到很多主客观因素制约的情况下,究竟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中选择何种体育运动项目,实现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和身心健康发展。

在中学体育教育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任务不容忽视,那就是如何通过体育教育有效提高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热爱,提升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在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的过程中,全面参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学生只有全面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亲身体验到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才会真正树立对于体育的热爱。近年来,很多一线体育教师将软式垒球引入到中学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并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效果。

一、软式垒球的概念和主要特点

1.软式垒球的概念

“软式垒球”的英文名字为“Tee—ball”,台湾地区称为“乐乐棒球”,最初是为推广棒垒球运动而设计的。“软式垒球”项目于2006年6月开始进入我国,由于其击球棒及用球都是软的,因此被命名为“软式垒球”。软式垒球的基本运动模式和规则都与棒垒球类似,保留了竞争性、观赏性和趣味性。“软式垒球”的主要打法是将球放在一个倒置的T形支架之上进行固定击打,并集跑、跳、投、打与一体,强调团队协同性和共同参与性,非常适合在中学校园内进行推广,是一项有益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体育运动。

2.软式垒球的主要特点

具体来说,软式垒球主要具有如下几方面特点:一是规则简单。软式垒球最大限度地简化了传统棒垒球项目的规则,降低了运动的难度,但是却保留了传统棒垒球项目的竞技性,实现了“规则难度降低、保留项目精华”。二是广泛参与性。软式垒球项目改革了规则,因此进一步增加了项目的可参与人数,非常适合在中学体育教育的过程中进行运用。三是安全性。软式垒球通过利用软式材料改良用球、球棒等,项目的安全性大大提高,可以最大限度避免对学生身体造成的意外伤害和运动伤害。四是经济性。软式垒球对于场地的要求很低,并不需要大量的设施设备投入,非常适合在中学体育教育中进行普及。

二、软式垒球对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

笔者认为,软式垒球项目能够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具体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软式垒球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

学生在参与软式垒球项目的过程中,通过跑、跳、击、打等动作,能够对身体各个部位的机能进行锻炼。与足球、篮球等项目相比,软式垒球的总体运动强度不大,不会因运动过量而给中学生带来身体损伤,能够让体育锻炼强度处于一个相对比较合理的水平之上。

2.软式垒球可以有效提高中学生的反应能力和智力水平

中学生在参与软式垒球项目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场上的实际情况,迅速准确地进行反应和判断,预见比赛的发展形势,这就能够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反应能力及高超的智力水平,而且可以实现反应能力和智力水平的均衡发展,这种优势是其他体育项目难以企及的。

3.软式垒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对于中学生来说,通过参与体育运动培养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要求。软式垒球强调团队配合,要求个人服从团队,通过彼此配合协作取得胜利,中学生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会充分体会到团队协作的乐趣,从而将在软式垒球项目中获得的经验和体会带入到学习生活之中。

三、现阶段软式垒球在中学体育教育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作为一种新型的体育项目,软式垒球在中学体育教育应用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制约着该项目的广泛普及和发展。具体来说,包括如下几方面:

1.中学对于软式垒球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和深入

虽然软式垒球进入我国已经有10年时间,但是仍然还有相当一部分地区的中学对于软式垒球项目的认识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很多学校管理者和体育教师甚至根本不知道软式垒球这个项目,更遑论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加以普及和应用。还有部分学校和体育教师虽然对软式垒球的功能和作用有一定认识,但是受到传统思维的束缚,这部分教师还不愿意将软式垒球引入到具体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这极大影响到了该项目在中学体育教育过程中的整体普及。

2.缺乏专业的软式垒球教师

当前,在很多开展软式垒球项目的中学之中都缺乏专业的教师加以科学指导。其中一部分教师是通过自学或者简单学习之后,开始指导和组织学生开展项目。由于没有接受系统的培训,教师在指导软式垒球项目开展的过程中专业水平和能力严重不足,甚至还会导致一系列安全问题。

四、对提高软式垒球在中学体育教育应用水平的建议

笔者认为,为有效提高软式垒球在中学体育教育中的应用水平,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加强宣传

体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软式垒球项目的宣传,通过组织全国比赛等形式扩大项目的社会影响力,通过编制宣传手册和教材等形式,在各中学中扩大宣传力度。与此同时,要及时发现和总结软式垒球项目开展状况良好的部分中学的做法和经验,对软式垒球项目的开展情况、对学生身体素质、健康状况、运动兴趣等方面影响效果等进行系统研究,总结出较为权威的结论。在中学体育教育标准的修订过程中,也可以将软式垒球项目列为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不断提高项目的普及率。

2.提高师资专业化水平

各中学要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一方面通过定期开展培训等方式,让体育教师系统地接受软式垒球专业知识教育,现场观摩软式垒球比赛,并邀请专业机构和运动员为体育教师进行授课和规则讲解。另一方面可以邀请一些优秀的运动员和专家到校授课,为学生讲解软式垒球的规则及注意事项,现场指导学生比赛,不断提高软式垒球课程教学的专业水平。

参考文献:

篇5:垒球体育公开课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通过合作练习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达标水平,并且在练习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相互激励和坚忍不拔的精神。

学习内容:短绳、仰卧起坐、50米跑和垒球 学习步骤:

一、自主活动、活跃情绪

教师活动:

1、集合队伍,进行常规练习。

2、分发绳子,自由分散进行短绳活动。

学生活动:

1、快速安静集合队伍,精神饱满地进行队列练习,体现出良好积极的精神面貌。

2、体现出积极上进的学习态度,拿好绳子充分做好活动。

组 织:如图:

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 xxxxxxxxxxx xxxxxxxxxxxx

二、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教师活动:

1、进行一分钟短绳及时测评练习,总结鼓励学生。

2、组织仰卧起坐的一分钟测评练习。

3、进行50米跑测评练习。

4、垒球活动,在场地上事先插好旗子,组织学生进行投掷垒球的练习。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投入练习,在练习中表现出良好的奋斗拼搏刻苦团结鼓励等的精神。并且能够毫不气馁,反复练习。组 织:练习队型如图:

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

三、总结回顾

篇6:体育公开课教学反思

寻钦慧

我于第十五周星期五第二节(2013年5月31日)在五(1)班上了一节有关双脚连续向前跳的体育公开课。

这学期是我教学生涯中第一次上体育课。说实在的上课的时候我很紧张,因为自己从来没有上过体育课,虽然平时经常会观看其他老师上体育课,觉得并不难,但一到真正轮到自己上了,就不是那么回事,不过我还是很认真的对待每一节课,让自己也慢慢的融入到那种氛围中。

这节公开课我设计是游戏课。游戏既是一种体育教学手段,也是一项教学内容,在体育教学中使用比较广泛普遍。游戏作为人成长当中的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最原始的学习活动,也是心理需要满足的一种活动。从学生的心理需要角度出发,游戏是学生情感体验和心理需要不可缺少的一环,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因此,采用游戏和游戏化的教学手段是必须的。身体活动类的游戏一般不需要太高的技能,规则宽松,由于本身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和参与性,合乎学生的情感需求,因此,学生比较能够接受,也可以很好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一部分平时不怎么好动,比较内向的学生,在没有老师参与的情况下一般就在旁边看着其他同学游戏,老师的鼓励和参与,他们也会不自主的加入进来,这样的话就可以使得更多的同学在体育课上得到真正的锻炼。

篇7:体育公开课教学设计参与样式

×年级《》一课的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的教学指导思想。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什么教材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教学场地及器材来考虑安排教学内容。(在教学总体设计上,紧密围绕教学内容中的什么目标,通过多种练习方法和策略来达成目标。教学方式上在注重教师自身有效传授的同时,注重学生个体差异进行动态分层,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不断克服困难中进行学习,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精神,提高学生战胜自我,战胜困难的自信心。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及接力跑练习中同学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帮助,加强了人际关系,提高了团队意识,增强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教材分析

1.动作技术结构

2.技术重点分析

3.重点技术教学的单元划分

4.本课第1课时教什么,教学重难点

三、学情分析

本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征以及对本教学内容的基础水平分析

四、教学流程

按课的部分描述各环节的安排及意图

如:1.开始部分:如何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准备部分:达到身体各关节充分活动以及如何采用诱导性或辅助性练习初步形成动作意识。

3.基本部分:

(1)主要教学内容的策略,要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关键是为什么要这么做。

(2)辅助教材(最好是与主教材相关的素质练习内容),带有一定的趣味度,关注练习的密度与强度。

4.结束部分:与主教材练习相关的身体某部分的放松

五、课时计划

篇8:小学体育公开课中的“不公开”

1、体育公开课的“不公开”现象

1.1、课前准备的不公开

每次上课前, 教师需要事先制定好课时教学计划,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 留给教师制定计划的时间并不算太充分, 因为学生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不断的在成长, 甚至教师每年面对的不是同一批学生, 教师无法预知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时间会存在何种差异, 因此, 为了减小差异的不可预知性, 在制定课时计划的时候不能提前太多时间, 一般最多一周。而在观摩一些公开课的时候, 观摩与评课者对上课教师行云流水的教学过程、 热烈的师生问答互动氛围以及花俏场地器材的利用和布置赞叹不已, 却不知道教师为了这堂课已经准备了一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动用了全校体育方面的人力物力。在公开课上课之前, 这堂课已经排练了无数次, 哪位学生上课时该提问什么问题, 教师该如何作答, 学生练习时候会出现什么状况, 如何应对, 这些尽在教师掌控之中, 甚至教师还没讲完要求, 学生就已经知道了下一步该如何去做, 而这些情况在实际教学中恰恰是最无法控制的“突发状况”, 因为每个学生之间存在各种差异, 尤其是低年龄段的学生, 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和技术讲解接受能力不同。

1.2、日常教学手段的不公开

在器材和场地的布置和使用上, 与日常教学过程中相比存在的“不公开”现象更多。笔者在一次市级的公开课中观摩了一个教师的一堂投掷实心球课, 这节课占用了承办学校的整片足球场, 四十个学生使用了120 个实心球, 分成十组, 为了解决出手角度问题每组配一副跳高架, 将一根橡皮筋拉在跳高架中间, 此外, 为了体现多媒体在课堂中的运用, 还有四个IPAD, 用来拍摄学生的动作, 好进行纠正, 在课前, 请了四个同事一起布置场地。最后这位老师的课获得了一个不错的奖项。 而多数小学体育活动场地并不太充裕, 且经常会同时有数个班级同时上课, 每个班级可用的场地和器材更加紧张, 更没有足够的时间和人力来布置这么大规模的场地, 这样的一节课对于观摩者来说, 最起码在场地和器材的选择上来说没有什么参考和学习的价值。

1.3、教师开课目的的不公开

公开课活动本质上应是围绕研究课堂、 改进课堂的案例教学活动, 也是青年教师一个学习和展示的平台, 而这一切的最终目的应该回到学生身上, 那就是通过研究和学习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技巧,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让学生更加有效的进行学习。而现在的一些公开课却越来越多的承载了教师的荣誉和利益, 一些教师参加公开课的目的变得不太单纯, 很多人是为了荣誉和证书而去准备一节课, 在准备课的时候考虑的不是学生的需求和成长, 而是评委的喜好和自己的荣誉, 所以, 为了使自己的课更加“完美”就出现了前文所述的不断排练和不切实际的器材使用情况。

教师应摆正参加公开课评比的心态, 将关注重点放在公开课的研究课程内容和改进提升教学能力上面来。 而学校和上级部门也应弱化公开课对教师的评比和考核功能, 如果公开课在对教师优秀与否的评价中占的比重过大, 教师很难能够摆正心态, 以平常心和从学生成长的角度来参加公开课活动。

1.4、教师师德的不公开

教师的温和、关心、耐心、热心等优秀的道德品质以及娓娓的语言、和善的态度、恰到好处的微笑作为课堂教学原生态的自然存在将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使师生真诚地投入到教与学的活动之中。这种品质应该像“但写真情与实境, 任他埋没与流传”一样自然地流露, 来不得半点虚假造作和刻意扮靓。在公开课中, 执教教师往往会尽可能的将温柔耐心和善的一面展示出来, 甚至会刻意为之, 掩盖住自己常态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不足之处, 与自己常态教学态度形成强烈的对比和反差。 曾经在一节体育公开课中看到这样的情况, 课上一名学生较为调皮, 注意力较难集中, 不时的会做出一些扰乱课堂纪律的行为, 课上教师看到后, 温柔的对其进行劝导, 并加以鼓励等, 然而公开课结束后带学生回班级路上该教师不顾听课教师并没离开的情况对其大声呵斥, 并让其离开队伍站到一边, 学生从之前沐浴在教师的和风细雨的语言中突然遭到暴风雨般的训斥, 一下变得无所适从。这种行为可以称得上是一种伪善的师德, 在他人面前表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 单独面对学生的时候却是另一幅面孔, 久而久之, 学生在参与公开课的时候就会意识到教师是在刻意表演和伪装, 教师会逐渐失去学生的信任, 并对学生诚实守信的品格造成不良影响。

2、公开课的“公开”之策

2.1、改变公开课评价方法

一节公开课的好坏应该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评判一直以来争论不断, 但是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评价权多是掌握在评审专家或者上级部门哪里, 专家根据自己对课堂的理解做出符合自己经验范围的评判, 具有一定意义上的权威性, 但是目前这种评价方法却很少有课堂的主体———学生的参与, 学生没有机会去发表自己在这堂课上的感受, 虽然从专业的角度来看, 学生的意见或许有一定的过于主观性, 但是在公开课的评价中学生的声音不应该被埋没。

另一方面, 应该令公开课回归真实, 回归常态, 应该去追求如何简便高效的去进行教学, 如何因地制宜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最大化的利用, 而不是追求大场面、追求“看起来热闹”的场面, “公开”是一种形式, “课”是最终的落脚点, 二者服务于一个共同的、根本的目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回归身体的教育。

2.2、摆正公开课在教师考核中的地位

教育是一个激荡心智、沐浴灵府、贞立人格、彰显个性的活动。这一活动不应参杂进功利和虚假, 教师应摆正参加公开课评选的目的, 以提升自己教学水平更好的服务于学生的成长为最终目的。而目前想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 因为公开课被认为赋予了过多的荣誉和利益价值, 教师评优需要公开课获奖, 评定职称需要公开课获奖, 学校综合考评, 需要承办过一定等级的公开课活动, 公开课变成了一种被教师和学校利用来为自己的荣誉铺路的垫脚石, 失去了其本真。现在是各级各类的公开课、展示课层出不穷, 令教师和学校应接不暇, 只要参加了就要获奖, 就要追求完美, 不然就会“ 丢人”, 公开课不允许失误、 意外, 这就导致了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 而耽误了正常的教学。公开课应允许有“意外”, 清一色的完美公开课, 如何去让人发现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如何让人知道今后如何去避免?

教育无小事, 公开课中种种的“不公开”现象并不是偶然, 而是在体育公开课承载了过多的荣誉和利益之后必然出现的现象, 这对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不能不重视。当“公开”、真实、高效、高尚的师德这些概念真正被教师和主管部门关注, 牢牢地印在意识里, 体育公开课才能保持“公开”, 真正的回归到“课”的本质上来。

摘要: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 体育公开课承载了过多的荣誉和利益, 教师参加公开课的目的不在单纯的是为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公开课中存在着种种的“不公开”现象, 而要让体育公开课回归本真, 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体育,公开课

参考文献

[1]宋立华.公开课的“遮蔽之象”与“澄明之策”[J].教育科学研究, 2006, 6.

[2]宋立华.追寻公开课中失落的道德[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 6.

篇9:垒球体育公开课教学设计

[关键词]垒球的体育教学;渗透;德育;以学生为本

形成一种知识体系,而是要形成一种道德信念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即让学生过一种好的健康的生活。在中学垒球体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毫无疑问的,半个世纪以来,国家一直是这样要求的,广大体育教师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学校的垒球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德育与体育又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应该做到以学生为本,这样,才能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系统地构建德育的环节。通过把学生推上德育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到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总结。

一、体会垒球的游戏规则

1.团体赛。(1)分组:根据每名选手在四项垒球技术评估测试(跑垒,传球,接球,击球)分数。 教练员必须在比赛前提交一份每位队员的垒球技能评估测试成绩。每支队伍的分数以球队得分前十二位队员的测评分数累加再除以十二计算。球队最初根据测试分数进行分组。分组循环赛将决定最终的比赛分组情况。分组循环赛:在分组循环赛中,每支球队都将进行一场或多场比赛,且每场不超过30分钟。每支球队都必须派出决定球队团体分的十二名队员参赛。双方都必须进行防守和进攻。(2)一般规则:球场应符合国际垒球联合会的标准。正式比赛共有七局。但如果五局比赛后,任意一支球队领先另外一方10分以上,即可宣告比赛结束。每场比赛时间不得超过一个半小时。本垒到投手板的距离由正式比赛的最短15.24米(50英尺)调整为最短12.19米(40英尺)。球队可以选择性使用“特殊球员”(EP)。如果决定使用,赛前应该让裁判员及对方知道,并且登录在攻守名单上。用特殊球员,必须全场使用。如果未能持续全场使用,球队将被判弃权。“特殊球员”必须在整场比赛中保持相同的打击顺序。采用“特殊球员”则必须有11位球员打击,及10位球员防守,防守位臵可以任意更换, 但是打击顺序不变。

二、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既要发挥其德育渗透的优势,有效利用其可能性,还要根据事态形成发展过程适时进行教育,因此每位教师都应当在课中把握住有利的时机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具体途径与方法如下:

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教学中,讲解清楚、示范规范、言行一致,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亲其师,信其道”、身教重于言教”。这两句话同样证明良好的德育形象在课堂教学中的深刻意义。做为一名体育教师既要有一般教师计策严肃的风度,又要充分体现其职业的特点——健康而朝气。通过教师的仪表来感染学生,并增强学生对仪表美及其重要作用的正确认识。体育教师言于律己,率先示范,带动着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这至关重要。教师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既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表现,又是一种教育手段,在塑造学生的灵魂中是一种巨大的力量。特别是对那些能力较差、组织纪律较差,以及不重视体育学科学习的学生要耐心帮助,决不能用讽刺的语言刺激他们,侮辱谩骂学生。在教学中应创造机会给技术水平较差的学生锻炼的机会。例如,在体操练习的最后讲评时,除找出较好的学生示范小结外,还可以请虽然完成动作较差,但在某一环节有所进步的同学,再做一、二次练习,肯定他们的进步,并要求大家热情鼓励。这样有利于增强他们完成动作的信心和感到集体的温暖。对体育骨干和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则从严要求,绝不能袒护他们的缺点。

三、垒球训练评价中进行渗透德育

心理学家认为“赞美有如孩子的营养剂”。一句由衷的赞美,便可使丧失信心,挫败的儿童悬崖勒马,表现不错的孩子更加积极上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敏锐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鼓励。在运动之前用适当的语言鼓励和表扬,使其放下心理包袱,轻松地完成运动,从而调动起学生地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对进步学生鼓励,培养他们的责任心、荣誉感及自觉学习、刻苦拼搏的精神。批评时,根据学生心理,把批评放在赞扬之后,可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有一学生的体育技能较好,但纪律观念差,在集体中不能与同学友好相处。我赞扬他的长处之后,点出要当一名优秀学生,还需得到同学们的信任和支持,学生听后,慢慢自然收敛。《孙子兵法》中有句名言叫“赏罚分明”,其意不仅是说赏与罚之间必定要有道清楚的界线,更意味着有由才赏,有由才罚的道理。但一味的表扬,事事得赏,这不仅会变成毫无意义,而且变成“无聊”的代名词。过重严厉的批评,往往可能毁灭孩子的兴趣,变得自暴自弃,陷入自卑和孤独,因此批评要遵循三个原则:1、不伤害孩子的心理和身体;2、言行避免粗暴;3、就事论事,不以孩子为发泄对象,既往不咎。

总之,针对小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体育教师应注意说话的种种机智与技巧,使学生自觉接受批评教育,从而朝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

学生高尚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实践证明,通过体育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思想、理论与观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人民,遵守纪律、团结奋进的集体主义精神,尊重他人,诚实、公正、谦虚、礼貌的高尚品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自信心和拼搏进取精神及顽强的意志品质;还可以培养学生豁达开朗的性格和不服输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小学体育教学应以“育人”的目标出发,坚持站在“育人”的角度备课,将“思想品德”的内容寓于整个体育教学之中,提高学生自身心理素质,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培养独立的从事科学体育锻炼的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郭琼珠、李 扬 《福建体育科技》1998、02 .

[2]《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作用》方卫华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03.

[3]《体育与素质教育》陈 萍 《教育评论》1995、06 .

[4]《学校体育如何贯彻素质教育》 《甘肃教育》1997、03.

篇10:垒球体育公开课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膝盖套圈进行走、跳,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2、乐意与他人交流,在探索中尝试圈的不同玩法。

3、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体验玩圈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布置场地:红起跑线、尾巴、椅子、瓶子。

2、塑料圈与幼儿人数相等、小红旗若干。

3、音乐《牛奶歌》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情景导入师:今天我们小朋友都带了什么呀?那我们一起拿着圈来做运动吧!

(二)基本部分:学习阶段

1.自由玩圈师:你们的圈操做得真神气,圈可以做操还可以怎么玩呢?

2.集体学新玩法师:请你们站在圈里,看谁的.动作快,谁来说说刚才你是怎么玩的?

3.幼儿自由练习师:好玩吗?找个朋友一起去把这本领练一练,可以互相帮忙,也可以比一比哦。

4.集体练习

5.幼儿分组比赛师:那我们就分组来个圈圈乐比赛吧!看,老师为你们布置了一个练习场地,我们用刚才学的本领来挑战自己好吗?

师:听到我的口令第一个小朋友就快速出发,跳过小河,绕过椅子,返回来的时候要拍第二个小朋友的手,有没有听明白?(一边说一边做示范)

师:刚才哪组小朋友得冠军了?我奖励他们一面小红旗,祝贺你们。

篇11:垒球体育公开课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尝试探索箩筐的多种玩法,积累玩箩筐的各种运动经验。

2.在活动中,体验玩箩筐的乐趣。

3.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

4.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活动准备】

音乐、箩筐、垫子、树苗、停车场。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1.队列训练:走大圆----走四个小圆----走小花----走大圆

2.播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做操。

二、玩箩筐

看那边有好多的箩筐,平时我们用箩筐装东西,今天我们用它来玩游戏,看谁能有不同的玩法。

T:你是怎么玩的?我们一起学一学。

T:我们还可以几个人合作玩箩筐,想想可以怎么玩?

教师引导幼儿把箩筐排成一队,幼儿在上面走“平衡木”。

T:小朋友想想怎么把箩筐摆成一高一低,再走走看。

三、运树苗

T:箩筐可以做玩具,还可以当小车来运东西呢!今天是3月12日,是植树节。我们用小车运树苗,然后把树苗种到前面的花盆里。

四、放松运动

T:小司机劳动了这么长时间,很累了,我们把车开到停车厂,按颜色停好车,回到垫子上休息休息(做放松运动)

【教学反思】

总是期待着下一次的集体备课。也许有些人会认为这是恭维的场面话,漂亮、却违心。但是我却要反反复复地说明:那真是的真心话。起码,我个人觉得,每次参加集体备课,总会有或多或少的收获。

而这一次的收获,却是格外的多。

集体备课前夕,新授基本接近尾声,也正准备着手于整理与复习。可是数学教学经验并不丰富的我,却陷入了困惑,这复习课该怎么上呢?是先整理知识再做题,还是边整理边练习?复习时该把重点放哪儿呢?单靠书本上那几页“整理与复习”的内容显然不够,那么我该补充些什么样的题呢?那些成绩中上的学生面对毫无新意与刺激的复习课会不会感到枯燥乏味?该怎样满足这些学生的求知欲……总之,问题一大堆。因此,可以说,我是带着更多的期待参加这次的集体备课的。期待这一次能从主讲老师及兄弟学校的同行那儿学到更多宝贵的经验与建议。

果然,一个下午,我听得津津有味,兴奋一直冲溢着大脑。因为之前的困惑几乎全部解决了,至少让我知道了一个基本的方向与复习教学的思路。

回到自己学校后,我便根据主讲老师的建议,采用边梳理边练习的方法进行复习,复习整理时,注意让学生凭借练习获得的经验和已获得的方法自己去整理、提炼,教师只作及时的补充与完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目前看来,学习效果还可以。

在练习中,我注意对练习的内容作精心的筛选。比如精选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知识、易混淆的知识;比如补充一些平时漏缺的知识;再比如自编一些书本上,《一课一练》和《补充习题》上学生易错题的同类题,作些强化训练。而复习的重点则放在知识的灵活运用上,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途径去思考,由此产生多种解题思路,通过多解并比较,找到最佳思路,达到优化解题思路,这样,成绩中上的学生也就不会再有乏味感了。

在梳理过程中,我又注意各环节、各知识点间的联系、沟通,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力求纵向串成线,横向联成片,形成知识网络,达到最佳的复习效果。

篇12:垒球体育公开课教学设计

吕秀兰

一、活动背景

在晨间锻炼时,我曾组织幼儿玩;青蛙捉害虫的游戏。我的意图是想通过这一游戏来发展幼儿双脚行进跳的动作,但是我发现,在游戏中出现了幼儿忽略双脚行进跳动作要领的情况,特别在小青蛙捉住了害虫带回家时,两人不能协调一致地完成双脚行进跳的动作。

为此,我设计了体育活动快乐的小袋鼠,协助幼儿有效地掌握双脚行进跳和合作行进跳的动作技能。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练习双脚行进跳和合作行进跳。

2、锻炼腿部肌肉力量和提高协调能力。

3、有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教师用布袋一只,幼儿用布袋人手一只。(布袋分小、中、大三种)2.音乐。

(三)活动过程

1、幼儿排成四路纵队随老师走、跑交替进场,进入场地后听音乐做准备活动。

2、练习单人双脚行进跳(1)分散自由练习双脚行进跳

师:;请小朋友选择一个大小合适的布袋,套上后我们来学小袋鼠,练练双脚往前跳的身手。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动作,练习一段时间后,组织幼儿讨论怎样才干跳得又稳、又快、又轻,并请几名幼儿来示范。

这是幼儿第一次开始练习双脚行进跳,因为有了布袋的约束,幼儿在练习时比较谨慎,慢慢地往前跳,等他们掌握了动作要领后,胆子渐渐大起来了,行进跳时能做到又稳、又轻、又快;教师以观察为主,让幼儿在自身不时的尝试、练习过程中,积累经验,掌握动作要领。

(2)分成男、女两队进行竞赛

师:大家在起跑线上准备,然后同时往前跳,看谁先到终点,又能跳得稳、轻。

3、练习两人合作行进跳(1)分散练习两人合作行进跳

师:请你找一个自身的好朋友,练练两人一起往前跳的身手。(幼儿两人一组练习一起往前跳,练习时能力弱的幼儿跳的距离短些。)(在两人合作行进跳的练习过程中,幼儿很想跳得快些,但由于两人之间没有协调好,出现适得其反的情况。为了协调好动作,幼儿开动脑筋,一些幼儿首先想出了先喊口令预备--起,然后再一起往前跳的方法。经过实践,效果不错。他们就把自身的好方法告诉同伴。这样,幼儿通过自身的实践和同伴间的交流,较好地掌握了合作行进跳的动作技能。)

4、练习多人行进合作跳

师:这次,你可以邀请更多的朋友一块儿练习往前跳的新身手?(幼儿多人结伴,商量好以后协调、有节奏地往前跳。练习一段时间后,请幼儿分别来扮演自身的身手。)

(在基本活动局部,老师把活动的细节由易到难一一展示给幼儿,并进一步在细节上明确任务。)

5、结束局部 幼儿脱下布袋,叠好放回原处,听音乐做放松动作。

活动结束后,幼儿和老师一起收拾离开场地。(让幼儿参与场地的收拾整理,有助于培养幼儿劳动的兴趣和爱劳动的良好品质。)

篇13:垒球体育公开课教学设计

1 体育类课程的特点

1.1 参与性和互动性强

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除了通过思维学习以外,还要有机体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很大程度上是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完成的。由于体育教学大多是动作技能的传授,所以和课堂教学相比,体育教学往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性更强,大部分教学都涉及师生的互动。教学中很多动作都设计有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练习、教师指导等过程。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完成教学活动,这集中体现了体育教学的参与性和互动性。较多的教学互动、大范围的空间活动等都为课程录像的拍摄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1.2 组织形式多样

体育教学的内容多样,即使是同一内容,不同教师的授课形式也不尽相同。体育教学通常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班级学生存在男女性格、素质水平以及活动能力的差异,再加上环境的干扰、场地和教学设施的制约使得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多样化。此外,体育教学实践主要是在专用的场地进行。学生的活动有时是全班集体进行,有时是分小组进行,有时是学生单个练习。学生比较分散,练习的内容有时也不相同,特别是当前有的学校,学生人数过多,场地器材不足,更增加了体育教学复杂性,也使得教学形式不断变化。

1.3 教学场地相对复杂

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课程的教学,其教学过程大多在室外或者专用场馆进行,涉及的空间范围较大,场地环境也比较复杂,这对视频课程的拍摄无疑是一个挑战。不同的体育项目所使用的场地又不一样,所以拍摄体育教学不能按照既定的拍摄套路进行,应该根据各个项目的特点及场地情况进行详细策划。

2 体育类精品视频公开课制作策略

2.1 拍摄前的准备

拍摄之前除了拍摄人员熟悉场地、准备设备以及体育教师准备好教学内容外,拍摄人员和授课教师的沟通十分重要。拍摄人员可能对课程内容比较陌生,拍摄前要向教师了解授课程序、内容、方法等,从而为拍摄做好充分准备。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先随教师试听几节课,从而了解教师的教学内容、方法、过程以及教学风格等。此外,还应向教师询问课程的哪些部分是重点、难点,哪些内容需要重点表现,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制作详细的拍摄计划。同时拍摄人员应该从专业角度对授课教师给出建议,如注意避免多余的小动作、注意口头禅、衣着整洁、讲话清晰等,共同合理地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进行设计。此外还应该和上课的学生进行沟通。学生也要注意着装,上课认真听讲积极配合教师,个别回答问题时讲话前后要做短时间的停顿,以保证拍摄完整画面和便于后期剪辑等。积极顺畅的沟通是拍摄成功的重要保障,前期的充分准备会为后期拍摄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由于体育教学的教学环境比较复杂,为了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事先还应对拍摄场地进行适当的装饰。

2.2 课程的拍摄

2.2.1 要注意拍摄的画面质量

视频公开课是以录像的形式出现,借助画面和声音传达讯息。因此,画面和声音的质量直接决定着视频课程的优劣。为了使拍摄出的画面明亮,视觉效果好,录像的场地必须光线充足。目前摄像机的灵敏度都比较高,当拍摄环境的自然光线能够满足拍摄需求时尽量使用自然光,这样既省时省力,又真实、自然,人物不受光线影响,容易抓拍人物真实的表情和动作。体育教学很多是在室内场馆进行的,如果光线不能满足拍摄的需求时应考虑采用照明措施,而不应该怕麻烦对付拍摄,光线不足很容易导致画面发暗,观众看不清人物的表情和神态,降低画面的观赏性。无论使用现场光还是辅助照明的灯光,在拍摄之前都应该进行白平衡的调整,体育教学一般场地较大,如果采用辅助照明再加上自然光和现场的灯光,色温比较复杂,白平衡的准确调整是色彩得以准确还原的重要保证[1]。此外,由于体育教学的空间活动范围较大,在跟拍教师或者学生的活动时,要时刻注意镜头的稳定和构图的合理,当活动范围内光线变化较大时还应注意光圈的调整,出现逆光时要慎重使用自动光圈。

2.2.2 要注意声音的拾取

要制作好的视频公开课,高质量声音的拾取必不可少,视频公开课对观众来讲,看和听同样重要。拍摄人员摄制过程中,容易把大部分精力放在视频图像部分,对音频部分重视不够,如果信号的处理不当,会严重影响整个节目制作的质量。对于现场声音的处理,一般采用同期录制方式,话筒最好选用清晰度高、灵敏度好、幅频特性好的电容式话筒。[2]由于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活动范围较大,还应该采用无线领夹式麦克,学生回答问题的声音最好也通过无线麦克拾取,条件如果允许最好通过调音台控制合成,从而灵活地调整现场录制声音的平衡性、清晰性。受条件限制不能使用调音台的,应最大限度保证教师的声音效果。为了避免其他干扰,授课前教师必须提醒大家关闭手机等通讯器材,课堂上保持安静,为了避免下课铃声被录下,教师也要把握好时间,争取在下课铃声之前结束,如果没有结束课程应当先停止讲课,铃声过后继续课程内容,以便后期制作。声音应尽量现场采集,因为后期配音对口型十分麻烦,如果有的学生和教师的声音很差,可以考虑个别进行后期配音,配音应保证音质的相近性,尽量避免配音和原来声音出现较大的差异,从而影响制作效果。

2.2.3 要注意机位的配合

体育类课程的拍摄最好由多个机位完成,在多机位拍摄的过程中,各个机位间的配合非常重要。如果是现场进行切换,各个摄像人员要配备对讲耳机,这样可以保证切换人员及时地调度摄像人员,准确拍摄到自己需要的画面,使各个机位都能发挥最大的作用。现场切换除了对画面进行录制外,至少应该有一台机器挂带拍摄,这样可以保证切换出现失误时后期进行弥补。如条件允许,所有机位最好都挂带拍摄,这样可以在需要时进行后期的精细加工。如果不是进行现场切换,而是后期进行制作,那在拍摄之前各个摄像人员要积极进行沟通,哪个机位负责什么样的画面,谁负责全景,谁负责特写,谁负责教师,谁负责学生,各个摄像人员之间要分工明确,拍摄过程中对自己的职责要做到心中有数。体育教学不同于课堂教学,教学场地相对复杂,在布置机位时要充分考虑到教学过程,既要拍摄到所有的教学环节又不能妨碍教学的正常进行,同时各个机位之间还要避免穿帮。为了方便后期剪辑,各个机位开机之后最好不要停机,如出现换磁带、换电池等情况时要做好记录。

2.2.4 要注意拍摄的艺术效果

要制作高质量的精品视频公开课,就不能把摄像机架在那里不动了,摄像人员要开动脑筋积极参与到拍摄过程当中。与课堂教学相比,体育教学的拍摄具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如合理地运用镜头语言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例如运用推镜头使观众的视线逐渐接近被拍摄对象,把观众的观察从整体引向局部,表现从课堂全景到教师或特定人员;运用拉镜头交代教师和学生所处的空间环境;运用摇镜头表现学生的听课状态,或是集体练习时的场景;运用甩镜头迅速转换拍摄内容等。拍摄时借助现场的器械充当背景或者前景来交代课程内容;利用焦点的变化转换主体等方法也可以使得视频公开课增色不少。此外,在构图、色彩、曝光控制上也可以多做一些文章,这样可以使制作的课程在感官上有别于其他课程。视频公开课除课程内容外,具有艺术特色的音画效果也是吸引观众的重要方面。

2.3 后期制作

拍摄结束后要进行后期制作,这个过程应由专业教师和制作人员共同完成,这样可以在遵循科学性和教育性的前提下,根据教学需要,在不违背镜头组接的原则和转换技巧的基础上,恰当地运用蒙太奇手法对教学录像片作些技术性和艺术性处理,以便更好地再现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境。需要强调的是,课堂教学录像后期编辑中对特技、动画的使用要谨慎,宁少毋滥,以免影响整个教学效果,失去教育意义[3]。如果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使用了视频或者音乐,最好不要使用现场录制画面和声音,要使用原始的文件进行后期编辑以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视听感受。拍摄机位超过3个,后期的工作量就会很大,这时可以使用Edius和Premiere等软件的多机位剪辑功能进行初编,然后再根据课程的实际内容进行修改。此外,如果课程制作有时间限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采集、输出的时间,字幕的制作也是一个耗时耗力的过程,在计划好时间后,最好再留出一定的宽裕时间,后期制作经常会出现不可预料的问题,不要让这些问题影响了课程的期限。

3 结束语

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建设是一项具有长远意义的工作,值得参与者为其全身心地投入,同时它又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从选题到课程的准备,再到课程的拍摄,从后期编辑到课程的发布和维护等,涉及很多领域的人员参与和配合。笔者只是对课程的录制和编辑过程进行了探讨,相信通过参与人员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会开发出优秀的精品视频公开课,一定会让我们制作的精品视频公开课被关注的人所收藏和收看。

参考文献

[1]徐素芳.浅谈精品课程课堂教学录像的摄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7,3:74-75.

[2]潘强.精品课程录像中的十点建议[J].科教文汇,2008,8:40.

篇14:垒球体育公开课教学设计

摘 要 软式棒垒球作为一项安全性极高的体育运动项目,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非常适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和推广。因此,本文就在简要阐述了软式棒垒球的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将软式棒垒球引入小学体育教学的优势,并针对软式棒垒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科学应用,分析了应注意的几点问题,希望对软式棒垒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所启发或帮助。

关键词 软式棒垒球 体育教学 小学

一、软式棒垒球的概念

软式棒垒球在国外被称为teeball,在我国台湾地区又被称为乐乐棒球。软式棒垒球的打法是将球放置在一个倒置的T形支架上,击打固定球的运动,因此,有时候软式棒垒球又被称为没有投手的棒垒球运动。软式棒垒球的比赛场地分为界内区和界外区两个主要的区域,其中界内区是一个直角扇形的区域,界外区则是扇形直角线以外5米的L形区域。在比赛的过程中,比赛双方都可有9名队员上场,比赛中跑垒员在任何一局比赛结束之前,正确的依次踏触一垒、二垒、三垒,并最终穿越得分线,就可以判攻队获得一分。比赛双方共同进行5局比赛,最终以得分最高者为胜。由此可见,软式棒垒球将跑、跳、投、打等运动集于一体,而又因球棒、球以及击球座都是由安全橡胶制作而成的,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所以,是一项非常适合青少年参与的体育运动项目。

二、软式棒垒球引入小学体育教学的优势

(一)软式棒垒球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是软式棒垒球的一个突出特点,也是其能够走入小学体育教学最大的一个优势。虽然说,篮球、足球等传统的球类体育教学项目,同样具有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作用,但是由于这些体育运动都属于直接对抗性的体育运动项目,因此,在利用其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活动时,往往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稍加疏忽就会引发运动损伤事故。而相对来说,软式棒垒球则由于在比赛的过程中,比赛的双方没有直接的身体冲撞,就大大降低了运动损伤出现的可能性,再加上软式棒垒球所使用的运动器材质地柔软,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其安全性能,将其引入小学体育教学时也更加的安全无忧。

(二)软式棒垒球场地器材要求简易,易于实现

软式棒垒球场地器材要求简易,易于实现,也是其引入小学体育教学的一大优势。首先,在场地方面。开展软式棒垒球运动并不需要修建专门的运动场地,利用学校现有的足球场、篮球场、田径场甚至是一块宽阔平整的土地就可以开展。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推广和实施起来非常方便,基本不会受到场地方面的制约。其次,在器材方面。软式棒垒球的器材相较于棒垒球而言要便宜的多。如:在开展棒垒球时,仅手套就需要几百元甚至上万元,而软式棒垒球一套器材才仅需几十元,要求的资金投入低,因此,配备起来非常容易实现,符合小学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三)软式棒垒球规则简单,学习门槛低

软式棒垒球的规则简单明了,易学易懂,入门简单,学习门槛低,因此,非常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符合小学体育教学开展的实际需求。而且软式棒垒球具有游戏性的特点,趣味性非常强,因此,极易激发小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参与积极性,有助于体育教学成效的提升。

三、软式棒垒球引入小学体育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虽然说软式棒垒球具有良好的健身价值和健心价值,而且也具有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和推广的独特优势,但是在将软式棒垒球引入小学体育教学时,为了能够充分发挥软式棒垒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避免盲目性,还应注意考虑如下几点问题:

首先,应注意加深对软式棒垒球的认识。在将软式棒垒球引入小学体育教学时,由于部分体育工作者或是学校领导对软式棒垒球的认识不足,误以为开展这项新项目的教学耗时耗力,且教学成效完全可通过其他运动项目的教学来实现,从而止步不前,成为了软式棒垒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和推广的一大障碍。实际上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者和学校领导,应注意端正自身的态度,积极、主动的去了解与软式棒垒球相关的内容,加深对软式棒垒球的认识,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决策和选择。

其次,应重视任课教师的培训工作。由于软式棒壘球运动进入我国的时间不长,目前在我国开展的范围也不够广泛,所以,相应的软式棒垒球的专业师资也十分缺乏。很多小学在开展软式棒垒球教学训练时,都是由现有的、出身其它运动专业的体育师资来承担的。针对这一情况,为了确保软式棒垒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开展和应用,就应有意识、有计划、有安排的组织现有的体育教师进行软式棒垒球培训,以促进任课教师对软式棒垒球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实现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

最后,应注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由于我国棒垒球运动发展较为滞后,再加上多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棒垒球一直没有受到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视,一直被排除在学校体育教学之外,因此,如今将作为棒垒球简化之后的软式棒垒球引入小学体育教学时,往往就会因为缺乏棒垒球的文化传承,而使得软式棒垒球也遇到文化氛围稀薄的问题。虽然说这种情况是短时间内难以彻底改变的,但是任课教师却可以通过在教学的过程中巧妙渗透软式棒垒球知识、文化、礼仪;积极组织开展软式棒垒球比赛以及组织学生欣赏高水平的软式棒垒球竞赛等方式来营造良好的教学范围,以弥补文化氛围稀薄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 邵丽华.关于普及青少年棒垒球运动的可行性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08).

[2] 严丽,朱光辉,王悌.棒垒球课程评价指标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05).

上一篇:建筑工程项目工程师工作总结下一篇:生活悲伤句子说说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