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入者》观后感

2024-04-15

《闯入者》观后感(共7篇)

篇1:《闯入者》观后感

心灵的声音——论《闯入者》与《认罪书》

人物特点的异同

一、无从救赎的《闯入者》

观念是行动的指南。对于个体来说,观念是在长期生活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根深蒂固,即便某些看法明显与事态不合,要想及时更正并非易事。时过境迁,当年的建设者要么作古,要么已步入老年,许多人慢慢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心态调整及时,所以能平静地面对发生的一切,好好生活下去。也有不少人可能因后来的生活状态不如意,对于年轻时的付出与创痛难以释怀,觉得受到了不公平对待。比较起来,像老邓一家这样40 年前便返城早已重新融入大都市生活的人们是幸运的。但是,过去经历的负面影响仍难彻底根除。老邓是以“不正当竞争”的方式达成愿望的,结果造成了对同事的严重伤害,老邓的内心无法平静。即便返城,老邓家像所有家庭(包括留在三线当地的)一样不可能永远幸福地生活下去,新的环境与时代又催生了新问题,老邓依然烦恼不断。老邓的主要问题在于性格过于强势。这种特点一方面出自母亲的本能,母亲觉得孩子永远是孩子,永远该由自己照顾,大儿子家尽管有能干的儿媳,自己仍不放心,时不时插手干预(典型细节是媳妇做饭时老邓也挤在厨房指指点点帮倒忙)。另一方面出于传统观念。她无法理解小儿子的性取向,甚至当面说出“阴阳怪气”之类的话。她依然奉行勤俭节约的生活原则(本来很好,不过她的做法过头了),每次用完电会拔掉插头,虽可节约,但对老人来说太危险。洗脚盆已使用多年,漏电,仍舍不得扔掉,先后找超市与厂家处理。她应该已退休,加入了社区的治安巡逻队,不停奔忙。当然并非所有母亲都是这样,老邓的个性比较特殊。个人性格的形成部分来自遗传,更多来自后天环境与社会实践。老邓的成长经历特别是三线工作的经历对其性格的形成影响较大。影片中曾提到老邓当年与老赵均为各种政治运动的积极分子,这应该是中国现当代长期的政治与革命斗争活动熏陶的结果,可能包括各种红色文艺宣传(小说、电影、样板戏)的影响。许子东曾分析指出,许多人参与政治斗争的手段与方式明显出于对某些红色文艺作品的模仿。红色文艺主要为政治服务,通过反复灌输与强化塑造了不少人的文化心理结构,老邓可能属其中一员,其强势性格部分由之生成。也正因为此性格,40 年前她敢于同男性老赵竞争,并且所用的手段明显带有政治斗争的影子。老邓仍未从长期紧张的工作与劳动状态跳出,她到老人院照顾母亲的时候说自己太忙,因此无法让老人和自己住在一起。她本有条件过闲适的晚年生活,但却依然“无事忙”(参与治安巡逻有一定意义),依然处于惯性的生活状态,要想改变,颇不容易。老邓可能也不愿意住老人院,但她考虑到种种情况(无法与大儿媳相处,看不惯小儿子),还是提前预定了床位(接母亲的班,以后住她的床位)。交费时她与女孩谈起转变观念的话题,她的这一决定是转变观念的结果。如果她能改变对孩子们的观点与态度,还可以有其他选择。

本片中老邓第二个重要的观念转变行动是回贵州探访老赵家。接到老赵去世的消息时,老邓有些不安,但并未想着应做点什么。后来怪事接连发生,老邓猜测可能与老赵相关,她的心情很矛盾,但还是不愿多想当年的事情。事态越来越严重,老邓终于决心为老赵家做点什么。她先是在电话中对老赵道歉,然后直接长途跋涉到老赵家向旭芳当面道歉,同时想与旭芳沟通她孙子的事情。旭芳给了她一记耳光,并将其拒之门外,老邓静静地承受对方所给的难堪。老邓离开后,在水果摊附近发现警察马上要上老赵家抓男孩,她急忙超近路想提前赶到老赵家通知男孩逃跑。她的这一举动有包庇罪犯的嫌疑,也不能彻底解决问题,但老邓想的可能是自己这样做是在帮老赵家。道歉,企图解释、忏悔,告知重要消息,老邓尽了自己所有的努力,尽管做这些事起不了多大作用,至少能让老赵家和自己内心好受些,几十年的仇恨与隔阂因为这些行为才有化解的可能。老邓直面历史问题的勇气值得敬佩,她的行为应予肯定。

最近几年不时传出消息,有人因为在特殊年代(包括“文革”期间)伤害过别人,现在采取种种方式向受害者道歉。尽管来得有些晚,不能起多大实际作用,但这种勇于面对过往错误,希望求得谅解的态度与行为是有价值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我们并不强求每个当事者道歉,但有人时隔多年后重提往事,毕竟提供了一个契机———勿忘历史,正视历史,重新认识历史。有了这种观念,我们今后犯同样历史错误的可能性便会降低。

当下中国变化很快,新事物层出不穷,观念跟不上,便难以适应。曾经的三线职工及后人唯有转变观念,积极应对各种变化,才可望争取比较美好的生活。

二、深念“罪与罚”的《认罪书》

《认罪书》中的每个人都是有罪的,在道德上都是有瑕疵的。主人公同时也是主要叙事人的金金是一个自我道德定位不高因而心灵坚硬、眼光犀利、语言尖刻的女性。这样一个女性人物形象在乔叶小说的形象谱系中具有结构主义理论所谓的原型的意义,出身贫寒、备受屈辱、不低贱、勇于奋斗、不受拘束、率性自为是这一形象的人格特征。用乔叶在一些作品中的表述来说,就是这些女性心中积蓄了满满的毒,这毒是由不公平的命运所注入,又必将在命运的挣扎中释放出来。金金也是这样一个蓄毒又放毒的女性,她憎恨令自己耻辱的出身、厌恶虚伪的亲情,她出卖自己、利用别人,却没有什么好的结果,她没有固定的人生理想却也无所忌惮地寻找真爱、不成之后展开疯狂的报复,以至于造成毁灭性的后果。但和以往小说中此类女性相比有所不同的是,金金不仅仅是一个为爱蓄毒又放毒的女性,她同时也是另外一些故事的叙述人,或者更确切地说是这些故事的勘探者、追踪者,她的复仇实践、恶的释放带来了更为繁复、更为幽暗的人性经验,这也使得她呈现出和以往小说中此类女性相比明显不同的特征:认罪。

与金金相似,梁知和梁新这一兄弟俩也以自己的方式清洗了自己的罪责,尽管方式有些惨烈,但是他们的罪孽无疑也是深重的。作为名字的谐音,良知和良心也有意思地隐喻了罪孽的无可逃脱,人毕竟要面对自己的本心。张小英、梁文道、王爱国、钟潮、赵小军、秦红、金金的妈妈等都是有罪的,就连作为受害者的梅梅不也要承担着自己因为恋爱而导致的父亲死亡的罪责吗?尽管这罪责是非直接的,是部分的。我们都是有罪的人,即便无辜如婴儿安安,也不能幸免地成为一些罪恶的交集者。我们都是有罪的人,这似乎是人类社会的宿命。在拥有基督教文化传统的国度里,人生来是有罪的,是罪恶的产物,这是人的原罪,而导致罪恶的因由无疑是欲望。当然,《认罪书》不是要讲述一个西方式的原罪与救赎的故事,恰恰相反,其讲述的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式故事。在《认罪书》的诸多故事里,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中国式的情节模式,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因果报应。金金因肺癌而死,梁知自杀而死,梁新因车祸而死,安安因白血病而死,一直坚信自己应该“享受好的寿数”的张小英在顽强挣扎之后还是无奈地因绒毛癌而死。在小说的最后部分,这些非正常死亡接踵而来,文字的氛围无疑是黑暗、压抑和沉重的。唯一的亮光是有罪者进行自我救赎的努力。金金的认祖归宗、梁知的放弃仕途以便活得“更有人样”,张小英对金金母女的悉心照料,如此等等,展示了人性的暖意。

三、相似背景下的不同思考——两位主创者的心灵感受

《闯入者》开场后花了较多篇幅展示老邓如今的生活状态,她日常的活动,与家人的关系。这部分内容自然地将人口老龄化的议题与本片的主题糅合在一起。随着莫名电话的响起,男孩的出现,怪异事件的不断发生,悬念越发突出: 电话是谁打的? 闯入者是谁? 男孩是什么人? 老邓为什么频繁被刺激?本片的犯罪事件与悬念营造一定程度增强了戏剧性。影片进展到后半段,悬念才大致揭开,男孩被锁定为嫌疑人。不了解时代背景,未看过王小帅之前那两部影片的观众可能会觉得剧情过于拖沓,我有相关准备,对王小帅电影的风格有一定认知,看到影片中段时也有点着急,后边时间不多了,叙事该收拢了,由此可见主创的耐心。

本片主要人物不多,包括老邓和两个儿子,儿媳,男孩。叙事紧密围绕这几个人编织。角色搭配准确。吕中首次出现在王小帅电影里,之前她曾在多部影视剧中演过母亲的角色,尤其扮演过慈禧与武则天,出演本片中的强势母亲是其创作延续,较具说服力。她在本片中是绝对主角,戏份很重,绝大部分镜头都有她参与,在如此高龄(她1940 年出生)贡献出如此丰富而准确的表演,颇为不易。冯远征、秦海璐的表演依然出色。秦昊表现也不错,之前他曾在文艺片中演过同性恋(娄烨的《春风沉醉的夜晚》(2010)),本片饰小儿子并不突兀。王小帅在本片中用到“触摸镜头”———全知视角或随着角色视线镜头缓缓移动,滑过对象,如同伸手触摸,传达出珍惜、爱护等深沉情感,表明影片主创对表现对象的尊重与仁爱。影片后半段,老邓在同事陪伴下,参观人去楼空的旧厂区,当年的军号、合唱等音乐响起(人物的回忆),镜头陆续滑过高大的树,红砖墙,秋千架,往事必定在老邓心中翻腾。这种近距离慢移镜头让观众细细审视眼前的景象,带人进入情境,具有明显的抒情功能。本片基本采用写实手法,但又采取了一些超现实的处理,取得了相应效果,此种处理方式在王小帅的作品中较为少见。

而我们通过《认罪书》可以感受到,救赎并不是每一个有罪者的自觉行为,更多人对自己的罪是逃避、是掩盖、是讳莫如深。文革中参与凌辱梅好的那些当事人,要么避重就轻、要么矢口否认、要么推给历史和抽象的集体,但无论如何,这些罪责是无法逃逸的,只要良知和良心存在。在《认罪书》的叙述中,这些深埋的罪孽迟早会打开,罪孽的臭味迟早会散发出来。小说对罪孽的呈现采取的是金金追问、他人讲述的方式,但这一方式的根本前提在于,金金如何进入到追问的程序中去。小说向我们提供了一个巧合般地情节———金金和梅梅长得极为相像。这又是一个中国式的情节,即投胎转世。本来,梁知、梁新、张小英一家可以安稳尊贵地在既有的生活中幸福下去,但梁知偏偏遇到了和梅梅相似的金金,或者在隐喻的意义上说,良知被触碰了。这虽然是极其偶然的,但却也是必然的;虽然是个别的,但却也是典型的。张小英和梁文道在文革中的静悄悄的晚上放任梅好投河的事情看起来似乎没有人看到,但是白信封的到来还是提示了“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而小说结尾那个一袭白裙的靓丽女孩之所以被叙述者确定“那就是我”,不过是在揭示金金作为典型的“这一个”,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个,因为“我们都是有罪的人”。既然我们有罪,那么认罪就是必须要承受的事情,这种认罪几乎就是自我救赎的一种本能,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是否明确的意识到。这似乎是小说所要表达的主题。小说也一再通过诸如“洗屁股是为了自己干净”、赵小军所说的“我的心就净了”等表述来强化这一主题。

通过学习品味两位艺术家的两部作品,可以感受到60后、70后艺术家根深蒂固的后现代风格以及信仰的迥异,从而产生了在相似背景下不同的人生感受。作品中不同人物性格塑造的丰满有力,也体现了两位艺术家广泛而又深沉的文化积淀与人生思考,不由得使人发出“一代人书写一段历史,而一段历史造就一代人”的感慨!

篇2:谈电影《闯入者》的叙事策略

电影《闯入者》是第六代导演王小帅执导的最新影片, 于2015年4月上映。该片以退休老人老邓的生活中出现的一系列匪夷所思的意外为线索,讲述了老中青三代人发人深省、耐人寻味的故事。影片结构设置巧妙,伏笔相扣,将观众逐步引向深处并发人深思。风格鲜明的叙事策略将王小帅的特点挥发得淋漓尽致,魅力无穷。

二、风格鲜明的叙事策略

(一)虚实结合的悬念技巧

在《闯入者》中,王小帅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巧妙设置悬念,极大地刺激了观众的好奇心理,有效地推动剧情发展,达到良好的叙事效果。

在电影开篇,导演就用长镜头的技巧留下了一个贯穿全篇的悬念:一个破败荒芜却又蕴含历史沧桑的厂房空地。这个镜头画面在剧中的关键节点都会出现,既有真实场地,又有回忆或梦境的虚化出现,这种虚实结合的悬念,给观众营造了一种陌生好奇的环境,直到故事发展到片尾,老邓回到贵州,回到他年轻时工作的地方,观众才明白,这个陌生的环境是老邓难以磨灭的记忆,是一切怪事发生的源头。这种总体悬念,开篇提出,直到片尾才揭底,使人晃然大悟,顿时明了,全程都在吸引观众,提高观众的注意力。

除了总体悬念,还有局部悬念的使用。一是剧中陌生的无声电话的骚扰,引发观众的猜测,到底是谁打的,他有什么目的?特别是剧情发展到老邓得知老赵去世后接到电话, 问:“是你吗?你是来讨债的吧。”加上老邓去世老伴在桌子对面的出现,这种虚实结合的悬念设置,不仅会刺激观众的心理,更能有效地推进叙事,并产生奇异的效果。

(二)回味深思的留白手法

留白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特有的一种艺术手法,运用到电影叙事中,可以抒发感情、调节影片节奏、形成深沉的意象空间。在《闯》剧中,留白技巧的使用,引发受众无穷的想象, 发人深省。

剧中的留白,有一处可以称得上匠心独运的典范。剧中“小赵”第一次出镜是在一个家庭的环境中洗澡,之后又频繁出现。若观众细心,会发现“小赵”每次出现的家庭环境是不同的,后来剧情安排了一个片警说明了情况。因为在不同人家中居住,所以当主人回来时,“小赵”背负了命案。老黄对老邓说:“小赵”要去北京杀你全家。但是,“小赵”能杀陌生的其他老人,为何在老邓家住宿却没有杀了有多年恩怨的老邓?这部分的留白处理,给观众留下的想象空间更大。也许是老邓的生活并不像长辈们说的那样美好,也许是老邓孤独平庸的生活让他动了恻隐之心,也许……这里是无尽的想象。还有,老赵的那段也作了留白,除了老邓家摆在桌上的旧照以及大儿子的描述外,一个追忆镜头都没有。空间转换,老邓回到贵州后领受的却是一个耳光。这些留白的使用,使得观众开始难以自制地去发挥想象。影片结束了, 摄影机完成了它的任务,至于人物如何,导演并不明确告知, 把思考的空间更多地留给了观众,让观众去回味。而在观众的回味深思中,慢慢揭露出对人性的思考。

(三)热点问题的隐喻处理

王小帅电影独特艺术风格的鲜明体现就是善于运用象征性的事物去隐喻时代所独有的面貌。影片反映了现实的很多问题:同性恋、婆媳关系、空巢老人以及养老院,还有人们对“文革”时期的一些反思。这些问题正是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导演运用隐喻的手法,用为数不多的几个镜头碎片式的出现在整个影片中,在关键之处,画龙点睛,将影片在时代背景下的主题深深地印入观众心中,让观众关注社会, 思考人生,这不仅提升了的影片的艺术性,更升华了作品的人文性和社会意义,体现出导演的个人艺术特色。

三、结语

在商业片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和贺岁片逐步趋于俗套的今天,王小帅以他依然质朴的艺术手法、坚定的电影心态面对电影艺术本身,揭露社会现实、关注小人物生存状态、深思回味历史,使他的电影作品收获了好评并经久不衰,在展现鲜明的个人风格的同时,也会拥有越来越多观众的认可与追捧。

摘要:国内第六代导演王小帅,因其以独特的视角创作出的一大批优秀影片而享誉海内外,在中国电影史上有着独特地位。他擅长用隐喻的手法展现当下的真实风貌,并以开放式的留白给观众以无限遐想,加之悬念的使用和人性的思考,这些叙事策略使他的影片独树一帜,形成了独特的电影风格。

篇3:《闯入者》 曲径通幽闯入历史

在充满悬疑感的序幕——纹身少年独自沐浴,随后将屋子搞得凌乱不堪之后,影片进入对退休丧偶的老邓日常生活的描摹。由于序幕的存在以及少年身影的不断出场,影片相当别致地赋予观众优先权,让观众看到老邓所不知晓的事实,至于这层事实与老邓频频接到的未知来电有何关联,观众就尽力脑补、大胆联想吧。在这重悬念逼迫下,影片大量生活细节具备了相当观赏性,如若无法在表面情节中发现勾连,或可从人物性格与行为中找到破绽。老邓一面对诸事缺乏安全感,每次用足浴盆洗脚前都小心检查是否漏电;一面不由分说闯入儿子的生活,只为执拗地为他们做一个狮子头。家庭生活中,她不甘做“多余人”,却从不懂得倾听,自始至终无法与家人正常交流;走出家庭,佩戴的“红袖标”似乎赋予她某种存在感,但面对老年合唱团,她却只是远远观望无法融入。種种人物行为逻辑背后,历史的幽灵隐隐作祟,它化身为神秘少年,不断闯入一个寡居老人的住所,并且经由频繁响起的电话铃声,不断加重人物的不安与焦灼。

正是在对老邓生活状态不厌其烦地铺陈中,影片渐次打通历史与现实间的隐秘隧道。当神秘少年从暗处走出,与老邓拖着足浴盆奔走于城郊荒野,直至被留宿家中,我们从老邓这个不怎么可爱的老人身上,感受到一种可怜。在一组分不清是现实还是梦境的表述中,沉睡中的老邓侧卧着抚摸少年手背,少年举起菜刀又无法落下,影片似乎准备剥离现实和煦的外表,直指历史的惨烈。出人意表的是,悬念揭晓的时刻,影片却特别云淡风轻。大儿子向弟弟娓娓道来家庭往事:文革后,为了从三线工厂回到北京,母亲做了告密者,这似乎正是她梦魇的根源。

影片终章,老邓来到曾经工作过的三线工厂,那里破败的场景就像一代人被遗忘的青春。老邓登门道歉被拒,却在当年受害者的家中意外发现神秘少年。由此,故事中一切隐秘关联都大白于天下。一个少年只身闯入他人生活,表露的是一个家庭命运被改写的不甘与愤怒。

故事并未就此完结。少年由于闯入寡居老人家中误伤人命,警察追至,曾经的告密者老邓要通过再一次“告密”实现自我的忏悔。她拖着沉重的身躯与警察赛跑,赶到少年家中告诉他这个消息。然而,少年从年久失修的窗框上猝然跌落,老邓知道,历史已然彻底无法被原谅。

《闯入者》借悬疑叙事讲述家庭伦理,在家庭伦理中挖掘更加丰富的历史与社会内涵。依旧是令王小帅魂牵梦萦的“老三线”,但以如此的现实显影将历史的舛错与个体的悲哀有力表达,技法拓展背后,是个人经验的全面超越。

毫无疑问,这是最好的王小帅。

篇4:《闯入者》观后感

影片在细节上对老邓性格的塑造很饱满, 比如:影片中有一个片段, 老邓去找二儿子, 走进他的家门要进入一个洗头店的内部, 经过几层幽暗的楼梯, 来到一个按摩店, 再转几个弯经过一个走廊, 那么复杂奇特的路程才能到达儿子的住处, 只为给儿子烧一顿饭, 笔者认为导演在这里的设计肯定不是无心的, 因为在这里二儿子对老邓的到来很明显是反感的——“那您下次来的时候通知我一声行吗, 这里是我家。”但老邓依然不改变自己的做法, 坚持要天天给他做饭, 在这样的情节安排下, 设置这样的细节是为了突出了老邓性格中的执拗、顽固和坚持己见, 而这样的性格恰恰是因为她作为一个独居老人, 百无聊赖, 与整个城市生活是格格不入的。在这样一个寂寥荒凉的世界中心灵的孤独, 导致她频频“闯入”两个儿子的生活, 所以她会对二儿子说“你家就是我家, 你的就是我的, 没有我你什么都不是”。

随着工业化过程的逐渐深化, 世界的不断祛魅与上帝的逐渐世俗化, 作为“个体”的人日益被突出, 这在日益凸显了人的解放维度的同时, 也导致了无数的人最终失去一个个假想的“精神家园”而不得不成为自由的、孤独的个体。[1]影片中老邓的平时的生活总是忙忙碌碌的——来回奔波于两个儿子的家、带着红袖章参加社区的治安巡视小组、照顾自己养老院中的老母亲、为了一个坏了的洗脚盆大老远地跑去找厂家……但是她的这种忙碌是没有知觉的, 是一种无意识地依靠琐碎而忙碌的生活填补自己内心的空虚和孤寂。真正的孤独并不来源于与世隔绝的困境, 来源于个人精神家园无从建立, 自己的存在意义不被广泛认可。老邓从贵州“三线”来到大都市北京, 在从传统文化空间过渡到现代文化空间的过程中老邓是不能适应的, 这使她疲惫的心灵试图去寻求一个皈依的精神家园, 和自己生存的精神根基, 产生了寻根意识。

2 自我觉醒和寻找起源

在三线建设的时期, 几乎所有人都陷入了一种“集体无意识”, 他们没有自己独立的人格, 时刻被大环境的感染而蒙蔽自己的心智, 这种集体无意识在那代人的心中逐渐积淀下来, 凝聚了巨大的心理能量, 成为他们性格塑造的一部分。革命建设承载了他们全部的青春岁月, 但也对她造成了永久性的精神伤害。影片中有一个画面是老邓独自一人站在社区合唱队的门口, 默默观望却止步不前, 这是她内心深处组织的依赖, 却又不敢面对曾经的伤痕。那一代人对组织的依赖是一种集体无意识, 失去了组织, 他们的内心是飘零的, 只有在集体中才能找到归属感, 精神家园才能得以重建。所以, 她加入了社区治安巡视小组, 戴上了红袖章, 似乎让她重新回到了青年时热血沸腾情绪高涨的时刻。

影片中的老邓并不是一个个体, 她身上有着那一代人共同的特点, 他们是丧失自我的, 但是在现代生活的推进过程中, 老邓一部分丧失的自我得到了复苏, 使她陷入了对世界的不理解以及深深的苦闷中, 却找不到出路, 所以老邓的寻根之路, 是那一部分复苏的自我去寻找一整个丧失的自我, 她的寻根之路是注定没有结果的。

3 自我救赎与悲剧宿命

影片中的老邓内心深处不能真正融入现代文明, 所以她会在一家人吃饭的时候独自一个人跑到卫生间哭泣, 然后莫名其妙地开始打蚊子, 彷徨在熙熙攘攘, 川流不息的马路上体验到强烈的流离感, 整天跟幻想的老头对话……她在精神上是失根的。美国全球理论家罗伯森说过——“无家可归” (失根) 的现象是现代化的一种心理现象, 而且本身便是促使一个人产生“对自己在社会中和最终在宇宙中曾有过的某种‘在家状态’的怀旧”。[2]老邓在现代生活中的种种不顺皆是因为她精神上无家可归, 游移不定, 而她精神的“在家状态”便是她曾经三线的岁月。所以影片中常常出现西南区废弃的厂房, 破败的秋千, 这都是老邓潜意识中怀旧的东西。然而在她精神失落后要找寻的, 也不过是一切虚无缥缈的幻影。

影片最后定格在画面上的一个空窗, 也暗示着这是老邓永远无法修复的伤口, 她将在无根可归的现实中永久性地遭受心灵的折磨, 同时也说明了这时那一代人永远不发磨平的伤痕记忆, 是历史永远无法被抹去的存在。

摘要:《闯入者》是王小帅导演的新作, 与他之前的《青红》《我11》被称为“自传三部曲”, 背景都是三线地区, 源于他曾在贵州生活的私人记忆。主角老邓年轻时响应号召去建设三线, 回来的时候全部的青春岁月以及遗憾和内疚都留在了那里。在城市文明的推进下, 她在城市生活是精神失根的, 这时在几通莫名其妙的骚扰电话的影响下, 慢慢揭开了尘封的回忆, 她也开始试图寻求自我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寻根,失根,三线,集体无意识,自我丧失

参考文献

[1]郭春明.孤独意识的时代凸显与现实关切[D].长春:吉林大学, 2011.

篇5:“闯入者”王小帅

对于王小帅个人而言,此次入围足以成就其影展之路的大满贯。成为独立导演整整20年来,王小帅基本保持着两年一部电影的创作节奏。即便在这期间的中点赶上了中国电影的市场化改革,他的作品也依然埋头于残酷青春的书写初衷,不肯融入商业电影的滚滚洪流。

直到《闯入者》的闯入。

随着颇具悬念和惊悚色彩的预告片面世,以及冯远征、秦海璐、吕中等明星阵容的曝光,王小帅此番几乎颠覆了观众对他的既有印象。不过,王小帅并不认为此次的新片是对自我的“颠覆”。“我的创作从来没有一个框框,青春、中年或是老年都只是我在某一个时间段想要表现的题材。不管是被评论称为‘三线’情怀也好,‘三部曲’也罢,我就是想结合中国的现实,展现历史的变迁在一代人身上留下的印记。”采访中,王小帅一边强调其创作思路的一贯性,同时也对新片的类型问题进行了解释,“《闯入者》应该还是‘王小帅式’的,只是这部影片在对个体的关注上又增加了家庭的厚度。”

“王小帅式”或许能在威尼斯电影节以及之后的欧洲市场上获得不错的反响,然而对于当前的国内市场来说,这一标签究竟能是多大的一块砝码?

谈及《闯入者》的投入成本,王小帅干脆地说他自己并不清楚,“这是制片人的问题,不需要我关心。”影片的制片人伊莎(Isabelle Glanchant)是法国电影联盟驻中国代表,负责组织法国电影展映活动并致力于法国电影在中国的商业发行。她之前曾与王小帅合作过《我11》,后者也是2011年中法电影合拍协议正式签署之后的首部两国合拍电影。

虽然与海外影人的合作制片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国内“只有赢得市场回报,才能获得创作自由”的行业惯性,不过王小帅当前也仍然需要面对国内的市场。如今的内地市场似乎已不再会单纯地青睐一部只具备内容深度或是只有商业广度的作品,任何个案的成功或失败也都远非巧合与偶然。一方面,从李玉的《观音山》到刁亦男的《白日焰火》,表面上这些电影成功为所谓的“影展片”在市场上开疆拓土,赢得了具有突破性的一席之地,然而另一方面,这些个案的成功也绝不意味着国内观众目前已经全盘接受了此类作品。

在王小帅看来,他自己的创作可分为两个阶段:在2003年之前主要是作为独立导演的坚持,这一阶段中尽管国际电影节上的频频获奖为其带来了荣誉和地位,但是他的电影并未能接受市场的检验。之后的2003-2013年则纯粹是本地市场集中开拓的十年,各种商业类型狂轰滥炸,即便是主攻国际影展的文艺片也难以免俗。一方面在市场上,得奖似乎也成为了一种商业噱头,但在另一方面,同样按照所谓的市场逻辑,“有时得奖反而会被忽略,因为老得奖也就那样了。”

面对同代导演纷纷向商业方向转型,王小帅承认自己和他这一代导演在国内的境遇依然困难。有一段时间他甚至感觉继续这么走下去“必死无疑”。尽管或许已经摆脱了金钱的束缚,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三大电影节的竞赛单元每年也就两、三部电影入围。对于主攻此方向的导演来说,两、三年拍一部电影,获奖的机会其实非常渺茫。“我当然愿意不去电影节,不背竞赛的压力,直接把电影放在本土放映,但是国内一直没有这个环境,就像一个是盐碱地一个是砂石地,一边很难种好,但另一边也很难种活……”

在王小帅看来,这是“一种难以脱离的文化怪相”。究其原因,也许只能说明获奖所带来的艺术成就,在庞大的电影工业里注定只是太小的一部分。对于王小帅而言,其选择本身似乎也蕴含着某种矛盾性——他既坚持不沾染商业类型,但却也并非不在意国内市场的接受程度。作为一名导演,王小帅说自己还是更看重一个成熟的平台对其创作本身的肯定,这不仅刺激着他对电影语言的继续探索,同时也维系着其作为个人表达欲望的经久不息。

篇6:搜索闯入者

评测采用的是国际通行的DCG方式,即输入关键词,看前三条搜索结果。关键词被分为两类,一是热词,就是大众有需求,而且结果比较唯一的搜索词;另一种是长尾,这种搜索占到市场整体搜索量的60%,通常指两个月以来很少人查过的关键词。

两种关键词的算法并不一致。热词可以根据人工引导,也可以用点击反馈,数据越多返回的搜索结果就越准确;长尾由于点击量低,没有人工规则,因此也就没有办法训练搜索引擎,所以最终的算法实现也不一样。

从当天上午开始,搜狗的评测团队总共随机选择了90个关键词。王小川承认这样数量的关键词精度会低一些,但如果要按标准选择1000个关键词的话,至少要做两三天,无法赶在第一时间给出报告。

5个小时之后,报告有了结果。360综合搜索在热词查询上效果较好,与百度、搜狗持平,明显好于谷歌和搜搜;不过360综合搜索在长尾词效果上较差,明显落后于百度、搜狗和谷歌。

搜狗的这个举动代表什么,取决于你怎样看待接下来可能要发生的这场围绕中国搜索市场的竞争。

“现在是做搜索的最好时机。”王小川说。最近一年,他已经不止一次地提到了这个观点。

这个市场被百度所垄断着,一个垄断的市场往往对广告商和上下游来说都不是好事。但如果眼下以渠道见长的360被当成了一个“颠覆性”的闯入者,这对于搜狗而言也是一种不利的舆论局面。

“很多员工会产生好奇,这会对搜狗产生什么影响。”在接受《第一财经周刊》采访时王小川说。他并不指望提前知道这些消息并和员工沟通,但事情发生以后,却有必要让整个团队对这件事有一个“更准确的认识”。

“以不同于百度的方式挑战百度”是王小川一直强调的。如果从市场数据上看,搜狗正在逐步接近自己的目标—按照艾瑞的统计,过去一个季度搜狗在中国搜索市场的份额已经上升到了10%,位列第二位。

这也是360搜索眼下差不多可以达到的一个数字。所不同的是,发生在360身上的更富有戏剧性。

8月20日,360综合搜索上线4天后,第三方机构Hitwise发布了一份数据,360综合搜索访问量份额达到8.97%,位居网页搜索第二位,份额超过了搜狗和谷歌。

这一次资本市场很快就做出了反应。360公司的股价从18.5美元左右一路上涨,在8月22日创造了16.49%的单日最高涨幅,股价到达24.58美元,而截至8月24日,百度的股价累计下跌了约13%。市场似乎开始认为,360将很可能成为对百度威胁巨大的敌人。

8月21日,360网址导航和360浏览器的默认搜索引擎已经由谷歌换成了360综合搜索,这意味着原先流向百度和谷歌的流量都将就此转向。而在这之前,谷歌从8月16日到20日,搜索流量已经跌去1.8个百分点。

这个故事发生在短短几天之中,被舆论所广泛关注,有足够的戏剧因素,并且,主角也是一位充满争议的人物—奇虎360的创始人和CEO周鸿祎。

就连王小川自己也承认,“搜狗花了几年时间,做到8至10个点的市场份额也没有产生这种轰动效果。”

但高调的周鸿祎忽然选择了沉默。如果将此时的周鸿祎与不久之前推出“360特供手机”时相比,你几乎会怀疑这是不是同一个人。

360公司拒绝了几乎所有的媒体采访,将此事列为近期公司的最高机密。一位内部员工在确认没有录音之后谨慎地透露说,尽管360早期在尝试搜索业务失败后,技术团队逐渐散落到了杀毒客户端和浏览器中,但核心团队仍然得到了保留。

在更早做浏览器产品时,周鸿祎还通过控股的方式,进入了一家名为世界之窗的创业公司,两支独立团队同时在内外部开发产品,后来这家公司被并入了360。

有了这个先例,重启搜索业务之后的360选择了同样的做法:搜索业务实际上是两个团队在负责,一个来自内部,一个来自外部,两个团队的总部同样设在北京,但所使用的服务器却并不一样。

在360内部,搜索业务的具体负责人是360总裁齐向东,他在3721时就是周鸿祎的创业搭档,也是奇虎360第二大个人股东。内部研发团队主要是之前保留下来的社区搜索团队,通过外部招聘和内部转调扩充而来。

外部研发团队骨干,则来自半年前被360投资部门纳入麾下的一个创业公司。一位名为张栋的创业者是这支团队的创始人,他同时兼具百度和谷歌的工作背景,过去在百度的职位是百度科学家和凤巢系统架构师。

据张栋的一位朋友对《第一财经周刊》透露,张栋是百度凤巢广告系统的核心成员之一,凤巢的基本设想是由他提出来的,百度当时商业搜索的大规模点击率预测算法也是他推动实现的。

张栋在2011年年初离开百度,3月成立自己的创业团队,办公地点设在五道口,奇虎360以80%控股的方式投资了张栋的团队。团队另一名负责人宿华曾是张栋在谷歌的同事。

眼下,无论是张栋还是那些最近加入360搜索团队的成员,对于360搜索都只字不提。

看起来,在360内部,搜索业务将首先是一场内部竞争,结果由两支团队的最终产品所决定。这相当符合周鸿祎结果导向的管理风格。

“不久之前周鸿祎还说没想好怎么做搜索,但他这种话你能信吗?”一位周鸿祎的朋友这样表示。

“我想首先做好产品。”周鸿祎在给《第一财经周刊》的短信中说。

周鸿祎大概也承认一点,在搜索业务上,360暂时还缺乏可以高调的技术资本。

360提出的“综合搜索”其实是个讨巧的概念。它可以被理解为在自己能做的地方用自己的搜索技术,自己的技术还不能覆盖的地方,就抓取其他搜索引擎的检索结果,或者进行二次优化。

为了让用户延续过去的使用习惯,360综合搜索的页面呈现保持了百度搜索的风格,并且在网站上放上百度和谷歌的切换按钮。早在2000年左右,美国的搜索市场曾经流行过这种做法,那时候单个搜索引擎的效果都不太理想。直到Google出现,这种做法才慢慢消失了。

目前360综合搜索中,除了视频、问答采用了自己的产品,其他几个分类大多是直接连接到其他搜索引擎。这种做法,在留住用户的同时,也给自己的研发团队争取了时间。

这也是王小川口中所说的“渠道的胜利”。正是凭借360网址导航以及360浏览器的默认设置,360搜索得以在短短数天之内就占领了大量中国互联网用户的电脑桌面。

一位搜狗的前算法技术人员认为,目前360搜索的市场份额绝大部分来自网址导航页和浏览器产品的捆绑,如果未来再加上安全卫士、杀毒和360桌面的捆绑,这种增长恐怕还会更加明显。

在中国互联网,有大量三四级及以下城市的用户上网并非直接输入网址,而是依靠导航网站,浏览器默认搜索框也是他们首选。也正是因为发现了这一点,百度才做出了收购hao123导航网站的决定。

在这种环境下,产品质量不是用户选择的第一条件,能否直接出现在用户面前,才是他们决定是否使用的关键。基于与百度类似的原因,搜狗在通过输入法客户端占领用户桌面之后,也开始发展浏览器。

2008年,搜狗开始推出浏览器产品。王小川发现,在天空和华军这些软件站点,遨游浏览器也有大量的下载者,会有一批人去尝试比IE更新鲜的产品。但傲游这样的公司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力偏弱,如果是搜狗进入,情况则可能有所不同。

搜狗的这一策略,后来被王小川总结为“输入法-浏览器-搜索引擎”的火箭三级跳。

流量来源一直至关重要,在中国互联网市场上,有时它甚至意味着一切。即便是最大的百度,也有着购买流量的传统,根据百度财报的披露,百度一年购买流量的成本有11.6亿元,而谷歌上季度付给360的流量费用也达到了600万美元。在过去,无论是百度还是谷歌,有大量搜索流量实际上来自360导航网站以及360浏览器的指引。

现在奇虎360由过去的伙伴成为了敌人。从这个意义上看,360搜索在短期之内对于百度的冲击,恐怕远比对搜狗带来的冲击要大得多。至少,资本市场的表现已经多少说明了这一点。一位接近360高层的人士说,公司预期自己未来可以拿到国内搜索市场30%的份额。

从2012年5月到8月,360连续上线了360广告平台、360点睛营销平台、360效果联盟这三大广告平台。现在看起来,都成为了为推出搜索引擎所做的准备。

在做搜索之前,360最大的新闻就是推出特供机以及与小米公司之间的口水仗。鲜为人知的是,在此期间,周鸿祎还物色了几个想收购的移动互联网创业公司,说要“谈一个很大的格局”。

一位360特供机的合作伙伴对《第一财经周刊》说,当时周鸿祎言谈之中透露的计划,是未来特供机的销售量切实增长之后,能够在传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同时利用搜索引擎占领用户的入口,而此前360的手机助手并不能满足公司的这种战略需要。

这种想要达到的效果还有些理想化。不过,360在流量渠道上的优势却的确让人无话可说。周鸿祎还有更聪明的一点:360搜索并没有在用户界面上做出太大改动,这可能会使相当一部分用户没有意识到背后服务提供商的变化,尽管它可能仍然来自“抓取”了别人的搜索结果。

网页蜘蛛、数据、算法—这些东西对搜索引擎来说太过平常,但用户对于这个小小搜索框背后的争夺了解不多,他们只是习惯性把那些弹出的“推荐”或者默认设置视为最佳选择。

“即使网民没有得到好的体验,也不能认识到是什么原因。”王小川说。

百度不可能不产生警惕。在360搜索推出的第二天,百度就宣布成立“搜索安全联盟”,宣布要与安全厂商一起打击钓鱼、违法、诈骗网站。

如果用户从360搜索访问百度知道,也会被提示如果想体验完整的产品请“将百度设为首页或桌面”,随后360搜索将问答的结果链接到自己的奇虎问答。

360一向习惯于以“安全”为理由打击竞争对手,百度的CEO李彦宏现在恐怕也会担心周鸿祎会将安全和搜索扯到一起。一位360的内部人士说,360搜索目前正在加快完善产品功能,其中的确包括在抓取网页时,对带有病毒、木马等内容网站的审核。360还计划在10月左右推出自己的新闻搜索功能。

接下来在中国搜索市场发生的,将是一场分别立足于技术和渠道的争夺—至少在360开始拥有自己的核心搜索技术之前。

百度已经开始内测一个新的首页版本,增添了“需求簇”模块,目前包含“体育赛事、天气、彩票、星座运势、网游、榜单”。在过去与谷歌的争夺中,这家公司是“技术与市场份额未必成正比”理论的典型例子;但如果竞争者变成了360,谁也不能保证百度会不会变成不利的一方。

搜狗在一个月前上线了分类搜索,当用户输入一个关键词时,搜索引擎可以推测用户意图,分成视频、论坛等不同类别搜索。王小川还希望,与浏览器结合的“探索引擎”年内可以有进展。简单地说,探索引擎将视情况向用户直接提供结果,而不是给出大量链接。

从最早创立3721、后来担任雅虎中国总裁,周鸿祎一直对搜索业务念念不忘。在绕了一个大圈之后,最终以免费杀毒客户端起家的360再次得到了进入搜索市场的机会,这已经是周鸿祎在搜索领域的第四次尝试。

早在2006年时,奇虎360就曾招募了一批浏览器技术人才,但周鸿祎将项目按住了,他给出的理由是:“还不到时候,再等等。”两年之后,当360在桌面安全产品领域做到市场第一后,周鸿祎开始做浏览器;如今在360安全浏览器的市场份额大大提升时,他又推出了搜索产品。

自2010年下半年,百度就开始拒绝与360网址导航合作。但是因为百度的品牌影响力,360网址导航每天依然给百度带去大量流量,但百度却不再为这些流量付钱了。

对于周鸿祎而言,不论是为了满足浏览器和网址导航产品用户的搜索需求,还是给这些流量找一个更好的变现方式,或是他口中“很大的布局”,再次进军搜索业务都成了一个必然的结果。

按照一些接受采访的相关技术人士的说法,尽管在大数据的存储和挖掘等搜索业务的基础层面上,360几乎一片空白,但与此同时,360浏览器、导航网站,也记录了大量用户在百度和谷歌上的搜索行为。如何分析和使用这些数据,也可以成为360提升搜索质量的关键。

这场“搜索大战”的走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360—它是继续围绕渠道优势进行布局,还是真正掌握核心的搜索技术。或者换句话说,这可能会是一场围绕搜索技术的竞争,也可能是一场有关渠道运营的争夺。

篇7:闯入者艰难生长

“电商将会着重电影院线、百货和旅游地产项目。”万达如是宣布。

以打通线上线下的模式在这些领域耕耘多年,并且占据了强势地位的大众点评、携程们,将迎来这个拥有海量商家资源的“抢食者”。

在过去的12年里,携程只有艺龙、去哪儿这两个数得上的对手,但O2O一兴起,自己的金牌合作伙伴汉庭、7天等纷纷推出了自己的预订应用,大大方方地从携程的盘子里拨出一份。虽然他们在资源分布上无法和携程抗衡,但移动互联网的浪潮和消费习惯的改变,让携程不敢小觑。

商户上去了,携程下来了,我们在地面上越来越多地看到携程的身影。在三亚机场到亚龙湾之间,携程的旅行车载着游客穿梭其中;在不允许机动车上路的丽江大研古城和束河古镇,携程的电瓶车让老人和孩子更轻松地游览古城。

或自建目的地旅行社,或收购并购线下旅行社,携程以各种方式完成线上消费的平稳落地。

另一片O2O的天空下,当微信的业务员在商场里挨家挨户谈合作的时候,让我们仿佛看到在此领域耕耘已久的大众点评的影子。市场上甚至已经出现了整合型的工具,在餐厅就餐时,手机读二维码,即可看到商家在不同平台上的优惠活动,你可以选择用哪一个。

相比于新的入场者,他们并不愿意过多地谈起O2O,携程网资深副总裁汤澜说,“携程误打误撞做了O2O,做的时候还不知道有这个概念”。与其大谈概念,为新人赢得市场推波助澜,不如强调多年的资源积累,给小弟弟们讲讲当初和商家谈合作的重重阻碍。

“O2O?你们才刚上路呢。”

“古代O2O”先出生后取名概念兴起把伙伴变“对手”

手里攥着如家、汉庭等不下五家经济型连锁酒店的会员号和APP,你真的还需要去携程订酒店吗?和商家的自有平台比起来,携程仅剩的优势是给你的选项更多,但大多时候,你并不需要选择,他们的价格和服务水准你早已了然于心。

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易认为,O2O真正有力的竞争者其实并不是携程、去哪儿等互联网公司,而是本身已经具备线下资源的传统企业,比如航空公司、连锁酒店等,一旦它们进入这一市场,市场份额就会被重新划分。

携程已经感受到这股来自合作伙伴的冲击,现在,南航、海航、东航、国航都已建立了电子商务平台,除了可以实现网上值机、手机值机,并相继宣布支持苹果Passbook,用户可以免去打印登机牌环节,以手机作为凭证登机。

携程最重要的价格对比优势正逐渐在用户中成为次要因素,越来越多的人在出行时要求只坐某一家的航班,携程怎么办?

“航空公司在Passbook上的功能现在还没有对我开放,但他们早晚会开放,因为不管谁卖的,客人都是航空公司的。相反,我想他们还会敦促我去用Passbook,因为只有它做了,其他航空公司没有,才能显示出它的参与性。”汤澜相信航空公司会以更开放的心态加深和携程的合作。

对于国航这样的企业而言,来自自有电商渠道的收入在逐步增长,目前国航的数字是10%以上,但国航的电商之路同样充满挑战。比如,如何提供更具价格优势的产品?如何发掘不同层次客户的需求并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如何全流程地为旅客提供信息服务?如何从销售扩展到乘客服务的全生命周期?等等。

或许,即便没有O2O的概念,商户开发自己的线上平台也是必然,但没有O2O的发酵,速度一定不会这样快。

如果说移动互联网带给携程的更多是冲击,大众点评在移动端中则迎来了“二次爆发”。依靠用户贡献内容和产品更加贴近移动互联的属性,2012年第二季度,大众点评移动客户端的浏览量超过大众点评PC端的浏览量。大众点评合伙人龙伟介绍:“基于手机诞生的功能——快速预订、电子会员卡等将成为大众点评移动产品后续的重要突破,它将帮助商户和用户间实现快捷互动,提供精准高效的服务。”

但移动市场上又杀出一个程咬金——微信。大众点评网移动客户端基于位置服务的商户推荐、摇一摇、优惠券等功能在微信里已经有所体现。另外,大众点评的信息流只有纵向的信息传递,而微信与微博不仅有纵向的信息传递,还有横向的信息传播,拥有SNS做依托的O2O信息流传播会放大数倍,商业价值也就会被放大数倍。

龙伟认为,大众点评的机会在于,微信是商户维护用户忠诚度的功能之一,但用户忠诚的商户可能不会太多,不会成为几十家、上百家商户的微信粉丝,用户找餐馆还是会选择更为专业的应用。

聚拢用户、拉拢商家O2O不是快生意

“做APP确实比做网站的门槛要低,推广上也不必去百度、谷歌扔钱,只要这个APP叫得响,放到APPStore里面吹一吹,很容易就上去了。比如说今夜酒店特价,概念很好,很多人去下载。下载之后到底多少人在用,用的时间长短,取决于产品背后的资源是否扎实。”汤澜一语点中了众多走向同质化的旅游行业APP的命门。

今夜特价酒店就是这样一个经历过上线25天、用户数达到30万的移动应用。寻找线下资源是他们现在最重要的事。

“我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和做酒店的人打交道。”今夜特价酒店CEO邓天卓感慨,“你可能想象不到,有一些五星级酒店的老板名片上面连邮箱也没有,我们现在讲的是用移动互联网解决它的营销问题,但是他们完全没有需求,有旅行社就够了,手机、电脑上面没有他们的用户。”

对于创业者而言,过去的互联网创业只要做好线上一端就可以,但O2O带来了“鸡和蛋”同步发展的难题。商家少,用户未了说你是骗人的;用户少,商家过来以后没订单。

如何解决早期“鸡和蛋”的问题?

“酒店卖的是时间,产品非常灵活,时间有不同的限制方法,它用不同的限制,来实现不同的产品,给不同的用户。你消费的可能不是一个24小时的,它是一个残缺的产品,我们叫尾货,和正品不一样,所以这些是我们跟携程的区别。”邓天卓说。

现在今夜特价的平台可以接汇通天下、艺龙,保证酒店的覆盖和供给。

对新生APP来说,要做自己的两个O,很多时候是在走传统巨头们已经走过的路。今夜酒店特价联合创始人任鑫在《愚蠢才是创新者的门槛》中说:“最忌讳的是尝试用创新解决方案去诱惑已有主流市场,因为主流市场在意主流性能而创新方案在这方面没有优势,骗了用户来也是白搭。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把这个问题看成一个营销挑战,根据创新方案的特点去找到匹配的那一个特定的细分族群。”

而携程在移动领域除了不断更新客户端之外,更多的则是希望做开放平台。汤澜介绍,携程计划做一个APP竞赛,对参赛者开放携程的接口,如果你的APP有很多人下载,这些人也是携程的用户,他们可以直接在你的APP中进入携程的接口,不必切换到携程的APP。

新模式要说服商家接受新概念,而团购作为O2O曾经的“最佳切入点”,面临的是更难逾越的重树行业口碑的障碍。美国网市场部公关副总监刘艳峰介绍:“前面两年多不正规的操作手法伤了很多商家,你再怎么让他回归,他已经拒绝团购了。尤其是2011年下半年竞争非常激烈的时候,许多用户也被伤害,导致他们不再关注团购,怎么让这些人又回来,都需要一个过程。”

构建O2O产业链利益分享机制凭证标准的统一化将是必然

“如果这是一顿饕餮盛宴的话,那么属于你的那碗饭在什么地方,你的卡位到底在哪儿,才不会被前端的互联网巨头给吞噬掉。这几乎成了我们工作的重心,就是定位。”在微信、微博等入口级应用都在不遗余力地普及二维码功能时,从2004年就开始做二维码业务的上海翼码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位。

要实现O2O业务的构建,一个能够去兑换的凭证必不可少,现阶段,二维码就充当着凭证的角色,“从用户的感知、成本、技术上来说是比较好的一个选择。但是未来两三年之后,也可能四五年之后,可能会被NFC所取代。”上海翼码联合创始人、营销总监赵江已经看到单纯做工具的局限。

上海翼码最重要的业务室为线下的商家提供电子消费凭证的服务。以麦当劳为例,用户可以在中国移动、招行积分商城、淘宝旗舰店等多个平台兑换麦当劳的产品,无论来自哪个平台,都可以在同一台终端上完成凭证的验证,营业员也不用区分用户来自哪个平台,只要刷二维码就可以了。现在翼码在全国1500多家麦当劳设置了终端。

在O2O的链条里面,凭证标准的统一化是必然,做这个工作的既不会是商家,也不是某一个互联网平台,要么形成一个标准联盟,共同制定标准,要么就是由第三方来做标准,它既不涉足线下的业务,也不会触及线上的奶酪。而二维码服务公司的经营模式则是提供线下商家实现O2O的配套解决方案,帮他实现这种新型的业务闭环。这需要二维码提供整个配套的服务支撑能力,比如营业人员的培训、现场的故障排除、后端面向个人用户的呼叫中心以及对线上平台客服团队的培训等等。

对于二维码的未来,赵江希望它是一个触及各种端的工具,商户是一个端,用户也可能是一个端,各种各样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平台也是一个端,如果它触及的端足够多、足够规模,它完全有可能成为一个新型业务的切入点。

“在这方面乔布斯已经给我们上了一课,iPhone之前,摩托罗拉、索爱就是一个通讯工具,乔布斯否定了这一切,手机可以是触及个人用户的一个端,我可以基于这个端来构建我的生态链,通过这个生态链来实现除了卖手机以外更多的业务。”

上一篇:考试技巧及心理指导下一篇:吹乒乓球比赛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