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的观后感范例

2022-08-19

第一篇:朗读者的观后感范例

朗读者的感动

《朗读者》的观后感

《朗读者》 并不是高深莫测 ,更不用匍匐仰视

走进它,亲近它,你会发现 如遇良师、如逢知己、 如沐春风、如饮甘泉 。

一次偶遇 ,念念不忘。 每次相逢, 皆如初见 。这一刻 ,遇上亲切的经典。

每周六晚8点 她与妳我不见不散 在不同空间同一时刻 我的心和妳在一起 感受无声的文字 有声的倾诉

朗读者,始于遇见,陷于陪伴,忠于选择,感于礼物,叹于第一次,重在朗读。遇见文字,遇见美好!

<<朗读者>>,一个人,一段文,无声的文字,有声的倾诉,感人肺腑的故事,声情并茂的朗读,犹如涓涓细流在灵魂深处潺潺流淌,抚慰着每颗浮躁骚动的心灵。 非常喜欢朗读者这个节目。

生存还是毁灭 这是一个永恒的选择题 以至于我们最后成长什么样的人 可能不在于我们的能力 也在于我们的选择 选择无处不在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是海子的选择 人不是生来被打败的 是海明威的选择 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是司马迁的选择。

斯琴高娃的朗读最感人,她不是读,是在说,那语速,那节奏,那感情,抑扬顿挫,发自内心的情感大爆发。看得我泪流满面。

第二篇:对朗读者的解读

德国战后一代以及经历战争一代成长的悲歌

——浅析《朗读者》1

【内容提要】《朗读者》述说了生长在德国十五岁少年米夏和三十六岁的列车检票员汉娜成长历程。本文通过对两位主人公成长波折的解读,从而探究二战后德国战后一代以及经历战争一代成长的悲歌,还有整个德国战后面对的道德和法律都不能解决的难题。

【关键词】《朗读者》米夏 汉娜 成长 二战 德国

引言

刚开始看这本书时,我真的有很强烈的抵触感。写的就是中年妇女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小男生的引诱,而且写得太露骨了,让我很不能忍受。不过由于这本小说获得了如此之高的赞誉,我还是坚持看完了它。看完之后,我明白了,前面如此详尽的叙述是绝对有必要的。也让我很庆幸,自己还好不是在那个国家、那个年代生活的人。法律与道德都无法给予米夏,甚至是整个德国战后一代面对的问题一个合理的答案。读完本篇小说之后,笔者心中第一个问题就是谁是朗读者。是米夏,是在集中营里为汉娜读书的犹太人,还是其他什么人呢?单从小说字面描写来看,朗读者就是米夏。本来小说也就是描写米夏成长的故事。但是,笔者却总觉得,这里的朗读者不仅仅是米夏这样简单。想了很久却也想不出来还有其他的什么答案。直到有一天,笔者无意中在网上发现了读《朗读者》的音频(做注),我知道了我心中的答案是什么了。朗读者一是小说的主人公米夏,一是小 1《朗读者》,作者本哈德•施林克,钱定平译,【M】

译林出版社,2009年2月版。该小说讲述了二战后,德国少年米夏成长的故事。本文凡出自该版的引文均只标注页码。 说的作者本哈德·施林克。这里的朗读已经是意化的朗读了。作者用自己笔向全世界朗读,朗读德国战后的辛酸。德国战后一代人甚至是经历过战争的一代人的成长。

米夏成长的波折及完成

青春期是指男女性器官加速生长直到发育完全成熟、身体各部发育快速进行的时期。男孩15岁左右,女孩13岁左右。215岁的米夏正处于这个时期。但是,他身体却很不好。他没有得到家庭应给他的温暖,或者说是他自己感觉不到温暖。首先是父爱的确实,就像他自己所说的“我们——也就是他(父亲)的家庭成员——对他来说就像家庭宠物一样”3他觉得自己是宠物虽然主人很喜欢,也挺需要的,但是不是生活,不是最主要的。其次是与兄弟姐妹的关系。米夏的哥哥比他高大、而且总是和他作比较,和他争斗。虽然米夏忍让不会和他争斗,但是在米夏的心里还是会留下阴影。对一个缺乏家庭温暖,性特征发育快速进行,对于性畏惧又好奇的青少年来说,遭遇不伦之恋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可以说,没有汉娜,或许也会有琳达或者其他人出现。谁不希望自己有疼爱呢?但是,这样的不伦之恋却是在道德范围内允许的。是米夏成长过程中的“越轨”。而这次“越轨”给他的带来的恶果却是很严重。在汉娜离开之后的几年里,米夏几乎是没有成长的。他的成长停滞了。米夏逃避了整个世界,虽然从表面上看,他还是和以前一样。但是他的心空了。不客气的说,他和行尸走肉是没有分别的。没有什么事情能够在进入他的心里。“我养成了一种目中无人,妄自尊大的习惯。”4虽然,米夏一直都在排斥再想起汉娜,但是,汉娜在他的心里却永远抹不掉。

再次遇上汉娜对于米夏的成长又是一个重大的转折。这个转折对于米夏来说,本来是完成成长最好的契机,但最后却又再一次使米夏的成长延滞。再看到汉娜时,米夏已经麻木了。就如果在过去的几年里他麻木的过生活一样。

2《新华词典》,商务印书馆,20013

4年修订版,795页。

施林克,27页。

施林克,78页。 把她关在单人牢房里她就会从我的世界中,从我的生活中消失。我想离她远远的,让她远不可及,让在过去几年里成为我生活中一部分的她变成一种记忆,仅仅是一种记忆。5

他不愿意回想往事。但是,他却还是抑制不住自己内心对于汉娜的关心。他一直旁听着对汉娜的审讯,并且,他因此还发现了自己以往情人的秘密——汉娜原来是不识字的。他知道这个秘密可以帮助汉娜减轻刑罚。“到底要不要告诉审判长自己的发现呢?”米夏迷茫了。他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选择。那毕竟是他曾经的爱人,真的就这样看着汉娜被冤枉吗?可是,如果汉娜减轻了刑罚,放了出来,自己又应该如何去面对他呢?他不确定自己对汉娜的爱,不确定自己是不是应该向人们承认自己年少时曾经有过那一段“不伦之恋”。他试着像自己的父亲寻求帮助。这就是一大的进步了。不过很可惜,这时的米夏还是不相信自己父亲对于自己的无私的爱。他也不愿意和汉娜谈话。直到最后,米夏也没有和汉娜谈话。他放弃了这次“长大”的机会。他退缩了。无论是从道德上还是情感方面来看,他都退缩了。不过,随着他的退缩,汉娜背叛终身监禁,这个故事或许就应该结束了。如果它结束了,米夏也就永远成长夭折了,这部小说也就是泛泛之作了。故事还在继续,米夏一直都或者道德上和情感上的谴责中。他或许是想对汉娜对些许补偿吧,他开始通过录音再次成为汉娜的朗读者。为汉娜朗读一本本书籍。但是,他还是不愿意去见她。他还是不愿意去回想过往的种种。直到汉娜会准出狱的前夕,他被迫去监狱探望汉娜。

“以前,我特别喜欢他身上的气味。她闻上去总是那么清新,像刚洗过澡或刚洗过衣服,像刚刚出过汗或刚刚做过爱。”6但是,米夏眼前的汉娜已经没有昔日的气味了。

“我坐在汉娜的身边,闻到的是一位老年妇女的味道。我不知道这味道是怎么形成的,这种味道我从祖母的老姨妈们那儿闻到过,活在养老院里——在那里,房间和走廊到处都是这种味道。不过,这种味道对汉娜来说太早了点。”7

56 施林克,87页

施林克,171页 7 施林克,171-172页 米夏面对老年的汉娜已经无法将其与昔日的恋人联想在一起了。岁月终究是最无情的。他们之间的鸿沟已然铸成。汉娜知道,和米夏,她心中的小王子的爱已经无法重来了。汉娜最后自杀了。米夏去看了汉娜的遗体,在那一刻,他看见已经不是年老的汉娜了,他看到了汉娜年轻的样子,就像所有年老夫妻,爱人一样,看到是对方年轻美丽的样子。他不在对于他和汉娜的爱彷徨、害怕、躲避了。他完全承认了自己与汉娜爱情的真实。他长大了。这也是他在最后到美国见那位幸存的犹太人时,能很坦然的讲述自己和汉娜关系的原因吧。他终于长大了,虽然迟了这么多年。

汉娜成长的夭折

在这部小说中,成长的主人公除了米夏,还有汉娜。很不幸,汉娜的成长没有最终的完成。读过小说的人都知道,其实,汉娜与米夏的这段不伦之恋如果没有汉娜当时的主动,也就不会有下文了。说得不好听一点,她引诱了一个年仅十五岁的小男生。这与她以往的人生经历有关吧。在七座堡长大,十七岁时去了柏林,曾是西门子公司的一名女工,二十一岁时去当了兵。战争结束以后,所有可能的工作她都做过。有轨电车售票员是她最喜欢的工作。三十六岁了,仍没有成家。这是汉娜在遇到米夏的人生经历。她曾经参与过二战。她曾是集中营的一名女看守着特殊身份使得她在那个年代不能与任何与她同龄的男性又过于亲密的关系。作为女人,对于还是正处盛年的女性,肯定对于异性的爱有着浓烈的渴望。这时,十五岁的米夏出现了。干柴烈火一点即燃。在汉娜心里,米夏一直就是她的小王子,是拯救的小王子。她一直很在意米夏,很在意很在意。但同时,她也很在意另一件事,就是自己不会读写。她希望一直将它作为秘密保存下去,她不希望别人知道,特别是自己的小王子。她很羡慕那些能读书的人,她明白自己因为不会读写吃了多少亏,甚至是放弃了西门子提供的好工作。所以,当她知道米夏不在乎学习时,她会有如此大的反应。

“滚!”她掀开鸭绒被子,“从我的床上滚出去!如果你的功课做不好的话,就再也别来了。学习白痴?白痴?你以为买票、验票是什么有趣的事吗?”她站起来,一丝不挂地在厨房里表演起售票员来。她用左手把装票本的小夹子打开,用戴着胶皮套的大拇指撕下两张票,右手一摇就把挂在右手腕上来回摇摆着的剪票钳子抓在了手里,喀喀两下说:“两张若坝河。”她放下剪票钳子,伸出手来,拿了一张纸票,打开放在肚子前的钱夹把钱放了进去,再关上钱夹,从钱夹外层放硬币的地方挤出了零钱。“谁还没有票?”她看着我说:“白痴,你知道什么是白痴。”8

在旅行时,对米夏的留字条独自出去,她也是感到那样的无助与气愤。她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一个人在陌生的地方,就算是三十多岁的人了,也会感到无助。而且,还有一张字条,一张自己根本看不懂的字条。她更加的感到自己渺小与无助。同时,她也感到了对自己尊严的伤害。

“别碰我!”她手里拿着扎连衣裙的细皮带,往后退了一步,对着我的脸就抽了过来。我的嘴唇被抽破了,鲜血直流,我感觉不到疼痛。我被吓坏了,她又举起了手臂。9

可是她没有再打下来,她把手臂垂了下来,皮带落到了地上。她哭了,我还从未看见她哭过。她的脸变了形,变得目瞪口呆,眼皮哭得红肿,面颊上,脖颈上泛着红斑,嘴里发出沙哑的喉音,类似我们做爱时她发出的那种无声的喊叫。她站在那里,泪水汪汪地看着我。

她哭了,像个孩子一样哭了。不,她其实也就还是个孩子,还是个固执的孩子,一直没有长大的孩子。所以,她在选择告诉米夏实情和独自离开两者之间选择了后者。她离开了米夏。

再和米夏见面,是在法庭上。当时的她在二战中作为集中营看守的事情已经暴露了。她一直知道米夏在法庭上,但是她没有做出任何反应。她是不想去像自己的小王子承认自己的不堪吧。几年后的她没有变,她还是那样的固执,固执的坚守着自己的秘密。为什么汉娜会对于自己的文盲身份如此在意?她甚至与不惜 89 施林克,32页。

施林克,49页。 将自己推向无尽的牢狱,也不愿意向大家承认自己是不识字的。这真的有这么重要吗?对于我们这样的人承认是文盲是不那么重要的。但是,对于,将这看做自己一身尊严的人来说却是很重要的。在她过去的人生中一定发生了什么和她不会读写有关的事情,而且肯定不好的事情。而这件事或者很多件事让汉娜固执的将承认不会读写自己最基本的尊严就会完全丧失联系在一起。人是不能失去自己最基本的尊严的。汉娜也不能。更何况,汉娜还没有真正的长大,她不会像一个成人一样保卫自己的尊严,只会像孩子一样,盲目固守着它,甚至是不惜用自己的后半生自由换取。

汉娜入狱了,被判了终身监禁。在监牢里的她并没有很多的反抗,她很平静,或许,她是真的很想为自己曾经的错误忏悔吧。生活应该就这样趋于平静,但是汉娜意外的收到了米夏的包裹。她生活随之发生了变化。她开始去图书馆借书,她终于通过了自己小王子的录音学会了读写。她真的不用在怕自己的秘密暴露了。她也因此更加的思念自己的小王子了吧。她希望能收到小王子的信,但是每次收到的只是失望。她开始自暴自弃。这也是像她一样的小孩子才会有的行为吧。受到了不公平待遇或者不快乐只会拿自己出气。但是,米夏一直都有给她及包裹,她最后的希望还在。不过,这希望也随着米夏第一次去监狱看她而破灭了。她终于,明白昔日的爱情已经不在。正所谓,“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她还能期望些什么呢?她已经不知道了。最后,她还是像一个孩子一样,选择了最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就是离开,离开这个纷扰的世间。或许相对与留下,对于汉娜来说,死反而是她最好的结局。但是,在她心里却是没有考虑如此之多的。她只是想到自己期望的爱情不再而痛苦不堪。面对痛苦,还像个孩子的她选择了逃避,永远的逃避。死了她也就永远不需要面对,也永远长不大了。

道德与法律都无法解决的问题

米夏这个人物的典型性除了他在十五岁就遭遇了不伦之恋外,还在于他生活的年代、生活的国家。他是在德国二战后成长的一代人。二战带给德国的痛苦和灾难是不比任何国家少的。

米夏等二战后出生的一代人,对于二战是没有直接记忆的。他们只能从书本文章等等间接途径了解到二战的情况。他们经历了二战后德国最艰难的岁月,对于战争,即使没有经历,却同样有着深厚的阴影。他们是真正为战争买单的人。战争带给整个国家的灾难都由他们负责去承受。因此,我们也要能理解他们为什么会对于参与过战争的人有如此之大的恨意。他们对于自己父辈的审判,对于社会的审判都是他们为了保护自己才会有的行为。青年总是很有激情的。人这一生最有冲劲、拼劲的时候也就是青年时期。对于纳粹的残忍行径,对于由于战争带给德国当时的艰苦岁月,青年人是很容易想到要进行彻底的清除,清除再次发生类似事件的可能性。米夏也不例外,即使他对整个世界毫不关心,出于外界影响或者是自己内心的一点点的激情,他也开始对于所有参与屠杀的人进行审判,对于目睹灾难发生无作为的人进行审判。即使是这样,这审判也还是值得商榷的。我们没有经历那样的年代,没有经历那些事情,是不能完全感受到当时他们的心境的。就这样颐指气使的指责他们的不对,不道德对他们有很多的不公平。

“我曾„„我以为„„那么,要是您的话,您会怎么做呢?”10

要是我们会怎么做呢?是不是就真的会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呢?我们无法给汉娜一个确定的答案,正如我们无法完全判定汉娜是罪大恶极的。这些,米夏在旁听对汉娜的审判中已经有些明白了。有很多事情,不是简单的用道德标准就能衡量的。米夏理解了汉娜当时的处境。她是同情那些在集中营的人的。她也曾为了减轻他们的痛苦做出过努力。只是,她的努力在我们的眼里作用微小至极。我们需要用宽容的心去理解二战中曾经有蛊惑、蒙骗还有无知或被迫去为纳粹服务的人。他们也是很可怜的,就如汉娜一样,担心会被发现而不能固定居所,不能向别人坦白自己的过去,已不能像正常人一样恋爱、结婚、生子。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人中很大部分的成长如汉娜一样是延滞的,是不完全的。他们受着良心的折磨,又觉得自己是不应该为二战的残酷负责。他们没有找到出路,迷失了自己。

10 施林克,99页。 无论是米夏等出生于战后的一代人,还是如汉娜一样被迫经历战争,参与战争的人都是不应该为战争买单的人。但是,他们却都为战争买了单,为战争延误了自己的成长。这就是战争的残酷。

参考文献:

1.张国龙:《历史寓言书写及对德国成长小说宏大叙事传统的超越——评_朗读者》,《外国文学》,2007年9月,第5期。

2.马园萍:《往事并不如烟——试析_朗读者》,《语文学刊》,2009年1月。 3.殷倩:《论本哈德_施林克_朗读者_的多重主题》,《陕西语文》,2009年1月。

第三篇:《贪婪者的忏悔》观后感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任何形式的犯罪都逃脱不了法律的追究和惩罚。《贪婪者的忏悔》警示教育视频以近几年发生的典型职务犯罪为例,展现了昨日公仆一步步沦为人民罪人的腐化过程,呈现了职务犯罪多样化的表现形式,深刻揭示了职务犯罪的危害。

(案例略...)

这个案例中的xx虽然职位不高,但贪腐数额惊人,堪称“小官巨贪”。如今新环境下职务犯罪形式花样百出、层出不穷,极具掩饰性和欺骗性,极易使自己放松警惕,产生迷惑,甚至深陷其中,所以,我们法院干警更需要高度警醒,格外注意。

现如今社会上诱惑甚多,一些领导干部利用职能之便贪污受贿,滥用职权,行使权力越用越“顺手”,更容易发生以权谋私,贪污腐化的问题,有的甚至利用手中的权力,违规为他人做起了“铁饭碗”,最终导致他们从人人尊重的掌权者,瞬间变为受人唾弃的阶下囚。

还有这样一个案例(案例略...)

一名原本前途无量的领导干部,就因为抵制不住金钱的诱惑,一夕之间沦为阶下囚,失去了宝贵的自由。不得不让人唏嘘、让人警醒。

我们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xx,肩负着群众的信任,承载着百姓的嘱托。我们需要从这样的案件中吸取经验教训,自觉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提高廉洁自律意识,不能为一时的利益而毁了前程、获得重刑,更不要忘记,家里还亮着一盏等待你回去的灯。

“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作为新时代的法律人,我们还要正确处理好情与法的关系,勒紧手中的“缰绳”,掌握好心中的方向,把手中的权力用在正确的地方。作为xx,在执法办案中难免会遇到通过各种关系向我们说情打招呼、请客送礼甚至行贿的人,他们中有的就是我们的朋友、我们的亲人,但我们要始终将法律要求和制度规定作为自己行事的标准,保持清醒的头脑,珍惜自己手中的权力,切实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坚决不吃,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坚决不拿,管住自己的腿,不该去的坚决不去,切莫让一时之利害了自己、害了家庭、害了亲人朋友。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司空奚公神道碑》中曾曰“守法持正,嶷如秋山”,意为恪守法令制度,主持正义,像高山一样不动摇。在法治化日益完善的新时代,我们法律人需要以对法治的诚心和意志,不断推动法治社会的前行。这是一种坚守,更是一种精神和信念。勤勉奉公、不慕虚荣,脚踏实地、不去攀比,做到心中有法度,心中有人民,在本职岗位上做出自己的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未来的世界是共产者的世界(《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未来的世界是共产者的世界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共产党宣言》,薄薄的一本小册子,发行于英国伦敦瓦伦街19号一家不大的印刷店,字数不多的它却震撼了整个世界,影响了全人类,它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威力,是因为它的发表诞生了一个伟大的真理—马克思主义。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陆徘徊。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共产党宣言》一开始就像一场扑朔迷离的侦探片,从《资产者到无产者》到《无产者和共产党人》再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文献》以及最后的《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派的态度》,层层深入,观点态度也越来越吸引人,全书最后的坦白更令人感动:“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我不得不佩服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对真理的坚信者和追求者的坦率与自信。

读完全文,我理解最深刻的一点是资本主义的产生历程以及它将被共产主义所替代的必然性。

首先是从历史客观存在的阶级斗争来说,正如《共产党宣言》中所说,“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句话将马克思主义最核心的唯物史观与其他派别的唯心论区别开来,一下就把共产主义者与空想社会主义者,机会主义者,修正主义者划清了界限,后者都否认阶级斗争,主张阶级调和。我不得不佩服马克思的深刻的社会洞察力,阶级斗争的确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没有阶级斗争,我们人类不会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不会有新的更好地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系的诞生。阶级斗争是客观存在的,并不是有些人所谓的“共产党人制造阶级斗争”,它不是某一党派,某一个人的臆断和凭空制造的。正如宣言里的这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都是整个社会收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各阶级同归于尽。”阶级斗争是不会停止的,它是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它是现代社会变革的巨大杠杆。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共产党的产生有它的历史必然性,它进行与资产阶级的斗争本身就是社会的客观体现,阶级斗争到最后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这个专政本身就是要消灭阶级和向无产阶级社会过渡。

然后我们再看资产阶级的形成过程。从奴隶社会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斗争到封建社会农奴与封建主之间的斗争,每一个社会形态都存在着对立阶级的斗争,资本主义的产生也不例外。封建后期,城市居民与封建主斗争从而获得了自由,在法律上被承认为自由的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他们中产生了初级资产阶级分子,他们利用雇佣劳动,不断积累扩大资本,慢慢的,资产阶级的力量就成为社会的统治力量。从开始的单纯协作到工场手工业再到机器大工业,资产阶级每一次发展和进步都是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的结果。但大家可以想象,如果仅靠缓慢的资本积累或只是在小领域内(国内)发展,资本主义不可能这么快就在世界大范围内取代了封建主义。事实上,资产阶级主要是通过极为暴力野蛮的方式发家的,他们无尽止的掠夺生产资料,另外有不

断对外扩张,通过掠夺殖民地来占有更多生产资料,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并通过大量占有生产资料来控制生产者。资产阶级一旦掌握了生产资料,开始对劳动者无情压榨,使很多劳动者不堪重负,写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了《摩登时代》里工人被逼迫到疯狂的境地。对外扩张的资本家更是利用手中先进的武器,对相对落后的人民威胁利诱,是他们的土地成为自己的殖民地,这样,越来越多的廉价劳动者为资本家创造了越来越多的财富。可以说,资本主义的形成是以践踏无产阶级的利益而形成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说道,“资本就是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流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这句话可谓一针见血,直接揭露资产阶级的贪婪与无情。

当然资本主义的产生对人类生产力的提高作出的极大贡献是不可否认的。“在它不到一百年的统治中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生产力还要大。”而且资产阶级对外扩张的历史也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使封建国家不得不适应生存而发展科学技术与工业。当然,资产阶级也是各自独立的几乎只有同盟关系的,各有不同利益,法律的地区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拥有统一政府,统一法律,同一民族阶级利益的国家了。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以上的好处而忽略了资本主义的局限性和它内部的矛盾。资产阶级的确让财富急剧上升,但它把一切都变成了金钱关系,“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这样只能加深敌对阶级的矛盾,使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更加激烈。资产阶级固然能发展生产力,但是由于资本家的贪婪和剥削,也加剧了社会的贫困,贫富分化严重,大量货物供过于求。就拿世界历史上几次重大的经济危机来说吧。1857年美国铁路投机的破产,导致银行、金融公司、工业企业大量倒闭,以及接踵而来的货币危机,最后蔓延到整个欧洲大陆。最典型的还要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资本家攫取高额利润,广大人民群众日益相对贫困,这样严重阻碍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资本家为利润所趋,盲目扩大生产力,生产与销售矛盾日益突出,人们无心劳动而热衷于利润丰厚的股票投机,这都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最终不得不销毁生产资料和机器。2008年的的次贷危机又一次证明了资本主义内部与生俱来的局限性。

综上,资产阶级以其自身存在的局限性和内部的矛盾必然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已不再适应生产力时,我们必须寻找一种更为合适的生产关系。宣言指出:“因为社会上文明过度,生产资料太多,工业和商业太发展。”这种生产资料私有制已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只有代表新的生产力的无产阶级推翻代表就生产力的资产阶级,才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此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是必然的,要实现这一理想,无产阶级必须采取革命手段,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并逐渐消灭阶级差别,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正如马克斯所说“无产阶级经历了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它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和它的存在是同时开始的”,无产者就是被资产阶级榨干血肉的劳动者,他们不得不把自己的零星出卖,就像货物一样而且还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生活没有保障。资本主义越发展,中、小资产者无力和大资产者斗争,就会破产加入到无产阶级从而扩大了无产阶级的队伍。

无产阶级的斗争也是逐渐深入的,开始时,工人由于不堪重负,他们捣毁机器,焚烧工厂,把机器当成了敌人,最多也只是同直接剥削他们的资本家斗争,这个时期的斗争只是停留在表面,随着工业发展,无产阶级的觉悟提高,他们的斗争对象不再是机器,而是整个资产阶级,也不再局限于经济斗争,而进入了政治和思想斗争。“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无产阶级,现今社会的最下层,如果不炸毁构成官方社会的整个上层,就不能抬起头来,挺起胸来。”这句话深刻地说明了无产阶级革命具有极端的彻底性。

无产阶级知识社会的一部分人,只有号召其他强大的团体一起联合起来,才能实现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彻底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只能依靠暴力革命。就拿中国的新民族主义革命来说吧,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这近80年的时间内,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反抗斗争就从未停止过,但这一时期的旧民族主义革命失败了,这也可以看出资产阶级的政权在中国并不适应。本质上,也是因为中国具有实现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及它在残酷的革命斗争中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密切结合都促进了它的胜利。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道:“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本质上,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追寻下符合中国国情的具体体现。所以说,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

另外,《宣言》还指出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必须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逐步地进行巨大的社会改造,进而达到消灭阶级对立和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宣言》阐述作为无产阶级先进队伍的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和斗争策略,指出为党的最近目的而奋斗与争取实现共产主义终极目的之间的联系。

我国的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就是因为认识到《共产党宣言》的要求并且结合了中国特色。

《共产党宣言》是中国探索救亡图存道路的明灯,是中国寻求制国强国之法的向标。 照亮征途,指引方向——80年来,《共产党宣言》的真理之火在中华大地始终高高擎起,指引中华民族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富强.站在新世纪的起跑线上,当我们以历史的目光洞察80年风风雨雨,回顾中华民族顽强奋起的历程,必然发现一个坚强的民族脊梁——中国共产党;必然发现一个伟大的思想灯塔——马克思主义。

合上《共产党宣言》,我满脑子都是无产阶级奋斗历程。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位伟人没有看到共产党的星星之火已经在中国这个古老的大地上蔓延,并且已经形成燎原之势,未来必将见证共产主义的火种遍布世界。

第五篇:《生死朗读》观后感

《生死朗读》这部电影以爱情为线索,以战后德国为故事背景,从另一个角度对人性,战争,道德,正义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给人以极大的震撼,引人深思。这部影片前后反差较大,到后半部分基调越发沉重,已经远远超出了成长、爱情的范围,而逐渐进入了罪恶与救赎、忏悔与宽恕等领域。

首先,汉娜被判处终身监禁的悲剧其直接原因在于她对人格尊严的追求。而这种追求又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汉娜是一个文盲,但她对知识非常渴求,在集中营时她会让很多小女孩为她朗读,跟男主角在一起后,也喜欢听他朗读。但是在当时的社会秩序下,没有文化就没有尊严。她对文化世界中的美好事物的向往越强烈,她对自己文盲身份的厌恶和恐惧感也就越强烈,于是汉娜尽力掩饰自己的缺陷,这让她近乎疯狂地走上了一条维护、追求尊严的道路,为此不惜撒谎,抛弃工作和爱她的人,甚至最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种创伤性的尊严贯穿了汉娜的一生,可以说汉娜是时代悲剧的结果。

其次,汉娜的悲剧不禁让我们思考所谓的法律与正义。法律是惩罚犯罪、维护社会正常运转的工具,归根结底法律只是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工具。正如影片中的法学教授所认为的,社会要依靠法律来运作,问题不在于对错,而在于是否合法。然而这本身就是悖论。因为法律处理的只是表面,而难以触及到内心,法律并非亘古不变,而是随时代发展、随统治阶级的变更而不断变化的。对于同样的案件,在不同年代不同的法律体制下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结局。影片中关于教堂火灾事件审判的场面让我记忆犹新。当法官问起汉娜当时为什么把门锁了的时候?汉娜说很明显的,我们是警卫,我们的职责就是看管囚犯,我们不能让他们逃跑了。法官又接着说,你们是怕他们跑了,你们将受到惩罚,甚至被处决。汉娜否认,她说外面在着火在爆炸,如果我们打开门,一切都会混乱的,我们将无法恢复秩序。汉娜就这样承认了一切罪行。所以,汉娜的罪行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对当时秩序、法律的恪守。汉娜正是按照自己所处年代的法律来行事的。她当年离开西门子公司应聘当纳粹集中营的女看守是合法的,这是她的自由;她每月从60个囚犯中挑出10个来去送死也是合法的,这是她的工作,她要给新来囚犯腾地方,否则集中营会人满为患;甚至她坚持不打开已经着火的教堂大门之锁也是理所当然,职责所在,她是看守,她不能让囚犯逃跑,她不能让秩序失控。法律大于天,责任重于山,这是在汉娜心目中根深蒂固毋容置疑的东西,而生命的存亡则是在她的视线之外的,这是汉娜的盲点,更是法律的尴尬。所以如果法律无

法理解民众当时的环境以及她所处的复杂关系,那么审判其实就是一种暴力——胜利者对失败者的暴力。

该片导演斯蒂芬·戴德利说:“并不是每个人天生都是刽子手,更多的人都是不知不觉就参与到了罪恶之中,像汉娜一样,他们其实也是受害者,只是没人关注过他们而已。而实际上他们往往付出了更为惨痛的代价。”汉娜的悲剧让我联想到了“平庸的恶”这个词。当汉娜在获得自由的前一天在监狱里自杀后。麦克忍着巨大的悲痛和内疚走进了她的狱室,书架上整齐地放着他寄给她的录音磁带,还有一些她学会读写后借来阅读的书籍。在这些汉娜阅读过的书籍中,有一本就是著名政治哲学家汉娜·阿伦特的《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书中主人公艾希曼与汉娜有相同之处,都是在为非正义的事尽忠职守。或者简单而言,只是效忠于自己的工作,而没有反思工作本身的善恶、对错。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和艾希曼作为有文化的“专家”却放弃个人思考判断和尊严相比,汉娜所追求的正好是艾希曼轻易放弃的这一切,虽然这种追求的起点很低而且困难重重。其中最大的困难就是那个时代在德国普遍弥漫的国人的麻木,汉娜显然无法超越这一点。那么,审判对这样一个已被时代麻痹的文盲而言足够正义吗?一方面,汉娜确实间接参与了战争,对其的审判有一定道理,可以说是合法的。但另一方面,将“纳粹”“凶手”“集中营的女看守”这样的标签强加在汉娜这样一个卑微的文盲身上,显得太大、太沉重了。在法庭上,汉娜实话实说,她显然对游戏规则毫无概念,对自己的和别人的表达方式也没有概念,更不会知道有罪或无罪、判刑或释放在一个平庸的法庭上往往取决于这些表面的东西。所以,法庭对汉娜的判决是“合法的”,但同时也是“非正义的”。 在整个审判过程中,各种身份的人之间充满推托、谎言、策略、计算,唯独缺乏对人性的深思、对正义的虔诚。汉娜最终因为要坚持隐瞒文盲的身份而被定为罪首,处以重判,一个偶然的因素就皆大欢喜地了结了这场审判。这样审判的结果不禁让人唏嘘不已,更值得我们反思法律的价值所在及冰冷的法条背后缺失的人性关怀和正义诉求。

再次,影片中男主人公的两次沉默同样导致了汉娜的悲剧。第一次沉默,麦克知道了汉娜是文盲,却没有告知法庭这一事实,而选择了沉默。第二次,汉娜在监狱里学会了读写,并给麦克写来了字体蹩脚但饱含希望的书信,但麦克却选择了沉默,没有给汉娜最需要的回应。马丁·路德金说过:“历史将记取的社会转变的最大悲剧不是坏人的喧嚣,而是好人的沉默。”对于男主角的第一次沉默,

可能是为了尊重汉娜对于人格尊严的追求,而没有揭穿她文盲的身份。而第二次沉默则更能体现男主角逃避现实的态度,当一个人无法直面人生的惨淡和心中的真实感情时,悲剧也就自然产生了。

最后,整部影片让我反思救赎与信仰。汉娜的行为或许让人可恨,但她也足够值得同情。同情的不仅是她悲剧的结局,更是以汉娜为代表的在那个年代大环境背景下麻木不仁,甚至至死都难以获得自我救赎的人。法庭上,汉娜觉得承认自己是文盲是比承认杀犹太人更丢人更有失尊严的事。换言之,汉娜对自己的纳粹行为是麻木的,她一直觉得遵循法律办事的人,又怎么会心存愧疚呢?这就是当时环境强加给一个文盲的一切。那么,面对这一切,如何才能得到救赎?汉娜以为知识与理性可以带给她尊严与救赎。这从她极强隐喻意义的死亡方式上可以看得出来。她是踩着摞起来的厚厚书籍而悬梁自尽的。对于她来说,书是知识与理性的象征,又是爱情与希望的标记,她的真正有光彩的生活,都与书密切相关,但书又把她最终带上绝路。这说明,理性与爱情,不能成为人的最终救赎。在我看来,救赎首先在于发自内心的忏悔。当然,汉娜在她最后的遗嘱中交待要把那个小茶叶罐和7000元钱交给当年受害人的女儿来处理就是一种悔罪的表现,但她的罪疚与忏悔是很有限的,它们只指向那活着的人,而对那些死难者她并没有任何表示。所以,她的行为或许只能称得上是一种补偿。没有发自内心的忏悔就难以得到真正的救赎。而忏悔我认为源自于信仰。理性、法律、知识、爱情都无法让人得到救赎。只有信仰才能让人得到真正的救赎。反思我国,在物质财富不断丰富的过程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逐渐匮乏,尤其是信仰的缺失,更容易让人精神空虚,在纸醉金迷的社会中缺乏正确的判断。

这部影片在不为世人所接受的爱情背后隐藏了对人性、道德、罪恶的探讨,更是对正义、对宽恕的呼唤。即便是再万恶的人,也需要人们的理解,也需要得到灵魂的救赎。汉娜没有拯救犹太人,麦克也没有拯救汉娜。在罪面前,在生活的各种牵绊中,麦克没有勇气再去面对自己曾经的爱,更没有勇气把他的爱变成真正的宽恕。而真正的法治社会需要融入正义,缺乏正义的法律与审判只会沦为暴力统治的工具。真正和谐的社会,需要实现人的精神与物质的总体回归,需要呼唤信仰!

上一篇: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下一篇: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