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文丽先进事迹:带着偏瘫丈夫援疆的好医生

2024-05-04

余文丽先进事迹:带着偏瘫丈夫援疆的好医生(通用2篇)

篇1:余文丽先进事迹:带着偏瘫丈夫援疆的好医生

正预备赴疆采访,天上掉下个好消息。

余文丽回到邢台过年。

正月初九下午,记者闻讯赶到河北省邢台市余文丽老家。

余文丽,带着偏瘫丈夫援疆的产科医生,最美援疆女医生。

没见面,先听到一个与她有关的小插曲。一份返疆申请书

当地党组织考虑余文丽援疆工作已近一年,为了让她更好地照料得病的丈夫陈志强,建议余文丽春节后不再继续承当援疆任务,由组织改派他人代为完成。余文丽一听急了,一定要善始善终完成任务,请求组织给予支持。面对她的执著和真诚,组织上只好让步。

离开邢台市委机关,记者来到余文丽的家。这是一个略显拥堵的两居室。45岁的余文丽正在为丈夫推拿。说起援疆的事儿,两口子有点儿着急。余文丽拿出写好的返疆申请书,请记者向领导们说情。得知行将如愿以偿时,夫妻俩异常兴奋,回心似箭。手持余文丽按有红手印的返疆申请书,记者感遭到的是两颗情系边疆滚烫的心。

这份还没有递呈的申请书摘录以下

尊敬的领导:

新疆若羌县的医疗技术气力比较薄弱,急需专业技术职员,作为在那里工作近一年的医务职员,更有一种责任感、使命感和紧急感。我还没有美满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愿意继续投进援疆工作。

援疆经历让我的人生更加丰富,视野更加开阔,我感遭到了祖国大地上的另外一种风情,与当地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这一切使我受益毕生,我酷爱这片热土。

为祖国效力,为边疆服务,我感到无尚光荣。我真诚地希看组织再给我机会,为若羌县医疗水平的进步付出更多的努力!邢台市妇幼保健院副主任医师 余文丽

2012年1月24日余大夫,亚克西

在余文丽家,她微笑着默默地为丈夫推拿,不大的房间里溢满了幸福和温馨。不经意间,记者蓦然发现,这位漂亮的女大夫,双手却严重老化,枯柴般的手与她的年龄极不相当。

就是这样一双手,在新疆若羌县医院一年内累计为400多名产妇提供了服务,直接或间接迎接了近百名婴儿出世;就是这样一双手,传递着内地人民最炽热的爱,被若羌各族群众视为最美丽的双手。

余医生很热情。

余大夫,亚克西(维语很好)!

若羌当地患者提起余文丽,总会这样说。

2011年12月13日清晨,27岁的维吾尔族妇女托胡提汗出现产前征象,母亲艾结汗和mm热孜亚急忙带她来到县人民医院。孩子出生了,胎盘却有残留。余文丽为她实施的刮宫术马上展开。

余医生给了我们亲人一样的爱。手术很成功,看到母婴平安,艾结汗的眼角湿润了。

这天上午,医院共有两名婴儿出生。余文丽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到病房看一看。

婴儿的皮肤很柔嫩,用棉被包裹最好,尽可能别用毛巾被或腈纶被。查房时,余文丽耐心指导产妇做好婴儿护理。

篇2:余文丽先进事迹:带着偏瘫丈夫援疆的好医生

35岁的余文丽是邢台市妇幼保健院副主任医师,今年3月5日,作为河北省第六批援疆干部来到若羌县人民医院工作。4月1日,余文丽的丈夫陈志强突发脑溢血,昏迷不醒,住进邢台市第三医院。

经过3天长途跋涉,4月4日凌晨1时,余文丽赶到邢台市第三人民医院,当她带着愧疚和遗憾签下同意手术通知单时,已经错过了立体定位脑部手术最佳抢救期。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14天后,丈夫苏醒了,32天后,手脚能动一动,可以说些简单的语言。余文丽和陈志强的父母都已年过八旬,体弱多病,怕老人承受不了突如其来的打击,余文丽没敢告诉双方父母,也没有告诉远在东北大学读书的儿子。余文丽独自一人默默地承担着一切。

在她精心照顾下,陈志强有了一定的恢复,看到丈夫能基本自理时,她对爱人说:“我还要去援疆,尽一个援疆医生的本分,不能半途而废、辜负组织的重托和信任,你怎么看?”她没想到,丈夫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她把丈夫托付给大姑姐照顾,5月15日,余文丽又踏上援疆的征程。10月下旬,由于大姑姐也年过半百,照顾患病的弟弟力不从心。

余文丽返回邢台,征得丈夫同意后,10月22日毅然带着半瘫痪的陈志强回到新疆若羌,继续援疆工作。她一边悉心照顾丈夫,一边兢兢业业地工作。她按时上下班,工作一天也没落下。

若羌县委主要领导得知余文丽的事迹后,立即召开专门会议研究解决他们的困难,在询问他们有什么具体困难需要组织解决。余文丽说:“我的想法就是圆满完成援疆任务,给组织一个交代,给若羌人民一个交代。”

上一篇:李玮珩教学工作计划下一篇:民族团结教育经典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