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的名胜古迹导游词

2024-05-09

菏泽的名胜古迹导游词(精选6篇)

篇1:菏泽的名胜古迹导游词

菏泽的名胜古迹导游词范文(精选3篇)

作为一名旅游从业人员,编写导游词是必不可少的,导游词可以帮助旅游者欣赏景观,以达到游览的最佳效果。那么导游词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菏泽的名胜古迹导游词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菏泽的名胜古迹导游词1

孙膑旅游城坐落在鄄城县东北20公里处的宋楼乡境内,占地978亩。

孙膑旅游城原有景点为亿城寺、孙膑墓、羊左合葬墓、荆轲墓等。

亿城寺:孙膑晚年隐居孙花园(寺南0.5公里),齐王念其功高,常派人前去看望,为安置其食宿,于村北建驿城一座。孙膑死后,葬于驿城前,并改驿城为“仪城”。魏晋时期佛教传入鄄城,北齐皇建元年(560年)在仪城旧城建寺,取“亿”安静之意名为“亿城寺”。寺旁有春秋义士羊角哀、左伯桃合葬墓和荆轲之墓,取其义士之意,故又名“义城寺”。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重修该寺,据《重修亿城寺碑记》载:该寺占地400亩,建有大佛殿、藏经阁、祖师殿、伽蓝殿、四大天王殿等五大殿,佛像万余尊,僧众千余人。1929年又重修一次,1946年土改时该寺被拆,现仅有其遗址。

孙膑墓:孙膑归隐故乡孙花园,死后葬于村北。明代,墓被黄河泥沙淤埋地下。1990年在村北向阳河东岸出土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重修亿城寺墓碑一块,上刻“膑墓址深邃”,经专家多方考证,确定孙膑墓址在此。孙氏族人重修坟莹,墓丘直径8米,封土高5米,四周砌以围石,墓前树碑一栋,篆书“孙膑墓”,墓前有石香炉。墓地面积600平方米,四周砌1米高青砖花墙,内植翠柏12株。

羊左合葬墓:封土直径3米,高2米,墓室结构不详。墓前有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所立“范县古义士左伯桃表墓碑”,碑高170厘米,宽46厘米,厚20厘米,方头抹角。碑阴无字,碑阳有碑文,记载了立碑时间、经过及羊左全交故事。相传战国时期燕国人羊角哀、左伯桃同往楚国求职,行至鄄邑,忽遇雨雪,盘费将尽,仅够一人生存,左伯桃将食物、银两给羊角哀,让其前往楚国,自己留此等候。羊至楚国做了上大夫,后至鄄邑寻找左伯桃,而左已因冻饿死在一树洞中。羊遂拔剑自刎,随人将羊、左二人合葬一墓。羊左全交的故事,千百年来广泛流传于民间。

1995年10月,孙膑旅游城正式开工奠基,现已完成围墙、起伏地形、道路硬化、部分绿化等基础配套工程建设,相继建成了圆融桥、圆融湖,完成了天王殿、圆通殿、放生池、孙膑纪念馆主体工程建设,药师殿正在建设中。

圆融桥:位于旅游城入口处,横卧向阳河上,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西南东北走向,总长158米,宽12米。

圆融湖:位于旅游城腹部,由东西两块水面组成,中有玉带桥相连,占地50亩。

天王殿:为5间单檐歇山式仿古建筑,长21米,进深9米,高9米,为圆融禅寺主体工程之一。

圆通殿:为5间单檐歇山式仿古建筑,为圆融禅寺主体工程之一。

放生池:位于圆融禅寺正前方,为半圆形水池,占地300平方米。

孙膑纪念馆:位于旅游城西部,该馆为重檐串尖屋顶式建筑,长宽各30米,高20米,飞檐半拱青琉璃瓦顶,为孙膑纪念区主体工程。

菏泽的名胜古迹导游词2

水浒好汉城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占地面积600余亩,有36院落、72景观、108个景点,是集忠义楼、郓城县衙、晁家庄等原汁原味的古代建筑群和宋江武校的武术教学与交流,以及狗娃艺术团的武术、舞蹈及水浒情景剧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文景观。是山东省十大旅游目的地品牌之一“水浒故里”的核心景区之一。它还是中华古民居博物馆、央视推荐钻石旅游线路、水浒故事的源头景区。

水浒一百单八将,七十二名在郓城。郓城是全国武术之乡、中国好汉之乡。郓城水浒好汉城景区位于山东省郓城县水浒路西段,是一处集忠义楼、郓城县衙、晁家庄等原汁原味的古代建筑群和宋江武校的武术教学与交流,以及狗娃艺术团的.武术舞蹈、水浒情景剧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文景观。景区包括忠义楼、郓城县衙、晁家庄、宋江武馆、郓城文庙、郓城酒楼、及时雨茶楼、孙二娘客栈、古筝坊、大刀馆、乌龙院、寅宾馆、明伦堂、明清戏楼等十几个景点。其中,北方传统四合院和浙派、徽派的古代建筑荟萃,雕梁画栋勾心斗角,令人赏心悦目;狗娃的精彩表演和重二百多斤的状元大刀绝技,使人倍感震撼;而深藏在每一栋房屋里的水浒英雄的传奇故事,则令人浮想联翩,流连忘返。郓城水浒好汉城预计总投资10.2亿元,整个工程分为四期。

近年来,该景区采用整体搬迁的方式,按照古建筑修复“不改变原貌”的原则,将散落在山西、陕西、浙江、安徽等地民间具有水浒文化特色的元、明、清建筑征集到郓城。现已建成了古城墙、忠义楼、乌龙院、宋江武馆、朱贵酒店、晁氏庄园和狗娃大剧场等一批景点,此外对郓城古县衙、文庙等进行了恢复,景区水浒风格已经显现。另外,水浒好汉城四期工程已经开工,将建设水浒文化中心、水浒客栈、水浒美食街、水浒市井荟、中华武志馆、六艺学堂、枕水人家精品民宿、勾栏瓦肆水浒戏社、水岸闾里-餐饮文娱街等项目。

菏泽的名胜古迹导游词3

景区景点

第一节 “花之语”景区

游客朋友们,现在言归正传了,我们所在的位置是“花之语”景区。

[概况]“花之语”景区,是通过独具匠心的植物造景,和气派高雅的牡丹广场、气宇轩昂的“花魂”雕塑,来表达人们希望祖国昌盛,生活幸福美好的愿望。“疏林草地”、“层林尽染”、“桂陵柿叶”等景点反映了自然之美,景致迷人,体现了人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本景区通过树木、园石、牡丹与游人的交融,实现自然与人、文化与物质的统一和协调,突出了本景区“木石花语”的主题。

两侧是相间而立的银杏树和牡丹园林小品。银杏树干挺拔,被称为“活化石”,也有中国的“国树”之称,秋叶迷人。在两侧对称种植,和花岗岩铺成的迎宾大道相得益彰。牡丹园林小品由牡丹和其它植物组合而成,默默无语,沉静而含蓄,意味幽深。在人们欣赏牡丹美景时,思绪会情不自禁地从眼前的牡丹和园区景色自然而然地延伸到博大精深的牡丹文化。游客朋友们,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

[牡丹广场]这里是牡丹园中心广场,面积8000平方米。人们驻足其上,不仅能领略到周围现代派的建筑和雕塑带来的震憾和湖光、山水、花香带来的愉悦,而且也能让人在花海人潮的涌动中感悟到“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唐??白居易)产生的文化厚重。

[国花魂]是曹州牡丹园的主雕塑,高16米,直径14米,由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工程部设计制作,象征着古老而年轻的菏泽,有着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在新世纪更加充满着勃勃生机。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灯雕相映,更显国花魂牡丹雕塑的英姿。

[文化柱石]由9根石柱组成,每根高9米,直径1米,在每根柱石上都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反映了菏泽从古至今不同历史阶段的光辉发展历程,记载了渊远流长,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所以说,这9根文化柱石浓缩了菏泽的发展历史,请大家逐一欣赏。第二节 “花之韵”景区

[概况]游客朋友们,牡丹又称鹿韭、鼠姑、百两金、木芍药,是中国的传统名花,作为观赏栽培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她花朵硕大,雍容华贵,是幸福吉祥、繁荣昌盛的象征,被誉为“国花天香”、“花中之王”。牡丹被称为“国色天香”,还有一番来历。传说唐明皇为便于杨贵妃观赏牡丹,敕命建造沉香亭,红柱雕栋,八角重檐,花饰彩绘,华丽壮观。一天,唐明皇在沉香亭观赏牡丹花,问陪臣程正己:“今京都有传唱牡丹者,谁称首?”程正己回答说:“中书舍人李正封,有诗句‘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杨贵妃刚刚起床,也来陪唐明皇赏花,唐明皇转身对杨贵妃说:“你到梳妆镜前饮一紫金盏酒,则正封之诗可见矣!”从此以后杨贵妃和唐明皇都被誉为“国色天香”。现在西安兴庆宫公园沉香亭前花坛上的牡丹,就是从菏泽移植的。

赞美牡丹的诗章可谓汗牛充栋,其中不乏千古传诵之作,但传神和道出牡丹韵味的就是“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了,国色天香不仅是对牡丹的赞美,而且已成为牡丹的代名词被广泛应用。我们来到的“花之韵”景区,就是突出表现了牡丹“国色天香”的主题,本景区主要利用了雷泽湖畔与牡丹广场相对的山体,展现了牡丹倾国倾城,“拔类迈伦”的丰韵。

[国色无双、天香独步]国色无双、天香独步景点名称的由来,是菏泽赵楼村牡丹传人之一赵世学的《牡丹富贵说》,也表达了我们对菏泽牡丹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先辈的敬仰和纪念之情。

游客朋友们,国色无双景观,是大型的牡丹花境,是立体的牡丹观赏区,景点用玉兰和广玉兰为主精心围合的花瓣道路,合欢、鸡爪槭、华山松、红叶李、石楠、火棘和木本绣球等植物做点缀,和下边的两个对称绿篱相对应,使景观富于变化,一年四季有景可观。

游客朋友们,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下牡丹的分类。牡丹分类,有不同的标准,按花期分类,有早花品种、中花品种和晚花品种。早花品种一般在4月15日左右,晚花品种一般在4月26日左右,早、中、晚交替开放,整个花期大约延续25天左右。按花型分类,有单瓣型、荷花型、菊花型、蔷薇型、金蕊型、托桂型、金环型、皇冠型、绣球型、荷花台阁型、菊花台阁型和蔷薇台阁型12个花型。按花色分类,有白色、粉色、红色、黄色、紫色、黑色、兰色、绿色、复色九大色系,各色都有自己的名品。

牡丹花大瓣多,色彩淡雅,黄蕊点缀其间,自有雍容丰满的姿态,花朵质地细腻,花瓣的纹路细致,厚薄适度;叶子的脉理停匀,形状色彩,均秀丽可观。最难得的是近根处的木本,在泡松似的木干中抽出几根,透润的枝条,极有风致。自唐代起,就被誉为国色天香,花中之王,赞美牡丹的诗词盛极一时,象“绝代只西子,众芳惟牡丹”、“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牡丹》)等诗句,都把牡丹放在无与伦比的地位。元代诗人李孝光的《牡丹》诗,很能代表人们对牡丹的赞美之情:“富贵风流拔等伦,百花低首拜芳尘。画栏绣幄围红玉,云锦霞裳涓翠茵。天上有香能盖世,国中无色可为邻。……”明朝冯琦的《牡丹》诗,对牡丹的.花王地位有很好的概括:“百宝栏杆护晓寒,沉香亭前若为看。春来谁作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这些诗词,都反映了牡丹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游客朋友们,这个景点叫天香独步。这里的牡丹采取九级台阶式种植。大家知道,“九”在我们中国是最大的阳数,皇帝称“九五之尊”,天最高有“九重”,数字和花王牡丹的结合,寓意着牡丹在群花中至高无上的地位。这里搭配种植的腊梅、香荚迷、丁香和玫瑰,都是香花植物,使您漫步在花丛中,通过与牡丹的亲近,花香的萦绕,细细体会天香染衣的感觉。

[插词]“春来谁作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游客朋友们,自隋唐以来,我国牡丹的发展与时代的脉搏紧紧联系在一起,牡丹发展在盛世,太平盛世喜牡丹,形成了“国运昌时牡丹昌”的盛世文化现象。同时呢,曹州牡丹园通过选用丰富多彩的植物种类,和牡丹精心搭配,创造出一个繁华似锦、歌声荡漾的繁荣太平景象。

在这里,牡丹按照红、白、粉、蓝、紫、黄、绿、黑和复色九大色系,栽植成一朵盛开的牡丹图案,在图案的周围,搭配种植了石楠、海棠,这样的植物配置方法,使牡丹花“占断春光”后,仍然有着优美的景观。第三节 “花之潮”景区

[概况]游客朋友们,我们来到了“花之潮”景区。这里近千亩大田牡丹争奇斗艳,竞相怒放,风姿绰约,展现了“连阡接陌,艳若蒸霞”的壮观场面。唐朝诗人白居易看到牡丹的怒放,畅咏出热烈、奔放、精彩的诗句:“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蕊展红玉房。千片赤英霞烂烂,百枝绛点灯煌煌。照地初开绵绣缎,当风不结兰麝囊。……”全唐诗中,仅咏牡丹的就占119首,“花中之王”可谓风流占尽。

牡丹花在暮春开放,迟开不争春,引得一片赞美,唐朝诗人皮日休的牡丹诗:“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把牡丹放在无与伦比的地位。唐朝诗人殷文圭的《牡丹》诗:“迟开都为让群芳,贵地栽成对玉堂。红艳袅烟疑欲语,素华映月只闻香。剪裁偏得东风意,淡薄似矜西子妆。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占断春光。”

菏泽牡丹以“万亩牡丹王国”为景点特色。赏花不能仅观其色,嗅其香,还要把目光聚焦在“奇”、“妙”二字上,如探寻2个稀有品种“黑牡丹”和“绿牡丹”,下面我会带领大家细细欣赏品味。

[梅林石韵]就在这处梅石园里,栽植了近千棵梅花。20多块天然怪石,形态各异,或象形,或传神,或象意,每一块怪石都有一个美丽的名字,耐人寻味,给人启发。

[观花楼]这是一座仿明代建筑,落成于1991年。登楼远望,千亩花海尽收眼底。楼下是贵宾接待处,悬挂和收藏大批国家领导人、著名书画家的题词和纪念作品。楼上是牡丹陈列室,集中介绍了菏泽牡丹、芍药珍稀品种、牡丹文化、牡丹交流,以及牡丹花开时节的盛况。观花楼匾额是现代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刘炳森所题

篇2:菏泽的名胜古迹导游词

珠穆朗玛峰,藏语意为“圣母”,海拔8848米,为世界第一高峰,位于喜马拉雅山中段之中尼边界上、西藏日喀则地区定日县正南方。峰顶终年积雪,一派圣洁景象。珠峰地区拥有4座8000米以上、38座7000米以上的山峰,被誉为地球第三级。

珠峰山脚下建有一座世界海拔最高的寺庙——绒布寺,同时,绒布寺也是观看珠穆朗玛峰的最佳位置,两者直线距离25公里。

珠穆朗玛峰是典型的断块上升山峰。 在其前寒武纪变质岩系基底和上覆沉积岩系间为冲掩断 层带,早古生代地层即顺此带自北往南推覆于元古代地 层上。峰体上部为奥陶纪早期或寒武一奥陶纪的钙质岩 系(峰顶为灰色结晶石灰岩),下部为寒武纪的泥质岩 系(如千枚岩、夹片岩等),并有花岗岩体、混合岩脉 的侵入。岩层倾向北北东,倾角平缓。始新世中期结束 海侵以来,珠穆朗玛峰不断急剧上升,上新世晚期至今 约上升了3000米。由于印度板块和亚洲板块以每年5.08 厘米的速度互相挤压,致使整个喜马拉雅山脉仍在不断 上升中,珠穆朗玛峰每年也增高约1.27厘米。珠穆朗玛 峰山谷冰川发育,山峰周围辐射状展布有许多条规模巨 大的山谷冰川,长度在10公里以上的有18条,末端海拔 3600~5400米。其中以北坡的中绒布、西绒布和东绒布 3 大冰川与它们的30多条中小型支冰川组成的冰川群为 著。珠穆朗玛峰周围5000平方公里范围内冰川覆盖面积 约1600平方公里。在许多大冰川的冰舌区还普遍出现冰 塔林。古冰斗、冰川槽形谷地、冰川或冰水侵蚀堆积平台、侧碛和终碛垄等古冰川活动遗迹也屡见不鲜。寒冻 风化强烈。

篇3:名胜古迹中的植物选择与配置研究

名胜古迹是指风景优美和有古代遗迹的著名地方, 它是历史留给我们现代人的一份宝贵财富, 是现代城市景观的重要资源;它能勾起人们对往昔峥嵘岁月的回忆, 使人们对这座城市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1]。名胜古迹的环境景观包括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两大主要因素[2], 其中以植物为主的自然景观是名胜古迹的重要组成部分。

名胜古迹中的植物选取与种植常被误解为是点缀大自然、美化环境的辅助手段, 忽视了它自身的风景特色, 更重要的是没能深刻理解植物的生态环境特性、风景景观特性和植被多功能性, 并将这些优势发挥到名胜古迹的规划和设计中去[3]。随着时代的发展, 对于名胜古迹中植物配置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然而, 纵观当前的研究成果, 多数还都停留在名胜古迹的具体类型植配之上, 如祭祀祠堂类名胜古迹的植配研究、名人故居类名胜古迹的植配研究、宗教寺庙类名胜古迹的植配研究等。相比名胜古迹的个性研究, 对于它的共性研究稍显不足。本文旨在立足于名胜古迹这一载体, 从地域文化性、服务特定性和时代历史性等多角度阐述历史遗迹中的植物选择和配置, 以期更进一步研究名胜古迹中的植配特点, 深刻感受名胜古迹的艺术价值。

2 名胜古迹中植配的特点

2.1 地域文化性

地域是指一块土地的范围, 《周礼·地官·大司徒》中记载:“凡造都鄙, 制其地域, 而封沟之。”可见, 地域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综合体。而地域文化是指文化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与环境相融合打上了地域烙印的一种特有的文化, 具有独特性。

植物作为自然因素的组成部分, 其生长发育与地域是密不可分的。不同的地域带来气候、地形、季风的差异, 都会对植物的生长形态造成影响。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合肥市区中作为景观配置的杜鹃体型矮小, 而大别山山区中的却高大挺拔如小乔木[4]。不同的地域不仅造就了植物形态上的多样, 也将当地人们的情感和思想注入了其中, 形成了此地特有的地域植物文化。植物文化是植物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 与其他文化门类互相影响、互相补充、互相融合形成的与植物相互关联而又相对独立的文化信息的总和[5]。植物文化的形成与当地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是密不可分的, 不同环境下所产生的植物文化内涵也是不一样的。

在名胜古迹中, 采用本土植物是体现地域文化的重要手段。本土植物是指经过长期特定的自然选择的物种演替后, 对某一特定地区有高度生态适应性的自然植物区系成分的总称[6]。从古至今, 本土树种在植物配置中都是设计师们的首选。古时, 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交通运输的制约以及农业科技的欠缺, 选择本土乔灌木不仅可以节约人力、物力, 还可以保证植物的存活率。现如今, 人们常运用本土植物的地方特色来烘托名胜古迹的地域文化, 创造出“一方水土一方景”的个性景观。

2.2 服务特定性

名胜古迹中的植物配置根据其服务人群的不同产生了特定性。这是因为所有名胜古迹都是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园主思路的融合[7]植物在其中作为托物言志的载体, 配置上往往都是根据园主自身意愿所选择, 这在专为特定人群服务的名胜古迹中更为突出。

在名胜古迹中, 私家园林和宗教寺庙遗迹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们也是对服务特定性的最好诠释。私家园林在植物造景方面, 受着儒、道思想熏陶的文人贤士们将儒家的精神追求与道家的精神向往赋予每一株植物, 使文人思想具体化、人格化[8]。这不仅使园林中的植物景观丰富、优美, 而且让文人园林的主题呈现出深远的意境和浓厚的“书卷气”。而为宗教服务的寺庙类名胜古迹, 其整体的建筑形态、空间布局以及造园风格无不散发着宗教思想, 同样, 在植物配置方面也不例外。正所谓, 寺因木而古, 木因寺而神[9]。好的植物配置会为其增加一份幽邃色彩。对于不同的宗教, 在植物选择上亦有所不同。如佛教推崇菩提树、银杏、莲花、曼珠沙华等植物, 而道教则喜爱质朴的松柏、桂花、玉兰、黄杨等植物。

名胜古迹的服务人群不同, 选择的植物往往也会有所差异, 但选择的无论是文人喜爱的梅兰竹菊, 还是佛家钟意的银杏菩提, 植物在名胜古迹中被赋予美好的寓意这一本质是不变的。当人的情感融入进植物的选配之中, 创造出的名胜古迹自然是富含感情的。后人游览历史遗迹, 看到眼前之景, 常能与园主人产生隔空的共鸣。

2.3 时代历史性

时代是指历史上以经济、政治、文化等状况为依据而划分的时期, 是能影响人的意识的所有客观环境。根据意识的能动性, 不同时代的人们创造出了专属这个时代的名胜古迹。名胜古迹是对所处时代的主流思想的传播, 是文化的继承和文脉的延续。纵观古今中外各个时代, 名胜古迹都是为人而建造的, 而其形式与风格正是取决于这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取向及经济技术水平[10]。

如果说名胜古迹是时间轴上的一个点, 它所凝结的是一个时代的掠影, 那么最能体现它动态演变过程的就是植物。植物是生命的载体, 是时间的证明, 其沧桑的质感是一个时代的写照, 反映着一个时代的文化内涵。古往今来, 不同历史时期, 人们对植物的审美意识和喜好都有所不同。西周至春秋时期, 杏树、海棠、桃树、木瓜、梅花等植物就已作为当时人们喜爱的观赏树种被记录到《诗经》之中。战国时期, 屈原《离骚》载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 夕餐秋菊之落英”, 从中可知, 木兰与菊花已成为当时人们常用的观赏植物。宋元时期, 人们偏爱松、柏、杉、桧等乔木, 花卉以牡丹、芍药、山茶、琼花、茉莉等为主[11]。一个时代一段记忆, 植物就是这段记忆中最好的证明。

名胜古迹中的时代历史性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尊重和传承的, 延续其历史性的手段之一就是对古树名木进行有效的保护。在名胜古迹中, 对于古树名木的保护不能仅依赖于简单的栅栏围合, 更需要考虑名胜古迹整体的氛围环境, 要将古树名木的历史韵味融入其中。

3 结语

名胜古迹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为了将这一历史文脉传承下去, 我们需要深刻了解名胜古迹植物选择和配置的本源, 即是依据地理文化、服务对象、时代历史来选择配置的。然而, 这并不意味着名胜古迹中植物的选择配置就拘泥于某一要点,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 采用更加系统完善的植配手法, 以求达到艺术上的升华。

参考文献

[1]季蕾.城市名胜古迹的保护利用与环境的再创造——以南京市鸡鸣寺胭脂斋方案设计为例[J].四川建筑, 2004 (2) :8-9.

[2]黄建军, 孔佳雪.名胜古迹环境景观设计初探——以贵州省安顺市文庙环境景观设计为例[J].华中建筑, 2011 (6) :106-108.

[3]薛惠锋.风景名胜区景观绿化理论探讨[J].经济地理, 1990 (2) :76-80.

[4]刘晓红.本土植物在现代城市地域特色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作用分析[J].中外建筑, 2009 (8) :126-128.

[5]吴剑雄.论城镇植物文化的地域特征——乡土植物应为城镇园林景观建设的主体[J].鄂尔多斯文化, 2011 (4) :15-18.

[6]孙卫邦.乡土植物与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J].中国园林, 2003 (7) :63-65.

[7]曹涌, 陆江平.个园与退思园艺术表现手法之鉴赏[J].现代园林, 2006 (9) :12-16.

[8]郦文俊.中国文人思想与文人园林植物造景[J].广东园林, 2009, 1 (8) :14-16.

[9]金荷仙, 华海镜.寺庙园林植物造景特色[J].中国园林, 2004 (12) :53-59.

[10]杨吉方, 毛白滔.城市景观设计的时代性与历史连续性[J].农业科技与信息 (现代园林) , 2010 (8) :11-12.

篇4:菏泽的“新思想”运动

其实老王的钱来得并不那么轻松。每一次输出劳动力,哪怕只有一个人,他都要亲自送到接收地,安排好了再回来。他跟车往西藏运送小尾寒羊,在车里一蹲就是四五天,强烈的高原反应,常常让他半个多月恢复不过来。即使这样,几年内他向外输出了12万只当地有名的小尾寒羊。有人不明白:退下来就享享清福算了,又不是缺钱花,折腾什么?他总是笑笑:“人总要干点事情。不管干什么,干就要把它干好,不吃点苦哪行?”

从机关干部到开创自己的事业,在已年过半百的王延坤身上,彰显的是一种敢于挑战自我、开拓进取的精神。其实在菏泽,像王延坤这样打破陈旧观念的束缚去干事的人正在逐渐增多,一种转变观念的风气在菏泽悄然兴起。

有的研究者对菏泽的落后分析时认为,地处鲁西南的菏泽,是过去鲁国的属地,受儒家思想影响较重,儒家思想中保守、重农轻商的内容使菏泽人普遍缺乏开拓的精神,对新事物接受和适应慢,从而失去了很多的发展机会,慢慢地就落在了后面,与传承了齐文化的东部地区的差距逐渐拉大。

仔细看这不无道理。以花钱为例,菏泽人挣了钱,不是想着如何去消费,也不是想着如何搞投资,他们的第一个念头是存进银行里。这与其收入普遍低、收入来源不稳定有关,但也显示出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菏泽人很少去寻找好的发展机会,即使有些机会也会怕有风险而不敢去做。有时候犹豫再三,反复掂量后才作出决定,往往是已经失去了好机会。外表勤劳的菏泽人内心却是懒惰的,他们很少主动思考和尝试发家致富的道路,所以他们因为内心的惰性而使体力上的勤劳变得成果无几,在发展缓慢的圈子里徘徊。

在经济上的差距面前,菏泽人演化出一种复杂的情绪。中共菏泽市委书记陈光把其归结为“三气”——牛气、怨气、丧气。

有人穷且牛气:别看菏泽工业不行,农业不比谁差;经济虽然落后,但我们的文化底蕴深厚;谁说洛阳牡丹甲天下?菏泽牡丹胜洛阳!

有人满腹怨气:计划经济时期,光让我们发展粮、棉、油,不让我们上工业项目,为国家作了贡献,吃了大亏没人疼;改革开放后,国家的政策向东部倾斜,东部有港口、码头、机场、高速公路、开发区、保税区、大学城,我们有什么?

更多的人一脸丧气:“菏泽是没有希望了。”

面对这种思想现状,2003年初,陈光化名在菏泽市委机关报上发出一篇文章,专门诊断观念病灶,剖析菏泽“三气”。“菏泽为什么穷?说到底就是思想不解放,观念不更新”。在这样的思想状态下,菏泽要走出贫穷,难;要实现大发展,更难。“菏泽要发展,抓住了干部队伍就不难。菏泽的落后关键在于不落实,不落实的根源就在干部身上。往后,就是要让干事创业者吃香,让不干事者没有市场”。

2003年6月,配合改变“三气”,菏泽开始了一次不同于往常的“换脑”工程,组织机关干部外出考察的路线,不再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而是山东的德州、滨州和聊城。“南方取经已经有过多次,都是看时热血沸腾,回来冷冷清清。这次就是要从过去的追兵现在的标兵学起。”陈光如此解释此举的动机。走德州,过滨州,看聊城,菏泽的干部们由吃惊而思考:“同样是‘西部’,同样是欠发达的农业地区,人家为什么有动辄几十亿元、上百亿元的投资,而我们却还盯着土地找饭吃?”

在“换脑”的同时,菏泽的整顿干部作风工作也在加压。2004年1月,菏泽市政府下发2004年“第一号文”,25名乡镇主要负责人被同时党内警告或行政记过,原因是这些人在经济指标上弄虚作假。如此大规模严厉地处理干部,在菏泽还是第一次。2003年,菏泽市仅因公路“三乱”和不规范执法,就有179名党政人员受到处分。

由上到下,由干部到群众,一场观念革新的运动在菏泽迅速掀起。菏泽市委副秘书长周铁伦说:“摆差距,说潜力,让牛气变服气,让怨气变志气,让丧气变勇气。菏泽人开始重新打量自己。”

思想的转变体现在行动上,换来的就是成绩和效益。巨野县地处菏泽东部,县委书记王长松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巨野县县城的地下水质差,喝了容易拉肚子,由于种种原因,原来为县城供水的自来水公司几年前倒闭了,居民吃水就靠抽取地下水。当地人没有办法,只好凑合着喝,外来的客人就不行了,住不过3天就要走人,后来竟因为吃水问题而“谈巨野色变”。“吃水问题都解决不了,还靠什么招商引资,谈什么发展?”经过讨论论证,巨野县利用开发巨野煤田的机会,就自来水建设与兖矿集团达成协议,兖矿集团在巨野县境内一处水质好的地方挖了5口深水井向巨野县城供应自来水,巨野县向兖矿出让25年的经营权。结果是县城的居民吃上了好水,而且价格比原来的还低。“观念一转,问题就解决了。”王长松说,过去我们老是认为把事情让别人干,损失了多少东西。其实没什么怕的,在双赢的前提下,谁能干好就让谁来干。

“突破菏泽”现场会后,一场更深刻的转变观念大潮随之涌动。王长松认为,过去菏泽人在总结发展滞后时也说是思想观念落后,但到底落后在哪里?该如何改?却很少有人去思考和实践。往往是有好的发展思路,但意识不强、重点不突出、投入太少,结果是不见效果。有了这次突破菏泽的机会,从干部到群众必须从行动上来改变固有的思想中的顽疾,为实现一个跨越式发展创造一个好的思想环境。

郓城县县长刘国生看重的则是务实。“不能光看别人的思路好就盲目去学,首先看是否适合自己。”他的观点是,不管如何解放思想观念,最根本的是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如果一味地去追求先进,机械照搬,有可能又流于走形式,走不通还是回到原来的样子,没有任何进步反而浪费了时间和资源。所以,立足当地的资源,利用外来好的思路,发挥好优势,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曹县电业局局长助理张力的话更直白:“这恐怕是菏泽的最后一次发展机遇了,利用这次机会多干出点成绩,才是最实在的。”

在2月29日召开的菏泽市干部作风集中教育整顿活动动员大会上,陈光围绕干部作风建设问题提出了“十个坚持、十个反对”:坚持顽强拼搏、知耻奋进,反对悲观失望、精神滑坡;坚持自我加压、勇创一流,反对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坚持探索求知、奋发进取,反对照抄照搬、不思创新;坚持令行禁止、维护大局,反对随心所欲、不讲政治;坚持严谨细致、扎实工作,反对作风浮漂、大而化之;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反对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坚持只争朝夕、雷厉风行,反对推诿扯皮、不讲效率 ;坚持铺下身子、埋头苦干,反对心浮气躁、追名逐利;坚持深入基层、亲民爱民,反对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坚持党性原则、勇于批评,反对一团和气、关系庸俗。可以说,这是菏泽干部的行为标准,也是突破菏泽的思想准则。

Analyzing the backwardness Heze, some scholars think that this should be ascribed to its history and geographical location. Heze is located in the southeast corner of Shandong Province and was once the appendage of the State of Lu in Chinese history. The State of Lu was the birthplace of Confucianism,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conservative thinking, centered around the monarch politically and the father in the family. Influenced by such thought, many have imagined that the people of Heze lacked the pioneering spirit and always adapted slowly in accepting new trends.

Judging by the facts of history, this analysis is not without reason. For instance, Heze people seldom leave their hometown to seek education or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elsewhere. Sometimes, when opportunities come to meet them face to face, they usually reject them out of hand in order to avoid the possible risks they would incur. Sometimes, when they finally decide to accept such opportunities after long reflection, the opportunities usually have been lost. So, the Heze people, though they may appear to be hardworking, actually have a rather lazy ideology. They seldom consider ways to make fortunes on their own initiatives.

In order to do away with the “arrogance, complaint, and despondence,” in June 2003, among the governmental officials, the Government of Heze launched a “Brain-Changing Project,” by which it was expected the ideology of the governmental officials would be thoroughly changed. Usually, when the government organized a few officials to investigate the economic situation elsewhere, they chose the Zhujiang River Delta and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where the economy was already highly developed, as the preferred places. However, this time, they chose the cities of Dezhou, Binzhou, and Liaocheng in Shandong. “We have been to the southern areas many times. Every time, when we saw the developed economy in the southern area, we felt excited and encouraged. However, after coming back, nothing was changed. So now, we are thinking that, to change the current status, we should learn first from neighboring areas, which have developed much better than Heze.” Chen Guang thus explained his motive in launching to the “Brain-Changing Project.”

These ideological changes have quickly resulted in concrete achievements and economic benefits. Juye County is located in the eastern region of Heze City. Wang Changsong, secretary of the CPC Juye County Committee told us the following story. The quality of underground water in Juye is so poor that those who drink this kind of water will have loose bowels. Understandably, the Tap Water Company of Juye went bankrupt several years ago, so local people can only draw water each day for themselves. Thus, native residents have no other choice and must abide such low standards; but people from other regions, if they happen to come to Juye for whatever reason usually leave within two or three days, since they simply will not tolerate such living conditions.

篇5:辽宁的名胜古迹导游词

辽宁的名胜古迹导游词

虎谷峡风景旅游区位说于桓仁满族自治县县城东南雅河乡和向阳乡的交界处,距县城26公里的雅河乡米仓沟和和平村。原名老虎洞沟、老虎哨,现在叫做虎谷峡。老虎哨在当时就被称为桓仁的十大美景之一。这也与当时的交通有关,当时的交通以航运为主,水上交通比现在的陆路交通重要,老虎哨因为风光优美,而且不浪急浪险,行船到此不加小心就会被老虎嘴吞没,所以人们记忆犹深。现在的老虎嘴已经被水位上升的回龙湖淹没,水流也不在那么急、险了。

虎谷峡风景旅游区是由山、水、岛、湖和古迹组成的。山是长白山余脉老岭支脉的群山,水是鸭绿江支流的浑江、岛是卧虎岛,湖是回龙湖,古迹是将军墓。整个区域面积有几十平方公里。来虎谷峡游览不但可以游青山秀水、名胜古迹,还可以听一听民间飞禽走兽的传说,体会乡野风情。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景区的卧虎岛上吃饭住宿,休闲渡假,娱乐垂钓,举行各种会议。

虎谷峡虽然比不了国家著名的名山大川,但她称得上一方名胜,可以说是辽东胜境她有四个景区,就是藏龙湾、卧虎岛、虎谷峡、将军墓,并有几十处景点。虎谷峡崖峭松奇,岛平水碧,传说神奇,古迹幽幽,是藏龙卧虎的宝地。

藏龙湾

藏龙湾这个地方俗名叫做燕子尾,当地人也叫燕尾,也有人把这个景区叫做群龙临江。藏龙湾的左岸一带看起来好像是山随着水势形成了环形,实际上是江水依偎山形而弯曲。这个地方虽然不过几里长,但是每个砬子、沟岔、山坡,老百姓都给起了名字,能叫上来名字的就有十几处,比如说冰湖沟、老头砬子、淌石流、十八道浒等等。这就是山区的特点,无论大大小小的地方都有个名字。藏龙湾中有数处景点和景观。比较出名的有:

青龙悬瀑。在藏龙湾的上端。上有青龙泡,下悬挂一条洁白如练的瀑布。早年有人看到青龙泡上水柱冲天而起,据说那是青龙在显圣,飞天而去。悬挂的瀑布有人说是青龙看到虎谷峡一带风光优美,被老虎霸占了,眼馋得淌出了口水,便是我们眼前看到的瀑布。

象鼻岩,这个地方原来叫做熊瞎卧子,也就是黑熊卧子。这里面现在黑熊是没有了,早年以前据说黑瞎子在这里吃过人。黑熊卧子里的山岩我们现在看起来像大象的鼻子,所以现在我们把它叫做象鼻岩。我们北方是没有大象的,但我们这里的山区,狼虫虎豹大大小小各种飞禽走兽是很多的,我们虎谷峡景区就是当年这些飞禽走兽经常出没的地方,直到现在还有一些活跃分子在这里活动。你看为什么会有那个淌石流,据说是有一个狐狸精作祟害人,被天上的雷公用雷击死了,同时也把狐狸精居住的狐狸洞击碎了,才形成了淌石流。在我们上船一直到藏龙湾上下这一带水域上,往往会看到成群的野鸭在水面上游,在空中飞,有时会看到灰鹤在翩翩起舞,至于水中的鱼鳖虾蟹就更不用说了,有许许多多。虎谷峡一带是大自然的领地,也是动物世界,天上飞的,地面上走的,水里游的,形成了水陆空三支部队。

辽宁名胜古迹导游词精选

山青水秀的星海公园,位于大连南部星海湾景区的中段。始建于1909年,是一座由陆地公园和海滨浴场组成的海滨公园。因海湾水面上露出一块形状奇特的巨石,传说它是来自天外的“星石”,故得名“星海”。公园占地19万平方米。是集观海、避暑、海水浴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海滨公园。

星海公园现分为游览区、休息区、儿童游乐园、海水浴场四部分。海水浴场是沿国内800米长的半月形海滩而成为大连市四大海水浴场之一。

园内建有望海亭、迎潮亭、望海楼等景观,若有兴致,不妨登上多姿多彩的望海亭,即可鸟瞰大海的壮阔,令人心醉神迷。另外还建有海上乐园,高台滑水,激流勇进探险,圣亚海洋世界等旅游观光设施。这里的圣亚海洋世界是中国、新西兰等国的5家公司共同投资兴建的大型旅游项目。主要提供水下海景与海洋生物观赏服务。它分上下二层:一层有五彩缤纷的热带鱼展厅,供游人观赏和触摸的岩石池;还有西餐厅、纪念品商店等服务设施。二层为118米海底通道,放养鱼200多种,700余尾。主水池水量近400吨。圣亚海洋世界是国内惟一的海底通道式海洋水族馆。

公园中部是高差悬殊、大小不一的两个喷水池及95米长的叠水台阶,形成错落有致的叠水景观。园内中西部铺植了7万平方米缀满鲜花的绿茵草坪。

近年来,星海公园内又新建了大连市第一座水上乐园——星海水上乐园,它位于星海公园西侧小山下,这里建有高台滑水、磁化游泳池、高台跳水等水上娱乐设施。

辽宁名胜古迹导游词

沈阳植物园,位于沈阳市东陵区高坎镇中马村,被命名为“辽宁省五十大佳景”、“沈阳市十五大旅游景观”和“沈阳市十大科普教育基地”等光荣称号的沈阳植物园,是一座以植物科研、植物科普和植物景观为主,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观赏性与知识性、娱乐性为一体的科研、科普基地和旅游观光胜地。

沈阳植物园,位于沈阳市东陵区双园路301号,西距市内仅十公里。占地面积211公顷。其中,绿地面积196公顷,水面6.5公顷,道路及建筑6.9公顷。园址境内山岗起伏、湖水荡漾、松杉苍翠、花团锦簇、叶舞藤飞、草坪如铺、亭台洁雅、飞瀑如练、五光十色,香飘满园,步移景异,美不胜收。园区汇集和展示东北、西北、华北和内蒙古等地各类植物1700余种,有些属于珍稀植物和濒危植物,是东北地区收集植物种类最多的植物园。丰富多彩的游艺活动更令人目不暇接、难于尽顾,特别是五十余座式样新奇、情趣各异的“游艺桥”,以及惊险刺激的“攀岩”尤其让人称奇叫绝,心驰神往……这里堪称是“植物王国”、“游艺桥天地”、旅游观光休闲渡假的佳境。园内设有火车站,双园路、沈抚公路(北线)各有公交车相通,往来交通十分便捷,已越来越成为人们喜爱的浏览胜地。另外,在园内湖泊水面上建有五十余座风格各异的铁索桥,已成为游人热衷的项目。独具特色的儿童乐园,惊险刺激的攀岩,更令青少年流边忘返。这些项目都获得了国家专利。-

自然地理

沈阳植物园地处市区东北部低山丘陵边缘。这些低山丘陵源于著名的长白山脉,是长白山吉林哈达岭的延续部分。这片逶迤起伏的山岭至沈阳、抚顺交界地区的观音阁,向西与棋盘山之间形成一条支脉,此脉又分出四个分支:一支由棋盘山向西,沿蒲河右岸而下;一支以辉山为主峰,向西南绵延于满堂乡和英达乡管界;一支向西南经满堂至福陵天柱山结为主峰;一支由观音阁向西南纵贯于高坎镇境内,直抵浑河北岸。植物园即处于后一条分支的末端,与福陵天柱山东西相望。地理坐标为东经123°37′52′至54′,北纬41°51′35′至37′。海拔最高为106米,最低为75米(市内海拔一般仅为45米),高低落差达31米。地势基本呈四周高、中间低。地形曲折多变:有起伏的丘陵、台地,有纵横交错的沟壑,有波光粼粼的湖泊,有宽敞平坦的开阔地。土壤为山地棕壤,偏酸性。植被属于北温带华北、内蒙、长白植物区系三者交汇的中间过渡性地带,具有多种植物栽培和引种驯化的优越条件。南靠沈抚公路(北线),西靠双园路。-

历史沿革

俗语说“无古不成今”。沈阳植物园地区亦有许多历史人文史迹可寻。据历史资料记载,沈阳植物园周围的“旧站”、“高坎”、“上马”(史称“上马家湾子”)、“中马”(中马家湾子)、“下马”(下马家湾子)、“烟台”(史称“烟台尼鲁”)、“七间房”、“中水泉”等都是清初已有的古老村落。其中,旧站、高坎、七间房、烟台从前曾有“祥云寺”、“龙泉寺”、“青云寺”和“关帝庙”等古刹(今俱不存)。而旧站的年代要比其它村寨的年分还要早出多年。沈阳植物园南门之前的大道—沈抚公路(北线)还是一条千年古道,清代称其“大御路”,当年,康熙皇帝、乾隆皇帝、嘉庆皇帝及道光皇帝等多次途径此路,往返于盛京(沈阳)、兴京(新宾)祭祀祖陵。谒陵队伍往返时要在烟台村设立“尖营”,以供皇帝进食“午膳”。届时,盛京五品以上-要在烟台村聚集,跪迎皇帝入都,贯穿园内的沈抚铁路原名“奉海铁路”,是1925年由东北人民自力更生所建。此前,东北地区铁路都是帝国主义列强所修。奉海铁路是东北近百年史的重要历史遗迹,是向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教材;1958年毛泽东主席去抚顺途中至旧站(高坎公社所在地)视察。翌年在此筹建植物园。两者可谓历史巧合。-沈阳植物园建园四十多年来,经历届领导和干部、职工辛勤开拓建设,特别是近十几年的深化改革和开放,已将其建设成为一座规划合理、布局得体、造园讲究、内涵丰富、园容整洁、服务优良,深受广大游人喜爱的新型植物园。沈阳植物园整体布局以沈抚铁路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南半部为植物专类园、翠湖与攀岩游览区、静潭与菱角沟游艺桥区、科普园区、星星乐园等主要游览园区;北半部有蒸汽机车陈列馆、宾馆及植物种植区。沈阳植物园创建于1959年10月,由时任沈阳市委-的焦若愚同志指示筹建。植物园在创建之初隶属于沈阳市城市建设局,1962年由沈阳市园林处接管;““””期间被撤消建制并入“东辉林场”;1973年恢复建制;1981年沈阳市园林处与沈阳市绿化处机构分设,植物园划入绿化处;1988年改属沈阳市园林科学研究所;1994年重新归属沈阳市城建局,成为局直属事业单位。1993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

篇6:介休名胜古迹的导游词

介休后土庙,是一处道教庙宇,位于介休县城西北角,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介休后土庙,是一处包括五进院落并配有楼台殿阁的庞大建筑群。这个建筑群里,有影壁、山门、过殿、东西廊房、三清楼、钟鼓楼、后大殿等。 后土庙内的主体建筑是三重檐十字歇山转顶结构的大楼 。楼顶 ,龙吻高耸;狮饰、琉璃楼阁、莲花脊筒、兽头角神相互辉映,构成了一幅生动壮观的琉璃制品的图画。 后土庙之内,有反映道教内容的近千尊悬壁彩塑。这些塑像,塑造手法极高,达到了相当的艺术境界。这些彩塑,形象逼真 ,姿态各异 、衣纹线条流畅、形象丰满而神情自然,是不可多得的彩塑艺术佳作。据明代万历年间金妆圣像碑记载,这些彩塑可能是明代早期的作品。

上一篇:学前教育行政管理下一篇:初中历史论文:流动的历史发展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