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住环境

2024-05-08

社区居住环境(共9篇)

篇1:社区居住环境

社区居住环境保护调查报告

在当前的社会中,人们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这主要跟国家政策和科学水平的飞速发展有莫大关系。但是,在科技发展的时候,也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在人们生活的环境中,往往会通过一些调查报告来总结周边的环境状况,下面就为大家推荐社区居住环境保护调查报告,大家务必重视。

1、调查目的

通过小区环境的调查,了解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自身做起,为了保护环境建设美好家园贡献一份力量。

2、调查范围

城市各街道小区,垃圾处理点,人群聚集点。

3、调查方法

实地调查、问卷调查

4、调查情况

通过对各街道小区的调查,我发现以前的随处所见的垃圾现象明显减少,但不完全排除,在绿化带边角上依稀可见有少量包装袋舒坦地晒着太阳,很多是由居民行走时乱丢弃的,更有甚者的是从商处房内扔出来的。道路两旁的垃圾箱由于清洁工没有及时清理,而导致垃圾溢出垃圾箱,还有很多人把垃圾扔在垃圾箱附近,散落的垃圾是固体废气物污染的.主要来源,在炎热夏天会发出一阵阵的恶臭味严重影响社区的环境空气质量,也能招来许多苍蝇、蚊子,从而有可能引起某些昆虫媒介传染病的散发和流行。

影响整个社区的形象。如果有些老年人经过而没有注意散落的垃圾,有可能使老年人滑到从而会造成伤害。通过调查还发现有些建筑垃圾散落无人及时清理,以及某些建筑单位引起的粉尘污染严重,造成社区空气中粉尘浓度增高,从而造成人们某些呼吸系统的疾病,影响人体健康。除此之外,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不但提高,汽车以是人们出行的主要工具,但是其尾气对空气的污染不容忽视,还有汽车的喇叭声在社区对还在休息的人们所产生的噪音污染。特别是在中午休息期间会使一些人烦躁不安,从而影响睡眠质量。

5、结果分析

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是人们的环境意识淡薄是主要原因,多数人对环境问题并不关注,认为与己无关,不自觉的乱扔垃圾、吐痰,对于别人破坏环境的行为更是熟视无睹,对于保护环境的活动也未能身体力行地参加,认为保护环境是政府的事与老百姓无关。

小区规划不力,管理不严格不科学,任意倒垃圾造成严重污染,处理不及时致使臭气熏天,有些部门对房地产建设用地管理不到位,致使粉尘污染严重,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措施未能达到各阶层,环境保护部门整体能力欠缺,不能进行有力及具体的规范,出现政策方面的漏洞是环境保护工作陷入瘫痪,阻碍工作的整体进度。人们思想道德水平不一,素质有差距,对环境保护的看法不一,所采取措施不同对孩子的环保教育也不同,增加了环境工作的难度。

6、解决措施及建议

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对于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建设和谐家园具有重要意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居民素质及环境保护意识,使居民自觉保护环境,积极参加环境保护的多种活动,减少破坏环境的行为。实行垃圾分类,加强对废弃物的再回收,再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废弃物的处理,避免垃圾焚烧。

环境部门应建立各种保护机制及体系,加强对环境监督力度,各阶层要深入贯彻环境保护政策及措施。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鼓励人们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加强对学生教育,在学校开展环保知识讲座,提高学生环保意识。

7、结论

通过调查活动,我了解到工农业生产的巨大发展为人们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财富,但是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发展造成严重的威胁,保护环境刻不容缓。环境的破坏不是一个人造成的,所以保护环境是全社会的行为,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重任,我们应该提高环保意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改善环境,倡导低碳生活,坚持可持续发展,共同为建设美好家园而努力。

篇2:社区居住环境

居住社区声环境是居住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税.奉文对居住社区的主要噪声源、声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作了简要论述,并提出了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作 者:翁良善 叶晓斌 作者单位:翁良善(浙江省永嘉县环境保护设计科学研究所)

叶晓斌(浙江省永嘉县环境监测站,浙江永嘉,325100)

篇3:社区居住环境

1.1 调查的背景及意义

1.1.1 调查背景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的发展更新速度也逐步加快。城市的扩张不仅表现在向外部延伸, 也表现在对于内部空间的更新, 老旧社区的改造便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城市是一本石头的大书, 每个时期都在增添它新的一页。” (果戈里) 城市是延续的, 是有历史的, 而这些历史形成了了城市的特色, 而很多老旧社区都保留着丰富的文化遗存。对于老旧社区的改造不应盲目拆、建, 而应保护与更新相结合。对于社区的文化建设, 应着眼于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和新的社区文化建设相结合的方式。

武汉市汉口地区曾为租借区, 社会经济发展迅猛, 留下了以里弄建筑为代表的大量历史建筑。汉口人口密集、地价昂贵, 旧城改造十分紧迫。过去的十几年里, 很多里弄社区被拆毁, 然而近年来政府逐渐加大了对旧城改造的重视, 加大对里弄建筑保护的补贴, 并提出了“幸福社区”的概念, 使旧城保护与社区文化建设结合起来。

1.1.2 概念界定

老旧社区:这里主要针对的是旧城区中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传统社区。

文化建设:在这里, 社区文化不仅包括通常所说的物业管理、居委会组织的文娱活动, 社区居民道德素质等, 同时也包括社区呃历史文化遗存、传统邻里关系。

里弄建筑:里弄也称里分, 这里主要指的是汉口的里弄建筑。里弄在中国的兴起时期大约在19世纪初, 是有当时的民族资本家在租借区兴建的公寓建筑群, 主要为二至三层砖木结构楼房, 布局联排式毗连的紧凑式。

1.1.3 调研目的

(1) 通过实地观察访谈和查阅资料, 了解汉口老城区的里弄社区的现状与历史文化; (2) 结合调研结果, 总结老旧社区文化建设方面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 (3) 结合实地调研成果和中外案例分析, 探索老社区该如何更好地保护历史建筑、传统邻里文化, 并建设新的有活力的社区文化。

1.2 调研的方法及思路

1.2.1 调研区域确定

调研对象为:武汉市江岸区三德里。位于武汉市汉口中山大道北侧, 车站街东侧。

选择理由: (1) 三德里为武汉现存最为完好历史最为悠久的的里弄建筑群, 里弄建筑风貌较为完整, 同时三德里内有向警予故居, 历史文化丰富; (2) 三德里社区建设较好, 道路宽阔, 环境优美。每几年政府会组织维护, 传统建筑保护意识较好; (3) 三德里社区社区活动活跃, 且有一定的影响力。

1.2.2 调研技术路线

2 调研与分析

2.1 三德里里弄建筑群的保护

2.1.1 三德里的历史

19世纪末20世纪初, 随着法租界的繁荣, 民族资本家掀起了一场住宅建设的高潮。资本家刘氏三兄弟于1902年在今海寿街、友益街、中山大道围成的范围内, 与德兴里之间设高墙分隔, 合资建房成里。当时共有2层砖木楼房112栋。一般为三间两厢或两间一厢;细部构造带有地方传统做法;无分户厨房、厕所。

解放后, 原业主迁至海外, 三德里由政府部门代管, 在承认原租户权益的基础上, 安排了部分区、街属单位的职工居住。1967年三德里曾改名红光里, 1972年复名。1962年和1983年房管部门曾对三德里进行过两次大修。

2.1.2 三德里里弄建筑群的现状

(1) 概况

1) 总体外观保留。墙面整洁, 里弄建筑特色浓厚。向警予故居外观保存完好;2) 街道开阔整洁, 规划有序。下水管道系统依旧沿用租借时代修建的系统, 运作良好。

(2) 存在的问题

1) 房屋内部较老旧, 原有功能布局不能满足居民需求, 居民自建厕所浴室、门外设置洗手池的现象较多;2) 线路规划混乱, 乱拉电线的现象十分严重。同时, 居民在道路上空拉设晾衣绳, 对建筑外观破坏较严重;3) 向警予故居仅在前两年于外墙挂上文物标志, 内部已住入居民, 原迹已被完全破坏。

2.1.3 三德里里弄建筑群的保护

(1) 政府政策

1) 本市旧城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 纳入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遵循统一规划、分类管理、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

——《武汉市旧城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

2) 【武汉市立军令状保护老建筑】汉口英租界风貌区保护示范工程等一系列老建筑保护工作将启动。据江岸区有关人士透露, 准备实施腾退置换、整旧如故、景观改造、业态提升等四大工程。保护部门将依照“原风貌、原材料、原工艺”原则, 对历史建筑分类整治, 最大限度地恢复历史建筑原貌。

——《长江日报》

(2) 行动措施

1) 三德社区里弄建筑大部分为公房, 归江岸区房管局管理, 负责日常维护;2) 每四到五年政府统一为外墙进行粉刷;3) 社区加强建筑保护宣传, 居民自发进行建筑内部的维护。

(3) 存在问题

1) 政府虽有维修, 但投入力度明显不足。只针对墙面进行粉刷, 对物业管理、线路改造等投入不足 (附政府投入资金饼状图) ;2) 虽然建筑内部问题可向江岸区房管局进行报修, 但居民普遍反映, 房管局反映缓慢, 往往需要居民自行解决问题;3) 由于经济条件限制, 居民的自建部分与建筑整体风格不匹配。出于居民需求和社区资金短缺的考虑, 居委会只得默许这种行为;4) 在建筑保护意识强化方面, 仅仅靠道德约束, 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 给居委会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4) 小结

2.2 三德里社区邻里文化

2.2.1 三德里社区邻里关系概况

(1) 社区总体邻里关系和谐, 居民幸福感较强, 对社区很是骄傲和热爱; (2) 邻里关照氛围浓厚。邻居彼此知根知底, 有互相帮助扶持老人照看小孩看护财务的优良传统; (3) 邻里交往频繁。居民经常聚在一起聊天或者打牌打麻将下棋。邻居之间经常串门。交往活动主要集中在中心花坛和街道。

2.2.2 三德里社区邻里关系形成原因分析

(1) 传统:老社区有邻里交往关照的传统。很多原住民从小感受这种文化, 并逐渐传播感染给后来者; (2) 建筑:三德社区的建筑主要是二层单元小楼, 小楼正门前的街道宽阔整洁, 并有中央水池和花坛。宜人的建筑尺度和大量的交往空间为这种邻里关系提供了物质基础; (3) 人口:居民老年人口居多, 有大量的空闲时间; (4) 设施:老社区设施不完善, 安全隐患大。住户联系紧密, 共用公共厨房和公共厕所。为邻里关照奠定基础

2.2.3 对传统邻里关系与现代邻里关系的比较和思考

思考:由上表可以看出, 传统社区宜人的建筑尺度、街巷式的布局方式, 对密切良好的邻里关系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对于如何利用建筑设计和布局规划, 来为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质量有很强的启发意义。

借鉴吴良镛先生的《菊儿胡同实验的展望》, 我认为现代的住宅区设计规划应该综合研究如下几点。 (1) 在布局方式上, 借鉴传统里弄建筑的布局方式, 进一步探索街坊构成的可能形式; (2) 综合分析舒适宜人的程度、生理方面和美学方面的满足; (3) 空间的结合方面 (私密的与公共的、人工的与自然的空间关系) 是否恰当?在减少拥挤方面努力所取得的效果如何; (4) 街坊建设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3 三德里社区的社区活动

2.3.1 居委会引导下的社区活动

(1) 社区活动设施

1) 三德里社区面积较小, 社区活动设施较少。社区内有专门的社区活动室, 冬季供暖, 提供乒乓球等室内运动场地。社区的一角有香港捐赠的运动器械, 供老人小孩锻炼身体;2) 三德里位于汉口中心地带, 交通方便。可共享汉口市区完善的基础设施系统。

(2) 居委会引导下的社区活动概况

1) 居委会在社区为老年人组织了羽毛球乒乓球书法等社区活动, 有专门的社区活动室;2) 居委会每隔一段时间会组织老党员外出春游参观;3) 每逢节假日社区也会组织包饺子包粽子等社会性活动。

(3) 小结

1) 三德里社区规模小, 社区活动设施不完善。且设施开放性不强;2) 居委会组织了较为丰富的社区活动, 大部分社区活动都是从居民的实际需求出发, 十分平易近人, 加上良好的社区邻里氛围, 居民参与性很高。

2.3.2 居民自发的社区活动

(1) 活动类型

1) 由于社区邻里交流密切、活动区域多。居民经常自发在街边打牌打麻将, 或在社区的体育器材处锻炼身体;2) 三德社区位于汉口市中心, 交通便利, 外出方便。很多老年居民选择加入外面的舞蹈队太极队等, 在江滩等公园参与活动

(2) 活动范围

1) 社区内:中心花坛, 运动器械区, 主要街道;2) 社区外:江滩, 中山公园。

2.3.3 三德里社区的特色活动——花卉展

(1) 活动简介

三德里社区的花卉展是一个居委会引导同居民自发相结合的社区活动, 它基于三德里的独特环境而产生 (密切的邻里关系, 开阔宜人的外部空间) , 得益于居委会的引导而发展成熟, 这项活动已经成为三德里社区的一项特色并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

(2) 活动发展历程:

1) 全民绿化:最开始是由一小部分居民自发在门前养花, 居委会发现这一行为后加以引导, 鼓励更多的居民参加。举办养花讲座和绿化培训, 最终形成了全民绿化全民养花的特殊文化氛围。

2) 花卉展:社区养花具有一定规模后, 社区举办了花卉展, 并评出了养花能手, 并被武汉市政府授予了奖项。花卉展后所有花卉都赠送给了社区。

(3) 活动特色:

1) 自发和居委会引导相结合;2) 娱乐自己的同时改善了社区环境;3) 是三德里社区街道式空间布局和良好的邻里关系的产物。

(4) 活动的成果及社会影响

“里内均二层砖木结构楼房, 式样接近, 排列整齐, 巷道纵横。居民爱整洁, 家家遍植盆花, 户户伸绿吐红, 巷道间置有花坛, 夹竹桃、美人蕉、枝叶清脆、花香四溢。”在《武汉城市建设志》中用如此篇幅描述里弄生活面貌的, 仅只三德里。

3 总结与建议

此次调研通过对里弄建筑保护、传统社区邻里关系、居委会引导和居民自发的社区活动这三个方面进行调查, 深入了解了三德里社区的文化建设情况。

像三德里社区这种有大量传统建筑的老旧社区, 在满足居民现实生活需求的同时, 也应该加强对传统建筑和传统邻里关系的保护和维持, 在这方面, 政府应有足够的重视, 在政策法规为其提供法律依据, 在维修保护方面提供技术和经济支持。

同时, 这类老旧社区也应与时俱进, 居委会可发挥引导作用, 同居民自发行为相结合, 发展社区活动, 建设有自己特色的社区文化。

参考文献

[1]《旧城改造规划·设计·研究》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

[2]《旧城区改造中的更新与延续_以京汉大道文化街车站路街区改造项目为例》盛洪涛.

[3]《旧城更新设计方法初探——三德里社区改造方案》熊拥军.

[4]《武汉近代里弄住宅居住环境》华虹, 王晓鸣.

篇4:“四步法”教学关注社区居住环境

一、介绍自己居住村组的特色,激发规划社区居住环境的欲望

美术教师要有前瞻性,对学习内容可提前一个月甚至一学期向学生明确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课前或课上引导学生把寒暑假出国跨省出远门或走访亲友、走村串户的见闻观感与自己生活居住环境的差距,以表格的形式列出来。说出想改进的地方,并把理由说出来:如泥泞路面、房屋建筑零散、公共设施缺少、臭水池塘、乱扔的垃圾、动物腐尸、玻璃碎片等,让学生联系周围生活环境感受改善环境的现实必要性,让学生有参与服务社区、规划改造社区居住环境的意识。说出自豪的地方,通过挖掘当地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文化艺术遗产、民俗文化方方面面找特色,让学生了解家乡,体验感受家乡美,产生对家乡的自豪感、荣誉感,进而产生一种朝着更好更美的理想居住环境而努力的愿望。

二、从图片或现场感受中,探讨社区居住环境规划的基本方法原则

组织学生观看新闻或网络查询,从电影电视、专题纪录中选取一些效果明显、景色优美、设备设施完善、居住环境条件好的居民村组图片让学生欣赏感受;或组织学生去当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最美乡村”现场考察感受优美的环境、便利的交通、齐全的配套设施。挖掘别人的美,对比自己的不足,探讨社区居住环境规划的基本法则,结合教师的参与指引,大家体验归纳出共性的基本方法原则。如,第一,遵循以人为本,以建筑为主体的原则。首先要考虑居住建筑的适用、美观、采光、通风、安全,满足人在物质层面上对于实用和舒适程度的要求,其他附属于建筑的设施必须具备相应齐全的使用功能,并都应围绕主体建筑来考虑,都应与主体建筑相协调。第二,合理利用自然环境,创造与自然融合的原则。规划设计要合理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因势利导,不要盲目破坏自然,尤其是森林、水利、古景建筑等自然与祖宗的恩赐,创新的设施应尽量与当地的大环境相融合,不宜太追求标新立异。第三,用绿化优化社区居住环境的原则。 分林木花卉及草坪绿地两大部分,林木花卉等植物配置应具有环境识别性,精品绿化应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第四,用景观小品点缀社区居住环境的原则。景观小品如假山、凉亭、小桥流水、健身场、休闲馆等,既满足生活需要,又满足审美需要。在布置上除符合使用要求和安全标准外,还应遵循构图的美学法则,以形成空间环境的趣味性。学生掌握了这些原则之后,便可着手尝试规划设计。

三、在对比中寻找设计灵感,解决规划设计中的难点

学生在七年级“校园规划图设计”中,学习了透视、比例、线条、色彩等绘制要素,已具备了平面图、立体效果图的绘制基础。学生有了规划设计的主观想法,就要引导学生在纸上展现出来。教师引导学生认清从实景图片过渡到立体图,再到平面图,引导学生突破设计绘图上的难点,反复在实景图片与平面图或立体图中认识方位坐标、实物图标:住房建筑、道路交通、铺设排水管网、垃圾中转站、路灯、公厕、绿化美化、卫生室、停车场、小桥流水、文化娱乐广场、农民培训场所等。

四、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原则,完成规划设计图

学生在动手进行设计之初,先确认规划对象,然后有意识地对规划区域进行走访调查,弄清自然地貌、水文气象,参考当地老人、村委干部等人的意见和建议。学生进入绘图环节后,先绘出整体图,如山地、森林、水利、古建筑、农田等不改不动的设施。然后做出功能区的大体划分,采用不同线条、色彩、图案予以区分,如道路、居住区、公用场馆、休闲区、绿化带等,再到每一区域的细节设计。最后又回归整体看效果,各功能区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组成完美的社区环境图案。整个过程,教师适时予以点拨评价,询问指引,鼓励学生大胆调整直至完成设计图。

通过综合性的学习活动,提升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培养学生关注社区居住环境,热爱社区居住环境的情感,让学生把所学的学科知识和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把美术学习融于实际应用之中,从中感受到美术学习对于自己人生的意义,从而乐学美术。

篇5:社区居住证明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说到证明,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证明是由机关、学校、团体等发的证明资格或权力的文件。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证明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社区居住证明,欢迎大家分享。

社区居住证明1

经过实地入户走访,查验相关材料,兹证明(身份证号)系我社区(常住暂住)居民,从 年 月日至此时,居住在 小区 单元室,共同居住人员 人,分别为经查验(独生子女证二胎准生证),该户 国家计划生育政策。

xxx社区居民委员会

年 月 日

社区居住证明2

××××社区字第 号××××社区字第 号 系我辖区居民,现居住于 区 号楼 单元 号

身份证号:

联系人:联系电话: 特此证明!经办人:证 明 兹有我辖区居民,(男、女),身份证号:,现居住于 区 号楼 单元 号。联系人: 联系电话: 特此证明!××××社区

社区居住证明3

经过实地入户走访,查验相关材料,兹证明x(身份证号x)系我社区(常住暂住)居民,从x年x月日至此时,居住在x小区x单元室,共同居住人员x人,分别为经查验(独生子女证二胎准生证),该户x国家计划生育政策。

xxx社区居民委员会

xx年x月x日

社区居住证明4

居 住 证 明

经过实地入户走访,查验相关材料,兹证明(身份证号)系我社区(常住/暂住)居民,从 年 月日至此时,居住在 小区 单元室,共同居住人员 人,分别为经查验(独生子女证/二胎准生证),该户 国家计划生育政策。

***社区居民委员会

年 月 日

社区居住证明5

兹证明 先生女士,身份证号为:。现在 市 区(县、市)街道(镇)社区(村)居住,实际入住时间是,实际居住人口 人。房产证记载产权人证明 现正租赁(自有、借住)该房屋。房产证号:,房屋建筑面积平方米,产权人联系电话。

房屋产权人已清楚以上内容并承诺上述证明是准确、真实的,并对所提供证明的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

房屋产权人(签字):

特此证明。

社区公章:

年 月 日

社区居住证明6

经过实地入户走访,查验相关材料,兹证明x(身份证号x)系我社区(常住/暂住)居民,从x年x月日至此时,居住在x小区x单元室,共同居住人员x人,分别为经查验(独生子女证/二胎准生证),该户x国家计划生育政策。

x社区居民委员会

年x月x日

社区居住证明7

xxxx社区字第 号xxxx社区字第 号 系我辖区居民,现居住于 区 号楼 单元 号

身份证号:。

联系人:联系电话: 特此证明!经办人:证 明 兹有我辖区居民,(男、女),身份证号:,现居住于 区 号楼 单元 号。联系人: 联系电话:

特此证明!

xxxx社区

社区居住证明8

一、社区居住证明怎么开

本地户口居住证明要区分本地户口还是外地户口:

(一)本地户口居住证明分为两种类型: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

1、农村户口

到村委会找村支书

让他给开一个居住证明:内容有你是谁,居住地,村支书签字

盖一个村里的公章

2、城市户口

到居委会找居委会主任

让他给开一个居住证明:内容有你是谁,居住地,居委会主任签字

盖一个居委会的公章

(二)外地户口异地居住证明即暂住证,到派去所开

准备两张白底照片、身份证复印件一份、租房证明(租约、房东身份证、产权证等资料、租赁合同缴税凭证)到所在的.派出所办理

二、社区开居住证明需要什么条件

根据《黑石渡镇辖区居民居住证明服务指南》以及《峨岭街道峨岭村居住证明办理》可以了解到,对于居住证明办理是要求公民满足以下条件才可以申请办理:

1、公民在当地社区居住且办理居住登记;

2、可提供本人有效的身份证原件、户口簿等资料;

3、可提供在当地办理的居住证、暂住证。

考虑到各地社区对于居住证明办理所要求满足的条件不同,公民若需要申请办理居住证明还是建议直接到居住地所属的社区进行咨询办理。

三、社区居住证明范本

居住证明

兹有__________长期居住在:

______市_______区________路________街__________号_________小区_________号

房屋所有权归___________所有

房屋性质为:公有租赁房屋__________

私有租赁房屋__________

私有产权房_________

单位优惠售房产权房_________

特此证明

派出所或居委会名称:

经办人签字:

派出所或居委会

社区居住证明9

一、所需条件和资料

条件:户口在本社区且实际居住在本社区的居民

提供的材料:

1)户口簿;

2)身份证;

3)暂住证原件与复印件。

二、本部门工作步骤

1)申请人到社区服务站提出申请;

2)服务站工作人员接收居民提出的申请,并指导居民填报登记记录,审核后出具居住证明、并进行登记,办妥后交给申办人;

3)对情况不明、难以核实的事项,让申请人联系96156平台指定专业中介机构进行有偿核实,凭核实报告开具居住证明。

三、涉及到的表单

序号需要提供表单名称

1《社区居民居住证明登记表》

四、基础数据项目

社区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五、依据政策法规

《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公安局关于规范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印章管理工作的意见》(京民基发[20xx]429号):第二条第二项“社区居民委会为辖区居民出具证明用章范围:

1、居民居住证明。

2、居民是否健在和在家正常死亡证明。

3、居民申请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抚恤金、残疾保障金、子女助学金和减免学杂费等手续的证明。

4、其它相关证明:独生子女、养犬、政审等。

若超出上述规定范围且在街道办事处权限范围内的,社区居委会应向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请示,批准后使用印章”。

2。事项名称:社区开具居住证明

服务对象:

1、户籍在本辖区且居住在本辖区的;

2、户籍不在本辖区但与本辖区居民有租赁合同且确实居住在本辖区的

办理依据:

收费标准:本项目不收费

办理时限:手续齐全即可办理

办理机构:手续齐全方可办理

办公地址:各社区居委会

乘车路线:xx—xxx—xxx—xxx—xxx

联系电话:无

所需材料:户口本、身份证、暂住证、房屋租赁合同

备注:

办理程序:所需材料拿全后,经了解确实居住在本辖区,给予出具证明并盖章近年来全国范围内的大趋势是,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作为落户的基本条件,逐步放宽城市户口的迁移限制。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类似北京、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近乎必然地陷入政策悖论难以自拔:一方面,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需要对二元结构进行改革;另一方面,一旦户籍制度有所松动,户口“含金量”越高的地区,越可能面临外来人口蜂拥而入。摆脱这一两难困境绝非易事,因为除了考虑外来人口的强烈需求,还需要考虑以城市居民的变革意愿。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阻碍户籍统一管理的障碍,主要来自地方政府对本地居民大量失业以及公共财政入不敷出的顾虑。

风物长宜放眼量。理论与实践已经证明,通过限制外来人口进入以维护本地居民就业、压缩公共支出的做法,终究会因劳动力市场不完善而损及经济持续向上,就业岗位以及财税收入亦将因此增长乏力。这就好比各个独立经济体之间,全球化固然带出种种冲击,但是利弊权衡之下,封闭的、静态的、低水平的稳定,终究还是让位于开放的、动态的、高水平的稳定。

社区居住证明10

xx是我社区居民,现居住于xx市xx区(县)xx街道(乡、镇)xx社区(村)xx委组xx号楼(栋)

联系人姓名:xx联系电话:xx

特此证明。

社区联系电话:xx

经办人:xx

(社区公章)

xx年xx月xx日

社区居住证明11

兹证明x先生女士,身份证号为:x。现在x市x区x(县、市)x街道(镇)x社区(村)x居住,实际入住时间是x,实际居住人口x人。房产证记载产权人证明x现正租赁(自有、借住)该房屋。房产证号:x,房屋建筑面积x平方米,产权人联系电话x。

房屋产权人已清楚以上内容并承诺上述证明是准确、真实的,并对所提供证明的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

房屋产权人(签字):

特此证明。

社区公章:

篇6:社区居住证明

兹证明李某某(身份证号码:)系 社区常住居民,自2003年 08月至此时,住 小区 栋 单元 室。

情况属实,特此证明。

篇7:社区居住证明

(身份证号)

系社 区(常住/暂、寄住、户籍)居民,从年月

日至此时,住小区(楼栋单元室。

居民委员会

办公电话:

年月日

注:

1.查验时应佐证户口簿/有效身份证件以及其他相关联的证件。

2.无公章或擅自篡改内容即属无效。

篇8:社区居住环境

上世纪中期,南水北调工程启动,历经43年,一期工程完工,中期工程的开始建设。 南水北调无疑是一项时间跨度广、关系重大民生的世纪大工程。 中期工程的建设使丹江口水库沿岸产生了30万新移民,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源头,丹江口库区移民工作能否成功完成决定着京津华北平原能否解决缺水问题。 实际上,大规模移民工程涉及移民迁徙与安置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 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渐入人心,党和国家更是对移民群体“ 高看一眼,厚爱三分”。 以往的一次性安置补偿辅以行政手段的移民安置模式,明显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产生了不少严重的后遗症。 本文利用2013年对丹江口库区后靠移民的抽样调查数据,考察一个特别重要但是容易被忽视的问题———移民的居住环境及其满意度影响因素。 我国自古以来就很重视居住环境,西周时《 周礼·考工记》 记载了地理、 地质、 水文等知识被用于都城的选址和规划;《 孟子·公孙丑下》 中“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强调了居住环境人文因素中“ 人和”的重要性。 吴良镛先生受道萨迪亚斯( C.A.Doxiadis) 的人类聚居学( Ekistics) 理论的启发,于1993年创立了“ 人居环境科学”,2001年,吴良镛先生出版著作 《 人居环境科学导论》 , 确立了人居环境科学学术框架。 以上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考量居住环境的体系,故本文将以湖北省最大的移民迁徙地———丹江口市为例,通过科学的推理得出重要权重因素,使“ 以人为本”的观念更好的切实进移民群体中,以此能够促进后靠移民更快适应新的环境。

二、数据来源及方法

本文数据主要来自于问卷调查及相关统计资料。 调查问卷主要包括受访者人口统计学特征调查、社区满意度测量量表和拆迁安置情况调查,如居住方式是否变动、社区服务是否完完善等。 社区满意度测度量表设计主要参考Ladew- ing H和单菁菁等国内外学者观点,并结合被动式动迁居民生活实际,主要从物质、人文、社会环境等方面构建了评价的指标体系。 调查点选取丹江口市移民区5个村镇,分别是窑场洼、阳西沟、计家沟、高家沟、付家坡,另外又从这五个村镇中共选取12个有代表性的组作为调查地点,共发放问卷215份,其中有效问卷170份,占问卷发放总数的79.1%,借助统计分析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处理。

三、模型设计与计算

1、多元logistic回归方程

目前关于因素之间相互关系定量分析的研究比较多, 较多基于经验和统计模型的方法,而二分变量的参数估计模型中,logistic回归模型具有应用广泛,估计准确,容易检验等优点。 可以筛选出对事件发生与否影响较为显著的因素。设p为事件发生概率,即问卷中的“ 是”。则1- p为该事件不发生的概率,即问卷中的“ 否”上述p和1- p的取值范围均为0- 1。 其表达式为:

对式( 1) 进行变换,将协变量的非线性函数变成回归系数明晰的线性公式,如式( 2) 所示:

式( 2) 中,X1,X2,X3,X4…Xk为自变量,参数 β0,β1,β2, β3…βk为待求的回归系数 ,本文利用SPSS中Binary Logistic模块计算出P( 回归系数估计的显著性水平)、β( 回归系数)、S.E.( 标准误差)、Walds( 统计量)、df( 自由度) 和OR ( 发生比率) 。 单纯从数学上讲,系数 β 表示改变一个单位时,logist( p) 的平均变化量。 而常数项 β0表示,在自变量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应变量发生变化与不发生变化的概率之比的对数值。 而对于最终结果P来说,其值的分布介于0—1之间,其值越大,分布的可能性越大。

2、模型的计算因子

( 1) 基于特征选择的指标筛选

特征选择可根据不同分析需要,寻找出那些重要的字段,特别是多因素产生的结果,可以选取出那些极为重要的因素。 它可以简化模型,而且特别适用于logistic回归的建模之中。

Kira等人定义特征选择为在理想下寻找具有可识别性目标、不可或缺的最小特征子集的一种选择。 特征选择属于自动特征选取方法的一种, 其目的在于优化分类模型,通过使用遴选策略将已知冗杂的样本数据集合中的指标因素数目减少。

本文将利用特征选择能从样本数据中选择判别性好、 冗杂低、关联性突出,具有显著差别的特征集,以此优化分类模型,为移民居住环境模型的指标体系的建立提供一种定量的科学方法。 在对问卷中众多因素进行筛选后,选择出了气候环境cli、地理位置geo、水质wat、绿化面积aff、 垃圾处理gar、交通tra、邻里关系nei、住房条件hou、社区服务com、基础设施Inf总共10个指标。

( 2) 建模因子

多元logistic回归方程是用来计算以二元变量(“ 0”或 “ 1”,“ 是 ”或“ 否 ”) 为因变量 ,连续变量( 如1、2、3等) 为自变量的方程模型[8]对选出的各自变量赋值后进行多重线性诊断, 以满足logistic回归模型要求各自变量相互独立的要求, 诊断结果为各自变量的容忍度在0.77—0.90之间,说明自变量间多重共线性不严重, 均可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 在logistic回归模型中, 有10个特征变量纳入模型中,并对其按信用表现相似原则进行分组,赋值表示成虚拟变量。

3、计算结果

式( 3)中:P为移民对居住环境满意的概率;wat.aff.gar.tra.nei.hou. com.inf为影响移民对居住环境满意度变 化的驱动因子 :β0为常数项;β1、β2、…… 、βn分别表示自变量cli 、nei 、geo、 …… 、hou对logit( P) 影响的大小。 其值是正值且统计性显著,意味着在控制其他自变量的条件下,logit( P) 的发生随对应自变量值增加而增加;相反,一个显著的负回归系数代表logit ( P) 的发生随对应自变量的增加而减少;如果系数的统计性不显著,说明对应自变量的作用在统计上与零无异,可以去除。

四、结论

移民群体是一个心理和行为上不容易与当地居民融合的特殊群体,他们难以得到迁入地的认同感和心理的归宿感,移民承受了制度变迁与身份变迁的“ 双重”压力,在此背景下,移民对居住环境满意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上述研究表明,邻里关系、社区服务、住房条件、基础设施的Sig值均 <0.05,统计学表明结果是显著的,说明这些因素对移民居住环境满意度有较大影响。 因此,在移民定居问题的政策应对上,各级政府部门应该针对这些显著问题逐步消除制度壁垒,帮助移民重塑主人身份,促进移民在迁入地实现政策融入和身份融入,以实现移民安置的顺利进行。

摘要:南水北调移民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焦点。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及其它统计资料获得数据和指标体系,采用5分制的李克特量表对指标体系中的满意度影响因子表进行赋值,然后对筛选出的建模因子进行多重共线性诊断,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计量回归分析,得出了邻里关系、社区服务、住房条件、基础设施对移民居住环境满意度有较大影响的结论,为提高移民对居住环境的满意度提供科学依据。

篇9:浅议生态居住社区规划

关键词:生态居住社区;生态建筑;生态基区;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8—0072—02

引言

“和谐共处”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然而,回顾20世纪,尽管社会、经济、科技都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我们在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在我们居住的城市,人口密度过高、交通拥挤、缺少绿化、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始终得不到很好地解决。经过反复的思考与实践,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建筑及其建成环境在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提出了生态建筑的理论,就是以自然生态原则为依据,探索人、建筑、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人类塑造一个最为舒适的生存环境。正是在对生态建筑思考的基础上我想到了生态居住社区建设,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虽生态居住社区规划一些认识。

一、生态居住社区的概念

生态建筑也被称为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而生态居住社区有时也可以称为可持续发展社区和绿色社区,其内涵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广义的生态居住社区概念。在理解这个概念之前,有必要说一下“生态基区”的理论,这一理论由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威廉·里斯教授和他的课题组成员提出。这一思想从一个崭新的角度使人们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设区的可持续发展有了更形象、更深刻的理解,我读了之后感觉很深,它通常是指为了维持某一地区人口的现有生活水平所需要的一定面积的可生产土地和水域。我认为,它其实就是传统的“容纳量”概念的发展,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我们通常从聚居地角度出发,把居住社区理解成人口的聚居地,但是如果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我们又可以把居住社区理解为一个人工生态系统,它每天都需要从其他地方摄入大量的物质、能量,同时又会输出大量的废弃物。这样才能维持居住社区内人口现有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否则,它将一天也无法存在下去。按照此理论,生态居住社区就是指在保证社区各项功能正常运行和维持社区内居民较好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人均基区面积的居住社区。生态居住社区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美好的理想,也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2.狭义的生态居住社区概念。从狭义看,即从规划、设计、施工的角度出发,指的是在居住社区的建设中,通过规划、设计和施工等方面的共同努力,尽量减少对自然的伤害,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减少建设过程中的生态基区面积。好多规划界人士都认为,生态居住社区应该达到节能、节地、节约资源、节省材料、太阳能运用、无害化、减少废弃物、注重材料、能源和资源的重复运用和循环运用等要求。从这个角度理解,生态居住社区就是要把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生态学原理运用于居住社区的设计和规划之中,尽量减少对大自然的破坏,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然而我们现在一些人却错误地认为,在居住区中多布置一些草坪和水池就是生态小区,有的人认为有充足的室外活动场地就是生态设区,这些观点是不全面的,只看到了表现,而没有深入的去理解。

二、建设生态居住社区的社会环境

1.文化观念。建设生态居住社区,首先应该从树立人们的生活理念出发,注重提高全民的生态文化意识。人们普遍认为随着技术的进步,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将是无穷无尽的。然而正如恩格斯所言:“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我们传统的文化中表现的是一种朴素的生态哲学,诸如: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规划思想,又有阴阳五行直说。“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进入工业社会之后,人类对生命和大自然掠夺的规模扩大,人口剧增,资源锐减,生态失衡,而最终的受害者依然是人。池田大作曾指出:“生命是有尊严的”。就是说,“自然界的非生物和无机物也都有尊严。大地、空气、水、岩石、泉、河流、海,这一切都有尊严。如果人侵犯了它的尊严,就等于侵犯了我们自身的尊严。”

生态系统中,各种无生命的环境因子所具有的无限的多样性形态和结构特征,都具有赏心悦目的美感。所谓“不着一字,尽的风流”。就是说生态系统所表现出的美不仅可以使人们获得感官上的美感,还能使人们通过有限的形象,体味到某些深刻的意蕴,获得进一步的感受。

生态美有助于建设生态文明,人类对生态美的感知进一步促进了人与自然在道德感情上的交融。因为人对道德的关心不会从冷漠中产生,正是由于对生态美的体验而产生的激情,激发人的伦理感情,从对生态美的体验进而创造一种道德关系。

2.生活模式。建设生态居住社区,就必须尽量减少自然资源的耗用,为了做到这些,首先要反对过分依赖私人小汽车的生活模式。私人汽车的普及造成侵占大量土地,还要建设高速公路,除此之外还需要有大量停车面积与维修汽车的设施。据统计,美国的每个城市大约有1/3的土地与汽车有关。大量汽车消耗大量的能源与原材料,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污染。其次反对过分崇尚物质的生活模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支出也必然会增加,然而在受高消费思想影响下,人们认为要活得体面,必须开体面的车,传体面的服装,用体面的高级化妆品等等。这种模式实质上是“为地位而消费”,它已经大大超出了基本的人类需求,对资源造成极大浪费。再次是要推崇“关心与分享”的生活模式。关心与分享在居住社区规划中经常提到,同样也适用于我们的生态居住社区。体现在居住层面上,比如鼓励居民一起维护绿地,共同购买公共设施。

三、生态居住社区的规划

(一)符合生态原理的社区规划

1.完全社区。我们常会提到“完全社区”的概念。它一般具有以下特点:居住靠近工作场所,居住靠近购物场所,居住靠近学校和娱乐场所,居住靠近社区中心设施,如公园、聚会场所和娱乐场所等。现在很多社区与工作场所是互相独立的。在西方国家很突出,如每天要开车到市中心去上班,或者在家里要买一包烟,都有可能要开车去市中心的购物中心。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就要把居住场所、工作场所和购物场所适当的互相交融在一起,使人们的生活更为方便、简单、健康。西方学者认为,完全社区是比较稳定和理想的居住场所,对于缓解城市的交通问题和节约能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城市改造。与城市改建相结合的居住社区建设,有助于保持和提高城市密度,有助于保持历史文脉和保证街道生活的质量。对于生态居住社区,因该鼓励居民采用高效低污染的交通方式。因为人们过分依赖私人汽车,这种交通方式造成了交通堵塞、空气污染、能源浪费等问题。

目前可以采用的方法有:一是支持公共汽车系统。从运输效率而言,公共汽车系统是一种高效率低污染的方式,在社区规划布局中,应该考虑能得到公共汽车系统的支持,尽量使居民能够通过公共交通解决出行问题。二是支持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当然,步行和自行车是不需要消耗能源的绿色交通方式,也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能源消耗与空气污染的问题,但步行和自行车交通都受到体力限制,因此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3.城市中的自然环境。社区中健全的自然系统能够改善不利的气候条件、吸收雨水、减少噪音、清洁空气、提供令人愉快的视觉景观。同时也为野生动物提供生活场所,使人们直接观察到自然的进程。在具体的规划中,要考虑野生公物、绿色通道、绿色屋顶、调节气候的绿化等方面,保持城市中的自然环境有利于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写到这里,不由使我想起一句心灵备受感动得话:你的规划做得好与不好,鸟儿的回归是最好的见证。

(二)符合生态原理的住宅设计

结合自己对生态建筑的相关知识,我认为生态住宅应该具备几个特点:减少最自然环境的影响;健康和高质量室内物理环境;把建筑物作为一个系统看待;提高质量和延长使用寿命。同时也要考虑住宅的多样性与适应性,选择最利于节能的建筑维护结构,采取一定的评估标准,充分考虑通风、采光和照明、节水,适当的作屋顶花园并采用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原理的材料。

例如,墨西哥科特斯海边的卡梅诺住宅,屋顶是住宅中最精彩的部分,设计师采用了一个鱼腹式的桁架系统,然后覆以钢筋混凝土板。下侧桁架弦杆采用板条和水泥抹灰,形成一个可自然循环的双层通风屋顶。空气通过屋顶两头的王阁进入,从女儿墙内的出口和屋顶中心的烟囱溢出,这样形成的屋顶一方面解决了通风、降温问题,同时也是很好的艺术构件。再如,中国西北地区的生土建筑——窑洞,福建永定的圆土楼是传统的民居形式,他们符合生态学原则的处理手法,因而至今仍然具有生命力和吸引力。

结语

随着世界性的生态观念和共识的逐渐形成,人们对建筑、城市的生态属性和人文内涵的认识逐渐有了较大的转变,生态社区反映了生态优化原则和可持续发展的时代精神,我们应该借鉴国内外的有益经验,积极推广立足于对资源的节约、再利用、循环生产的方式,为实现生态居住社区的长远目标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汤阴比,池田大作.展望21世纪[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祁滨.生态型居住小区德鲁伦与实践[J].社区,2002,(2).

[3]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上一篇:高校校园和谐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下一篇:月亮圆圆小学生中秋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