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知识点

2024-05-16

背诵知识点(精选6篇)

篇1:背诵知识点

背诵知识点

1、党章对党的群众路线的表述:“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2、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以县处级以上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切实加强全体党员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教育,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切入点,进一步突出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证。

3、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

4、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目标任务是什么?

答: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群众观点,弘扬优良作风解决突出问题,保持清廉本色,使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

5、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要求牢牢把握的基本原则是:(正面教育)(批评和自我批评)(讲求实效)(分类指导)(领导带头)

6、、党的群众路线包括哪两层含义?

答:一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二是党必须倾听群众的意见、了解群众的要求、集中群众的智慧,形成正确的理论和政策,然后,再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7、、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什么聚焦到“四风”方面?

答:因为这“四风”是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党内存在的其他问题都与这“四风”有关,或者说是这“四风”衍生出来的。“四风”问题解决好了,党内其他一些问题解决起来也就有了更好条件

8、反对形式主义要着重解决什么问题?

答:反对形式主义,要着重解决工作不实的问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改进学风文风会风,改进工作作风,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担当、敢于坚持原则,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

9、、形式主义的实质和根源是什么?

答: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了扎扎实实的落实,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了矛盾和问题。

10、反对官僚主义要着重解决什么问题?

答:反对官僚主义,要着重解决在人民群众利益上不维护、不作为的问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坚持民主集中制,虚心向群众学习,真心对群众负责,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接受群众监督,坚决整治消极应付、推诿扯皮、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

11、官僚主义的实质和根源是什么?

答:官僚主义实质是封建残余思想作祟,根源是官本位思想严重、权力观扭曲,做官当老爷,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脱离实际。

12、反对享乐主义要着重解决什么问题?

答:反对享乐主义,要着重克服及时行乐思想和特权现象,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记“两个务必”,克己奉公,勤政廉政,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13、享乐主义的实质和根源是什么?

答:享乐主义实质是革命意识衰退、奋斗精神消减,根源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正确,拈轻怕重,贪图安逸,追求感官享受。

14、反对奢靡之风要着重解决什么问题?

答:反对奢靡之风,要着重狠刹挥霍享乐和骄奢淫逸的不良风气,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守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做到艰苦朴素、精打细算,勤俭办一切事情。

15、奢靡之风的实质和根源是什么?

答:奢靡之风实质是剥削阶级思想和腐朽生活方式的反映,根源是思想堕落、物欲膨胀,灯红酒绿,纸醉金迷

16、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如何调动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两个积极性?答:调动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两个积极性,首先是领导干部要有正确的态度和明确的姿态,让群众看到(自己敢于正视并解决问题的决心),看到(自己拜群众为师、向群众求教的襟怀),看到(自己以身作则、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行动)。同时要(加强对群众的领导),激发群众关心党的形象),(关心党的事业),(关心领导干部健康成长)的责任感,自觉打消顾虑,把想讲的话讲出来,把该提的意见提出来,真心帮助领导干部改进提高。

17、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是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8、中共静海县委十届六次全会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市委十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总结2013年工作,部署2014年任务,进一步动员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抢抓机遇,攻坚克难,为加快建设美丽静海、实现静海崛起而努力奋斗。

19、静海县2014年工作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是什么?

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十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着力稳增长、调结构、护生态、惠民生、保稳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加快建设美丽静海,加快推进崛起进程,努力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20、2014年,静海县要突出抓好的六项重点工作是:抓招商上项目、调整产业结构

三、推进新型城镇化、重点领域改革

五、推进生态治理、保障和改善民生。

21、2014年,静海县重点培育壮大哪几个产业?

答:循环产业、健康产业、现代物流业、先进制造业、文化旅游业

22、如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答:

一、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现代物流业。

三、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四、培育发展健康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

五、积极发展都市农业。

23、静海县加强体制机制创新的具体措施:一是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二是转变政府职能。三是推进金融体制改革。

24、静海县要怎样统筹城乡一体发展,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

答:

一、完善区域规划布局。

二、加快城市功能开发。

三、加快示范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

四、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25、2014年,静海县将构建什么样的旅游产业链?

答:以“林河湖泉”为载体,整合文化旅游资源,积极打造以光合谷为主的田园综合体、以萨马兰奇纪念馆为主的文化创意综合体、以林海为主的生态旅游综合体,加快开发团泊湖及环湖地区旅游观光,培育“食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旅游产业链。

26、静海县加快推进“美丽天津•一号工程”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答:

一、突出搞好污染治理。

二、强力推进节能减排。

三、深入推进植树绿化。

四、高标准提升城乡市容环境。

27、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要做到执政为民、履职尽责、转变作风、依法行政、廉洁从政。

28、静海县高度关注改善民生,具体措施有

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三、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四、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29、2014年,静海县10项民心工程包括(1)加强生态环境建设(2)着力促进农民增收(3)方便城乡居民出行(4)完善市政公用设施(5)提升城乡人居环境(6)积极拓宽就业渠道(7)健全社会保障体系(8)办好人民满意教育(9)发展文化体育事业(10)优化公共卫生服务。

30、2014年,静海县加强党的建设的重点工作有哪些?

答:

一、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二、思想政治建设。

三、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五、作风建设。

六、反腐倡廉建设。

31、县委十届六次全会对干部作风建设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一要坚决贯彻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绝不允许推推动动、拨拨转转,确保政令畅通;二要求真务实,真正把心思用在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上;三要心系群众,以优良的作风凝聚民心,取信于民。

32、.县委十届六次全会对加强党风廉政提出了哪些具体要求?

答:一是要以整风精神锲而不舍抓好八项规定的落实;二是要重点加大对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不良风气的整治力度,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三是要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增强惩治的威慑力。

33、中央提出的“八项规定”主要内容是什么?(1)改进调查研究(2)精简会议活动3)精简文件简报(4)规范出访活动(5)改进警卫工作(6)改进新闻报道7)严格文稿发表8)厉行勤俭节约

篇2:背诵知识点

2.了解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工业地域的形成

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

工业联系:产品联系 空间联系 信息联系

1、产品联系:某些工业部门,要依靠其他相关部门为其提供原料或配套产品

2、空间联系:

①共同利用基础设施

②共同利用廉价劳动力

3、信息联系:工厂之间产品研发、市场、客户、政策法规等方面的信息的沟通和共享。

工业集聚:具有工业联系的工厂近距离集聚的现象

1、工业集聚的原因 :

①、充分利用基础实施,

②、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协助,

③、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

2、工业集聚的意义:

①、有利于扩大总体生产能力,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工业地域类型:

1、发育程度较低——轻工业

2、发育程度较高——重工业(汽车工业区——十堰(湖北))

过度集聚;基础条件改善:——工业扩散——新的工业地域

1、原因:

①、过度集聚,出现争地、争水、争电、交通拥堵及原料、燃料供应困难等问题。

②、现代交通、超高压远距离输电和信息技术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③、寻找最佳区位,发挥地区优势,减少市场交易成本

2、表现形式:

1、运输量小,距离远

2、复杂产品,距离近

3、例如:跨国公司

中国四大工业基地:

辽中南工业基地: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 京津唐工业基地:中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沪宁杭工业基地: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

1、读图3-2-7,分析辽中南工业基地形成的主要条件

自然因素:

1、土地:地处平原,地势开阔,土地肥沃,农业基础好

2、水源:河流多,水源丰富。

3、原料: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

社会经济因素:

1、市场:面向全国各地,市场广阔

2、交通:陆上公路、铁路网密集,沿海港口众多,水陆交通便利

3、劳动力:人口密集,劳动力廉价丰富

三、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创造了巨大财富, 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体现。

2.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供需矛盾):工业生产对原材料的需求与自然界中有限的资源、能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篇3:背诵知识点

一、“熟背英语短文三百篇, 可练听说与读写”

古语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做诗也会吟。”这句话揭示了语言学习的内涵:只有大量的输入, 才能有成功的输出, 英语学习也是如此。对英语国家的人来说, 英语是母语, 他们在用英语表达时不需要过多地思考词汇和语法, 而全凭自己的语感———为什么称呼“table (桌子) ”为“table (桌子) ”, 而不是“chair (椅子) ”?为什么我们会说“How beautiful the flower is!”而不说“The flower is how beautiful!”因为他们平时有了大量的输入, 已经形成了语感, 无需再去考虑词汇和语法。如何改变英语教学中费时费力又低效的情况, 归根结底需要我们遵循语言的习得需要大量输入的规律, 而背诵是实现语言大量输入的一个有效途径。如果我们能让学生熟背文章, 其中的词汇、句型等语言知识自然就一起掌握了, 无需过多地在语法方面左思右想, 也不必担心出现Chinese English的表达, 因为学生的语感在背诵英语的过程中已经悄然形成了, 时间一长, 他们就能自然而然地利用所背诵的语言材料进行流利地表达, 可以说, 背诵是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全能帮手”。

二、背诵是走出应试教育, 迈向素质教育的桥梁

在考试仍然占有十分重要地位的今天, 许多老师往往通过大量的习题来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 这与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是背道而驰的, 且收效不大。不少学生因考试的分数失去了学习英语的信心;也有些考试成绩虽好的学生, 却出现了“高分低能”———做题在行, 但在语言表达时却出现了“哑巴英语”或“Chinese English” (中国式英语) 的情况。要使英语教学走出这种困境, 就必须走出应试的教学方法, 而背诵正是英语教学走出应试教育、迈向素质教育的桥梁。在英语教学中, 我一直坚持指导学生进行英语课文、英语小短文, 以及错题的背诵, 在背诵的过程中, 学生积累了很多语言知识。通过背诵, 学生的英语应试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都可以获得提高, 实现双丰收。

三、帮助学生学会背诵是使学生树立英语学习信心的法宝

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邹为诚教授曾经说过:“如何才能教好英语?如果你能让你的学生喜欢背诵, 并且养成习惯, 那你才真正教好了英语。”新课改的理念之一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背诵是学好英语的一个重要途径, 学生通过背诵可以积累语言, 锻炼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 从而可以熟练地运用自己所学的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 最终体验成功的喜悦。可是如果背诵只是死记硬背, 当然收不到良好的效果, 这需要我们教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背诵习惯, 指导他们掌握有效的背诵方法, 从而帮助他们学会有效背诵, 这样学生就能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 最终能够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

四、良好的背诵习惯是英语学习成功之路的起点

1.“有声”胜“无声”。

只有“有声背诵”, 才能保证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共同发展。这里所指的“有声背诵”不仅要求学生在背诵英语的时候发出声音来, 而且还要求学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来背诵。在现实中, 许多学生喜欢在心里默背, 还忽视对语音语调的模仿, 时间一长, 就形成了听说能力弱于读写能力的现象。因此,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应指导学生多听录音, 多模仿, 进行有声朗读和背诵, 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得到良好发展。

2. 与其死记硬背, 不如巧记活背。

死记硬背对于英语背诵来说固然是一种方法, 但是所背内容保持短暂, 容易遗忘, 并且这种方法对于简单、篇幅短小的内容比较适合, 学生只需通过简单的重复几遍, 就能够背出来。但是如果课文及对话篇幅较长, 机械地背诵往往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甚至降低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因此, 一些有效的背诵方法是必不可少的。以下我主要列举一些我认为简单却有效的英语背诵方法:

(1) 关键词法。对于一些较长的课文, 有的学生一开始背起来有些困难, 因此首先要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 在理解的基础上, 罗列出文中的一些关键词, 以帮助学生进行背诵。学生根据这些关键词很容易回忆课文内容, 这样也就能帮助学生很快地背诵课文, 同时也增强了他们背诵课文的积极性。

(2) 配乐演唱法。这个方法适合一些英语小诗歌和自编语法小口诀的背诵, 我们可以将所需背诵的内容配上学生熟悉的乐曲, 将其唱出来, 学生往往对音乐、歌曲很感兴趣, 因此学起来也特别认真, 教学效果会很好。如, 许多学生很熟悉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这首歌曲, 我在教初一新生如何正确使用人称代词和be动词时, 利用其曲调, 换上了其语法小口诀“I用am, you用are, is连着他、她、它。单数名词用is, 复数名词要用are。习题时候要注意, 千万不要用错啦。”

学生边唱边学很开心, 他们学得轻松, 并且印象深刻, 成绩优异, 我也因此受到家长、学校的好评。

(3) 翻译法。在教学过程中, 我发现有的学生背诵课文非常吃力, 经常背了后句忘前句, 为了提高他们的背诵积极性, 我让他们先将背诵内容翻译成中文, 再根据中文内容进行背诵, 达到锻炼口语的目的, 也慢慢培养其背诵的好习惯, 因此也增加了后进生学英语的积极性。

(4) 表演法。有句真理叫做“实践出真知”。对于一些适合让学生表演的教学内容, 可以让他们先试着表演出来 (下转第123页) (上接第122页) 再进行背诵, 往往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 在牛津英语课本上每个单元第一课时Comic的教学中, 我经常让学生扮演Eddie和Hobo, 通过让学生模仿、表演, 活跃了课堂气氛, 提高了他们的兴奋点, 不久, 很多学生都能背诵对话了。

篇4:知识不在背诵

就拿三角函数来说吧,这在国内是初中数学的内容。我们学的时候,特殊角度的三角函数值是要求背诵的对吧?到了国外,和同学们一起做题时才知道,外国学生根本就不知道sin30°=1/2,他们遇到每一个参数都得用公式解出来。虽然解题慢一些,但对公式的掌握更加牢固。你们这些读过大学的人,谁还记得高二时候的欧拉公式说的啥内容呢?

但凡受过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都知道,考试时的大部分题目就是靠背功而已,语文靠背句子,数学靠背公式,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政治生物统统都有大段大段的背诵内容。背诵也许可以保证通过考试,却不能保证我们都学到了一点什么。背得万卷书,到头来也只是做了书本的应声虫。所以做学问的人,看重的是获取知识的方法。就如陈先生这样,既然书上已有的知识,那么我只要记住到哪里才能找到这些知识就可以了,至于这些知识是什么,既然我要用的时候能够找得到,那就没有必要记在脑子里了。留着脑子去记其他更重要的事不好么。

篇5:高三地理背诵知识点

1.地球表面包围着的大气,称为大气圈

2.低层大气的组成,除了干洁空气外,还包括少量的水汽和固体杂质

过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加剧全球变暖

排放氟氯烃,导致平流层中的臭氧含量减少,在南极上空出现臭氧空洞。出现在9-11月(南半球春季)

4.水汽和固体杂质的作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二)大气圈的结构

1.根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及运动状况的差异,可将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 高层大气

2.对流层的高度:

(1)纬度分布规律:

低纬度地区对流层高度较高(17—18千米),高纬度地区对流层高度较低(8—9千米)。平均高度为 12 千米。

(2)季节分布规律:同一地区,夏季对流层高度较高,冬季对流层高度较低。

二、大气的受热过程

【学习目标】

1、你如何理解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

2、农村为什么要用大棚种蔬菜

3、为什么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具有选择性

1.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蓝天:空气分子和悬浮在大气中的微小粒子散射蓝光所致

为什么多云的白天比晴朗的白天气温要低些?

多云的白天云层反射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所以气温较晴天低。

为什么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要温暖些?

夜晚多云,增强了大气逆辐射,所以气温较晴天高。

在深秋,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夜晚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所以可防御霜冻。

月球白天气温可高达127 ℃,夜间可降至 -183 ℃,昼夜温差远大于地球。这是什么原因呢?

地球表面有大气层而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

三、大气的运动

1.大气的运动分垂直运动和 水平运动。大气的垂直运动表现为气流的上升和下沉;大气的水平运动就是我们平常说说的风。

气压: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的空气柱的重量

山顶:海拔较高,空气较稀薄,气压较低 ;山麓:海拔较低,空气较浓稠,气压较高

垂直方向:气压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等压面是指空间气压值相等的点组成的面

1.热力环流

如何掌握热力环流:温度 ——气压——水平气流方向

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垂直气压值大小的判断:高高低低

2.热力环流的应用

(1)海陆风

海风(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陆风(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2)山谷风 :白天:谷风;晚上:山风

(3)城市风 :永远由郊区吹往城市(近地面)

4.大气水平运动——风

1、高空的风和近地面的风在风向上有什么不同???

2、分别受那些力的影响???

3、这些力对风速风向的影响???

风向的判断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从什么方向吹来的风,就叫什么风。

地表受热不均,导致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值叫做气压梯度

气压梯度:单位距离的气压差值

气压梯度力:水平面上,单位距离的气压差值形成的力

1)水平气压梯度力: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

水平气压梯度力与风速的关系

等压线越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

(2)地转偏向力:使风向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的力,并垂直于风向

(3)摩擦力:与风向相反;摩擦力越大,风速越小

为何平原的风速比山区的大?为何海洋的风速比陆地的大?为何裸地的风速比林地的大?

平原地区风的摩擦力较小;海洋上风的摩擦力较小;裸地上风的摩擦力较小

(4)风——高空的风和近地面的风

高空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高空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作用

近地面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作用,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四、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

(一)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教学目标】

1、全球有几个气压带和风带,分别是那些?

2、气压带的分布、成因、特征有哪些;每个气压带的气流状况,以及对气候会造成哪些影响?

3、单圈环流与三圈环流的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1.地球上大范围、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叫做 大气环流。大气环流能够调节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分分布

2.单圈环流的形成——理想状况(假设地球不自转,表面光滑、均质)

4.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1、原因: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2、规律:①北半球: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幅度大约5°-10°左右

②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同步:冬至——夏至:(北移) ;夏至——冬至:(南移)

(二)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1.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实际的气压带往往不能呈现出明显的带状分布

2.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陆地面积大,且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差异显著

3.夏季陆地升温快于海洋,往往形成低气压 。

4.冬季陆地降温快于海洋,往往形成高气压 。

5.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全球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6.夏季,北半球的 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所切断,其中亚洲低压(又叫印度低压)最为突出,从而使副热带高气压带仅保留在海洋上

7.冬季,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所切断,尤以亚洲高压(又叫蒙古高压)最为强盛,控制范围最广,这就使副极地低气压带 也仅保留在海洋上

8.南半球由于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因此其气压带基本保持着带状分布的特征

(三)季风环流

季风环流:

定义:盛行风向随季节作有规律变化的风叫做季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1.季风是指大范围地区盛行风向随季节作有规律变化的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亚洲东部,世界最大海洋—— 太平洋与世界最大陆地——亚欧大陆之间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导致冬季和夏季海陆气压分布的季节变化,形成了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

东亚季风:西北季风(1月) 成因:海陆热力差异 东南季风(7月):成因:海陆热力差异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也是形成季风的原因。例如,西南季风就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向右偏转而形成

南亚季风:东北季风(1月),成因:海陆热力差异 ;西南季风(7月)成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五、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锋面系统(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

(二)气旋和反气旋(低压和高压)

常见的天气系统主要有锋面系统、气旋(低压)和反气旋(高压)系统。世界各地在不同时间出现的各种天气变化都是天气系统作用的结果

受冷空气团控制的地区: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朗。

受暖气空团控制的地区:气温高,气压低,天气 晴朗

(1)冷气团和暖气团的交界面,称为锋面;(2)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称为锋线;

特征:水平范围广,冷气团在下,暖气团在上,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2.锋

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而形成的锋; 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篇6:高三地理背诵知识点

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平原是聚落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平原地区的聚落相对集中,山区聚落相对分散,山区聚落多位于山间盆地或谷地。

2、我国北方平原地区,聚落规模较大,多呈团聚型 、棋盘式格局;南方平原地区,聚落多沿河道延伸(取水方便、水运便利),呈条带状。

3、我国西北地区,聚落多分布在绿洲上,主要呈带状分布于山麓冲积扇地区(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地形平坦)。

4、青藏高原,聚落多分布在河谷地区(地势相对较低,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如雅鲁藏布江大河谷。

5、山区和平原聚落分布特征比较:从规模、密度、分布形态三方面比较。

与平原比较,山区聚落规模小,密度小,沿河流(河谷)分布,呈带状。(平原聚落规模大,密度大,大多呈团聚型。)

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交通线路尽量选择平原和河谷地形,避开陡坡、断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地段;尽可能多的经过居民点,避免占用耕地。在山地地区,人们通常会把线路地址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河谷地带,线路呈“之”字形,尽量与等高线平行,降低道路坡度。

2、在山地地区,人们通常首先建造成本低、难度较小的公路,其次才是铁路。

上一篇:最吸引人的牛肉牛排广告词下一篇:上海科目三考试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