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培育以忠诚、公正、廉洁、文明为核心的检察文化

2024-05-25

努力培育以忠诚、公正、廉洁、文明为核心的检察文化(精选2篇)

篇1:努力培育以忠诚、公正、廉洁、文明为核心的检察文化

努力培育以忠诚、公正、廉洁、文明为核心的检察文化

最高检最近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试行)》(以下称《准则》),使检察官在履行职责、行使检察权的各个方面和进行职务外活动有了统一严格的职业道德标准,深入学习贯彻执行《准则》,对于不断提高每一位检察官的职业道德素质,进一步推进队伍建设、正确行使检察权,不断提升检察机关整体形象和检察公信力,保障检察职能充分发挥,促进检察事业不断健康深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准则》共六章四十八条,对检察官职业道德基本要求和在履行职责、行使检察权的各个方面以及进行职务外活动等方面行为作了比较详尽的规定,就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惩戒也作了规定。《准则》的核心内涵是忠诚、公正、清廉、文明,充分体现了检察机关正确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执法为民的价值取向,具有非常强的可操作性。这样一部具体而又可操作性很强的准则,对于身处市场经济环境,各种思潮纷繁复杂、互相交织,面对经常与黑暗面打交道,不可避免要受到各种落后乃至腐朽道德观冲击的检察官们来说,落实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养成符合《准则》的道德行为的要求,单

靠一、二次学习和教育整改就能实现是不现实的。我认为,在结合实际深入学习《准则》,努力对照《准则》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的同时,作为检察机关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应当重视在单位乃至全系统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准则》推行和学习实践,激励人们崇尚学习实践《准则》的人文环境既文化氛围,逐步形成以实践《准则》为时尚,违背《准则》遭到唾弃,进而激励检察官自觉践行《准则》的长效机制。

我这里说的文化并非常人所指的文化程度或文艺体育, 而是指一个单位或群体在长期的工作(生活)管理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育起来的价值观、运作观、信誉及制度、传统和精神等的总和。也可以说“文化”就是单位或群体经过时间长河沉淀下来的习惯既职业文化。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简单来说,它必须是整个群体所认同和欣赏的,孕育于这个群体,也成长于其中。文化是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当一种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为人们所普遍认可和遵循的时候,文化的“软实力”便会表现出团队所共同愿景既凝聚力。这里所讲的共同愿景其实就是文化,可以说它是构建团队建设的重要支点,离开了它,团队就会失去了方向,就会导致个人价值失落和工作精神缺失。它具备的这种强大的精神动力,能有效地激发每

个成员的自觉性,从而在群体与成员之间,以及群体内成员之间形成相互作用的力量会和,群体自身便具有化解矛盾、增进团结的融合力和促进实现团体目标的内驱力。当今世界,不同民族有其不同的民族文化,而不同行业,不同单位同样都有其孕育于其中,被其认可和欣赏并体现其核心价值观的职业文化,这种文化对每一位身处其中的人的思维、观念、精神、生活等的形成,有着极大的甚至决定性的影响力。

同样,检察的职业文化孕育于检察机关及其干警履行职责和日常生活中的以维护公平正义、执法为民为核心,以提高法律监督能力为目的,以创新检察管理体制为途径,以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为形式的具有鲜明检察特色的精神财富。事实上,检察机关重建30年来,不同时期的检察职业文化所营造的浓厚氛围,对身处其中的检察人员的思维习惯、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精神智慧、生活习惯的形成乃至工作成果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促进了检察特有的职业道德的养成,成为了检察工作不断创新发展的精神动力。因此,深入贯彻落实《准则》主题学习实践活动,应同时注意培育以忠诚、公正、廉洁、文明为核心的,充分体现检察机关正确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执法为民价值取向的检察职业文化,培育形成单位内为大多数干警认同的崇尚《准则》,唾弃不道德行为的职业文化氛围,为《准则》深入持久地贯彻落实奠定坚实的职业文化基础。应当做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开展经常性的以《准则》为核心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培育以忠诚、公正、清廉、文明为核心的检察职业文化,要以职业道德教育为先导,要通过宣讲、辅导、自学、讨论、知识竞赛等多种教育形式,强力灌输以《准则》为核心的检察职业道德理念,使全体干警熟知《准则》内容,明确目的意义和要求。

二、领导干部要带头模范遵守《准则》。我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崇上”。在单位中领导干部不论大小,其思想作风、言行举止、喜好等,对其属下都会造成影响,属下在执行上级指示,工作安排和落实工作任务过程中,主动地或不得不被动地会受到其上级的思想、作风、言谈举止、喜好潜移默化地影响。因此,各级领导必须带头学习《准则》,做学习践行《准则》的模范,用自己践行《准则》的实际行动,带动部署,推动践行《准则》风气的形成。

三、大力表彰职业道德先进人物。要大力表彰在日常工作中乃至生活中践行《准则》的道德模范人物,同时要在开展年终总结、评功评奖等活动时,注意将能否践行《准则》,是否有突出的履职表现作为总结和评选的硬件标准之一。要通过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开展表彰,号召全体干警开展向先进模范人物学习活动,同时要对违背《准则》的不良行为和言论作出批评,进而形成践行《准则》光荣、违背《准则》

可耻的舆论氛围。

四、要提拔和重用德才兼备干部。“用人”对一个单位风气和“文化”形成的导向和推动作用意义重大。一个单位,提拔什么人,重用什么人,对全体成员的教育和激励作用最直观。不论领导和党组织在宣传教育上怎样提倡和要求,都不如提拔谁或重用谁更能让人受到切身教育,更能有助于形成与领导和党组织用人标准一致的风气和职业文化。因此,在选拔任用干部时,一定要选拔和使用道德素质符合《准则》要求,履职确有成绩且群众拥护的人,才能有助于推动《准则》的贯彻落实。

五、要修订与《准则》相衔接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是约束和调节检察人员日常工作中行为和关系的准则。要以《准则》精神为指导,认真修订完善工作、办案和管理制度,用体现《准则》精神的制度来管人、管事、管钱、管权,约束检察人员日常言行举止,保障《准则》落实。

六、开展健康活泼的文体活动。要在单位内部积极倡导和组织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要根据检察人员的职业特点和个人爱好,倡导和推动成立多个文化体育活动组织,并适当地在领导力量、时间和经费上加以扶持,引导检察人员增强体质,追求健康向上的精神生活,占领“八小时”外课余文化阵地。

七、加大《准则》落实的监督力度,加强监督力度,建

立和健全监督机制,才能保证检察职业文化建设乃至检察职业道德建设健康发展,确保《准则》得到全面贯彻实施。要根据培育新型检察职业文化的需要拓展监察机构的职能,要对所有违背《准则》的言行和影响《准则》践行的因素进行督察,切实营造“不可违”和“不敢违”的检察职业文化氛围。

篇2:努力培育以忠诚、公正、廉洁、文明为核心的检察文化

努力推进检察文化建设

株洲市人民检察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也是推进检察文化建设的基础。近年来,全市检察机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着眼检察队伍的思想、能力、形象建设,全面提升了检察队伍的整体素质,营造了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促进了检察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执法规范化建设稳步推进,执法质量不断提高,先后涌现出全国模范检察官肖玲、张展,“全国十佳反渎局长”朱四平、“首届湖南十佳检察官”王友武等先进典型,醴陵市院被省文明委授予精神文明建设窗口单位,茶陵县院连续五年被评为全省先进基层院并被高检院记集体一等功。

一、以确立正确的执法理念为重点,打牢干警执法为民的思想基础

牢固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是公正执法的根本前提。执法理念,是执法工作的先导,是执法的根本性问题。当前存在的执法不公正、不规范、不文明现象,都与执法理念上出现偏差有着直接的关系。几年来,我们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大学习、大讨论”等专题教育活动为载体,通过网络、课堂、论坛、专刊等形式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精

神。把畅通民生诉求作为弘扬法治文化的重点,要求干警树立公正理念、效率理念、人本理念、程序理念,恪守社会主义法制原则,把公正执法不折不扣地贯穿到执法活动的全过程,切实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通过建立阳光台、开展举报宣传周、实行检察长接待日、强化首办责任制、开展下访巡访活动等拉近检察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及时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关注人民群众诉求,倾听人民群众呼声。通过实实在在的办案成效,缓解民生诉求矛盾,破解民生诉求难题,形成检察机关与人民群众,检察官与当事人之间的良性互动,增强检察机关的公信力。五年来,我们依法严厉打击了一批黑恶势力犯罪和严重刑事犯罪,监督纠正了各种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的执法、司法行为。查办了樊甲生、万善志、陈新年、赵金榜等一批社会影响较大、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贪污贿赂、渎职侵权大要案件,通过办案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3亿元。涉检进京上访继续保持零记录,市院控申举报接待室被评为全国文明接待室,市院反贪局被评为全国先进反贪局。

二、以特色历史文化教育为载体,培育干警良好的职业道德

株洲是建国后的新型工业重镇,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有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陵,有作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组成部分的炎陵、茶陵,形成了独特的民主友爱,人人平等;克服困难,勇于创新;民无私心,道德淳朴的炎帝文化和星火燎原,坚韧不拨的红色文化。几年来,我们在检察文化建设中,坚持用株洲特色历史文化激励和鞭策干警净化思想,涤荡灵魂,培育干警勤俭朴实、艰苦奋斗、敬业爱岗、执法为民、服务大局的职业道德。一是建立分类教育基地。在炎帝陵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茶陵建立红色政权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在醴陵建立反腐倡廉教育基地,在网岭监狱、茶陵监狱建立警示教育基地,每年以支部为单位组织干警前往教育基地开展党日活动,接受洗礼和熏陶,提高党性修养,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在时代集团、中国南方株洲电力机车集团公司、株洲硬质合金集团公司、南方动力机械公司、株洲冶炼集团公司等大型国有企业建立对口联络点,强化干警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意识。二是做好典型引路示范。先进典型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一个先进典型就是一面催人奋进的旗帜,能激励广大干警以典型的力量去铸就人生。以先进典型为标杆,用典型所蕴含的感染力、影响力和说服力去引路,能够营造积极进取,团结向上,勤奋务实的良好氛围,推动工作创新发展。五年来,我们先后推出了2名全国模范检察官,1名全国“十佳反渎局长”,1名全省“十佳检察官”,6名株洲市平安卫士等先进典型。今年,又在全省政法系统推出了石峰区院副检察长陈平等先进人物。通过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活动,组织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形式,激发干警争先创优的自觉性、主动性,营造出一种“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的风清气正的环境。五年来,株洲市政法“110”、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89110”的投诉平台对检察机关的投诉均为零纪录,炎陵

县院连续30年无干警及家属受到纪律处分。

三、以促进业务和队伍建设为目标,培育干警和谐的团队精神

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的检察队伍,是检察工作的发展之基、力量之源。因此,我们紧扣政治建检、业务兴检、文化育检、机制活检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以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维护司法公正、促进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为目标,努力构筑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的和谐团队文化,明确提出“全市一盘棋,比学赶帮超,发展论英雄,个个扛大旗”的团队文化核心理念。在团队文化建设的实施过程中,做到三个突出:一是突出打造责任型团队。通过开展“检察为我筑舞台,我为检察添光彩”、“我与检察事业同行”等主题讨论、演讲活动,牢固树立大局观,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干警形成“我强则团队强,团队强则检察工作强”的共识。通过目标管理考核,将对各基层院的考核分解到基层院的各个部门,对市院机关各部门的考核细化到每位干警,形成“人人有责任,个个是主人”的层级管理和考核模式。二是突出打造学习型团队。首先是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市院明确提出了创建学习型机关的目标,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各基层院结合实际制定了学习计划,普遍建立学习奖励等制度。其次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全市广泛开展了练兵比武、演讲征文、检察长论坛、专家讲座、网上学习、案例点评等一系列活动。

今年又在全市检察机关组织开展“正理念,强素质,促发展”的读书活动,引导干警立志、读书、成才。再次是狠抓教育培训。通过学历教育、续职教育、业务培训、跟班学习等形式引导干警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实现学习和工作良性互动,个体和团队全面进步。目前全市检察机关已有16人获硕士学位,有10人在读硕士,1人在读博士;近五年来,有 73名干警通过司法考试,占参考总人数的31.9%;在近三年全省执法质量考评中,成绩稳步上升。三是突出打造和谐团队。市院作为基层院建设的一线指挥部,对基层院的文化建设既提出整体要求,又不强求千篇一律。一方面实行市院领导对口联系基层院制度,开展经常性的指导,并通过对基层院巡视、干部协管和参加民主生活会,促进基层院班子和谐;另一方面根据不同实际,贯彻和谐理念,实施个性化指导,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方法,发挥先进院的引导作用。

四、以环境文化建设为载体,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为了提升文化品位,陶冶干警高雅的个体素养和人文情操,我们从三个方面积极营造舒适优雅的人文生态环境,一是狠抓了“两房”建设规划。2002年,高检院下发《人民检察院办案用房和专业技术用房建设标准》后,我市两级检察院抓住机遇,立足现实,克服“等、靠、要”思想,全面启动“两房”建设工程,从选址、设计到建设,始终贯穿体现庄重、大气、实用、兼具现代化特点和超前意识的检察建筑特色。通过艰苦努力,目前已基本完成了“两房”建设任务,总建筑面积达55700多平方米,总投资1亿余元。二是狠抓了办公环境布置。本着节约、实用、美化、亮丽的原则,市院和9个基层院先后逐步完善了荣誉室、图书室、健身活动室;邀请书画名家将体现检察工作特色的法谚法语、名言警句用书画艺术形式对办公场所进行美化,营造出高雅、严肃、活泼、浓郁的文化艺术氛围;石峰区院建起了供干警工间休息的咖啡屋,醴陵市院与市纪委联合建立了醴陵市廉政教育基地。市院机关配套建立了室内外运动场地,对草坪隙地进行了美化、绿化、亮化。市院和6个基层院均被授予园林式单位。三是狠抓了人文环境优化。为把思想性与艺术性、先进性与群众性、知识性与趣味性融入检察文化氛围,全市检察机关积极开展篮球、乒乓球、棋类比赛和摄影、美术、书法展览等活动,重大活动和节日组织干警举行丰富多彩的文艺联欢。定期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文学、礼仪知识教育,提高干警审美情趣,提升综合素质。市院创作的《巍巍中国检察官》乐舞说唱节目,参加了省院和株洲市的文艺汇演。近三年,全市检察机关共有4件影视、新闻作品荣获金鼎奖。

上一篇:新东方首家点评考研翻译下一篇:云南省法检系统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