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控烟计划实施方案

2024-05-11

学校控烟计划实施方案(精选6篇)

篇1:学校控烟计划实施方案

为了给广大师生营造一个无烟、清洁、健康、和谐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使学生在无污染的环境里健康成长,我校在巩固以前控烟成绩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控烟工作的力度,本年度计划做好以下主要工作。

一、明确目标,加强领导

为了确保学校控烟工作顺利开展,决定成立控烟工作领导机构,以校长为组长,下设控烟工作办公室,办公室人员由政

教处干部、年级组长和班主任组成,并要求学校男教师做好表率,把创建无烟学校作为我校的近期目标,明确工作责任,制定控烟措施。

二、营造良好的控烟氛围。

1、为了使控烟活动深入开展,控烟领导机构要在办公室、会议室、学生宿舍、食堂、教室走廊等校园醒目位置设立“请勿吸烟”“无烟办公室”等标志,随时提醒学生、教职工和外来客人禁止吸烟。

2、利用教职工大会、年级学生大会、主题班会、国旗下演讲、黑板报、校刊、校园广播站等各种渠道,在全校师生中广泛开展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教育,使创建无烟学校成为师生员工的自觉行动。

3、利用5月31日世界无烟日,组织广大师生开展控烟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对烟草产品的认识,有效降低吸烟率。

4、各班团支部利用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开展“拒绝烟草,做不吸烟的新一代”、“手拉手劝阻吸烟”等活动。

5、利用“小手拉大手”活动,让学生向家长宣传吸烟有害健康的科学知识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力所能及地规劝家长戒烟、禁烟。学校利用家长会,加强控烟宣传,使家长遵守国家对控烟工作的有关规定,自觉参与社区的控烟活动。

三、继续开展控烟活动。

1、学校利用每周二教职工大会时间加强控烟知识的学习。组织教职工学习《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无烟单位标准》。让广大师生全面了解国际、国内控制吸烟的历史、现状以及鸦片战争对人们带来的痛苦和灾难,从而进一步认识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增强广大师生控烟的自觉性。

2、利用年级学生大会,对学生讲解吸烟的危害,让学生充分讨论吸烟对青少年成长的危害,从而拒绝吸烟。

3、校园广播站每周进行一次控烟宣传,建议学(来源:好范文 http:///)期末举行一次控烟知识竞赛。

控烟领导机构围绕以上工作要点积极开展工作,加强检查和督导,形成全校人人参与的有效机制,切实把控烟工作落到实处。

学校控烟工作计划范文

篇2:学校控烟计划实施方案

一、完善的管理制度。

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首的控烟领导小组,分五个部门共同管理,各部门有明确的职责,卫生室做好全校及家长的宣传工作,并做好监督与信息反馈工作,大队部组织少先队向同学及家长宣传校内不准吸烟,并在值勤过程中做好控烟的督促工作,工会做好本校几位吸烟老师的宣传工作,规定在校一律不准吸烟,总务处督促外来人员进校后不准吸烟,教导处与校长室共同做好教职工的宣传工作。

二、有明确的奖罚制度。

我校认真贯彻市“七不”规范,积极开展禁烟宣传教育活动,有明确的禁烟制度和醒目的禁烟标志,并规定教师在学校里一律不准吸烟,如有违反,则按制度扣罚奖金,并给予严厉批评教育。

三、积极面向健康教育,开展禁烟宣传工作。

我校利用每周四的健康教育课,在全校开展宣传活动,与环境教育、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每位同学从小树立“吸烟”有害健康的意识,由师生共同监督,确保校内无烟。

学校控烟工作计划(二)

以教育部《关于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为依据,以创姑苏区首批“无烟单位”为抓手,大力开展控烟活动,面向教职工、家长、学生宣传吸烟的危害性,提高广大家长及教职工控烟的自觉性,顺利完成创建考核。

一、明确责任,落实控烟措施

幼儿园成立以园领导为组长,园班子人员、保健老师、班主任、保安等为组员的控烟领导小组;成立以园有关领导、党团员教师组成的园禁烟检查督导组,明确各自的职责,由组长负责分工,各部门紧密配合积极开展控烟工作,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安排布置控烟活动的落实情况,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限期整改。

二、加强宣传,创设无烟环境

(一)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控烟氛围

1、将控烟宣传教育纳入幼儿园健康教育计划,通过集体活动、展报、橱窗、讲座等多种形式向师生传授烟草危害、不尝试吸烟、劝阻他人吸烟、拒绝吸二手烟等控烟核心知识和技能。通过学习,提高教职工对控烟的认识,人人参与控烟活动,自觉抵制烟害,创造良好的控烟氛围。充分利用5月31日世界无烟日,集中开展控烟主题宣传活动,强化孩子的控烟知识、态度和行为,促进孩子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和习惯。通过“小手拉大手”等形式,孩子向家长宣传控烟知识,劝阻家人不吸烟和避免被动吸烟。

2、发挥幼儿园网站、家校通的作用,宣传控烟法规,向全体师生、家长介绍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对社会的不良影响,将控烟活动逐步延伸到家庭、社会。

(二)健全制度,提供创建无烟学校的机制保障

1、幼儿园内全面禁烟,园内主要区域如办公室、走廊、餐厅等设置醒目的禁烟标志及监督投诉电话,园内不得张贴或设置烟草广告或变相烟草广告。

2、不设烟具,严禁教职工、外来人员在幼儿园内吸烟,要求吸烟的教职工尽早戒烟。对来幼儿园检查工作、开会的所有人员、包括各级领导及来访人员一律不得用烟招待。不给家长敬烟,不劝烟,家长递烟婉言谢绝。

3、控烟监督员负责在管辖的区域内无烟头、无吸烟者,有劝诫吸烟者的义务,若有非本园人员不听劝阻者,控烟监督员报园长室进行进一步劝阻;本园教职工若有不听劝阻者,控烟监督员报控烟领导小组进行处罚。

4、本班家长在园是否吸烟与评优考核结合起来,并实行“一票否决制”。积极开展无烟教室的评选活动,对评选出的无烟班级进行表彰奖励。

三、重视督查,力创实现“无烟单位”

1、控烟监督人员对幼儿园控烟工作的进行经常性监督检查,形成常规化。

2、全体教职工有责任对在园内发现的吸烟者进行劝阻。

3、园有关领导、党团员教师组成园禁烟检查督导队,加强幼儿园内部巡视和督导检查。

4、定期组织对幼儿园各部门、各班级控烟工作进行检查,每学期至少一次。

学校控烟工作计划(三)

为了提高师生的文明意识,促进师生的身心健康,学校积极响应龙口市卫生城市建设的各项要求,认真开展健康校园的争创活动。现制定本学年度的控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我们要以教育改革为动力,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结合实际,根据《不吸第一支烟》等教材内容,大力开展控制吸烟活动,并积极宣传吸烟的危害性,让师生全面了解国际国内控制吸烟的历史与现状,所采取的措施以及在中国历史上吸烟对人们带来的痛苦和灾难,从而进一步认识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提高广大师生控烟的自觉性,保证我校控烟活动通过各级的达标验收,师生的吸烟人数降到零。

二、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负责人为组员的控制吸烟领导小组,由校长负责分工,各处室紧密配合积极开展控烟工作,每年制订控烟计划和措施,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安排布置控制吸烟活动的检查和落实工作,及时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通报批评,限期整改。

三、控制吸烟的教育宣传

1、加强宣传,创造良好的控烟氛围。为了提高师生对吸烟有害健康的认识,首先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不吸第一支烟》、《保护不吸烟者免受烟害》、《深圳市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等有关内容,对学生利用班会或少先队活动时间认真学习,通过学习,提高师生对控烟的认识,人人参与控烟活动,自觉抵制烟害,创造良好的控烟氛围。

2、坚持开设健康教育课、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办健康教育专栏、健康小报、展板等,利用黑板报、“小白灵”广播宣传禁烟法规,通报吸烟状况,介绍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对社会的不良影响。

3、加强培训工作。培训班主任,提高班主任对控烟工作的认识,班主任是教育学生最直接的实施者,提高班主任对控烟工作的认识是搞好控烟工作的有力保证,为此,学校对班主任每学期培训一次,一是明确怎样组织学生开展控烟活动,二是提高班主任对控烟工作的认识,增强责任感,使命感。

4、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控烟网络,学校要在净化学校环境的同时,将控烟活动逐步延伸到家庭、社会。

(1)学生抄写吸烟有害健康的文章,读给家长听,监督家长不吸烟,并让家长签字、写保证。

(2)父母要以身作则,学生在班会上汇报家长的戒烟情况。

(3)召开家长会,向家长通报学校控烟的进展情况,并向家长宣传吸烟的危害,并与家长签订控烟协议书,要求家长不当着孩子的面吸烟,及早戒烟,教育学生不吸烟,卡住学生买烟经济来源。

(4)呼唤社会监督。通过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学校是控烟学校。商店不能将香烟买给学生。共同为学生创造优美舒适的学习环境,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

(5)组织学生观看一次吸烟有害健康的教育影片。

四、控制吸烟警示性规定

1、严禁学生在校内外任何场所吸烟。

2、严禁教师在校园内吸烟。

3、要求吸烟的教师尽早戒烟。

4、不给客人敬烟,不劝烟,客人递烟蜿蜒谢绝。

5、摆放禁烟标志,不设烟具。

五、控制吸烟奖罚措施

1、严禁学生在校内任何地方吸烟,若发现学生吸烟一次者,在班上记性严肃批评教育,吸烟两次者,在全校进行通报批评,吸烟三次以上者,学校要给纪律处分,并扣班级量化分。

2、教师在校园内吸烟一次者罚款20元,吸烟两次以上者,除了罚款以外,还要在教职工大会上通报批评。

3、学生是否吸烟与评选优秀班级和三好学生综合起来,把控烟活动与班级考核和班主任考核结合起来,并实行“一票否决制”。

篇3:北京市中小学校控烟效果评价

2005年北京市学生烟草使用状况调查显示, 北京市学生的现在吸烟率为8.26%, 尝试吸烟率为22.16%[3]。2005-2008年,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等组织开展了多项基于校园的青少年控烟活动。为评估北京市中小学校烟草控制活动的效果, 进一步了解北京市中小学生的烟草知、信、行情况, 笔者于2008年4月进行了此次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根据北京市中小学校的分类及其组成作为抽样框架, 抽取其中11个区县, 通过多阶段分层 (按地区、经济状况、学校类型分层) 随机整群抽样, 共抽取学校87所, 学生16 700名。删去关键变量缺失的308人, 得到有效样本16 392人, 有效率为98.21%。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 (13.12±3.47) 岁, 其中男生8 249名 (50.32%) , 女生8 143名 (49.68%) ;小学生6 859名 (41.84%) , 普通初中生4 845名 (29.56%) , 普通高中生3 670名 (22.39%) , 职业高中生1 018名 (6.21%) 。

1.2 方法

采用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的方法。问卷以2005年调查问卷为基础, 进行了部分修改, 并加入了被动吸烟与校园无烟环境建设的内容。

问卷主要内容: (1) 基本信息, 包括年龄、性别、住宿情况等; (2) 吸烟相关行为, 包括尝试吸烟、现在吸烟、主要吸烟场所等; (3) 烟草危害相关知识, 包括知识来源、吸烟所致疾病、烟草有毒成分等; (4) 对吸烟行为的态度, 包括对于父母、教师、同学及自己吸烟的态度等; (5) 烟草暴露情况, 包括居住房间、交通工具以及公共场所内等烟草暴露情况; (6) 校园无烟环境概况, 包括学校的烟草危害课程、控烟活动等; (7) 戒烟相关情况, 包括是否戒烟、戒烟原因、获得戒烟帮助的途径。

1.3 分析指标

包括:尝试吸烟率、现在吸烟率、尝试吸烟年龄、烟草危害知识了解情况、对吸烟者的态度、被动吸烟状况和学校控烟活动情况等。

指标定义:尝试吸烟为到调查时为止, 至少吸过1口烟;现在吸烟为在最近的30 d内, 至少有1 d吸过烟;被动吸烟为不吸烟者每周至少1 d内有15 min以上暴露于吸烟者呼出的烟雾中。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调查的不同性别、区域、学校类型间学生的烟草使用状况进行描述, 并与2005年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各题均以有效回答人数进行统计分析。数据采用EpiData 3.1录入, 使用SPSS 14.0进行分析。由于2008年的有效样本学校类型构成比与2005年有所不同, 为避免学校类型的影响, 分析时根据总体分布进行了加权。

2 结果

2.1 烟草使用状况

2.1.1 尝试吸烟率

2008年的调研结果显示, 北京市中小学生的尝试吸烟率为17.02%, 其中男生为23.39%, 女生为10.5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37.632, P=0.000) 。2008年不同学校类型学生的尝试吸烟率不同, 且随着学习阶段的提高, 尝试吸烟率明显上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 546.850, P=0.000) 。

由于2008年的学校类型构成与2005年不同, 用整体数据进行标化后, 2008年的尝试吸烟率为16.93%, 与2005年 (16.22%) 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2.649, P=0.104) 。在不同学校类型间, 职业高中学生2008年的尝试吸烟率比2005年提高了11.33个百分点,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6.789, P=0.000) 。其余学校类型尝试吸烟率2年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1.2 现在吸烟率

2008年调研结果显示, 北京市中小学生的现在吸烟率为7.05%, 其中男生为10.96%, 女生为3.1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81.442, P=0.000) 。且随着学习阶段的提高, 现在吸烟率也呈不断上升趋势。

用整体标化后, 2008年中小学生的现在吸烟率为6.12%, 高于2005年 (5.33%) ,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245, P=0.004) 。但在不同类型学校间, 职业高中学生的现在吸烟率2008年达到了32.70%, 比2005年提高了8.20个百分点,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6.983, P=0.000) 。其余类型学校现在吸烟率2年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注: () 内数字为百分率/%。

2.1.3 烟草使用相关情况

在对于尝试吸烟年龄的2 867个有效回答中, 有748个 (26.09%) 回答尝试吸烟年龄为“6岁及以下”, “7~9岁”的占17.16%, 分别排列前2位,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7.435, P=0.000) 。此结果与钱玲、田本淳[4,5]等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控烟教育干预活动应注重在低学习阶段开展。

在“近30 d, 您的主要烟草获取途径”的2 614个有效回答中, “别人给的”和“自己买的”分别占前2位 (34.54%和33.13%)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170, P=0.279) 。

在拒烟教育问题上, 2008年中有64.12%的学生表示获得过教师或家长的拒烟教育, 高于2005年 (60.37%)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8.891, P=0.000) 。此次调查中“有因年龄小而不卖烟给他”的学生比例占5.84%, 与2005年 (5.87%)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没有买过烟”的学生比例由36.84%上升为50.89%, 说明学校控烟教育有一定效果。

2.2 烟草危害知识了解情况

2.2.1 烟草危害知识

2008年调查结果显示, 中小学生有关吸烟与健康的知识来源前5位分别为电视 (82.9%) 、教师 (69.9%) 、家长 (65.3%) 、宣传画 (56.9%) 、报纸杂志 (56.2%) , 但仍有5.7%的学生表示从来没有听到或看到过有关吸烟与健康的知识。

有95.7%和91.9%的学生明确表示吸烟和被动吸烟对人体有害, 但在现在吸烟者中分别只有77.1%和79.0%的学生认为吸烟和被动吸烟对健康有害, 低于非现在吸烟者的认识率 (97.3%和93.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 056.115, 288.777, P值均=0.000) 。

在对烟草与健康相关问题的认识上, 除“吸烟会影响一个人的肺活量及运动表现”外, 女生对于其他保护因素的正确认知率都高于男生,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注: () 内数字为百分率/%。

2.2.2 对烟草有害成分和吸烟所致疾病的了解

调查对象正确认识烟草燃烧可产生的有害成分依次为尼古丁 (91.66%) >烟焦油 (79.62.%) >致癌物质苯胺类 (56.52%) >一氧化碳 (50.76%) >放射性物质 (12.85%) 。其认知率均高于2005年,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整体上对放射性物质的认知率仅12.85%, 说明学生在对某些有毒成分的认知上还存在盲点。见表3。

调查对象对吸烟可致疾病认识依次为肺癌 (88.02%) >气管炎 (65.02%) >冠心病 (33.16%) >高血压 (30.94%) >脑血管病 (28.60%) >胃癌 (23.87%) 。2008年与2005年结果比较显示, 学生的认知在高血压、冠心病和脑血管病方面增长幅度最大, 可能与近年来社会大环境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广泛关注有关。从整体上看, 除“不知道”项下降外, 其他认知率都高于2005年的结果,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注: () 内数字为百分率/%;2008年与2005年比较, **P<0.01。

2.3 对吸烟的相关态度

2.3.1 对父母、教师及同学吸烟的看法

在对待父母吸烟的看法上, 2008年的结果中对厌恶、污染家庭环境以及影响学习的肯定率明显高于2005年,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76.903, 29.919, P值均=0.000) 。但2008年认为吸烟可解乏、是成人的正常行为的学生比例也高于2005年,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8.299, 80.403, P值均=0.000) 。见表4。

在对教师吸烟的看法上, 有40.43%的学生表示教师吸烟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30.71%的学生表示教师吸烟形象不好, 在反对同学吸烟方面2008年的结果不如2005年强烈,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8年对“吸烟可以有更多朋友”、“是成熟的表现”及“与我无关”等都比2005年更为肯定。见表4。

2.3.2 吸烟与非吸烟学生对吸烟的看法

2008年的调查结果显示, 现在吸烟者和非吸烟者对烟草使用的看法存在较大差异。现在吸烟者对吸烟的诸多“好处”都较非吸烟者更为赞成。有42.03%的现在吸烟者对“吸烟可以表现成熟”表示肯定, 明显高于非吸烟者 (9.19%) 。分别有45.57%和40.77%的现在吸烟者表示“既然成人可以吸烟, 青少年就可以吸”和“美好的烟草广告会使自己更想尝试吸烟”, 其比例明显高于非吸烟者, 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见表5。

在禁止公共场所吸烟、禁止未成年人吸烟、吸烟可破坏形象以及学校应帮助戒烟等有利于控烟的方面, 尽管现在吸烟者的赞同率明显低于非吸烟者, 但他们中仍有超过50%的人同意上述看法。

结果还显示, 有94.17%的学生表示公共交通工具应禁止吸烟, 有87.95%的学生表示公共场所 (如商场、影院、俱乐部、餐馆等) 也应不允许吸烟。

注: () 内数字为百分率/%;2008年与2005年比较, *P<0.05, **P<0.01。

2.4 学生被动吸烟及校园控烟工作状况

2.4.1 被动吸烟情况

有45.31%的学生表示在近30 d内每周至少有1 d暴露于吸烟者呼出的烟雾中15 min以上, 有51.14%的学生表示在近6个月内存在被动吸烟暴露。

不同地区学生的被动吸烟暴露不同, 城市、县镇和农村学生的近30 d被动吸烟暴露率分别为44.59%, 45.24%和49.5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2.825, P=0.002) 。城市、县镇和农村学生的近6个月被动吸烟暴露分别为50.23%, 51.21%和55.84%, 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χ2=16.070, P=0.000) 。均为农村学生被动吸烟暴露率最高。

2.4.2 校园控烟工作状况

在对学校控烟活动的调查中, 有93.67%的学生表示学校举办过控烟活动, 对每项活动的肯定情况为:控烟健康教育课 (62.73%) >在“拒吸第一支烟”签名册上签名 (30.85%) >控烟知识竞赛 (27.36%) >控烟绘画活动 (24.18%) >控烟小品、相声等 (16.59%) 。学生对上述活动的喜爱程度依次为:控烟小品和相声表演、控烟绘画活动、在“拒吸第一支烟”签名册上签名、控烟健康教育课、控烟知识竞赛。

分别有76.13%和70.83%的学生明确表示学校讲解过控烟法规中关于青少年的部分和学校课程中有关于烟草危害的内容。不同类型学校学生对上述2个问题的肯定回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36.620, 1430.799, P值均=0.000) 。

在对学校对学生进行戒烟辅导、学校提供烟草危害信息以及学校与小区合作举办活动问题的回答上, 同样表现出了随着学习阶段的提高, 学生肯定回答率下降,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普通高中生的结果普遍低于职高学生, 可能与普通高中学校的教学任务更重有关;除学校与小区合作举办活动项外, 其余2项间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 (χ2=85.943, P=0.000;χ2=4.215, P=0.040) 。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北京市中小学生的尝试吸烟率、现在吸烟率均为男生高于女生,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与我国在重庆、广东、山东和天津[6]结果较一致。

与2005年的结果相比, 学生尝试吸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现在吸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对现在吸烟率进行不同学校类型间比较发现, 除职业高中外, 其余学校类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2008年现在吸烟率的上升与职业高中生现在吸烟率的上升有很大关系。在对尝试吸烟率分析时也发现, 2年间职高学生的尝试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此结果与杨功焕等[7]的研究结果一致。

对于尝试吸烟年龄的回答中, 占第1位的是“6岁及以下”, 学生的烟草主要获取途径主要为“别人给的”和“自己买的”。结果与2005年郭欣等[3]的研究结果一致。此次研究显示, 2008年北京市中小学生烟草使用状况与2005年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在对烟草危害的认识上, 现在吸烟者对“吸烟和被动吸烟对人体有害”的认识率低于非吸烟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生对于烟草危害的正确认知率多高于男生,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 对烟草危害的正确认识是防止青少年吸烟的有效保护因素之一。同时提示控烟教育更应该注重培养现在吸烟男生对烟草危害树立正确的认识, 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远离烟草。

此次结果显示, 调查对象对烟草的有害成分和吸烟所致疾病的正确认知均优于2005年王星火等[8]的研究结果,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2008年北京市中小学生烟草使用状况与2005年间并无明显差异。由此可以推断, 北京市中小学生对烟草的知识和行为间可能存在分离现象。这也符合健康教育的知信行模式, 即首先个体的烟草危害知识提高, 然后信念随之改变、社会氛围也逐渐变化, 最终人群的吸烟行为才会发生变化。

上述结果明确肯定了近3 a来北京市中小学校控烟工作的成绩, 但学生在对某些有毒成分的认知上还存在盲点, 如对放射性物质的正确认知率仅为12.85%。提示学校在开展控烟工作中, 应适当增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并合理利用医药系统的资源, 积极获取医务人员的帮助。有研究显示, 学生对医务人员宣传的烟草有害健康知识的可信程度最高[9]。

在对父母、教师及同学吸烟的看法上, 学生对父母吸烟的否定比2005年更为强烈。同时, 现在吸烟者对吸烟的诸多“好处”都较非吸烟者更为赞成, 如吸烟对异性有吸引力、有助于社交等,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现阶段学生在拒烟信念上仍未达到较好的程度, 北京市学校控烟工作应继续加强, 同时注重对现在吸烟者的针对性, 防止现在吸烟者对非吸烟同伴产生不利影响。

在被动吸烟方面, 分别有45.31%和51.14%的学生表示在近30 d内和近6个月内存在被动吸烟暴露。此结果与我国参与的“全球青少年烟草调查”[10]的结果相吻合。不同地区学生报告的被动吸烟暴露结果显示, 农村学生的被动吸烟暴露率高于城市学生和县镇学生, 与杨功焕等[7]报告的结果类似。城市和农村人群报告的被动吸烟暴露率分别为49.7%和54.0%。提示经济欠发达地区学生存在更高的被动吸烟暴露, 控烟工作应注重在该类地区的宣传。

学校控烟活动的数据显示, 北京市对学生人群的控烟活动覆盖率很高, 目前开展的活动中位于前3位的分别为控烟健康教育课在“拒吸第一支烟”签名册上签名、控烟知识竞赛。在众多控烟活动中, 学生们比较喜欢一些喜闻乐见的活动, 如控烟小品和相声表演、控烟绘画活动等。

学生对校园控烟工作的肯定回答率总体上随着学校的上升而递减趋势, 差异多有统计学意义;但普通高中的学生肯定率稍低于职业高中, 可能与普通高中学校的教学任务更重有关。提示控烟力度在高学习阶段以及繁忙学习阶段相对较弱, 而这些阶段的学生往往存在着很多的烟草使用的高危人群。

综合上述情况, 笔者认为青少年控烟工作应更加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强学校控烟工作。学校是青少年的主要活动场所, 理应成为开展青少年预防吸烟教育活动的主要依托, 而学校内严格的校纪校规也为更好地落实学校控烟政策提供了一定的强制力。 (2) 争取家长及社区参与控烟。家长和社区参与学校的控烟活动不仅有利于更好地控制学生吸烟, 而且对家长的吸烟行为也形成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3) 发展同伴控烟教育。Suzanne等[11]对英国10 730名中学生的研究结果显示, 曾不规律吸烟的学生经过1 a的同伴教育后, 每周吸烟率下降了18.2%。由于同伴间文化背景和阅历相同, 彼此易于沟通, 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 因而干预效果显著。 (4) 获取大众传媒支持。Worden等[12]报告了针对女性青少年的为期4 a的大众传媒干预研究, 结果干预组的吸烟率比对照组的吸烟率低40%, 并且干预效果一直保持了5 a。利用大众传媒进行烟草危害知识宣传以及利用名人效应来传播健康信息, 都将获得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SIR JC, DAVID S.Tobacco:A Global Threat.Macmillan Education2002:7-49.

[2]LIU BQ, PETO R, CHEN ZM, et al.Emerging tobacco hazards inChina 1:Retrospective proportional mortality study of one milliondeaths.BMJ, 1998, 317:1 411-1 422.

[3]郭欣, 曹若湘, 陶立元, 等.北京市2005年学生烟草使用情况现状.中国学校卫生, 2008, 29 (5) :417-419.

[4]钱玲, 易厚广, 田本淳, 等.我国六城市小学生烟草与健康知识信念和行为现状.中国学校卫生, 2006, 27 (4) :297-299.

[5]田本淳, 钱玲, 张巍, 等.我国六城市中学生烟草与健康方面的知信行状况分析.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6, 15 (4) :363-366.

[6]The Global Youth Tobacco survey collaborative group.Differences inworldwide tobacco use by gender:Finding fromthe global youth tobac-co survey.J Sch Health, 2003, 73:207-215.

[7]杨功焕, 马杰民, 刘娜, 等.中国人群2002年吸烟和被动吸烟的现状调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5, 26 (2) :77-83.

[8]王星火, 郭欣, 张檬兮.北京市2005年学生烟草相关知识态度现状调查.中国学校卫生, 2008, 29 (5) :402-403.

[9]文孝忠, 陈维清.初中生有关吸烟与健康知识和需求调查.中国公共卫生, 2006, 22 (5) :638-640.

[10]The GYTS Collaborative Group.A cross country comparison of expo-sure to second hand smoke among young.Tob Control, 2006, 14 (Sup-pl II) :ii4-ii19.

[11]SUZANNE A.It is good to talk:Adolescent perspectives of an infor-mal, peer-led intervention to reduce smoking.Soc Scien Med, 2006, 63:320-334.

篇4:法国推动实施学校数字教育计划

第一,起草《数字教育服务信任宪章》。贝勒卡西姆女士指出,要想在学校、学生、家长和数字服务提供者之间建立互信关系,首先要确保数字技术服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为此,法国国民教育部与、法国数字咨询与研究工会(SYNTEC numérique)、法国数字教育工业协会(AFINEF)及法国出版业工会决定共同起草《数字教育服务信任宪章》,各类数字教育服务的提供者都将签署该宪章。该宪章可以确保个人隐私和数据得到保障护,让教师、学生和家长都能放心地使用各类数字教育服务。

第二,推动负责任的、符合公民规范的数字技术使用。数字技术的普及必然会引起越来越多个人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尤其是青少年越来越多地制造和传播关于个人生活的信息。在尊重个人隐私、基本自由以及共和国价值观的前提下,为了推动负责任的、符合公民规范的数字技术使用,有必要使每名学生都具备关于数字技术的必要认知,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数字技术,并将其服务于学习和生活。

目前,法国国民教育部已将媒体和信息教育纳入新“共同知识、能力和文化基础”的框架内。此外,法国全国信息技术与自由委员会也将数字教育列为重点优先行动。《推动负责任的、符合公民规范的数字技术使用协议》的签署使法国国民教育部和法国全国信息技术与自由委员会形成合力,共同为数字技术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第三,创建一个新的面向家庭、教学团队和地方政府的信息服务网站。该网站除了介绍数字化教学的好处以及学校数字教育计划的重要性外,还为所有利益相关者提供各类实用的工具和信息: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参与数字教育计划的初中和小学的地理方位图,为教学团队提供数字教学资源,为地方政府提供实施和跟踪评估学校数字教育计划的工具。该网站将定期更新、丰富内容,尤其是帮助家长更好地为学生开学做好准备,并使家长了解最新的数字教育实践。

篇5:学校控烟工作计划

为了给广大师生营造一个无烟、清洁、健康、和谐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使学生在无污染的环境里健康成长,我校在巩固以前禁烟成绩的基础上继续加大禁烟工作的力度,本年度计划做好以下主要工作。

一、明确目标,加强领导为了确保学校禁烟工作顺利开展,决定成立禁烟工作领导机构。

1、领导小组:组长:沈长生

副组长:徐德李茂宇安静陈朝富

成员:蒋光权陈万学旷永蓉何安元邱文安孟金山增俊徐绍雄牟湘玲及各班班主任。

2、督查组:组长:沈长生

副组长:徐德李茂宇安静陈朝富控烟监督员:何开英卢永琼

把创建无烟学校作为我校的近期目标,明确工作责任,制定控烟措施。

二、营造良好的控烟氛围。

1、为了使控烟活动深入开展,控烟领导机构要在办公室、会议室、学生宿舍、食堂、教室走廊等校园醒目位置设立“请勿吸烟”“无烟办公室”等标志,随时提醒学生、教职工和外来客人禁止吸烟。

2、利用教职工大会、年级学生大会、主题班会、国旗下演讲、黑板报、校刊、校园广播站等各种渠道,在全校师生中广泛开展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教育,使创建无烟学校成为师生员

工的自觉行动。

3、利用5月31日世界无烟日,组织广大师生开展控烟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对烟草产品的认识,有效降低吸烟率。

4、各班团支部利用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开展“拒绝烟草,做不吸烟的新一代”、“手拉手劝阻吸烟”等活动。

5、利用“小手拉大手”活动,让学生向家长宣传吸烟有害健康的科学知识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力所能及地规劝家长戒烟、禁烟。学校利用家长会,加强控烟宣传,使家长遵守国家对控烟工作的有关规定,自觉参与社区的控烟活动。

三、继续开展控烟活动。

1、学校利用每周一教职工大会时间加强控烟知识的学习。组织教职工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无烟单位标准》。让广大师生全面了解国际、国内控制吸烟的历史、现状以及鸦片战争对人们带来的痛苦和灾难,从而进一步认识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增强广大师生控烟的自觉性。

2、利用年级学生大会,对学生讲解吸烟的危害,让学生充分讨论吸烟对青少年成长的危害,从而拒绝吸烟。

3、校园广播站每周进行一次控烟宣传,建议学期末举行一次控烟知识竞赛。控烟领导机构围绕以上工作要点积极开展工作,加强检查和督导,形成全校人人参与的有效机制,切实把控烟工作落到实处。

德昌县民族中学

篇6:学校控烟工作计划

一、明确目标,加强领导。

为了确保学校控烟工作顺利开展, 我们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控烟 工作领导机构,由一把手亲自负责,做好表率。把创建无烟学校作为我校的长期目标,有工作责任,有控烟措施。

二、营造良好的控烟氛围。

1 、为了使控烟活动深入开展,控烟领导机构要在办公室、会议室、校园醒目位置设立 请勿吸烟 、 无烟办公室 等标志,随时 提醒教职工和外来客人禁止吸烟。

2 、利用政治学习、健康教育课、黑板报、广播站等各种渠道, 在全校师生中广泛开展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教育, 使创建无烟学校成为师生员工的自觉行动。

3 、利用 5 月 31 日世界无烟日,组织广大师生开展控烟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对烟草产品的认识,有效降低吸烟率。

4 、 大队部利用主题班队会组织学生开展拒绝烟草, 珍惜生命 、 手拉手劝阻吸烟等活动。

5 、利用小手拉大手活动,让学生向家长宣传吸烟有害健康 的科学知识,力所能及地规劝家长戒烟、禁烟。学校利用家长会,加强控烟的宣传,使家长遵守国家对控烟工作的有关规定,自觉参与社区的控烟活动。

三、继续开展控烟活动。

1 、学校利用每学月的政治学习时间加强控烟知识的学习。组织教职工学习《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和《无烟单位标准》。让广大师生 全面了解国际、国内控制吸烟的历史、现状以及鸦*战争对人们带来的痛苦和灾难,从而进一步认识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增强广大师生控烟的自觉性。

上一篇:领导者的人生价值观下一篇:做学习的主人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