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中学培训感悟

2024-04-21

凤鸣中学培训感悟(通用9篇)

篇1:凤鸣中学培训感悟

“影子教师”培训研修感悟

王台中学

都志华

我很荣幸于11月27日到11月31日参加了晋城市城区教育局的“影子教师”培训,五天紧张而充实的培训结束了,回顾这几天的学习,我收获颇多:

1、聆听了凤鸣中学的4个专家级讲座,《三维一体课改模式》、《双单三卡教学模式》、《121团队管理模式》和《4+1集体备课模式》,他们学校的课改是从上而下,从领导到老师,从课堂到课外,从理念的更新到实践的转变;学校考核制度的改变,老师备课形式的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等等都体现在课堂上,真正做到每一节课都是高效的课堂。

2、听了11节英语课,真正走进了他们的课堂,观摩了他们的主战场,他们的课堂是有生命力的,是活跃的,是积极向上的,更是高效的。

3、和导师零距离的接触,每天我确实像导师的影子,与导师如影随形,看看他们课前做了什么,课后如何和学生沟通的,如何写《自主学习操作卡》和《自主学习导学卡》,如何处理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把英语的实用性和人文性结合起来。这几天,我真正感受到了凤鸣中学的魅力,领导的魄力和老师的团队合作精神。

培训结束了,但学习仍在继续,我会把我在凤鸣中学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与我们学校的同事一起分享,并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内化,一起在课改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篇2:凤鸣中学培训感悟

高平三中

吕顺明

今年10月我们高平三中全体教师在王校长带领下赴晋城市凤鸣中学观摩学习。凤鸣中学以“创教育科研特色,办人民满意学校”为办学宗旨,以“学校和谐,管理卓越,科研领先,全面发展”为办学目标,以“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为办学理念,努力营造“文明、和谐、愉悦、向上”的育人氛围,是我们晋城市一所课改名校。

进入学校,第一印象是看到学校环境优雅清洁,校园文化氛围浓郁。学校管理很科学,也很实用。每个教室外面都有班级的宣传专栏,里面有若干的板块,展示班级的风采,有学生习作、有学生老师的照片、也有学生的绘画作品等等,很实用。进入教室,门后面的班级管理专栏就很有特色,居然有课桌椅的编号登记表,每人一号,管理很地道,很专业。教室里有多个专栏,黑板前面有读书角专栏、教室后面有语文专栏,把学生自己剪得字贴上去,再把学生的作品也贴上去,不华丽,但很亲切,给学生很大的鼓励。读书角下面是一个垃圾柜,垃圾柜分三格,低的一格放垃圾桶,中的一格放笤帚,高的一格放拖把,高低错落有致,很实用,三层垃圾柜上面放图书和花盆,把垃圾柜也装扮的如此美,足见凤鸣中学用心良苦。

接着参观了课间操,所有班级排队迅速进入操场,在整队等待时,学生们拿出准备好的小册子,高声背诵起来。在所有班级到齐后,号子响起,整个操场上,所有班级就像一个大的车轮,徐徐的滚动起来,场面非常壮观,非常震撼,这么多班级就像一个班级一样,有序,整齐,真出乎意料。跑操结束后,学生并没有马上散去,而是每个班级进行学生演讲。只见一个学生站在队伍前面,慷慨激昂,时而学生齐声鼓掌、时而学生哄堂大笑,整个操场洋溢着青春和活力,久久不息。

给我印象最深的要数“导学卡、训练卡、反思卡”三卡教学模式。上午我听了两节语文课。上课前老师发放导学卡,学生研读教材,通过自读、自评、自解、自悟,思考完成导学卡任务,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解决各成员的个性和组内共性问题,通过全班的交流研究解决共性问题。掌握基本知识后,老师会出示训练卡,有80分的基础题、20分的提升题和20分的附加题,同学们认真回答,因为完成后要和同学互换检查评分,分值低了自己丢人不说,还会影响小组的得分,这就促使同学们在前期必须认真自学。训练卡完成后,老师会根据整体表现,引导学生反思自评,包括学习的方法、某个知识点的认知还有价值观点,学生在反思卡上总结经验收获。同学们积极学习研讨,学习变成了一件快乐有趣的事儿。“三卡”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们加强交流沟通,变得比以前更加自信了。课堂没有华丽的装饰,没有轰轰烈烈的形式,实实在在,有板有眼,教师和学生一起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学生大胆质疑、主动探究知识。的确学生的表现令人叹服。

同时我们还参观了凤鸣中学的集体备课和微课备课室,他们集体备课的态度真可谓认真,整个年级的同学科教师聚集在一起,共同对其中一名教师所备的某一节课进行研究探讨,以达到精益求精,不让课堂上的每一分钟浪费,不让任何一个知识点落下。教师们结合书本、练习、历年试题及相关资料,集体制做“三卡”,之后还要进行模拟讲课。以前备课是单打独斗,现在备课是集体智慧。有了‘三卡’,教学环环相扣,少走了弯路。集体备课的同时还有分管领导把关。

下午我们听了凤鸣中学的班会课,这种班会课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学生主持班会,制定班会程序,首先制定班会的主题,然后是先搜集有关名言和古诗词,学生高声诵读,接着,学生讲有关的故事和自己的亲身故事,再者,有学生讲有关的感想,最后,学生齐唱歌曲,主题班会结束。这种班会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将德育渗透到班会中,润物无声,事半功倍。

篇3:凤鸣中学培训感悟

一教学用实验设备的日新月异

在新课标实验技能培训中, 首先接触到的是一些实验中所要用到的实验试剂、仪器和其他的一些设备, 在看到这些经过更新换代的实验仪器时, 我第一反应就是“我们的课本真是太落伍了”, 现通过以下实例说明:

实例一: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

课本中, 叶绿体中色素提取时的操作为:称取5g绿色叶片并剪碎放入研钵, 加入少量Si O2、Ca CO3和5ml丙酮→研磨→漏斗过滤→收集滤液到试管内并用棉花塞紧试管口。而在现在的实验设备中有了研磨过滤器和材料包。操作时, 将商家准备好的一包5g烘干的绿色叶片末, 一试剂盒5ml丙酮, 直接倒入研磨过滤器, 经过研磨, 直接得到滤液。有了研磨过滤器和材料包, 实验前材料准备省事, 操作过程更是省时省力, 也不用将实验台整得乱糟糟、脏兮兮。

实例二:教学显微镜的更新换代。

新课标下高中生物必修课本中总共有21个实验, 其中有10个实验用到了显微镜, 可见它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重要性。高中生物实验室中原先用到的单目光学显微镜, 依赖于自然光源;后来更新为双目自带光源, 再看看现在的数码显微镜, 自带光源, 内置摄像头, 直接连接电脑, 有专门软件实现对显微镜的设置及所得图像的处理。不仅可完成显微操作, 还可以随时进行照相、摄像记录, 为后期实验数据、图像获取带来了无限的方便;也可以实现整个实验室显微镜的集体操控。

二高中生物实验的前沿性

在高中生物选修实验中有电泳技术、组织培养技术、DNA的粗提与鉴定、PCR技术、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技术等, 其中像PCR技术利用到的原理、操作都到了分子生物学的水平, 学生的操作原本在大学实验才可亲自动手, 现在高中生物实验室中也可配置相应设备, 我们可以借助于先进的实验设备来完成。比如, 这次学习时, 高中实验室配备全自动基因扩增仪 (PCR仪) , 是中学专用全自动基因扩增仪, 结合中学教学特点研制而成, 参数指数为:浴温范围可在室温+5~99℃;温度准确度、均匀度:±0.5℃;加热容量:﹥600ml;试验中有教学专用的极速PCR试剂盒, 半小时就可以完成教学实验专用的DNA片段的扩增。整个基因扩增过程用水浴锅式直观呈现PCR的三个过程, 有利于学生理解学习PCR的原理;仪器操作简单, 实验过程全自动控制。再配备电泳仪、水平电泳槽、DNA电泳图谱观察仪, 就可以对所扩增的DNA片段进行电泳观察, 使得一些微观的知识讲解变得直观化、可视化。

三高中生物实验室的现代化与实用性

随着培训安排的进行, 通过自己动手操作的感受, 联系现在新课标下对学生技能的要求, 脑海中开始不断思索一些现实性的问题:

首先, 实验教学的最初目的是学生参与到实验操作中来。实验过程中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更能使学生树立实事求是、认真严肃的科学度。然而我们先进的现代化实验设备, 在一些实验操作时, 商家生产的实验仪器更强调实验结果, 实验过程则能省就省, 能用仪器代替就用仪器代替, 这样就减少了学生亲自动手的机会, 如果我们太强调实验设备的现代化, 似乎违背了实验教学的本意。

其次, 某些材料包、试剂盒的使用, 无故地增加了实验支出和实验污染。如叶绿体中色素提取时用到了干绿叶的材料包和5ml的试剂盒。我认为, 这些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这是一个验证性实验, 我们用新鲜的菠菜叶片和常规包装的丙酮就能够很好地完成实验过程和得到实验结果。新鲜的菠菜叶片市面上价格便宜, 容易买到;常规包装的丙酮实验前老师分装在50ml的小试剂瓶中, 使用时学生用量筒量取, 整个实验操作过程强调了同组同学的配合及大家的动手交流能力, 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兴趣, 减少了实验支出和包装袋、试剂瓶的污染。鉴于以上原因, 我认为, 在实验设备的选购和更新时, 应该结合实际, 精心筛选, 使选购的实验设备既具有先进性, 又具有实用性。

再次, 教师配备相应的实验设备和材料, 也不能确保实验的真正实施。如有些实验比较耗费时间, 而且实验过程中不能间断实验, 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高中生物课时紧, 不能保证每个实验都能进行;现有的班级人数限制了某些实验的实施;实验过程中安全性的保障;实验过后有些实验废料的处理等等。原因主要为:教学观念未转变, 缺乏专业实验指导教师, 领导不重视, 试验管理混乱。要真正克服这些困难, 需要学校制定合理可行的管理制度, 领导、教师们转变观念, 重视实验教学。

篇4:宣汉县凤鸣乡中心校教师培训计划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师继续教育,使我校教师继续教育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让全体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水平、教育科研能力都得到进一步提高,特制订我校教师培训计划。

一、培训的指导思想:

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建设一支师德修养高、业务素质精良、教学技能全面、教学基本功过硬、具有一定教科研能力、适应新时期新课程改革需求的教师队伍为目标,以新课程师资培训为重点,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主线,坚持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学用结合、讲求实效的原则;突出继续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先进性,构建合理的培训体系,进一步加大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的力度,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努力开创我校教师培训工作新格局。

二、培训的对象: 全体教师。

三、培训目的: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确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合理的知识结构,胜任本职级及晋升高一职级业务要求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基本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四、培训内容:

主要为现代教育理论,学科知识更新与扩展,教育教学技能训练 和实践研究等,突出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培训活动内容为初中各科教材,采取听评研讨课、教材研读、专题讲座外出学习等培训形式,突出培养教师使用新的课标理念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知识水平和能力。

五、培训的方式:

采取外出学习、听课、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等形式相结合的方式,以集中培训为主。

六、工作要点:

1、按照教育总校部署,做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按要求组织教师参加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继续教育培训。

2、按照上级有关政策、文件认真做好教师职称评聘和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切实抓好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职评的结合,及时做好宣传组织、资料呈报。

3、搞好师德大讨论学习活动

4、充分发挥我校骨干教师的作用,让他们作为校本培训的师资力量,发挥其辐射和示范作用,让他们承担校本培训任务,既可进行教材辅导、开展讲座传授课堂教学经验,也可通过示范课展示教学技能;

5、继续抓好“一人学习,众人受益”式培训。

学校选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考察,回校归来要求他们写学习汇报材料,并利用校本培训时间对全员教师进行培训,传达学习精神。培训可采用作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上汇报课、汇总材料等多种 形式,产生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应。

6、加强校本培训的管理。

校本培训要加强层级管理,就是各个管理层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校本培训管理主要有三个层次:一是校级决策层,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把握校本培训的方向,提供人、财、物、时、信等方面的条件;二是继教执行层,主要职责是在校长的领导下,组织和开展校本培训活动,并通过管理扩大参与面,提高培训水平。具体做好五项工作:①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②师资队伍建设;③组织培训;④负责培训效果测评;⑤档案建设;三是教研组基础层,教研组长主要职责是:①动员组织本组教师参加培训;②主持以组为单位的教科研活动。

8、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新课程师资培训为重点,把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的培训作为本学期校本培训的核心工作来抓。

(1)围绕新课程改革,组织全体教师完成好“四个一”培训任务:参与一次课改交流与研究;提交一份优秀教学设计;上好一节课改研究课;写好一篇课改经验论文。

(2)围绕新课程改革,主要开展好“三项”校本培训活动:一是开展好“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大家谈”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学习新的教育理论,然后人人交流学习心得。并从教研组筛选1—2名教师在校本培训时间交流;二是以教研组为单位,筛选1—2名教师,利用校本培训,交流自己在新课改教学实践中成功的做法或有益的尝试,相互切磋,取长补短;三是开展好课改研究课和说课活动。在要求人人讲研究课的基础上,各教研组 推荐一节最能体现有效教学的课,利用校本培训时间向全员教师展示,并且授课人现场说课,说课以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行为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及教学方法的创新为主要内容。

宣汉县凤鸣乡中心校

2015年3月6日

宣汉县凤鸣乡中心校教师培训计划

一、指导思想

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以新课程师资培训为核心,服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新课程的实施;适应终身教育要求,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增强教师的整体素质;适应教育教师的特点,变革培训模式,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实效性。

二、实施原则

1、突出课改、分类实施。以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为核心,按照我市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的推进步骤,按市骨干、学校骨干、普通教师分层分类进行实施。

2、依托校本、强化参与。校本培训是教师的重要培训形式,是培训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主要途径,是促进教师从经验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在研究中提高的主要举措。学员的主体参与、积极体验是校本培训有效性的保证。

3、整合资源、共同推进。积极参加教师培训院校、教研部门、电教部门以及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实现培训资源的优势利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新一轮教师培训的健康稳步发展。

4、综合考评、促进发展。以综合考评为手段,考试与考查相结合,以考查为主;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以过程评价为主;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以实践考核为主。

三、培训目标

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准,增强现代教育理论修养;理解并认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能够整合课程理念与课程实施,学会教学设计,变革教学行为,初步掌握教学新方式、新技能、新手段,形成新的教育教学能力;明确教师专业发

展内涵,养成教学反思习惯,乐于合作研修,初步具备教学行动研究能力,实现专业发展,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

四、培训任务

1、全体在职教师均应参加岗位培训。

2、教师岗位培训按照培训计划分进行,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学时按在个人继续教育证书上记载,并记入继续教育档案。

五、培训形式

培训分为集中培训、校本培训和以考代训三种形式。

集中培训旨在理解新课程理论与实施的重难点问题,重在引导教师观念和行为的变化。

校本培训旨在整合课程理念与课程操作,进行教学实训,重在促进教师观念和教学行为的实际变化。

以考代训旨在围绕新课程提升职业道德、教育理论、专业成长等综合素养,重在让教师明确新时期教师观念和教学行为应该发生什么变化。

六、培训内容

1、集中培训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与课程标准解读;教材教法研究;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指导;学科知识更新与拓展;校本自学指南以及新教师上岗前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的培训。

2、校本培训

新世纪教师素养;新课程教学设计与应用;新课程教学专题研修;教学诊断与反思;教学行动研究指南等。

3、以考代训 新世纪教师素养

七、激励措施

1、新课程师资培训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2、教师参加培训学时的记录,是教师考核、晋级、晋升职务的必要依据,每位教师必须按时按质足量地完成任务。

3、加强对培训工作全程的检查、评估和督导。对检查评估结果,按照学校有关规定给予奖惩。

宣汉县凤鸣乡中心校

篇5:凤鸣中学培训感悟

积极开展“转变作风 优化环境”集中整治活动

为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和教体局关于在全县教育系统开展转变作风优化环境集中整治活动的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我校积极开展“转变作风、优化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学校成立“优化环境”集中整治活动领导小组,由学校校长任组长,教务主任副组长,其他教师为成员,明确责任分工,切实抓好本校集中整治活动的开展。

通过开展集中整治活动,着力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精神状态要明显好转。

通过本次活动我校教师认真落实从实际出发,认真研究教师的思想状况,进而形成一个努力进取、和睦相处、昂扬向上的工作氛围。

(二)服务意识要明显增强

坚决制止并自觉克服工作中不深入、教学不敬业,混日子的思想,努力做到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查实情、讲实话、办实事,提高学校整体工作效能,狠抓各项工作落实。

(三)工作作风要有明显改进

解决学校一些教师责任意识不强、怕惹人、怕惹事、贻误教育工作、妨碍教育发展、影响校园稳定等问题,真正做到“潜心想事、用心谋事、倾心干事”。

对照此次集中整治活动的工作任务,学校和各位教师认真自查自纠对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认真排查和深入剖析,制定具体措施,认真组织整改并及时公示,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严格责任追究,严肃行政问责决不姑息迁就,确保集中整治活动的各项任务和措施落到实处,取得扎扎实实的效果。

篇6:凤鸣中学培训感悟

厚德施教 为人师表 争当新时代优秀的人民教师

教师的职业是神圣而光荣的,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人的艰巨繁重的任务,教师用自己所学知识的力量去激励学生、教育学生、感化学生,以严爱之心架起师生之间一座友谊的桥梁。通过本次的培训教育,我认为,做一名新时代的人民教师,要做到厚德施教,为人师表,廉洁从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要负起责任,热爱教学

为师者,责任乃第一要务。无责任者乃庸师,会被社会所遗弃、被师生所源唾弃!教书育人,必须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必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教授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得到发展。教育事业是温暖的,是充满爱的事业,是十分神圣和崇高的事业,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应多给予学生各方面关注,使教师与学生取得心灵达到沟通,情感的交流,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分担挫折的烦恼,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美好,是给予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

二、要增强素质,提高修养

首先,加强师德修养。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教师的工作是神圣而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要甘于寂寞,甘于辛劳,这就要以强烈的使命感和厚德为基础。其次,加大素质教育。重视和加强自身的素质发展,素质教育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素质教育的实施者,应该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不断地加强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第三、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教学的事业如源头活水,常疏常新鲜,要常激励、常更新,才能使教育事业健康而充满活力。要谨慎教学,对每一件小事都认真对待,对学科每一个字、每一段文章的细微之处都好好把握,对每一段文学基本元素都认真品味。要勤奋学习,走在时代和学生发展的前头。第四、要树立模范教学。为学生树旗帜,指方向,点燃他们心中的火种,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况和行为表现影响教育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让我们用行动去播撒爱,用爱去培育心灵,用高标准的师德观念去规范自身的行为,提高自身的素质,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第五、要善于通诚合作。现代教育是一种集体协调性很强的职业劳动,教师的工作需要竞争,更需要合作。竞争促进了教育发展的繁荣,为教育增添了活力。但教师又要乐于合作,善于合作,合作才能出精品,合作才能出人才,合作才能使教育事业得到质的提高。

三、要加强课堂教学体态语修炼,做好智慧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的体态语教育,在上课时更能做到有的放矢。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际中 观察和体会,增加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机会,鼓励学生多思善问,敢于质疑争论,促使学生动脑、动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做到智慧教学。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不仅要使学生会学,还要使学生乐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上好每一节课,还要增强教学艺术的感染力,使学生接受教师情感与情绪的表达,接受教师人格魅力的影响。

四、要练好基本功,提升听评课能力

学校工作是以教学工作为中心,课堂教学是关键,同样的课,同样的学生,老师不同,获取的教学效果不一样。为了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升教师学习研究的能力,听课评课是一种行之有效地研究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评课又是教学教研工作过程中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通过评课,同事之间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作为数学教师,我认为评课应杜绝“四不”:只凭兴趣不调查,只看结果不研究,只说现象不分析,只挑剔不谦虚;听课应做到“四要”:课前要有准备工作,课堂要观察记录,课后要记录整理,最后要分析总结

五、要为人师表,廉洁从教

为人师者,当廉洁从教。“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就是教师献身精神的生动写照。首先,要做到“弃伪传真”。把最真实的、真善美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其次,要以廉洁铸就高尚师魂。廉洁从教是对教师品行和作风方面的道德要求,是教师高尚情操的具 体体现,是师德之根本;廉洁从教是择师授业的根本需求,是从师择业的重要人格条件;廉洁从政是立教为师的根本要求。立教即立身于教育岗位开展工作,教师劳动是一种示范性劳动,在一定意义上这种示范是教师人格的示范;廉洁从教是社会文明良好的社会风尚形成的根本保证。教师言行对社会风尚有巨大的影响作用,廉洁从教师的行为因此便显得格外重要。教师如果执教不廉,不仅影响自身的形象还会带来许多人价值观取向的偏移,甚至污染学生或他人,使不良风气蔓延,和谐社会的创建也将仅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可见廉洁从教是有重要社会意义。

为人师者,当遵守职业道德。在教育实践中树立良好的教师职业形象,真正承担起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廉洁从教的根本在于廉洁自律。我认为,教师时刻告诫自己:教育是奉献不是索取;教师先自重,才能受尊重。应做到:不向学生摊销教学资料和商品;不索要或接受财物;不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六、要学会感悟,总结提高

篇7:凤鸣中学培训感悟

2011年1月我有幸成为海南70名农村教师中外派华南师大学习的一员, 赴华南师范大学培训十天。我们的学习安排是每天早上八点至11点半, 下午三点到五点半上课, 学员们每天都要写一篇学习日志, 我们共分七个小组, 成立了班委, 负责出每一阶段的学习简报发回海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从业18年来我接受过许多的培训学习, 大多是理论上的学习, 收效不多。而这次来到广州这个教育走在全国前列的都市学习, 在感到新鲜的同时, 更多的是视野的开阔, 人文素养的提升。这次的学习与我以往的学习形似而神不同!

华南师大精心安排了我们十天的学习课程, 内容丰富, 有基础知识、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鉴赏、综合性学习、作文、语文学习心理、现代多媒体技术等, 还安排了访学, 实地观课议课等。给我们指派了有较高学识素养与组织管理能力, 多年从事语文教学研究的陈建伟老师做我们的班主任, 而给我们讲课的大都是术业有专攻, 著述颇丰的教授们。我印象最深的是教授们的授课方式, 陈建伟老师上课风趣幽默, 而且善于运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讲, 生动而易懂。文学院院长陈少华给我们讲课时是站着讲的, 尽管也用PPT课件, 但他还是把黑板带进了讲堂, 边讲边板书, 板书简洁明了。给我们讲作文的老师经验丰富, 把他的许多实用的经验传授给我们, 从写作准备、选材立意、布局谋篇、写作表达、语言运用、修改完善等六个环节阐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 老师说话非常幽默, 充满激情, 我们是一直兴趣盎然地笑着听完他的课的, 大家都觉得在作文教学上有了更多的收获。还有的教授就喜欢站在学员中讲课, 亲切地与我们交流很容易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他们尽管各有不同的教法, 但都有一个共同点, 就是能运用生活实例来把深奥的知识讲得深入浅出, 很大层面地照顾到我们的接受能力。他们的授课方式, 给了我启示, 就是要尊重我们的学生, 教学遇事多和学生商量, 把握学情, 因材施教。过去只是从理论上明白这个理, 但现在华南师大的教授们通过言传身教让我懂得如何把这个理论用到实际工作中。

二、收获与感悟

在华南师大学习, 不仅让我在专业知识上有所更新与充实, 在业务上有所提高, 而且在思想品质上也有所提升。

在专业知识方面, 通过学习我对初中语文四大板块的教学取向明确了, 教学策略增多了。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加厚学生的积累, 有了积累就能做到厚积薄发;综合性学习要注重语文味, 同时体现大语文观;阅读要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 有的文本要进行多元化解读, 要善于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等等。如研究法、对话法、表演法等。通过听陈少华院长的《阅读原理与文本解读》, 陈建森的《古代诗词方法》, 我觉得我的文学鉴赏能力提升到了一个新高点, 我明确了古典诗词“言、象、义”的关系, 懂得欣赏诗词要善于填补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从“象”入手把握诗词意象连接的艺术手段, 注意语言的时代性等。现在回顾过去自己解读文学作品有许多的误区, 有时还把一些文学作品读死了、读错了。如《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中, “商女”过去我一直按教参解释为“以卖唱为生的歌女”, 今在陈教授的讲解下才明白“商女”在唐代应是“商人妇”或“商人的女儿”。在这里我还首次接触到语文学习心理研究这个课程, 在这个课程里我了解到了初中生学习语文的一些心理, 他们喜欢灵活新鲜的课外知识, 对死记硬背的课内知识反感, 学习缺乏主动性, 多数是在教师的要求下才去记忆。他们一方面希望老师对他们给予客观评价与鼓励, 另一方面又不喜欢听老师对他们缺点的批评, 等等。掌握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 我们就能对症下药, 更好有效地教学。把语文教学提高到心理研究这个层面, 我深感广州语文教学的研究既有深度, 又有广度。张林林教授的《初中语言基础知识教学研究》, 让我在解释词语上更有方法, 在使用词语上更准确。常言道“与君一席谈, 胜读十年书。”在与这些优秀的教授们对话交流中, 在专家们的精辟讲解中, 在名师的精彩课堂中, 我的知识得到更新, 学养得以丰富。

在业务能力上, 我学会了如何正确观课议课, 了解了有效课堂的特征。过去, 我观课比较注重看教师的素养, 教师的行为, 现在我明白了更应当看学生的活动、学生的发展。同时, 重新审视我过去观课的态度, 明白了观课要尊重信任任课老师, 互为借鉴。议课要诚恳而客观, 给授课者以鼓励, 议课着重从课堂的有效性上去议。何谓有效课堂呢?它应包含三个关键因素:有效教师、有效教学行为、有效学习行为。有效教师指要求教师师德高尚、理念先进、知识丰富、能力全面、管理高超、善于反思、勤于研究。有效教学行为指与教学目标相一致的教学行为, 是高效率的行为。有效学习行为不但使学生的学习获得成功, 又给予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陈建伟老师给我们上完观课议课, 有效语文课堂理论知识的第二天, 就带我们到顺德市勒流育贤中学去实地观课, 听顺德市教研室主任评课, 然后让我们写观课心得体会, 让我们在这个板块上学得扎实。我们一共观了两节课《皇帝的新装》、《莲的魅力》, 在观课中我反思自己, 得到三个感触。

(一) 有效组织, 小组学习效率高。

一走进七年级 (8) 班教室, 我就眼睛一亮, 整齐的三排, 但是每排都有三个小组, 每组六人, 每个小组都有名称和口号。我还了解到育贤中学七、八年级平时都是采用这种小组围坐的形式上课的, 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参与度, 符合初中生勇于表现、生动活泼的个性。观课过程中我看到每个小组都有组长, 负责组织本组的学习讨论, 每个小组都能在教师的引导下, 自主合作学习交流。任课的曾老师看上去很年轻干练, 有着较强的课堂调控能力, 她这节课主要是从品味语言上去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 她用“记者采访”、“真情大剧场”的策略来落实目标显得新颖而灵活, 同时能教给学生鉴赏文本语言的方法, 让学生在语言上有所习得。教学过程是清晰连贯相互照应的, 在导入时曾老师设了个疑———为什么去悼念安徒生的是成年人多呢?到结课时又回到这个问题上, 整堂课的条理是很严谨的, 而且教师利用这个问题的引申来激发学生继续学习安徒生童话的兴趣。这堂课体现了有效课堂的特点, 给我们展示了一个鲜活的有效教学例子。我对育贤中学这种篝火式、小组围坐式的学习方式很感兴趣,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小组合作学习是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我们学校这学期也在搞小组合作学习, 要求每个班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 每个组都要有好、中、差的学生。但没有用小组围坐式学习, 小组长也只是负责收收作业, 小组内没有很好地合作、交流、帮扶, 有的甚至流于形式, 教学也没有多大变化, 效果不佳。到育贤中学观课访学后, 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去摸索尝试这种方式, 改进我校的小组式学习, 从曾老师身上我找到了改进我校小组合作式学习的途径, 一方面是要大胆尝试小组围坐式课堂, 另一个方面是教师要有课堂调控能力, 钻研教材, 将教学中的重、难点演绎成问题提出, 而这些问题是学生“跳一跳能够摘下的果子”, 采用一些灵活新颖符合学生心理的策略来落实、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最后, 要有一些激励机制, 我看到曾老师的班级后面的黑板上有排周冠军, 月冠军的栏目, 还附有具体的评分条例, 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二) 原来综合性学习课可以这样上。

我来自乡镇中学, 我们那绝大部分老师都对如何搞综合性学习活动很模糊, 而且受条件限制, 一个学期只上一两次综合性学习课, 有的甚至一节都不上。黄老师把这次活动设计为“识莲—品莲—议莲—写莲”几个环节, 教学目标定为“查找、整理有关莲的资料, 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诵读有关莲的诗文, 了解莲丰富的象征意义, 初步感受灿烂的莲文化;通过交流、讨论和展示, 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目标明确, 而且有着合理的达成目标的途径。从整堂课看, 教学理想与教学现实是相符合的。学生在课前都认真地查找收集整理资料, 并且在课前每个小组都已经做好了手抄报展示在小黑板上, 由小组长进行成果汇报。我认为诵读莲诗文这个环节是很精彩的, 学生有个人诵读的、有两人合作的、四人小组读的, 我看到的是学生的落落大方, 感受到学生诵读的水平较高, 这个活动课是基于语文本位出发的, 整个活动能从听、说、读写来体现“语文综合性”学习, 所有活动都在为学生的语文习得服务, 整堂课古曲悠悠, 课件画面优美清新, 诗文灵动, 教师妙语连珠, 学生兴趣盎然, 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在观课后我总在想, 这样的综合性学习课我们那能上吗?我们农村的学生总会以没途径查找资料为由, 抵触综合性学习活动, 没资料, 没有上网条件真实存在, 也许课本安排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有不适应我们当地教学的地方, 但我们不能因此放弃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我们可以因地制宜地开发校本课程, 照样可以开展有我们地方特色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毕竟教材只是个例子。多想办法激发学生参与综合性学习的积极性, 多搞一些本土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多为学生提供查找资料的途径, 我们农村照样可以开展有特色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不强求每个单元都搞综合性学习课, 一学期扎扎实实开展好两三次, 也能让学生有收获了。

(三) 良好的教师素养对于有效课堂很关键。

我看了黄宏欣老师的简介, 知道他是华南师大硕士研究生毕业, 很年轻就已经是当地的学科带头人了, 想想人家研究生毕业尚在教初中, 而自己本科都还没毕业, 真的很有危机感。海南很多乡镇的老师都是半路出家搞教学的, 学历普遍不高, 甚至有些是高中初中毕业后函授大专的老师, 当然并不是说学历高就可以教好书, 但一个语文教师的确应当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 学习的第一天陈建伟主任也谈到“教学的有效与否, 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素养的课堂教学行为”。如果学历低是暂时无法改变的, 那么如果我们能不断地学习, 力争提高专业素养也是不错的, 但麻烦的是, 很多的教师是不愿学习的, 宁可把时间花在玩麻将, 打号码上。我们真的要有担当意识, 海南的基础教育关键在一线教师。育贤中学也不过是广东的一所乡镇学校, 但两位教师所表现出来的专业素养的确让我欣赏, 也在警醒我要与时俱进, 不断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篇8:凤鸣中学培训感悟

当代高僧净空法师说:“世间各行各业都有佛菩萨在那里身行言教, 讲经说法, 度化众生。”

民国初年, 佛门大德欧阳竟无居士说:“佛门是师道。师道, 老师第一大, 要尊师重道。”】

去年春节前, 是师母九十高寿。我因故延至春节后才赴京祝寿, 与先师长女许峰大姐交谈中, 得知其欲为其父写回忆录, 寻索素材。弟子不才, 获悉此可喜之大事, 愿倾力相助, 把自己与先师相处的点滴往事回忆、整理、记录, 奉献给师姐。

今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又逢先师辞世十四周年, 撰写此文纪念先师, 奉献给有缘的同行师傅、师兄师弟、师姐师妹及各界仁人志士, 让大家更好地认识、了解先师———新中国诞生后, 中国轻工业部皮革研究所 (现名为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 一位工人出生的高级工程师许凤鸣先师的功德言行, 以勉励后人。但求不失真实, 让我先师之形象再现于众人之中, 又何能显许工高尚品德于万一?

近几年闲居在家, 有缘接触拜读佛经, 乃知佛、菩萨、阿罗汉是佛教修行中的三个学位名词, 和世间学业的博士、硕士、学士三个学位名词一样, 以显修学的层次等级。佛是佛教修行中的最高果位, 与世间的博士相同。菩萨是佛教修学的第二果位, 仅次于佛。吾师的高级工程师职称相当于佛门中的菩萨职位。从我亲近先师到先师辞世的17年中, 先师的日常生活、言行举止、接人待物、为人处事, 和佛门中的高僧大德如出一辙, 和他们修行的菩萨六度一样。菩萨修出的六度是:一布施, 二持戒, 三忍辱, 四精进, 五禅定, 六智慧。因此, 我说先师是我国毛皮行业中的大菩萨。

一、总赞厚德

简单朴素、古风犹存、平淡无奇、独露天真;纯静安然、谦下和顺、淡泊名利、与世无争;了无俗套、绝世超群、技术攻关、精益求精;别具慧眼、开发研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求必应、有问必答、悲心广大、无有私心;法施国内, 弟子共认。

二、威仪严慈

身材魁梧、威仪自然、衣服整洁、毫无造作;步履坚实、慈祥和善、立必正直、坐必端严;口无杂语、心无别念、凡有所说、皆是鞣染。

三、传授技术毫不保留

佛教菩萨修行的第一行是布施, 通俗地讲就是舍。布施有三种:一是财布施, 就是施舍财;二是法布施, 就是传授技艺、方法、法门, 有难题出谋划策, 想方设法, 帮助解决;三是无畏施, 就是对遇到恐惧、害怕、危难中的众生挺身而出, 把他们从恐慌、惧怕、危险中解救出来, 转危为安, 逢凶化吉, 化险为夷, 离苦得乐。在佛门中, 这三种布施以法布施为最。传授技术法宝于他, 他凭借技术、方法、手艺等一技之长, 自食其力, 养家生活, 技术高超可发财致富, 家庭兴旺, 进而促进社会安定、和平。也就是说法布施也是财布施, 也是无畏施。

我结缘许工是在上世纪80年代。1982年3月, 我所在的许昌市皮毛工艺厂领导研究决定派我到周口市皮毛工艺厂, 向当时正在该厂的轻工部皮革研究所毛皮组高级工程师许凤鸣先生学习。直接拜许工为师, 主要学习毛皮染色。原计划三个月, 后因厂里工作需要我于“五一”节前离开周口返厂。实际在周口皮毛厂跟随许工学习只有两个月时间。当时我厂的主要毛皮产品是剪羊绒皮, 分本色和染色两种品种, 本色做皮衣里, 染色的做皮帽子和领子。东北畅销深棕色剪羊绒皮, 北京流行浅棕色羊剪绒皮, 我厂以深棕色羊剪绒皮为主, 在东北三省销量大。在跟随许工学习期间, 他每天拟定好染色工艺、配方, 交给我做小实验。天天如此, 日不间断, 有时到晚上八、九点钟才结束。每当向许工汇报实验结果的时候, 师母都为我准备好了饭, 让我吃饱吃好后才离去。这一切好象在自己家里一样, 真是师父如父, 师母如母, 我心里又温暖又感激。

我原来在厂里未接触过染色, 对此一窍不通。是厂领导安排我直接师从许工, 可以说是师承名师, 得许工真传。试验过程中随时向许工请教, 他都有问必答, 并且说:“不要着急, 慢慢来, 要多干, 干得多了在工作中就能掌握好, 技术不是一天两天就学成的。”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 国家设有制革专业技术大学, 没有毛皮专业技术学校。大概在八十年代初期, 内蒙古张家口二轻学校设立了毛皮专业班, 学制两年。当时毛皮行业的专业技术书籍不多, 这方面的技术资料、书籍极缺, 尽管有皮革研究所主办的《皮革科技》, 里边刊登的有关毛皮的论述内容也很少。我向许工借书, 他给我的书籍还是20世纪50年代出版的。我白天做实验, 晚上就趴在旅社的木板床上抄书, 有时到半夜十一、二点才休息。这些资料来之不易, 许工毫无保留地借给了我, 我怎能不珍惜呢?厂领导派我来向许工学习, 学不好怎么向领导交代呢?不能辜负领导的期望、重托, 必须争分夺秒, 抓紧时间来学习。许工恳切地说:“你只管学习, 有什么地方不懂尽管来问我, 好不好?”“光看书还不行, 一定要自己动手干, 不亲手干不行。”几十年来, 我把许工的教导奉为至理名言, 一直指导着我的技术工作, 受益良多。记得离开周口厂前, 我去向许工辞行, 许工言简意深地说:“回厂后好好工作, 技术上有什么问题, 尽管来找我。”几十年也已过去了, 许工也离开我们走了, 但他深情的话语至今我仍然记忆犹新。

四、鞣染技术至专至精

和我同行到周口厂的还有本厂的一位技工张清安, 与我同龄, 是一位回族青年, 比我进厂早一年, 七年来一直在鞣制车间从事技术工作。他这次去的任务是请许工解决裘皮类的细杂皮麝鼠皮的鞣制问题。我们在本厂做了几次试验, 皮板一直板硬不柔软。许工亲手拟定鞣制工艺, 并根据试验情况修改调整了四次工艺配方, 终于达到了理想的柔软效果。同时还试验成功了在毛皮上刷色, 可大大提高毛被的利用率, 增加经济效益。

篇9:凤鸣中学培训感悟

关键词:张居正改革,明朝,社会矛盾,改革效果

张居正所处的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新的高度,政治上的集权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度,连宰相的权力也都收归皇帝所有,但是封建制度本身所固有的矛盾不仅没有缓和而且以超过前代的程度迅速腐蚀着帝国的基础,大明王朝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已经没有洪武到宣德朝那样蓬勃向上,锐意进取的风貌了,社会矛盾的积累使明王朝已经百病丛生,沉疴临绝。但是张居正却能做到了力挽狂澜。《明通鉴》说: “是时帑藏充盈,国最完富”,“起衰振隳,纲纪修明,海内殷阜,居正之力也。”可见,后人对张居正改革的效果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为什么一个效果良好的改革却终没有能够挽救明王朝,有人认为是人亡政息,可有趣的是作为张居正改革的核心部分赋役征银不仅保留了下来而且施行到后世,为什么革故鼎新却最终没能做到继往开来,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一、重理张居正的改革历程就会注意到决定改革发展方向的最高统治集团的关系没有理顺是改革有效性无法保证的原因

明代的内阁,是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后创设的一个机构。创设的初衷,是选几个谙熟朝廷典章制度的文臣给皇帝当顾问。所以,入阁的辅臣都必须有大学士的资格。可见,内阁最初只是一个秘书机构。演变到后来,随着明中期以后的皇帝大多怠政,内阁的职能也悄然发生了变化,辅臣又开始承担起宰相的角色。但选拔辅臣的规矩没有改变,入阁之前,必须先有大学士的资格。内阁中的一把手称为首辅,余下的称为次辅。内阁的辅臣多少,没有定编,最多时有七八个,少时只有一两个。而在42 岁时张居正就已经入阁,从而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在此期间其对帝国中央权力结构的足够了解为将来的执政打下坚实的基础,后来张居正之所以能将权术运用得如火纯清与此不无关系,先是在徐阶和高拱之间平衡力量,后又联合冯保及李太后掌控中枢达十多年,而与最高统治者结成牢固的联盟是张居正能施展抱负的关键性因数。当然,张居正也是幸运的,冯宝的信任和倾力配合和李太后不恋权力过分介入政治给了其足够施展的舞台。但这也为张居正悲剧性的结局埋下了伏笔,因为张居正在十余年里的大权在握,已经俨然成为了说一不二的权臣,其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越了尚未亲政的皇帝,而张居正恰恰没有处理好与他的学生之间的关系,作为首辅和帝师的张居正应该是能够明白其中的重要性的,也是有足够条件的来做的,但是结果最终发展为最糟糕的一种。为什么这样呢? 这大概与李太后不无关系,其实从起初情况来看张居正和皇帝的关系还是很亲密的,但是一件事情使这种情况发生了转折,万历六年( 1578 年) ,李太后和皇帝间发生了一次极为严重的冲突,因为年轻皇帝的率性而为而引发了严重后果,李太后先是跑到奉先殿祭告亡夫,后甚至作出撤销万历皇帝的九五至尊地位的决定,改让潞王继承皇位。年轻的皇帝到李太后处长跪不起,乞求得到宽恕,李太后经百般劝说仍坚持: “能不能留你,要看张先生的态度。”后张居正在李太后的授意下,写了一道劝诫皇上“慎起居”的奏疏。《明史·李太后传》中说张居正“具疏切谏”,过几天,张居正又遵李太后的懿旨,替万历皇帝代草“罪己诏”颁示天下,此场风波才告平息。但万历皇帝的心里创伤可想而知,更有学者指出,在这件事上,李太后曾令万历读《汉书霍光传》,暗喻若万历再如此胡作非为将让张居正效霍光行废立之事。于是,万历帝对居正之恨深矣。可见,这次事件,是朱翊钧与张居正这一对君臣关系的转折点。此前,朱翊钧对张居正深为倚赖,信任有加; 此后,他对张居正除了敬畏,更在内心中潜藏了一份不满。而张居正本人似乎没有在意这点却随着掌权日久行事也开始无所顾忌起来,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说:“( 张居正) 宫府一体,百辟从风,相权之重,本朝罕俪,部臣拱手受成,比于威君严父,又有加焉。从这种情况来看,相权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君权,这在明朝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由此可见由于张居正本人及其他人的原因导致与皇帝关系的破裂是改革效果无法持续的关键性原因。

二、张居正在用人上没有建立一套健康有效的长期机制

当时的明王朝还是涌现出不少的人才,而张居正也很有识之明,其在用人上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他倡导: “采灵菌于粪壤,拔姬姜于憔悴。”认为立贤无方,唯才是用,即使贱为僧道皂隶,只要出类拔萃,可以位列九卿,作为国家的栋梁。他突破成规起用行伍出身的李成梁为镇边大将,破格重用残疾小吏黄清为太仆卿高级官员,重新起用被罢官的水利专家潘季驯治理黄河。使后期的明王朝出现了少有的安宁局面,但是这都是建立在改革者个人能力与威望之上的,可以想象一旦改革的领袖人物出现变动,那么所选拔的改革班底就如同海边的沙堡没有任何的承受力,作为改革者在加强中央集权制度同时一定要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用人机制,做到改革的同时也要为改革体系化的培养人才,这也从另一角度说明在吏治这一问题上他没有完全处理好,缺乏为改革而建立人才选拔的配套措施。也就是说有破无立。利用考成法增加行政效率裁撤冗官冗员,但没有从根本上革新用人机制。这导致未能促成一股足以支持改革的政治力量的出现。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以人治为特征的政治游戏规则中吏治大概是最令改革者关注和头疼的问题,到万历的时代,帝国官员的玩忽职守,权贵与官僚沆瀣一气,“政务偷玩,事无统纪”,朝廷诏旨被视为故纸,来往公文多至沉埋,张居正在吏治上以加强监察着手,提高行政运转的效率。颁布考成法“以钱谷为考成”的主张,凡是追缴欠税不足的官员,都要受到批评、调离或撤职的处分。以追索田粮评定政绩,迫使官员打击不法权贵,使贪官无处藏身,不用加税而补足国家亏损,大力裁汰庸吏,将一个臃肿和低效的令人惊讶的政府体系重新起来,傅维麟《明书》对此评价,虽“万里之外,朝下而夕奉行,如疾雷迅风,无所不披靡”。可见效果不错,但是这毕竟是以高压态势来整顿官僚体系,是以权力和威望来操作的,也就是说官员未必真心支持变法,而对于作为庞大的后备官员队伍的士人集团缺乏一整套的培养和激励体系,没有足够的人才储备是无法保证改革持续性的重要原因,不仅如此,由于其在做人与做事上的一些方法存在使人诟病之处导致士林风评不好,如太着痕迹的夺情和几个儿子高中科举等,这一点上张居正显然没有王安石做得好。

三、广大的民众没有分享到改革的红利,社会矛盾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作为改革核心的是一条鞭法没有给多数民众带来实惠,张居正万历九年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即是将赋役中的各项名目,如杂泛、均徭、力差、银差等各种税收合并为一种,将力差归入田赋,一律按田亩核算,减化手续,统一征收。并可改折银两,允许被征调的差役出银雇人代役。这就扩大了货币流通的范围,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使商贩和工匠获得了人身自由,这对商品经济的发展起了促进的作用。史载,“自正( 德) 嘉( 靖) 之后,至万历十年间,最称富庶”( 《明史·张学颜传》) ,以至“太仓粟可支十年,冏寺积金至四百余万( 两) ”( 《明史纪事本末》卷61) 。但是我们要注意到作为底层的农民是否能够真正分享到改革的成果呢?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农民的负担不是轻了,农民不得不接受农产品商品化带来的收入不稳定,所以,可以这样说改革只是强了国而没有富民,作为人口多数的农民依然是水深火热之中,更重要的是张居正丈量田亩清查土地的政策并没有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只是暂时遏制了兼并的势头,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张居正在社会商品经济发展迅速的时代,没有推动社会经济结构和赋税结构的转型,很难想象明朝商业规模大大超过了宋代,但赋税仍然以农业税赋为主还达不到宋代的比例,当然这也可能与权贵官僚对商业的垄断和欺占有关,这使得改革在财政领域回旋余地不多的因素。

上一篇:初一抒情散文:十年之约300字下一篇:如果我是水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