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农业的概念和特点

2024-05-13

中国生态农业的概念和特点(精选8篇)

篇1:中国生态农业的概念和特点

中国生态农业的概念和特点?

生态农业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什么才是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有哪些特点?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广大消费者去了解。

中国生态农业的基本定义是:生态农业是一种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工程体系。

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中国生态农业存在适合中国国情的特点:

高效性

生态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

持续性

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充分保证子孙后代的健康生活利益。

多样性

生态农业针对我国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工程、生态模式、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以上便是我国生态农业的概念以及特点的相关描述,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生态农业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应该积极倡导和谐自然的生态健康生活,享高品质的人生!

篇2:中国生态农业的概念和特点

一、都市农业的概念

都市农业是指地处都市及其延伸地带,紧密依托城市的科技、人才、资金、市场优势,进行集约化农业生产,为国内外市场提供名、特、优、新农副产品和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并具有休闲娱乐、旅游观光、教育和创新功能的现代农业。

二、都市农业的特点

1、它所包括的范围是指都市城市化地区与周边间隙地带的农业,不同于一般城郊型农业。

2、都市农业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农业的空间布局和结构安排,农业与其它产业的关系等,必须首先服从城市的需要并为其服务。这种由城市需要决定农业的发展,体现了都市对农业的依赖性,并进而实现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一体化关系。

3、都市农业不仅是经济功能的开发,而且要进行生态、社会等功能的开发,并进而实现全功能性的大农业。

4、农业生产经营明显的表现为高度集约化的经营方式,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进而达到高度的农业发展形态和为都市服务的特殊功能。

三、都市农业的主要类型

1、农业公园。这种类型的特点是把公园与农业生产场所、消费场所和休闲场所结合起来建设,利用农业生产基地来吸引市民游览,主要是供观赏和旅游,面积比较大。一般选择依山傍水,有林草的地方,以地形和农产品种类而成自己的风格特色。农业公园分专业性农业公园和综合性农业公园。

2、观光农园。这种类型的特点是,开放农业园地,让市民观赏,采摘或购置。有的主要是供观尝农村景观或生产过程,有的可以购买新鲜产品(如花卉),有的还可以参加采摘果实。有的农户开放自家的花卉种植温室,有的观光农园集中区建立了展览室,让游人在观赏之余还能增长知识。

3、市民农园。这种类型特点是,让没有土地所有权的市民承租农地,直接参与农业植栽,亲身体验农业劳动过程。市民家园一般设在市区较近、交通、停车都便利的地方。农园经营者把整个园地划分若干块,分别租给不同的市民,供他们进行耕作体验,有的可以解决一些吃菜或就业问题。

4、休闲农场。这是一种综合性休闲农业区,以吸引旅客住宿为特点。农场以生产果、菜、茶等农作物为主,经过规划设计,充分利用农场原有的多种自然景观资源,如溪流、山坡、水塘,以及植物、动物、昆虫,引进一些游乐项目,开发为休闲农场(或度假农庄),把市民的观赏景观、采摘果实、体验耕作、住宿餐钦和娱乐等多种活动结合在一起,适应他们度假游乐的需要。如日本的“民宿 — 1 —

农场”,澳大利亚的“度假休闲农场”。

5、教育农园。这是兼顾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功能的农业经营形态,即利用农园中所栽植的作物、饲养的动物以及配备的设施,如特色植物、热带植物、农耕设施栽培、传统农具展示等,进行农业科技示范、生态农业示范,传授游客农业知识。代表性的有法国的教育农场,日本的学童农园,台湾的自然生态教室,北京的少儿农庄。

6、高科技农业园区。这是采用新技术生产手段和管理方式,形成集生产加工、营销、科研、推广、功能等于一体,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农业种植区或养殖区。这些园区有的可以对外开放,接受游人的观尝,有的属于封闭型,不接待游客。

7、森林公园。这是一个以林木为主,具有多变的地形,开阔的林地,优美的林相和山谷、奇石、溪流等多景观的大农业复合生态群体。以森林风光与其他自然景观为主体,在适当位置建设狩猎场、游泳池、垂钧区、露营地、野炊区等,是人们回归自然、休闲、度假、旅游、野营、避署、科学孝察和进行森林浴的理想场所。

8、民俗观光园。选择具有地方或民族特色的村庄,稍加整修提供可过夜的农舍或乡村旅店之类的游憩场所,让游客充分享受农村浓郁的乡土风情和浓重的泥土气息,以及别居一格的民间文化和地方习俗。

9、民宿农庄。主要是为已退休或将退休的城里人租住农村房屋,迁居农家。这些人中有教授、导演、设计师、工程师等,他们在城里均有较好的楼房,但非常向往农村的风光,游览田园景观,希望在林间散步,呼吸着农村新鲜空气,过着宁静淡泊、无噪音、无污染的世外挑园式生活。

部分城区发展都市农业的经验做法

北京市通州区:

1、加强政策扶持。一是扶持设施农业。对连片集群式的设施农业基地、唯一性的农产品设施生产基地、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设施农业专业村给予不同额度的资金支持。二是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对原有合作组织进行整合,建立与主导产业紧密结合的区级行业协会,加以扶持、规范、完善,同时分区域、分行业建立行业分会和专业合作组织,对能切实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带动农户能力强的合作组织给予重点扶持。三是扶持农产品品牌及认证。培育和引导生产加工单位树立质量观念和品牌意识,重点在农产品商标注册、广告宣传和认证方面给予扶持。以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合作组织为带动,采取“公司+农户+商标”和“合作组织+农户+商标”的方式,吸纳农民成为品牌农产品的直接生产者,降低农民市场风险。四是扶持都市农业走廊建设。重点扶持设施农业产业群、观光休闲区、农业结构调整、实用技术、农田治理等。五是扶持籽种产业。对种植、养殖的品种进行改良换代,重 — 2 —

点是蔬菜育苗、小麦良种繁育、乌鸡、祖代种猪、优质肉羊种羊、观赏鱼的引进等。六是扶持观光休闲农业发展。对采摘、观赏、垂钓等园区的基础设施、生产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给予一定财政补贴。七是扶持农业龙头企业。采取银农合作、贷款贴息、项目资金扶持等方式,重点扶持现有和新进的农产品加工、农产品物流配送、观光农业等类型的龙头企业。

2、搭建农业重点项目工作平台。为整合农业政策、资金、技术等资源条件,搭建了由政府主管区长牵头,农委统筹协调,发改委、财政局、科委、水务局、林业局、种植中心、养殖中心、农机中心、经管站等涉农部门参与的农业重点项目工作平台。平台主要负责设施农业使用菌类生产,中低产田改造,农业节水,农村安全饮水,农村土地流转,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农民科学技术培训,农村新能源开发,优质农产品品牌打造,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等12项重点工作。每一项工作都分别确定了负责人、牵头单位、参与单位,同时明确了工作任务。

3、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在全区推行以大额资金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改革,主要是在村级设置基本账户,实行“定额备用金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单独开设一个“集体大额资金专储账户”,对集体资金实行转户储存,规范管理。

成都市温江区:

(一)推进园区建设,搭建发展平台

1、突出抓好策划规划工作。编制了《温江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策划规划了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城、现代花卉产业基地、高新农业示范基地等功能区。依托四川农大研究生院、成都市农林科学院,集中发展以现代农业科技为主导的泛农业总部经济;依托“鱼凫田园”项目,挖掘成都平原大田风光、川西林盘景观和古蜀鱼凫文化资源优势,打造“成都平原农业生态休闲观光基地”;依托花卉基地,打造以花卉生产、展示、交易以及花卉文化为基础的花卉景观区和旅游、休闲、度假基地,重点建设4A级农业旅游景区。

2、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3亿多元,建设园区道路、渠系、给排水、电力等基础设施,同时鼓励和引导园区企业搞好门前景观绿化。

(二)壮大龙头企业,培育市场主体

注重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多层次的农业市场主体。目前,该区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达61家,成功培育了四川华侨凤凰集团、成都统一企业2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成都万花公司、成都艾文博花卉世界有限公司等4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区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达128个,其中省级示范专合组织2家。

1、不断完善扶持政策。实施土地租赁和规模经营的财政补贴、风险补偿等制度,以及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村专合组织负责人进修学习的奖励补贴制度,对农业产业化项目、龙头企业在 — 3 —

项目建设用地、税费减免、财政奖励、信贷、技术推广和品牌认证等方面进行扶持。组建农业担保公司,在推行大树抵押贷款的基础上,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施了农村产权的抵押担保贷款。

2、做大做强专合组织。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引导和推动农村各类生产大户、贩运大户和经纪人,成立专业合作社或协会,培育在生产、加工、流通、信息型等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三)优化资源配置,突破发展瓶颈

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该区实施了 “两股一改”,即通过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化、农村集体土地股权化和以转变农民身份为主体的村改居,鼓励和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科学合理利用集体建设用地等资源,推动农村资源的优化配置。

1、多形式推进土地流转。鼓励、支持业主与农户采取转让、租赁、入股等方式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并建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为农村土地流转和其他产权转移提供服务。目前,该区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9.76万亩,占农用地面积的57.61%。

2、推动土地综合整治和合理利用。坚持产业规划与建设规划、规模利用与节约资源相结合,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辖区农业投资公司参与,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理,推进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集中居住区集中。

(四)完善服务体系,加强发展保障

1、加强项目投资服务。主要引进充分体现温江本土文化特色和花文化特色的休闲旅游项目、都市生态农业体验旅游项目、以中高端家庭市场和高端商务客户为目标的旅游项目以及针对专项市场的顶级乡村度假旅游项目。同时,建立现代农业投资服务中心,制定入驻项目流程图,对入园项目审批程序、在建项目管理办法、项目退出机制等做出了相应规定,并按规定为入驻企业提供一站式代办服务。

2、完善信息服务体系。建立“农信通”短信平台,并依托短信平台建立了全区信息互通及信息服务联动体系。在整合各类协会的信息资源基础上,建成了网上虚拟市场,以虚拟市场促进实体市场交易。2009年,农村经济信息服务网络带动全区农产品销售达2亿多元。

3、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建设。借助市场、交通、信息等优势,对农业科技、金融、综合服务等资源进行聚集发展,在全区统筹建设5个区域性农业服务中心,并依托区农业投资公司搭建投融资服务中心,为都市农业发展提供融资担保。同时,按“1+13”的标准配套建设文体、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配套设施,促进农民转变生产生活方式。

济南市历城区:

(一)突出特色,打造亮点

长期以来,历城区坚持用旅游的理念来包装和提升农业,围绕广大市民和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等一系列消费需求,突出好看、好吃、好玩等方面的特色,大力发展生态景观型农业、体验参与型农业、旅游度假型农业。

1、围绕“好看”,按照“点上求突破,面上成景观”的要求,着力打造局部看点,营造整体景观。在农作物品种选择上,突出“先观后用”,每年引进特而专、新而奇、精而美、观赏性高、适销对路的农业新品种近百个;在生产基地建设上,突出“基地园区化、园区景点化”,大力建设农业生态园、大樱桃观光采摘园、百菜观光园、草莓文化科技园等集生产、观光、采摘体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农业观光园区;在大型旅游景区景点开发上,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利用“四荒”、森林等资源,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和综合开发力度,累计投资20多亿元,先后建成红叶谷、九顶塔、九如山瀑布群、卧虎山国际滑雪场等特色鲜明的景区景点19处,其中国家4A级景区2个,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市级“十佳”旅游景区6个。

2、围绕“好玩”,按照“春赏花、夏纳凉、秋摘果、冬滑雪、全年农家乐”的要求,策划推出特色游乐项目,构建四季旅游大格局。依托各大景区景点、农业园区、生产基地、农家乐等观光休闲场所,大力发展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赏农家景、购农家物”为主要内容的乡村特色旅游项目,举办形式各异、各具特色的休闲娱乐活动。近两年,该区先后推出了桃花节、梨花节、果品采摘节、草莓文化节及休闲垂钓等特色旅游项目50余项。2009年该区仅举办果品采摘活动,就接待游客300万人次,采销农产品2000多万公斤,实现综合收入1.5亿元。

3、围绕“好吃”,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在全区范围内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为满足游客购物需求,出台了《关于做好农产品包装工作的意见》,促进农产品由商品向礼品化转变,努力达到“寓销于游、游中促销”的效果。

(二)经营生态,夯实基础

1、以“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民更富”为目标,实施了绿山治水工程。在山区,搞荒山绿化、植树造林,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和旱作农业项目;在平原地区,建设农田林网和绿色通道,为都市农业发展提供“绿色”支撑。

2、为解决农村环境面貌较差问题,该区推广“猪—沼—果”生态模式,建设生态文明示范村,规范“农家乐”饭店,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规模化养畜区粪便治污项目。

(三)健全机制,强化支撑

在组织领导上,建立区镇两级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组织体系。在社会宣传上,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宣传平台,对农业园区、节庆活动、特色产品等进行宣传,每逢“五一”、“十一”旅游黄金周来临,都要举办“旅游暨绿色农产品展 — 5 —

示招商会”,对全区上千种特色农副产品和19大景区景点进行集中展示,对旅游及农副产品生产加工项目进行集中招商。在资金投入上,一方面,持续加大政府投入。2008年以来区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每年净增1000多万元。另一方面,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各类投资主体,以独资、合资、承包、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参与观光农业项目建设。同时,按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要求,对区直各部门对上争取的扶持资金,在不改变使用方式和用途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捆绑使用。

淄博市张店区:

1、围绕生态宜居、体验参与和休闲娱乐三大功能,重点规划建设“四个片区”:一是优质粮食生产片区。主要发展精准农业生产,建设优质粮食生产基地。二是生态涵养发展区。挖掘山区独有的资源潜力,发展以特色农产品培育、山区民俗旅游、生态旅游等为主要内容的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三是生态经济林果带。重点发展经济林、林果等产业,积极引导规划建设休闲农业观光园区。四是城市绿地生态体系。主要沿主干公路、主河道建设绿色通道防护林带以及环企、环村生态林,大力发展生态和经济效益兼备的经济林果,提高森林覆盖率。

2、为创造良好的宜居环境,该区实行“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发展都市农业。在“点”上,以市场运作为主,发展各类都市农业园区,建设都市农业园区。在“线”上,以政府投资为主,大规模实施沿路、沿河绿化,以及河沿岸生态经济林带、公路沿线经济林带、花卉苗木带等工程建设,构筑绿色生态长廊。在“面”上,围绕重点区域,实施生态修复和植树造林,同时建设历史文化、休闲体验等项目,打造城市近郊休闲旅游区。

3、建立和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村企主办、社会参与”的都市农业发展机制。一是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出台推进全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及股份合作制的相关政策,举办培训班,指导农民做好土地流转工作,鼓励引导农民将土地向资本和技术雄厚的企业和经营大户流转,推进土地集约利用,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整体竞争力。二是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工商企业、旅游企业投资开发现代农业项目,发展主题突出、科技含量高、配套齐全的品牌农业项目和配套产业。三是与科研院所联系,引入先进的科技项目,带动都市农业向名、特、优方向发展。

篇3:中国生态农业的概念和特点

关键词:农业,产业集群,演化特点,对策

产业集群是社会化分工不断深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结果,也是产业演化过程中的一种空间现象。农业作为一种基础性产业,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其产业形态也在不断演变。国内外研究及其现实发展表明,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是现代农业的一种重要形态,对于农业转型发展和效率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对农业产业集群的含义、模式以及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演化特点和制约因素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相关思路与发展对策,以期为我国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参考。

1 农业产业集群的含义、模式及其比较

1.1 农业产业集群的含义

农业产业集群是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关于产业集群,并不存在一个一致性的概念,诸多经济学家分别对此做过不同程度的研究,引用比较多的产业集群概念是Poter[1]1998年在《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中提出的新古典经济学的产业集群概念,指出产业集群是一组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生产者、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同处在某一相关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

关于农业产业集群,国外一般把它与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和农业企业集群等结合起来研究,Kulshreshtha和Thompson[2]认为农业产业集群由农场投入制造子集群、农业生产子集群和食品加工子集群组成。竹中久仁雄提出以农业生产为核心的农业食品加工业、休闲观光农业以及农业流通业为一体的农业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3]。而国内学者对农业产业集群的概念界定大体侧重于三个方面。

一是侧重于农业产业的空间布局。如宋玉兰和陈彤[4]认为农业产业集群是在接近农产品生产基地的一定区域范围内,同处或相关于某一特定农业产业领域的大量企业和关联支撑机构,由于具有共性或互补性而与农产品生产基地相对集中在一起,从而形成的一个有机群体。二是侧重于经营主体的相互联系。如许素琼[5]认为,农业产业集群通常指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农户、农业流通企业、农业加工企业、中介组织等不同利益群体,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供产销联动的要求,形成并延长产业链,在地域和空间上形成的高度集聚的利益共同体。三是侧重于产业组织的网络关系。如向会娟和曹明宏[6]将农业产业集群定义为“以农业活动为中心,大量专业化的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由于共性和互补性而在农村社区范围内柔性集聚, 为共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而形成的密集合作网络”。此外,还有从分工理论[7],社会资本理论[8]等角度给出定义的。

以上有关农业产业集群含义的研究表明,尽管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定义农业产业集群,但概括起来,我们可以将农业产业集群看成是一种具有资源依赖性、区域空间性、产业集聚性、组织(主体)合作性、优势互补性、连接网络性的农业有机群落。

1.2 农业产业集群的基本模式

现实中的农业产业集群体现为多种模式。向会娟和曹明宏[6]以及蔡吉跃[9]认为农业产业集群主要有三种基本模式,分别是农业高科技园导向型模式、核心企业导向型模式和市场导向型模式。王艳荣[10]以安徽省为例,认为农业产业集群模式可分为龙头企业带动型、农民合作组织协调型、市场依托型和科技支撑型。王海杰和李延朋[11]则以农业产业集群中农产品生产价值链中的“投入-产出”关系为线索,将农业产业集群概括为聚合型、发散型、网络型和平行链型。李菁和揭筱纹[12]将农业产业集群划分为资源禀赋的集约化种植产业集群模式、产业关联的多元化加工产业集群模式和资源共享的物流园区运销产业集群模式。

由此可见,学者对农业产业集群的模式很难有个统一的见解,因为一种事物或现象从不同角度看,得出的结论有可能是大相庭径的。所谓“模式”,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他人可以参照的基本样式,然而这种样式的表象描述却与事物或现象的本质特性与发展阶段有关。从我国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和产业集群的本质特性来看,本文认为,我国目前的农业产业集群模式应该从集群中相关主体在空间的集聚度和关联度两个维度来界定。集聚度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的集中程度和该产业要素在空间范围内的汇聚程度;关联度则指集群中相关主体的相似度和交易联系度。由此,可以得出农业产业集群的四种模式,一是“集聚度和关联度两高”模式,如基于主导产业高度专业化分工的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群;二是“集聚度和关联度两低”模式,如依托于高科技发展的海南农垦现代农业科技产业集聚圈;三是“集聚度高、关联度低”模式,如由市场带动的山东农业物流产业集群;四是“集聚度低和关联度高”模式,如共享基础设施而形成众多产业的广西贵港产业园。采用这一判别方法的好处在于可以对现实中的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状态进行科学的判定,以找到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与提升的具体方向。

1.3 农业产业集群与非农产业集群的异同

如前所述,农业产业集群是产业集群的一种类型或延伸,因而它具有一般产业集群的共性特点,如产业和要素在空间的集聚性和专业性,主体与主体的相互关联性与合作性,空间与平台资源的共享性和规模经济性。集群的形成既有内生性源动力,又离不开外生性推动力,集群的发展呈现动态化、网络化和系统化的特征,对区域经济发展形成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品牌效应和拉动效应等等。但是,与非农产业集群相比,农业产业集群有其独特性。

1.3.1农业产业集群具有很强的自然资源依赖性农作物的生长严重依赖于地域、土壤、气候、光热、水文等自然资源,决定着农产品的产量、质量、成本和收益,进而影响农业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所以,自然资源禀赋成为农业产业集群孕育的“原生基因”[13]。

1.3.2农业产业集群具有很强的地域文化根植性农业本身就有很强的地域性,独特的地域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长期积累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影响着农民的耕作方式和行为方式,进而影响着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态与方向,而且基于“血缘、亲缘、地缘”关系所建立的农村社会关系网络,可以减少不确定性,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信息与技术在区域内的传播,形成其他产业集群所不具备的强大协同效应。

1.3.3农业产业集群具有很强的内在发展必然性农业不仅是其他产业的基础产业,而且具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教育等多种功能,决定了农业不仅可以实现农业内部的产前、产中与产后的连接,也可以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同时,农业的家庭经营难以抵御市场风险,客观上要求农户之间走向联合,通过农业专业合作社或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形成利益共同体,进而为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提供组织基础。

1.3.4农业产业集群具有很强的外在发展依赖性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大、比较利益相对低,同时具有较强的社会公共性。因此,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在发展初期,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统筹规划,既要创造集群发展的硬环境,如基础设施的完善,又要营造适合集群发展的软环境,如金融、财政等相关政策的扶持。随着集群的发展壮大,政府转变角色,为集群发展提供相关的公共服务,通过制度创新,如土地制度改革,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集群持续稳定发展。

2 农业产业集群的演化阶段、特点和制约因素

2.1 农业产业集群的演化阶段

农业产业集群作为农业生产发展演进过程中的一种现象,是特定的农业先天禀赋、农业产业“根植性”和“衍生性”、外部规模经济溢出效应等因素有机结合的结果,是农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14]。根据演化经济学理论和生物进化论,农业产业集群的演化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2.1.1农业产业集群孕育与形成阶段这个阶段以传统农业为基础,大量分散小规模农户集聚在特定区域为形成起点,同质性农户生产相类似的农产品,专业化分工程度不高,农户之间合作程度较低,以横向水平集聚为主,集聚度较高,关联度较低,但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呈现区域化布局特点鲜明,产业优势明显的农业块状经济和农业产业集群雏形。

2.1.2农业产业集群成长与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也是农业产业集群多元发展阶段。随着农户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组织化程度和纵向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相关企业、机构开始进入,集群内农业企业、合作社和服务机构衍生,专业化分工加深,形成一种竞争、合作与创新的激励机制,集群竞争优势不断增强,促使农业技术创新速度加快,服务配套功能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集群内外各组织主体之间的纵向、横向的协作关系更加紧密,产业集聚度和关联度不断提高,出现了以不同类型农产品生产、加工甚至服务为主导的不同类型农业集群,集群边界进一步拓展,形成区域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纵、横交错的链网,资源优势互补和各组织主体的协同合作体。

2.1.3农业产业集群成熟与稳定阶段基于地域特色资源、社会经济环境和自然文化条件特性,基本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农业产业集群。外部企业进入速度减慢,集群内各主体之间已经形成相对稳定的竞争与合作关系,配套完整、服务齐全的农业产业链价值体系,更注重区域品牌效应和全球战略,农业产业集群开始嵌入到全球价值链中。同时,通过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开始形成核心竞争优势,促使农业产业集群向更高级方向发展。

2.2 农业产业集群演化的特点

农业产业集群的演化阶段与特点既与一般产业集群的演化阶段与特点有关,又与农业产业集群的自身特点相关,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2.2.1农业产业集群的演化,既与农业产业的自然属性有关,又与农业产业的经济属性有关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统一。因此,农业产业集群既是一定区域内基于区域自然禀赋基础上,受内、外动力机制作用逐步演化而成的产业群落,因而土壤、气候、地理位置等自然禀赋与不确定性直接影响农产品的品质、产量、成本,是农业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先决条件。同时,基于区域特色资源禀赋发展起来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又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有机联结起来,实现生产、加工、销售在一定空间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和一体化。世界上一些现代化的农业产业集群,如荷兰的花卉产业集群,法国的葡萄酒产业集群以及我国山东寿光的蔬菜产业集群等,不仅是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的结果,而且也是产业发展与市场竞争的结果。

2.2.2农业产业集群的演化,既与农业的技术进步有关,又与农业的制度创新有关从某种意义上讲,产业集群产生于“历史的偶然”[15],深深根植于当地的社会文化当中。农业产业集群更是如此,农村中具有一定头脑和技能的“能人”,往往是农业产业发展的领头人,在这些“能人”的带领下,通过血缘、亲缘、地缘的不断扩散,逐渐形成特色的产业集群。但农业产业集聚的“能人”效应也会产生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在这种情况下,产业集群的发展和演化就不仅需要技术创新,而且需要制度创新,使农业产业集群获得新的活力与竞争力,向更高级的产业集群演化。促使农业产业集群向现代化产业集群演化的技术进步主要与农业的标准化技术、规模化技术以及网络信息技术密切相关,而促使农业产业集群向现代化产业集群演化的制度创新,则与产业集群发展有关的土地产权制度、产业组织制度、专业化分工与合作制度、产业化与规模化经营制度及区域社会资本、现代交易方式与制度的创新和利用密切相关。

2.2.3农业产业集群的演化,既与农业的比较优势有关,又与农业的发展阶段有关任何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演化,都与该产业集群在特定区域的比较优势有关。这种比较优势通常体现在集群要素成本、集群内专业化分工与合作、集群空间区位等方面。就农业产业集群而言,其比较优势还体现在区域农业生态资源的适宜性和持续可获得性。除此之外,农业产业集群的演化还与农业发展的阶段密切相关。与一般工业产业具有比较明显的生命周期不同,农业生产或产品尽管具有生命周期,但农业却是个永恒的产业。只要人类存在一天,就离不开农业这一产业,当然,农业的永恒性并不意味着农业发展是静止的,而是可变的,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农业发展的阶段性既与消费需求与市场竞争有关,又与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有关,在“以粮为纲”时期,众多农户集中在一起进行粮食生产的大跃进,是为了增加粮食产量解决温饱问题,没有形成产业分工联系,就谈不上产业集群。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客观上要求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不仅出现“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等组织创新,形成种养加、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的产业协同效应,同时还促使政府、中介组织不断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农业产业链网的融合,推进农业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如云南斗南花卉产业集群、山东金乡大蒜产业集群等,无不与当地的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进而带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关。纵观国外美国葡萄酒产业集群、荷兰花卉产业集群,都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区域农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推动农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既是农业发展的内在必然,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迫切要求。

2.3 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制约因素

目前,我国农业产业的集群化程度仍不高。表现在农业产业集群的单体规模和经营者规模普遍偏小,层次比较低,虽然有些地区出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或“几村一品”的“块状经济”,但基本都是同类型和同功能的主体集聚与关联,而不是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集聚与关联;此外,上游产品的农业产业集群较为普遍,而纵向一体化的农业产业集群相对不多。总体而言,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区域集群发展不平衡,还存在着多种因素制约。概括起来,影响和制约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2.3.1没有建成推进现代农业集群发展的区域农业布局体系不能形成区域化的农业布局体系主要与我国农业宏观战略和区域行政壁垒有关。前者主要与粮食安全战略相关,由于要建立稳定的国家粮食安全体系,我国不仅粮食主产区要保证粮食供给,而且粮食主销区也不能放松粮食生产,这就对粮食主销区的非粮食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带来了空间上的制约。而区域行政壁垒则与地方政府对产业发展的过度干预有关,如采取地方保护政策,追求区域农产品自给化,使得一些地区的农业比较优势和区域市场化难以形成,进而制约区域农业集群的充分发展。

2.3.2没有建成适应现代农业集群发展的新型农业营运体系新型农业营运体系是农业产业集群的基础,是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等为营运主体,集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产业化、社会化为一体的农业营运体系。然而,目前我国农业的营运格局,依然是年龄相对老化的小农小规模经营为主;至于农业组织化,尽管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很快,但却是数量多,规模小;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也不能适应现代农业集群的发展需要,使得农业产业集群难以形成规模化、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集聚、关联以及纵向一体化的发展。

2.3.3没有建成支撑现代农业集群发展的土地制度和金融制度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就业,这本应是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有利时机,但由于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和流转制度还不完善,比如,仅有农户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并且流转期限往往不长,导致经营者行为不确定,土地转入农户难以长远打算和长期投入,进而影响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此外,由于我国金融制度的非农化偏向,使得农业或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受资金制约,影响了农业产业集群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

3 推进我国农业产业集群转型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针对农业产业集群的涵义、演化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推进我国农业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充分认识农业产业集群演化发展的特殊性,既要遵循产业集群演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考虑农业产业的自然特性、再生产特性和农户经营特性,从区域农业资源禀赋的实际出发,以新型农民为主体、现代企业为龙头、专业合作社为纽带、政府为主导、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创新为动力,通过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集成创新,着力提升农业产业集群的集聚度和关联度,推进我国农业产业集群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型。

3.1 加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支持力度

一是将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与区域农业发展规划紧密结合,打破行政区域壁垒,合理规划农业产业布局,将区域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纳入国家和地方政府“十三五”规划中,提升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地位。二是打造集信息提供、人才培训、技术推广、品牌打造、风险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业产业集群服务平台,降低集群内各类主体营运成本,提高集群内专业化分工水平。三是尽快出台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专项支持计划,或者将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纳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科技发展,农业园区建设,农业主导产业支持计划和项目中。四是在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基础上,设立不同区域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示范区,加大扶持力度,探索区域农业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工业化以及城镇化相互协调、互促共进的发展路径。

3.2 建立现代农业产业集群营运体系

一是通过农业区域规划体系的完善,建立农业主体经营适度规模化和特色农业产业布局区域化相结合的集群产业布局体系。二是通过城乡二元结构的破解和政府职能的转换,建立区域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相结合的集群产品市场体系。三是通过产业组织制度的创新,建立集约化、专业化、产业化、社会化于一体、政产学研有机结合的集群农业多元化服务体系。四是通过要素市场化改革和政府农业政策完善,建立土地流转制度、金融保险制度和政府扶持政策相契合的集群发展制度体系。

3.3 加快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主体培育

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主体是以广大农户为基础,各类涉农经营主体相互关联、分工与协作的联合体,这意味着,集群经营主体状况对集群发展至关重要。为此,一要建立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教育培训体系,突出农村职业教育,加大农村实用人才与职业农民的培训。二要优化农业产业集群各类经营主体的发展环境,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大学生和农业人才投身现代农业发展创新创业。

3.4 加强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篇4:中国生态农业的概念和特点

一、地方政府规章的概念

地方政府规章是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行政管理事权,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而制定的具有执行力的规范性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另外,《立法法》第七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地方政府规章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一是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规定需要制定规章的事项;二是属于本行政区域的具体行政管理事项。”

二、地方政府规章的特点

地方政府规章作为地方一级政府履行行政职能,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较之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等规范性文件存在自身特点。

一是从属性。地方政府规章制定的法律基础是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其制定的目的是为了执行上位法。

二是适用地域的有限性。地方政府规章是由地方政府制定,用以管理其行政区域内各项事务的规范性文件。地方政府规章仅能就属于本行政区域的具体行政管理事项作出规定,而且仅能在本行政区域内适用。

三是很强的可操作性。地方政府规章是地方政府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必须在本地区具备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否则,执行机关将无所适从。

四是普遍适用性。地方政府规章一旦生效,即可在本行政区域内普遍适用,且可以在规章效力存续期间对不同事项和不同行政相对人反复适用。

五是不可诉性。我国现行法律并没有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通过诉讼途径使地方政府规章失效。即使地方政府规章的部分上位法制定机关可以依法撤销规章,但这种途径终究不是诉讼途径。

三、地方政府规章的属性

对于地方政府规章的属性,学界一直有争论。有观点认为,地方政府具有地方立法权随着实践的发展,应进一步扩大。其核心主张是肯定地方政府具有立法权,地方政府规章就是立法性质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首先,这种观点的理论基础是行政立法的一般理论。这里“行政立法”的“行政”,指此种立法的主体为行政机关;“行政立法”的“法”,指此种立法所立之“法”即为行政法规和规章。这种观点混淆了行政法规和规章这种“法”与真正的“法律”的概念,其实质是对狭义的法律的概念的修正和广义化。

其次,这种观点混淆了地方政府规章的执行力和法律效力的概念,认为如果我们否定地方政府规章的法律属性,规章将失去效力。而目前,我国依靠大量行政规章作为行政运行依据的行政框架将无所适从。

笔者认同地方政府规章是行政立法的一种形式,且认为地方政府规章本质上是一种抽象行政行为。

第一,从制定主体来看,地方政府规章的制定主体是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而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享有立法权的主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地方政府属于行政机关,其“行政立法”行为与权力机关的立法行为有着本质区别。

第二,从规定的内容来看,地方政府规章所调整的对象大多是本行政区域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卫生等各种具体行政事项,不涉及应由法律所调整的各种根本性和原则性制度。另外,地方政府规章大多是执行上位法的细则性规定和行政程序的细化,这些规范的可操作性很强。制定地方政府规章是规范行政行为,强化行政程序全过程控制的行政行为。

第三,从效力来看,地方政府规章在实践中的效力体现为一种行政执行力,即不同层级行政机关必须严格执行,行政相对人必须严格遵守。行政规章的效力是以行政强制力为保证的,行政相对人如果不遵守行政规章,就可能要承担行政责任。与真正意义上的法律不同,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触犯法律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行政,甚至刑事法律责任。而地方政府规章并没有直接规定法律责任的效力,相对人承担的行政责任是一种以行政强制行为为后盾的行政责任。

(作者单位:广州市政府研究室)

篇5:国际工程的概念和特点

国际工程是指一个工程项目从咨询、投资、招投标、承包(包括分包)、设备采购、培训到监理各个阶段的参与者来自不只一个国家,并且按照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进行管理的工程。考试&大&国际工程包括我国去国外投资的工程,我国的咨询和施工单位去国外参与咨询、监理和承包的工程,以及由外国参与投资、咨询、投标、承包(包括分包)、监理的我国国内的工程。习惯上讲的“涉外工程”就是指国内的国际工程。

国际工程市场有如下特点(1)国际工程是一项跨国性的经济活动,涉及到不止一个国家和参与单位的经济利益,因而合同中各方不容易互相理解,容易产生矛盾与纠纷。

(2)严格的合同管理。由于不是一个国家参与,就不大可能完全靠行政管理,而是采取国际上业已形成多年的、行之有效的一整套合同管理办法。使用这套办法从工程准备到招标,虽然花费时间较多,但却为以后订好合同,从而在实施阶段严格按照合同进行项目管理,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3)风险与利润并存。于考试吧。国际工程是一个充满风险的事业,每年国际上都有一批工程公司倒闭,但是国际工程市场也有一定的利润,因此一个公司要在这个市场中竞争与生存,就需要提高公司本身的素质。

篇6:1.公文的特点、概念和作用

第一章

公文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第一节

公文的概念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二条:“行政机关的公文(包括电报,下同),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这一定义,包含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这是公文同一般文章不同的地方,是公文的显著特点之一。公文不是谁都可以任意制发的,只有法定的作者才能制发公文。所谓法定的作者,就是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法定职权和承担法定责任的机关、组织或代表机关组织的领导人。用领导人的名义发文,并不是以他个人的名义出现,而是作为他所在的机关的代表的身份来发文的。这是领导人行使自己法定职权的一种表现。必须说明的是,以领导人的名义发文,在个人名字前面应冠以机关的名称与领导者的职务。一旦他不再担任这一职务,也就失去了他法定作者的地位。

2.公文是“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这是公文区别于其他文章和图书资料的主要之点。公文的法定效力是由公文形成者的法定地位所决定的。公文的规范化格式,不仅增强了公文的权威性与有效性,也方便了公文的处理。

3.公文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这是公文的基本作用。而《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则指明了公文的具体作用:公文“是传达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和交流情况的工具。” 同时,“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又是公文形成的条件。

第二节 公文的特点

一、政治性

历史上,公文是统治阶级通过国家执政机关管理国家、施行阶级统治的一种重要工具,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现在,公文是各级党政机关施行领导与管理,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办理各项公务的重要工具,是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体现,也是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

政治性对公文写作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公文内容要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要求相一致,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有利于人民群众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2.公文内容要体现党的领导原则,与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要求相一致,尤其要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使之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工具。

3.公文内容要符合现行的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如提出新的政策、规定等,要切实可行并加以说明。

4.下级机关的公文不能与上级机关的政令相抵触。

二、权威性

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依法行政是其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公文是行政机关执行国家权利的重要工具。

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公文具有很大的权威性,下级机关对于上级机关公文的指示精神,必须认真贯彻执行。

权威性对公文写作提出了以下两方面的要求:

1. 须在职权范围内制定公文,不得越权制定公文。

2.制发公文的过程必须符合法定的程序。如果制发规章制度、决议决定等规范性文件,必须在法定会议上以法定的程序通过才具有法律效力。

三、实用性

公文是人们在生产、工作、学习、生活实践中,用来办理实际事务、处理实际问题、有直接应用价值的一种工具性文章。它是在实际工作中形成,在实际工作中使用,为推动实际工作服务的。因此,要树立为办事而写公文,为办好事而写公文的理念。

四、规范性

所谓规范性,就是从内容到形式都符合国家的规定标准。由于公文是党和国家具体领导和管理政务的工具,是机关的喉舌,代表制发机关的法定权威。所以,制发公文是一件极其严肃的,具有重要政治意义的工作。

公文的规范性,主要体现为公文的制发和办理必须经过规定的处理程序。例如公文的制发,必须经过起草、核稿、签发的程序。经过机关领导人签发的文稿才能缮印、用印和传递等。

公文的规范性,还包括文体、书面格式和版面形式的规范化等,我们可以把它叫作公文体式的规范化。公文体式的规范化,维护了公文的权威,有利于党政机关处理公务,提高机关工作效能,从而保证公文的法定效力;同时也有利于文秘部门办理公文,提高办文效率。为了维护公文的严肃性、权威性和便于公文处理,党和国家有关部门发布了关于公文处理的一系列法规性文件,对公文的体式作出了统一的规定,提出了统一的要求。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都必须按照规定的体式制发公文,不能随心所欲,另搞一套。

五、时效性

首先,公文的运行要讲究实效;其次,公文的执行要讲求实效;再次,某一份公文只是在某一段时间内发挥作用。

公文的时效性对公文写作提出了以下要求: 1.要有强烈的时间观念;

2.要充分考虑公文办理的时间,确保公文顺利办理; 3.要及时处理失效公文。

第三节

公文的作用

一、规范约束作用

党和国家以及各级权力机关所发布的各项命令、决定、决议和各种条例、章程、细则、规定等等,对各方面的工作和各种活动都起着规范和约束作用,要求人们必须严格遵守,坚决贯彻执行。此外,部分通知、通告,对人们的行为也有规范和约束作用。

二、指挥指导作用

公文是联系上下级机关、传达领导指示、发挥指挥和指导作用的桥梁与纽带。上级机关通过发布公文而向下级单位布置工作、提出要求和办法、规定一些工作范围和途径,以实现对下级单位工作的指挥和指导。下行公文中,大部分都具有这种指挥和指导作用。这种指挥和指导作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上级机关发布的各项命令、决定、决议、通知、批复等等,要求下级单位严格执行;二是有些公文发布的范围较广,只提出一些原则性的意见,要求下级单位根据具体情况参照执行,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事实上,指挥和指导这两项作用在具体的公文中往往交织在一起,不易区分。但对下级单位来说,不管上级机关发布的公文是要求严格执行还是参照执行,都必须把它作为行动的依据,予以贯彻落实。

三、宣传教育作用

公文大多具有宣传教育作用。阐述路线、方针、政策的公文,表彰或惩戒性的命令、决定以及表扬或批评性的通报等公文,其宣传教育作用更为巨大。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等领导机关制发的方针政策性的重要文件,不仅是进行各种宣传工作的重要依据,而且其本身就是很好的教材,具有强大的宣传、鼓舞和教育作用。即使是一般领导机关制发的指导性公文,也具有一定的宣传教育作用。正因为如此,所以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机关,常常以发布公文作为对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工作的方式和手段之一,以动员、组织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去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激发他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积极性;一些会议也常常 印发一些重要文件作为会议的学习材料,以提高与会者的认识,统一思想,协调行动;党和国家的宣传机构有时还将一些重要文件通过报刊等新闻媒介公布于众,让人们学习和了解,以使广大干部和群众认清形势,明确方向,坚定信念,把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要求,变成他们的自觉行动。

四、知照联系作用

各级机关、各类社会团体或企事业单位的工作活动,往往需要同上下左右的机关单位发生联系;为了协调行动,又往往需要相互交流信息、通报情况。而公文正是一种上传下达、沟通上下左右之间的关系、联系和办理各种事项的有效工具。上级机关通过通知、决议、会议纪要等向下级传达指示、指导工作,下级机关通过报告、请示等向上级反映情况、汇报工作、请求批准事项或解决问题的办法。平级机关或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使用通知、函等相互交流信息、商洽工作、处理问题。至于公告、通告、通报等公文,更是起着重要的知照作用。

五、凭证依据作用

篇7:论述证人证言的概念和特点

关于证人证言的定义,目前不同版本的教科书稍有差别,主要表现在证人陈述的对象上,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两种。第一种是由常怡主编的司法部规划教材《民事诉讼法学(修订本)》中的观点。该书中的定义是:“证人就所了解的案件事实向当事人和人民法院所作的陈述,称为证人证言。”第二种是江伟主编的《证据法学》中的观点,将证人证言定义为:“证人证言,是指证人在诉讼过程中,向司法机关陈述的与案件情况有关的内容”,并在叙述其特点时,特别论述了证人证言应当是证人就案件有关情况向承办案件的审判人员所作的陈述。就证人陈述的对象来讲,我们认为第一种观点是比较完全和确切的。从一般要求上看,证人证言应当向法庭直接陈述,但是在采取证据保全措施或证人无法到庭的其他情况下,当事人或诉讼代理人只能采取直接询问证人的措施,并做成笔录。这种笔录具有证人证言的本质特点,因为它是证人通过感知、记忆、陈述所形成的言词证据。如果认为它不是证人证言,我们就无法把它归入别的证据类别。如果像第二种观点认为的,这种笔录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证人证言,从性质上讲只属于调查笔录,这与司法实践和我国法律规定的证据种类都不相符,也会使部分证据保全措施失去意义。因此,证人陈述证言的对象应当包括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特别是代理律师。其陈述地点也不一定局限于法庭。当然,也不能认为证人在任何地点向任何人所作的关于案件情况的陈述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证人证言。从证人证言的内容和形成过程来看,我们认为第一种观点中的表述又有不妥当之处。证人证言的基本目的,在于以证人陈述的与案件事实有关的内容来证明待证事实。但是,证人证言的内容本身并不就是案件事实或真实情况,而只是“与案件情况有关的内容”。证人证言中有些内容不一定能揭示案件事实,只有经过司法人员的审查判断,才能确认其内容是否与案件事实相符合。实际上,证人证言只是一种证据材料,经过司法认定之后,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证据。所以,第一种观点认为证人“所了解的案件事实”的表达,是不严格、不科学的。综合以上两种观点的合理成分,我们将证人证言定义如下:证人证言;是指证人在诉讼过程中向当事人和司法机关所作的与案件情况有关的陈述。概括

起来说,证人证言有如下几个特征:

1.证人证言,是由知晓案件情况有关内容的自然人所作的陈述。这是证人证言的本质特征。证人证言的内容是由证人通过对案件情况的感知、记忆、陈述而形成的。就一般意义而言,证人必须对案件情况有亲身感受,耳闻目睹了案件有关情况。至于证人陈述的其听到他人转述的与案件有关的情况,是否可作为证人证言,不同的国家在法律上有不同的规定。在英美法系国家,证人陈述他人转述的案件有关情况,属于“传闻证据”。根据英美法系国家的有关证据规则,传闻证据难以令人置信,在本质上被认为缺乏真实可靠性,在程序上又由于没有机会对第一陈述者进行交叉询问,因此,对该传闻证据原则上予以排斥。但在某些情况下有一定的例外,如传闻证言的第一陈述者已经死亡或已不能到庭陈述等。在我国,立法上没有限制传闻证据的使用,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对证人转述他人陈述的证言,采取有限度承认的做法。一般要求证人说明传闻的来源,以便司法机关进一步调查、审核证言。

2.证人证言应当是对案件有关情况的客观陈述,证人只能对自己亲身感知的案件情况进行陈述,而不能对这些情况进行分析评价,也不能对案件事实发表看法和意见。这是法律原则上的普遍要求。英国学者罗纳德•沃克指出:“一般规

则是,证人只能就其直接感验的事实作证,而不得对不是其感验的事实陈述相信与否的看法。这便是排斥意见证明方法的规则。该规则的理论根据是:从已证事实得出结论是法庭而非证人的职责。”但是实际上,证人对案件情况的感知和陈述不可能是纯客观的过程,因此,一定程度内的主观判断总是难以避免的。其中的限度和范围,只能由法官裁量。基于这样的事实情形,罗纳德•沃克又指出:“如果意见在本质上是系争事实,便不排斥这种意见。另外,如果意见是作为某些独立事实的证明方法而提出的,便存在着许多可以采纳意见为证据而不考虑排斥意见的一般规则。”在英美法系国家,由于将当事人的陈述、鉴定人的鉴定结论都列入证人证言的范畴,在法律上,还有专家证人的规定,这使得从证人证言中完全排除分析意见变得不可能,因此,法律在某种程度内允许证人提出自己关于事实的分析意见和判断,法院对此也予以考虑。在我国,学理上认为,证人不能对案件事实的有关情况进行分析判断。但在实际作证过程中,证人根据日常生活中的常识就自己所见所闻作出的简单推测、判断,法庭应当允许并予以考虑。如果连这种简单的判断、推测都要排除,那证人作证就很难实际进行。

3.证人证言是证人主观对客观的认识和反映,受人的主观影响较大。证人在感知、记忆和陈述案件情况的过程中,充满着主客观的矛盾,其认识过程既受证人主观因素的影响,也受外在客观因素的制约。由于客观事物本身的复杂性,以及证人本身感受能力、记忆能力等原因,使证人证言的情况比较复杂,因而对证人证言既不能盲目轻信,也不能轻易否定,必须结合本案其他证据进行认真的审查核实,否则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此外,大多数英美法系国家和一些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规定,证人提供证言原则上要求出庭,在法庭上以口头的形式进行陈述。有的国家还要求证人宣誓。因此,证人证言在形式上的口头性也是其特点之一。当然,由于存在证人无法出庭的实际情形,各国法律在坚持原则的同时,也规定在某些例外情形下,法庭可以在开庭审理前对证人采证或证人以书面的形式向法庭提供证言。在我国的诉讼活动中,原则上证人应出庭以口头形式提供证言,但在例外情形下,证人也可以以书面的形式向法庭提供证言,由法庭在案件审理时对证人证言进行宣读。除了上述形式意义上的特点外,还有学者对证人证言在深层次上的特性进行了分析。有人将证人证言的特性归纳为二性即主客观双重性和直观反映性;有人认为证人证言具有三性即不可替代性、客观性和关联性。

篇8:中国生态农业的概念和特点

执行;突发事件;群体事件;暴力抗法事件

人民法院作为国家的审判机关,在依法进行各类案件审判活动的同时,开展对各类案件的执行工作,也是人民法院行使司法权的重要职能。人民法院的司法警察参与执行,是人民法院的司法警察的一项重要职责,可以为人民法院能够顺利执行案件,预防和处置执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提供重要的警务保障。

近年来,人民法院在执行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数量呈上升趋势发展,在人民法院各类突发事件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特别是一些群体性突发事件、以及严重的暴力抗法事件,在一定的范围内造成很大的影响,引起有关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及广泛关注,各级人民法院司法警察部门应当加大对各种执行突发事件的防范控制力度,避免和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一旦发生此类事件,应当迅速及时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行处置,以避免或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各种损失,保障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顺利进行。预防和处置各类人民法院突发事件是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的重要职责,各级人民法院的司法警察首先要对执行突发事件的概念有个明确的认识,并且在掌握其特点的基础上,才能够进一步做好预防和处置工作,更好的履行法定职责。

1.明确人民法院执行突发事件的概念

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人民法院司法警察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暂行规则》中提出“民事、行政案件执行工作中的突发事件”的概念[1]。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关于人民法院预防和处理执行突发事件的若干规定》(试行)中进一步确立了“执行突发事件”的概念,其中第一条规定:“本规定所称执行突发事件,是指在执行工作中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危及执行人员及其他人员人身财产安全,严重干扰执行工作秩序,需要采取应急处理措施予以应对的群体上访、当事人自残、群众围堵执行现场、以暴力或暴力相威胁抗拒执行等事件。[2]”根据此规定的内容,明确确立了人民法院执行突发事件的概念及其范围和含义。

对此概念应当深入的从以下方面加以理解:

执行突发事件是人民法院在执行工作中突然发生的紧急事件。对此应当深入进行三层含义的理解:

对“执行”一词含义在这里应当进行狭义的理解。这里的执行一词的含义就是指人民法院的执行机构(执行局、执行庭)依法所进行的执行,包括对民事、行政案件的执行,也包括对刑事案件中对罚金和没收财产的执行,以及刑事附带民事审判中民事判決部分的执行。既不包括人民法院对死刑(立即执行)判决的执行,也不包括其它行政机关的行政执行。

对执行工作中突然发生的紧急事件中的“执行工作”的理解。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是由一系列的执行环节和执行措施构成的。而执行突发事件主要是在人民法院的执行人员依法采取有关强制执行措施的过程中发生的。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诸多执行强制措施中,只有在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的财产;对被执行人的财产进行搜查;强制被执行人迁出房屋或者退出土地等少数几项执行措施的过程中易发生各种执行突发事件。据此,执行突发事件的发生场所主要有两个,一是在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的执行现场,二是在人民法院的执行机构。

对执行突发事件所具有的突发性的理解。执行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主要是指对各种执行突发事件是否发生,以及可能发生的具体的时间、地点、参与人数、规模大小、可能造成的危害后果,没有预见或难以预见,或者即使已经预见,但是由于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也难以防范和控制,致使事件的发生,进而导致事态规模不断升级,矛盾进一步激化。

执行突发事件发生的结果是造成或可能危及执行人员及其他人员人身财产安全,严重干扰执行工作秩序。主要是指执行突发事件后果的破坏性和危害性,这种破坏性和危害性主要表现在:

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是指由于各种执行突发事件的直接影响和作用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死亡或伤残的危害结果。造成或可能造成伤亡的人员主要包括:人民法院的执行人员,包括人民法院执行机构的执行工作人员(执行员、书记员、司机等)和参与执行的司法警察;执行申请人或其代理人、家属;被执行人或其家属;执行现场围观群众。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预防和处理执行突发事件的若干规定》(试行)规定,造成人员死亡或3人以上伤残的事件属于特别重大的执行突发事件。其他分级标准由各省、市、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根据辖区实际自行制定[3]。

造成或可能造成财产损失。是指由于各种执行突发事件的直接影响和作用造成或可能造成公私财产的损坏或灭失。主要包括:执行现场房屋、物品的毁坏、灭失等财产损失;人民法院执行人员的执行车辆、装备及物品的毁坏、灭失;人民法院执行机构办公场所的设备、物品的毁坏、灭失;事发现场周围的房屋、车辆、物品的损坏、灭失。

严重干扰执行工作秩序,导致执行工作无法正常进行。是指各种执行突发事件对人民法院执行工作所造成直接的消极影响。这种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就是严重干扰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秩序,直接导致执行工作无法正常进行,严重妨碍了人民法院的执行活动等情况。

执行突发事件主要包括:涉及执行的群体上访、当事人自残、群众围堵执行现场、以暴力或暴力相威胁抗拒执行等事件。

这是指执行突发事件的具体表现类型。

涉及执行的群体上访事件。涉及执行的群体上访事件是指涉案当事人因对人民法院案的执行工作表示不满,聚集或纠集多人到人民法院进行上访的事件。

这种群体上访违反了我国有关信访条例的规定,同时在群体上访的过程中易出现一些过激方式,如围堵人民法院的机关办公及审判场所,拦截人民法院的公务车辆,堵塞交通,甚至出现上访过程中携带危险物品或者管制器具,侮辱、殴打、威胁人民法院的机关工作人员等事件的发生。因此,涉及执行的群体上访事件属于人民法院的执行突发事件。

当事人自杀、自残事件。是指涉案当事人因对人民法院的执行事项表示不满,在人民法院或执行现场以及其他场所通过自杀、自残的方式,企图达到抗拒阻碍执行的事件。

当事人进行自杀、自残的原因主要是出于对人民法院的执行事项的表示不满。具体不满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对人民法院的判决不满;二是对人民法院的执行的方式方法的不满;三是对人民法院的审判人员、执行人员的工作方式态度的不满等。

当事人自杀、自残的方式主要有通过跳楼、上吊、喝毒药或使用刀刃等利器进行自杀、自残的情况,实施自杀、自残的地点主要有:在人民法院的办公场所或大门等处所实施自杀、自残的;在人民法院的执行现场实施自杀、自残的;在其他场所实施自杀、自残的,例如在当事人家中或其他公共场所实施自杀、自残的情况。

当事人实施自杀、自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达到抗拒、阻碍人民法院的执行,或制造事端,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同情。除此之外,有的自杀、自残事件发生后,可能诱发群体上访和群众围堵执行现场的事件发生。

群众围堵执行现场事件。是指人民法院在对案件执行的过程中发生的群众在执行现场进行围堵、哄闹甚至冲击执行现场,导致或可能导致执行活动无法正常进行的事件。

人民法院执行案件,在采取各项执行措施中,出现群众围堵执行现场的情况,只有在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的财产;对被执行人的财产进行搜查;强制被执行人迁出房屋或者退出土地等少数几项措施的过程中存在群众围堵执行现场的情况,这些执行现场往往远离人民法院,在人民法院的各种警务保障措施无法落实的情况下,加上执行现场周围又是这些群众长期生活和熟悉的场所,因此在执行过程中往往出现群众围堵执行现场的情况。

群众围堵执行现场的方式主要有:通过静坐示威、遮打横幅、多人拦阻、设置障碍等的方式堵塞执行现场的出入口,阻碍人民法院的执行人员和车辆进出执行现场;执行人员在执行现场依法履行职务执行案件的过程中,遭到执行现场周围群众的封堵道路、侮辱谩骂甚至人身攻击的情况等等。

以暴力或暴力相威胁抗拒执行等事件。即所谓的暴力抗法事件,是指涉案当事人或其他人员,以暴力或暴力相威胁的方式方法,抗拒阻挠人民法院的执行人员依法履行职务执行案件的事件。

以暴力或暴力相威胁抗拒执行的事件的主体,一是涉案当事人,多数情况执行案件中的被执行人,个别情况也有执行申请人;二是其他人员,包括上述当事人的亲朋好友以及被执行人纠集的其他社会闲散人员等等。

以暴力或暴力相威胁抗拒执行的事件的方式方法主要有:抗拒者使用刀、斧、棍、棒、绳索等工具或者直接对执行人员采取殴打、捆绑、阻拦、设置障碍、进行人身攻击等方式,抗拒阻挠人民法院的执行人员对案件进行执行的情况。

2.掌握人民法院执行突发事件的特点

人民法院的突发事件具有事发的人为性、人身危险性、处置的复杂性、影响的严重性等特点。执行突发事件在具备人民法院突发事件的上述特点的同时,与审判突发事件和其他类型的突发事件相比较,具有群体事件多、暴力倾向严重、不易防控等特点。

群体突发事件多。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指由某些社会矛盾引发,特定群体或不特定多数人聚合临时形成的偶合群体,以人民内部矛盾的形式,通过没有合法依据的规模性聚集、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群体活动、发生多数人间语言行为或肢体行为上的冲突等群体行为的方式,或表达诉求和主张,或直接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或发泄不满、制造影响,因而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负面重大影响的各种突发事件。近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转型,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增多,群体性事件呈上升趋势,成为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突出问题,成为各级党政机关亟需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近年来在各级人民法院执行各类民商事、行政案件过程中,所引发的群体突发事件大量上升,尤其是一些群体事件中围攻殴打人民法院的执行公务人员、围堵人民法院办公场所、严重干扰人民法院的办公秩序及群体上访等事件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严重的影响了社会稳定与和谐,阻碍了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的开展,也对人民法院的司法公正形象造成极为不良的社会影响。使得群体事件已经成为人民法院执行突发事件的一个明显的特点。给人民法院司法警察预防和处置事件造成极大障碍和不利因素。

当前人民法院在执行中引发群体性事件有三种类型案件:一是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均是群体的执行案件;二是申请执行人为群体的执行案件,三是被执行人为群体的执行案件。法院面对群体的要求执行与被执行人抗拒执行,方法不当很可能激化矛盾。

当前诱发导致人民法院执行中群体突发事件的主要原因:

执行人员自身问题所致。由于执行人员对案件性质把握不准,认识偏差和方法的简单粗暴,当申请执行人或被执行人自身的利益要求得不到妥善及时的解决时,便对法院产生不满,进而产生怨气或过激行为,以至引发群体性事件。

涉企业职工案件。涉及企业经营亏损、改制中发生的劳动争议仲裁执行案件,当数十、上百名职工的个人利益得不到妥善解决时,利益上的一致性很容易使群体聚合,加上企业改制中的政策问题和执行人员对劳动法律法规掌握不够深入透彻等,执行中稍有不慎便会引发群体性事件。

涉征地拆迁、拆违案件。主要是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经国土资源部门或建设部门依法对非法占用土地建厂房、征用土地、违章建筑等房屋拆除行为作出行政处理决定,当事人拒绝自行拆除,法院经审查合法而执行强制拆除行政处理决定的内容,势必造成被执行人的巨大经济损失,其亲属都可能舉家背负债务。因此,执行中也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

涉多个债权人申请执行的案件。主要是业主与开发商购房合同纠纷案件的执行和债务人财产远远不足清偿债务的执行,有些债权人不顾法律的禁止性规定,纠集在一起哄抢债务人的财产,因执行中对被执行人的财产难以控制,不及时有效地执行判决,可能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或引发群体性事件。

具有严重的暴力倾向:这里所谓的暴力是指制造事件者往往采取一些非常规的手段和方法,对人民法院的执行活动进行阻挠和干扰,或者使用非常规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威胁,对人民法院的执行活动予以施加压力,企图阻挠干扰执行活动的情况。这些非常规的方法和手段主要有,使用爆炸物品或纵火方式制造突发事件,使用刀、斧、棍、棒等工具持械制造事端,有的使用上述方法和工具、毒药,或者以跳楼、悬索自杀、自残相威胁等等表现形式出现。

这些为了阻挠人民法院对民事、行政案件的执行的方法和手段的出现的暴力行为,导致矛盾不断加剧深化,事件性质不断升级,在给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造成巨大阻力的同时,也为案件的最终执行和解决带来了新的生机,人民法院的执行人员应当充分抓住这一机遇,充分合理利用应对暴力出现的局面,为事件的善后处置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不易防控。执行突发事件不易防控的特点,即执行突发事件所具有的突发性的特点,是指对人民法院对各种执行突发事件是否发生,以及可能发生的具体的时间、地点、参与人数、规模大小、可能造成的危害后果,没有预见或难以预见,或者即使已经预见,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复杂因素的影响,也难以防范和控制,致使事件的发生,进而导致事态规模不断升级,矛盾进一步激化。

人民法院的执行突发事件不易预防、控制的主要原因:

人民法院的执行突发事件的发生地点,大多是发生在执行现场,在这些地点,往往缺少人民法院的司法警察的警务保障的各项措施的保障,例如严格的安全检查措施就可以防止事件的制造者将各类爆炸物品和危险物品带入事发现场,加上人民法院的法庭警卫、值庭和安全监控等各项措施,可以有效的保障和防控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以及事态的蔓延。而由于法院的执行现场往往缺少这些防控措施的有效保障,从而使得执行突发事件具有不易防控的特点。

人民法院的执行突发事件由于群体事件的因素影响,加上大多是以人民内部矛盾的形式出现的情况,导致在采取防控措施和处置上的复杂性。特别是一些涉及公众群体利益的案件的执行,这种情况尤其严重。近年来各地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发生数起此类事件,导致人民法院的执行人员、法警多人受伤、车辆损毁、案件卷宗甚至警械具备抢的恶性事件。

人民法院的司法警察只要对人民法院的执行突发事件的概念和特点有个明确和清醒的认识,才能进一步做好对各类执行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更好的依法履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

[1]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司法警察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暂行规则

[2]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案件建立群体性事件预警机制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谨防发生暴力抗拒执行事件的紧急通知(法明传[2001]244号)

上一篇:小石头想去远方作文下一篇:认真履行本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