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影评

2024-04-16

北京青年影评(精选14篇)

篇1:北京青年影评

迷失北京影评之安坤

最近看了一部叫做《苹果》的电影,哦它原来叫《迷失北京》,听说是范冰冰演的,所以我有兴趣去看。看完之后,对安坤这个角色感触颇多。

当别人强奸了自己的老婆,我想一般人肯定是告他,或者趁月黑风高之际把他打残、或者杀了他,可是安坤却非常的理性,他首先是打电话向陈东要钱,而要钱未果之后,而向陈东老婆要钱,依然未果,不过却把陈东的老婆给上了。在得知自己老婆怀的可能是别人的孩子之后,安坤又想借机发财,与陈东签订协议。

对安坤的就评价,我只能说他是个理性人,懂得考虑自己的利益,懂得利用一切来获得财富,包括老婆和孩子,在我看来他是非常能忍的人。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看样子他是深深地体会到了其中的奥妙,我不得不说声佩服,但是我做不到,可能这就是我一辈子就只能做个屌丝的原因吧,要是遇到这种事,我只能选择与之斗争到底,付出生命也没有关系。

可能安坤以前也是个传统的农村男人,但当他到北京这个城市之后,被生活环境所影响,也变得厚黑起来,可能这就是迷失北京吧。

篇2:北京青年影评

1.感觉这个节目为什么总有要模仿别人的意思,第一季一开始看的时候觉得挺正常的话题能展开,也能了解到一些国外有意思的事情,还挺有意思。到后来拉范,其他辩手、还有一堆妈妈团过来打辩论是几个意思,中文功底都不深厚的外国人能辩论得多好?而且话题展开都不深入,还把辩论搞的跟吵架似的,好几期话题模仿“奇葩说”,最后是啼笑皆非;

2.第二季一开场更无语了,模仿“火星情报局”,也是东施效颦。那一堆表决的话题都是什么鬼,问题提的这么干、这么low,要表决的时候都尴尬癌犯了。不知道能不能怪主持人,还是节目组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干嘛,主题不明确、流程混乱,纯粹想一出是一出,人来疯。搞笑的内容只剩下扮丑耍贱,真心疼那么多优秀的外国小哥。搞综艺性又放不开,要谈话深度又做不到。

强烈建议节目组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特点和优点,利用好本来的资源,回归为网罗各国趣闻轶事、探讨分析各国文化的节目。要不是,找这些外国年轻人还有什么必要,外国特点无法突出,跟找中国青年有什么区别。不要把他们都变成花瓶~

篇3:对文艺青年偏爱北京之猜想

·普通青年说:文艺青年和我们一样,就是觉得北京“有利可图”·

北京是首都,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各领域的中心。在这里青年能开阔眼界,拥有丰富的资源和更多的机遇。文艺青年的理想在这片土壤可以得到最大的满足和发挥,或者说任何一个青年在北京都能获取更多的机会和更公正的待遇。

·文艺青年说:我们和北京是平等的,我们不弯腰不低头,平视着这座城市·

篇4:《北京青年》

演员:李晨饰何东、任重饰何西、贺刚饰何南、杜淳饰何北、马苏饰权筝、姚笛饰唐娇、王丽坤饰任知了、张俪饰丁香、曾泳醍饰叶坦

类型:当代都市、情感励志

探班时间:3月17日 探班地点:北京

探班人物:王丽坤、任重、赵宝刚

剧 情

以“青春重新走一回”为口号的电视剧《北京青年》是赵宝刚导演继《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之后“青春三部曲”的终结篇,该剧不仅提出了“重新选择青春”的全新理念,更声明要真正实现“我的青春我做主”。

这是一个关于成长与疼痛的故事。土生土长在北京的四个堂兄弟,何东、何西、何南、何北,家庭背景不同,性格志向迥异。何东本来有着贤惠的女友、稳定的工作,却在结婚登记的时候忽然反悔,闪电般分手、辞职,他想重新过一次自己的青春,找到真正的自己。何西,年轻有为的医生,却见不惯生老病死,理不清爱恨纠葛。他遇到了因爱而疯狂的女孩,不顾一切地要给她幸福。何南,凭借自己的刻苦留学澳洲,“海归”的身份本可以让他大展宏图,但他一没资本二没人脉,年轻人的创业之路到底通往何方?何北,有些小聪明、有些不务正业、吊儿郎当,是大款父亲的一块心病。面对父亲的恨铁不成钢,他也有自己的想法,也希望做出自己的一番事业。天天梦想着不劳而获,直到永失所爱……这四个北京青年,为了各自的理想努力着,他们将经历怎样的爱情考验和生活洗礼?

丽坤说戏

王丽坤在《北京青年》中饰演80后女孩任知了,与李晨、任重、杜淳、马苏等一起演绎这段充满着欢乐和纠葛的青春之旅。任知了单纯善良,与任重饰演的何西在剧中有大量的对手戏。两人之间也上演了一场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纠纷。据悉,知了不仅在性格上与王丽坤之前的角色大不相同,她的感情经历也在剧中串起了整部大戏的重要情感线索,她的出场更成为本剧一大重要转折点,这个兼具温情与诙谐的 “多面女王” 极富挑战性。她在采访中表示:自己对于知了这个角色很喜欢,这个角色给了很大的创作空间,与她的“亲密接触”也很愉快。而王丽坤在片场也因角色演绎意外被封为《北京青年》的片场“小疯子”。

王丽坤在《北京青年》中饰演的任知了在剧中的经历可谓惊险,不仅待过精神病院,更上演了跳海大戏,王丽坤“小疯子”的外号也因此在剧组广泛传播。在媒体探班的采访中,王丽坤也表示《北京青年》是她经历的最欢乐的剧组之一,虽然是首度与赵宝刚导演以及几位主演合作,但是相互间相当有默契,片场的轻松气氛也让他们更加专注于自己的角色演绎。而对于自己“小疯子”的外号,王丽坤也表示很符合自己在剧中的角色,因为任知了确实“很折腾”。

关于北京青年:有人说时间是流沙,无论手松手紧,它都照流不误。2011年对我来说是特别的一年,机缘巧合之下,好几个作品都凑到了在这一年播出。而接下来的2012,对于我又是另外的一番意义,我开启了自己与《北京青年》的初次相遇。

关于知了:我尽可能地理解属于她的那个世界,了解属于她的情感,也在戏中不断替知了寻找她心中的西西(何西)。我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完整地呈现出她的全部,但我确信的是自己已经越来越喜欢与她相遇后的“亲密接触”了,我选择相信知了,她的美好世界我也愿意再多探进一步。

王丽坤说,《北京青年》的拍摄一直都充满着快乐,从烟台的海边走到了深圳,然后又辗转到了丽江,青年们也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很多的故事,而唯一没有变化的就是他们都在不停地改变着,她和知了的距离也越来越近,近到不清楚是她走进了知了的心,还是知了走进了她的心。虽然已近杀青,但是王丽坤对整个拍摄过程中经历的一幕幕还是记忆犹新,下面就跟随她的脚步一起踏上这趟青春的发现之旅吧。

现 场

跳海

在山东烟台海边,“小疯子”上演跳海大戏,适逢当地海水临近结冰,王丽坤为了演好任知了的这段跳海戏,在寒风刺骨中待了3个多小时,敬业精神也得到了导演的再度认可。而前段时间同样拍摄跳海戏的任重也对王丽坤的“铁人”精神拜服。

“开始拍摄的时候已经隆冬,和《北京青年》相遇的第一站是在烟台。我喜欢那儿的海边,虽然冷清,迎面却总是清爽的海风。也是在这样的海边,我‘全副武装’地尝试了自己职业生涯上的第一次跳海,虽然我是个怕冷又不会游泳的‘旱鸭子’,而新年也是在这样的忙碌拍摄中悄无声息地开始了。与《北京青年》相遇的时间不长,但与他朝夕相处的这段日子里却跟他成为了默契的好朋友,自己也享受并快乐着。”

登山

剧组一行人一起登上了海拔4506米的玉龙雪山,克服了雪山上严寒、缺氧、强紫外线直射等多种不适因素,完成了多场重头戏的拍摄工作。之所以选择在云南玉龙雪山拍摄,赵宝刚导演表示在雪山上拍戏是他一直以来的愿望,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这次选择在玉龙雪山拍摄是因为觉得雪山是青年们一路走来重新体验青春、成长与改变的重要见证,对他们有着特殊的意义。在零下十几度的气温下,演员们穿着单薄的衣服站在大风中,顶着强紫外线的直射,冷得瑟瑟发抖,他们相互拥抱取暖,互相鼓励。为了克服缺氧导致的高原反应,演员们不时就要找队医吸氧,坚持完成拍摄。

“我喜欢有雪的世界,知了在玉龙雪山上也完成了对自己的承诺。那天的拍摄很冻人,我穿着薄薄的礼服,拍到最后的时候大家都感动得哭了,除了对角色的认可,可能更多的是我们在为自己一路走来的改变而欣喜。于是,在海拔4600多米的雪山上,在一群又哭又闹又有欢笑的北青面前,我实现了自己和知了的高海拔之恋!”

丽江

“丽江是个充满小资小调的地方,所有的情绪在这里都可以有所释放,有所开始,而丽江3月的阳光却是我最喜欢的,不绚丽不斑斓,却让我在这个乍寒未暖的季节里感到很温暖。北京青年们也在这样的一个初春里再次开启了我们的改变之旅。

我相信自己在这个过程里已经能够触及知了的内心世界了,无论是对于她还是对于我,一路下来的种种经历也必然成为我们生命中的刻骨铭记和感动。”

篇5:影评《北京遇上西雅图》

3、当然不是因为跟角色的年龄差距,33岁的汤美人其实比《色,戒》时更水灵,扮个26岁少妇完全不成问题,可以这么说,单论姿色,我甚至相信她是逆生长的证明。

4、可汤美人上蹿下跳了大半场,我一点都没觉得文佳佳有多作,相反,只觉得汤唯的演技在经过多年努力后,终于退回了章子怡的境界——“你们看,我在演戏,我是真的真的在演戏哦!”

5、当然,你可以说,这是角色与她气质不合。好吧,《武侠》里作用还不如鱼鳔安全套,“这是角色与她气质不合”;《月满轩尼诗》完全找不着节奏,“这是角色与她气质不合”;至于灾难一般的《极速天使》,行了,您别说了,now everybody——“这是角色与她气质不合”!

6、如果说《色,戒》中她的表现让我一度惊为天人,现在回头再去看,值得我赞叹的就只有她的美貌和李安调教演员的能力了。《黄金时代》如果再不见什么起色,恐怕我只能忍痛把她划入范冰冰的档次了……

7、至于人见人爱的大波波,他是那种哪怕一言不发一动不动都骚气外露的动物。只是从片中来看,他似乎还沉浸在《人山人海》之中……

8、客厅看电视一场,放什么《潜伏》嘛?就因为姜伟做了策划?怎么着也该放《黎明之前》,就刘新杰跟顾晔佳调情那场,这时候文佳佳插一句“这女的巨2,后来死了”,之后海清的爆发才更有爆点……

9、回到大波波,本以为角色定位是闷骚,后来发现骚属性完全是演员的自带加权……比如文佳佳换婚纱那场,大波波就情不自禁地挑了两下眉……但说到角色身上,完全烂好人确实欠了些元素。

10、两个角色的问题,其实还是剧本问题。

11、什么?不会吧?好歹导演是编剧出身,何至于……

12、薛老师的功力还是有的,比如这部片是这几年国产类型片中不多的结构相对比较完整,套路使用相对成熟的。从这点来说,编导对于神经喜剧类型确实做了一些功课。

13、但问题在于:这种类型的特点是,观众几乎可以完全知道故事全部流程,包括结果。那么,观众为什么还要看?对,关键是其中的桥段设计、包袱、对白……而这一点,恰是本片的短板。

14、大部分情节虽然中规中矩,没有非常严重的问题(除了一点,老钟这种有钱有势的主儿舍得小三我信,能轻易舍得自己的儿子?我不信。当然,可以脑补文佳佳掌握老钟大量犯罪证据相要挟,不过可能会成为又一个纪然冰吧……好吧,我扯远了……),但鲜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段落,更多的是“理当如此”,一些场面,戏完全没写出来。

15、印第安占卜算是不多的亮点,也埋下了一个梗儿。但后来是怎么处理的?大波波随随便便就告诉对方真相,文佳佳抱怨两句,然后呢?没有然后了……真是情节上的暴殄天物啊!还有结尾处,大波波的医生资格录取结果,本来是个小反转,观众都能猜到的,就看你怎么玩出点小意思,结果只是一个简单的耳语——多好的埋雷点,又废了。至于海清和买红妹的角色,只是相当刻板地竖两个靶子,走极端走脸谱没问题,但得出效果啊,本来可以作为结构性角色设置的,最后只是过场情节的推动者而已,真是太浪费了!

16、跟几部类型相近的作品比比,它的致敬作《西雅图不眠夜》。别的不说,就说角色汤姆·汉克斯也是个烂好人不错,但这个烂好人还会追着死党问他自己的屁股是否性感。这就是一点点个性魅力的渲染,而本作里,收得太狠了。幸亏是大波波,要遇到是郭晓冬这样连台词都念不清的废柴,这角色完全毁了。

17、再看《失恋三十三天》,《失恋》跟本作恰好颠倒,结构上略草率,但靠强大的拼段子能力杀出一条血路。坦率的讲,从剧本成色来说,我更认可《失恋》,不要觉得它只是抖机灵、小聪明,抖机灵也是机灵,小聪明也是聪明。

18、不过,虽然情节过于简单,桥段过于无聊,能在大银幕上看两大美人过招还是件比较过瘾的事。

19、关于导演技法:如果把这部电影当成“找你妹”中的一局,“导演技法”是你的目标,估计开发商很快会收到大量报错信息吧……

20、另外,至少对我而言,能在大银幕上看到风韵犹存的李绮虹,就算其他的戏码全是赵又廷、克里斯蒂安·贝尔搅基,都算值回票价了!

篇6:16北京爱情故事影评

——《北京爱情故事》影评

西娜

人类诸多古老的神话如今已被科学转化成为现实,譬如美猴王孙悟空的千里眼与顺风耳这些神通广大、不可思议的神奇本领,在信息时代的网络、电视或手机等科技灵媒面前,均可易如反掌地加以展现,甚至让大圣相形见绌自愧不如。嫦娥奔月也不再仅仅限于神话。人类经历了神学的教堂时代、科学的讲堂时代,如今正在步入美学的礼堂时代。瞬息万变的时空流转中,地久天长的是人类对爱情神话的向往与演绎。面对地老天荒的神话,人类还能迷信爱情多久?诚如电影《北京爱情故事》里所喟叹的那样,爱情就像传说中的鬼,谁都听说过,谁也没见过!

《北京爱情故事》讲述了五个不同的爱情故事,尽管网上吐槽一片,很多人说该片根本就是小品集锦,比《私人订制》还杂乱无章。实际上这五个爱情故事还是有联系的,它是人生不同阶段的爱情况味的写照。本以为岁月是把杀猪刀,没想到生活更像猪饲料。校园的纯情故事,是70后导演陈思诚也就是陈峰的扮演者想展现给大家那没有夹杂任何功利在其中的爱情,也许是成年人的曾经。青年北漂的爱情有些艰难却也符合这个时代的效率——女主人公沈彦(佟丽娅 饰)与陈峰一见钟情,两人开展了热恋,意外怀孕。不过,索性陈峰还是有诚意的男人,所以对着沈彦说:“你要不嫌我没房、没车、没户口,咱们就结婚!”。要命的是丈母娘不干,大学毕业六年,做设计师却住30平米的出租房,显然不能娶她如花似玉的女儿,于是沈彦有钱的前男友粉墨登场,2000万让沈陪他2小时,够大方的,要真是现实版,多少屌丝男也会同意让怀孕的未婚妻陪前男友2小时的,很符合马克思的《资本论》:“如果有300%的利润,资本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的法律”,何况只是爱情面前的那点道德和尊严!从这一点上看,导演陈思诚还是有思考的。大隐隐于婚。人到中年的吴峥(王学兵 饰)版的“习惯性出轨”,让人不禁想起同样是王学兵主演的90年代电影《爱情麻辣烫》,也是几个爱情故事穿插其中,有校园版、老年版、青年版。那时的王学兵扮演的还是一个初见女友父母的小伙子儿,一晃就变成了满嘴爱情格言的生活导师:“人生上半场是激情,下半场是亲情,中间插播的都是婚外情!”,“土鳖才为小三挡老婆呢,现在高手都是用老婆挡小

篇7:北京遇上西雅图影评

文佳佳第一次遇到Frank时候,任性、傲慢,但却很孤独。喜欢买最漂亮的衣服,住最好的房子,也会和其他孕妇争吵,也会独自面对一个陌生的生活环境和北京遇上西雅图》这部电影,主角诠释了没有“拜金女”,也没有“软饭男”,只有在失去一切奢华生活条件而显得失魂落魄的小三。

文佳佳第一次遇到Frank时候,任性、傲慢,但却很孤独。喜欢买最漂亮的衣服,住最好的房子,也会和其他孕妇争吵,也会独自面对一个陌生的生活环境和照顾自己腹中的胎儿,等待那份不知来自何时的关怀。

当Frank第一次遇到文佳佳时,木讷,老实,但是很失意。他不懂浪漫,不会甜言蜜语,但是他只会无处不在,无微不至。对于他来说生活无处不缺乏成就感,聪明乖巧的女儿,事业有成的妻子。但是因为家庭他只能与自己的医生梦想遥遥相望。

幸运的是他们的关系没有停留在关系的表象,在共同经历了喜怒哀乐之后,改变在不经意中改变。也在这个过程中文佳佳的勇敢和善良和Frank相互有了更深的了解,他们彼此更加吸引着对方。

这部片子告诉了我一个道理:爱情不是依附,爱情是各自的坚强独立,再努力的走在一起。

Frank 是一个少有的,爱到不起腻又暖人心的男人,他体贴,温柔,却不爱心泛滥,有理想,有原则。对于女人,他更愿意默默的承担责任,对于对方不是苛求,只是帮助对方做的更好。

篇8:北京青年影评

“京津冀 (3J) 颅内动脉瘤青年医师沙龙”日前在北京举行, 沙龙由天坛医院普华介入科主办, 春雨医生集团3J脑病防治同盟承办。沙龙聚焦复合手术平台, 以保障颅内动脉瘤治疗质量。颅内动脉瘤作为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病, 发病率、治疗手段和预后均极具代表性, 治疗水平直接与现代外科的发展密切相关, 微创、精准、个体化、复合技术等现代医学理念均在本病的治疗上得到体现。沙龙由卢旺盛教授主持并作了《血管介入机器人IGS730在颅内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报告;火箭军总医院仇汉诚医生就“复合手术在颅内动脉瘤治疗的应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常斌鸽教授就“微小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进行交流。据悉, 颅内动脉瘤的发病率约为0.7%~7.9%, 发生年龄多在40~60岁, 动脉瘤一旦破裂出血, 致死致残率极高, 首次出血病死率高达35%, 再次出血病死率则达55%, 幸存者亦多有残疾。对有手术适应证的颅内动脉瘤积极干预已获得广泛认可, 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治疗主要有开颅夹闭和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治疗主要采取显微外科动脉瘤颈夹闭和血管搭桥等手术, 而介入材料的快速进展、血流动力学研究和血管重建理论的提出, 使介入治疗成为目前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手段。

篇9:《北京青年》

老大何东(李晨饰)勇于冒险、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纯正北京爷们,贤惠的女友、稳定的工作,一帆风顺的人生。然而却在结婚登记之前,闪电般分手、辞职。因为心中对青春、对梦想不灭的渴望,他引领兄弟们打破生活?枷锁,开启“重走青春”的征程。老二何西(任重饰)一个理智的外科医生,却见不惯生老病死,理不清爱恨纠葛。他遇到了因愛而疯狂的女孩,不顾一切地要给她幸福。与任重以往饰演的角色不同,何西是他第一个要用“收”的方式来诠释的角色,没有太多的肢体语言与过多的表达。老三何南(贺刚饰)有着留学背景,独立自强,永远想着靠自己双手创造未来的海归派。老四何北(杜淳饰)一个率性而为、随遇而安的普通年轻人,平淡的生活?,从现在可以看到50年后的模样。

在痛苦中完善自我

《北京青年》是赵宝刚继《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之后“青春三部曲”的终结篇,这一次导演要带领年轻人“重新选择青春”,他说:“在威斯敏斯特教堂旁边,矗立着一块墓碑,上面刻着一段非常著名的话,这也是《北京青年》创作的理念: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我们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当我现在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北京青年》展示给观众的就是年轻人最可贵的认识自己并完善自己的过程,这是痛苦和漫长的过程,也是《北京青年》的精神所在。

在行走中不断成长

赵宝刚导演的电视剧常常聚焦当下生活?,他用镜头尽情展现北京、上海等大都市时尚而华丽的一面,让观众看到了自己身边的美好存在。在《我的青春谁做主》中,赵宝刚导演将北京最美丽、最时尚的建筑一网打尽;《男人帮》又移师国际大都市上海,将最潮流、最前沿的元素尽情抛洒。此次《北京青年》的摄像机将跟随四兄弟的脚步,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将各地的风土人情尽收眼底。从老北京四合院到特区摩天高楼,从流露着古老气息的琉璃瓦到荡气回肠的钱塘潮边,从海拔4506米的玉龙雪山到充满小资情调的丽江,赵宝刚带领“北京青年”们行走在路上,将祖国美仑美奂的风景通通收入囊中,与此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遭遇挫折、经历成长。

李晨改变才有更精彩的人生

电视指南:介绍一下何东这个角色。李晨:何东看上去有些离经叛道,一出场就抛下未婚妻和不错的工作出走,这个角色与“北爱”中的完全不同,那里是被人抛弃,这里是抛弃别人。抛弃与被抛弃,这就是爱情的真谛(笑)。墨守成规、一成不变的生活会把人变得没有激情。在这个过程中,有的人就会想要丢掉现在的一切,再选一次。何东带领大家走了这一圈之后,看到大家都在改变,自己也在改变,当这一切发生之后,他又开始思考自己当初的选择。

电视指南:拍摄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一场戏是?李晨:在玉龙雪上拍摄集体婚礼的一场戏,条件很艰苦,高原反应很严重,八级以上的大风,所有演员穿得都很薄,男生就是黑西装,女生穿晚

礼服,温度和风力对我们来说就是很大的挑战,拍完之后,大家抱在了一起,一方面是因为冷,更是因为我们完成了心中所希望的。

电视指南:这部剧给了你怎样的感受?李晨:它给我的最大启迪就是我会做何东做的事情。何东会放下手中的一切,我也会如此。我自己细想了一下,每天除了早上六点起床进化妆间,半夜回去洗澡、卸妆、睡觉,我这一年好像什么都没干。所以呢,我就真的打算做一些何东做的事情,后半年我要放下工作,休息几个月,去参加摩托车拉力赛,追随梦想,在大漠黄沙中去体验那种极艰苦条件下的运动精神。

电视指南:这部剧会带给观众什么?李晨:观众可能会觉得剧里面这些人有点吃饱了没事干,但其实这部剧只是抛给观众一个话题,让他们去思考自己的生活,是不是需要改变,未必真的要像剧里的人那样去做。但是我自己通过拍摄这部戏了解到,现实生活中真的有很多人在做着这样的事,他们行走在世界各地,挥洒自己的青春和梦想。

王丽坤精神病很单纯

电视指南:任知了是怎样一个人物?王丽坤:《北京青年》是想讲一个自我改变、成长的过程,任知了也是其中的一个。最初听到这个名字我就很喜欢,导演也赋予了她很多深意:任知了,就是让你认识、了解自己。现在年轻人的抗击打能力比较弱,她在情感上受了打击,精神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她跟着这些青年,一起慢慢成长,之后恢复健康,又一次面对感情问题,勇敢地改变自己走出困境。知了这个角色很有意义,她引出了这个电视剧的主题:怎么样去改变自己,怎样让自己成长。

知了会让我们有反思,一帮人在一块,她虽然有精神病,但她却又是最快乐的,她和何西的感情也是最让人羡慕的。让人不禁要思考,到底是正常人幸福还是精神病幸福?或者是不是正常人是精神病,精神病才是正常人?也许我们现在正常人想要的东西太多,考虑的太多,失去了最原始的简单的快乐。知了在情感上要求的不多,多了一些付出,不去计较得失,可能会更幸福。

电视指南:怎样演绎一个精神病?王丽坤:在拍这个戏之前,去过安贞医院的精神病房体验生活,与医生和病人聊天,也对精神病人有了一些新的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正常人不同。但是剧中的任知了肯定要有很多根据剧情需要的艺术创作成分在里面,我们主要是抓住了精神病人与正常人思维方式不同这个特点,具体的表现方式并不是写实的。有时候会通过一些轻松、可爱的轻喜剧的方式去表现这种精神病的状态。任知了是所有角色中年龄最小的,她在病态的时候很可爱,有时候她的反应很搞笑,语言也幽默,比如当与别人争执的时候,她会说:“我要代表月亮消灭你”。

篇10:北京青年影评

CC影音 http://zoe.net/ c6j编辑

了观众心中的大团圆结局。

影片折射出了当代都市社会男女的婚姻观、恋爱观,导演对于影片中的借精生子、外遇小三等敏感话题也都持以宽容态度,但影片最终还是回归到了传统道德禁忌范围之内,小三在物质欲真爱面前还是选择了真爱、情人与妻子复合、有情人终成眷属。

当“小妞”遇上“大叔”,不仅满足了电影中文佳佳对于真爱的追求,也满足了银幕下、现实生活中的少女们对于大叔式爱情的美好想象,更满足了制片方那蓄谋已久、张着血盆大口的钱包。本篇影评由@杀手里昂Leon提供。杀手里昂Leon的约稿联系方式: andygoandgo@126.com QQ:362658448

繁体版 影評人/殺手裡昂Leon 好萊塢有一種電影類型或稱亞類型叫作小妞電影,有時也稱之為小雞電影(chick flick)。這一類型的電影主要是以女性觀眾作為目標消費群體,影片也主要是以女性為中心而展開故事情節,以愛情為母體,女主角經過一系列的挫折受傷之後,精神得到瞭救贖,最後以大團圓式的結局結束。如果以上述幾條敘事模式來簡單界定小妞電影的話,那麼《北京遇上西雅圖》便可以視為一部標準的小妞電影。對於這部電影,相信很多觀眾都是沖著湯唯去的。從《色戒》到《月滿軒尼詩》再到《晚秋》,湯唯始終沉浸於愛情文藝片的小資情調裡流連忘返,她早已成為許多文藝小青年心目中的“文藝女神”。而這部《北京遇上西雅圖》卻有意打破瞭湯唯之前給觀眾呈現出的那種文藝范兒的固定模式,不再是一個多愁善感、鬱鬱寡歡的女子,而是化身為性格豐富飽滿、敢愛敢恨的未婚媽媽。這種角色的巨大反差不僅會讓觀眾看到一個不一樣的湯唯,還會使得影片故事更富有戲劇性。這不再是一部湯唯式的愛情文藝小品瞭,而是一部極具商業性的小妞電影。影片對於人物性格的刻畫以及心理轉變傳達得十分精準。湯唯飾演的文佳佳身上有著兩種性格,一種是自私自利、拜金物質,一種是敢愛敢恨、單純善良。影片開始的時候,文佳佳整個就是一自私自利的拜金小三,手挎名牌包包,凡事拿錢解決問題,專橫霸道,蠻不講理。然而,在周逸(海清飾)馬上臨產時,又能挺著大肚子光著腳跑三條街去找人幫忙;還能花光所有積蓄買下婚紗,隻為讓弗蘭克在參加前妻婚禮時更有面子。然而,這種雙重性格之間的過渡順暢自然,沒有絲毫突兀之感。

除瞭演員的表演之外,這主要還歸功於導演及編劇薛曉璐。作為學院派導演,薛曉璐在2010年便為觀眾奉獻上瞭一部學院派的合格答卷——《海洋天堂》,而這部《北京遇上西雅圖》無論是在整部影片的結構上,還是人物性格的刻畫與轉變上都在水準之上。或許同樣是女性的原因,導演在這部以女性為主導的影片中增加瞭女性特有的細膩,特別是對於文佳佳這一人物性格采用瞭漸進式的轉變,抽絲剝繭、循序漸進,猶如在影片中加入瞭一粒化學催化劑,不經意間,便使得整個人物發生瞭意想不到但又在情理之中的微妙變化。

在這個大眾消費時代,出現瞭大量的以“хх控”為指稱的消費對象,而大叔控便是其中之一。雖然像《北京遇上西雅圖》這樣的以主打女性觀眾為消費對象的小妞電影,男性角色退居到次要地位,影片中文佳佳的情人不見其人,隻聞其聲,全片從未出現過。但是本片卻帶有鮮明的消費大叔的嫌疑。在這個80後、百度影音

篇11:北京青年影评

电影是一种现代艺术,是一门可以容纳绘画、音乐、舞蹈、文字等多种艺术的综合。我们坐在荧幕前可以更直观、更立体地体会片中的情感,从而产生共鸣。电影,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艺术上的享受,一部好的电影可以让我们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对梦想的追求,对彼此的珍惜等等。电影,用镜头捕捉感动,把时光拼凑,把故事打磨,给我们留下的,是永恒的回忆。

时光碎片的第一期节目,小雯要跟大家分享的是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以浪漫之名谈现实爱情。

20年前,一部好莱坞浪漫爱情片《西雅图夜未眠》深深地打动了无数的影迷。整部电影洋溢着清新、唯美、温情。《西雅图夜未眠》又译作“缘分的天空”,20年后,由辛晓路导演的《北京遇上西雅图》的主题还是与缘分有关,依旧将影片的背景设定在西雅图,20年前的西雅图遇上20年后中国的西雅图,会有怎样的不同呢?《北京遇上西雅图》不算是个王子和公主的故事,情节有些老套,王子跌落神坛,公主坠落凡间,公主在重新披上洁白的外纱的时候发现自己原来想要的只是那日夜温柔的守候。故事虽然老套,但至少在最恰当的时候大家懂得了自己的需要,在离别后,各自守住了自己最真的情感。他们经历了所该经历的,发现了自己的渴望,懂得,明白,然后坚持,或许这就是片子带给我们的感动。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是文佳佳,在需要有人照顾的时候,能遇见Frank,不是所有人都敢放弃老钟,独自守着那份感动。在故事中我们感动,但在现实爱情中,这样的故事往往带着许多的未知。

每个人都在期待爱情,期待能真正留在心里的那个人。爱情是什么,爱情就是相信一个人----愿意为我花钱的人【文佳佳:我老公愿意给我的,你信不信就恨着,我老公愿意,愿意】这是文佳佳最开始对爱情的理解,但文佳佳最后改变了想法,爱情和金钱无关,而是一个人在不在你心里。只有自己做好准备才能面对真正的爱情。这是一个女人从感性变为理性的一个过程。代价则是一段曲折的人生。

但是把道理拉到现实生活中来呢,现代的爱情大多蒙上了金钱的阴影,大家还是会以最初文佳佳的心态来看一个男人是否爱你,不是要怪某一个人势利或者庸俗,这是时代的烙印。这个时代的价值观影响了这个时代年轻人的爱情观,婚姻观,反过来,也是他们造就了如今的时代。在如今,如果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这样的爱情一般难以得到众人的认可和祝福,他们的感情,很容易夭折在生活中。

很多人看北京遇上西雅图,都只看到了两位主角的浪漫爱情,而忽视了影片所呈现的其它信息。国外月子中心、小

三、捐精、种族、责任、拜金等等,这些词都反应了目前社会的种种问题。故事中电话里的男人老钟,从头至尾没露过面,电话里,老钟和文佳佳的对话很是经典。

电话1【老钟:喂】【文:几点回来】【老钟:没点呢,先睡吧啊】 电话2【文:老钟,我们分手吧】【老钟:别闹这种小别扭,你就嫌我没时间陪你】【文:不是要你陪,我是真的想分手】【老钟:你想什么呢,哪个天天窝在家里的男人是有出息,哪个在外面赚了大钱的男人是可以天天晚上陪老婆聊天的,下雨的时候你要天晴,出太阳你又要下雨了。你也太作了。】

很多人都只听到文佳佳平静的分手对白,但是现实社会的事实,则被这个神秘男人说的明明白白。现在有多少女人希望找到这个能给你花钱的人,哪怕根本不用你出现,有钱花就行,而他抨击女人的一番话很能说明女人的心理。当然,看过电影的人可能还记得汤唯的那句【这和钱没关系,老钟你已经不在我心里了】我们会在刹那感动,但是他在过你心里吗?在的是人还是钱?我们需要这样浪漫温馨的台词来抚慰我们受伤的心灵,因为有了现实的丑恶才有我们想听的温馨。

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有很多长相不错,有着良好学识和工作的女人,早已过了结婚的年纪却还没有把自己嫁出去。在她们心目中追求的婚配对象大多应该是这样的:有钱,样子顺眼之余还得有才气,有品位,有智慧,但是这样的男人,是稀有的,单身都不能奢求,更别说专一了。女人的美好年华就那么几年,转瞬即逝,我们在遇到谈得来,处的愉快的人的时候,应该停下来,多一些耐心和信心,给彼此多一点的时间,不去深入了解,多一份信任和理解,即使再对的人相遇,还是会错过,我们应该怀着一颗慢热的心。

影片中,那句煽情的台词【他是世界上最好的男人,他也许不会带我去坐游艇,吃法餐。但是他可以每天早晨都为我跑几条街,去买我最爱吃的豆浆油条。】当听到文佳佳这样说的时候,相信很多观众都感动了。但是电影播出后,网络上出现这样一段调侃的话语:如果文佳佳先遇到每天早上都为她跑几条街去买豆浆油条的frank,平淡的日复一日之后,突然遇见会带她吃法餐坐游艇的老钟,不停的收到包,那时他心目中世界上最好的男人又会是谁呢?这个疑问句很残酷,却是现实,相信这也是很多人的心声,浪漫的爱情,内心的感动,往往会因为出场顺序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评判标准。在当今社会,金钱对纯爱的考验到达了极致,先遇到老钟是《北京遇上西雅图》,先遇上Frank那就成了《蜗居》。仔细想想,frank的前妻不就是鲜明的佐证么,她先遇到了frank,最终选择了能为她买游艇吃法餐的老男人。一个完美的爱情里,应该有相互的尊重和理解,有共同的付出。我们的人生际遇里,决定了我们会遇到哪些人,但我们的人生态度决定了我们最终会和哪些人。【文:上面写什么字?】【frank:只要我们住在对方心里,死亡就不是分离。】【文:这个呢?】【frank:你是我一生遇到的最好的男人,你喜欢坐在这看出去的风景。】

爱情永远是永恒的主题,文佳佳和frank也是在经历了人生的转折之后,才懂得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而两个看似不可能有交集的人,命运却为他们安排了一场相遇,无论是在哪里,北京,或是西雅图,因为是对的人,因为他们彼此珍惜,彼此坚持,所以最终还是走到了一起。这更应该让我们相信,无论你是一个刚失恋还是单身已久,或者你从未经历过爱情,即使你正在经历可怕的低谷,但请你相信,那个人即将到来,他正穿越人海,穿越灯火,穿越尘雾,有一天,他站在你的面前,让你原谅生活之前对你所有的刁难,或许你还会庆幸,因为你曾经失去过,让现在的你更加成熟,更懂得珍惜和拥有所有的幸福。

篇12:北京青年台词

1、多少人走着却困在原地多少人活着却如同死去多少人爱着却好似分离多少人笑着却满含泪滴

2、所有的女生在啪地一下关了灯之后,都一样。

3、何东:我受不了那方形的楼,方形的办公室,方形的格子间,方形的电脑,再干下去,我都快成方片儿了。

4、我是新一代北京青年,我的青春务必由我做主,青春,我来过,我不后悔。

5、爱是一种职责,不爱了,也要尽到职责。

6、寻死不是勇敢,是懦弱的表现。

7、不是所有的对不起都会换来一句没关联

8、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更无路可走了

9、你喜欢我,喜欢多久,一辈子。

10、我只跟二手男生谈恋爱,我是个女生,渴望被爱,不是教别人如何爱我。

11、没有呼吸你就做人工呼吸啊

12、在死亡面前,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都显得微不足道。

13、男女本来就不平等,而且永远不可能平等,因此咱们女生得对自我好一点,得把自我像皇后一样供奉起来。别再用他们男生的寡情,他们的分手来伤害自我。他们根本不了解女生,永远也别指望他们能明白女生。

14、人在年轻的时候,并不必须非要有具体的目标,对我而言,追求内心的幸福感,不断充实自我,才是最重要的,其实,我并非像你所说的那样不食人间烟火,我也是个普通的.女孩,也爱逛街睡懒觉吃零食,工作太忙一样会抓狂,会抱怨,我只是忽然明白:趁我还年轻……

15、重走青春!

16、这个世界是一个很物质个性容易迷失的世界,咱们年轻人,个性容易在物质里迷失。你见过大山大水,你有一个高山的胸怀,你就会在这个世界上,知道我内心想要的东西:一方面,就是咱们自我更适应这个世界,另一方面,就是咱们也更快乐,也会把更好的东西带给身边的人

17、人活着首先是要对自我负责,负责让自我这辈子都幸福。

18、谁知道咱们该梦归何处,谁知道尊严已沦为何物?

19、①前天和昨日一样,这天和明天一样,我都能想象自我年后的样貌。②从小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了让我爸妈高兴,让他们在同学面前同事面前有面子。我都快忘了自我想要什么了。③咱们追求自我的理想和幸福有错吗?那咱们追求理想追求幸福,咱们家人摆什么位置啊。

20、我不喜欢你,这并不防碍我喜欢你。无赖,我只赖你一个人。

21、我既然只喜欢你一个人,怎样能再去和别人恋爱呢,和一个自我不喜欢的人恋爱,是多痛苦的一件事情,因此我以后还是打算一心一意只喜欢你一个人。

22、男生的生活品质是什么?男生的生活品质取决于他娶了一个什么样的老婆。

23、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在天涯你在海角,而是我在你身边你在玩手机

24、在我年轻的时候,我曾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可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这个世界;于是,我将目光缩短一些,那就只改变我的国家吧。可当我到了暮年的时候,我发现我根本没有潜质改变我的国家;于是,我最后的愿望,仅仅是改变我的家庭,但是这也是不可能的。当我躺在床上,行将就木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如果当初,我仅仅是从改变自我开始,也许我就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忙和鼓励下,也许我就能为我的国家做一点事情;然后谁知道呢?说不定,我能改变这个世界!因此,其实对咱们每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习如何改变自我。

25、何东:“我也以前有过梦想,但是此刻,这些梦想都渐渐消失了,我每一天无所事事,懒洋洋的,一点奋斗的精神都没有。我之因此冲走青春,就是期望把我失去的这些梦想找回来,在社会实践当中,看看自我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就算我什么都不做,我也比原来活的更有好处,更有价值”

26、你喜欢我什么,我改还不行吗

27、每个玩世不恭的人都会正因生活的洗礼而成长。

28、四个心怀鬼胎的男生离咱们而去,此刻就留下咱们两个同病相怜的女生

29、每个玩世不恭的人都会正因生活的洗礼而成长。

30、这不是一般的方便面,是很方便的意大利面

31、你不用可怜我,我虽然很想嫁人,但不会嫁给一个从来没有爱过我的人。

32、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

33、没错,我是什么都没有,但我不怕失败,勇往直前,我有一颗勇敢的心哪!

34、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在天涯你在海角,而是我在你身边你在玩手机。

35、我每一天的生活过的一样,景天和昨日一样,昨日和这天一样,日复一日的,按部就班无所事事。我只要一闭上眼睛就能想到我未来十年的样貌。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36、经过这么多事,我还有什么不能释怀的呢。

37、与其改变世界,不如改变自我!

38、只有事业没有家庭的女生,不是一个成功的女生。但是光有事业没有家庭的男生,却是钻石王老五

39、男生的生活品质是什么?男生的生活品质就在于你找了个什么样的老婆。

40、如果太想成功,太想挣大钱,人的欲望就会膨胀,会让自我变得不切实际,当人的潜质无法满足人的欲望的时候,就会产生痛苦,怀疑人生,甚至自暴自弃,其实,只要你放平心态,脚踏实地的一步步的成长,人生就是另外一番局面。

41、青春不是用来浪费的,而是用来拼搏奋斗的。

42、爱是一种职责,不爱了,也要尽到职责。

43、什么过来人,过来人就全对啊。

44、在英国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地下室里有一块墓碑,上方写了这样一段话:

45、我坑爹也不能坑哥呀

46、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更无路可走了。

篇13:北京青年影评

一、从“三跨”到“一二三战略”

今年的7月3日, 《北京青年报》将迎来复刊30周年。北京青年报社已由当初的四开四版小报、两间木板房、34个工作人员、30万元开办费, 发展成为目前拥有“十报五刊两网”、十一家主要下属公司、2000多名员工、总资产超过24亿元的现代传媒集团。

北京青年报社的发展得益于中国的改革开放, 也是几代“北青人”不断探索与创新的结果。

1. 北京青年报社的市场化探索和集团化发展的提出

1992年, 中国开始推进市场经济, 北京青年报社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历史性变革, 抓住报业从发行到广告的盈利模式转换机遇, 瞄准报摊, 先后创办了《青年周末》和《新闻周刊》, 激活了报纸的市场化需求, 完成了从机关报向市场化报纸的转变。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 随着房地产、汽车、IT等新兴产业的崛起, 北京青年报社又抓住机遇, 率先成规模地推出了“广厦时代”、“汽车时代”、“电脑时代”等产经专刊, 在产业与消费者之间架起了桥梁, 搭建了最有效的广告发布平台, 促成《北京青年报》从单一的以社会新闻见长向综合性日报的转变, 这一举措也使《北京青年报》在京城房地产、汽车广告市场上的领先地位一直延续至今。

上个世纪末,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加快了新闻的传播速度, 读者对新闻的关注度大大提高, 北京青年报社提出“有新闻的地方就有我们”的新闻理念, 积极投身新闻主战场, 对所有影响中国和世界的大事都做了大规模的报道, 在同城媒体竞争中走在了前列, 从而使《北京青年报》由边缘化小报迈向主流大报。在上个世纪末至本世纪初的几年里, 《北京青年报》的广告收入一直名列全国单一报纸的前三位。

“宁要失败的探索, 不要平庸的重复。”面对广告收入的大好形势, “北青人”开始了新的思考:如何抓住机遇将《北京青年报》迅速做强做大?如何改变整个报社的“单立柱”发展状态? (即报社收入依赖《北京青年报》, 《北京青年报》的收入又依赖广告收入, 广告收入又依赖房地产的单一盈利模式) 答案是:在发展好报业的同时, 向其他媒体形态拓展;在立足北京的同时, 放眼全国市场;在主营传媒业的同时, 向其他关联度较高的行业进军, 即跨媒体、跨地区、跨行业的集团化发展。“三跨战略”的实施, 推动北京青年报社走上了真正意义的集团化发展之路。

集团化发展需要形成一定的集团规模, 而真正市场意义上的集团化又是以资本为纽带组建的集团。较早开展市场化运作的北京青年报社, 在当时既无财政拨款、自有资金积累又不足的情况下, 选择了向市场融资, 即上市之路, 这对北京青年报社来讲, 一方面可以筹集更多的资金, 推进“三跨战略”的实施, 另一方面可以转变机制, 按照上市公司的要求规范管理,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于是, 在2001年, 北京青年报社将广告、发行、印务等可经营性资产剥离, “打包”成立北青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积极筹备上市。

2.“三跨战略”实施, 北青集团初具规模

机会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2003年, 中央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北京青年报社以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优势被中央确定为全国35个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之一, 由此北京青年报社的集团化发展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在中央和北京市的大力支持下, 2004年12月22日, 北青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香港股票代码1000) 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 成为中国内地主流传媒境外上市的“第一股”, 开创了中国内地传媒业与国际资本接轨的先河。“北青传媒”的上市对于北京青年报社来讲, 一方面可以利用融来的资金, 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主报———《北京青年报》, 同时丰富了媒体产品, 打造了全媒体平台, 并涉足相关产业形成战略互补, 经营上由过去的《北京青年报》单点支撑转变成多点支撑;另一方面, 上市公司要面对公开、透明的环境要求, “北青传媒”被强制性地打造成严格按市场规律操作的股份制公司, 实现了体制和机制上的创新, 从而为建立一个具有战略投资能力的现代传媒集团奠定了基础。

“北青传媒”成功上市后, 其集团化发展的协同效应凸显出来, 基于“三跨战略”下的北京青年报社, 其集团化的发展实现了迅速扩张。

跨媒体发展方面:发展系列报刊网, 拓展新媒体形态, 完善集团产品格局。

2004年5月, 北京青年报社通过划转接收《北京法制报》, 将其改造成《法制晚报》, 进军下午市场, 与《北京青年报》形成早晚呼应, 《法制晚报》成为京城报业成长较快的都市报, 2009年实现盈利。

2005年8月, 在北京市委宣传部的支持下, 北京青年报社投资控股北京市的新闻门户网站———千龙网, 与北青网形成新媒体发展的两翼。2009年, 千龙网被确定为首批全国十家重点新闻网站转企改制上市试点单位之一, 以此为契机, 千龙网将与北青网整合成为新千龙, 从而打造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国有网络新媒体文化企业。

2007年10月, “北青传媒”投资《中国民航报》机舱版“TOP时空”, 覆盖最有广告价值的乘坐飞机的人群。该报作为国家民航总局唯一指定机上发行报纸, 覆盖1100条国内航线及主要空港候机楼, 已初具主流航空媒体的形态。

2007年, “北青传媒”投资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等重要地段的LED大屏幕和户外广告牌, 占领新的广告发布媒体, 在此基础上, “北青传媒”于2010年投资成立北青航媒公司, 经营机场LED电子显示屏、登机廊桥广告、航空平面媒体、机上手持电子阅读终端等业务, 进一步抢占航空媒体市场。

2008年5月, “北青传媒”与韩国《中央日报》下属的目前韩国最大的女性杂志投资合办《CéCi姐妹》, 成为中国引进的第一本韩系时尚杂志, 使集团产品向高端杂志延伸。目前, 该杂志已进入一线女性时尚杂志行列。

这些新培育的媒体与北京青年报社原有的媒体产品构成了较为完善的集团产品格局。

跨地区发展方面:通过强强联合, 布局全国重点城市, 开创“一财”、“河青”模式。

2004年7月, 联合天津今晚报社、重庆日报报业集团等四家单位组建小红帽发行股份有限公司, 并取得了报刊、图书、电子出版物的全国总发行权和出版物全国连锁经营权, 及在全国12个重点城市设立分公司的资格, 从而使“小红帽”从北京走向了全国。“小红帽”还联合国内28家报刊社, 成立了全国城市报业发行网络联盟。这些举措为北京青年报社的外延式发展构建了一个金网络。目前, 小红帽已形成了报刊发行、物流配送、仓储运输、直复营销四足鼎立的发展格局, 成为DHL、宜家、卓越亚马逊、当当网等知名企业的合作伙伴。2010年, “小红帽”被认定为“北京市著名商标”, 进一步提升了品牌影响力。目前, “小红帽”公司正全力以赴发展电子商务。

2004年11月, 北京青年报社与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联合创办《第一财经日报》, 这种跨媒体经营、跨地域合作的模式首次实现了广播、电视与报业的联盟, 打破了我国以行政区划为主建立的出版产业传统格局, 实现了以资本为纽带、以品牌为核心的跨地区、跨媒体合作。2008年, 《第一财经日报》如期实现了“四年扭亏为盈”的战略目标, 在竞争激烈的财经类报业市场站稳了脚跟。

2006年, 应河北团省委邀请, “北青传媒”与其合办《河北青年报》, 北京青年报社无偿提供内容支持, 并派遣业务骨干前往该报负责报社及公司的管理工作。《河北青年报》现已发展成为河北的强势媒体, 并于2010年实现盈利。

北京青年报社还计划在北京周边地区克隆“河青模式”, 形成“环北京”战略格局。

这些跨地区发展的探索, 使北京青年报社的集团化发展在地域上得到了延伸和拓展。

跨行业发展方面:进入文化、体育、教育等关联度较高的产业, 培育集团新的盈利增长点。

北京青年报社在跨行业方面的突破, 首先在文化领域得到实现。2004年1月, 北京青年报社投资1500万元, 控股北京儿艺70%的股份, 使原来事业性质的北京儿童艺术剧团一步到位地改制为北京儿童艺术剧院股份有限公司, 此举成为北京市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第一个突破口。北京青年报社向北京儿艺输送了优秀的管理人才, 对北京儿艺进行了大胆改革, 其年收入由原来的不足70万达到2008年的7560万元, 成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典型和全国文艺院团改革的一面旗帜。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曾四次到北京儿艺调研, 做出过三次批示, 观看了北京儿艺改制后创作的三部大戏, 并给予充分肯定, 尤其肯定了北京青年报社作为控股股东所做的工作, 北京青年报社由此成功进入文化领域, 随后又于2005年6月成立了北青文化公司, 运作具有较高市场价值的文化演出精品项目, 向文化领域的深层拓展。

2003年7月, 北京青年报社和TOM集团共同出资成立北京中国网球公开赛体育推广公司, 积极介入发展体育产业。2006年, 中网赛事经营权和股份全部收归北京青年报。至今, 中国网球公开赛已连续成功举办七届。从2009年起, “中网”女子赛事升级成为WTA皇冠赛事, 成为仅次于四大满贯、全球仅四站的一级赛事;“中网”男子赛事升级为ATP500赛事, 成为仅次于四大满贯和9站ATP大师系列赛的二级赛事。由此, “中网”成为亚洲地区赛事种类最全、赛事规格最高的国际网球赛事之一, 也是北京的一张非常有分量的城市名片, 在后奥运时代更突显它的独特价值。

教育产业方面, 2010年, 北京青年报社成立北青教育传媒公司, 整合《中学时事报》、《北京少年报》的优势资源, 进军教育培训市场, 取得了一定成效。

3.“一二三战略”——北京青年报社的蜕变

经过一段时期的扩张, 北京青年报社的集团化建设初具规模。为进一步提高集团盈利能力, 提升集团的管理水平, 应对媒体发展的变局, 北京青年报社提出了旨在实现传统媒体转型的“一二三战略”, 即一个中心、两个重点、三大板块。

“一个中心”, 即在确保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 以提高集团盈利能力为中心, 打造区域性大型综合骨干传媒集团。

“两个重点”, 即对现有的报业进行整合, 做强报业;同时进行业务结构调整, 打造新媒体板块, 完成数字化转型, 形成报业和新媒体两大支柱的业务结构。

“三大板块”, 即把现有的各个业务单元向着“北青”报业、数字“北青”、相关产业的三个方面进行整合, 在集团一体化管理的平台上实现有机互动。

按照这一战略要求——

“北青报业”:积极打造可控的内容平台, 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和内容, 建立进入退出机制;在与新媒体的融合中, 积极开拓新的盈利模式;抢占面向特定人群的渠道, 满足读者的个性化信息需求。

“数字北青”:积极打造新媒体平台, 抓住全国重点新闻网站改制上市试点工作的机遇, 整合千龙网、北青网, 吸收优质资源, 打造新媒体融资平台;加强与三大移动运营商的合作, 抢占移动媒体市场, 开发电子阅读器市场。

“相关产业”:不断提高中国网球公开赛的组织运营水平, 积极推进中网公司改制工作, 打造中网产业链;借助集团的传媒优势, 进一步拓展“北青”品牌在文化演出市场的影响力;依托青少年媒体资源平台, 以青少年教育培训为切入点, 大力开发教育产业。

此外, 为了不断扩大辐射范围和发展空间, 北京青年报社还将充分运用自己的品牌、资源, 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城市媒体的合作、互补性开发, 实现品牌延伸、平台扩张、事业发展。

未来几年, “北青集团”将进一步转变增长方式, 改变过去主要依靠报刊产品的发展模式, 形成报业、新媒体、相关产业三个发展支柱, 向区域性大型综合骨干传媒集团的目标不断迈进。

二、走向集团——媒体发展的必由之路

1. 由报纸的编辑部发展成为拥有系列产品及上下游产业链的媒体集团

北京青年报社在集团化发展中, 逐步由一张报纸的编辑部发展成为横向形成系列报刊网、纵向构建上下游产业链, 同时向关联度较高的文化、体育、教育产业延伸的现代传媒集团架构。

横向形成系列报刊网——北京青年报社拥有了主打下午零售市场的《法制晚报》, 并与占据京城报纸订阅市场第一位的《北京青年报》互为犄角;参股《第一财经日报》, 控股《河北青年报》, 跨地区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以及面对细分读者市场的《北京科技报》 (科普类读物) 、《中学时事报》、《北京少年报》;北京市唯一的英文周报《BEIJING TODAY》 (《今日北京》) ;主打航空媒体市场的中国民航报机舱版《TOP时空》;人物类周刊《北京青年周刊》;时尚类杂志《CéCi姐妹》;直投杂志《休闲时尚》;完全市场化运作的北青网 (YNET.COM) 和北京市新闻门户网站千龙网 (QIANLONG.COM) 。

纵向构建上下游产业链——通过自办发行, 成立“小红帽”公司, 将报业下游的发行经营起来, 掌握优质的渠道资源;凭借北京青年报社的优势资源, 成立现代物流有限公司, 将报业上游的印务环节经营起来, 成为集团控制成本的蓄水池;“北青传媒”成功上市, 搭建起资本运作平台;成立北青航媒公司, 抢占航空媒体市场, 丰富广告经营领域。

向关联度较高的文化、体育、教育产业延伸, 拥有目前亚洲地区赛事种类最全、赛事规格最高的国际网球赛事———中国网球公开赛, 进入体育产业的高端赛事;主导北京儿艺改制, 打造北青文化公司, 进军文化产业;整合成立北青教育传媒公司, 积极开发教育产业。

以上互为支撑与呼应, 形成了北京青年报社的集团运营架构。

2. 由事业化管理过渡到企业化经营

随着北京青年报社集团架构的搭建, 其运营管理也由过去的事业化管理过渡到企业化管理, 按照集团化发展的要求, 不断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深化管理改革, 实行全员聘用制, 推行绩效考核及配套的薪酬体系;以上市公司北青传媒为基础, 建立严格的内控制度;建立下属单位进入退出机制;建立对下属单位的集中控制和综合监督等。通过一系列的机制改革和制度建设, 使北京青年报社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化管理。

3. 为实现传统媒体的转型奠定了基础

在集团化发展中, 北京青年报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资源, 在产品的外延和内涵上不断拓展和延伸。

外延上, 形成系列报刊群, 做好内容生产;应用新技术, 发展北青网、千龙网等新媒体, 与移动运营商合作推出彩信报, 开发电子阅读器, 同时不断向上下游和其他产业拓展, 寻找新的盈利模式。

内涵上, 内容生产精耕细作, 不断满足读者细分市场的需求;“小红帽”的渠道优势在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市场中已赢得先机;中国网球公开赛正逐步向网球赛事产业方面发展……

这些集团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为实现传统媒体的成功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今天需要的是真正市场意义的集团

1. 搭建市场化的融资平台

集团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也就是说只有遵循市场规律组建的集团, 才是真正市场意义上的集团, 才能真正实现集团化所带来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综合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从而实现规模效益。按照市场规律, 传媒的集团化发展, 关键是搭建起市场化的融资平台, 并借助平台组建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的集团。“北青传媒”的上市, 极大地推动了北京青年报社的集团化发展, 充裕的资金、严格的投资管理体系, 使北京青年报社的集团化发展更趋于科学、更符合市场规律的要求, 也只有这样的集团化发展, 才能不断增强企业的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从而不断发展壮大。

2. 组建真正的企业集团

根据集团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文化体制改革确定的重点任务, 传媒的集团化要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组建企业集团而非事业集团, 通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运用市场化的手段, 使企业集团能够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迅速做强做大, 成为文化市场的主导力量和文化产业的战略投资者。北京青年报社在北青传媒成功上市之后, 又对意识形态属性较弱的报刊进行转企改制, 使之成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 同时对集团已有企业进行股份改造, 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这为“北青集团”发展成为真正的企业化集团奠定了基础。

3. 做好人才的培养与使用

在任何一个组织机构中, 人都是第一位的, 传媒的集团化发展更离不开对专业人才的使用和培养。人尽其才在很大程度上与一个组织的文化息息相关, 适应组织文化的人才, 会在这一土壤中茁壮成长, 反之, 则发挥不出其作用。对人才的培养与使用, 北京青年报社有两个较为成功的做法:一是加强对土生土长人才的培养和使用, 把优秀的编辑记者培养成优秀的管理人才。北京青年报社的许多高层和重要经营管理人才, 大都出自“北青”的编辑记者, 而实践证明, 作为“北青文化”的缔造者与践行者, 他们在“北青”事业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是通过资本纽带, 吸引和使用好外部人才, 对拥有优质项目的外部人才, 通过投资其项目, 将其收归旗下, 再通过资本纽带实现对他们的管理, 这样做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水土不服”现象的发生, 使外部人才得以继续发挥更大的价值和作用。

篇14:《北京青年》青春来袭

30年后“猪八戒”再背媳妇

还记得童年时候《西游记》带给我们的乐趣吗,还记得陪伴过我们无数个寒暑假的师徒四人吗?还记得猪八戒背媳妇时候的搞怪样子吗?近日,《西游记》里的猪八戒和高小姐齐聚《星夜故事》,七夕特供“西游爱情记”!看阔别30年的老夫妻,在七夕情人节这一天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30年后“猪八戒”再背媳妇老猪背人有窍门。猪八戒的扮演者马德华和高小姐的扮演者魏慧丽,虽然已有30年没有背过“媳妇”,可“猪八戒”背起高小姐来,动作依旧不减当年。而提起背媳妇的技巧马老师更是侃侃而谈:“同样在背的时候,膝盖在我腰上,要特别吃力”。原来猪八戒当年背媳妇很有讲究,媳妇必须跪在老猪的身上以求拍出来的画面更加好看。

上一篇:周俊同志生平介绍(再次修正)下一篇:后勤副校长述职报告2与后勤处处长年终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