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考作文题目解析及:长在北京

2024-05-23

北京中考作文题目解析及:长在北京(通用12篇)

篇1:北京中考作文题目解析及:长在北京

【作文题目】

五、作文(共50分)

(一)根据情境,按照要求写作。(10分)

24.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照要求写作。

题目一:有位外地朋友来北京,想通过品尝北京特色美食体验京味文化。请你写一段话,向他推荐一种具有北京本地特色的美食(如北京烤鸭、涮羊肉、炒肝儿、豆汁儿、驴打滚儿、冰糖葫芦、艾窝窝……)

题目二:语文课上,老师组织同学们讨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你的任务是阅读下面连环画,就印象或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段点评(可以点评诸葛亮的精神境界,也可以点评他的所作所为),准备发言。

北京中考语文作文:读书实践收获和奇妙的实验室

要求:(1)内容符合要求,语言使用得当。

(2)字数在150-2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二)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40分)

(二)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40分)

25.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请以“读书 实践 收获”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题目二:据报道,在3D虚拟现实的校园实验室里,可以让屏幕里的蝴蝶飞到眼前,可以模拟在不同星球的重力实验,可以置身于恐龙生活的白垩纪,可以探索原 子内部的无穷奥秘……在这样奇妙的实验室里学习,会发生怎样有趣的事情呢?请你发挥想象,以“奇妙的实验室”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字数在600-8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此次作文难度不大,属于典型的励志感悟类作文,与中考作文题目《这里有属于我的世界》,中考作文题目《日积月累》较为相似。

链接考点:读书 尝试 成长 实践 坚强 目标 追求

专注综观近年中考作文题,以记录成长足迹为内容的考题占据了半壁江山,侧重考查考生成长经历过程中与读书,实践,梦想,拼搏,成功相关的内容。这类命题,或关注自我生活,或强调成长体验,角度广泛,内容集中。

《读书.实践.收获》写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那紧扣“读”和“践”和心理描写必须要有体现,这样的作文才能把你的素材写真。

首先给了一个“读书”,初看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接近,选材似乎很容易,但是要得高分尽量避免中考范围的名著,同时选择自己真的有感受的书,那自然就有文学性和科学自然两类,这时的随意就为自己埋下了隐形炸弹,因为你的语言表述它本身也是占分值的。

接着“实践”,就是要“做”强调学生平时生活的参与性。从地点说,可以是家里,学校,街道,社会的任何一个角落,希望孩子能够真正的融入生活,做生活的主人。“收获”很明显得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提升了什么……要求学生不仅要多看,多参与,更要多思多想多总结。从而真正实现中考语文作文的考试目标。让考试和生活相结合,呈现语文考试的真正意义。

审题:难度较小,因为比较直白。

选材:可选性比较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生活,学习各个角度都可以展开

从结构上来说:一件事作文和小标题结构都可以运用。

作文如何体现出亮点:

一是必须要有真实感。写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那紧扣“读”和“践”和心理描写必须要有体现,这样的作文才能把你的素材写真!

二是文章中的处处点题,正文中必须有细节描写展现内心的变化以及多次扣题三是语言,让语言插上翅膀带着阅卷老师飞翔!

题目二《奇妙的实验室》,想象文。

《奇妙的实验室》这个题目反映出中考命题专家,希望孩子们不要丧失美好的想象力。该题目要求考生首先能够抓文题中的关键词,把握住题眼,也就抓住了文章要突出的重点,了避免了写作的误区。该文题展现的对象主体是“实验室”,而修饰词语“奇妙”则要求考生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以“奇妙”作为重点进行层层展现,逐步深层次挖掘。这个题目的取胜关键在于想象的合理性和独创性。建议文章最后要表现出一个深刻的主题,最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奇妙的实验室》,为典型的想象类作文,与高考作文题目之一《奇妙的书签》有异曲同工之妙。延续20的想象文模式,侧重考查考生想象的.合理性和独创性。但是考生应该注意的是想象类作文决不能只在情节上天马行空,从而忽视了情感的倾诉与语言的表达,更应该通过丰富的想象来展示自我的追求或美好的心灵。

第一方面是审题,从“神奇”和“实验室”入手进行理解分析。神奇是神妙奇特的意思。“实验室”是进行各类试验地点的统称,可以是各种化学试验、物理试验、生物等自然科技也可以是人文科学。试验室是一个系统,包含进行相应试验相关的一系列仪器、物类、人员,是一个系统集成。那么在这个神奇的实验室里会发生什么神奇的故事呢?

第二方面是选材,选材上能有自己的独创性,努力做到选择新颖。

第三方面注意中心主旨的体会和感悟,要通过神奇的实验室里的故事,展示新时代中学生美好而又纯洁的心灵。

第四方面是做到用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融入自己的想象,去描述加工、改造的生活实际。

解析老师:爱智康谭川

语文 “为精神服务”转变“为生活服务”

东学堂语文学科负责人 唐哲

中考在作文评分标准上发生了一些变动,特别在原有的“符合题意,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条理清楚,结构合理;语言通顺”的基础上增加了“想象丰富”这一条,由此可以看到命题中侧重于想象文的考查这样一个趋势。

唐哲老师以为,初中写想象作文和小学写想象作文应该是有不同的层级区别的,小学写想象作文想象丰富,能够合情合理也就可以了,初中的想象作文应该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增加思辨深度的要求,虽然不一定要求很高,但必须要有,因为如果没有思辨力度的想象文,实际上是没有灵魂的。而从实际阅卷来看,选择写想象文的学生大多数是想象有余,思辨不足。在东学堂的实际教学课堂中,学生也都暴露出这样的问题。因此针对这些实际问题,我们逐一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和解决。

另外20考纲中对于作文新增要求“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或材料)的基本内容,展开合理想象,进行扩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在参考样题中也给出了一个寓言故事扩写“邯郸学步”。目的在于增加考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不仅仅要和老师对话,更应该引导他们和经典对话,通过阅读经典,提升自己的认识深度。

今年中考沿用作文二选一的模式,大小作文同台竞技,不过小作文出题考查角度与不同,不仅仅涉及生活实用文,与高考接轨,从表达方式角度考查学生语文素养。在东学堂语文中考培优体系中,无论是描写还是议论,亦或是抒情,考生均可手到擒来。在考试中要求考生一定要读懂题目提供的“情境”,准确确定写作任务(对象、内容、语言表达要求)

【优秀作文】

长在北京

我,生在北京,长在北京。

我爱北京的小吃。

作为一个不标准的吃货,北京的小吃怎么能错过。甜甜的艾窝窝,酸酸的豆汁,咸咸的炒肝,北京小吃少有辣味和苦味。北京小吃其实就像北京人的生活,味道不单一,但味道不辣不苦,不愿与人争吵,也不愿没日没夜地辛苦。

我爱北京的胡同。

休息日出门玩的首选地带,南锣鼓巷、烟袋斜街。不仅因为其中的各种小店,更为其所在的胡同深深吸引。进入胡同,只挑一条小路走,走入胡同深处。一边走,一边手触摸着墙壁,试图感受这里的悠久历史。抬头看看,灰色的瓦与瓦当交错,若赶上下雨天,意境更佳。雨水只沿着瓦当一滴一滴落到地面,砸出一个个均匀的小坑。在屋檐下一边躲雨一边赏雨,好不快活。接着往前走,遇到两户相对的院子,原来门当户对是这样的。轻敲一户的院门,主人一定会热情来迎,不论是否熟识,一定请进门,吃个饭,唠话常。一个四合院,一大家子,一起生活,一起体会那酸甜咸但不辣不苦的生活。

我爱北京的人。

一见面就一句直截了当的“吃了您呐?”不用问,一定是北京人,或者说是老北京人。北京人热情,并且顾家。北京人见人都能聊上半天,可是他们也知道,在胡同深处的四合院中有一大家人等他回去吃饭。胡同中一家做了红烧肉,全胡同飘香,不等去看,院门已被敲响,一个大妈端着一大盆肉喊道:“快拿碗来,尝尝我做的红烧肉!”这一胡同走下来,盆子里的肉已不多了,可每家人都那么开心。四合院是小家,胡同是大家。

每天早晚都匆忙赶路的人,大多是新北京人。他们勤劳并且有创新精神。他们为了自己的理想或是一家人的生计,辛苦奔波;他们为了北京的建设费劲心思,想出了许多新方案。或许因为工作的压力,他们会与人争吵,觉得生活很苦,而正是因为这才让北京的生活包揽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

我,生在北京,长在北京,所以更爱北京。

篇2:北京中考作文题目解析及:长在北京

(一)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1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题目一:班上准备召开名著阅读经验交流会,分享同学们阅读名著的经验。请以你读过的一部名著为例,写一段话,简要介绍你阅读名著的经验。

题目二:学校校刊准备开辟“走进博物馆”栏目,分享同学们参观博物馆(或纪念馆)的收获。校刊主编向同学们征稿。请你写一篇稿件,简要写出参观某座博物馆(或纪念馆)后,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是怎样获得的。

要求:

(1)内容真实具体,语言准确得体。

(2)字数在150-2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二)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4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对话是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一种方式。对话可以增进彼此的了解,可以倾诉各自的心声,可以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请你以“对话”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录精彩的对话过程,可以描述对话产生的美好结果,可以阐述你对对话的认识……

题目二:《超级智能住宅》这篇科幻小说的结尾充满悬念。男主人与房子之间的矛盾冲突会怎样收场,超级智能住宅里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你发挥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800之间。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20写作命题由“情境写作”与“大作文”两部分组成,每一板块都有两个题目供学生选择。题目的“二选一”为考生提供了更为宽泛的选择空间,更易于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让不同类型的学生更好地展示个性化的写作才华。

“情境写作”打破去年只设一题的限制,将考生日常的“开放式学习”与考试评价形成良好的对接。“名著阅读”与“走进博物馆”都属于学生开放性学习的内容,将“介绍名著阅读经验”与“分享参观博物馆的收获”设为写作情境,意在引导学生完成真实的语言交流任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读书方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读书经验;每个人在参观博物馆时都有个性化的感悟与体会:这些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情境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话可说,在此基础上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逻辑性与表现力。

大作文的写作提供了2个题目,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做出个性化的选择。第一个题目为“对话”,引导学生关注个体独特的生命经历,关注身边生活。学生的生活经历与切身体验,是作文创作的源泉,只有直面熟悉的生活,才能赢得心灵的成长。作文的提示语注重写作过程的引导,“记录精彩的对话过程,描述对话产生的美好结果,阐述你对对话的认识”提示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可驾驭的表达方式呈现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第二个题目承袭去年命题特色,突出创造性思维的考查。题目以现代文阅读板块中《超级智能住宅》为依托,请学生续写结尾,在丰富的想象中呈现自己对超级住宅的思考,对科技发展与人类博弈的思考。科幻小说的文本阅读打开了学生想象的思路,为学生驰骋想象、展示写作个性搭建了极佳的平台。

篇3:北京中考作文题目解析及:长在北京

“挥手自兹去”出自李白《送友人》,意思是“挥挥手,从此离开”。粗读,平淡无奇;细品,意蕴丰厚。《孤独之旅》中,杜小康战胜孤独,走向成熟,告别原来的自己,挥手自兹去;《最后一课》里,小弗朗士幡然醒悟,悄然蜕变,远离过往的生活,挥手自兹去……“挥挥手,从此离开”的,也许是一个人,一个地方,一段时光;“挥挥手,从此离开”时,或许有一点无奈、一丝洒脱、一份期待……请以“挥手自兹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要有真情实感; 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写作指津

今年福建南平的中考作文是一篇命题作文,“挥手自兹去”一句出自李白的《送友人》,“挥手”是分别时候的动作,表达了李白与友人告别时的依依不舍。这首诗是初中语文课本里出现过的,因此学生对这个题目并不存在审题的困难。从题目字面意思看,“挥手自兹去”意为挥手后从此便分开,因此本题的题眼就在于“挥手”和“去”,立意方面就可以从“离开”“分别”角度着手,写分离和告别,更进一步来看的话,挥手后离去也体现了一种看淡聚散后的豪迈和洒脱,因此也可以从这方面立意着手,写对离开的洒脱和前程的憧憬。在文体选择方面,写成记叙文和议论文都可以,如果写成记叙文,要通过具体的事例来传达情感,如写自己即将初中毕业进入高中,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来串联一些生活学习中的琐事,使这些琐事形成畫面,传递感情。当然,如果运用其他材料能够表达清楚主旨也是可以的。在这类作文中,能否运用更具体、更有代表性的事例与情节来表达思想就成了区分优秀作文与普通作文的重要标准之一。此外,在写记叙文时,一定要写到告别时的心理活动,这样才能将主旨表达得更深刻。而擅长议论文的同学要有鲜明论点,选择符合主题、主旨的论据进行写作。

篇4:北京高考英语作文题目及解析

假设你是红星中学高三学生李华,请给你的美国朋友Jim写一封邮件,告诉他你打算参加龙舟训练营,希望他一起参加,邮件的内容包括:

1. 介绍训练营的相关内容(例如:时间、地点、参加者等);

2. 说明你打算参加的原因;

3. 询问对方的意向。

注意:1. 词数不少于50;

2. 开头和结尾已给出,不计入总词数。

提示词: 龙舟训练营 Dragon Boat Training Camp

Dear Jim,

Yours,

Li Hua

【解析】 应用文写作包括书信、通知和演讲稿,书信是较为常考的类型。北京高考英语考查的是书信中的邀请信,并且涵盖了部分的介绍文内容,这一考查方向与2015北京朝阳一模类似。其中,龙舟训练营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题中给了参考词汇,在词汇方面对于学生来说应该不存在太大问题。虽然学生在写邀请信时障碍比较小,但如何写出高分作文是难点。

写应用文时应保证以下内容:

写作原因considering that……, I would like to invite you to …….

解释原因 with the intention of doing, I planned to….

提出邀请 If you could come, please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at any time.

结尾 I believe the camp will be so exciting that you can never miss it

考生在写作中一定要注意格式规范、语气合理、交际感强,否则分数很可能会在12分以下。应用文书写不需要过长的句子,长度控制在两行以内。还应注意行文流畅,感情真挚,多用sincerely, from the bottom of my heart,使用be scheduled to do,with the intention of doing 等升级短语难度,但要避免通篇难词。另外需要提醒的是,书信应有称呼,有结尾,若开头结尾已给出,需要在答题纸上重新抄写一遍,否则会扣相应分数。

第二节(20分)

假设你是红星中学高三学生李华,请根据以下四幅图的先后顺序,介绍在“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中,向面人艺术家学习捏面人的过程,并以“A Day with a Craftsman”为题,给校刊“英语角”写一篇英文稿件。

注意:词数不少于60。

提示词:一个面团 a piece of dough

面人 dough figurine

【解析】本篇情景作文属于北京高考的常规类型,文体为稿件,主题是“传统文化进校园”。从体裁和主题的角度上来说,考生并不陌生。“传统文化”主题在应用文中出现过,其中一些场景“照相”在之前的模拟考试中多次出现,且关键性表达如“面团”“面人”等已经给出英文,学生相对容易操作。各位考生关注以下四个方面:

体裁:

北京卷的情景作文主要考查两种体裁,一为“稿件”,二为“日记”。前者关注的是“我们做了什么事”,所以在写作中,重点要突出事件的描写;而后者强调的是“我/我们的感受”。另外,从时间上看,考的是周记,而20考查的是稿件。因此,在该题中,若想分数比较理想,需要重点突出事件的描写。

要点:

情景作文的评卷原则是每幅图的要点3分,所以考生一定要抓住,比如首幅图的要点是“欢迎面人艺术家”,第二图的要点是“观看捏面人表演”,第三幅图的要点是“在艺术家指导下捏面人”,最后一幅图的要点是“合影留念”。因此,对于考生的最低要求是将这四个短语变成四句话。这样,至少从要点上来说,没有失分点。

细节和过渡:

如果想冲击高分,只写全要点是不够的,还需关注细节描写,例如表情,心情,掌声等。第一幅图的细节是中文“布置教室”、“鼓掌欢迎”和中文字“欢迎”;第二幅图细节是在同学们观看捏面人表演时“激动的表情”;第三幅图的细节是艺术家的“耐心指导和介绍”;第四幅图的细节是大家“手拿面人”以及艺术家和同学们照相机前“灿烂的笑脸”。另外,良好的细节支持是行文连贯即过渡的基础,当然,过渡主要考查逻辑思维和情景衔接的能力,它使行文丰满流畅,此为二档文和三档文区分的重要根据。

句式多样:

篇5:北京市历年中考作文题目及要求

2003年:

在辽阔的神州大地上,在平凡的学习过程中,你一定听到过或看见过许许多多值得大声叫好的人和事、景与物。那么,请说说你最想喝彩的是什么。

当然,如果你对“喝彩”有自己的认识,也请畅所欲言,发表看法。

要求:

1.以“喝彩”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2.思想内容积极向上;

3.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写出区(县)、学校的名称和师生的真实姓名。

2004年:

题目: 需要我要求:

1.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

2.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3.文中不能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2005年:

开端是(事情的)开头。春天,是一年四季的开端;清晨,是一日生活的开端。万事皆有开端;开端蕴含希望„„请你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感受,以“开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2.不少于600字。

3.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2006年 :

大纲卷:

题目:劳动________________

劳动,是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劳动伴随着人们的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劳动带给人们的有许多许多……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感受,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以构成你的作文题目,并抄写在作文纸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不少于600字。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课标卷:

2004年12月印度洋海啸发生后,英国媒体有这样一则报道:在几十米高的海浪袭向泰国普吉岛的一个海滩之前,英国一位年仅10岁的女孩蒂莉· 史密斯,凭借自己在学校里所学的地理知识,预测出将有威力强大的海啸发生。她立即让父母发出警报,疏散了诲滩上的游客,从而挽救了100多名游客的生命。这则报道唤起了你的哪些回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感受,从沉着、自信、关爱、知识的力量中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将自拟的题目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名称和人物的真实姓名。

2007年

题目: 动力来自——-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构成你的作文题目,并抄写在作文纸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不少于600字。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2008年

题目:向前,向前,向前!

要求:

(l)将题目抄写在作文纸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不少于600字。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2009年

题目:并没有结束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写在答题卡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1000之间。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2010年

凝聚亲情,才会有幸福的家庭;凝聚友谊,才会有温馨的集体;凝聚爱心,才会有和谐的社会;

凝聚智慧和力量,才能够战胜困难,实现理想······请请以凝聚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1000之间。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2011年

知识的丰富,认识的提高,情感的加深,习惯的养成……都需要天长日久地坚持,一点一滴地积累。请以“日积月累”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⑴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⑵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⑶字数在600-1000之间。

篇6:北京中考作文题目解析及:长在北京

2022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一、仔细了解分类投档规则

分类投档录取标准不一,像本科提前批次、高职高专提前批文理类、地方专项计划、定向就业招生计划、民族班、中外合作办学等,考生应充分利用分类投档原则,统筹规划,实现个性化的升学愿望。

高考生在填报分类投档计划时一定要非常准确地填报专业志愿以表达个人升学意愿,不填、错填、漏填、专业志愿排序不当,都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投档录取。如果考生家庭情况不够好,就不要填报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或其他高收费专业。

二、认真阅读高校《招生简章》

当高考生对某所高校有了兴趣,准备填报时,一定要认真阅读该校《招生简章》,了解学校的相关要求。比如,有些高校的部分专业会明确要求报考人员身体条件、性别、单科成绩等达到一定标准。

因为投档是按照考生的志愿填报顺序和高考成绩依次进行的,只要考生投档排序成绩达到填报学校的投档线,档案就会被投递到该校。学校再对考生档案进行审阅,如不符合录取条件,就会被退档。所以,考生在报考前,一定要对照高校招生标准认真看一下,倘若自己的某些方面不达标,就没必要去填报,省得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三、“冲”、“稳”、“保”要合理组合

填报高考志愿之前预估学校调档线,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必须要做的事情,这直接关系到“冲”、“稳”、“保”的合理组合。

各省招生考试院一般都会在考生填报志愿前向社会公布各类考生的一分一档成绩统计表,以及往年各批次院校投档线和录取情况。考生根据自己高考成绩在全省的排位,选择填报院校。在进行“冲”、“稳”、“保”组合时,不要全部填报同一层次院校,尽量保证所填院校之间有些梯度,可选择两三所院校在前面冲一冲;选择两三所院校在中间稳一稳;选择两三所录取概率大的院校保底。

四、填满所有院校志愿,争取最大录取机会

考生应该将平行志愿填满,少填一个志愿就少一次投档机会。后续批次的志愿填报,考生也应重视起来,除非实在不愿意,否则尽量把填好、填全,避免落选。在现实生活中,就有一部分考生,因为达到了一本线,所以在填报志愿时只填报一本院校志愿,不参加后面的志愿填报,导致档案没有投递出去,于是不得不选择复读。

如果考生没有下很大的决心一定要上某所大学或某几所大学,就中规中矩地把所有志愿填满,特别是那些高考分数过线不多的考生,一定要给自己留后路。举个简单的例子,高考成绩过一本线只有十分左右,就不能只填报一本院校志愿,要填报二本院校志愿,且把重点精力放在二本院校的选择上,毕竟这样的分数,即便上了一本院校,也很难被好专业录取。

五、注意志愿填报顺序

平行志愿可以减轻考生的报考风险,但不代表每个志愿都被“平等对待”。计算机会按照志愿填报院校排序的先后进行检索和投档,在考生的分数超过了多个填报院校的情况下,排在前面的那所院校将会拿到考生档案。也就是讲,考生一定要将自己想上的大学放在前面。对于分类投档专业的院校,还要注意专业志愿顺序,考生应该将最想读的专业放在靠前位置。

六、合理进行专业搭配

考生在选报专业时不要过分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或“未来专业”,每年高考,热门专业基本上都会“爆棚”,如果你觉得自己很有实力就罢了,如果觉得实力不够顶尖,就要给自己“留后路”。建议对同一所院校的六个专业进行合理搭配,拉开差距。

篇7:北京丰台区中考一模作文题目及

请你以“我心中的‘好声音’”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展开想象的翅膀,我们可以释放心灵与思绪,跨越时空的长河,与古人交流、与未来交流、与书本交流……

请你以“跨越时空的交流”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范文:我心中的‘好声音’

我独坐窗前,深黑色的天空,被窗棱划成了几块。颗颗繁星散落在那皎洁的上弦月的周围,仿佛夕阳爱抚下的湖面上泛起粼粼金辉。

夜,很美,很静……

我面向天空,哼着那熟悉的旋律,“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这首歌不仅是我喜欢,也是我妈妈所爱的。这首歌曾陪伴了我度过许多梦乡,也包含了母爱的声音……

那年,那天,那晚,是那个冬天最冷的一晚,屋外,大雪纷飞,狂风呼啸,大地也盖上了一层厚厚的白棉被。屋内,我裹着被子静静地望着灯光下母亲忙碌的背影。她在为我织围巾,她说过,外面卖的围巾戴着不暖和,自个儿织得戴着才舒服。

我缩在被窝里,只露出个头,静静地注视着母亲。虽然屋内已经烧了个火炉,但依旧抵挡不住外面的寒冷,我躲在被窝里颤抖着身子,睡不着。我不断搓着手掌,可一点温暖都没有。

母亲听见我的动静,放下手中的活儿,过来看看我,说:“怎么睡不着啊?”我颤抖着身体,说:“冷,睡…睡不着。”母亲又将火炉往床边靠了靠,脱下棉袄,盖在我身边,又坐在床边,将我抱在怀中,为我取暖。

我颤动着声音说:“妈妈,你不穿棉袄,会冷。”母亲怜爱着摸了摸我的`头,慈爱地说:“妈妈不怕冷,快睡吧!妈妈给你唱个《摇篮曲》。”我点点头,看看妈妈,不作声。

母亲轻轻拍着我,轻声唱着优美的曲子。我静静地聆听着,呆呆地望着窗外飞扬的雪花。身体渐渐暖起来,母亲的发香萦绕在我身边。我抬头望了望母亲,母亲的秀发乌黑亮丽,很有光泽,可脸却被冻的通红。

我低下头,闭上眼,一颗泪珠从眼角滑入嘴里,有点咸,有点甜……

耳畔,是母亲动听的乐曲,而我眼睛里朦朦胧胧,窗外的景色,若隐若现,我伴着母亲的声音,陷入梦境。

耳边,依稀听见:“夜深人儿静,小宝宝快长大,为祖国立大功啊,月儿那个明,风儿那个静,摇篮轻轻摆动啊,她的宝宝睡在梦中,微微地露出笑容……”

此时,我渐渐缓过神。时间一点点划过指尖,月光穿过云层,抚在我身上。

我朝母亲的方向望了望,她,老了,真的老了……

我回过头,流下泪,泪水与歌声,回绕在如梦如幻的月光下。

母亲的歌声,永远是我心中最美的声音,任何物质,都取代不了。

篇8:预测北京中考作文题目

虽然今年的高考作文形式与去年类似,但是从今年各区县一模、二模的考题中能够看出其审题和立意的难度要高于往年,考生需在这两个方面着重关注,此外,唐哲老师预测今年中考大作文或为一个全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其主题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词,且半命题作文考生可以向想象类作文方向发展。

从考生一模、二模的测试题中,作文题的问题还比较大,虽然说今年中考大作文题和去年大作文题的形式是一样的,都是二选一,且去年开始尝试结合文阅读进行大作文的命题。今年北京各城区一模、二模作文题也都是结合阅读来进行大作文的命题,所结合的阅读题材包括议论文、记叙文和说明文,科幻小说等类型。

作文审题、立意难度较往年或有提高

唐哲老师分析,今年的今年中考作文题,在写作方面并不难,可能难在审题,考生们在中考的审题方面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往年的中考题审题都不难,比如之前考过的 “少年的风采”“日积月累”等,这些题目在审题上没有什么太大的难度,只需要把细节写好就可以了,但是今年开始从模拟题来看,作文在审题这一块对于考生的要求比以往更高一些。比如说今年海淀区一模题“万花筒”,这个题目考生看到了就会蒙,不知道万花筒说的是什么?

必须通过仔细的分析提示语和引导词,考生从中来判断在作文中文章的取材个数,如果只写一件事可能就要跑题。因此,就要求学生仔细的去看每一个点,否则很难去完成。同样的,今年东城二模考了一个“国旗”,看到 “国旗”这个题目很多孩子不知道该如何入手。

此外通州今年在模拟题中也出了一个叫“中国心”的题目,这个题目和中考作文题目非常契合,今年中考作文题有一道为“假如我与民族英雄的一天。两篇作文考察点非常的相像,但是这个题目中间对于中考生来讲,想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来套用就非常的难。

大作文题型或为一个半命题和一个全命题

同时,在今年的中考作文题目中除了要注意审题、立意的同时,根据各区县模拟题的梳理总结来看,今年的中考作文考题二选一中预计会以一个全命题作文和一个半命题的形式考察。同时,在半命题的考察时,考生可以尝试朝着想象文的方向准备。比如说今年东城的二模题半命题的题目为 ”如果 是“,这个题目中考生就可以写想象类的作文,以”如果我是……“那么就可以降低作文的难度。

通过半命题的方式来扩大考生的想象空间,通过全命题的作文来与前面的阅读连接,这也体现出了今年中考作文的一个趋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充分关注

在作文的素材准备上也需突出重点,从各区的模拟题中考核的点主要都是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考生需要重点关注。

比如模拟体重出现的”国旗“”爱国心“等这都时核心价值观中爱国的体现。

因此,从中考作文的角度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说家长和孩子在备考的时候,其实可以让对照这十二个词来对比孩子所准备的作文素材是不是合适。

因为这里的.十二个词时有一个分类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目标,其实对于考生的考核来讲,文明和和谐比较容易考,富强也比较容易,比如我们的民族如何富强,可以从体验的角度写,也可以写祖国富强之后可以怎样的角度进行延展,那么民族精神也就随之升华出来。第二组自由,平等、公正和法治,比较容易考的时自由和平等,因为公正和法制距离孩子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

然后是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这些主要指的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诚信和友善是考生比较好写的,可以从朋友之间的友善、友谊,陌生人之间的诚信等多个方面进行发挥。今年的中考作文应该会与这些主题有关系,这样提前给考生一个方向。

作文模版切忌不要照搬

唐哲老师提醒考生,有很多考生在考前会准备很多的素材和材料,这些素材可能是之前已经修改了很多遍的那种作文的样稿,但是你会发现并不能全文搬过来的。即使相似,也需要把素材延展成各个角度和主题,这样才能够拿到较高的分数。

篇9:北京中考英语试卷及答案解析

On a Friday night in New York, a poor young man called Jay stood near the subway station, playing this violin. The music was so great that many people slowed down and put some money into his hat.

The next day, Jay came again. He tool out a large piece of paper and laid it on the ground. Then he began playing. It seemed more pleasant to listen to. Before long, many people came, looking at the paper. It said, Last night, a gentleman named George Sang put an important thing into my hat. Please came to claim (认领)it soon.

Seeing this, people wondered what it could be. After about half an hour, a middle-aged man rushed through the crowd to the young man and said, I’m the George. I knew you’d surely come here!

Then George explained the whole story. He bought a lottery ticket a few days ago. Yesterday he found that he won a prize of $500,000. He was very excited. On his way home, he felt the music was so wonderful that he took out $100 and put it on the hat. However, the lottery ticket with his name on was also thrown in.

Jay was a student at an arts school in Paris. He had booked the flight and would fly that morning. However, when he happened to find the ticket holder had won the lottery, he cancelled (取消)the flight and came back to the subway station.

Later someone asked Jay, Why didn’t you take the lottery ticket for yourself? He said, Although I don’t have much money, I live happily; but if I lose honesty, I won’t be happy forever.

54. On a Friday night in ___, Jay played his violin near the subway station.

A. New York B. Paris C. Hong Kong D. London

55. Jay went back because he wanted to ____.

A. his violin B. a piece of paper C. 100 dollars D. a lottery ticket

56. Jay went back because he wanted to ____.

A. return the lottery ticket B. make more money

C. go to the arts school D. Perform for people

57. The best title of the text could be ____.

A. A poor Young Musician B. The Price of Love and Honesty

C. A Story of the Subway Station D.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Honest

C

As we know, it is not easy to build a satellite. Building a traditional normally takes years. The costs can be as high as $250 million or more. Most members of the design reams have worked in the field for a long time. They hold advanced degrees in math, science, or engineering.

But things are changing. High costs, unusual educational requirements and long start-up times are no longer an obstacle to space exploration. The scientists at Stanford University have developed a new type of tiny inexpensive earth-orbiting satellites that go from ideas to launch (发射)in a year.

So far, college student have built and launched several cube-shaped satellites, or CubeSats. At least 15 more are ready to go. Those already in orbit (轨道)take pictures, collect information and send it back to the earth, just as regular satellites do.

But you might not even have to wait until you get to college to start designing and building your own satellite. A new program called KatySat aims to get teenagers to take part. Once kids understand what satellites can do, says Ben Yuan, an engineer at Lockheed Martin in Menlo Park, Calif, the kinds of applications they’ll come up with may be countless.

We’d like to put this technology(技术)in your hands, he tells kids. We’re going to teach you how to operate a satellite. Then we want to turn it over to you as a sandbox for you to play in. We want you to take the technology into new directions that we haven’t thought of yet.

Education isn’t the only goal of CubeSats. Because these tiny, technology-filled boxes are relatively inexpensive to build and can be put together quickly, they’re perfect for testing new technologies that might one day be used on major space tasks.

Nowadays, college and high school students are getting a chance to learn what it takes to explore in space. Someday- perhaps a lot sooner than you imagine- you might get to design, build and launch your own satellite. If you do, you’re sure to have fun. And you might also get crazy about science for life.

58.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ones, the new satellites ____.

A. need long start-up times B. are low-cost and small-sized

B. An imaginat

C. are very hard to operate D. collect more information in orbit

D. An aim to achieve in the near future.

篇10:北京中考作文题目解析及:长在北京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40分)

题目一:请以“ 读书 ·实践 · 收获”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题目二:略

要求:①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字数在600~800之间;

③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篇11:2014北京中考一模作文题目

大作文:根据题目,按要求写

01[2014东城一模]

(二)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40分)

22.爱是一种美好的情感,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总是出现在你最需要的时候。有了爱,生活变得无限美好。爱的甜美,让你体验了爱,懂得了爱,学会了爱。请以“爱”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⑵不限文体(诗歌除外)。⑶字数在600-800之间。⑷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02[2014西城一模]

(二)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40分)

25.当你想解决生活、学习中的某个问题,了解某个自然现象、科学原理时,你就会开始探索的历程,有过这个经历,无论结果如何,你的能力、认识都会得到提高,情感、经验都会更加丰富。请以“在探索中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⑴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⑵不限文体(诗歌除外)。⑶字数在600-800字之间。⑷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03[2014海淀一模]

(二)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40分)

25.请在“感谢您,我的手”中的横线上填写词语“牵着”或“放开”,构成你的作文题目,写一篇字数600—800字的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04[2014朝阳一模]

(二)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40分)

25.请以“因为有你”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请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⑵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⑶不少于600字。⑷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05[2014丰台一模](二)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40分)

25.改变,指的是事物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个人因改变而美好,集体因改变而和谐,生活因改变而精彩…请以“改变”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⑵不限文体(诗歌除外)。⑶字数在600-800之间。⑷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06[2014石景山一模]

(二)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40分)

23.生活中,我们在对他人心存感激的同时,是否也想到了感谢自己?感谢自己怀揣梦想,感谢自己勤奋努力,感谢自己让自己健康快乐,感谢自己对自己不离不弃……感谢自己,是对自己的肯定和鼓励,也是对自己的正视和尊重。感谢曾经的自己成就了现在的你,更要让将来的你感谢现在的自己。请以“感谢自己”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文中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的真实姓名。

07[2014门头沟一模] 20.(40分)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常用来比喻学问、成绩等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以后仍继续努力。请你以此俗语为题,写一篇作文。题目: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要求:⑴将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 ⑵不限文体(诗歌除外);⑶字数在600—800字之间;⑷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08[2014昌平一模] 24.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共40分)

请你以“是这样炼成的”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将题目补充完整后抄写在答题卡上。⑵不限文体(诗歌除外)。⑶字数在600—800之间。⑷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09[2014顺义一模]

(二)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40分)

23.在每一个成长的日子里,不可能总是充满着灿烂的阳光与和煦的微风,可以说当代社会,压力无处不在。压力面前你可能有过气喘吁吁,也可能有过痛苦不堪。然而,也正是压力,能激发出或许连我们自己都不清楚的内在潜质;是压力,让不懈奔跑的我们缩短了与目标的距离;是压力,让我们触摸到梦想实现的快乐与满足……请以“面对压力”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⑴将题目抄写在作文纸上。⑵不限文体(诗歌除外)。⑶字数在600-800之间。⑷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10[2014通州一模] 作文二(40分)

姿态,是容貌神态,姿态是风格气度,姿态是思维高度。好的姿态可以体现人的文明程度,好的姿态可以促进学业事业的成功。请以“最美的姿态”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注意不要透露个人和学校的真实信息。

11[2014大兴一模]

(二)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40分)

“脚踏实地”,形容做事踏实认真,不虚浮。我国先贤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西方哲人维特根斯坦说:“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这些话诗意形象,寓意深刻,能引发我们诸多想象或感悟。请以“脚踏实地”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⑵不限文体(诗歌除外)。⑶字数在600-800之间。⑷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12[2014房山一模] 24.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40分)

如果有爱,什么样的生活条件也能品味出温馨;如果有恒,什么样的学习起点也能收获到提升;如果有诚,什么样的工作环境也能享受到成功……请以“如果有”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⑴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词或短语,构成你的作文题目;⑵不限文体(诗歌除外);⑶字数在600—800之间;⑷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13[2014平谷一模]

(二)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40分)

22.“渐至佳境”比喻兴味逐渐浓厚或境况逐渐好转。知识越学越有趣,乐曲越弹越流畅,风光越赏越美妙,作品越读越精彩,与人相处越来越和谐,对镜微笑越来越自信……成长中,谁都有过姿态不断调整,认识不断深化,领悟逐步加深,境界逐步提升的经历。请以“渐至佳境”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 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⑵感情真挚,不得抄袭。⑶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14[2014密云一模] 21.大作文(40分)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总在不断地出发,伴我们的,有亲情、友情、理想、知识、叮嘱……而这一切激励鞭策着我们勇往前行。请以“带着出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词语,将题目填充完整。⑵不限文体(诗歌除外)。⑶字数在600—800之间。⑷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15[2014怀柔一模]

(二)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40分)

25.无论世间变化多快,总有值得我们去守护的。守护善良,展现的是人性的光辉;守护诚信,传播的是传统的美德;守护宽容,体现的是博大的胸襟;守护真诚,流露的是炽热的情怀……一切美好的,有益于自己、他人或社会的,我们就该去守护。请你以“守护”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全并抄写在答题卡上。(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3)字数600-800。(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16[2014延庆一模]

(二)命题作文(40分)

23.请以“其乐无穷”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3)字数在600-800之间。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17[2014燕山一模] 23.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40分)

歌手齐秦曾唱过一首歌《给我一个空间》,“给我一个空间,没有人走过……”是啊,生活需要空间,心灵需要空间,成长需要空间,就是植物的生长也是如此……留一点空间,给自己、给他人、或给它们,以此让生命活得惬意,活出精彩。请以“空间”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

篇12:北京中考作文题目解析及:长在北京

北京国思语文教研室

何谓教改?就是通过改革,提升学生素质。中国语文教改,从近年看,主要从三方面入手。其一,编订更好教材;其二,创新现有教法;其三,也是较有效的手段,即改变考试重点。

考试,是一根指挥棒。考试,关系到人才选拔,关系到学生未来。因此,一丝一毫的量变,终会导致整个教育体系的质变。通过今年中考与高考,细心的北京家长不难发现,在出题角度上,其实已有了很大的变化。变化,体现为两个趋势。其一,更贴近现实生活;其二,呼唤文化的回归。

何谓贴近现实。在课堂上,我与学生笑语。我说,近几年整个国家的方向就是“习近平”。习,是学习;近,是靠近;平,是平凡朴素。这几年,走基层的报道越来越多,对民生的关注,对各族的关注,对弱群的关注,对传统的关注,对环境的关注等等,无不标志着中国改革的方向。而语文教改,势必不能脱离这一时代主题。因此,从考题中,我们发现,感谢信,新闻稿,评论,对联,漫画题等等与现实相关的题目,开始在中高考中出现。

那么,什么又是文化回归呢?国家的自信力,其发端皆从经济,经济领先世界,则获得足够的话语权。但是,民族复兴,更深层的是文化复兴。众所周知,建国六十多年来,我们始终未能建立文化自信力。我们往往认为,中国是落后的,文化也是落后;西方是先进的,教育也是先进的。似乎,只要是国外的,甚至是海归的,就能够高人一等。盲目西化,导致全民疯学英语,导致英语培训形成畸形态势。这种畸态,反过来,又使国人漠视传统,轻视自己的文化。因此,有很多古建筑被推倒,只为了兴建CBD;有很多旧传统被遗忘,仅时常惦记着西方的节日;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无人,而大量人才却一心挤往海外的高校。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那么,我们的文化真就落后于世界么?显然不是。当代西方国家,多从东方的智慧里去寻找疗治自己社会伤痛的药。这种寻找,从某种意义上说明,我们的文化之中,有着西方文化所没有的先进性。而我们,却抛开了身边骏马,试图,从西方找到可供到达远方的驴。这种畸态,无疑说明,国人的整体文化自信力极为欠缺。那么,如何改变现状,有远见的教育者、学者们开始意识到文化回归的重要性。于是,我们开始有了京剧、相声、剪纸等等进课堂;于是,我们开始大力呼吁保护传统文化,保护非遗;于是,我们开始在试卷中,出现了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东西。因为,要让孩子们自主学习传统文化,热爱文化,首先,在现实中,必须提供厚实的土壤,以及明确的方向。而考试,无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从今年的高考题目“老规矩”中,我们可以看出,命题者想要学生们关注那些久远的传统,试图通过试题,让孩子们进一步去思索我们的传统,思索这一代人的责任。而从中考题目中,也能明确感觉到这一点。今年的中考题目一共有两个。

其一:“这里有属于我的世界”。此题的引入是这样表达的:“读书学习,科技制作,文体爱好,社会实践„„这里,一定有属于你的世界,这个世界,陶冶你的性情,提升你的境界。”乍看,似乎话题很宽。但是,什么才能陶冶性情,什么才能提升境界?看似写科技制作之类的也没问题,但,深入思考,科技制作是如何陶冶性情?又如何提升了境界呢?选择此题的学生陷入尴尬,看似好写,实则更需文学功底。但,如果这个题目,你写诸如京剧,中药,音乐,文学,非遗,风景等等的话题,却能够轻易写出有深度的作品来。例如,当你写京剧,你既可以写出京剧的美,又能写出你在学京剧过程中对艺术的前后认识,也能写出京剧给你的细腻感受。可见,题目虽宽,但由于出题者明显想让学生写出深度,故而,选择科技制作之类的,选择跑步锻炼的,在写出细腻感受方面,在点题纵深方面,反而更需要细腻生动的文笔。

其二:“宜居城市里的故事”。题目,明显因北京雾霾而起。此题呈现出很明显的关注现实的趋势。即作文要与当今社会现象结合起来,写出现实意义,写出现实思考来。此题,限制明显,限定语是“宜居城市里”,若事件与“宜居”关系不大,则文章会出现偏题。另外,材料中有“请你发挥想象”的前提,也就是说,不能写现实中的事,即使现实存在,也应扣紧“想象”来写,否则很可能导致偏题。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今年的作文,若学生缺乏对文化有意识积累,要写出有深度的作品,写出高分作文,将变得相对困难。而在培训中,我还发现,直至考前,仍有大量学校老师按照经验主义,规定学生训练中规中矩的叙事作文,重在体现过程,这种缺少预判的行为,对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明显的。在中考预判中做得比较出色的是人大附中。人大附从下学期开始,很明显在题材方面涉猎更宽,而且有意识鼓励学生训练这类作品。因此,我可以说,人 1

大附今年的语文中考,将会非常优秀。

而在北京教育培训机构中,我敢说,没有任何机构能比我们更准确把握趋势。因为,这种趋势的训练,实际上,我们早从学生初二时就已开始。在训练过程中,我们早已练出大批文采斐然,具有深度广度的学生作品。这类作品,在国思的网站上随处可见。因此,我可以断言,今年国思语文的中考成绩,肯定又是大面积的辉煌!下面,我姑且列举我们初三所写的一系列作文题目,以及附上学生的课堂作文,希望能给各校老师,给北京的其他培训机构,也给下一届即将进入初三的学生们,一些启示。

国思语文初三的作文题目如下:

上学期:第一到三周:《听听那 的声音》

第四到六周:《陪伴》

第七到九周:《幸福与 相伴而行》

十到十一周:《 创造美》

十二到十四周:《春风拂面》

下学期:第一到三周:《目光因你而停留》

第四到六周:《摆渡》

第七周:训练新闻消息

第八到十周:《慢一点,更好》

十一到十三周:《感悟时间》

十四到十五周:《靠近》(这是国思中考的预测题目)

国思作文复习思路:从以上题目中,可以得出国思训练的四个重点,其一,要求学生叙事重点突出;其二,要求写出事件中的细腻感受;其三,训练点题的深度;其四,在构思方面进行训练。例如,《听听那 的声音》是训练选点行文;《 创造美》训练类比拓宽与点题;《感悟时间》训练以实写虚;《靠近》训练层次。不同题目训练不同侧重点,使国思的整个初三形成了非常有效的推进体系。这种推进,无疑是其他教育机构,甚至很多名校所不能实现的。

附学生课堂作文以及点评:

1.听听那成长的声音

土路、石墩、土墙,轻轻推开古老的木门,伴着“吱呀”的声响,旧时的回忆在小院中游荡。老屋,我回来了。

“快看快看,你哥哥要放花了!”春节的夜晚,原本漆黑的小院被灯火照明,充满欢声笑语的老屋照得半明半暗。看见烟花上的线头被火苗轻轻一舔,原本细微的“嘶嘶”声越发清晰,仿佛鼓点一般,为烟花发出的各色火焰伴奏,和彩。小小的烟花伴着那嘶嘶声,伴着人们聊笑声、叫好声,越来越亮,在院子里舞动,旋转,那声音就像烟花的舞步,在寒风中回响。大家在炕上坐在一起,吃饺子,看“春晚”,守岁的漫长夜晚就在烟花声中,在欢笑声中度过,那烟花的快乐舞蹈和亲人间浓浓的温情,点燃了儿时的冬天。

而现在,昔日的亲朋好友都搬到了城市,昔日痴痴看着烟花的小女孩站在老屋中,那永不复返的烟花与笑声,或许就是成长的声音吧!它凝在了窗台上还没用尽的火柴中,凝在了门口褪色的春联中。

听到那噼里啪啦拉柴锅中炸油饼的声音了吗?每次舅妈炸油饼时,我总在一旁好奇地看,看她轻轻倒进大锅中,直到油上微微冒出白烟,只见她用一双筷子把雪白的饼夹到油中,随着“刺啦”的声响,白色的油烟充满了老屋,在白色的烟中,我看不清舅妈的脸,只看到她粗糙的手中,一双细长的筷子的翻飞,轻盈而欢快。此时,窗外的天刚刚擦黑,听着那张扬的“噼啪”声,我想,那就是幸福的声音。

而现在,舅妈去往外地,不常回家,我看着那落满了灰尘的灶台。那永不复返的噼啪歌声,或许就是成长的声音吧!它留在了灶膛的草木灰中,留在了一根未燃尽的麦秆里。

当亲人们一个个从农村如候鸟般飞向城市,只留下空荡荡的老屋,充满了回忆却“无人问津”的老屋,没有了温情的老屋,一个抽离了灵魂的躯壳。

我愿在老屋中静静坐下,哪怕回忆不能重现,哪怕温情不能复原;我愿听听那成长的声音,听听那无人觉察的声,那落寞的情!

【点评】文章的选点很不错,能借助几个点来体现对成长的理解,在点题方面能很好体现国思点题训练的方式。这篇文章如果改为《这里有属于我的世界》,其实也很不错。因为,老屋,对于作者来说,本就是属于自己的世界。借助这个世界,去写出时间的变迁,去写出内心的感慨,这样,就能在中考中形成高分作文。

2.诗歌创造美

带上书,周游世界,洗洗品味着诗歌的没。

《飞鸟集》——泰戈尔的诗歌集。文字柔美,诗风醇厚,意味深远,倘使你能精心研读,定会感受到它的艺术气息,感悟,沉醉。

一个人,带着耳机,耳边传来的是清新的钢琴曲。徜徉在园间小路上,偶尔靠在长椅上,拿出诗歌集,任意翻开一页,有意品味一段诗。午后的阳光是静谧的,冬日的天空是透澈的,寒冬中这样的天气让我满足,心里澄澈得似一泓万年沉积的潭。凝视着昏黄的纸张上“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精美。“这样的诗句更令人倍感平静安逸。也令人心中有微微涟漪,品味着„„

恍然中脑海里浮出秋天落红的场景。暗红的花瓣在空中翩然下落,打着旋儿,左右来回浮动着,任自己在风的依托下飘动,最终如彩蝶般扑入泥池中浸染整个大地。落红已没有了生命,但依旧那样的美妙,不躁不慌,顺气自然,静静享受这生命的最后一刻,最终将这精美化为永恒凝结在一去不复返的时光中。它就这样死了。在不知不觉中死了。可谁曾想过它的生。

追随“生如夏花之绚烂“这句诗歌,先天百花争艳的场景顿时浮现在眼前。花在枝头翘。一朵一簇,你红我黄,都开满了花儿赶趟儿。它们蓬勃,旺盛,像正直青年旺盛的花季少女,怀着满是被人过分注意的微妙心理彰显着。恨不得将自然中所有创造出的色彩都集于一体去展现。瞧它花瓣,最中间红得像古代美女的胭脂团,然后向外逐淡褪,愈来愈浅,最终散开在花瓣边缘。正如大自然不小心滴了红墨汁在它上面,妙极了。朵朵看来,是那么水润。如水浸泡过一般,绚烂极了。它们这样将自己的生融在了这夏天之中。

透过这样简简单单的几个文字便看到了如此场景。怎又能不称赞这是个创造出的这股神奇的力量。我依旧细细品味着清雅文字。

我相信,诗歌的力量是巨大的,她能将景、文融于一体。带着你穿梭在无尽的想象之中,创造出最美的感受。

带着这本书,静坐在这里,冥想中,周游世界。

【点评】文章能很好写出作者对是个的认识,非常细腻的笔触,将自己对诗歌的爱很好地传达出来。文章的层次稍弱一些,虽能写出诗歌的世界,但对诗歌的认识领悟不够。文章可以轻松地转为《这里是属于我的世界》。

3.摆渡

美术课,是我们全年级公认最受煎熬的课。

这无疑是由于教课的老师,“那个老太太”的称呼已带上一层避之不及的意味。那位老太太,满头白发盘在脑后,深凹的眼睛与多皱的皮肤使人不忍猜测她的年纪。她眼睛一瞪颇为厉害,她的课上也纪律严苛;她一遍遍讲国画的诗书画印,笔法墨法,最后总能将半个班讲得昏昏欲睡;她也有时给我们看几幅她的画,她先生的画,都是细腻的工笔;她要求我们做课题,说她就像那摆渡者,以美学之舟要渡我们到传统文化的彼岸走一圈,又咧嘴一笑,说哪怕是强迫我们走一圈,这个恶人她也当了。

又是一堂美术课,又是一如既往的死气沉沉。她讲课,说着说着底下便响起笔敲桌子的杂音,她眼睛一瞪;她提问,班里稀稀拉拉地应答,她倒很高兴地夸我们有所长进,眉眼含笑;她赏画,带我们欣赏米芾不似的山,王冕不似的梅,徐渭不似的葡萄,朱耷不似的花鸟,末了朗声道:“齐白石与黄宾虹有个相同的见解,我也很认同。即‘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国画之妙境,实是在似与不似之间’”。只是不幸,没人理会她的动情,全班都在看着手表等下课。

我却不禁开始想象:数十年后,当我们离开她和她每周一次的美术课,又是怎样一番情景?

或许在一个回忆往事的深夜,我们会忽然念起这位顽固的老太太,忽然忆起别的老师曾同我讲起她先生是最早那版《水浒》插图的创作者,夫妻伉俪情深。忽然开始猜测他们在“文革”时是否曾遭遇迫害——可她又何以那样身体健朗?——又忽然开始编织起她的故事„„

或许,在一个漫步画展的下午,忽然看到她的名字,忽然定在那里,心中漾起一分酸酸的骄傲——原来我曾有缘得大师指导——可她又因何来到一个普通公立校教书?或许,在一个氤氲着肉香酒香的饭局,想要卖弄几句文艺理论却深感到用时方恨少时,脑海深处响起了老太太那几句掷地有声的见解,便赶紧拿出来附庸风雅„„

终于有一天,我们将检讨起从前对她的不解、不敬,深夜里神经微微颤动,和着她当年在讲台上微微颤抖的频率。想要了解她的近况,却早已遗失她当年留下的邮箱地址;想要回校看望一诉悔意,却隐隐害怕只能推开一扇落满灰尘的门。

于是,多年之后的多年,当我们拖拽着自己的孩子参观美术馆时,当他或她指着国画大吵大嚷说画得不像时,我们会正色,学着她的口气朗声道:“你要明白,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国画之妙境,正是在似与不似之间。”

在明悉了所有的道理后,在惭愧着所有的幼稚时,我们默然转身,终于也要去做那个孜孜的摆渡者,从此岸,至彼岸。渡吧,等吧,总有一天,他们会明了。

下课铃终于响起,我却险些流泪。

【点评】这篇文章可以看出孩子的文学功底。文章稍作一些转变,就能写成一篇《这里是属于我的世界》。也就是说,老师的课堂,是我的艺术世界。文章只要把重点放在自己如何从老师那里汲取文化素养,逐步提升对艺术的认识,就能很好转成一个中考满分作文。

4.靠近

因为靠近了京剧,我读懂了华夏的五千年历史;因为靠近了京剧,我走进了民族的文化积淀;因为靠近了京剧,我触碰到了这被淡淡遗忘的灵魂。

和同龄的大多数人一样,以前的我一直在排斥着京剧。听那咿咿呀呀的声音,并不怎么生动的对白,几欲让人昏睡的曲调,无一不让我觉得它不属于我们这一代。它没有电子乐的激情,没有轻音乐的安静,也不似流行乐那般抒情。我从来没有想到过我有一天会靠近京剧,接触京剧并品味京剧。

家中的妈妈是个戏迷,在她看来,我也理所应当的热爱京剧。所以每当我在京剧响起时痛苦的表情和捂耳的动作总让她十分不解,我也曾从她眼中望见过无奈。她似下定决心似的要让我靠近京剧。于是,早起后的音乐换成了京剧,晚饭时的背景音乐也改成了京剧,甚至写作业时,房间里也弥散着悠悠古调。这些那时的“悲剧”曾引起过我的抗议,也曾引发过无数次的争执。可是渐渐地,我妥协了,不应该是我已在潜移默化中靠近了京剧。

是的,四周无时无刻飘散在角落中的京剧曲调,最终还是让我靠近了京剧。因为靠近了京剧,耳畔的曲调便不再刺耳难听,我安下心来聆听时,一种独特的铿锵之感使我位置陶醉;因为靠近了京剧,我便会用心听每一句的唱词,用心地品读每一句,久而久之,我品味出了唱词中的精致与巧妙,韵律与内涵;因为靠近了京剧,舞台上的人物不在杂乱无章,我看懂了老生的沉稳与大气,我看懂了青衣的水袖轻拂,眼波流转间所传达的绵绵情意,我也看懂了那隐藏在花脸后的英雄豪迈的气概;因为靠近了京剧,我渐渐理解了每出剧的人情与世故,我会为《三进宫》中的两位忠臣暗暗叫好,我会为《四郎探母》中的杨四郎的选择而揪心,我会为《武家坡》中王宝钊的守节而心生敬佩„„

靠近了京剧,才能品出其中不曾发现的美与真谛;靠近了京剧,才能读出其背后的民族灵魂,国粹蕴含的深情。

【点评】文章关注京剧,从京剧的去掉,到京剧中的人物来展现。中考前我给的意见是层次还不够深入,建议增加对京剧大师的理解,最后写出对京剧艺术的思考。文章稍作改变,就可以写成一篇很好的《这里有属于我的世界》。文章可以扣紧京剧如何陶冶她的性情,如何提升了她的境界。这样写,就能成为考场的佳作。

5.靠近

大年初一逛庙会是我从小到大最着迷的事。地坛庙会像是有一种神秘而神圣的力量吸引着我,牵引着我,使我迫不及待地靠近。

随着典仪官高亢地唱出“燔柴迎神!”接着八音齐明,鼓乐奏响,拉开了地坛庙会的序曲。

小时候,骑在爸爸的脖子上,左手举着大风车,右手拿着糖葫芦,为了占有有利地形,早早地便候在了方泽坛前。“祭地要开始了”不知人群中谁喊了一嗓子,只觉身后游客蜂拥而至。“起驾”随着身着祭祀盛装的“皇帝”一声圣谕,伴着中和邵岳文武有官缓步登上方泽坛,行三拜九叩礼,祈求地神保佑,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我仿佛被勾去了魂,痴痴地远望,那时手中风车清脆地响着,才知道原来古人是要祭祀的。后来邀三五同学同逛。我们每个人抱个巨大的生肖兔子,穿梭在木偶戏,皮影戏,二人转之间。转到拉洋片的小洞洞里瞅上几眼,随着抖空竹的比划两下,在做到说书人的小凳上听段《封神演义》,那叫个心花怒放,忙的不亦乐乎。

方泽坛北门,随着铜铃哗啦啦地响个不停,那闪耀幡人一个金鸡上架把中幡抖动起来,抛向空中,待其落下再用头顶住。观众便似潮水般涌来,叫好声喝彩声掌声连续不断。还没待我站定,斋宫那边便传来了老北京的吆喝:“玫瑰多,桂花多,玫瑰枣儿给得多,桃浦杏脯,玻璃粉,胡子糕咧酸梅汤”。接着“虎啸猿啼,鸡鸣犬吠”那是口技艺人精湛的演技。这些形形色色的文化遗产如同一个巨大的漩涡将我卷入,我在其中畅游,久久不能自拔。我感觉我又离它进了一步。

初三这年干脆一个人拿相机独行。

远处此起彼伏的叫卖声,近处京味浓重的爆肚,咋灌肠,炒肝。我将相机对准硕大的龙嘴铜壶。穿马褂的伙计左手托着油茶面的茶汤碗,右手抬起壶柄。顷刻间,滚烫的开水“咕嘟嘟”地冒着白蒙蒙的热气伴着相机的“咔咔”声响彻云霄。我第一次感觉我离它是那样近,简直触手可及,那声音回荡在我的耳中,萦绕在我的心头。怦然心动,好想再进一点。

我终于明白,那吸引我让我着迷让我靠近的不仅仅是庙会,更是那千百年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我愿在靠近一些,我愿将它传承,我愿让它在未来的舞台上奏出更雄浑的高音!

【点评】文章能很好展现庙会的特点,从祭地的仪式写到庙会的技艺,到小吃,对庙会的展现很到位。中考前,我给这篇文章的意见是:文章的层次仍不足,因为文章结尾要引向对民族精神的思考,那么,文章在最后应写出庙会的每一种东西里边蕴含着怎样的民族精神,这样,才能自然引出。这篇文章,只要将重点放在“这里是属于我的世界”,点出庙会文化是如何形象了她,如何形成她的文化世界,效果就会非常好。

6.靠近

“这不仅是一座都市。”当旅行车缓缓靠近伦敦,我心底如是说。不知多远处,尖顶教堂的钟声敲响十九下,仿佛告诉我,我在靠近一个时代。

我立在红色双层巴士车顶,靠近着这座城市一条条跳动的血管。大红大紫的晚霞从火烧的天边洒下,大本钟古铜色的装饰纹样闪烁金光;国会大厦虽称“大厦”,哥特式的塔楼、尖顶却染上夕阳光晕。而应合着的,却是泰晤士河上豪华的邮轮,高大的“伦敦眼”亮起七彩的霓虹。这就是伦敦吗?是欧洲最大的城市、全球最大金融中心,还是铁艺招牌与老爷车随处可见的化身?我不解。我渴望继续靠近这座都市。

我在街角化作一抹渺小不过的剪影,静静行着注目礼,企图离这座城市的心脏更近。那是在马背上的骑警巡游着柏油大路,如风掠过,只听得马蹄声碎,维多利亚女皇64年辉煌再现;那是头顶厚重熊皮帽的卫兵迈着一丝不苟的步伐,叩响滑铁卢战胜的节奏;那是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人欠身轻抚圣保罗大教堂曾有过弹痕的地方,二战的火光闪过,而这里,是火焰中飞舞的凤凰再度升起的地方。为什么早已泛黄的记忆会与时代一同走来?为什么虽旧尤荣的历史能够在这里重演?伦敦不像一座城市,它是一部城市史。

我在散步的中年人和放学路上的孩童的注视下,蹲下身,细细摩挲着凹凸不平的石板路。冰凉的触感,我在靠近这城市的脉搏。“这里像奈良。”我埋头低语,同伴不解。眼前石块随意的纹样与之重合:和服与时装,樱花与霓虹灯,神社与汽车„„我聆听着鸟鸣,思考着学业与父母的事业,与身边的梅花鹿和日本老少一同虔诚跪地,双膝下冰凉的触感一如今日,仿佛沉淀着百年来一切一切雨水与泥土的气韵。心,在靠近大地的一瞬沉静。这样的土地,这样的人们,我的祖国曾有过,但已然不是现在。这是历史另一面的触感,不仅仅是源自心底,而是在时代的表面被一轮又一轮地感受下去。

我们需要这样一个角度,能够直观地靠近历史;轻柔地碰触,便会被时光的洪流裹挟。一座城市需要这样一个角度,能够在毫厘间还原它灵魂的全貌;不是在高楼的拔地而起与GDP数字的不停增长中就可以被替代的,那是我们作为回首者靠近文化的锁钥。

靠近一个都市,就要靠近它的文化吧?我从不曾苛求北京古城墙的砖瓦、四合院老胡同八臂哪吒的痕迹,但我为未来的一代又一代祈祷:如果你们还有机会回顾北京城一切的一切,请你们学会俯身,靠近她的心脏,把她的故事传承下去。

【点评】这篇文章的层次感很好。抓住伦敦的景象,伦敦的生活以及伦敦的思考与领悟来写,文章很有深度。

上一篇:2022级高三备考方案下一篇:二年级报告书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