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文学中诗歌翻译

2024-05-16

英国文学中诗歌翻译(通用6篇)

篇1:英国文学中诗歌翻译

歌谣

[英]约翰·邓恩

去吧,去抓一颗流星,去让曼德草的根长成一个婴儿,告诉我,哪里可以找回过去的年华,谁能劈开魔鬼的脚趾,教教我,去听美人鱼的歌声,去避开妒忌者的诽谤,找到那

可以让老实人提高地位 的风。

如果你渴望看到奇特的景色,看到别人没有见过的东西,那么你不妨骑马出游,一万个日夜,直到双鬓染霜,当你归来之时,你会对我讲起 你见到的所有奇观,然后发誓

美丽而忠贞的女子 这世上没有。

如果你能找到一个这样的女子,请告诉我,那样的旅程一定很美好;

可惜不会有那样的旅程,我也不会离开这里,也许我的隔壁就住着一个这样的女子,也许你遇到她的时候,她美丽而且忠贞,一直到你离家给她写信为止,她都是如此,但是她

不等我归家,准已哄骗了 二三个男人。

创作背景编辑本段回目录

根据沃尔顿(Izaak Walton)所著《多恩传记》(Bibliography of Donne),本诗是多恩在离开英国前往法国之前为妻子所写的。当时,诗人身体健康欠佳,而妻子又有身孕,按常理不宜远游,但是心仪宦途的多恩却决意追随其恩主德卢瑞爵士远赴欧洲。这样,他似乎语感到这次别离或许就是夫妻之间的永诀,因此,整首诗歌就蒙上了一层悲哀的色彩。

告别辞:莫悲伤

覃学岚 译

君子安详辞世的时候,会对自己的灵魂轻轻地道一声:走,有些悲伤的朋友会说: “断气了,”而有些则会说“还没有。”

就让我们默哀吧,肃穆,没有泪眼汪汪,没有嚎啕大哭; 把我们的爱情告诉俗人

无异于对我们的欢愉进行亵渎。

地震会带来恐惧与灾祸;

人们把地震的后果和意义琢磨; 可天体的震动是无害的,尽管它们的威力比地震大得多。

月下情人之爱了无意趣,(它的灵魂是快感)不允许 缺席,因为缺席就会令

爱的构件四分五裂纷纷散去。

而你我千锤百炼的爱情,连我们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心有灵犀,无疑又无忧,就是不看不吻不摸也能体验。

你我的灵魂已融为一体,纵然我须离去,也不必忍受别离,别离只不过是一种延伸

就像将金子锻成飘逸绵绵的金丝。

即便我俩的灵魂不是一体,也会像圆规的两脚那样若即若离; 你的灵魂,那只固定的脚,看似不动,实则会随另一只而移。

尽管它稳坐中央镇守,但是倘使另一只真要去远游,也会斜着身凝神倾听,待君归来时,才又直身相候。

你对我正是这般,我定要

倾身围着你转,就像另外那只脚,你的坚定成就了我的圆满 使我抵达终点时又重回起点报到。

篇2:英国文学中诗歌翻译

我射出一支箭……

---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I shot an arrow into the air,我把一支箭射向空中

It fell to earth I knew not where;

不知它落在何方

For so swiftly it flew the sight

飞得那么快

Could not follow it in its fight.眼睛难以追寻它的方向

I breathed a song into the air,我对着天空轻轻唱歌

It fell to earth I knew not where;

不知它消逝在何方

For who has the sight so keen and strong

谁的眼光能如此敏锐犀利

That can follow the flight of a song.能跟上歌声的翅膀

Long, long afterwards in an oak,很久很久以后,在一棵橡树上

I found the arrow still unbroke;

我找到了那支箭,仍未折断

And the song, from beginning to end,也发现了那支歌,自始自终

I found again in the heart of a friend.在朋友的心中欢唱

This poem is written in a traditional iambic form with the feet “aabb aacc ddee”.In the poem, Longfellow sings the friendship implicitly and skillfully.The arrow and the song in this poem stand for the friendship.When he shot an arrow and breathed a song into the air, he did not expect to find them any more.But many years later, he came across with the arrow and found that his song was always in the heart of his friend.This suggests that the friendship is everlasting.I’m Nobody!

我是无名之辈

Emily Dickinson

I’m nobody!Who are you?

我是无名之辈!你是谁?

Are you nobody, too?

你也是无名之辈吗?

Then there’s a pair of us----don’t tell!

那么我们就是一对儿了!千万不要透露出去

They’d banish us, you know!

不然我们都会被他们驱逐,你知道。

How dreary to be somebody!

做一个某某,是多么沉闷无聊

How public, like a frog

众人像是青蛙

To tell your name the livelong day

整日地把你谈论啊

To an admiring bog!

对着他们倾慕的泥沼

This poem is Dickinson’s most famous and most defense of the kind of spiritual privacy she favored, implying that to be a Nobody is a luxury incomprehensible to a dreary somebody—for they are too busy keeping their names in circulation.But to be somebody is not as fancy as it seems to be.A traveler comes to a fork in the road and needs to decide which way to go to continue his journey.After much mental debate, he picks the road “less traveled by”.The poem describes the tough choices people stand for when traveling the road of life.The words “sorry” and “sigh” make the tone of poem somewhat gloomy.Different choices will lead to different life journeys.And all these depend on one’s momentary decision.The road not taken

未选择的路

------------Robert Frost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Then took the other, as just as fair,但我却选择了另一条路

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Though as for that passing there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And both that morning equally lay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 black.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Oh, 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Yet know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r come back.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I shall be telling this with a sigh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Dreams

梦想

------------Langston Hughes

Hold fast to dreams

紧紧抓住梦想

For if dreams die

梦想若是消亡

Life is a broken-winged bird

生命就像折了翅膀的鸟儿

That cannot fly.再也无法飞翔

Hold fast to dreams

紧紧抓住梦想

For when dreams go

梦想若是消失

Life is a barren field

生命就像贫瘠的荒野

Frozen with snow.雪覆冰封,万物不再生长

篇3:英国文学中诗歌翻译

许渊冲长期研习英法名家作品并从事英语,法语和汉语三种语言间的诗歌翻译与创作,这也铸就了他“诗译英法唯一人”的辉煌成就。许氏文学翻译理论是其多年翻译实践的精华荟萃,其翻译理论体系分为四大论: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目的论。本文主要分析三美论。许氏理论从整体到局部,从一般到特殊,探讨文学翻译的核心问题。许渊冲在美学思想上受济慈和叔本华的影响最深,但比较而言,中国本土的美学思想,包括文艺美学和文学美学构成了许氏翻译美学观的基石。

二、许渊冲翻译理论体系

译可译,非常译。忘其形,得其意。得意,理解之始;忘形,表达之母。故应得意,以求其同;故可忘形,以存其异。两者同出,异名同理。得意忘形,求同存异:翻译之道。许渊冲先生在其翻译理论专著《翻译的艺术》的“总论”里以“中国学派的文学翻译理论”为题一文中的结论部分出现了这一《译经》。许氏《译经》借助中国传统美学核心概念“得意忘形(言)”和中国传统哲学上的核心概念“求同存异”概括出了流淌于他繁杂译论系统中的翻译智慧,道出了文学翻译的内在规律——“得意忘形,求同存异”。许渊冲先生认为翻译是使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艺术,主要解决原文内容和译文形式之间的矛盾(许渊冲,2006)。他在《毛主席诗词四十二首》序言中首次提出了诗词翻译“三美”论,即意美,形美,音美。“三美论”是许渊冲的理论核心之一。他认为,文学翻译不仅是两种文字的统一,还应是两种文化的统一。在《翻译的艺术》中,许渊冲说翻译诗词也要尽力“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和形美。”在《翻译的标准》一文中,许渊冲针对诗歌的美学特征提出诗歌的翻译标准:“至于诗歌,尤其是格律体的诗词,我提出过,要尽可能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形美。”

1、意美

“三美”的基础是意似、音似、形似。所谓“意似”就是要传达原文的内容,不能错译,漏译,多译。一般情况下,“意似”和“意美”是一致的,但是有时“意似”并不一定能传达原文的“意美”,因为“意美”有时是历史原因或者是联想造成的,译成另外一种语言没有相同的历史原因就不能引起相同的联想,也就不容易传达原诗的“意美”。至于某些“意美”的词汇,在英语中根本就找不到“意似”的译文,这种“意美”有时是“音美”或者“形美”造成的。虽然“意美”是建立在“意似”的基础上,但是“意似”只是表层结构,“意美”才是深层结构。以《诗经·关雎》题目的翻译为例,“关关”二字表示雌雄鸟和鸣声,用来表示水鸟鸣叫的拟声词。“雎鸠”是一种有定偶的水鸟,因此用来比喻男女之间的恋情。此处译者并没有直译,而是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和发散的审美空间。诗人以绿洲上雎鸠鸟关关和鸣声起兴,用它们优美的啼声,来表达内心的欢愉和恋情,以此来表达男子对女子强烈的爱慕思念之情,记录了诗人和他心爱的姑娘在一年内由相识、求爱、热恋、订盟最终结婚的全过程。Wooing and Wedding,不但押头韵和尾韵,读来琅琅上口,而且Wedding一词更是将恋人最后终生厮守的大团圆结局表达了出来。相比之下,辜正坤译的Ospreys,James Legge的音译Kwan Ts’eu及Ezra Pound拟声词Hid!Hid!的运用则逊色一些。

2、音美

音美是指译诗的节奏及韵式于原诗的对应程度。美学家朱光潜说:“诗歌是一种有韵律的纯文学。”许渊冲曾经说过,“翻译唐诗,宁可继承Giles诗体译文的传统,而不可采用Waley的散文译法。”许渊冲教授的译文注重韵律,文笔精练,保持了诗的效果而且贴近原文风格,取得了与原语最大程度的等值。美国加州大学Professor Stephen West在读完许译《诗经》后说:“读来是种乐趣”。以《采薇》最后两节为例: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When I left here。Willows shed tear。I come back now。Snow bends the bough。Long,long the way;Hard,hard the day。Hunger and thirst。Press me the worst。My grief o'er flows。Who knows?Who knows?

该译文与原文接近并且准确地表达了原诗的真实情感。原文不但构成一个优美的对偶格,而且视觉美无与伦比。译作采用两行转韵AABBCCDDEE的形式,原诗和译作韵律均整齐有序,保持了诗的效果而且贴近原文风格,取得了与原语最大程度的等值。译作每行四个音节,并且两两压尾韵,与原诗保持一致。为追求音韵美,译作采用隔句押韵的韵式,韵脚为ABAB,多运用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行文爽快简洁,轻重音错落有致,读来琅琅上口。译作比原作在韵律节奏方面更为精致,在传达原诗音韵的同时又发展了原诗,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译诗用精妙的音美更深地挖掘出原诗蕴含的抑扬顿挫。

3、形美

形美,即诗歌形式上的美,为诗歌的外在美。形美主要指译诗与原诗的行数是否一致,分节是否相当。若译诗与原诗行数相同,每行的长度也大致相等,这样译诗就基本体现了原诗的形美。《诗经》中以四言诗最多,可以说是已臻成熟了。以《氓》为例: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Beware,O turtle dove。Eat not the fruit of love!It will intoxicate!Do not repent too late!Man may do what he will;He can atone it still,No one will e’er condone。The wrong a woman's done。

为了与原诗保持行数一致,许渊冲把自己的理解加入到了译诗中。在原诗中,诗人也就是女主人公告诫姐妹们,假如一个女子贪恋情爱,那么也会像斑鸠那样遭到不幸。在译诗中,许渊冲保持和原诗步骤一致,既表达了原诗的意美,又传达了原诗的形美,还保持了原诗的音美。

4、三美的主次之分

许说:“在译诗时,传达原诗意美是最重要的,是第一位的;传达原诗音美是第二位的,传达原诗形美是第三位的,最好是‘三美’齐全,如果不能兼顾,就要从全局考虑取舍”。他在不同场合强调了这样的译诗达标顺序,把“三美”齐备只作为译诗的努力方向。在诗歌翻译过程中,“三美”兼备是最理想的翻译状态,但是往往达不到。至于“三美”主次关系,许渊冲主张先求意美,其次求音美,再次求形美。马祖毅也曾说过:“我们要在传达原文‘意美’‘音美’的前提下,尽可能传达原文的‘形美’,努力做到‘三美’齐备。如果三者不能兼得,那么首先可以不要‘形似’,也可以不要求‘音似’,但是无论如何都要尽可能传达原文的‘意美’。意美、音美、形美是诗歌翻译的标准,同时也是诗歌翻译所要追求的目标。其中,意是诗歌的灵魂,是诗歌的精髓所在。音和形也是诗歌的重要条件,所以在诗歌翻译过程中,切不可只追求音美和形美,同时在翻译诗歌时,要重视译者主体性,译者的创造性也是至关重要的。”

除上述的理论外,许渊冲先生还提出了三化论,三之论,语言文化竞赛论,文化翻译再创论,克隆和超导论等创新翻译理论。他擅于利用美学和译学理论资源,形成自己独树一帜的中国学派翻译理论系统,并且从生物科学、数学、化学等多角度证明自己翻译理论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三、中国翻译学派发展趋势

如果说二十世纪中国正值新文化形成期,需要通过翻译吸收被认为是优越于本民族文化的西方文化,故从翻译实践到翻译理论都走了“内向”的路线,那么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民族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复活和发达,我们有必要积极开展“外向翻译”的路线。许先生认为“21世纪译论应走中国学派路线,应把中国文化传播到西方。中国学派的议论要走向世界。如果不是东风压西风,至少也要东西并立,共同创建未来世纪的全球文化。”建立符合汉语特点的翻译理论势在必行,许渊冲的文学诗歌翻译理论思想和系统理论为我们树立了正确的发展战略。许氏文学翻译理论语言精炼,内涵深刻,是指导文学翻译实践不可多的翻译理论,是一套适用于中国语言的翻译理论。许渊冲的理论和实践都做出了积极的表率。作为第一个将中国古典诗歌系统地翻译到西方的中国人,他让西方人看到了“原汁原味”的中国诗歌,恪守着中国文化的本质精髓,从微观和宏观的层面上准确地处理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关系,巧妙地应用并实现了刘宓庆教授关于“原汁原味”的四条原则,即:“最大限度地表现了原著(中国传统文学)的语义内容、情志倾向与修辞立意;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原著(中国)的文化特征和心理,包括作者个人的文化特征和心理与群体社会文化特征和心理;最大限度地吸取了原著(中国传统文学形式)在表现形式上一切积极可取的成分;最大限度地关注了目的语读者(西方文化背景下的读者)的接受,包括读者接受的现状和潜势。”中国翻译学者在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时,切忌不能盲目地照搬西方翻译理论,根据我国语言的特征开创适合我国语言的翻译理论,百花齐放也是可能的形式,这也有助于推动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许渊冲“美化之艺术”的翻译理论体系(以“三美论”为主)的简析,结合实例对比分析,从而得出中国翻译理论发展的趋势。中国翻译学者在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时,不应盲目地照搬国外的翻译理论,而应根据我国语言的特征开创适合我国语言的翻译理论,真正地推动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党争胜.文学翻译鉴赏导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2]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3]谢真元.唐诗三百首鉴赏(汉英对照)[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

[4]张智中.许渊冲与翻译艺术[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

[5]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6]陆钰明.中国诗歌翻译理论漫评[J].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1991.

篇4:英国文学中诗歌翻译

关键词:仓央嘉措 文学翻译 诗歌

一、中外文学翻译理论观点概述

综观历史,人类的翻译活动可谓源远流长。在长期的翻译实践中,人们总结出很多经验,认识到翻译是一项极其复杂的活动,它虽然是两种语言的转换,但是牵涉到众多因素和问题。如果说翻译活动复杂而困难,那么文学翻译(有时也称为文艺翻译)则将这种复杂和困难推到了顶点。

文学翻译在众多的翻译类型中独具特色,它与其它的翻译最大的不同就是“文学”二字。文学是一门“为满足人类审美的精神需求而存在和发展的学问”。文学的基本性质与主要特征,均源于文学和生活之间的这种特殊关系。”

关于文学翻译的概念,很多学者都给出了自己的看法。第一个提出“翻译理论”概念和第一个全面系统描述翻译语言学理论的学者

费奥多罗夫在《翻译理论概要》(1953)一书中明确指出,文艺翻译确有其特点,应突出其美学方面,但是文学形象是语言手段创造的,也必须用另一种语言的手段来传达,因此从语言学角度研究翻译理论是基础。

苏联现实主义翻译理论家卡什金谈到文学翻译时也指出,译者在翻译时需要做到“三忠于”,即忠于原作,忠于读者,忠于现实。三者是密切相关的,不可分割的。此外,卡什金还提了第四个“忠于”,要对原作进行严格限定的、缜密的处理,换句话说,就是发挥译者的创作个性。为此,他曾说过一句话就是:“富于创造性的翻译,才算得上是崇高的艺术”。

同样,美国的文学翻译家琼·帕里斯(Jean Paris)在《翻译与创造》(Translation and Creation)一文中把翻译比作绘画,认为画家要有自己的笔法和色彩的特点才能成为艺术家。因此,他认为翻译决不是处于次要从属的地位,它是一种真正的创作活动。这和另一位翻译家D. S. 卡恩·罗思(D. S. Carne Ross)的观点非常相似:翻译是一种彻底的再创作,即先分解原文的语言成分,再用新的语言重新组合。

综上所述,可以说,文学翻译是翻译的一个种类,它具有所有翻译的共性:都是用一种语言传达另一种语言的意义;但是文学翻译又不同于其它种类的翻译,它要求译作必须是文学作品,要能够传达作者的全部意图,包括思想、情感、及语言手段。因此,翻译决不是处于次要从属的地位,它是一种真正的创作活动。

下面我们就从文学翻译理论的视角来分析中、英、俄三种语言所翻译的仓央嘉措的诗歌,看译者如何创作,译文是否可以传达原文的全部意图。在分析之前,首先我们来看看仓央嘉措诗歌研究及翻译状况。

二、仓央嘉措诗歌研究及翻译概况

仓央嘉措是一位藏族诗人,其情歌是藏族文学中一枝绚丽的奇葩,在藏族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无论在西藏政教史还是藏族文学史上,仓央嘉措都是研究者们无法绕开的人物。仓央嘉措情歌不仅有其自身的艺术魅力,同时因其作者的特殊身世为其情歌增添了几许神秘色彩。仓央嘉措情歌以及藏族民歌的研究,目前在藏学领域比较突出。而仓央嘉措情歌最早在1915年由藏文被印度人德拉.达斯(Sarat Chandra Das)翻译成英文。汉译文本1930年于道泉翻译的是最早的译本。

俄罗斯长达三百多年藏学研究的研究成果则是国际藏学研究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俄罗斯汉学家对藏族历史、地理、宗教、文化、医药、语言文字诸多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并且发展时间长、文献收集数量庞大、研究成果丰硕、涉及领域广泛等在国际藏学界独树一帜,自成一派,为促进国际藏学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俄罗斯藏学的突出表现在文献收藏和典籍翻译两方面。有赖于丰富的藏文文献储备,俄罗斯许多优秀的藏学家对部分藏文史籍进行了细致的翻译和深入的研究,其成果一直为无数国内外藏学学者所推崇和借鉴。

仓央嘉措诗歌的专题研究成果在俄罗斯出现时间较晚,其中重要的有:前苏联学者萨维茨基撰写的《悦耳的歌》(1983),探讨了仓央嘉措诗歌的内容、艺术形式、表现手法、阐释、版本等问题,堪称海外仓央嘉措诗歌研究旳集大成者,构成海外仓央嘉措诗歌后续研究的基础。

萨维茨基是列宁格勒东方学研究所的仓央嘉措情歌专家。1975年-1976年,萨维茨基发表了《研究仓央嘉措藏文诗作的问题》、《仓央嘉措的抒情诗与西藏民歌》、《西藏的世俗抒情诗,仓央嘉措的作品》等文章,其中探讨了八—十世纪吐蕃的民间口头创作与仓央嘉措情歌间的联系、他们的主要表现形式、重要的表现手段,并提出了二者的异同点及内容上的差别。

众所周知,仓央嘉措诗歌长期以来在藏地民间是口头传唱的,后来在口头传唱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手抄本、木刻版、印刷版等多种不同的版本,这些版本随着翻译和研究的深入走出藏地,走向世界。由于译者翻译时所接触的版本不同,再由于译者来自不同民族,使用不同语言,所以对仓央嘉措的诗歌的理解也有所不同,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他们如何来进行翻译,看译者如何创作,译文是否可以传达原文的全部意图。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仓央嘉措诗歌的中、英、俄三个版本的译本。

三、仓央嘉措中、俄、英译版本之比较

我们知道,对于原作和作者来说,译者是接受者和阐释者。有学者说过,诗歌翻译是不可能的,译者所做的其实是用另一种语言重新创作一首诗,但译诗与原诗具有相同的价值和效果,译者是作者之一。

而仓央嘉措的诗歌,无论是中文、英文还是俄文的版本都是译者对原文(藏文)理解后而翻译出来的。那么作者是如何理解仓央嘉措的诗歌,然后再次诠释出来呢?中、英译本我们选择了于道全的版本进行比较,因为他的译本是国内出现最早的、最普及和最为经典的版本。俄文译文使用了目前唯一的萨维茨基的版本。所以下面我们就来尝试分析中、英、俄三种语言的仓央嘉措诗歌译本。

篇5:英国文学中诗歌翻译

翻译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 谢天振在《译介学》中说:“罗马人从公元前三世纪起便开始了大规模的翻译活动……这个活动从一开始起就带有明显的文学性质”, 最具代表性的早期翻译作品是被译为拉丁文的荷马史诗《奥德赛》。中西方大规模的翻译高潮分别始于对佛经及圣经的翻译, 宗教典籍毫无争议地具有优秀文学作品的特质, 由此可见, 翻译乃至翻译理论的发展与文学作品的创作是密不可分的。

首先说文艺学派, 古罗马时期的翻译理论第一人西塞罗除了提出意译代替直译以外, 还主张译作超过原作、译者高于作者, 他认为“翻译也是文学创作”。文艺复兴时期法国的语言学家多雷提出了翻译的五个原则, 其中之一是要求译文在风格上应与原文保持一致, 并且要讲究自然流畅, 给读者美的享受, 多雷在欧洲第一次真正提出了翻译艺术的理论。到了近代, 翻译理论开始百花齐放, 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桂冠诗人德莱顿, 他认为译者必须具备高超的鉴赏力和表现力, 并明确提出了“翻译是艺术”的观点, “这在英国翻译史上还是第一次”。俄国作家兼翻译家丘科夫斯基更是提出了“翻译是一种崇高的艺术”的观点。

与文艺学派相对应的语言学派的学者们当然崇尚把翻译用语言学的理论规范化, 把翻译当作一门科学来研究, 但其中不乏有人承认翻译的艺术性, 尤其是文学翻译的艺术性。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在指出翻译既是科学也是艺术之后强调说明“那些认为翻译非艺术的人并未透彻地研究它, 他们无法欣赏任何一流的文学翻译作品中那不可或缺的艺术感”。

相较西方, 中国从古代的佛经翻译开始, 虽然涌现了许多杰出的翻译实践家, 但理论的发展却相对较晚, 从古代玄奘的“既须求实, 又须喻俗”, 到现代严复的“信达雅”, 大多都是对翻译标准或技巧的阐释, 而鲜有人从哲学的高度来揭示翻译。张今在其理论著作《文学翻译原理》一书中从哲学的视角讨论了翻译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再次证明“文学翻译是艺术”。许钧也提到了翻译的创造性, “在翻译界流行的`翻译是艺术'之说, 所强调的正是翻译的创造性”。

无论是坚持把翻译当作艺术的文艺学派, 还是主张翻译研究应该更科学化的语言学派, 或是国内由长期的翻译实践而总结出理论精髓的实践派, 尽管在翻译标准、翻译原则、研究方法等诸多方面各有差异, 但大部分学者都认为文学翻译无可争辩是一门艺术, 因为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部艺术品, 那么译者的翻译过程就是一个艺术创作过程, 原作、译作以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艺术体验都为文学翻译深深刻上了艺术的烙印。

二、诗歌翻译与翻译美学

诗歌用最精炼的文字、最精妙的语言向人们展示着文学的美、艺术的美, 正是因其不容拖沓的特质, 对它的翻译成为文学翻译中一项极其艰难的任务, 所以曾一度出现了“诗歌不可译”的论调, 但是巴斯奈特的《种子移植》一文对诗歌的可译性提供了支持, 她说“译诗者的任务是拆散诗人原始的语言材料, 然后在新的语言中重组符号。译诗者的任务不是复制原作, 而是创作一个相似的文本

无论是以诗译诗, 还是以散文译诗, 译诗都是一种艺术创作, 译作也被期待拥有和原诗一样的艺术表现手法, 译作应达到和原诗同等的美。许钧根据皮埃尔的符号学将翻译分为三个层次, 即“思维层次”、“语义层次”和“审美层次”, 他说“一首诗之所以称得上诗, 是因为它有`诗意', 而这种诗意指的正是`诗给人的强烈美感'……审美层次构成了文学翻译的最高且关键的一个层次”, 因此诗歌翻译便与“美”结下了不解之缘, 译作是否传达了原诗的各项美的指标即成为评判其优劣的有效标准, 文学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的特点使翻译与美学的联姻成为必然, 于是便产生了翻译理论研究的新视角———翻译美学。

“揭示译学的美学渊源, 探讨美学对译学的特殊意义, 用美学的观点来认识翻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这是一些学者对翻译美学的解读。有人曾说“德国人发现美学, 中国人创造美学, 法国人欣赏美学”, 尽管西方早期译论也有美学渊源, “但从总体上、从历史渊源上来说, 美学对中国人、对中国文化、对中国译论影响之深则是世所罕见的, 也是世界上任何国家和民族文化无法比拟的”。提到我国当代翻译美学理论, 两位学者的名字首当其冲。刘宓庆先生的《翻译美学导论》从哲学的高度阐释了翻译美学, 在理论上给人以启发;毛荣贵先生的《翻译美学》则用更深入浅出的语言给人以实践上的指引。

文学翻译的实践促成了翻译与美学的理论结合, 反过来翻译美学理论的发展使得文学翻译尤其是译诗更加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刘重德先生提到“译者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对原诗思想的传达, 而应该争取再现原诗的美”, 更有研究者大胆地提出了“翻译美学———诗歌翻译的出路”这一观点, 可见“译诗”与“翻译美学”已成为一双连理枝, 二者彼此依存共生共长。

三、汉语古诗词英译与许渊冲翻译理论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 古诗词无疑是这灿烂文化中一块最厚重的瑰宝, 从诗经的“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到楚辞的“路曼曼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从唐诗的“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到宋词的“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诸多千古名句被国人世代传诵这块文化瑰宝在陶冶国人的同时, 也先后被国内外学者译成各种语言而得以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 汉语古诗词的翻译成为中国古典文学走向世界的一扇窗口。

“中国古诗英译的最早作品是1871年英国传教士里雅各翻译的TheChineseClassics”, 海外译者对我国古诗的英译作品中尤以意象派诗人庞德的《华夏集》最为著名。为了将祖国的灿烂文化介绍给世界, 扩大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 中国各个时期的翻译家们也创作了相当丰富的汉语古诗词译作。随着汉语古诗词英译作品数量的不断增多以及质量的不断提高, 很多学者开始研究汉语古诗词英译理论并有所突破, 其中有一人不能不提, 即是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 他的译作中有汉英互译、汉法互译, 已经累计出版书籍60多本, 汉语古诗词英译作品数千首, 他的名片上赫然印着“书销中外六十本, 诗译英法惟一人”, 他的译作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属上乘, 他总结出的翻译理论更是被许多诗词翻译爱好者奉为圭臬。“美化之艺术, 创优似竞赛”, 这十字箴言是他通过多年的翻译实践总结出的文学翻译理论, 其中的每一个字都有其独特的意义, 他在《翻译的艺术》一书中解释说“我把鲁迅、林语堂、茅盾提到的`美'字, 钱钟书提到的`化'字, 胡适赞成的`乐之'中的`之'字, 朱光潜`艺术论'中的`艺术'二字, 合成`美化之艺术'五个字, 作为中国学派的文学翻译理论小结, 又加上郭沫若主张的`创作论'中的`创'字, 我自己提出的`优化论'中的`优'字, 傅雷`神似说'中的`似'字, 再把叶君健说的`竞争'升华为`竞赛', 又合成为`创优似竞赛'五个字, 作为补充”。由此可见, 许老这简简单单十个字, 却包含了千万句语言!从此十字我们也能够斗胆管中窥豹, 他的翻译观是以“美”字为先导为指引的, 这也就与前文中所阐述的文学翻译的艺术性及其衍生出的翻译美学视角不谋而合。许渊冲所指的“美”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三美”, 即“意美, 音美, 形美”, 许渊冲用他的“三美”论指导其文学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的实践, 使其诗歌翻译作品为广大中外读者接受并欣赏, 他的“三美”论为诗词翻译爱好者指明了实践的方向, 也为翻译理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视角, 在中国文学翻译理论的发展进程中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摘要:文学翻译的艺术性使翻译理论与美学的联姻成为必然, 诗歌作为文学的精髓, 要求其译作具有美感, 汉语古诗词的诸多特性更使得翻译美学成为指导其英译实践的理论支柱。

关键词:文学翻译,诗歌翻译,翻译美学,汉语古诗词

参考文献

[1]方梦之.译学辞典[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2]刘宓庆.关于中国翻译理论的美学思考[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 1995 (1) .

[3]刘重德.文学翻译十讲[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4]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篇6:英国文学中的颓废概念

【关键词】西方 为艺术而艺术 口号 传统文学观念 传统文论 王尔德 渊源 作品 东方 概念

In ancient Greece the earliest standards of judgment in literary criticism are recorded in Aristophanes, comedy Frogs. This essay explores the concept of decadence In English literature by the end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It argues that despite all the sensationalism associated with it, decadent literature was in fact a challenge to and a revision of the canonical notion of literature in the western tradition. Samuel Taylor Coleridge once remarked that in the west “everyone is either a Platonist or an Aristotelian” Since the Greeks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Western literary thought,they serve as a convenient point of departure for our discussion.

In ancient Greece the earliest standards of judgment in literary criticism are recorded in Aristophanes, comedy Frogs. The standards are : “skillful in art”, and “wise counsel for the stare” This observation is very similar to the ancient Chinese concept of literature in that it aims at striking a balance between artistic form and utilitarian content. This is a crucial point, because the later development of literary theory is by and large a commentary on this balanced view of literature: an over emphasis on the former will result in a formalism,while an excessive attention to the later often produces a moralistic or pragmatic attitude toward 1iteratore. Decadent literature, as will be demonstrated throughout this study, is to some extent, at least on the surface, an extreme kind of formalism.

Plato and Aristotle, the two most influential thinkers in the West, did not seem to be much concerned with reaching such a balance Plato,s attitude toward literature can be characterized as moralistic In his thinking the concern with moral effect that literature has on the development of personality overshadows the concern with its aesthetic quality Plato is not blind to the profound effective quality of Home,and he recognizes the profound effective quality of his poetry. But unlike Confucius who regards the aesthetic quality of literature as essential to its participation in a social-moral program, Plato thinks that a quality will only weaken the mind of “ our guardians ” and make them effeminate.Then the imitative poet who aims at being popular is not by nature made, nor is his art intended, to please or to affect the rational principle in the soul ; but he will appeal rather to the lachrymose and fitful temper, which is easily imitated.

Plato objects to this kind of writing also because it does not serve a deep moral purpose ; it “is only a kind of play or sport” Poetry, at least bad poetry which in Plato,s view should be eliminated from his Republic, is merely a rhetorical skill, written to show off the writers ability to sway people,s minds and hearts, regardless philosopher,s effort. Plato predicts that when the rhetorician Isocrates.

Grows older, he should so excel in his present studies that all who have ever treated of rhetoric shall seem less than children ;and 1 suspect that these studies will not satisfy him, but a more divine impulse will lead him to greater things ; for my friend, something of philosophy is inborn in his mind.

Sin becomes virtue Sin becomes the driving force of human civilization. One could not be more radical in challenging a traditional value system.

References:

[1]Since French,influence on English,decadent literature is very strong period,some French will be included;but this essay is mainly concerned with English decadent literature.

[2]Hazard Adams,ed,Critical Theory Since Plato.San Diego.

[3]A Short History,2vols.(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3)vol.I,4.

[4]In Chinese tradition gentlemen should be balancing his cultured appearance with a matching inner quality.

[5]A literature of pure form,is as a matter of fact a highly charged moral statement and gesture.

[6]It should be noted that Plato,s views of art and literature are far more complicated than this.

[7]See his Republic,Book III,in Plato:Five Great Dialogues.

上一篇:小学“平安校园”创建工作计划下一篇:电气丙班xx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