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配置实训授课计划

2024-04-29

网络配置实训授课计划(精选6篇)

篇1:网络配置实训授课计划

在真正构建任何东西之前,都必须制订一个计划,这个计划应以文档的形式确立下来,类似一张蓝图。这样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便可随时加以参考。修改现有的网间网,或构建一个新的网间网时,对我们来说,如果有 网络 布局和配置的一张示意图,那么它具有很大的

在真正构建任何东西之前,都必须制订一个计划。这个计划应以文档的形式确立下来,类似一张蓝图。这样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便可随时加以参考。修改现有的网间网,或构建一个新的网间网时,对我们来说,如果有网络布局和配置的一张示意图,那么它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为阐述路由器的配置,我们准备构建一D个小型网间网。在下图中,展示了准备构建的这个网间网的基本结构。

在本文的大多数地方,都会在配置示例中采用Cisco 2520路由器。用一条T1租线,我们的两个2520路由器相互连接到一起。T1是一种点到点的WAN,带宽为每秒1.544兆位(Mbps)。每个路由器都有一个带宽为10Mbps的Ethernet LAN。

由于我们是从头开始,所以两个路由器都要配置。进行初始配置之前,对于一个新路由器,下面这些东西是我们必须了解的:

--路由器的名字。

--准备使用的接口。

--想在路由器上运行的协议。

--接口的地址。

--用于访问路由器的密码。

图1

调查并记下了所有这些内容后,再来进行新路由器的配置,便会显得非常简单,名字

每个路由器都有独一无二的“主机名”,用以标识自己的身份,名字应当准确地描述路由器,不要使人不知所云。通常,我们将路由器摆放的地点表现到名字中去。至于具体采用什么名字,几乎完全由你自行决定。但是,RFC1035仍然对此给出了一些建议性的规则,路由器的主机名不应超过63个字符,可包含字母、数字和连字号,名字应当以一个字母起头,结尾则字母、数字均可。默认情况下,IOS会将这个名字(最多其中的29个字符)显示在IOS命令提示行中。

接口

在我们的示范路由器中,用于连接T1及Ethernet的串行接口被用来连接到10Mbps的Ethernet LAN。

针对需要连接的每个网络,都要指出准备用哪个接口与之相连。指定一个接口之前,首先必须知道路由器上可使用哪些接口。Cisco 2520有一个Ethernet接口,两个快速串行接口,两个低速串行接口,以及一个ISDN接口,无论快速还是低速串行接口,在IOS的眼中,它们都是串口、受到“待遇”都是相同的。因此,我们可以认为2520总共包含了四个串口,图2向大家展示了路由器的名字,以及每个路由器上需要配置的接口情况。

两个路由器的名字分别是Dallas和FortWorth,在Dallas上,我们准备使用Ethernet0和Serial1两个接口,而在FortWorth上,准备使用Ethernet0和Serial0接口那,当然完全可以将Dallas Serial0连接到FortWorth Serial0,但为了便于这里的讨论,我们令Dallas Serial1同ForthWorth Serial0建立连接。

图2

网络协议

正如在《基础篇》中指出的那样,网络协议主要划分为两大类别:“路由的协议”和“路由协议”、现在,这两种协议都是我们需要的。

路由的协议

为决定“路由的协议”,要依据网间网中的主机类型、它们的操作系统及其配置的协议。在路由器上,可配置的路由的协议由其10S特性集决定。例如,假定路由器运行的是一套IP特性集(IP Feature Set),那么只能用IP协议启动;而假若路由器运行的是一套“企业特性集”(Enterprise Feature Set),便可用自己希望的任何一种协议启动。

我们的示范路由器运行的正是一套IOS企业特性集。现在,假定新网络将包含下面这些类型的主机:

--运行TCP/IP的Unix主机。

--运行IPx的Novell Netware5服务器和客户机,

--运行AppleTalk的Apple Macintosh机器。

通过在路由器上配IP、IPx和App1eTalk协议,我们将开始第一个网间网的构建。

路由协议

对于路由的每种协议,在所有路由器上,都应同时运行一个对应的“路由协议”。为稍微简化初始配置,我们准备运行下述路由协议:

--IP路由信息协议(RIP)。

--IPx RIP。

--AppleTalk路由表维护协议(RTMP)。

IPX RIP是IPX的默认路由协议,而RTMP是AppleTalk的默认路由协议。换言之,当我们在一个接口上配置IPx时,也会在接口上启动IPx RIP;在接口上配置App1eTalk时,RTMP也会在接口上启动。

而对于IP,它没有自己的默认路由协议。所以,我们必须手动配置一个。首先从最简单的IP路由协议开始:RIP。

接口地址

由于我们要初始配置三种“路由的协议”,所以需要为每个路由器接口的每一种协议部分配相应的地址。

IP

每个网络都需要一个IP网络、或称“子网”。由于目前存在三个网络,所以需要选择三个网络地址,并为每个网络都选择一个掩码。这三个网络分别是:Dallas Ethernet LAN,FortWorth Ethernet LAN以及位于Dallas与FortWorth之间的WAN。对于每个接口,都应选择一个IP主机地址。这个地址以我们选择的网络地址开头DD并用一个独一无二的节点地址结尾。

IP地址和其掩码的格式称为“点数”格式。地址由四个十进制数字组成,每个数字可在0到255之间变化,中间用小数点(.)分隔。

IPX

对于我们的每个网络,都需要一个IPX网络编号DD每个网络都需要一个独一无二的IPX网络编号。在接口上配置好网络编号后,IPx主机地址的节点部分会自动分配。IPX网络编号用十六进制(HEx)写成,可包含1到8个十六进制数位。

AppleTalk

对于我们的每个网络,都需要一个AppleTalk布线范围和区名。每个网络都需要一个独一无二的布线范围,由两个十进制数字组成DD第二个要比第一个大。在接口上配置布线范围和区名时,AppIeTalk主机地址的节点部分也会动态选择。所谓AppleTalk的“区”(Zone),是指一系列AppleTalk网络的逻辑组合。每个区都有自己的名字。在同区内网络连接的每个接口上,都要配置好相应的区名。

地址计划

对于早期介绍的每一种“路由的协议”,同网络连接的每个接口都必须分配相同的网络地址。例如,Dallas Seriall接口和Fortworth Seriall接口都连接到同一个网络。因此,它们必须拥有相同的网络地址。

掌握了地址定义的基本原理后,便很容易理解我们在图3中为网间网选择的网络地址。利用我们的网络地址,可为我们准备在路由器上使用的接口分配地址。表1展示了在每个路由器的初始配置期间,需要掌握的接口信息(这张表格可加快我们进行路由器初始配置的速度.因为在网间网实施过程中.可以方便地参考它)。

图3

表1

密码

对初始配置而言,我们需要三个方面的密码:

1)加密启用。

2)启用。

2)VTY(虚拟终端或虚拟电传)。

所有10S密码都要区分大小写,并可包含大、小字母、数字、标点符号和空格的任意组合。但是,不可将空格作为密码的首字符使用。IOS密码的最大长度是25个字符。

IOS配置期间会用到的密码包括

--加密启用密码DDitsasecret。

--启用密码DDenableme。

--VTY密码DD1etmein。

密码最好同时包括字母和数字,不应包括字典中能够查到的单词,而且应该很难猜测,但这儿选择的密码违反了所有这些规则DD在正式网络中,请不要照搬!

就目前的计划来说,仍然没有正式接触到路由器。在下面,我们将讨论同路由器的连接,以继续完成实施过程。

原文转自:www.ltesting.net

篇2:网络配置实训授课计划

《计算机网络》实训计划

一、实训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实训,使学生能够:

1.了解实际网络应用中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制作网线、组建LAN、网络操作系统的操作和使用、配置DNS服务器、Web服务器和FTP服务器等。

2.缩小学生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和实际网络工程需求之间的距离。

3.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模拟现实环境中掌握计算机网络中的基本理与基本概念,并能够在实际环境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充分体现高职教育中必学够用的教学理论。

二、实训要点与难点

要点:充分体现教学大纲中的具体要求。

难点:详细的课前计划与设计,为学生提供进行实训的各种资源

三、实训要求

1.为了确保实训顺利进行,圆满成功,培养同学们良好的习惯,增强修养,提高个人素质,特制定如下实训要求:

2.实训开始,按学号顺序分组,一人一组,不够的二人一组。实训安全第一,严防意外伤害,按规定操作,不准带电插拔仪器设备。

《计算机网络》实训计划 第 2 页

3.实训室内禁止饮食,禁止吐痰,严禁吃口香糖。

4.禁止在实训室内喧哗、嬉戏、争斗,保持安静,轻声讨论。5.不准恶意破坏仪器设备,设备若有损坏及时向指导老师报告。6.不准无故旷课、迟到、早退;若有特殊情况,需事先请假,征求许可。

7.旷课2节,实训成绩不及格,2次迟到算旷课1节。

8.每次实训开始5分钟内检查仪器设备,填写“实训操作登记表”,代签无效。

9.实训时间内,请勿离开实训室10分钟以上,否则以旷课论,若确有急事,需征的指导老师同意后方可离开。

10.实训结束后,整理复原仪器设备、桌椅,清洁四周环境,待检查后,方可离开。

11.实训室中的工具、仪器、书籍、手册严禁带出。12.实训过程小心操作,细心观察,勤于思考,注意记录。13.不随意设定、修改用户名和口令。14.按规定时间、规定格式上交实训报告。

四、实训内容

实训1:TCP/IP协议安装和配置

内容:1.了解Windows 2003系统下有关本机的信息。

2.安装和配置TCP/IP协议。

3.测试Windows2003下的TCP/IP协议的工作状况。

《计算机网络》实训计划 第 3 页

要求:熟悉在具体网络操作系统中,安装和配置TCP/IP协议的过程。

实训2/3 非屏蔽双绞线的制作、测试(交叉线、直通线)内容:1.了解T568A/T568B标准线序的排列顺序。

2.非屏蔽双绞线与其RJ45接头的连接方法。3.掌握交叉双绞线的制作过程。4.掌握直通双绞线的制作过程。

要求:了解双绞线的特性与应用场合,熟悉T568A和T568B标准线序的排列顺序、制作和测试技能。

实训4 星型以太局域网的构建

内容:构建一个10BaseT以太网

要求:学会星型以太局域网的构建步骤和方法

实训5* 局域网互联

内容:

1、采用一种级联技术连接多个10BaseT以太网。

2、构建一种交换式以太局域网。

要求:熟悉星型以太局域网的扩展和升级规则

实训6(可选)绘图软件的使用与网络拓扑结构的绘制 内容:1.学会Visio 2003软件的使用。

2.用Visio绘制网络拓扑结构图。

《计算机网络》实训计划 第 4 页

3.分析网络拓扑结构图,确定拓扑类型、网络类型。

要求:学会使用Visio绘图软件绘制网络结构图。

实训 7 TCP/IP常用工具使用 内容:1.掌握ping命令的使用。

2.学会ipconfig命令的使用。

3.学会arp命令的使用。

4.学会net send(网络信使)的使用。5.学会nslookup命令的使用。6.学会netstat的使用。

要求:学会使用一些TCP/IP常用命令,用于网络连接测试与故障排除。

实训8* TCP/IP 子网规划

内容:1.给定一个C类网络,网络地址是202.112.10.0,将其进一步划分为5个子网。

2.完成IP子网规划报告。

要求:了解子网掩码的作用,掌握划分IP子网的方法。

实训9 Windows 2003用户帐号创建和管理。

内容:1.完成准备工作。(规划在Windows 2003中创建的用户名和密码。)

《计算机网络》实训计划 第 5 页

2.创建和删除用户账号。3.设置用户账号属性。4.管理用户账号。

要求:掌握用户账户的创建和管理技能。

实训10 Windows 2003用户组的创建和管理

内容:1.完成准备工作。(规划在Windows 2003中创建的用户组名称和类型等。)

2.创建和删除组。

3.修改组的属性。4.指派组成员 5.组权限的设置

要求:掌握用户组的创建和管理技能。

实训11 Windows 2003共享资源的管理与使用

内容:1.完成准备工作。(在计算机上新创建一个文件夹,并将准备共享的文件存放在

该文件夹下。规划共享文件夹的共享名称及其权限设置。)

2.在Windows 2003中安装“Microsoft网络上的文件和打印机共享”服务。

3.学会设置共享文件夹。4.学会设置共享权限。

《计算机网络》实训计划 第 6 页

5.掌握访问共享文件夹。

6.掌握设置网络驱动器。要求:掌握文件共享的设置和使用技能

实训 12* 打印机共享的设置和管理

内容:1.完成准备工作(在计算机上创建欲共享的打印机及其驱动程序)。

2.学会添加共享打印机。

3.学会管理共享打印机。

4.掌握访问共享打印机。

要求:掌握打印机共享的设置和使用技能

实训13* Windows 2003管理工具使用 掌握管理工具设置和使用技能 内容:1.事件查看器的基本作用

2.事件分析 3.事件的保存

要求:事件查看器的配置和应用和分析

实训 14 WWW服务器的建立及管理 内容:1.安装Internet信息服务(IIS)。

2.了解两个默认的Web站点的功能。

3.学会访问Web站点。

《计算机网络》实训计划 第 7 页

4.学会创建Web站点。

5.掌握启动、停止和暂停Web站点的方法。

要求:学会安装Internet信息服务、建立和访问Web站点,熟悉Web站点的基本功能 和常用的管理方法。

实训 15* FTP服务器的建立及管理

内容:1.安装FTP服务器

2.建立和访问FTP站点 3.设置和访问虚拟FTP目录

4.FTP站点消息设置掌握FTP站点创建、管理、设置和使用。

要求:掌握FTP服务器安装、建立和访问FTP站点、以及管理和设置FTP站点的方法。

实训17 * 对等网组建

内容:1.掌握Windows 2003下对等网络的组建方法。

2.掌握对等网络下文件共享的设置和使用方法。3.掌握对等网络下打印机共享的设置和使用方法。

要求:掌握Windows 2003下对等网络的组建方法、对等网络环境下共享资源的设置和使用方法。

四、实训方式与时间安排

《计算机网络》实训计划 第 8 页

根据教学大纲的安排,每周2课时在网络实训室

五、实训考核方式

篇3:网络设备配置实训课程建设探索

课程设置的意义

在学习本课程之前, 学生学习了计算机网络相关基本知识, 但对网络设备还没有任何学习经历。我们在信息安全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加入网络设备配置实训课程, 希望通过本课程的教学, 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 以及利用网络设备调试各种网络服务的方法。

在教学模式上, 传统模式是教师以系统讲授课程的全部知识点为目标, 部分动手练习也是验证性实验。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完成实际技术工作任务时常感到无从下手, 难以将学过的知识点融会贯通。因此, 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规律, 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实际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模拟真实的工作情境, 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课程内容, 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等社会能力, 还培养学生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获取知识、应用所学知识的方法能力, 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方式与方法的制定

通过对多家信息安全技术相关企业进行调研, 发现基础网络的建设是多个工作岗位所必需的一项基本技能, 开设网络设备的配置与调试相关课程是十分必要的。在吸取Cisco CCNA培训等课程教学经验以及在企业调研结果的基础上, 我们认为网络设备配置与调试技能的教学, 实训是最好的方式, 有利于学生学到更多的实际操作技能。

(一) 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法是指由教师根据当前教学主题设计并提出项目任务, 针对所提出的项目任务, 采取演示或讲解等方式, 给出完成该项目任务的思路和方法, 然后引导学生边学边做, 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本课程根据网络设备的种类及网络功能分为四个项目, 根据每个项目的特点又细化为多个学习任务。学生在学习时需要完成每个项目下的任务。

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以工作小组方式重新组合, 组长负责小组的网络设备分配及组员的管理。在每个学习任务完成后, 学生需要填写相应的工作单, 将完成任务时的工作步骤、心得记录下来。组长对组员完成任务的工作态度、团队协作、应用的知识等进行评价, 教师对每个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整体评价。

(二) 考核评价

该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突出严格、全面两方面。严格是指有明确的考核机制, 全面是指必须完成基本实训要求及内容。考核涉及内容有:每个项目下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 占60%, 主要考查学生对每个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熟练程度及组员团队配合等;平时出勤, 占10%;阶段性考核, 占30%, 即在完成每个项目后, 要对学生进行一次综合性考核。

教学内容的编排与优化

该课程讲授和实训的内容与基础网络建设密切相关。为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规划与设计, 我们对相关企业进行了调研, 并对网络工程师、网络管理员等岗位所需知识与技能进行了详细剖析, 认为网络设备的配置与调试是信息安全技术专业毕业生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技能, 并且总结出在相关岗位上, 哪些网络设备调试是比较重要的, 哪些网络服务调试是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掌握的。因此, 在网络设备的选择上, 注意选择一些在基础网络建设中应用比较多的设备, 重点放在交换机、路由器和三层交换机上。对教学内容的制定分为“智能型交换机的配置与调试”、“智能型路由器的配置与调试”、“网络功能的实现”以及“综合实践训练”四个项目, 每个项目再细化为多个任务, 如图1所示。在教学中, 先针对每种网络设备进行基本功能的实践训练, 然后再利用网络设备实现相应的网络功能, 最终将各种设备综合起来进行综合应用。

(一) 智能型交换机的配置与调试

交换机是局域网组建中非常重要的设备, 是建立校园网、企业网的基础设备。因此, 学习交换机的应用是一个重要且基础的教学环节。在这一项目中, 我们针对交换机的常见与重要的应用进行训练。该部分的任务包括智能型交换机的基本配置、VLAN技术的应用、生成树协议的应用、交换机端口的安全设置等。

在这部分内容中, VLAN技术的应用是重要训练内容。要让学生理解VLAN技术的基本原理并掌握VLAN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重点讲解VLAN的建立与管理方法, 并在此基础上借助实际案例讲解VLAN技术的应用。除了讲解单交换机上的VLAN划分外, 还要讲解跨交换机间的VLAN技术应用。

此外, 该部分还要对交换机端口的冗余及安全等实践内容进行讲解和训练。

(二) 智能型路由器的配置与调试

路由器是在网络间传送数据的关键设备, 也是在网络建设中不可缺少的设备。很多网络功能是通过路由器来实现的, 因此路由器的应用在网络建设中非常重要。目前, 在很多基础网络中应用到了三层交换机, 它是在交换机的基础上增加了路由器的相关功能, 使得其功能应用比一般路由器要好很多。因此, 在本项目中也要介绍三层交换机的配置与调试方法。

在本项目中包含的任务有智能型路由器的基本配置、静态路由的配置、三层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动态路由协议RIP的应用、动态路由协议OSPF的配置与应用、单臂路由的应用以及路由器的安全传输等。

在本项目中除了路由器和三层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外, 路由配置是重中之重。在路由器中, 路由协议分为两种: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静态路由的配置是目前基础网络建设中的一项基础技能。通过静态路由的配置训练, 还可以加强学生对路由表概念的理解, 增强学生网络路由规划能力。动态路由是在复杂网络情况下应用的路由协议。而RIP协议和OSPF是两种常见且比较典型的动态路由协议, 在训练学生配置两种协议的同时, 还要让学生理解这两种协议的工作原理。

单臂路由是解决VLAN间信息传输的重要方式, 它在一个路由器的物理接口上划分多个逻辑子接口, 为二层交换机上的每个VLAN分配一个子接口作为该VLAN的网关, 以便这些VLAN能够在网络中互联。通过单臂路由的应用训练, 学生可以真正理解网关的作用以及将VLAN加入到网络中互联的方法。

(三) 网络功能的实现

通过前面两个项目的学习, 学生已经掌握了各网络设备的基本配置方法。在此基础上, 要让学生对一些常见的网络功能的配置进行训练, 包括DHCP的应用、访问控制列表 (ACL) 的配置、NAT技术的应用以及VPN技术的应用四个任务。

这些网络功能在基础网络建设中是比较常见的, 因此学生需要进行针对性训练, 以掌握这些网络功能的配置方法, 并在此基础上理解这些网络功能的原理。

(四) 综合实践训练

在前面三个项目的基础上, 我们准备了一些综合实践训练任务。这些任务都是在学生前面所学内容基础上组合而成的, 并且训练内容与实际基础网络建设紧密联系。

教学环境的建设

作为一门实训课程, 该课程教学环境的建设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部分。所需的教学仪器就是交换机、路由器和三层交换机。学生以小组的方式来完成实训项目。每个小组中配备路由器2台、二层交换机2台以及三层交换机1台, 每个小组配备计算机4台, 如图2所示。这样, 每个小组的设备就可以供4~8人进行训练。训练中学生可根据项目内容对网络设备进行规划, 根据拓扑图来搭建网络环境, 进而对每台设备进行相应的配置, 最终实现任务所要求的功能。这样, 既可以训练学生配置网络设备的技能, 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每台计算机中, 我们安装了相应的模拟软件, 来方便学生学习。模拟软件的出现, 不仅为该课程教学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辅助工具, 也为相关课程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软件可以充分挖掘现有设备的潜力, 提高现有系统的利用率, 既缓解设备和场地不足的问题, 又提高可操作性, 降低设备的管理难度, 而且在不添加硬件设备的条件下, 可以增加学生的实践动手机会, 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

在实训中, 学生可以在真实的环境中边学边做, 较为系统地掌握实践操作技能。通过观察近几届学生学习该课程的情况, 发现学生在学习完本课程后, 能够较为熟练地配置与调试各种网络设备, 具备一定的基础网络搭建能力, 为学习后面的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邹贤芳, 肖传辉.“网络设备与互联”课程教学改革与实施[J].福建电脑, 2011 (3) .

[2]叶延东, 张蒲生, 李永东.网络设备与技术课程实训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3) .

[3]马刚.浅谈模拟软件在计算机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 2010 (11) .

[4]吴刚.Cisco Packet Tracer在网络教学中的特殊应用[J].计算机时代, 2011 (4) .

[5]宋梦华.基于Packet Tracer的虚拟通信仿真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0 (3) .

[6]杨彬.基于Packet Tracer环境下的网络课程考核平台构建[J].计算机教育, 2010 (23) .

篇4:网络配置实训授课计划

一、汽车实训基地工具配置误区与工具管理现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汽车维修技术人员的从业技能是否可以在工作中得到正常发挥,离不开专业的工具。在汽车专业实训过程中,常发生以下五种现象:

1.工具没有确定的使用责任人,而是以项目小组的形式集体使用

这种工具的使用管理形式对工具的保管责任和使用责任模糊不清,对工具在使用过程中的损坏和遗失现象难以控制,因此破坏性操作在实训过程中时有发生。

2.工具进行集中管理,按照实训科目需求领取

这种工具使用管理形式确定了使用责任人对工具的保管和使用责任,减少了工具的损坏和遗失。但对实验室管理人员提出了过高的要求,工具的清点、发放、回收、检查、出入库都要占用较长的实训时间。

3.实验室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

这导致工具配置与实训项目需求不相符。实训教师对工具的配置失误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一是片面地追求多而全;二是没有按照车间实训车辆、台架的相关特征来合理配置工具;三是没有按照工种与岗位的差异化特征实施有针对性的工具配置。

4.配备套装工具繁多,缺乏实用性

部分院校实训基地每个工位上配发的不同配置的成套盒装工具有三四套之多,累计单件工具总量超过百件。这样的配置貌似齐全完备,但实训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由于缺乏某一个专用的单件工具,而造成实训进度停滞的局面,学员没有耐心寻找,转而就会去用其他工位所配工具,从而造成工具频繁丢失和破坏的恶性循环。

5.实训基地工具使用缺乏有效的监督

实训基地工具使用管理制度确定了使用责任人对工具的使用、保管和赔偿责任,但管理制度操作繁琐,管理效果不明显。

二、如何合理配置工具,提高实训工作效率

实训工具精准化的配置和管理,是实训基地实现教学实训低消耗和实训效果高产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实训工作效率的基础,可以提高实训基地实训能力,减少工具领用者的工作压力;培养学员正确快速选用工具的从业技能;降低工具的闲置率和缺损率,提供准确的采购信息,节约院校的基地建设资金,减少实训教学成本。为此,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工具的精准化配置和管理。

1.成套盒装工具尽量避免重复配置

成套成盒工具虽然整理方便,外观整齐,但使用人员仅需要一种工具而被配置整套工具的情况时有发生,这造成了资源浪费。实验室管理人员应针对不同的台架、车辆、工种、实训项目进行综合考虑,除配备必需的合适的成套工具外,单独选配使用频率较高的工具和专用工具,锻炼学员快速选用工具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2.对使用频率较高的常用工具要配置完备

与主讲车系及实训项目相关的,且使用频率较高的常用工具,要在工具预配置的时候配置完备。例如该工位是桑塔纳3000发动机拆装工位,那么其常用的套筒、扳手、活塞环钳、卡环钳、橡胶锤和缸盖螺栓专用扳手等工具要匹配完备。

3.依据工种之间的差异合理进行工具配置

由于不同工种之间存在操作技能和需求的差异,所配备的工具应能符合其日常作业的需要。以套筒类工具为例:对于电器与空调维修实训工位,其常用套筒类工具应单选以1/4″与3/8″传动规格的为主;发动机与底盘维修实训工位,其常用套筒类工具应单选以3/8″与1/2″传动规格的为主;对于以常规保养工作为主的养护工位,应该给予单选最常用的相关工具为主。

三、科学管理使用工具,建设高效节约实训室

1.构建实训基地工具使用信息查询系统

对实训基地内工具信息进行登记造册,输入微机管理系统。对每个工位配置的工具进行记录并标明配置明细,确定工位配置工具管理责任人。多余的工具及贵重设备由实训基地工具管理员进行登记造册、分类存放、出入库管理。建立工具信息查询系统可有效地对工具的规格、数量、存放位置、使用情况进行查询管理,并可为基地实验室建设发展、工具采购提供详细实用的信息资料,节约购置资金,减少工具闲置率和缺损率,降低工具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2.建立工具使用及定期核查制度,及时补充、核对并更新工具使用信息

各工位工具管理责任人应在每次进行实训项目前、后进行工具检查,并登记使用信息;实训基地工具管理人员应对各工位配置工具的使用、更换和补充情况进行定期核查。在核查过程中对发现已过度磨损或损坏的工具给予及时更换,避免学员使用过程中因工具不合格而造成设备损坏或人身伤害。对在规范使用过程中发生的自然磨损和损坏的工具,由工具管理人员以旧换新并记录信息;对违规操作或故意破坏造成损坏的工具,工具管理人员应记录在案并根据工具使用信息上报基地,由该工具管理责任人做出赔偿。

3.在实训过程中增加对学员进行工具合理使用的实践教育环节

爱惜工具、规范使用是维修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专业工具的发展日新月异,实训教师应在实训过程中不断进行专业学习、规范自身操作,发现并及时制止学员在实训过程中的不合理操作,培养学员对所用工具规范使用、精准选择的职业技能,这也是对学员技能培训和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环节。

做好汽车实训基地工具的科学管理,不仅能降低实训教学相关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工具使用率、保障实训目标实施、增强实训教学效果、培养学员良好的从业技能,还可以减少实训成本、控制建设资金浪费、建立高效低耗的汽车专业实训模式。

篇5:网络配置实训授课计划

【课堂引入】

总结上次实训情况,提出改进措施。【提出任务】

1.安装和配置 DNS 服务器,知道 DNS 服务器有哪些功能,会设置服务器的属性。2.安装和配置 DNS 客户机,知道 DNS 客户机有哪些功能,为客户机配置 DNS 后缀。3.添加管理区域,配置区域属性。【实训环境】

安装有 Windows Server 2008 操作系统的计算机 【实训步骤】

步骤一 安装和配置 DNS 服务器

1.通过“开始”→“设置”→“控制面板”→“添加/删除程序”→“添加/删除Windows 组件”→“网络服务”→“域名系统(DNS)”,安装完成 DNS 服务器。当安装DNS服务器后,系统将在“管理工具”组中增加 DNS 控制台,如图所示。

2.默认情况下,当管理员打开 DNS 控制台后,本地 DNS 服务器将被自动加入 DNS 控制台中。如果要将其他的服务器添加到“DNS 控制台”列表中,可在“DNS 控制台树”中选择DNS 服务器,然后选择“操作”|“连接到计算机”菜单,打开“选择目标计算机”对话框,选择“这台计算机”。如果新建的 DNS 服务器被加上红色字符“×”,则表明 DNS 控制台不能与指定服务器上的 DNS 服务相连接,在“DNS 控制台”窗口的右窗格中显示错误类型的详细信息。当配置新的 DNS 服务器时,按照如下步骤进行:(1)在控制台树中选中 DNS 服务器后,选择“操作”|“配置服务器”菜单,启动“配置 DNS 服务器向导”,如上图所示。

(2)单击“下一步”,在“配置 DNS 服务器向导”窗口中,选择“这是网络上第一个DNS 服务器”,继续单击“下一步”。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正向搜索区域,它是一个名称到地址的数据库。

(3)单击“下一步”,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区域类型。Windows 可用如下三种类型获取并且保存区域信息。

● Active Directory 集成的区域:Active Directory 集成的区域是一个新区域的主拷贝,该区域用活动目录存储和复制区域文件。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 标准主要区域:该区域是一个新区域的主拷贝,存放在一个标准文本文件中,用 户可在创建区域的计算机上管理和维护一个主控区域。

● 标准辅助区域:该区域是现有的一个区域的副本,是只读的,也存放在一个标准文本文件中。若要创建一个辅助区域,必须配置一个主控区域。选中“标准主要区域”,单击“下一步”,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新建区域的名称,如:master.Microsoft.com,继续单击“下一步”。

(4)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创建一个新区域文件或使用一个从其它计算机上复制的现存文件,如图所示,单击“下一步”。

(5)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创建反向搜索区域,单击“下一步”。

(6)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反向搜索区域的类型,同样有 Active Directory 集成的区域的类别、标准主区域和标准辅助区域三种,同样选择“标准主区域”,单击“下一步”。

(7)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反向搜索区域的“网络 ID”,如 192.168.0.1,如图所示。单击“下一步”,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区域文件名,在默认情况下,区域文件名由网络ID 和子网掩码确定。DNS 将 IP 地址段倒转次序并且增加 in-addr.arpa 后缀,如0.168.192.in-addr.arpa.dns,单击“下一步”。

(8)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显示完成DNS 服务器配置向导时创建的有关信息,单击 “完成”,完成 DNS 服务器的配置。步骤二 管理服务器

当安装和配置了 DNS 服务器后,在“管理工具”中自动添加 DNS 控制台。使用 DNS 控制台,可以方便地管理 DNS 服务器。

(1)选择“开始”→“程序”→“管理工具”→“DNS”,打开 DNS 控制台。(2)在控制台树中选择相应的 DNS服务器,然后选择“操作”|“所有任务”菜单,将弹出一个弹出式菜单,选择这些菜单项可以“启动”、“停止”、“暂停”、“恢复”和“重新启动”DNS 服务器。

(3)如果要在 DNS 控制台中添加服务器,可以选择“操作”|“连接到计算机”菜单,打开“选择目标计算机”对话框,如图所示,在这个对话框中,如果选择“这台计算机”单选钮,则 DNS 控制台管理位于同一台计算机上的服务器;如果选择“下列计算机”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单选钮,则 DNS 控制台管理位于网络中其它计算机上的服务器,这时必须提供远程 DNS服务器计算机的名称。这里选择“这台计算机”,同时选中“立即连接到指定计算机”复选框,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4)若要删除当前 DNS控制台中的服务器,可先选中该 DNS服务器,然后选择“操作”|“删除”菜单,这时将弹出一个消息对话框,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删除该DNS服务器。

(5)当选中服务器后,选择“操作”|“更新服务器数据文件”菜单,将会更新服务器数据文件。

步骤三 安装和配置客户机

对于客户机,在配置每台计算机的 TCP/IP 属性时,DNS 配置包括以下任务。● 为每台计算机设置 DNS 计算机名称。

● 为计算机设置主 DNS 后缀,置于计算机或主机名之后,形成完全合格的域名。● 解析 DNS 名称时设置 DNS 服务器列表以供客户机使用,如首选 DNS 服务器。如果首选服务器不能用,则设置任何备用 DNS 服务器以供使用。

● 设置客户机在执行 DNS 查询时使用的 DNS 后缀搜索列表或搜索方法,将搜索 较短的非限定域名。

步骤四 为客户机配置主 DNS 后缀

(1)选择“开始”→“设置”→“控制面板”→“系统”,打开“系统特性”对话框,选择“网络标识”选项卡,在该选项卡上显示计算机名称、所属的工作组或域,以及计算机的简要描述。

(2)单击“属性”按钮,然后单击“其他”按钮,在“DNS 后缀和 NetBIOS 计算机名”窗口中,指出需要附加到计算机名的 DNS后缀,重新启动计算机,使用新的 DNS 域名初始化。

步骤五 添加和删除区域

添加区域时,在 DNS 控制台树中选中“正向搜索区域”,再选择“操作”|“新建区域”菜单打开“新建区域向导”,按照指令创建所需的搜索区域,如:master.microsoft.com,然后按照系统默认的文件创建新文件,如 master.Microsoft.com.dns,系统会默认加上“.dns”后缀,单击“下一步”,最后点击“完成”。在 DNS 控制台树中选中“正向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搜索区域”,再选择“操作”|“新建区域”菜单打开“新建区域向导”,在 “新建区域向导中” 的 “网络 ID” 中输入 IP 地址的网络号,如: “192.168.0”。单击“下一步”,然后按照系统默认的文件创建新文件,如:0.168.192.in-addr.arpa.dns,单击“下一步”,最后点击“完成”。选中刚才上面添加的正向区域,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新建主机”,弹出“新建主机” 对话框,在名称中输入域中主机的全名,如:zt.master.Microsoft.com、qq.master.Microsoft.com,在“IP 地址”中分别输入它们的 IP 地址,如 192.168.0.1、192.168.0.2,添加完后,单击“完成”。选中刚才上面添加的反向区域,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新建指针”,输入主机的 IP 号 和主机名,单击“确定”。选择“开始”→“程序”→“附件”→“命令提示符”,打开“命令提示符”窗口,输入 nslookup,可以看到域名和 IP 地址相互转换的结果。例如:输入 192.168.0.1,回车,可以看到 zt.master.Microsoft.com;输入 zt.master.Microsoft.com,回车,可以看到

192.168.0.1。删除区域时,可以选中相应的区域,然后选择“操作”|“删除”菜单,将其删除。【小结】:

检查实训完成情况,并抽查学生配置情况。当场讲解。【布置作业】

(1)DNS 服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2)如何测试 DNS 服务是否成功?

篇6:网络配置实验心得

掌握模拟软件的使用,理解路由的概念,掌握静态路由语句的写法,掌握网络连通性测试。

2、实验内容

1. 静态路由需要管理员配置,适用于比较简单的网络环境。

默认路由是一种特殊的静态路由,指的是当路由表中与包的目的地址之间没有匹配的表项时路由器能够做出的选择。

R1(config)#iproute 0.0.0.0 0.0.0.0 f0/1

2.静态路由的配置方法有两种:带下一跳路由器的静态路由和带送出接口的静态路由。命令如下:

R1(config)#ip route 192.168.3.0 255.255.255.0 f0/1

(目标网段IP地址、目标子网掩码和送接口)

或者

R1(config)#ip route 192.168.3.0 255.255.255.0 192.168.2.2

(目标网段IP地址、目标子网掩码和下一路由器接口IP地址)

上一篇:照耀的解释及造句下一篇:教师学年度工作总结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