弊端的反义词

2024-04-08

弊端的反义词(共6篇)

篇1:弊端的反义词

弊端的反义词

弊端的反义词

弊端反义词:

优点、益处、好处、亮点

弊端造句:

1)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公司的弊端,得到大家一致的讚许。

2) 这种弊端多年来陈陈相因,非整治不可。

3) 突如其来的商业教育全球化自然有其弊端。

4) 这种做法存在若干弊端。

5) 鲁迅以笔做刀枪,淋漓尽致地揭露了辛亥革命的弊端。

篇2:弊端的反义词

1. 阶段侧重,稳步发展

口语分主动口语(active oral speech)和被动口语(passive oral speech)。主动口语指的是“说”,是理解言语的吸收或输入过程,属于领会式掌握语言;被动口语指的是“听”,是理解言语的吸收或输入过程,属于领会式掌握语言。主动口语是在被动口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们是口语交际中密切相关而形式上截然不同的行为过程。由于口语能力呈阶段性渐进发展,因此,在一定阶段必须采用与其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技能训练手段,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口语技能并逐渐发展学生的口语能力。初始阶段的活动主要在于提供可理解的输入去发展听能; 到了高中,学生大都基本达到言语形成阶段,此时的口头表达则更为重要。学生的表达能力形成之后,教师的输入难度也应相应提高。单就肯定评价而言,对于初中生可以多采用Very good/OK以外的其它表达。如:Well said/done/written! Marvelous! Excellent!等等。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运用他们已有的能力。譬如,新生刚入校,一方面对周围环境感到陌生和好奇,同时还可能受自我展示的驱使,出现英语口语交际中想说而不敢说、想说好而说不好等矛盾心理。此时此刻,正是师生融洽交流的良好时机。利用寒暄、介绍、道歉、赞扬等技巧启发学生开口说话,鼓励他们该出“口”时就出口,可以尽早摆脱外语学习中的“沉默期”,促使口语能力的形成。事实上,掌握了一定的词汇之后,如果能有效地运用交际策略(communication strategy),多数情况下可以保持交际的持续进行。当学生越来越多地生成外语时,他们的口头表达对其他同学也形成了自然的、可理解的输入。

2. 变换方式,趣化课堂 外语口语不能一听即通,流利说话的能力同样不可能与生俱来,也很难在教学中立竿见影、一蹴而就,它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输入、模仿、分析、记忆等各方面习得之后而自然形成,继而启动流利的话语。习得(Acquisition)即无意中获得,是口语教学的核心,它不同于自觉的语法学习或认知学习。因此,口语教学中的每项活动、每个话题都必须有意义、有兴趣,使学生的注意集中在活动的内容而不是形式上。口语其中一个常用的教学模式是课堂提问。提问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手段,应当变换方式、适可而止; 提出的关键问题应给学生一定时间思考、准备和讨论。除了“教师问、学生答”之外,还可采用“学生问、学生答”、“学生问、教师答”或“讨论式问答”等模式实施课堂口语活动。譬如在谈及未来生活(Life in the Future)这一话题时,教师可以采用类似以下独白:Can you imagine what our life will be like tomorrow? When we do some shopping, we can merely stay at home waiting. If we are ill, we won’t have to go to a doctor or a nurse. Can you guess how?类似以上方式,能够诱发学生展开想象和提出问题; 中学教材中,有很多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话题,如:求职(Jobs)、旅行(Travel)、天气、体育(Sports)等等。教师可以将这些内容活化为实际,让学生就其充分发表看法和见解,趣化

篇3:精英教育的弊端

因为精英教育教给你的最终的一样东西是其本身的缺陷, 所以对于我来说, 花费如此长的时间才发现其缺陷一点也不吃惊。我在耶鲁和哥伦比亚大学的二十几年使我明白, 精英大学不负责任地让它们的学生自以为进了大学就意味着万事顺利。当然, 精英教育的好处是无可否认的。至少你学会了思考的某些方式, 接触到各种能使你的生活变得富裕的机会。事实上一些机会在被创造的同时, 另外一些机会也在失去;一些能力获得发展的同时, 别的能力也在削弱。一旦意识到这一点, 你会觉得震惊, 而且是不可想象的。

我谈论的不是课程或者文化战争, 不是美国精神的封闭或者开放 (译者注:《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由艾伦·布鲁姆所著, 作者在书中对美国文化中的开放、多元化、自我中心进行了剖析与反思, 展示了人们在理性、思想自由、民主等问题上的激烈争论) , 不是政治正确、准则构成诸如此类, 等等。我要讨论的是这种意识对立在其中展开的整个体制。这不仅仅是常青藤盟校和其他名校, 而且是那个让你首先进入其中的机制:向这些学校输送人才的私立和富裕的公立中学, 日益增加的家庭教师和备考的课程以及配套的精英素质教育辅导项目, 整个狂乱的招生和其他一切相关的东西。在精英大学教室的周遭, 价值观被不停地灌输。当全球化使得经济不稳定日益加重时, 我们作为学生, 作为父母或者作为一个社会, 正日益束缚于教育利益的巨大装置。随着如此多的资源倾斜于精英学术圈, 如此多的人们竞相争夺这处于阶梯顶端有限的空间, 值得一问的是最后你在其中真正获得了什么, 我们都获得了什么, 因为今天的精英学生——就如他们的学校总是不厌其烦地提醒他们的——是未来的领导者。

精英教育的第一个弊端是, 它让你无法与你不一样人交流 (这是我那天在自家厨房里突然意识到的一点) 。精英学校骄傲于它们的多元化, 但是那样的多元化完全是种族或者民族方面的。从阶层的角度来看, 这些学校大部分正日益同质化。参观我们这个伟大国家的任意一个精英校园, 你可能会激动于这温馨的场景:白人商人和专业人士的子女与黑人、亚裔、拉丁裔商人和专业人士的子女一起学习和娱乐。同时, 由于这些学校倾向于培养自由主义思想, 倡导为工人阶层代言, 然而它们的学生却不能与他们其中的任意一个进行简单的对话, 所以它们把学生置身于一种自相矛盾的境地。从两位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戈尔和克里的身上就足以说明这一问题:一位来自哈佛, 一位来自耶鲁, 他们诚实、行事得体而聪明, 但最后都无法与大部分选民进行交流。

但这不仅仅是阶层的问题。我所受的教育让我去相信那些非“常青藤盟校”或其他名校的学生不值得去搭理, 不管其来自哪个阶层。学校向我们传达一个再也明确不过的信息:那些人就是低我们一等。这些精英学校喜欢挂在嘴边的是, 我们是“出类拔萃的人” (the best and the brightest) (译者注:《出类拔萃的人》一书由美国普利策奖得主、资深记者戴维·哈伯斯塔姆所写, 文中作者以反讽的笔调, 讲述和反思了肯尼迪政府里的那些绝顶聪明的哈佛精英使美国深陷越战泥淖) , 别的人都不如我们, 如此等等。当人们告诉我他们上的学校并不怎么出名时, 我学会了礼节性地点点头, 发出“哦”的一声, 表示轻微的同情。 (如果我上的是哈佛, 当被问及在哪里上学的时候, 我学会了如此的回答, “在波士顿”——那是贵族行为理应高尚的剑桥说法。) 我从来不知道由于阶层的原因, 那些没有上过精英大学的人当中同样有着聪明的人;我从来不知道那些根本没上过大学的人当中同样也有聪明的人。

我也不知道聪明的人也有不“聪明”的。智力的多样性存在已经是一个常识, 但是无论精英大学如何喜欢以一些演员或者小提琴手点缀每一届新生, 他们选择和发展的仍然是一种形式的智力:分析能力。而这正是所有大学的真实情况, 精英学校尤其如此, 由于他们的学生 (以及老师和管理人员) 高度拥有这种形式的智力, 所以更易于忽视别的形式的智力的价值。人们一般更倾向于珍视自己最擅长的和对自己最有利的东西。但是社会智力和情感智力以及创造性智力, 这三种智力在教育精英群体中并不突出。所谓最好和最聪明仅仅是就某一个狭窄意义而言。要意识到这一点, 就必须跳出教育精英这个群体。

那么那些在任何方面都不聪明的人们怎么办呢?我有一个朋友, 她毕业于一所非常一般的普通公立中学, 毕业后上了常青藤盟校。她曾经说过, 在这个如此平庸的学校, 她学会了与不聪明的人打交道。有的人从精英大学角度来看是聪明的, 有的人从另外的角度来看也是聪明的, 还有些人根本就不聪明。如果说认识他们只有通过交流这条唯一的通道, 那么不知道如何与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交流都是件令人尴尬的事情。精英高校应该提供人文主义的教育, 但是这种教育第一要义就是古罗马剧作家特伦斯 (Terence) 所说的“与人相关的就和我有关 (nothing human is alien to me) ”, 然而精英教育的第一个弊端却是它使得你与别人产生隔阂。

精英教育的第二个弊端, 实际上上述就已经暗示了, 就是它灌输给人以错误的自我估价感。考进名牌大学, 在名牌大学学习, 从名牌大学毕业等等都卷入了数字上的排名:学术能力测验 (SAT) , 平均绩点 (GPA) , 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 (GRE) 。你学会了根据这些数字来看待自己。它们不仅决定你的命运, 而且表明了你的身份, 不仅表明了你的身份, 而且决定了你的价值。据说那些考试真正衡量的是你应试的能力, 即使它们能够衡量一些真实的东西, 也只能是其中的一小部分。问题就出在这里, 学生们被教会去忘记这个事实, 学习成绩成了主导, 在某一方面较好成了在所有方面都好。

当然, 以自己的智力和学识自豪并无什么不对, 错误的是从接到入学通知的厚信封那一刻起的那种由精英学校所纵容的沾沾自喜和自鸣得意。从入学到毕业, 有一个信息暗含于每一个语调和充斥于每个人的头脑, 每一个名校的传统, 学生的每一篇文章以及系主任的每一个演讲。这个信息就是:欢迎加入这个俱乐部。言下之意是:你和这里代表的一切相称。当人们说精英学校的学生有一种强烈的权利感, 那意思就是说这些学生认为由于自己SAT分数高所以就应该获得比别人更多。

在耶鲁——毫无疑问在别的地方也同样如此——这种优越感如此直白得让人尴尬。大学的有形结构——其书院或者学院, 有着哥特式的石头建筑和铸铁的大门——由紧锁的大门所构成, 那些大门镶嵌于环绕的城墙中。每个人都随身携带着决定他们进入哪个大门的门卡。这个大门, 换句话说, 就是一种治理的隐喻——因为大学的社会结构, 当然也包括每个精英学校, 也是以这种相同的方式而构成。精英大学是一个个被紧锁的大门所护卫着的堡垒, 只有入选者才能获得许可进入。学生渴望着在那些大门里面建立更多的大门, 建立更大排他性的特殊王国, 这种渴望所展示的才能就是他们从其中学来的。在耶鲁, 存在着许多著名的秘密社团, 或者它们应该被称为众人皆知的学生秘密社团, 因为真正秘密的话反而达不到他们凸现成员身份的目的。把人们排除在外毫无意义, 除非他们知道自己已经被排除了。

然而精英教育最大的错误之一就是它让你觉得智力和学术成就在某种道德或抽象意义上能够衡量一切价值,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精英学校的毕业生并不比所谓愚蠢的或者平庸的, 甚而懒惰的人更有价值。他们的痛苦并不比别人更深, 他们的灵魂和别人一样。如果我信教的话, 我会说, 上帝并没有爱他们更多。政治上的含意应该很明确。就像英国学者和美术评论家约翰·罗斯金 (John Ruskin) 告诉一年长的精英人士, 凭借大脑的优势攫取所能获得的并不比凭借拳头的优势去获取来得更加高尚。“工作总是必须有人做”, 罗斯金说, “而且工作总是需要有人指挥……但是在成为工作指挥者和获取工作的利益之间大不相同”。

政治上的含意并不仅限于此。精英教育不仅仅把你引领进更高的阶层, 而且教你如何适应那种生活。我是通过自己的经历甚至我的学生的经历与一位上克里夫兰州立大学的朋友的经历进行对比才明白这一点的。在耶鲁这样的学校, 虽然也有如期交作业和不旷课的要求, 但没有人把这当一回事。可以申请延期交作业;因为旷课而扣分的警告几乎没有或者很少兑现。换句话说, 在耶鲁这样的学校, 学生永远有数不清的第二次机会。但是在克里夫兰州立大学这样的学校, 学生就没有这样幸运。我的朋友当时在外面兼职, 因为时间冲突期末论文晚交了一个小时, 这导致她的那门课程只得了个D, 尽管她以前在该门课的各种测验都是A。

这也许是一个极端的例子, 在精英学校是不可想象的。不可想象的还有, 就是她找不到诉求对象。作为耶鲁这样学校的学生, 他们有着一群顾问和导师以及系主任来为他们迟交作业而说情, 在他们需要额外的帮助时给以援手, 在摔倒时来给他们以搀扶。但是克里夫兰州立大学这一类学校的学生就没有这样幸运, 他们获得的是来自于漠不关心的管理机构批发的教育, 他们面对的是冷冰冰的职员。他们很少有机会接触来访的要人以及与名流共进晚餐, 然而这些对耶鲁这样学校的学生来说很寻常。他们也很少有那种特别的研究资助, 而在耶鲁这样的学校却是名目繁多:旅行资助、研究资助和各种成果奖励。在我所任教的系每年都向学生提供大笔的现金奖励, 从新生论文到大四学生的研究课题, 名目繁多。今年, 仅仅在一个系, 这些奖励额就超过9万美元。

克里夫兰州立这类大学的学生也不可能仅仅因为做了功课就能获得A-。一直以来就存在人为的分数膨胀现象, 这已经成了丑闻, 但更令人不齿的是分数膨胀的不平衡。40年前, 公立和私立大学的平均GPA都是2.6左右, 仍然接近传统的B-/C+曲线。但是从那以后, 各个大学的平均GPA就有一直上升的势头, 当然并不是以相同的数字攀升。现在公立大学的平均GPA是3.0, 也就是B;而私立大学大约是3.3, 略低于B+;在常青藤大学, 该数字则接近于3.4。但是大学里总是有学生完不成作业;或者为了好玩和完成要求而选修跟自己专业差异很大的课程;或者一开始就是通过运动特长和家庭关系而进的大学的学生, 其条件达不到学校的入学标准。然而不管如何, 像耶鲁这样的学校, 学生只要上了课并认真完成了作业, 基本上都能获得A-。

简而言之, 大学是按照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所拥有的社会地位的方式来培养他们的。克里夫兰州立这样的大学, 它们的学生毕业后所处在的是整个社会阶层体系的中间位置, 或者某个官僚体制的中间部位。他们的生活中很少有第二次机会, 很少有延期, 很少有支持, 机会面也很狭窄, 那是一种从属的、监管和控制的生活, 有期限而无指引的生活。而耶鲁这样的学校, 情况正好相反。精英都习惯认为自己是属于能者, 居高位理所当然, 也许这仅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的。精英大学的入学非常难, 但是你一旦进入了, 就基本上不再有被踢出门的危险。即使是最卑鄙的学术失败, 最可耻的剽窃行为, 甚至是对同学的肢体伤害的威胁——这三种情况我都曾听说过——都不足以使他们被开除。这感觉就是:哎呀, 这不公平。换句话就是, 这是精英家庭出身的男生间的相互提携 (尽管现在也有女生加入) 。精英学校培育了卓越, 但它们也培育了正如我认识的一位前耶鲁毕业生所说的“有资格的平庸”。A是卓越的标志, 而A-则是“有资格的平庸”的标志。这与其说是一个分数不如说是一个承诺, 它有另外一个喻意。这意味着, 别着急, 我们会罩着你。你可能不是最优秀, 但你已经足够好了。

大学里的一切也反映了成人社会的行事方式。对于精英, 总是会有另外一个延期——得到高层的救助、原谅和在疗养院修养——总是有许多人脉和特别的津贴——乡村俱乐部、会议和年终奖金以及分红。如果说戈尔和克里代表了精英教育的特色产品之一, 布什则代表了另外一种。布什就是“有资格的平庸” 的典范, 他入读于耶鲁决不是巧合。“有资格的平庸”正是他那届政府的运行原则, 但是像安然公司、世界通讯公司以及发生在2000年左右网络行业泡沫化期间的其他丑闻所显示的, 则是作为公司化美国的运行原则。那些平庸的公司CEO们拿着优厚的薪水则说明了成人世界的A-现象。任何还记得安然公司CEO 肯尼斯·莱 (Kenneth Lay) 面对多方指责时表现出来的委屈和假惺惺的诚意都对这种心态深有所悟——即只要你进入了这个俱乐部, 就意味着你拥有上帝所赐给的永远待在这个俱乐部的权利。当然你也没必要去记住肯尼斯·莱这个人, 因为路易斯·利比 (Lewis Libby, 绰号Scooter, 美国前副总统切尼的特别助理) 事件中 (译者注:“情报门”丑闻) , 这整个一幕又重新上演, 他也是耶鲁的毕业生。

如果说精英教育的不利之一是其诱使平庸, 另外一个则是其诱生安全感。当父母们解释为什么拼命要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时, 他们大多都会说是因为这样的教育所带来的机遇。但是他们能同时明白这样的教育所不能给孩子带来的那些机会么?精英教育给你创造成为富人的机会——基本上这正是我们所谈论的东西——但是, 这也同时拿走了不成为富人的机会。而且后者是美国人一直珍视的最伟大的机会之一。我们生活的当下社会, 其本身的财富足以为整个社会各个阶层提供一种体面的生活, 而在别的国家或者在更早的时期生活中还有贫穷和并不体面的现象存在。在美国, 不管你是学校老师, 还是社区组织者, 不管你是人权律师还是艺术家, 都可以生活得舒适, 只要舒适这个词的定义合理。你不得不居住在一个普通的房子里而不是曼哈顿的一个公寓里或者洛杉矶的豪宅里;你不得不开本田而不是宝马或者悍马;你不得不在佛罗里达度假而不是在巴巴多斯岛 (barbados) 或者巴黎。但是当你日常生活中失去做你信仰的工作, 做你适合的工作以及做你喜爱的工作的机会时, 上面这样的损失又算得了什么呢?

然而这确实是精英教育所无法给予的机会。我怎么能做中小学老师呢——对于我昂贵的教育那不是一种浪费么?难道我不是在浪费我父母辛辛苦苦提供的机会么?我的那些朋友会怎么想呢?当同学个个是纽约富裕的律师或者要人时, 我将怎么去面对20年的同学聚会呢?所有这些的后面其实就是一个这样的问题:这怎么能和我相称呢?因此, 所有的可能性都关上了门, 你错过了你内心真实的呼唤。

并不是说精英大学的学生毕业后不敢从事风险更高、经济回报更低的职业, 但是即使他们敢, 他们也比别人倾向于更快地放弃。 (我们不讨论那些来自特权家庭的子弟不上大学或者延迟几年入学的情况, 因为无论这些选择有时如何适宜, 我们僵硬的教育心理已经把他们置于可能性之外——这就是为什么如此多的孩子在上大学时就像梦游一样, 对自己的举动一无所知。) 这看起来似乎无法理解, 尤其是因为精英学校的学生毕业时一般很少有债务在身而且更有可能用家里的钱过渡。我是听到系里的一对研究生 (两人的本科学校一个是哈佛, 另一个是耶鲁) 的谈论才意识到这个现象。他们正在讨论关于写诗的尝试, 他们大学的朋友在一两年内就放弃了, 而他们认识的来自于更不出名的学校学生却还在坚持。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精英学校的学生期望成功而且立刻就想成功。在他们的字典里, 他们的自我感是围绕成功的能力而构建的, 他们从来没有体验过别的东西。失败的想法让他们恐惧, 使他们迷失方向并击垮了他们。他们的整个生活被失败的恐惧——通常来说, 首先是他们父母对其失败的恐惧——所驱使。当我第一次考试失败的时候, 我走出房间感觉我不再认识自己。第二次失败后, 感觉要放松得多;我开始明白失败并不是世界的末日。

但是假如你害怕失败, 你就不敢去冒险, 这是精英教育最后而且最让人感觉可怕的弊端:这完全是反知识 (智) 的, 而且是反直觉的。至少在狭义的学术意义上, 精英学校的孩子难道不是周围人群中最聪明的一群?难道他们学习没有别人努力——甚至比他们上一代努力?他们是的, 而且也比别人甚至比他们上一代更努力。但是, 智慧和智力并不是一回事, 增长智慧不仅仅要完成功课。

如果那么多大学新生不明白这个道理, 那也难怪。他们是体制的产物, 这个体制除了布置下一个任务, 很少叫他们去思考更大的问题。这个体制忘记要教给他们, 在通往著名的大学和赚钱的工作的路上, 最重要的成就并不是一封推荐信, 一个数字 (分数) 或者一个名字 (学校名字) 就能衡量的, 教育真正的目的是塑造灵魂而不是传授谋生之道。

成为一个智者, 首要的是对思想有热情——而不仅仅是为了打发一个个学期, 为了取悦老师或者为了获得一个好的分数。我的一位在康涅狄格 (connecticut) 大学任教的朋友曾经跟我抱怨道, 他的学生不为他们自己思考。我的回答是, 耶鲁的学生会为自己思考, 但仅仅是因为他们知道老师希望他们如此。我在耶鲁和哥伦比亚大学有许多很好的学生, 他们聪明, 善于思考而且富有创造力, 与他们一起讨论和学习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但是他们中大多数看起来满足于教育为他们划定的框框。只有一小部分学生把教育看成是更为宽广的精神旅行, 他们以虔诚的灵魂去跋涉思想的旅途。很少有学生去奇思异想, 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他们从大学本身得到的支持非常少。在我看来, 像耶鲁这类大学并不有助于探索者。

耶鲁这种地方不是简单地为帮助学生去提出大问题而设立的。我并不认为在美国的大学曾经有过知识主义的黄金时期, 但是在19世纪学生至少可以有机会去听到这样的问题, 在小教堂或者当时流行校园的各种文学社团、辩论俱乐部, 这样的问题经常被问起。整个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 随着人文主义理念在美国大学的兴盛, 在拥有很强的教学使命感的教授课堂里学生本来可以邂逅到这些大问题。虽然这样的教授在这个国家仍然存在, 但是学术的高度职业化使得他们在今天的精英大学里几乎灭绝。在一流研究型大学里, 对教授的评估几乎都是基于他们的学术进行的;花精力于教学等于是浪费时间。如果学生想在大学里体验人生的转变, 他们最好去四年制文理学院。

当精英大学吹嘘它们教学生如何思考, 那意思实际上是教给学生在法律、医学、科学和商业方面取得成功必需的分析能力和修辞技能 (口才) 。但是人文教育应该不仅限于此, 应该意味着更多的东西, 然而大学只是稍稍理会这一点。因此当学生刚进入大学时, 他们听到的许多演讲告诉他们要勇于提出大的问题;毕业典礼时, 他们听到更多的告诉他们去提大问题的演讲。然而在这两者之间, 他们把四年的时间花在课程上, 而这些课程训练他们去问小问题——专业课程由专业的教授来上, 瞄准的是专业的学生。尽管宽博观念暗含于自由艺术教育的真正的理念中, 但是招生过程却是日益选择那些已经开始从专业角度设计自己未来的学生——成为记者、天文学者、语言专才。我们正漫不经心地迈向被美化的职业培训之路, 精英学校也不能免俗。

实际上, 这正是那些学校所想要的。精英学校鼓吹培养领袖而不是思考者——权力的拥有者而不是批判者——是有原因的。独立的思想意味着拒绝效忠, 而预算资金大量来自于校友捐赠的精英学校, 正被更加强烈地要求培养对机构的忠诚。我的一个跟其祖辈和父辈一样就读耶鲁的朋友说过, 耶鲁大学的目的就是为了生产耶鲁校友。当然, 为了使这个系统运转, 那些校友需要钱。在耶鲁, 学生从人文学科或者基础科学专业转向更实用的专业比如计算机科学和经济学的现象长期以来被学校行政部门的漠不关心所纵容。对于那些对法律、医学或者商业不感兴趣的学生来说, 耶鲁的职业咨询办公室毫无用处。精英大学对于大批涌向华尔街的毕业生也毫无谏言。事实上, 他们正在把他们引向这条路。文理综合性大学正在成为公司化大学, 它的重心正转向技术领域, 在这些领域学者的专门知识可以转变为赚钱的商业机会。

那些对思想充满热情的少数学生会发现自己越发感到孤立和困惑, 这丝毫也不奇怪。去年我与他们中的一个谈论起关于他对德国浪漫的教养 (bildung) 思想 (灵魂的构建) 的兴趣。然而, 他的回答是——那时他已经是个大四学生了——当你周边的人都在为换取工作出卖灵魂的时候, 你很难去塑造你自己的灵魂。

然而高于对思想充满热情的知识生活还有一个维度, 尽管我们的文化已经被彻底地清洗过, 即使是我的最机警的学生也难以理解它。这也一点都不奇怪。自从18世纪出现知识理念以来, 在其核心, 对社会变迁的承诺一直存在。成为智者意味着朝一个好的社会的方向进行思考, 然后通过向权力解释真理试图去实现好的社会。这意味着精神上的放逐, 意味着在孤独的自由中发誓放弃你对上帝、对国家、对耶鲁的忠诚。这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 还需要想象力和勇气。Stepher dedalus说, “我不害怕犯错误”, “即使是一个大错误, 一个终身的错误, 也或许是永恒的错误”。

成为智者开始于用你的假设之外的方式和迫使你遵从的制度之外的方式思考。但是进入精英学校的学生正是那些在制度内游刃有余的人, 因此让他们去看制度之外或者去明白制度本身几乎是不可能的。在他们进入大学之前很久, 他们使自己变成一流的跳铁环者 (顺从者) 和讨老师欢心者, 在每一门课上都争取得A, 不管该老师的课是如何乏味或者主题是如何漫无目的;完成八到十种课外活动, 不管自己是多么想用这些时间去做其他的事情。相反的, 与那些最著名的大学相比, 第二层次的学校可能形势要好些, 特别在自由艺术学院。一些学生最后选择第二层次的学校, 是因为他们几乎跟哈佛或者耶鲁的学生是一模一样的, 只是少些天赋或者驱动。但是另外的一些学生选择这些学校是因为他们有着更独立的精神。他们没有全优是因为他们懒得去迎合每一堂课。他们专心于那些对他们最有意义的或者以简单而持久的热情专注于一个课外活动或者那些与学校无关甚而与大学申请无关的项目。也许他们只是坐在屋子里, 读大量的书和写作。他们是一些这样的孩子:一旦进入大学, 他们很可能对人文精神要比对学校精神更感兴趣, 很可能去考虑的是带着问题离开大学而不是带着简历。

在耶鲁期间, 我很吃惊于每个人都如此的相似。在这个20世纪80年代曾经以同性恋闻名于常青藤盟校的大学, 你几乎看不见嬉皮士和朋克以及艺校类型的学生, 更不用说女同性恋等等。“极客” (geeks) 看起来并没那么极端或者令人讨厌;时尚青年开始追求朴素的优雅。三十二种味道, 几乎都是香草味。这些最精英的学校成了一些维持狭窄而令人窒息的常规的地方。每个人都感到了维持这种与成绩相伴随的状况的压力, 你要获得好成绩, 你就得老老实实。根据我长期做导师的经验, 我知道并不是每个耶鲁学生都是合时宜的或者完全适应这种环境的, 但是表面上看来, 他们都中规中矩, 这正是让我着急的方面。在他们的生活中, 标准 (规则) 的暴政无所不在。这样的一个结果是, 那些无法适应的 (他们一般倾向于来自更贫困的家庭) 就经常走向相反的极端:极端的不满和自毁;而另外一个结果是, 大量的顺从制度的学生出现。

几年前我在一个班上讨论过有关友谊的主题。一天我们正在讨论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波浪》, 小说跟踪了一群从孩提时代到中年的朋友。在高中, 他们中的一个爱上了另外一个男孩。他想, “我能向谁袒露我自己迫切的爱情呢?……没有一个这样的人——在这些灰色的拱形建筑中, 鸽子咕咕低吟, 欢跃的各种游戏, 传统和竞争, 所有这些都如此熟练地组织着以防孤独感。”这是一个对精英校园相当精彩的描述, 包括这个有关从不允许孤独的部分。我想知道我的学生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上一个从来不会让你感到孤独的学校意味着什么?他们中的一个回答说, 单独坐在房间里确实让我感到不舒服, 甚至当我必须写文章的时候, 我还是更愿意与一个朋友待在一起。同一天, 另外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做爱默生有关友谊方面论文的报告。他说, 爱默生认为友谊的目的之一就是使你避免孤独。当我问他们是如何看这一话题的, 其中一个学生站起来打断我的话说, 为什么你首先需要孤独呢?你能亲自做哪些和朋友一起不能做的事情吗?

这就是他们:一个是失去了独处能力的年轻人, 另外一个则看不到孤独的意义。以后有关隐私的讨论还有很多, 但不幸的结果都是:孤独的丧失。过去常常是你不可能总与朋友们聚在一起, 尽管你很想。而现在学生经常通过电子通讯保持联系, 从来不会遇到互相找不着的情况。但他们必修的交际似乎并不能使他们建立更深的友谊。“我能向谁袒露我自己迫切的爱情呢?”我的学生在她朋友的房间写着论文, 但是他们却没有心与心的交流。她很可能没有时间;的确, 别的学生告诉我他们发现自己的同伴太忙了, 根本就没有为亲近留有空间。

当繁忙和交际没有为独处留有空间时将会发生什么呢?那天我跟学生要说明的是, 进行内省的能力是过知识生活的基本前提, 而内省的基本前提就是独处。他们听到这个后沉默了片刻, 然后其中一个带着一点刚刚萌生的自我意识感说, “你的意思是我们所有的人就像一群真正优秀的绵羊 (胆小鬼) ?”嗯, 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 思想的生命在于某一时刻的思索:孤独、怀疑、抵抗的思索。孕育它的最好地方并不在教育体制内, 这种教育体制真正目的只是为了再生产阶级。

篇4:背景缺失的弊端

为什么说他“抑王”

每谈起张怀瓘人们总要提起他的“抑王”论,这一点显然已经成为后人对张怀瓘理论解读的重要内容,也有人通过翻检张氏著作提出相反意见,认为不能因为张怀瓘仅于草书一体菲薄右军就简单认为他是在“抑王”。

主张“抑王”论者其主要依据是张怀瑾在《书议》中的段论述:

“夫翰圣及文章,至妙者皆有深意,以其见志,览之即令了然……然智则无涯,法固不定,且以风神骨气者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人之材能,各有长短。……诸子于草,各有性识,精魄超然,神彩射人。逸少则格律非高,功夫又少,虽圆丰妍美,乃乏神气,无戈戟铦锐可畏,无物象生动可奇,是以劣于诸子。得重名者,以真、行故也,举世莫之能晓,悉以为真、草一概。若所见与诸子雷同,则何烦有论。”

此段议论确实针对的是草书,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张氏对王羲之草书的评价根据的是何种标准?

王羲之的书法地位借助两位皇帝尤其是唐太宗(另一位是梁武帝)的推崇得以稳固,唐太宗在《王羲之传赞》中说:

献之虽有父风,殊非新巧。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隶。其枯树也,虽槎枿而无屈伸;其饿隶也,则羁赢而不放纵。兼斯二者,故翰墨之病歙!……所以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

唐太宗此段言论显然是一种综合性评价,孙过庭对羲献采取的也是综合性评价,“逸少之比钟、张,则专博斯别;子敬不及逸少,无或疑焉”。然而他对钟繇、张芝与王羲之采取的却是分体而论的标准,可见在孙过庭的眼中羲献还不只是不同书体上的差别。

那么张怀瓘难道真的看出了羲献在草书上的差异么?仔细研读上述文字,首先他评价王羲之的草书“有女郎才,无丈夫气”。这一评价同梁武帝的评价恰恰相反,梁武帝曾评价王羲之书法“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阕。”虽然梁武帝并没有单独指出王字草书的特点,但正如孙过庭《书谱》所言,笔法决定字法,字法决定章法,既然王字的整体面貌有“雄逸”之特点,怎么单单草书会有“女郎才”呢?

其次,张怀璀用来批评王羲之的主要弊病是“妍美功用”和“圆丰妍美”,两个词所强调的重点在“妍美”二字,南朝虞龢在《论书表》中说:“夫古质而今妍,数之常也,爱妍而薄,人之情也。钟、张方之二王,可谓古矣,岂得无妍质之殊?且二王暮年皆胜于少,父子之间又为今古,子敬穷其妍妙,固其宜也。”虞龢认为越是古的东西越“质”,反之就具有“妍美”的特点,如果单纯讲哪一个人具有“妍美”的特点必须要有一个参照物,根据虞龢的推理,如果讲王羲之为“妍美”,那么潜在的参照物必然是比王羲之更早的书家。

再次,张怀瓘在《书议》中按草书成就将王羲之列在第八位,而将王献之列在第三位,其主要依据是“风神骨气者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然而虞龢在《论书表》评价:“献之始学父,正体乃不相似,至于绝笔章草,殊相拟类,笔迹流怿,宛转妍媚,乃欲过之。”虞龢的观点是在“妍美”上王献之更过之,当然不同人的评价会有主观偏好。

综上,张怀瓘虽然从不同的字体分而论之,王羲之的地位仍然不可撼动,然而就其对王羲之草书中的评论来说显然带有极其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且在立论上有明显的前后矛盾嫌疑。在作完此番议论后他说:“若所见与诸子雷同,则何烦有论。”此句可谓张氏“抑王”论的点晴之笔,那么张怀瑾为何要作此惊人之笔呢?

张怀瓘“抑王”论之原因

张怀瓘为什么要用这么激烈的言辞来评价王羲之,现在通常的解释为:“盛唐开元、天宝年间,唐玄宗尚古崇丰。”然而唐玄宗既然崇古,为何张怀瓘还要抬高王献之的地位呢?难道王羲之还不如王献之古么?因此这样简单的论述并不足以解释张怀瓘为何要“抑王”?

要真正揭示张怀瓘此番言论产生的原因恐怕还要仔细研究一下当时的社会背景,将他放到他所生活的时代,作一横向的分析。

1.思想史背景

张怀瓘活动于开元、天宝年间,为唐玄宗统治时期,张怀瓘的主要著述是在玄宗朝完成的,因此考察其著作的形成应该关注玄宗朝的社会思想状况。

后人每谈起玄宗朝必谈其“复古重儒”之文化策略,《新唐书·儒学传序》载:

高宗尚吏事,武后矜权变。至诸王驸马皆得领祭酒。孔颖达等署官,发五经题与诸生酬问,及是,惟判祥瑞,案三碟即罢。玄宗诏群臣及府郡举通经士,而马怀素、褚无量等劝讲禁中,太子尊礼,不敢尽臣之。置集贤殿部分典籍,干元殿博汇群书至六万卷,经籍大备,又称开元焉。

玄宗时期采取的此种策略主要是为了矫正武后时期儒学凋蔽世风日下的状况,在这场以复兴儒学为根本目的的运动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人物是张说(667730)。他利用政坛和文坛双重领袖的地位积极奖掖和提拔文儒兼通的士人,他们提倡礼乐以复兴儒学,从检讨初唐以来的学术风气入手,张说在《与郑驸马书》中说:

晚寻庄周书,以天地为国,道德为身,老室之户牖,孔门之帐聂闑足可反复孝慈,胎育仁义。而晋朝贤士,乃祖尚浮虚,弛废礼乐,其所遗失,将诣真宗不愈远也。

初唐以极大的包容性融合各种思想,它的整个文化结构“不是溶解液,而是悬浊体。”因此儒家学说的纯净性在这种情况下也难免受到熏染,当时所用《礼记》、《易经》的义疏为王弼所注,王弼援老入儒以玄学代替当时的汉儒经学,鉴于此张说才会批评“晋朝贤士,乃祖尚浮虚,弛废礼乐”,实际上是想把初唐以来易学对整个学术风气的影响扭转到儒学的传统上来,重新选择更加纯粹的儒学典籍校此种流弊,《新唐书》卷二百一《文艺上》记载:

nlc202309011032

天宝中,太平久,上言者多以诡异进,有崔昌者采勃旧说,上《五行应运律》,请承周、汉,废周、隋为闫。右相李林甫亦赞佑之。集公卿议可否,集贤学士卫包、起居含人阎伯上表日:都堂集议之夕,四星聚于尾,天意昭然矣。于是玄宗下诏以唐继汉,黜隋以前帝王,废介、公,尊周、汉为二王后,以商为三恪,京城起周武王、汉高祖庙。授崔昌太子赞善大夫,卫包司虞员外郎。

这建议在天宝九年得到了唐玄宗的认可,他在《令诸儒质定古文<孝经><尚书>诏》曰:“《孝经》、《尚书》,有古文本孔、郑注,其中诣趣,颇多踳驳,精义妙解,若无所归。作业用心,复何所适。宣令诸儒并访后百达解者,质定奏闻。”这种“以古为上”的观点经过皇帝的推行必然在当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那么何者为古呢?他们的具体举措是上承周、汉,对晋朝以来的经学传统进行批判否定。

2.从经学到文学

经学的观点和主张自然会影响到文学乃至艺术,活跃于玄宗朝的文人李华(715-766)在《赠礼部尚书清河孝公崔沔集序》中提出了为文宗经的主张:

文章本乎作者,而哀乐系乎时。本乎作者,六经之志也;系乎时者,乐文武而哀幽厉也。立身扬名,有国有家,化人成俗,安危存亡于是乎观之。宣于智者日言,饰而成之日文,有德之文信,无德之文诈。皋陶之歌,史克之颂,信也;子朝之告,宰嚭之词,诈也,而士君子耻之,夫子之文章,偃商传焉;偃商殁而孔伋、孟轲作,盖六经之遗也。屈平、宋玉,哀而伤,靡而不返,六经之道遁矣。

萧颖士、李华等人对于文风革新的主张大同小异,他们本有这样的假设即“好的文章能够或者应当改变政治和社会秩序”,而他们“有关这一假设命题的阐述,远远超出了儒家核心原则‘正名’本身,即言辞之得体确保了社会和道德规范之得体”。

基于文章的此种神圣功用,关于文章写作标准当然就是依照绝对正统的圣人规范,要求为文“要用一种符合儒家经典的思想,去充实文的内容,使文章有益于政教。而从他们所论及的看,他们所要宣传的,其实主要是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在这样一个主要目的之下,要求文章质朴简洁,反对藻丽雕饰。”对于为什么要反对“藻丽雕饰”的文风,因为他们“在骈文藻饰和浮辞中看到了一个趋于衰落的时代的文风,它与古代坚实、简洁的文风形成对照。而在骈俪与非骈俪的风格之间进行选择的另一个问题是推定的特定逻辑”。

综上所述,他们在文学方面的主张有二:一是文章要上承周汉而“宗经”,魏晋以下不足取;二是反对“藻丽雕饰”,推崇简洁朴实的文风。

3.从经学、文学到书法

古代文学艺术理论往往依附于伦理道德,文人往往同时兼有几种身份,所以他们对艺术的主张必定同当时的政治高度致,张怀瓘也是处于这一网络之中的,因此他的言论有这样一批潜在的读者,从上文我们知道,经学的发展从武后时期是一个转折,每况愈下的世风在文人看来主要是儒学传统的破坏造成的,这一点可谓在当时得到了一致的认可。

在经学领域对晋朝以来的全面否定,同时也反映在其他文人对书法的评价中,与张怀瓘(生卒年代不详,约卒于760年)生活在同一时代的李白(701-762年)在《草书歌行》:“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又同时代的任华(生卒年代不详,和李、杜同时代)《怀素上人草书歌》:“岂不知右军与献之,虽有壮丽之骨,恨无狂逸之姿。”又鲁收(生卒年代不详,活动于大历时期)《怀素上人草书歌》:“大笑羲之用阵图。”同时怀素(737年-?)《真书过钟帖》:“右军云:‘吾真书过钟,而草故不减张。’吾以为真不如钟,草不及张。所为世之所重以其能。怀素书之不足以为道,其言当不虚也。”可见“抑王”并非张怀璀之专利,它是有深刻的社会思想作为基础的。

这一系列评论背后都是当时思想背景的显现,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书法和经学、文学的情况又有不同,文学可参照的范本可以推至汉代以前,在书法上汉代还处于文字变革时期,后世通用的楷体和行书是从魏晋才开始成熟起来的,也就是说从经学和文学上可以否定晋朝以来的传统,然书法上要想否定这一传统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简便实用才是书法的第一要义,尤其是字体发展前期更是遵循了这一规律,魏晋书法较之汉代书法当然在书写上更加简便,如果在书法也提倡从已经定型成熟的楷书复古为隶书和篆书是不太可能的,当然受到这一思想的影响,整个唐代隶书盛行,但隶书的使用范围还是比较有限的。

张怀瓘“抑王”非孤立事件

张怀瓘贬低王羲之的言论并不能看为一个孤立的事件,应当将他放在他所生活的时代背景中,玄宗朝“复古重儒”思潮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在经学上全面否定晋朝世人“援老入儒”的做法,为文同样要求以汉代以前的经学典籍作为范本,此种做法直接影响到书法的品评,不独张怀瓘,其他的文人亦有相近言论,张怀瓘在朝为官当然是这一潮流的追随者,其批判王羲之草书的罪状,可以看做是文学上主张的翻版,然而由于书法和文学的差异性,张怀璀此番言论多有牵强附会之嫌。

篇5:美式民主的弊端

美式民主只不过是以少数人的民主冒充多数人的民主,以形式上的平等掩盖事实上的不平等,以羞羞答答的一面掩盖赤裸裸的一面等方面,做得更加巧妙、更加圆滑,其欺骗性和虚伪性更加隐蔽而已.美国宪法规定,只要出生在美国,年满三十五岁,居住在美国十四年以上的美国公民,都享有被选举为美国总统的权利.从形式上看,的确是平等的,似乎人人都能当总统.但绝大多数老百姓是支付不起,也无法筹集以千万美元计的巨额竞选经费的.这样选出来的总统从来不是多数人的代表,更不可能是全体人民的代表.议会制或国会制,也是美国经常向世人夸耀的东西.他们的思想家利用议员由公民普选产生和国会有立法权并对政府进行监督的特点,把议员说成是“全民利益”的代表,把议会说成是“主权在民”的象征.但是以金钱为润滑剂的选举制定,必定产生为少数富人专有的国会.《美式民主主要由普选制、两党制、议会制和三权分立制这样一些制度组成,是美国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美国实行什幺形式的民主,是美国人自己的事情.但是如果把美式民主说成是唯一普遍的模式那就大错特错了.美国把美式民主强加于人,正是美国霸权主义的集中表现.美国应该做的不是攻击别国的政治制度,而是要纠正美式民主的种种弊端.美国民主体制最主要的问题是,它过度强调分权,因而大大降低了政府的施政效率。第二个问题,在于金钱政治的权重太大。

美国的民主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以议会制为中心的政治制度,大体包括普选制、议会制、三权分立、两党或多党轮流执政等;一是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公民的自由权利。

你认为美式民主的出路在哪里?

如果在若干年之后回望21世纪上半叶的世界历史,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或许是一个标志性事件。从其表现特征上看,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实为一场三观尽毁、突破底线的“超级真人秀”。相比其跌宕起伏、匪夷所思的情节,恐怕连一度风靡全球的美剧《纸牌屋》也不得不望其项背。从更深层意义上来说,此次大选的娱乐化进程集中显示了美式民主在设计与实践中的种种悖论与困境。大写的金钱政治

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注定不同以往,美国主流政治精英在选举中的种种“内幕”及其虚伪属性首次得到了全景透视。无论是民主党总部密谋策划的对桑德斯的压制,还是其通过与媒体以及政治行动组织合谋,针对主要竞争对手进行系统抹黑,抑或是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赤裸裸地”拥抱华尔街金融寡头的内幕讲话,都是美国金权政治运行的“干货”。这些丑闻在震动美国选民的同时,也将美国从“民主国家”的“道德高地”上推落凡尘。从现有的各种资料看,2016年总统选举一方面继续验证金钱政治在美国的持续运转;另一方面也凸显了美国民众反制金钱政治的能力与成效。希拉里对华尔街的示好,以及克林顿基金会的疯狂吸金,就是大写的美国金钱政治;没有任何从政经验的特朗普在共和党内干净利落地摆平一众“建制派”看好的精英,甚至在直面希拉里时打得有声有色,借助的则是民众对政治现实的严重不满情绪。民主包装下的“精英”体制

在此次大选中,深嵌于美国政治制度设计中的“精英主导”与实践中的“大众参与”之间的矛盾和张力表现充分。与大众朴素的基本认知相反,在西方政治学所尊崇的希腊罗马传统中,“民主”其实不是个好东西,因为那意味着“多数的暴政”或“民粹主义的泛滥”;真正好的是“共和制”,即“贵族共和制”,亦称“精英共和制”,因为那意味着理性的少数精英井然有序地治理着这个国家。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美国开国元勋设计的体制本质上是“民主”外衣下的“精英主导”的共和国。但当大发横财的华尔街精英们在2007年至2008年引爆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的民众,特别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投票游戏不感冒的民众,顿时不干了。民众的愤怒与不满在2011年“占领华尔街”运动中集中爆发并延续至今,无怪乎在2016年总统选举中,无论是两党产生候选人的党内阶段,还是两党竞争阶段,都出现了让欧美主流媒体“震惊”的“非主流”候选人,民主党是老爷子桑德斯,共和党是看着不靠谱的大嘴特朗普。当然,民主党通过“超级代表”制度把桑老爷子给“平衡”掉了,继续推出希拉里,但共和党的特朗普则是一路过关斩将,直接杀出重围,获得与希拉里决战的资格,且把原来准备“躺着选”的希拉里活生生地逼到了悬崖边。这不仅仅是一次美式选举的情节起伏,更是美国政治体制内在矛盾的阶段性爆发。人们担心,由美国国父设计的政治制度在长期运行之后,已暴露出被精英们“玩坏”的初步迹象。

“独立媒体”的“选择性”怪象

遵循“政治正确”原则的主流媒体与网络新媒体之间的角力,成为观察美国2016年总统选举的最新维度。美国新闻媒体所代表的“客观中立理性”的“第四权力”以及“言论自由”,一直是美国向全球输出所谓普世价值的重要内容。但此次选举中,包括《纽约时报》、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在内的主流媒体,或对维基解密材料进行选择性解读,或针对特定候选人采取包括直接切断连线信号在内的作业方式,或对公开辩论结果进行选择性加工,显示出从“独立商业媒体”向“党派媒体”演变的态势。

当然,最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在希拉里出任国务卿时期,她最偏好的政策工具,就是通过互联网挑战那些被认定为不民主的国家。然而当维基解密这样的非国家行为体以及美国民众试图在美国进行类似实践的时候,却遭遇到远比“非民主国家”更加严密的权力网络的“规训”。这种权力网络,是由掌握实际权力的政治精英,掌握优势资本的经济精英,以及掌握话语优势的媒体精英共同构建的,其运作的主要方式是建立在选择—裁剪事实基础上的阐述式报道,其最大的“底线”则是对“政治正确”标准的把握,反映和维护的是少数精英对利益的共同认知。不过,互联网时代的美国民众显然对此并不买账。“自我修复”的神话不再

无论是西方政治教科书还是非美国家知识精英的阐述,都会提及美国政治制度的自我修复能力。然而,建制派精英“操控”本次选举的过程与美国民众基于互联网——无政府主义的反制相交织,折射美国政治制度“自我修复”能力遭到来自所谓精英的深层损害。

篇6:网络的弊端作文

这里有一个真实的案例。在一个网吧里,一位少年静静的躺在椅子上,好像睡着了一般。衣服却一点都不凌乱,完全看不出一朵生命之花的凋零。

不过,他所用的那台电脑,最后的画面,是还没有打完的游戏。游戏里,小陈立马横枪,摆出一副战斗的姿势。装备齐全,所向披靡。大概是他昨天打完了游戏之后,就靠着椅子睡着的,但是却再也没有醒来。根据网吧的工作人员回忆,小陈大概是昨日打完这场游戏之后,就再也没有醒来。

这个事例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网络使青少年误入歧途,不务正业,还会引起一些疾病:视力显著的下降,甚至会失明等等。

网络不仅会使青少年不务正业,引起疾病,还会对青少年的健康造成不利。有人就统计过,人们在网上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多,而与亲人沟通的时间就越来越少。实际生活中的朋友就会越来越少,就会感到孤独,感到寂寞。

还有一则例子,就发生在我的身边。我的一位同学,最近迷上了电脑游戏,整天不务正业,不好好学习,对同学,对家长很冷淡。有一天,他的父母亲不想再让他陷入太深,就偷偷的把电脑拿走了。然而,他回家时,看见电脑不在,竟然用菜刀逼着父母拿出电脑。这是多么的可悲啊!

还有的专家说,长时间的上网,容易耗费精力,还有可能把精力耗到极点。继而引发一下经常性的头痛,视力急剧的下降等等类型的疾病。还可能有“鼠标手”“电脑脸”等等因为长时间看电脑,而造成肌肉的萎缩。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弊端的反义词】相关文章:

聪明的反义词-基本解释&反义词及造句04-20

保存的反义词04-07

松开的反义词04-07

熟练的反义词04-08

解冻的反义词04-08

浏览的反义词04-08

慈爱的反义词04-08

进攻的反义词04-09

火热的反义词04-09

僵硬的反义词04-09

上一篇:春悟的作文下一篇:钠的重要化合物评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