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策划

2024-04-25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策划(通用6篇)

篇1: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策划

1.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策划的要点是什么?并举例说明。

(1)现场感的充分展现。

现场感是来自于新闻事件现场的现货信息作用于观众而产生的新闻真实感。现场感传达的是否充分真切,是决定整个直播报道成败的关键。电视新闻直播魅力就在于让观众“身临其境”。电视新闻现场直播除了在数量上要增加新闻现场信息采集量以外,在质量上也要截取那些新闻含量丰富的,最具现场感的声音或画面。电视新闻直播魅力,减少解说词的比重,大大增加记者现场报道的分量和力度,包括出镜记者在现场的独特个人感受的表达。这些手段,进一步强化了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现场感。

例如,刘翔在经历过奥运会退赛,伤病的困扰,经过27个月的伤痛,迎来了广州亚运会,由于万人瞩目,直播时安排地面各个角度,各种视角的固定机位,甚至动用航拍,让观众从各个角度全方位感受飞人的王者归来。上演前无古人的亚运会三连冠。

(2)为动态信息预留空间。

在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策划中,要为增加动态信息含量预留空间。因为最新、最典型的新闻事实变动多出现于直播开始后的第一个60分钟,虽然这样策划增加了直播风险系数,也为出镜记者的现场主持提高了难度,但却大大扩展了对随时可能发生出现的动态信息的宽容度。

例如,很多大型新闻直播属于事件性新闻直播报道,即有事件进程的突发性与不可预知性,温总理在两会期间参与中央电视台直播节目,与四川地震灾区村民连线交谈,谈论物价房价。中央电视台很多大型直播,给主持人很大的自由时间,自由发挥,最新最典型的新闻事件可以最快展现。

(3)电视纪实手段的充分运用。

从镜头角度来说,所谓电视纪实手段的运用,主要是指在电视新闻现场直播中,要尽可能多地使用长镜头,而不要进行不必要的蒙太奇剪切。因为长镜头更真实地展现了新闻事实发展变化的原貌,有利于保证信息记录的完整性;而蒙太奇则因为是对原始信息的拼接组合,可能人为地割裂时空关系,有断章取义的嫌疑,容易让人产生不信任感。另外,现场同期声的大量采用也是为了增加纪实效果。

例如,国庆60周年,阅兵直播,运用长镜头,真实地展现了国庆阅兵,保留了信息记录的完整性,且通过现场同期声的大量采用,士兵们铿锵有力的脚步声,长镜头和景深镜头的运用更能真实地再现真实的时间流程和空间的纵深感。

(4)重视对现场细节的捕捉。

细节的力量首先在于它的真实。细节虽“细”,但它的含义很深,容量很大。从生活中意外捕捉的精练细节,如人物的表情,下意识的动作等。往往更能充分扩大视觉表现的张力,给人以强烈的印象。

汶川地震时,央视举办了《爱的奉献》,要很多汶川受灾的人来到现场,现场有一个叫蒋敏的女警察的事迹深深感动了每一个人。地震夺去了她全家近10位亲人的生命,而她还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也许大家并没有注意,蒋敏上台讲述她的经历时,白岩松始终紧紧握住她的手,他告诉我,蒋敏的手轻得像片叶子一样,因为一下子失去那么多亲人,让她整个人感觉飘飘的没有了支柱,白岩松和我说,他握住蒋敏的手,是要给她传递一些力量和支持。白岩松善于发现细节,因为那时,再多的语言都无法表达,真心的安慰通过动作得以体现。在玉树地震的《情系玉树大爱无疆--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特别节目》白岩松拥抱了玉树的孩子,因为孩子在讲述时的恐惧,白岩松对现场细节的捕捉,通过缜密的观察,做到了安慰嘉宾的效果。体现了我们现在提倡的人文关怀。

(5)直播内容的主题设计。

在不违背现场信息真实的前提下,电视新闻直播策划,允许策划者按照某个主题,把直播现场采集到的可能杂乱而无序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使之更有序、更完整。对于可预知的一类直播报道,大都有一定的主题设计。主题明确之后,所有的线索和各个小单元的设定便由此展开。

奥运会开幕式与亚运会开幕式由于主题设计的不同,所以开幕式也是各有千秋。奥运会开幕式旨在弘扬中国文化,世界给我16天,我给世界五千年,旨在向世界宣传中国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奥运会分上下篇,上篇灿烂文明,下篇辉煌时代。当场地上巨大的卷轴慢慢拉开时,全场人为之震撼。这幅147米长,27米宽的巨大LED屏幕,是展现中国五千年历史的长卷,开幕式的演出从此开始。“太古遗音”、四大发明、汉字和戏曲,中国灿烂的文化神奇地展示。在悠扬的乐曲中,长卷上浮现出2000多年前丝绸之路的商队和地图,上千名水手,手持黄色巨桨,组成巨大船队,再现郑和下西洋的盛况。音乐声中,巨桨翻飞,海天一色,惊涛骇浪中,两条船队如巨龙般飞舞,全场观众欢声如潮。画卷,文字,戏曲,丝绸,礼乐在舞台上都一一展现。下片的辉煌时代,在《星光》一幕中,银白色钢琴弹奏出优美浪漫的旋律,古老的画卷在星光中延展,1000名身穿绿衣的表演者,涌向场地,现代部分表演开始。突然,一幕人们意想不到的场景出现:绿衣人周身亮起银光,宛若万点繁星,组成一支振翼欲飞的和平鸽,晶莹剔透、满场生辉。继而,演员们身形一变,翠绿如初,瞬间在场中央搭起一个巨大的“鸟巢”,闪烁着绿银交织的光芒。这一幕声、光、电在人体上的曼妙变化,充满灵性和神奇,给人留下难忘印象。星光,自然,蓝色星球,梦想,主题曲无不显示着中国的辉煌时代的前进步伐。

亚运会的开幕式由璀璨烟花倒数拉开,海心沙烟火倒计时,在亚运开幕前10秒绚丽绽放。虽然烟火绽放的时间只有短短的10秒,但那10秒的盛况足以让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惊艳不已,现场不停爆发出观众叫好的欢呼声和热烈的掌声。亚运会的主题是“以人为本,共享艺术盛宴” 所以宏大、绚丽的文艺汇演《起航》。广州是一个逐水而居的城市,因此文艺汇演以水元素贯穿始终,整场演出分为序曲、上篇《大地之水》和《海洋之舟》、中篇《白云之帆》、下篇《花城之邀》三个篇章,给亚洲以及世界观众带来艺术的盛宴。童谣《落雨大》拉开文艺汇演序幕。在序曲《梦想》清新的乐曲声中,一位小男孩乘坐绿色LED芭蕉叶小舟临空飞来,他手捧水晶五羊,演唱着闻名广州的童谣《落雨大》,降落在场地的中心。他将水瓶中的水倒出,现场逐渐成为一片水的世界,拉开了汇演序幕。中篇《白云之帆》成最大亮点,高难度人力高空威亚表演汇合章子怡、朗朗联袂演出。中篇是亚运开幕式重头戏,由河南塔沟武校表演的,号称是现时世界上规模最大、难度最高的全人力高空威亚表演。高难度的空中演出,整齐划一的舞姿,让在座观众看得惊心胆颤的同时又拍案叫绝。此篇另一亮点无疑是章子怡与朗朗的联袂演出。在郎朗悠扬的钢琴伴奏中,章子怡缓缓献唱一首《时光》,顿时成为全场焦点。此篇另一亮点无疑是章子怡与朗朗的联袂演出。在郎朗悠扬的钢琴伴奏中,章子怡缓缓献唱一首《时光》,顿时成为全场焦点。

奥运会与亚运会虽然都是体育盛会,但是由于主题设计的不同,内容各有千秋。

(6)多种手段的组合报道。

由于电视新闻直播的大容量、长时间,所以电视画面、解说词、音乐、采访、特技、动画、模型、图表等等,所有这些电视的表现方式在现场直播报道中都要能够得到充分展现。

例如,《经济信息联播》栏目每天都有一个《联播·头条》,通常头条都由三条以上的同一主题报道组合在一起,例如2009年11月6日的《联播·头条》是关于中美贸易摩擦的一个组合:《美对中国油井管征最高99%反倾销税》、电话采访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坚决反对美对华输油管反倾销措施》、《我国对美部分汽车发起“双反”(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也可以在原有栏目中推出“特别报道”——形成数日内的针对某个具体新闻事件的连续性的报道,例如江苏电视台《零距离》的“神七”特别报道,视角独特,细节抓人,小角度传递

出中国力量。2008年9月24日的《海事卫星连线:走进“神七”卫星发射城额济纳旗》,记者走进额济纳旗蒙古族大妈库肯的家,通过普通牧民为航天城建设牺牲个人利益搬家的故事,表达人民群众对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所取得成就的喜悦与自豪。25日《“神七”何时降落,南京工程师“做主”》,反映三位在“神七”主着陆场工作的南京中网通信公司工程师,负责火箭着陆时间、地点数据的采集和分析。26日《见证“神七”升空》,由江苏城市频道、内蒙古额济纳旗记者向观众传递他们见证“神七”升天的真切感受。

(7)直播过程中悬念的设置。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策划要重视直播过程中的悬念设置。在长时间的收视过程中,受众会出现心理疲劳期,策划者要善于根据新闻事件的发展设置悬念和兴奋点。

2011年9月12日的晚上,如果天气状况良好,在盐官直播点,中央电视台、浙江卫视、新蓝网、杭州电视台将会对中秋之夜的杭州西湖、三潭映月、海宁盐官以及通过卫星直播信号对黑龙江漠河、新疆阿克苏、台北、香港的月亮进行同步直播,“潮上明月生、海天共此时”,介时两岸三地的观众、网友可以一起赏明月、听潮声。直播中的三大期待成为了最大的悬念。

第一专家预测此次钱江潮将会是九年来最大的一次,因此今年的直播会比去年更加好看。

第二大缺口这个观潮点以碰头潮闻名,2000年时曾出现过壮观的交叉潮,在今年也曾经出现过,因此判断在今年农历八月十八的这次大潮中也有可能再次出现,这也成为今年直播中的另一大期待。

第三“2011直播钱江潮”中央电视台总导演鄢蔓说,今年直播中的一个最大亮点就是两种飞机的航拍,一定可以突破以往在电视拍摄大潮中的一个视觉效果。

2、你认为《新闻联播》应怎样改版?

《新闻联播》它就是一档在黄金时段播出的新闻的联合展播,但因一些历史因素,它在国人心中的地位,早已超出一档新闻栏目所应承载的全部价值。《新闻联播》的权威性,在数十年的持续强化中,几乎到了“神圣化”的地步。民众对媒体和获取资讯服务的新要求。不论是国家级还是地方重点媒体,不论媒体形态如何,也不论新闻栏目是多么王牌多么资深多么权威,如果其内容形态和风格,数十年一成不变,逐渐僵化,不能根据瞬息万变的市场反应做出及时而有针对性的调整,甚至是一副睥睨天下倚老卖老的傲慢嘴脸,在与一些权力和资本的水乳交融中,模糊了媒体的责任与方向,完全不回应市场诉求,那么这样的媒体,等于自绝于受众,这样的栏目必将衰亡。所以,改版势在必行。

《新闻联播》在尊重新闻规律,客观公正,不断摒弃那些可能影响“真”的因素。要尽量压缩领导人的行踪报道,减少假大空。将世界各种新的报道形式引入到节目中,时效性、重大性、权威性、贴近性等。

(1)内容不仅仅是时政方面的,还有社会、地方、体娱、国际、曝光台等等。《新闻联播》贵在新闻的“联合”,各类新闻,只要与社会发展、国家利益和民生相关,都可以被纳入这个“新闻联盟”中披露。所以内容方面应加以扩大,不能单纯局限于时政。

(2)《新闻联播》不要在每个台都播,一到七点,每个台都放一样的,要给观众选择权!

(3)“国字脸”不要在不苟言笑,脸上表情丰富。要突破说新闻的刻板印象,新闻联播播音员代表的国家形象,只要大方,举止合体,不要一味的一个表情整个新闻联播。

(4)建立竞争体制,欧美的新闻节目收视率不错,因为他们自身的内部竞争很激烈,《新闻联播》没有人和它竞争,其他地方电视台还强制被转播它的节目,所以竞争势在必行。

(5)采取“亲民”战略,《新闻联播》很多人不去看,是因为感觉与自己不是息息相关。在选题、语态、文本、表达上都很亲民:以关切民生的主题、平和说理的风格,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人们对《新闻联播》语言固有的“刻板”印象。如果只是垄断所谓精英话语,抑或站在官本立场,仅是假大空式通报发言,那么这只能让受众望而却步,空耗社会信任。

(6)让新闻真正喜闻乐见,只能全面深刻反映转型期的民众诉求,契合民生实际,让媒体承担起公权之外“打捞沉没声音”的重任。不要一味的搞“假大空”那样观众不会去看,那样新闻联播也失去了自己本身个价值。

(7)《新闻联播》作为官方新闻发布管道的重要地位。《新闻联播》的改版追求,说白了就是要最大限度地突出其新闻属性,让一个新闻节目变得更像新闻,更加尊重新闻规律。

(8)与改版的节目形态相比,新闻价值内核,才最为根本。只有不违背人类基本理性和崇高情感,用常识说话,以真实与理性的舆论影响力,服务社会,让受众感受到平等和尊重,这样的媒体和栏目才能赢得公信和民心,不被观众所弃。这或是对各种媒体都适用的规律。

(9)改造我们的说话,刻不容缓。特别是对大众媒体,节目和包装形态都非最主要的。有些表达出发点是好的,正义感无懈可击,道德力量无可怀疑,但就是在价值内核上露出破绽,就可能前功尽弃。如果只是垄断所谓精英话语,抑或站在官本立场,仅是假大空式通报发言,那么这只能让受众望而却步,空耗社会信任。

(10)《新闻联播》形式要变内容更该变。但是很多东西《新闻联播》是改不了的,它的变化不可能是翻天覆地的,而只能是一些微调,比如调整各类新闻的时长比重,比如改变主持人串词的过分严肃,比如增加一些观点评论,比如适度报道负面新闻和突发新闻,等等。

(11)新闻联播可以向其他栏目那样加些评论员,独家评论,独家视角,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不要千篇一律的江山一片大好,风景这边独好。

像欧阳夏丹的牛仔装会引起人们的关注,欧阳夏丹与郎永淳入驻新闻联播,70后成为国字脸,好评如潮,新闻联播的稍微变化都会引起人们的注意,这是有一些社会,历史原因造成的。新闻联播前几天出现了赵薇,又引起了热议,娱乐新闻的加入,是人们感觉新闻联播更亲民,更像个“新闻联盟”。内容不仅仅是时政方面的,还有社会、地方、体娱、国际、曝光台等等。《新闻联播》贵在新闻的“联合”,各类新闻,只要与社会发展、国家利益和民生相关,都可以被纳入这个“新闻联盟”中披露。

篇2: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策划

一、栏目名称:《新闻现场》》

栏目宣传语:“新闻现场,关注您的关注。”

“天下尽网罗,欢迎您收看新闻现场。”

二、节目形式:

《新闻现场》是一档杂志型早间新闻栏目。

三、栏目定位:

1.功能定位:《新闻现场》栏目将突出电视媒体的服务性和引导性。作为一档杂志型早间新闻栏目,《新闻现场》立志为大众带去最新、最需要的新闻资讯,让受众在清早刚起床就能与社会做良好的沟通,成为一剂重要的润滑剂;同时传播先进的思想理念,引导受众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内容定位:《新闻现场》的选题可基本归纳为五个方面。

(1)国内外重大事件,如日本9.0级大地震

(2)民生改革话题,如医疗保险、住房问题

(3)影响重大的社会事件,如国家货币升值带来的社会影响;

(4)平民人物的现实生活及其引发的社会状况;

(5)文化艺术生活服务资讯。

3.受众定位:《新闻现场》的五个选题兼顾了新闻性、社会性和时代性,站在平民百姓的角度透视正在发生的社会生活全貌。其覆盖面宽广,角度精锐,必将带来大范围的受众,为创造优秀电视栏目提供了可能。

四、栏目宗旨

围绕当前社会大众感兴趣的问题,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较广泛深入的报道,揭露表层之下的实质问题。

五、栏目概况栏目概况栏目概况栏目概况

1.时间:每天早上7点10分至7点50分(包括4分半钟广告);

2.基本形式:分为4个板块;国内外重大事件、民生改革、具影响力的社会事件和平民人物文化艺术生活服务资讯的时间比例是1:3:2:4。广告在一个板块结束后插播,共三次,每次1分半钟。这种“杂志式”结构,给予电视新闻节目紧凑而完整的特点,环环相扣,一气呵成,给观众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思维连贯性。

3.风格:《新闻现场》给主持人定位的风格是端庄亲切、活泼自然。要求主持人以明快流畅的口语播报新闻,这种有别于严肃正式的新闻播报方式树立了《新闻现场》清新舒适的风格,让观众一早醒来在愉悦的心情中观赏节目。

六、栏目包装和推广

1.栏目的编排技巧:《新闻现场》栏目将国内外的重大新闻及社会事件挑选出重中之重,精简的传达给受众。其后的民生新闻、话题类新闻则在一定长度内展开,让受众积极的以短信或网上投票的方式参与进来,使整个栏目的影响更立体,更深入受众生活。最后将文化艺术生活服务等资讯放在栏目结尾,放松和调剂受众的神经同时也为本新闻栏目添加一丝情趣。

2.片头、片尾和提要:片头可选择《新闻现场》的栏目主持人用轻松时尚的口吻说出栏目宣

传语:“新闻现场,关注您的关注。”配上动感和极富节奏感的音乐,增强了节目的时代气息;片尾播放制作团队并可选择播放经典歌曲及热门网络视频;内容提要可选出本期的重点新闻剪辑成片段播出,以引发观众观看兴趣。

3.主持人造型、服饰:在主持人的包装上定位为时尚不乏端庄,亲切自然。

4.推广:如今的时代单靠节目质量提高收视率似乎已不合适宜了,在节目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做好节目的包装及推广是十分有必要的。大到台里的推介片小到栏目工作人员的名片上都印上节目的播出时间、定位和主旨。让更多的人知道这样一档栏目,并努力让受众把观看这档节目形成一种习惯。

七、栏目核心卖点、吸引受众点:

1.本栏目的结构形式是杂志型新闻栏目,富含大量的新闻资讯,吸引受众眼光

2.栏目定位一别以往严肃正派的新闻播报方式,以亲切自然的形式将新闻传播给受众,注重受众心理。

3.在新闻选题上注重民生和艺术文化生活资讯,贴近受众生活。

4.以短信、网络投票等方式和受众进行良好沟通,增强互动性。

八、主创人员组成本档栏目人员在10-12人较为适宜。

监制1名、制片人1名、主持人2名、编辑、记者2~3名、摄像2~3名、灯光及辅助人员2~3名

九、栏目收视率预测

预测收视率前期在***左右,经过不断努力可达***。

十、栏目经营创收

1.栏目前期投入预计:*****

2.栏目广告收入:*****

3.栏目赞助:*****

篇3: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视觉呈现

一、集纳突发事件的视觉信息

在当今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 电视从业者面临的挑战之一, 就是如何整合取舍现有的各种媒介资源, 使之在电视平台上播出。这种趋势在突发事件的电视新闻现场直播当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如今, 视频记录工具早已普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有越来越多的新闻画面不再依靠专业电视摄像机, 而普通的手机已经能够拍得足够清晰稳定。面对难得的新闻画面, 当专业摄像机缺位的情况下, 及时用手机记录, 必须成为记者的第一反应。2014年9月26日下午, 云南昆明明通小学发生踩踏事故。央视记者赶赴现场后, 迅速在18时《共同关注》栏目中做了题为《明通小学发生踩踏已致6人遇难》 (图1) 的直播报道。直播过程中, 记者位于校门外面, 无法拍摄校园内的事故核心区域。而记者在直播前跟随相关人员进入到学校当中并用手机拍摄了现场的画面, 由于来不及把这段画面回传给导播间, 因而在现场直播中, 摄像记者把镜头直接对准手机屏幕, 直播翻拍了这一段无可替代的现场核心画面。虽然传播方式简单, 却因其极高的时效性而显得弥足珍贵。

除了记者, 在自媒体时代, 每个人都能成为新闻画面的记录者。而专业记者的另一份职能就是把人们发布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快速汇总。2015年2月24日下午, 四川成都洛带附近一处施工隧道发生爆炸。在当晚20时《东方时空》栏目播出了《洛带镇一在建隧道疑似瓦斯爆炸》的直播报道。由于无法进入事发现场, 在警戒线外的直播记者首先介绍了外围信息, 当然这还远远不够, 于是记者又搜集了大量目击者拍摄并上传到微博、微信上的视频和照片, 并在直播过程中, 一边在手机上逐一播放, 一边讲解, 从而使视觉信息呈现更加立体丰富。

每当遇到突发事件, 电视媒体的现场直播报道, 往往以其权威性获得较高的关注度, 又以其声画结合的优势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在电视直播越来越追求时效性的今天, 直播记者只有具备了抵达现场后迅速搜集相关视觉信息并能快速播报的能力, 才能呈现更加精彩的报道。

二、令抽象信息可视化

任何一种媒介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和局限性, 电视也不例外。声画结合向来被认为是电视区别于其他传统媒体的最大特征:镜头画面直观展现事物特征, 有声语言进行理性归纳, 二者相辅相成取长补短。然而在一些直播现场, 有些核心画面采集乏术, 既无法通过其他画面来支撑, 又难以用语言生动描述, 那么, 把抽象信息可视化, 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 运用地图, 可使地理位置一目了然。2015年2月10日14时,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的现场直播《春运回家路:摩托车返乡大军数量增加》 (图2) 中, 记者选择广东肇庆作为直播点。为什么选择这里?现场记者通过一张地图, 展示这里作为交通咽喉要道的特殊性, 而摩托车大军则都要经过这里并在此集结。一张地图, 不仅说明了这个直播点的重要性, 也让观众对摩托车大军的行进路线一目了然, 达到了事半功倍的传播效果。事实上, 地图应用于直播报道中的成功案例还有很多。例如, 塌方造成道路阻断的现场报道, 记者还可以在地图上, 粗线勾勒道路的走向, 以此体现灾害对于交通的影响。又如, 道路改扩建施工, 实施交通管制, 市民出行方式发生改变, 记者的现场报道如果能配上交通图, 就更有利于观众对信息的接收。

其次, 记者现场绘制示意图, 使抽象信息形象化, 令不可视信息可视化。2015年1月6日11时, 在央视新闻频道播出的《湖北鄂州:一铁矿坍塌四人获救两人失联》 (图3) 现场直播当中, 出镜记者在地面上讲解矿井内部构造, 用事先画好的矿井剖面图展示被困人员、救援人员和坍塌点目前的位置, 简洁明了地概括出了救援的难点与进展。由于矿井下的事故现场无法拍摄, 记者为了说清楚无法拍摄的地层结构、矿道走向, 选择运用示意图来辅助说明, 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再比如重庆电视台新闻频道2014年9月份多次进行的洪峰直播:洪峰过境的时间往往持续数小时, 而直播时段只有几分钟, 这几分钟时间内的水位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由于直播报道胜在时效, 不可能让后期编辑制作演播室图表, 而现场实时的洪水画面又难以展现水位走势——这就出现了一个难题, 如何高效快捷地对水位走势进行描述, 并给观众留下直观印象, 是直播记者把控信息传达与报道节奏的关键。因此, 记者选择在图板上画出关键时间点的水位走势图, 使信息传播的效率大大提高。可以说, 必要时, 示意图是电视现场直播的有益工具。

无论是地图还是示意图, 如何才能做到锦上添花, 而不是狗尾续貂呢?答案是:简洁易懂, 重点突出。在视觉文化领域, 越是简洁明了有明确指向性的图案, 越能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而那些复杂凌乱无法明确表达论点的画面, 不仅不会和受众产生共鸣, 反而会让人产生排斥感。因此, 图示一定要简洁易懂, 符合人们日常的视觉规律, 并且能够让重点信息一目了然。不过, 不该用图示的时候不可滥用, 现场画面完全可以把新闻信息解释清楚, 就要放弃图示, 切忌画蛇添足。

三、探寻主题报道的全新视角

在电视直播的题材当中, 基于新闻事实所进行的主题策划报报道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例如, 高铁开通、钱塘观潮、南水北调等, 对于这样一些并非突发的新闻, 新闻人可以提前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 并对报道方式进行详细策划。不同于突发事件报道过程中对时效性的追求, 主题策划类直播报道在追求深度开发新闻资源的同时, 注重运用全新的视角带给观众不一样的视觉体验。

2014年12月26日, 兰新高铁全线试运营。在运营前的几天时间里, 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多次直播空载运行的高铁列车。以12月23日15时28分播出的《空中看兰新高铁》 (图4) 直播节目为例, 我们可以看到这类主题策划现场直播与其他题材的不同之处。当直播信号切换给前方记者后, 观众看到的是坐在直升机里的出镜记者。这样的画面暗示观众, 接下来的直播视角, 是人们在地面上、日常生活中所无法看到的。随着记者的解说, 镜头切换给舷窗外的航拍画面 (图5) :白雪覆盖下的茫茫戈壁, 一条高铁轨道线路向院方铺展开去, 随后一辆高铁疾驰而过, 直播直升机在空中跟拍高铁。如果直播到此为止, 已经能够说明兰新高铁的很多信息:沿线地貌、高铁运行速度等。不过, 这一场直播最想表达的是兰新高铁沿线的文化底蕴。航拍直播画面展现蜿蜒伸展的古长城, 为了保护古迹, 兰新高铁从地下穿越古长城。当高铁列车渐行渐远之后, 直升机沿着长城介绍沿线烽火台与嘉峪关, 通过直升机的实时航拍画面和记者解说, 丝绸之路上古迹的文化底蕴与现代的高铁文明熔于一炉, 为观众展现了前所未见的壮丽画面。可以说, 独特的航拍视角是这一场精彩直播报道的点睛之笔。

事实上, 类似的主题策划类报道比比皆是。2014年9月初央视新闻频道《钱塘观潮》系列直播报道更是在全新视角方面做足了文章。从天上的航拍器、潮头快艇、江水中的摄像头, 到岸上追潮的直播车, 各种机位的有机组合, 让电视机前的观众感受到了钱塘潮多维度的精彩之处, 呈现了与现场观潮完全不同的视听盛宴。2014年12月中旬, 央视新闻频道播出《南水北调》系列直播。为了直观展现水流的速度, 记者把一只充气的塑料大黄鸭放入水渠当中, 通过大黄鸭的行动轨迹, 展现南水北调的流速, 并通过大黄鸭身上的摄像头, 展现了人们在岸边所看不到的大黄鸭视角。这些实例的共同点就是选取独特视角, 让观众看到一个不同的新闻现场。

篇4:浅议电视新闻直播的选题和策划

关键词:电视新闻直播;直播选题;直播策划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10-0091-02

一、直播常态化选题存在的问题

电视新闻直播选题目前包含有仪式性的社会重大题材,如香港回归、三峡截流等重大社会事件;突发性的事件,如恶劣气候、重大交通事故等事件;媒体参与策划的社会活动等。这些选题在具体直播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非直播题材进入直播程序

直播常态化,让一些地方会议、过去的动态事件、一般化的静态新闻题材被纳入直播。而事实上,有些新闻用一般制作完全可以达到传递效果,动用直播不仅耗费人力、物力、财力,还让观众觉得小题大做。比如每年举办的地方“两会”,本身是当地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值得加大宣传力度,但一旦运用直播,冗长的会议、静止的画面,只会让观众感到沉闷[2]。对于已经过去的动态事件的直播,记者出个现场,画面仍然用过去包装好的新闻,给观众展示的只是穿上直播外衣的外在形式。另外一种直播形式就是对现场的平面化浅层次报道,比如农村频发的群众坠落机井事件,直播过程只是注重对现场营救过程的描述,缺乏对事件频发的深层次的追问和反思。这些非直播选题被强行拉入直播程序,纯粹地为直播而直播,不仅起不到直播效果,反而使新闻价值发生了扭曲变形。

(二)突发重大新闻不敢直播

中国媒体机制往往让传播者在报道新闻事件时缩手缩脚,一件突发重大新闻事件发生后,不是先从受众本位去判断它的新闻价值,而是先揣摩领导意思,领导同意不同意报道,报道后对地方形象有没有影响?这样做造成的结果是,受众本来极其渴望知晓的新闻信息被媒体自动过滤掉了。即使允许报道,也是发通稿,简单走下过场,不能满足受众的好奇心和知晓欲望。事实上,现代新媒体突飞猛进,一个地方发生的重特大突发事件,即使你电视报纸这些官方媒体不报道,受众也可以通过网络等传播方式获得。面对突发新闻,地方官方媒体的集体失语,带给受众的除了失望還是失望。它反映出我们社会的信息透明化程度还不够,对观众知情权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这种做法对树立电视媒体的新闻直播节目的威望是一种严重伤害。

(三)血腥暴力事件直播过度化

一个地方发生的极端血腥暴力事件,在刚刚发生的阶段,受众会由于好奇而强烈关注,如果媒体一味满足受众的好奇心,不加过滤地进行全方位的直播,其血腥暴力的现场不仅会给受众带来心理上的不适,还会引起社会的恐慌。这就牵扯到媒体的新闻自律性和新闻道德的规则问题[3]。比如校园暴力事件,对于这类事件,媒体应主动规避对新闻的详细描述,只做简单的一般性陈述。特别是直接的血腥、暴力画面应该主动避开。媒体之所以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对受害学生家人的心理进行人道主义关怀;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大众对此类恶性事件的情绪,不能推波助澜,火上浇油,要担负起到对社会情绪稳定、安抚的媒体责任,要抱着对观众负责的态度来处理这类新闻。

二、确定合适的常态化直播选题的方法

尽管电视新闻直播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的好奇心和主动参与的愿望,有效提升收视率,但是,在探索“常态化直播”选题时,还是要做到宁缺勿滥。从实践看,不是任何新闻题材都适合直播。有些意义不大、缺乏情节、过程拖沓、进展迟缓的事件不适宣直播。因此,直播决策者要做好直播选题的把关工作,精挑细选一段时间里新闻价值较高的题材进行直播,这样才能保证新闻直播的质量,有效提高电视直播新闻的收视率。

1.选题要有贴近性,以观众为本位。作为地方电视媒体,首先要搞清楚确立的直播选题受众会不会关注,感不感兴趣。只有那些“正在发生”的、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具有充分贴近性的题材才会进入常态性直播的视野,如对气象、交通等的现场直播报道已经成了美国地方电视台早新闻中的家常便饭[1]。面对突发性事件、灾难性事件,要以受众为中心,及时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事实,充分满足受众的求知欲和知情权,在社会面临危机时,及时引导社会舆论,成为社会公器。同时,在选题选择上,要突出地域性特点,多报道本地新闻,减少对社会发展益处不大的、简单的正面的宣传直播报道。只有那些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具有充分贴近性的题材才更有直播价值。

2.选题要有重要的新闻价值。直播选题的贴近性并不意味着所有关系民生的事情都可以拿来直播。在题材的选择上一般要进行新闻价值判断,看其有没有重要的新闻价值。直播题材要具有未知性,电视现场直播最大的魅力就是它的不可预知性,让观众有所期待。从观众的收视需要这个角度出发,人们没有可能对芝麻绿豆并且是常规化的小事都花时间去关注的,只有那些突发性的,并且是影响范围广的事件才能唤起人们关注和欲知的心理。在进行直播选题确定上,既使是突发事件,也必须具有典型性。一般的车祸、火灾没有直播的必要,但特大事故,只要时间允许我们要尽量直播。当然,做地方电视新闻直播节目,突发新闻是可遇不可求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有拓展直播选题内容的思路,要跳出鸡毛蒜皮、邻里故事的小民生思维,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民生新闻进行直播。

3.选题要有可供直播的现场。新闻现场直播则以新闻现场为主体,有新闻现场的直播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直播。因此,新闻直播其基本条件就是追求新闻第一现场,通过所有直播人员在新闻现场的劳动,完成信息生成、信息采集、信息传送、信息接受的同步进行,带给观众我在现场、同为一体的感受,产生电视媒体独有的视听冲击力。因此,适合直播的选题其新闻现场要具备以下特征:悬念性。越是不知道下一步要发生什么的新闻越有吸引力,受众对这样的直播兴趣会非常浓厚。历史性。共同见证一个历史时刻,对于观众来说也是有意义的。比如北京申奥成功现场,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因为其独具的历史意义,受众需要去亲历和见证。观赏性。如果没有悬念性、历史性,那就追求其观赏性。一场名人演唱会、一场体育赛事,都因其强烈的观赏性吸引人们欲罢不能。

三、新闻直播前期策划和现场操作的有机融合

一场新闻直播,不管其大或者小,都无异于一场战役。在确定直播选题后,参战人员要对选题进行前期謀划,做到心中有数,有备而战,否则再精良的直播队伍面对陌生的直播现场也难免会手忙脚乱,影响直播效果。

(一)打一场直播战役要师出有名

前期策划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这场直播活动的主题是什么,做到全面把握整个节目的总体构思。主题不明确,走题跑题。传播出去的信息将有相当一部分是错误的或无效的信息。因此,直播策划班子确定直播任务后,先明确本次直播的主题方向,然后要及时与相关人员沟通协调,吃透各项议程,做出一套详尽的策划方案,来指导现场信息采集中的各项活动,避免现场慌乱和无所适从。对于重大新闻直播,在策划框架完成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必要排练也是新闻直播必需的。通过前期演练,让主持人和现场记者对新闻事件的整体做一个最充分的了解,也有助于整场直播所有岗位人员了解直播进展的每个环节,避免信息掌握不充分而可能产生的差错。

(二)做好前期背景资料的挖掘整理

在许多常态化直播节目中,往往让现场记者作为直播的一个线索,既可以带出现场的信息,也可以穿插前期采集的相关素材缩编成的新闻片断。这样,直播节目在内容和时空的处理上就可以做到更加的自如,同时既能填补直播中的空白和盲点,又可以提高新闻直播的信息容量和深度。因此,直播人员对各种与媒介事件有关的“边界故事”,比如对事件人物的访谈,对事件前因的追述和后果的预测,对事件相关文化知识的介绍的搜集整理,也是前期策划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三)做好前期宣传策划

酒香还怕巷子深,对于事前策划好的直播活动,没有观众的关注和参与,只能是一场独角戏。因此直播前的策划要把观众参与度考虑进去,邀请观众参与到直播活动中来。在直播前一段时间内,电视台要进行直播预告,提醒和督促观众观看直播,预先公布事件的时间安排和重大环节,让观众形成直播收视期待,为即将展开的直播活动造势。当然,前期宣传策划也要讲求艺术性,不能将受众的收视胃口吊得很高,最后展示给受众的却是一个乏味的直播节目,这对提升直播新闻节目的影响力有百害而无一利。

(四)直播不停 策划不止

有了详尽的直播策划,并不意味着下一步的直播活动只要按部就班开展。能进行直播的新闻选题其根本特性就在于新闻本身的不确定性,因此,用一个现成的策划去指导一个鲜活的活动现场,显然是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这就要求我们的直播参战人员在熟悉前期策划的基础上,时刻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再策划,做到报道不止,策划不停。在直播过程中,导播要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兴趣点的捕捉和典型现场的策划,捕捉亮点,凸显新闻价值。记者和主持人在新闻现场要结合前期策划,准确选择能说明问题,有内容可看,而且有故事可说的现场作为现场报道的背景。同时要选择最佳的现场时机,拍摄到最能说明现场情况的、最能打动人心的画面,而摈弃一些毫无目的,信息量低的镜头。力争从新闻本体和现场直播的特点出发,将真实的现场,最精彩的瞬间和最鲜活的细节展示给受众,达到直播的效果。

总之,新闻直播前充足的策划可以让参战人员做到心中有数,能有效拓展新闻的深度和广度, 直播中的策划则是前期策划的延伸,是直播活动中的随机应变和工作需要,两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是完成一场成功直播的两个必备要素。

参考文献:

[1]朱永祥.将现场直播“常态化”——以美国地方台现场直播报道为例[J].新闻实践,2004(7).

[2]周静.电视直播新闻存在的问题[J].当代传播,2003(5).

篇5:《直播大兴》电视栏目策划书

一、背景意义:

电视直播是一次大胆的行为,而大兴电视台作为区内唯一的一家电视媒体,由从来未接触过直播节目,便从录播直接转入访谈类直播节目,更是一个跨越式的进步,相信节目一经开办必定会在全区范围内引起不小的轰动。30分钟的直播节目将会罗列收集更多、更广泛的访谈内容,深入报道民生新闻,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及时传达区内重要改革举措和关注人民生计,关心百姓生活。从而迅速提升大兴广电中心的知名度,全力打造精品

品牌栏目。

二、节目形式:

“直播大兴”是一档演播室谈话类栏目。这也是目前比较流行的节目方式。从电视受众来说,电视谈话节目以其特有的互动性以及向人与人之间面对面谈话方式的回归,受到了大众的热

烈欢迎。

二、栏目定位:

①功能定位:“直播大兴”将突出电视媒体的服务性、指导性和引导性,即服务大众,做好党和人民的喉舌,又要具备指导群众生活,传播先进思想、理念,引导百姓合理、正确生活,从而起到沟通社会,传递信息的作用。

②内容定位:根据‘政府重视、百姓关心、普遍存在’的选题原则进行选题策划。现在民生新闻在电视平民化的时代倍受青睐,以关注百姓,服务百姓,做百姓的贴心人为精神内核,“直播大兴”的话题将本着用公众的眼睛关注国计,以人文的精神关注民生,共同创造公共

话语,搭建社会和谐的公共平台。

A: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突出社会性,话题尽量窄)

B:区委、区政府的政策解读;

C :区内先进人物事迹、人文、历史等;

D:身边故事

③受众定位:“直播大兴”因它独特的选题必将带来大范围的受众,包括普通百姓,政府官

员,企业人员等。

四、栏目宗旨:

栏目要坚持“三个贴近”的原则。一切为了老百姓,在求新、求变、求实用的基础上注重栏目的贴近性和指导性。了解老百姓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渴望什么,并时刻用“三个贴近”

作为检验栏目成功与否的标准。

五、栏目概况:

①时间:每周一期,一期栏目为30分钟。播出时间:希望播出时间是周六或周日晚上八点

至九点之间,这一时段收看人群较为集中,有助于扩大栏目的收视率。

②基本形式:以演播室访谈为主,可根据节目访谈需要,增加辅助性表现手段,如插播短片、街头采访、观众短信参与讨论、图表表现等手段。

③特点:(1)理念新颖、知识性强:被采访嘉宾以本区的政策、人文、历史等进行解读。

(2)特色鲜明、手法新颖:争取融政策性、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以便吸引更多观众成为栏目的固定收视群体。

(3)贴进百姓、引起共鸣:了解老百姓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渴望什么„„引起老百姓共

鸣。

④风格:节目的总体风格定位为清新、自然、流畅,节目将根据实际需要采取不同的形式,一个宗旨是要将节目做得精致,并且赋予其美感,使其成为广大观众喜爱看的节目。采取与电视机前的观众以手机短信互动式的沟通交流以及精美的视音频包装,这就是我们栏目的整

体风格。

六、栏目包装:

①片头、片尾和栏目宣传语

片头:由专业公司制作

片尾:由本期嘉宾宣布获奖手机号,摄象机逐渐拉远,全景,滚屏字幕。

栏目宣传语:栏目开始:由主持人先说:“为您解读大事、小事、身边事,欢迎走进本期《直

播大兴》,今天我们请到XXX为您解读„„”再由嘉宾说:“今天和您谈论„„”栏目结束:“大事、小事、身边事尽在‘直播大兴’,欢迎收看本期的‘直播大兴’,下期

再见。”

②演播室环境布置:(1)弧形的台桌,主持人、嘉宾分坐两侧,演播室中左侧为大屏幕,用来播放短片。整个色系为橙色柔和色系,不需要现场观众。

(2)三个机位(按照嘉宾的人数具体确定),三个机位画面景物以中景,近景为主,可给嘉宾特写,避免大全景的推拉摇移或俯冲式的俯拍和快拉。栏目结束时可给一个大全景。

(3)灯光要求是人物前稍亮,背景稍暗,片尾切入影片时灯光渐暗。

(4)主持人和嘉宾的服饰。沉稳端庄而不失特色。主持人的服装最好联系几家品牌服饰赞

助,可以在节目最开始或结尾处打上厂家赞助。

七、栏目核心卖点、吸引受众点:

①形式的个性化:主持人在演播室内与嘉宾的交流,通过主持人善意而精辟的置疑,与嘉宾、观众达成默契交流,各取所需。同时通过各种电视手段的运用,如短片、图表等表现手法增

强栏目的可视性,形成个性化风格。

②主持人采访风格的个性化:访谈类节目主持人一定不同于新闻播音员和专题节目主持人。一个节目有没有个性,主持人往往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所以选择好适合的主持人至关重要,这也将会增加栏目的卖点。

③话题的选择、设计:这是节目的核心竞争力。选择好的话题,就要有深度又要与百姓生活

息息相关,才能真正引起百姓的关注与思考。

④短信互动吸引受众参与,扩大社会影响面。

八、主创人员组成:

人是栏目运作的主观能动资源,况且做栏目对电视从业人员的个人责任和团队总体素质有相

当多的要求。本档栏目以8-10人为宜。

监制—制片人—主持人—编辑(记者)—导播—摄像—灯光及辅助人员

监制: 栏目的总负责人。

制片人:主要负责栏目选题的选择和整体策划;

编辑、记者、主持人(参与):栏目的选题;内容、形式、嘉宾的选择、与台里联系等。直接在一线采访、主持栏目,是栏目的具体负责人。汇报栏目内容、选题、嘉宾等相关情况。编辑、记者负责串词的撰写,把握现在栏目节奏,起到桥梁作用。一个栏目的成功关键要有

好的栏目内容,好的话题和谈话思路,这就需要编辑在策划时考虑全面。

主 持 人:主持风格应该是大气而不失于幽默,机智、严谨,具备现场鼓动性和场外观众的互动性。尽管谈话节目的成功因素远不止主持人的个人因素,与选题、嘉宾、节目制作群体都有关系,但是,由于谈话节目是采取日常人际交谈方式吸引受众,受众对于谈话节目的接收心理从某种意义而言,主要集中在处于节目核心地位的主持人上面。而谈话节目主持人的个性魅力具体体现在接触方式、谈话方式、学识修养、性格能力方面。这些因素渗透在节目中,使节目与主持人的互动关系极为紧密。因此,常常是主持人的水平决定了节目的水平。主持人的思想感悟、个人志趣影响着节目风格。因此,主持人提前介入是十分必要的。在前期准备阶段,主持人应明确针对性,必要性和导向,了解相关的政策精神,预测可能有的各种不同意见和争论,具体设计谈话的结构安排,设计开场白、结束语等等。主持人要具备较

强的理解能力,驾驭话题、组织讨论的能力,现场应变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质。

导播:保证画面切换、直播的质量,并承担相应的策划。

摄像、灯光及辅助人员:负责栏目拍摄,辅助人员在主持人知道下联络嘉宾并承担剧务工作。

九、制作设备和场地:

摄像机

监视器

录象机

特级切换器

字幕机

无线话筒若干

笔记本电脑

短信平台

演播室

延时器 F

背投屏幕 E

桌椅、装饰、背景

灯具 F-

十、工作步骤:

①节目流程:片头—主持人开场语—嘉宾介绍—访谈开始—栏目互动—结束语—片尾②前3期为工作人员间的磨合期,3期后再根据观众的收视反映对栏目进行微调,8期后逐

步打响,启动创收步骤。A0362b-t5L

十一、经营来源及开支预算:.*#g/fgl1<

1.经常性广告,特约、赞助(含实物)及电信方面做短信平台的分成等。n8E

2.开支预算:主要有以下4处开支:

1)设备所需资金:磁带、演播室(装修、桌椅等)

2)制作费:策划、创意、主持人、嘉宾、摄像、编辑、主持人服装费、化装费等

3)不可预见的费用:如打印费、通讯费、礼品等。

4)技术设备(由技术部门做出预算)

十二、栏目的经营创收:

1、栏目设立初期可由本台广告部指定广告公司代理本栏目广告,等到栏目具有一定实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后,栏目可以对栏目内广告时段根据实际情况在市场上进行投标。

2、通过社会力量,走联办栏目的路子,使栏目在扩大影响的同时增加收入。-

3、实施“栏目个性化、栏目精品化”战略,不仅要把栏目做好,而且要调整栏目的结构、整合栏目资源,让有限的栏目时段获取尽可能多的创收资源,吸引广告客户的广告投入。如栏目的特约播映,赞助播映,冠名栏目和时段广告,电视分类广告刊登房产信息等。通过频道和栏目品牌形象提高广告创收。栏目的品牌经营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创新的目标是形成自己风格,强化品牌形象。要在内容上下功夫,新的栏目只有不断提高内容质量才有可能成为新的品牌。

十三、演播室设计图纸

篇6:电视新闻策划

一、电视新闻策划的概念

策划具有“出谋划策”和“策略规划”的含义。它是关于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整体性、前瞻性的运筹和谋划,即预先决定人们做什么,何时做,如何做,谁来做,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策划,是组织者的一种创新性思考,是与计谋相关的一种行为过程和方法系统,是一项立足现实,面向未来,以求最佳成效的工作。

策划作为一门现代科学介入电视新闻业,给电视新闻节目的生产和传播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电视新闻业内,电视新闻策划通常分为两大类,即前期采访报道的策划和后期节目编排的策划。本文所论述的是电视新闻前期采访报道的策划。

怎样界定“电视新闻策划?”

我们认为,从较为完整的意义上讲,可作如下表述:

电视新闻策划,是策划人遵循新闻的基本规律和电视纪实特性,以事实为基础,以创意为核心,对已占有的信息进行充分地分析研究,确定可能实现的目标和效果,制定相关报道策略,规划、设计报道的方式、方法和技巧,以求最佳采访报道效果的运筹与谋划。

从技术层面上讲,电视新闻策划的核心是创意,即在报道选题、报道内容、报道形式、报道时机的技巧设计与谋划上,必须具有创造性,即与众不同,出人意料。同时,必须是切实可行的,绝不是空中楼阁。

策划是一个动态过程。策划人总是不断地根据各个方面反馈的意见对策划方案的某些局部作出相应的调整。通常是策划、论证、修改,再策划、再论证、再修改,以求方案不断完善。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成功的策划方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二、电视新闻策划应遵循的原则

新闻,电视新闻策划是电视新闻节目生产的思想源头,进行电视新闻策划应当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坚持新闻的客观性原则

新闻的客观性原则,是指新闻事实不能随策划人的意志而改变。策划人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自己的思维活动空间和实践活动空间,但是绝对不能扭曲事实和虚构新闻。事实在前,报道在后,这是新闻最一般的常识。新闻策划是关于采访报道方式、方法和技巧的策划,而不是策划新闻事实,即无视新闻的客观规律去策划新闻、编造新闻。当然,有一种新闻现

象应该区别开来。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电视新闻业的改革发展,越来越多的电视新闻媒体不再满足于“守株待兔”式的报道,而是主动出击。比如,1996年中央电视台记者精心策划,组织了一次以《同是114》为名的新闻调查。在接连三天的时间里,记者拨打了北京、上海、西安等10个大城市的“114”查询台,形成了极有意义的调查结果。从表面上看,这条电视新闻好像是策划出来的。然而,从本质上仔细分析一下就会知道,各地“114台”服务水平,是一种不以记者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记者的策划只是对报道方式的谋划与选择,是通过这种报道方式和方法将客观事实凸现出来。又如2000年湖北电视台组织的《神龙西部行》,1996年浙江台组织的战役性报道《走南闯北看浙货》,同样是策划人对报道活动形式的一种选择,不能看作是策划新闻。

2.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所谓正确的舆论导向,就是要造就一个有利于改革、开放、稳定的电视舆论态势。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关键是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策划人应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当拿不准的时候,必须“吃透两头”:既要吃透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又要吃透实际工作情况和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只有深刻理解了时代发展大背景和事物的本质意义,才能形成鲜明的报道思想,给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

策划人还应关注一些非政治性导向问题,如思想导向、经济导向、消费导向、生活导向、行为导向等。这些虽然是非政治问题,但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可能产生重大影响,有的还可能演变为影响社会安定的政治性问题。

3.坚持观众需求第一的原则

从本质上讲,电视新闻策划就是针对观众的需求而策划,为使观众满意而设计。在报道选题、报道内容、报道手法上多出创造性意见,把新闻做得真实、生动、精彩,让广大观众喜闻乐见。如湖北电视台新闻中心在做《创品牌、兴湖北》战役性宣传策划方案之前,走访了大量的武汉市民。一提到品牌,武汉市民就自然而然地回想起当年武汉市的一些打得响的知名品牌,如莺歌牌电视机,荷花牌洗衣机。但是,时至今日,它们为何一个个悄无声息地离去?这是市民们迫切需要我们回答的问题。在做选题策划时,策划人拟订了一系列类似这方面的题目,如《莺歌为何不鸣唱》、《悲哉!永远凋谢的荷花》、《红桃K为何红遍大中国?》等。创精品名牌不易,保精品名牌更难,这是《创品牌、兴湖北》亟待探索而又不可回避的深层次的问题。

沸腾的社会生活是新闻策划的选题源泉,广大观众的收视需求是新闻策划的第一推动力。因此,新闻策划人必须对实际社会生活和社会大众怀有休戚相关的感情和求“新”若渴的工作态度。

三、如何做电视新闻策划

如何做电视新闻策划,探讨的是关于电视采访报道方式、方法和技巧的创意行为过程和系统方法。

通常讲,做电视新闻策划,有三个基本步骤,而每一步骤都有实质性内容和具体要求:

第一步: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做好电视新闻策划的重要基础,具有很强的目的性。简单一点地说,就是为策划而调查研究,为报道选题而调查研究。这一步要做的工作就是深入了解掌握现时期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社会实际工作情况和观众的需求愿望以及其他新闻媒体的新闻宣传态势,发现、判断有报道价值的新闻事实。这个调查研究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是一个知己知彼、力图开拓创新的过程。

第二步:策划创意。

这一步是策划的主体,它是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报道选题、报道内容、报道手法、报道时机和报道人选以及资源配置的全面设计和谋划。它是以事实为基础、以价值为前提、以创意为核心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维活动。大体要求:选题要有新意、角度要新颖、内容要新鲜、时机要得当、手法要生动活泼。这个策划创意,实质上就是电视采访报道思路、观点、方法的创新。

第三步:效果评估。

这里讲的效果评估,指的是在一个策划方案拟定之后,对方案可行性和价值目标、效果进行全面分析和预测。通常要通过集体讨论,吸收各个方面好的意见,对原策划方案的某些局部进行补正、修改,甚至是论证、修改,再论证、再修改,以求策划方案尽可能地完善。

上一篇:法律事务部的工作计划下一篇:xx物业公司岗位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