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监督汇报范文

2022-05-22

报的具体内容也是多样化的,包括对于工作的概述、总结、要花费的时间周期、时间节点、需要的资源、完成情况等。在撰写汇报时,你是否感觉到困惑,缺乏逻辑性?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再监督汇报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再监督汇报范文

对会计监督的再认识

摘 要:当前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会计的比重越来越大,此时会计监督便成为了在会计系统运营过程中较为直接有效的监督方式,人们对会计监督也抱有很大的希望。不过通过分析各种数据,会计监督的效果却没有达到人们期待的效果。自从会计进行改革后,便面上社会一直在呼吁加强会计的监督,但是实际的运行过程中效率极低。在1995年10月26日举行的全国会计工作讨论发表了意见,表示将对会计监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实施监督并及时找到修改措施。第二年四月,我国国务院也根据了会计监督的现状颁发了相应的政策,政策中提到了要让各地方通过实际行动来改善目前会计监督问题中所有的问题,在对会计监督的深化改革中,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建立出一套完整的会计监督体系,即会计监督系统,来确保会计工作的过程中避免重大失误的发生。我国政府近年来也陆续的出台了对会计工作的各种条例。与此同时,世界会计组织也对会计监督加大了修改措施,做出的修改措施提高了会计监督的效率,推动了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所以,想要从根本上改善会计监督的现有状态,建立完善的会计监督系统,正确认识会计监督也会首要任务。

关键词:会计监督;认识;管理

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也是一项重要的管理职能。会计监督是对生产经营和预算经营情况监督的管理性活动,建立会计监督体系是完善会计监督体系的的一种机制,构建有效的会计监督支持体系对于会计监督、加强企业内部会计信息的管理、审核和质量问题有着重大的意义,企业应该重视会计监督的构建,保证会计监督过程的完整性。

一、对会计监督的概念及属性的再认识

从古至今,我国自从引入了经济发展的概念后,因为较为集中的经济发展体系与中国封建社会的约束,是我国初期的经济发展止步不前,也使会计的发展遭到了阻碍,同时耽误可财务的发展,甚至将财务与会计被混为一谈,导致了经济发展初期没有办法说明财务发展与会计的发展的根本区别于关系,因此,会计监督也就到了可有可无的地位。因为外界对会计监督的定义的模糊使会计监督在我国实行起来困难重重,甚至漏洞百出。周所周知,一个公司想要拥有严格的财务经济与制度,就必须要有正确的财务收支,但是如果把公司财务收支的工作交给会计工作,不但要接受企业高层领导的监督,也要严格控制在财务人员手中,这样会计监督也就成为了一个并没有实际应用的地位。中国市场调研讨论中不断地更正会计职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职能和会计管理机制,想要让会计监督发挥其正确的职业功能。不过也并不能做到真正的改善我国会计监督虚设的现状,甚至使情况与人们预期的情况更加不同。我国财政部门也逐渐调整我国经济市场中会计工作的体制。现在不得不面对的事实就是现在大部分国有企业的领导者都是听从政府的安排,对于会计工作者的聘用也由固定人员担任,这样的工作分配方式不仅不适合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可行性极低。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系统已社会主义为中心,从概念上解释会计监督就是指单位内部的会计机构以及会计人员、依法享有经济监督检查的政府有关部门、依照各种合法法律的规定,对某一特定的经济活动是够符合法律规定、是否有可实施性、活动内容计划是否真实、活动是否完整和对企业内部资金是否符合预算等所展开的监督。会计监督是促进各个企业在完整的监督系统下合理发展的保障。

会计监督分为自我监督和外部监督两个部分。自我监督是会计工作人员因为自我培训修养等进行的自我约束;外部监督为一个企业和管理者对会计工作人员的认为监控。以上两种监督形式就是会计监督作为一只监督手段的运行方式。由此可见,通过进行会计监督来督促一个企业的经济发展,是一个企业能够正常运行的前提保障。以上便是会计监督的定义。根据定义可以总结出会计监督的几个特点。

1.会计监督的构成

会计机构与会计工作者是会计监督的主要构成单位。因为会计监督有很抢的约束力,所以会计机构与会计工作者只能在被允许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某些特定的会计监督。举个例子,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一个公司的代理人在为了公司资金发展的前提下,可以申请会计机构于会计工作者来进行会计监督,会计机构与会计工作者也必学在精度过程中一公司的主观意愿为主体。其中,如果是在市场经济机制中的会计监督,就不应该带有意愿来进行监督,而是秉承一切以我国经济法律的规定进行会计监督,不可以成为会计监督工作中的直接受益人或者直接受害者。只有拥有委托人,才可使让会计机构与会计工作者成为会计监督的主体。

2.会计监督的对象

指定主体的发展活动以及活动中会发生的资金变化是会计监督的对象。所谓的制定主体大多指会计主体,进一步说就是委托会计机构的特定机构,其中可以包括大小公司、企业、个人或者团体等,甚至是政府。所谓的活动中的资金变化是指因为企业的发展需求,对所拥有的资金分配时所产生的变动,也涉及到某些经济表现的联系。而资金变化是根据会计工作性质来判断的。会计的根本原则就是根据所工作的对象来进行统一计算,然后将制定的主题资金变化以及经济情况的数据变成通信的数据信息作为反馈。

3.对资金变化进行会计监督

会计监督在资金变化以及活动中的经济走向进行监督,体现了完整性、多元化、连贯性、以及准确性。会计监督的完整性不仅体现在我国国家物价、上税率、会计、政府流通、金融养老等,还体现在会计监督的工作性能评估上。会计监督的多元化牵涉了各种经济活动以及资金收支,不论涉及范围大小。会计监督的连贯性变现了会计监督的稳固与连续。一直伴随着经济活动和资金变化的发生,也就是说在进行财务统计的过程中同时也实施了会计监督。会计监督的准确性是指爱委托人、会计机构以及会计工作者同时进行草屋的统计和会计的监督管理,实时将信息统一整理并修改问题。

4.会计监督的目的

会计监督最直接的目标就是将各项经济活动和资金变化进行合理的规划,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实时性、可利用性等,社会主义针对实现会计监督分化了各项职能:(1)真实的变大所有信息的内容,例如收支,运转以及投资等等;(2)表示出了各种资金的收支比例和盈利数目;(3)约束了财务方面上的各项问题,改善了各种在资金利用上的失误,规范了正常的经济运营模式。这样的职能综合起来不仅可以发展经济、约束经济的不合理之处以及可以让资金成为经济发展的前提保障。将增强制定主体的经济水平等。

二、对会计监督的内容的再认识

根据会计监督的对象不同,将会计监督分成财务会计与成本会计,因此会计监督的主要内容也就分成财务会计的会计监督和成本会计的会计监督两个内容。

1.财务会计的会计监督

财务会计会计监督包括会计机构和会计工作者根据委托人的指定委托与权力,对指定的主题财务会计过程做出相应的监督与管理。财务会计的会计监督主要特点有四个:其一是可以提供准确的、可参考的财务报表,是经济活动更有保障;其二是严格遵守我国会计法律的相关规定;其三是可以依赖于完整的会计监督系统;其四是严格衡量交易的标准与属性。所以,财务会计的会计监督重点在于财务信息的计算,计算的内容就是需要进行会计监督的内容。财务会计监督的主要内容涉及点如下:

(1)对最初的交易内容进行监督和管理。而这一点是对于财务会计内容进行有效监督的必要手段,是财务会计会计监督的主要内容。对制定主体进行监督的会计机构和会计工作者,在进行对财务会计内容监督的过程中重点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确定对财务交易内容是否是真是的,是够符合法律要求是够符合企业的资金运算,并且将那些不符合监督标准的财务会计内容进行拒绝,尤其是发现财会内容存在着严重违反法律要求的财务会计内容进行严格的监督审查,一旦证实要立刻掌握其数据证据,向有关部门提交审核申请,对进行不合法的财务会计内容的负责人进行责任的追究。二是可以有权利将一些交易几率出现漏洞的财务会计内容进行驳回,经过补充更改后再次申请财务会计的会计监督。

(2)对财务账本的会计监督。财务账本是记录着制定主体的资金收支的重要凭证,是会计监督系统的总结积攒财务会计的重要手段,相对于指定对象的经济活动和资金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监督财务账本,要求会计机构与会计工作者严格按照我国法律和会计监督的进行各种统计,一旦发现虚假的不符合实际的财务账本应及时勒令停止并令其改正,对于停止并不及时改正的现象,应上报国家财务部,请国家财政部进行强制执行。

(3)对实际物品与资金的财务监督。制定主体的会计机构与会计工作者应及时对实际物品和财务资金进行督查管理,使其形成严格的物品与资金的清产制度。一旦发现实际物品和资金与财务账本数据不符的情况,及时按照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的要求进行解决,如果出现超出会计机构和会计工作者的能力范围的工作,应向上一级的管理者进行反省,申请制定主体对有问题的地方进行重新审核与更改。这样制定严格的财务记录制度,可以保证委托人的最大利益。

(4)对各种报告的财务监督。监督财务报表可以让各部分的利害主次分明,人性化的进行委托人的监督申请、完整的对资金收支进行估算、推动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且加强了我国对于宏观经济的调节。所以,制定主体的会计机构和会计工作者对财务报表进行严格督查的作用不可小视,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委托人的资金信息准确并且有可行性。如果发现别有目的更改财务报表的行为应及时勒令停止并改正;对于不听从监督结果的,实时上报给国家财务部,使其积极服从国家财务部的安排及措施。

(5)对财务收支的会计监督。指定主体的会计机构和会计工作人员对制定主体的财务收支会计监督,有几点需要着重监督:其一是在督查和管理各个财政收支是,应合理管理那些不顾和规定的财务收支,进行补补返回修改。其二是在审计过程中发现违反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的采取勒令停止并改正的方式,如果不听从监督结果,同样需要上报给国家行管财政部门,或者由委托人直接在下达书面处理的十天内及时做出更该,并对其造成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

2.成本会计的会计监督

成本会计监督的定义是指定主体遵循自己机构的指定特性建立符合自己的管理机制,自发性的对经济活动以及资金变化进行监督和管理。成本会计的会计监督设计了提前估计,过程中的实时反映以及结束后的反思与总结。换句话说就是指定主体的会计机构以及会计工作人员在实时某项经济活动或者资金变换前需要严格的估算出活动的预算资金,统计不同的运行方案按确保经济活动不产生严重性的失误。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应实时的反映活动的各种信息一遍会计监督人员可以对现有的情况作出最准确的判断,以防出现实际情况与计划情况误差过大的情况。在经济活动后,指定的会计机构与会计工作人员需要及时的统计活动中所有的数据进行分析,为下次活动顺利进行作出更改。

三、结束语

会计监督作为会计的基础职能,也是最重要的监督手段,对于会计监督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也成为了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首要问题,通过上述对会计监督的简要分析,可以看出,在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无论在哪里,会计监督都会占有很高的地位。

参考文献:

[1]翁绍华,孙海波,吕宏迪等.高校会计监督与会计服务的关系[J].北方经贸,2013,(9):94-95.

[2]王秀清.浅谈如何发挥会计的监督作用[J].劳动保障世界,2013,(22):130-131.

[3]闫宝华.关于会计监督职能的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1,(30):432-433.

[4]张博.基于伦理视野对会计基本职能的再认识[J].创新科技,2014,(24):34-35.

[5]梁瑛.会计监督和会计控制的再认识[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2,(11):115.

作者简介:何纪玮(1994.04- ),女,汉族,重庆沙坪坝人,长江师范学院财经学院在读本科

第二篇:践行“两个至上”,充分发挥纪检监督与再监督在监督的作用

践行“两个至上”

充分发挥纪检监察的监督与再监督作用

“两个至上”是做好行业内部管理监督工作的基础、前提和根本性目标。作为为行业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证的纪检监察部门,如何围绕行业发展这一中心,从“两个至上”出发,在行业加强内部管理监督工作中切实发挥监督与再监督职能,是我们要全力完成的一项迫切任务。

一、明确职责,理顺监督与再监督工作的思路

行业纪检监察部门作为企业的内设机构,具有党内纪律检查和行政监察两项基本职能。作为党内的反腐败工作部门,纪检监察部门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维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行业内贯彻执行的权威性,从事党内的监督工作,维护党的纪律在行业贯彻执行的严肃性。专卖行政执法对“两烟”生产经营行为进行监管,是内部管理监督的基础;财务审计对行业财务资金活动进行监管,是内部管理监督的关键环节;作为行政监察部门,则具有对行业专卖依法行政和财务管理、基础运行管理及审计监督等进行再监督的职能。因此,烟草纪检监察部门明确其职责,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站在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维护专卖管理体制、维护行业稳定发展大局的高度来认识问题、处理问题,为践行“两个至上”、加强内部管理监督提供坚强的纪律保证,全面加强对行业经济运行、专卖管理、内部审计的监督和再监督,确保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二、将纪检监察工作融入企业运行的全过程,增强监督与再监督工作的系统性

要做好监督与再监督工作,就必须树立全程、立体监督的观念,不但要抓好事后的监督检查,而且要抓好事前、事中的全程监督检查,使监督贯穿企业运行的全过程,形成立体监督系统。

一是抓好自律教育的监督,增强各级实施监督、接受监督的自觉性。古人云:“志正则从邪不生。加强内部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加强全员的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其“志正”,促进其思想意识健康和谐。”在抓思想教育中,首先应重点抓好“两个至上”共同价值观的教育。激励大家自觉地坚定地围绕国家赋予烟草行业的职责开展工作。近几年,国家局反复强调,全行业要牢固树立国家利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共同价值观,要把切实维护国家利益、维护消费者利益作为烟草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说,“两个至上”既是全行业共同的价值追求,也是加强内部管理监督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落实这一要求,行业各单位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务必要在思想上自觉增强党的观念和宗旨意识,坚持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自觉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真正把艰苦奋斗作为一种思想境界、一种精神追求,并在实践中充分体现出来。

二是抓好对制度建设的监督,不断增强监督和再监督工作的科学性。在企业的不断规范发展中,制度建设必须以行业共同价值观为基础,充分体现反腐倡廉的基本工作要求。具体应把握以下几项原则:第一,制度建设要体现科学性。第二,制度建设要体现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前瞻性。第三,制度建设要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三是抓好对企业运行和管理工作的程序与过程的监督,不断增强监督与再监督工作的严密性和时效性。对程序和过程的监督,要注重把握三点:第一,程序本身是否符合党纪及国家与行业的政策与规定的要求;第二,在办事运行中是否按规定的程序操作实施;第三,也是对程序监督的最关键点,就是看按程序操作的每个环节是否都合法合规。在监督工作中,对程序过程等操作环节的监督要做到有耐心、善细心、富于责任心。

四是抓好对企业运行结果、专卖管理监督工作结果和财务审计结果的监督,不断增强纪检监察再监督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要把监督与惩处、警示有效结合起来,以有威慑力的惩处促进监督与再监督工作的落实;要不断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制度,对发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案件的主要领导、主管领导和有关责任人员实施严格的责任追究;要加强执法监察,对“两烟”生产经营中发生的违规违纪的人和事及专卖执法中违反依法行政、合法合规行政规定的人和事进行严肃查处;要加强效能监察,对财务资金运行管理中发生的违规违纪违法案件进行严格处理,按照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的要求,做到令行禁止、违者必究,坚持维护党的纪律、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的权威性,充分体现纪检监察的再监督做为行业内部管理监督工作中最后一道防线的严肃性。

三、纪检监察监督与再监督的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 一是注重对干部考察和任用的监督,使干部任用决策科学化、制度化、程序化。公司党组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选拔和任用干部。坚持按民主推荐、组织考察、集体讨论、任前公示规范程序操作,突出党的组织在干部提拔中的关键作用,防止个人说了算。一方面凡是对干部进行考核,都有纪检监察部门的人员参加,重点对干部廉政情况进行监督。另一方面凡是提拔任用干部,纪检监察部门都同人事部门一起,参与考察过程。此外,在干部考察任用过程中,党组都要充分听取纪检监察部门的意见,对于群众有反映的个别干部,委托纪检部门调查核实,提出处理意见后再决定是否任用。

二是注重对权力的监督,形成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 切实加强对领导和领导权力的监督。首先,要理顺监督体制,健全监督机制,使监督主体的权、责、利相统一。其次,延伸监督时空,从八小时以内延伸到八小时以外,从学习工作圈延伸到社交生活圈。第三,坚持实行民主集中制,不断健全完善党组议事工作制度。第四,拓宽监督渠道,整合监督力量。坚持政务公开和党务公开,发挥干部职工的民主监督作用;与政法部门密切配合,健全预防职务犯罪的组织机构和工作制度;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社会舆论监督功能,做到正面宣传教育与声讨腐败现象行为相结合;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检查考核力度,不断提高干部履行党风廉政责任、主动接受监督的自觉性,从而减少和避免领导干部的决策失误、行为失范。 三是注重对物资采购及基建工程的监督力度,形成物资采购质优价廉、基建工程公开透明的工作局面。一要加强对烟叶生产所需化肥、地膜、农药等物资采购的监督,除了要求价廉,还可邀请有关技术质量监督部门做质量抽检,保证质优。二要监督后勤服务部门的物资采购,如车辆、劳保福利用品等。三要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加快、对计算机等物品的需求量增大,应加强对这方面采购的监督。四要加强对基建工程的招标和基建工程质量与决算结果的监督,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要逐步走向全程化。

四是重视对“花钱”权的监督,形成节约高效的资金运转机制。首先,要完善资金运转安全的监督机制,防止私自对外担保等资金风险的发生。其次,要逐步建立财务支出审批的部门会签制度,杜绝“一支笔”审批可能形成的暗箱操作,并减少不规范支出的发生机率。第三,健全内审制度,强化内审部门的权威性,建立企业年度内审制度,把不规范的财务支出消灭在萌芽状态。第四,严格预算管理,树立预算工作制度的权威性,减少财务支出的随意性。

在践行“两个至上”、加强内部管理监督工作中,衡量行业纪检监察工作的质量与水平的标准就是看监督与再监督工作深化程度如何,纪律保证和保障作用是否坚强有力。纪检监察部门的人员必须勤奋工作,踏实干事,才能为推进行业发展有所贡献。

第三篇:浅议对工程项目资金的再监督

摘要:进行工程项目的投资,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以确定项目的经济效益,对工程项目资金进行在监督工作,能实现资金利用的最优化,并有效的防止不规范使用资金的现象,本文从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出发,探究项目资金的再监督。

关键词:工程项目;资金;再监督;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F406.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155-02

一、投资项目可行性问题

1.基本建设程序

研究基本建设程序的具体概念和内容对进行项目资金的监督有重要意义,基本建设也就是指建设项目从策划、选择、评估、决策、设计、招标、施工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整个建设过程中,各项工作必须遵循的先后次序。基本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编制设计文件、项目招标、项目施工、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其中对项目可行性研究,可较好的实现资金的反监督,使得资金的利用达到最优化。

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是对工程项目建设投资决策前进行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一种手段,其实现项目的资金利用最小。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是一种科学的方法,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最终可行性研究。主要的内容包括:选定项目研究委托单位、确定研究内容、签订委托可行性研究协议。其中选定委托单位的时候,要选择实力较好、信誉较高的单位及银行。选定研究内容要全面,这样才能使得资金的利用最大化。其中建设可行性研究中的投资估算与资金预算要细化进行,进行资金的再监督,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的同时,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2.市场分析对资金的再监督

对市场进行必要的调查与市场预测,能够准确的判断市场环境、项目前景,进而实现对投资资金的再监督,进行市场的分析预测以后,把相关的数据与可行性报告中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然后实现资金的细化的分析,使得投资的资金更加的准确的同时,节约投资资金,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3.资金支出预算

(1)项目资金支出预算的依据是项目计划中的最优可行性方案确定的,是投资预算的基础。

(2)项目资金支出预测应注意的问题。其一,保证资金支出预测的准确性,使得其符合工程的的具体情况。有些不确定因素按照相关的规定加入其中。其二,资金的时间价值的重视,从时间价值上面来考虑,选择最小终值的支出方案。同时进行时间价值的考虑,也方便预测支付可以满足工程中各个阶段的具体支出。

二、工程项目资金的再监督的具体措施

1.健全制度

健全制度体系能有效的发挥再监督的能力,主要包括2个方面:其一,对于制度存在漏洞的地方,及时的进行健全,构件完善的制度体系;其二,强化追踪问责,加大项目的评估,评估作为公司考核的重要部分。随时对工程项目的资金情况进行监控,看其是否符合资金的预算情况,对于不符合的及时解决,这是对项目资金进行监督的有效的措施,但实施起来难度大,需要我们继续的探索合适的方法。

2.掌握工程动态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要达到强化成本核算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目的,最终发挥再监督的能力,要从以下几点出发:健全资金申请手续、遵循分级管理,使用资金、健全资金流向监控的有效措施。下面具体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健全资金申请手续:健全资金申请手续能有效的保证再监督作用的发挥。施工单位在进行资金申请的时候,必须提供2个资料。其一银行存款证明,其二具有法律效应的结算资料。

(2)遵循分级管理,使用资金:主要加强的是资金的审核工作,在月末的时候,对实际用款进行审核,方便资金的统一管理。项目要求拨款的时候,必须逐级上报,最后集中到上级部门。

(3)健全资金流向监控的有效措施:承包合同中应该加入资金监管的内容,主要的目的就是加强结算资金的具体流向,强化其使用的过程的监督。有效的控制预支工程款的时间的发生,以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其一,合同备案制度的健全,支出做好备案的同时,小额支出也要做相应的总和备案,有效的进行资金在这方面的支出使用。其二,加强预算的审批,主要的目的就是保证实际资金使用情况符合预算。其三,加强银行柜台监管力度,一般的工程项目都有协议银行,要实现资金的再监督功能,必须强化银行支出资金的预算,银行必须严格的审核,一切手续齐全才能进行资金的支付,从而达到控制施工单位资金的目的。若施工单位不提供齐全的手续进行没有预算的资金的支出以及不符合预算值的资金,银行方面不能对其进行资金的支付,银行必须向建设单位的上级反映,然后等候通知是否进行资金的支出。

企业财会部门应当加强与施工单位、工程监理、跟踪审计等机构的沟通,准确掌握工程进度,根据合同约定,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和程序办理工程价款结算。工程款的拨付不能超过实际工程进度。根据财政部、建设部《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的规定,工程价款结算,是指对建设工程的发包承包合同价款进行约定和依据合同约定进行工程预算付款、工程进度款、工程竣工价款结算的活动。施工合同签订后,建设单位一般先向施工单位支付一笔预付款,之后按周期或项目目标拨付工程进度款。工程进度款按以下流程支付:

施工单位进行工程量计算与统计->申报单位提交进度款支付申请->监理机构确认->建设单位认可并审批->建设单位财务部门支付工程进度款

3.监督体系的构建

其一,对考核监督进行强化,避免出现挪用资金的事件,并把考核监督的结果,作为评定部门业绩的关键因素之一。其二,加大监管的实施力度,强调各个部门的配合监督工作,对违规操作严格控制。其三,对于再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进行及时的处理,使得再监督能够有效的发挥其作用。

为确保监督的有效性,工程项目业务的不相容岗位应当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工程项目业务不相容岗位包括:可行性研究与决策、概预算编制与审核、项目实施与价款支付、竣工决算与审计。

4.精细化的进行预算管理

对工程预算工作进行细化,避免施工单位找理由增加无谓的预算,达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企业应当组织工程、技术、财会等部门的相关专业人员或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对编制的预算进行审核,重点审查编制的依据、项目内容、工程量的计算、定额套用等是否真实、完整和准确。精细化的预算管理,是防止资金不规范利用的有效的方式之一。

三、结论

对工程资金进行再监督,可以有效的提升资金的利用率。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中选择合适的单位与银行,以及在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方面进行细化的管理,对保证工程质量,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有积极意义。健全制度、强化成本核算并提高使用效益、监督体系的构建、精细化的进行预算管理等都是对资金进行反监督的重要的措施,能够有效的防治资金的不规范使用,具体的工程中值得参考。

参考文献:

[1]李京,刘海彦.论工程建设项目投资风险管理[J].现代营销,2011(12).

[2]张斌菊.浅谈建筑工程投资决策阶段造价控制及其风险控制的对策[J].科技资讯,2010(10).

[3]汪鹏.探讨工业建筑工程项目业主方的风险管理[J].中华建设,2009(08).

[4]蒋红.建筑工程资金及技术管理要领分析[J].时代金融,2011.

第四篇:初次认证审核、监督审核与再认证审核工作细则

北京联合智业认证有限公司文件

UI认审制[2012] 113 号

初次认证审核、监督审核与再认证审核工作细则

1.目的

为明确初次认证审核、监督审核与再认证审核各环节工作要求,规范审核人员按确定或调整的审核任务安排有效计划与实施初次认证审核、监督审核与再认证审核活动,提高初次认证审核、监督审核与再认证现场审核工作质量和客户的满意度,为认证客户提供良好服务,特制定本细则。 2.原则

2.1客观公正的原则:初次认证审核、监督审核与再认证审核工作必须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和公司制度要求为基础,按实际情况策划与实施认证审核,不搀杂个人的主观意愿,也不为他人意见所左右,平等、公平、正直、不偏不倚的对待相关各方;

2.2有法必依、防微杜渐的原则:指针对行业主管部门、公司提出的要求,严格执行,并根据实际需要完善和修改;针对不符合要求的思路、事宜或在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刚萌发时,就加以防止、杜绝,不让其发展下去的原则。 2.3 合理计划、精准有效的原则:按审核任务的安排准确而合理的计划审核活动,确保初次认证审核、监督审核与再认证项目审核高质进行,有效控制审核过程的原则。

2.4严格管理、规避风险的原则:指要按照既定的制度、标准要求认真仔细地加以管束,并从严负责落实初次认证审核、监督审核与再认证审核过程的控制工作,消除、降低风险,保护审核过程免受风险影响的原则。

2.5耐心慎言、客户致上的原则:初次认证审核、监督审核与再认证审核过程中对客户的需求和提出的疑问耐心解答,谨慎言词,以客户为关注焦点的原则。 3.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初次审核(包括一阶段、二阶段),监督审核、再认证审核的计划与审核过程的控制。 4.概念

4.1初次审核:管理体系的初次认证审核应分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两个阶段实施。

4.1.1第一阶段审核:第一阶段审核对于大多数管理体系而言,建议至少部分第一阶段审核活动在客户的场所进行,应实现如下目标:

(1)审核客户的管理体系文件;

(2)评价客户的运作场所和现场的具体情况,并与客户的人员进行讨论,以确定第二阶段审核的准备情况; (3)审查客户理解和实施标准要求的情况,特别是对管理体系的关键绩效或重要的因素、过程、目标和运作的识别情况;

1 / 11 (4)收集关于客户的管理体系范围、过程和场所的必要信息,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和遵守情况(如客户运作中的质量、环境、法律因素,相关的风险等);

(5)审查第二阶段审核所需资源的配置情况,并与客户商定第二阶段审核的细节;

(6)结合可能的重要因素充分了解客户的管理体系和现场运作,以便为策划第二阶段审核提供关注点; (7)评价客户是否策划和实施了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以及管理体系的实施程度能否证明客户已为第二阶段审核做好准备。

4.1.2第二阶段审核:第二阶段审核评价客户管理体系的实施情况,包括有效性,第二阶段审核应在客户的现场进行;审核组应对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审核中收集的所有信息和证据进行分析,以评审审核发现并就审核结论达成一致。

4.2监督审核:监督审核是认证机构定期对获证客户管理体系范围内有代表性的区域和职能进行监视,并考虑获证客户及其管理体系的变更情况;监督审核是现场审核,但不一定是对整个体系的审核,并应与其他监督活动一起策划,以使认证机构能对获证管理体系在认证周期内持续满足要求保持信任。

4.3再认证审核:再认证审核是确认管理体系作为一个整体的持续符合性与有效性,以及与认证范围的持续相关性和适宜性,以评价获证客户是否持续满足相关管理体系标准或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所有要求。 5.职责 5.1董事长

负责本细则的批准。 5.2总经理

5.2.1负责本细则的终审;

5.2.2负责认证决定的签发或授权签发。 5.3主管领导

5.3.1负责本细则的初审;

5.3.2负责审核工作的指导、监督与协调。 5.4各市场部门

负责提供认证项目申请资料。 5.5审核部

5.5.1负责本细则的拟制、实施、修订与监督执行; 5.5.2负责申请评审;

5.5.3负责审核方案策划与实施的组织和管理。 5.6审核组长

5.6.1负责审核计划的编制;

5.6.2负责组织现场审核,并反馈问题与相应信息; 5.6.3负责编制审核报告;

2 / 11 5.6.4负责不符合的跟踪验证。 5.7审核员

5.7.1负责实施现场审核,并反馈问题与相应信息; 5.7.2必要时,负责开出不符合报告。 5.8认证决定部

负责授予、保持、扩大、缩小、暂停、撤销认证的决定。 6.初次认证审核的要求

6.1一阶段现场审核的内容和重点

6.1.1评价受审核方的运作场所和现场的具体情况:

(1)在文件审查的基础上通过与主要管理者和相关人员交流,重要场所走访,如一阶段不去现场时需与受审核方采用电话交流方式:

①了解受审核方组织机构、职能、产品/服务;

②了解活动和过程的地域、场所(含周边情况)分布、距离,特别是与重要环境因素/重要危险源有关的风险情况: a.注册地与经营地址情况;或

b.不在同一地址的部门(车间、仓库、销售部)有几个;或 c.不在同一地址的分场所(分厂、子公司、分公司)有几个;或 d.临时/流动场所有几个;或

e.活动和过程所在地理位置对环境/安全的特殊要求;

(2)收集关于受审核方的管理体系范围、过程和场所的必要信息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和遵守情况: ①收集受审核方管理体系产品范围与现场运作情况是否一致,有几种产品/服务、几条生产线/服务线、 运作方式(班次);

②收集受审核方适用体系运行中对相关法律许可类文件的获取及其有效性(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资质证书等);

③收集受审核方体系(QMS/EMS/OHSAS)认证范围的产品技术标准以及任何法定评价、验收和抽查报告(包括环评、安评、环保验收、型式试验、排污许可证、协议等证明文件);收集与受审核方绩效目标或指标相关的特性指标的过程监测的种类、方法、已具有的能力; ④是否属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

⑤收集受审核方体系范围对适用法律法规基本绩效要求的识别以及对合规性评价的实施情况;

(3)审查受审核方理解和实施标准要求的情况,特别是对管理体系的关键绩效或重要的因素、过程、目标和运作的识别情况;

①了解对受审核方管理体系绩效有重大影响的质量管理过程/环境因素/危险源的识别、评价和管理;

②与受审核方共同确认关键过程、需确认的过程/重要环境影响/重要危险源的关键特性,并了解是否得到控制;

3 / 11 ③受审核方管理体系相应过程的相关的主要设备、重要监测设备是否具有并有效;

④受审核方管理体系所制订的方针、目标、指标与法律法规相关要求的一致性,目标、指标的可操作性; ⑤审查受审核方管理体系过程的总体策划以及高风险因素的识别情况; (4)审查第二阶段审核所需资源的配置情况

①了解受审核方员工人数(包括管理人员、固定多现场人员、临时现场人员); ②依据场所分布、距离,审查资源的配置;

③一阶段确认范围与申请评审范围有变化时对人员和审核人日的要求;

(5)结合可能的重要因素,充分了解受审核方的管理体系和现场运作,策划二阶段审核关注重点: ①质量管理体系宜重点关注设计、关键生产/服务、检验、采购过程及生产/服务提供场所;

②环境管理体系宜重点关注如动力装置场所、危险化学品仓库、污染物治疗设施、固废堆放场所及其作业现场,包括周边境况;

③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宜重点关注:高处作业、铅冶炼、高粉尘作业、机械加工、压力容器操作、有毒化学品车间、危险化学品仓库和储存罐区等高风险作业场所,包括周边境况;

④针对受审核方产品/服务不同,特点不同,以及对绩效要求有重大影响的过程或场所情况,制定二阶段审核计划的重点;

(6)评价受审核方是否策划和实施了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以及管理体系的实施程度能否证明受审核方已为第二阶段审核做好准备:

①了解内审和管理评审的策划情况;

②了解内审、管理评审是否覆盖了管理体系范围内的活动及标准的要求; ③了解内审、管理评审的结论是什么?提出了那些改进要求?

④评价受审核方对内审和管理评审的关注情况,是否已为二阶段审核做好准备; 6.1.2一阶段审核的人日

一、二阶段审核人日分配,根据组织管理体系的复杂程度有所不同,一般一阶段可占审核人日基数的1/3,非常见情况下,应在申请评审记录表中注明理由;如果组长具备所有专业能力,对小型组织来说,一人进行一阶段审核也是可以的; 6.1.3一阶段审核形成的文件

UICC规定一阶段审核发现应形成三种文件,并提供给受审核组织: (1)“管理体系文件评审报告”—提出组织文件中不符合标准要求或不够完善的问题。

(2)“一阶段审核报告”—审核组对一阶段审核情况和审核发现(包括正面和负面发现)的综述、二阶段审核前需双方重点关注问题及有关二阶段审核安排的建议;

(3)“一阶段审核问题清单”—指一阶段审核中的发现可能影响二阶段审核能否进行的问题,或可能构成二阶段不符合的问题;

(4)对一阶段可不去现场审核时形成的审核文件应包括以上(1)(2)(3)条款的内容;

4 / 11 ①公司要求组织对文审报告中不符合和问题清单中的问题进行整改或解决,并提出书面报告和证据,由一阶段审核组长验证认可并将一阶段审核报告交审核部,由审核方案管理人员进行确认,方可进入第二阶段审核;尤其要关注如存在不符合法规要求、监测不达标时不能进入二阶段审核;

②另外,审核组还应对受审核方用于申请评审的信息进行现场确认,一阶段审核组长完成现场审核后填写“申请评审信息(初审、再认证)现场确认表”,并传递给审核方案管理人员,再经审核方案管理人员传递给二阶段审核组长,继续对组织的申请评审信息进行现场确认活动。审核结束后,由二阶段审核组长将“申请评审信息(初审、再认证)现场确认表”连同案卷一起交回审核部。 6.2管理体系第二阶段审核 6.2.1第二阶段审核的内容和重点

(1)应依据认证标准的要求并基于第一阶段审核的结果,对受审核方的管理体系进行全面的符合性、适宜性、有效性评价;

(2)内容包括管理体系运行是否符合相应标准的要求,方针、目标、指标是否实现,策划的措施、管理方案、程序是否得到认真的执行,产品质量/主要环境因素/重要危险源是否得到控制,是否符合标准、法规的要求,体系运行是否有效,重点是:

①审查(寻求)组织管理体系运行是否符合认证标准或其他适用法规、体系文件要求的证据;与第一阶段相比,审查更全面(包括体系范围内的管理层、所有部门和场所)、更深入(相应标准所有条款、分条款逐项审核),不仅检查“做了没有”,而是要通过抽样的证据评价“做的如何”,是否充分、符合,有效;

②审查组织与适用管理体系标准或其他适用法规、体系文件期望的那些关键绩效目标和指标是否进行了监视、测量、报告和评审;

●包括对组织所有产品、环境因素、危险源,并评审提供的记录或报告中的监视测量结果是否满足了规定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例如:①QMS:有无产品标准/技术协议?是否进行产品检测、型式试验?有无报告?是否符合?②EMS/OHSAS目标、指标完成情况的定期检查,合规性评价的结果,监视测量设施的校准,管理方案的定期评审,重要污染物的监测(包括污染因子排放浓度和总量),职业病、重大危险源监控,风险控制以及环评/安评报告中建议的执行情况;

●审核员在评价管理体系过程中应关注相应监视/测量特性指标与组织绩效目标或指标的关系,在何处、何时和为何实施监测;数据的收集分析结果如何能传递到管理层及负有采取措施责任的职能,验证达标情况,以及确定是否需要采取措施和对措施的跟踪;

③受审核方管理体系和绩效中与遵守法律有关的方面

审核员主要关注受审核方管理体系与遵守法律法规有关的管理体系标准要求的符合性;审核员本身应了解适用于受审核方相应管理体系/产品/服务的通用及特定的法律法规要求。评审与受审核方管理体系和绩效中与遵守法律有关的方面:

a.受审核方是否有用于识别、保持、更新和应用所有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方法;

5 / 11 b.受审核方是否对自身合规性进行了评审,并能恰当地证实与法律法规要求的符合性;

c.多体系结合审核时若在对某一管理体系审核时,发现与其他管理领域法律法规的不符合,例如在QMS认证审核中发现与环境、安全等法规的不符合,审核组不应忽略此事实,应及时向受审核方通报。若影响到拟认证管理体系的形象和公信力时,审核组应向公司报告; ④受审核方过程的运行控制

“运行控制”,即为满足运行要求而进行的控制活动。运行控制要点是:体系的每个过程按策划要求和准则实施,并进行过程监控,对发现的异常或不足采取纠正措施;故对受审核方体系过程运作控制审核时应关注: a.QMS:产品制造/服务提供过程是否受控?受控的条件(7.5.1 a/b/c/d/e/f)是否满足;特殊过程的识别,确认?过程的准则?影响过程的因素?确认的方法和证据?是否有再确认情况;

b.EMS/OHSAS:重要环境因素/危险源部门是否建立了运行控制程序?程序是否有运行的准则?是否认真的执行(监测证据)?环境治理设施管理,以及重大环境因素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及符合法律法规的情况;职业病劳保防护?检查对相关方施加影响的情况和证据?检查应急准备响应实施情况以及培训、演练及评价; c.对过程监控发生的异常或不足是否采取有纠正措施等;

⑤检查组织内审和管理评审的有效性以及组织管理体系自我完善机制的有效性: a.内部审核

内审过程的管理是确保管理体系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审核中应关注:

内审计划是否关注对管理体系绩效至关重要的过程,复杂或需要特别关注的过程,需要密切监视过程参数的过程,跨多场所的过程,特别容易发生问题的过程; 内审员能力要求及识别;

通过对内审各项记录的审查,观察有无未考虑对内审结论有实质意义的事宜以及不符合内审程序的现象; 对内审结果的跟踪管理,纠正措施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b.管理评审

管理评审是组织最高管理层根据各方面输入,了解管理体系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并推动改进的过程,是组织经营管理过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审核中应关注:

管理评审输入是否覆盖了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对决策有重要影响的有关数据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如何保证; 有关管理体系运行和绩效是否得到充分评价,以及管理体系或经营发生变化时,对其影响是否作出评估,并有应对措施;

管理评审的结果是否有做出以下决定的证据,如:方针和目标的变化;改进计划和可能的改进措施;资源的配置; ⑥针对客户方针的管理职责

客户方针的管理职责包括针对组织宗旨,制定相应管理方针政策,确保方针为员工理解并在运营中实施,监视方针的实施并评审方针的适宜性。审核中应关注: a.了解管理层对相应管理体系的态度和承诺;

6 / 11 b.通过审查管理评审记录,评价最高管理者在建立、实施、监视和更新方针中的承诺和参与;

c.评估管理层是否已有效地将方针在组织各层面以通俗能理解的方式进行贯彻实施,并在每一层面各职能部门均有已分解和可操作的质量目标;

d.在员工中验证是否能结合自身活动,理解方针以及有效传达了方针的证据; ⑦管理体系相关因素之间的联系

规范要求、方针、绩效目标和指标(与适用的管理体系标准或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期望一致)、适用的法律、职责、人员能力、运作、程序、绩效数据和内部审核发现和结论的联系;审核员在审核受审核方管理体系过程并进行综合分析时,可参考以下思路:

a.选用了那种适用的管理体系标准或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要求; b.受审核方作了那些过程策划;

c.受审核方进行过程活动及控制的情况;

d.通过观察分析,确定受审核方有那些主要绩效数据;

e.受审核方所作绩效数据分析中所发现的问题及审核组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受审核方是否了解掌握; f.发现的问题及运作现状与受审核方的内部审核结果是否一致; g.审核组对管理体系一致性做出分析; 6.2.2二阶段审核的人日、条款和过程

(1)二阶段审核人日取决于一阶段人日占审核人日的比例,通常二阶段可占审核人日数的2/3; (2)二阶段应审核相关标准的所有条款,但对一阶段发现问题应追踪整改和补充审核; (3)二阶段原则上应审核体系覆盖的所有过程和场所,包括所有的部门。 6.

3一、二阶段审核的时间间隔和协调

6.3.1一阶段与二阶段时间间隔,主要考虑组织对一阶段审核发现存在问题的解决,一般情况下要求从一阶段审核结束时算起一个月内完成但对那些存在问题较多或需较长时间才能解决的组织最多不应超过6个月;公司规定,对一阶段审核资料,包括组织的整改证据,在二阶段审核之前由审核方案管理人员对一阶段的审核组长的报告进行确认后,方可进入第二阶段审核;

6.3.2一阶段审核的部门和关键过程现场:主要是管理层、体系策划部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归口管理部门以及关键过程现场 的巡视(为判断受审核方对重要过程/环境/危险源的识别及运行控制情况),二阶段应对所有过程、场所进行详细审查;

6.3.3第一阶段应详细记录审核策划的内容;第二阶段应该完整记录体系实施的符合性和有效性内容;

6.3.4第一阶段发现的问题,主要是通过问题清单方式要求组织整改,并应提供证实材料,由组长确认;有些问题也可以通过现场验证形式关闭;因此不排除重新进行一阶段审核,切忌在一阶段问题没有得到纠正前匆匆进入二阶段;在二阶段审核时,若有类似一阶段问题存在,同样可以开具不符合报告;

7 / 11 6.3.5为有利于

一、二阶段的协调,审核组长和专业审核员应尽可能不要调换,以确保审核的延续性,也有利于避免或减少二阶段内容的重复或遗漏;

6.3.6对于省略QMS一阶段现场审核的组织,其结合审核应安排与EMS/OHSAS二阶段进行。 6.4可省略一阶段现场审核的情况

ISO/IEC 17021:2011标准9.2.3.1.1规定:“对于大多数管理体系而言,建议至少部分第一阶段审核活动在客户的场所进行”,尤其是:了解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基本情况,文件规定的范围是否与现场一致,组织活动、产品、服务范围,包括场所、组织重要过程、环境因素、危险源的识别情况; 6.4.1QMS/EMS/OHSAS可省略一阶段现场审核的个案:

(1)集团公司或多场所组织的许多分公司,当这些分公司独立申请认证时如果他们的活动/产品/过程/性质/重要的因素相同;可以选择代表性的、周边条件敏感的、典型的分场所进行一阶段现场审核,而不要求对申请认证的所有分场所都进行一阶段审核;

(2)组织规模、运作场所小,管理体系涉及的过程和重要因素简单,低风险组织,如在办公楼内经营、从事纯服务性质、不涉及使用有害物质或设备、设施的组织,可以考虑不进行一阶段现场审核;

(3)组织已获得UICC其他管理体系证书,或已先后获其他认证机构颁发的几个领域的证书,当此组织申请另一管理体系认证时,也可以考虑不进行一阶段现场审核;但对高风险组织仍应进行一阶段现场审核;

6.4.2 对于再认证的组织,只要其认证的范围未发生重大的变化,无论对QMS还是EMS,OHSAS,都不需进行一阶段现场审核;但是再次的文件评审和前一认证周期管理体系运行评价不可省略;

6.4.3不到现场进行一阶段审核时,审核组应完成文件审查和索取全部的相关资料(申请书上列出的包括资质证明/初始评价报告/验收报告/检测报告/以及内审、管理评审报告和记录),以确定审核范围,重要因素识别的充分性,体系策划的合理性,并了解方针、目标、管理方案制定情况及适用法律法规收集,内审、管理评审的实施情况; 6.4.4初审无论是否进行一阶段现场审核,都必须编写《一阶段审核报告》,并与其他资料一起交回审核部; 6.4.5对申请认证组织是否进行一阶段现场审核,在申请评审时确定。必要时由审核部进行调整。 6.5初次进行QMS审核时,有下述情况的组织应进行一阶段现场审核,至少安排一次初访:

(1)特殊行业:主要包括食品、核工业、制药、医疗、汽车、船舶、建设、航天航空、运输领域企业以及少数高风险的、大型的化工、冶金企业;

(2)CNAS-GC11:201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证业务范围管理实施指南》认证业务范围分类表中带*号的类别的组织;

(3)多场所集团公司(三个以上); (4)产品复杂的组织;

(5)8个审核人日及以上的规模大的组织。

6.6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一阶段审核必须是到现场审核。 6.7管理体系与产品相结合的审核一阶段需要到现场审核。

8 / 11 7 监督活动的要求 7.1监督审核

监督审核是对获证组织实施现场审核的一种监督活动。 7.1.1监督审核的频次

(1)在证书有效期内,定期进行二次监督审核。第一次监审日期从初审完成日开始计算,一般在9—12月内进行;第二次监审也是在前次监审完成日之后9—12月内完成;确保每次监审时间间隔不超过十二个月;超期监审,按《监审、再认证联络、安排及超期处理实施规则》处置;

(2)如果出现下列情况之一,随时增加审核的频次(实施特殊审核); ①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

②出现重大的产品质量、环境污染或健康安全重大事故或投诉; ③发生其它重大事故;

(3)对高危和特殊行业应增加审核的频次,在审核方案中根据具体情况作出要求;

(4)监督审核人员安排的原则是在一个认证周期内不允许进行人员的调换(不包括实习审核员、技术专家、及见证人员),下一个周期则需要调换审核组长; 7.1.2监督审核的内容

(1)监督审核是现场审核,UICC规定监审除了对每个领域标准条款的必审条款之外,还应包括剩余条款中1/3的条款量;

(2)每次监督审核方案至少应包括对以下内容的审查: ①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②对上次审核中确定的不符合项采取的纠正措施的验证;

③投诉的处理(包括对投诉记录的调阅)及相关方信息(国地方抽查、曝光); ④绩效和管理体系在实现目标指标方面的有效性; ⑤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策划和进展;

⑥管理体系持续的运行控制(也要考虑多现场); ⑦管理体系的变更,包括文件化的变化; ⑧证书和标识的使用;

7.1.3监督审核准备、现场审核、不符合跟踪验证等过程应类似于初次审核;公司要求审核组现场审核证实并提供获证组织持续满足管理体系标准的审核资料和监督审核报告; 7.1.4监督审核的结论

(1)监督审核的结论分为:推荐保持注册、不推荐保持注册和延期保持注册,具体要求同于“2.4.2初次审核结论”; (2)对监审中严重不符合未按规定要求整改的获证组织,审核组长可以酌情作出暂停使用证书和标识,撤销证书或缩小认证范围的推荐结论。

9 / 11

7.2 保持认证

7.2.1对保持认证的决定过程

(1)由认证决定人员对任何可能导致获证组织暂停或撤销认证的不符合或其他情况作出评价,并对审核报告及相关资料进行决定以证实获证组织持续满足管理体系标准;由具有能力的认证决定管理人员对公司安排实施监督审核的项目对其认证监督审核活动实施监视,包括对审核员的报告活动进行监视,以确认认证活动在有效地运作,可以根据审核组长的肯定性结论保持对客户的认证;

(2)由认证决定管理人员对监督审核过程及审核有效期进行监视,并填写《认证决定管理人员工作检查记录》; (3)经总经理授权认证决定部负责人作出保持认证注册的决定,如发现组织管理体系存在重大缺陷或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存在重大问题时,则应按初审程序重新进行认证决定结论。 8.再认证的要求 8.1再认证的含义和目的

8.1.1再认证是评价获证组织是否持续满足相关管理体系标准或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所有要求; 8.1.2再认证也是通过现场审核、认证决定(复核)和颁发证书的认可方式完成的;

8.1.3再认证审核目的是确认管理体系整体的持续符合性和有效性,以及管理体系相对于认证范围的适宜性。 8.2再认证的策划

8.2.1管理体系初审证书有效期为三年,在有效期届满前三个月内,获证组织应提出再确认(换证)申请,应确保再认证的所有活动及换发证书在前一轮三年有效期内完成;如因获证组织有特殊情况,经书面申请,并与UICC协商,可适当延后再认证审核的日期,但仍应确保在证书有效期内完成再认证;否则一律按初审安排;

8.2.2再认证应考虑管理体系在上一个认证周期的绩效,由审核部审核方案管理人员调阅上一认证周期的认证资料,总体评价获证客户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填写再认证组织绩效评价表,提出再认证现场审核时的关注点; 8.2.3再认证应对获证组织管理体系文件进行一次再评审和对再认证时的关注点,以了解管理体系的变化; 8.2.4对获证组织的业绩评价和文件再评审需安排在现场审核前进行,再认证审核计划应考虑上述评审的结果和对上次审核不符合的验证;

8.2.5当获证组织管理体系或管理体系运行的环境(如法律地位变更)有重大变化影响到认证范围时,再认证审核活动可能需要进行一阶段现场审核;

8.2.6对于多场所或依据多个管理体系标准进行的认证,再认证审核的策划应确保审核现场有足够的覆盖范围,以提供对认证的信心。 8.3再认证审核活动

8.3.1再认证审核的程序,一般按管理体系二阶段审核程序进行;

8.3.2再认证审核的内容和要点,依不同管理体系标准亦有所不同,在本程序的二阶段审核内容和重点一节中已有描述;

10 / 11 8.3.3此外,再认证现场审核还应关注以下方面内容:

(1)结合内部和外部的变化,审查组织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以及管理体系相对于认证范围的适宜性; (2)审查获证组织针对保持管理体系和改进管理体系提高整体绩效的承诺的证据; (3)审查获证组织管理体系运行是否促进了方针、目标的实现;

8.3.4再认证的审核发现,管理体系综合分析,审核报告均按初次审核二阶段有关规定执行;

8.3.5在再认证审核中发现的一般不符合或缺少符合性证据时,公司规定实施纠正措施的期限一般是30天,对严重不符合情况,按初审二阶段审核相应办法处置,应确保不符合项纠正措施的验证在认证有效期终止前完成。 8.4 再认证决定

8.4.1 再认证决定所需的信息包括:

(1)再认证审核的结果,包括再认证审核报告及相关检查记录或资料; (2)对认证周期内管理体系运行评价报告; (3)获证组织顾客的投诉(包括满意度指标)。

8.4.2 再认证决定:依据上述要求的信息,按《认证决定工作规定》、《认证决定工作细则》、《认证决定管理工作细则》、《认证决定与案卷奖惩细则》的要求对获证组织做出是否更新认证的决定。 9.处罚

9.1审核人员处罚执行《审核人员奖惩规定》、《进一步落实认监委开展审核现场稽查工作要求的决定》的要求。 9.2除审核人员以外的其他人员未按本细则要求执行的,给予如下处理:

(1)未造成不良影响或经济损失的,初次违反将给予会议批评,再次违反处罚标准100~200元/次,同时应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培训及通报批评;

(2)给公司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给予相关责任人300~1000元/次处罚并给予降职或直至辞退处理; (3)给公司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的,要求相应责任人承担相应经济责任。 10.附则

10.1本细则自批准实施之日起正式执行。 10.2本细则由审核部负责解释。 11.相关文件

11.1《审核人员奖惩规定》

11.2《进一步落实认监委开展审核现场稽查工作要求的决定》 11.3《审核档案管理工作细则》 11.4《审核方案管理工作规定》

11 / 11

第五篇:常德:扶贫领域执纪监督问责工作再发动员令

7月3日,在中央纪委和省纪委扶贫领域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常德市纪委第一时间召开全市电视电话会议,就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和省纪委扶贫领域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行专题安排部署,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陈恢清明确提出了思想认识再提高、工作要求再明确、纪律措施再严明的要求。

陈恢清指出,搞好监督执纪工作,是我们的责无旁待的政治责任,要提高我们的政治站位,按照“四个意识”要求,把我们的责任担起来。在思想认识上做到四个“统一到”,即统一到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王歧山书记和傅奎书记讲话上来,统一到我们应当肩负的政治责任上来,统一到“两个绝不”(对扶贫领域违纪问题绝不放过、绝不客气)、“五个一定”(情况一定要明、数字一定要清、作风一定要正、工作一定要实)的要求上来。

陈恢清要求,要把扶贫开发工作中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要瞄准“五个重点”,即重拳整治“雁过拔毛”式腐败、扶贫工程项目围标串标、弄虚作假、工作不实、“为官不为”等五类重点问题。严肃查处脱贫攻坚中的各种违纪违法行为,坚决做到“五个确保”:确保每条问题线索都查个水落石出,确保扶贫领域的每条问题线索都实行“三级联查”,

确保每个违纪违规行为都从严处理,确保对每个案件的相关责任人都从严问责追责。确保查处一个、警示一片、教育一片,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纪律保证、营造风清气正的氛围。要建立信访举报专办制度、扶贫工作部门协同制度、互联网+监督制度、执纪问责统计月报制度、定期调度与检查督查制度等五项制度。

陈恢清强调,在强化扶贫领域纪律措施上,要实行一案双查,不仅查直接违纪者,还要查责任领导,严格追究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要实行首办负责制,明确首办责任,对不负责任,履责不力的,严肃处理。要明确一把手负责制,强化一把手在工作中的责任,对工作不力的要严肃问责。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市县两级巡察工作的重点,及时发现问题,对造成恶劣影响的案件要严厉追责。

今年4月份,常德市纪委专门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脱贫攻坚大会战中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的通知》,把监督检查中央和省、市重大决策部署贯彻执行情况作为重大政治责任,严肃查处和纠正以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错误方式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的问题,重点查处在贯彻落实脱贫攻坚部署中政令不通、“为官不为”、“雁过拔毛”、围标串标、暗箱操作以及搞形式主义、虚假脱贫等突出问题,确保每一分“造血钱”“救命钱”都真正用到贫困乡村、贫困群众身上。上半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涉及扶贫

领域信访举报160件,已办结60件,给予党纪处分4人,其他处理10人。(市纪委办公室)

上一篇:真情类作文范文下一篇:自荐信参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