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文化建设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贵港市低质量国土生态空间识别研究

摘要:国土空间是国民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支撑社会经济发展发展的核心要素。当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土空间发展面临众多严峻挑战,“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布局散乱、耕地资源流失、生态空间被挤占等问题日益突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反复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在现代化建设中,要整体规划国土空间开发,尽可能集中集约利用国土空间,减少对自然生态空间的占用。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这意味生态空间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在融入于未来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过程中时,自身将更具保障和受到合理保护、发展的优势。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做好国土空间规划顶层设计,健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的新表述,并指出实现我国土空间格局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转化,必然要求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重点转向高质量发展,意味着国土生态空间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契机,在此背景下,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加快国土生态空间高质量发展便是推动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题中之义,也是推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根脉所在。因此,在梳理总结国内外国土生态空间质量评价相关究理论和实践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构建低质量国土生态空间识别指标体系,以贵港市为研究对象,从不同的角度识别出贵港市低质量生态空间能够为现存低质量空间提质及加快推进生态空间“高质量发展”转型提供可能的条件,根据识别结果基对低质量国土生态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并根据其特点提出合理的提升对策,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包括:(1)从生态空间的内涵出发,根据生态空间划定依据,结合贵港市的地形地貌、土地利用实际情况及自然保护地等因素,对生态空间进行必要的修正及补充,最终划定了贵港市生态空间面积为6217.57km~2,约占国土总面积的58.62%。空间分布可以概括为“南北两屏、中部水网”。(2)初步界定了低质量国土生态空间的内涵。即低质量国土生态是指在一定的国土生态空间范围内,由于受到内不同利益主体基于不程度的经济发展发展、生态保护等目标在对生态空间进行规划、利用时,所造成的整体或局部生态结构破碎、状态不稳定、功能及服务价值水平低下的生态空间。其自身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生态空间结构高度破碎,生态系统状态稳定性差,生态承载、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保育能力低,生态抗干扰的能力差,生态服务价值低等方面。(3)从结构、状态、功能、价值四个维度构建低质量国土生态空间识别体系,先基于移动窗口法主要选取斑块密度指数(PD)、最大斑块指数(LPI)、景观破碎度(FN)、连接度指数(CONNECT)、香浓多样性指数(SHDI)共5项指标综合评价生态空间破碎化;其次运用综合评价法结合生态空间脆弱性、生态敏感性和生境质量三个方面对生态空间状态进行评价;然后运用生态足迹模型评估生态承载功能,同时结合水源涵养功能、水土保持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共四个方面综合评价生态空间功能水平;之后进行生态空间服务价值评估,并采用NPP、植被覆盖度、降水量因子及土壤侵蚀因子共四修正因子对行生态空间服务价值空间异质性进行修正,最后综合生态空间状态、结构、功能、价值四个层面的生态空间质量指数,得全域生态空间质量综合指数,并划分为高质量级、较高质量级、一般低质量级、较低质量级、低质量级共五个等级,其中将高质量级、较高质量级划分为高质量生态空间;将一般低质量级、较低质量级、低质量级三个等级识别为低质量国土生态空间。结果表明贵港市低质量生态空间识别结果与现阶段贵港市国土生态格局与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基本吻合,贵港市低质量生态空间受贵港市的地形地势影响较大,最终贵港市低质量生态空间面积为2264.69km~2,约占港市生态空间面积的63%,占比较大,面积最大的是一般低质量生态空间,较低质量和低质量生态空间依次次之;且在空间分布上主要表征“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四周高中间低”的空间分布特点、低质量生态空间等级的高低与该低质量等级所处区域的生态空间面积构成正相关的金字塔结构、与区域生态空间内林地和水域比例呈正相关共三个特点;最后根据贵港市低质量生态空间情况、提出生态空间质量分级管制的质量提升对策。

关键词:低质量国土生态空间;识别;提升对策;贵港市

学科专业:土地资源管理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

1.2.1 生态空间评价研究进展

1.2.2 生态空间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1.2.3 生态空间管治与优化研究进展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方法、思路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低质量国土生态空间识别理论及方法

2.1 理论基础

2.1.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1.2 生态空间理论

2.1.3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相关概念

2.2.1 国土空间

2.2.2 国土生态空间

2.2.3 国土生态空间质量

2.2.4 低质量国土生态空间

2.2.5 低质量国土生态空间识别

2.3 低质量国土生态空间识别方法

2.3.1 低质量国土生态空间识别的原则

2.3.2 低质量国土生态空间识别单元

2.3.3 低质量国土生态空间识别指标体系

2.3.4 低质量国土生态空间识别思路

2.3.5 低质量国土生态空识别指标量化及分级

3 贵港市概况及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自然条件

3.1.3 社会经济条件

3.1.4 土地利用情况

3.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预处理

4 贵港市低质量国土生态空间识别及结果分析

4.1 贵港市生态空间识别

4.1.1 生态空间识别方法

4.1.2 贵港市生态空间

4.2 贵港市低质量国土生态空间识别

4.2.1 基于生态空间结构评价

4.2.2 基于生态空间状态识别

4.2.3 基于生态空间功能评价

4.2.4 基于生态空间服务价值评价

4.2.5 贵港市低质量国土生态空间综合识别结果与分析

5 贵港市生态空间质量提升对策

5.1 高质量生态空间

5.1.1 高质量级

5.1.2 较高质量级

5.2 低质量生态空间

5.2.1 一般低质量级

5.2.2 较低质量级

5.2.3 低质量级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可能的研究创新之处

6.3 研究展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药品监管论文提纲下一篇:学校德育研究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