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觉体验的养老建筑空间适老化对策研究

2022-09-12

一、研究目的

在养老建筑空间设计中, 设计往往比较关注老年人的设施的无障碍化和功能化, 在建筑空间的设计中也以基本满足所有人的设计准则的基础上稍微融入一些适老化的需求, 较多的还是从设施的无障碍化考虑较为普遍, 很少有设计能够从建筑的使用主体老年人的知觉体验方面入手去考虑。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 对于空间的感知能力减弱以及反应应变能力的减缓所出现的一系列的状况, 迫使我们应该重视老年人的知觉体验对建筑空间设计的重要性。我们有必要将老年人的知觉感知度作为建筑空间设计的重要依据。空间设计要重视老年群体的知觉体验并认识到空间需求的共通与不同, 为不同的机体状态、不同的老龄化程度、不同生活方式的老年人群提供协助和保障, 提升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

二、调研方法和对象

为了更准确的了解老年人的知觉现状和需求, 本次调研主要选取宁波市的颐乐园、养怡院、雅戈尔老年乐园等几个大型养老机构以及村镇小型敬老院和若干不同类型的 (普通老人、携孙老人、几代同堂老人、空巢老人、残疾老人、高龄老人等) 居家养老的老年人作为调研的对象。考虑到老年人视觉老化行动不便, 本次调研主要通过面对面的提问访谈作为调研方式, 对于60 岁左右的低龄老人则加入简单的选择题勾选作为辅助调研手段。以了解不同状态和年龄段老年人在建筑空间中的现状。本次调研也对社区志愿者、社区医务人员、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以及老年人的家属作了问卷和访谈, 从不同的视角更全面的去了解老年群体的空间需求。

本次调研除了了解一些老年人的基本信息以外, 还增加了对老年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心理状态等现状以及老年人的交往方式、兴趣爱好、运动方式的了解。也对交往聚会的地点、兴趣爱好活动的场所、运动休闲的场地以及以上活动的时间频率做了初步的调研。另外还对特殊老年群体的日常生活起居服务和护理需求作了简单分析。

三、宁波地区老年人居住现状与需求分析

通过前期实地调研宁波市的部分养老机构以及老年人聚居的社区, 将影响知觉体验的因素归纳为以下几点:

1) 空间组织模式化严重致使养老建筑空间的整体包容性不高, 老年人的活动能力和整体质量对老人的知觉感知力和行为特征有决定性影响。当老年人的活动能力受到限制不能很好的发挥时, 好的建筑空间能够辅助老年人的能力能够有所激发。从调研现状来看, 较多中高龄老年人对目前居住区内各类设施配置不满意程度较高, 主要体现为活动器材无法被中高龄老年人使用, 对于体弱、残障人士也没有针对性的适合他们的活动器材, 他们迫切希望能够增设适合不同老年人群的活动器材和场所, 增加适合残障人、病人、体弱者使用的运动场所, 另外在部分老年设施中适当增加融入儿童游戏设施以便老幼共用, 满足携孙老人共享天伦。

2) 自然光环境的匮乏和参差、通用于所有人的色彩环境和装饰材料的选择, 使得很多养老建筑空间的光环境缺乏适老性。舒适宜人的光环境有利于对不良情绪的抑制, 促进并引导良性的行为产生。空间环境设计中, 材质直接影响着老年人的触觉。现代建筑惯用的各种硬质材质如铝合金、大理石、抛光砖等会给老年人带来感官上的冷漠, 缺少温馨贴心感。可多用木质材质, 少用光滑硬质的材质。

3) 视觉导视系统的设计基本是遵循为所有人设计的原则, 很少考虑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的需求。

适合老年人的导视系统, 要更加注重符合老年人的使用需求和习惯, 设计应该更好的帮助老年群体, 除了要遵循最基本的原则外, 还要适当运用特殊的导视系统, 要充分考虑到部分视觉、听觉以及腿脚不便的老年人的需求。同时考虑到导视牌的材质、高度, 并能够一定范围内运用到语音导视系统等。

4) 缺乏对主要使用者的行为心理需求的分析, 照顾与护理空间的需求;社区应该增强照顾与护理空间, 提高照顾护理的专业化与邻近性, 这些需求在丧失自理能力的老年人、空巢老人和异地养老老人中表现尤为明显。在空间的邻近性上, 几乎所有的老年人都希望照护区域能够与自己的居住空间近距离, 这样能够使他们产生心理上的安全感。尤其是高龄和空巢老人, 远距离的照护区域会让他们产生强烈的孤独感与隔离感。

四、基于知觉体验的养老建筑空间适老化设计策略建议

1、通过建筑空间形态要素转换来满足老年人的空间知觉体验

由于现有的大部分的养老建筑空间形式的模式化致使养老建筑空间的包容性不高。可将基于老年人的知觉体验养老空间分为休闲运动空间、日常生活空间和照顾护理空间。应加强休闲运动空间的包容性, 包括以下几点:

将休闲和运动空间有效联系起来。由于老年人的本身的身体趋于老化等特点, 致使他们不能够进行太过去剧烈的活动和运动, 设计时要注重主要以步行为活动网络, 加强住宅、运动场所与休闲空间之间的联系;也可以在设计时将休闲与运动综合起来形成复合型的活动场所。

形成更为细化的老年运动功能的类型。大部分老年人退休后更加注重养身方式, 会更加关注休闲运动, 因此在设计时要尽可能丰富运动场所的功能类型增加活动的多样性, 满足不同需求的低、中、高龄老年人, 另一方面要从老年人的知觉退化的特点出发, 能够设置一些具有抗老化针对性训练的运动场所, 对部分老年人的身体某些部位的康复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加强老年人的交往空间中的体验。空间设计中要重视步行道的安全性, 不宜有过多的弧线;在室外空间设计中可设置多个绿地组团和主题广场, 可供不同年龄段和兴趣爱好的老年人休闲活动;室内空间也应尽量多的考虑有更多的交往活动空间, 可设置书法交流室、手工针线制作室、练歌室、棋牌室、聊天室、阅读室、花艺室等适宜大小集体活动、发展兴趣爱好的空间, 以促进交往。另外, 建筑空间整体的节奏感应该呈现一种较为平稳和舒缓的特点易被老年人感知和利用。

满足老年人能够全季节以及全时段空间使用。老年人往往在春秋时节气候适宜时会增加休闲运动频率, 冬夏时节顾虑到严寒和酷暑会减少类似活动, 可增加室内活动场所, 室外设置凉亭、遮棚、阳光房并与设施放置相结合, 可丰富和增加老年人的空间知觉体验、活动频率和行为类型, 一定程度上促进和改善老年人养老生活质量。中低龄老人参加休闲运动的时间比较长, 设计中应改善夜间活动区域和照明, 在老年人视觉感知比较弱的情况下, 注重整体和局部照明的有机结合, 并调整好适当的照度和色度, 促进空间的全时段使用。

2) 通过空间的复合化设计来满足老年人的建筑空间知觉体验, 设置老幼共用空间和代际交往空间。从调研现状来看, 较多家庭存在老年人照顾孙辈的情况, 特别是中低龄老人, 在空间的设置上普遍为儿童游乐区域或者普通人群的健身设施, 几乎没有考虑携孙老人需求的老幼共享空间的设置。由于老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的逐步衰退, 较大的活动空间往往给老人带来不便, 将儿童游乐设施适当的融入到老年活动空间中, 这样除了有助于老人照看儿童, 也能够达到与孙同乐的效果。在空间设计时能够关注儿童设施和老年设施的形态、色彩、材料等的整体协调统一化。高龄老人对代际交往较为关注, 在设计中可设置多代户活动区域以促进儿童、老人、成年人的代际交往。

增强运动空间的协助性和对老年人活动的激发性。应设置适合高龄老人和残障老人的健身活动器材, 由于高龄老人的主要运动为散步, 因此在步行道的设计中要关注步行道的尺度、材质、色彩、标识、无障碍以及与景观的观赏性相结合。同时要形成室外活动空间与室内住宅空间的临近性, 完善各空间行走时休憩设施的分布, 用于休息缓解疲劳和交往;由于老人的视觉、体力和感知能力减弱, 因此在设计时应该注重各个活动场所以及各个设施的“可视性”和“可达性”。

3) 通过加强对照顾与护理空间的设计来满足老年人的建筑空间知觉体验, 建构贯穿全生命周期的照护空间体系。养老机构需要设置的护理照护空间要与老人居住空间紧密相连, 空间临近可方便照看护理人员及时为老人提供帮助与照料, 以及带领老人做操、与老人聊天等, 护理照护空间的设置同时还需要设置在视野开阔的地方, 护理人员在护理站工作时可以随时看护到上下电梯空间、起居用餐空间、及主要走廊中的老人。护理站采用开敞化形式, 备餐功能同时开放给老人使用, 可促进老人与护理人员的交流。由于老年人的视觉和行动能力减弱, 在设计时要关注空间的采光, 尽量选用落地窗等通透元素为老人们创造良好的视野, 利于老人们的视觉、心理上产生良好的感受。

4) 通过加强视觉诱导体系的设计来满足老年人的建筑空间知觉体验, 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加, 空间感受能力、物体分辨能力、视觉的观察能力的减弱, 老年人的空间分辨能力会大大削弱, 养老空间的空间引导显得尤为重要, 现有的标识体系统主要是通过色彩进行区分, 在设计中可以通过更加细化的方式区分出重要区域和人流密集区域, 除了应用色彩的方式也可以通过投影和动画演示的方式更加直观的对老年人进行引导。

同时, 视觉指示系统应该具有连续性和引导性。特别对于视觉障碍的老年人来说如何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合理引导至关重要, 另外对于记忆障碍的老年人来说, 空间中指示系统的目标性和连续性也至关重要, 这类视觉指示系统可以通过照片等摆设刻意营造心理上的导向暗示。比如一位记忆障碍老人, 在他的房间门口和附近可以放置最亲密的照顾人员和最亲密的亲人的照片予以引导。

视觉指示系统同时应该具备人文关怀性。不应用太直观具象的箭头或者线条指示, 可以用一些柔性的图案进行引导。

五、结论

养老建筑不仅是满足使用功能的建筑, 也是能够产生各种体验的建筑, 通过基于知觉体验的设计使建筑空间对老年人产生知觉刺激, 从而促进老年人的知觉感受, 提高老年人对生活空间环境的感知能力终将会促进老年生活质量的整体提高。

摘要:尝试探讨一种自下而上的以老年人的行为心理特点、生理尺度和空间体验为出发点的设计方法, 以养老建筑的空间知觉体验为核心, 围绕老年人视觉环境、空间感知度、空间体验和建筑空间构成的整体性对调研案例进行分析。针对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以改善老年人对于居住环境的空间知觉体验为切入点, 探讨并提出对现有的养老建筑空间的改进措施, 创造出适应老年人居住和交往的建筑空间。

关键词:养老建筑,空间,知觉体验,适老化

参考文献

[1] 季翔.建筑视知觉[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 宁海林.阿恩海姆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9.

[3] 周博, 范悦, 陆伟等.中日机构式养老院交往空间形态比较探讨[J].建筑学报.2011.

[4] 周燕艰, 刘佳燕.居住区户外环境的适老化设计[J].建筑学报.2013.

上一篇:大数据时代高校计算机网络安全探讨下一篇:电力系统高压电气试验技术及其重要性分析